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公式

无功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公式

1、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

S×COSφ=Q

2、相无功率Q‘=? 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3、因为:Q =2πfCU^2 ,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0.04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4、“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5、因为:Q =2πfCU^2 ,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6、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0.015Kvar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20Kvar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15.198Kvar

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和安装容量【海文斯电气】

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和安装容量【海文斯电气】 1、电容器补偿容量计算 在电网实现无功补偿实际上是通过对电容器进行投切来进行的,使电网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状态。通过确定电容器容量的补偿容量,可提高整个无功补偿系统的可靠性以及补偿效果。但在进行无功补偿之前必须要确定所需补偿容量的大小,这就需要掌握电容器补偿容量的计算方式。假设配电网中的有功功率为P,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为Q C,补偿前的功率因数为cosα,补偿后要得到的目标功率因数为cosβ,则补偿容量可用下图计算: 通过Q C=U2ωC可以计算出补偿所需要的电容器容量,即: 如果无功补偿投入与切除电容器的功率因数门限分别设定为cosθ1、cosθ2,则通过计算,可得到的补偿容量公式如下图所示。 2、电容器安装容量分组方式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次投入电容器组容量过大,会对电网造成冲击。所以在得出补偿容量之后,需要把电容器分成多组进行投切。合理的分组,可以使各组电容器的投切次数基本相等,降低电容器投切频率,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电容器的分组方式可分为等容分组与不等容分组方式。 所谓的等容分组方式,就是各组电容器的容量相等,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在补偿时各组电容器可以相互替换。海文斯电气给出的建议是让各分组电容器容量不相等,例如需要补偿200kvar,可采取180kvar、20kvar进行组合补偿,日常自动采用180kvar补偿,当补偿不够是,投切20kavr的分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补偿精度。 在综合考虑补偿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海文斯电气给出的建议是采用容量不相等分组方式,该方式控制过程虽然较为复杂,但是可大大提高补偿精度。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完整版

电容补偿计算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感性负载的视在功率S×负载的功率因数COSφ = 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 S×COSφ =Q 2、相无功率Q‘ = 补偿的三相无功功率Q/3 3、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380v时,无功容量是Q=45Kvar 4、“多大负荷需要多大电容” : 1)你可以先算出三相的无功功率Q; 2)在算出1相的无功功率Q/3; 3)在算出1相的电容C; 4)然后三角形连接!

5、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10Kv时,无功容量是Q=3140Kvar 6、因为:Q =2πfCU^2 ,所以: 1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1000μF电容、额定电压220v时,无功容量是Q= 提高功率因数节能计算 我这里有一个电机,有功功率 kw 视在功率 kva 无功功率 kvar 功率因数cosφ= 电压是377V 电流是135A 麻烦帮我算一下功率因数提高到所节约的电能,以及需要就地补偿的电容容量,请给出公式和注意事项,感谢! 满意答案 网友回答2014-05-03 有功功率是不变的,功率因数提高到以后,无功功率降低为Q=P*tgφ= P*tg(arcosφ)=P*tg=*= 需补偿容量为 视在功率也减小为P/cosφ==所节约的电能是不好计算的,因为电能是以有

无功补偿柜电容器容量的计算

无功补偿柜电容器容量的计算方法 无功补偿技术工程师:寇工 (希拓电气(常州)有限公司) 在提及电容柜时,常提到“容量”是多少这个问题。容量,何为容量?其实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①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变压器的总共),单位KVA; ②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一般取变压器容量的20~40%,取30%较多; ③电容器的额定容量(电容器的功率),单位kvar(千乏)。 那么电容器的功率与低压防爆电容器无功功率补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个公式看出: Q=2?π?f?C?U2 注:Q表示电容器的功率,单位kvar;f表示系统频率,50Hz/60Hz;C为电容器容量,单位uF (微法);U表示系统电压,单位kV(千伏)。 我们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电容器的功率与施加到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其中,电容器有一个重要参数叫额定电压,对应额定电压有其额定功率,我们举例说明。 场景:选择电压为480V,额定功率为30kvar的电容器时: 问1:当其用在400V系统中,其输出功率为多少呢? 这是常遇到的问题,电容的额定电压一定大于系统的电压,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很快算出来: Q400=Q480×(4002/4802) =30×(4002/4802) ≈20.8kvar 则,当其用在400V系统中,其输出功率为20.8kvar。

