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道家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积极意义已在文献〔1 〕中论述,故有关内容本文从略)。

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在这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吕氏春秋》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淮南子》说,无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不能只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象牙之塔”,而要更加贴近社会现实需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责任,为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又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大学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己任的传统目标,与社会生产和经济过程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但迄今为止,传统教育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重温道家所提出的顺应规律、顺应时势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自觉地顺应时势,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承担起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各种人才。

二、“各便其性”,宽容兼收

由自然无为的原则出发,道家又提出了物各有宜,顺应本性的思想。庄子认为,万物有其特性,不同的个体各有自己的本性和长处,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保持各自的特性。他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庄子·至乐》)这就是说,鱼有水才能生存,而人在水中却要被淹死。他们相互各有特性,好恶本来就不相同。因此,先圣充

分认识到他们各自的差异性,因其特性而用之。《淮南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强调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品质和处事的特点,“轻者欲发,重者欲止……”(《泰族训》)。人的才智各有差异,各有所用:商汤、武王虽然是圣主,但却不能像熟悉水性的越人那样,驾着小舟浮游于江湖之上;伊尹虽然是贤相,但却不能像惯于游牧的胡人那样,驾驭烈马,驯服野马;孔子、墨子虽然学问博通,但却不能像山居之人那样,在草木丛生的崎岖山路上攀登。因此,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培养人才、任用人才,使他们“各便其性,安其居,处其宜,为其能”(《齐俗训》),使他们自由地发挥各自的长处。

与顺应个性、因材施教的原则相联系的是宽容的气度。既然物各有性,物各有宜,那么,就应该宽容不苛,接纳各种人才,兼收不同的思想。故《老子》又告诫人们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淮南子·主术训》亦强调应该充分认识不同人才各自的特性,使天下之才“大小修短各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无可弃者”。这就是说,高明的人能够以宽容的胸怀理解和接纳各种人物,善于因顺各人的特性而施教,故能够教育和拯救不良者,使人尽其才,而无被遗弃之人;能够顺应物情,使物尽其用,而无被遗弃之物。

这种人各有性、因材施教、兼收并蓄、宽容不苛精神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长期以来,我们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安排和管理上实行一律化的要求,以一个模式培养各具特性的教育对象,以一种标准衡量和评价各具特长的人才,不顾教育规律而主观妄为,人为地进行强制教育,从而阻碍着学生发展各自的本性和优势,不利于培养创造精神,更不利于拔尖人才的成长,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埋没了在某些方面不足但又在另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人才。重温道家“各便其性”,因材施教的训诫,或许能帮助人们走出误区,这些主张充分肯定了主体价值活动的多元化倾向,是充满辩证法的智慧之言,它启示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各种不同类型教育对象的特点,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让学生多元发展。

道家倡导的因性而行、宽容兼收的思想正与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不谋而合。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是现代教育所应有的四个支柱,而所谓“学会发展”就是强调教育要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所谓“学会共同生活”,就是强调要教育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和相互依赖性,学会在共同活动中与人合作共处。这体现出现代社会向教育提出的新任务。纷繁万端的大千世界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丰富多样的个性和人生,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的长处和特色,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铸造了丰富多样的人类文化,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各自特点。尊重并宽容地对待这一切,这是衡量现代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吸收道家智慧,充分认识和发挥各自的特性,以此指导人的生存和发展,无疑有助于充分满足主体的能动意识和创造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推动个体的发展和完善,进而加速中华民族从异质文化中吸收新鲜血液,吐故纳新,融会中西,再造民族文化的辉煌!

三、超越传统,勇于创新

道家强调应该尊重人的自然本性,认为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扭曲了人的自然本性,使人失去了正常的状态,庄子说:“屈折礼乐,@①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庄子·骈拇》)老庄还揭露统治者以仁义礼法作为获取名声的工具,导致了道德虚伪,故他们反对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可见,道家是在批判儒家仁义礼智之学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思想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的“为学”,指的就是仁义礼法之学。老子认为,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法之学将妨碍对于大道的体悟,不足以认识宇宙自然的根本规律,使人产生智诈,增益情欲,故主张“绝学”、“弃知”。这里完全否定了仁义礼法之学,固然有其片面之处,但却蕴含着超越现有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的批判精神,启示人们冲破既有的、僵化的知识的束缚,不为传统的知识所累,摒弃智诈,保持纯朴的本性,发挥直觉思维的创造功能,去探寻更高的智慧。

魏晋玄学家郭象进一步发展了道家的独立思考精神,主张“因众之自为”,反对统治者固执己见,禁固民众的思想。他斥责“以得我为是,失我为非”的文化霸权,强调“物无定极,我无常适,殊性异便,是非无主。”(《秋水注》)万物殊性,无有“定极”,以权威者的一己之见作为唯一的是非标准,当然是主观偏执的态度。这对于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封建专制文化是一种深刻的批判。

