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b、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

A、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C、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酶和水)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夜盲症缺V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A、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 OHCaKNaMg

B、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Zn、Se、I、F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 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 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g120g

K+ 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e、

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是否含有碳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1、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C2H5OH (乙醇,俗名:酒精)、

CH3COOH(乙酸,俗名:醋酸)、C6H12O6(葡萄糖)、蔗糖、蛋白质、淀粉等

1、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有机物(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a、有机小分子如:CH4、C2H5OH 、CH3COOH、C6H12O6等B、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

二、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高分子材料

(1)分类

a、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B、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

A、链状结构热塑性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

B、网状结构热固性如:电木

(3)鉴别聚乙烯塑料和聚氯烯塑料(聚氯烯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

点燃后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聚氯烯塑料。

(4)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

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

化学方法:点燃,产生焦羽毛气味,不易结球的为羊毛线;无气味,易结球的为合成纤维线。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

(1)危害:①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②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

造成污染

(2)解决途径

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12单元总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12单元总复习知识点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六大营养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1、蛋白质(约占人体除水外总重量的一半) ①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成人每天需60~ 70g; ②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③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④人体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摄入后水解成氨基酸,一部分氧化成CO2和H 2O 放出热量,另一部分合成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⑤几种常见蛋白质 a、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作用是辅助呼吸,运输 O2和CO2;CO 中毒机理是血红蛋白与 CO 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 200~ 300 倍,导致缺氧。 b、酶:生物催化剂,一种酶只催化一种反应,而且是在体温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⑥ 蛋白质的变性: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重金属、甲醛、高温、硝酸都可以使 蛋白质变性;应用——用福尔马林(40% 的甲醛溶液)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⑦含蛋白质类食物:鸡蛋、牛奶、蛋糕、瘦肉、鱼等。 2、糖类(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在人体内分解产 生水和二氧化碳,人体能量有 60%~ 70% 来自于糖类) ①组成:由 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②常

见的糖:淀粉——存在于植物 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葡萄糖( C6H 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是食品中的甜味剂,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麦芽糖(C12H22 O11)。 ③常见含有糖类的食物:米饭、馒头、蛋糕、土豆、玉米等。 3、油脂 ①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②功能:重要的供能物质,每日需摄入50g~60g;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③常见的油脂: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牛油和奶油等。 注:糖类、蛋白质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 能量。为人体供能多少:糖类﹥油脂﹥蛋白质;单位质量供能多少:油脂﹥蛋白质﹥糖类。 4、维生素(维生素有20 多种,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①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②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V A:夜盲症;缺 V C:坏血症;③富含 维生素的食物: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类、鱼肝油、蛋类、 羊奶和牛奶等。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组成人体的元素有 50 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 11 种,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1、元素在人体的存在形式:碳、氢、氧、氮以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的形 式存在,其余的元素主要都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 2、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①钙: 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 C a10(PO4)6(OH) 2晶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胃肠道尿素CO2H2O,放出热量 蛋白质人体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麦芽糖酶 例:淀粉(能使碘变蓝)麦芽糖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酶 (C6H10O5)n C6H12O6 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水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章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试要求: 了解对生命具有重要作用的有机物(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 知道一些有毒物质(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初三化学知识点汇总(十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 康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b、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引起变质的因素 A、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C、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酶和水)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第一课时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1、组成人体的元素约有50多种。 2.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无机盐 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主要有C、H、O、N) 常量元素(主要有Ca、P、K)—含量超过0.01% 微量元素(主要有Fe、Zn、Se、I)—含量不超过0.01% 3、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a。 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钙、钠、钾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2、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 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 非必需元素 有害元素 ★课件设计:见PowerPoint课件。 ★课堂评价练习:1、见幻灯片 2.用元素符号填空。 (1)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的元素。 (2)是血红蛋白的成分,摄人量过高、过低会引起贫血。 (3)能防止龋齿,缺乏易产生龋齿。 (4)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过量不会引起中毒。 (5)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摄人量不合理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I 。 3、钾元素可以调节体液平衡,维持肌肉和神经的功能及代谢。市场上出售的一种叫果味钾的补钾药,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酸钾(C6H5K3O7?H2O)。下列有关果味酸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每个分子中含25个原子 B、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该物质是由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组成的 D、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7︰3︰8 5、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40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应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A.3.80g B.6.95g C.10.00g D.3.18g 6.某种钙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下.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配料表: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净含量:500g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材梳理

