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学过程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1、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世,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仅据香港交接仪式统筹处统计,截至1997年5月8日,全球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2、学生朗读课文,扫除生词障碍。

3、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新闻一般有由五个部分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有哪几个部分必不可少呢?(标题、导语、主体)。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找找提问1、本文由哪几部分构成。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2、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3、主体(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4、结语(最后1段)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提问2、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这一称谓,在英国人心目中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就像中华这一称谓之于中国人民一样,它是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成为英国的别称,敬称。“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提问3、课文选取了哪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三自然段)

第一次降旗:

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第二次降旗:

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八自然段)

第三次降旗:

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下降。

标志:1、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2、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十自然段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提问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提问5、文章在报道香港回归这样宏大的场景时,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大家能否从文中找出意味深长的细节之处?

明确:本文的细节之处非常多,课下自己多找些,重点讲解以下三处。

1、“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分析:这是对末任港督彭定康面部表情的特写,生动的写出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前黯然神伤的神态。通过这一神态,我们能揣摩出彭定康当时复杂的心情,但是不论他如何“面色凝重”,历史的脚步不会为任何人停止,香港终将回归祖国。

2、“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3、“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分析: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作为香港特区的紫荆花图案将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主义太阳在香港永远的落下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明确: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这是作者在继续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府时,举行降旗仪式之后发表的评论,它既回答了彭定康“面色凝重”的原因,又写出了中国人民收回香港的无比兴奋。

5、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明确:“消失”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的意思,它很形象地描写出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驶入大海的情形,并暗示着这艘船以及船上的人彻底离开香港,永远不能再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再这片土地上。

提问6、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①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颠尼亚”号黯然从海上离去。

②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正式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脱离英统,回归祖国。

作者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然而就在这不动声色的描写中,胜利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小结课文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生命之舟

一、电视新闻的基本知识:

1、电视新闻是利用电视传播工具传播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的事实,以供观众视听的报道。

2、电视新闻与报纸、广播及其他新闻媒介相比,有以下特点:

A、综合性电视新闻用视频和音频信号同时传递新闻信息,具有视和听的双重效,综合了报纸和广播的特点,以形象和声音诉诸受众。

B、视像性电视新闻运用画面把具体的可视的典型形象,通过电视屏幕呈现给观众,它突破

了抽象的文字描写,形象地再现了生活,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可产生一种现场参与感。

C、即时性电视新闻的即时性,是指对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连续报道,或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

二、导入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三、生字词:

pái kuìsìnüèsuōyū

簰洲湾溃口肆虐穿梭迂回

同期声:影视术语。在拍摄画面的同时录下的新闻事件现场声或采访声,声源为画面内物体或人物。可分为现场环境声、人物采访声等,价值在于增强报道的真实性;增加报道的信息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

四、课文探究:

1、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还有背景和结语。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

明确:本篇电视解说词按导语、主体和结语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簰洲湾溃口,2号凌晨1点多钟,记者随军开始营救群众。

第二部分:(3-9段)重点解说战士营救小江珊的惊险场面。

第三部分:(10段)总结这次营救行动的效果。

2、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部分(1-2段),说说导语部分交代了什么内容?

明确:时间:1998年8月1日晚8︰20。

地点:湖北嘉鱼簰洲湾。

人物:广州军区舟桥某旅、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赶往营救记者随同。

事件:湖北嘉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奉命赶往现场营救。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3、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哪个段落?(3-9段),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回答问题:

(1)主体部分具体写了什么?

明确:——救助过程或战士解救被困人员,重点选择了两个画面加以表现:救助战士苟峰和救助小女孩。

(2)小女孩处境有多危险?为什么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明确:处境危险——冲锋舟左前沿一棵小树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况十分危急。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急流顶冲,小女孩抱着的小树难已靠近。

4、文章最后一段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当地群众称这些舟是“生命之舟”?

