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重庆谈判中主席的御前侍卫

解密:重庆谈判中主席的御前侍卫
解密:重庆谈判中主席的御前侍卫

解密:重庆谈判中主席的御前侍卫

1945年8月,日本终于投降了,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头。

延安的毛泽东、朱德等人工作很紧张。抗战胜利来临之快速,于蒋介石来说,更是极度意料之外。当获知日本要投降的消息时,他完全手脚乱了。

谁知周恩来尚未启程,8月24日,盟国中国战区的美军司令官魏德迈在继蒋介石“三邀”之后,也发电邀请毛泽东赴渝和谈。美国人的介入,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25日晚,中央政治局再次开会讨论毛泽东去重庆的问题。为了国内和平,毛泽东毅然决定深入虎穴去。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王若飞陪同前往。

毛泽东去重庆的安全自然是党中央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经过多次研究,周恩来和康生决定指定龙飞虎和陈龙负责,另派颜太龙去。为什么派龙飞虎和颜太龙去呢?他们两个都是井冈山下来的老红军,且是贺子珍的永新县老乡,经历过长征的考验,智勇双全。在西安事变时,他们先后随周恩来去西安负责保卫工作。抗战爆发后,1938年,周恩来去重庆与国民党继续进行谈判。两人先后随从并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负责曾家岩和红岩村的保卫和行政工作,龙飞虎为周

公馆馆长,颜太龙为副官。周恩来外出,一般是他们两人随从保卫。1941年,周恩来、邓颖超、林彪从重庆返回延安,龙飞虎、颜太龙也随之回到延安。两人对重庆的情况很熟悉,又长期负责保卫工作,政治上也可靠,是毛泽东去重庆的最佳警卫人选。

随后,周恩来和康生等人对毛泽东在重庆的保卫工作又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经过仔细考虑,决定除龙飞虎、陈龙、颜太龙外,还增派蒋泽民等人为保卫人员;毛泽东的警卫班派齐吉树去照料生活,另派枪法不错的警卫员舒光才、戚继恕等人随行。

同时,周恩来对尚在重庆各单位的保卫工作也进行了安排,曾家岩50号周公馆的保卫,由武全奎负责;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的保卫,由办事处主任钱之光负责,何谦、吴宗汉等人协助;谈判期间代表团对外办公地点的保卫,由朱友学负责。散会后,周恩来、康生、李克农等人,来到毛泽东住处。

康生拿着李克农写好的随从名单琢磨着,边踱步,边咬文嚼字地念着他们的名字:“陈龙、龙飞虎、颜太龙……”突然节节叫好,“好,二龙一虎护驾,主席这次去重庆肯定平安无事!”

二龙自然是指陈龙、颜太龙,一虎则是指龙飞虎。

李克农笑道:“康老,除了二龙一虎外,还有‘三鼠’

呢!”

“哪三鼠?”康生问道。“齐吉树、舒光才、戚继恕三人,不是‘三鼠’(树、舒、恕与鼠同音)吗?”

在旁边的周恩来一听,也不禁连连叫好:“一虎二龙三鼠,为毛主席护驾,凑都没这么好,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重庆虽是大后方陪都,但特务、流氓、官家子弟横行,各种帮会也浑水摸鱼,社会治安十分糟糕。而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渝,谁都知道是一场鸿门宴,因此,保卫毛泽东安全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夜幕之下,军统特务和蒋介石的侍卫散布在各处,有明的,有暗的,林园里面人影婆娑。龙飞虎、陈龙和齐吉树身在“虎穴”里,不敢怠慢,也不敢大意,提着枪,守卫在平房,警惕地注视着外面的动静。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突然,一队荷枪实弹的卫兵向毛泽东住处走过来了。随即,一名国民党军官走过来,告诉说:“蒋先生来看望毛先生了。”

在张治中、邵力子陪同下,蒋介石由一大群侍卫簇拥着,走过来了。齐吉树立即跑进房子报告毛泽东。毛泽东说:“那就请他们进来吧。”

齐吉树出门迎客时,龙飞虎和陈龙立即退出平房,与蒋介石的侍卫一起笔直地站在室外,警卫四周。齐吉树把客人迎进房子后,边倒茶,边在旁边侍卫,观察动静。

毛泽东和蒋介石寒暄后,谈起会谈事项,两人商定了双

方谈判代表的名单,中共方面为周恩来和王若飞,国民党方面为张治中、邵力子、张群。约交谈了半个小时,蒋介石等人告辞离去。

蒋介石走后,龙飞虎三人“一龙一虎一鼠”没有松懈,坐在平房的沙发上,双手握着顶上膛的枪,不敢入睡,也不敢打盹,枕戈待旦。

第二日早晨,毛泽东起得很早。随后,在警卫人员陪护下,在园子里散步。碰巧,蒋介石也起得早。结果,两人不期而遇,打了招呼后,见旁边有个圆形石桌,于是谦让着,走过去,坐下来谈话。

陈龙和龙飞虎没打扰他们,稍微离开了一段距离,看着两位巨人谈说着。这时,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的童小鹏正好带着照相机远远地跑过来,对着他们“啪啪”拍下了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合影。

毛泽东和蒋介石说了些什么,无人而知。警卫员们也没有听清楚。

之后,毛泽东在林园又住了一晚。

晚上,四周照旧有不少特务和宪兵走动。陈龙和龙飞虎不放心,不敢睡觉,在毛泽东卧室外的沙发上彻夜坐着,警卫班则在外站岗。重庆的蚊子非常多。两天两夜下来,龙飞虎认为这样熬下去不是事。第二日一大早,他找到周恩来汇报说:“大家都感到很疲倦。这样熬下去肯定不行,警卫力

量也不够!”

