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故障应急处理指南

地铁车辆故障应急处理指南
地铁车辆故障应急处理指南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出乘前故障的处理 (1)

4 运行中故障的处理 (2)

5 故障处理程序及时间 (13)

附录A (15)

附录B (16)

附录C (17)

附录D (18)

附录E (19)

附录F (20)

附录G (21)

地铁车辆故障应急处理指南(D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地铁地铁车辆故障应急处理的范围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铁车辆司机在执乘前及执乘期间的故障处理。

2 引用文件

《操作手册》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编制《维修手册》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编制《深圳地铁行车组织规则(C版)》

《信号系统设备故障处理指南》

3、出乘前出现故障的处理

司机按照正确的步骤和方法操作时如出现以下故障,先根据下表中的“处理建议”处理,若故障消失,则投入运营,若故障仍然存在,立即报告DCC。如显示屏上出现的故障仅需要按压“确认”键即消除,相应设备功能正常,可视为假故障,司机无须处理。

运营过程中,因车辆故障退出服务或被救援时按两端02S16“事件记录仪停止”按钮。故障处理中如需要断合主控钥匙,其断合间隔应保证在25秒以上。如显示屏上出现的故障仅需要按压“确认”键即消除,相应设备功能正常,可视为假故障,司机无须处理。

4.1 紧急制动与车钩

显示屏出现故障信息时,应按“确认”键,如故障消除,继续运营。

4.2 牵引与制动系统故障

显示屏出现故障信息时,应按“确认”键,如故障消除,继续运营。

4.3 空调系统故障:

显示屏出现故障信息时,应按“确认”键,如故障消除,继续运营。

4.4 列车信息系统故障

显示屏出现故障信息时,应按“确认”键,如故障消除,继续运营。

4.5 辅助系统故障

显示屏出现故障信息时,应按“确认”键,如故障消除,继续运营。

4.6 车门故障(之一)

显示屏出现故障信息时,应按“确认”键,如故障消除,继续运营。

4.7 车门故障(之二)

4.8信号及无线通讯系统

5故障处理程序及时间:

5.1 车门故障后处理步骤及时间

注:上表中最近端为第1车1/3门、中间端为第3车17/19门、最远端第6车2/4门。考虑到实际运行的特殊情况,最远端车门切除时间控制在240秒(4分钟)以内。

5.2 切除B09步骤及时间

注:上表中最近端、中间端、最远端分别为第1、3、6车5号座位。考虑到实际运行的特殊情况,最远端B09切除时间控制在270秒(4分半钟)以内。

5.3 重新激活列车程序及时间:

注:在进行重新激活列车时会有短时照明、空调中断。考虑到实际运行的特殊情况,重新激活列车时间控制在210秒(3分半钟)以内。

5.4 04F01复位程序及时间:

注:考虑到实际运行的特殊情况,复位时间控制在180秒(3分钟)以内。

5.5重启ATP程序及时间

车门关门灯不亮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停放制动故障应急处理流程

地铁故障应急处理指南试题(司机、调度)DN

一、填空题(20个空格,每空1分,共20分) 1、列车DU屏,运行界面,制动图标红色,代表对应单元车辆制动系统故障。 2、列车门在关闭过程中不得按压开门按钮,否则会带来列车门关闭后无法给出ATP 速度码的故障现象。 3、列车清客完毕,申请救援前一步,可按压所有门旁路按钮、紧急解锁旁路按钮、制动旁路按钮,紧急环路短接按钮,再次尝试缓解制动或牵引运行。 4、ATO模式下,当停站时间为“0”时,列车才能动车。 5、若电笛长鸣,则断开4QF02,白天继续运营,夜间终点站退出服务。 6、分合4QF11开关的时间间隔一般是5 秒以上。 7、如果客室无媒体伴音(客室有图像),而司机室广播主机是完好的,则须检查激活端 头车媒体分屏器的音频接线。 8、故障车门不能切除,区间限速25Km/h,站台限速10 Km/h。 9、司乘、检修人员进出司机室开关侧门时,必须做到开关过程中,手不能离开门手把。 10、列车上电后,启动车载信号系统A机,需合上ATON1 、启动车载信号系统B机,需合上ATON2 开关。 11、司机在库内始发和接班时要注意检查和开启空调,确认空调运行状态良好。 12、断蓄电池电源重启列车时要对空调进行重新开启。 13、发现列车两个空压机都不工作时应检查客室电器柜内的QZQN或QF10断路器。 14、救援”按钮被按下,列车限速15Km/h。 二、单选题(15道题,每题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共30分) 1、TC车电气柜中空压机电源开关和干燥器电源开关未闭合,都可导致空压机( B ) A、工作 B、不工作 C、故障 D、异常 2、启动ATO运行需同时按压两个ATO启动按钮()以上。( B ) A、1秒 B、2秒 C、3秒 D、4秒 3、当广播主机在口播都无时,应首先检查(C)。 A、PSU板 B、HDLC C、CAPU板和广播控制盒 D、LCU板 4、在正线上客室无媒体伴音时,司机应该(C)。 A、及时检查 B、使劲调节音量旋钮 C、继续运营;记下故障 D、用广播来弥补 5、最远端车门切除时间控制在(A)秒以内。 A、210 B、180 C、240 D、200 6、所有门关闭后,单门电源开关跳闸,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此门下站无法正常开启 B、司机室“所有门关闭”灯亮 C、DU屏该门显示黄色 D、司机室“所有门关闭”灯不亮 7、以下何种情况,列车需要到终点站退出服务。(A)

