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核苷酸(1)

核苷酸代谢

Metabolism of Nucleotides

概述

核酸的消化与吸收

食物核蛋白

胃酸

蛋白质核酸(RNA及DNA)

胰核酸酶

核苷酸

胰、肠核苷酸酶

核苷磷酸

核苷酶

碱基戊糖

?核苷酸的生物功用

●作为核酸合成的原料

●体内能量的利用形式

●参与代谢和生理调节

●组成辅酶

●活化中间代谢物

生物化学(本科)第八章 核酸组成、结构与核苷酸代谢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本科)第八章核酸组成、结构 与核苷酸代谢 随堂练习与参考答案 第一节核酸的化学组成第二节DNA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RNA的种类及其结构与功能第四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第五节核苷酸代谢 1. (单选题)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A.2’,3’-磷酸二酯键 B.3’,5’ -磷酸二酯键 C.2’,5’ -磷酸二酯键 D.糖苷键 E.氢键 参考答案:B 2. (单选题)符合DNA结构的正确描述是 A.两股螺旋链相同 B.两股链平行,走向相同 C.每一戊糖上有一个自由羟基 D.戊糖平面垂直于螺旋轴

E.碱基对平面平行于螺旋轴 参考答案:D 3. (单选题)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A.腺瞟吟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A与T或C与G之间的氢键连接 E.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参考答案:C 4. (单选题)有关DNA的变性哪条正确 A.是指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B.是指DNA分子中糖苷键的断裂 C.是指DNA分子中碱基的水解 D.是指DNA分子中碱基间氢键的断裂 E.是指DNA分子与蛋白质间的疏水键的断裂 参考答案:D 5. (单选题)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A.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 B.碱基相同,核糖不同 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 D.碱基不同,核糖相同 E.碱基相同,部分核糖不同 参考答案:C 6. (单选题)DNA和RNA共有的成分是 A.D-核糖 B.D-2-脱氧核糖 C.鸟嘌呤 D.尿嘧啶 E.胸腺嘧啶 参考答案:C 7. (单选题)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原因是 A.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 B.嘌呤和嘧啶中有氮原子 C.嘌呤和嘧啶中有硫原子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Nucleic metabolism 一、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二、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预防、法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 三、授课学时 本章总学时数:2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讲授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概述及第一节。 第二学时:第一节内容。第二节内容。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的途径及调节。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定义、细胞定位及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定义及生理意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6-巯基嘌呤的作用;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定义、细胞定位及嘧啶碱合成的元素来源;UMP、CTP、TMP的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 难点:IMP、AMP、GMP的合成及调节;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及调节。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的大致安排 面授为主,讲授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时以提问形式穿插部分相关内容的复习,每次课预留5分钟小结本次课掌握内容及预留复习题,全章结束后小结本章内容。 七、外语教授安排及主要外文专业词汇 de novo sythesis (从头合成途径)salvage pathway (补救合成途径) ade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APRT,(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denosine kinase)(腺苷激酶) 6-meraptopurine,6-MP(6-巯基嘌呤)Aminopterin(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甲氨蝶呤)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一、选择题 A型题 1、有关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叙述正确的是 A、先合成嘌呤环,再与磷酸核糖结合形成核苷酸 B、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的形成提供氨甲酰基 C、在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 D、AMP是其它嘌呤核苷酸的前体 E、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是CPS-Ⅰ 2、用14C标记Ser的羟甲基,嘌呤环上被同位素标记的碳原子是 A、C2,C8 B、C4 C、C6 D、C5 E、C2,C6 3、次黄嘌呤核苷酸(IMP)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AMP)的氨基来自 A、Glu B、Asn C、Gln D、Asp E、NH3 4、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均需要的物质是 A、Asn B、Gln C、Glu D、1-P-核糖 E、Gly 5、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A、UMP B、dUMP C、CMP D、dUDP E、UTP 6、关于脱氧核苷酸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形成脱氧核糖再形成脱氧核苷酸 B、由相应的一磷酸核苷(NMP)直接还原形成 C、由相应的二磷酸核苷(NDP)直接还原形成 D、由相应的三磷酸核苷(NTP)直接还原形成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有关嘧啶核苷酸叙述正确的是 A、先合成嘧啶环,再与磷酸核糖结合形成嘧啶核苷酸 B、游离氨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Ⅱ的底物 C、嘧啶核苷酸合成需要完整的甘氨酸分子 D、利用线粒体氨甲酰磷酸合成酶 E、在5-磷酸核糖分子上逐步合成嘧啶核苷酸 8、5-氟尿嘧啶(5-Fu)的抗癌作用是由于 A、抑制UMP的合成 B、抑制CTP的合成 C、抑制IMP的合成 D、抑制TTP的合成 E、抑制TMP的合成 9、嘧啶核苷酸分解的特征性产物是 A、CO2+NH3 B、CO2 C、NH3 D、尿酸 E、β-氨基酸 10、将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联系起来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5-磷酸核糖 D、1-磷酸核糖 E、1-磷酸葡萄糖 X型题 1、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 A、磷酸核糖 B、CO2 C、一碳单位 D、谷氨酰胺 E、天冬氨酸 2、PRPP参与的代谢途径有

