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模拟方法及习题

随机模拟方法及习题
随机模拟方法及习题

随机模拟方法

在用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中,某些问题含有不确定的随机因素,分析起来通常比确定性的问题困难。有的模型难做定量分析,得不到解析的结果或者是有解析结果,但计算代价太大以至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随机模拟的方法即Monte Carlo 方法。该方法是一类以概率统计理论为指导的非常重要的数值计算方法,也是一种用于解决数值问题的基于计算机的统计抽样方法。目前,随机模拟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诸如生物信息学、统计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金融学和经济学等领域。

基本知识

基本思想

为了求解物理、数学、工程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首先建立一个概率或者随机过程,使它的参数等于问题的解;然后通过对模型或过程的观察或者抽样实验来计算所求参数的统计特征,最后给出所求解的近似值。而解的精确度可用估计值的标准误差来表示。随机模拟方法是一种独具风格的数值计算方法,其优点大致有如下三方面:(A )方法的程序结构简单;(B )算法的概率性和问题的维数无关;(C )方法的适应强。

随机数和伪随机数

用Monte Carlo 方法模拟某过程的时候,需要产生各种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最基本、最简单、最重要的随机变量是在[0,1]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为了方便,通常把[0,1]上均匀分布随机变量的抽样值称为随机数,其他分布随机变量的抽样都可以借助于随机数来实现,因此,随机数是随机抽样的基本工具。在计算机上用数学的方法产生随机数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占用内存少、产生速度快、又便于重复产生,比如说平方取中法、移位指令加法、同余法等等。然而这种随机数是根据确定的递推公式求得的,存在着周期现象,初值确定后所有随机的数便被唯一确定下来,不满足真正随机数的要求,所以通常称数学方法产生的随机数为伪随机数。在实际应用中,只要这些伪随机数序列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检验,还是可以把它当称“真正”的随机数来使用。

产生随机数的命令

在Matlab 软件中,可以直接产生满足各种分布的随机数,相关命令如下:

(1)产生m n 阶[,]a b 均匀分布(,)U a b 的随机数矩阵:unifrnd (a,b,m, n);

产生一个[,]a b 均匀分布的随机数:unifrnd (a,b);

(2)产生m n ?阶[0,1]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矩阵:rand (m, n); 产生一个[0,1]均匀分布的随机数:rand ;

(3) 产生m n ?阶均值为μ,方差为2

σ的正态分布的随机数矩阵:normrnd (,μσ,m,

n);

(4) 产生m n ?阶期望值为μ的指数分布的随机数矩阵:exprnd(μ,m,n)

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0()00

x

e x

f x x λλ-?≥=?

其中0λ>为常数,则称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排队服务系统中顾客到达率为常数时的到达间隔、故障率为常数时零件的寿命都服从指数分布。指数分布在排队论、可靠性分析中有广泛应用。

注: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的期望值为1

λ,故在MATLAB 中产生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的命令为:exprnd(1/λ)

(5)产生m n ?阶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的随机数矩阵:poissrnd(λ,m,n) 注: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的期望值为λ。 应用示例

例一:排队论中的模拟

排队论主要研究随机服务系统的工作过程。在排队系统中,服务对象的到达时

间和服务时间都是随机的。排队论通过对每个个别的随机服务现象的统计研究,找出反映这些随机现象平均特性的规律,从而为设计新的服务系统和改进现有服务系统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排队服务系统, 顾客常常注意排队的人是否太多, 等候的时间是否长, 而服务员则关心他空闲的时间是否太短。 于是人们常用排队的长度、等待的时间及服务利用率等指标来衡量系统的性能。

单服务员的排队模型:

在某商店有一个售货员,顾客陆续来到,售货员逐个地接待顾客。当到来的顾客较多时,一部分顾客便须排队等待,被接待后的顾客便离开商店。

设:

(1)顾客到来间隔时间服从参数为0.1的指数分布;

(2)对顾客的服务时间服从[4,15]上的均匀分布; (3)排队按先到先服务规则,队长无限制。

假定一个工作日为8小时,时间以分钟为单位。要求:

[1] 模拟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服务的个数及顾客平均等待时间t 。

[2] 模拟100个工作日,求出平均每日完成服务的个数及每日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假设:

(1)顾客源是无穷的; (2)排队的长度没有限制;

(3)到达系统的顾客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服务, 即“先到先服务”。 符号说明

w :总等待时间; i c :第i 个顾客的到达时刻; i

b :第i 个顾客开始服务时刻;

i

e :第i 个顾客服务结束时刻;

i x :第i 个顾客与第1i +个顾客之间到达的间隔时间;

i

y :对第i 个顾客的服务时间。

显然,如下关系式成立:

1i i i

c c x -=+;

i i i

e b y =+;

1m ax(,)

i i i b c e -=

模拟框图:

图8-1 程序框图

求解

经过编写程序计算,模拟出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服务的顾客数34m =人,平均等待时间约42t =分钟。注意每次运行的结果会不一样,甚至结果的偏差较大。 类似地,模拟出100个工作日内完成服务的顾客数43m =人,平均等待时间约27t =分钟。注意每次运行的结果会不一样,但是结果的偏差较小,总的来说,数值结果

比较稳定。

例二:零件的参数设计

一件产品由若干零件组装而成,标志产品性能的某个参数取决于这些零件的参数。零件参数包括标定值和容差两部分。进行成批生产时,标定值表示一批零件该参数的平均值,容差则给出了参数偏离标定值的容许范围。若将零件参数视为随机变量,则标定值代表期望值,在生产部门无特殊要求时,容差通常规定为均方差的3倍。 进行零件参数设计,就是要确定其标定值和容差。这时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 当各零件组装成产品时,如果产品参数偏离预先设定的目标值,就会造成质量损失,偏离越大,损失越大。

零件容差的大小决定了其制造成本,容差设计得越小,成本越高。 试通过如下的具体问题给出一般的零件参数设计方法。

粒子分离器某参数(记作y )由7个零件的参数(记作127,,,x x x )决定,经验公式为:

7

616

.1242

3

56

.02485

.012

35136.0162.2142.174x x x x x x x x x x x y ???

