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过关试题(第六章_数据与统计图表))

七年级数学过关试题(第六章_数据与统计图表))
七年级数学过关试题(第六章_数据与统计图表))

数据与统计图表

命题人——曹骏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列调查工作需采用的全面调查的是 ( )

A.环保部门对淮河某段水域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

B.电视台对正在播出的某电视节目收视率的调查

C.质检部门对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使用寿命的调查

D.企业在给职工做工作服前进行的尺寸大小的调查

2.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最可靠的一种方法是()

A.一年中随机选中20天进行观测; B.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进行连续观测。

C.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D.一年中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

3.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4、某校要了解八年级女生的体重,以掌握她们的身体发育情况,从八年级500名女生中抽出50名进行检测,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00名女生是总体

B 500名女生是个体

C 500名女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50是样本容量

5、某烟花爆竹厂从20万件同类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进行质检,发现其中有5件不合格,那么你估计该厂这20万件产品中合格品约为()

A.1万件B.19万件C.15万件D.20万件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6、已知某组数据的频率是0.35,样本容量是600.则这组数据的频数是

7、已知某组数据的频数是300,频率是0.6,则这组数据的样本容量是

8、已知某组数据分组的组距是10,某组的组别显示“27.5-37.5”则该组的组中值是

三、解答题:(每一个答案3分,共78分)

9. “六?一”前夕质监部门从某超市经销的儿童玩具、童车和童装中共抽查了300件儿童用品,以下是根据抽查结果绘制出的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扇形图;

抽查件数90

请根据上述统计表和扇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分别补全上述统计表和统计图;

(2)已知所抽查的儿童玩具的合格率为90%,则抽查的儿童玩具的合格产品是

件。

10、我市某中学准备在校园内空地上种植桂花树、香樟树、柳树、木棉树,为了解学生喜爱的树种情况,随机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后制成了如图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直接填写答案)

(1)该中学一共随机调查了人;

(2)条形统计图中的m= ,n= ;

11.为了检查“防震减灾”落实情况,我市教育部门对某中学学生“防震减灾”的知晓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基本连接”和“不了解”四个等级。小明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统计图,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人;扇形统计图中“基本了解”部分所对应的扇

形圆心角是度;

(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该校有2000名学生,估计对防震减

灾“不了解

...”.的人数有。

1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馅粽、红枣馅粽、蛋黄馅粽(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种不同口味粽子的喜爱情况,在节前对某居民区市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尚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

(2)将两幅不完整的图补充完整;

(3)若居民区有8000人,请估计爱吃D粽的人数;

13.701班数学科代表小张对本班上期

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作了统计分析,绘制成如下频数、频率统计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分组49.5~59.5 59.5~69.5 69.5~79.5 79.5~89.5 89.5~100.5 合计频数 2 a 20 16 4 50 频率0.04 0.16 0.40 0.32 b 1 (1)频数、频率统计表中,a= ;b= ;

(2)请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701班成绩不低于80分的频率是多少?

14.为了解“阳光体育”活动情况,我市教育部门在市三中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若干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要求每位学生只能填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图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参加调查的人数共有 人;在扇形图中,表示“C”的扇形的圆心角为 度;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的m ; (3)估计该校喜欢“B ”项目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 D

2. B

3. A

4. B

5. C

6. C

7. D

8. B

9. 2 572.8 10. 略 11. 折线、扇形 12.(1)50% (2)1~2时 (3)11:00~12.00 13.(1)226.8元 (2)6.45元,51 600元

14.(1) 我国水稻每151

公顷产量情况统计表

制表时间:××年×月

年份

1995

2000 2005 2008 产量(千克) 550

700

800

900

(2) 430千克,3.15×109

千克,1.935×109

千克 (3)略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各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各节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第一节、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二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第三节、扇形统计图第四节、频数与频率 第五节、频数直方图 章节知识框图 【课本相关知识点】 1、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测量、实验和调查等手段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间接途径得到 2、将数据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当然分组、编码也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 3、人们根据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需要,对所有的考察对象作调查,这种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而是从所有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调查分析,这就是抽样调查。特别注意: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要具有相当的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各个阶层或类型对象都要具有),即样本容量要恰当,因此对象不宜太少;②调查对象应随意抽取,即每个个体被选中的机会都相等。 5、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样本的容量是不带单位的。 6、对数据收集和整理后,就可以制作统计表。一个完整的统计表不能缺少标题(统计表的名称)、标目、数据(有单位要注明单位)以及制表日期 【典型例题】 【题型一】数据的收集方法 例1、如果就下列情况进行统计,你准备采用哪种方式来收集数据?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1)学校足球队队员的身高