问2:为什么要选择额定电压高于系统电压的电容器呢? 解答:因为电容器经受过电压危害时将快速损坏,为了保障电容器的运行安全,需要选择额定电压大于系统电压的电容器。 希拓小贴士:以低压电力电容器、高性能电抗器、高可靠投切开关、控制系统为主体,实现低压无功补偿功能。主要应用于谐波严重场合的无功补偿,在一定程度上有吸收消除谐波的功能。 由以上可知,如果无功补偿支路设计为纯电容器的话,无功补偿支路的输出功率要根据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系统电压进行折算。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装功率(安装容量)和输出功率(输出容量)。 ①安装功率常指:电容器的额定功率; ②输出功率常指:电容器在系统电压下的实际输出功率。 参照上面举例,我们可以知道:将额定电压为480V,30kvar的电容器应用于400V无功补偿系统,则此系统安装容量为30kvar,其输出容量为20.8kvar。

补偿容量计算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1. 确定串联电抗器电抗率及电容器额定电压 由于自动补偿装置投切较为频繁,为将电容器合闸涌流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以保证电容器使用寿命,故电抗器的电抗率选择为6%;由于母线电压为6.3kV ,,考虑电抗器对电容器端子电压的抬升作用,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为6.9kV 。 2. 电动机补偿容量计算 采用“目标功率因数法”计算电动机补偿容量,根据国家标准GB12497-1995《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在该标准中“6.4.1电动机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给出公式,如下: Q C )(11??tg tg P -= (1) 该公式可转换为:Q C ])(cos )(cos [1111---?=??tg tg P 式中:Q C ——就地补偿的无功功率,kvar ; P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kW ; cos ?——电动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cos ?1——电动机补偿后目标功率因数; η β ?= N P P 1 (2) 式中:N P ——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kW β——电动机负载率 η——电动机效率 3. 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 △Q=Q 0+Q K ×βt 2 (3) 式中:△Q ——变压器无功损耗 Q 0——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Q 0=(I 0%Se )/100 Q K ——变压器短路无功损耗,Q K =(U K %Se )/100 βt ——变压器负载系数,βt =(∑P 1)/ cos ?×Se 4. 额定容量选择 根据补偿容量计算结果采用就近原则选取电容器标准容量规格。 5. 验算补偿装置实际输出容量 根据电容器额定容量、电容器额定电压及电抗率验算母线电压为6.3kV 时装置实际输出容量,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及表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法及表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主要取决于几个关键因素,包括系统负荷的功率因数、补偿前后功率因数的目标值、以及负荷的电流值。以下是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计算负荷的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真实功率)与视在功率(总功率)的比值。有功功率是指电器在使用中消耗的电量,而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存在的总电量。功率因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功率因数 = 有功功率 / 视在功率 第二步,确定补偿后希望达到的功率因数。这通常是由电力公司的要求或者由电器设备的规格来决定的。例如,如果你的电力公司要求所有用户的功率因数至少为0.9,那么这个值就是你的目标功率因数。 第三步,计算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是没有做任何实际工作,但仍然需要供电的能量。它是由于电感或电容的交变电流与电源的电压之间的相位差而产生的。无功功率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无功功率 = 视在功率 * (1 - 功率因数的平方) 第四步,根据负荷电流值,利用以下公式求得补偿电容器的容量: 无功电容容量 = 无功功率 / (2 * π * 频率 * 负荷电流值) 以上步骤中的所有数值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其中,有功功率可以通过测量设备运行时的电量消耗来得到,视在功率可以通过测量设备运行时的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得到,负荷电流值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电流有效值得到。 对于无功电容容量的选择,除了以上的计算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准的电容容量,例如10k乏、20k乏、50k乏等。需要注意的是,电容器的容量和电压等级以及电流等级都是有关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此外,也应当考虑一定的余量以应对负载变化。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础知识