周恩来说:“那就让主席搬到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去吧。那里也便于安全警卫。”

“红岩村地方狭小,早被特务监视,也不方便主席接待来访人员。”龙飞虎说,“最理想的地点,我看莫过于张治中将军上清寺的官邸———桂园。”

“桂园,哦,那个地方不错。”周恩来被他一提醒,也觉得桂园好。

龙飞虎继续说:“桂园离曾家岩50号和红岩村都不远,马路对面就是蒋介石的侍从室,蒋官邸也在对面。这一带戒备森严,特务们不敢乱来。”

“好。”周恩来说,“那就让主席白天在桂园工作、休息,晚上到红岩村过夜。”

随后,周恩来把这个想法婉转地告诉了张治中。张治中爽快地答应,把家眷搬到复兴关中训练团的一个小院,把桂园腾出来给毛泽东办公用。

桂园其实只是一幢两层的小楼,有十多间房子。小院右侧是主楼,楼下右边是会客室,左边是餐厅,楼上作为毛泽东的卧室和办公室。院子左角有一间小房,警卫班就住在此。

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张治中抽调了自己属下的政治部特务营手枪排进驻桂园。

由于重庆散兵游勇多,袍哥帮会也时常捣乱,周恩来认

为仅一个手枪排还不安全,又找到张治中商量,请他找宪兵司令张镇,派些宪兵来。

因为毛泽东晚上回红岩村过夜,红岩村的警卫甚至比桂园还重要。而红岩村小楼东面山下就是国民党参政会机关,国民党外交部部长王世杰的公馆也在此,特务机构多如牛毛;西边山上是宋子文的公馆,也是特务重点警戒的地带。从小楼大门至公路有一条小路,约500米长,特务们还放了流动哨。红岩村虽是八路军办事处,但实际上蒋介石的特务机关已在四周围成一片,紧紧地包围了这里。

陈龙和龙飞虎、颜太龙经过仔细商量后,对红岩村办事处、桂园、曾家岩50号的警卫工作重新做了分工,并提出一个新警卫方案。其中,桂园主要由国民党宪兵和张治中的便衣警卫负责,八路军办事处副官朱友学带一个警卫班进驻桂园,曾家岩50号周公馆,是周恩来的办公地点,董必武、邓颖超、徐冰、龚澎等20多人也住此,公馆的保卫由武全奎负责;“一虎二龙三鼠”和钱之光负责红岩村的保卫,龙飞虎负责对外,陈龙负责对内。

红岩村外设三道岗,第一道在黄桷树附近,第二道在大门门卫,第三道在楼房外。办事处大门到山下500米的路铺设了100多个台阶。龙飞虎说:“每个台阶石板下都有缝隙,可以放进东西,特务可能做手脚。这是警卫工作容易忽视的一个点。”钱之光当即组织办事处干部把缝隙全部堵上。在

这个地段,龙飞虎再安排了一个便衣游动哨,昼夜值班巡视着。-在楼房内,陈龙也做了相应的警卫安排。办事处是一个三层小楼,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胡乔木住在二楼,龙飞虎和陈龙、颜太龙、蒋泽民住二楼靠楼梯口的两个房间,分别担任值班警卫。毛泽东住二楼东北角的一间较大的房间,龙飞虎、颜太龙住在一上楼梯的第一间,陈龙、蒋泽民住第二间。副官李泽纯负责做毛泽东的饭菜,副官岳仁和负责釆买。齐吉树负责毛泽东卧室的内勤。一楼与二楼之间有个楼梯口,钱之光也设了岗哨,由办事处的干部轮流值岗。钱之光住一楼,带领何谦、吴宗汉、祝华、郭端正等人负责办事处的保卫工作。三楼是机要科,电台设在那里,由童小鹏负责。另外,办事处干部轮流派人在外面的高地上放哨警戒。

毛泽东外出时的保卫工作也十分重要。在出发前,龙飞虎和陈龙负责对毛泽东要去的目的地的沿途路线、路况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应急方案,并负责在临出发前通知司机和警卫班。毛泽东出行时,前面两辆三轮摩托车开道,后面四辆小车跟随,龙飞虎有时坐在前面的摩托车上开道。毛泽东的座车是蒋介石从他的座车中抽派出来的。毛泽东和陈龙坐第一辆小汽车,周恩来坐第二辆小汽车,舒光才、戚继恕和其他随员、警卫坐后面两辆车。有时,龙飞虎和陈龙与毛泽东乘一辆车,一人坐前排,负责控制车速,一人坐毛泽东身

