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块五 基本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块五  基本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块五  基本能力

模块五基本能力

第一节信息处理能力(单选)

一、信息处理概述

(一)信息检索能力(信息检索,又叫文件检索)

1、信息检索能力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信息检索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根据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技术。信息检索能力包括①传统信息检索的能力(工具书检索能力)

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的能力(网络检索能力)

2、工具书检索能力

(1)工具书(图书文献)

(2)工具书的种类

①字典和辞典②书目③索引④年鉴⑤手册⑥年表⑦百科全书图录、政书、类书等

(3)工具书的结构

①序跋②凡例(例言)③正文④附录

(4)工具书排检方法

①字顺法(参考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法,分为音序法、形序法、号码法)

②类序法(分为分类法和主题法)③自然顺序法(分为时序法和地序法)

3、网络检索能力

(1)网络信息检索

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声音或其他,超越了纸质文本检索的各种限制

(2)网络检索工具种类

①搜索引擎②网络百科全书(百度百科等)③网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超星图书馆等)(3)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

①直接访问网页(IP地址或URL地址)②使用搜索引擎(目前最普遍)③通过新闻组搜索(了解学科前沿和热点最便捷)④通过大型专业数据库搜索⑤通过电子邮箱定制搜索(二)信息收集能力

1、信息收集的概念

信息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第一步、关键一步)

信息可以分为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两类

2、信息收集的原则

(1)准确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时效性原则

3、信息来源

(1)实物型信息源(又称现场信息源,如事物运动现场、学术讨论会、展览会等)

(2)文献型信息源(图书、报纸、期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公文等)

(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电视、电子刊物等)

(4)网络信息源(比较特殊))

4、信息收集方式

(1)社会调查(获得真实可靠信息的重要手段,第一手资料)

(2)从文献中获取信息(3)建立信息网

(三)信息处理能力

1、信息的筛选(真实性、权威性、时效性和适用性)

2、信息的加工、整理(形式整理、内容整理)

3、信息的传递

方式:①有线通讯运输,如电话、传真、电报、电视等③数字通讯运输,如网络

②无线通讯运输,如对讲机、移动电话、收音机等④纸张通讯运输,如书信、报纸等

4、信息的存储(信息存储始终贯穿于信息处理工作的全过程)

(1)信息存储的程序

①登记(分为总括登记、个别登记形式:卡片式登记、簿册式登记)

②编码(步骤:分析—选择方法—确定位数方法:顺序编码法、分组编码法)

(2)信息存储的方式

①纸(优点:存量大、体积小、便宜、永久保存性好、不易涂改、存数字、文字和图像一样容易缺点:传送信息慢、检索起来不方便)

②胶卷(优点:存储密度大、查询容易缺点:阅读时必须通过专业接口设备、不方便,价格昂贵)③计算机(优点:存取速度极快。存储的数据量大)

二、计算机的应用

(一)计算机基础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后的结果,是数据的逻辑意义。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2)信息高速公路主要是指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信息传输干线,其最早由美国提出。(3)计算机之父是约翰·冯·诺依曼

(4)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ENIAC”(1946年2月)

(5)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6 第二代计算机1956—1964

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第四代计算机1971—

(6)计算机的特点:存储性、通用性、高速性、自动性、精确性、逻辑判断能力

(7)计算机的应用①科学计算②信息管理③过程控制(实时控制):现代工业生产④计算机辅助系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BE计算机辅助教育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T—计算机辅助测试CIMS—计算机集成系统

⑤人工智能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8)位bit简记b,是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

字节byte,简记B,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1B=8bit

(9)机器数最高位采用“0”或“1”表示正负

(10)两个字节(16位)表示一个汉字

(11)7位标的ASCII码可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12)指令—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13)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的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14)通常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5)存储器分为内存、外存。内存分为ROM(存放固定程序数据,断电后仍长期保存)、RAM(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RAM,断电后消失)、Cache(高速缓存,解决CPU等待问题)(16)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支撑服务软件

操作系统,即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直接运行在裸机上最基本的系统软件,管理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

(17)程序语言(三个阶段)

①机器语言:是计算机上唯一能识别的,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不同计算机因指令系统的不同,所以同一型号的机器语言不能再另一台上使用

②汇编语言:依赖具体计算机,通用性较差。汇编语言的编写过程叫做汇编

③高级语言:一是解释:对源程序解释并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

二是编译:对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并产生目标程序

(18)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主频:指CPU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脉冲数,单位:HZ

