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一般要做到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要读懂画意、画旨。

考生在作文之前,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和图中文字。

二是要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三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画中之话和话外之音。联想和想象不但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且能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四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画旨,综合构思成文。考生要确定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分析辩证。

一、《分数和素养的矛盾与统一》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

本次作文是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正中有位母亲模样的女子,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正在给怀中标有“分”的娃娃喂奶,尽管那个娃娃喂得胖胖大大,饱得口角流奶,其他象征“德”“体”“美”“劳”的娃娃,瘦瘦小小,饿得哇哇大哭,涕泗交流,却不被理会。这个“母亲,可以指家长,也可以指考生,也可以指教育部门,也可以指社会。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后果等问题进行思考。任何脱离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这一思考基点的构思和写作都是跑题。

2.价值判断限制。

漫画作者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是对教育中“分数至上”现象的批评。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一味追求高分,“高分薄德”“高分弱体”“高分轻美”“高分恶劳”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只会造就畸形的人。认为“高分万能,毋论其它”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漫画作者和出题人的意图都是相悖的。任何片面强调分数高于一切的写作都是跑题。

3.内容和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作文,材料中有几组对比:“分数至上”的现实状况和其它“四育萎缩”现实状况的对比,人们对待“分数”的态度和对其它“四育”的态度的对比;学生因“得分”发生的变化和其它“四育”缺乏产生的自身变化的对比。漫画往往有寓言性质,考生构思时要立足于漫画强调的“片面追求高分”,“只”追求分数,追求高分走极端,而导致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法。写作不得脱离漫画内容及寓意范围作文。

(二)开放性

1.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思考方式是见仁见智的。

漫画正中喂奶的母亲般的人物代表谁?如果是教育基层主管部门,怎样制定政策评价、监管学校、老师,以免造成只追求分数排名的局面?如果是学校领导,怎样应对学校之间的排名?如果是老师,怎样平衡考试和学生素养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材料中包含以下思考问题的角度。一是社会角度。应该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论调。应该思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途径成才。二是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制定合理的多元化的考评监督机制,不搞一刀切,不按考试分数排名站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三是从学校的角度。学校站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从家庭的角度。作为家长,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五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应该在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不能用单一的分数来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3.文体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当然文体的形式可以多样。如记叙文可以采用书信体、回忆录、访谈式等形式,议论文可以直接发表对漫画的看法。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解题】

本题为漫画材料作文,材料以讽刺幽默的漫画促使考生思考如何看待“分数至上”的片面教育,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该注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现实中出现的高学历低素养有学历无教养现象屡见不鲜。考生需要表明自己对片面强调分数的态度,深入剖析分数至上对我们的危害。与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内容与形式相似,主要考查考

生的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参考立意】

(一)正确立意:

1.只有高分,输掉未来。

2.莫让“高分”遮望眼。

3.不唯分数论英雄。

4.分数与素养齐升。

5.不要在高分中迷失自我。

6.失衡的教育,残缺的人生。

7.教育不能舍本逐末。

8.是爱还是碍?

9.不能以“分”概全。

10.“分数至上”论当休矣。

(二)错误立意:

1.厚分薄德不可取

2.没有高分,你会失去当下。

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4.静待花开。

5.教育应当循序渐进。

6.捍卫童年。

二、《和谐家天下》

仔细观察上面一副漫画,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限制性

1.内容限制。

画面由三个人物组成,妈妈给奶奶扇扇子,奶奶给儿子扇扇子,儿子又给妈妈扇扇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三把扇子上的文字组成“家庭和谐”四个字,这是画面的主旨,也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基点,脱离此画面内容即为跑题。

2.漫画类作文类似于寓言,考生需要进行深度挖掘、拓展,比如“家和谐,中国便和谐”等,但必须由画面说起,不可舍弃画面内容另起炉灶,就好像材料作文的主旨不能脱离材料一样。

3.画面的内容是三个人在传递和谐,所以考生在理解画面时不能简单将“和谐”这个词作为概念理解,而要侧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传递。

(二)开放性

1.由画面展开的联想和想象是自由的。

可以由画面联想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或阅读经验中传递和谐的现象抒写感悟,比如,生活在校园,就可以表达对校园内人们传递和谐的感悟或联想;也可理性表达自己对传递和谐的认识或叙述传递和谐的方法;可以从点上写,也可以从面上写,还可以从点到面来写。

2.由画面展开的感悟和思考是开放的。

画面的主旨是“家庭和谐”,但考生不必太拘泥于此,可以由家庭和谐再缩小,如写做一个内心和谐的人,因内心和谐才可以传递和谐;也可以由画面思考对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中国的认识;可以谈对传递和谐的意义的认识,也可以谈如何营造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

3.文体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展开联想和现象,感性述说,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也可以深入思考,理性表达,写成议论文。

【解题】

这是一道漫画类作文题,其实也是材料作文题。这幅漫画没有标题,只有画面和画中字,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画面特征与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从特征中找到画面“主题”,从关系中找到“内在关联”,从而准确画面的显性主题或内在寓意。

考生还需依据画面寓意,展开联想,分别从相关、相似、相对、相反、因果、条件等方面联系现实生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侧面来思考画面与现实的关联,从而确定主题及立意的方向。

