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五章重点知识归纳

第五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一节筹集资金的核算

一、企业筹资阶段的主要业务

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条:

一是向投资人筹集:投资人投入资金即注册资本。可以是境内投资也可以是境外投资;投资人可以是国家、法人、自然人。接受投资的形式可以是现款,也可以是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

二是向债权人借入:企业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各种借款,或经批准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借入资金。

二、账户的设置

1、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按照企业章程的规定,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股份公司为“股本”)。

(1)贷方登记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数。

(2)借方登记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的注册资本数。

(3)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有的资本或股本数额。

2、资本公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补: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即资本溢价,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1)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金数额。

(2)借方登记资本公积金的减少数额。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资本公积金的实际结存数额。

3、固定资产: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1)借方登记不需要经过建造、安装即可使用的固定资产增加的原始价值。

(2)贷方登记减少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3)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4、银行存款: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1)借方登记投资人货币资金投资或存入的款项。

(2)贷方登记提取或支出的存款。

(3)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5、短期借款: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1)贷方登记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

(2)借方登记归还的短期借款。

(3)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归还的短期借款的本金。

6、长期借款: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种借款。

(1)贷方登记企业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数(包括本金和利息)。

(2)借方登记各种长期借款归还数。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归还的长期借款本金和利息数。

【例题】

【单选】丁公司向银行借入为期14个月的借款,应贷记()科目。

A、短期借款

B、长期借款

C、银行存款

D、长期应付款

答案:B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例1】甲公司收到国家投入的流动资金50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000000

贷:实收资本5000000

【例2】甲公司收到A公司投入设备一台,投出单位账面原价500000元,双方协议确认的价值为650000元,设备已经投入使用。

注意: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固定资产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借:固定资产650000

贷:实收资本650000

【例3】B公司用商标权向甲公司投资,应经专家评估确认的价值为80000元。

注意:企业接受投资者作价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除外。

借:无形资产80000

贷:实收资本80000

【例4】甲公司接收C公司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60000元。

注意:接受捐赠的设备,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固定资产60000

贷:营业外收入60000

【例5】由于季节性储备材料需要,甲公司向银行申请借入流动资金300000元,借款期限3个月,已办妥借款手续,款项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300000

贷:短期借款300000

【例6】甲公司向银行借入两年期借款1000000元,借款暂时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000000

贷:长期借款1000000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供应过程是生产的准备过程,主要是采购生产所需要的材料。

一、材料及其采购成本

工业企业材料采购成本包括:

(1)买价。购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

(2)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以及仓储费用等。

(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包括挑选过程中所发生的工资、费用支出和必要的损耗,但要扣除下脚料的价值。

(5)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不包括准予抵扣的增值税)和其他费用等。

二、账户设置

1、材料采购: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的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1)借方登记外购材料实际采购成本。

(2)贷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等,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

①买价

②采购费用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表示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2、原材料: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

(1)借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2)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原材料

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登记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表示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3、应付账款: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贷方登记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未付的款项。

(2)借方登记已经支付或已经开出承兑商业汇票抵付的应付款项。

(3)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

登记已经支付的应付款项发生应付而未付的款项

表示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

4、应付票据: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1)贷方登记企业已经开出、承兑的汇票或以承兑汇票抵付的货款。

(2)借方登记收到银行付款通知后实际支付的款项。

(3)月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的票面余额。

应付票据

登记实际支付的款项

表示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表示尚未到期的票面余额

5、预付账款: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借方登记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和补付的款项。

(2)贷方登记收到所购货物的货款和退回多付的款项。

(3)期末借方余额,表示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预付账款

按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货款和补付的款项登记收到所购货物的货款和退回多付的款项

表示企业预付的款项表示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6、应交税费: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各种税费。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明细账户中应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1)企业采购物资时,应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时: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月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如为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尚未交纳的增值税,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企业多交的或尚未抵扣的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支付的进项税(2)实际已交纳的税额(1)应交纳的销项税额(2)转出已支付的增值税

表示多上交或者尚未抵扣的增值税表示尚未交纳增值税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赊购的核算

(1)8日,从星光工厂购入A材料2000千克,买价19400元,增值税3298元,运杂费600元,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采购时:

