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研究现状

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

的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形成机理,对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研究现状完成了调研。整理了世界各地研究团队的成果,展示了2000年以后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现状,发现人们得到了最高634次谐波锁模脉冲,对应的重复频率为10GHz。其中研究人员的光纤激光器所使用的掺杂增益介质以铒、镱为主,锁模方式主要为主动类型锁模以及NPR被动类型锁模。本文为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光学频率梳;锁模光纤激光器;高次谐波锁模;研究现状

0引言

飞秒光学频率梳诞生以来,在精密测距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因其具有脉宽极短、峰值功率高、稳定性高等优点,为高速、高精度测量距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防军事测量、测绘、工业加工等领域对测距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纳米量级测距的重要性,飞秒激光也越来越受人重视。飞秒光梳是一种脉冲持续时间为飞秒量级的脉冲光。在频率域上,表现为间隔相等,具有确定相位关系的谱线。自由运转激光器输出的个纵模是不相干的,其相位以及振幅都不同且一直在变化。来自泵浦源的能量抖动、谐振腔长受温度影响发生形变等因素,都会引入额外的相位噪声。锁模技术可以使各个纵模按确定的相位关系进行分布,使激光器输出峰值功率很高的超短脉冲。重复频率与载波包络偏移频率是光梳的两个重要自由度,前者代表输出脉冲在频域上相邻梳齿的间隔,后者代表脉冲的包络峰值与载波峰值的差值。通过对重复频率以及载波包络偏移频率的锁定,可以得到更稳定的光梳系统。目前掺镱光纤激光器重复频率已经能做到1GHz,但这并不能满足一些尖端设备的需求,比如激光雷达系统的运作就需要几十GHz的高精度载波频率信号。谐振腔的长度有下限,通过缩短谐振腔的长度很难得到较高的基本重复频率。谐波锁模的方法,无需在腔内

添加额外的元器件即可迅速提高光纤激光器重复频率,摆脱了腔长的限制,被人

们广泛地研究。谈到光梳就不得不提到两位科学家Theodor W. Hansch 和John L. Hall。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德国科学家T. Hänsch于1978年首先提出了“飞秒

激光光学频率”这么一个概念,他觉得超短脉冲激光可以用来连接微波频率和光

学频率。因为对光学频率梳技术作出的贡献,Theodor W. Hansch 和John L.

Hall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足以说明两位科学家及其

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对人类来说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1光纤激光器的介绍

光纤激光器有不少优点:体型小、稳定性好、效率高、输出功率高等。光纤

激光器的稳定性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这得益于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非常大,

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由于激光腔内大部分光在光纤里传播,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这也意味着维修光纤激光器时,只需要调整一些镜子、波片、光栅对等仪器,相较于固体激光器维护起来更加方便。光纤激光器使用掺稀土元素玻璃光纤作为

增益介质,掺杂离子的类别和浓度都对激光器的运转起到很大的影响。可掺杂的

稀土元素有很多,如:镱、铒、铥、钕、钬等,它们的吸收与发射波长如图1所示。

图1 各种稀土元素的吸收与发射波长

这些稀土元素拥有很宽的光谱范围,因此光纤激光器发射波长的覆盖波段也

很宽。在光纤激光器的方面,铒离子和镱离子是最常见的掺杂离子。重点介绍一

下掺镱光纤激光器。在1961年,美国的 Snitzer 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稀土离子

在玻璃中产生激光现象,并提出了光纤激光器方面的设想。起初,镱离子并没有

在激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1989年,英国的Hanna 研究小组首次报道了掺镱

单模光纤激光器获得连续激光输出,其输出功率为4mW ,相对应的斜率效率为15%,同时实现了输出激光在1015-1140nm 范围内可调谐。尽管当时实验中光纤

的吸收效率较低,但 Hanna 这一工作让人们认识到镱离子的独特优势。受限于

浓度猝灭的影响,掺铒光纤激光器的最大输出功率只有几百瓦。与其相比,掺镱

光纤激光器可以输出过千瓦的功率,在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镱离子的能级结

构比较简单,可以做成掺杂浓度很高的光纤,这有利于缩短光纤的长度,意味着

可以得到更高的重复频率。

2激光锁模技术的类型与原理

锁模技术可以产生超短脉冲,主要分为主动锁模与被动锁模。现在普遍研究

的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一般有典型的基于调制器的锁模光纤激光器、有理数谐波

锁模光纤激光器和注入型锁模光纤激光器。被动锁模激光器则主要分为非线性偏

振旋转锁模(NPR),非线性光纤环路反射镜锁模、可饱和吸收体被动锁模等类型。以非常常见的NPR锁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锁模技术的原理。