[提高,地铁,列车,其他论文文档]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探讨 摘要地铁列车在故障救援时,受到车站没有配线而不能越行等因素制约,会对后续列车造成较长时间的阻塞,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从地铁列车故障救援的影响和效率分析入手,结合地铁运营管理的经验,对提高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进行可行性研究 ,提出提高救援列车推进速度、合理设置配线、优化救援程序、提高车务人员能力等建议,以达到提升地铁运营服务水平、提高地铁在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地位的目的。 关键词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 1 问题的提出 地铁受建设条件、投资规模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车站基本上没有配线,没办法组织列车越行或迂回运行。因此,作为地铁运输载体的地铁列车,一旦由于列车自身的故障在正线需要救援时,一处故障将影响到全线列车受阻;同时由于换乘站的换乘客流不能疏运,还将会影响到邻线的换乘列车正常运行,影响之大倍受关注。 地铁列车的故障救援不但耽误了乘客的出行时间,影响了地铁运营服务质量,而且还削弱了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竞争能力。所以,如何安全、高效地组织处理地铁列车故障救援,尽快开通受阻塞的线路,有其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 影响地铁列车故障救援效率的分析 2.1 地铁列车故障救援的组织处理过程 列车在车站或区间发生故障后,司机根据《车辆故障处理指南》对故障现象进行判断和处理,同时报告行车调度员(简为“行调”);行调扣停后续列车,对全线列车运行进行调整,并联系车辆检修调度向司机提供技术支援;当司机判断故障不能排除或达到一定的时间标准时,行调将组织列车救援;当救援列车连挂故障列车起动后,受阻塞的列车开始逐一恢复运行,待救援列车将故障车推进前方存车线或折返线(有条件时可以直接回车辆段),救援任务结束,救援列车重新投入运营服务。 列车救援过程的主要作业和时间,如表1所列。 2.2 地铁列车故障救援影响情况分析 列车故障救援影响情况分析主要是对乘客旅行时间、影响人数等并结合运营管理规章制度的有关要求,进行计算分析。高密度的地铁系统其设计的行车间隔能力,采用准移动闭塞信号系统时为120s,采用移动闭塞信号系统时达到90s。在运营中发生列车故障时,须经司机的初步判断和处理才能确定是否需要救援。此时后续列车通常已停在后方车站,甚至已进入该区间;把后续列车提前扣停在后方2个或更多的车站,基本上难以做到(未班车故障除外)。如后续的列车前往救援,再往回拉存在反方向行车,则存在敌对进路的极不安全因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救援时推进运行的方式进行研究。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2300字

旅客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常见故障判断及处理2300字 摘要:介绍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判断方法,总结车务站段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 关键词:列尾装置;工作原理;故障分析;处理措施 一、列尾?b置工作原理 列尾主机和司机控制盒的联系列尾主机和司机控制盒的联系如图1所示。 当首尾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成功建立后,司机操作司机控制盒的按键,相应的操作编码就由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尾部列尾主机接收到编码后,通过发射盘将编码送入主控盘内的解码器还原成指令,列尾主机电气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编码和模拟语音方式送入发射盘进行调制,由天线发射出去,当司机控制盒接收到一对一的编码时,再将其还原成数字显示和语音。 二、列尾装置故障排查及处理 (一)列尾主机故障排查 1、将输码器与列尾主机的相应插座连接,检查主机内置操作码是否发生变异,此方法适用于CP-B/C/D 型列尾主机。 2、对于机车乘务员反映无反馈信息,而常规检测又一切正常的列尾主机,用功率计检测主机发射盘的功率和天线的驻波比。 3、列尾主机通电后,闪光灯不亮,可采用替换法继续排查。 4、列尾主机发射性能检查。主机通电后,红键消号无反应,可通过检查主控盘内的PTT指示灯与发射盘的发射指示灯是否正常闪烁来排查,若主控盘PTT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PTT电路故障,更换主控盘;若发射盘发射指示灯不亮则可能是发射盘故障,更换发射盘。 5、传感器性能检查。主机通电后,红键消号正常,风压达到480kPa或580kPa,但主机不提示输号请求。可用红外设备输号后,检查风压值的精度来判断是否传感器故障,若传感器正常,主机在风压达到输号规定值时仍无发射,则应更换主控盘。 6、主机接收性能检查。主机通电后,红键消号正常,风压达到480kPa或580kPa,主机提示输号请求,但无法进行无线输号。应先检查发射机接收指示灯是否有指示,无指示则说明发射机故障;若有指示,且发射机音量开关位置正常,故障可能产生在发射盘的接收或主控盘的解调方面,则应更换主控盘或发射盘进行判断。 (二)司机控制盒故障排查 1、检测司机控制盒参数。 2、利用无线电综合测试仪或示波器,检测司机控制盒发码信号频偏和失真度。 3、调节司机控制盒内SMC跳针的位置,并配合1/3衰减跳针位置,观察接受尾部主机反馈时,语音和显示是否正常,以判断解码器、语音芯片、数码显示管等是否工作正常。 4、按某键时,操作指示灯不亮,按其他键都正常,可判断该键失效。 5、按任一键,操作指示灯均不亮,重新拔插司机控制盒电缆,观察显示屏上是否有“P01”的复位显示,如无此显示,则是司机控制盒电源部分故障;如有此显示,则是司机控制盒PTT控制电路故障。 6、采集、分析司机控制盒的运行数据,并对照相应列尾主机内的数据,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司机控制盒。 三、列尾装置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一)无电或按压红键无反馈。原因分析:电池无电,接触不良或电源反应;主机电源簧片故障;主控盘或发射硬件故障;红键故障;监控电台与主机频道不一致。处理方法:调整电池及簧片、更换电池更换主机按列尾故障行车办法处理;调整监控电台频道。

