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

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
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

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

以下是关于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简浅讨论

前言

《论语》、《孟子》和《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的必读经典,对中国文化有着根本的决定与影响。本文选取中国哲学的经典文本《论语》、《孟子》和老子的《道德经》为讨论对象。通过分析讨论,可以看出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精神特质。本文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论语》和《孟子》中若干章节的讨论,通过这部分的讨论,可以看出中国哲学不同的论理方式。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哲学的精神的讨论,这部分选取《道德经》的若干章节为讨论对象。

一、对中国哲学的论理方式的思考讨论

中国哲学有着怎样的论理方式呢?下面我们通过对中国哲学的经典文本《论语》、《孟子》中的若干章节的讨论看中国哲学的论理方式: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

·

里仁》

“君子怀德,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

《论语》、《孟子》的所有篇章几乎都是这样只言片语的零星论述,是孔子在一些场合中说过的话,有些是给他的学生的教训,有些是对某个国君的献策应答,有些则是在其他一些场合做的议论、评论。这些简短的语句,绝大多数都是些训诫,即说怎么做,怎么怎么样,都很少有论理的展开。“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说在一起的几个人,他人身上总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有他人可以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有长处,都有短处。那么一定是这样的吗?但凡遇到一个人都有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吗?什么是学?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什么是师?这都需要先给出一个限定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的各自规定是什么?为什么做这样的规定?为什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又如何解读?如何接受呢?这些问题,这些道理远非八个字的一句话所能释清道明的。“君子之于天子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怀德,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放于利而行,多怨”、“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

·

安”,这些片言片语每句话皆可有诸如上面的那些疑问。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不同于《论语》,《孟子》中有论理的展开,那么孟子又是如何论理立论的呢?孟子尊尧舜汤武,主张仁政,“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那么孟子仁政内容是什么?孟子是如何论述仁政的呢?梁惠王章句上有一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锦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之以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即是孟子的仁政治国思想,也可看做儒家治国思想基本内容:①衣锦食肉,生存问题的解决②庠序之教。内容即是儒家治国的基本思想:亲亲,推己及人。《孟子》中有多处说到这两个方面,即所谓的恒产于恒心的关系,“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保证农民土地,保证农

·

民充足的劳作时间是国家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基础,也是人民满足乐意的生活基础,即所谓的“二亩地一头牛”.衣食充足再施以思想教化,这即是农业社会治国治世的主要内容。现在我们更多地是在一些电视上看到的过去的门匾上的“耕读传家”道出了小农经济社会的主要规定。

孟子主张仁政治国,仁政内容如上所述,在阐述完这些内容之后,孟子多会断言“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主张仁政,也只是在强调仁政一点,然而只靠施行他之所谓的仁政一定就可以治国治世于长久?所有的朝代更迭兴衰成败都可以仁政之得失来解释说明?孔孟时百家并行,各家关于治国有不同的思想。孔孟在世时其学说皆不被采纳推行,反映了儒家思想于当时代的不适应。那么就未必治国治世必得以孔孟之仁政思想。汉时独尊儒术,以至于后世儒学成为显学,影响最大,说明儒学又是有一定道理的、可行的。故儒学有不可用时,有可用时。那么这里就需要有一个反思,一个限定,即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适用,什么情况下则不可适用。

儒家不言齐桓、晋文之事,谓之用武力,又谓春秋无义战,孟子反对武力,梁惠王掌中有一节孟子劝诫齐宣王不要扩张土地时说到:“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那么小一定不可以敌大?寡一定不可以敌众?弱国一定不可以敌强吗?依孟子之言,春秋战国终是会处于割剧状态,

·

秦国必不可以战胜六国,统一天下。是这样的吗?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皆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二十世纪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皆是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解放战争更是以一百多万的兵力战胜国民党军的四百多万的兵力,解放军又是武器装备落后,国民党军又是装备先进。那么小未必不可以敌大,寡未必可以敌众,弱未必不可以敌强。有时强胜弱,有时候强未必胜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言蔽之。

概观《论语》、《孟子》全书,似乎所有的立论都是强论断。有论理展开的地方或引譬设喻,或以尧舜汤武的前代事迹为例,或以其他没有证明的论题为依据,而没有概念反思,没有就自身的关涉的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论述,只是独断的说理,真的如此吗?