(2)每年到杭州西湖观光旅游的人数 (3)A、B、C三种品牌电池的使用寿命 (4)明天7时~8时进入易初莲花超市的人数 【题型二】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整理 例2、某乡镇企业生产部门有技术工人10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每月的生产定额,统计了这10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如下:40,80,50,75,50,70,50,40,35,50 (1)为了使这组数据更为直观,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 (2)若生产定额能够使大多数人都能完成即为合理的生产定额,假如你是生产部负责人,你认为每月的生产定额应定为多少比较合理? 练习、(2011?南昌)以下是某省2010年教育发展情况有关数据: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000所,其中小学12500所,初中2000所,髙中450所,其它学校10050所;全省共有在校学生995万人,其中小学440万人,初中200万人,高中75万人,其它280万人;全省共有在职教师48万人,其中小学20万人,初中12万人,高中5万人,其它11万人. 请将上述资料中的数据按下列步骤进行统计分析. (1)整理数据:请设计一个统计表,将以上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整理后的相关数据,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师生比,最小的是哪个学段?(师生比=在职教师:在校学生数) 【题型三】利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3、(2003?安徽)某风景区对5个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了调整,据统计,调价前后各景点的游客人数基 (1 (2)另一方面,游客认为调整收费后风景区的平均日总收入相对于调价前,实际上增加了约9.4%.问游客是怎样计算的? (3)你认为风景区和游客哪一个的说法较能反映整体实际?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数据与统计图表知识点 一、抽样: 人们在研究某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时,往往会遇到不方便、不可能或不必要对所有的对象作调查的情况,于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对象作调查,这就是抽样。 在统计中,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的集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二、常见的统计图: 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三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体选择用哪种统计图,要依据统计图的特点和问题的要求而定。 1.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条形统计图又分为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特点: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如果要表示的数据各自独立,一般要选用条形统计图。 (3)绘制方法: ①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画出横轴和纵轴; ②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和数据的种类,分别确定两个轴 的单位长度,在横纵、纵轴上从零开始等距离分段; ③用长短(或高低)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的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 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 ④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 日期,复式条形图还要有图例。 2.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增减变化。 (2)特点: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增减变化。如果表示的数据是想了解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就采用折线统计图。 (3)绘制方法: ①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 ②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画出纵、横轴; ③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 ④把各点用线段按顺序依次连接起来; ⑤统计图中的数据是不是统计资料整理的数据。 3.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测试题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条形统计图》测试题 一、填空 1.填出下列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直条表示多少。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1格表示: 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直条表示: 2.根据统计图填空。 统计图中,1格表示()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票,共有()名代表投票。 3.根据统计结果填空。 这张统计图中每一格表示()辆汽车,产量最少是()月份,是()辆;产量最多是()月份,是()辆;最多与最少的月份产量相差()辆汽车,下半年一共生产了()汽车。 4.根据育兴小学各兴趣小组人数填一填。 育兴小学校各兴趣小组人数情况统计图 每格代表()比较合适,()名同学参加兴趣小组。 5.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问题。 四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图 一共调查了()名同学,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 )小组的人数最少,相差()人,参加()小组的是()小组人数的2倍。 二、选择 1.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①4 ②6 ③8 2.芳芳家下半年各月用水量最多相差()千克。 ①5 ②5000 ③50 3.你认为鸿丰商场再进货应多进()种矿泉水。 ①A ②B ③C ④D 4.()条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大约长()千米。 ①长江、6000 ②黄河、6000 ③黑龙江、6000 ④珠江、6000