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基本知识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 Q = Ptg φ1——tg φ2 =P 1cos 1 1cos 12 212---ϕϕ tg φ1、tg φ2——补偿前、后的计算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P ——有功负荷 Q ——需要补偿的无功容量 并联电容器组的组成 1.组架式并联电容器组: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并联电容器专用熔断器、组架等; 2.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组无容量抽头:并联电容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或隔离带接地、放电线圈、串联电抗器、氧化锌避雷器、组架等; 并联电容器支路内串接串联电抗器的原因: 变电所中只装一组电容器时,一般合闸涌流不大,当母线短路容量不大于80倍电容器组容量时,涌流将不会超过10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可以不装限制涌流的串联电抗器; 由于现在系统中母线的短路容量普遍较大,且变电所内同时装设两组以上的并联电容器组的情况较多,并联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时,所受到的合闸涌流值较大,因而,并联电容器组需串接串联电抗器; 串联电抗器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是当系统中含有高次谐波时,装设并联电容器装置后,电容器回路的容性阻抗会将原有高次谐波含量放大,使其超过允许值,这时应在电容器回路中串接串联电抗器,以改变电容器回路的阻抗参数,限制谐波的过分放大; 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

对于纯粹用于限制涌流的目的,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可选择为0.1~1%即可; 对于用于限制高次谐波放大的串联电抗器;其感抗值的选择应使在可能产生的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为感性而不是容性,从而消除了谐振的可能;电抗器的感抗值按下列计算: X L =K错误! 式中X L ——串联电抗器的感抗,Ω; X C ——补偿电容器的工频容抗, Ω; K——可靠系数,一般取1.2~1.5; 对于5次谐波而言,则 X L =1.2~1.5×错误!=0.048 ~0.06X C 一般定为0.045 ~0.06X C = 4.5 %~ 6 % X C 对于3次谐波而言,则 X L =12%~13% X C 电抗器的端电压和容量的选择 电抗器的端电压=电容器的相电压×电抗率 每相电抗器的容量=每相电容器容量×电抗率 电抗器的额定电压为并联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电抗器的种类: 油浸铁心式:CKS或CKD, 可用于户内、户外; 干式空心电抗器CKGKL,可用于户内、户外;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一、无功补偿装置介绍 现在市场上的无功补偿装置主要分为固定电容器组、分组投切电容器组、有载调压式电容器组、SVC和SVG。下面介绍下各种补偿装置的特点。 1) 固定电容器组。其特点是价格便宜,运行方式简单,投切间隔时间长。但它对于补偿变化的无功功率效果不好,因为它只能选择全部无功补偿投入或全部无功补偿切出,从而可能造成从补偿不足直接补偿到过补偿,且投切间隔时间长无法满足对电压稳定的要求。而由于光照强度是不停变化的,利用光伏发电的光伏场发出的电能也跟着光伏能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固定电容器组不适应光伏场的要求,不建议光伏项目中的无功补偿选用固定电容器组。 2) 3) 4) SVC -Qc+Q TCR 数。由于 设备。 源。由于SVG响应速度极快,所以又称为静止同步补偿器,简称STATCOM。SVG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可关断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组成自换相桥式电路,经过电抗器并联在电网上。适当的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电流,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SVG 既可以发容性无功,又可以发感性无功,且其无功可连续调节。其优点是无投切延时,且补偿为连续线性补偿。因此在用户的光伏升压站内要求配置SVG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二、无功补偿容量计算: 1.35kV电压等级及以下的架空线、35kV电压等级以下的电缆充电功率忽略不计。 110kV电压等级及以上的架空线可查电力系统设计手册P229表8-6.

35kV电压等级及以上的电缆参考厂家样本. 线路充电功率计算公式:Q=w×C×L×U2=(2×3.14×50)×(0.2146×10-6)×1×(35×103)×(35×103)=82.5kvar C=0.2146 uF/km L为线路长度(km) U为线路额定电压(V) 线路无功损耗计算公式:Q=(P2+Q2)/U2×w×L×L’=(15002+3002)/(35×35)×(2×3.14×50)×(0.338×10-3)×1=202var L L’ 2.3696kvar。 3kvar)=N×( 1. Ue 系数 2. L为电缆长度(km) Ue为线路额定电压(kV) 6~35kV电缆可查电力系统设计手册P191表7-25. 消弧线圈容量为Q=KI C U N/√3 其中K为过补偿系数,一般取1.35,U N为额定线电压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式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方式 无功补偿容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用于补偿电力负载中产生的无功功率的容量。在电力系统中,负载通常会产生一定的无功功率,这会导致电压的降低和能量的浪费。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能量利用率,需要通过无功补偿来消除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方式是通过考虑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和功率因数来确定的。首先,需要确定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需求,即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量。无功功率需求可以通过测量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和有功功率来计算。 功率因数是指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在电力系统中,功率因数的范围通常为0到1之间。当功率因数为1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无功功率为0;当功率因数小于1时,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小于视在功率,存在一定的无功功率。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需要通过无功补偿来消除无功功率,从而减小功率因数的值。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功率因数的改善程度和无功功率需求来确定。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一些公式和计算方法来确定无功补偿容量。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容性补偿和感性补偿。容性补偿是通过连接电容器来提供无功功率,以降低功率因数。感性补偿则是通过连接电感器来提供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