二、对中国哲学精神的思考讨论

《道德经》是中国哲学的必读经典,那么《道德经》是如何论理的?《道德经》的思想是什么呢?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生万物。”

历来思想家对这一节有不同的解释:

《淮南子-天文篇》云:“道曰规,始于一。”王念孙谓:“‘曰规’二字衍文。”

《宋书-律志》作“‘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

·

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生万物。’”

奚侗云:“《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二‘即’两仪‘,谓天地也。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万物也。”

河上公谓’一‘为’道始所生也‘,’二‘乃’一生阴阳也‘,’三‘为’阴阳生和气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

王弼注云:“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近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万物之生,吾知其主,虽有万形,冲气一焉。”

蒋锡昌谓“一”指“道”言,他说:“道始所生者一,一即道也。自其名而言之,谓之’道‘,自其数而言之谓之’一‘。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言天得道以清也。此其证也。然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万,至是巧历不能得其穷焉。老子一二三只是以三数字表示道生万物,愈生愈多之义。如必’一‘、’二‘、’三‘为天、地、人,或以’一‘为太极,’二‘为天地,’三‘为天地相合之和气,则讷也。”(此处引《帛书老子校注》高明

两千年下来,对老子的《道德经》的阅读解释者不计其数。

·

历代的思想批评积淀,人们公认其中的几家(如上面引论的),大体上形成了对老子哲学精神的一些一致的理解与解释。这里的几家之解都有文本支持,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有一定的道理。我以为这里重要的不是要一定决出谁对谁错,尽管辩理很重要。我以为这里重要的是这些解释是否切合老子思想的精神,这才是重要的。那么什么又是老子思想的精神呢?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是道,相对于西方哲学的逻各斯,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在儒家道家释家那里有不同的规定与理解,这些不同的思想同名以道,既不同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自古至今,对道的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里只是小举一例,看出在某个意义上没有人可以对道有一个具体的、绝对正确的解释。老子只是给出一个方向、一个路向,其精神需要读者去把握体悟。只给出一个方向,不给出具体的道理,这不等于说没有言说、没有给予,如果很多读者读过之后都完全的不理解,无所感、无所得,那么《道德经》就不会成为我们的国学经典,就不会两千年来被后世无数思想家所接受与肯定。这里面必有言说,而我们读过之后在某个层面也已经有理解、有所得,已经被引入一个方向,已经上路入门了。

老子哲学各章前后不一定都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让人读过之后感觉有点形散,但这里“’形‘散’神‘不散”,有基本的精神和方向在里面。通过认真的阅读思考,人们大体上可

·

以感受到老子的哲学精神,尽管有时未必可以准确言说出自己的理解与评判。在这个过程中即可以看出老子的影响,尽管是不可明言出的,所谓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我以为这正是老子哲学的精神之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哲学的特点与特征。后来中国诗词艺术创作和批评中的一个常见语汇“言有尽意无穷”可以说正是这种哲学精神的反映与表现。

·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2009年03月24日 08:23:15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