5.根据统计结果,你认为ɑ选项的数值大约是()比较合理。 ①10 ②12 ③16 ④24 三、解答 1.请你来统计。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 (2)完成统计图。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列式计算: 2.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填出每个季度的产量。(2)全年共生产()台。 (3)平均每个季度生产()台。 3.请你根据数据完成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1)该统计图统计的是(),根据数据及统计图的实际情况,你认为统计图中1格代表()比较合适,请在统计图中把纵轴数据填完整,并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2)这一月有()天,这个月的第一天是儿童节,你认为这幅统计图统计的是2013年()月的天气。()日到()日最适合出去游玩。 4.请你根据明明画出的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这个条形统计图中的1格表示()本。 (2)从条形统计图上看,“图书角”中()书最多,有()本;()书最少,有()本。 (3)这个学期,班级又为“图书角”采购了一些新书,具体数量为: 请你根据小胖画的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和新采购图书的数据,画出新的“图书角”的图书统计表和相应的统计图。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考查目的:会根据统计图的纵轴数据确定单位量。 答案:①5、40 ②10、30 ③2、10 ④25、150 解析:每一幅图的纵轴数量都不是逐格标注的,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认真看数据的标注点,题目中的数据都是标注在双数格上,所以每题的单位量及数量分别是①5、40.②10、

201x-201x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4频数与频率一练习新版浙教版

6.4 频数与频率(一) A 组 1.某校学生会成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则出现频数最多的年龄是(B ) 年龄 13 14 15 16 频数 4 5 4 3 A. 4 B. 14 C. 13或15 D. 2 2.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小值是104,用频数表描述这组数据时,若取组距为3,则应分为(B ) A. 6组 B. 7组 C. 8组 D. 9组 3.小明随机写了一串数字“123321223311”,则出现数字“3”的频数是(B ) A. 3 B. 4 C. 5 D. 6 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某班50名学生的成绩分为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为6,8,9,12,第五组的频数是总数的1 5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B ) A. 10 B. 5 C. 15 D. 20 5.如表所示是某校七年级(8)班共50位同学身高情况的频数表,则表中的组距是__7__,身高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至少是__14__cm. 组别 (cm) 145.5~ 152.5 152.5~ 159.5 159.5~ 166.5 166.5~ 173.5 频数 9 19 14 8 3.14159265358979423846264338327950288. 试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圆周率的上述近似值中各数字出现的频数(完成下表).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划记 频数 数字 0 1 2 3 4 5 6 7 8 9 划记 频数 1 2 5 6 4 4 3 2 5 4

7.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 s跳绳的次数,并列出频数表如下: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多少? 【解】(1)全班共有2+4+21+13+8+4=52(名)学生. (2)组距是80-60=20,组数是6.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13+8=21(人). B组 8.若数据3,0,m,-1的极差是5,则m的值为(C) A. -2 B. 4 C. -2或4 D. 不确定 【解】当m为最大值时,m-(-1)=5,得m=4;当m为最小值时,3-m=5,得m =-2;当m既不是最大值,又不是最小值时,3-(-1)=4≠5,不可能.故m的值为-2或4. 9.为了解某校七年级学生每天干家务的平均时间,小颖同学在该校七年级每班随机抽查5名学生,统计这些学生xx年3月每天干家务的平均时间(单位:min),绘制成如下统计表(其中A表示0~10 min,B表示11~20 min,C表示21~30 min,时间取整数): __25____12.5%____40__ (2)该校七年级共有240名学生,其中大约有__150__名学生每天干家务的平均时间是11~20 min. 【解】(1)由题意,得 c=10 25% =40,a=40×62.5%=25, b=5 40 ×100%=12.5%. (2)240×62.5%=150(名). 10.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抽测了60名17岁男生的身高,将数据分成7组,列出了相应的频数表如下:

七年级数学上册6.4统计图的选择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6.4 统计图的选择 01 基础题 知识点1 统计图的选择 1.为了反映贵州省毕节市4月20日~26日以来的气温变化情况,最好选择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频数分布直方图 D.折线统计图 2.想表示某种品牌奶粉中蛋白质、钙、维生素、糖、其他物质的含量的百分比,应该利用(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复式统计图 3.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中获得的奖牌情况,为了更清楚地看出获得奖牌情况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采用( ) 届数232425262728 奖牌数322854505963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对 4.在计算机上,为了让使用者清楚、直观地看出磁盘“已用空间”与“可用空间”占“整个磁盘空间”的百分比,使用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三个都可以 5.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 ) 知识点2 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统计图 6.如图是甲、乙两家公司的利润增长情况统计图,利润增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_公司. 7.根据下表数据绘制的两幅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某股票的价格变化情况. 年份 2 016 股票最高 20 21 23 27 价格/元