明确:总结救助行动,点题。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生命之舟——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在激流中驾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下面补充介绍一位解放军的英勇事迹。

他叫李长志,一位普通的舟桥班班长。洪水来袭时,他驾驶着冲锋舟,穿行在浪谷之间,

先后安全转移群众1400人。而他的家乡就在灾区,他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位战士,入伍九年,先后八次参加抗洪抢险,抢救遇难群众6000人。群众称他是洪水中的“生命之舟”。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引入香港回归视频(现在高一的孩子大多是1996年出生的)。 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这么多的世界级媒体和报道,结果只有一篇被选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那它该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个历史性时刻。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课,就有毛泽东的两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所以,对于新闻的几大要素同学们都应该不陌生,首先先来回顾一下有哪几大要素? 标题(正标、副标题)——必有 导语(必有):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主体(必有):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文本梳理。 现在大家速读一遍,拿起笔,按照新闻的5大要素分析一下本文,整体感知一下本文的情感。(以提问方式进行)(或者让学生缩写新闻) 1、先看标题,作者怎么不说“别了大英帝国”呢?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活用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别了,永远不会再见的意思,对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来说,当然不想再相见。倒装句式,更强调了香港回归,一雪国耻,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委婉含蓄中透着嘲讽。 2、导语第1段,写了什么?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 3、主体2-10段,又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几个场景? ——主要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前的主要过程。着力写了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6时15分,添马舰军营东广场举行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 4、结尾第11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5、现在标题、导语、主体、结尾都有了,那背景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画出来,并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6、特写了解。 文章的梳理已经结束,现在大家思考,这篇新闻与同学们以往所学过的新闻有什么不同?即,这篇新闻的独特之处体现在哪里?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只截取了英方撤离前的几个镜头来描写,完全没有毛泽东新闻稿中的丰富感情和令人回肠荡气的磅礴气势。 这即是特写。特写性消息,是新闻的一种,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下面我将主要从教材、学生、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五大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第四单元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主要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这篇文章记录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新闻中的佳作,而且篇幅不长,很适合作为学生学习新闻的范本。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是新闻,学生平时见到的、听到的新闻不少,但真正认真、系统地学习新闻却从来没有,缺乏阅读欣赏新闻的能力。综合以上的内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 2、学习新闻写作,学会概括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今天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这篇报道学会欣赏新闻,所以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掌握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教学难点为学习新闻写作,学会概括一句话新闻和新闻标题,这一目标是高考语文所要求的能力,但学生还需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赏析本篇新闻的艺术魅力,又与高考紧密连接,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阅读指导法、问题法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自己思考,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法调动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完成问题研究,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配以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四、教学过程 一、播放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视频导入新课 二、新闻介绍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永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了解新闻与传播的异同2.理解文章中关键句子的深刻含义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中准确、生动词语的语言特点2.理解本文中按时间顺序组织的材料的写作特点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贡献祖国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教学重点,了解新闻与传播的异同 2。品味这篇文章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与传播的异同(2)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方法,安排自主合作交流过程中的一次性教学过程1。为了引进新的 ,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这篇文章是唯一一篇充分反映英国退出的报道。它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邮轮离开香港的最后一个历史时刻。1997年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和新华社社会公益广告一等奖。这篇文章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广义的新闻,也是报刊中常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个人交流和事件交流。交流不仅是新闻,也是图像。它经常采用文学的方法来聚焦和突出一个重大事件的场景或一些重要而精彩的场景,并将报道的事实生

动地再现在读者面前。三、复习新闻知识,什么是新闻(news)? 新闻是对公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最新报道。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五个“W”和一个“H”,即: ,母鸡:当2,这里:在哪里3,H:谁4,帽子:什么,H:为什么6,H:什么水果 3,消息的特征: 1 >真:消息的事实一定是真的 2 >短消息:需要短消息 3 >快速:及时性 4 >实时:新闻应该以生动和吸引人的方式来写 5 >强烈:强烈的新闻意味着强烈的思想内容和指导4、消息1的结构标题2 > lead 消息的第一个自然段,或第一两句话,通常称为lead3÷主题 是邮件内容的主要部分,在引导之后4 >背景 一般来说,背景材料是信息的从属部分它没有固定的位置,但是它通常被安排在主体中,并且有时可以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本文有许多背景材料。)在 消息的结尾,事实应该写得完整和有逻辑,结尾应该是明亮的、有力的、发人深省的和有启发性的。四、字旗(Q和ZH)映衬(N和NG)注意(ZH和NTU) 冉冉上升(R和NR和N)凝重(N和NG) 5,分析 ,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到中国,美国政府白皮书发表时,毛泽东主席写了一篇题为《再见,司徒雷登》的文章。本文灵活地使用了这个主题。