广州地铁列车故障援救应急处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XX地铁列车故障援救应急处置需要注意的问题 列车故障救援,指电客车在正线或必经辅助线运行,当发生车辆故障(主要包括车辆供电、牵引、制动、控制回路类故障),无法凭自身动力出清正线线路,造成行车中断,需要组织状态良好电客车将故障车拖离所在线路的情况。对于工程车故障救援以及需要组织工程车担任救援任务的故障类型不作考虑。 1 救援组织原则 1.1时间控制原则 运营期间,列车在正线出现故障无法动车时,将造成行车中断,对全线运营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做好时间控制,将故障影响控制在可控X围内。 由于故障车地点不同,救援造成影响正线行车的时间亦随之不同,因此,救援应急处置影响时间以中断正线行车时间为评价标准。中断正线行车时间由以下部分组成:T中断时间=T故障处理时间+T连挂准备时间+T连挂时间 对于连挂准备及连挂流程,XX地铁司机有标准作业程序,完成时间基本固定不变,因此,故障处理时间是行车中断时间控制的关键变量。 XX地铁自开通以来,列车救援造成行车中断最长时间为45min,最短时间为11min。按照《XX地铁XX生产安全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规则》的规定,造成正线行车(上、下行正线之一)中断20min以上即为事件苗头,中断正线行车(上、下行正线之一)30min以上为一般事件。因此,列车故障救援中断正线行车的时间成为考核该应急事件处置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在充分总结以往救援经验的基础上,XX地铁致力于将救援应急处置的中断行车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以最大限度降低故障影响。 故障处理时间过短,则可能无法有效排除本不需救援的故障,导致影响扩大。但故障处理时间过长,又可能使救援中断时间过长,因此,XX地铁规定: XX地铁1、2、8号线电客车故障处理时间原则上为5min,其它线路原则上为6mm(APM系统除外);在故障处理期间,需要控制好各环节的时间点。以3号线为例,故障发生3min时组织后续列车清客,4min时即组织故障车尝试后端(司机室)动车(是否试后端视具体情况而定),6min时决定救援,各环节环环相扣,调度决策需及时、果断、节奏紧凑。 1.2 合理利用资源原则 当发生车辆故障需要组织救援时,需要合理调用资源,压缩各环节的完成时间。 l.2.1司机、车站等现场资源 调度员需要充分掌握司机、车站作业流程及人员配备,以便在救援组织时充分利用司机、车站等现场资源。如在折返站除故障车司机外,可充分利用司机轮值、接车/到达司机,提前安排支援司机上车,在换端尝试动车、切除气制动、清客等环节加快作业时间。可提前安排车站加派人员在站台待令,做好应急处理准备。

地铁车辆故障的处理和维修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74196286.html, 地铁车辆故障的处理和维修技术 作者:陈强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11期 摘; ;要:地铁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虽然,地铁运行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但是,如果不对地铁车辆的故障进行处理和维修,将会为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地铁车辆故障的处理以及维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地铁车辆故障处理以及维修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处理以及维修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车辆;故障处理;维修技术;方法策略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扩大以及地铁交通的普及,人们在享受地铁快速通行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地铁车辆运行的安全以及稳定。对地铁车辆进行故障的处理以及维修,有利于维护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使得地铁正常的班次调度不会受到影响。文章主要对我国地铁车辆运行中遇到的故障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维修处理建议,希望能够保证我国地铁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 1; ; 地铁运行过程常见故障 1.1; 按现象分类 按照现象可以将地铁车辆的故障分为以下几种:材料零件引起的故障、电路控制引起的故障、动力方面的故障等。在这几个方面地铁车辆所发生的故障与普通车辆基本相同。其中,材料和零件所引发的故障主要包括材料结构的损毁、零部件的磨损等。电路控制有关的故障主要包括控制失效或者异常。动力方面的故障包括噪声过大或者动力输出不稳定等。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地铁车辆发生故障的现象,来对其故障进行初步的判断。 1.2; 按性质分类 按照故障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铁故障分为破坏性故障、劣化性故障以及不规则故障3种。其中,劣化性故障是指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的某些功能降低,从而对车辆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破坏性故障是指由于地铁车辆零部件的破损,或者发生变形而不能使用,影响到地铁车辆的正常运行,包括齿轮的磨损以及轮毂的裂缝等;而不规则故障则是指由于电路控制故障,导致车门控制系统失灵、信息不能正常显示等[1]。 1.3; 按范围分类

动车组列车车门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

动车组列车车门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 动车组发车前车门出现故障,列车长应立即通知司机和随车机械师,由随车机械师处理,乘务员做好安全防护。列车运行中车门出现故障时,列车员应立即通知列车长、随车机械师到现场检查确认并处理。 列车长、随车机械师到现场前,列车员应坚守车门,禁止旅客靠近车门,做好安全宣传工作,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动车组自动开关门装置故障时,由司机使用对讲机通知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列车长负责组织乘务员手动开关门,随车机械师负责处理相关故障。 动车组到站时车门发生故障,列车员通过对讲机报告列车长,列车长立即通知司机和随车机械师,通过广播向旅客做好宣传解释,并组织乘务员分车厢手动开门,组织旅客下车。若手动开关车门无效,列车长应向车站报告车厢号,调整旅客等候上车位置,同时迅速组织旅客从非故障车门乘降,注意防止旅客拥挤或越站。 一、非正常情况的车门开启 1、在有电情况下司机释放车门,手动开门 (1)由司机释放车门,车门开关按钮亮起。 (2)按下所开车门的车门开关按钮。 (3)关门时,由司机复位集控关门。 2、在有电情况下的手动紧急开门 (1)用三角钥匙开关“本地操作”,黄灯亮起。 (2)用三角钥匙开关“开/关本地车门”,红灯亮起,在车门完全打开前不得松手。 (3)用三角钥匙插入“开/关本地车门”复位即可关门。 3、在无电情况下的手动开门 (1)打开车内紧急开门装置,按下红色手柄,用手拉开车门。 (2)关门时,手动开门把门合上,并用三角钥匙将内部开门装置中的锁芯复位。 二、动车组列车车门夹旅客

