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2014年第1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根据医务科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现将第一季度医疗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如下,请各科室认真讨论,并将整改措施报回医务科。

一、全院各临床科普遍存在的问题

1、知情同意书家属签字,但缺少“患者委托书”。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员签字应当为本人或“委托人”。

2、医患沟通记录未及时填写,填写后字迹潦草,有的字不能认识,项目不全;

3、医师交班本填写项目不全;

4、首次病程记录缺乏详细鉴别诊断内容;有的病历查体、专科情况过于简单;病历复制、粘贴出现错误。

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的不好,三级查房内容过于形式化。

7、病历不能及时完成,有的上级医师未审核签字。

8、合理用药存在缺陷,有的存在无指征用药。

9、门诊处方存在项目登记不全;注射药物与口服药物未分开开具;重复用药等。

二、问题分析

从检查情况看,存在问题较多的科室最主要的原因医务

人员对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认识还不到位;客观原因是科室医务人员少病人多,工作量大。

三、整改措施

1、要求各科室对照上述问题,进行认真检查、纠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2、交接班内容应该有病情变化、治疗措施、措施完成情况及交接注意事项等;

3、各级医师要严格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4、对照等级医院评审要求,进一步做好各项医疗工作。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精心整理 2017年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分析 2017年医院继续施行院科两级护理质控体系,采用质控小组定期抽查以及护理部不定期巡查的方式对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进行检查,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一、质控方法 二、1. 2. (一)患者身份识别 检查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落实情况时,质控组除了查看现场操作情 况,还增加了对患者的访谈。上半年患者身份识别管理中,主要存在未核对患者腕带及未双向核对患者信息的情况,护理部及科室加强管理,下半年检查中各科室均能严格执行身份识别管理制度。 (二)安全用药管理

各护理单元能认真落实药品管理制度,特别是高危药品及易混淆药品的管理均落实较好。上半年存在护理人员给药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的情况,经护理部及科室督查,已改进。 (三)分级护理 分级护理管理中仍存在少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健康宣教内容的情况,要求护士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时,充分考虑患者及家属接受能力, 护理部进行了一次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和考核,要求护士认真落实《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进一步提升书写质量。医院也将尽量改进电子病历系统,争取满足护士工作站的要求。 (六)抢救车管理 上半年护理部对全院抢救车药品标签进行了更换,更正了部分药品标签的别名为通用名,或将常用别名附后。根据药剂科要求统一规范张

贴了高危药品及易混淆药品标识。抢救车管理中存在问题主要是抽考个别低层级或新入职护士对抢救药品相关知识掌握不熟悉,要求加强培训,通过自学、晨间提问等方式提升对抢救药品的掌握。 (七)特殊护理单元管理 存在主要问题有手术室个别工作人员着手术衣出入不同区域、护士长对新入职保洁人员工作流程跟进不到位、消毒供应中心少数包布不符 生。 量。 2.护士长行政管理中主要存在护士长未按要求及时完成护理管理资料、未按要求完整填写《护士长手册》,以及未及时整理归档管理资料的情况。护理部已统一书写要求,并指导协助护士长整理、归档管理资料,协助科室完成了资料盒的梳理和标签的制作。 3.质控检查及护理部日常巡查中均存在个别科室护士在岗玩手机的现象,科室已按照绩效考核标准,对违反规定的护士给予一定处罚,

2015年上半年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2015年上半年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2015年6月份半年病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根据区卫计委病历质量检查结果,现将2015年上半病历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通报如下,请各单位认真讨论,并将整改措施上报医政科。 一、全区各医疗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 1、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临床医务人员基本未掌握。 2、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落实不到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超标,请各单位领导引起重视,按规定使用。 3、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历文书管理:大部分单位无门诊病历或填写不完整,成在安全隐患。 4、病历首次病程记录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记录不详细,无鉴别要点。 5、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的不好,三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上级医师不认真查看下级医师病历,病程记录内容简单,无内涵,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未及时进行评价审核签字;部分单位缺少科主任查房和上级医师查房;运行病历病程记录打印不及时。 6、知情谈话记录无告知内容患者先签字,或医患沟通记录及时填写,填写后字迹潦草,有的字不能认识,项目填写不全。 7、无医师交班本或填写项目不全。 8、无危急值登记本及病程无危急值记录,个别危重病例无讨论及抢救记录。