借:材料采购--A材料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98

贷:应付账款-星光工厂23298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A材料20000

贷:材料采购--A材料20000

(二)现购的核算

(2)企业购入甲材料一批,价款10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元,运杂费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

采购时:

借:材料采购--甲材料100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500

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甲材料1005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00500

(三)归还货款的核算

(3)企业用银行存款归还红星工厂的货款23298元。

借:应付账款-红星工厂23298

贷:银行存款23298

第三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产品生产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主要业务。生产过程是产品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中心环节,是产品制造过程。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同时也是生产耗费过程。企业为了生产产品,要消耗各种材料,支付职工工资,发生固定资产磨损以及其他费用,简称料工费。

工业企业要进行产品生产,首先要投入各种材料。

生产车间耗用原材料,能分清产品品种的,直接计入“生产成本----××产品”;

生产车间一般耗用,应计入“制造费用”;

管理部门耗用,应计入“管理费用”;

专项工程耗用,应计入“在建工程”;

专设销售机构耗用,应计入“销售费用”。

一、费用与制造成本

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1、直接材料: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各种材料。会计从业教材

2、直接工资: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3、其他直接支出,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职工福利费。

4、制造费用: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包括:车间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车间发生的办公费、水电费、修理费、折旧费;车间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

5、期间费用:

(1)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

(2)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管理和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3)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二、账户的设置

1、生产成本: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1)借方登记制造产品直接发生的材料费、直接工资及间接费用。

(2)贷方登记生产完工并已验收入库的产品、自制半成品等实际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2、制造费用:成本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1)借方登记各项间接费用的发生数。

(2)贷方登记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的间接费用

(3)月末,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账户借方归集多少间接费用,都应按照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有关的成本计算对象,从其贷方转出,月末应无余额。

3、待摊费用: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该账户为企业根据业务需要而增设的。

(1)借方登记各项待摊费用的发生数。

(2)贷方登记待摊费用的摊销数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已经支出但尚未摊销的费用数。

4、预提费用: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预先提取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实际支出的各项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用。

(1)借方登记实际支出数。

(2)贷方登记预先计提应由本期负担的各项费用

(3)月末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已经预提但尚未实际支出的费用,如为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支出的费用大于预提数的差额,即尚未摊销的费用。

5、库存商品: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库存各种商品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账户。

(1)借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商品的成本。

(2)贷方登记发出的库存商品的成本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商品成本。

三、费用核算的一般程序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主要有两项内容:

(1)归集、分配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2)按一定种类的产品汇总各项费用,最终计算出各种产品制造成本。

四、费用归集的方法与会计处理

(一)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等

贷:原材料

(二)工资及福利费等归集和分配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以及非货币性福利等。

“应付职工薪酬”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应付职工薪酬的提取、结算和使用等情况。借方登记实际发放职工薪酬的数额;贷方登记已分配计入有关成本费用项目的职工薪酬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 (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管理费用 (管理部门人员、离退休人员、福利人员的职工薪酬)

销售费用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

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负担的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三)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完工产品的核算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第四节销售过程的核算

一、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

(一)销售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工业企业销售材料收入;提供非工业性劳务收入;出租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租金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二)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是指已经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销售商品而发生的营业费用,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构成销售成本的内容。

二、账户的设置

1、主营业务收入: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收入。

贷方登记实现的收入;

借方登记销售退回或转入“本年利润”的收入;

期末将本账户余额结转后,无余额。会计从业资格证

2、其他业务收入: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贷方登记企业获得的其他业务收入;

借方登记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已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结转以后应无余额。

3、应收账款: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不单独核算的“预收账款”账户的企业,预收的款项也在本账户核算。

(1)借方登记经营收入发生的应收款项、已经转作坏账损失又收回的应收款项以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运杂费等。

(2)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应收款项和企业将应收款改用商业汇票结算而收到承兑商业汇票及转作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应收但尚未收回的款项。

4、应收票据: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1)借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应收票据。

(2)贷方登记票据到期收回的票面金额和持未到期票据向银行贴现的票面金额

(3)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金额。

5、预收账款: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1)贷方登记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和购货单位补付的款项。

(2)借方登记向购货单位发出商品销售实现的货款和退回多付的款项

(3)月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预收购货单位的款项。

6、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日常主要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1)借方登记已售商品、提供的各种劳务等的实际成本。

