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山东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山东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原因分析

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

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 人。

一、基本情况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二、事故经过

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1.5米、温度为150~300度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甫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有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

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着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l号大门,沿着新港公路向位于低处的黄岛油港烧去。大火殃及青岛化工进出口黄岛分公司、航务二公司四处、黄岛商检局、管道局仓库和建港指挥部仓库等单位。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胶州湾。大约600吨油水在胶州湾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造成胶州湾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洋污染。

三、抢险救灾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先后三次打电话向青岛市人民政府询问灾情。李鹏总理于13日11时乘飞机赶赴青岛,亲临火灾现场视察指导救灾。李鹏总理指出:“要千方百计把火情控制住,一定要防止大火蔓延,确保整个油港的安全。”

山东省和青岛市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挥。青岛市全力投入灭火战斗,党政军民一万余人全力以赴抢险救灾,山东省各地市、胜利油田、齐鲁石化公司的公安消防部门,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黄岛区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运了lgn吨泡沫灭火液及干粉。北海舰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s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黄岛灭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与火魔搏斗中,灭火人员团结战斗,勇往直前,经受住浓烟烈火的考验,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满腔的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四、事故原因及分析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非金属油罐本身存在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l号、2号、3号

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青岛地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绕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四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去,避雷针越高绕击的可能性越大。当时青岛地区的雷电强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米,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因此绕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根据是:(l)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时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安培。(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4)根据电气原理,50~60米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毫米的间隙放电。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压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外,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5.33平方公里,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坡地上。早在1975年就形成了34.1万立方米的储油规模。但198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先后下达指标和投资,使黄岛储油规模达到出事前的76万立方米,从而形成油库区相连、罐群密集的布局。黄岛油库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下长期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黄岛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

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混凝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3.混凝土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1985年7月15日,黄岛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米高的避雷什,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格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6欧姆,远远大于0.03欧姆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黄岛油库是消防重点保卫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消防车、

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吨、压力8公斤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分钟,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干事。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路,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旋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乡,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 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而黄岛油库上级主管单位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黄岛油库。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立方米,而在施工阶段,仅凭胜利油田一位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万立方米的罐。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米,远远小于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米。青岛市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弛,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五、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

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李鹏总理指示:“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实事求是,举一反三,以这次事故作为改进油库区安全生产的可以借鉴的反面教材。”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

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5.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术、高技术,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联防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所属青岛市黄岛油库老罐区五座油罐,发生因遭雷击继而引起大火的特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场大火前后共燃烧了104小时,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油罐5座,老罐区全部付之一炬,已无修复价值,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600吨原油流入海里,使附近海域和沿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救火中,有14名消防官兵牺牲,66人受伤;5名油库职工牺牲,12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在抢险灭火中,共出动干警2200多人,消防车147辆,各种船只10艘。投入泡沫灭火液及干粉153吨,还动用了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救伤员。 黄岛油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胶州湾咽喉处西南端,胜利油田的原油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经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南运或出口。该油库老罐区建有5座油罐,总容积为76000立方米,其中1、2、3号罐为地上金属油罐,4、5号罐为半地下非金属石壁油罐。在北面30米处是新罐区已建储油量超过老罐区的6个油罐,现已投入使用的2号和6号两罐贮油1.3万吨;靠近新老罐区的还有青岛港务局的4个贮油罐,现贮油3.7万吨,11个成品油罐,现存油5千吨;再往北,就是耗资近3亿元

的黄岛油港一期码头,它的东侧500米就是刚刚建成的年吞吐能力1700万吨的二期油码头,如果火势蔓延,引起连锁燃爆,原油、罐群、码头将毁于一旦。 8月12日9时55分,老罐区5号罐因雷击发生爆炸,面对这严峻的局势、不堪设想的后果,消防部门接到警报,立即火速赶赴现场,组织力量控制5号罐火势,并冷却与之相邻的4号罐,对1、2、3号罐进行保护。虽经多方努力,但因受到来自5号罐的辐射热,4号罐内气体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升高。当天14时35分左右,5号油罐经过4个多小时的灼烧,部分地段的原油沸溢,喷溅到罐外,飞溅的油火点燃了4号罐顶部的油气层,引起爆炸。随即,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1、2、3号罐油气,随着爆炸声形成了一片火海。 二、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经有关专家们反复论证,认定其直接原因系雷电所致。但这次事故也暴露出黄岛油库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明显问题: 1.在黄岛建设大型储油区,决策时就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周。黄岛与青岛市区隔海相望,扼胶州湾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该岛面积仅5.33平方公里,储油区则布置不到2平方公里,而且三面靠海的狭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a34456673.html, 2010-08-10 18:21:53 互联网浏览:326 发布评论(0) 1 事故概况 山东某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安全管理交流https://www.360docs.net/doc/a34456673.html,)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m3,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8月12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到下午2 时35分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1 .5m/h、温度为150~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贮存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m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烈焰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还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火海席卷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公路向伴于低处烧去。大