庖工巧解牛 知识·巧学 一、人体中的元素及组成 1.人体中的元素种类 人体中的元素种类较多,但主要的元素并不多,只有11种,它们是碳、氢、氧、氮、钙和磷,它们占到了人体质量的99%。除上述6种外,还有钾、钠、镁、硫、氯,这5种元素加起来占人体质量的含量约为0.95%,还有近40种元素加起来占人体质量的0.05%以下。这说明人体中的元素分配并不均衡,它的多少与人体的生理机能的需求有很大关系。2.人体中元素的存在 (1)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的有:碳、氢、氧、氮元素。 (2)其余的元素主要以无机盐形式存在。 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根据在人体中的含量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①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上的元素,包括碳、氢、氧、磷、硫、钙、钾、镁、钠、氯等10种。它们构成机体组织,并在体内起电解质的作用。 ②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如果某种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该种元素缺乏症;如果某种微量元素摄入过多,也可发生中毒。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延年益寿等方面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要点提示注意此处空半格微量元素的补充主要依靠食物,因此人们的饮食应当丰富多样、粗细搭配,以维持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正常与均衡,如有明显缺乏或过量引起相关疾病者应尽早就医及时给予药物治疗。人体对各种元素的摄入量不是均衡的,过量摄入某种元素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出现元素中毒症;某种元素摄入不足,就会使人体患上元素缺乏症。 二、人体中的几种元素 1.钙 (1)钙的存在: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 (2)钙的功能:钙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骨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钠和钾 (1)钠和钾的存在: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2)钠和钾的功能: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钠离子和钾离子各自保持一定的浓度,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的pH有重要作用。 3.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而血红蛋白的功能是向细胞输送氧气,并将二氧化碳带出细胞。人体内60%的铁元素以红色素或血红素的形式存在。铁元素在肉类食品中也以这种形式存在,并且比非肉类食品的非血红素铁元素更易于吸收,非血红素铁元素在食物中呈三价,它必须在消化过程中被还原成亚铁(如被维生素C还原)才能被吸收。 铁缺乏症的症状包括皮肤苍白、舌部发痛、疲劳或无力、食欲不振以及恶心。在临床上通过检验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水平来诊断是否患有贫血。但是,贫血也有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致。 4.锌 锌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和修复DNA,因此动物以及鱼体内锌的含量要高于植物,因为动物的DNA含量更高。

2020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和生活知识点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一:营养素 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拓展延伸 1.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2.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是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 知识点二:蛋白质 错误警示食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残留的福尔马林还能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延伸 1.CO的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约是氧气的200~300倍。只要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千分之一左右,就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一半左右结合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利用灼烧的方法将其与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3.消化的过程: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4.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酒精、甲醛等)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知识点三: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如淀粉、葡萄糖等。 物 质 化学式物理性质用途来源 淀粉(C6H10O5)n 白色粉末,部分溶于 水,没有甜味 人体主要营养物质, 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酿酒 谷物、植物块茎,大米、 面粉、玉米、土豆 葡萄糖C6H12O6 白色粉末状固体, 能溶于水,有甜味 人体从事各种活动及 维持体温的能量来 源,可制酒精 植物光合作用可生成,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可 生成,血糖中含有 蔗糖C12H22O11白色晶体,易溶于 水,有甜味(比葡萄 糖甜) 食品的甜味剂:制白 糖、冰糖、红糖 甘蔗、甜菜 易错警示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2.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甜味添加剂木糖醇不是糖。 拓展延伸 1.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6CO2+6H2O C6H12O6(葡萄糖)+6O2。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3.人类所摄取的蔗糖和淀粉等必须先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因此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补充营养。 知识点四:油脂

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 1.碳(C):碳是有机分子的基本构成元素。人体内大量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包含碳。这些有机分子在能量转化和细胞功能中起重要作用。 2.氧(O):氧是呼吸和细胞代谢中必需的元素。氧气进入肺部,通过呼吸,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结合,然后分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以支持细胞的能量和功能。 3.氮(N):氮是构成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关键元素。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则在身体中扮演着许多重要角色,如构建和修复组织、运输分子和调节酶的活性。 4.钙(C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之一、它不仅是骨骼和牙齿的构建单位,还参与神经传导、血液凝固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 5.镁(Mg):镁是身体需要的重要矿物质之一、它参与骨骼、酶活性、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等多种生物化学过程。镁还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心律和血压。 6.磷(P):磷是构成DNA、RNA和ATP(细胞能量的储存和传递分子)的关键成分。磷还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酶催化反应。 7.钠(Na)和钾(K):这两个元素是维持正常细胞功能和神经传导的电解质。钠和钾之间的浓度差异产生了细胞膜上的电位差,这对神经和肌肉活动至关重要。