9、出院指导未提供膳食营养指导及带药医嘱和复诊时间。 二、问题分析 1、从检查情况看,存在问题较多的单位最主要的原因领导对落实核心医疗制度认识不到位;客观原因是单位医务人员少病人多、工作量大。 2、质控活动及记录情况:大多数单位质控小组名存实亡,没有活动。有的单位虽有质控记录,但内容虚假,不是实际操作以后的记录,所以质量控制了,而医疗质量却没有提高,仍在原地踏步。 三、整改措施 1、病历书写记录格式从2015年7月1日起按《病历书写规范》新版本(2014)执行。 2、要求各单位对照上述问题,进行认真检查、纠正,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四、医疗质量检查详细如下: 1、保福卫生院:-8(无住院病历) 核心制度:有核心制度,并认真落实。抽查医护人员各1人对首诊核心制度掌握回答含糊不清掌握不全扣1分。加强院感管理,药事管理及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有抗生素管理制度,无质控及奖惩制度;抗菌药物使用率33%、无送检;-1 无I类切口预防性用药;激素:应用合理,激素处方比例<5%。抗生素静脉点滴2联及以上处方比例<25% 。处方规范化管理及病

护理质量检查记录

卫生院第季度 护理质量检查分析汇总情况 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护理文书、急救物品、基础护理、护士素质、护理安全、消毒隔离、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 检查者: 存在问题:1、护理文书:大小便及医嘱执行签名欠及时;术后患者未及时观察排气情况;个别患者呼吸欠真实;个别人员字迹欠工整;护理记录书写欠具体。 2、急救物品:个别科室登记本书写欠规范;登记本药品数量与实数不符;个别科室急救车内物品更换不及时。 3、基础护理:床单位欠整洁,物品摆放较凌乱;个别患者指甲未修剪;个别留置针及导尿管无标识;晨晚间护理落实欠到位。 4、护士素质:新近人员专业素质待加强;个别护理人员不熟悉护理核心制度;个别护理人员进行穿刺操作未戴口罩。 5、护理安全:微波炉无专人管理;个别病房无安全标示;输液卡抄写欠规范。 6、消毒隔离:器械清洗欠干净;个别科室一次性管道用后未及时毁形;个别科室垃圾混放。

7、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未形成习惯,护士主动宣教意识薄弱;护士侧重于治疗,岗位职责履行欠到位。 8、满意度调查:儿科家属建议更换新被单,延长开空调的时间。产科家属建议护理工作可以更好的改进。 原因分析:1、病历书写意识仍待加强,科室环节质控力度不够。 2、基础护理未形成具体规范,相关护理措施未能有效落实到患者身上,主动宣教意识欠缺。 3、护士长未将相关记录本的书写规范及时传达给科室内,急救物品清点更换不及时。 4、新近护士理论知识未能与临床相互结合、巩固,个别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待加强。 5、消毒隔离较意识薄弱,器械未按照规范化程序清洗。 6、优质护理相关制度措施欠全面,护理人员未能透彻理解优质护理的涵义,相关工作未能及时开展落到实处。 整改措施:1、科室继续加强病历书写督导力度,严格环节质量控制,提高病历书写水平。 2、护士长及时规范本科室各记录本的书写格式,并指定专人对急救物品进行及时的清理,完善登记。 3、基础护理不能依赖于家属,护士要不时走到床头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逐步规范,形成长效机制。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护士是白衣天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因此要重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总结,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今天给大家为您整理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篇一 护理部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领导和关心下,围绕“中医医院管理年考核评价”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护理绩效考核细则,积极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加强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制订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和护理质控计划,并组织实施。 4、制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 5、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6、院、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平时随机抽查,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每月做好质控小结,加强环节质量管理。 7、科室质控组织每半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

每月进行一次质控小结,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8、加强全院护理质量监控工作,院质控组织每季召开质控专题会议,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总结、交流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9、加强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10、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11、建立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各科室护士长每月对本科室护理人员考核评价一次,护理部每月对护士长考核评价一次。 12、加强护理信息管理。各科室认真做好各种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掌握全院护理动态,注重信息的收集、分析、研究、总结,注重质量内涵建设,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13、护理质量控制指标达标情况: (1)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100%; (3)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100% (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5)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6)病区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100%;

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汉川市妇幼保健院 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临床各科室: 我院于五月二十八日下午由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第二季度医疗质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在医疗管理和日常医疗活动存在着不少问题;为了使临床各科对存在的不足得以及时整改,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成绩及亮点:在这次检查中,1.儿科住院部、麻醉科、药房等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各项记录齐全、认真、比较符合管理规定基本要求;2.护理管理中各类登记齐全,如质控本、缺陷本、医嘱查对本、急救登记本、业务学习笔记本等;3.病房管理:病区环境及床铺整洁干净;4.工作区域的各种药物、物品摆设整齐、标识清楚。 二、存在的共性问题: 1、科内质量控制不到位:全院大多数科室质控小组名存实亡,没有活动。有的科室虽有质控记录,但内容虚假,不是实际操作以后的记录,没有对科室内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控制,科内质控小组职责未发挥作用。 2、各种登记不全:医疗差错登记不全,抢救会诊记录不全,重点临床科室未落实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对危重、疑难、死亡病例讨论记录不祥,很多危重、疑难、死亡病例讨论流于形式,最后讨论结