08-第八章 基因突变

第八章基因突变 遗传物质的改变 ?基因突变(genic mutation)或点突变(point mutation) I. 基因突变的概说 II.基因突变的性质 III.基因突变的检出 IV.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 V.生物体的修复机制 ?染色体改变(chromosomal variation, aberration) I. 染色体结构改变 II. 染色体数目改变 白化病 ?基因突变的概说 1.基因突变的类型 1)按突变的表性特征分类: 突变发生后出现的表型改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能十分微弱,需要精细的生化技术才能检测出与野生型的差别,有的突变的表型效应可能是如此之大,以致产生形态上的严重缺陷甚至死亡。基于突变被辨认的方法,可以将突变类型分类: 形态突变、生化突变、致死突变: (1) 形态突变(morphological mutation): 突变主要影响生物体的外在可见的形态结构,故又称可见突变(visible mutations) ,如形状、大小、色泽等的改变。 (2) 生化突变(biochemical mutations): 突变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例如某野生型细菌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而突变体一定要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这一现象被认为是发生了生化突变。 在人类群体中,由于某种生化突变产生了代谢缺陷,如苯丙酮尿症和半乳糖血症等等,将这类遗传病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 a.失去功能的突变(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突变事件通常是破坏性的,突变事件导致功 能丧失,完全丧失基因功能的突变称为无效突变(null mutation) 。 b.渗漏突变(leaky mutation):有时,功能的失活不完全,仍保留了一些功能,但在杂合状 态不能产生足够多的野生型表型,这种情况下新的等位基因称为渗漏基因(leaky gene),这类突变称为渗漏突变。通常,丧失功能的突变是隐性的。有时候,丧失功能的突变也可以是显性的,杂合子单个野生型等位基因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基因产物来形成正常表型。 c.获得功能的突变(gain-of-function mutation) :有时候,突变事件引起的遗传随机变化有可 能使之获得某种新的功能。在杂合体中,获得功能的突变极有可能是显性的突变,并能产生新的表型。 (3)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 影响生物体的生活力,导致个体死亡的突变。致死突变可分为显性致死和隐性致死两类,显性致死在杂合状态时就有致死作用,而隐性致死则在纯合态时方有致死作用。 一般以隐性致死较为常见。但致死突变不一定都伴有可见的表型效应,因为致死突变的致死作用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如配子期、合子期或胚胎期致死,就见不到成体的表型效应。 (4)条件致死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s):在某些条件下能成活,而在某些条件下是致死的。例如T4噬菌体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25C时能在E·coli 宿主细胞中正常生长,形成噬菌斑,但在42C时不能生长。利用条件致死突变,可以研究基因作用的敏感时期。 2).按发生突变的时间和细胞分类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总结第八章:基因工程与体外表达

