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总结

学生:科目:初三物理课次:第 1 次课老师:时间: 2014-12-23 18:00:00

课程电学实验总结

教学目标

1、总结九年级全册的物理实验,把握重点实验;

2、对常见实验的出题类型及常考点进行强化练习;

3、总结电学实验的相关做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重点难点重点:比较比热容、探究I与U、R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电磁感应实验。难点:设计性实验、滑变范围等。

考点及考试要求电学实验在中考中是必考题目,常考的电学实验有探究I与U、R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以及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出题时一般比较规律,在做此类题目的实验,需要各个实验逐一突破,同时注意把握中考重点实验。

【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实验包括:

1、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伏安法测电阻;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

7、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原理实验。

其中3、4、5三个实验是重点实验,相关的中考考点有: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分析实验故障、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实物图、量程选择等。

(2)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故障、分析表格数据、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计算电阻阻值、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分析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性实验等。

(3)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故障、分析表格数据及总结结论、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计算电功率、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及作用、设计性实验等。

【典型例题】

实验一: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2007广西中考改编)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2l所示的实验:

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说明 (沙子/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及总结: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为:

实验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或者电压关系

?(2011?贵阳)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l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小徽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2)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2中甲、乙、

丙所示,可读出I1= A,I2= A,I=1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写出关系式即可)

(3)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小薇采用了更换不同灯泡继续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小刚和小丽用图l5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

(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 l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

(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 .

(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右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 .

(5)若画出电路图后,小刚将电压表直接接在L1两端,后在测量L2电压的时候,只改变一个接点,是否可行?

解析及总结:

实验三: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5Ω 1A”

(1).请在图13中的虚线框中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电路符号,并用比划线当做导线将图14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连好电路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将R1连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

②.用R2替换 R1进行实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用R3替换 R2接入电路,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最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也大于1.5v,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请写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实验进行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R1=5Ω的电阻换成R2=10Ω的电阻,按照你的实验方法,需向(“左”或“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及总结: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实验

?小亮和小雨在“探究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要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1)小亮的实验过程如①如图甲所示是小亮连接的实验电路,

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错误的

导线上画“×”,并在图中改正(导线不许

交叉).②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的示数为0V,电流表有示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③以上故障排除后,再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仍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应进行的操作是:.④实验中小亮设计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请你找出表格中的问题:,原因是

。小亮又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了U-I图象如图乙.根据该图象提供的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_____Ω.

(2)小雨想利用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大小(R0阻值已知).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请你帮他完成实验.

①.

②.

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Rx=_____.

④实验后小雨又将开关S2换成了一个电压表,当闭合开关S和S1时,发现电路中两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果R0=10OΩ且Rx≠R0,则Rx=_____Ω)

(3)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大约

为10Ω左右,可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R1和R2的规格分别为分别为“10Ω、0.5A”、“50Ω、

1A”,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R1”或“R2”)

(4)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电阻,严格来说将它们接入电路后,对电路

都要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为了减少误差,在甲、乙所示的电路图(未画完)

中,最好选(选填“甲”或“乙”).

解析及总结:

实验五: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

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滑片向右移动,灯泡变亮。

(2)小刘正确连接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较小,立刻要求老师更换灯泡。小刘的做法是欠妥的,造成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

是;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小刘发现灯泡发光了。如果要使灯泡正常发光,小刘应该。

(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5)小组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小灯泡的发光亮度是由灯泡的决定的,且灯泡的,灯泡发光越

亮.

变形:爱探究的小强用另一只电

流表A2和一个5Ω的定值电阻R,连接了如图2所示的电路,同样测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操作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变形:假如电源电压恒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但伏特表0~15V档已坏,小张将现在的电路作了改动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在如图19的虚线方框内画出改动后的电路图。若在某一时刻电压表的示数为2V,按照你画的电路图,若想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使滑片向移动。

解析及总结:

实验六:探究电流产热的影响因素

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小伟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初温均相等的煤油,R甲>R乙。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2)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是为了探究电热与________的关系,实验结论为

(3)要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你还需要的操作是

(4)将此装置改装后可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如图所示。测量时,分别向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加入初温均为t0、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分别读出温度计的示数t水,t煤油,请写出煤油比热容的表达式c煤油= ________________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体会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心得 体会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物理实验教学从实入手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 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 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 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 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 充分准备。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在 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 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 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 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 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 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 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显”是显明 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 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