果总结性不强,有的内容和病历中记录不符合,还有部分未讨论。 3、科内业务学习不到位:有些科室完全没有开展业务学习,医护有些基本操作不熟炼,说明医务人员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够,难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能力。 4、门诊儿科、门诊妇产科无门诊病历,大部分的处方金额过大,书写不合格,门诊儿科开具限制使用抗生素(两种药品:夫西地酸钠、黑黄素成为普遍应用现象)。 5、病历书写存在的问题:⑴、主管医师对病历把关不严,不认真修改,大部分都是学习医生所写,故病历的质量比较差。⑵、病历及病程书写不及时,病程记录中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不进行分析。 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执行差,大多数病历未体现出三级医师查房,查房记录太简单,查房所讲内容没有进行认真记录(主要指疑难、危重病人),没有反映出科主任查房的意义和价值,有的病历中没有科主任查房记录。⑷、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患沟通书填写不全。⑸、知情谈话不规范,病历书写字迹不清,辅检缺项,有涂改等。 三、建议与要求: 1、医务科、护理部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各科的检查、指导和督导;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布置、有检查、有兑现、有落实。 2、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要经常督促和检查科内医护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未质量管理,按“二优”标准要求落实。 3、各科室要速成立以科为单位的质控小组,把质控工作做到平时;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013年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2013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7月10日下午,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按照重新分工的职责范围,对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药品、器材准备情况、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等方面内容。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 病区管理意识增强,秩序良好,保持整洁安静;坚持做晨间护理,巡视及时,护理巡回记录单健全,护理人员仪表仪容基本规范。 存在问题: 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病房物品凌乱,床单位欠整洁,个别病人指甲长,精神科、外二科病人身上有异味。 2)查对制度、交接制度执行不到位,外一科、血透室、急诊科、手术室有过期无菌物品,棉签、开启的无菌溶液无标识。急诊科急救物品外借,血透室回苏灵过期。供应室回收发放无菌物品有差错,血透室肝素泵漏血,内二科硝普钠滴速与医嘱不符。3)外一科、内一科、妇产科科室业务查房未按计划进行,妇产科质量反馈记录不全。 2、护理文书方面: 1)外二科、妇产科、精神科体温单绘制不规范,眉栏有空项。

2)各科护理记录均有涂改,内容不连贯,缺乏专科特点。内一科、妇产科护理计划制定不及时,护理评估不认真。 3)内二科、精神科、急诊科医嘱有漏签,内二科皮试无结果。 3、院感管理: 1)未做到湿式扫床,手卫生依从性差,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2)内一科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血透室湿化瓶未干燥保存。 4、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 手术室:急救药品未按高位药品分类存放。 供应室:护士长工作考核手册未按时完成;拖把上无标识。 血透室:敷料桶未注明开启时间。 5、中医护理常规及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妇产科、外一科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不足两项。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力度不够,加之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不认真。 2、无菌观念差,院感知识掌握不全面。 3、大部分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 4、针对前次检查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未认真落实,问题依旧存在。 三、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整改措施 1、加强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认真落实晨晚间护理,护士长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2017年4月份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2017年4月份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生和患者的权益,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4月10-24日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院感办及科室部分质控员对各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医疗质量及安全检查情况、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医疗文书: 处方:一共抽查普通处方305份,合格处方259张,合格率85%,主要存在的问题:1、儿科处方无体重;2、诊断不规范;3、药品规格书写不规范;4、输液组无滴速;5、少数地方有涂改。检查麻醉及精神类处方19份,合格处方17张、合格率89.5%,主要存在问题有1、诊断不规范。处方书写相对规范的医生有:李长莲、汤登红、吴天东、何素云、胡启发、陈华君、张瑞芳、胡国英。 B超申请单:一共抽查160份,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孕妇未签字(主要存在于产科)。B超申请单书写规范的医生:胡华敏、杨冬梅、干海燕、何素云、郭志芬、朱莉、吴天东、陈贵友。