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郭象、范缜等。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也在兴起,儒释道三教首次处于三足鼎立、势均力敌阶段。 隋唐佛学。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至隋唐时期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形成了众多的佛教流派。在隋唐佛教诸宗派中,禅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典范。隋唐佛学探讨的中心议题之一是佛性问题,也就是心性论问题,内容包括人的心理活动、感觉经验、道德观、社会观、认识论以及宗教实践等。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这是儒家思想发展的第二次重大转折。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700年的指导思想。宋明理学主要有程朱(程颢、程颐、朱熹)理学、陆王(陆九渊、王阳明)心学和张王(张载、王夫之)气学三大流派。宋明理学探讨的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如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心性论、知行观、修养论、境界论等。 明清实学。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大都反对宋明理学,把理学看作是虚学。明清实学反对空谈心性,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思想解放,因而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性质。实学思潮遍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主要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 乾嘉朴学。清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人们不敢再谈论政治,因而转向了训诂考据。朴学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法,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少理论发挥,也称乾嘉汉学、乾嘉考据学。乾嘉朴学最突出的学术贡献就是对传统的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使之获得了空前发展。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西方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认知”和扬“理性”。正是从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出发,西方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对人为践履活动问题的特殊关注。 儒家和墨家思潮都明确主张“有为”、“为政”,强调以能动进取的肯定精神从事人为践履活动尤其是政事治理活动,由此建构人的积极有为的社会性存在。不过,它们之间在究竟是以仁义道德还是以功利效用作为人为践履活动的动机目的的问题上,又存在一些内在的分歧。孔子更注重“为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凸显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仁义道德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把个体的存在发展也归结为君子品格的道德修养,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墨子则更重视“为利”,主张“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凸显了效用功利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肯定了社会性的“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与此对照,道家哲学则依据“无为”精神,对从事有目的的人为践履活动持否定态度,主张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老子不仅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界定“道”的根本特征,而且还要求人们象道那样也在“无为”之中实现“无不为”的目的,即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做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在社会政事治理方面做到“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在个体生存发展方面做到“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庄子一方面坚决反对从事社会的政事治理活动,并对儒、墨两家所肯定的仁义道德和功利效用展开了激烈批判,另一方面又凸显了超功利超道德的个体精神自由在人生存在中的重要意义,主张“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企业信用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310364048.html,) 此后,中国哲学传统经历了长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理论内容也得到了明显的拓宽和深化,但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的这种关注人为践履活动的哲理精神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制约着它对各种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赵馥洁 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弘扬这种和谐精神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1)“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2)“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所以儒家崇和非争。(3)“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 1.公元前六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一次是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据《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辨”。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肉醤)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而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两次“和”“同”之辨,都深刻地阐发了“和”“同”的不同含义,明确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哲学观点,确立了“取和去同”的价值主张,并运用这一哲学思想论证了“尚和”的治世原则。 2.孔夫子明确论述了和的重大意义,提出来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二.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内涵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一团和气、一片生机。其中和谐观念是核心。包括: (一)宇宙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至高无上的大和谐。《周易彖辞》:“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庄子.天运》:“太和万物。”张载:《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谓道”,指宇宙本体的和谐状态。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太和,和之至池。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后,其和不失。是谓太和。” (二)自然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之中,和谐是自然生存发展的根本法则。《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天论》:“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义以成。”《吕氏春秋.贵公》:“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复习过程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 解

浅谈对中国哲学的理解 中国哲学,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中国哲学之精神,见仁见智,历代学者皆有不同之高见。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样,哲学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中国哲学精神是先哲们留下的精神基因、文化遗产;是我们对于先哲思想所做的一种领悟、对话、心灵的交契;是一个体悟性的话题。“中国哲学之精神”有诸多答案,无论是冯友兰的“内圣外王之道”说、牟宗三的“生命哲学”说,还是张岱年的“六大特点”说、李泽厚的“实用理性”说,这些哲学大家都是用专业性很强的哲学语言进行概括与诠释的,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是晦涩难懂的,难于理解其真谛,导致不少人以为:哲学知识的普及都是哲学家的事情。故而我就中国哲学这个问题浅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1)中国哲学是一种人生哲学。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常常从生活实践出发,研究各种哲学问题,因此特别注重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中所讲的心、性、情、气、意、良知等都表示对人生、人性以及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人生以极大的关注,理想的人生境界——精神的逍遥与解脱,是道家矢志不渝的追求。那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历来是道家所向往人生境界;佛教则把追求净化超升,从而达到“涅”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把儒家的真性、道家的飘逸、佛教的超脱融合起来,就可以体会出中国古代人生哲学的境界。因此,关怀人生实际、怎样做人,是中国哲学的独到韵味、独到精神。中国哲学就是教你“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它的理论关注点不是自然与彼岸,而是现实的人生,怎么样把人生过得更好、更有意义,无愧于祖宗、无愧于天地。正如“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人生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一)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一) 内容提要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特别是老庄、《周易》、佛学(禅宗)思想的关系最为紧密。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在“道”和“虚”这两个方面,庄学是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的审美特征的主要理论基石。《周易》经传“生生之德”的义蕴和“无往不复”的理论是宗白华建构生命本体美学的又一形而上资源。同时,宗白华美学还吸纳了禅学的妙悟的体验方式和禅境理论。建筑在中国古典哲学与传统艺术思想基石之上的宗白华美学,是以“生命”为美学本体,以“妙悟”为审美体验方式,以“艺境”为审美价值追求的三位一体的美学体系,简言之就是“生命——艺境美学”。 关键词道禅宗周易妙悟艺境生命境界中国哲学宗白华先生(1897—1986)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的奠基者。宗白华美学思想渊源有自,就其与中国古典哲学精神的关系而言,它主要与老庄、《周易》、佛学(禅宗、华严宗)的思想最为密切。①本文侧重在探讨宗白华如何接受中国哲学精神与艺术思想之影响,建构起“生命—艺境美学”的理论体系。 一、“道”与宗白华艺术美学 青年时期的宗白华偏爱中西哲学,他曾说:“庄子、康德……相继在我的心灵的天空出现,每一个人都在我的精神人格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1](151)尤其老庄思想对宗白华的人生观和艺术观有较大的影响。他认为,先秦诸子“不可能不谈到美的问题,也不可能不发表对于艺术的