第八章:基因工程与体外表达 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的目的和方案,进行剪切和重新连接,然后把它导入宿主细胞,从而能够扩增有关DNA片段,表达有关基因产物,进行DNA序列分析,基因治疗,研究基因表达的调节元件(如启动子、增强子等),以及研究基因的功能等。 第一节:基因克隆的工具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zyme) 1.定义:它是一种核酸内切酶,能从双链DNA内部特异位点识别并且裂解磷酸二酯键。 2.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EcoRⅠ:E代表Escherichia属;co 代表coli种;R代表RY13株 3.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和切割位点: 通常是4~6个碱基对、具有回文序列(palindrome)的DNA 片段,大多数酶是错位切割双链DNA,产生5ˊ或3ˊ黏性末端(sticky end)。 如EcoRⅠ切割后产生5ˊ黏性末端: 二、其他常用的工具酶 1. DNA聚合酶Ⅰ(DNA polymerase I):有聚合酶活性;有3ˊ→5ˊ核酸外切酶活性;有5ˊ→3ˊ核酸外切酶活性 2. DNA聚合酶Ⅰ大片段(large fragment of DNA polymerase I):为DNA聚合酶I用枯草杆菌蛋白酶(subtilisin)裂解后产生的大片段,这个片段也称为Klenow片段(Klenow fragment)。 有5ˊ→3ˊ聚合酶活性;有3ˊ→5ˊ核酸外切酶活性;无5ˊ→3ˊ核酸外切酶活性。 Klenow片段的主要用途:(1) 补齐双链DNA的3ˊ末端。(2) 通过补齐3ˊ端,使3ˊ末端标记。(3) 在cDNA克隆中,第二股链的合成。(4) DNA序列分析。 3. 逆转录酶(reverse transcriptase):是一种RNA依赖的DNA 聚合酶,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合成方向为5ˊ→3ˊ延伸,无3ˊ→5ˊ外切酶活性。 用于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构建cDNA文库。 4. T4 DNA连接酶(T4 DNA ligase):T4 DNA连接酶催化双链DNA一端3ˊ-OH与另一双链DNA的5ˊ端磷酸根形成3ˊ→5ˊ磷酸二酯键,使具有相同黏性末端或平端的DNA两端连接起来。 5.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能去除DNA或RNA 5ˊ端的磷酸根。制备载体时,用碱性磷酸酶处理后,可防止载体自身连接,提高重组效率。 6.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简称末端转移酶。 作用:是将脱氧核苷酸加到DNA的3ˊ-OH上,主要用于探针标记;或者在载体和待克隆的片段上形成同聚物尾,以便于进行连接。 第二节:基因克隆的载体 载体是携带目的基因,使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或表达的DNA 分子。 一、常用的克隆载体 (一)质粒(plasmid) 性质:是存在于多数细菌和某些真核生物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的DNA分子。 质粒一般只能容纳小于10kb的外源DNA片段。 作为克隆载体的质粒应具备下列特点: (1)分子量相对较小,能在细菌内稳定存在,有较高的拷贝数。 (2)具有一个以上的遗传标志,便于对宿主细胞进行选择,如抗生素的抗性基因,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 Z)等。(3)具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的单一切点,便于外源基因的插入。如果在这些位点有外源基因的插入,会导致某种标志基因的失活,而便于筛选。 (二)λ噬菌体:野生型λ噬菌体经过改造,已衍生出100多种克隆载体。λ噬菌体载体分为插入型和替换型(置换型)两类。目前应用较广的是EMBL系列、λgt系列和Charon系列等。 (三) M13噬菌体(M13 phage):一种大肠杆菌雄性特异丝状噬菌体。感染细菌后,经过复制转变为双链的复制型(RF)。复制型M13可用作克隆载体。 (四)黏性质粒(cosmid):是由λ噬菌体的黏性末端(cos区)与质粒重新构建的载体,为双链、环状DNA。其克隆容量可达40~50 kb。 (五) 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EB病毒等作为基因转移的载体。