线性旋转偏振锁模是一种与克尔效应有关的锁模机制,人们也称之为克尔型

被动锁模。在其锁模过程中,自相位调制起到主要的作用,且伴随着时域内的幅

度调制。当弱光和强光入射到光纤时,由于双折射效应,它们从光纤出射的椭圆

偏振光与光纤的x轴的夹角是不同的。加入一些偏振控制器如半波片、四分之一

波片使其透光的偏振方向与强光导致的偏振方向一致,可以起到一个类似于饱和

吸收体的作用,从而将强光筛选出来,弱光则渐渐消失。图2是一个典型的非线

性旋转偏振锁模的示意图[1]。

图2 典型的非线性旋转偏振锁模示意图

3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形成机理

当光纤激光器工作在负色散状态下, 锁模脉冲的特性与孤子脉冲特性类似,

以这种典型的激光器为例,介绍高次谐波锁模的原理。增大泵浦功率, 腔内平均

信号光功率会增大, 由于孤子峰值功率限制效应(peak-power-limitingeffect)[2],

激光器输出的单脉冲能量并不会相应增大,导致腔内形成多个脉冲。孤子激光器中的脉冲运转个数N等于腔内能量除以孤子能量。N通常情况下不是一个整数,其中整数代表的成分为孤子成分,剩下的部分是非孤子成分。由于孤子成分与非孤子成分的相位不同,孤子之间会形成相互排斥的作用力。提高泵浦功率,调整偏振器件,改变孤子与非孤子之间的相位差,最终使脉冲以相同的幅度、间隔在激光器内运转,导致高阶谐波锁模光脉冲的形成[3]。超模噪声常出现在谐波锁模现象中。在等于脉冲重复频率的带宽内,基频锁模脉冲只有一处噪声峰值,N次谐波锁模脉冲则会由于超模竞争的关系产生N个不同的噪声峰值。在这N个噪声峰值中,人们把中心频率处以外的噪声峰值称为超模噪声[4]。在激光器输出脉冲的频谱图上,可观察到超模噪声的峰值。

4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研究现状

Grudinin等科研人员于1993年首先在掺铒光纤激光器中观察到了被动谐波锁模现象[5]。2000年以后,有不少研究团队基于光纤锁模激光器,获得了高次谐波锁模脉冲,其掺杂类型以掺镱和掺铒或者是铒镱共掺为主,脉冲形态以传统孤子或者耗散孤子的形式居多。下面是本人对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现象的研究结果整理。

2003年,来自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主动锁模的掺铒光纤激光器,得到了34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脉冲宽度为37ps的最高72次谐波锁模脉冲(2.45GHz)[6]。

2004年,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光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主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主动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36.65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281次谐波锁模脉冲(10GHz)。他们的激光器输出脉冲平均功率为38mW,脉冲宽度为2ps[7]。

2006年,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激光聚变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26.8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的平均功率为100mW,脉冲宽度为22.8ps的最高4次谐波锁模脉冲(107.2MHz)[8]。

2008年,来自西安光学精密力学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主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铒光纤激光器,得到了10MHz 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23次谐波锁模脉冲(230MHz)[9]。

2011年,来自韩国Department of Physics, KAIST, Daejeon的研究人员为主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铒光纤激光器,得到了27.74 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18mW的最高34次谐波锁模脉冲(943.16 MHz),其超模抑制比大于50dB,相对强度噪声为-140dB/Hz[10]。

2011年,来自波兰弗罗茨瓦夫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为主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NPR锁模的铒镱共掺光纤激光器,得到了15.8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634次谐波锁模脉冲(10GHz),在该文章发表时,他们得到的谐波锁模次数在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相关研究中是最高的结果[11]。

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光子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基于主动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20.328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30次谐波锁模脉冲(609.844 MHz),其超模抑制比达到50dB以上,信噪比达到57dB以上[12]。

2014年,北京理工大学激光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22.85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4次谐波锁模脉冲(91.40MHz),并后续应用于超连续谱的产生,得到了700~1700nm的光谱范围[13]。

2014年,来自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工程系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1.544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21次谐波锁模脉冲(32.42MHz )[14]。

2015年,来自国立台北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的科研人员,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35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6次谐波锁模脉冲[15]。

2018年,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为主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主动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得到了33.346 MHz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

高11次谐波锁模脉冲(366.806MHz)实验中加入了高速光强调制器,可以将中心波长精确地从1029.35nm调整到1079.25nm[16]。

2018年,来自河北物理科学与信息学院先进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为主的科研团队,使用基于NPR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以耗散孤子的形式,得到了261.6KHz 的基频锁模脉冲,以及最高9次谐波锁模脉冲(2.3544MHz)[17]。

5结语

本文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科研团队对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实验成果,让读者们对该科研方向的研究现状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参考。在后续的工作中,本人将进入实验阶段,基于NPR锁模的掺镱光纤激光器,对光学频率梳完成重复频率的锁定,调试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并尝试抑制其超模噪声。根据得到频率稳定性结果,探究精密锁定的光梳系统其基频锁模脉冲与谐波锁模脉冲的稳定性优劣情况。

参考文献:

1]张志刚. 飞秒激光技术.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1. 298~306

2] Tang D Y , Zhao L M , Zhao B , et al. Mechanism of multisoliton formation and soliton energy quantization in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s[J]. Physical Review A, 2005, 72(4):043816.

3] Grudinin A B , Gray S . Passive harmonic mode locking in soliton fiber lasers[J].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1997,

14(1):144-154.

4] Rana F , Lee H L T , Ram R J ,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ise and correlations in harmonically mode-locked lasers[J].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 2002, 19(11):2609.

5] Grudinin A B , Richardson D J , Payne D N . Passive harmonic mode locking of a fibre soliton ring laser[J]. Electronics Letters, 1993, 29(21):1860-0.

6]复合腔抑制主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超模噪声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 2003(05):121-123.

7] Usechak N G , Agrawal G P , Zuegel J D . Tunable, high-

repetition-rate, harmonically mode-locked ytterbium fiber laser[J]. Optics Letters, 2004, 29(12):1360-1362.

8]林宏奂, 隋展, 王建军, et al. 被动谐波锁模掺Yb3+光纤环形激光器[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07, 18(11):1813-1817.

9] Liu X M , Wang T , Shu C , et al. Passively harmonic mode-locked erbium-doped fiber soliton laser with a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J]. Laser Physics, 2008, 18(11):1357-1361.

10] Chang Su Jun, Ju Hee Im, Sang Hwa Yoo,等. Low noise GHz passive harmonic mode-locking of soliton fiber laser using evanescent wave interaction with carbon nanotubes[J]. Optics Express, 2011,

19(20):19775-19780.

