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干这100件大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干这100件大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干这100件大事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要干这100件大事

作者:李建广曹磊

来源:《记者观察》2017年第12期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这一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什么样?未来怎么干?本文梳理出了中国未来要干的100件大事。

A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01.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02.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03.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04.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05.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06.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07.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08.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09.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

12.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13.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14.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15.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6.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17.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18.健全地方税体系。

19.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20.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1.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

22.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23.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

24.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

25.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26.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

2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8.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C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29.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30.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31.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32.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3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

34.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35.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36.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

37.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38.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D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39.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0.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41.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42.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43.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

44.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45.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46.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47.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48.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49.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50.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51.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E建设美丽中国

52.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53.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54.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55.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56.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

57.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58.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F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59.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60.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61.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

62.深化军官职业化制度、文职人员制度等重大政策制度改革。

63.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

64.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65.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空防。

66.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67。深化武警部队改革,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部队。

G推进祖国统一

68.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

69.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70.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71.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H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2.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73.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74.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

75.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76.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

77.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

J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78.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

79.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

80.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81.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82.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83.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84.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

85.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86.关心爱护基层干部,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

87.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

88.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

89.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

90.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

91.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

92.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

93.在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加大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力度。

94.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

95.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96.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

97.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

98.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99.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

100.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摘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2007)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面临的各种考验面前,不但能够励精图治,战胜困难,而且能够使新中国很快走上健康发展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破坏旧世界,还能够领导人民建设新世界。从而使学生坚定对党的信念。 重点和难点:(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所走过的艰辛历程;(3)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共同奋斗的结果,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科学道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首都军民30万人齐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一)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 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 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 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的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使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科际界限越来越清晰,并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2.学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若干个部门行政管理学和专业化比较强的研究领域。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注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加大了对部门行政管理学,如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行政管理、科技行政管理等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 3.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团体与教学科研机构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体系。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年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1993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外,还成立了30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20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并且我国自90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 MPA、学位教育。 4.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数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坚,同时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学生和党政机关传播了行政学方面的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政府管理有其客观规律,政府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

感受中国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能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给我们的巨大变化,从小砖屋到高大的楼房,从自行车到小轿车,从衣服的单调到多彩颜色,这些都显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它确确实实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性现代化,新中国建立后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国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下巨大成就: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3,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我国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鼓舞着全国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去争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但是,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难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但我相信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更能克服这些前进中的困难。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们要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妄自菲薄,也不是脱离实际,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感受到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国家责任意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录 摘要 (1) 导论 (2) 一、政府管理职能的概述 (2) (一)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 (2)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本国政府职能 (3)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变迁 (3)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3) (二)当前政府行政管理主要弊端 (3) 三、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5) (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5) (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6) (三)科学设置政府机构 (7) (四)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方式 (8)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为适应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有效解决各自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作用”是各国认真思考的课题。 文章以政府管理职能入手,简要阐述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的职能,以及在不同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职能及其转变。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主要弊端。随着中国的入世,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此文章提出了可行性较好的推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导论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为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客观需要,相继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经济全球化和政府作用”是各国认真思考的主题。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直接面临竞争的是企业,承受最大挑战的却是政府。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迎接这一严峻挑战,中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努力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廉洁、高效、法治、有权威、有能力的政府。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一政治文明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但我们注意到,当前我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仍存在弊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文章以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为立足点,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视角,对现阶段我国政府管理体制作了一些思考,并对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初步设想。 一、政府管理职能的概述 政府职能即公共行政职能,具体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应起的作用。换句话说,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依法行使行政权力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角度,不同国家的政府职能各具特色。 (一)市场经济下西方国家政府职能 西方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历史,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政府职能,它大体经历了“守夜人”、“全面干预”到“混合经济”阶段,即从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由调节经济运行到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混合型”经济。混合型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既不直接干预经济运行,也不放弃间接影响和干预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与经济关系的模式也非一致的,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德国模式和北欧模式。 尽管因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形成了各国政府职能上的不同特色。但综观各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职能作用大致表现为: 一是具有市场开拓的导航职能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必然使其表现出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其经济的发展必将付出昂贵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此时通过政府的导向力量,有利于促使市场经济系统整体抓住机遇,快速升级。 二是对市场运行的调控职能作用。西方各国政府纷纷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并逐渐使之成为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同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消除社会收入的分配不公,通过政府的积极作用,可以大大缓解由此所引发的社会矛盾。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命题。现代化,主要是指世界自产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即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以及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相应的深刻变革的历史过程。这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大生产的一般规则、管理方法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遵循的,就是说搞现代化,必须借鉴和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各国的历史、文化基础、国情条件和内外环境的不同,各国现代化的方式和进程肯定会呈现出多模式的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规律。看不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则区别,照搬硬套别国现代化的模式和经验,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追赶世界新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邓小平为我们设计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是在深刻分析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最早是1979年12月,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话中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党的十二大确定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十三大进一步概括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十四大规定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方针与政策。可见,“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有一个形成过程。 第一步战略目标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经过将近九年的努力,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两年完成了翻一番的任务,基本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 第二步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到2000年,人口控制到13亿以内,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中国21世纪的发展战略,到下一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1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人均4 000美元,那时就是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了。 “三步走”的战略体现了我们党和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现代化内涵的准确理解,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它是革命胆略与实事求是精神的统一。三步走发展战略从战略指导思想的高度解决了我国经济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第一步目标解决温饱,为我国现代化确定了切实的起点;第二步目标实现小康,找准了从温饱到现代化这个较长过程的中间阶段;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过程将历时大约一百年。这样的部署充分考虑了中国国情以及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确定的目标既积极可靠,又留有余地,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它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比较注重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产值,对改善人民生活有所忽略。三步走发展战略既注重经济发展,又兼顾人民生活,特别是确立了从“温饱”过渡到“小康”最终达到“富裕”的目标序列,使人民每前进一步都能看到和得到实惠,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1、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前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从1979年到200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0.40382万亿元增加到20.94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四位。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家发展经济和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

