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1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一、全市概况

泰安市地处鲁中,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雄踞泰安城市北部,这里曾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泰安市现辖两区(泰山区、郊区)、两市(新泰、肥城)、两县(东平、宁阳),面积7765平方公里,人口530万。主要产业为煤炭、化工、纺织、机械加工、建材、酿造等,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二、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

1、区位条件:泰安市位于华北、华东沿海、黄淮海大平原等不同地域的结合部,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机遇较多。泰安紧邻省会,与济南市同属鲁中经济区,有利于同全省建立密切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

2、交通条件:泰安市交通发达,在省内综合运输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京沪铁路和规划的京沪高速铁路纵穿南北,市域内的泰辛、磁莱铁路与京沪铁路连接成环,铁路网密度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正在建设中的京沪、京福高速公路也从城市西南部经过,104国道、泰莱一级汽车专用线及泰临公路等穿越本市。

3、矿产资源:泰安市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储量大、品位高、分布广,现已探明的金属、非金属和稀有贵金属矿等50多个品种,占全省固化矿产储量为50%左右,其中钾盐、自然硫为全省独有。

4、旅游资源:泰安市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泰山与济南、曲阜共同构成了“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旅游区。800里水泊——东平湖,国家森林公园——徂徕山等尚待开发。

5、城市建设:泰城为泰安市的中心城市,1987年,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形成了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1995年底,城区总人口38.5万人,用地44.3平方公里。

三、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泰安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是1981年编制,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对泰安市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原有总体规划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泰安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瞄准三高”(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营造三大”(大空间、大绿地、大水面),“体现三性”(超前性、特色性、可操作性),“协调三大关系”(城与山、古与今、城与乡),“兼顾三个效益”(经济、环境、社会)“实现三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的规划编制要求,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体现“区域和系统”的观念,“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市场经济”的观念,“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

四、泰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

坚持“科技兴市”战略,形成有一定辐射力的山东三大科教基地之一,保护独具特色的“山城

一体”的历史文化风貌,完善服务网络,形成文明、繁荣、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接轨的运行机制,努力培植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

建立起一个第三产业发达和以高新技术旅游产品开发为主导的第二产业较为突出的中心城市(泰安);两个以煤炭、化工、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第二产业优势明显的县级城市(新泰、肥城)。两个第一产业为基础。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加强点(宁阳、东平)和三条产业集聚带(沿104国道、磁莱铁路、泰肥公路)为主的现代化分工协作的经济体系。市域远景将发展为:产业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群体城市。

五、城市发展总目标及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发展总目标:将泰安建成一个经济基础雄厚、科学技术先进、社会精神文明、城市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交通快捷、服务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优美、居住环境舒适、城市个性突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风景旅游城市。

城市规划区范围:

依据规划法的要求,结合泰安市的实际情况,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以行政区划为界,即泰山区全部和郊区的天平店乡、满庄、北集坡、省庄、邱家店、黄前、山口、徂徕镇以及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汶口镇的大汶口管理区。总面积1000.5平方公里。

2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六、城市化水平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城市化水平:

预测到2000年全市总人口为545万人,2010年总人口为580万人。

采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法,预测2000年城镇人口200.37万人,城镇化水平36.7%,2010年为323.95万人,城镇化水平55.2%。

根据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全市未来空间组织模式为:双环结构,极轴开发,城乡一体,共同发展。市域内根据“基本职能”确定了一个中心城市,两个县级城市,两个县城,13个重点城镇,68个一般城镇。

七、城市性质与职能

泰安市的城市性质为: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为依托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城市。

泰安的城市职能: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安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与风景旅游城市,山东省的科教中心之一,山东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山东省国际集装箱中转站,鲁中地区重要的经济与商贸中心城市。

八、城市规模与发展方向

城市规模;预测到2000年,城市人口为43万人,2010年55万能人,用地规模:2000年为48.5平方公里(人均112.8平方米),2010年为57.2平方公里(人均用地为104平方米)。

用地发展方向:根据门槛分析法,影响城市发展的第一门槛是铁路,第二是泮河,第三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区内还有一条地震断裂带和地下溶洞区、高产高效农业区和城东南的农业科研试验取不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泰城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环内发展,以向西、向南

发展为主,严禁跨越环山路向北建设。

九、城市形态与用地总体布局

城市形态:充分利用城市周围“二山”(泰山、徂徕山)、一河(大汶河)的自然环境,形成“一城”(泰城)、“二区”(山口、满庄)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泰城形成“一个中心区,六大组团”拥抱泰山的“半月形”城市形态。

“一个中心区”是指以岱庙、火车站周围所联接成片的泰城中心区。

城市中心区布局:由“一轴一线”和“五个中心”组成。

“一轴”是指:联结泰山与泰城的登山中轴线,由岱庙、通天街、红门路、南关路组成,形成反映泰安拥有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内涵的中轴线。

“一线”是指位于傲徕峰下的新区时代发展线,向南延伸至泮河,北部是城市的行政中心、市政广场,中部为文化和娱乐设施,南部是水面开阔的中央公园,由望岳东路、望岳西路和中间绿化带构成长3.2公里、宽300米的新区南北轴线。该发展线的建设,将为泰城的新区开发和拓展奠定基础。

“五个中心”是指集中设置的市级公共设施。

行政办公中心——傲徕峰以南逐步建设市级行政中心。

商贸金融中心——市级商贸中心区设在火车站两侧,在西南部和东部建设2处大型批发市场。

文化娱乐中心——集中设置在“一轴一线”上。历只文化轴上,以传统文化设施为主,如博物馆、纪念馆、文化研究中心等。时代发展线上,布置大型公益性、专业性娱乐设施,如会堂、音乐厅、展览馆、科技馆、图书馆等。

