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42-转变成Cr2O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转化成AgSCN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3)无影响。因AgBr的溶解度小于AgSCN,则不会发生沉淀的转化作用。

(4)偏低。因AgCl 强烈吸附曙红指示剂,使终点过早出现。

(5)无影响。因AgI 吸附I -的能力较曙红阴离子强,只有当[I -]降低到终点时才吸附曙红阴离子而改变颜色。

5. 称取NaCl 基准试剂0.1173g ,溶解后加入30.00 mLAgNO 3标准溶液,过量的Ag +需要

3.20 m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已知20.00 mLAgNO 3标准溶液与21.00 mLNH 4SCN 标准溶液能完全作用,计算AgNO 3和NH 4SCN 溶液的浓度各为多少?

解:设AgNO 3和NH 4SCN 溶液的浓度分别为3AgNO c 和SCN NH c 4

由题意可知:

20

2143

=SCN NH AgNO C C 则过量的Ag +体积为:(3.20×20)/21=3.048 mL

则与NaCl 反应的AgNO 3的体积为30-3.0476=26.95 mL

因为n Cl-=n Ag+=

mol 002000.044.581173.0= 故L mol V n c AhNO Cl AgNO /07421.01095.26002000.03

33=?==-- S C N NH c 4=?21

203AgNO c =0.07067 mol/L 6.称取NaCl 试液20.00 mL,加入K 2CrO 4指示剂,用0.1023 mol/L AgN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7.00 mL 求每升溶液中含 NaCl 若干克?

解:题意可知

Cl -+Ag +=AgCl

L mol V cV c NaCl AgNO NaCl /1363.01000.201000.271023.0)(3

33

=???==-- m NaCl =(cM)NaCl =0.1363×58.5=7.974 g/L

7.称取银合金试样0.3000g ,溶解后加入铁铵矾指示剂,用0.1000mol/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3.80mL ,计算银的质量分数。

解:由题意可知n Ag =n NH4SCN =0.1000×0.0238=0.00238mol

AgNO 3﹪=(n Ag ×M Ag )/m s =(0.00238×107.8682)/0.3000=85.58﹪

8.称取可溶性氯化物试样0.2266g 用水溶解后,加入0.1121mol/LAgNO 3标准溶液30.00mL 。过量的Ag +用0.1185mol/L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6.50mL ,计算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解:据题意:

与可溶性氯化物试样作用的AgNO 3的物质的量为:

mol n n n SCN NH AgNO Cl 002593.01050.61185.01000.301121.033$3=??-??=-=---

%56.40%1002266

.045.35002593.0%=??==---s Cl Cl Cl m M n W

9. 用移液管从食盐槽中吸取试液25.00mL,采用莫尔法进行测定,滴定用去0.1013mol/LAgNO 3标准溶液25.36mL 。往液槽中加入食盐(含NaCl96.61%)4.5000 kg ,溶解后混合均匀,再吸取25.00mL 试液,滴定用去AgNO 3标准溶液28.42 mL 。如吸取试液对液槽中溶液体积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计算液槽中食盐溶液的体积为若干升?

解:分析题意,加入食盐后用去溶液的体积与原用去溶液的体积之差,即为滴定加入

4.50g 食盐溶液的体积.

设液槽中食盐溶液的体积V,据题意:

44.581000500.4%61.96??=25

)36.2542.28(1013.0-?V 解之得V=6000 L

10.称取纯KIO X 试样0.5000g ,将碘还原成碘化物后,用0.1000mol/LAgNO 3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3.36mL 。计算分子式中的x 。

解:依题意:3AgNO I KIO n n n x ==-=0.1000×0.02336=0.002336 mol

即:x

16127395.0++=0.002336 解之得x=3

11.取0.1000mol/LNaCl 溶液50.00mL,加入K 2CrO 4指示剂,用0.1000 mol/LAgNO 3标准溶液滴定,在终点时溶液体积为100.0ml,K 2CrO 4的浓度5×10-3mol/L 。若生成可察觉的Ag 2CrO 4红色沉淀,需消耗Ag +的物质的量为2.6×10-6 mol ,计算滴定误差。

解:滴定误差等于

ep CrO Ag Cl Ag Ag TE ][][][42-++-+= (1)

式中42][CrO Ag Ag +

表示形成Ag 2CrO 4所消耗的Ag +浓度,它等于消耗的Ag +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42][CrO Ag Ag +=2.6×10-6/0.1000=2.6×10-5 mol/L (2)

L m ol CrO K Ag AgCrO sp /100.210

0.5100.2][][531224,4

----

+?=??== (3) L mol Ag K Cl AgCl

sp /100.9100.2108.1][][6510

,---+-?=??== (4) 将(2)(3)(4)式之值代入(1)式。

TE=2.0×10-5+2.6×10-5-9.0×10-6=3.7×10-5 mol/L

%074.0%100100.10010

00.501000.0107.3)(%3

3500,=?????===---V V c TE c TE

TE NaCl ep NaCl 12.取0.1000mol/LNaCl 溶液30.00ml,加入0.1000mol//LAgNO 3溶液50.00mL ,以铁铵矾作指示剂,用0.1000mol/LNH 4SCN 溶液滴定过量的Ag +,在终点时Fe 3+的浓度为0.015mol//L 。因为没有采取防止AgCl 转化成AgSCN 的措施,滴定至稳定的红色不再消失作为终点。此时FeSCN 2+的浓度为6.4×10-6mol/L.计算滴定误差。已知FeSCN 2+的形成常数K=138

解 滴定误差等于

TE=[Ag +]-[SCN -]-[FeSCN 2+]-[Cl -] (1) [SCN-]=][][32++Fe K FeSCN =015

.0138104.66

??-=3.1×10-6 mol/L (2) [Ag+]=][.-SCN K AgSCN SP =612

10

1.3100.1--??=3.2×10-7 mol/L (3) [Cl -]=][.+Ag K AgCl

SP =710

102.3108.1--??=5.6×10-4 mol/L (4) TE=[Ag +]-[SCN -]-[FeSCN 2+]-[Cl -]=3.2×10-7-3.1×10-6-6.4×10-6-5.6×10-4=-5.710-4 mol/L %9.1%10000.2000.5000.3000

.301000.0107.5)(%400,-=?++??-===-V

V c TE c TE

TE NaCl ep NaCl 13.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是什么?