②字长: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③内核:多任务处理性能

④内存容量:内存越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

⑤运算速度

(19)外存分为软盘、闪存、光盘存储器

软盘:软件上写有保护口,处于打开状态时,只能读取盘中的信息硬盘

光盘存储器:只读光盘(CD—ROM)追记型光盘(CD—R)可改写光盘(CD—RW)

(20)显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显示分辨率、颜色质量和刷新速度

(21)软件就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集合。软件=程序+文档

(22)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既属于驱动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

(23)多媒体计算机的特点:实时性、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

多媒体技术的核心技术:数据压缩和编码技术

JPEG:静态图片的压缩MPEG:动态图片的压缩GIF:可以是静态也可以是动态

(二)操作系统

(1)四种特性: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性

(2)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用户接口

(3)操作系统的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4)常见的操作系统:

DOS(单用户单任务)Windows(单用户多任务)Unix Linux(多用户多任务)

(5)Print Screen:将当前屏幕的内容作为图像复制到剪贴板

Alt+Print Screen:将当前活动窗口以图像的形式复制到剪贴板

(6)Windows特殊标记:▽(此菜单下还有下级菜单)......(单击后会打开一个对话框)对勾(表明菜单处于被选中状态)实心圆(该菜单是单选菜单)

(7)对话框:模式对话框、非模式对话框(对话框显示时仍可处理主窗口)

(8)剪贴板用来提供一个数据暂存和共享空间

回收站是硬盘上一个文件夹,大小可改变

Shift+Delete两个键同时按下,文件将被彻底删除

(9)shift 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ctrl逐一单击,选定不连续Ctrl+A 全选

(10)移动:同盘可直接拖动,异盘按住Shift拖动

复制:同盘按住Ctrl拖动,异盘可直接拖动

(11)记事本和写字板都属于单文档应用程序,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编辑一个文档

写字板可进行简单的图形处理,文档只能处理文本文件,画图主要是图形处理工具。(12)通过对磁盘碎片的整理,可以减少文件碎片,提高磁盘工作效率

磁盘管理主要有:磁盘格式化、磁盘清理、磁盘碎片清理、磁盘的检查和备份、磁盘硬件管理、磁盘共享设置

(13)中文输入法快捷键:Ctrl+空格或Shift:中文输入法或英文输入法切换

Ctrl+Shift:各种输入法切换Shift+空格全角、半角切换Ctrl+. 中文标点、英文标点切换

(三)字处理软件

(1)word主要功能:格式化文档、图形处理、表格处理、版式设计与打印

(2)Word五种视图:普通视图(不显示页边距、页眉、页脚)

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显示效果与打印效果完全一致,可显示分页效果)

大纲视图、阅读版式视图

(3)Home键和End键可快速将插入点移动到文档行首和行尾

Ctrl+Home键和Ctrl+End键文档开头和结尾

(4)Ctrl+N(创建新文档)Ctrl+F(查找)Ctrl+Z(撤销)

Ctrl+O(打开新文档)Ctrl+H(替换)Ctrl+Y(恢复)

保存文件的快捷键Ctrl+S 软回车Shift+Enter,换行不换段

(5)分页符在普通视图下可见,页面视图下可看到分页效果。

软分页符是自动生成的,不可删除,硬分页符是人工添加的,可删除

通过Ctrl+Enter,开始新的一页

(四)电子表格系统

(1)工作簿由多个工作表组成(最多255个,默认为3个,不能全部删除)工作表可由256列、65536行组成

(2)单元格是电子表格中处理数据的最小单位,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单元格处于活动状态,每个单元格长度的最大限制是32767个字符,但最多只能显示1024个字符

(3)无论选定多少个字符,活动状态的单元格只有一个

(4)输入数据:数字和非数字组合被视作文本型数据

输入负数时应加一个“-”或者括号

输入分数时,应在分数前加上一个0或是一个空格键,否则会被认为是日期

单元格中输入当前的时间Ctrl+Shift+:(冒号)

既输入时间又输入日期,中间应该加一个空格

输入公式时必须以“=”开头

Excel只保留15位的数字精度,多余的将转化为0

IF是Excel中的条件函数,其格式:IF(条件,条件真取值,条件假取值)