?

?????

?

???

??

???

??--?

???

??-???? ??=-.

y

的目标值(记作

y )为1.50。当y 偏离0y

± 0.1时,产品为次品,质量损失为1000

元;当当y 偏离

y ± 0.3时,产品为废品,质量损失为9000元。

零件参数的标定值有一定的容许变化范围;容差分为A 、B 、C 三个等级,用与标定值的相对值表示,A 等为 ±1%,B 等为 ±5%,C 等为 ±10%。7个零件参数标定值的容许范围及不同容差等级零件的成本(元)如下表(符号 / 表示无此等级零件):

表8-1 零件参数的相关数据

现成批生产,每批产量1000个。在原设计中,7个零件参数的标定值为:1x = 0.1,

2

x = 0.3,3x = 0.1,4x = 0.1,5x = 1.5,6x = 16,7x = 0.75;容差均取最便宜的等级。 请你综合考虑y 偏离0y 造成的损失和零件成本,重新设计零件参数(包括标定值

和容差),并与原设计比较,总费用降低了多少。

(1) 关于零件参数的假设

由于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存在许多随机因素,因此,由中心极限定理知道零件的参数可以看成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设七个零件的加工是独立的,则七个零件参数可以视作是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即

2

0(,),

1,2,...,7i i i x N x i σ= ,

其中,

i x 是第i 个零件参数i x 的标定值,也就是随机变量i x

的均值。

另一方面,零件参数的容差的选择均取最便宜的等级(C 等:r =10%),又根据概率统计中的3σ原则,即容差通常是均方差的3倍,因此,

容差=03i i i x r σ=,

所以,

0/3,1,2,...,7

i i i x r i σ==。

(2) 产品参数y 的分布

为求产品质量的损失费用,必须求出产品的次品率和废品率,因而必须求出

产品参数y

的分布,设y 由七个零件的参数表示的经验公式为:

127(,,...,)y f x x x =,

从理论上,利用

i

x 的分布函数以及函数f 的形式,可推导出y 的近似分布。此处,采

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来假设、验证y 的分布。

步骤一:利用计算机命令产生n 组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随机数

127(,,...,)

j j j j x x x x =, 1,2,...,j n =。

步骤二:由

127(,,...,)

j j j j y f x x x =得到y 的一组样本值,画出频率直方图(如图),

用分布拟合的2

χ检验法检验y 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

图8-2 产品参数y 的直方图

(3) 模型的建立

显然,目标函数应该是产品的总费用最小,而产品总费用=零件总成本+质量损失费用,因为问题带有随机因素,所以费用应该选择期望值。 引入

ij c :第i 个参数取第j 个容差等级时所需的成本,1,2,...,7i =,1,2,3j =。 ij

d :0-1变量,如果第i 个参数取第j 个容差等级则取1,否则取0。

根据(2)的分析结果,2

(,)y y N y

σ ,概率密度函数2

2()2()y y y f y σ

--=

,利用

一般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所以

正品的概率

1.50.1

1 1.50.1

()p f y dy

+-=

?

,

类似地,次品的概率

1.4

1.8

2 1.2

1.6

()()p f y dy f y dy =

+?

?

1.4 1.2 1.8 1.6(

)(

)(

)(

)

y

y

y

y

y

y

y

y

σσσσ----=Φ-Φ+Φ-Φ ,

()

Φ 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 废品的概率

1.23 1.8

()()p f y dy f y dy

-∞

=

+

?

?

1.8 1.21(

)(

)

y

y

y

y

σσ--=-Φ+Φ .

因此目标函数为

7

3

231

1

1000(10009000)

ij

ij i j c

d p p ==?+?+?∑

∑.

问题就是要使目标函数最小的零件参数的标定值0i x 和容差等级ij

d ,则问题的数学模

型即为

m in

7

3

231

1

1000(10009000)

ij

ij i j c

d p p ==?+?+?∑

..s t

i i i

a x

b ≤≤,

3

1

1

ij

j d

==∑,

0,1,

,1,2,...,7

ij d i ==,

其中

,i i

a b 是零件参数标定值的下界和上界,在问题中已经给出。

(4) 模型的求解

上述模型有较多的算法求解,在这我们仍然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来求解。 步骤一:枚举1081233132=??????种容差等级组合; 步骤二:在每种组合下,产生

[,]

i i a b 上均匀分布的随机数i x

,并形成一个初始的可行

127(,,...,)

i i i x x x x =,1,2,...,i N =

步骤三:将每一个可行点代入目标函数,进行比较,并输出目标函数值最小的对应

可行点及容差等级组合。 具体结果为: 最优标定值

*

[0.075

0.3750.11950.1198 1.20817.01590.5625]

x =,

最优容差等级

*

[]

d B

B B

C C B B =,

目标函数值为42.14万元。

习题

1.某报童以每份0.03元的价格买进报纸,以0.05元的价格出售,根据长期统计,报纸每天的销售量及百分率为

已知当天销售不出去的报纸,将以每份0.02元的价格退还报社,试用模拟的方法确定报童每天买进报纸的数量,使报童的平均总收入最大?