多数病毒载体均已质粒化,病毒载体质粒主要由病毒启动子、包装元件、选择性遗传标记,以及pBR322的复制子组成。 二、表达载体 (一) 原核表达载体:表达载体中含有复制起始位点、抗性基因、克隆位点、启动子、核糖体结合位点和转录终止信号(二) 真核表达载体:载体中含有原核复制起始位点、抗生素抗性基因. 还含有真核表达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克隆位点、转录终止信号和poly (A) 加尾信号. 第三节:基因克隆的基本过程 基因克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制备目的基因和相关载体; ②将目的基因和有关载体进行连接; ③将重组的DNA导入受体细胞; ④DNA重组体的筛选和鉴定; ⑤DNA重组体的扩增、表达和其他研究。 一、目的基因的获得 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后,将酶切片段克隆在载体DNA分子中,所有这些插入了基因组DNA片段的载体分子的集合体,将包含了这个生物体的整个基因组,也就是构成了这个生物体的基因文库。 ②从cDNA文库中获得:cDNA文库是指某种特定细胞及特定状态下的全部cDNA克隆。 ③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体外扩增有关DNA片段。 ④人工合成。 二、载体的选择与准备 几种常用克隆载体的比较 比较内容质粒λ噬菌体黏性质粒M13噬菌体 克隆容量<10 kb <22 kb 40~50 kb <1 kb 基因组DNA文库- + + - cDNA文库+ + - - 亚克隆+ - - + 序列分析+ + - + E.coli表达+ + - - 三、DNA分子的体外连接 ①黏性末端;②人工接头的使用;③加入同聚体尾;④平端连接 四、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 重组DNA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宿主细胞,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转化(transformation) 转化是指将质粒或其他外源DNA导入处于感受态的宿主细胞,并使其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转化常用的宿主细胞是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悬浮在CaCl2溶液中,并置于低温(0~5℃)环境下一段时间,钙离子使细胞膜的结构发生变化,通透性增加,从而具有摄取外源DNA的能力,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二)感染(infection) λ噬菌体、粘性质粒和真核细胞病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在体外经过包装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或噬菌体颗粒,才能感染适当的细胞,并在细胞内繁殖。由噬菌体和细胞病毒介导的遗传信息转移过程也称为转导(transduction)。 (三)转染(transfection) 转染是指真核细胞主动摄取或被动导入外源DNA片段而获得新的表型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有电穿孔法(electroporation)、CaPO4沉淀法、脂质体融合法等。进入细胞的DNA可以被整合至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也可以在染色体外存在和表达。 五、目的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以后,首要任务是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阳性克隆并加以扩增。所用的方法主要有遗传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核酸杂交法、PCR等。 (一)遗传学方法 1.插入灭活法 2.蓝-白筛选(α互补):许多载体(如M13系列、pUC系列、pGEM系列)都含有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的调控序列和氨基端145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这个编码区中插入了一个多克隆位点。这种载体适用于可编码β-半乳糖苷酶羧基端部