2018秋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课后练习

短新闻两篇(课时1 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斡旋(wò) 苍穹(qióng) 棕榈(lǘ)令人咋舌(zà) B.敕造(chì) 唆使(suō)混沌(hùn) 屡见不鲜(xiān) C.梦魇(yǎn)菁华(jīng)河蚌(bànɡ) 呼天抢地(qiǎng) D.懵懂(měng)箴言(zhēn)泊车(bǒ)少不更事(gēng) 2.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诨号/头晕气概/愤慨追溯/朔月贻笑大方/怡然自得 B.毗邻/疲惫妩媚/安抚慰藉/狼藉揠苗助长/偃旗息鼓 C.修葺/编辑弹劾/惊骇圈养/圈点相形见绌/咄咄逼人 D.徜徉/偿还器皿/瞑目寒暄/喧闹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3.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婷、杨兴合作的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报道香港回归的力作。 B.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C.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D.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所言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不满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即狭义的新闻,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文体,它是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新闻体裁。 B.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短是消息的基本特征,行文简洁明了是消息写作的风格。消息写作中允许有较多直接的议论。

新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还有它汇聚一般消息类文章所有的特点于一身,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在深入挖掘其魅力的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根据这一要求及本文的特点,制定如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 体会课文“现实场景与历史事实的交叉”这一写作特点,学习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特点。(二)、过程与方法 1. 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 2. 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相关知识。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说教法教法: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

高中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封面) 高中语文必修一《别了不列颠尼亚》教 学设计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目标 1、掌握新闻的特点,理清本文主要内容; 2、体会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3、体味语言中蕴涵的丰富情感。 2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具有一定的现代文阅读和鉴赏的能力; 2、对香港回归的历史知识只停留在书本层面; 3、对新闻知识的了解不足。 3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4教学过程4.1一个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 百年耻辱,一朝得雪。今天让我们共同欣赏记录耻辱、印证自豪的新闻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 (板书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活动2【讲授】讲授 一、写作背景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的时刻,全世界为之瞩目,全球有778家传媒、8423名记者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篇文章的作者张婷、杨兴是一个四人组合,他们代表国家通讯社——新华社,见证并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一难忘的时刻。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

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新闻由五部分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二、历史背景: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

别了不列颠尼亚习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世人瞩目( ) 冉冉升起( ) 凝重( ) 掩映( ) 2.根据语言环境解释词语。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陈迹—— (2)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告终—— 3.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事件。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在1997年6月30日开始的。4点30分,________,4点40分,__________,6点15分,__________,7点45分,__________,子夜十分,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__________,新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__________。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1)别了,“不列颠尼亚”。 ( ) (2)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 ) (3)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即将告终。” (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掩映( ) 易帜( ) 3.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__________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________。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_____________。 4.“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的深刻含意是什么?语言特点是什么?

5.文中第8段中的“子夜”就是“半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用“子夜”而不用“半夜”? 快乐时光 修改的功效 约翰是一名教写作的老师,他发现很难使学生相信修改文章的必要性。对他们来说,草稿即是定稿。最后,约翰在办公室门上贴上一张大标语,通过这一方法使好多学生养成了修改文章的习惯。标语上写的是: “哦,这很难,你知道。我决定不下是否自杀,你知道。”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第三场第一幕,草稿。 “生,还是死,问题就在这里。”定稿。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选段中“刚刚”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 解析:本题要结合文章,在这里要表现的是一种时间上的变化带来的主权意义的改变,在前一分钟他是香港的最高长官,而现在他已经不能在这里停留了。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刚刚”一词表现了没有停留,“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前一分钟还是香港的统治者,但现在已经成为历史了。 2.“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为什么要把过去的天数写得这么详细? 解析:这是用数字表现时间长,表现人们对这天的期盼久远,中国人屈辱的历史终于可以画上句号了。