油库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74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油库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油库火灾和爆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原因分析 燃烧和爆炸的发生需要可燃物质、氧及点火能量。点火能量是油库发生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因素,它主要来源于雷电、静电、碰撞、人为火源和生产操作失误。 2、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预防保证体系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预防保证体系,将安全工作程序化并贯穿于牛,的全过程,科学严谨的过程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火灾和爆炸的隐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预防保证体系包括安全操作程序、安全管理程序、安全

隐患检查程序、隐患纠正和预防程序、员工安全培训程序以及防火防爆预防保证体系评审程序Cz7。 (2)杜绝人为的点火能量来源油库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绝大多数是人为造成的,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比例极低。防止人为火灾和爆炸事故的根本途径是消除点火能量来源。防火防爆禁区内的人员严禁携带火种,机动车辆必须配置防火罩。由站、场、所的安全技术人员配合,结合设计图纸对作业区管道、设备的施工路线、地点和新旧系统连接点逐一对照,发现疑问现场提出,由设计单位出具变更联络单。不同的危险源(油、气、高压注水、稳定塔、分离器、油罐)要有不同的标记,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例如,在天然气罐接头周围必须搭建防火墙;在地沟内对接油气管道时,必须先进行消防沙封堵,以防止油气弥满地沟引发爆炸;分解切割

国内油库分布、规模及以后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国内油库库容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2011年底,我国油品储备总量达到5756万m3,从地域来看,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地。 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储备将达8500万吨。石油库建设规模不一,库容大则在500×104m3以上,单罐容积达(10-15)×104m3,小的也有几千到几万m3。目前很多新建、在建的项目都是30万立方米以上的超大型油库。 广东省最大油库 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原油储存中转基地茂名石化公司北山岭60万吨原油库中国目前最大的燃油油库曰前在湛江港正式投入使用,该油库由中石油燃料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油库库容达到94.5万立方米,将用于燃油发电和燃料油的储存这是中石油在中国沿海投资建设的最大油库,属国家一级燃料油中转库,设计年周转能力800万吨以上。该油库的二期工程计划将再建3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湛江燃油油库的总储量达到124.5万立方米。福建省最大油库 福建泰山石化仓储项目 此项在泉州奠基的项目由福建泰山石化仓储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计划於2004年投入运营。项目占地76万平方米,拥有海岸线820米,将建设总储量为150万立方米的原油、成品油、化工品储罐及与之配套的码头。其中包括6个泊位,最大泊位可停靠1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油轮。其中,一期投资7.7亿元,建设50万立方米的油罐,使用面积30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後将成为南方最大的成品油中转基地,同时也加快泉港的大石化建设 天津石油储备基地 该基地已开始建设,计划建设包含500万立方米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罐,和超过500万立方米的商业石油储备罐,总库容1000万立方米。预计可储备超过600万吨以上的石油,有望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石油储备基地。 鄯善石油储备基地 总投资达65亿元人民币,全部完工后将建成800万立方米的库容。2008年底,该基地库容规模为100万立方米的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产,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原油同时开始注库储备。 大型石油储罐储量很大,潜在危险性高,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将十分惨重,每年,因为各种类型的油库火灾都我国带来数亿元的损失。其中,由于人员防火知识缺乏,违章操作导致的火灾占很大比例,一些油库的消防设计也有问题。因此,石油库的消防安全已经不容忽视。