最新苏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物理实验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 实验1: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音叉和水、音叉和乒乓球、讲话、击带纸屑的鼓……)易错点: 1.结论:发生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实验方法:转化放大法。 实验2: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双音叉和乒乓球、晾衣架用细线悬挂并把线的末端在手指上缠绕后插入耳朵、在水中摇铃……) 易错点: 1.实验方法:转化放大法。 实验3:真空不能传声(玻璃钟罩抽气) 1.现象:手机铃声逐渐减小,最后几乎听不见。 2.实验方法:理想推理法。 3.结论: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推断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4: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拨钢尺、击鼓、拨木梳、电动机打纸片、吹水杯、敲水杯……) 易错点: 拨钢尺: 1.实验步骤: 将一根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比较两次声音响的的大小。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先后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比较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 2.结论: 同一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 实验5:不同琴弦声音的三要素。(材料、松紧、长度、横截面积) 实验6: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易错点: 1.实验原理:同响度(听不见)比距离。 现象解释:蝴蝶飞听不见等:声源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不在人耳可听范围内。 第二章:物态变化 关于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点名物态变化的名称即可。

实验1: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空气流速、温度) 易错点: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水的表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空气流速有关,水的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3.典型错误:未控制水的质量变量。 理由:水的质量不一样,未控制变量,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实验2:水沸腾 易错点: 1.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的原因是:加热的水的质量过大或水的初温太低或未加盖。 2.实验中观察:水的状态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停止加热后降温快慢不同的原因:水的质量不同。 4.最终温度相同的原因:环境温度相同,都为xx度。 5.蒸馏净水的现象:集水的容器中有水出现,冷却物温度升高(或温度计示数升高)。 6.加盖的作用:加快水的沸腾,减少加热时间;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影响读数。 7.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8.结论:水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9.加热后烧瓶倒置,在底部浇冷水或敷冷湿毛巾,水重新沸腾。 10.解释:浇冷水后烧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使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从而重新沸腾。 实验3:冰、蜡烛的融化、凝固。 易错点: 1.水浴加热的好处:若不水浴则固体受热不均,即使受热,温度计测量的温度也不准确。水浴可是固 体受热均匀。 2.实验中观察:物质的状态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 实验4:模拟雨的形成 易错点: 1.步骤:在烧瓶中注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在瓶口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加了冰块的金属盘。 2.冰块的作用:加快水蒸气的液化。 3.现象:烧瓶口有“白雾”出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珠。 4.解释:锥形瓶中的水沸腾其化成水蒸汽,在瓶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在金属盘底部遇冷 液化成小水珠,形成“雨滴”。 实验5:碘的升华和凝华 易错点: 1.现象:碘粒减少,碘锤内充满紫红色碘蒸气;停止加热并滴加水后,紫色碘蒸气逐渐凝华为固体小 颗粒,且上端的颗粒比下端多。 2.加冷水的作用:加快碘的凝华。 实验6:比较水、盐水的凝固点(即熔点) 易错点: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完美版)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 【导语】当工作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我们来对前段时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以便于更好的做好下一步工作。 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5-6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 为了不断提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发现《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不断教学理论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课标,明晰的目标,从而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不断提中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认真写反思,记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性学习,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教学质量得到了提中。期考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别为……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热情,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我一学期来不断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二: 一、思想方面 一个学期以来,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工作中关心自己任教的班级,爱护自己所教的学生。服从领导,团结同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 初二物理实验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 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 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1、实验方法:等效替代 12、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11.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方的蜡烛,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 12.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 13.为什么要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5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 一、思想方面 一个学期以来,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工作中关心自己任教的班级,爱护自己所教的学生。服从领导,团结同志。每天早来晚走。主动承担教研组内的服务性工作。身受学校领导、同志的好评和同学们的欢迎。 二、教学方面 1、做到了精心备课。 一个学期以来,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与组内同志一起研究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研究新课程标准,研读新教材。与组内同志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一起落实每一个单元、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确定科学的能够创设教学情境、便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做到了集众家教学之长处,克己之短处。非常明显的提高了自己的备课质量。 2、做到了认真上课 上好课是干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我非常重视上课这项工作。每节课都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以自己的行为扼制了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同时,也满足了学校的“上满40分钟课”的要求。课堂上我面向全体学生。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做到课开始,趣以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课堂上我注重培养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长。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的天资通过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得到利用。同时,让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得以培养和锻炼。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一部分学生真正充当了课堂上小先生的作用。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各方面水平在合作学习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积极参加物理科研工作 本学期我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地区的说课比赛,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对于我个人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一个学期的工作做了许多,回顾起来确实有许多工作值得我去回味。有成功让我高兴的地方,也有失败让我痛心的地方。成功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去发扬光大。失败的地方就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去补充完善。以上,是我一个学期工作的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2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