体育中心——建设完善城西部市级体育中心。在城东新建一处区级公共体育场,搬迁市体校,开放市中体育场,建成市中心市民广场。将大专院校体育设施纳入全市体育设施规划,达到接纳省级综合运动会、国家单项运动会的能力。

科研教育中心——逐步置换岱宗大街以北及中轴线两侧不成规模的大中专院校用地,向城市东北安置,形成市级科研教育中心。

“六大组团”即围绕城市中心布局的六大功能组团,分别是大河旅游渡假区团、天平店新火车站区组团、城西南工业区组团、东南综合居住组团、省庄工业区组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团。

(一)道路交通规划:

交通发展战略。完善道路及其管理系统,以公共运输网络为主体,以快速路主干线为骨干,形成功能完善、应变能力强的综合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合理组织自行车交通,严格控制摩托车发展,为私人小汽车发展留有余地。

3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次干道,是指风景游览路和各组团内部道路,路面宽24——40米。

步行街,根据旅游、商业需要设置。

(二)绿地系统规划:

泰安为具有“山城一体”特色的旅游城市,山城结合的关键在绿化,应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一流的山水型园林城市。

大环境绿化。由“两山、六带、四片、加一环”组成。两山是泰山、徂徕山;六带是指源于泰山流经泰城,汇入汶河的六条自然河流,(分别是泮河、涝洼河、奈河、梳洗河、双龙河和冯利庄河);四片是大河旅游区、西南郊区公园、东南农林科研实验区和东北林果风景区;一环即位于山城分界线上的环山路绿化带和高速公路绿化带。四大片绿化,从城市四个方向楔入,与城市道路、河流形成的绿地相汇合,给城市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

公共绿地。由“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滨河绿化”组成。东岳大街、灵山大街、红门

路、望岳路(即时代发展线)等10条城市林荫大道,将中央公园、泰山乐园、东湖公园、南湖公园等13处公园,以及岱宗坊游园等20多处街头绿地串联成网,构成广大市民休憩、游玩的幽雅绿色环境。规定:在城市主、次干道交叉处建楼,必须退200平方米以上的街道绿地。

生产防护绿地。由工业区、水源地、铁路、电力高压走廊、市政设施的生产防护绿带和5处苗圃组成。

(三)水系规划:

水是泰安生产、生活、发展旅游事业的最宝贵资源。泰安每年经大汶河流失十几亿方的客水,因此,规划综合整治大汶河,新建蓄水大坝,形成城郊大水面,恢复“汶水徂徕如画”的历史风貌。整治疏通泮河、梳洗河等6条城市河流,整修胜利渠,开发泮湖(位于时代发展线南端的中央公园内),将东湖、五马湖与梳洗河连通,城内污水变清、死水变活。山上建设拦蓄水库,便于城市防洪调蓄,涵养水源、冲刷保养城市,形成山、水、城相映的独特城市景观。

(四)工业布局规划:

泰城内不再新上对城市环境影响大的工业项目,原有的工业用地逐步“退二还三”,特别是要求中心区内的仓库必须进行搬迁,土地置换,更新改造。对无污染、无噪声、运输量小的小型工业,在符合城市功能分区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城区内建设。

新上工业按工业种类到工业区安排建设。工业区的规划,要更新观念,按照花园式单位的标准建设。特别是要组织好为工业区配套的各项生活、娱乐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厂办社会的问题,尽可能为新上工业创造方便条件。

按照规划,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无污染的项目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其它工业项目到西南工业区、省庄工业区或山口、满庄工业区建设。

(五)仓储用地规划:

结合高速公路、未来高速铁路建设及城市向西、向南方向的发展,在城市西南部规划建设用地为130公顷的全市大型中转、储备性仓库。在西南工业区和新技术产业开区各设一处小型专用仓储用地。泰肥路两侧原仓储用地,进一步完善,以中转生活性仓储为主。

十、远景发展规划

1、空间发展的结构形态。从地理位置分析,泰城处于“两山一河”的自然环境空间。为保护历史文化风景旅游资源,有序控制城市发展,泰安的发展空间采取“一城两区七镇”的格局。二区,作为泰城的第二产业扩散基地,吸纳城市人口,截流农业剩余劳力,合理进行生产力布局。远期发展环绕泰城的7个乡镇,(道朗、北集坡、徂徕、邱家店、黄前、大津口、夏张)以适应泰安市城镇化水平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4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泰安应按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进行保护并贯彻“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和“山城一体、城不压山、城不上山、城中见山”的原则,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按照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市域范围内“建立5个大的自然与文化保护区、一条自然风景保护带”,即:泰山风景名胜保护区、泰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大汶口文化保护区、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保护区、东平湖自然风景保护区及大汶河流域自然风景保护带。并要加强对全市1000余处文物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34处,市级40处)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另外,要加强对泰安历史发展演变中遗存的古城格局、古城遗址、传统街区、城市文脉的保护,加强保护富有泰安历史文化特色的人文古迹,并保护好近现代革命历史文物、纪念物。

(一)泰山的保护

1、泰山要按照《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重点加强对泰山主景区,特别是岱顶、登山中路的保护,禁止新建任何破坏景观的建筑。目前岱顶的建筑物太多,密度太大,有些建筑物的体量、高度与环境极不协调,要下决心予以改造,加大绿量,彻底改变岱顶的裸露地面和荒芜杂乱的现象,恢复史载“万松侍卫”“芳草如茵”的景观。

2、要尽快连通环山路,使其通而不畅,体现旅游道路功能,扩大泰山脚下的旅游范围,加强各景点间的联系。并确定环山路及大河棉纺厂以西的104国道为山与城的分界线、“警界线”,该线以北不得进行有碍景区保护的各项建设,现有影响景区的单位和建筑物,要逐步分期搬迁。