(1)哪一幅图显示的增长幅度可能给人以误导? (2)造成误导的原因是什么? 02中档题 8.下表是某一地区在一年中不同季度对同一商品的需求情况统计:(单位: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某商品需 3 500 1 500 2 300 4 000 求数 若你是工商局的统计员,要为商家提供关于这种商品的直观统计图,则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前三种都可以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某公司的生产总值持续较快增长,下表是2011~2015年该公司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2 2014 2015 生产总 78 345 82 067 89 442 95 933 102 398 值/万元 (1)小明根据上表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如图1所示,你认为小明绘制的这个统计图会给人们错误的感觉吗?如果会,你认为该怎么修改?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 2.变量 3.算术平均数 4.频率 5.测验设计 6.测验效度 7.描述统计 8.名称变量 9.离散变量 10.总体 11.教育测量学 12.自由应答式试题 13.随机变量 14.连续型变量 15.度量数据 16.正相关 17.同质性χ2检验 18.难度 19.比率变量 20.样本 21.概率 22.负相关 23.独立性χ2检验 24.情境测验法 25.推断统计 26.等距变量 27.随机误差 28.双向表 29.心理测验 30.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31.非随机变量 32.个体 33.心理量表 34.分层抽样 35.标准误 36.零假设 二、填空题 1.统计学含_____和_____ 两大类。 2.依据变量的性质,变量分为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_____。 3.X1=1,在数轴上只表示一个点,则X变量是_____。 4.91.5是一个连续数据,它的真正范围是_____。

5.一次全县调考后,算得其标准差为δ=15,某校参加考试的人数为49人,其标准误是_____。 6.教育测量具有_____、_____ 和_____ 的特点。 7.口头测验的方法有高声朗读教师提问,随机抽答,专题发言,小组讨论,师生一般会谈,_____ 和_____ 。 8.情境测验的主要类型有_____ 和_____ 。 9.教育统计具有_____ 和_____ 的特点。 10.教室里有20个学生,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_____。 11.Y1=1,在数轴上表示为一个区间,则y变量是_____。 12.资料来源有两个方面,即_____和_____。 13.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图目_____ 和_____ 五部分构成。 14.点二列相关在教育测验中可用来计算_____。 15.标准正态分布(也称Z分布)的离差统计量公式是_____。 16.效度分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_____。 17.教育统计具有_____ 和_____ 的特点。 18.统计表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组成。 19.教育测量的主要工具是_____ 。 20.测验题目的编排形式有两种,即_____ 和_____ 。 21.将简答题、填空题归于客观题的理由是_____ 。 22.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____。 23.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5时的临界(Z值)是_____和_____。 24.一般正态曲线有_____ 条。 25.编制统计图表的工作属于_____。 26.问卷调查法分为两类,分别是_____ 和_____ 。 27.统计表的种类分为简单表、分组表、_____ 。 28.教育测量有四种量表,它们是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_____ 。 29.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包括_____ 个测验。 30.客观题中最灵活的一种题型是_____。 31.相关样本平均数之差的标准误的公式是_____。 32.在标准正态分布图形中,α=0.01时的临界(Z值)是_____和_____。 33.依据变量是否具有随机性,变量分为_____ 和_____。 34.在一次体育比赛中,某班获得团体第1名,取这个数值的变量称为_____。 35.非随机误差包括_____和_____。 36.教育调查的常用方法有_____和____。 37.A班50人,B班48人,要比较两班某次考试后的成绩分布状况,应该用_____ .图形表示。 38.教育测量学研究内容主要是_____ 。 39.智力超常人的智商是_____ ,智力正常人的智商是_____ ,低常人的智商是____ 。 40.布卢姆把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_____六个层次。 41.将学生的兴趣分为“很有兴趣、有兴趣、较有兴趣、无兴趣、很无兴趣”五个等级,并分别用“5、4、3、2、1”表示。取这些数值的变量称为_____ 。 42.随机误差的来源包括_____ 和____。 43.数据14、2、17、9、13的中位数是_____

七年级上册数学统计图(1)

5.2统计图(一) 学习目标: 1.回顾小学时所学过的三种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3.知道各种统计图的作用; 重点:根据统计图提取相关信息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学一学:阅读教材P151至P153“做一做”上方的内容,解决下面的问题: 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2017年石油消费量 (2)2017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约为百万吨,约是日本的倍,约是中国的倍。 (3)这是统计图, (4)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5)条形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条形统计图,可以。 世界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图 (6)左图是统计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1974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2从图中可以看出1987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3从图中可以看出1999年世界人 口大约为亿人口; ○4从图中可以看出2017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5从图中可以预计2025年世界人口大约为亿人口。