参考资料

[1] 徐钟济. 蒙特卡洛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 赵静,但琦.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朱道元等. 数学建模案例精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合计10分) 第一章: 1.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 2.PN 结加反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基本不变 3.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 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5.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将( )。 A. 不变 B. 左移 C. 右移 6.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区。 A. 正向导通 B. 反向截止 C. 反向击穿 第二章: 1. 对于直接耦合基本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 A. 共射电路 B. 共集接法 C. 共基接法 2. 对于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A. 共射电路 B. 共集电路 C. 共源电路 3. 以下基本放大电路中,( )电路不具有电压放大能力。 A. 共射 B.共集 C. 共基 4.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C I 从1mA 变为1.9mA ,E I 从1.01mA 变为1.92mA ,那么它的 约为( )。 A. 1 B. 86 C. 90 5. 对于n 沟道增强型MOS 管,只能满足( ),管子才能工作在恒流区。 A. DS u > GS u -)(th GS U B. DS u GS u -)(th GS U B. DS u

高中数学第一轮复习 第21讲 几何概型及随机模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 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21)—几何概型及随机模拟 一.课标要求: 1.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 2.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二.命题走向 本讲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较轻,纵贯近几年的高考对概率要求降低,但本讲内容使新加内容,考试涉及的可能性较大。 预测07年高考: (1)题目类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 (2)本建考试的重点内容几何概型的求值问题,我们要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模型处理。 三.要点精讲 1.随机数的概念 随机数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数,并且得到这个范围内任何一个数的机会是均等的。 2.随机数的产生方法 (1)利用函数计算器可以得到0~1之间的随机数; (2)在Scilab 语言中,应用不同的函数可产生0~1或a~b 之间的随机数。 3.几何概型的概念 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4.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 5.几种常见的几何概型 (1)设线段l 是线段L 的一部分,向线段L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线段l 上的点数与线段L 的长度成正比,而与线段l 在线段l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线段l 上的概率为: P=l 的长度/L 的长度 (2)设平面区域g 是平面区域G 的一部分,向区域G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g 上的点数与区域g 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区域g 在区域G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g 上概率为: P=g 的面积/G 的面积 (3)设空间区域上v 是空间区域V 的一部分,向区域V 上任投一点.若落在区域v 上的点数与区域v 的体积成正比,而与区域v 在区域v 上的相对位置无关,则点落在区域V 上的概率为: P=v 的体积/V 的体积

第一章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第一章控制系统及仿真概述 控制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是一门涉及到控制理论、计算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新型学科。这门学科的产生及发展差不多是与计算机的发明及发展同步进行的。它包含控制系统分析、综合、设计、检验等多方面的计算机处理。计算机仿真基于计算机的高速而精确的运算,以实现各种功能。 第一节控制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 1.系统: 系统是物质世界中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着的、以期实现某种目的的一个运动整体,这个整体叫做系统。 “系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通常研究的系统有工程系统和非工程系统。 工程系统有: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机械系统、水力、冶金、化工、热力学系统等。 非工程系统: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交通系统、管理系统、生态系统、人口系统等。 2.模型: 模型是对所要研究的系统在某些特定方面的抽象。通过模型对原型系统进行研究,将具有更深刻、更集中的特点。 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两种。数学模型可分为机理模型、统计模型与混合模型。 3.系统仿真: 系统仿真,就是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实验,研究一个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更多的情况是指以系统数学模型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 要对系统进行研究,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对于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可以采用分析法或数学解析法进行研究,但对于复杂的系统,则需要借助于仿真的方法来研究。 那么,什么是系统仿真呢?顾名思义,系统仿真就是模仿真实的事物,也就是用一个模型(包括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来模仿真实的系统,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用物理模型来进行仿真一般称为物理仿真,它主要是应用几何相似及环境条件相似来进行。而由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研究的仿真一般则称为数字仿真。我们这里讲的是后一种仿真。 数字仿真是指把系统的数学模型转化为仿真模型,并编成程序在计算机上投入运行、实验的全过程。通常把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仿真实验称为数字仿真,又称计算机仿真。

模拟电子技术题库

一、填空题 1、P 型半导体又称为_____型半导体,它由本征半导体掺入_____价元素形成,其 多数载流子是__________,少数载流子是__________。当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 散电流 漂移电流,耗尽层 。 2、三种基本组态的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相位相反的是____________,输入和 输出相位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3、场效应管与双极晶体管比较,____________为电压控制器件,____________为电 流控制器件,____________的输入电阻高。 4、在分析含有负反馈的集成运放电路时,常用的两个基本且重要的概念是: 和 。 5、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设置非常重要,如果Q 点设置过低,将会引起 失真,其输出电压的波形 半周被部分削平。 6、直流稳压电源由 、 、 及 组成。 7、并联稳压电路中,稳压二极管需要串入 才能正常进行工作。 二、选择题 1、杂质半导体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取决于( ) A 、掺杂浓度 B 、工艺 C 、温度 D 、晶体缺陷 2、测得某放大电路中BJT 的三个电极A 、B 、C 的各级电位为 V V V V V V C B A 2.6,6,9-=-=-= 则可以判断出 ( ) A . A 是基极, B 是发射极, C 是集电极,是NPN 管