行政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行政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系别:电信系班级:09电子政务姓名:金忠忠学号:2 内容找摘:我国的行政管理学从初步发展到现在的逐渐健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行政管理在渐渐的往健全的方向发展,为此,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和方式方法。 关键字:行政管理的发展、学科现在、存在问题、今后趋势 正文: 一、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初步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行政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且获得了较全面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行政学研究不仅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而且爱到政府官员的重视,成立了以政府官员为成员,以行政管理实践为研究宗旨的中国行政学会和以学者为成员,以纯学术研究为宗旨的行政学学会。 第二、出版了一批行政学著作和刊物。 第三、结合行政管理实践,研究实际问题,对推动行政改革、提高行政效率起到积极作用。民国时期出版了大量紧密结合行政管理实践开展实际问题研究的成果,在推动“行政效率运动”、划小省区的实践、新县制的实施、保甲制度的重建、“合署办公制”等行政改革实践方面起过不少的作用。第四、在一些高校专门建立了行政学系或专业,或在政治学专业中开始大量的行政学方面的课程,行政学教育已开始起步。 新中国建立后,行政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自1952年被取消,系统

研究长期没有开展。当然,出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对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过一定的研究,有的还有较大的收获。特别是台湾省,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不仅没有中断,而且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80年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重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加强政府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行政效率,已成为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80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篇讲话中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当时还作为政治学一个重要分枝学科的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随之引起理论界和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中国政治学会1982年和1983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讲习班,开始讲授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等课程。1984年7月,中国政治学会、中国法学会和天津行政学会在天津召开了“行政科学学术讨论会”,积极倡导开展对行政管理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下,1984年8月由国务院办公厅和劳动人事部在吉林市召开的“行政管理学研讨会”,对我国行政管理的重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由部分省、市政府领导和理论工作者共同参加,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开展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的有关问题,论证了开展行政管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我国行政管理科学应予研究的主要课题及指导原则,提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体系,为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服务。会后,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看拼音写汉字。 xiū sè wú rǔ jì diàn sī zì kě lián ( ) ( ) ( ) ( ) ( ) tuī cí nài rén xún wèi wú jià zhī bǎo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推()钩()陪()梁() 准()钓()赔()粱() 三、把成语补充完整。 ()重()长()劳任()垂()丧() 绞()()汁()中送()()瞪()呆 ()雨无()完()归()()造()设 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下列中不属于四大名著选出来()。 A、史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2、“小嘎子”是作家()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A、林海音 B、徐光耀 C、