列车工作人员应在车门口做好宣传和提示,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列车长和随车机械师。工作人员应提醒旅客远离车门,更不得将头、手及身体伸出车门外。特别加强对携带儿童旅客、站台吸烟和散步旅客的安全提示,告诉旅客车站铃响必须登车。车站发车铃响完毕,列车员和列车长应对旅客乘降情况进行确认。每名列车员负责确认所值守车厢旅客乘降情况。确认旅客乘降完毕后,列车员必须通过客运对讲机向本组列车长汇报。在确认本组车旅客上下车完毕后,前进方向后组列车长需通过对讲机向前组列车长汇报“后列旅客乘降完毕”,前组列车长得到汇报后,再次瞭望确认全列旅客上下完毕后,方可通知司机关闭车门。 列车员发现车门夹旅客后应立即通知列车长,列车长应通过对讲机立即通知司机“××车门旅客被夹”,司机自动释放车门或按司机要求由乘务员手动开启指定车门。若列车已经启动,乘务员需在停车后经司机允许,方可手动开启指定车门。车门释放被夹旅客后,乘务员手动关闭车门。列车长和随车机械师一同检查确认车门正常关闭后,方可通知司机“车门正常关闭”。被夹旅客若受伤,应根据受伤情况通过广播寻医(车上无医生时由列车红十字救护员)进行现场救治,若需下车治疗,列车应编制记录交车站处理(若时间紧迫可后补记录及材料)。车门处理完毕后,应立即发车,不得因处理不及时而延误发车。开车后,列车长应收集两份以上旅客旁证材料及事故现场有关证据材料(包括文字和图片),同时尽快向段调度室、动车车队、动车台客调报告详细情况。列车长及乘务员应共同维护好车内秩序,避免车门夹旅客引发车内混乱,防止事件影响扩大。列车需防护时,列车长应听从司机的指挥,妥善处理有关事宜。

地铁车辆故障及维修技术分析 唐善辉

地铁车辆故障及维修技术分析唐善辉 发表时间:2019-09-21T22:52:15.2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唐善辉 [导读] 摘要: 地铁在各大城市中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们上班、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无拥堵、速度快等优势。 东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 地铁在各大城市中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为人们上班、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无拥堵、速度快等优势。然而,地铁车辆故障问题是需要被广泛关注内容,其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主要阐述地铁车辆故障及维修技术。 关键词:地铁车辆;故障处理;维修技术 引言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条件、运行区域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若地铁出现故障,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有关部门需给予地铁故障高度重视,重视日常的运维工作,对各类故障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分析,消除地铁车辆的故障隐患,优化城市化交通系统。 1 地铁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 1.1 按现象分类 地铁车辆的故障分类与普通车辆的基本相同,有材料零件引起的故障,还有电路控制有关的故障,另外还有动力方面的故障等。材料和零件引起的故障主要表现为材料结构损坏、零件磨损严重或变形等;电路控制有关的故障主要表现为控制异常或失效;动力方面的故障主要有噪音过大、输出不稳定等。 1.2 按性质分类 按照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地铁故障分为破坏性故障、劣化性故障和不规则故障三种。破坏性故障是指由车辆中的零件出现较严重的损坏,或者出现较大的变形,导致其不能发挥其原有功能,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比如齿轮磨损严重、轮毂出现裂缝等都属于常见的破坏性故障;劣化性故障指车辆的某些功能降低,这类问题有些可以忽略但有些必须引起重视,需要根据实际故障进行综合分析;不规则故障主要表现在与电路控制有关的故障,如车门控制系统失灵、PIS 不能正常显示信息等。 1.3 按范围分类 按照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故障分为局部故障和系统故障2种类型。局部故障顾名思义就是车辆的某个局部出现故障,但不影响其他部位正常运行,只需要对这一局部故障进行相应的维修处理,比如车门不能正常打开。而相对的系统性故障则是该类故障一旦发生会影响其他部位或者整个车辆无法运行,但是这类故障发生的概率较大,维修时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2 地铁车辆故障诊断 现阶段,对地铁车辆的故障诊断时最常用的就是FMEA诊断技术。使用该技术进行诊断时一般分为三部分:①确定需要诊断的故障部位。地铁车辆的故障相当的复杂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人工分析并解决故障将消耗大量的时间,因此需要借助该技术快速确定故障目标,并掌握故障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故障维修方案。②确定故障类型。该技术含有特定的故障诊断框架,能够快速确认故障的类型,大大提高了故障诊断的效率。③全面分析故障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该技术明确故障目标并诊断出类型后,还要了解故障所带来的危害,这样有利于维修人员全面掌握故障的信息,规划维修的进度,尽可能地保护车辆系统,并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车辆的安全可靠运行。 3 地铁车辆故障维修技术 3.1 地铁车辆故障维修模式 地铁车辆故障维修模式指的是该城市中全部的地铁维修,有利于维修部门、管理部门能够有效的实施监管。目前,我国采取的地铁故障维修模式为全效维修,也就是对地铁进行检修时首先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维修模块,防止人流高峰时可调度车辆不足,另外还能够节约维修资源和时间,大大提升了地铁车辆维修的效率。 3.2 地铁车辆故障维修技术 无论何种故障都应当采取有效的维修措施进行修复处理,因此合理的维修技术是消除故障的核心。当确定故障类型后,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①分析故障的状态,了解故障对维修技术的相关要求,从而不断优化维修方案,确保维修措施的可行、有效。②利用全维修模式进一步确定故障维修的范围,有时不同的维修模块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必须合理分配维修内容,尽可能的使维修简单化。维修技术只有应用到相应的故障中才能发挥其价值,因此还要有针对性的选择维修技术进行故障的处理。③维修人员应当全面搜集故障信息,并综合分析各模块的类型,合理分配人员,快速、准确地实施维修,对于较为复杂的故障还应当制定合理的维修周期,从而进一步提升地铁车辆的安全性能。④实施地铁车辆的维修时,应当结合相应的故障级别选取合适的维修措施,并结合数字模型提供的信息进一步确定故障维修的技术措施。⑤由于地铁故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维修时往往涉及到重组,这就需要利用全维修模式中的相互制约性,在确保维修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维修成本。 3.3 维修技术效益评估 维修技术效益评估时需要从维修方案、维修技术、维修成本等多方面展开评估。故障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前还应当充分结合以往的维修记录,不断调整优化当前故障的维修方案,并全面记录维修信息,同时还要不断总结故障的类型并提高维修技术,不仅丰富了地铁车辆维修的技术要点,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车辆长期处于安全状态。 3.4 故障车辆的救援 救援方式有两种:①通过正常的地铁车辆救援;②通过专门的工程救援车救援。当使用前者方式救援时,应当根据正常车辆和故障车辆的相对位置选取救援方法,有正常车辆前面牵引或者从故障车辆后面推送的方式。如果是正常车辆后面推送时,前面的故障车辆要有司机和有关的乘务人员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观察,并随时与后面的正常车辆保持联系。无论是牵引还是推送都需要充分发挥正常车辆的牵引制动力,如果有自动车钩,则根据故障地铁车辆的相对位置,打开连接处的塞门,然后向内通入空气,达到一定压力后故障车辆的停放制动就会自动消失。如果是半自动的车钩,则应当在通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后,手动连接故障车辆的风管,接着打开塞门,消除故障车辆的停放制动。当通过工程救援车进行救援时,一般选取工程内燃机车辆,但是这种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较差,所以这种救援方式的效率不高,在