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泰山旅游结构是当务之急。疏散泰山主景区的游客,缓解高峰岱顶游客人满为患的矛盾,要积极开发新景点,如扇子崖、天烛峰、樱桃园、玉泉寺等,要保护好景区的自然景观,恢复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和古迹,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搞好景区的道路建设和交通组织,在不宜开山修路的地段,选择适当位置,建设体量适应的空中缆车,形成景区的旅游环路。

4、为保护景区内的大气环境,要加快改善其燃料结构,远期以电力代替目前的煤炭,近期严禁使用有烟煤,鼓励使用液化气燃料。

(二)泰城的保护

1、保护明泰城(岱北街、青年路、财源大街、虎山路围合的街区)原有的道路格局、走向及传统街道原有的空间尺度关系。恢复古城南门,外迁古城内的工业、仓库、行政办公单位及特殊用地,增加绿地、广场、服务类用地,控制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建筑形式采用泰安传统建筑风格,限制玻璃幕墙、不锈钢等材料的使用。

2、保护好古城墙、城门等遗址,用绿化的形式,再现古城的格局。

3、保护好传统商肆区(市场街)及传统居民区,恢复重建一批浓聚泰安传统特色的民居,可作为“名人纪念馆”、“民俗博物馆”、“群众文娱场所”等。

4、建筑物高度控制分区

低层区不高于7——10米,主要指通天街、红门路、岱庙四周;环山路以南500米的范围;以及蒿里山周围100——300米的范围。

多层区不高于20米,主要指岱宗大街以北,体育中心与温泉路之间的范围(不包括体育中心与行政中心)。

高层引导区指:商业中心、新火车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

5、关于蒿里山的规划建设

回复

4楼

2006-05-19 13:53

举报|

fajilang

规划蒿里山为以传统文化凭吊和绿色游览为主的纪念性公园,以刻石等方式凭吊遗址。在山顶建设体量适宜的标志性建筑(即小型纪念馆),通过画展、模型、雕塑介绍蒿里山地区的古文化精髓,标志性建筑不拘泥恢复,而采取有地方风格的仿古形式,成为市区中心一处有观光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景点。

(三)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

1、城市特色主要体现在“山城一体”。在山与城的关系上,山为主,城为从,天地合一;在历史文化上,山、城一脉贯通;在空间联系上,源于泰山的六条河流形成绿带将山城融为一体;道路组织上,中轴线由城上山、形成序列;景观视觉上,城中看泰山,崇尚造化之这功,山上观泰城,仿佛人间天堂。

2、城市形象

通过五区、六带、八条景观大道,十六条通视走廊,十大广场,五个出入口,全面体现城市形象。

五区为泰山风景区、古城风貌展现区、新时代景观区、大河自然风景区、田园风光区。

六带即6条河流形成的绿带,八条景观大道即东岳大街等8条主要游览干道。

十六条通视走廊即城中观山和景点间的视线通廊,要防止建筑物遮挡视线。

十大广场,即行政广场、高速铁路西客站广场、体育中心、中轴线南段文化广场、蒿里山公园广场、中央公园广场、火车站广场、市中广场(农业大学南边)、桃花源入口广场、庙前广场。

五处出入口即城西北104国道出入口、城西泰肥路立交桥出入口、城南104国道出入口、城东东岳大街出入口、城东南泰新路出入口。出入口处以广场、绿地、小品等,建立引导性、标志性的形象工程。

十二、泰城基础设施规划

(一)给水规划

①城市总用水量近期25万吨/日,远期40万吨/日。

②供水除现状水源(17.5万吨/日)外,近期开发利用汶口水源地(5万吨/日)远期开发利用彩山水库、西埠前——邱家店水源地(10万吨/日),以及东平湖引湖入泰工程(10万吨/日)。

(二)排水规划

①城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②保留扩建南关污水处理厂,新建王家洪沟污水处理厂。

(三)防洪规划

①泰城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②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定期组织对河道清挖和维护,严禁侵占河道、阻塞河道等现象发生。

(四)电力规划

远期泰城电网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8座。

(五)电信规划

远期,城区长途局2座、汇接局2座、端局6座,电话普及率66部/百人。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务,为用户提供广泛的信息处理服务。

(六)热力规划

远期,泰城形成“三个热电厂、两个区域锅炉房”的供热格局,集中采暖率达到90%。

(七)煤气规划

规划采用肥城焦化厂和泰安化肥厂双气源供气。采取管道煤气为主,液化气供应为辅的供气方案。城市居民气化率达100%。

十三、泰城近期建设规划

旧城区以对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为主,加大绿化面积、控制建筑密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新调整城市道路网,打通部分断头路、丁字路,尽快打通擂鼓石大街西段、迎胜路、环山路、南外环路,着手建设时代发展线。建成区适当向西扩展,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南工业区的建设。抓紧编制大河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和山口、满庄分区规划,创造城市大发展条件。

新济宁,看北湖

新济宁,看北湖 济宁城市总体规划图,滨湖城市中心即为北湖新区所处位置。 北湖新区规划效果图 已经建成的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左)、奥体中心(右) 本报记者郭利民于国鹏 刚入秋的天气,热得还像夏天。暑假一开学就要升五年级的马海奇,假期里从鱼台来济宁串亲戚,跟着大人来到北湖景区游玩,湖、岛、花、树,优美的景色让他兴奋不已,尤其可以和小伙伴在湖边嬉水,更让他流连忘返。 正在建设中的北湖景区,计划今年国庆节正式对公众开放。整个景区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北湖湖面