道家上述思想肯定了主体的自主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超越传统的批判精神,这与现代教育思想十分合拍。有学者认为道家的批判态度与当代美国的“再概念化”学派对唯科学理性的概念化的批判有相通性〔2〕,这是有道理的。西方当代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代表斯普朗格亦强调现代教育应注重培育人的创新精神,认为教育不仅是传递文化的过程,而且是触及灵魂深处的过程,教育不仅要从外部规制成长者,还要解放出成长者内部的力量。教育的更重要的任务,是从成长者内部解放出各自自由地决定伦理立场的那种力量。教育效果终究是取决于个人的完全自由的内在性的觉醒。〔3〕

但是,在我国教育界,对培养批判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还未获得教育工作者普遍认同,“权威型”教育还较普遍地存在。教师希望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去探索问题,喜欢学生在学术观点、思想方法上的认同、归一,这是较普遍存在的一种传统教学思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传统思想及研究方法代代相传,一脉相承,感受不到推陈出新的时代气息……。〔4〕这些现象严重压抑了青年的创新精神,阻碍着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质量人才的脱颖而出。因此,道家那种超越文化传统和权威的批判精神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有着特殊意义。它启迪我们摆脱现有知识的压迫,勇于改造和超越陈旧知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多给他们一些独立思考、观察和分析的机会,为他们开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广阔空间,将培养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摆到突出的位置上。

四、“不言之教”,效法自然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所谓“不言之教”,是指教育者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良好行为为人们树立标范,通过身教来体现教育要求,使被教育者得到启示,在潜移默化中将教育内容传输给受教育者。老子倡导“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认为,行不言之教的教育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实际效果:“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

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教育者“无为”、“好静”、“无欲”等实际行动产生着道德示范和道德导向的作用,从而唤起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或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化,在道德实践中,将教育内容逐步地内化为自己的品德。

道家还主张“推天道以明人事”或“效法自然”,即通过观察或概括自然的现象或规律而体悟大道,以之作为人类立身处世之道。这亦可视为“行不言之教”的另一种形式。有人由“效法自然”而得出道家无教育思想的结论,这实在是囿于字面的一种看法。我们以为,老子这里所说的“自然”,已不是那种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界,而被赋予了特定的道德意义。例如,老子以“无为”、“无私”来概括自然界那种无意志、无目的的本质属性,将其称为“玄德”。他说:“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七章)他认为人类只有效法天地这种“不自生”的无私品德,才能长存而不败。老子还要人们像水那样,柔弱利他,“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象江海那样,兼纳百川,处下不争:“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效法自然的教育方法生动直观,自然贴切,教育材料丰富多彩,便于人们随时从天地自然中领悟道家所倡导的道德要求,获得道德新知,受到道德启示,并将其化入为人处世的实践中。

但笔者认为,行不言之教、效法自然的意义不仅限于道德教育方面,它对于我们改革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亦不无启迪。传统的教学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得多,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少;在辅导答疑的活动中,教师“有问必答,和盘托出”,而不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注意让学生自问自言;而在检查教学效果的考试中,又是死记硬背的内容多,反映学生能力的内容少。在这种以言教为主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实际上成了贮存和传达教师之训或教科书之言的录音机、传声筒,成了存放知识的仓库,因而难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各种能力的培养。

而行不言之教,效法自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一教育过程中,靠教育单方面的灌输是不能奏效的,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效法自然”的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走出书斋,拓宽视野,以物为师,从实践中学习,而且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细致观察,独立思考,努力从各自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中去体悟新知。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进行观察、思考、学习的活动主体。“行不言之教”则通过教育者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去思考、去体悟,根据各自的具体条件,从中获得启示。这一方法还启示教育者,要以各种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注意和需要,不能再满足于以“一言堂”的形式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应一成不变地占据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某些教学活动中担任主角,实现教育由权威型向民族型的转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努力实践,畅所欲言,让教学的双方都既是演员又是观众,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互相促进。

五、得鱼忘筌,得意忘言

道家认为,“道”是难以用言语进行描述的,因为凡是语言所能够表述的,必然是具体的事物,也就有着局限性,而不是“道”这一宇宙万物的本体。因此,《道

德经》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意关系成为道家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言,指语言;所谓意,指玄妙之道。对言意关系的讨论始于庄子,他将二者理解为工具与目的关系,既承认“言”对于“意”的作用,又反对执着于“言”,他以筌、蹄(工具)和鱼、兔(目的)为喻以阐明这一道理:“筌者所以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言”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或获得“意”即玄妙之道,正如捕得鱼、兔便可抛却筌、蹄这些工具一样,在获得了大道(“意”)之后,就要抛却、忘记、超越“言”这一工具,不能再执守于“言”。