8.铁(Fe):铁是血红蛋白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与氧结合并在体内运输。铁还参与细胞呼吸和DNA合成等过程。缺铁可导致贫血和能量不足。 9.锌(Zn):锌是许多酶的辅助因子,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如免疫系统的调节、DNA合成和细胞增殖。 10.硒(Se):硒是一种抗氧化剂,与多种酶一起,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它还参与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之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之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初中化学知识点汇总之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a、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b、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2和CO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2 →氧合血红蛋白 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例:淀粉―(淀粉酶)→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A、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B、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2+、Hg2+、Cu2+、Ag+等)等 C、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6H10O5)n―(酶和水)→C6H12O6→血糖→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2)葡萄糖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C6H12O6+6O2 (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三、油脂 1、分类植物油脂:油动物油脂:脂肪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其中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几种蛋白质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3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5、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2)葡萄糖C 6H 12O 6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 6CO 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3)蔗糖C 12H 22O 11 三、油脂 1、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 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 1、存在:水果、蔬菜、鱼类等 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 A :夜盲症 缺V C :坏血症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在人体中含量>0.01%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 Fe 、Zn 、Se 、I 、F 等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 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主要以Ca 10(PO 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佝偻病、发育不良 老年人 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钠和钾 (1)Na + 存在于细胞外液 人体内含钠80g —120g K + 存在于细胞内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 (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 、Zn 、Se 、I 、F 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 、Cr 、Pb 、Ag 、Ba 、Al 、Cu 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素材: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知识点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1.人体中的元素有50多种,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元素。 2.化学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除氧、碳、氢、氮外,其余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3.常量元素:人体中含量超过0.01 %,包括:O、C、H、N、Ca、P、K、S、Na、 Cl、Mg 4.微量元素: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如:Fe、Co、Cu、Zn、Cr、Mn、Mo、F、I、Se 等。微量元素包括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 (1)必需元素包括:铁、锌、硒、碘、氟等 注意: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2)非必需元素包括:铝、钡、钛等 (3)有害元素包括:汞、铅(Pb)、镉(Cd )等。 5.常量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它们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二、人体中几种重要的常量元素 1.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含量及存在:成人体内约含钙1.2Kg,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 (3)作用: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4)钙过少:幼儿及青少年会患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5)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 2.钠和钾 (1)人体内含钠80—120g,其中一半以Na+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外液中,人体中的钾主要以K+的形式存在于细胞内液中。 (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浆的pH为7.35-7.45)起重要 作用,这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总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肌体组织主要为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氮元素组成,也含有少量的硫、钾、钠、镁、氯是体液和细胞质中的成分;钙、磷、镁是构成骨骼、牙齿的重要元素。调节生理功能人的血液总是恒定在微碱性状态,(PH值为~),钾、钠、元素起着巨大作用。人有敏锐的味觉离不开元素锌。人体肌肉维持紧张与弛缓的平衡状态,心脏保持一定的节律,离不开元素钙和镁。参加酶的活动酶是人体活细胞产生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催化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进程。它的结构比化学催化剂复杂得多,效率也较之强百万倍,乃至千万倍。人体内有2000多种酶、酶的催化作用是单一的,但多种酶的作用又是连续的。它们将食物分解成营养素,然后或者组合成肌肉、血液等新的肌体组织,或者经体内加工后贮存备用,或者将它们变成热能,用来维持体温和脑力、体力劳动所需的能量。酶还可对老化的或死亡的组织、新陈代谢的产物和进入身体的有害物质进行清理,参加酶活动的元素有铁、铜、锌、镁、钴、钼六种。这些元素不足时可使酶的活性降低,使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紊乱。运送氧的任务血液中的血红素与二价铁结合形成血红蛋白,随着血液在全身的循环,血红蛋白担负着把肺部吸入的新鲜氧气输送到大脑和全身各组织细胞中,供其完成重要的生理功能。当人体内铁不足时,就会患缺铁性贫血,大脑和全身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就会使人感到头晕、疲乏无力、心跳气喘。参与人体中激素的活动人体内的激素是由内分泌细胞产生的一种物质,它起控制和调节体内各项生命活动的作用。但很多激素需要微量元素参与才能有效的起作用。例如胰岛素需要铬和锰参加,才能有效的调节人体血糖浓度。2 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硫、氯、钙、镁、钠等11种元素,占体重的%。碳、氢、氧、氮是组成人体有机质的主要元素,占人体总重量的96%以上,还有少量的硫(%)也是组成有机质的元素。钙占人体重的%左右[6],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血液中占%。离子态的钙可促进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使伤口处的血液凝固。钙在其它多种生理过程都有重要作用,如在肌肉的伸缩运动中,它能活化ATP酶,保持肌体正常运动。缺钙少儿会患软骨病;中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受伤易流血不止。钙还是很好的镇静剂,它有助于神经刺激的传达,神经的放松,它可以代替安眠药使你容易入眠,缺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