B.A是集电极,B是基极,C是发射极,是PNP管 C.A是集电极,B是发射极,C是基极,是PNP管 D.A是发射极,B是集电极,C是基极,是NPN管 3、P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处于放大状态时要求() A、UGS>0,UDS>0 B、UGS<0,UDS<0 C、UGS>0,UDS<0 D、UGS<0,UDS>0 4、某仪表的放大电路,要求Ri很大,输出电流稳定,则应采用()形式来达到性能要求。 A、电流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并联负反馈 D、电压串联负反馈 5、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电阻Re的作用是:() A、提高Ri B、提高Avd C、提高K CMR D、提高Avc 6、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由双端输出改为由单端输出时,其K CMR将会()。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7、乙类功率放大电路可以达到的最大效率是多少?() A、100% B、78.5% C、50% D、20% 8、某单管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因晶体管损坏,采用β值为原来2倍的晶体管替换;问该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如何变化?() A、增大为原来的2倍 B、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B ) 姓名 班级 学号 计分 1.电路如图P1.4所示,已知u i =5sin 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 =0.7V 。试画出u i 与u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5分) 2. 设图中A 为理想运放,请求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12分) U 01 = U 02 = U 03 = U 04 = U 05 = U 06 = 3. 电路如图所示,设满足深度负反馈条件。 1.试判断级间反馈的极性和组态; 2.试求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 uf 。 (10分) (1) (2) 10 k Ω (3) 20 k Ω 2(5) 2 o5 (6) 2 20 k Ω

4. 试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示两个电路是否有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如可能振荡,指出该振荡电路属于什么类型(如变压器反馈式、电感三点式、电容三点式等),并估算其振荡频率。已知这两个电路中的L=0,C 1,C 2=F 。(8分) 5. 在图示电路中,设A 1、A 2、A 3均为理想运算放大器,其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2V 。 1. 试说明A 1、A 2、A 3各组成什么电路? 2. A 1、A 2、A 3分别工作在线形区还是非线形区? 3. 若输入为1V 的直流电压,则各输出端u O1、u O2、u O3的电压为多大?(10分) V CC V CC (a ) C b (b )

r=100Ω。 6.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 =100,' bb A 、R i和R o; (1)求电路的Q点、 u (2)若电容C e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15分) r=100Ω,U B E Q≈0.7。试计算R W滑动端7.图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β均为50,' bb 在中点时T1管和T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 EQ,以及动态参数A d和R i。(15分)

一、蒙特卡洛随机模拟

系列一 蒙特卡洛随机模拟 实验目的:学会用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来解决随机性问题 蒙特卡洛模拟法简介 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应用随机数来进行计算机摸你的方法。此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通过对样本值的观察统计,求得所研究系统的某些参数。作为随机模拟方法,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蒲峰实验。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应用领域 蒙特卡洛模拟法的应用领域主要有: 1.直接应用蒙特卡洛模拟:应用大规模的随机数列来模拟复杂系统,得到某些参数或重要指标。 2.蒙特卡洛积分:利用随机数列计算积分,维数越高,积分效率越高。 蒙特卡洛模拟法求解步骤 应用此方法求解工程技术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确定性问题和随机性问题。解题步骤如下: 1.根据提出的问题构造一个简单、适用的概率模型或随机模型,使问题的解对应于该模型中随机变量的某些特征(如概率、均值和方差等),所构造的模型在主要特征参量方面要与实际问题或系统相一致 2 .根据模型中各个随机变量的分布,在计算机上产生随机数,实现一次模拟过程所需的足够数量的随机数。通常先产生均匀分布的随机数,然后生成服从某一分布的随机数,方可进行随机模拟试验。 3. 根据概率模型的特点和随机变量的分布特性,设计和选取合适的抽样方法,并对每个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包括直接抽样、分层抽样、相关抽样、重要抽样等)。 4.按照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试验、计算,求出问题的随机解。 5. 统计分析模拟试验结果,给出问题的概率解以及解的精度估计。 在可靠性分析和设计中,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可以确定复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和数字特征,可以通过随机模拟估算系统和零件的可靠度,也可以模拟随机过程、寻求系统最优参数等。 一. 预备知识: 随机数的产生 提示:均匀分布(0, 1)U 的随机数可由C 语言或Matlab 自动产生,在此基础上可产生其他分布的随机数. 1.逆变换法: 设随机变量U 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则)(1U F X -=的分布函数为)(x F . 步骤:(1) 产生)1,0(U 的随机数U ;(2) 计算)(1 U F X -=, 则X 服从)(x F 分布. 问题:练习用此方法产生常见分布随机数.例如“指数分布,均匀分布),(b a U ”.还有其它哪种常见分布的随机数可用此方法方便产生?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附有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试题汇总 1.选择题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等于零 2. 某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三极管( D ) A. 处于放大区域 B. 处于饱和区域 C. 处于截止区域 D. 已损坏 3. 某放大电路图所示.设V CC>>V BE, L CEO≈0,则在静态时该三极管 处于( B ) A.放大区 B.饱和区 C.截止区 D.区域不定 4. 半导体二极管的重要特性之一是( B )。 ( A)温度稳定性 ( B)单向导电性 ( C)放大作用 ( D)滤波特性 5. 在由NPN型BJT组成的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如静态工 作点过高,容易产生