就占8.9平方公里,而整个北湖新区规划控制面积则达到了433.8平方公里。浩渺的北湖,广阔的湿地,水色山光,荷塘苇荡,光凭想像也会感觉美不胜收。 北湖景区属济宁市北湖新区打造的生态景观区。“生态宜居新城”,正是北湖新区的城市定位之一,这里也将成为济宁的城市未来主中心。济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说:“北湖开发不仅是城市建设问题,更是发展战略问题。” 大气魄的决策,大手笔的布局,济宁市开发建设北湖新区,写下了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华彩一笔,更承载着城市未来影响力和辐射力进一步提升的巨大希望。 顺势布局―― 北湖新区这个新平台,不只是城市外延和老城区的简单拓展,它的开发建设着眼于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通过“全面转型”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尹营村居民尹大妈每天都会看到北湖新区的新变化,通畅宽阔的马路修起来,各种功能先进的设施逐渐成形。“变化太大了,俺这里是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受益于北湖新区的开发建设,尹大妈家住进尹营村回迁安置房里,这里有四栋小高层。原来,村边是一条狭窄的土路;现在,扩建延伸成一条大马路,取名济安桥路,平整宽阔、快捷方便,绿化景观也非常漂亮。尹大妈说:“看着就舒心。” 济安桥路是北湖新区“七纵七横”路网中的“七纵”之一。建成后的现代化路网,实现与老城区有机对接的同时,不仅勾连起整座新城,也大致分隔出新城的四大功能片区。根据北湖新区的整体城市规划,围绕新开挖延伸入城的北湖湾,将形成行政中心、商业中心、文体教育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四个功能区,各功能区既各有所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为济宁市的未来发展搭建起一个充满想像力的崭新平台。 前瞻思考、科学谋划,才能保证率先发展、跨越式发展。功能定位为“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的北湖新区这个新平台,不只是城市外延和老城区的简单拓展,它的开发建设着眼于突破资源型城市发展瓶颈,通过“全面转型”赋予城市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它的整体规划建设因地制宜、顺势布局的同时,又开阔视野扩大格局,与全省乃至国家层面上的战略发展布局相呼应。 认识的高度,决定着行动的力度。新城建设正在扎实快速推进。与已经基本建成的北湖景区相比,文体教育中心区渐具规模,济宁医学院、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新校区都已于去年投入使用。从空间鸟瞰,济宁医学院新校园错落有致的建筑组合起来,轮廓形同一个“细胞核”,形象体现出这所学院的学术特征。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新校园内,绿树成荫、蝉鸣悦耳,图书馆楼、实训楼时尚大气。市民路春蕾来到这里,禁不住感叹:“耳目一新,这才是大学应有的气质。”同在文教区内的,还有紧张建设中的济宁一中等新校区。济宁一中始建于1902年,曾培养出乔羽等著名校友。“明年,我们将在这里举行110周年校庆。”学校负责人介绍说。 一批设计新颖、功能齐全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呈现出新城“生态、典雅、现代、大气”的鲜明特点。作为第23届省运会主体育场的“小鸟巢”,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工人们正忙着安装座椅等收尾工作。济宁是2014年省运会承办城市,赛事主要安排在北湖新区举行。开幕式和田径赛事将在“小鸟巢”内将举行。小鸟巢”周围,未来还将镶嵌上三颗“宝石”。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射击射箭馆,形似“宝石”,红、橙、蓝三色,将共同烘托起时尚、大气的新城风貌。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委托单位:苏州市人民政府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批准时间:2000年1月10日 规划范围:苏州市域包括苏州市区及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县、吴江六市(县)在内的行政区范围,总面积8488.4平方公里。 苏州市城市规划区指苏州市区的行政范围和苏州市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面积2014.7平方公里。 苏州中心城指苏州市规划建成区,包括各规划分区(含吴县市区),面积186.6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指外城河以内的古苏州城,面积14.2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1996年—2000年;中期2001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10年;远景2010年以后。 城市性质:苏州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28.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2万人。2005年149.1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3.5万人。远期185万人,其中吴县市区15万人。 城市用地规模:近期为134.4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2平方公里。2005年为150.2平方公里,其中吴县新区13.5平方公里。远期为186.6平方公里,其中吴县市区15平方公里。 城市总体布局:总体布局分都市圈、中心城(包括吴县市区)、古城三个层次,形成以中心城为主体,周边城镇卫星烘托的形态。 规划期内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景区)、北廊(交通走廊)的城市形态。 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错套棋盘”的格局。 “四角山水”以楔形绿地的形式引入古城四角,与古城环城绿带组成城市绿地的基本骨架。东北角:阳澄湖;东南角:独墅湖;西北角:虎丘至三角咀鱼塘;西南角:上方山、石湖。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一城、二线、三片。一城:外城河以内的整个古城;二线:山塘线、上塘线;三片:虎丘片、留园片、寒山寺片。

泰安市城市规划实施办法

泰安市城市规划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认真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编制和修订城市规划以及在泰安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木办法。 第三条泰安市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市区、近郊区、工业区、规划控制区和风景区。其规划区域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是指京福高速公路以东、京沪高速公路以北、省庄镇文化路以西、泰山环山路以南的范围; (二)近郊区是指市区东、西、南方向边沿外延2公里的范围 (三)工业区是指山口、满庄镇行政区范围; (四)风景区是指泰山凤景名胜区规划范围; (五)规划控制区是指除市区、近郊区、工业区、风景区以外的规划区域,主要包括大津口、黄前、北集坡邱家店、徂徕五个乡慎的行政区和大汶口、省庄、天平等乡镇(办事处)部分行政区以及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 城市市区、近郊区、工业区、规划控制区,应根据城市发展状况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区域范围,由市政府公布。 第四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 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和《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负责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管理工作。 市计划、建设、国土资源、环保、交通、公安、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有关工作。 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开发区管委会,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做好规划管理相关的业务工作。 第五条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必须围绕建设现代化园林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处埋好城与山、古与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提高规划设计和管理水平。 第六条城市规划区内的本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服从城市规划的义务和监督城市规划实施的权力。 折叠编辑本段规划编制 第七条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和修订,报省政府审批。 城市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流域防洪规划相衔接。 第八条在城市市区、近郊区范围内,应当按下列规定编制专业、分区和详细规划:

关于印发广西重点城镇总体规划审查规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西重点城镇总体规划审查规则》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重点城镇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工作,明确规划审查报批的范围、依据、内容、程序和时限,规范审查报批工作行政行为,提高规划审查报批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总体规划的内容和深度达到国家规范和标准要求,促进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西重点城镇总体规划审查规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广西重点城镇总体规划审查规则》 2. 广西全国重点镇和自治区小康示范镇名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八日

附件1: 广西重点城镇总体规划审查规则 为进一步加强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重点城镇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的审查工作,规范总体规划审查工作程序,提高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镇发展的若干规定》,特制定本规则。 一、审查的范围 广西区内全国重点镇和自治区小康示范镇(62个,见附件)总体规划审查;全国重点镇为县城关镇的依据法律法规规定按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审查。 二、审查的组织形式 总体规划审查工作由自治区建设厅牵头负责。建立自治区建设厅牵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公安厅(消防局)、国土资源厅、交通厅、水利厅、文化厅、环保局、旅游局、广西通信管理局、广西电网公司和柳州铁路局等部门组成的自治区重点城镇总体规划厅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厅际联席会议)。厅际联席会议有关部门按本规则做好与本部门规划衔接的审查工作。厅际联席会议的具体工作办法,由自治区建设厅商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三、审查的主要依据 (一)党和国家、自治区的有关方针、政策;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及建设部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说明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是新形势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适应我市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做出的战略性选择;是通过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确保实现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目标的协调统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城市总体规划是调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十一五”时期,山东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出现新的变化,济宁所依托的发展格局有明显调整,2008年2月省政府出台的《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将鲁南经济带作为重点开发区域,以枣庄、济宁为主体建立运河经济区,发挥京杭运河的功能,大力发展运河经济。济宁作为历史上管理运河航运的督府,需要大力弘扬运河文化,依托曲邹济三处历史文化名城实体和对泗水、峄山、九龙山等景观资源的利用,充分挖掘城市发展的文化带动力,打造城市品牌,参与区域竞争。同时,多个重大设施在济宁地域相继落户,包括济宁曲阜机场、济徐高速公路、济宁北湖旅游度假区、京沪高速铁路等,提供了影响济宁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济宁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人地矛盾突出,城市发展受限。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我市的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用地规模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中心城区“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发展战略以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和“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发展定位,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拉开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按照新的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济宁现有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资源粗放消耗型模式转变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式、

泰安市总体规划(2004-2020)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纲要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4.12

目录 第一章规划基础 (3)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3) 第二节对原总体规划及实施的回顾与评价 (3) 第三节规划依据、原则、范围与期限 (6) 第四节工作技术路线 (7) 第五节本次总体规划工作重点 (8)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 (8) 第三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8) 第一节城市性质 (8) 第二节城市规模 (9) 第四章市区规划 (10) 第一节城市发展空间选择 (11) 第二节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13) 第三节市区空间结构 (16) 第四节市区城镇职能及规模 (16) 第五节空间管制 (17) 第六节远景发展构想 (19) 第七节发展时序 (19) 第五章中心城总体布局 (20) 第一节用地布局结构 (20) 第二节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21) 第三节城市专项用地规划 (24) 第六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8) 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 (31) 第八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3) 第九章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6) 第一节城市形象 (36) 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37) 第十章城市旅游系统规划 (38) 第十一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39) 第十二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9) 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 (39) 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40) 第十五章城市公共政策 (42) 第十六章附则 (42)

第一章规划基础 第一节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第1条规划编制的背景与动因 1.修编原总体规划是省政府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 山东省根据本省发展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四大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即可持续战略、城市化战略、国际化战略、科教兴鲁战略;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山东半岛城市群战略研究》等。同时,山东省提出建设“三圈一群”的战略决策。这些战略与规划将对泰安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03年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县市对其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泰安市政府也于2004年初作出工作部署,要求编制新一轮总体规划。 2.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域环境是规划编制的外部动因。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的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 (2)《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3)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期。泰安市现状城市化率达到44.3%,超过山东省平均水平,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发展呈现持续的加速性、极度的不平衡性、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性、与市场化相伴随性及城镇化过程中的资源保护和破坏的 双重性等重要特征。正确认识当前高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把握城镇化发展的客观 规律,加强城市规划对城镇化的调控和引导,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 3.城市快速发展的自身要求是规划编制的内部动因。 2003年泰安市现状城市建设用地面积98.47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74万人,已超过上一轮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远期规模,原有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为适应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需要对上一轮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二节对原总体规划及实施的回顾与评价 第2条对原总体规划的回顾