11] Sobon, G, Krzempek,等. 10GHz passive harmonic mode-locking in Er-Yb double-clad fiber laser[J]. Optics Communications, 2011.

12] Li W , Yin Z , Qiu J , et al. Tunable Active Harmonic Mode-Locking Yb-Doped Fiber Laser With All-Normal Dispersion[J]. 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3, 25(23):2247-2250.

13] Passively harmonic mode-locked Yb-doped fiber laser for

supercontinuum generation

14]朱晓军, 章国安, 曹张华, et al. 全正色散高阶谐波锁模掺Yb光纤激光器[J]. 光学学报, 2014(08):186-190.

15] Lin J H , Lee H Y , Hsieh W F . Multiple pulses and harmonic mode locking from passive mode-locked Ytterbium doped fiber in anomalous dispersion region[C]// High-Power, High-Energy, and High-Intensity Laser Technology II.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s and Photonics, 2015.

16]Shangjing, Lin, Jianguo, et al. All-PM wavelength-tunable and harmonically mode-locking Yb-doped fiber laser.[J]. Applied optics, 2018.

17] Shang Ce, Li Xingliang, Yang Zhenjun,等. Harmonic dissipative soliton resonance in an Yb-doped fiber laser[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18:1-1.

作者简介:钟艺峰(1995-),男,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基于飞秒光梳产生超稳微波源的研究工作,Email:****************

超长腔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超长腔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刘彤辉;贾东方;陈炯;杨敬文;王肇颖;杨天新 【摘要】超长腔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具有很多优点,它不但可以实现低重复频率运转,而且在同样的平均功率下可以实现更高的脉冲能量.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不同的超长腔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机理、各自的特点及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Ultra-long cavity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It can not only operate at low repetition rate, but also have higher pulse energy under the same average power. The paper reviewed the mode-loc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different kinds of ultra-long cavity passively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And the existing technical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nalyzed. 【期刊名称】《光通信技术》 【年(卷),期】2012(036)009 【总页数】4页(P34-37) 【关键词】光纤激光器;光纤光学;被动锁模;超长腔 【作者】刘彤辉;贾东方;陈炯;杨敬文;王肇颖;杨天新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信息技

光纤激光器论文

摘要: 光纤激光器作为光源在光通信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大功率双保层光纤激光器的出现,其应用正向着激光加工、激光测距、激光雷达、激光艺术成像、激光防伪和生物医疗等更广阔的领域迅速扩展。本文以下内容概述了光纤激光器的原理、特点、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光纤激光器应用扩展发展前景 abstract: Fiber laser as a light source in the field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and as the dual-protection layer of high-power fiber lasers appear, its application is toward to the laser processing, laser ranging, laser radar, laser art of imaging, security and bio-medical laser rapid expansion of a wider area. The following article outlines the principles of fiber lasers,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words: fiber laser applications development prospects. 一.光纤激光器的简述

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的研究与应用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兴趣,已能制备以硅和氟化铅为基质的掺杂稀土金属元素的光纤。用这些光纤制作成光源或光放大器在降低光通信系统的成本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接铰和饵离子的光纤激光器已有多种波长的输出,包括900nm,1060nm和1550nm等。用输出波长为800nm的I‘D作为泵浦源也可以获得光通信重要窗口波长(1550nm)的输出。 激光输出诺可以通过改变稀土离子所处的玻璃基质进行改变。由掺杂稀土元素离子的氟化错光纤可以在红外区产生波长为1050nm,1350nm,l 380nm和l 550nm的激光输出,其中1350nm波长非常有价值,因为利用以硅为基质的光纤要想得到这个波长的输出非常困难。此外,这种光纤能在2.08ftm,2.3f4m和2.7Pm的中红外波长区产生激光输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种光源可能在通信,医学,大气通信和光谱学方面得到应用。 光纤激光器的输出方式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脉冲的。光纤激光器的调Q 和锁模以及亚纳秒脉冲业已获得。光纤激光器可以在其整个荧光谱范围内进行调节输出。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窄带宽,单纵模的输出。因此也可用于相干通信以及其他单色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光纤放大器的优越性能以及用LD作为泵浦源实现了放大,使其在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过去的几年中,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实验室都卷入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工作涉及下述所提到的所有方面。以后将会利用可见和红外波长区的稀土元素跃迁,发现更多的谱线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光纤中的光学过程的理论和基础研究也将进一步发展以优化其性能。 实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器件化以及满足实际需要。对新型光纤和谐振腔的研究还将继续。高功率的窄脉冲以及偏振控制,可调谐线宽输出都是应用所需要的。与光纤兼容的调制器和隔离器也是目前所急需的。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无疑将刺激光纤器件的发展。光纤放大器在局域的和广域的光通信系统中应用前景广阔,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实 验研究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主要包括锁模激光的产生机制、锁模条件的数学推导、锁模激光的特性、实验平台的构建及实验结果。在理论分析方面,通过建立光纤传输方程,推导出锁模条件,分析了参数对锁模效果的影响。在实验方面,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通过调节光纤长度、反射镜间距等参数,实现了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参数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锁模激光,具有优异的光束质量和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对于实现高质量光信号传输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锁模条件、光束质量、实验研究 1. 引言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具有高光束质量、高稳定性、高效率等优点,在光通信、光测量、激光器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条件是实现锁模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讨了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条件、锁模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实现高质量光信号的传输有着重要意义。