输血申请单:抽查输血申请单查2例,输血申请单整体书写较规范,但输血申请单上受血者输血前检测Rh(D)中,阳性任然用+代替;同时2017年4月12日开具的输血申请单用量有涂改。 病理检查申请单:一共检查12份,绝大多数:书写规范。但少数任然存在一些问题,如:2017年4月9日开具的病检申请单未写病历摘要及临床所见;2017年3月24日开具的病检申请单部分病人基本信息、临床诊断与病历摘要及临床所见未写。书写规范的医生:杨冬梅、郭志芬、袁菲、胡玲玲、向金、汤登红。 X线检查申请单:这个月共检查16份,全部书写规范,书写规范的医生有:何素云、吴天东、陈贵友、王芊。 运行病历:本月运行病历共抽查15份,均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首程、住院志和上级医师查房等,病历书写完整,上级医师查房已按2016版病历文书书写规范标准版本修改格式。但扔存在一些问题如: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反馈情况 2016.4护理部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个别护士对职责背诵不流利。 2、个别护士不了解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 3、操作输液消毒不规范,戴无菌手套离治疗桌近。 4、使用过的输液器,输液瓶存放在治疗室。 5、办公室办公桌乱。 6、卫生间卫生差。 7、床单位不清洁,有污迹。 8、个别病人无床头卡。 9、治疗室注射器使用后无及时处理。 二、整改措施: 1、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求责任人及时整改。 2、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科室定期组织低年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核心制度。要求护士应全面掌握,调动护士的学习气氛,护士长、护理部不定时下科室抽考,不断巩固,加深记忆。 2、科室组织操作技术的训练,不断抽考,增强护士的心理素质。使护士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规程。 3、护士长加强监督和指导卫生员搞好本科室的环境卫生工作,要求工友见脏就擦拭。 4、加强护士的责任心,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的床单位整齐,清洁,发现污迹应及时更换。 5、使用过的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瓶应存放在处置室,不能再回流到治疗室。使用过的注射器应及时处理。 6、加强护士的责任心,保持科室的整齐,清洁,执行医嘱护士应对新

入院病人及时办理护理一览表和床头卡,出院时应及时收回床头卡。 2016、4特一级护理、病房管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单脏无及时更换。 2、被套口,枕套口无背门。 3、床头柜,床头物品多,乱,无及时清洁。 4、床头卡无及时挂上或填项目不够完整。 5、出院未及时收回床头卡。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各科护士长及责任护士,要求其马上整改。 2、各班次各司其责,认真把工作做好,如医嘱班应及时把床头卡项目填写完整后及时挂上,出院时收回床头卡。 3、加强病房管理,强调晨晚间护理,护士应与病人或家属沟通,讲解保持病室整洁和病区安静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加强基础护理。 4、保持各病区,清洁,卫生,舒适。 2016、4二、三级护理检查反馈 一、存在问题: 1、床旁桌有灰尘。 2、棉被口朝门。 3、床头柜,床单位,物品多、乱。 二、整改措施: 1、把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责任人和责任科室护士长,要求立即整改。 2、加强工友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把病区的卫生搞好。 3、加强护士做好晨晚间的护理,保持床单位,整齐,清洁,棉被口,枕套口应背口。

2017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质量控制情况通报

2017年第一季度护理质量与 安全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情况通报 2017年第一季度护理部组织各质控小组从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急救物品药品管理、病区管理、分级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对4个临床科室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及质量持续改进情况如下: 一、护理文书书写 (一)、评比结果:2017年1月份对129份病历进行了评比,评比结果如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出入院评估填写项目不全(无发病节气、舌苔脉象、用 2017年第一季度病历评比结果 100分 90-99分上以 90分以下 合计 内儿科 6 12.0% 44 86.3% 1 2.0% 51 外妇科 6 15.8% 27 71.1% 5 13.2% 38 针灸康复科 8 20.0% 30 75.0% 2 5.0% 40 合计 20 15.5% 101 78.3% 8 6.2% 129

药指导、特殊指导等)。 2、入院评估舌苔、脉象与病历不符 3、医嘱单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漏记 4、体温单上面没有身高 5、出院评估没有用药指导 6、入院评估有错别字 7、药物过敏试验无医嘱,无记录 8、术后患者无病情记录 9、手术患者无术后天数 10、手术患者在体温单40℃以上无“手术”字样 11、术后患者未按要求频次测体温 (三)原因分析:

(三)持续改进措施 1、护理部召集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文书质控人员进行了一次专题会议,就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以前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了修订,并下发科室。 2月底进行了一次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就体温单、医嘱单、出入院评估、护理记录等的规范书写进行了培训。 3、各科室组织科室内培训并加强质控工作。 4、护理部每季度对归档病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5、护士长对本病区病历加强管理,归档前认真检查及时整改。 二、基础护理 (一)检查结果:第一季度分别对各科室的基础护理情况对照“考核标准”进行了检查,以95分为合格,检查最低分为94分,最高分98.5,合格率为94%。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床单位清洁,不平整,晨晚间护理不到位,特别是晚间护理水到位,病人指甲长。 2、健康宣教不到位,特别是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当中没有给患者进行注意事项的宣教,多数患者不清楚、不了解。 3、出院患者终末消毒不彻底。