第8章 核苷酸代谢习题

(一)选择题 1. 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A.小肠粘膜 B.骨髓 C.胸腺 D.脾 E.肝 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 B.AMP C.IMP D.ATP E.GTP 3. 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酸酐 D.尿酸 E.β丙氨酸4. 胸腺嘧啶的甲基来自: A.N lO-CHOFH 4 B.N5,N lO=CH-FH 4 C.N5,N lO-CH 2 -FH 4 D.N5-CH 3FH 4 E.N5-CH=NHFH 4 5. 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主要调节酶是: A. 二氢乳清酸酶 B.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C.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D.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E.胸苷酸合成酶 6. 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 A.合成错误的DNA 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 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 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7. 哺乳类动物体内直接催化尿酸生成的酶是: A.核苷磷酸化酶 B.鸟嘌呤脱氨酶 C.腺苷脱氨酸D.黄嘌呤氧化酶 E.尿酸氧化酶 8. 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D.1,6-二磷酸葡萄糖 E.5-磷酸核糖 9. 将氨基酸代谢与核酸代谢紧密联系起来的是: A.磷酸戊糖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一碳单位代谢D.嘌呤核苷酸循环 E.鸟氨酸循环 10. 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B.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 C.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D.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 E.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 11. 下列物质中不是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直接原料: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大纲要求】 一、掌握 1.嘌呤、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原料、部位、特点; 2.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产物; 3.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二、熟悉 1.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2.嘌呤、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三、了解 1.嘌呤、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及调节; 2.嘌呤核苷酸的互相转变。 【重点及难点提要】 一、重点难点 1.重点: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从头合成途径,从头合成的原料及关键步骤、关键酶。 2.难点: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代谢调节机制;核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的一些抗代谢物,以及它们的作用机理。 二、教学内容概要 核苷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作为合成核酸分子的原料。除此,还参与能量代谢、代谢调节等过程。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不属于营养必需物质。 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从头合成和补救合成。从头合成的原料是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其合成特点:在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逐步形成嘌呤环。首先生成IMP,然后再分别转变成AMP和GMP。从头合成过程受着精确的反馈调节。补救合成实际上是现成嘌呤或嘌呤核苷的重新利用,虽然合成量极少,但对脑、骨髓等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机体也可以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但不同的是先合成嘧啶环,再磷酸核糖化而生成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也受反馈调控。 体内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是在相应的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生成;二是dUMP转变生成TMP,其甲基供体为N5,N10-甲烯四氢叶酸。 根据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过程,可以设计多种抗代谢物,包括嘌呤、嘧啶类似物,叶酸类似物,氨基酸类似物等。这些抗代谢物在抗肿瘤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嘌呤在人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黄嘌呤氧化酶是这个代谢过程的重要酶。痛风症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嘧啶分解后产生的β氨基酸可随尿排出或进一步代谢。 【自测题】 一、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描述正确的是 A.利用氨基酸、一碳单位和CO2为原料,首先合成嘌呤环再与5-磷酸核糖结合而成 B.以一碳单位、CO2、NH3和5—磷酸核糖为原料直接合成 C.5—磷酸核糖为起始物,在酶的催化下与ATP作用生成PRPP,再与氨基酸、CO2和一碳单位作用,逐步形成嘌呤核苷酸 D.在氨基甲酰磷酸的基础上,逐步合成嘌呤核苷酸 E.首先合成黄嘌呤核苷酸(XMP),再转变成AMP和GMP

第8章 核苷酸代谢习题

第8章核苷酸代谢习题 (一)选择题 1. 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A.小肠粘膜 B.骨髓 C.胸腺 D.脾 E.肝 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 B.AMP C.IMP D.ATP E.GTP 3. 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酸酐 D.尿酸 E.β丙氨酸4. 胸腺嘧啶的甲基来自: A.N lO-CHOFH 4 B.N5,N lO=CH-FH 4 C.N5,N lO-CH 2 -FH 4 D.N5-CH 3FH 4 E.N5-CH=NHFH 4 5. 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主要调节酶是: A. 二氢乳清酸酶 B.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C.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D.天冬氨酸转氨甲酰酶E.胸苷酸合成酶 6. 5-氟尿嘧啶的抗癌作用机制是: A.合成错误的DNA B.抑制尿嘧啶的合成 C.抑制胞嘧啶的合成 D.抑制胸苷酸的合成 E.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7. 哺乳类动物体内直接催化尿酸生成的酶是: A.核苷磷酸化酶 B.鸟嘌呤脱氨酶 C.腺苷脱氨酸D.黄嘌呤氧化酶 E.尿酸氧化酶 8. 最直接联系核苷酸合成与糖代谢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D.1,6-二磷酸葡萄糖 E.5-磷酸核糖 9. 将氨基酸代谢与核酸代谢紧密联系起来的是: A.磷酸戊糖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一碳单位代谢D.嘌呤核苷酸循环 E.鸟氨酸循环 10. 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参与下列哪种反应:

A.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B.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 C.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D.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 E.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 11. 下列物质中不是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直接原料: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一碳单位 E.C0 2 12. 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哪种物质直接还原而成的: A.核糖 B.核糖核苷 C.核苷一磷酸 D.核苷二磷酸 E.核苷三磷酸 13. 嘧啶核苷酸合成中,生成氨基甲酰磷酸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微粒体 C.胞浆 D.溶酶体 E.细胞核14. 氮杂丝氨酸干扰核苷酸合成,因为它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类似物:A.丝氨酸 B.甘氨酸 C.天冬氨酸 D.谷氨酰胺 E.天冬酰胺 15. 催化dUMP转变为TMP的酶是: A.核苷酸还原酶 B.甲基转移酶 C.胸苷酸合成酶 D.核苷酸激酶 E.脱氧胸苷激酶 16. 下列化合物中作为合成IMP和UMP的共同原料是: A.天冬酰胺 B.磷酸核糖 C.甘氨酸 D.甲硫氨酸 E.一碳单位 17. 脱氧胸腺嘧啶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A.dUMP B.dUDP C.dCMP D.TMP E.TDP 18. 能在体内分解产生β氨基丙酸的核苷酸是: A.XMP B.AMP C.TMP D.UMP E.IMP 19. 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的机制是抑制哪种酶而干扰核苷酸代谢: A.二氢叶酸还原酶 B.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C.二氢乳清酸脱氢酶 D.胸苷酸合成酶 E.氨基甲酰基转移酶 20. PRPP酰胺转移酶活性过高可以导致痛风症,此酶催化: A.从R-5-P生成PRPP B.从甘氨酸合成嘧啶环 C.从PRPP生成磷酸核糖胺 D.从IMP合成AMP E.从IMP生成GMP 21.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特点是: A.先合成碱基再合成核苷酸 B.由N5-CH 3FH 4 提供一碳单位 C.氨基甲酰磷酸在线粒体合成 D.甘氨酸完整地参人E.谷氨酸提供氮原子

第8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第8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翻译 一、名词解释 1.翻译2.密码子3.密码的简并性4.同义密码子5.变偶假说6.移码突变7.同功受体8.Anticodon 9.多核糖体10.Paracodon 11.Signal peptide 二、填空题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_____为合成杨所。 2.生物界共有______________个密码子,其中___________个为氨基酸编码,起始密码子为_________;终止密码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真核生物的起始tRNA以___________表示,延伸中的甲硫氨酰tRNA以__________表示。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5.延长因子T由Tu和Ts两个亚基组成,Tu为对热___________蛋白质,Ts为对热________蛋白质。 6.原核生物中的释放因子有三种,其中RF-1识别终止密码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F-2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核中的释放因子只有___________一种。 7.氨酰-tRNA合成酶对__________和相应的________有高度的选择性。 8.原核细胞的起始氨基酸是_______,起始氨酰-tRNA是____________。 9.原核细胞核糖体的___________亚基上的__________协助辨认起始密码子。 l0.每形成一个肽键要消耗__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但在合成起始时还需多消耗__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11.肽基转移酶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是催化__________形成和_________的水解。12.肽链合成终止时,___________进人“A”位,识别出_________,同时终止因子使________的催化作用转变为____________。 13.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由____________小亚基和____________大亚基组成,真核生物核糖体由_________小亚基和_______________大亚基组成。 14. 蛋白质中可进行磷酸化修饰的氨基酸残基主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同一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______________。 16. 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 17. 信号识别颗粒(SRP)可以分为和两个结构域,其主要作用为。 18、高等哺乳动物和大肠杆菌的基因中使用相同的终止密码子和。人类线粒体基因使用的终止密码子为、、和。 19、- --------------是指新测DNA序列中,由计算机辨认出的可能编码区域,它是从起始密码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一)A型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核苷酸的生理功能 A.核酸的组成成分 B.生理性调节物 C.化学能源 D.膜结构成分 E.辅酶结构成分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A.脑 B.小肠粘膜 C.肝 D.脾 E. 骨髓 3.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的第一步反应的产物是 A.PRPP B.AMP C.IMP D.PRA E.GTP 4. 用15N标记谷氨酰胺饲喂动物后,动物体内哪种化合物中含15N A.嘧啶环的N1 B.GSH C.嘌呤环的N1 D.嘌呤环的N3和N9 E.肌酸 5.嘌呤在体内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 A.尿素 B.谷氨酰胺 C.肌酸酐 D.尿酸 E.β-丙氨酸 6. 尿酸是 A.由黄嘌呤氧化生成 B. 胞嘧啶的降解产物 C. 痛风症时减少 D. 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剂 F.极易溶解于体液 7. 哪种组织主要是以补救合成途径合成嘌呤核苷酸 A.脑 B.肝脏 C.肾脏 D.心肌