2. 理论分析 2.1 光纤传输方程 光纤传输方程是研究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理论基础。假设光纤中的光场可以用标量波动方程描述,则光纤传输方程可以表示为: ∂E(x,t)/∂z + αE(x,t) = -j2πn(x,t)E(x,t) 其中,E(x,t)表示空间坐标为x点的光场强度,n(x,t)表示光纤中介质折射率分布,α为介质损耗常数。 2.2 锁模条件 为了实现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需要满足一定的锁模条件。通过对光纤传输方程的求解,可以得到锁模光纤激光器的锁模条件: L = 2*π*(d1+d2)/m 其中,L为光纤长度,d1、d2表示光纤两端的反射镜间距,m 为锁模振荡腔理论模式数。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平台 本实验使用光纤放大器作为掺铒光纤,构建了一套简单的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实验平台。实验平台包括光源、光纤、光栅片、反射镜、功率计等设备。其中,利用反射镜将光反射回掺铒光纤,构成锁模激光振荡腔。 3.2 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通过调节反射镜间距,实现了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

单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数值研究

单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的数值研究 王健;唐信;林静;丁迎春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腔内净色散下单脉冲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采用以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为数学模型和分步傅里叶的方法,对激光脉冲在腔内的演化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了在保持单脉冲稳定输出时激光器一些参量与腔内净色散的变化关系,并针对净色散为正的情况,对输出脉冲进行了腔外解啁啾压缩,压缩比达到10倍以上,分析了压缩所需的负色散值以及压缩后脉宽的情况.结果表明,小信号增益系数最大值与净腔色散大体上成正比关系,且当小信号增益系数达到最大值时,输出脉冲的脉宽以及相应的时间带宽积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3 dB带宽则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该研究结果为优化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提供了参考.%In order to analyze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in single-pulse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with different net cavity dispersion, a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the nonlinear Schr ?dinger equation i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pulse evolution in the cavity by using the split-step Fourier method.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e parameters in fiber lasers and the net cavity dispersion is proven theoretically , and in the case that the net cavity dispersion is positive , the output pulse is compressed outside the cavity numerically and the compression ratio reaches up to ten times.Then the values of the required dispersion and the pulse width after compression a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mall-signal gain coefficien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et cavity dispersion in general.And when the small-signal gain coefficient reaches the maximum value, the pulse width and the time-bandwidth product(TBP)

DFB光纤激光器国内外发展状况

我国国内光纤激光器目前己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内的一些单位如上海光机所、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天津大学等从八十年代末进入光纤激光器的研究领域,经过努力获得了一定进展。国内开展光纤激光器和放大器方面的研究是从80 年代末和90 年代初开始的,首先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天津46 所、上海光机所、西安光机所、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多见科研单位开展了掺饵光纤的研制及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l5] 。南开大学、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双包层光纤布拉格(Bragg)光栅激光器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16],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光 机所于2005 年合作,顺利研制出输出功率高达440W 的掺臆双包层光纤激光器[17],随后中国兵器装备研究院报道了突破IKW 功率的光纤激光器,清华大学在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和锁模脉冲光纤激光器方面做了很多有进展性的工作[ 1 8-20] ,总体来说,由于国内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受到基础条件方面的制约,同国际的研究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国外有多个研究机构人员对DBR 和DFB 光纤激光器开展了全面的研究。其中G.A.Ball 所在的EastHartford 联合科技研究中心最先开展了将光栅直接写在掺杂光纤上形成腔结构,泵浦光源通过WDM 对 其进行泵浦而得到激光输出,从而实现所谓DBR 型光纤激光器[21-23] 。由于作为干涉光源以及传感等应用的背景,对单频操作DBR 的研究广泛的开展起来。利用短腔长高掺杂的DBR 、复合腔结构或DFB 结构等来实现稳定的单频操作一一被提出来。Sigurd 所在的澳大利亚的CRC 光子中心对DFB 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动态和多波长操作分析[24-25] ,同时探讨了利用DFB 光纤激光器对声响应的情况,并测试了DFB 光纤激光器对空气中声场的响应;Scott 所在的澳大利亚的国防科学科技组织从理论到实验研究了DFB 光纤激光器的空间模结构和 动态噪声[26-27] ,希望实现基于DFB 光纤激光器的水听器;英国的那安普顿大学的Kuthan 等人从理论上提出了改变DFB 光纤激光器对称结构从而实现提高输出效率降低泵浦域值目的[28] ,同时研究了混合掺杂的DFB 光纤激光器[29],同样希望将其应用于传感领域。在20 世纪90 年代,世界范围的光纤传感技术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主要形成了军事和民用两大应用领域,其中包括:国土安全防卫系统、工业安全检测系统以及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医学和环境等领域的光纤检测系统。在此同时光纤激光传感技术也开始形成,在1995 年,美国海军实验室的K.P.Koo 等人[30]首次将光纤激光器应用到光纤传感领域,这不仅推动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而且标准着光纤激光传感技术的诞生。在此之后许多机构对光纤激光传感技术就开始了深入的研究,并且积极的拓展其应用的领域,如美国海军实验室(NRL) 、英国国防研究局(DERA) 、澳大利亚国防科学与技术组织(DSTO) 和美国利通资源勘探仪器公司(Litto n)等。自从19%年起英国国防研究局(DERA)联合Ast on大学和Kent大学开展了光纤激光水听器的研究[31],并于2005年报道了8 点光纤激光水听器波分复用技术[32];2006 年澳大利亚国防科学与技术组织(DSTO) 报道的最大规模的单纤16点波分复用光纤激光传感器阵列[33];2007 年美国G.H.Ames 等报道了DFB 光纤激光加速度计[34];2008 年美国海军实验室G.A.Cranch 等报道了DFB 光纤激光磁力计[35] 可以应用于海底微弱磁场的探测。近年来国内光纤传感技术己经进入了工程应用的阶段,并且在光纤激光传感技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2011.3.1 DFB 光纤激光器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下面对它的研究进展作一个简要介绍。1972 年美国贝尔实验