(2)贷方登记当月发生的销售退回的商品成本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当期销售产品成本。

(3)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

7、营业税金及附加: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日常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1)借方登记计算由主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2)贷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等原记入本科目的各种税金,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中的税金及附加。

(3)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8、其他业务成本: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发生各项支出。包括获得其他业务收入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税金等。具体包括:销售材料成本、出租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出租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

借方登记其他业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其他业务成本,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9、销售费用: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

贷方登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费用。

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

三、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五节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形成的核算

(一)净利润的组成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损失)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1)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处理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2)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预期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按照税法规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金。

(二)账户设置

1.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1)贷方登记期末各收益类账户的转入数额,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借方登记期末各费用或支出类账户的转入数额。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3)本账户若为贷方余额,表示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亏损。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应无余额。

净利润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净亏损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投资收益: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3.营业外收入: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4.营业外支出: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5.所得税费用: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

借方登记企业按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纳所得税额;

贷方登记企业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额。

结转后账户应无余额。

(三)利润形成核算的会计处理

例5—28

企业从其他单位分得投资利润10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

例5—29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账外设备一台,其市场价格15000元,经批准转作营业外收入。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15000

贷:营业外收入15000

例5—30

在财产清查中发现,企业因火灾原因造成盘亏A材料一批,实际成本2100元,经批准计入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21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100

注:盘盈盘亏问题在第九章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处理中讲述,盘盈盘亏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处理完毕无余额。

(1)盘盈即实物比账面多,所以要调增资产,记入资产借方,如审批前,

借:库存现金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

审批后,如无法查明原因,批准做营业外收入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

贷:营业外收入500

(2)盘亏即实物比账面少,所以要调减资产,记入资产贷方,如审批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0

贷:库存现金500

审批后,如无法查明原因,批准做管理费用处理

借:管理费用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0

例5—31

假设企业全年应纳税额所得额为180000元,按税法规定25%的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计算应纳所得税:

应纳税额=180000×25%=45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4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5000

例5—32

假设企业期末有如下资料:“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余额275000元、“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贷方余额20000元、“营业外收入”账户贷方余额15000元、“投资收益”账户贷方余额10000元,将上述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275000

其他业务收入20000

营业外收入15000

投资收益10000

贷:本年利润320000

例5—33

假设企业期末有如下资料:“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余额116000元,“销售费用”账户借方余额30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借方余额3150元,“管理费用”账户借方余额5000元,“财务费用”账户借方余额1800元,“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借方余额12000元,“营业外支出”账户借方余额2100元,“所得税费用”账户借方余额45000元,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会计分录如下:

借:本年利润215050

贷:主营业务成本116000

销售费用30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3150

管理费用5000

财务费用1800

其他业务成本12000

营业外支出2100

所得税费用45000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企业本年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额,为可供分配利润。

企业实现的净利润,首先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然后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提取法定公益金

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等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1. 应付优先股股利

2.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 应付普通股股利

4.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是指企业按照利润分配方案以分派股票股利的形式转作的资本(或股本),及以利润转增的资本。

(二)账户设置

1.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1)借方登记按规定实际分配的利润数,或年终从“本年利润”账户的贷方转来的全年亏损总额。

①实际分配利润:会计从业培训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②年终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贷方登记年终时从“本年利润”账户借方转来的全年实现的净利润总额。

分录是: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年终贷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如为借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弥补亏损。

利润分配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

2.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

(1)贷方登记提取的盈余公积数,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2)借方登记盈余公积金的支出数,包括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分配红利等。

①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

②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③分配红利

借: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

(3)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余额。

3.应付股利: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应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方登记企业确定应付给投资者的利润;

借方登记实际支付的利润;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未支付的利润。

(三)利润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例5—34

企业根据规定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假定企业净利润为65550元。应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65550×10%=6555(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555

贷:盈余公积6555

例5—35

企业按照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8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8000

贷:应付股利8000

例5—36

年终决算时,根据“本年利润”账户借贷方的差额65550元,转入“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未分配利润”明细分类账户的贷方。

借:本年利润655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5550

例5—37

年终决算时,将“利润分配”账户所属的各明细分类账户的借方分配数合计14555元(其中:提取盈余公积金6555元、应付股利8000元)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分类账户的借方。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4555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555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8000