( B )失真。 ( A)截止失真( B)饱和v失真( C)双向失真( D)线性失真 6.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关于输出电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u I1=3V,u I2=0.3V时输出电压为3.7V。 B:u I1=3V,u I2=0.3V时输出电压为1V。 C:u I1=3V,u I2=3V时输出电压为5V。 D:只有当u I1=0.3V,u I2=0.3V时输出电压为才为1V。 7.图中所示为某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由Q2点移动到Q3点可 能的原因是 。 A:集电极电源+V CC电压变高B:集电极负载电阻R C变高 C:基极电源+V BB电压变高D:基极回路电阻 R b变高。

8. 直流负反馈是指( C ) A. 存在于RC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B. 放大直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 直流通路中的负反馈 D. 只存在于直接耦合电路中的负反馈 9. 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 B ) A 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 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 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 D. 输出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 10. 在图所示电路中,A为理想运放,则电路的输出电压约为( A ) A. -2.5V B. -5V C. -6.5V D. -7.5V 11. 在图所示的单端输出差放电路中,若输入电压△υS1=80mV, △υS2=60mV,则差模输 入电压△υid为( B ) A. 10mV B. 20mV C. 70mV D. 140mV 12. 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 号源与低阻负载间接入 ( C )。 A. 共射电路 B. 共基电路

概率论实验报告-随机数模拟掷骰子

数学与统计学院实验报告 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学号: 姓名:实验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指导教师: 实验类型(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演示性 实验时间:2013年09月18日 一、实验课题 随机数模拟掷骰子 二、实验目的和意义 目的:利用excel表格软件给出5000次投掷结果并体会频率的稳定性 意义:通过随机模拟投掷骰子验证现实中某些概率 三、解题思路 先运用RANDBETWEEN函数产生5000个1到6的整数来模拟投掷骰子,然后选择性粘贴为数值,再利用countif函数对1到6之间某一个数求频率,比如“3”,具体函数为“=COUNTIF($A$2:J2,3)/K2”,最后求出5000个随机数中3的频率。 四、实验过程记录与结果

1.用RANDBETWEEN(1,6)这个函数产生一个随机数,如下图: 2.利用以上函数可以产生一系列1到6之间的随机数,这里给出5000个,如下图:

3.将上面5000个随机数选择性粘贴,将其固定住。

4.按照等差数列的形式计算出10个随机数3的频率,20个,30个,40个…5000个,结果如下图: .

五、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投掷一个骰子,对于骰子出现的点数,是随机的,对于任意一个点数出现的概率是相等的,这里取点数为3来说明,可以看出投掷10次的时候频率是0.3,100次的时候是0.24,1000次的时候是0.178,5000次的时候是0.1712,而理论值本应该为0.1667,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很近,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试验次数越多,频率越稳定。 六、实验小结 通过实验,基本可以验证现实生活中投掷骰子出现某个点数的概率是正确的,从实验结果来看,试验次数越多,实验值越接近理论值,结果越准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典型习题解答

半导体器件的基础知识 1.1 电路如图P1.1所示,已知u i=5sin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u i 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1 解图P1.1 解:波形如解图P1.1所示。 1.2 电路如图P1.2(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2 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2所示。

解图P1.2 1.3 已知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最大功耗P ZM =150mW 。试求图P1.3所示电路中电阻R 的取值范围。 图P1.3 解:稳压管的最大稳定电流 I ZM =P ZM /U Z =25mA 电阻R 的电流为I ZM ~I Zmin ,所以其取值范围为 Ω =-=k 8.136.0Z Z I ~I U U R 1.4 已知图P1.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 别计算U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U O 的值; (2) 若U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图P1.4 解:(1)当U I =10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V 33.3I L L O ≈?+=U R R R U 当U I =15V 时,若U O =U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I L 5V R U U R R =?≈+ 当U I =3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U O =U Z =6V 。 (2)=-=R U U I )(Z I D Z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1.5 电路如图P1.5(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U Z =3V ,R 的取值合适,u I 的波

高中数学例题: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求几何概型问题的概率

高中数学例题:用随机模拟的方法求几何概型问题的概率 例.在长为12 cm 的线段AB 上任取一点M ,并以线段AM 为边作正方形,利用随机模拟法试求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介于36 cm 2与81 cm 2之间的概率. 【思路点拨】正方形的面积只与边长有关,此题可以转化为在 1.2 cm 长的线段上任取一点M ,求使得AM 的长度介于6 cm 与9 cm 之间的概率. 【解析】 (1)用计算器产生一组[0,1]内的均匀随机数a 1=RAND . (2)经过伸缩变换,a=12a 1得到一组[0,12]内的均匀随机数. (3)统计试验总次数N 和[6,9]内随机数的个数N 1. (4)计算频率1N N . 记事件A={正方形的面积介于36 cm 2与81 cm 2之间}={正方形的边长介于6 cm 与9 cm 之间},则P (A )的近似值为1()n N f A N . 【总结升华】 用随机数模拟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中事件A 及基本事件总体对应的区域转化为随机数的范围.用转盘产生随机数,这种方法可以亲自动手操作,但费时费力,试验次数不可能很大;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可以产生大量的随机数,又可以自动统计试验的结果,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试验,可以对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举一反三:

【变式1】用随机模拟的方法近似计算边长为2的正方形内切圆面积,并估计π的近似值. 【解析】 (1)利用计算机产生两组[]10, 上的均匀随机数,RAND b RAND a ==11,. (2)进行平移和伸缩变换,()25.0,2)5.0(11*-=*-b b a ,得到两组[]1,1-上的均匀随机数. (3)统计试验总次数N 和点落在圆内的次数1N )数)的点((满足b a b a ,122≤+. (4)计算频率N N 1即为点落在圆内的概率近似值. (5)设圆面积为S ,则由几何概率公式得4S P = . ∴ N N S 14≈,则N N S 14≈即为圆面积的近似值.又∵2S r ππ==圆.∴N N S 14≈=π即为圆周围率π的近似值.