光纤激光器理论模拟

光纤激光器理论模拟 对可饱和吸收体锁模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相关理论研究。首先通过求解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模拟了可饱和吸收体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锁模形成过程、腔长对锁模脉冲特性的影响。 标签: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锁模 被动锁模激光器是在激光谐振腔中加入无源非线性调制器件实现脉冲输出的,其中非线性无源器件对输入光脉冲的响应是强度相关的。目前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锁模方式大致分为:可饱和吸收体锁模、非线性光纤环形镜锁模和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其中,可饱和吸收体锁模是出现最早、操作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1-4】。 一、理论模型 模拟锁模激光器脉冲特性时,需要考虑光纤的增益、损耗、色散、非线性以及可饱和吸收体的饱和吸收特性。由于飞秒脉冲的频域比较宽,理论模拟时须考虑光纤的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另外飞秒脉冲的峰值功率比较高,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需考虑拉曼散射效应。描述锁模脉冲光纤激光器时,光纤中脉冲的传输方程可以表示为: 上式中,u 为脉冲慢变包络振幅,z、t 分别为脉冲传输距离与传输时间,β2、β3分别代表光纤中的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系数,γ表示光纤中的非线性系数,TR 是与光纤中的拉曼效应相关的参数,α为光纤损耗系数,Ωg为增益带宽,g为增益系数。系统中光纤分为掺杂光纤及非掺杂光纤,非掺杂光纤,g=0;對于掺杂光纤,g可用下面的方程表示: 其中,G为小信号增益系数,Psat为饱和能量。 对于可饱和吸收体来说,若载流子恢复时间为τs、初始吸收率为α0、饱和能量为Esa,注入脉冲功率|A(t)|2,则其吸收率αs(t)满足下面的速率方程: 二、锁模脉冲形成的演化过程 理论计算过程中光纤的其他模拟参数参见表1。图1给出了锁模激光器的输出脉冲形状随时间的演化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激光腔内的脉冲由噪声逐渐演化为稳定的脉冲序列,因此可以证明实验中的锁模脉冲是可以自启动的。锁模脉冲的建立过程非常快,激光在激光谐振腔内往返大约50次时,脉冲即可达到稳定状态。

9字腔光纤锁模激光器原理_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9字腔光纤锁模激光器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1. 引言 1.1 概述 本文介绍的是9字腔光纤锁模激光器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其在实验验证与优化方面的应用。光纤锁模激光器已经成为现代激光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9字腔结构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布局形式,在锁模激光器研究中被广泛采用。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来展开对9字腔光纤锁模激光器原理的解释和说明: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光纤锁模激光器基本原理,并详细探讨9字腔结构的特点和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将阐述该类型激光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然后,我们将深入解释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包括关键过程如光传输与放大机制、共振腔的特性与工作方式以及锁模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接着,我们将介绍相关实验验证方法和优化措施,并详细阐述实验步骤、设置参数以及结果与分析。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1.3 目的 本文的目的是提供读者关于9字腔光纤锁模激光器原理的全面了解。通过深入探讨其工作机制和特性,我们希望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清晰、准确的参考,促

进对此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实验验证与优化方法的介绍,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从而推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与改进。 2. 9字腔光纤锁模激光器原理: 2.1 光纤锁模激光器基本原理: 光纤锁模激光器是一种基于光纤放大的激光器,通过在共振腔中引入特定形状的光路径,实现对输出激光的频率和相位进行稳定控制。该激光器主要由泵浦源、活性介质和反射镜组成。 2.2 9字腔结构介绍: 9字腔是一种常用的光纤锁模激光器结构,它由两个反射镜和一个含有掺铒光纤的双环结构组成。其中一个反射镜是高反射镜,另一个则是半透镜。这个结构能够提供高品质因子和较窄的线宽。 2.3 锁模激光器的应用领域: 锁模激光器具有频率稳定性好、输出功率高、调制带宽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医疗以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例如,在通信领域,锁模激光器用于光纤传输和频率复用等关键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锁模激光器可用于原子钟、精密测量以及激光干涉仪等高精度实验设备中。

正色散掺铒光纤激光器耗散孤子共振脉冲特性研究

正色散掺铒光纤激光器耗散孤子共振脉冲特性研究 张丽强;高丛丛;王贝贝;张丙元 【摘要】报道了一种工作在正色散区的耗散孤子共振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详细研究了泵浦功率及偏振控制器状态对输出脉冲特性的影响.耗散孤子共振脉冲中心波长1 575nm,光谱宽度约6.66nm.当泵浦功率从220mW升高到554mW时,脉冲宽度从0.78ns增加到3.16ns,脉冲能量变化范围为3.5nJ至16.9nJ.泵浦功率 409mW时,改变偏振控制器状态,脉冲宽度在1.6ns至3.2ns范围之间变化.实验中还研究了获得的耗散孤子共振纳秒矩形脉冲的啁啾特性,脉冲经过25m单模光纤传输,脉冲宽度无明显变化,脉冲为非线性啁啾.%The generation of dissipative soliton resonance pulses in a passively mode-locked net-normal dispersion Er-doped fiber laser is demonstrated.The dependence of pulse characteristics on pump power and the state of polarization controllers is investigated detailed.The central wavelength is 1 557 nm, with the 3 dB bandwith of 6.66 nm.By purely increasing the pump power from 220 mW to 554 mW, the pulse duration extends from 0.78 ns to 3.16 ns, while the pulse energy ranges from 3.5 nJ to 16.9 nJ.At the pump power of 409 mW, by carefully adjusting of the polarization controller's oriention, pulse duration varies from 1.6 ns to 3.2 ns.Moreover, the chirp properties of the pulses is checked.No obvious change on the pulse profile was observed after propagation in a 25 mstandard single mode communication fiber.【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1)004