天津地铁正线列车故障数据分析及应急处理

天津地铁正线列车故障数据分析及应急处理 正线列车故障发生较为频繁,列车故障的应急处理是地铁司机的培训重点。通过对一整年的列车故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客室门故障、空压机故障、VVVF故障为重点高发故障。针对以上车辆故障在故障处理时间、故障现象、故障处理流程等方面进行规范,地铁司机依照此处理故障程序进行故障判断和故障处理,可最大限度地将列车故障对正线运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标签:地铁;列车故障;数据分析;应急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高密度运转,列车行车时间间隔短,行车速度高,列车编组辆数多而具有较大的客流运输能力。地铁列车在长期的运行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地铁车辆构造复杂、技术密集、操作要求高,且地铁司机岗位多为单独作业,如果应急处理效率比较低,就会对正线运营造成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列车故障应急处理效率,有针对性的培训地铁司机处理故障能力,减少对正线运营的影响,文章对列车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并就重点高发故障的应急处理进行规范。 1 列车故障数据分析 通过对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的行车事件进行统计,全路网因设备故障(排除人为因素和天气因素)造成两分钟及以上晚点的行车事件共计252件,其中可由地铁司机处理的车辆故障84件,占总行车事件数的33.3%(各设备故障数见图1)。其中因车辆故障造成清客、救援的行车事件19件,占总清客、救援数的65.5%。 图1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设备类行车事件统计图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清客、救援等对正线运营影响最大的行车事件多由车辆故障引起,且具有较高的发生频率。 通过对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接报的车辆故障进行统计,全路网共计接报车辆故障121件(各车辆设备故障数见图2),其中84件为造成两分钟及以上晚点的行车事件,车辆故障引起的晚点发生率为69.4%,若在某些故障发生时,地铁司机处理及时得当,可降低由车辆故障引起的晚点数量,从而有效减少运营中断的时间,由此可见培训和巩固地铁司机处理故障方面技能的重要性。 图2 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车辆故障接报统计图 由图2统计可以看出,客室门故障数为62件,经统计其中44件为造成两分钟及以上晚点的行车事件,占总车辆故障引发晚点数的52.4%。在车辆故障引发的清客、救援行车事件中,客室门故障、空压机故障、VVVF故障是主要原因。 2 列车故障应急处理

XX地铁应急预案

xx 线车辆专业运营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总则 运营突发事件是指在运营线路、车场内发生人员伤亡、火灾或因车辆、设备故障及损坏、大客流冲击、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其它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正常情况。 为做好XX 线运营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及时、有序、快速、高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第一章先期处置 第一节地铁列车发生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 1. 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应本着:先保证乘客安全,尽量疏散乘客,再进行列车救援,尽最大可能减少运营损失的原则。 2. 对于列车小故障或可在运营期间乘务司机排除的故障,乘务司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影响行车,乘务司机按预案进行及时处置,并报告行调,若不影响行车,应继续运营,待运营结束后回库检修。 3. 对于乘务司机无法处理且影响列车运营的故障,在接触网故障或者列车故障,致使列车无法牵引时,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

下,乘务司机应将主控手柄回到零位,利用列车速度或坡度使列车尽量滑行到最近的车站或平直的线路上,乘务司机应及时报告行调。 4. 若有危及行车安全等故障发生时,应报告行调,通知检修人员上车进行抢修。若故障较大,检修人员在车辆运营的过程中不能处理的,乘务司机应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理。同时乘务司机应尽量将列车停靠在站台上,或平直的线路上,对于较大的故障,乘务司机应做好等待救援的准备。 5. 如果列车故障,需要抢修人员上车顶进行作业时,乘务司机应向行调申请接触网停电,现场进行验电接地后放准上车顶作业。 6. 当列车出现故障,影响正点时,乘务司机应向乘客做好安抚和解释工作;如果需要进行救援工作时,还应做好乘客的疏导工作。 第二节地铁列车救援管理组织 1、车间级应急响应机制: 1)乘务应急抢险小组 XX线组长:乘务段段长