基于MATLAB的数字模拟仿真..

基于MATLAB的数字模拟仿真 摘要:本文阐述了计算机模拟仿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性,并较为系统的介绍了使用计算机仿真的原理及方法。对于计算机模拟仿真的三大类方法:蒙特卡罗法、连续系统模拟和离散事件系统模拟,在本文中均给出了与之对应的实例及基于MATLAB模拟仿真的相关程序,并通过实例深入的分析了计算机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及不足。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仿真原理;数学模型;蒙特卡罗法;连续系统模拟;离散事件系统模拟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通常会面对一些带随机因素的复杂系统,用分析方法建模常常需要作许多简化假设,这样进行处理过后的模型与我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可能相差很远,以致求解得到答案根本无法应用,这时,计算机模拟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本文通过对计算机模拟仿真进行系统地介绍,寻求利用模拟仿真来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方法的长处和不足。我们定义一些具有特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以一定的规律联系的对象所组成的总体为一个系统,模拟就是利用物理的、数学的模型以系统为问题解决对象,来类比、模仿现实系统及其演变过程,以寻求过程规律的一种方法。模拟的基本思想是建立一个实验的模型,这个模型包含所研究系统的主要特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实验模型的运行,获得所要研究系统的必要信息。另外,系统的运行离不开算法,仿真算法是将系统模型转换成仿真模型的一类算法,在数字仿真模型中起核心和关键作用。 1、所谓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一个实际系统的结构和行为进行动态演示,以评价或预测该系统的行为效果。它是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一个确定的系统,根据运行的相似原理,利用计算机来逼真模仿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真实的系统,也可以是设想中的系统),计算机仿真是将研究对象进行数学描述,建模编程,且在计算机中运行实现。 对比于物理模拟通常花费较大、周期较长,且在物理模型上改变系统结构和系数都较困难的诸多缺陷,计算机模拟不怕破坏、易修改、可重用,有更强的系统适应能力。但是计算机模拟也有缺陷,比如受限于系统建模技术,即系统数学模型不易建立、程序调试复杂等。 计算机仿真可以用于研制产品或设计系统的全过程中,包括方案论证、技术指标确定、设计分析、生产制造、试验测试、维护训练、故障处理等各个阶段。 2、计算机仿真的目的 对于一个系统,是否选择进行计算机模拟的问题,基于判断计算机模拟与非计算机模拟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归纳以下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情况: (1)在一个实际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要对系统的行为或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时,计算机仿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在有些真实系统上做实验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时进行计算机模拟就是为了避免给实际系统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如在生产中任意改变工艺参数可能会导致废品,在经济活动中随意将一个决策付诸行动可能会引起经济混乱。 (3)当人是系统的一部分时,他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实验的效果,这时运用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就是为了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

《模拟电子技术》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 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温度)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 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0 ),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 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变小),发射结压降(不变)。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基)、(共射)、(共集) 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为了稳 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串联)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1/(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 的放大倍数AF=(1/ 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BW,其中BW=(),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失真,而采用()类互 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漂移,也称()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 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未被调制的高频信 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