【参考立意】

1.爱心接力,共建和谐家园。

2.爱心接力你我他,传递和谐家天下。

3.多为别人着想,共建和谐社会。

4.传递和谐,家和谐,国和谐。

5.传递和谐从家庭教育开始。

6.人人传递和谐,共圆中国梦。

7.做一个内心和谐的人,方可传递和谐。

三、《屈原是谁?》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

这是一道漫画作文,漫画是考生构思立意的基础。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漫画揭示了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考生审题立意必须以漫画寓意为基础,脱离这一寓意的写作即为跑题。

2.思维限制。

漫画中年轻人不知道“屈原是谁”,折射的是当下的一种现象,考生须立足这一基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中出现如此尴尬的现状的原因,探究“年轻人”传统文化知识过度贫乏的原因。不能仅仅抓住画面内容中的“屈原是谁”不放,写作时忌表面化和浅显化。

3.社会背景限制。

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四个年轻人的回答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暗示考生审题立意时要有当下意识,要立足于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不可脱离当前时代来谈“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如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为何会遭遇如此尴尬的现状;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在传承传统文化中学校、家庭、社会各应该负什么责任;在外来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下,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等。也可以站在“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的角度,探究他们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原因,及如何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等。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传统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地方戏曲、中医中药、刺绣服饰、曲艺评弹、书法国画、陶瓷玉雕等,只要和传统文化传承有关的内容,均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另外,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漠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传统文化和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距离较远,传统文化本身晦涩难懂不易传播,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年轻人的浮躁心理,经济建设背景下生存压力过大导致年轻人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等。这就为考生的选材和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3.文体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侧重于思考与分析;也可以选择记叙文,将自己要表达的道理寄寓在对传播、传承传统文化事例的叙述中,且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

【解题】

这是一道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题,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化积淀及社会关切。画面内容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和现实,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将升入大学的高中生对此有何认识,有何思考,有何责任,有何担当,是十分需要思考的。命题紧扣现实,符合立德树人的高考命题理念。

【参考立意】

(一)切题立意:

1.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

2.树立文化自信,传播传统文化

3.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4.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5.学校、家庭、社会应携起手来,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良性环境。

(二)偏题立意:

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因为立场不同或角度不同而有不同

的看法,且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漫画中的四个年轻人却是胡乱猜测,错误荒诞)

2.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思辨上的,此立意脱离漫画寓意)

3.年轻人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题目太大,没有扣“传统文化”的主题。

四、《彼此羡慕》

阅读下面题为《彼此羡慕》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

这是一则漫画材料作文题,漫画是作文的立意基础。漫画的主要内容是乘坐豪车的女子和乘坐自行车的女子都无视自己的拥有,却去羡慕对方拥有而自己缺失的幸福。考生在立意时,需要抓住漫画内容、漫画标题“彼此羡慕”和漫画中的说明性文字“真恩爱……”“有车真好……”等,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确定立意。脱离这一核心的构思和写作都是偏题甚至跑题的。

2.价值判断限制。

漫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考生在构思写作时必须联系生活现实,抓住漫画的灵魂,并要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这则漫画材料贴近考生熟悉的生活,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对漫画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理性思辨。考生在立意时,需要评判两位女子做法的对与错,并进一步探究她们对与错的原因,抓住漫画中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和感情倾向,坚决不能违背主流价值观而盲目拜金。

3.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维限制。考生的构思必须立足于整体材料,坚持整体原则和全面原则,提取出两位女主人公的“共性”。考生应注意这里所强调的

“寓意”二字,即要通过材料的表面现象,去挖掘材料背后所隐含的关于社会、人生的深刻道理。

(二)开放性

1.对问题思考的角度有多种。

可以从豪车女角度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也可以从自行车女角度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但最好是将两者结合起来,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2.立意的切入点有多种。

考生可以分析她们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对人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也可以探究导致她们这种只见“不足”不见“优势”的心理的深层原因等。考生还可以在这个立意的基础上总结出人们的共性心理,比如人们总是盯着别人的优势看,而忽略了自己的优势。比如老婆总是别人的好,孩子总是别人家的优秀,月亮总是外国的圆。这些显然都不是正向的价值观,应该予以批判、质疑。

3.文体是自由的。

可以选择论述类文体,直接发表看法;可以选择叙述类文体,通过故事和事件表达自己的见解;也可以选择书信等类文体。

【解题】

这是一则漫画材料,对漫画寓意的个性化解读程度能显示出考生独特的见地。本题在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围绕一个核心话题,既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又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所选漫画,第一层次的理解没有难度,但“寓意”层面的理解有一定难度,隐藏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干预生活的责任意识。

漫画“彼此羡慕”由两幅画面构成,两对夫妇,一豪车(车牌号888888)、一自行车。豪车的女主人公羡慕单车夫妇“真恩爱”,自行车的女主人公羡慕豪车夫妇“有车真好”。

漫画表意的重点在于两位女主人公的言语内容上。如何能把看似矛盾的语言统一起来,可以体现出考生的价值判断和思维水平。任务设置的主要意图在于引导考生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引导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活出自己的幸福。

【参考立意】

(一)切题立意:

1.珍惜自己拥有的美好,活出人生的幸福。

2.你无视的生活,也许正是别人渴望的美好。

3.唯有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方可拥有自信的风采。

4.与其歆羡他人,不如做最好的自己。

5.不必仰视他人,自己亦是风景……

(二)偏题立意:

1.正确理解幸福。

2.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3.学会换位思考。

4.正确理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

5.女性当自强。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漫画作文指导 高考分析: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如“三南”作文试题《妈妈爱吃鱼头》,全国卷《给六指做手术做手术》、《截错了》,全国Ⅰ卷《出事了吧》,江西卷《助鼠为患》等等。既然属于材料作文之列,那么在审题立意方面还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但漫画式作文毕竟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这类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注释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重点审读这三个组成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透视画面本意。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告知人们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腈”。透过这“眼睛”,我们可洞察图画的主题。所以审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观画面 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分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画图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读图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 三、读注释 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注释文字。这注释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思考其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 四、析夸张 很多图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讽刺或警世的目的,引起观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所以,审读题时必须注意图画的夸张之处。 五、联现实 图画大多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必须展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音。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 总之,漫画类材料审题难度并不大,最近几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中有很多漫画类题目,或者说明画面内容,或者命一个题目,或者揭示寓意,这就是漫画式材料作文审题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一漫画材料审题不难,材料涉及到一个鸟、一个鸟笼,而且鸟笼有残破的地方,并且有文字说明:禁锢就是你以为你做不到。材料的主体是鸟,但文字说明事实上已经揭示了漫画的主旨,也就是写作的主旨。显然作者对鸟是否定的。鸟笼对鸟已经起不到禁锢作用了,是鸟自己把自己禁锢住了。需要注意的是“以为”一词,它更强调了鸟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己的主观意识,而非客观现实。 文章的立意角度可以是解放思想,勇于冲破精神的牢笼,解放心灵,打破惯性思维,打破定势思维。 [例文一]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悟画中蕴含之意,道画中未尽之言 ——材料作文之漫画类作文导写 【风向导析】 漫画类材料作文,是材料作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命题形式之一。 早在1983年,高考全国卷就曾以《找水》这幅漫画为材料,要求学生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说明性文字,向没有看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面内容;并根据这幅漫画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1996年,全国卷以《截错了》和《给六指做整形手术》这两幅漫画为材料,要求考生向别人介绍两幅漫画的内容,并对两幅漫画欣赏比较,写一篇议论文,说明自己更喜欢其中哪一幅。 2005年和2006年的高考命题中,涉及到漫画内容的考题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2005 2

年,湖北卷、天津卷和浙江卷上各出了一道由漫画构成的“图文转换题”;2006年的高考试卷中,也有3份试卷出现了漫画题,分别是辽宁卷、山东卷和重庆卷。这些考题也不是以作文题的形式出现的——有的让考生谈漫画内容,有的让考生拟漫画标题。这类“图文转换题”(属于“语言表达题”中的一种)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作文题,但在审题和表达上与作文的要求非常接近。 2007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又是以漫画《摔了一跤》为材料。 2008年,高考江西卷作文题是以漫画《助鼠为患》为材料,且命题很有创意——要求考生以田鼠的口吻向人类写一封信,角度颇为新颖。2010年全国卷作文以漫画《啥年月了,有鱼吃还捉老鼠》作为作文材料,同年的江西省高考试卷上还出了一道图文转换的漫画题,这幅画以纪念逝世不久的萨马兰奇为主旨,是高考漫画材料作文中绝无仅有的非讽刺性漫画。 3

高考作文以漫画作为命题材料,无论对高考、还是对漫画来说,都是有益的尝试。对高考来说,优秀的漫画中蕴藏着文本有时难以表达的深意,在充满文字的语文卷上出现一道漫画题,能有效减轻考生的压抑感,同时也增加了高考与社会问题的关联度;对漫画而言,虽然我国有一定的欣赏讽刺漫画的传统,但对当今青年人来说,他们接受得更多的还是日本的故事漫画,借助全国、全社会对高考的关注,讽刺漫画文化可以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一般要做到以下4个步骤: 一是要读懂画意、画旨。考生在作文之前,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和图中文字。 二是要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4

2016高考漫画作文

高二语文材料 何以高处不胜寒董越(北京大学) 人处于世间,恰如蜉蝣渺于沧海。是选择做一只曳尾游鱼,乘兴而来,了然自适;还是选择做那一跃龙门的锦鲤,追求飞黄腾达的掌声与荣耀;这无非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两种人生态度。是否大鹏就一定要一飞冲天,翔于九天之上?是否可登高处,便要永居于高,一旦拾级而下,便要为世之不齿? 不知从何时起,“优秀“就像一种标签,一旦被贴上,就难以摘下,甚至成为一种责任。得了一百分的孩子,成绩优异似乎就成了他的责任,稍有失误,即使仍有不错的成绩,也是被谴责的对象。而曾经不及格的孩子,自然而然被贴上了“六十分万岁”的标签,只要刚刚及格,便会得到褒奖。这种评价标准表面上是对”超越自我便是胜利“的摇旗呐喊,但更进一步,这样的评判是否对那些身居“高处”的人太过不公。为何一日为高,就要终身为栖身高处而不懈努力?为何“高处”就一定要“不胜寒”? 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的偏见依旧存在,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虽随着各种政治活动和社会问题不断被推翻,社会秩序在不断地向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我们往往会忽视,这社会对优秀者的偏见。这种偏见被“能者多劳”不断地粉饰、放大,成为优秀者一定要做成大事的筹码。社会的这种期盼使得被冠以“优秀者”标签的那类人,永远被戴着“只能得一百分”的镣铐,甚至稍有不慎,便被裹挟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而这种偏见,却恰恰容易被期待与希望粉饰,成为高处不胜寒的元凶。 在百度搜索栏中输入“北大学生”或是“高校学生”,仅从其搜索条中自动跳出的结果,便可以看出这社会中对于大学生群体,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偏见与恶意。近年来的新闻噱头中,标题党屡见不鲜:“北京大学学生军训惊现低头族”、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 【写作指导】 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如1991年的“三南”作文试题《妈妈爱吃鱼头》,1996年全国卷《给六指做手术》、《截错了》,2007年全国Ⅰ卷《摔了一跤》,2008年江西卷《助鼠为患》等等。 何为漫画?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漫画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是针砭时弊的锐利思想武器。 著名漫画理论家方成说:“漫画也是一种语言形式,漫画就是画思想。”漫画就是在简单的构图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漫画多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多以讽刺为主)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启迪人们领悟深奥的道理(寓意)。 漫画常见的种类有:讽刺漫画、新闻漫画、歌颂漫画、抒情漫画、哲理漫画、寓言漫画、幽默漫画等。 漫画既然属于材料作文之列,那么在审题立意方面还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但漫画式作文毕竟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1、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仔细观察画中的人(服饰、表情、