地铁车辆车门系统检修分析

地铁车辆车门系统检修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28T10:25:47.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代志军[导读] 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天津 300222 摘要: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地铁先后发生很多事故。很多事故都与车门系统故障有关,因此,分析地铁车辆车门系统以及解决其故障有利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 关键词:地铁车辆;车门;故障分析;调节 1 车门动作原理简述 压缩空气经过门控电磁阀的控制,作用于驱动气缸活塞,再由活塞杆带动由钢丝绳、绳轮、防跳绳、滚轮和导轨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使两门叶同步反向移动,完成车门的开/关动作。南京地铁 1 号线车辆所使用的客室车门,为外推式双开塞拉门(RLS-E2)。每辆车上设置了 10 个双页门,每侧5个,呈对称布置。 所有车门均为微处理器电子控制,客室车门由被激活端司机通过按钮进行开、关控制。因为它采用了电机驱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故要求车门调节必须精确到位。由于列车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并且车门也要往复的开关,加之正常磨耗及人为因素,致使车门的各项几何尺寸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使车门产生各种故障,所以对车门尺寸进行定期地调整则显得尤为重要。南京地铁在2011年的运营中,车门故障发生的比例占车辆全体故障的 20%左右(前期 15%~17%,后期占8%),通过故障分析,统计其故障的重点部件及其所占比率。 2 车门机械结构及故障维修内容 2.1 驱动气缸 驱动气缸是车门系统的主要部件,使执行开/关门动作的执行元件,由压缩空气推动其活塞运动,再通过机械传动系统将推力传递至门叶。驱动气缸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车门的开/关动作是否可靠。驱动气缸为双重活塞、双作用式结构,其活塞可以等效简化为如下所述的模型:对称的带有台阶的非等直径的活塞,即:活塞两侧直径为20Inlll,中部为40Inln;其气缸的内径也是非等直径的,两端头的公称内径为20,,中间为40咖。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活塞变速运动,在车门打开和关闭的瞬间速度降低而形成缓冲,可以起防止夹伤乘客以及降低冲击噪声的作用。对驱动气缸进行如下故障维修:(l)清洗气缸缸体及其所有零部件; (2)检查缸体和活塞组件的滑动接触部位; (3)更换所有橡胶圈、橡胶垫; (4)更换所有缓冲弹簧; (5)检查连接气管的接头及其密封套; (6)润滑气缸的缸体内壁、活塞杆、活塞、橡胶圈的滑动接触部位; (7)将气缸接入检测试验台,检查气缸的动作和缓冲功能; (8)检查气缸是否漏气。 2.2 门控电磁阀 门控电磁阀是由3个两位三通电磁阀(MVI、M叭、M姚)、4个节流阀和两个快速排气阀的集成阀。MVI、MVZ和MV3电磁阀分别为开门、关门和解锁电磁阀。4个节流阀的功能分别为调解开门速度、关门速度、开门缓冲和关门缓冲。两个快速排气阀的功能是:主气缸两端排气管通过快速排气阀排向大气。它相当于一个双向选择阀,它的排气口是常开的,当驱动气缸通过它充气时,其阀芯将排气口关闭。对门控电磁阀进行如下故障维修: (1)用无油压缩空气对阀体及其零部件进行清洁; (2)更换所有芯阀的橡胶密封件; (3)检查所有调节螺栓的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则更换; (4)检查所有阀芯的磨损情况,若磨损严重则更换; (5)检查钢丝挡圈是否损坏,若损坏则更换; (6)检查快速排气阀的消声板、塑料垫圈和弹簧是否损坏,若损坏则更换; (7)将维修后的电磁阀在试验台上进行试验,检测其功能是否正常。 2.3 机械传动系统 机械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将驱动气缸活塞杆的运动传递至两扇门叶,使车门动作。机械传动系统是由钢丝绳、绳轮、防跳轮、滚轮和上下导轨组成。活塞杆的端头与一扇门叶及钢丝绳的一边相连接,而另一扇门叶与钢丝绳的另一边相连接,则使门叶在活塞杆运动时,能同步反向移动。每扇门叶的顶部装有两个尼龙防跳轮和两个尼龙滚轮,通过滚轮吊嵌在C字形的导轨内,只要合适地调整好防跳轮与导轨的间隙,就可使门叶平稳地灵活滑动。防跳轮与导轨的间隙一般调整为:在车两端的车门为0一0.3llun,而在中间车门为O一0.Slnlll,若门叶在运动时有跳动现象,则可适当减小其间隙,但要保证车体在承担最大载荷时,即车体有一定挠度是,车门也能正常地开/关。上下导轨用来支撑和引导车门运动。对机械传动系统进行如下故障维修: (1)用抹布和中性清洁剂清洁导轨和所有其他零部件; (2)检查导轨工作表明是否磨损或腐蚀,导轨安装是否松动或变形: (3)更换所有尼龙防跳轮、滚轮和绳轮; (4)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断股或拉毛的情况,检查钢丝绳头部的螺纹是否损坏; (5)用专门润滑剂润滑钢丝绳。 3 关门限位开关S1

浅谈地铁列车故障救援的组织措施

浅谈地铁列车故障救援的组织措施 摘要: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旨在讲述列车故障救援行车组织方案,根据既有设备、线路特点、文本规章,研究在正线任何地点发生列车故障救援时如何进行救援行车组织,以确保运营安全、提高效率,减小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列车救援、行车组织 1、列车救援的原则 在运营期间,正线载客列车故障,而不能动车,应遵循如下处理原则: 1.1 客车故障情况下行车组织由OCC(控制中心)全权负责,故障的判断和处理由客车司机全面负责,客车运用调度员有责任指导司机处理故障,行车调度接到司机的车辆故障报告后,应及时通知车场值班主任。 1.2 客车司机对客车故障的初步处理时间为3分钟,客车司机确认无法处理或3分钟后还无法动车时,客车司机向DCC运用调度员提出技术支援的请求,同时仍可以继续处理故障。 1.3 正线客车的故障处理总时间原则上控制在8分钟,如仍不能动车时,由OCC控制主任确定处理办法,当决定救援时,客车司机做好救援的防护及连挂的准备工作。若需使用紧急牵引模式时,按规定程序和速度要求运行。 1.4 OCC在组织电客车救援时,原则上按正向方式救援,特殊情况下由行车调度决定救援方式,需要时提前通知相关车站做好列车引导员准备。 2、列车救援的关键点 2.1 如故障列车迫停于区间时,报送位置以列车前进方向头端百米标为停车位置。 2.2 客车担任救援列车时,必须在车站组织清客,空车前往救援。如客车在区间 不能空车前往救援时,需组织故障列车和救援列车在最近的车站清客。车站在接到行车调度通知列车在站台故障扣车超过3分钟时,车站做好清客准备工作。 2.3列车停在站内救援时,应先进行清客处理。如列车停在区间,则应由救援列车推送/牵引被救援列车到车站后进行清客。