2018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让实验为教学服务,现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扎实开展实验教学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及业务素质,我们经常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使课堂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大教研力度,促进实验教学的提高。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相互学习实验通知单及实验记录的填写情况,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活动,使实验教学全面开花结果,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艺术及组织实验的能力。 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对课本上所有的演示、分组实验,都做到精心准备,预

先试做,对少数实验进行改进,补充,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实验的成功率,现象明显达到100%。 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 2、做好实验准备,实验前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的要求。 3、实验过程中,教师做到操作规范、熟练、形象、鲜明、安全。 4、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增加了学生动手实操的机会,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三、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请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操作,讲述实验成功的关键。使得学生实验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1、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学生做好实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并做好示范工作。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四、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物理实验 让每个学生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为物理实验提供便利,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实验,小制作和小发明。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改进实验器材,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课程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改变学

(完整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4)若UI 线是曲线:说明组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2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R 1 R 2 I U V A Rx R ′

三.电热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 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2Rt 。Q1:Q2:Q3:…Qn=R1:R2:R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2t/R Q1:Q2= R2:R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常用公式Q= Q1+Q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2t/R=Pt 四.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实验原理: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定论“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3、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4、结论理解: ⑴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⑵结论可总结成公式R=ρL/S,其中ρ叫电阻率,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记住:ρ银<ρ铜<ρ铝,ρ锰铜<ρ镍隔。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初中物理实验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实验知识点归纳 实验步骤、操作、结论 力学 1. 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物=m砝+m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 2. 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最小分度值是 0.2 N。 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8 N。 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4. 测定物质的密度 (1)测定固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固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细线、石块等。 【实验原理】ρ=m/v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为 48.0 g。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得水的体积为20 ml。 3.将石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得石块的体积为cm3 。

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 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在本学期,实验室能做好各项工作:能按要求规范存放各类仪器,并对实验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按要求来配备物理仪器,每学期都会增添必要的实验用品;及时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资料备查等等。一学期下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这一些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设想,为将工作做的更好,特分如下四个方面来总结。 一、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1、本学期,各年级都能按照实验计划执行,上好开足实验课,教师和学生均能记好实验记录。同时,在实验中,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参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的学习、实验态度。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师生的实验水平都有所提高。据统计,本学期共开学生分组实验课5节,教师演示实验课11节,完成了计划任务。 2、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物理实验教学向全体学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注重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爱好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室活动 1、在期初,实验室即制订了全年级的实验计划、周日程安排表,组织成立了自然备课组,在每个星期二组织开展活动,对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进行了详尽的研讨,使每个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获得了提高。 2、实验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以举办科学知识和小实验等竞赛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三、成绩方面 1、本学期,教师科研兴教意识较强,能通过平时每周一次备课组活动和空余时间认真学习科研理论方法,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收集了大量塑料瓶杯等其它可代用品用于教学,小的维修则自己动手,为学校节约开支。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物理教育】初中物理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里2017-03-15让物理变简单 实验步骤、操作、结论 1力学 基础性 1. 天平测质量 【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测质量。 【实验器材】天平(托盘天平)。 【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两端的橡皮垫圈。 2.游码移到标尺最左端零刻度处(游码归零,游码的最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 3.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若左盘较高,平衡螺母向左拧;右盘同理),直至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天平水平平衡。 4.左物右码,直至天平重新水平平衡。(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5.读数时,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m 物=m 砝+m 游)

【实验记录】此物体质量如图:62 g 2. 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目的】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实验器材】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木块 【实验步骤】 测量前: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调零。(沿测量方向水平调零) 2.记录该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5 N,最小分度值是0.2 N。测量时:拉力方向沿着弹簧伸长方向。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1.8 N。 3.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 定量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水 【实验步骤】 1.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 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 G水=ρ(V2-V1) 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总结