1989年青岛黄岛油库大火

1989年青岛黄岛油库大火 黄岛,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但是,自从70年代初这里建起了大油库后,它的名声渐渐大振;后来,这里成为新技术开发区,它的知名度又进一步提高了。不过,对大多数没有到过青岛的外省人来说,黄岛这个名字仍然陌生。然而,1989年8月中旬的一场大火,黄岛却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地方。 黄岛,位于青岛市区以西约4.6公里,与市区隔海相望,原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它背靠广袤的胶东半岛,面向宽阔的胶州湾。1974年,石油部在这里建起了储油区,作为胜利油田的配套工程;青岛港务局也在这里建起了储油区和外运码头。黄岛成了我国出口石油的重要码头,每年经这里外运的石油在1000万吨以上。 为了建设设这里的储油区和外运码头,国家投入了几十亿元巨资。一期工程建成了5个万吨以上的大油罐,总容积22.6万立方米;在一期工程北面103米处,国家又投资4亿元,建起了6个5万立方米的储罐;在二期工程边缘还有一个15万立方米的地下油罐,储罐区总储量达50万立方米。在二期工程北面仅一路之用,是青岛港务局的成品油罐群,有15个油罐,其中最大的一只容积为1万立方米;紧靠这些油罐的是2个5万吨级的泊位,不远处有耗资3亿多元正在建设中的2个20万吨的泊位;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前湾大港。这些工程完工后,黄岛将成为我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港。 随着油库和码头的建设,黄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高楼迭起,工厂林立,岛上的人口急剧增加。但是,大量油品储存在岛上,消防安全情况如何呢?问题不少。在一期工程设计中的先天不足之处,留下厂许多火险隐患,青岛市、山东省公安消防部门为此忧心忡仲。我国最高消防当局——公安部消防局也很关注这个地方。1987年在大兴安岭火灾之后。消防局派出了一个以副局长为首的调查组到黄岛油库检查,就火险隐患向有关部门提出了整改要求和建议,并将问题披露报端。 可是忠言逆耳,有关部门不但没有重视,反而指责新闻报道“失实”,损害了他们的“形象”。 事实上,黄岛油库和港务部门从建成投产以来,就已发生过多次事故。到1987年,这里共发生了7次重大溢油和火灾事故,但有些人仍然麻木不仁。1989年8月12日,大祸终于降临了。 青岛,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每年夏天,这里常是细雨蒙蒙,凉风习习。然而,1989年的夏天,这里的气候有些反常,长期酷热,久旱无雨,气温常在30℃以上。8月12日上午9时许,久旱的青岛上空,突然雷声隆隆,阴云密布,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饱受酷暑的人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雷声刚停,忽然传来一场比雷鸣还要响的闷声,接着,在黄岛油库上空升起了一团蘑菇状黑云。黄岛油库发生了爆炸!时间9时55分。 发生爆炸的是5号油罐。该罐是半地下的矩形钢筋混凝土储罐,长72米,宽48米,容积23000立方米,当时存有原油16037立方米。爆炸时罐顶被掀掉,燃起了熊熊大火,火焰高达百米。与5号罐相邻的有4个油罐:l、2、3号罐均为钢质拱顶地上储罐,容

油库火灾扑救之对策(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68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油库火灾扑救之对策(正 式版)

油库火灾扑救之对策(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石油产品是重要的能源,它具有易挥发、易燃 爆、易渗漏、易集聚静电荷等特性。它的特性决定了 消防工作在油库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 了解石油产品的特性、储油罐火灾特点,不仅有利于 预防油库火灾的发生,而且对油库火灾的成功扑救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油品火灾的特性: (一)轻质油品燃烧时其主要特性为:燃烧热值 高(如汽油为10400—11250千卡/公斤),速度快, 火焰高,火势猛,热辐射强,易引起相邻罐及其它可 燃物起火;油品密度小,沸程低,燃尽速度快;呈现

稳定性燃烧状态;油层表面温度不高,向下传热量小而慢,燃烧时间长,也不会出现高温层。 (二)重质油品燃烧时主要特性为:重质油品中的原油按其密度分为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密度大的重质原油燃尽速度慢;燃烧时,蓄热温度量大,并形成高温层(高温可达149—316℃)向下传递,使油品中的自由水、浮化水或水垫层受热汽化,这是产生沸溢和喷溅的重要原因;燃烧时火焰常呈现时高时低现象。火焰低时,燃烧强度弱,是灭火的好时机。 二、储油罐火灾特点: 先爆炸后燃烧。当油罐内液面以上的油蒸汽与空气混合形成混合气体,其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范围时,遇到明火或其它具有点燃能量的火花,即发生瞬时爆炸。随着爆炸产生的高温,热了的油液使液面的汽化加剧,大量油烟气与空气混合成高浓度的混合气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

黄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所属青岛市黄岛油库老罐区五座油罐,发生因遭雷击继而引起大火的特大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场大火前后共燃烧了104小时,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油罐5座,老罐区全部付之一炬,已无修复价值,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00多万元。600吨原油流入海里,使附近海域和沿岸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救火中,有14名消防官兵牺牲,66人受伤;5名油库职工牺牲,12人受伤。据不完全统计,在抢险灭火中,共出动干警2200多人,消防车147辆,各种船只10艘。投入泡沫灭火液及干粉153吨,还动用了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救伤员。 黄岛油库位于青岛市黄岛区,胶州湾咽喉处西南端,胜利油田的原油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经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南运或出口。该油库老罐区建有5座油罐,总容积为76000立方米,其中1、2、3号罐为地上金属油罐,4、5号罐为半地下非金属石壁油罐。在北面30米处是新罐区已建储油量超过老罐区的6个油罐,现已投入使用