仿真方法

仿真方法 仿真方法是一种求解问题的方法。它可以运用各种模型和技术,对实际问题进行建模,通过模型采用人工试验的手段,来理解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仿真,可以评价各种替代方案,证实哪些措施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 仿真方法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能够解决用解析方法难以解决的十分复杂的问题。有些问题不仅难以求解,甚至难以建立数学模型,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分析解。仿真可以用于动态过程。可以通过反复试验(Trial-and-error)求优。与实体试验相比,仿真的费用是比较低的,而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结果。 仿真方法是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将它转换为适合在计算机上编程的 仿真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仿真试验的方法。由于连续系统和离散事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很大差别,所以仿真方法基本上分为两大类:连续系统仿真方法和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是用微分方程来描述的,模型中的变量随时间连续变化。根据仿真时所采用的计算机不同,可分为模拟仿真法、数字仿真法和混合仿真法三类。①模拟仿真法:采用模拟计算机对连续系统进行仿真的方法,主要包括建立模拟电路图,确定仿真的幅度比例尺和时间比例尺,并根据这些比例尺修改仿真模型中的参数。②数字仿真法:采用数字计算机对连续系统进行仿真的方法,主要是将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转换为适合在数字计算机上处理的递推计算形式。③混合仿真法:采用混合计算机对连续系统进行仿真的方法,还包括采用混合模拟计算机的仿真方法。除上述仿真方法的内容外,还需要解决仿真任务的分配、采样周期的选择和误差的补偿等特殊问题。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 离散事件系统的状态只在离散时刻发生变化,通常用“离散事件”这一术语来表示这样的变化。离散事件系统中的实体依其在系统中存在的时间特性可分为临时实体(或称顾客)和永久实体(或称服务台)。临时实体的到达和永久实体为临时实体服务完毕,都构成离散事件。描述这类系统的数学模型一般不是一组数学表达式,而是一幅表示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的流程图,可分为三部分:到达模型,服务模型和排队模型。前两者一般用一组不同概率分布的随机数来描述,而包括排队模型在内的系统活动则由一个运行程序来描述。对这类系统,主要使用数字计算机进行仿真。仿真方法解决的问题是:产生不同概率分布的随机数和设计描述系统活动的程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题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题库 一、填空题 1-12(第一章) 1、杂质半导体有型和型之分。 2、PN结最重要的特性是__________,它是一切半导体器件的基础。 3、PN结的空间电荷区变厚,是由于PN结加了__________电压,PN结的空间电荷区变窄,是由于PN 结加的是__________电压。 4、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PN结具 有特性。 5、发射结偏置,集电结偏置,则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6、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载流子,自由电子为载流子。 7、PN结正偏时,反偏时,所以PN结具有导电性。 8、反向电流是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和有关,而和外加电压。 9、三极管是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控制元件。 10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 ,发射结压降UBE 。 11、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集电结。 12、漂移电流是电流,它由载流子形成,其大小和有关,而和 外加电压。 13-19(第二章) 13、放大电路中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是__________。 14、两级放大电路的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即电压增益为﹍﹍﹍﹍﹍﹍﹍dB,第二 级电压增益为26dB,则两级总电压增益为﹍﹍﹍﹍﹍﹍﹍dB。 15、有偶数级共射电路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电压的相位_________,有奇数级组成的多 级放大电路中,输入和输出电压的相位__________。 16、电压负反馈稳定的输出量是__________,使输出电阻__________,电流负反馈稳定的输出量_______, 使输出电阻__________。 17、稳压二极管是利用二极管的__________特性工作的。 18、晶闸管阳极和阴极间加__________,控制极加适当的__________,晶闸管才能导通。 19、在输入V2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V RM,负载电压为V O。20-26(第三章) 20、甲类功放的最大缺点是_______; 21、双极型三极管是控制器件,场效应管是控制器件;结型场效应管的栅源极之间 必须加偏置电压,才能正常放大工作。 22、差分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电压分别为Ui1=2.00V,Ui2=1.98V,则该电路的差模输入电压Uid为 V,

模拟电子技术试题库(2012电信参考)

一、选择题: 第一章: 1.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将( )。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 2.PN 结加反向电压时,空间变电荷区将( )。 A. 变宽 B. 变窄 C. 基本不变 3.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 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4.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5.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将( )。 A. 不变 B. 左移 C. 右移 6.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区。 A. 正向导通 B. 反向截止 C. 反向击穿 第二章: 1. 对于直接耦合基本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反相。 A. 共射电路 B. 共集接法 C. 共基接法 2. 对于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A. 共射电路 B. 共集电路 C. 共源电路 3. 以下基本放大电路中,( )电路不具有电压放大能力。 A. 共射 B.共集 C. 共基 4.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C I 从1mA 变为1.9mA ,E I 从1.01mA 变为1.92mA ,那么它的 约为( ) 。 A. 1 B. 86 C. 90 5. 对于n 沟道增强型MOS 管,只能满足( ),管子才能工作在恒流区。 A. DS u > GS u -)(th GS U B. DS u GS u -)(th GS U B. DS u

几何概型中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试验

课例:几何概型中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试验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第一中学数学组冯国柱 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必修3)A版第三章《概率》中“几何概型”的第二课时《3.3.2均匀随机数的产生》。本小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几何概型的基础上,是解决几何概型问题的又一方法,学习本节对全面系统地理解掌握概率知识,对于培养学生自觉动手、动脑的习惯,对于学生辩证思想的进一步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均匀随机数的概念; (2)掌握利用计算机产生均匀随机数的方法; (3)会利用均匀随机数解决具体的有关几何概型概率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拟试验,感知应用数字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随机试验多,学习时可以培养学生勤学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计算机产生均匀随机数并运用到概率的实际应用中; 难点:把实际问题中事件对应的区域转化为随机数的范围。 四、学法分析:通过对本节例题的模拟试验,认识用计算机模拟试验解决概率问题的方法,体会到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可以产生大量的随机数,又可以自动统计试验的结果,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多次重复试验,可以对试验结果的随机性和规律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教学用具:投灯片,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回顾:(复习几何概型的概念、公式和特点为以下分析解答例题提供理论基础。) 【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1)什么是几何概型?(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是怎样的?(3)几何概型的特点是? 【学生活动】 回答老师提问:(1)几何概率模型:如果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或体积)成比例,则称这样的概率模型为几何概率模型; (2)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 (A )=积)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积)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 (3)几何概型的特点: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基本事件)有无限多个;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2、问题提出:(通过一系列设问,引起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兴趣,) 我们在古典概型中我们可以利用(整数值)随机数来模拟古典概型的问题,那么在几何概型中我们能不能通过随机数来模拟试验呢?如果能够我们如何产生随机数?又如何利用随机数来模拟几何概型的试验呢? 3、例题分析:(通过亲自实践,引起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试验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师活动】 例1 某人午觉醒来,发现表停了,他打开收音机,想听电台报时,求他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的概率. 分析:假设他在0~60分钟之间任何一个时刻打开收音机是等可能的,但在0到60分钟之间有无穷多个时刻,不能用古典概型公式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通过几何概型的求概率公式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因为电台每小时报时一次,他在0到60分钟之间任何一个时刻打开收音机是等可能的,所以他在哪个时间段打开收音机的概率只与该时间段的长度有关,而与该时间段的位置无关,这符合几何概型的条件. 解:设A={等待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我们所关心的事件A 恰好是打开收音机的时刻位于[50,60]这一时间段内,因此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P(A)=