本章总结:

1、筹集资金的核算:投资者投入资金和企业借入资金的核算

2、供应过程的核算:采购业务

3、生产过程的核算:料、工、费的核算

4、销售过程的核算:收入的确认、结转已售商品成本、销售费用的核算

5、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利润的组成;利润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基础会计 第五章知识点

基础会计第五章知识点 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说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 3、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会计凭证的种类 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取得和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者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依据复式记账原理填制的。 原始凭证的分类 按照原始凭证的取得来源划分 自制原始凭证例如领料单,差旅报销单,固定资产折旧表,工资费用明细表等 外来原始凭证 按照原始凭证的填制手续划分 一次原始凭证 累计原始凭证例如限额领料单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4、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 5、经济业务内容 6、数量,单价和金额 7、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8、凭证附件 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

1、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2、审核原始凭证的准确性 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及时性。 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1、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办理会计手续,据以填制记账凭证。 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记载内容不完整的,不准确的原始凭证,应将凭证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补充完整,更改正确后,重新对修正的凭证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准予办理会计手续。 3、对付和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相关手续。情节严重的,要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于伪造凭证,涂改凭证的不法行为,会计人员应扣留凭证,并向领导提出书面报告,由上级主管领导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记账凭证的种类 按照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记账凭证可以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的种类 1、收款凭证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款业务 2、付款凭证记录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 3、转账凭证用以记录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无关的经济业务 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1、填制凭证的日期 2、凭证编号 3、经济业务的摘要 4、会计科目(包括一级,二级或明细科目)的名称和金额 5、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6、填制,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有关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要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收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收款凭证的左上角借方科目处按收款性质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付款凭证的填写方法 收款凭证的左上角贷方科目处按收款性质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当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之间的经济业务,如将库存现金送存银行,为避免重复记账,只填制库存现金的付款凭证

会计基础第五章知识点

会计基础第五章知识点 第五章:会计科目和会计等式 会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工具,通过记录和分析财务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财务决策。而会计基础的第五章主要介绍了会计科目和会计等式的基本知识。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和分类 会计科目是指用来记录和分类企业经济业务的一种规范化处理方式。会计科目根据财务信息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和费用六大类。 1. 资产类会计科目: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它们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或具有经济利益的权益。 2. 负债类会计科目:包括应付账款、长期负债等,它们是企业对外承担的经济责任和义务。

3. 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包括股本、资本公积、利润公积等,它们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拥有的资产权益的主张。 4. 成本类会计科目:包括原材料成本、制造费用等,它们是企 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 5. 收入类会计科目:包括销售收入、利息收入等,它们是企业 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的经济收益。 6. 费用类会计科目: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它们是企业 为实现经济收益而发生的成本。 二、会计等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会计等式是会计核算中的基本原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间 内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会计等式可以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账户准确性:根据会计等式,企业可以通过比对资产和 负债的变动情况,检查会计账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计算未知数:会计等式可以用于计算未知数。例如,已知资 产和负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会计等式计算出所有者权益的数值。 3. 检查会计过程的正确性:会计等式可以用于检查会计过程的 正确性。如果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不符合会计等式,就说明会计处理过程存在错误。 4. 分析财务状况:通过分析会计等式中各项指标的变动情况, 可以了解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三、会计科目和会计等式的关联 会计科目是会计等式的组成部分。通过会计科目的记录和分类,可以构建和维护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第五章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从外表形式上看——账页组成。 从记录的内容看——记录各项经济业务。 二、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 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其内在真实内容,二者间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三、会计账簿的分类 (一)账簿按用途分类(多选) 1.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以便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2.分类账簿。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其反映指标时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总分类账簿: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 明细分类账簿: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

3.备查账簿。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 它不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账簿; 它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它是用文字; 它通常依据表外科目登记。 例如,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等。 备查账簿并非每个单位都应设置,只需根据各个单位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登记。 (二)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 1.两栏式账簿。 2.三栏式账簿。 3.多栏式账簿。 4.数量金额式账簿。 (三)按外型特征分类(多选) 1.订本账。启用之前就已将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 优点:可以避免账页散失,防止账页被抽换,比较安全。 缺点:同一账簿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人登记,这样不便于记账人员分工记账。 适用: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会计基础》第五章重点