2017年我国几个城市年降水量统计图 (7)由左图的2017年我国几个城 市年降水量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 ○12017年海口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22017年广州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32017年武汉市年降水量大约 是mm; ○42017年北京市年降水量大约是mm。 (8)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横轴与纵轴交点处用表示,(9)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是:利用折线统计图,可以。 地球上咸水、淡水的统计图(10)这是统计图; (11)已知地球的水资源总量达145 000 万千米3,则地球的淡水资源约为 万千米3,咸水资源约为万千米3。 (12)在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面表示总 体,圆内每个扇形表示; 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统计图(13)如左下图是地球上海洋、陆地面积的扇形统计图。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亿万千米2,则地球的海洋面 约为亿万千米2,地球的陆地面积约为亿万 千米2。 (14)扇形统计图的作用是:从扇 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1.某县教育局一次对2017年初中 毕业生去向做了调查,将数据整理 后,绘制成统计图如右上。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已知上非达标高中的毕业生有1500人,求这一年初中毕业生有多少人?(2)上职业高中和赋闲在家有毕业生各有多少人?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本题有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调查的样本具有代表性的是( ) 了解全校同学喜欢课程情况,对某班男生进行调查 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从每幢居民楼随机抽若干人进行调查 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了解舟山城区空气质量,在普陀岛设点调查 2.下列调查中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有 ①一碗汤的鲜美程度 ③审查某文章中的错别字 A. 1 B . 2 个 1. A. B. C. D. () ②查全国中学生的上网情况 ④考查某种农作物的长势 .3个 D . 4个 3.为了了解某市七年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00名学生是总体 2000名学生的身高, 从中抽取 500名学生进行测量?对这个问题, C.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所抽的一个样本 .每个学生是个体 D .每个学生的身高是个体 4.要反映舟山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 A.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 D.频数分布统计图 5.期末统考中,甲校优秀人数占20%乙校优秀人数占25%比较两校优秀人数,贝( A.乙校多于甲校 B. 甲校多于乙校 C.甲、乙两校一样多 D.不能确定 6 ?已知一个样本中, 别为 2、8、15、20、 A.0.4 B.0.3 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 5,则第四组的频率是( ) C.0.2 D.0.1 三、四、五组数据的个数分 分组 137.5 ?147.5 147.5 ?157.5 157.5 ?167.5 167.5 ?177.5 频数 10 26 a 频率 0.3 b 8. 某班有48位同学,在一次数学测检中, (横半轴表示分数,把 50.5分到100.5 5组,组距是10分,纵半轴表示频数)如图所示,从左到 右的小矩形的高度比是 1:3:642 ,则由图可知,其中分数 在70.5~80.5之间的人数是( 有 A . 9 B. 18 C. 9. 某班60名学生喜欢各类体育活动, 分数只取整数,统计其成绩,绘制出频数直方图 分之间的分数分成 12 D. 6 他们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情况见扇形统计图, 现给 C.18 A.18 , 6 B.0.3 ,6 ,0.1 D.0.3 ,0.1 7?为了了解某地七年级男生的身高情况, 从当地某学校选取了 名男生的身高(单位:cm )分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表中 60名男生统计身高情况,60 a 与 b 的值分别为(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

七年级数学统计图的选用练习题

图1 日期/日 数学: 12.2统计图的选用(2)(苏科版七年级下) 一、选择题 1、(08长沙)要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 A .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分布直方图 2、(08荆门)某住宅小区六月份中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折线图1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30吨 B. 31 吨 C.32吨 D. 33吨 3、(08安徽)如图2是我国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的统计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这5年中,我国粮食产量先增后减 B .后4年中,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C .这5年中,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大 D .后4年中,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增长率最小 二、填空题 4、(08 通过图表,估计这个病人下午16:00时的体温是 ℃ 5、如图4显示的是某班20人在“献爱心”活动中捐图书的情况,该班级人均捐了_________册书。 6、( 07长沙)为了改进银行的服务质量,随机抽查了30名顾客在窗口办理业务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下图5是这次调查得到的统计图. 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办理业务所用的时间为11分钟的人数是 ; (2)补全条形统计图; 2003~2007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 图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0 5 20 25 -5 体温/℃ 6 10 14 图3