边,负责他的安全。车辆出行的顺序则根据不同场合进行灵活的调整,外人无法发现毛泽东的乘车规律。

这次蒋介石邀毛泽东来渝,重庆许多民主人士很担心毛泽东安全,生怕蒋介石像当初在西安事变中背信弃义扣押张学良一样,把毛泽东也扣起来。有人在桂园面见毛泽东时,暗示蒋介石是个不讲信用的人,要提防。毛泽东说:“德不孤,必有邻。谢谢你们这些主持正义的朋友。”

民主人士的担心虽不是空穴来风,但毛泽东的安全,蒋介石的主子———美国政府公开作了担保。为此,唯美国人是亲的蒋介石生怕出事,到时无法向主子交差,亲自把军统局局长戴笠叫到办公室,下令他对毛泽东的安全负全责,并警告说:“出了事故,我就把你送到国际法庭去。”

这话把戴笠吓住了,除派出精干特务日夜守卫毛泽东周围担当警卫外,还派出外围特勤组的特务四下侦探安全情报,生怕重庆哪个混混头脑一热,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中共的妥协、让步和坚持莫斯科要求中共改变对国民党的路线,和国民党合作,在延安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走法国的路”,准备和蒋介石“搭伙”。朱德甚至在会上表示,蒋介石当总统,我们当副总统。这些方面表明,中共在总体上大致接受了莫斯科的意见,在重庆谈判的实际进程中,做了相当大的妥协和让步,但是,中共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法共当年将自己的武装全盘交给了戴高乐政府,中共则坚持保存自己的武装和抗战中取得的解放区,不肯照猫画虎地全盘走法国道路。 中共所作的让步首先体现于9月3日,周恩来、王若飞向国民党方面提交的《谈判要点》11项,其中前两项即为: 确定和平建国方针,以和平、团结、民主为统一的基础,实行三民主义(以民国十三年第 一次代表大会之宣言为准)。 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在此后政府代表与中共代表的多次谈话会中,中共代表多次重申上述两点。 9月4日第1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承认“国民党是中国的领导党,本党乃一小党”。王若飞表示:“我党所提建议案,其第一、二两项,即系承认国民党之政权并拥护蒋主席之领导地位。” 9月8日第2次谈话会,周恩来再次表示:“此次建议之精神,在承认国民政府的法统与蒋主席的领导地位。故政治会议,由国民政府召集,各党派参加政府,顺从政府的邀请,我方已为很大的让步。”王若飞也表示:“此次我等来渝,乃正视现实,承认国民政府之法统,与军令政令统一之原则。” 9月11日第4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在未来国民大会召开时,“一致选举蒋先生为大总统,此点毛先生亦已同意”。他说:“吾人批评国 蒋何以邀毛,毛何以应邀? —— —美苏两强与重庆谈判的关系(下) 笕杨天石 036

民党为一事,承认国民党之领导地位,又为一事。我党对于国民党政权之拥护,固十年如一日。” 9月15日第6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我党对于国民党,已作重大之让步。如承认蒋先生之领导,承认国民党之统治权。国民大会(代表)如不重选,国民党固为第一大党,即令重选,国民党亦能得多数,故国民党之前途,已获保障,决无动摇。” 9月19日第7次谈话会,讨论谈判《公告》,政府代表邵力子 提出,将中共承认“拥护蒋主席 之领导地位”一语删去,但周恩来提出,文字可以斟酌,或改为“在蒋先生领导之下”亦可。 9月21日第8次谈话会,周恩来表示:“今日我党已承认蒋先生之领导地位,已承认国民党为中国之第一大党。就蒋先生之领导地位而言,只有他可以领导各党各派,领导全中国,因为蒋先生不只是国民党之总裁,而且是全国的领袖。” 至10月10日,由周恩来起草,毛泽东修订的《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第一项仍然表述了上述思想:“在蒋主席领导之下,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澈(彻)底实行三民主义。双方又同认蒋主席所倡导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及党派平等 合法,为达到和平建国必由之途径。” 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的长时期,除抗战期间外,国民党、国民政府、蒋介石,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打倒、推翻的对象。前文已述,抗战刚刚结束,中共在短时期内即表现出向原方针回归的倾向,当时已经公开指责蒋介石为“人民公敌”,是“一个极端残忍和极端阴险的家伙”,而在重庆谈判中,中共反复承诺蒋介石的“领导地位”。有了上述承诺,国共两党在政治上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消融了。这是当时中共所作最大的让步,也是莫斯科影响中共的最大方面。 在是否必须成立联合政府以及国民大会代表是否必须重选等问题上,国共双方谈判代表都是旧相识,谈判桌上 针锋相对,谈判桌下握手言欢,图为周恩来与张群合影 037