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研究现状

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 的研究现状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形成机理,对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研究现状完成了调研。整理了世界各地研究团队的成果,展示了2000年以后与该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现状,发现人们得到了最高634次谐波锁模脉冲,对应的重复频率为10GHz。其中研究人员的光纤激光器所使用的掺杂增益介质以铒、镱为主,锁模方式主要为主动类型锁模以及NPR被动类型锁模。本文为基于光纤激光器产生高次谐波锁模脉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 关键词:光学频率梳;锁模光纤激光器;高次谐波锁模;研究现状 0引言 飞秒光学频率梳诞生以来,在精密测距方面得到了重要的应用。因其具有脉宽极短、峰值功率高、稳定性高等优点,为高速、高精度测量距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防军事测量、测绘、工业加工等领域对测距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纳米量级测距的重要性,飞秒激光也越来越受人重视。飞秒光梳是一种脉冲持续时间为飞秒量级的脉冲光。在频率域上,表现为间隔相等,具有确定相位关系的谱线。自由运转激光器输出的个纵模是不相干的,其相位以及振幅都不同且一直在变化。来自泵浦源的能量抖动、谐振腔长受温度影响发生形变等因素,都会引入额外的相位噪声。锁模技术可以使各个纵模按确定的相位关系进行分布,使激光器输出峰值功率很高的超短脉冲。重复频率与载波包络偏移频率是光梳的两个重要自由度,前者代表输出脉冲在频域上相邻梳齿的间隔,后者代表脉冲的包络峰值与载波峰值的差值。通过对重复频率以及载波包络偏移频率的锁定,可以得到更稳定的光梳系统。目前掺镱光纤激光器重复频率已经能做到1GHz,但这并不能满足一些尖端设备的需求,比如激光雷达系统的运作就需要几十GHz的高精度载波频率信号。谐振腔的长度有下限,通过缩短谐振腔的长度很难得到较高的基本重复频率。谐波锁模的方法,无需在腔内

光纤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纤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纤激光器是利用光纤作为激光谐振腔的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功率高、光束质量好、可靠性高等优点。国内外对光纤激光器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路线的发展:目前光纤激光器主要分为掺铒光纤激光器和掺镱光纤激光器两种技术路线。在这两种技术路线上,研究人员不断地尝试着新的掺杂元素,如掺铥、掺镥等,以提高激光器的性能。 2.激光器功率的提高:目前光纤激光器的最高输出功率已经超过了10 kW,而且在逐步向更高功率的方向发展。为了提高激光器的功率,研究人员不断尝试着新的激光器结构,如双芯光纤、大芯径光纤等。 3.激光器光束质量的提高:光纤激光器因为其波导结构的特殊性质,光束质量非常好。但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研究人员还在不断地提高光束质量,例如通过控制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等方法。 4.应用领域的扩大:随着光纤激光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目前光纤激光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医疗、通信等领域,未来还有更多的应用领域等待光纤激光器的发展。

发展趋势: 未来,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趋势将是: 1.高功率化: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将继续提高,向更高功率的方向发展。 2.高光束质量化:光纤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将继续提高,以满足更高精度的应用需求。 3.多波长化:为了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光纤激光器将继续向多波长方向发展,例如通过多掺杂元素的光纤实现多波长输出。 4.智能化:光纤激光器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通过集成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对激光器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总之,光纤激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光器,其研究和发展将会在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进展。

耦合式光电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耦合式光电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徐伟;金韬;池灏 【摘要】In order to study coupled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s ( COEO) further, the mode selection theory of COEO was expounded .The phase matching condition to maintain optimum mode-locked state was given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phase noise of radio frequency signal we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 of COEO based on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mechanism was conducted .By adjusting the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variable optical fiber delay lines in the optical ring cavity and the optoelectric microwave oscillation loop to change the cavity length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vity length and oscillation frequency was obtained .Meanwhile, by using the frequency discrimination method , phase noise performances of 5GHz radio frequency ( RF) signals under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were measured and the effective factors we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scillation mode depends on the cavity length of optical ring cavity .Optical signal polarization, phase matching and loop length have influence on the phase noise of the RF signals . The coupled 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of 5GHz RF signal and phase noises of -136dBc/Hz at 10kHz offset frequency is obtained , whose phase noise is the lowest in our country as far as we know .%为了研究耦合式光电振荡器,阐述了耦合式光电振荡器的模式选择理论,给出了维持最佳锁模状态的相位匹配条件,分析了影响射频信号相位噪声的因素,进行了基于保偏机制的耦合式光电振荡器的实验研究。采用分别调节光环形腔和光