第五章会计凭证 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 所谓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据以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会计凭证按其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文件。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提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二者的主要差别有: (1)原始凭证由经办人员填制,而记账凭证一律由会计人员填制; (2)原始凭证是根据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的,而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 (3)原始凭证仅用以记录、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而记账凭证要依据会计科目对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归类、整理编制; (4)原始凭证是记账凭证的附件和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而记账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情况见教材图5.1所示。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合法的取得与正确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的起点。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二)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三)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第二节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种类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文件。 通常按其来源、格式等加以分类。 (一)按取得的来源不同分类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 1.自制原始凭证。自制原始凭证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限额领料单、产品入库单、产品出库单、借款单、工资发放明细表、折旧计算表等。 2.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例如,购买材料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银行转来的各种结算凭证、普通发票、对外支付款项时所取得的收据、职工出差取得的飞机票、火车票、轮船票,都是外来原始凭证。 (二)按照格式不同分类 原始凭证按其格式不同,可以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两种。 1.通用原始凭证。通用凭证是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通用凭证的使用范围,因制作部门不同而异。可以是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也可以是全国通用。如某省(市)印制的发货票、收据等,在该省(市)通用;由人民银行制作的银行结算凭证,在全国通用等。 2.专用原始凭证。专用凭证是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如领料单、差旅费报销单、折旧计算表、工资费用分配表等。

基础会计第五章知识点

基础会计第五章知识点 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基础会计的第五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在 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会计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 理解和运用会计原理和方法都非常关键。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 下这些知识点。 1. 会计方程 会计方程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会计记录的核心。它表明 企业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的资产总额必须等于负债总额加所有者权益 总额。这个方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资产和负债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消耗的资产,比如现金、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是指超过一年才能变现或消耗的资产,比如 房地产、机械设备等。 同样,负债也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 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比如应付账款、短期贷款等;非流动负债是 指一年以上需要偿还的债务,比如长期贷款、债券等。 3.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权益。它包括股东权 益和留存收益两部分。股东权益是指股东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它包 括普通股股本和优先股股本;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保留

下来的利润。 4. 记账原则 在会计中,有一些重要的记账原则需要遵循。首先是货币计量原则,即所有的会计交易都必须以货币单位进行计量和记录。其次是确 认原则,即只有确认了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才能进行会计记录。第 三是历史成本原则,即会计记录应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当时的交 易价格。最后是稳健性原则,即在会计处理中要谨慎对待风险和不确 定性。 5. 科目和账户 在会计中,科目和账户是非常重要的概念。科目是指用来分类和 归纳经济事项的一类交易或资产负债表项目,比如现金、应收账款等。而账户是记录一个科目的具体交易和变动的记录表,包括借方和贷方。借方表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表示资 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6.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会计事务的证明和记录,是会计处理的依据。常见的 会计凭证包括收据、支票、发票等。通过合理使用会计凭证,可以保 证会计账簿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以上就是基础会计第五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 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会计原理和方法,正确地记录和 处理企业的财务事务。同时,这些知识点也为我们今后深入学习更高 级的会计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基础会计学》知识点注释:5、第五章 记账凭证

第五章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筹资活动原始凭证的认识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的活动,是企业开展投资活动与经营活动的前提。企业获取经营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条:❶一是吸收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本;❷二是通过借款或发行企业债券等举债方式借入资金。 2、投入资本原始凭证的认识 投入资本是所有者或业主投入到企业的资金,在股份公司称为股本,在股份制企业以外的企业称为实收资本。 3、借入资金原始凭证的认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周转资金不足,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也可以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介入各种借款,包括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 4、投资活动原始凭证的认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根据这种阐释,企业的投资可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 5、固定资产投资交易或事项原始凭证的认识 是指企业从外部购进和通过在建工程完工而形成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及其处置 1