某地铁应急救援预案

xx线车辆专业运营突发事件 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总则 运营突发事件是指在运营线路、车场发生人员伤亡、火灾或因车辆、设备故障及损坏、大客流冲击、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其它异常原因造成影响运营的非正常情况。 为做好XX线运营突发事件的防与处置,确保抢险救援工作

的及时、有序、快速、高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支持和保障经济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第一章先期处置 第一节地铁列车发生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 1.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应本着:先保证乘客安全,尽量疏散乘客,再进行列车救援,尽最大可能减少运营损失的原则。 2.对于列车小故障或可在运营期间乘务司机排除的故障,乘务司机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影响行车,乘务司机按预案进行及时处置,并报告行调,若不影响行车,应继续运营,待运营结束后回库检修。 3.对于乘务司机无法处理且影响列车运营的故障,在接触网故障或者列车故障,致使列车无法牵引时,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乘务司机应将主控手柄回到零位,利用列车速度或坡度使列车尽量滑行到最近的车站或平直的线路上,乘务司机应及时报告行调。 4.若有危及行车安全等故障发生时,应报告行调,通知检修人员上车进行抢修。若故障较大,检修人员在车辆运营的过程中

不能处理的,乘务司机应根据相应的应急预案处理。同时乘务司机应尽量将列车停靠在站台上,或平直的线路上,对于较大的故障,乘务司机应做好等待救援的准备。 5.如果列车故障,需要抢修人员上车顶进行作业时,乘务司机应向行调申请接触网停电,现场进行验电接地后放准上车顶作业。 6.当列车出现故障,影响正点时,乘务司机应向乘客做好安抚和解释工作;如果需要进行救援工作时,还应做好乘客的疏导工作。 第二节地铁列车救援管理组织 1、车间级应急响应机制: 1)乘务应急抢险小组 XX线组长:乘务段段长 XX线副组长:乘务副段长 XX线成员:安全员、车场调度工班、工程车班及当值车队长 2)车辆应急抢修小组 XX线组长:车辆段段长 XX线副组长:车辆段副段长

地铁车站大客流危机公关应急预案

地铁车站大客流危机公关应急预案 一、地铁车站大客流应急服务 (一)启动条件:突发性大客流即因地铁周边环境影响,或因设备故障导致设备能力不足等不可预见的情况造成突发性进/ 出站客流增大,超过车站设备承受能力的情况。 (二)信息发布部门:地铁控制中心。 (三)应急处理部门:受影响车站。 (四)现场客运组织: 车站发生突发性大客流时,由站长或值班站长负责现场客运组织,安排、监督各岗位的职责实施情况。 1.根据“三级客流控制”的原则,站长或值班站长在车站出入口、入闸机组、站厅与站台的楼梯/ 扶梯处进行客流控制; 2.站长或值班站长及时了解产生突发客流的原因、规模,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合理安排岗位;3.车站行车值班员及时播放相应的广播疏导乘客; 4.值班站长及时组织人员维持秩序,理顺购票队伍,增设兑零点, 对乘客做好疏导、服务 工作; 5.票亭减缓兑零速度; 6.行车值班员监控15 分钟进站客流变化。如车站现有人员无法应付突发性大客流时,值班站长组织驻站人员参与客流控制,同时安排行车值班员通知公安,报告行调请求支援;7.出现特大客流时,车务部门应立即请示运营总部,要求调派列车直达特大客流车站进行增援; 8.站台拥挤时,值班站长立即安排其他岗位员工或支援人员到站台维持候车秩序,对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扶梯处进行第一级客流控制,先让下车乘客出站,再放坐车的乘客进入站台,控制进站的乘客人数。行车值班员及站台员工利用广播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时加强对站台乘客候车动态及站台屏蔽门工作状态的监控; 9.若因设备故障,造成列车晚点,车站乘客拥挤时,车站值班站长安排行车值班员及时通知公安协助,安排巡视岗/ 客运值班员在出入口、票亭及进闸机前摆放立柱告示,告知购票进闸的乘客客车延误信息。同时做好退票和公交接驳的准备工作; 10.由于特殊气象(如,暴雨)导致突发性大客流时,车站值班站长及时安排员工做好滞留乘客的疏散。 11.需调整本站员工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时,由站长/ 值班站长根据现场情况组织安排;需 抽调其他车站临时支援人员时,由站长/ 值班站长报车务部门生产管理人员,由车务部门生产管理人员协调人员配置。 (五)结束条件 车站客流有效缓解,恢复正常,站长或值班站长报告地铁控制中心,经地铁控制中心同意后宣布结束预案的实施,各岗位员工恢复正常工作,临时支援人员在现场指挥的安排下回原车站/ 原岗位。 二、地铁车站大客流广播信息 车站大客流一般由行车晚点、重大节假日等原因引起,故可参照第一章第一节《行车晚点广播信息》进行广播疏导。 三、地铁车站大客流新闻通稿 记者月日从地铁公司获悉,地铁公司针对广交会期间(春节、元旦等重大 节假日)出现的大客流,采取系列大客流疏散方案、增设售票点、人多派发指引图和增派服务