见解。尤其是庄子,往往喜欢用艺术做比喻说明他的思想。”2](449),宗白华将庄学看作是中国艺术美学的一个渊源所在,庄学成为宗白华论述中国艺术美学特质的一块理论基石。总的来看,老庄哲学对宗白华美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道”、“虚”这两个方面。 1、道与“空白”的阐释 宗白华认为庄子是极具艺术天才的哲学家,他“对于艺术境界的阐发最为精妙。在他是 ‘道’,这形而上原理,和‘艺’,能够体合无间”,而“中国哲学是就‘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1](367)在老庄思想中,“道”的本质就是“无”,是虚空。庄子的“唯道集虚”、“虚室生白”的理论对中国艺术精神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诗词、书画、音乐、园林等,都重视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古代艺术家常以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画境、乐境里有空间感,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庄子的以艺见道、道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美学精神的走向,故此,宗白华说:“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1](370)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与“道”相联系,确是宗白华的创见。在宗白华的艺术美学理论中,作为宇宙意识和生命精神的老庄的“道”,既是中国美学的文化背景,也是他建构美学本体的一个主要源泉。 宗白华认为,老庄哲学对画境的渗透,使得中国画在最高的审美境界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与孔子学说的本质属性

2012年第23期总第325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32012Sum No.325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与孔子学说的本质属性 高书文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5;北京物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北京101149) [摘要]与西方哲学“理智的形而上学”不同,中国哲学在追求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孔子之学是中国这一哲 学传统的集中体现者。孔子之学的基本属性则可以界定为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以道德伦理观念为核心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一种“成德”的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的思想具有“集大成”的意义。这一“成德”的哲学具有浓郁的“实践理性” ,其成德思想的内容和逻辑进路以孔子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最为概括而精要。[关键词]中国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孔子学说;“成德”的哲学[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3-0065-03 [作者简介]高书文(1969— ),男,山东潍坊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在站博士后,北京物资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与研究部教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学。一 美国著名汉学家郝大维(David L.Hall )和安乐哲(Roger T.Ames )曾言:由于“哲学”一词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含义,造成在西方哲学界出现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到目前为止,专业哲学家很少参与向西方学术界 介绍中国哲学的工作。大体上,我们可以说,西方哲学界一直都‘无视’中国哲学,而且是纯粹意义上的‘无视’ ,至今仍然如此。”这是由于“在中国,哲学远非只指对由哲学系统和理论组成的范型与传统的专业性讨论、扩 展, ”[1]中译本序而是指包含了存在主义的、实践的、坚定的历史主义特质的一种外延更加广泛的哲学,正因为这一原因 ,“中国哲学”的价值在西方学术界就遭到了否定,基本上被排除在了专业哲学研究的领域之外,这使得“中国哲学”这一说法显得非常尴尬。 例如,黑格尔认为,哲学的起点是思想的自由,只有当人类超脱了自然阶段而达到思想自由时才产生了哲学。他认为能称之为“哲学”的只有希腊哲学和日耳曼哲学。他以自己所划定的哲学领域而对中国哲学多有非义,认为中国哲学, 尤其是孔子的学说不属于哲学史的“正史”范围之内。当然,黑格尔并没有否定中国哲学和孔子哲学的存在,《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一部分《东方哲学》第一节的 标题就是“中国哲学” ,并将中国哲学跟印度哲学、希腊哲学并称为古代的三大哲学系统。但是,黑格尔蔑视东方 哲学,认为“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开始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对东方哲学缺乏深知。他写《哲学史讲演 录》本来也是想把“东方哲学”排除在其对哲学史的考察的视野之外的,只是由于“新近有了一些材料” ,才对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附带说几句” 。他认为孔子算不上是一个“思辨哲学家” ,在他那里只“是一种道德哲学”,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2]120 他虽然没有否认孔子的“道德哲学”也是哲学,却断然否定了其哲学价值。 在黑格尔眼里,并非一切思想都是哲学,如宗教、法律、艺术与科学等,虽然跟哲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每一哲学范畴应该有自己的确定性。他认为人类思想中,只有“理智的形而上学”,即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这种哲学源自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辨哲学。哲学必须是被称作“理念”的精神的自我展示或自我认识的过程,而这种“理念”或精神自我展示、自我认识的过程又必须借助一个个概念和范畴来进行,所以哲学必须有系统的思想,是一个有思想的系统,否则就是思想而不是哲学。 实际上,所谓“形而上学”(metaphysics ),乃是“本体论”和“逻格斯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意指研究器物形体之上或之后的终极本体的学问。形而上学的主要内容是宇宙论和本体论,因而在谈形而上学时既要谈现 · 56·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阅读答案