活动。主要包括:❶购进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❷购进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❸固定资产报废处置;❹固定资产出售处置;❺自建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 6、无形资产投资原始凭证之认识 ❶无形资产通常按照实际成本来计量,即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❷同时,无形资产一般是有寿命周期的,其价值要在寿命周期内摊销并计入当期损益。 7、交易性金融资产原始凭证之认识 是企业为了在近期内出售并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具体是指——企业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8、营业活动原始凭证的认识 营业活动是指企业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以外的活动,是企业最为重要、内容最为复杂的活动,主要体现为企业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基本业务活动的组织及管理,并最终创造经济效益。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以及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分配。 9、材料采购业务之原始凭证认识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购买和储备一定数量的材料物资。企业在材料物资采购中需要按照经济合同和结算制度支付货款,并支付因购货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 10、产品生产交易或事项之原始凭证认识 ❶材料被消耗的证明“领料单”和“发料凭证汇总表”;❷工薪费用支付的证明“工 2

大一基础会计第五章知识点

大一基础会计第五章知识点第五章知识点概述 在大一基础会计学的学习过程中,第五章是一个重要而且复杂的知识点。这一章主要涵盖了固定资产的计价、计提折旧、资产减值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等内容。对于正在学习会计的同学来说,这些概念可能有些抽象,但实际上它们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些知识点,希望能使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一、固定资产的计价 固定资产是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长期持有并具有较高价值的资产。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主要有历史成本法和重新估价法。 历史成本法是指以建筑物、机器设备等购入时的实际成本作为资产的计价依据。按照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购入时所发生的费用,如购买价款、安装调试费用、运输费用等都要计入到固定资产的成本中。

重新估价法是指当固定资产的价格发生较大变动时,企业可以 重新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将其重新计价。不同于历史成本法, 重新估价法可以反映资产当前的市场价值,更能反映企业实际的 盈亏状况。 二、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使用、消耗和技术进步而导致其价值减少 的过程。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税费负担,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计提折旧的方法主要有直线法和余额递减法。直线法是最常用 的折旧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度是固定的,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再除以使用年限。余额递减法则是 按照固定资产的原值和残值之差再乘以一定比例的折旧率来计算 折旧额度。 三、资产减值的处理

资产减值是指由于经济环境变化或其他原因导致固定资产价值减少的情况。当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企业需要按照一定规定进行资产减值测试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减值准备是企业为了保护利益而做出的一种预防性措施,它将减少企业因固定资产减值而引起的损失。 四、固定资产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是指企业将已经报废或者不再需要的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或者捐赠的过程。在固定资产处置时,企业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理,并计算固定资产处置的收入和损失。同时,还需要对资产的残值进行估计,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总结 第五章固定资产的知识点是大一基础会计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固定资产的计价、计提折旧、资产减值以及固定资产处置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点对于企业的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至关重要。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

会计基础每章知识点

会计基础每章知识点 会计基础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来说,它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本文将按照每章的知识点来进行论述 和解析。 第一章:会计基本概念 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会学习到什么是会计以及它的基本概念 和原则。会计是一门记录、报告和分析财务信息的学科,它通过 对经济交易进行记录和分析,帮助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基本 概念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要素和会计业务的分类。通过对这些概 念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的本质和目标。 第二章:会计凭证与账簿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基本知识。会计凭 证是会计记录的载体,包括原始凭证和会计凭证的种类与作用。 会计账簿是记录会计凭证的工具,包括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等。通过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正确地记录 和整理财务信息。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会计核算是通过对财务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得出正确的财务报表和会计报告的过程。核算方法包括现金法和准确法,核算流程包括收支明细的记录、科目余额的计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对会计核算基础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财务报表的组成和编制过程。 第四章:会计账户与账户分录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会计账户和账户分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会计账户是用来记录会计凭证的工具,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账户。账户分录是将会计凭证的金额分摊到相应账户的过程,包括借方和贷方的处理。通过对会计账户与账户分录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会计分录的原则和方法。 第五章: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编制方法。会计报表是向内外部用户提供财务信息的工具,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基本要素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编制方法包括调整、分类和汇总等过程。通过对会计报表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财务信息的表达和分析。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会计账簿概述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会计账簿概述 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二)会计账簿的意义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2.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3.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可以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4.通过账簿的没置和登记,可以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二、会计账簿的分类 会计账簿可以按其用途、账页格式和外形特征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一)按用途分类 账簿按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类。 1、序时账簿。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它可以提供某一时日,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有利于对经济活动进行日常监督。 序时账簿的特点是序时登记和逐笔登记 序时账簿按记录内容的不同,又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两种。 (1)普通日记账。是指用来序时记录全部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它的特点是,将每日所编制的会计分录所涉及的借方、贷方,全部反映在一本账簿中。但由于用一本账簿记录全部经济业务,工作量大,不便于查核,不利于会计分工,在会计实务中很少采用。