贺州市十二五规划

贺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贺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贺州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对深入实施“工业立贺、富民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循环产业体系等作出了重大部署,阐明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明确了政府工作重点,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城镇化、做大做优经济总量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立贺、富民强市”的攻坚时期。必须适应新形势,抢抓新机遇,推动贺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后发崛起。 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艰苦创业、爬坡打基础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不断创新和完善发展思路,抓住难得历史机遇,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集中精力打基础、上项目、破难题、促变化,确立并认真组织实施“五业并举,工业优先,夯实基础,做大总量”、“四大突破”和“工业立贺,富民强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焕发了新的生机。 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预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296.7亿元,财政收入2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130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36.3:34.4:29.3调整为2010年的 21.7:47.6:30.7。“十一五”时期,全市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55%;特色旅游业快速发展,传统服务业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节能降耗目标如期完成,经济发展阶段已从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大幅增加,推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十一五”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0亿元,年均增长34.3%,是“十五”时期的5.7倍。实施交通建设两轮六年大会战,交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桂粤湘区域性交通枢纽主框架初步形成。工业区建设成效显著,建成1个自治区级工业区、3个自治区级A 类工业区、2个自治区级B类工业区。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9.5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62万千瓦。水利、电信、城市供排水、城乡电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发展到26平方公里,增加近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5%。新建一批城市道路和一批城市公用设施,城市治理成效显著,城区、县城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重点工业园区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建设或基本建成。重点镇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城乡清洁工程和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城乡面貌发生较大改观。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森林面积达1.5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0.5%;农村沼气入户率达57.6%。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建设,持续开展重点河流、湖库和城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河流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水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

金乡总体规划说明书

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本次规划修编的背景及动因 一、宏观背景: 1、党的十六大在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五个统筹。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是城市规划的紧迫任务。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课题。 二、中观背景: 1、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城市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要求,各市、县都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金乡县应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展城市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2、山东省根据本省实际编制了《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济宁都市区规划》,济宁市也编制完成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这将对金乡的建设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金乡县需要以区域的观点重新评价和认识自身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入到区域合作和竞争中去,争取和寻求有利的区域地位。 三、微观背景: 1、金乡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标志着金乡县即将进入加速城市化阶段。因此,需要探求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快速城市化道路。金乡县发展战略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规模和布局迫切需要调整。 2、《金乡县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年)》编制以来,金乡县的社会、经济、环境有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城市的用地发展已突破原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的发展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现有用地范围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金乡县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城市用地的布局与发展。 3、金乡县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城市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对城市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使城市适度向北发展成为可能。 4、金乡县城南部和北部压煤的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城市向南和向北发展,需要重新确立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上这一切都迫切需要对金乡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和建设需求。 第二节本次规划修编的技术路线 通过对目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宏观背景、中观背景的认知,反思上版总体规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调整完善方案 泰安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七年七月

目录 前言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调整完善总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目的与意义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指导思想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调整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调整依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工作任务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现行规划实施评估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区域概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土地利用现状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实施情况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规划实施评估结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规划调整完善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发展总体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战略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调整完善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调整完善前后主要指标比较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土地利用总体格局与结构调整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利用总体格局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规划空间管控优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划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生态空间布局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土地功能分区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功能分区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建设用地管制分区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中心城区规划调整完善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发展目标与方向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模调整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两规合一”调整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利用重大工程安排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重点项目安排错误!未指定书签。

贺州市高铁生态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及新城站前片区城市设计文献综述+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 1前言 高铁新区的研究是城市对外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论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对外交通又往往与城市公共交通结合,这种引导城市发展的结合是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铁路、公路、轨道交通、航空等交通方式中,铁路客运方式以其运最大、速度快、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低等特点成为城市对外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其通达性虽高于航空客运方式,但仍旧较低,宾客流多需要其他

通达性高的客运方式进行集散,所以铁路客运方式在实际生活中亦多为主导交通方式。而近年来铁路的发展带动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对铁路站区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新区能否带动城市新的发展仍旧是我们所探时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实行国家城市发展政策方面的“自利性”,地方政府的调控的偏差,产生了对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建设与发展的轻视性和盲目性并存的思想。此外,我国还未有建成的高铁新城案例,有关高铁新城基本处子规划和理论研究阶段。 2相关理论 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我国正在快速推进的高铁建设将在2010—2014年进入全面收获时期,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旨在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如此大规模的高铁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为高铁通道上的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高铁将对城市发展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放大效应,加速放大城市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 高铁的建设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十分明显,它将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劣势放大,一方面它能够通过集聚作用稳固城市现在的等级地位,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时间距离的缩短促进新的城市网络形成。这两方面的影响直接作用于区域内的各个城市,带来城市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关系,同时区域内各城市的关联地区将显得更加交迭。因此,如何趋利避害,成为沿线城市在自身竞争力优劣势均被放大的前景下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要点。 (2)扩张效应,延伸城市功能的辐射范围 高铁建设的一个明显的功能就是提供更高的可达性和连接程度,形成地理学理论中所谓“时空转换”。一方面同样距离用更少的时间;另一方面,相同的时间到达更大的范围或者更远的点。由此一来,高铁的建设,将加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带动其一小时经济圈之内新城节点的发展,总体上提高沿线城镇群的经济规模和竞争力。 (3)第三产业效应,促进带动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092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W}