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了解这个精神,必须首先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照某些哲学家说,一个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照柏拉图所说,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为王,或者王应当是哲学家;一个人为了成为哲学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使他的心灵能够由变化的事物世界“转”入永恒的理世界。柏拉图说的,和中国哲学家说的,都是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但是照柏拉图所说,哲学家一旦为王,这是违反他的意志的,换言之,这是被迫的,他为此作出了重大牺牲。儒家认为,处理日常的人伦世务,不是圣人分外的事。处理世务。正是他的人格完全发展的实质所在。他不仅作为社会的公民,而且作为“宇宙的公民”,即孟子所说的“天民”,来执行这个任务。他一定要自觉他是宇宙的公民,否则他的行为就不会有超道德的价值。他若当真有机会为王。他也会乐于为人民服务,既作为社会的公民,又作为宇宙的公民,履行职责。由于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哲学必定与政治思想不能分开。尽管中国哲学各家不同,各家哲学无不同时提出了它的政治思想。这不是说,各家哲学中没有形而上学,没有伦理学,没有逻辑学。这只是说,所有这些哲学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政治思想联系着,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既代表他的整个哲学,同时又是他的政治思想。举例来说,名家①以沉溺于“白马非马”之辩而闻名,似乎与政治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名家领袖公孙龙“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公孙龙子·迹府》)。我们常常看到,今天世界上每个政治家都说他的国家如何希望和平,但是实际上,他讲和平的时候往往就在准备战争。在这里,也就存在着名实关系不正的问题。公孙龙以为,这种不正关系必须纠正。这确实是“化天下”的第一步。由于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所以学哲学不单是要获得这种知识,而且是要养成这种人格。哲学不单是要知道它,而且是要体验它。它不是一种单纯的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得多的东西。(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有删改)【注】①名家:先秦时期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并且以善辩成名的一个学派。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关于“内圣外王”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中国的圣人具有内圣外王的品格,不能脱离尘罗世网、脱离社会,不能不问世务。B.“内圣外王”是说圣人不仅要致力于心灵的修养,也须看重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C.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发展内圣外王的人格,使出世和入世统一成一个合命题。D.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与柏拉图所说的“哲学家——王”观点是一致的。E.中国哲学所探讨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因