三国时的玄学家王弼进一步展开了关于言意关系的讨论。他承认语言和物象对于人们体认和表述“意”(大道)的作用。他将《庄子·外物》中的“得意忘言”和《周易·系辞》中“立象以尽意”相结合,提出了“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思想。这里所说的“象”,指卦象,也泛指一切可见之象,用以象征一类事物;言,指语言、文字,即卦辞爻辞;“意”,指意义,即卦象或事物所包含的意义,或指“道”这一本体。他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周易略例·明象》)“道”虽然不可为象,不可言说,但它又须通过具体的事物得以表达:“故言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在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也。然则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周易略例·明象》)。从言与象的关系来看,象是本,言是末,“言”是用来明“象”的;从象与意的关系来看,意是本,象是末,明“象”是为了得“意”。因此,如果囿于物象和语言,就会舍本求末:“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言或象的作用如同捕兔所用的蹄、捕鱼所用的筌一样,只是帮助人们把握事物之“意”或体悟大道的工具,故决不可执着、停留于此,在认识上把握了事物之“意”或体悟大道之后,则可忘却语言或卦象这些工具。这就是说,不能将注意力停留在言语等表面的形式上,而要注意透过形式,体悟到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规律——大道。

得意忘言的主张启示教育工作者,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言”来获得“意”,即通过传授具体知识而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学习具体知识而体悟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决不能将教育局限于传授具体的知识,让学生成为死记硬背的书柜。也就是说,教育应该从传统的“知识型”教育向现代的“智能型”教育转变。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曾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语,他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来的东西。”这与道家得意忘言即注重体认世界本质规律的主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的中心意思无非是说,教育的目的应该主要是培养能够使人终身受用的能力。传授知识虽然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才能让他们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上的论述足以说明,道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精华,道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之源泉,受道家思想影响而成长起来的科技文化人才灿若群星,这一现象决非偶然。因此,从道家文化宝库中吸取智慧,继承、弘扬其思想精华,进而作出新的诠释和发展,这对于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将大有裨益。

〔1〕吕锡琛:论道家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年第4期

〔2〕杨启亮:《道家教育的现代诠释》,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第215页

〔3〕崔相录:《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2页

〔4〕单柄梓:更新教学思想,培养创新人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学报》,1997年第1期

字库未存字注释: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道家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道家思想之精髓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班级:11中药国交班姓名:李龙辉学号:201101008020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流传于世几千年,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它以道、无、自然、天性为核心理念,认为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等,据此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等政治、军事策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明确地表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享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地、法天、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之理。“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

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三.“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臵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

第四讲 道家学说及主要思想

第四讲道家学说及主要思想 老子、孔子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子重天道,孔子重人道,各自把握一端,分别创立了道家学说和儒家学说。如果说儒家代表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那么道家则代表中华民族的“自然”精神;如果说儒家重视的是“道德”,相对来说道家则表现了“智能”;如果说儒家反映宗法的思想文化,那么道家则是对宗法思想文化的怀疑、否定和批判。儒、道两家相互抗衡,又相互吸收和补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同时也给中国文化的开拓、演进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鲁迅曾说过:“中国的根柢在道教。”(《鲁迅全集》第11卷)英国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专家李约瑟博士也说过:“中国如果没有道教就像大树没有根一样。”道家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在社会上层有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下层,人民大众中有雄厚基础,它不仅影响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而且滋养着我国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药学与养生学的产生和发展。道家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精华主要表现在“道”是宇宙的本源,“道法自然”的自然的精神;对立相依,相互转化的思维方式;“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处世哲学和“逍遥游”的自由观等方面。天道观经过历史的检验,确证是绝对真理的粒子;思维方式包含着经验、理性、直觉、洞察四个要素,科学家、科学工作者可以根据其观点去探索自然和宇宙的奥(妙)秘;法自然、求超脱的人生哲理有助于人们观察社会、体验人生、安身立命。可以说,只要人类存在,道家学说中的这些思想

火花就不会熄灭,它会一直照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老子的《道德经》开始,道家学说经过了2500多年的发展、演进过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最突出的有黄老之学(包括《荀子》、《管子》和稷下学派)、庄学、韩非的解老(解释老子的思想)、魏晋玄学等。汉代以后,解老的著作源源不断,历代史书皆有著录。有关《老子》的(著)注说,就有千余种之多。椐不完全统计,《老子》一书在目前世界上有30多种译本。道家学说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财富。 一、老子的思想述评 关于老子其人,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有这样的记述: 老子者,楚苦县历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逢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遇,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其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缯,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立意五千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的幸福和人生成就与自身的品德以及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道家哲学代表人物“老子与庄子”的著作,给出了人类品德提升的方法和价值观。分享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核心,道家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下面举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虚荣心带来的痛苦 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