老舍 3、《草船借箭》出自哪一部名著()。 A、西游记 B、水浒传 C、红楼梦 4、《舟过安仁》是哪位诗人写的()。 A、吕岩 B、杨万里 C、辛弃疾 5、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 A、《儒林外史》 B、《西游记》 C、吴承恩 D、吴敬梓 6、()来了,()多住几天。() A、与其……不如…… B、只要……就…… C、既然……就…… 五、修改病句。 1、《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子里挤了十五个人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阿姨今天买了许多水果:有苹果、梨子、桃子、西瓜和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的作者是林海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板一下子钻进那一堆被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路曼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求索。 2、刘关张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东风———______________。 4、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天连碧水水连天 5、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 八、下面都是表示“看”的一些词语,请选择合适的填空 瞅凝视盯瞥 1、楚王()了燕子一眼,冷笑一下。 2、中尉()了泊诺德夫人一眼,很不满。 3、泊诺德夫人()着烛台喃喃自语。 4、爸爸()着远方,想了很久很久。 九、阅读。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嫉妒。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请写出下列人物特点。 周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未来发展的任务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发展理论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一国的现代化包括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这样的更加广泛和更丰富的内涵,在中国还包含有市场化这样特殊的体制转轨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包括了人文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社会主义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文化领域中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性与全球先进文化的结合化等。本文拟就中国目前现代化可能达到的程度,中国未来30年在现代化历程中所处的阶段,未来30年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有利条件,并就应当选择的现代化道路等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清末的百年耽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现代化程度 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何传启将现代化过程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我们这里先考察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那么,第一次现代化应当有哪些主要的衡量指标呢?我想能量化的应当有这样一些内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性指标,即人均G DP,反映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是经济结构性指标—— —非农产业化率,即第二和第三产业G DP占总G DP的比率,反映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程度;三是社会结构性指标—— —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率(逆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反映农村和农业社会向工业和城市社会的转型进程;四是社会发展水平指标—— —大学普及率、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成人识字率、平均预期寿命、婴儿存活率、医疗服务等,表明了一个国家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治安状况、人民生活幸福等方面的社会进步程度。根据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的计算,中国G DP规模占世界G DP 总量在1700年和1820年时,分别为22%和32%,由于中国晚清政府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政治经济体制上因循守旧,知识上排斥科技,加之1840年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G DP规模占世界总量的比率到1949年时下滑到5%左右。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在当时只相当于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的2l%左右。(1)经济发展方面,以1978年人均G DP和美元汇率倒推法计算,1949年时,由于战争破坏,人均G DP为15美元;1952年时,经济恢复三年后,人均G DP为25美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当时排名在前的依次为美、欧、苏、日,我们取当时日本人均G DP110美元为我们参照的现代化的标准值,则1952年时,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当时现代化进程的22.7%。 (2)1952年时,中国G DP第一、二和三次产业结构为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与未来发展的任务 ■周天勇

中国现代化建设练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练习 一、选择题 1、某电视剧有一庆典场景:市领导宣布“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所说的“伟大胜利”指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 C.对手工业改造的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当时农民的“首创精神”主要是指( ) A.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股份制企业 3、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上出现了根本性突破,其表现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创建经济特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C.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 4、(2011·泰安统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 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C.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D.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 5、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6、(2011·杭州模拟)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7、(2011·莆田模拟)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 A.已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B.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 C.完成三大改造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2011·宁波模拟)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9、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 ①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②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③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

2018年,中国要干这60件大事

2018年,中国要干这60件大事 减税降费 1、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 2、扩大公共场所免费上网范围,明显降低家庭宽带、企业宽带和专线使用费,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3、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 4、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 5、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 6、全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全年要为市场主体减轻非税负担3000多亿元。教育就业 7、要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儿童托育全过程监管。 8、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 9、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0、切实降低农村学生辍学率,抓紧消除城镇“大班额”,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 11、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 12、扩大农民工就业,全面治理拖欠工资问题。 13、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补贴制度,向艰苦地区、特殊岗位倾斜。 14、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 15、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 社会保障 16、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再增加4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 17、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把基层医院和外出农民工、外来就业创业人员等全部纳入。 18、启动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今年开工580万套。 19、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对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 20、支持居民自住购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21、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22、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 23、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24、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协调推进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题。 乡村振兴 25、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 26、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 27、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和绩效管理。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28、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所得收益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和支持乡村振兴。 29、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 30、稳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厕所革命”。促进农村移风易俗。