第 6 课 重庆谈判与解放战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 6 课重庆谈判与解放战争 1.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4日、20日、四日,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由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和张治中陪同自延安飞抵重庆。毛泽东的到来使山城为之沸腾。各民主党派代表、各界人士数百人齐集机场;无数学生、工人、市民涌向街头,《新华日报》营业部门前交通力之阻塞,至晚不散。当时报称:毛泽东到重庆“这好像在阴暗的天空中忽然放出一道光明”,“给人民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毛泽东重庆之行,将可能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是一个决定性的起点”。民主人士柳亚子称毛泽东此行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重庆各界群众纷纷投书《新华日报》表达他们的喜悦和希望。 毛泽东的到来,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之外。国民党对谈判毫无准备,直至8月亚日毛泽东到渝的当天中午,蒋介石才仓促召开会议密商对策。蒋介石对谈判的方针是以“统一政令”、“统一军令”为中心,对政治要求可以“宽容”,而对军事问题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也就是说,在政治上准备作出一些开放民主自由的空头许诺,但一定要在“政令军令统一”的名义下,取消解放区的人民军队。10月10日国共谈判代表共同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签署后,中共遵守诺言,于一周后陆续撤退长江南北八个解放区的部队,并开始整编。但国民党蒋介石却违背协议派遣大批军队向华北、东北进攻。蒋介石挑动内战的倒行逆施违背人民意愿,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在解放区自卫战争胜利的鼓舞下,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的群众运动。1945年11月25日昆明各校学生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遭到国民党当局的武装破坏袭扰。次日昆明各校学生联合罢课。12月月回国民党当局出动大批军警宪特镇压、屠杀罢课师生,打死4人,重伤力余人,造成一二一惨案。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全国各地各阶层群众纷纷声援,一个以学生运动为主的反内战运动席卷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重庆谈判周考题有答案2016年3.14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经过八年抗战,全国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均有人反对战争。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抗战期间大都退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材料二;“若不速予剿除(共产党),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自必遗害无穷……”——摘自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发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材料三: 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毛泽东在机场向重庆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 材料四:毛泽东到重庆后,蒋介石作出了以礼相待的姿态,但国民党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谈判的程序、议案均由共产党方面首先提出,才使谈判筹备工作得以基本完成。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一下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 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分析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政策是什么? 对共产党进行军事进攻,以便迅速消灭。 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为什么要去参加和谈呢? 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4、材料四中国民党没作谈判的任何准备说明了什么?这次谈判没能阻止全面内战的爆发,有人据此认为这次谈判没有任何意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说明国民党对谈判没有诚意;国民党会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责任推给共产党。 不同意,通过这次谈判,戳穿了国民党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中国共产党表达了和平的诚意,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图回答问题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9课辛亥革命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辛亥革命 考点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2019·上海嘉定区高三模拟)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将晚清的一次自救称为“假维新中的真改革”,其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是遭受重挫的清政府实行的一场挽救统治危机的自救改革,改革中仿效西方进行政治改革,实行预备立宪,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C 项正确。A项,洋务运动是以学习西方军事科学为主的自强运动,并非改革,排除;B项,戊戌变法以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为政治目标,并非假改革,排除;D项,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思想文化运动,并非改革,排除。 2.(2019·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末)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三年内入会且身份可考者379人,其中留学生和国内学生354人,官吏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员、医生8人,资本家、商人6人,贫农1人。由此可以看出( )。 A.同盟会的人员构成具有广泛性 B.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西方政党政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D.工人阶级是辛亥革命的主力军 答案:A 解析:同盟会的成员包含了多个阶层多个身份的人,官员、知识分子、商人、教师,甚至贫农,这些身份与职业迥异的人说明同盟会的理念深入到了多个阶层,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故A 项正确。题干仅提及了同盟会自身的成员构成,并没有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的对比,从题干中不能得出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故B项排除;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而政党政治是指国家通过政党进行国家管理的形式,同盟会并未掌权,也就谈不上通过政 党进行国家管理,更谈不上西方政党政治的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排除;辛亥革命的主力军是湖北新军,故D项排除。 3.(2019·福建龙岩高一质检)1908年开始筹备成立全国的商会联合会,就是要把全国的资产阶级(当时这部分人成为要求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都联合起来。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这部分人大多数都同情或者支持革命了。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革命时机趋于成熟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D.改良主义思潮成为主流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把全国的资产阶级”“都联合起来”“这部分人大多数都同情或者支持革命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前,随着清末政治社会矛盾加剧,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清政府已完全孤立,中国的革命时机趋于成熟。故答案为A项。B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表述片面,当时不仅仅有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排除;D项,材料不能体现改良主义思潮,排除。 4.(2019·黑龙江大庆高一选考)1911年5月,作为“预备立宪”的成果,清政府出台了一个皇族占多数的内阁,人称“皇族内阁”,立宪派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许多立宪派成员对清朝彻底失望。这一事态( )。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人民欢庆胜利,举国上下一片沸腾。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询问各战区的情况,陈立夫、白崇禧认为时机难得,应趁此一举剿灭“共党”。不料,蒋介石却提出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一时间国民党文武官员大惑不解。蒋介石为了向世人表明他对国共和谈的诚意,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共商国是”。中共中央针对国民党的举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赴渝谈判。毛泽东及时地指出,只有去和谈,才能表明中共和平建国的诚意,才能取信于天下。张治中和美国大使赫尔利专程从重庆飞来延安迎接毛泽东。 8月28日,毛泽东赴渝谈判,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和延安军民到机场为毛主席送行。毛泽东的毅然之举,令蒋介石手足无措。他一面派周至柔去九龙坡机场迎接,一面让陈布雷控制《中央日报》对此只作简单报道。九龙坡机场,民盟主席张澜、副主席沈钧儒及黄炎培、章伯钧、郭沫若等前来迎接毛泽东。飞机降落,毛泽东第一个走出机舱,他向拥上来的人群挥手致意,同周至柔握手。《中央日报》女记者童欣抢先发问,毛泽东热情作答。蒋介石在山洞官邸彬彬有礼地会见了毛泽东,两个敌对了19年的领袖握手言和。谈判终于拉开了帷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正气凛然步入会场。可蒋介石只派来了张群、王世杰、邵力子和张治中几位谈判代表,而且连谈判的基本条款都没有。 毛泽东向国民党代表提出八条谈判要点,率先表明了中共对和谈的诚意。张群等人却由于毫无准备陷于尴尬境地。此时,蒋介石正加紧破坏和平。他命陈布雷重印《剿匪手本》,又暗命国民党十九军围剿山西上党地区的共产党军队。谈判十分艰难。蒋介石为了他一统天下提出极其苛刻的条件。毛泽东则以中国的前途命运为重,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出重大让步,显示出了非凡的斗争才华。 在决定让出江南解放区的同时,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介石秘密下发《剿匪手本》的阴谋,使蒋介石非常难堪。经过43天的反复谈判,国共两党终于达成协议。张治中、周恩来分别代表国共双方在《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上签字。张治中代表蒋介石举行盛大宴会欢送毛泽东离渝。毛泽东发表了《和平、民主、团结、进步》的讲话,得到重庆各界要人的一致赞同。九龙坡机场,毛泽东在一片热烈的欢呼声中登上舷梯,他又一次向欢送的人群举起帽子。挥手致意。这是巨人的挥手,凝结了现代中国历史上那辉煌的一瞬。 重庆谈判,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很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国民党最大的一个机会,结果,蒋介石没有把握好这个机会,从而走向了覆灭。 如果,当时蒋介石不那么的仇恨共产党,不那么急切的想消灭共产党,和平解决争议,可能他就不会那么灰溜溜的逃到台湾去了。 历史上那么多的成王败寇,成者各有各的成功之道,败者却无一例外的都是败在自己手上!以史为鉴,有几人真正做到了呢? f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第19课 爱护家园3-人教版