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第二:无私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老子用天地做比喻,天地因为无私所以才长久。这个道理其实以经证实了,很多伟人就是以群众的利义为第一,所以他就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会名垂千史。就算老百姓,一个尊重别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事情的人,人际关系就不会变坏。一个喜欢帮助人的人,自然也是受人喜爱的。 第三:去掉对物质过份追求,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和人生观,如果建立在以金钱数量衡量和物质享受上。就不容易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很容易变成那种如同无头苍蝇一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教育史》结课论文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启发 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在这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吕氏春秋》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淮南子》说,无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不能只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象牙之塔”,而要更加贴近社会现实需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责任,为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又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大学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己任的传统目标,与社会生产和经济过程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但迄今为止,传统教育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重温道家所提出的顺应规律、顺应时势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自觉地顺应时势,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改变传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7公管1班崔惜舜 20173216 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于《老子》,应在中国或是华夏子孙,炎黄后代口口中流传。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曾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人们常说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更有人以为:中国根蒂全在道教。 在诸多影视作品、志怪小说、远古传奇中都有着关于道家的各种描述,如“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封神榜》、黄巾军张角的传于于吉等人所传《太平清领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道家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蓬勃发展,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改变着我们,滋润着我们。 要说道,又不得不说老庄。老子被誉为道家祖师,写出《道德经》的皇皇巨著,其思想主要存于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叫道生万物。这个思想,是为我们中国人,当然也是为世界人,提供了一个解释宇宙的框架。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也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顺服自然。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为人处世,治理国家,各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准则,根本的原则。第三,就是相反相成。我们也用四个字来总结,相反相成。这个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事物的基本法则。第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总结,持盈,盈是盈满,把这杯慢慢的水端在手上这

个叫持盈,持就是把持,持盈守缺以柔克刚。第四个方面可以用这八个字来总结,后面四个字也行,就是以柔克刚。而庄子则是继老子后道家中集大成者“而且是使道家真正成为了一个家派与儒墨鼎足而三的一个人。”《庄子》其书,以落天外的构思,意深旨远的寓言,曼妙朦胧的情致,与天地万物共舞的神采,渊深海涵的襟抱,使其受到了后世文人毫不吝啬的称誉:“其言汪洋自恣”, “吐峥嵘之高论,开浩荡之奇言”,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在我的体会中他的文章主要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名利观和道德观。 对于我而言,听了关于于丹对庄子的解读,了解了庄子的世界观和生死观,发现他的思想,是我们这些羡慕田园生活、渴望内心宁静的现代人无比向往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他对许由说:“日月都出来了,可火炬没有熄灭,对于光亮而言,不是太难堪了吗?应时的雨已经降临,可浇灌还在进行,对于润泽而言,浇水不是多余的吗?如果立先生为天下之主,那么天下定然太平;而今我还身居其位,这不是多余的吗?请让我将天下交给你。”肯将天子之位出让,尧乃是一片公心;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日月可鉴。但许由不这么认为,他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要叫我来接替你,难道我是为了虚名吗?回去吧,君王,天下对我来说没有好处。”

道家思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启示 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生态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道家思想提醒人们关爱自然。希望道家思想中的生态观念能够在民间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实际行动可以感染人们,从而产生更好的生态效益。 和谁对话? 任法融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会长,,生于1936年,甘肃省天水县人甘肃省天水县人。 。1985年任陕西省周至县政协常委政协常委;;1986年任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年任第四届中国道协常务理事、、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 ;1988年任陕西省政协常委协常委;;1992年3月任中国道协常务理事月任中国道协常务理事、、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2005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 为什么对话? 生态危机是当今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如何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们的环境意 识,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而道家学说倡导的识,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问题。而道家学说倡导的““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的思想,与现今提倡的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致的。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其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现实意义? 对话人任法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采访人中国环境报记者冯永强肖颖通讯员罗曼 点击一 焦点关注道家思想的生态观 关键思路道家思想的生态观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的生态观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三才相盗三才相盗、 、齐同万物记者记者: :当代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如何防止人类的各项活动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而我们知道,古老的道家生态伦理观就不乏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那么,道家思想的生态观究竟包含哪些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与现在提倡的生态文明有怎样的联系? 任法融任法融: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获益,同时也面临空气污染、物种灭绝、能源危机、人口膨胀等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如果不能及时而清醒地认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将引发严重的后果。好在不少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开始重新审视以往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积极寻求解决这一危机的方法和途径。 其实古老的道家思想中已经蕴涵了解决这些难题的出路,道家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物无贵贱”的思想,其实就是破解这些问题的基本策略。总体来讲,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