中国梦与中国文化建设

中国梦与中国文化建设 沈阳理工大学胡世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道路的坚持、精神的弘扬、力量的凝聚,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都需要文化提供动力源泉。因此可以说,中国梦也是文化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 文化单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要在深刻理解中国梦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中国梦的文化精神及其实践要求,准确把握,坚持中国道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准确把握,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文化方向,凝聚社会共识;坚持以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为此,广大新闻出版工作者也是需要按照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以高度的历史感、使命感、责任感、道德感,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严格文化自律,努力当好中国梦的书写者。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凝聚起全社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样,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新的增长点上面,文化单位更加要积极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争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书写者,而做为一名大学生更要做生态文明的努力推进者,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努力而奋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现在) 一、世界历史背景 经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黄金时代”后,在70年代初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等国还出现了“滞胀”现象。随后,各国进行了改革,并向国际联合方向发展,90年代兴起了一种新的经济──知识经济。社会主义苏联改革陷入困境;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使亚洲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 政治: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美苏争霸成为世界不稳定的根源,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且随着经济的多极化,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体化:苏联的解体宣告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使世界政治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且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外国势力的影响 美苏争霸第三阶段在哪一时期,争霸的优劣状况如何?(P87)何时出现苏东剧变?剧变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有何影响?(P101-106)此后,国际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如何?(P106-114)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一)政治 ①阶段划分、主要矛盾、革命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何事为开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根本任务是什么?(P126、P133)? ②民主建设:在何时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P126)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之一? (P134)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思想基础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何时在哪次会议上怎样对建国以来党走过的历史道路进行了科学的总结?(P127)但平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怎样的错误思潮?(P134)其出现的国际、国内原因有哪些?(P101-106)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进行斗争的?(P134) ③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首次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何时的什么文件上?(P137)首次阐明统一后对台湾基本政策是何时的什么文件?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构想?并在何时的哪次会议上获得通过?(P138)在此指导下,首先解决了香港问题:香港回归的有利条件是什么?经过了哪三个阶段?意义如何(P139)?然后解决了澳门问题:经历了哪两个阶段?在台湾问题上,是哪些因素严重阻碍着和平统一进程?(P141)

现在中国要怎么真正进入现代化

现在中国要怎么真正进入现代化 现在中国要怎么真正进入现代化,我认为关键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周恩来的讲话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邓小平同志也同样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可以说,中国领导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都将其上升到了战略层面。日本、韩国的经济 崛起,就是把握了科学技术这个关键,抓住了战略机遇期,只是二十年时间的经济腾飞,就 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改革开放三十年,是邓小平理论发展的三十年,科学技术在理论上也 一直都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经济在改开后已经飞了三十年,腾飞的时间已远超日韩,而且据 说还要再飞一会儿,但中国却还是发展中国家,很是令人遗憾。既然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认 识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所在,都将科学技术放到了战略的高度上来,为什么我们国家 的科学技术却依然落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 答案就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政策。 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在科学技术方面走得是两条路线:前三十年坚持“独立自主、自 立更生”的自主路线;后三十年走得是“市场换技术、国际分工、世界工厂”的依靠路线。 前三十年的遗憾在于:没有良好的国际环境,苏联的经济援助也只是五十年代那短短的几年 时间,但这不是我们的主观意愿就能实现的。好在,经毛主席的运筹帷幄,艺术化的卓越谋 略,中国的国际环境终于得到了彻底改善,为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环境。后三十年的遗憾在 于:放弃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线。受惑于美国的战略欺骗,先是寄希望以市场换来技 术,在80年代下马了绝大部分高科技军工研发,自此科学技术再难望欧美项背;后又加入 国际分工,成为世界加工厂,使得中国独立完整的工业基础千疮百孔,几乎使中国科技的再 次崛起失去了物质基础。 “独立自主”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这不仅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得到了充分验证, 而且在日本、韩国等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同样是一次又一次的得到验证。日本与韩国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主权不完整“军事上都受美国的保护”,也正因此,两国领导人在内心 都深刻认识到了“独立自主”的可贵之处,尤其是韩国充分运用一切的市场手段,以某几家 大企业为骨干,实现其科学技术的独立自主。日本二战战败,虽然基础设施全被摧毁,但高 素质的产业工人却保留了下来,其实现现代化只是时间的问题,只要政策不要失误太多。而 韩国就不一样了,它与中国类似,建国时都是没有什么产业基础与产业工人的,在60年代 后以日本为师,且其模式更形突出,以三星、现代、浦项制铁等大企业为核心,国家全力提 供尽可能的金融与产业指导,同时在美国的有意扶持下,产业层次一级级强行提高了上去,