学生:课次:第 1 次课 老师: 【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实验包括: 1、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伏安法测电阻;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 7、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原理实验。 其中3、4、5三个实验是重点实验,相关的中考考点有: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分析实验故障、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实物图、量程选择等。 (2)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故障、分析表格数据、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计算电阻阻值、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分析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性实验等。 (3)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故障、分析表格数据及总结结论、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计算电功率、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及作用、设计性实验等。 【典型例题】 实验一: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2007广西中考改编)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2l所示的实验: 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说明 (沙子/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及总结: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为: 实验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或者电压关系 ?(2011?贵阳)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l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小徽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总结

学生: 科目 老师: 【知识点讲解】 九年级物理实验包括: 1、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4、伏安法测电阻; 5、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6、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焦耳定律); 7、发电机及电动机的原理实验。 其中3、4、5三个实验是重点实验,相关的中考考点有: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分析实验故障、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画电路图、连接电路实物图、量程选择等。 (2)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故障、分析表格数据、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计算电阻阻值、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分析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设计性实验等。 (3)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连接实验电路图、分析实验故障、分析表格数据及总结结论、电流表或电压表读数,计算电功率、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及作用、设计性实验等。 【典型例题】 实验一: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2007广西中考改编)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容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图2l所示的实 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沙子/水)升高的温度更高.说明 (沙子/水)的吸热能力较强。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及总结: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两种方法为: 实验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或者电压关系 ?(2011?贵阳)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l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小徽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完美版)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 【导语】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 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初三5-6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 为了不断提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本学期我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发现《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不断教学理论理念,,深入研究拳的课标,明晰的目标,从而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本学期我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育教学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 本学期,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实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不断提中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课后认真写反思,记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性学习,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样的探索实验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教学质量得到了提中。期考成绩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分别为…… 四、改革评价方法,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用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方法,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如学习热情,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我一学期来不断的工作,我的物理教学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二: 一、思想方面 一个学期以来,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工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一、物理量及计算公式 二、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作用效果:沙面或塑料面的凹陷程度 初步结论:(1)受力面积相等,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2)压力相等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综合分析:(1)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相等,压力的作用效果相等(2)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可用压强表示 2、实验目的: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和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器材:U型管压强计 (2)U型管压强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表示压强的大小 (3)初步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想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综合分析:液体深度和密度的乘积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 液体深度和密度的乘积相等,液体内部的压强相等

3、托里拆利实验 (1)取1米长一端开口的玻璃管 (2)水银柱的高度是指汞槽液面到管内液面的竖直距离,标准大气压是76cm 高汞柱 (3)水银柱高度低于76cm的几种情况 玻璃管内漏空气进去 外界的大气压比较低(地势较高,阴天,夏季) 4、实验目的: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器材:弹簧秤,溢杯,烧杯 (2)初步结论:同一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无关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液体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越大 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 浮力越大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 到的重力 综合分析:液体的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乘积相等,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液体的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乘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 越大 5、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导体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等,导体越长,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2)导体的材料相同,长度相等,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3)长度,横截面积相等的不同导体,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和导体的材料有关 6、实验目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实验原理:欧姆定律(I=U/R) (2)电路图 (3)连接电路时,电键断开,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保护电路(电阻最大),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移动滑片) (5)结论: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6)多次实验目的:是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苏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苏教版初中物理实验总结 1、结论:发生的物体在振动(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实验方法:转化放大法。实验2:固体、液体、气体能否传声(双音叉和乒乓球、晾衣架用细线悬挂并把线的末端在手指上缠绕后插入耳朵、在水中摇铃……)易错点: 1、实验方法:转化放大法。实验3:真空不能传声(玻璃钟罩抽气) 1、现象:手机铃声逐渐减小,最后几乎听不见。 2、实验方法:理想推理法。 3、结论: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从而推断真空不能传声。实验4:声音的响度和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拨钢尺、击鼓、拨木梳、电动机打纸片、吹水杯、敲水杯……)易错点:拨钢尺: 1、实验步骤:将一根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先后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比较两次声音响的的大小。再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先后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钢尺使它振动,比较两次声音音调的高低。 2、结论:同一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实验5:不同琴弦声音的三要素。(材料、松紧、长度、横截面积)实验6: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易错点: 1、实验原理:同响度(听不见)比距离。现象解释:蝴蝶飞听不见等:声源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不在人耳可听范围内。第二章:物态变化关于物态变化的现象解释:点名物态变化的名称即可。实验1: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表面积、空气流速、温度)易错点: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2、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水的表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水的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表面空气流速有关,水的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3、典型错误:未控制水的质量变量。理由:水的质量不一样,未控制变量,无法比较蒸发快慢。实验2:水沸腾易错点: 1、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的原因是:加热的水的质量过大或水的初温太低或未加盖。 2、实验中观察:水的状态和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停止加热后降温快慢不同的原因:水的质量不同。 4、最终温度相同的原因:环境温度相同,都为xx度。 5、蒸馏净水的现象:集水的容器中有水出现,冷却物温度升高(或温度计示数升高)。