道家文化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道家文化思想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我国道家哲学以老子为创始人,以庄子为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丰富,体系庞大,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进一步破解先秦道家哲学思想的内涵、认识其历史地位和当代社会价值,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道家哲学或道家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民族心理、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道家哲学或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智慧和思想理论,影响中华文化几千年,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汉初的统治者汲取秦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在取得政权之后,经济上采取“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政策,这种方针政策的制定,理论根据就是当时新道家尊崇的“黄老之学”。黄老之学以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相配,被同尊为道家创始人,倡导“清净无为”、“静作相养”等等道家思想。魏晋玄学,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以贵无为宗旨,以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为最高主题,以探求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实际上就是先秦道家哲学文化在魏晋的发展或表现形态,这种思潮取两汉经学儒学而代之,成为了魏晋文化的主潮,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隋唐时期,尽管佛学大盛,儒学位尊,但唐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奉行儒、释、道三教并行政策,道家哲学文化与儒、佛一起取得了官方地位。这种地位就不能再将道家哲学文化称之为山林文化了。宋明时期,道家文化与儒、佛同样都受到尊崇,统治者努力提倡儒佛道三家思想,形成了儒佛道三家归一的趋势,宋明理学正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万物化生理论和佛教的思辨哲学而产生的。只不过宋明儒学对于佛老采取了过河拆桥的态度,排斥佛老而尽用其学,这更加表明了道家哲学文化在宋明时期的实际地位和影响。清代汉学中兴,道家思想式微。近现代时期,伴随着西学东渐,新学兴起,道家哲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佛的命运基本上是相近的。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新儒学这一新形态的儒学,其重要特点就是服膺宋明理学,由上述道家哲学文化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可知,道家哲学文化对现代新儒学的影响和渗透也是极其深刻的。例如,冯友兰的新理学,将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极高明而道中庸”,并认为在“极高明”方面,儒家不如道家,新理学中内蕴着道家思想文化的基本精神,像“宇宙大全”的精神境界就可以明显看出所受道家哲学文化的思想影响。在当今社会,更有人认为,道家哲学文化包括究天人之际的自然学说,察古今之变的历史学说,穷性命之源的生命学说,集中了自然、社会和人体生命的智慧,将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希望,主张倡导新道学。认为中国道家文化经过综合创新,则能够成为通向未来的文化,世界大同的文化。新道学文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东方,更属于全世界。把道家哲学思想文化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从中西哲学的比较来看道家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在这方面,就以辩证的智慧和方法论思想来说,我国先秦道家哲学朴素丰富的辩证智慧和思想,对“道”的认识和把握近于概念的辩证本性外,基本还是建立在概念之间的辩证联系上,还是一种直观的、朴素的、非自觉的辩证法。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在自然、社会、人生、是非、真理、精神等方面,都达到了辩证的思维,足以能够代表我国先秦时期辩证思维的水平,成为世界哲学园地里辩证思维的一支奇葩。 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集精华与糟粕于一体的。但是经过科学的分析、阐释和改造,其有益方面积极的现代价值也是十分明显的,在理论、现实、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与现代的对接性。 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家哲学思想的文化精神还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影响。道家哲学思想文化与现实社会实践的有

庄子思想的当代启示

庄子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道家的核心概念 庄子思想是一个很传统的东西,他和我们现代的思想不一定合拍。古代思想对现代生活有一个启发,但不是主导的。 道的概念,是关于世界的本源和世界的内在法则的意思。其实就是人类的一个设定。这是人类无法认识亦无法证明的东西。(举例:我以前读到过的新闻报道,是说一个德国的天文学家天天看天象,但是跳楼自杀了。因为他天天看天象的缘故,所以感觉人类自身是渺小的不可思议的。据我看书得知:在银河系中类似于太阳星系一般大的星系总共约有1千亿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星系有2千亿。两者相乘可得宇宙中大概有200万亿个太阳。地球的体积和太阳是无法比拟的。(一)道的三大特点: 我们应如何在宏大的世界中寻找到事物的本源。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东西,也是人类生活之外的东西。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学说中提到上帝的概念时指出:任何科学手段都不能证明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所以上帝是不能用逻辑去推定的。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其实一共三种,科学、逻辑和经验。上帝是三者之外的存在。上帝其实只是人类的必要设定。我们只能这样设定:万物必须归于一。若万物不统一,只是单独的毫不相干的存在,则世界将是一片碎片。就人类的思维来说,从多神教转到一神教,其实它是一个哲学问题。在一神教中很清晰的表达了“万物统一于一”的概念。它是一个哲学概念。在多神教中,神是一种经验的事物和表达。一神论是世界归于一元的设定。虽然一神论是如此的古老,但是它依然十分强大,仍然在人类生活中存在,即万物归源于一的思想。 A道的原初性特点 道德的概念和上帝的概念十分近似。道德概念是世界的本源和法则。老庄哲学仅仅是一个设定,它既不是发现也不是证明。道,是先于一切的,是一种原初性的存在。从第一种理论的角度讲,世界是没有开始的。如: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和上帝创世的理论在本质上其实并不冲突。但宇宙大爆炸是有一个开始的。宇宙大爆炸的第一动力是来自于上帝的()。从第二种理论的角度讲,宇宙是没有开始的。它不能与神的理论相结合,所以是不能为教廷所承认的。所有具体的事物都有开始。这是人类的逻辑思维也最终无法解释的东西。人到最后不得不接受宇宙是有开始的这一理念。比如说,关于宇宙大爆炸起源于“元物质”。“元物质”的特点就是质量非常大但体积接近于无。这只是人类的一种描述方式。天文学家告诉我们的方法其实与神学非常相似。关于这个理论,霍金说:“时间是从宇宙大爆炸开始的。”所以在大爆炸之前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上帝以前世界是什么,是没有答案的。 B道的独一无二的的特点 人类的很多伟大智慧其实很简单。所以世界的本源必然存在一个设定,必然存在一个原初的图设。道和上帝都只是建立世界图设原初的原点而已,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的元物质。在描述世界产生的元物质时,世界所表现的特点就是“一”。上帝是开始,上帝也是一切;道是开始,道也是一切。我们可以从一个有趣的角度来阐述“一”内涵。如:人理解世界的方式的角度。每个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另外一个对等物的存在。简而言之,若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有一个对等物的话,道就不能成为世界的唯一的本源了。比如神学中的最高