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时间:2016年1月16日 检查人员:蔡忠雄、王惠萌 检查内容通报: 1月16日,分管副院长及医务科长对各住院临床科室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内容主要包括现进行病历检查,归档病案检查等,主要通报如下: 大部分临床科室均能较及时完成现病历书写,但部分科室存在以下缺陷: 1、部分上级医师未在24小时内修改上级医师所书写病历。 2、部分进行病历化验单未及时粘贴。 3、部分手术记录未能在术后24小时及时书写。 4、抗生素使用未阐明指征,停用抗生素治疗病程记录未体现。 5、部分留观病历超过72小时。 以上存在问题,请各科室对照整改。 2016年1月17日

时间:2016年2月20日 检查人员:蔡忠雄、王惠萌、洪志铭 检查内容:急诊医护人员徒手心肺复苏术 3月20日,在蔡忠雄副院长带领下,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到急诊科进修医疗质量检查,检查内容主要为现场急救技术,主要是徒手心肺复苏术以及急救药械的准备情况,存在问题通报如下:大部分医师能基本从我徒手心肺复苏术,但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对急救操作不熟悉,动作不规范,甚至连基本的操作理论都不熟悉,部分急救器械存在消毒过期现象。 整改建议:通过加强急诊医师各项急救操作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洗胃术、除颤术、呼吸机应用、气管插管等等;同时定期检查急救器械完好率 2016年2月23日

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时间:2015年5月10日 检查人员:蔡忠雄、王惠萌 检查内容:现进行病历书写情况 5月10日,在分管副院长蔡忠雄带领下,医务科组织相关人员对各主要临床科室进行现病历检查,存在问题通报如下: 1、急诊科:部分留观病历大于48小时,部分留观病历辅助检查不到位,如缺少三大常规。 2、内儿科:部分病历中医诊断不规范,治疗上未体现中医治疗内容。 3、骨伤科:病历书写较及时,但部分医嘱不规范,如取消医嘱未用红笔。 4、针灸科: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未阐明使用抗生素指征。 5、妇产科:部分手术记录由一助完成,主刀未及时签字。 以上问题请各科室认真整改。 医务科 2015年5月12日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

关于对全市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的通报 各区县卫生局、高新区卫生处,市属医疗单位、市管医院,各有关医疗单位: 为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会议精神,落实2006年全市医院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7月18日—8月9日,市卫生局抽调医疗、护理、感染、药剂、检验、管理等专业专家60余名,分七个组,采取听汇报、实地查看和现场反馈等办法,对全市85处区县以上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全国、全省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会议召开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单位重视,在总结近几年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订了2006年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方案,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严格准入,医疗行为不断规范。各医疗单位认真贯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及《护士管理办法》等卫生管理法律、法规,严格医务人员及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准的诊疗科目,提供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能力可及的医疗服务。医护人员持证上岗,依法执业,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三基三严”训练,落实岗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市第四人民医院每月组织两次业务学习,科室每两周组织一次专题讲座,每年进行两次考核,并将考核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依法执业意识。 (二)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各医疗单位认真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疑难、危重、死亡病人讨论制、术前讨论制、知情同意制、病历书写制、医师会诊制等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市中心医院细化医师会诊制度,分别制定了《上级来院会诊制度》、《本院医师外出会诊制度》、《本院科室之间会诊制度》。市妇幼保健院编写了《病历书写指导手册》、《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医师必读》,人手一册。淄矿集团中心医院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上半年医院共接待病人来信来访20起,处理医患纠纷7起,全院有33人被处罚,1人免职,3人高职低聘,1人辞退,共罚款42850元。许多医院把医疗文书当作提高医疗质量和防范医患纠纷的重要内容来抓,普遍实行了组、科、院三级质控,积极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病历质量和运行得到了有效监控。二级以上医疗单位普遍开展临床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认真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规定,临床用血科学合理。院感质控措施到位,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处置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三)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病人的交流,耐心细致地向病人交待或解释病情。临淄区人民医院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实行病人入院后谈话和病历中现病史部分病人印证签字制度。市中心医院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26种知情同意书和医疗纠纷三级预警方案,对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患纠纷起到了良好作用。桓台县人民医院牢固树立“为医先做人,诚信是根本”的服务理念,实施了末位淘汰制和末位告诫制,每季度开展一次住院、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各医疗单位普遍建立了投诉处理机制,公布投诉电话,实行导医服务和首问、首诊负责制,规范服务用语,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让病人在就诊过程中,遇事有人问,事事有人管。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护理部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落实 2012 年1 月27 日会议内容1 月份日常检查及月指控联查总结参加人员 全体护士长 主要存在问题: 1、护理文件书写:体温单、医嘱单、一般护理记录单眉栏页码不全,有漏项;护理记录单病情有变花时记录不及时,对患者实施康复和健康指导记录不全;甲种体温单绘制不规范。 2、急诊室质量:个别护士急救技术相关知识掌握不全。 3、危重病人护理:病室有异味;病人头发不整洁;留置管道标识欠规范。 4、消毒隔离质量:消毒记录本签字不规范(紫外线的消毒和擦拭),盛放体温 计的方盘过期。 5、供应室质量:各种登记记录不全。 6 分级护理质量:责任护士汇报病例不全面,健康宣教不到位;病房内杂物多, 陪探视人员多;护士未根据护理级别观察病情。 7、中医特色护理质量:个别科室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计划不完善,个别护士中医护理常规掌握不全面,中医技能操作不熟练,中医操作技能欠规范,个别患