委托 济 项目名称:济宁铁塔寺片区整治改造规划 委托单位:济宁市城乡规划局 设 计单位:济宁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 划甲级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号 院 长:史衍智 研 究 员 审 定:郭庭良 研 究 员 工程负责人:王 尧 高级施工全过程管理人员 项目组成员 丁 芝 工 程 师 田冬梅 工 程 师 韩冬梅 工 程 师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汇报框架 一、项目概述 二、规划总则 三、溯源与展望 四、认知与行动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项目概述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线古槐路东侧 区位条件:位于城市历史文化轴 线古槐路东侧,处在济宁历史城区核心 部位,是济宁铁塔寺及太白楼历史文化 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有形制:“铁塔寺”原名 “崇觉寺”,又名“释迦寺”, 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年),后经 历代扩建和重修,至明代形成基本格局, 铁塔寺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 近十七亩,由左、中、右三路组成,各 类建筑八十多楹。现仅剩铁塔、大雄 宝殿、声远楼、僧王祠、汉碑室等 建筑铁塔寺—太白楼街区保护规划图 楹。 济宁崇觉寺铁塔为国家级文物保 护单位,是中国四大铁塔之一。 始建于北 宋崇宁四年(年)共九层, 为八角形楼阁式建筑,基座为砖砌,塔 身为铁汁铸造而成,通高米。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片区周边重要文物古迹潘家大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家大楼创 建于世纪年代,是潘洪均的私邸。 潘家大楼原是一组庞大豪华的近代建筑 群体。现仅存第二进院北厅。利用现有 戏台,将潘家大楼逐步恢复为传统戏院, 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道总督衙门:恢复河道总督衙门,河道总 督衙门是运河、黄河的最高行政管理机 构。河道总督衙门最初建于元代,兴于 明清,多次重修,现已不复存在。规划 拟于原址建设,位于古槐路、云路街、 西门大街、院后街四条街道形成的地块, 规划用地公顷。 吕家宅院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吕德镇字 静之的私人住宅,系清末建筑。现仅 存原建筑的两进院落。整个建筑,民族 特色突出,传统风格浓厚是研究明、清 时期私人宅院的实物教材。 潘家大楼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河道总督衙门规划总平面图吕家宅院保护与利用规划图 运河古都.铁塔清梵

四川省攀枝花市旅游总体提升策划

四川省攀枝花市旅游总体提升策划2008年,在四川省打造攀西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区的战略下,攀枝花市委、市政府提出“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城市发展战略。 本策划在“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战略指导下,着重盘点攀枝花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攀枝花的阳光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根据攀枝花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攀枝花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攀枝花;高标准地设计攀枝花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品味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一、战略统筹 (一)战略思路 “阳光与生态”是资源特点,并不是旅游产品。 目前全国主打阳光特质目的地有海口、日照、西昌、攀枝花,国际上较为著名的有加拿大的埃德蒙顿、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布里斯班,其中除埃德蒙顿、攀枝花、西昌外,其他均是滨海城市,阳光与沙滩、海水结合形成滨海度假类产品,埃德蒙顿的阳光旅游依托其区域中心城市的其他条件,并非核心吸引物,西昌目前在和攀枝花同在阳光的照耀下,攀枝花该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我们回首攀枝花旅游发展历程,可以隐约看到一根主线越来越清晰的呈现出来,这就是基于阳光生态下的健康生

活。 因为有了阳光,这里农作物茁壮成长,结出健康的果实; 因为有了阳光,这里成为国家级体育运动基地,锻炼健康的体魄; 因为有了阳光,成都的老人们来这里健康过冬; …… 健康,这个比阳光更稀缺的资源才是攀枝花旅游最宝贵的财富。 至此,攀枝花的阳光终于有了落脚点,从产品化的视角去审视健康主题,有着丰富而巨大的想象空间。 (二)战略定位 综合以上分析,对应潜在市场需求与战略导向,将攀枝花现有“中国阳光生态度假旅游区”的概念性定位解读为: 中国阳光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 (三)战略路径 通过综合的比选分析,确定攀枝花旅游在未来的3-5年时间内,明确围绕打造“中国阳光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观光旅游为辅;以冬季旅游为突破,兼顾其他季节;面向全国塑造品牌,立足周边重点营销”的战略发展路径。 (四)战略目标 终极目标: 中国阳光健康度假旅游目的地 近期目标: 中国冬季旅游著名品牌

济宁市城市规划管理简明技术规定(参考Word)

济规〔2006〕17号 济宁市城市规划管理简明技术规定 (2006年版)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以及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济宁市城市规划区。各县(市)的城镇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城市各项建设用地,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规定,城市规划确定的人均用地指标、用地性质和规模,在已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地段内进行。凡需改变规划用地性质的,须先提出调整规划,按程序审批。 第三条建筑容量 (一)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按如下指标控制: 居住建筑:多层住宅容积率1.0~1.5,建筑密度不大于28%;高层住宅容积率1.5~3.0,建筑密度不大于25%。办公建筑:多层容积率0.6~2.5,建筑密度不大于38%;高层容积率2.5~5.5,建筑密度不大于35%。商业建筑:多层容积率0.8~2.5,建筑密

度不大于40%;高层容积率2.5~5.5,建筑密度不大于40%。

1、属于以上建筑类别的单个建筑项目的建筑容量,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周边环境、交通、地价和配套服务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2、不属于以上建设类别的其它项目,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有关规范另行确定建筑容量指标。 (二)建设用地最小面积小于(表一)规定的建设用地下限指标的,不应单独零星建设永久性建筑。 (表一)建设用地下限指标 建设项目用地面积小于(表一)的规定,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妨碍城市规划的实施,可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1、社区配套用房、垃圾收集和中转站、变配电室、泵房、公厕等涉及社会公益性的建设项目。 2、邻近土地为完成规划或建设的河道、道路或其他类似情况,确无法与周边土地整合的建设项目。 3、被具有法定资质的机构鉴定为危房的拆翻建。 第四条工业项目容积率不得低于0.6,建筑密度不低于35%,绿地率不高于15%,厂前区用地比例不高于7%。

昆山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昆山市“十三五”规划研究报告

昆山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的机遇以及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全球投资贸易规则、能源资源版图、地缘政治环境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十三五”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十三五”规划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而深远。

2014年04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全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启动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强化全球视野和战略思维,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设定规划目标指标,积极推进市县规划体制改革,坚持开放民主编制规划,使“十三五”规划更加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发展规律,更加反映人民意愿。 “十二五”期间昆山市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昆山市“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总结了昆山市“十二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十二五”重点产业发展规模与经济效益、预测了“十三五”期间昆山市地区的投资环境;提出了昆山市“十三五”整体规划建议、产业规划建议、区域规划建议、园区建设建议;最后,就昆山市地区“十三五”期间投资机遇、投资风险、投资策略进行了审慎分析。 本报告专业!权威!报告根据昆山市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及“十二五”的实践经验,对昆山市地区“十三五”规划进行了科学分析与建议,对昆山市地区“十三五”投资机遇、风险、策略做出了审慎分析与预测,是昆山市地区政府、昆山市地区企业、欲投资昆山市地区的外阜企业了解地区规划重点,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贺州港总体规划报告书审查意见