(5)单元格中真正存储的是公式,显示的是其计算结果

(6)选定单元格时,在其右下角有一个黑色的小方块被称为填充柄

(7)Excel数据移动时,如果目的单元格中已有数据,则会无条件覆盖

(8)参数可以是:常量、变量、单元格、区域、逻辑域、引用等

(9)算数运算符:+ —* / %

比较运算符:其结果是一个逻辑值Ture或False

文本运算符& 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文本型数据以产生组合文本

单元格引用运算符(:)联合运算符(,)交叉运算符(空格)

在Excel中“=”可被认为是文本运算符

(10)公式出错的原因

(11)单元格中引用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相互转化可用F4键

(12)在Excel中对数据做分类汇总前必须要先按分类字段排序

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的对象必须是数据清单

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和第三关键字都可以独立选择递增或递减性

(13)图表是对单元格数据的绝对引用

(五)演示文稿软件

(1)演示文稿中每一张演示的单页成为幻灯片,它是演示文稿的核心

(2)四种视图: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激活超链)、备注页视图(3)母版分为三类:幻灯片母版、讲义母版、备注页母版

(4)控制幻灯片外观的方法:

使用设计模板、应用幻灯片母版、更改配色方案、更改幻灯片版式(背景设置)(5)复制幻灯片的方式:使用幻灯片副本、使用“复制”“粘贴”命令

隐藏的幻灯片在放映时不会出现

(6)Power Point提供两种模板:设计模板(格式、配色)、内容模板(格式、配色、文本)(7)Power Point中占位符只可以删除不能插入,而文本框可删除,也可插入

(8)自定义动画无法调整文字位置

(六)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第一代计算机(数据通讯为主)第二代计算机(资源共享为主)

第三代计算机(体系结构标准化)第四代计算机(Internet为核心)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物理上)计算机系统、通信链路、网络节点

(逻辑意义上)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①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Internet

②根据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形网络、树状网络、混合型网络

③根据传输介质:

有线网(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线)、无线网(以无线电波或红外线为传输介质)④根据网络的使用性质:公用网、专用网

(5)接入Internet的方式

①PSTN方式:公用电话交换网,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来实现用户接入的拨号方式

②ADSL方式: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

③LAN方式:需要网卡和网络连接线,通过集线器或交换机经路由器加入Internet

④无线方式:主要技术有蜂窝技术、数字无绳技术、点对点微波技术、卫星技术、蓝牙技术(6)我国四大主干网络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 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 Net)

中国科技信息网(CST Net)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络(China GBN)

(7)Internet的组成:

物理网、协议(网际协议、传输协议、应用程序协议)、应用软件、信息

(8)A类IP网络号范围:1—127 网络号不能为127,被保留用作回路

(9)IPv4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IPv6由128位二进制数组成

(10)Internet域名系统有:国际顶级域名、国家顶级域名、通用顶级域名

常见的顶级域名

(七)信息安全

(1)信息安全的含义: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可靠性

(2)信息安全四大要素:技术、制度、流程、人

(3)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①自然威胁(自然灾害、电磁辐射、网络设备的自然老化)

②人为威胁(人为攻击、安全切换、软件漏洞)

③人为攻击(偶然事故和恶意攻击)

(4)信息安全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与保密的核心与关键)

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病毒与防病毒技术

(5)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可执行性、破坏性、传染性、潜伏性、针对性、衍生性、抗反病毒软件性

(6)绿色软件是指无需安装,将所需文件拷贝到系统中国,双击主程序就可运行的软件,并非是需要安装也需要卸载的软件

(7)木马程序不需要任何载体而独立存在,而病毒必须依附于其他载体而存在,有传染性

第二节逻辑思维能力(单选)

一、逻辑思维基本概念

逻辑思维又称理论思维

逻辑思维一方面可建立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属于经验型思维,抽象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是以理论为依据,是理论型的逻辑思维,抽象水平较高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特性或本质)和外延(范围)

(精品)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中学部分)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试资料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育学)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中学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浅谈中学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者:————————————————————————————————日期:

浅谈中学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陕西省宝鸡中学邢瑞 (陕西省宝鸡市开发区29号宝鸡中学,721013) 内容摘要: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对历史教师也提出相应的综合素质的要求:相当的专业知识、全面的教学技能和技巧、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的业余技能。要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养成不断读书的习惯、多与老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流、加强与其他学校老师的交流学习。 关键词:综合性、专业知识、教学技能、业余技能、多读书、多交流、 翻开高中历史新教材,发现其中的知识包罗万象,既有历史知识,也有政治常识,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等学科知识。因此历史新教材非常充分地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而综合性的历史课程也在相应地要求也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更为全面的综合能力。那么历史教师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呢? 一、新教材背景下历史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

(一)相当的专业知识 教师与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接触和交流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恰恰是最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和专业性的。在对教材处理上有些历史教师单凭课本和教参“照本宣科”,既无合理的教材处理也无深入浅出的教材分析,一俟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或涉及学科新成就和较深层次的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出现这种情况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专业不过关或者知识老化,这就适应不了新课程的教学。况且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影响下,学科的多元化综合趋势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此情况下除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纯历史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在其他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前沿知识,这样才能适应历史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比如,在讲述初中历史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战争这一章中,你会发现历史课本上的内容远不及语文课上的《陈涉世家》来得丰富,如果在预习语文书上的内容后再进行授课,效果会更好些。再如,对于高中必修三“灿烂辉煌的文学”的讲解,倘若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一节45分钟的内容一定会显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授课者有不浅的古诗词基础,对屈原、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及韩愈、柳宗元的散文等有充分的了解并能举一反三地信手拈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综合素质-精讲班- 第5模块-第3章

第三章逻辑思维能力 大纲要求: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逻辑结构图 逻辑思维能力 题型一:概念的逻辑特征 题型二:简单判断问题 题型三:真假话问题 题型四:元素对仗问题 题型五:图形判断 题型六:数量分析题 题型一:概念的逻辑特征 (一)内涵 即这个概念的含义,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持有的属性。 例如:“规律是事物固有、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其中,“事物固有、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就是概念“规律”的内涵。 (二)外延 即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属性的事物或对象。 例如:“纸包括宣纸、古版纸、卫生纸”,这就是从外延角度说明“纸”的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比关系,即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亦然。

【2012年下半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对概念所作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将“启明星”概括为“太白星” B.将“火焰山”概括为“吐鲁番” C.将“中国文学”概括为“艺术哲学” D.将“长篇小说”概括为“文学作品” 网校答案:D 网校解析:A选项中的启明星和太白星所指的均为金星故错误;B选项中火焰山是位于吐鲁番的,故选项错误;C选项中的中国文学和艺术哲学是两个并列的词语,故选项错误,D选项中的长篇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符合概括的定义,故正确,因此本题答案为D。 a b (三)概念的关系 【2016年下半年真题】下列选项中,与“绿叶菜——菠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西红柿——番茄 B.萝卜——白萝卜 C.大白菜——白菜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模块二:课程知识 第一章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第一节: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它体现了国家从数学教育与教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学生实现最终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 2、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数学学科内涵: (1)数学科学本身的内涵(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等) (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学科的内涵(理解数学的整体性特征,领悟相关的数学思想,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社会发展现状: (1)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 (2)生活变化对数学的影响等 (3)社会发展对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 三、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数学课程是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而设置的,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着具体的课程内容、 (1)适合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 (2)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 第二节、初中数学课程性质 一、基础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2)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3)由于数学学科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因此,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普及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在适龄少年中得到普及,即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它 (2)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应当能够为所有适龄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 三、发展性

综合素质模块一(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答案

综合素质(幼儿园、小学)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B.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2.2012年9月14日上午,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小学、中学三大教师专业试行标准,在基本理念上,三大标准均强调师德为先、()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A.学校B.学生C.教师 D.领导 3.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A.未来性 B.滞后性(迟效性) C.连续性 D.广延性 4.素质教育是促进( )的教育。 A.个性发展 B.认识发展 C.情感发展 D.意志发展 5.“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6.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的发明 C.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D.探索未知领域 7. 下列关于受教育者的权利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B.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C.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D.努力学习 8.现代学生观坚持( )。 A.以人为本 B.以教材为本 C.以课堂教学为本 D.以教师为本 9.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A.多样化 B.专业化 C.单一化 D.崇高化 10.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 )。 A.给学生权利 B.教给学生知识 C.尊重和信赖学生 D.尊重学生家长 11.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 A.教师 B.学生 C.学校 D.学习 12.( )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A.丰富的知识 B.适应社会的能力 C.终身学习 D.创新和实践 13.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 )。 A.合格教师 B.教育教学能手 C.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 D.教育家型教师 14.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A.全体教师 B.全体学生 C.全体社会成员 D.全部个性 15.关于我国幼儿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基础教育 B.属于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属于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16.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17.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 A.爱工作 B.爱学生 C.爱学校 D.爱教育事业 18.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 )。 A.主体性 B.全体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19. 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 )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 A.尊重和信赖 B.理解 C.信任 D.包容 20.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B.对幼儿开展智力教育