在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时,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目标和无功功率需求。功率因数目标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和性能指标来确定。无功功率需求则是根据电力负载的特性和运行状况来确定的。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的基本公式如下: Qc = P * tan(acos(λ) - acos(λc)) 其中,Qc为无功补偿容量,P为有功功率,λ为功率因数,λc为功率因数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结果应该合理且符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求。过高或过低的无功补偿容量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能量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需要结合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进行。不同的电力系统可能具有不同的无功功率需求和功率因数目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无功补偿容量。 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通过消除无功功率来提高功率因数和能量利用效率。在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时,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目标和无功功率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无功补偿容量。通过合理的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和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能量利用效率。

动态无功补偿常用计算公式

动态无功补偿常用计算公式 1 功率因数PF 1=P/S 1j ×S 1j /S 1 P有功功率 S 1j 基波视在功率 S 1 视在功 率 2相位功率因数cosφ 1=P/ S 1j 3畸变率THD 1= S 1j / S 1 0.955-0.93(根据谐波大小而定) 4视在功率S 1=3U 1 I 1 KVA 5视在基波功率S 1j = S 1 ×THD 1 KVA 6基波无功功率Q 1= S 1j ×sinφ 1 7补偿后功率因数PF 2= P/S 2 J ×S 2 J /S 2 8畸变率THD 2= S 2 J / S 2 9视在功率S 2=3U 2 I 2 KVA 10视在基波功率S 2 J = S 2 ×THD 2 KVA 11基波无功功率Q 2= S 2 J ×sinφ 2 12基波补偿容量Q c =P×(tgφ 1 -tgφ 2 ) 13基波补偿电容值C=( Q c /3U2 ab ω )×1-δμF ω 电源角频率δ 感性与容性比 14变压器谐波阻抗(角内)X bn =3n U2 ab U K /100S e Ω n谐波次数 S e 变 压器额定容量 15电容器基波电流I C =U ab ω C/1-δ A 16电容器基波电压U C = U ab /1-δ V 17滤波器感性容性比δ=LCω2 18补偿线电流I L =3 I C =3U ab ω C/1-δ A 19滤波电感电压U l = U C - U ab = U ab δ/1-δ V

20 n 次滤波器滤除率γn = X bn /(X bn +X fn ) %比 21 n 次滤波器滤阻抗X fn =n 2δ-1/n ω0C Ω 22 n 次滤波器滤电阻R n =n ω0L n /q Ω q 值滤波电感有功与无功比 23谐振频率f=1/2π× LC /1 HZ 24电源容性升压ΔU=U 0s ×(Q c /S ) V 25电容器基波容量Q ce =ω0CU 2 KVAR 26电抗器基波容量Q le =ω0LI 2le KVAR 27容抗X c =1/n ω0C Ω 28感抗X l =n ω0L Ω 29视在功率S= 22Q P + 30功率因数COS φ=P/S 31n 次滤波器效果γ=1/(1+100S (n 2δ-1)/ n 2Q (1-δ)u k ) 32 基谐比ξ=3I h γU 2/Q 33电容器谐波升压ΔU CN =I N /3ω0NC 34三相电容器谐波容量 Q N =I 2N 3/ω0NC 整流装置的控制角α,换相重叠角γ及负载电流Ιd 与谐波电流的关系 由于整流变压器漏抗的存在,可控硅整流装置的换相不是瞬间完成的。在换相期间,换相的两个可控硅同时导通,换相的两相电压间短路,这段同时导通的时间以换相重叠角γ表示。同时,整流变压器漏抗的存在,也使得整流装置的整流电压有所降低。对三相桥式整流装置,有如下关系存在: αsin 26a a SCR L u dt di = (1) d a a I u x 62cos )cos(- =+αγα (2) d a a d I x u U π α26cos 34.2- =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