的2号和6号两罐贮油1.3万吨;靠近新老罐区的还有青岛港务局 的4个贮油罐,现贮油3.7万吨,11个成品油罐,现存油5千吨;再往北,就是耗资近3亿元的黄岛油港一期码头,它的东侧500米就是刚刚建成的年吞吐能力1700万吨的二期油码头,如果火势蔓延, 引起连锁燃爆,原油、罐群、码头将毁于一旦。 8月12日9时55分,老罐区5号罐因雷击发生爆炸,面对这严峻的局势、不堪设想的后果,消防部门接到警报,立即火速赶赴现场,组织力量控制5号罐火势,并冷却与之相邻的4号罐,对1、2、3号罐进行保护。虽经多方努力,但因受到来自5号罐的辐射热,4 号罐内气体随着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升高。当天14时35分左右,5号油罐经过4个多小时的灼烧,部分地段的原油沸溢,喷溅到罐外,飞溅的油火点燃了4号罐顶部的油气层,引起爆炸。随即,喷溅的 油火又先后点燃了1、2、3号罐油气,随着爆炸声形成了一片火 海。 二、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

油库火灾案例分析

油库火灾案例分析 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二、合资建设,油库一、二期共设20个原油贮罐(17个10万m3储罐,3个5万m3储罐), 总储量为185万m3。该单位东侧为大连港罐区,总储量为132.45万m3(12个10万m3原油储罐和大小51个二甲苯等化学危险品储罐);西北侧为大连商业储油公司原油储罐区,总储量140万m3(14个10万m3储罐);北侧为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储油公司300万m3的原油储罐区(30个10万m3储罐);南侧为在建LNG接收站和港区单位、办公用房及加油站等附属建筑。整个大孤山半岛规划设计储量2000万m3。二、起火简要经过及初期火灾处置情况 7月15日15时45分,外籍“宇宙宝石”号油轮开始向原油库卸油。20时许,上海祥诚公司人员开始利用卸油管道加注“脱硫化氢剂”,天津辉盛达公司人员负责现场指导。16日13时,油轮停止卸油,开始扫舱作业。上海祥诚公司和天津辉盛达公司现场人员在得知油轮停止卸油的情况下,继续将剩余的约22.6m3 “脱硫化氢剂”加入管道。18时02分,靠近加注点东侧管道低点处发生爆炸,导致罐区阀组损坏、大量原油泄漏并引发大火。2010年16日18时12分,大连支队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调集的全市执勤中队中所有高喷车、大功率泡沫车、重型水罐车等128台石化火灾专业作战车辆和相关社会联动单位相继赶到现场,全力扑火。一是派出灭火攻坚组与单位技术人员一道,深入罐区关阀断料,利用工艺措施阻止油品进一步泄漏,防止火势进一步蔓延;二是组织14门车载炮和3门移动炮对着火罐、毗邻罐进行冷却抑爆;三是集中18支泡沫枪全力扑救管线、泵房、地面流淌火;四是在东侧、北侧、南侧和海港码头增设4道防线,防止火势扩大;五是调动远程供水、药剂补给、油料供应、器材补充、生活保障、装备抢修、医疗救护等战勤保障编队,作好“灭大火、打恶仗”的长期准备;六是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处置预案,迅速调集公安、卫生、环保等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协助进行灾害处置工作,协调政府调集海事部门到场配合灭火。灭火同时,向市政府、市公安局报告灾情,向省消防总队请求跨区域增援。 17日零时23分,辽宁各市增援力量陆续到达现场,消防战斗车辆达到388台。8时20分,对肆虐大火发起总攻。9时55分,现场所有明火被扑灭。此后,参战部队全面进入消灭残火和冷却降温战斗阶段。