(3)这30名顾客办理业务所用时间的平均数 是 分钟. 三、解答题 7、(08深圳)某商场对今年端午节这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如图6和图 (1)哪一种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6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 品牌粽子在图7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4)根据上述统计信息,明年端午节期间该商场对A 、B 、C 三种品牌的粽子如何进货? 请你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图 7图 69 10 11 12 时间 图5 图4

《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测试3有答案.docx

初中数学精品试卷 第 6 章数据与统计图表 单元测试 一、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行(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下列调查适合作者普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我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长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 HINI 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2.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作抽样方法比较合适的是 () A. 调查全校女生 B.调查全校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 人 3.要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宜采用()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 频数分布直方图 4.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 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 B.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 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 人 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 5.一个班有 40 名学生,在期末体育考试中,优秀的有18 人,在扇形统计图中,代表体育优秀扇形的圆心角是() A. 144o B. 162o C. 216o D. 250o 6.某校对学生上学方式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右图是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所绘制的 扇形同就,已知该学校 2560 人,被调查的学生中汽车的有21 人,则下列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被调查的学生有60 人 B.被调查的学生中,步行的有27 人 C.估计全校骑车上学的学生有1152 人 D.扇形图中,乘车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54o 7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97,最小值76,若组距为4,则可分为几组() A. 4 B. 5 C. 6 D. 7 8.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 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件下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 A.0.96 小时 B.1.07 小时 C.1.15 小时 D.1.50 小时 人数/ 人 20 15 151312 107 53 时间/ 时 00.51 1.52 9.超市为了制定某个时间段收银台开放方案,统计了这个时间段本超市顾客在 收银台排队付款的等待时间,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等待时间 6 分钟到7 分钟表示大于或等于 6 分钟而小于 7 分钟,其余类同),这个时间段内顾客等 待时间不少于六分钟的人数为()

初一数学数据与统计图表测试题

第十六周初一数学周周清测试卷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在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有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30%,则这个扇形圆心角是( ) A. 108° B.60° C. 30° D.216° 2.某单位有职工100名,按他们的年龄分成8组,在40~42(岁)组内有职工32名,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 A.0.12 B.0.38 C.0.32 D.32 3.某商场为了解本商场的服务质量,随机调查本商场购物的100名顾客,调查结果如图1,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这100名顾客中对该商场的服务质量不满意的有( )人. A.70% B.7 C.70 D.7% 4.如下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行人数最少只为90人 B.步行人数为50人 C.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占总数的50% D.步行与骑自行车的人数和比坐公共汽车的人数少 5.某公司的生产量在七个月之内的增长变化情况如下图3,从图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2~6月生产量增长率逐月减少 B.7月份生产量的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生产量不断上涨 D.这七个月中,生产量有上涨有下跌 二、填空题(共13分,6-7每题2分,8-10每题3分) 6.某超市对今年前两个季度每月销售总量进行统计,为了更清楚地看出销售总量的总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选用_________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7.将收集到的40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组,已知落在某一范围内的频数是5,则该组的频率是__________, 8.一个扇形统计图中,扇形A 、B 、C 、D 的面积之比为2∶3∶3∶4,则最大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__. 9.已知一组数据都是整数,其中最大值是242,最小值是198,若把这组数据分成9个小组,则组距是___________. 10.有一些乒乓球,不知其数量,先取6个作了标记,把它们放回袋中,混合均匀后又取了20个,发现含有两个做标记的,可以估计这袋乒乓球有_________个. 图1 图2 图3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评分 一、选择题(共9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面获取数据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 我们班同学的身高用测量方法 B. 快捷了解历史资料情况用观察方法 C. 抛硬币看正反面的次数用实验方法 D. 全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用访问方法 2.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可以分成()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 3.为丰富学生课外活动,某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项,已知该校开设的体育社团有:A:篮球,B:排球C:足球;D:羽毛球,E:乒乓球.李老师对某年级同学选择体育社团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成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选科目E的有5人 B. 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是72° C. 选科目A的人数占体育社团人数的一半 D. 选科目B的扇形圆心角比选科目D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少° 4.下列各数:π,,cos60°,0,,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率是() A. 20% B. 40% C. 60% D. 80%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同总体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是条形统计图 B. 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C. 为了清楚地知道你的各科成绩,你可以选择制作条形统计图 D. 为了清楚地反映出全校人数同各年级人数之间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 6.如图,是某商场4种品牌的商品销售情况统计图,其中甲品牌所占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A. 36° B. 108° C. 72° D. 162° 7.如图阴影部分扇形的圆心角是() A. 15° B. 23° C. 30° D. 36° 8.有一个样本有100个数据,落在某一组内的频率是,那么落在这一组内的频数是() A. 50 B. 30 C. 15 D. 3 9.武汉市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比,下面是将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五组画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5个小组的频数之比为1:3:7:6:3,则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占百分之() A. 45 B. 46 C. 47 D. 48 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决定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加权平均数 2.为了了解某中学某班的睡眠情况,随机抽取该班10名学生,在一段时间里,每人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统计如下(单位:小时):6,8,8,7,7,9,10,7,6,9,由此估计该班多数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为() A.7小时 B.7.5小时 C.7.7小时 D.8小时 3.小明准备参加校运会的跳远比赛,下面是他近期六次跳远的成绩(单位:米):3.6,3.8, 4.2,4.0,3.8,4.0,那么这组数据的() A、众数是3.9米 B、中位数是3.8米 C、极差是0.6米 D、平均数是4.0米 4.小伟五次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6分、78分、80分、85分、92分,老师想了解小伟数学学习变化情况,则老师最关注小伟数学成绩的() A、平均数 B、众数 C、中位数 D、方差 5.已知一组数据为:4、5、5、5、6,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如果一组数据6,x,2,4的平均数是3,那么x是(). A. 0 B.3 C.4 D. 2 7.某班一次英语测验的成绩如下:得100分的3人,得95分的6人,得90分的5人,得80分的2人,得70分的18人,得60分的6人,则该班这次英语测验成绩的众数是(). A.70分 B. 18人 C. 80分 D.10人 8.某校四个科技兴趣小组在“科技活动周”上交的作品数分别如下:10、10、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8 B. 12 C.9 D. 10 9.甲、乙两人在同样的条件下练习射击,每人打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 甲:6,8,9,9,8 乙: 10,7,7,7,9 则两人射击成绩谁更稳定(). A.甲 B.乙 C.一样稳定 D.无法确定 10.若数据的平均数为m,2,5,7,1,4,n则的平均数为4,则m、n的平均数为()A、7.5 B、5.5 C、2.5 D、4.5