《爱护家园》教学设计

2.讲 授 新 课师:空气污染、荒漠化、噪声、等环 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危险着人类 的生存空间。在我们的身边也可以看 到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随地乱扔垃 圾、滥砍滥伐、滥食野生动物等。我 们人类正在毁灭地球,同时也在毁灭 人类。 师: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 地球的环境和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职 责。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护环境,使地 球获得新生呢? 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 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教师点评,引出手抄报画设计的基本 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 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 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 色彩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收集、分析 环境情况等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 式(手抄报、海报)来表达 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 面进行讨论交流。 以游戏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 的兴趣。 通过绘画和制 作培养学生的 观察和创新能 力。 3.发 展 阶 段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 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 充实完善。 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 (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 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 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 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 容情调健康。 学生设计与制 作 4.拓 展 阶 段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 剪贴画、宣传画、公交卡套、贺卡等) 教师指导。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 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 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 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 康。 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 品。 以小组为单位, 评选出有创意 作品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说课教案 一、教材内容: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二、教材分析:本章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启全面内战的爆发,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彻底实现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进行的不懈的斗争和蒋介石与美帝国主义勾结,阴谋发动内战,把中国引向黑暗的事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后面全面分析国民党政权崩溃、灭亡,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埋下了伏笔。 1、本章知识点包括: (1)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 (2)重庆谈判 (3)政治协商会议(自学内容)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罪恶阴谋和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飞赴重庆参加谈判的目的。 (2)让学生知道重庆谈判的时间、“双十协定”的内容。 (3)理解中国出现严重内战危机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反内战的方针 3、教学要求: (1)能力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和毛泽东为什么毅然飞赴重庆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思想教育要求:讲述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毅然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的史实,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的伟大胸怀。 4、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严重内战危机的原因,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双十协定” 难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原因和目的,毛泽东飞赴重庆谈判的目的,重庆谈判的焦点 5、本章教材的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法设计: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四、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学、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首先是引入新课,我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先展示一副中共七大会场图,熟悉的画面不但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针对这个画面我巧妙设问:“找出该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会议,会议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抗战胜利后存在哪两种前途和命运?”学生回答后进一步指出:“国民党坚持独裁、反共和内战的反动政策,抗战胜利后,依靠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加紧准备反革命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彻底实现党的七大的政治路线进行了不懈的斗争,首先就是在谈判桌上的斗争。”这样既达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党的认识的效果,又自然导入了本课主题。关于正文的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先采用整体教学法,引导学生带着“导学目标”中的问题自读本课,让学生结合书中图文,自读自悟,自主发展,学生自读完毕,找出本课