《贺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贺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5月11日在贺州市主持召开《贺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贺州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交通运输局、旅游发展委、水利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粤桂经济示范区管委、临港产业区管委、八步区环保局、平桂区环保局、钟山县环保局、富川县环保局、昭平县环保局、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和7名特邀专家,由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会上,贺州市交通运输局介绍了规划基本情况,环评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汇报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与会人员经认真讨论、审议,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㈠原规划执行情况 《贺州港总体规划》于2010年8月取得贺州市人民政府批复(贺政函〔2010〕153号)。由于贺江断航和桂江通航条件差等因素,贺州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自2010年《贺州港总体规划》批复实施以来,贺州港已开展昭平港区马江作业区的前期工作。 ㈡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2010年已批复的贺州港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及岸线规模,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国家政策、自治区文件及贺州市发展规划对贺州港的要求,急需对其进行修编。根据《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规划2025年前实施贺江扩能一期工程,建成扶隆、信都、云腾渡、合面狮等枢纽500吨级船闸(兼顾1000吨

级单船通航)。贺州港规划作业区泊位吨级需与上述航道规划和船闸建设规模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水运通道的航运能力。 为更好地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流域综合规划、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等相衔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贺州港、贺州市和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贺州港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㈢本次规划修编过程 2017年10月受贺州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的编制工作;2018年3月完成《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征求意见稿),2018年4月完成《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送审稿)。 ㈣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总长279.456km,包括富江龟石水库至八步大桥江段63.4km,贺江八步大桥至贺州与广东省交界处119km,桂江平乐昭平界至昭平梧州界97.056km。 ㈤规划水平年 现状基础年为2017年,规划近期为2025年,远期为2035年。 ㈥港区划分及功能定位 贺州港按行政区划划分为富川港区、钟山港区、平桂港区、八步港区和昭平港区等5个港区。其中,富川港区、钟山港区、平桂港区为贺州市旅游业发展服务,以旅游客运为主。八步港区为八步区经济发展和临港产业服务,以散货、集装箱和件杂货运输为主。昭平港区为昭平县经济发展和临港产业服务,以集装箱、件杂货和散货运输为主。 本次规划贺州港重点发展八步港区的七分口作业区、信都作

攀枝花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攀枝花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调整商业结构,优化市场布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城市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特编制此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 1、《商务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地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通知》(商建发〔2004〕18号); 2、《商务部关于印发〈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规范〉的通知》(商建发〔2004〕180号); 3、《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5]378号) 4、《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四川省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川办函[2005]176号); 5、《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十五”及2010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川办发[2003]15号) ; 6、《攀枝花市十一五发展规划》; 7、《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20〕》 8、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 第三条规划的区域、范围。 规划的区域为攀枝花市中心城区,包括格里坪、河门口(清香坪)、陶家渡、弄弄坪、瓜子坪、炳草岗、金江及渡仁片区。 规划的范围是大型零售商店、批发市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基地。在空间上,重点规划城市商业中心、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和专业特色商业街。 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07年-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第二章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五条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和“四个倾力打造”的战略重点,不断改善城市商业服务功能,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加强对商业领域投资的引导,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城市品味,扩大我市商业在川

济宁2018-2025年全市停车位、停车场规划

目录 1总则 (1) 2停车发展战略 (4) 3停车供给目标 (6) 4建筑配建停车标准优化 (7) 5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 (8) 6路内公共停车场规划 (10) 7充电设施布局规划 (12) 8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 (14) 9停车政策研究 (16) 10近期行动计划 (18) I

附表目录 附表1 停车区域划分表 (19) 附表2 停车总量目标 (19) 附表3 供应结构目标 (19) 附表4 停车配建指标 (20) 附表5 一类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一览表 (21) 附表6 二类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一览表 (23) 附表7三类区路外公共停车设施布局一览表 (27) 附表8 路外公共停车场泊位分配 (32) 附表9 路内临时停车设置控制表 (33) 附表10 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 V/C比值 (33) 附表11 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33) 附表12 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 (33) 附表13 任城区近期路内停车设置情况一览表 (34) 附表14 兖州区近期路内停车设置情况一览表 (35) 附表15 各类用地配建充电桩统计一览表 (36) 附表16 充电桩近期主要布点位置统计一览表 (37) 附表17 公共停车场充电设施布局 (39) 附表18 路内停车泊位充电桩布局数量 (40) 附表19 非机动车停放区设置宽度要求 (40) 附表20 济宁城区停车收费标准 (40) II

附表21 严格违停执法工作分工表 (41) 附表22 近期公共停车场建设计划一览表 (41) III

1总则 【第01条】规划背景 国家不断出台指导意见,系统的对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 运营提出更高的要求。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对城市建设重点和方向提出了 新的要求,现有停车规划有必要进行优化和调整,满足济宁城市的 发展要求。 【第02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济宁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包括任城区、兖 州区、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经开区等,规划用地面积385平方公 里,规划人口350万 重点范围:任城老城区和兖州老城区。 【第03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7--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规划基准年为2016年。 【第04条】规划目标 1.近期着重解决停车供需矛盾,弥补城区停车缺口,缓解停车压力, 远期建成与济宁城市特征和公交优先交通战略相适应的可持续 停车发展模式; 2.建立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场是公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