(2)特种日记账。是指用来序时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为加强对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和核算,只要求对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业务,按照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进行登记。 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不设转账日记账 2、分类账簿。 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 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是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 按照明细分类账户分类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是明细分类账簿,简称明细账。 总分类账提供总括的会计信息,明细分类账提供详细的会计信息,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分类账簿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注意单选) 分类账簿和序时账簿的作用不同。 (1)序时账簿能够提供连续系统的信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貌 (2)分类账簿是按照经营与决策的需要设置的账户,归集并汇总各类信息,反映资金运动的各种状态、形式及其构成。 小型经济单位业务简单,总分类账户不多,为简化工作,可以把序时账簿与分类账簿结合起来,设置联合账簿。 3、备查账簿。备查账簿(或称辅助登记簿),简称备查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例如,租入固定资产备查簿,应收票据贴现备查簿、受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代销商品登记簿。 备查簿可以由各单位需要进行设置(不是必须设置) 备查账簿与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相比,存在两点不同之处: 一是登记依据可能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原始凭证;

《会计基础》各章节重要考点归纳(附知识点框架图)

第一章总论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 会计的含义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要素 总论会计等式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确认与计量 本章属于重点章节,历年考试题型包括单、多、判、简。平均分数在7—10分左右。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帐户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历年试题包括:单、多、判。平均分数在2分左右。本章要求考生掌握会计科目和帐户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三章复式记账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帐户的结构 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 会计分录 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的平行登记 本章属于次重点章,历年考题包括:单、多、判。平均分在3分左右。 第四章会计凭证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含义 分类 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填制要求 审核内容 会计凭证含义 分类 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填制要求 审核内容 本章属于次重点章,历年考题包括:单、多、判、简。平均分在6分左右。

第五章 会计账簿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 会计账簿的分类 会计账薄的内容、启用和登记规则 日记帐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会计账薄的登记方法 总分类帐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对帐 明细分类帐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错帐更正方法 结账 会计账薄的更换与保管 本章属于重点章,历年考题包括:单、多、判、简。平均分在5—8分左右。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本章属于非重点章,历年考题包括:单、多、判。平均分在2分左右。本章要求考生掌握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第七章 财产清查 本章基本内容框架 财产清查的分类和适用情况 财产清查的方法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本章结合第八章(218-219页)、第十章 (275-278页 )财产清查有关内容掌握。 图表题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 月 日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重点知识汇总(五)

会计从业考试《会计基础》重点知识点汇总(五) 第五章会计账薄 一、会计账薄:指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薄籍。 二、账薄分类:1.按用途不同分:时序账薄(日记账、流水账)、分类账薄(总分类账薄、明细分类账薄)、备查账薄(辅助登记) 2.按账页格式不同分:两栏式(普通和转账日记账)、三栏式(日记账、总账、债权债务)、多栏式(收入、费用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明细账) 3.按外形特征分:钉本账(现金、银行存款、总分类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 三、账薄的基本要素:封面、扉页、账页 四、账页基本内容:1.账户名称 2.登记账户的日期栏 3.凭证种类和号数栏 4.摘要栏 5.金额栏 6.总页次和分户页次 五、会计账薄登记必须遵循的规则 (一)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 (二)标明记账符号,表示已入账 (三)一般用蓝黑墨水笔填写,特殊记账规则使用红墨水笔 为了保持账簿记录的持久性,防止涂改,登记账簿必须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银行的复写账簿除外)或者铅笔书写,特殊记账使用红色墨水

在下列情况下,可以用红色墨水记账: 1.按照红字冲账的记账凭证,冲销错误记录; 2.在不设借贷等栏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3.在三栏式账户的余额栏前,如未印明余额方向的,在余额栏内登记负数余额; 4.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用红字登记的其他会计记录。 (四)文字与数字间留空 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的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 (五)顺序、连续登记 必须逐行逐页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登记。如果不小心出现跳行或空页,应将空行空页画线注销,并由责任人盖章。不得任意撕毁或抽换账页,以防舞弊。 (六)结出余额 (七)过次承前 (八)按规定更正错账 六、对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七、账账核对包括:1.核对总分类账薄的记录 2.总分类账薄与所属明细分类账薄核对 3.总分类账薄与时序账薄核对 4.明细分类账薄之间的核对 八、错账查找方法:1.个别检查法:差数法(漏记账目)、除2法(因栏次错写而造成的方向错误)、除9法(数字错位、数字颠倒)2.全面检查法:顺查、逆查 九、错账更正方法:1.划线更正法:凭证正确,账薄记录错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上方用蓝笔填写正确的文字或数字。 2.红字更正法:凭证错误(科目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