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2019学年度九年级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最有用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严重内容和严重手段。因此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康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实行规范的管理。学期即将结束,为了更好的让实验为教学服务,现将本学期的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结壮开展实验教学教研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及业务素质,我们经常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使课堂实验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加大教研力度,促进实验教学的提高。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相互学习实验通知单及实验记录的填写情况,教师相互观摩听课、评课活动,使实验教学全面开花结果,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艺术及组织实验的能力。 二、加强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对课本上所有的演示、分组实验,都做到精心准备,预先试做,对少数实验进行改进,补充,确保教师在课堂上实验的胜利率,现象明明达到100%。 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 2、做好实验准备实验前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对观察的要求。 3、实验过程中,教师做到操作规范、烂熟、形象、光鲜、安全。 4、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增加了学生动手实操的机会,提高了实验课的效率。 三、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一: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 要学好任何一门课程,都要有适合自己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要学好物理课,首先要重视各学科的横向关联作用,比如:语文的阅读能力就直接影响物理知识的学习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数学知识在物理课中有目的迁移应用就是物理学习中的计算能力。第二要重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三要重视在群体学习过程中树立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结论的意识,要自我培养良好的独立作业能力。第四要重视探索自己学习道路上的未知领域,学会科学的探索,严谨的分析是打开未知领域之门的金钥匙。 下面就如何学好初二物理提出几项建议: 1.学会使用物理课本初中物理课要学习的全部内容是什么?初二物理课要学习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哪些部分?物理课上老师会先讲些什么、后讲些什么?对新开的一门课程,同学们的脑海中会有一连串的问号,并且很想知道答案。这并不难,随着学习进程每个问题都会得到答案。关键是作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答案,还是主动地探求去寻找答案,对!当然是做后者。开学初,每位同学都会得到各学科的课本,初二的学生手中自然就会比初一时多出我们需要的《物理》课本。打开课本,同学们的某些浅显问题的答案就在眼前。物理课本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依据,是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向导。同学们要学会通过课前看物理课本而了解上物理课时老师要讲的内容,知道上物理课时,针对所学环节听什么,使学习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通过课中随着老师的引导看物理课本,达到认知知识、理解知识要点的目的。通过课后看物理课本,达到复习巩固知识,学会初步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目的。物理课本中有大量的依据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推论物理结论的课文,同学们认真阅读后会发现,这些课文不仅能使你们浅显地认识物理知识,还会使你们很好地组织出解答物理问题的论述语言,这是解答物理简述题的语言之源。在我们学习了一些可用数学表达式书写的物理规律之后,同学们会在物理课本中阅读到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解题过程。这是解答物理计算题的范例,要很好地阅读、细心地反复阅读,这是分析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良好培养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使同学们对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能力提高,书写格式掌握,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物理课本中有一些引导同学们思考的小标题和小实验的课题,在学习时间宽松时不妨读一读,它会使你们眼前一亮。同学们的物理思维会得到扩展,对知识的理解会深化。 2.明确学习目标,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预期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否则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学习知识亦如此。青少年时期的初二学生有着广泛的好奇心,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 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 Rx 电流。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12(4)若UI 线是曲线:说明组织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P=UI 2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R 1 R 2 I U V A Rx R ′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 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三. 电热 1、 实验:目的: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那些因素有关? 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的快:是绝缘体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3、计算公式:Q=I 2Rt (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 =UIt= U 2t/R=W=Pt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I 2Rt 。Q 1:Q 2:Q 3:…Qn=R 1:R 2:R 3:…:Rn 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Q= U 2t/R Q 1:Q 2= R 2:R 1 ②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总热量 常用公式Q= Q 1+Q 2+…Qn ③分析电灯、电炉等电热器问题时往往使用:Q= U 2t/R=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