第十二单元知识点概括·化学与生活 第一节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六大营养素: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前四者是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是无机物。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 2.蛋白质 ⏹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人体蛋白质代谢: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通 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一部分氨基酸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另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亚铁离子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血红蛋白+O2→氧合血红蛋白)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强200倍。 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有毒物质. ◆酶:酶是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蛋白质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银离子、铜离子、汞离子、钡离子)、有机物(甲醛、酒精) 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蛋白质的检验:点燃,如果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就说明有蛋白质。 3.糖类 ⏹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食物供给的总能量中60%~70%来自糖类)。 ⏹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常见的糖 ◆淀粉: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食物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葡萄糖经过肠壁吸 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又在酶的作用下, 转变为糖原贮藏在肝脏和肌肉中。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呼吸作用:C6H12O6+6O26CO2+6H2O ◆蔗糖:主要存在于甘蔗、甜菜中。 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富含淀粉的食物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素)。只有温度达到280℃以上才能破坏黄曲霉素,所 以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知识点

第十二单元化学及生活 课题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一:营养素 食物的基本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拓展延伸 1.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而无机盐和水属于无机物。 2.蛋白质、多糖、油脂在人体内一般不能被直接吸收,需经消化才能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物质,蛋白质、糖类和油脂是能够给人体提供能量的三种营养素。 知识点二:蛋白质 错误警示食用福尔马林浸泡的水产品,不但不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残留的福尔马林还能使消化道内的蛋白质变性而危害人体健康。 拓展延伸 1.CO的中毒机理,一氧化碳也能及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约是氧气的200~300倍。只要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达到千分之一左右,就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一半左右结合成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便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蛋白质被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蚕丝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利用灼烧的方法将其及化学纤维进行区别。

3.消化的过程:人们消化吸收食物就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完成的。在口中咀嚼米饭和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余下的淀粉由小肠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的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 4.蛋白质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酒精、甲醛等)的作用,其结构被破坏,从而失去生理活性,这种变化称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 知识点三: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一种高能量的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如淀粉、葡萄糖等。 物 质 化学式物理性质用途来源 淀粉(C6H10O5)n 白色粉末,部分溶于 水,没有甜味 人体主要营养物质, 葡萄糖的主要来源, 酿酒 谷物、植物块茎,大米、 面粉、玉米、土豆 葡萄糖C6H12O6 白色粉末状固体, 能溶于水,有甜味 人体从事各种活动及 维持体温的能量来 源,可制酒精 植物光合作用可生成,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可 生成,血糖中含有 蔗糖C12H22O11白色晶体,易溶于 水,有甜味(比葡萄 糖甜) 食品的甜味剂:制白 糖、冰糖、红糖 甘蔗、甜菜 易错警示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玉米等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否则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2.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甜味添加剂木糖醇不是糖。 拓展延伸 1.淀粉的检验:淀粉遇碘呈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6CO2+6H2O C6H12O6(葡萄糖)+6O2。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3.人类所摄取的蔗糖和淀粉等必须先转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而葡萄糖可不经过消化过程直接被人体所吸收,因此体弱和血糖过低的患者,可利用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来补充营养。 知识点四:油脂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考点28】化学元素与人类健康 —、基本考点 考点1 •营养素 (1)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3)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是由 C H O三种元素 组成的化合物,是生物生命活动中的主要能源。 (4)油脂:油脂的主要功能是供给人体热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释 放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多。 (5)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使人体得到均衡发展,增强抵抗力,抵御各种疾病。如果缺 乏维生素,会引起人体内新陈代谢紊乱,使人处于病态。 考点2 •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其中 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95%。 (2)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它们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而且有些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3)钙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钠和钾在人体内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 在于细胞内液中,起各种调节作用。 (4)对人体补充微量元素的基本观点:①少了会得病,多了同样会得病;②平时注 意饮食平衡,不偏食,不挑食;③从食物中仍不能满足摄取量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 和保健药剂来补充。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3 •某些物质有损人体健康(拓展考点) (1)生活中的好多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的健 康有 害。 (2)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缺氧。 (3)甲醛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失去生理活性而凝固,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掌握了化学基本知识,知道一些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抵御这些有害物质的侵害,保证我们的健康。 考点4 •常见毒品及危害(渗透新课标理念考点) (1)常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巴比妥类、大麻类等。 (2)毒品的危害:能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止痛和兴奋作用,长期吸毒 可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的依赖性,即毒瘾。吸毒对社会、家族、个人都有极大的危害 性。一、选择题 1. (10安徽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A. 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经常开车上班 C •使用节能灯泡D •节约每一滴水 2. (10重庆9).下列关于生活和健康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B •用地沟油烹饪的食物危害人体 健康 C・水果和蔬菜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D •甲醛溶液可用于水产品保鲜 3. (10芜湖8).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A. 少量稀硫酸沾到皮肤上无需处理 B.刚过期的食品仍可食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备课素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二单元课题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备课素材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素材一新课导入 [复习导入] [多媒体展示] 一些保健品的包装盒或图片。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保健药品的广告语中常出现补钙、铁、锌、硒、碘等,这里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还是单质? 生:广告语中的钙、铁、锌、硒、碘是元素。 师:人体为什么要补充这些化学元素?它们对人体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生:人体缺乏这些化学元素会得病。 [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 三幅图片:第一幅大脖子病,第二幅佝偻病,第三幅龋齿。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这些病人得了哪种疾病? 生:说(或猜)出疾病名称。 师:为何会得这些病? 生:是因为人体内缺少一些化学元素。 [设问导入] 大家知道,饮用洁净的矿泉水对人体大有好处。我国百岁老人大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为什么