3.24(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学者论坛))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学者论坛) 中国传统哲学是相对于中国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而言的。学术界一般把公元前11世纪的殷周时期,也就是传说周文王推演《周易》的时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黑格尔把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并称为世界三大哲学。今天,人们关注中国传统哲学,是期望能从中得到新的启示。 发展脉络 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先秦子学。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思想异常活跃,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形成了众多思想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先秦哲学探讨的重点侧重于政治、伦理、道德、人生等问题。可以说,先秦子学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掀起了中国哲学发展的第一次高潮。 两汉经学。汉代统治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始定于一尊,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从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用了大约近400年时间。此外,在汉代,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外来文化第一次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汉代的主要哲学家有董仲舒、王充等。 魏晋玄学。魏晋时期,一反两汉时期繁琐的经学及神学目的论,尊崇老子、庄子及《周易》,号称“三玄”。这一时期,在思想上和思维方式上出现了一次大的解放。魏晋玄学讨论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一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二是本与末、有与无、动与静、一与多的关系;三是语言和思想的关系;四是肉体和精神的关系。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裴(危页)、欧阳建、

中国哲学的精神 阅读答案

中国哲学的精神①中国哲学的历史中有个主流,可以叫做中国哲学的精神。为了解这个精神,首先必须弄清楚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寻求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②对于每一种人,都有那一种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从事于实际政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为大政治家。那么专就一个人来说,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能够成为什么呢?照中国哲学家们说,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问题就在于,人如欲得到这个同一,是不是必须离开社会,或甚至必须否定生? ③照某些哲学家说,这是必须的。佛家的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道家的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这些都是以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出世的哲学。而另有一种哲学,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即普通所谓入世的哲学。从入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出世的哲学是太理想主义的,无实用的,消极的。从出世的哲学的观点看,入世的哲学太现实主义了,太肤浅了。它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错得很。④有许多人说,中国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说得完全对了,或完全错了。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不能说这些人说错了,因为中国哲学,无论哪一家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在表面上,中国哲学所注重的是社会,不是宇宙;是人伦日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照字面讲,这句话是说,圣人是社会中的道德完全的人。由此似乎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中国哲学中所谓圣人,与佛教中所谓佛以及耶稣教中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圣人似乎尤其是如此。在古代,孔子以及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大加嘲笑,原因就在此。⑤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中国哲学不是可以如此简单地了解的。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然而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⑥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对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呢?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1.下面是关于中国哲学的精神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A.寻求如何解决个人与宇宙的同一,是否必须离开社会,甚至必须否定生这一问题。B.寻求如何解决中国哲学是出世哲学,还是入世哲学,或者是二者兼有的问题。C.寻求如何做到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的方法,达到中国哲学的最理想主义。D.寻求解决将中国哲学的入世出世这对反命题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整体的问题。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世的哲学讲求超道德价值,主张人要想得到最高的成就,就必须离开社会,甚至脱离生。B.入世的哲学只讲求道德价值,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讲政治,说道德。C.佛家的生就是人生的苦痛的根源,道家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柏拉图的肉体是灵魂的监狱,都是对生的否定。D.中国哲学中的所谓圣人,与佛教中的所谓佛以及耶稣教中的所谓圣者,是不在一个范畴中的,因为中国哲学中的理想人格,是讲求入世的。3.下面是对本文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从中国哲学的历史的主流入手进行论述,突出了绝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在文中具有统帅全文的作用。B.文章二至三段扣住是否必须离开社会甚至必须否定生的问题,论述了出世的哲学和入世的哲学对这问题的不同看法及它们各自的局限。C.文章四至五段论述了中国哲学表面上看是入世的哲学,实际上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然而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写在《中国哲学小史》读后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在《中国哲学小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出于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先生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