人教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爱护家园》教案

人教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爱护家园》教案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引入新课(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 健康息息相关。) 师:你喜欢家乡吗? 西营是一个美丽的乡镇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所体 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 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2.讲 授 新 课师:空气污染、荒漠化、噪声、等环 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危险着人类 的生存空间。在我们的身边也可以看 到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随地乱扔垃 圾、滥砍滥伐、滥食野生动物等。我 们人类正在毁灭地球,同时也在毁灭 人类。 师: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 地球的环境和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职 责。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护环境,使地 球获得新生呢? 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 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教师点评,引出手抄报画设计的基本 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 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 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 色彩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收集、分析 环境情况等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 式(手抄报、海报)来表达 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 面进行讨论交流。 以游戏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 的兴趣。 通过绘画和制 作培养学生的 观察和创新能 力。 3.发 展 阶 段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 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 充实完善。 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 (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 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 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 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 容情调健康。 学生设计与制 作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自主预习·探新知]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 ①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 ②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同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法、活动方式和思想方法。 (3)意义: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含义: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主要特征:包产到户。 (3)意义 ①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②到1984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3.乡镇企业

(1)概念:是指农村集体或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 (2)意义 ①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开始的标志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进一步深化 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5.意义 (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 (2)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过程 (1)提出目标: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教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9课爱护家园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爱护家园》教学设计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引入新课(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 健康息息相关。) 师:你喜欢家乡吗? 西营是一个美丽的乡镇 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所体 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 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2.讲 授 新 课师:空气污染、荒漠化、噪声、等环 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危险着人类 的生存空间。在我们的身边也可以看 到破坏环境的各种行为:随地乱扔垃 圾、滥砍滥伐、滥食野生动物等。我 们人类正在毁灭地球,同时也在毁灭 人类。 师: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 地球的环境和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职 责。那么我们要怎样保护环境,使地 球获得新生呢? 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 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 教师点评,引出手抄报画设计的基本 要素:A、画面B、标题(主要构成) 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 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 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 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 A、文字 B、图案 C、 色彩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以收集、分析 环境情况等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 式(手抄报、海报)来表达 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 面进行讨论交流。 以游戏的形式 调动学生学习 的兴趣。 通过绘画和制 作培养学生的 观察和创新能 力。 3.发 展 阶 段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 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 充实完善。 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 (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 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 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 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 容情调健康。 学生设计与制 作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的过程,农村改革的形式又有两种,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不仅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教材分三个子目来讲,线索清晰明了。 本课的课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教材只是讲述了改革开放中的一部分内容,对内经济体制改革;而改革开放的另一部分内容,对外开放则放到第21课去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轨道上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因此此课教材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史占有重要作用,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身边的人或事是最感兴趣的。因此他们对这段历史有浓厚的兴趣。给学生一个较完整、条理的知识结构应不难,关键是如何讲清这些改革的背景,将这些改革,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会较难。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是非公有制经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课中通过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达到课标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意义;掌握农村和城市经济改革的内容、意义;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进一步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文字材料、视频等相关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及过程,深刻体会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感受改革给中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形成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历史ⅱ岳麓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历史ⅱ岳麓版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 1、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 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 ①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②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特征:包产到户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 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发展后果迥异 (2)发展乡镇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1985~199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发展乡镇企业,如加工业、建筑业、流通服务业等。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建立“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农业综合发展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更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93年后,农村改革继续深化,进入了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时期。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摘要: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在1945年进行的一次和平谈判。这次谈判是在多种复杂因素下促成的。虽然 国共双方显然都不指望一次谈判就能得到什么实质结果,但在美苏压力以及国内人民期盼和平的呼声中,双方还是在重庆会面了。虽然历史证明,重庆谈判实际上并未取得什么结果,但作为抗战结束后中国两大势力举行的一次和平谈判,我们还是要充分肯定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国内背景,国际背景,国共双方参加谈判的用意,谈判中的争议,结果及原因,历史影响 1国内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由于当时首都南京受到日军部队的严重威胁,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以重庆为战时首都,1939年又改重庆为直辖市,并于1940年定为“陪都”。1942年1月21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负责指挥中国、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国的同盟军作战。抗日战争期间,英、美、法等数十个国家在重庆设有大使馆或外事机构,而且还建立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这使得重庆在当时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城市。 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压在中国头上的百年外侮也消除了,但旷日持久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的贫民失去生命或者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大片的土地因为侵占掠夺及封闭而荒芜,数以千亿计的公有私有财产被破坏,各个阶级百废待兴,无论是平民还是军人都遭受了巨大的牺牲,所有人都不愿意继续看到战争的发生。中国人民期待着凭借着自己努力取得的政权去建设新中国,重建家园,建立联合政府,实现近代化,而这也是当时中国人民最迫切也是最美好的愿望。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妄图霸占抗战胜利的果实,维持其资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使中国继续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国民政府当局想利用“和平谈判”为幌子,背后积极进行军事部署,发动内战,与此同时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以此来争取有利的舆论,从而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而蒋介石也相当然地以为毛泽东不敢来重庆进行和谈。 从早期国共合作破裂之后,部分共产党党员及拥护共产党的人民群众受到国民党的打击,于是,从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活动,其领导的工农红军与国民政府革民军进行了长期的作战。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后的西安事变,两党宣布停战并联合抗日。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双方针对避免内战和重组政府及改制部队等举行了这次谈判。 当时共产党拥有人民军队约一百万,而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而中国共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人民军队的重要性,在和谈中也准备了一些让步。而抗日战争后,共产党也拥有了一些受到人民拥护的解放区和民选政府,但国民党同样拒绝解放区的存在,这也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利益相违背。当时中共提出联合政府口号,打出的是一面民主政治的旗帜,蒋在经过长时间思考之后,决定打出另一面民主旗帜与之抗衡,此即提前召开国民大会,制颁宪法,将训政变为宪政,从而以宪政的名义抵制联合政府。 2国际背景 这一历史大事件并不只是由中国内部的情形造成的,更是在当时国际方面美苏双方的强大作用力下产