晋城油库火灾爆炸事件情景构建

晋城油库火灾爆炸事件情景构建

一、风险分析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山西晋城石油分公司晋城油库,位于晋城市城区泰欣街585号,属于城市油库,库区面积约45496平方米,整个油库地形呈阶梯状。现储存有汽油、柴油,该库总容量为31000m3,现有3000m3内浮顶立式汽油罐4座,柴油罐6座,500m3内浮顶立式柴油罐2座。 晋城油库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其中夏季主导风向以东南偏东为主,冬季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 经分析,重大风险为:油品罐区存在着火灾爆炸风险。 二、典型案例 参照相关罐区火灾爆炸情景,整理国内外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典型储罐事故。 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事故 2005年12月11日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发生的火灾事故,为欧洲迄今为止最大的火灾爆炸事故,共烧毁大型储油罐余座,受20伤43人,无人员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5亿英镑。 应急处臵经验: (1)事发后立即封锁2条高速公路,组织人员疏散; (2)及时处臵消防废水,减少环境污染; (3)政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 (4)消防人员及时撤退。

大连石化分公司“6.2”火灾事故 2013年6月2日14点20分左右,939号储罐罐顶突然发生爆炸,随之起火,并相继引起临近的936号、935号和937号储罐着火。事故造成2名工人重伤,经医院全力救治无效死亡,2人失踪。 应急救援过程: (1)形成了大面积的防火堤内油池火和地面流淌火。 (2)苯类物质等难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发生火灾,用水灭火无效,如果没有充足的泡沫灭火剂很难完成火灾扑救。如此大型的火场泡沫供给难度较大,因此配臵大型泡沫供给车是十分必要的。 (3)储罐爆炸罐顶部飞出将防火堤外一组消火栓砸断。 (4)数名消防队员皮肤被苯类物质腐蚀。 “7.16”大连新港火灾事故 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原油储备基地103号罐体进行拆除作业时,不慎引燃罐体内残留原油发生燃烧。 应急救援过程 (1)爆炸火灾导致变电所、泵房被烧毁,供电中断,固定消防设施不能运行。 (2)流淌火面积大(6万平方米),救援难度大,时间长(86小时)。一是输油管线内的火势为带压喷涌燃烧;二是由于地势差,地面流淌火势燃烧猛烈。

XXX燃气公司油库、加油站火灾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XXX燃气公司 油库、加油站火灾 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演练指挥员向市长或局长报告:市长(局长)同志,XX储运站油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XX市安监局副局长:XXX。 “开始” 第一个演练内容:加油机火灾事故救援 主持人:由于雷电、静电、加油机故障漏油、车辆打火等原因,加油机可能发生火灾事故。这次演练的情况设臵是:因为加油机渗漏汽油,电机长时间运转,温度过高导致起火。请观看演练。 (施放发烟器材) 一号加油员:着火了;班长,加油机着火了。 班长:大家别乱,听我指挥。 一号加油员,立即断电,关闭罐区出油阀,尔后用防火沙灭火; “明白”。 二号加油员,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明白”。 三号加油员,负责蔬散加油车辆至院外,并控制其

它车辆进入院内;“明白”。 四号加油员,负责遮蔽其他加油机,防止火势漫延。 “明白”。 班长:站长你好,我是加油机班长╳╳╳,现在有一汽油加油机起火,加油站人员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全力救援,初步判定起火原因为加油机渗漏汽油,电机长时间运转,温度过高导致起火。 站长:你按照预案组织全力救援,我马上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并立即向上级领导、XXX、XXX请求援助。 班长:明白 三号加油员:报告班长,我已将加油车辆全部疏导至安全位臵,并封闭了大门。 班长:你立即返回到院外大道上,引导消防车实施救援。三号加油员:明白。 (经过紧张的扑救后) 二号加油员:报告班长,明火全部扑灭。 班长:继续检查,防止油污复燃。二号、四号加油员检查后清理场地。一号加油员和我查明加油机起火原因。 (一号加油员打开加油机箱门确认,二号加油员手持灭火器准备扑救,四号加油员手持灭火毯准备扑救) 一号加油员:报告班长,经确认明火彻底熄灭。

油库火灾应急处置预案

油库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高效有序的应对我部营地油库的日常消防以及油库漏油和突发性火灾事故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保护我部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施工营地内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油库漏油事件及火灾事故。 4.工作原则 (1)重大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密切注意中央和地方各级防灾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油库漏油防范工作和突发油库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以人为本,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事件类型与危害程度分析 5.1火灾事件类型 按照油库火灾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即根据火灾事故的稳定性及危害性将火灾事故分为三级。Ⅰ级火灾事故、Ⅱ级火灾事故、Ⅲ级火灾事故。 Ⅰ级火灾事故:(1)造成30人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