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

中国哲学的特点

从中国哲学的精神追求看中国哲学之特点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丁灵平 当我们研究中国哲学的时候,不难发现,有三个关系始终贯穿中国哲学的始末,即天人关系,身心关系,人我关系。这三个关系式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关系的研究,中国哲学有着其独特的精神追求,简要归结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中和之道”。下面我们就从中国哲学的这些精神追求来对中国哲学的特点作简要的分析归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的思想家一以贯之的追求,对于天道或曰天理的探讨是中国传统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按冯友兰之观点,中国哲学中研究天道之部分,约略相当于西洋哲学中之宇宙论。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又使得中国哲学未显著地将个人与宇宙分而为二,不强调本体与现象的二分,而提倡本体与现象的统一。在这种思维主导下的中国哲学在宇宙论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中国哲学的主流是自然生机主义的,没有造物主或上帝。是气的哲学而不是西方所谓原子论的哲学,气的哲学认为宇宙变动不居,永恒运动,大化流行,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如《周易》中所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创进的宇宙,普遍联系的宇宙。世界自身的永恒运动,创新,变化,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否定,日生日成,日新其德,革故鼎新,除旧布新是中国哲学的主调。 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易、诚、仁、太极等本体是超越的本体又是内在的本体,强调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以上宇宙观与身心关系、人我关系的探讨相联系的表现便是中国哲学中宽容、平和的心态,有弹性的动态统一式的中庸平衡的方法论;以及与人交往中的相互妥协彼此理解与沟通而求人我和洽。 因着这种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中国的思想家们把自然宇宙,道德世界与艺术天地整合起来,把充实的生命与空灵的意境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思想文化体系。 金岳霖说,中国哲学家与他的哲学是一致的,哲学家的生活就是在实践他自

中国哲学问题

中国哲学问题 第3讲中国哲学问题 要包括:西方哲学的精神 3.1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严格说来,中国哲学被称之为中国哲学,始于20世纪初,以胡适为首的一些留洋中 国学者按照西方哲学的概念系统,疏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工作,迄今不过百年。在中国 研究中国哲学,自始就面临着合法性的危机。 把中国哲学归属于哲学的名下,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前有黑格尔,后有德里达。黑 格尔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从希腊开始,由于东方人的精神还沉浸在实体之中,尚未获 得个体性,因而还没有达到精神的自觉或自我意识。所以,所谓中国哲学还不是哲学,不 过是一些道德说教而已。黑格尔提出,中国“只停留在最浅薄的思想里面”,“找不到对 于自然力量或精神力量有意义的认识”,“没有 1概念化,没有被思辨地思考”。(《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黑格尔甚至说:“为 了保持孔了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2 对于黑格尔的问题,胡适在《中国哲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版)的 《导言》中对哲学的定义,什么是哲学史,哲学史的目的,哲学史的史料以及“中国哲学 在世界哲学史上的位置”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的规模和范式。 如蔡元培所说的:“我们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 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形式。”3 如果没有学习过西洋哲学史,就会停滞在儒家古史观这一阶段。 冯友兰明确地说:“所谓中国哲学者,即中国之某种学问或某种学问之某部分之可以 西洋所谓哲学名之者也。所谓中国哲学家者,即中国某种学者可以西洋 4所谓哲学家名之者也。” 贺麟说:“辩证法唯物论盛行于‘9.18’前后十年左右。当时有希望的青年几乎都曾 受此思潮的影响。那时的中国学术界,既没有重要的典籍出版,又没有伟人的哲学家领导。但青年求知的饥渴,不因此而稍衰。于是从日本传译过来的辩证法唯物论的书籍遂充斥坊间,占据着一般青年的思想了”(《当代中国哲学》. 北京:胜利出版社.1947年,第2页) 1 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 北京:三联书店,1956. 122—123。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 北京:三联书店,1956,120。

简述中国书法中的哲学精神

简述中国书法中的哲学精神 卫文明 对于书法,古往今来有各种各样地认识和理解。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也有说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林语堂说,“书法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学观念的基础。”;宗白华说,“书法代替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而唐朝张怀瓘提出了“文则数言及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得简易之道。”,他的话引证了“书为心画”的观点。可见,书法是以文字(汉字)书写为基础,通过线条为表现手段,借助笔墨表达来追求自然物象之美,体现人格审美象征性,以达到对自然真理的感悟和追求,实现人文价值情怀,并且实现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和传递。然而,由于近现代受西方西学思潮的兴起和影响,尤其受到西方艺术思想的冲击,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全盘西化。近年来很多国内外书法界的朋友,非常担心,传承了三千年的书法艺术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没落。他们认为,纵观历史,书法文化艺术所遭遇的严峻挑战,无逾于今日者。 数千年来,书法在中国的社会生存中地位显赫。许多位帝王的躬行实践和大力的提倡,士大夫的作为安身立命的首要技艺,以及全社会高度一致的认同趋向,使书法文化的传承从未遇到过大的危机。而今天则不同了,在当今的现代社会里,高科技的日益发达,使书写由手工劳动变成了键盘上计算机的自动操作,地