道家平等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摘要:道家思想主要讲究无为而治,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包含了平等的思想。平等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另一个则是讲究天与人之间的平等。本文主要分析道家平等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家平等思想;内涵;现实意义 老子和庄子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问题。又在肯定人的力量的同时反对人定胜天的想法,讲求天人关系的平等。虽然道家思想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它也同时弥补了儒家思想的缺漏。不可否认,道家思想也深刻长久地影响了我们。 一、人人平等的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 道家讲述了平等思想,内容和含义都十分丰富,总而言之,能够概括成以下两点:第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第二是指人和天之间的平等。在第一点上,道家分别从两个方面体现了人的平等问题。第一,从人的生理条件上看,每个人的生理构造不同,导致有的人长得健全,有的长得残缺,但是这并不代表人与人之间就不平等,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靠后天的努力来弥补。比如说,一个身残志坚的人,可以靠着后天的努力,成长成有美好精神世界的人。而一个先天条件十分优越的人,也可能因为后天的颓废堕落。在《庄子》这本书中,我们就能看到许多我上面描述的两类人,而且有很多人的原型是庄子等人,这两类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警戒着我们,这本书也通过这些列子,说明了人人平等,先天的不足并不会完全掌控一个人的一生,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精神的培养弥补先天的不足的思想。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重男轻女,女性在旧社会是极其没有地位的,连孔圣人都说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这是儒家思想的缺憾之一,但是道家却弥补了儒家思想的这个缺陷。道家思想没有和儒家思想一样,大力宣扬男权主义,而是赞扬和歌颂了很多女子拥有的品质,甚至提出以柔制刚,这被人们认为是女性哲学。但是,也不意味着道家赞成女子任何方面都可以完胜男子。就像老子就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调和而成,只不是每种事物所占的阴阳比重不同罢了。 二、“天人平等”思想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不论是儒家,还是法家都对天和人之间的关系作出了相应的表述,而道家也不例外,在人和天的平等问题上,道家思想作出了不一样的理解。在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哲学发展是丰富璀璨而不断进步的,每一个时期的哲学家或者哲学派系对于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在理解上都不一致。最早的时候,生活在商周时期的大多数人都把天作为他们的最高主宰,于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在处理天人关系上往往顺从于天,所谓“天命不可违”,所以出现了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代表天的最早出现在我国哲学史上的词“至上神”。后来到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出现的时候,这种思想也没有什么改变,孔子在天人关系问题上还是秉持着前人的看法,即人的生死、命运、富贵、贫穷都是由天命决定的。众所周知,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完全是平等关系的,但是他却也不能在天人平等上坚持自己的理论,反而人为创造了一个凌驾人类的“天志”,反映人们畏于天命的想法实在难以改变。不管是孔子还是墨子的学说,都说明了当时这样的一个观点,天是可以主宰人的,人是不能也没有能力反抗的,所以天和人之间是绝对不可能作为平等关系存在的。除了这种天命论,当时还产生了与之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观点,这种观点中国哲学史上可以说是进步的,甚至代表着先秦时期所产生的哲学观念的最高层次。荀子是提出这种观点哲学家,他认为天不是人的主宰,相反,人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控制天,甚至使天为人类服务。虽然荀子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在哲学角度上达到了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他在天人平等关系方面却有失偏颇。荀子虽然为当时的哲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即改正了孔子和墨子的思想偏激的地方,但他自己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也没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天人关系,他过于强调人能够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还有利用自然,在现代人看来,这种思想有它先进之处,但未免也太过偏激,所以荀子的理论其实也不能很好的解释天与人的关系。 这样看来,中国哲学史上能够客观公正处理天人问题的派系就只有道家。道家思想认为

道家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道家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 崔大華教授 道家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日期: 1995年崔大華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摘錄:《學術論文網》 內容提要:從道家思想的最初理論覺醒,從道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哲學思潮的發展演變和人們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現代觀念背景下道家思想所獲得的理解和確認,都顯示出它可能會是屬於未來高文化、高理性人類的一種哲 學選擇。 正象多數學者所認為的那樣,中國傳統哲學就其基本的理論內容來說,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個主要的哲學思想體系組成的。在當代,儒家思想作為構成中華文化這一社會生活方式的觀念主體,其理論內涵正在經歷著變遷和更新;佛家思想也在不斷地被賦予一種現代詮釋,繼續填補著人們