小学综合素质笔记分析

小学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主要讲三大模块:职业理念、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题型三种:一、选择;二、材料分析3个,第一个一般是职业理念的运用或教师职业道德的运用(根据学生表现和教师做法),第二个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大题,第三个大题是阅读理解题,每个14分左右;三、写作50′。 ※侧重点是第一模块职业理念和第三模块职业道德,各考一个材料分析题。模块二考2-3个选择题。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第一节教育观 素质教育多是选择题,记住,中共中央题头的文件一定是80年以后的。 教育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学生观是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观体现在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传道授业解惑指导父友示管研) 素质教育的内涵(与教育知识同)两全,个性发展,重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素质教育的政策(选择题) 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大致分为4个阶段 (1)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同时,提出实施9年义务教育

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全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5、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7、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9、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容的学校教育。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中学普的趋势。 1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15、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 17、宋代以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 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 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容单一, 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僧侣教育,其次是骑士教育 2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1、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 全民化;(3) 化;(4)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1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 3、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 的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等。 4、格拉底 问答法 第一步称为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 5、柏拉图 《理想国》 6、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 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 的最高目的。 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 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亚里斯多德 《政治学》 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 论》。 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爱弥尔》。 9、德国哲学家 康德 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 "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1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 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1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 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2、规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 标志

最新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考点: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模块一职业理念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攻克本章节90%考点>>】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不能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的思想之上。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独立的主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使学生认识到权利与责权是并存的,更是统一的,在享有一定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学生主体性的客观要求。 二、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 要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②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学,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渡。 ③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发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均衡;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均衡性。 怎么办:适时而教,要在学生发展的关键期或时期及时地进行教育。 ④互补性:扬长避短,注重发展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⑤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当今社会,单纯的智育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要看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三、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综合素质-精讲班- 第4模块-第1章(1-5)

第三节科学常识 六、社会科学常识 【国家】 国家是由国土、人民(民族)、文化和政府四个要素组成的,国家也是政治地理学名词。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主权】 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简言之,为“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也是对内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来源,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主权的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因此它也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国家主权的丧失往往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领土】 国际法承认国家在其领土上行使排他的管辖权。领土同时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对象,是国际法的客体。明领土包括一个国家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是主权国管辖的国家全部疆域。位于国家主权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专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务上的共和主义理想但不采共和政体。可分为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虽然是国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与产生的方式,会依各个国家的制度而不同;纵使是同一个国家,往往在不同时期,君主的产生方式与权利范围也各不相同。

【总统共和制】 国家最高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使的一种政体形式。总统共和制下,总统和议会分别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又称之为组阁),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总统共和制是指以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而对总统负责的国家政体形式。【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指,在1992年11月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中国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金砖国家】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 “金砖四国”引用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印度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8年-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2010年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全称: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APEC)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组织,成立于1989年11月5日至7日,总部设在新加坡,最初是一个由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

(中学)综合素质参考答案

国家教师资格指定用书强化过关训练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中学综合素质
学信阳光教师版权所有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 中学综合素质
【模块一强化过关训练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D; 5.D; 6.A; 7.D; 8.C; 9.B; 10.D
二、材料分析题 1.(1)说明家长们尽管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存在片面 或偏颇的错误理解。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教育方 法、教育手段和教育行为。 (2)必须厘清下述概念:①素质不等同于特长和素质教育。特长、素质、 素质教育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关系;②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活 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因而两者都应当按 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开展活动。③材料中教师口中的“合格”,实际上是指学生的 考试“合格”,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含义则宽泛得多,是指学生的全面发 展。因此,所谓的“合格加特长”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曲解。 2.(1)这位女教师的做法值得肯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学生是完 整的个体,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充分热爱、关心、尊重、信任并理 解每一位学生。 (3)对待“学困生”,教师应该:①客观、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②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们,找出教 育的切入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③给“学困生”以满腔的关爱、尊重和教育, 要相信转变“学困生”并不难。 3.陶行知先生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1
更多课程题库密卷答疑请上学信阳光官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46420238.html,