球村的逐渐一体化又使得中国独特的书法审美体系面临西方美学理论和戒律的冲击。他们的危机感是有道理的,是有所依据的,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认为书法作为一门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在它的传承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却始终是它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特质。书法的魅力,归根结底来自其丰富的中华民族哲学的表现力,这一点是计算机打字永远无法取代的。书法艺术,要以自身价值的确立为目标,而确立的标准就是中国优秀的哲学思想体系。要树立这样一杆标尺,取得和西方文明和思想的平等对话权。 中国的优秀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精髓,更应该是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应该对全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就书法而言,它的形态美、意识美、它的十足的韵味完全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来进行诠释和理解,而非一定要有采用艺术解构、空间论等西方的艺术标准去强言附会。要找到书法自已的本体,不要迷失在他人的标准里。古人说,书画同源,书画相通,书法具备绘画的布局和章法;书法也具有音乐所具有的内在节奏和旋律,具有时间的流动性,不可逆性和线条的单维特征;书法也表现出建筑学所要求的平衡和稳定的美感,以及内部空间结构要求;也有人说,书法具有舞蹈的韵律和意境。我国近代书法家沈尹默也曾说,“世人公认中国书法为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国画这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韵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心怡。”所以,只是简单地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造型,或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中国哲学精神浅谈 要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问题,首先要明白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说到哲学,就必须谈到宗教,这样也就要明白什么是宗教?当然,对于这个问题,不同人可以有不同解释。这里讲的哲学,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宗教也和人生有关,每种宗教大多有一种哲学思想,而宗教则是以某种思想外加教条、组织等构成的。哲学是以人生为研究对象的,它以反思也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作为基础从而产生了人生论、宇宙论、知识论。我们自然应当把自己当作宇宙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就开始思想我们的思想,就有了思考宇宙的思想,得到了思想思想后的思想,也就是哲学家所说的“一切存在之全”,也相当于惠施所云的“大一”。只有反思自己思想后得到的思想才是知识,才是认知世界的能力。 关于中国哲学的地位问题,还要牵扯到“超道德价值”这个概念。所谓超道德价值,是高于道德价值的。比如说爱人是道德价值,而爱宇宙则是属于超道德价值范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超道德价值就是对超乎现实的追求,中国人对于超乎现实的追求的欲望也是存在的。因此,中国古代哲学注重的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不是注重增加一个人的知识。道家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区分了为学和为道两个概念,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哲学是属于为道范畴的。

二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和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家们力图要解决一些问题。其一:如果一个人要获得个人与宇宙的统一,那么是否要远离社会或是要否定“生”?这个问题,道家和佛家的观念是差不多的。佛家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监狱,所以必须要脱离尘网,脱离人生这个痛苦的根源。道家认为“以生为附赘悬疣”,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必要时可以放弃生。显然这种哲学思想在当时无论如何都是有消极意义的。如果人人都想成为圣人,即完成个人与社会的完美统一,那么他们都会远离社会,这样和道家“小国寡民”的思想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因此,他们的思想显得过于片面。还有一种哲学与这种所谓的“出世思想”相悖,即普通的入世哲学。这种哲学,不是超道德价值论,而是普通的道德价值。然而,孔子无疑是持这种入世思想的,这也成为出世哲学者的批评理由,即太过于现实主义,太过于肤浅。其实,无论哪一派,中国的中哲学都是出世和入世的统一体,他们都会提到政治、道德。当然,中国哲学的关注点在于人伦日用,注重实际社会,而不是空泛的指天、宇宙。即使是宋代新儒学和明清之际,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也都是关注人的,如格物致知等,他都是为人服务的。总的说,表面上看中国哲学是如此的,实际上,中国哲学很实用,但又并不肤浅。 说到入世与出世,就可以与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相联系。这两者是对立的,而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将二者有机统一。要完成这两个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