Ⅱ级火灾事故:(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3)两河口工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部位发生的火灾事故;(4)消防安全三级管理单位发生的,火灾超过6小时以上未能有效控制,可能造成更大范围内的火灾的事故。 Ⅲ级火灾事故:消防安全三级安全管理单位发生的火灾事故,火灾在六小时以内的能有效控制的,未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火灾事故。5.2危害程度分析 项目部按照公司总部《危险源辨识、评价控制程序》的规定,根据油库火灾事故的辨识,以及分布和特点,可能引发的事故及类型主要包括: 1、漏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员生活用水等。 2、燃烧:可能造成人员烧伤、油库爆炸、人员伤亡等。 3、爆炸: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设备损失等。 6.组织机构及职能职责 6.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为了加强对油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我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项目经理部组织成立以项目经理xx为组长,各部门及施工队负责人为组员的的油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下设油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办公室,设置在现场调度室,负责油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各项工作。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中国油田分布及各个石油单位的情况

《中国油田分布及各个石油单位的情况分析》 [02-05 20:45] 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之间。油田南北长140公里,东西最宽处70公里,总面积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1963年形成了600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起了决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3.93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从1990

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4位。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气田85个,油田12个,含油气构造55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产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年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领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9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最新版) 一、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 火灾的形成同样要具备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即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但是促使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以致造成火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操作人员的思想不重视,麻痹大意,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违纪操作规程外,还有其它客观原因,一般来说,油库火灾的发生有下列几种原因。 1、不遵守防火安全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2、思想麻痹。维修设备时,防备措施不当,引起油罐爆炸失火。 3、在有油蒸气的场所使用非防爆电器、通讯设备、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线缆及设备;安装、维护不合乎规定、设备绝缘不良、超负荷、短路、随意拉临时线路;静电接地装置、避雷设施安装、使用、维护不当而引起静电放火、遭雷电击等都会引起火灾。

4、缺乏知识、蛮干造成油料失火。 5、未及时处理跑油、漏油及易燃、易爆物而引起着火爆炸。 6、坏人纵火破坏。 7、意外火灾蔓延。如周围山火的蔓延等。 除上述原因发生火灾外,浸过油的棉布、棉纱等没有按规定存放,随意放在作业区或罐区,长时间不清理,也会引起自燃,造成油库火灾。 二、油料火灾的特点 液体燃料火灾,火势猛烈,火焰温度高,辐射量强。浓烟气浪大,火焰速度快,蔓延迅速,危害涉及面广,由于油料储存和油品种类不同,其火灾的特点也不同。 1、爆炸后燃烧 油罐火灾,因故先发生爆炸,然后储油罐内油品猛烈燃烧,这种情况是因为油罐内液面空间充满着大量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体,当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或其它点火源,就会瞬时爆炸,产生高温并加热油品,使油蒸所迅速增加,在充足的空气空间中进行猛