动作及人物间相互关系)、物、景的特点,特别是细节内容,进而 不能遗漏了画面中的文字和标题。 ②人的认识规律是依序而行的,观察画面也要按照恰当的顺序,或由上而下,或由左而右,或由里而外,或由前而后,或与上面完全相反。 2、要看文字,文字有交代背景,比如时间、地点、环境等作用,包括读懂漫画标题,说明性文字或人物语言。 从中概括内容,揭示主旨。单一画面根据内容找关系,即画面内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找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从中分析主旨,提炼中心。多幅画面要做比较,看变化,把握事物的变化趋势。 3、写作形式可以有记叙、说明、议论等方式,一定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选准角度。 其中要注意通过联想想象把漫画内容故事化、情节化,把画面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侧重说明,则要明确要素之间的方位关系,如上下、左右、内外等,通过分析来概括主旨。往往漫画的主旨就是作文的主旨。 4、漫画说明类文章:宜实,传其形,重方位交代。 漫画描写议论类文章:宜虚,传其神,抓主旨,可以有想像。但要把握一点:分析画面,摸清绘画者的绘画意图,漫画材料的论点是根据漫画原作精神主旨来确立的,是从绘画原作中产生的,

高考漫画作文的审题技巧

高考漫画作文的审题技巧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是画家从典型生活现象中取材而创作的。画家通过隐喻、象征、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达到反讽、批判、鞭挞或歌颂的目的。在写作漫画作文的时候,要善于把握漫画与历史或者现实的种种联系,挖掘漫画题材的言外之意,聆听漫画题材的弦外之音。 从历届高考来看,1983年全国卷《挖井》,1991年“三南”卷《妈妈爱吃鱼头》,1996年全国卷《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2007年全国卷《出事了吧》,2007年江西卷《助鼠为患》,2010年全国卷《猫吃鱼》等,均广受社会各界赞誉,在带给我们深刻的人生启示的同时,又使考生和读者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就考试的区分度而言,漫画作文很好地甄别和考查了学生的六种基础写作能力:观察、感知、概括、创新、思辨、表达。同时,在反抄袭、反模拟、反剽窃、反宿构、反套作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一般考生,如果不注重扎扎实实的作文基础训练,不锤炼自己写作的思想品质,而仪仅指望通过移花接木、生搬硬套、抄袭模拟、熟背范文等手段来猎取高分,是十分困难的。下面,简单谈一谈高考漫画作文的审题技巧。

(1)观察画而,感知材料。拿到一张语文试卷后,首先要仔细观察漫画,细心审阅漫画,千万不要忽略了漫画的标题和背景文字。在考场中,关于漫画的一切背景文字,对考生的构思而言,都可能是有用的,都可能是一种写作的明示或暗示,都可能是一种有益的启发。切忌草率行事,或观察苟且。 (2)舍弃现象,抓住本质。一幅漫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一幅漫画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这幅漫画与我们生活的时代有何或显或隐的联系?这幅漫画与我们过去的传统、文化、习惯等有无关联?这是考生必须弄清楚的一些问题。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能抓住漫画的主要特征,从而把握漫刨的内在本质。切忌“只看树木,不看森林”,或“只看现象,不看本质”。面对漫画所展示出来的无关宏旨的枝枝叶叶,应该毫不留情地砍去,而大胆保留漫画的主要特征,不要为漫画的细枝末节所困扰、迷惑、彷徨,更不要被漫画的夸张、抽象、变形、象征等艺术手法所吓倒。 (3)概括材料,提炼观点。在充分观察、感知、理解材料本质的基础上,在基本读懂画面主旨的基础上,考生要紧密地联系当今的时代精神,紧密地联系我们的文化、传统、习