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20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编写:周召军审核: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局面的历史意义。 2、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课标解读:】 ⑴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措施;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措施. ⑵理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因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异同. (3)认识:只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会推动农业的大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部分。改革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 1、召开时间、地点:1978年底、北京 2、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 3、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二)、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 ①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②内容:包产到户,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农民的生产与利益直接相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方法·技巧·策略 用字头记忆法来识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征 字头记忆法,指将要消化的材料,取第一个“字”而整体识记材料的方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用字头法可巧记为:交、留、剩 ③特征:包产到户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它还促成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崩溃。解决了吃饭问题,农民有了现金的积累,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 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有何不同? 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 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 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发展后果迥异 变式练习: 在实行包产到户后,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的状况,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结合资料,分析改革前后的不同,想一想,小岗生产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小岗生产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直接原因是在安徽省政府鼓励下,农民把生产队土地划分到户、包干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指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在中国重庆举行的,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当时最大的反对派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一次谈判。这次谈判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序曲,虽然它本身并未解决具体的实质问题,但国共双方达成了用政治协商的手段解决争端的初步意向,为后来几个月政协会议的召开制造了必要的和平气氛。 虽然该谈判其间国共最高领导人会晤,但主要工作由政府代表王世杰和中共代表周恩来完成,其最高领导人并未参加具体谈判;重庆谈判仅为第二次国共内战前双方谈判的开端而非全部;此后国共谈判逐渐转入具体问题,并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直到1947年3月,内战前的国共谈判才以失败告终。 此次谈判是以国民政府与中共的方式进行的。后来政治协商会议时,国共两党以党派对等方式进行。 目录 ? 1 谈判背景 ? 2 大致过程 ? 3 谈判结果 ? 4 后续活动 o 4.1 1月停战令 o 4.2 政协会议 ? 5 评价争议 ? 6 注释 谈判背景 主条目:1945年国共冲突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翻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其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与政府军国民革命军长期进行战争,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双方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以后,双方为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争取和平建立新政府而举行了这次谈判。 大致过程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三次电邀中国共产

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抗日战争期间因为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迁重庆,称“陪都”),中国共产党方面于23日决定由毛泽东率团前往参加谈判。 8月28日,中国共产党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三人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中共中央驻地延安乘专机赴重庆,重庆谈判开始。国民政府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举行多日会谈,达成了多项共识。 重庆会谈期间,蒋中正和毛泽东仅以主客身份相礼待,双方并未参加实质性会谈;具体谈判在周恩来和王世杰之间进行,但毛泽东在重庆短暂居住为国共谈判创造了友好的气氛。 中共的官方史料往往对毛泽东赴渝声称“国民党对这次谈判并没有真正的诚意,而且也没有估计到毛泽东等真会这样快地应邀来重庆,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准备好谈判方案。为了便于谈判进行,使谈判能取得具体的成果,只好由中国共产党方面提出意见”。实际上,八月二十四日,中共电报重庆,称只由“周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而毛泽东“亦准备随即赴渝”,即周恩来先去重庆,而毛泽东则籍故推迟。即使按此电报只由周恩来赴重庆,国府也不可能毫无准备。随后第二天八月二十五日毛泽东突然发电报给重庆改口宣布毛泽东将与周恩来,王若飞同机赴重庆。至于政府方面为何没有提出方案,邵力子在后来的政协会议第三次会谈中说道:“为什么政府方面不自动先提方案呢?这有很重要的理由。在抗战胜利以后,蒋主席邀请毛泽东先生的电报,已将政府的希望充分说明,我们只希望听取中共的意见,倘若政府先提具体方案,也许使中共方面认为政府已有一种定见,而有碍会谈的进行。中共最初提出十一点意见,政府即就所提的各条逐一答复,会谈纪要发表,条目上虽稍有变更,大体是以中共最初所提的十一项为根据。从这一点,更可以看出政府始终培养和谐空气,寻求问题解决的诚意”。 10月10日,会谈双方签署协议《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由于签署日期为10月10日,又称为《双十协定》。 10月11日,毛泽东在张治中的陪同下回延安,周恩来、王若飞留在重庆继续与国民政府方面磋商。