最新2019-2020学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有答案-(数学)

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 A. 对“天宫一号”飞船的零部件进行检查 B. 对我市中小学生视力情况进行调查 C. 对市场上某品牌老酸奶的质量情况进行调查 D. 对某品牌彩电的使用寿命 2.为了解2013年河北中考数学试卷学生得分情况,某小组从中随机抽查了1000份进行分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上调查方式属于抽样调查 B. 总体是所有考生的数学试卷 C. 个体指每个考生的数学试卷 D. 样本容量指所有抽取的1000份试卷 3.有40个数据,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5,若取组距为则组数应为 A. 4 B. 5 C. 6 D. 7 4.某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 A. 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B. 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C. 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D. 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 5.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 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我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差 B. 调差我市冷饮市场雪糕质量情况 C. 调差我国网民对某件事的看法 D. 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各零部件质量的检查 7.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调查乘坐飞机的旅客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 B. 调查市场上老酸奶的质量情况 C. 调查某品牌圆珠笔芯的使用寿命 D. 调查我市市民对伦敦奥运会吉祥物的知晓率 8.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 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 C. 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D. 考察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9.下列调查方式中,应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 调查某品牌手机的市场占有率 B. 调查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的情况 C. 对我国首架歼15战机各个零部件的调查 D. 调查某型号炮弹的射程 10.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 A. 了解某电视台某次“爱的奉献”抗震救灾文艺晚会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 了解某渔场中青鱼的平均重量,采用抽样调查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7.1折线统计图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数学人教版新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习题7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 《中位数和众数》练习题 一、判断 (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只有一个.()(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只有一个.()(3)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众数一定只有一个.()(4)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 (5)给定一组数据,那么描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定位于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正中间.() (6)给定一组数据,如果找不到众数,那么众数一定就是0.() 2、选择题: (1)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分数分别是90、、90、70,若这四个同学得分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他们得分的中位数是() A、100 B、90 C、80 D、70 (2)当5个整数从小到大排列,其中位数是4,如果这组数据的唯一众数是6,则5个整数可能的最大的和是()