最新《别了不列颠尼亚》公开课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新闻结构,了解新闻的写作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3、学习新闻的压缩。 二、过程与方法。 由新闻播报的方式串起对文章内容结构的梳理和对新闻的压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新闻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 新闻压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开创“一国两制”的新局面。世界瞩目,举国欢腾。假设你是新华社一名记者,你打算选择什么角度来写这篇报道?(如中国人民的欣喜自豪、中国领导人此日行程、香港回归的进程回顾、香港市民的态度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新闻站在英方撤离的角度,写作角度与众不同。作为中央电视台外派的记者,请你在现场为观众播报这则新闻稿。 二、整体诵读,梳理本文的结构内容。 1、按照预习时所讲的新闻结构的有关知识,迅速对文章内容进行整理。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英国告别香港的具体过程。 4:30 降旗仪式4:40 乘车离府6:15 告别仪式7:45 降旗仪式 0:00 交接易帜0:40 英人离港 背景:四个背景材料,即港督降旗传统的介绍、港督府的介绍、英军占领香港历史的介绍和英军占领香港的统治时间的介绍。 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补充问题。 (1)如何理解标题的含义? 明确:一方面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 标题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2)主体部分以时间为序,这些时间精确计时计分,衔接的非常紧密,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新闻需要真实的记录历史事件;

《别了,不列颠尼亚》精编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参考 1116 0831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展示中英交接相关照片,回顾历史 2、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地方吗?(香港)(观看图片,由此导入新课: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背景介绍 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三、知识回顾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性消息的特点,注意它和一般新闻的区别。 2、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时刻,写下《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此文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香港问题的由来: 提问:香港问题有何由来? 明确: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262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土地后来被称为香港新界。(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一篇新闻由几部分组成?具体落实到本文呢?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 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背景:(第7和第11自然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种介绍就像电影中的闪电一样,将历史和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对比很强烈,而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四、掌握新词的意思 凝重:庄重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子夜:半夜 易帜:变换旗帜,文中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 五、研习课文,分组学习交流。 (一)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11!

《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了解新闻的特点。 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⑶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⑷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自主寻找香港回归与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⑵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 ⑴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⑵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品读、感悟、教师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香港回归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⑴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香港回归时的影音资料。 大家谈观看影音资料的感受------激动,感慨. 是啊,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激情万丈,那么,假如我们是记者,目击了这一历史场景, 怎样将我们的所见所闻传递给更多的人呢?小组讨论,形成一篇新闻稿。 ⑵讨论前明确:学生对“新闻”一词自己提出问题 ①什么是新闻?②新闻的特点③新闻的结构 ④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①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②新闻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③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和学习新闻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以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新闻记者客观冷静叙述表象背后的民族自豪感与喜悦之情。 【教学方法】:点拔法、提问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时刻,写下《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此文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香港问题的由来: 提问:香港问题有何由来? 明确: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

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262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土地后来被称为香港新界。(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一篇新闻由几部分组成?具体落实到本文呢?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彭定康撤离香港的使命,香港即将回归中国。 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背景:(第7和第11自然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种介绍就像电影中的闪电一样,将历史和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对比很强烈,而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四、掌握新词的意思 凝重:庄重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 子夜:半夜 易帜:变换旗帜,文中指降英国国旗、升中国国旗。 五、研习课文,分组学习交流。 (一)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句式倒装,

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0课《别了不列颠尼亚》导学案1解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 2.理解课文标题的深刻内涵,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3.了解本文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状况,增强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区别,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品味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 学习难点:了解特写消息的特点,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 学习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二、组员合作回顾旧知 1. 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 3. 消息的特点: 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4. 消息的结构: ①标题(正标、副标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③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④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⑤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研究课文结构,找出本篇报道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进行分析: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①交接仪式结束后,英王子和末任港督乘坐“不列颠尼亚”号返回英国,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这个“别了”是对现实事件的真实描述; ②“不列颠尼亚”号是英国皇家油轮,停泊在香港港口象征着英国在香港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如今终于远去了,也就象征着这统治终告结束,香港正式回到祖国怀抱; ③“别了”两字,给人委婉中带有自豪的口气,反映了当今中国国力不断增强,昔日的屈辱将不再复返。 2.导语是哪些段落?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和学习新闻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1、掌握新闻特写的特点以及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2、把握新闻记者客观冷静叙 述表象背后的民族自豪感与喜悦之情。 【教学方法】:点拔法、提问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国政府恢复对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时刻,写下《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此文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问题的由来: 提问:问题有何由来? 明确: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割让岛