初中历史有关“重庆谈判”的习题设计专题辅导

初中历史有关“重庆谈判”的习题设计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则受益拜惠,岂仅个人而已哉!特再驰电奉邀,务肯惠诺为感。 蒋中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 蒋中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倭寇”是指哪些人?蒋介石为何在十日内连发三封电报邀毛泽东谈判?有何阴谋? 2.毛泽东针对这三封电报,做出怎样的决定,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 二、读图: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3.从图中指出中共赴重庆的代表。 左 二: 左 四: 左五: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重庆谈判的结果如何?是否得到实施?

5.谈判结束后,蒋介石的阴谋是否得逞?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在当时中国的政治影响有何变化? 6.谈判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中国的政治影响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1.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积极抢占抗战的胜利果实,企图发动内战。但是人民刚刚经历了抗日战争,反对内战,美苏等国家也反对中国内战,所以蒋介石不敢贸然发动内战;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主力龟缩在西南地区,调兵遣将还需要一些时间。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如果毛泽东不来重庆,还可以将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共产党方面。阴谋:假和平、真内战。 2.毛泽东为了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于8月28日亲赴重庆。 3.左二:毛泽东,左四:周恩来,左五:王若飞。 4.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方针,但是《双十协定》并没有得到贯彻和实施,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内战爆发。 5.谈判结束后,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方针”。谁发动内战,谁就是人民的公敌,蒋介石的阴谋彻底破灭。在谈判的同时,蒋介石积极备战,阴谋被揭穿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彻底失去民心。 6.首先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广大民主人士的尊敬,赢得了民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上党战役(连载)

发生在重庆谈判期间的上党战役(连载) 六 正在前线指挥部队杀敌的陈赓,听骑兵侦察员报告,说彭毓斌已向北逃跑了。他赶紧叫来三八六旅旅长刘忠和二十团团长楚大明,向他们介绍道:“要全歼逃敌,我们必须先敌到达土落村。” 土落村位于漳河西岸,距?亭镇五六十里,村子不大,地理位置很重要。这二十团团长楚大明以作战勇猛而著称。抗战期间,八路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是相互支持的抗日友军,在阎锡山反共跟八路军搞摩擦时,楚大明打起吃摩擦饭的阎军那也是狠狠地打。所以当时阎锡山部队里跟楚大明交过手的军官都很了解楚大明的脾气和战斗风格,曾流传“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楚团戳一下”这样的口头禅。现在陈赓就让曾令阎军胆寒的楚大明这把尖刀“戳过去”。 10月4日下午,楚大明率领第二十团下了老爷岭,沿着白晋公路西侧的山间小路向北疾进。秋雨乍停,道路泥泞,连夜行军,人不歇脚,马不停蹄,几乎一路小跑,和公路上逃跑的敌人竞赛,看谁能跑在前头。忽然,面前出现了一条河,没有桥,水流很急,山地的深秋之夜又非常冷,楚大明“扑通”一声首先跳进水中涉过了河。大家看到团长这么干,

还有什么说的?都“扑通”“扑通”跳到齐胸口深的水中,跟着团长徒涉过河。然后又跑了3个多小时,赶了40多里山路,当夜10点多钟,终于超过了敌人,来到土落村。这一带是太岳老区根据地,当地干群有不少人认得楚大明。楚大明从老乡口中得知,已经有一百多敌人骑马渡过漳河,向沁县县城跑去。为了不使后面的敌人再跑过去,楚大明立即命令二、三营占领土落村制高点截断公路,组织防御;命令第一营北渡漳河,构筑工事,控制北岸高地,进行堵击。楚大明刚部署完毕,敌人的尖兵部队就到了眼前。首先是由伪军改编的省防军,戴着钢盔,端着上了刺刀的日本步枪冲上来。夺路而逃的敌军连续两次被楚大明的第二十团击退,第一营毙敌600余人,尸体堆积把河水都堵了起来,清清的漳河变成了血水河。经一番激战,终于堵住了敌军逃路。但一营苟营长在指挥战斗时腹部中弹而英勇牺牲。这时,第七七二团、第二十五团和士敏县的独立团陆续赶到,纷纷进入阵地,构成了真正的大“口袋”。 第二天,东方刚刚泛白,彭毓斌率领大队人马来了,一下子就钻进入了阵赓所预设的“口袋”,几个团的迫击炮、机枪、步枪一齐发射,敌人顿时大乱,特别是走在前面的机关、后勤人员胡窜乱跑,相互践踏,死伤遍地。彭毓斌立即调整兵力,拉上一个师,集中20多门山炮,对着太岳纵队楚大明团的阵地猛轰,掩护步兵反复冲锋,妄图杀开一条逃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