者中医药康复与健康指导不到位。护士学习笔记记录不全。 8、手术室质量:消毒液更换不及时,物品摆放不整齐。 原因分析: 1、护士长管理不到位,检查、监督,指导缺乏方式方法,不能有效调动护士

的积极性,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护士长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使工作规范化。 3、护士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检查结果传达并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4、护理部不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护理工作质量存在的问题,对经常发现问题的病区和人员给予警告、处罚。 检查反馈及效果评价:质控检查结果已反馈相关科室,限期整改,通过护士长汇报及下科室检查,科室改进措施落实良好。 护理部王云婷

2013年护理部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通报

2011年护理部一季度护理质量检查通报 201 各科室: 根据全年工作计划安排,护理部于2011年4月7日-4月9日组织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急救药物管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护理人员岗位职责执行情况及护理人员仪表仪容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抽取各护理单元出院及运行病例各5份,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40份,广泛征求住院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意见,全院满意度占90.12%,现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通报如下:共性问题: 一、护理文书书写 1、文书记录内容简单,缺乏内涵,护理文书书写格式不统一。 2、字迹不清,涂改较多。 二、各科对三基三严重视程度不够,培训不扎实 个性问题: 1、管理组:主要检查护士长管理以及病区各室的规范管理。各护理单元制度健全,护士长有年计划、月安排、周重点,各种资料本基本按时完成,但内涵有待加强。根据护士长考核要求,大部分护士长能按要求每周抽查护理文书书写、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急救物品等,个别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对护理人员监管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护理隐患:护理记录单与体温单生命体征不符;治疗班为了方便,违反操作规程将几种抗菌素的皮试液一次配好放在治疗盘中备用;药品混放;急救药品过期;个别科室仍在使用甲醛熏箱;器械消毒不规范等。护办室、治疗室、换药室基本达到整齐清洁,护理标识醒目,护理人员衣帽整齐、挂牌上岗、精神面貌好。 2、护理文书组 整体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文书整齐、书写规范,护理记录准确、及时,有上级护士签字,且在护理记录单上有体现。护理计划制定及时措施具体,健康教育落实较好,病人了解责任护士,了解相关疾病知识,出入量记录准确。 存在问题: 内科: (1)体温单有漏项如大小便、血压、留置导尿无标志等。 (2)交班报告有涂改,字迹不整齐,个别有漏项,护理记录单签字潦草、页码错误。 (3)病历质量:①运行病历:屈张伟,住院号36071,白班护理单有涂改,无小结,教育计划单病人未打勾。吴秀珍,住院号36078,教育计划单,项目填写不全。段文娇,住院号36080,农药中毒未注明具体什么农药。成章耀,住院号35846,临时医嘱未签字,体温单大便一栏漏写,有刮痕。②出院病历:王震,住院号36024,体温单3月25日未写2

医疗质量检查通报

****中心卫生院 2020年06月医疗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医务科对全院2020年6月合理用药和医疗质量管理进行了督查,现将存在的问题通报如下: 一、医疗制度落实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危急值报告制度:个别科室(儿科、妇产科、内科、外科)存在危急值报告,医生处理后未在登记本上作记录。 2.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记录本中记录缺失较多,其中较明显的科室有妇产科、外科、骨伤科,个别科室交班流于形式,对危重病人和新收诊断不明确的病人未详细交接班,对科内医生转科或较长时间休息未进行病人详细交接班和书写交接班记录。 3.手术相关制度:①术前讨论制度:对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准备、指征、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措施),病历有记载,但实际组织讨论较少。②手术审批制度:个别病人科室主任未查看病人,就审批签字。③个别医生手术记录较简单,手术记录书写不及时。④围手术期管理:手术前准备不充分(会诊、麻醉医师术前访视、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准备、备血等)、术后管理不到位(查房、换药、管道护理等)。 4.各种知情同意书的签订:授权委托书、离院责任书、手术同意书多叶时每页均需病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确认签订,重危病人