中国行政管理史论文分析与思考(共2篇)【行政管理论文】

第1篇:行政生态学视域下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分析 中国行政管理史是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带来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新旧体制的矛盾、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价值和文化观念的落差,既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带来了种种全新的挑战。因此,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传统行政管理必须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行政管理转变。 1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架构 20世纪60年代美国行政学家里格斯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探讨各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及历史诸多因素是如何影响和塑造该国的行政管理与各国的行政管理又是如何反作用于该国的行政环境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题,创立了新的行政理论体系,使行政生态学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也映证了里格斯认为行政生态学是“自然与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科思想。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架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三种行政模式 里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上存在三种基本社会形态,即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并且每一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行政生态环境。里格斯借用物理学上一束光线通过棱镜的转折现象来象征性的解释社会的转变过程,构建其行政理想模式。传统农业社会对应的是溶合型模式。在这种社会里,如同折射前的白光,社会结构没有明确细致的分工,行政、司法、经济、战争等行为是混在在一起的,社会结构呈现多功能的扩散性,一个单一的结构执行多种功能,行政效率低下。现代工业社会对应的是衍射行模式,如同白光经过折射后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在这样的社会结构里有着明确的细致的分工,功能具有专一性,行政机构执行着不同的政府行政职能,各司其职,讲求行政的效率和科学性。介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的过渡社会,对应的是棱柱模型。如同光在棱柱中的折射过程,包含溶合的白光的特性和衍射光的因素。由于其过渡性,传统和现代的各要素并存混杂,行政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之间有分开但未完全分化,专业化的行政机构已经建立但是功能有限,行政效率比较低下。 1.2五种行政生态要素 影响一个国家行政的生态要素种类很多,里格斯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有五个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沟通网、符号系统和政治构建。一个国家的行政模式基本上是由其经济结构所决定和塑造的。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是“互惠—重配”结构,过渡社会是“集市—有限市场”结构,现代工业社会是“市场—企业”结构,三种经济结构中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对行政管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为市场化程度越高,行政管理中受传统事务影响的程度就越低。社会要素主要是指社会组织,里格斯把社会组织分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自然团体(如家庭、家族)和以利益为纽带结成的团体(如教会、政党、工会)两大类,在传统农业社会和过渡社会中,家庭和家族的力量在行政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社团对政府和行政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沟通网包括社会的文化水平,使用语言的状况,社会舆论的力量以及通讯和交通的状况等使整个社会相互联接的手段。符号系统就是社会政治符号

如何建立文化强国

如何建立文化强国 杨倬电气2118班 一个社会的发展,既植根于物质基础,也取决于精神品质。诸如食品安全等问题,固然是监管问题,但同时也是良心考题;一些改革难题的背后,固然有利益纠葛,同时也有观念掣肘、勇气缺失。这也是为什么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我们强调“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 现在的中国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然而身处这样一个急行军时代,我们的精神家园应当如何安放? “心累”或许是当今许多人的集体感受。有时是生活的压力让人难以喘息,更多时候则是这样的自我诘问:“天天这么忙碌是为什么呢?”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是为什么?我们所为之奋斗的高学历到底是为什么?升官发财是否就是成功的唯一出口?当身体向着欲望一路狂奔,望尘莫及的精神又将经历怎样的挣扎? 应当说,在中国人重构物质世界的激昂乐章中,精神家园的观照自始相随,只不过始终未成主调。当“小悦悦事件”令人悲痛震惊、问题奶粉使得人人自危,当诚信、善良、安全感成为稀缺资源,今天的国人已不愿是“道德贫困”的旁观者。将这种集体焦虑上升为国家行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命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充足的民意基础。 西方学者所描述的“现代化后果”,同样是当下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血缘关系到公民国家,这种急剧的变化转型,释放了压抑的物质欲望,也带来了物质主义的膨胀;促进了

社会的自由流动,却尚未形成新的公共意识;发展了现代化大生产的格局,但还没有建立新的信用体系。转型期的文化坚守、道德重构和灵魂安顿,并不比发展经济轻松多少。 然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时期我们应如何建立一个文化强国来进行文化坚守、道德重构和灵魂安顿呢? 首先,我们应进行文化坚守也就是注重文化安全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是前提和必然要求。苏联的解体应当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面对西方的所谓“和平演变”战略,戈尔巴乔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在苏联国内大搞和平演变,殊不知“和平演变”实际上是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侵略。因此我们应该足够重视文化安全,维护文化安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国家根本制度安全。国家根本制度是一国软实力的核心,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维护国家根本制度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宪法》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应当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与问题相互交织, 引起社会振荡的因素仍然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安全在文化安全乃至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意识形态安全。即一个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政治意识不受威胁与侵害,能够稳定存在和健康发展。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是该国的立国之本,如果放弃了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必将导致该国既有政治和经济制度衰落甚至毁灭。当前,国内外敌对势力在社会意识形态上不断加强对我国的渗透和颠覆:在经济上宣扬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化,在政治上企图颠覆我国国体、政体与政党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