A、21 B、22 C、23 D、24 (3)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件,生产达到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则这一组数据的众数是() A、15 B、17 15 C、14 D、17 15 14 3、某鞋店销售了9双鞋,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 (1)计算这9双鞋尺码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感兴趣的指标?哪一个指标是鞋厂最不感兴趣的? 拓展思考:某公司有10名销售业务员,去年每人完成的销售额情况如下表 问题:(1)求10名销售员销售额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单位:万元)(2)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准备采取超额有奖措施,请问把标准定为多少万元时最合适? 答案: 1、(1)∨(2)∨(3)×(4)∨(5)×(6)× 2、(1)B (2)A (3)D 3、(1)平均数21.8,中位数22,众数22 (2)众数平均数 拓展思考:(1)平均数5.6万元,中位数5万元,众数4万元(2)答案不唯一 篇二:7.3 折线统计图的练习及练习题

2020【新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扇形统计图》练习(含答案)

6.3 扇形统计图 A组 (第1题) 1.某校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调查了本校150名学生各自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最喜爱跑步和打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分别是(B) A. 30,40 B. 45,60 C. 30,60 D. 45,40 (第2题) 2.某校学生到校方式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若该校步行到校的学生数有100人,则乘公共汽车到校的学生有(D) A. 75人 B. 100人 C. 125人 D. 200人 3.“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市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为了了解同学们

最喜爱的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小王对本班50名同学进行了跳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踢毽子及其他等运动项目最喜爱情况的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若将其转化为扇形统计图,则最喜爱打篮球的人数所在扇形区域的圆心角的度数为(B) (第3题) A. 180° B. 144° C. 120° D. 72° (第4题) 4.如图是某中学七年级(3)班60名同学参加兴趣活动的扇形统计图,其中S1,S2,S3,S4分别表示四个扇形的面积,且S1∶S2∶S3∶S4=4∶3∶2∶1.那么参加数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有(B) A. 24人 B. 18人 C. 12人 D. 6人 (第5题)

5.某企业今年第一季度各月份产值占这个季度总产值的百分比如图所示,又知二月份产量是72万元,那么该企业第一季度月产值的平均数是__80__万元. 6.某商场对去年端午节当天销售A ,B ,C 三种品牌粽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绘制成如图①和图②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第6题) (1)哪种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全图①中的条形统计图. (3)写出A 品牌粽子在图②中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解】 (1)三种品牌粽子的总销量为120050% =2400(个). ∵A 品牌的销售量为400个,C 品牌的销售量为1200个, ∴B 品牌的销售量为2400-400-1200=800(个). ∵1200>800>400, ∴C 品牌粽子的销售量最大. (2)补图如图①中斜纹所示. (3)图②中A 品牌粽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4002400 ×360°=

2020-2021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6.4频数与频率二练习新版人教版

新版人教版 6.4 频数与频率(二) A 组 1.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 型血的人数是(A ) C. 4人 D. 6人 2.学习委员为调查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学生喜爱的书籍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古诗词类”的频数为12,频率为0.25,那么被调查的人数为(D ) A. 12 B. 24 C. 36 D. 48 3.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英语成绩被分为5组,第1~4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A ) A. 0.1 B. 0.2 C. 0.3 D. 0.4 4.已知样本数据的个数为30,且被分成4组,各组数据的频数之比为2∶4∶3∶1,则第二小组的频率为__0.4__. 5.一个样本的50个数据分别落在4个组内,第一、二、三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7,8,15,第四组数据的频率为__0.4__. 6.在对xx 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表中,各组频数之和与频率之和分别为xx 与__1__. 7.“尊敬的老师:因为我家里有事了,所以向老师请假了,请假2天了,请老师准假了,谢谢了.”这是小明同学向老师写的请假条.老师见后,对此请假条马上批注:“小明同学,你的请假条中‘了’字用了太多了,以后少用了,明白了没有,现在准假了,就这样了.”问:请假和批语中“了”的频数各是多少?频率各是多少?小明和老师哪个用“了”更频繁? 【解】 请假条中“了”的频数是5,频率是17;批语中“了”的频数是7,频率是7 36, 老师用“了”更频繁. 8.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其中八年级人数为408人,如表是该校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统计表.根据图表中的信息,可知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课外书的本数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