模拟仿真教学方法初探

模拟仿真教学方法初探 《山西导游讲解》这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 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山西省旅游局导游资格证考试中口试必考科目,本课程还承担着山西省的技能大赛考核。本文重点探讨了模拟仿真教学法在这门课程中的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标签:模拟仿真教学法山西导游讲解应用 1 模拟仿真教学法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扮演某一角色进行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模拟教学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2 《山西导游讲解》课程分析 2.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学生从事导游服务岗位工作所需掌握的必修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在熟悉山西概况以及主要景区景点的基础上,掌握导游讲解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具备从事导游服务工作相关的职业能力。 2.2 课程定位(教材三部曲)01年教材叫《山西导游》--学院派教材,本书介绍了山西的107个景点,虽较为全面、系统、翔实地反映了我省旅游景观的基本情况,但书中学术性过强。02年叫《走遍山西》——精英导游词。选取山西的22个景点,即山西著名景区景点导游词选萃,不足之处就是缺少沿途导游词、专题导游词,不能满足实际导游的需要。05年至今叫《情系山西·旅行社导游词选编》,按工作过程编写,将原来的景区景点导游词,改编扩展为基本旅游线路导游词。全书分四部分编撰:专题文化、沿途讲解、基本旅游线路上的主要旅游区(点)讲解、旅游者较为关注山西的其他讲解资料。选取两条线路讲授(古建宗教游、晋商文化游)。 3 模拟教学应用于山西导游教学中的优点 3.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更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又要落实课堂目标,并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使学生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既激“兴趣”,更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10套及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复习题一 一、填空题 1、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 2、场效应管从结构上分为结型和两大类,它属于控制性器件。 3、为了使高阻信号源与低阻负载能很好地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接入(共射、共集、共基)组态放大电路。 4、在多级放大器中,中间某一级的电阻是上一级的负载。 5、集成运放应用电路如果工作在线性放大状态,一般要引入____________。 6、根据下图中各三极管的电位,判断它们所处的状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弦波振荡电路通常由,,和 四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利用二极管的()组成整流电路。 A 正向特性 B 单向导电性C反向击穿特性 2、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A空穴B三价元素硼C五价元素锑 3、场效应管的漏极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其类型为( )场效应管。 A P沟道增强型MOS型 B P沟道耗尽型MOS型 C N沟道增强型MOS型 D N沟道耗尽型MOS型 E N沟道结型 F P沟道结型

图2-10 4、有一晶体管接在放大电路中,今测得它的各极对地电位分别为V 1=-4V,V 2=-1.2V,V 3=-1.4V,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管脚分别是( )。 A 1:e、2:b、3:c B 1:c、2:e 、3:b C 1:c、2:b、3:e D 其它情况 5、集成运放中间级的作用是( )。 A 提高共模抑制比 B 提高输入电阻 C 提高放大倍数 D 提供过载保护 6、根据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图2-6所示振荡电路中( )发生振荡。 A 可能 B 不能 7、差模信号电压是两个输入信号电压( )的值。 A 差 B 和 C 算术平均 8、在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已知变压器二次电压有效值U 2=24V ,设二极管为理想二极管,用直流电压表测得R L 的电压值约为21.6V ,问电路的现象是( )。 A 正常工作情况 B R L 开路 C C 开路 D 一个二极管和C 开路 E 一个二极管开路 F 其它情况 9、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 10、设图2-10所示电路中二极管D1、D2为理想二极管,判断它们是导通还是截止?( ) A D1导通,D2导通 B D1导通,D2截止 C D1截止,D2导通 D D1截止,D2截止 三、判断题 ( )1、温度升高后,本征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增量相同。 ( )2、结型场效应管通常采用两种偏置方式,即(源极)自给偏压式和栅极分压与源极自偏相结合的偏置方式。 ( )3、共集电极电路没有电压和电流放大作用。 ( )4、用电流源代替R e 后电路的差模倍数增加。 ( )5、集成运放内部第一级是差分放大电路,因此它有两个输入端。 ( )6、只有两个晶体管的类型相同(都为NPN 管或都为PNP 管时)才能组成复合管。 ( )7、RC 桥式振荡电路只要R f≤2R 1就能产生自激振荡。 ( )8、一个理想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信号,不能放大共模信号。 ( )9、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 ( )10、直流电源是一种电能形式转换电路,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 四、分析题 电路如图所示: + + ++++------Rb1 Rb2Re1Re2 Rc RL C1Ce C1C2L 15V 8V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 图2-6 图2-4 图2-5图3-1 + + ++++ ------D2R Rb1 Rb2Re1 Re2 Rc RL C1 Ce C1 C2 L 15V 8V B=50 Ui Rf Re1 Re2 Ucc Ucc C2 Ugs+10-1 -2 id Ubs us Rs R R R R R R R R 2R 2R 2R Uo1Uo2Uo3Uo4+-Uo +1 +2+4A1A2A3 A4图2-1 图2-2 图2-3图2-6 图2-4图2-5图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