地铁车辆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研究探讨

地铁车辆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技术研究探讨 摘要:目前,地铁车辆运行处于低效率状态。由于 地铁车辆建设期间存在诸多隐患,加之车辆本身存在问题,所以,地铁车辆的通运并没有达到安全、可靠的标准,很容易出现车辆故障,进而影响地铁交通系统的运营质量。为了排除地铁车辆故障的干扰,需准确诊断地铁车辆故障,规范维修技术的应用,从而体现维修技术在地铁车辆故障中的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地铁车辆常见故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对维修技术作了相关的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铁;故障分析;维修技术 言:对于地铁车辆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技术,不能单 纯地以定期检修为重点,还要符合地铁车辆的运行需求,从而提升地铁车辆的运行效率。通过分析地铁车辆故障,提出了维修技术的应用方法。 1地铁车辆维修的主要影响因素 1.1 经济因素企业的经济实力是企业进行维修资源配置的基础条件,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维修资源配置受到了企业的经济实力的制约,由于各个城市轨道交通的资金来源、资金数量、融资方式、政府补贴数额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受到的经济收益的约束,可能会选择相对经济的维修资源配置模式,来满足地铁车辆的维修需求,达到保障安全运营的目的。 1.2 制度因素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 的、调 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俗、法律、戒律、规章等制度的总和,制度因素是维修资源配置的约束条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而言,制度因素是指车辆的检维修制度,检维修制度是车辆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而重要的保证,也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体制以保证车辆检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检维修制度对车辆的修程的类型和等级、实施维修的车辆运行公里或时间、完成修程的

地铁故障应急处理举措论述

地铁故障应急处理举措论述 发表时间:2019-09-04T10:27:02.7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张鑫 [导读] 才能有效的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地铁故障应急处理程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在地铁行使的过程中,地铁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地铁故障问题,对于地铁在行驶的过程中,导致地铁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出现故障的同时也会影响着乘客的人身安全,对于地铁故障出现的问题应该进行紧急处理,明确地铁控制中心的责任,在出现地铁故障的过程中,应该制定及时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的保证地铁的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地铁故障应急处理程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地铁故障;应急处理;措施 1地铁故障应急处理程序 地铁车站的建立是为了能够是人们的出行方便,现阶段,人口的急剧增加,地铁交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地铁安全出行的问题成为了当前人们的热点讨论话题。对于地铁出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地铁行使的过程中,地铁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地铁故障问题,对于地铁在行驶的过程中,导致地铁出现故障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出现故障的同时也会影响着乘客的人身安全,对于地铁故障出现的问题应该进行紧急处理,在进行地铁故障处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分情况进行故障的分类,总体来说,分为影响运营以及不影响运营两大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如图1所示为地铁故障应急处理: 图1 地铁故障应急处理 1.1不影响运营的故障应急处理程序 (1)地铁在运行的过程中,在出现故障时,发现故障人员应该根据真实情况进行向地铁操作总指挥的总部进行相应的汇报,汇报人应该根据真实情况进行汇报,专业人员在进行查看,是否属于设备故障问题,属于故障问题的情况,维修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是设备故障问题维修人员就要进行相应的故障级别判断,对于故障的级别可以分为普通级别以及紧急级别。 (2)对于普通级别的地铁故障分析中,要根据专业的技术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故障还应该进行故障分类,其中地铁的故障分类分为机电部门、供电部门等,在故障判断的过程,根据专业分析的故障级别进行相应的分类,另外,还应该结合当日的值班人员进行相应的,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对故障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理。 (3)在地铁故障已经修复完成后,应该对地铁故障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将原有的故障编号进行相应的撤销,并做好相关的地铁故障记录。 1.2影响运营的故障应急处理程序 (1)在出现故障时,发现者应该根据真实情况进行向地铁操作总指挥的总部进行相应的汇报,专业人员查否属于设备故障问题,属于故障问题的情况,维修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判断,设备故障问题维修人员就要进行相应的故障级别判断,对于故障的级别可以分为普通级别以及紧急级别。紧急级别的故障要进行颁布抢修抢险的指令,并结合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工作抢修。 (2)在接到抢修抢险的指令后,相关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进行共同的配合,并制定相关的抢修故障方案,维调在接收到抢修的方案之后,积极的进行工作协调,并按照抢修方案进行地铁故障的抢修,同时,加强机电、供电系统的相互配合,积极的开展工作的进程。抢修开始后,维调应该及时了解抢修情况,对现场的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直至问题解决。 (3)在地铁故障抢修完成后,应该对地铁故障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做好相关的地铁故障记录[1]。 2地铁故障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 (1)在进行地铁故障抢修的过程中,由于相关规定的复杂性,加上流程的环节繁琐化,导致了地铁故障环节处理流程过多,拖延了地铁故障抢修的时间性,对于故障抢修的环节是比较多的,这一现象虽然降低了各个部门的工作量,但是以及的影响了地铁抢修的速度,在抢修这一过程中,对专业技术的要求是非常大的,维调在进行判断故障的过程中,一旦判断失误就会造成信息传递的速度降低。从而影响工作的时间以及效率[2]。 (2)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责任过于分散,在工作责任落实的不到位,严重的影响着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的效率,在承担责任上造成推卸责任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建立故障小组,将每个成员的工作落实到位,根据参与地铁故障人员进行相应的故障负责,实施跟踪地铁故障的处理责任。 (3)对于部门的责任要进行明确的划分,对地铁控制中心的责任要进行明确控制,协调,是控制中心在故障处理中最主要的职责。紧急任务在下发后,故障小组的人要进行及时的情况了解,故障小组的人应该由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控制中心要对故障小组的人员进行及时的故障信息处理,帮助故障小组人员及时的对地铁故障设备处理。如图2所示为地铁控制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