英语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2013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总复习 写作指导 (2) 漫画类作文 第一段:描述图画(Part 1 Describe the picture) 1. The picture is talking about/shows… 2. The picture shows a common phenomenon. 3. The picture describes an interesting phenomenon. 4. In the picture, there are…/…is (are) doing… 5. The picture abov e is about … 6. …Let’s look at the picture above/first. 第二段:解释,说明和分析图片 (Part 2 Interpret the picture) 1. It seems very ridiculous that…However, this kind of story is performed everywhere. 2. The picture shows that…It is the exact reflection of… 3. The picture indicat e that we… 4.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第三段:给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Part 3 Give your opinions) 1. I think/believe that 2. As far as I’m concerned, 3. In my opinion, 4. From my point of view, 5. …should… 6. It is better/advisable to… 7. I consider it necessary… 写作模板: As is vividly shown in the picture/pictures(drawing/drawings) above, 图画的内容 。The picture/pictures(drawing/drawings)tells/tell us that 这个图片的大致反映的意思。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picture(注意,同上进行单复数的处理)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seriously. First/To begin with, 揭示涵义/原因/结果1,Second/What ’s more, 揭示涵义/原因/结果2。 Last but not least/Finally, 揭示涵义/愿意/结果3(如果有的话)。And the social problem(如果是现象的话可以用phenomenon) has arisen the great concern/care of our whole society/world/all the people. In my view / point of view (or As for me), We should take some measures as follow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followed in the picture. First, we should 具体的措施1. And then we have to / must 具体的措施 . 上图描绘的是现在人类面临的窘境。请你根据对下面这 幅漫画的理解用英语写一篇短文,描述这种现象,说明 其产生的原因及后果,并发表你的看法。 开头已给出。 Nowadays, human beings are faced with an embarrassing situation. In the cartoon, we can see a man talking to a paper bird kept in his cage and beside him is a vast

高考英语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英语漫画类作文写作指导 一.漫画作文概述 高考英语考试说明写作部分第二节表述为:“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山东卷为120—150词)。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因此,图画是高考作文所提供的情景之一。从最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图画类作文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当然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而漫画又是图画的表现形式之一。漫画的含义是: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它与图画相比,更能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中应用的较为广泛。同时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例如在上海卷、北京卷及山东卷中都出现过漫画作文。 二.漫画作文的特点 1.试题命题特点 漫画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它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做到主题明确,即文章能概括图画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2.能力考查特点 漫画作文要求考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冷静的分析能力,以及最终将以上能力表达出来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漫画作文的写作思路 一般的漫画作文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即: 1)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 2) 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give examples(if necessary) 3)give your own comments or opinions 各部分常用的表达 描述图画部分: 1)From the cartoon we can see that… 2) As is shown/indicated in the picture 3)This is a funny and instructive picture, from which we can see… 4)Look at the picture. It is a picture about… 论述漫画寓意及所反映现象部分 1) What it illustrate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Apparently, the cartoon reflects a major social problem. 2) 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 3) What the cartoon reflects set me thinking a lot. 4)After seeing the picture, I was greatly shocked by the phenomenon. In today’s society,… 5)The cartoon implies that…… 评论与观点部分

高三语文漫画作文指导(新)

漫画作文指导 高考分析: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十几年来的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如“三南”作文试题《妈妈爱吃鱼头》,全国卷《给六指做手术做手术》、《截错了》,全国Ⅰ卷《出事了吧》,江西卷《助鼠为患》等等。既然属于材料作文之列,那么在审题立意方面还要遵循材料作文的基本规律。但漫画式作文毕竟不同于文字阅读,它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审题立意时要遵循其规律特点: 掌握分析漫画的方法 这类看图作文所提供的图画一般由标题、画面、注释三部分构成,审题时要重点审读这三个组成部分,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思考,透视画面本意。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告知人们图画的主题思想,是图画的“眼腈”。透过这“眼睛”,我们可洞察图画的主题。所以审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图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图画的寓意所在。 二、观画面 以图画为材料的作文,分析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画图的寓意有提示作用。因此,我们在审读图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认真地观察画面。 三、读注释 图画是一门艺术,为了表达其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注释文字。这注释是弄清图画寓意的一把金钥匙,考生必须仔细品味,思考其所隐含的信息和观点。 四、析夸张 很多图画常常对人物行为或场景描绘给以变形夸张,以达到讽刺或警世的目的,引起观者共鸣。夸张之处往往就是图画的弦外之音,是图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所以,审读题时必须注意图画的夸张之处。 五、联现实 图画大多具有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不良现象的功能,解读时必须展开想象,跳出画面,联系现实,揣摩画。外之音。考生要多角度思考,切忌就画论画。 总之,漫画类材料审题难度并不大,最近几年,高考语言运用试题中有很多漫画类题目,或者说明画面内容,或者命一个题目,或者揭示寓意,这就是漫画式材料作文审题非常好的训练方式。 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看图进行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是:认真审图,确立主题,提炼要点,展开联想,变点为句,连句成篇。要达到这些要求,我们就必须认真审图,善于利用图中人物间的关系、人物的对话、人物的活动及所处场所,以及图中的文字说明和标识来提炼要点;要围绕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切忌游离于主题展开不着边际的联想。 高考看图作文技巧细审题:包括文体,人称,时态. 纳要点:保证文章内容的完整. 展成句:注意英语表达的习惯,根据提纲扩展句子. 句成篇:利用一些表示转折,因果,选择等关系的关联词和过渡句,把句子连接起来. 面检查:格式文体要点语法字数等. 即五个“W”和一个“H”。要注意人物与空间的关系,画面与画面的关系,要点与发挥的关系。 说明文:(另见图表式作文) 议论文:(见漫画作文) 常用句型: 1.One day / the other day / a couple of days ago / while he was…,he.. 2.It was snowing /raining heavily on Monday /Sunday morning …when … 3.The picture sets me thinking deeply… 4.From the picture,we can see …. 5.It is really an unforgettable day … 6.As is shown / indicated in the picture, … 7.After seeing the picture ,I was greatly shocked by … 8.This is a funny and instructive picture. In the picture, a young man … 9.We can learn from the picture that … 10.The picture shows that… 11.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 记叙类例题展示1: 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李华一家某一天的经历。请根据画面及图中的有关提示,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写一篇120字左右的短文。注意:可以适当增加细节,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完整连贯。第一步:认真看图,确立主题 结合文字和图画,确立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根据“四幅图描述了李华一家某一天的经历”一段文字提示,结合第一幅图中的日历上所表示的时间( 3月8日) ,我们可以确立本篇书面表达的主题是:李华要做些家务事来为他的妈妈庆祝“”妇女节。 第二步:围绕主题,提炼要点 第一幅图:李华把他的主意告诉父亲 第二幅图:李华扫地、父亲洗衣服 第三幅图:李华和父亲下厨房做菜 第四幅图:餐桌上有花瓶、饮料、鱼、肉等等 第三步:合理想象,补出要点 第一幅图:李华为什么要把他的主意告诉父亲?求得父亲的帮助或配合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4页)