“长寿星〞却偏偏在那些偏远的农村呢?医学研究证实,是因为那里的“水土〞好,有些洁净的山泉水中含有丰富的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人们常年饮用那样的水,就能健康长寿。微量元素到底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呢? 素材二教学建言 [建言1] 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通过阅读、讨论、归纳形成结构网络图,使学生对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一目了然,这样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 学生阅读教材P97及P98第1自然段,思考答复以下问题。 (1)我们平时说的“补铁〞“补锌〞“补钙〞,还有我们买的食盐是加碘食盐,或者是“高钙奶粉〞,这些铁、锌、钙、碘都指的是什么? (2)人体中含有多少种元素?他们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3)常量元素有哪些?微量元素有哪些?作用分别是什么? (4)请同学们用网络图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点拨记忆]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区别和

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生活知识点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12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包括: 、、、、 、六大类。其中能供给能量的是、、。 2、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 要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 3、蛋白质是由多种构成的化合物。血红蛋白是人体内的 传输者。 4、煤气中毒指。 5、酶是一种,是生物,一种酶只能催化或反应,而且一般是在和的条件下进行。 6、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是因为。 7、糖类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富含糖类的食物有。 8、人体的最主要供能物质是,淀粉在人体内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为。 9、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是。相同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 化放出的能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10、维生素的作用是。 缺乏V A会引起;缺V C会引起。 二、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人体内的常量元素有;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老年人缺钙会 , 缺铁会引起,缺锌会引起,缺碘会引起,缺氟易产生。 3、对于人体必需的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或均不利于人 体健康。

三、有机合成材料 1、化合物可分为和,有机化合物都含有元 素。、、、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属于无机化合物。 2、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元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化学式为。酒精的化学名称为,化学式为;醋酸的化学名称为,化学式为;葡萄糖化学式为。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3、酒精的化学名称为,化学式为;醋酸的化学名称为, 4、化学式;葡萄糖化学式为。有机物数目庞大的原因 。 5、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有、、等。 蚕丝和羊毛的成分都是。常见的合成纤维有、、。 6、鉴别羊毛的方法及现象:。 7、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 8、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塑性,如塑料,可以热修补。 状结构的塑料具有热固性,如塑料,不可以热修补。 9、塑料袋有毒,不能装食品。塑料袋能装食品。 10、“白色污染”是指带来的污染。 11、“白色污染”危害:①破坏,污染;②危害的 生存; ③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12、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 ①塑料制品; ②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 ③使用一些、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 ④各种废弃塑料。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 13、回收废弃塑料的好处是①②。 14、玻璃钢属于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