E.骨骼肌 8. 催化尿酸生成的重要酶是 A.黄嘌呤氧化酶 B.NAD合成酶 C.AMP激酶 D.鸟氨酸转氨甲酰酶 E.OMP脱羧酶 9.APRT催化 A.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 B.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 C. 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 D. 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 E.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 10. 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时共同的中间代谢物是 A.乳清酸 B. 1’-焦磷酸5’-磷酸核糖 C. IMP D. CMP E.腺苷酸代琥珀酸 11. 合成IMP的过程中,GAR甲酰化,甲酰基来源于A. N10—CH0 FH 4 B. N5,N10=CH—FH 4 C. N5,N10—CH 2—FH 4 D. N5-CH 3FH 4 E. N5-CH=NHFH 4 12. 嘌呤环的N1来自于 A. NH 3 B. Asp C. Gln D. Asn E. Ala 13. 嘌呤环的4、5、7位元素来自于 A.Gly B.Gln C.Glu D.Ala E.Met 14.嘌呤环中的N3和N9来自于 A.CO 2 B.一碳单位 C.天冬氨酸 D.甘氨酸 E.谷氨酰胺 15.哪个是AMP的前体

生化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生化~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关键酶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 PRPP合成酶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核糖核苷酸环原酶 补救合成途径~ APRT、HGPRT *英文 De novo synthesis pathway ~ 从头合成途径 Salvage synthesis pathway ~ 补救合成途径 PRPP ~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or 1-焦磷酸-5-磷酸核糖(是体内活性磷酸核糖的供体)HGPRT ~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记英文缩写即可) APRT ~ 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记英文缩写即可) *填充或选择 脱氧核糖核苷酸合成是在其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进行还原 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之共同中间代谢产物为IMP 嘌呤的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而非尿素),特点:不开环 嘧啶的分解代谢的产物是NH3、CO2、β-丙氨酸、β -氨基异丁酸,特点:开环 痛风症的治疗:别嘌呤醇,通过竞争抑制的方法 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通过竞争性抑制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如:抑制肿瘤) *缺乏会产生的病症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 自毁容貌症★ 血中尿酸过多(超过8m g%)~ 痛风症 *名解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有考过,英文要记怕考名解):利用氨基酸、一碳单位、、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途径,合成部位:肝、小肠和胸腺 *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是指体内有些组织(脑、骨髓等)缺乏从头合成的酶,只能利用现成的嘌呤碱或嘌呤核苷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为补救合成。 组织器官:脑、骨髓 部位:胞液 *嘌呤环从头合成各原子来源(★★有考过大题目要会画图) (要诀)头顶二氧碳;2、8一碳团;甘氨中间坐;3、9谷酰胺;天冬一边站;合成嘌呤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