光纤通信中的光源发展解析

光纤通信中的光源发展 光纤通信相当于有线电通信,是以激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导纤维即光纤作为信息传递的传输媒介。光纤通信中的光波工作在电磁波频谱图中的近红外线区域,其中,主要工作波长在0.8um到1.8um之间。 一光纤通信简史 1960年美国科学家麦曼(Mailman)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 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C.K.Kao)和霍克海姆(George.A.Hockham)根据介质波导理论,共同提出了光纤通信的概念,即利用石英玻璃(SiO2)可以制成低损耗的光纤,来作为光通信的传输媒介。 1970年美国康宁(Corning)玻璃公司的Maurer等人首次研制出阶跃折射率多模光纤,其在波长为630nm 处的衰减系数小于20dB/km。同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Hayashi等人研制出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半导体GaAs/GaAlAs双异质结注入式激光器。正是光纤和激光器这两项科研成果的同时问世,拉开了光纤通信的序幕。 1976年,在进一步设法降低玻璃中的氢氧根(OH-)含量时发现,光纤的衰减在长波长区有1.31um和1.55um两个窗口。 1980年原材料提纯和光纤制备工艺的进一步不断完善,加快了光纤的传输窗口由0.85um移至1.31um和1.55um的进程。特别是制造出了低损耗光纤,其在1.55um的衰减系数为0.15dB/km,已接近理论极限值。 1981年以后,世界各发达国家才将光纤通信技术大规模的推入商用。历经20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光纤通信传输速率已由1978年的45Mbit/s提高到目前的20Tbit/s。 总之,光纤通信的发展,经历了从20世纪60年代的准备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实验和试用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实际商用阶段到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范围大规模使用阶段的发展过程。在现代通信方式中,已形成了一个以光纤通信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格局。 二光纤通信对光源的要求 在光纤通信中,首先要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光纤通信系统对光源的要求分为两类:必要条件要求和充分条件要求。必要条件要求包括对光源的发射波长、输出功率、电/光转换效率、工作可靠性和温度稳定性的要求。充分条件要求包括对光源的光谱宽度(即时间相干性)、光束宽度(即空间相干性)、调制特性、体积和重量以及经济效益的要求。具体见表一。 三 LD与LED 的比较 要将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需要光源。目前光纤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光源主要有两种: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器(LD),这两种器件都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其主要参数和性能比较见表二.

MOPA技术放大

MOPA放大技术 引言 1917年,Einstein在《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受激辐射的概念,他认为:在物质与辐射场相互作用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可以在光子激励下产生新光子,这就为激光(受激辐射光放大)概念的提出打下了最初的理论基础。但是,激光器的研究真正开始于1958年科学家Schawlow和Townes 提出的利用尺度远大于波长的开放式光学谐振腔实现激光器的思想和Bloembergen提出的利用光泵浦三能级原子系统实现原子数反转的思想。之后,全球的研究小组开始了一场研制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的激烈竞赛。很快,在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于美国California州休斯实验室,Maiman等科学家成功进行了红宝石全固态激光器的实验演示,从此开启了激光器研究的大门。 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起源于1961年,当时Snitzer在纤芯为300μm的掺钕玻璃波导中发现了激光辐射现象。随后,Snitzer等人又发表了有关共掺杂光纤中光放大的论文,分别提出了光纤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的构想。 1966年,高馄和Hockham首次讨论了研制低损耗光纤的可能性,为现代光纤通信奠定了基础,也为通信波段光纤激光光源的研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大约到了1975年左右,随着低损耗光纤的研制成功和作为光纤激光器泵浦源的半导体激光器的不断实用化,光纤激光器和光纤通信的研究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1985年,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Poole等人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作出了第一根低损耗的单模掺铒光纤(Erbium-doped Fiber, EDF)并制作了掺铒光纤激光器,标志着稀土离子掺杂技术走向成熟,也为各种掺杂增益光纤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1987年,英国Southampton大学的Mears等人和美国Bell实验室的Desurvire等人先后对掺铒光纤放大器进行了研究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实现了光纤通信线路中的光放大,极大推动了光纤通信向更长中继传输距离发展。 随后的二十多年里,光纤激光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不仅仅只是用于光纤通信。随着不同掺杂稀土离子光纤激光器被提出,如:掺铒、钕、镱、铥、铒/镱共掺、铥/钬共掺等等,其应用范围已经拓展到传感、医疗、工业加工以及军事国防等领域,尤其是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提出,可谓是光纤激光器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 1988年,美国Massachusetts州Polaroid公司首次提出了双包层光纤设计思想,泵浦光进入包层中传输,但是圆形内包层吸收效率很低。 1994年,Pask等人首次实现了包层泵浦,并制作了包层泵浦掺镜光纤激光器,获得500mW功率输出,中心波长为1040nm,使得在光纤中实现高功率激射成为可能。

激光相干合成研究现状3

1.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光纤激光器的出现使得相干合成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一经提出便成为激光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但是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才刚刚起步,尚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没有很多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可以借鉴,目前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都开展了相关研究。 光纤相干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对许多中等功率的激光器施行一定的相干控制,从而得到高功率的、光束质量接近衍射极限的单模激光输出,它的核心就是要控制激光器的相位,从而使输出光场相干。相干合成的基本条件是各阵元激光要满足相同的波长且线宽要窄,光束质量好,单模输出,相位一致,偏振方向相同等。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主要难题是如何使各个子光纤同相位输出,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可实现同相位输出的方法和技术。比较常用的光纤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按其锁相方式可分为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和被动式锁相相干合成,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主要有自适应锁相、自参考锁相和外差锁相三种结构,被动式锁相相干合成则有外腔相干合成、基于超模耦合的干涉仪合成和倏逝波耦合等多种表现形式,图1-1给出了近十年来光纤激光相干合成主要技术方案的分类总表。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激光相干合成技术方案,并分析这些方案的优缺点及可扩展性。 1 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 主动式锁相相干合成技术是指对各合成阵元的相位进行主动控制,由于要对光纤激光器的相位进行控制,必然会在谐振腔内引入附加的光学原件,因此主动式相干合成一般采用并联主振荡放大结构(Master Oscillator Power Amplifier,MOPA),主振荡器分束后产生一路参考光和多路信号光,各路信号光路中有相位调制器,再经过功率放大器后进行相干合成。这种MOPA结构可以适当避开光纤非线性效应以及光纤损伤等棘手问题,通过相位控制来实现功率合成,因此阵元数和功率扩展性都相对较好。 1.1外差锁相相干合成 2003年,美国Northrop Grummer Space Technology(NGST)公司开发出外差法控制光纤激光相位的专利技术[1-4],并将其成功用于MOPA结构的光纤放大器相干合成中。2003年,利用4个2W的1080nm光纤放大器列阵获得了同相、线偏振的8W连续激光功率[5]。2004年,