高考作文备考漫画作文"真孝顺"写作指导附文题详解及范文点评 作文辅导 一、原题重现 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漫画上的字: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分析 看到漫画作文,我们首先要回顾的是漫画的解读方法:1.看标题或者注解(即画面当中的文字部分)2.看漫画主体。3、看细节夸张处,这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我们看漫画作文试题,注解为“真孝顺,没人跟咱争电视!”,画面的主体部分是一家人在客厅,两个老人看着电视并发出感叹,其他人都在看电子产品。而细节夸张的部分在于三个年轻人,人手一个电子产品,或背向,或侧向对着老人,或站,或坐,或半卧,都沉溺于电子产品中,本是团聚一堂,却无其乐融融之感。由此我们可以解读寓意为:讽刺或批判因过度沉溺电子产品,而忽略对家人关爱的现象。陪同却非陪伴,相守却不相知! 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年轻父母只顾低头游戏,置孩子安危不顾”还是“伴而不陪催生了新型‘空巢老人’”的相关报道,都频频见诸报端,引发大家深入思考。这一漫画就是让我们关注那些彳亍在“智能”边缘地带,被“快捷方式”遗忘,被“电子产品”忽略的老年人。这一漫画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意义的孝道。《论语》里谈到孝的最高境界“色难”,所谓“色难”即使在“奉养”的时候还能够顾及父母的“颜色”,关照他们的精神世界。老人最怕年老、无用,我们是否尽力使他们忘年?放下手机,和他们聊聊天,拿起手机,教他们上上网,我们心甘情愿地拿出片刻博取父母一粲。 三、学生存在问题 片面的谈及“孝道”,大而广之,不关注漫画细节,忽略了“电子产品”这一要素;或者片面谈“电子产品危害”大谈特谈,忘记应关照的是其对“爱的能力,孝的热情”的伤害。 四、写后指导 (一)文章审题准确,标题鲜明。

高中作文 《高考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2021届高考第一轮漫画作文复习教案

截错了 1.标题: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2.画面:各“因素”构成的情景。 3.提示语: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结合漫画“截错 了”,观察漫画 的结构。 通过自己 的思考与 发现,掌 握漫画的 结构。 三、漫画作文如何审图立意? 思考: 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B) 某公下蛋 A.赞扬某些人兢兢业业,一心为公。 B.讽刺某些人自吹自擂,夸大成绩。 [明确] 题干要求理解漫画的寓意。图中信息为:鸡下了一个不算大的蛋后一幅洋洋得意的样子,并自夸为“个大·个个大”。可见寓意为讽刺取得一点成绩后,就自吹自夸的一类人。思考内容, 揣摩寓意, 总结方法。 可个人 或者集体回答, 携手解读漫画。 让学生通 过自己的 思考,了 解漫画的 内容和寓 意,帮助 学生找准 漫画作文 审图立意 的方法。 方法总结:漫画作文审图立意三步法 1.审漫画 ①看标题②看画面③看画中字④看夸张处...... 2.析寓意 ①由物及人②联系现实 3.选角度,定立意 ①在稿纸上写出所有角度②选择最佳立意作文掌握解读漫画的 步骤、方法。 学会审图立意。 学习漫画 作文审图 立意的三 种方法。

四、审图立意训练:看漫画,运用方法,确定立意 1.小试牛刀 思考: 阅读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C) 屈原是谁? A.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向年轻一代传播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D.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明确] 屈原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然而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四个年轻人给出的答案竟匪夷所思。漫画揭示了年轻一代对历史文化名人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现状,他们不知自己传统文化知识贫乏竟还洋洋自得,实在令人痛心。思考该选择哪一 项,并说明理由。 通过所学 方法,分析 漫画,理解 寓意。 2.高考真题操练 思考: 通过所学方法,完成2016年全国1卷的审图立意。 [总结] 立意角度: ①老师、家长的角度:对学生、孩子应该有科学理性的成才观、分数观和教育观,摒弃粗暴野蛮的观念方式。 ②学校、社会的角度: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应该倡导科学的成才观、分数观和教育观,引导理性的素质教育。 ③学生、孩子的角度:要形成既不唯分数论,也不无视分数的科学分数观,也不要一味否定狼爸虎妈的教育方式,更要摒弃低分便是才的知识无用论。各学习小组成员 按照所学方法分 析高考题真题, 独立思考后相互 交流意见并论。 由一名同学汇报 成果,老师总结。 通过高考 真题直观 呈现高考 漫画作文 的题型特 点和要求, 便于学生 掌握。