会计基础第五章至第六章知识点

1. 如果长期借款用于购建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应当资本 化的利息支出数,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发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按规定不予资本化的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2. 发行股票计入股本的金额=发行股票数量X每股面值,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发行股票数量X 每股发行 价。 3. 短期借款账户应按债权人设置明细账,并按借款种类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4. 应该计入设备成本的利息费用为=款项*月利率*计息期间=200*12%/12*2=4 (万元)。 5.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 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等。 6. 长期借款的汇兑损失应在"长期借款"的贷方登记。长期借款的贷方登记借入长期借款的本金、利 息、汇兑损失等。 7. 企业投入的资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部分,既包括构成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 的金额,也包括投入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是资本溢价的表现形式;盈余公积是经营所得转入,与投资无关。 8. 长期借款利息的核算,通常按实际利率法;如果与合同利率差别小,可以采用合同利率。 9.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规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10. 资产负债表日,应按确定的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 用”、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等科目。 11. 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内容是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款项,不包括信用卡存款、银行汇票 存款,外埠存款等。信用卡存款、银行汇票存款,外埠存款等通过其他货币资金”反映。 12. 企业资本主要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会计基础第五章第三节 13.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一计提的减值准备一计提的累计折旧;固定资产账 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二固定资产原 价一计提的累计折旧; 14. 对于未使用的固定资产,所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15. 固定资产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经营用和非生产经营用两类 2.按使用情况分为 使用中、未使用、不需用三类 3.按产权归属分为自有、接受投资和租入三类 4.按实物形态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及其他设备五大类 5.按固定资产最短使用期限分为5年、10年、20年 16. 在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发生的汇兑差额,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所以应借 记”在建工程”。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会计资格考试必背的重点知识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 全书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 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记账、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 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结账

会计基础内容第五章知识点:结账 第六节结账 结账的内容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确定本期利润; 二是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 一、结账的程序 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全部登记入账,并保证其正确性。 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调整有关账项,合理确定本期应计的收入和应计的费用。具体包括两类: (1)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调整。 应计收入是指那些已在本期实现、因款项未收而未登记入账的收入。企业发生的应计收入,主要是本期已经发生且符合收入确认标准,但尚未收到相应款项的商品或劳务。对于这类调整事项,应确认为本期收入,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待以后收妥款项时,借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应计费用是指那些已在本期发生、因款项未付而未登记入账的费用。企业发生的应计费用,本期已经受益,如租用房屋但尚未支付的租金,应付未付的借款利息等。由于这些费用已经发生,应当在本期确认为费用,借记“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等科目;待以后支付款项时,借记“应付利息”等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2)收入分摊和成本分摊的调整。收入分摊是指企业已经收取有关款项,但未完成或未全部完成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需在期末按本期已完成的比例,分摊确认本期已实现收入的金额,并调整以前预收款项时形成的负债。如企业销售商品预收定金、提供劳务预收佣金。在收到预收收入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等科目;在以后提供商品或劳务、确认本期收入时,进行期末账项调整,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会计基础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 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 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 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 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 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 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 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 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 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 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 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 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 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 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 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 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 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 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 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 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一种单位经济活动旳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汇报对象不一样,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旳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尚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旳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旳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旳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旳理论根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应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根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应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根据)

获得收入体现为资产增长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体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长。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规定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旳资产。款项重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平常活动中所形成旳经济利益旳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旳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平常活动所发生旳经济利益旳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旳多种花费,是按一定旳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旳费用,是对象化了旳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旳重要根据。 会计记录旳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步使用当地通用旳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旳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旳会计记录,可以同步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今天特为大家准备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助力大家一次通关会计考试,一举拿下会计证。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 、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

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第四章复式记账 1、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初级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