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的信仰的空間。現代新儒學和現代佛學認真嚴肅地探索著這些問題。在現代觀念背景下,道家思想在獲得新的理解和確認的同時,則顯示出它可能會是屬於未來高文化、高理性人類的一種哲學選擇。本文試圖從道家思想的主要理論內容、歷史狀況和由此而發育出來的現代意義來 簡要地闡明這一判定。 在道家最早的、也是經典的著作《老子》、《莊子》中,都可以看到一種十分清晰的儒家思想觀念背景,這的確可以表明道家是在儒家之後興起的一種思潮或哲學思想體系。但是,在中國傳統哲學中與儒家思想相比,道家思想仍然有它的獨立的源頭,具有軸心的性質。第一,道家思想具有獨立的、新的理論主題。先秦的原始儒學(孔孟儒學)的思想體系中有三個最基本的範疇:“仁”、“禮”、“天命”,可以一般地界定說,“仁”是自我道德品性修養,“禮”是倫理的、政治的行為規範,“天命”是指即使是最好的自我修養,最努力的規範踐履也改變不了的某種外在的客觀必然性。這三個範疇的內涵表明個人的、社會的、在個人與社會之上的超越的三個理論層面構成了儒家思想的整體。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論語·顏淵》),“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裡仁》),“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堯曰》)。孟子也說:“仁義禮智我固有之”(《孟子·告子》上),“動容周旋中禮者,盛德之至也”,“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盡

道家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2011·2(中) 现代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脆弱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每个学生都承受着我们难以想象的亲情和学业的压力,如何引导他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保持一个快乐而自由的心态,如何让他们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每一位家长和社会都应严肃思考的课题。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理念,其“自然人性论”“顺应天性”“自由精神”等思想都对现代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 “自然”一词,是老庄论著中的一个哲学概念,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而所谓“道”又是“自然”之道。他认为,天地万物的始基是“道”,“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产生万物但又不主宰万物,这就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老子的自然人性论建立在天道自然无为的宇宙观基础上,认为人性本初是纯朴无邪的,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失去了本真而多诈伪,故要返回去,即成人返回婴孩、赤子,回复本真的天性。 庄子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出发,通过自然之道来理解人性。庄子的人性论基于一种与自然相和谐、没有任何人为色彩的、至真至朴的“性”。人性就是道的体现,自然生成,无所谓善恶,不能人为改变。庄子在《天地》篇中这样解释“性”:“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二未行。物得以生,谓之德。未行而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认为,人性源于“一”,即“道”,其内在的条例和规律,不需要通过人为引导,人性本质上与自然一脉相承,应抛弃一切违反人性的东西,保持其自然本性。冯友兰先生曾说:“顺乎天是一切幸福和善的根源,顺乎人是一切痛苦和 恶的根源。天,指自然;人,指人为。”人应该按照自然本性生活,作为人生命之常然的人性更应该任其自然发展,而不能用人为的“仁义”“礼乐”等道德规范的钩绳规矩去约束和限制,因为这样只是“削其性”并会使性“失其常然”。他说:“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这里的“质”指的是自然本性,“为”指的是本能行为,“伪”指的是对自然本性的改造,而改造就是一种“削足适履”,就是一种破坏,故谓之“失”。他以鸭子和鹤腿的长短来说明自然之物的天然合理,“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由自然无为的原则出发,道家又提出了物各有宜、顺应本性的思想。庄子认为,万物有其特性,不同的个体各有自己的本性和长处,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保持各自的特性。他说:“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彼必相与异,其好恶故异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这就是说,鱼有水才能生存,而人在水中却要被淹死。他们相互各有特性,好恶本来就不相同。《淮南子》进一步发展了这些思想,强调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性格、品质和处事特点,各有所用:舜、许由,一个王者,一个隐士,但都可成为圣人;伊尹、伯夷,一个助王成业,一个避王自杀,道不同,但都为“仁”;箕子、比干,一个佯狂,一个剖心,都为贤者。对应于家庭教育也一样,父母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衡量和评价子女的优劣,埋没了子女在某些方面不足但在另一方面优秀的才能。应该使子女“个便其性”,给子女天性的成长以宽松的环境和宽容的态度,不要苛刻地要求子女“全才”。就好像商汤、武王虽然是圣主,但却不能像熟悉水性的越人那样,驾着小舟浮游于江湖之上;伊尹虽然是贤相,但却不能像惯于游牧的胡人那样,驾驭烈马,驯服野马;孔子、墨子虽然学问博通,但却不能像山居之人那样,在草木丛生的崎 道家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马会兰 摘 要:现代家庭教育正面临极大的挑战。人们除了学习西方家庭教育理论外,也不应忽视从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中汲取有益成分。道家思想中的“人性自然”“顺应天性”“不言之教”“自由精神”等观念对现代家庭教育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字:道家思想;家庭教育;自然;天性;不言之教;自由精神 作者简介:马会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1)02-0039-02 39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指导教师 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7班 姓名: 学号:

道家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摘要] 本文阐述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社会内涵, 并揭示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在企业管理上的现代价值。道家文化的核心元素无为而治在中国的现代管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它在提高领导者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本文旨在研究道家文化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为现代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道家无为而治现代管理 治理国家就像烹煎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说有关治国安邦传颂很广的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既生动有趣而又寓意深刻,治理国家就如烹制一道美味的小菜(小菜一碟,而不是什么名贵大菜),反映了道家宽广的胸怀和幽闲的心情。烹小鲜,一表示这是一桩小事,不用着急着慌;二是烹小鱼不可随便乱翻动,要不然鱼就碎了。急了,就会乱了分寸,乱动就会把事搞得一塌糊涂。古人评论这句话是“不多事琐碎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不教”,而当“民忘于治,若鱼忘于水。”治国若是,管理一个企业自然更不在话下。 道家一直以来倡导“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管理哲学。道家认为,治国必须坚持政策的一贯性,政策多变则扰民。这就是老子说的治理大国好比煎小鱼一样,不能常常去搅动它,而是要依据规律,使用巧力,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促使其变化。

其一,管得少才是管得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决策。把握好做什么、什么目标、哪里做、何时做、谁来做,想办法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激励部下去做,而不是代替部下去做。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控,控制的最高境界是少控制、不控制,如果管理部下时“天天搅动小鱼”,就不是一种好的管理方法。其实,一个聪明的领导人,应该正确地利用部属的力量,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能使团队很快成熟起来,同时,也能减轻管理者的负担。在管理方面,要相信少就是多的道理:你抓得少些,反而收获就多了。管理者,要管头管脚(指人和资源),但不能从头管到脚。 其二,管得少不是不管,而是要抓住管理的关键。这个关键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越权管理、不越级管理,通过管理人的思想管理好人,通过管理人而管好事。要求管理者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洞察问题的本质,化繁为简,管理简单化。 其三,管得少又管得好,关键在于建章立制。通过建章立制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简单问题标准化、程序化,减少例外事件,从而做到“闲”而有效。 其四,管理要建立合理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员工、供应商、顾客无法合理预期。没有合理预期,员工及与其合作的利益相关体行为短期性、不确定性增强,而短期行为、不确定性行为大量存在,使企业的稳定性减弱,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性增强。《庄子·齐物论》中有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讲的是有个养猴子的人拿橡子喂猴子,他对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听了都生气了。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就都高兴了。为什么结果一样,朝三暮四猴子不高兴,而朝四暮三猴子就都高兴了呢?这里面有个管理的预期问题,前者预期置后,变数增加,风险增加,所以猴子不高兴。由于预期不同,导致猴子的积极性不同。其实许多企业在制定制度时,为什么不能多一点“朝四暮三”,少一点“朝三暮四”。同样的代价,由于传递给予企业合作者的预期不同,双方合作的效果将大相径庭。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基本原则。道家主张管理者应该顺应管理活动的规律,不要胡作非为。这种“无为”,能够保证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因

道家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道家自然观的现代意义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始终被思考和实践着的一个主题,不同的文化、历史铸就了不同民族对自然的不同认识,也即不同的自然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自然观,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道家自然观占据着重要地位,虽然距离道家兴起已逾千年,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回顾尘封已久的经典思想有可能带给我们新的灵感。 道家思想理论奠定于老子,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思想中,“道”是最高的哲学范畴,是万物的基础,是万事万物运动的一般规律。据陈鼓应先生统计,“道”字在《老子》一书中前后出现了七十多次[1]。《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不是一个实体,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界,而是一种规律——“自然而然”,而地和天泛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以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天地万物皆有所法,即人和自然万物都遵循着普遍的规律,即“道”;其二是,“道”的本性是自然,“道”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其本身的规律演化的,不受人为干预的。这句话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总法则——遵循自然,并且这个法则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违背的,这就是道家自然观的核心思想。 “道法自然”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承认客观规律的存在,强调遵循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一种有序的运动之中,一切事物都有内在的根据,遵循一个有序的规律。这也奠定了道家思想的基本思路:探究事物的法则,探究万物的总法则;用事物的法则解释事物的一般属性,用万物的总法则解释事物的根本属性;自觉遵循事物的法则行事,以领悟万物的总法则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2]。 既然万事万物的总法则是遵循自然,那么在这个思想基石上,在宇宙、人生、治国、用兵等各个领域,“无为”、“不争”、“因循”等道家核心思想就是理所应当的推论,所以说,道家思想的基础就是“道法自然”的自然观。道家自然观具有广泛的内涵,将其思想灵活运用,仔细发掘,对现代生态、政治和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道家自然观的生态意义 道家自然观对我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改变工业时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