中国最大油库一览

中国各大油库简介 1、上海最大油库 中石油与上海方面密切配合,建设目前中国最大规模的石油仓储基地——上海洋山港巨型石油仓储基地。规划中的仓储基地位于上海南端的长江口,是上海庞大的洋山港港口及码头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预计建成后的总储存量超过100万立方米。首期工程为40万立方米。 洋山港石油仓储基地是一个纯商业的石油基地,主要用于存储燃料油,而不是原油。未来投入使用后,油库的来源将是多元化的。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1 9 3 5万美元,总投资额4 8 3 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近4亿元)。 中石化上海分公司比较大型的油库目前主要有三个:外高桥油库、杨浦油库和闵行油库,其中外高桥油库最大,总库容在40 万立方米左右中石油上海销售分公司透露,坐落于外高桥欧高路的海滨油库是中石 油在上海兴建的首座国家一级油库,该油库建成以后,可储存11 万方柴油、10 万方燃油以及9万方汽油,合30 万方成品油,可以有效缓解上海地区油库的储存压力。 2、广东省最大油库 华南地区目前最大的原油储存中转基地——茂名石化公司北山岭60 万吨原油库,曰前在湛江港正式投入使用,该油库由中石油燃料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油库库容达到94 .5万立方米,将用于燃油发电和燃料 油的储存这是中石油在中国沿海投资建设的最大油库,属国家一级燃料油中转库,设计年周转能力80 0万吨以上。 该油库的二期工程计划将再建3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湛江燃油油库的总储量达到12 4 . 5万 立方米深圳市光滙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光滙集团投资创建的大型石化企业,主要经营石油产品的仓储、码头装卸、海陆运输、油品批发销售及加油站网络开发等业务,是目前深圳市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公司现拥有一期、二期库容为40 万立方米的成品油油库和相配套的华南地区吞吐能力最大的10 万吨级石油化工专用码头。目前正在进行三期60 万立方米的油库扩建工程。经过多年的悉心经营,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广东以及东南亚地区库容规模大、吞吐能力强、设备先进、配套完善的油品储运基地。 广东其它油库: 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 年,库区已建成储罐有:1,500立方米储罐10个,2000 立方米储罐7个(其中2个为不锈钢储罐),3,000立方米储罐6个,4,000 立方米储罐4个(其中1个为不锈钢储罐),5,000立方米储罐11个,10,000立方米储罐 1 个,15,000立方米储罐1个,21000立方米储罐 2 个,37,000 立方米储罐2 个,43,000 立方米储罐2 个,公司总占地面积13 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仓储能力总计为345,000 立方米,全部竣工后可达到45 万立方米罐容。 南沙油库是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油库,由BP 与广州发展实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控股)合资兴建,能储存约36 万立方米的柴油、汽油、燃料油和化工产品。总投资8600 万美元,BP 持股40%,广州控股持股60%。该项目还与广州港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拥有一个8 万吨级的码头,可以接收进口的原油和成品油。 中国广东粤海油库的14.3万立方米的重油库中约有10 万立方米为保税库。 3、浙江省最大油库 镇海炼化仓储公司是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9.8 亿。2002 年共靠泊油 轮2250 艘次,油品吞吐量达到2300 万吨,约为整个宁波港吞吐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海上原油中转量居国内第一。仓储公司现有原油贮罐14 座,85 万立方米;成品油罐26 座,52.6 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球罐四座,0.16 万立方米,储罐总容量共计137.76 万立方米。另有长输管线13 条与镇海炼化相接。全国最大保税油库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岙山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75 万立方米保税油库。 1994 年12 月,中化兴中公司和中化国际实业公司、中化国际石油(巴哈马)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资 2250 万美元,成立舟山中威石油储运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建设14座总容量为20 万立方米的成品油储罐,开展了柴油、汽油、航煤和燃料油等多种成品油的储存转运业务。2001年5 月,中化兴中公司注册成立了 中化兴源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在岙山基地增建7 座总容量为38 万立方米的储油罐,使岙山基地储罐总容量达到158 万立方米。 顺利通过杭州海关等口岸部门的验收后,舟山中石化册子岛原油中转油库2006年3月正式运行。该油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油码头,拥有30 万吨级原油码头一座,最大可停靠37.5 万吨级油轮,年最大通过能力达2054 万吨,

由黄岛油库火灾引起的石油库防火分析优选稿

由黄岛油库火灾引起的石油库防火分析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由黄岛油库火灾引起的石油库防火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较早发生的一起较大的石油库火灾-黄岛油库火灾,以此来对石油库火灾的防火进行分析,文章分为石油及其制品储罐火灾特点;黄岛油库火灾的简介;黄岛油库火灾原因分析;由案例引申一般油库区防火措施;结语五部分组成。通过黄岛油库火灾对石油库火灾这一类型火灾的防火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黄岛油库火灾、石油库防火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耗量逐年增长,其运输日益频繁。为保证日常生产周转需要,石油罐区总储量及单罐容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具有生产环境恶劣、工艺复杂、产品易燃易爆等特点,所以,多年来火灾和爆炸事故一直威胁着油气生产单位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一、石油及其制品储罐火灾特点 首先,石油库油罐爆炸危险性大。石油及其制品在一定的温度下,能蒸发大量的蒸气,当这些油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即发生爆炸。此外,储油容器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油蒸气压力急剧增加,当超过容器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时,容器即发生爆炸。

其次、石油库油罐火灾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一旦发生石油及其制品火灾,其周围环境温度较高,辐射热强烈。如油罐发生火灾,其火焰中心温度达1050℃~1400℃,罐壁温度达1000℃以上。油罐火灾的热辐射强度与发生火灾的时间成正比。燃烧时间越长,辐射热越强。并且,石油库油罐着火易形成大面积火灾。石油及其制品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如石油及其制品储存容器发生火灾,伴随着容器的爆炸,油品的沸溢、喷溅、流散,便会在容器周围发生大面积火灾。如果火灾周围有其他油罐,那后果更加严重。 最后,石油库油罐火灾具有复燃性、复爆性。扑灭石油及其制品火灾后,在没有切断可燃源的情况下,遇到火源或高温将产生复燃、复爆。对于灭火后的油罐、输油管道,由于其壁温过高,如不继续进行冷却处理,会重新引起油品的燃烧。故扑救石油及其制品火灾,常因指挥失误,灭火措施不当而造成复燃、复爆。 二、黄岛油库火灾的简介 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由东(营)黄(岛)输油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再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0000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0000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通用版)