的陪伴告知不充分。 5.病历书写:①普遍存在病历未书写或未及时书写,存在十多天都未书写的病历;②病历调用模板后未及时进行修改和删除首次病程后的病程记录,比较突出的科室有儿科、外科、妇产科和个别骨科医生;③部分病历主诉、诊断书写不规范(外科、妇产科);④普遍存在未按照要求及时打印入院记录及病史确认患方未签字,病程记录未及时打印。 6.不良事件登记报告制度:个别科室不良事件未进行登记、报告或记录不全(内科)。 7.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个别科室执行较差,个别住院病人未进行三级医生查房,查房记录流于形式,未真实记录病人病情诊断、治疗分析(个别医生完全进行粘贴、复制)。 8.会诊和专科:绝大部分科室和医生对会诊按照医院规定进行了会诊(会诊申请、医嘱下达、收费、病历记载和会诊意见执行、会诊收费),个别科室和医生执行不好。 9.医患沟通:①个别医生医患沟通技巧差,对医患沟通重视不够,出现医疗纠纷后才进行医患沟通,效果差。②部分医生进行医患沟通后未在病历中如实记载和患方签字确认,“无记录,就没有发生”。 10.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未按医院要求每月主动与临床科室沟通,收集反馈意见,积极解决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报告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护理质量检查反馈表 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1月30日护理部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妇产科: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棉签无开启标识,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楣栏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血压、呼吸,体温连线不整齐,漏写或错写手术及分娩日期。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儿科:皮肤消毒液过期,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体温连线不整齐、漏连线。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注射室: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巡视病人少。 供应室:室内物品欠整齐。 整改措施: 1.各科室针对反馈问题及时整改。 2.护士长加强科室管理,认真做好一级质控,充分发挥一级质控小组的作用。

3.按“创优”工作方案实施各项工作,以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加强工作责任心,加强对科室人员相关职责制度的学习。 5.按《规范》要求,完成护理记录书写。 护理部 xx年1月31日 xx年1月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情况反馈项目项目科室病房管理得分分级护理得分基础护理得分护理文件得分急救物品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满意度专科检查得分妇产科 96 96 96 97 100 97 86% 产房 100 98 手术室 100 98 儿科 96 96 96 97 100 98 90% NICU 100 98 注射室 90% 97 供应室 91% 98 基隆门诊 91% 1月30日护理部对我院临床科室进行了临床护理工作情况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以下问题:妇产科:皮肤消毒液瓶盖不盖好,棉签无开启标识,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楣栏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血压、呼吸,体温连线不整齐,漏写或错写手术及分娩日期。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验结果漏记录;护理记录不能反映病人病情变化,有涂改现象和签名字迹撩草。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病人少. 儿科:皮肤消毒液过期,医疗废物混放。体温单漏住院号、体重、身高、大小便,体温连线不整齐、漏连线。医嘱漏签执行时间、执行人,医嘱药物试

护理质量检查表

目录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3.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检查汇总表 4. 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1)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特殊区域用) (2)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供应室用) (3)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门诊用) (4)一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病房用) 第三部分各项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 普通病区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分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1 特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2 一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3 二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2.4 三级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3. 急救物品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4. 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5. 消毒隔离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6. 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7 手术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8. ICU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9. 急诊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0 门诊部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1. 输液室、注射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2. 抽血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3.血透室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4. 产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5. 新生儿病房工作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16. 节假日前护理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17. 夜班护士工作质量考核标准 第四部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 第一部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1.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第二部分护理质量检查表

1. 三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 二级质控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

2013年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

2013年第二季度护理质量检查情况通报为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确保医疗护理安全,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7月10日下午,护理部组织质控小组成员按照重新分工的职责范围,对临床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了督导检查,重点检查病区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药品、器材准备情况、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等方面内容。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等方面: 病区管理意识增强,秩序良好,保持整洁安静;坚持做晨间护理,巡视及时,护理巡回记录单健全,护理人员仪表仪容基本规范。 存在问题: 1)基础护理落实不到位,病房物品凌乱,床单位欠整洁,个别病人指甲长,精神科、外二科病人身上有异味。 2)查对制度、交接制度执行不到位,外一科、血透室、急诊科、手术室有过期无菌物品,棉签、开启的无菌溶液无标识。急诊科急救物品外借,血透室回苏灵过期。供应室回收发放无菌物品有差错,血透室肝素泵漏血,内二科硝普钠滴速与医嘱不符。 3)外一科、内一科、妇产科科室业务查房未按计划进行,妇产科质量反馈记录不全。 2、护理文书方面: 1)外二科、妇产科、精神科体温单绘制不规范,眉栏有空项。