光纤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纤激光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光纤激光器是目前激光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以光纤作为激光光路的传输媒介,具有输出光束质量高、功率稳定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工业等领域。本文将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光纤激光器的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在光纤激光器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我国科学家在光纤激光器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研制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激光器。这些光纤激光器在传输功率、波长范围、光束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我国在光纤激光器的相关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例如,在光纤材料与制备技术方面,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高硅石英光纤,使得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光纤激光器的激光调制与控制技术方面,我国科学家开创性地提出了多光束合成技术,实现了光纤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形态调控;在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领域,我国科学家积极探索光纤激光器在医疗美容、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应用成果。 其次,光纤激光器的国外研究现状。与我国相比,国外在光纤激光器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光纤激光器的高功率、超快脉冲等方面的研究领先于世界,其研发的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器已经在军事、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另外,国外科学家在光纤激光器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方面也取得了 一系列重要的突破。例如,近年来,国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光纤激光器的 波长可调、频率可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提高了光纤激光器的功能多样性,还拓展了其在通信、医疗、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空间。 最后,光纤激光器的发展趋势。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激光 器在功率、波长、频率、束质量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光纤 激光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光纤激光器的功率将继续提升。随着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在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功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未来光纤激光器的功 率将会向更高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其次,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范围将进一步拓展。目前,光纤激光器的波 长范围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区域。未来,随着波长选择的需求不 断增加,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范围将会继续拓展,包括更广泛的红外和紫外 光区域。 此外,光纤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光束质量是衡量激光器 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一些精密加工和高精度测量应用尤为重要。未来,光纤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将会继续提升,以满足各种高精度应用的需求。 综上所述,光纤激光器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光技术,在国内外都得到了 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未来,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激光器在功率、波长、束质量等方面将有更多的研究突破和应用创新,势必会为相关领域 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高次谐波发生机制研究及其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展望

高次谐波发生机制研究及其在激光技术中 的应用展望 激光技术已成为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激光器 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基础频率激光已经无法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应用 需求。高次谐波发生机制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激光技术中的研究热点。本文 将介绍高次谐波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高次谐波是指将激光的基础频率频率提升到高次倍的整数倍频率。它相 对于基础频率激光具有更短的波长和更高的能量,因此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高次谐波的生成机制涉及非线性光学过程,主要包括谐波发生、相位匹 配和相位匹配条件实现三个步骤。 首先,谐波发生是指将基础频率激光通过非线性材料产生高次谐波的过程。非线性材料是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会产生非线性极化的物质,如晶体 和气体。在非线性材料中,高功率基础频率激光的能量被转化为高次谐波的 能量。谐波发生的效率主要受到非线性极化程度和光学相位匹配条件的影响。 其次,相位匹配是指在非线性材料中使基础频率激光波长和非线性极化 的局域化区域之间的相位差最小的过程。相位匹配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非线 性材料和调整入射角度来实现。当相位匹配条件得到满足,基础频率激光波 长与谐波波长之间存在一种相干加强效应,从而提高高次谐波的产生效率。 最后,相位匹配条件实现涉及在非线性材料中调整入射角度以满足相位 匹配条件。入射角度的调整可以通过改变非线性材料的几何结构或使用特殊 的光学元件来实现。相位匹配条件的实现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高次谐 波的产生效率和能量转换效率。 高次谐波的研究进展不仅对于理解非线性光学过程有重要意义,还为激 光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前,高次谐波已经在激光技术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高次谐波可以用于超快激光脉冲的产生。由于高次谐波具有极短 的光周期,因此可以用于产生飞秒或亚飞秒级别的激光脉冲。这种超短激光 脉冲在材料表面加工、光谱分析、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其次,高次谐波可以用于高分辨率成像。由于高次谐波具有较高的能量 和较短的波长,因此可以实现超分辨率成像和非线性光学显微镜等应用。这 些应用对于细胞成像、材料表征和纳米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光纤激光器波长调谐相移能力

光纤激光器波长调谐相移能力 【原创版】 目录 一、光纤激光器概述 二、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谐相移能力 三、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领域 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正文 一、光纤激光器概述 光纤激光器是一种以光纤为介质,通过激光二极管(LD)激励产生激光的装置。相较于传统激光器,光纤激光器具有结构简单、输出光束质量高、稳定性好、可波长调谐等优点,在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谐相移能力 光纤激光器的波长调谐相移能力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激光器输出光波长随输入信号变化的能力。这一特性使得光纤激光器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了实现波长调谐,光纤激光器通常采用掺铒、掺镱等方法,通过改变激光介质的性质来实现不同波长的输出。 三、光纤激光器的应用领域 1.通信领域:光纤激光器在光纤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纤传输系统、光纤无线通信、光纤局域网等。其高输出功率、低噪声、窄线宽等性能使得光纤激光器在通信系统中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 2.激光加工:光纤激光器在激光加工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如激光切割、激光打标、激光焊接等。由于光纤激光器具有较高的光束质量和稳定性,因此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和效率。

3.光学传感:光纤激光器在光学传感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光纤陀螺仪、光纤测距仪、光纤传感器等。其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实现对各种物理量的精确测量。 4.医疗领域:光纤激光器在医疗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激光治疗、激光手术等。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为医学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四、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纤激光器在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光纤激光器在输出功率、转换效率、光束质量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新型光纤激光器的研制,如超短脉冲锁模光纤激光器、波长可调谐及自扫窄线宽掺镱光纤激光器等,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