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割让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展拓界址专条》,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于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262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土地后来被称为新界。(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82年9月,中英关于地位的谈判,在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一篇新闻由几部分组成?具体落实到本文呢?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自然段):交代“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查尔斯和定康撤离的使命,即将回归中国。 主体(第2-10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背景:(第7和第11自然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种介绍就像电影中的闪电一样,将历史和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对比很强烈,而且突出了英国对156年统治的终结。 结语(第11自然段):为英国在统治的历史做了小结。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固阳一中陈婕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我对本课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课《短新闻两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新闻和报告文学贴近生活,有很强的实用性。《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闻作品中的佳作,而且篇幅又不长,非常适合作为学生阅读新闻的范本,多接触一些有价值的新闻,可以让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的特点以及新课标中对新闻与传记鉴赏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和学习新闻通讯写作的特点,学习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从而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收集香港回归的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在于:1、了解和学习新闻通讯写作的特点。2、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难点在于: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学习作者新闻场景与历史材料结合起来读写法。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1、阅读法; 2、提问法

(一)阅读法:先速读,后精读。根据新大纲要求学生的速读应达到每分钟600字。本文约1000字,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读完,并概述本则新闻的要点。这既可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概括能力。 (二)提问法: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适时的点拨,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文本的真意。同时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个性化解读方式。 在本节课中,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方法: (一)讨论法: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集体的智慧,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二)圈点阅读法:教师应该适当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圈点、画线的良好阅读习惯,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知识构建环节——2.课文研习环节——3.品味语言环节一)、知识构建环节 1.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设计理由:现在的学生并不熟悉香港回归这一事件,这篇新闻报道对他们来讲只是历史回放,所以再现情景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复习新闻知识 ①什么是新闻、新闻有什么特点 ②新闻(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设计依据:本文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新闻,使学生能迅速、准确捕捉基本信息,这就要学生知道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的结构,根据新闻不同部分的不同作用准确把握新闻内容。) 二)、课文研习环节 1、根据刚才所讲的新闻结构知识,给课文分段。 题目: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一自然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教学设计 6、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具: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这么多世界级媒体,那么多的报道,如果有一篇能够选进我们的语文课本,那么它该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精品,极品)1997年的时候,老师还在读小学三年级,那个时候估计大家都还没出世,或者还非常小吧,那么对那个时候的场景大家可能也不太了解,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个历史时刻。(板书:题目、作者) 二、特写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特写镜头,它专门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特别放大。特写镜头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能够抓住人们的视线,扣紧人们的心弦,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力。用这种手法写成的新闻叫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用“镜头”来表现新闻事实的,怎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齐读《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新闻特写,共同思考探究,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还有感情的把握。 (指出学生预习之后还读错的读音 三、特学也是新闻的一种,我们回顾一下新闻的特点(板书)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自己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的特点。 能力目标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2、感悟现实场景与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悟现实场景与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的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香港问题的由来,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文意,理清以时间为顺序所组织的材料,能按新闻的结构特点划分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 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时刻,写下《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此文曾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二、香港问题的由来 提问:香港问题有何由来? 明确: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清政府再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该约,清政府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262岛屿,租给英国,租期99年。这块租给英国的土地后来被称为香港新界。(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 三、复习回顾 1、什么是新闻? 明确;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新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3、新闻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明确:有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4、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五个“W”和一个“H”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at 何事 who何人 why何因 how何果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一篇新闻由几部分组成?具体落实到本文呢? 明确: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了解本文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文中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教具: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这么多世界级媒体,那么多的报道,如果有一篇能够选进我们的语文课本,那么它该一篇什么样的文章?(精品,极品)1997年的时候,老师还在读小学三年级,那个时候估计大家都还没出世,或者还非常小吧,那么对那个时候的场景大家可能也不太了解,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个历史时刻。(板书:题目、作者) 二、特写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特写镜头,它专门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特别放大。特写镜头在刻画人物和表现细节时,能够抓住人们的视线,扣紧人们的心弦,产生意想不到的震撼力。用这种手法写成的新闻叫新闻特写,新闻特写是用“镜头”来表现新闻事实的,怎么表现呢?请同学们齐读《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新闻特写,共同思考探究,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还有感情的把握。 (指出学生预习之后还读错的读音 三、特学也是新闻的一种,我们回顾一下新闻的特点(板书) 新闻概念: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特点:及时、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