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其特点(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油库火灾发生的原因 火灾的形成同样要具备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即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但是促使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以致造成火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操作人员的思想不重视,麻痹大意,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违纪操作规程外,还有其它客观原因,一般来说,油库火灾的发生有下列几种原因。 1、不遵守防火安全制度,违反操作规程。 2、思想麻痹。维修设备时,防备措施不当,引起油罐爆炸失火。 3、在有油蒸气的场所使用非防爆电器、通讯设备、使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线缆及设备;安装、维护不合乎规定、设备绝缘不良、超负荷、短路、随意拉临时线路;静电接地装置、避雷设施安装、使用、维护不当而引起静电放火、遭雷电击等都会引起火灾。 4、缺乏知识、蛮干造成油料失火。 5、未及时处理跑油、漏油及易燃、易爆物而引起着火爆炸。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发布(全文)

一、基本情况 (一)事故单位情况。 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8年7月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股份公司),是中石化集团公司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主要从事油气勘探与生产、油品炼制与销售、化工生产与销售等业务。 3.中石化股份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是中石化股份公司下属的从事原油储运的专业化公司,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下设13个输油生产单位,管辖途经14个省(区、市)的37条、6505公里输油管道和101个输油站(库)。 4.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以下简称潍坊输油处),是中石化管道分公司下属的输油生产单位,位于山东省潍坊市,负责管理东黄输油管道等5条、872公里管道。 5.中石化管道分公司黄岛油库(以下简称黄岛油库),是中石化管道分公司下属的输油生产单位,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港口原油接收及转输业务。黄岛油库油罐总容量210万立方米(其中,5万立方米油罐34座,10万立方米油罐4座)。 6.潍坊输油处青岛输油站(以下简称青岛站),是潍坊输油处下属的管道运行维护单位,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负责管理东黄输油管道胶州、高密界至黄岛油库的94公里管道。 (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情况。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4年10月成立的。目前管理区域总面积478平方公里,有黄岛、薛家岛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镇,322个村(居),常住人口近80万人。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65亿元。 (三)东黄输油管道相关情况。 东黄输油管道于1985年建设,1986年7月投入运行,起自山东省东营市东营首站,止于开发区黄岛油库。设计输油能力2000万吨/年,设计压力6.27兆帕。管道全长248.5公里,管

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火灾、爆炸事故案例: 案例一:广东梅州市某县石油公司违章动火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1998年7月29日,广东省梅州市某县石油公司库站合一的加油站罐室油罐发生爆炸,当场炸伤1人,炸死2人,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7月29日上午,该油库主任陈某兼站长带领两名社会上的修理工,对装过90#汽油的1号卧式罐扶梯进行焊接,在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陈某和雇来的焊工一人当场炸死,另一人重伤。 事故原因: 1、罐室内存在油蒸气,且达到爆炸极限; 2、在动火前没有按规定检测油蒸气浓度; 3、罐室内的扶梯松动,在进行焊接时引燃油蒸气发生爆炸。 事故教训: 1、这次事故是站领导不懂安全常识,违规在爆炸危险区域动用明火造成的,它充分说明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2、在规范中罐室储油明令禁止,该站就是在违背国家规范而埋下了事故隐患,不可避免地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 案例二:黄岛油库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1989年8月21日,东营—黄岛输油管线某站油库一座2.3万m3的非金属油罐(5号罐)爆炸起火,2号和3号罐也随之爆炸起火,流出的油火,使整个

库区成为一片火海,过火面积达15万㎡。这场大火共燃烧了104h(5天4夜),在事故中有19人牺牲,78人受伤,共烧毁原油3.6万t,烧毁大型油罐五座及全部辅助设施,损失5000万元。 事故原因: 1、由于该地区遭受雷击,罐内产生感应火花引爆油气是造成这次事故直接原因; 2、黄岛油库在建设和管理上的不完善和油罐自身缺陷,为事故埋下了隐患,是造成这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防雷设施不符合要求,长年锈蚀失去应有的防雷作用; 4、非金属油罐有容易因雷电感应产生火花的先天性缺陷; 5、黄岛油库总体规划不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是事故扩大,损失加大的原因。 事故教训: 1、非金属容器储油,无法将静电导出,在加油过程中严禁向非金属容器中直接加油; 2、防雷、防静电设施的建议,加强防雷、防静电设施完善的检查、检测工作,保证完好; 3、加油站严格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站内设施符合防火规范,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 4、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检查,落实制度建设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案例三:贵州省息峰县某加油站爆燃事故 事故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