(完整版)高考漫画作文集锦

二.漫画类先描述图画再发表自己看法 范文:简要描述图片,并谈谈你对学生在业余时间参加过多的补习和培训的看法。 (一)内容要点: 1.描述文字说明: 1)学生被迫上很多补习班 2)无兴趣可言 2.议论文字说明: 1)太多的补习班是浪费时间 2)学习要有兴趣 3)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参加补习 4)表达希望 (二)One possible version: Look at this picture. You will understand better “Too much work makes Jack a dull boy”. He has to go to so many training classes besides his school classes. Life is no fun at all for him. Holidays and weekends have become dull work-days. He is too tired to learn these lessons well with no interest. In my opinion, spare-time training courses are a waste of time for many students. They might do better when they show interest in what they are learning. Please don’t force these students to do what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and when learning is fun, surely they will do better than we expect! (三)文章结构和套语: Look at this picture. You will understand better “Too much work makes Jack a dull boy”. He has to … besides his school classes. Life is …. … have become …. He is … In my opinion, … for many students. They might …when they … what they are learning. Please don’t …what they…, and when learning is fun, surely … 1). 开头: Look at this picture. The picture shows that… From this picture, we can see… 2).衔接句: 1. As we all know, … 2. As is well-known, … 3. It is well known that… 4. In my opinion, … 5.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6. This sight reminds me of something in my daily life.

2011高考作文指导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看”

高考作文: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看” 歌德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对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来说,给你一则有关哈姆雷特的材料,你决不能说他是奥赛罗或者哈利·波特。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它如同一面哈哈镜,用特有的夸张手法达到表现幽默而深刻的主题思想的艺术效果。所以对于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其关键是读懂漫画。那么如何读懂漫画,把握住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呢? 一、看漫画的标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所以说看漫画,标题是我们理解漫画寓意的一个窗口。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漫画的寓意,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见漫画1) 漫画1 【方法解说】 这幅漫画笔墨简括,形象突出,发人深思。画中的人全身缠裹着,腰间捆着带子,只露着一张脸,从他的神态上看,显得很满足的样子。仅从这些出发,我们不太容易看出漫画的寓意。然而,标题“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点出了这人的病态心理,因为惧怕摔跤,便甘愿“永不走路”,这是十足的逃避主义。联系现实人生,可拓展为因惧怕失败和磨难,就“因噎废食”,不敢去进取和斗争。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与事还少吗?所以说,从漫画标题入手,是我们把握漫画寓意的一个捷径。 二、看画面细节 漫画属造型艺术,又属喜剧艺术,主要通过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由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漫画作文要仔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景、情,把握其性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见漫画2) 漫画2 【方法解说】 这是一则名为《无题》的漫画,但从标题上根本无法揭示其寓意,然而画面非常清晰。从画面入手,这是我们欣赏漫画最常用最直接的方法。这幅画反映的是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学龄儿童备受“读书无用”等思想的影响,为了挣钱,放弃读书求学的大好机会,盲目“下海”,当起“小文盲个体户”来。在读图时,要特别注意图中的一个细节:“小文盲”在书写招牌中的“茶叶蛋”三个字时,竟然写错了两个。 三、看漫画的艺术手法 漫画是用线条、色彩来表情达意的,它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鲜明、典型,表达的意旨更明确,更深刻。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典型例题】请阅读下面的漫画《畸形儿》后,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文章的主旨应该与漫画的寓意相符,不少于800字。(见漫画3)

高考漫画类作文5篇

高考漫画类作文5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主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

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倚马挥毫,信可乐也。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汩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呢!他终成一家之言。棱角分明,无所谓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

高考漫画作文---利己和利他不矛盾导写(审题指导+写作素材+典型范文+论证思路)

高考漫画作文---利己和利他不矛盾导写(审题指导+写作素材+典型范文+论证思路)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材料: 本题考查对漫画内涵的分析能力以及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看图,把握画面中的关键内容,将这些重点内容客观地解释成的文字,不能偏颇或漏掉,注意语言组织。分析时要联系现实,理解画面背后的内涵。 漫画中两位家长牵着自家的孩子正在教育孩子,而图中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显然是两位家长教育孩子的素材。 图1右边的家长指着环卫工人一脸严肃的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从家长的话语中能够看出,她是把环卫工人当成社会底层的代表,让孩子引以为戒,她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脱离社会底层,出人头地。对他人没有同情心,对别人的处境漠不关心,这是问题。