2)各科护理记录均有涂改,内容不连贯,缺乏专科特点。内一科、妇产科护理计划制定不及时,护理评估不认真。 3)内二科、精神科、急诊科医嘱有漏签,内二科皮试无结果。 3、院感管理: 1)未做到湿式扫床,手卫生依从性差,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 2)内一科一次性注射器重复使用,血透室湿化瓶未干燥保存。 4、重点部门(手术室、供应室) 手术室:急救药品未按高位药品分类存放。 供应室:护士长工作考核手册未按时完成;拖把上无标识。 血透室:敷料桶未注明开启时间。 5、中医护理常规及操作技术掌握不熟练,妇产科、外一科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不足两项。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护理质量督导检查力度不够,加之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工作不认真。 2、无菌观念差,院感知识掌握不全面。 3、大部分护士对中医护理知识掌握不全面。 4、针对前次检查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未认真落实,问题依旧存在。 三、针对存在问题采取的整改措施 1、加强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认真落实晨晚间护理,护士长不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年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作者:————————————————————————————————日期:

2015年1月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反馈 护理安全管理 一、存在在问题: 1、个别护士进行危重病人交接班时,回答不完善。 2、查纸质病历里医嘱核对签名出现字迹潦草。 3、病房里发现家属私带生活电器。 二、原因分析: 1、护士未重视临床交接班。 2、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 3、医院配套设施不够给患者带来不便。 三、整改措施: 1、给予批评教育,强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意识到交接班的重要性。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护理缺陷的发生。加强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对于护理书写护士字迹必须清晰、端正。 3、耐心告知病人及家属该行为会带来安全隐患,争取家属的配合。 四、效果评价: 1、个人表示接受批评,今后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2、近段时间无再出现类似现象。 3、家属表示理解,并配合病区的管理工作。 急救护理管理 一、存在问题: 1、仪器表面不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未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未整理。

5、抢救物品使用不熟悉。 6、不熟悉抢救流程 7、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回答不完整。 二、原因分析: 1、仪器表面无清洁。 2、使用后仪器未及时整理归位 3、使用后用物无及时整理处置。 4、抢救结束后仪器无及时整理。 5、护士对业务不够熟练。 三、整改措施: 将上述问题反馈给予各科护士长及各责任护士,马上给予整改 1、仪器表面保持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乱整理整齐。 5、熟悉掌握抢救物品使用。 6、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四、效果评价: 1、仪器表面清洁。 2、使用后仪器及时归位 3、使用后用物及时整理,清洁消毒。 4、仪器导线及时整理整齐。 5、护士能熟悉抢救物品使用。 6、护士熟悉掌握抢救流程 7、护士熟悉掌握停电时抢救物品(仪器)使用应急预案。

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江川医院 为进一步抓好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今年的护理工作要以抓好护理质量为核心,围绕医院的发展规划,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为工作重点的服务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特制订护理质量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把安全护理作为每周一护士例会常规主题之一,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内、外护理差错为实例讨论借鉴,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素、新情况、新特点,从中吸取教训,使安全警钟常鸣。 2.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3.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 实行弹性排班制,减少交接班的频次,减少工作中的漏洞,合理搭配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值班,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值班时的慎独精神。 4.加强重点管理:如病重病人交接、压疮预防及护理、特殊用药、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现存和潜在风险的评估等。 5.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如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老年 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做为交接班时讨论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6.对重点员工的管理:如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对他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学生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或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士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重视现阶段护理文书存在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和规范化。 8.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对每项应急工作,如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液体、药物渗漏、突发停电等,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 1.主管护士真诚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做入出院病人健康宣教。 2.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并于周二基础护理日加上健康宣教日,各个班次随时做好教育指导及安全防范措施。 3.建立健康教育处方,发放护患联系卡,每月召开工休座谈会,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服务质量好与坏的护士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 三、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制度,护士长及质控小组,经常深入病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整改措施。 四、加强“三基”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等。 2.每季度进行心肺复苏演示,熟悉掌握急救器材及仪器的使用。 3.每周一早晨会为护理药理知识小课堂,由治疗班搜集本科现用药说明书,并给大家讲解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并提问医院核心制度,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并认真落实。 4.经常复习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并进行模拟演示,提高护士应急能力。 2、2016年护理质量工作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