2019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资格《小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8 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 发展,但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基础上因材施教,而 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因此选D。 2、某小学取消了各种形式的统考,废除了“百分制”,而代之以“评语+特长+等级” 的评价标准。学校的做法( ) A.正确,体现了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B.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C.正确,体现了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D.不正确,没有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详解:等级是指思想品德、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素质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以 “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形式”表述。特长是指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学生的 平时表现为依据,评语指学生的操行评语,由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学生的各个方 面。因此“评语+特长+等级评价”这是素质教育实行的新型评价方式,即鼓励性的发展性 评价,评价方式、评价标准都是多元化的。 3、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 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特别好,不是抄来的 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A.学生的完整性 B.学生的个体性 C.学生的独立性 D.学生的发展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详解: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因此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 生是独特的个体,因此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因此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和空间,教师要信任学生,鼓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重点资料(中小学)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重点资料 模块一教育基础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 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 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沛西能(英),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 活动。 记忆技巧:利托尔诺的‘利’(动物本能是追逐利益)沛西能中的“能”对应本能 (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记忆技巧:玛丽莲梦露(孟禄)演员要演好戏,就要模仿剧本中的人物 (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前苏联),教育起源于劳动 记忆技巧;米丁斯基中的‘米’大米是劳动获得的,凯洛夫‘夫’农夫生产大米。 4、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朝)。 六艺由礼、乐、射、御、书、数六门课程组成。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骑士教育中的骑士七技包括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和吟诗。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教育的个体功能: 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 ②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③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教育的社会功能:

《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

《综合素质》简答题模板 模块一职业理念(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材料分析题) 口诀:两全两发展创新与实践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材料作答: 总:材料中某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恰当(不恰当)的,遵循了(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或倡导(或者引以为戒)。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材料分析考点: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过分关注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一视同仁。 正例:不因某学生成绩差而放弃,关注所有学生。 反例:只关注个别学生或某些学生。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材料分析考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传授与实践结合; 正例:除了成绩,重视德体美方面 反例:只重视学生成绩 材料回答: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某老师...... (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材料分析考点:实践能力-教育与实践结合创新精神-教学方面创新 正例:鼓励学生创新,带学生去实践 反例:灌输式教学,学生不会应用。 材料回答: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材料中某老师...... (4)素质教育是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材料分析考点:教育内容上-发展学生特长教育方法上-因材施教(孔子)。 正例: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 反例:对学生个体差异视而不见 材料回答: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材料中某老师...... (5)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性发展 材料分析考点: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不仅学生情绪、情感、学生的未来,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正例:关注学生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未来,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反例:学生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材料回答: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材料中某老师......

中学教师资格证资料-《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记 注: 1.此部分为《知识与能力》的简要笔记,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重点我已筛选出来,在《知识与能力》提纲中,搭配使用。 2.备注“选择题”的知识点为选择题常考知识点。 3.笔记红色字体部分需留意。 4.笔记中我若没有写或简写的部分,在看书的过程中可适当忽略,笔记越多的地方越是重点。 5.带有“补充”二字的知识点是中公书上没有的,建议背下来。 6.中公的书是根据大纲编写的,实际上并无唯一答案,有些表述不同17版中公书籍的地方,为了使笔记更完善,我采用的是教育综合的答案,二选其一即可。 7.大七手打的笔记,如有打错字的地方还请见谅,也可以私信告诉我,我纠正哈。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于发展 教育的概念: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广义的教育: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有专职人员(教师)和专门教育机构(学校)承担。 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教育对象、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桥梁、中介; 教育的属性:(选择题、简答题/辩题题)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区别与动物),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社会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补充: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教育的起源:(选择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综合素质》(中学)-新版.doc

综合素质(中学) 一、考试的目标 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职业理念 ⒈教育观 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⒊教师观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 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

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 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 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理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文件精神。 分析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道德规范问题。 2.教师职业行为 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活动中运用行为规范恰当地处理与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文化素养 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五)基本能力 1.信息处理能力 具有运用工具书检索信息、资料的能力。 具有运用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具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管理和应用的能力。 具有运用教育测量知识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具有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 了解一定的逻辑知识,熟悉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掌握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准确判断、分析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3. 阅读理解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