而图2中左边的家长则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同样是把环卫工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同样是渴望孩子变得更好,但这位家长能充分体谅他人处境,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能给他人创造美好,引导孩子造福社会,改变世界,改善社会人群的处境和命运。 立意时,我们需要从两幅图中找到共性,即两位家长都在教育孩子,都期盼孩子变得更好,所以作文要围绕着教育的话题展开,而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位家长的教育的目的不同,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指出家长的格局影响孩子的高度。也可以探讨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不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还要让别人、让社会因自己而变得更好。最好不要泛泛地谈学习的意义。 参考立意: ①莫让孩子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②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③学习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④教育不应太功利。 写作素材: (1)名校生缺乏胸怀天下的气概将是教育的失败 在一档电视谈话节目中,即将毕业的清华博士生梁植,纠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但甫一开口,就被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某嘉宾严厉指责,该嘉宾说,清华是一个名校,名校是镇国重器,而对于名校生,名校培养你,不是让你用来找工作的,而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显然梁植缺乏该嘉宾所说的名校生胸怀天下的气概,如果名校生皆如此,那将是教育的失败。 (2)教育应当利己亦利他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上,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学生,“愿你们有承当,首先承当起自己,进而承当起时代和社会。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寥寥数语,道尽教育的真谛。北大对学生的教育,当然看重个体的成功,但除了关注个体,还应该关注他人与社会。 教育应该从利己走向利人 好好学习的意义何在?图1的家长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能够摆脱社会底层的繁重劳动,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图2的家长则让孩子相信,学习是为了让那些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过得更好。一曰利己,一曰利人。现实中,我们不排斥前者,但又不能止步于前者。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利己走向利人,从收获走向奉献。 我们通常认为利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但实际上,人类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是利己思想在推动。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充满艰辛,自然会心有感触,也会更加警醒,努力提升自我。古代儒家对读书人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引导,其中放在首位的“修身”,就是在教导学生要涵养自己的能力和德行,而修身于己身

【2020高三专题复习】漫画作文指导

高考漫画式新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一、走近漫画 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中说,漫画“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等方法来达到尖锐讽刺的效果。” 漫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两种)漫画是笑的艺术。然而,如果仅仅把漫画理解成笑的艺术,显然是片面和肤浅的。其实,这种笑的艺术已涵盖了一切美的形态。有人曾把漫画比喻成绘画、哲学和文学的集合,它既有绘画特征又具有哲学和文学理念,在笑声中学道理,在笑声中受到启迪。 中国水墨漫画,即构思上具有漫画的特点,题材广泛,或讽刺或赞美,但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中国的水墨漫画也涌现了很多优秀作者,如丰子恺、华君武等 二、高考漫画的特点 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提炼寓意的过程,是一个提高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审题立意、分析推理、联想思维等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并对此作出正确评判的过程。 丰子恺说:“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高考漫画都较有深度,能切入生活的底蕴,紧跟时代跳动的脉搏,显示了特有的穿透力和涵盖面。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还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较大的宣传鼓动性,漫画与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道德升华,陶冶思想情操。 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可见看图后写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线条和颜色所表现出来的生活,用文字描述出来。”可见,绘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和写作,一般要做到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要读懂画意、画旨。 考生在作文之前,要先仔细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和图中文字。 二是要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三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画中之话和话外之音。联想和想象不但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且能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四是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画旨,综合构思成文。考生要确定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分析辩证。 一、《分数和素养的矛盾与统一》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一)限制性 1.立意限制。 本次作文是漫画类材料作文,漫画正中有位母亲模样的女子,脸上带着甜蜜的笑容,正在给怀中标有“分”的娃娃喂奶,尽管那个娃娃喂得胖胖大大,饱得口角流奶,其他象征“德”“体”“美”“劳”的娃娃,瘦瘦小小,饿得哇哇大哭,涕泗交流,却不被理会。这个“母亲,可以指家长,也可以指考生,也可以指教育部门,也可以指社会。题目要求考生对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后果等问题进行思考。任何脱离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这一思考基点的构思和写作都是跑题。

2.价值判断限制。 漫画作者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是对教育中“分数至上”现象的批评。培养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目标,一味追求高分,“高分薄德”“高分弱体”“高分轻美”“高分恶劳”的教育都是畸形的教育,只会造就畸形的人。认为“高分万能,毋论其它”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与国家的教育目的、漫画作者和出题人的意图都是相悖的。任何片面强调分数高于一切的写作都是跑题。 3.内容和思维限制。 “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作文,材料中有几组对比:“分数至上”的现实状况和其它“四育萎缩”现实状况的对比,人们对待“分数”的态度和对其它“四育”的态度的对比;学生因“得分”发生的变化和其它“四育”缺乏产生的自身变化的对比。漫画往往有寓言性质,考生构思时要立足于漫画强调的“片面追求高分”,“只”追求分数,追求高分走极端,而导致出现了种种社会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方法。写作不得脱离漫画内容及寓意范围作文。 (二)开放性 1.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思考方式是见仁见智的。 漫画正中喂奶的母亲般的人物代表谁?如果是教育基层主管部门,怎样制定政策评价、监管学校、老师,以免造成只追求分数排名的局面?如果是学校领导,怎样应对学校之间的排名?如果是老师,怎样平衡考试和学生素养之间的关系?如果是家长,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材料中包含以下思考问题的角度。一是社会角度。应该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论调。应该思考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途径成才。二是从教育主管部门角度。制定合理的多元化的考评监督机制,不搞一刀切,不按考试分数排名站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三是从学校的角度。学校站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从家庭的角度。作为家长,理性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五是从学生自身角度。应该在全面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不能用单一的分数来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这些都为考生构思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3.文体是自由的。 考生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文。当然文体的形式可以多样。如记叙文可以采用书信体、回忆录、访谈式等形式,议论文可以直接发表对漫画的看法。这些都为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提供了一定的开放性。 【解题】 本题为漫画材料作文,材料以讽刺幽默的漫画促使考生思考如何看待“分数至上”的片面教育,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应该注重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现实中出现的高学历低素养有学历无教养现象屡见不鲜。考生需要表明自己对片面强调分数的态度,深入剖析分数至上对我们的危害。与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的作文材料内容与形式相似,主要考查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