答:要求沉淀要完全、纯净。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溶解度要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变为称量形式。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沉淀的组分必须符合一定的化学式、足够的化学稳定性、尽可能大的摩尔质量。

14.解释下列名词:

沉淀形式,称量形式,固有溶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聚集速度,定向速度,共沉淀现象,后沉淀现象,再沉淀,陈化,均匀沉淀法,换算因数。 答:沉淀形式:往试液中加入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沉淀称为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所得沉淀。

固有溶解度: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以分子状态或离子对状态存在的活度。

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以增大构晶离度,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效应。

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盐类的存在,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加的现象。

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

配位效应:溶液中存在能与沉淀构晶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剂时,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

聚集速度:沉淀形成过程中,离子之间互相碰撞聚集成晶核,晶核再逐渐长大成为沉淀的微粒,这些微粒可以聚集为更大的聚集体。这种聚集过程的快慢,称为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按一定的晶格排列成晶体的快慢,称为定向速度。

共沉淀现象:在进行沉淀时某些可溶性杂质同时沉淀下来的现象。

后沉淀现象:当沉淀析出后,在放置过程中,溶液中的杂质离子漫漫在沉淀表面上析出的现象。

再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之后,重新溶解,再加入沉淀剂进行二次沉淀的过程。

陈化:亦称熟化,即当沉淀作用完毕以后,让沉淀和母液在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称为陈化。

均匀沉淀法:在一定条件下,使加入沉淀剂不能立刻与被测离子生成沉淀,然后通过一种化学反应使沉淀剂从溶液中慢慢地均匀的产生出来,从而使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地、均

匀地析出。这种方法称为均匀沉淀法。

换算因数:被测组分的摩尔质量与沉淀形式摩尔质量之比,它是一个常数。若分子、分母中主体元素的原子数不相等,应乘以适当的系数,这一比值称为“换算因数”,亦称“化学因数”。

15.活度积、溶度积、条件溶度积有何区别?

答:活度积: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各构晶离子活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此常数称为活度积常数,简称活度积,用K ap表示之。

溶度积:在一定温度下,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各构晶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此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 sp表示之。

条件溶度积:在沉淀平衡的过程中,构晶离子在溶液中各型体的总浓度之积,用K’sp 表示之。

当溶液中离子强度很小时,K ap=K sp若溶液中离子强度大时,则两者不相等,而是K ap 小于K sp。

16.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和配位效应。此外还有温度、溶剂、沉淀颗粒的大小和沉淀的结构等。

17.简述沉淀的形成过程,形成沉淀的类型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在难溶化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构晶离子互相碰撞而形成晶核,其它构晶离子向晶核扩散并吸附于晶核(异相成核则为外来杂质微粒)之上,便逐渐成长为晶体。

形成沉淀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晶体沉淀、凝乳状沉淀和无定形沉淀。若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小时,沉淀速度很慢,沉淀主要是异相成核过程,从而可得到较大的沉淀颗粒,即晶体沉淀。若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大时,沉淀速度快,沉淀是异相成核与均相成核同时进行,从而可得到较小的沉淀颗粒,即凝乳状沉淀或无定形沉淀。

18.BaSO4和AgCl的K sp相差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沉淀,为什么所得沉淀的类型不同?

答:因为BaSO4形成晶核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为1000,AgCl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则为5.5,所以虽然两者的k sp基本相等,但当加入沉淀剂时BaSO4不易超过其Q/S,不致产生太多的晶核,故生成较大的沉淀颗粒;而AgCl则容易超过其Q/S,易形成大量的晶核,所以沉淀颗粒非常微小,而形成凝乳状沉淀。

19.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沉淀的纯度?

答: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有:共沉淀现象(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生成混晶)和后沉淀现象。

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有:选择适当的分析程序、降低易被沉淀吸附的杂质离子浓度、选择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洗涤、及时进行过滤分离,以减少后沉淀、进行再沉淀和选择适宜的沉淀条件。

20.说明沉淀表面吸附的选择规律,如何减少表面吸附的杂质?

答:第一吸附层的吸附规律是:首先吸附构晶离子,其次是与构晶离子的半径大小相近、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

第二吸附层的吸附规律是:电荷数越高的离子越容易被吸附;与构晶离子能形成难溶或溶解度较小的化合物的离子容易被吸附。

此外沉淀的总表面积越大、杂质离子浓度越大吸附杂质越多,温度越高吸附杂质越少。

减少表面吸附杂质的办法:(1)选择适当的分析程序;(2)降低易被吸附的杂质离子浓度;(3)用适当的洗涤剂进行洗涤;(4)必要时进行再沉淀;(5)选择适当的沉淀条件。21.简要说明晶形沉淀和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答: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并加入沉淀剂的稀溶液;在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沉淀剂以进行沉淀;沉淀作用应在热溶液中进行;沉淀之后进行陈化。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沉淀作用应在比较浓的溶液中进行,加沉淀剂的速度也可以适当快一些;沉淀作用应在热溶液中进行;在溶液中加入适当的电解质;不必陈化;必要时进行再沉淀。

22.为什么要进行陈化?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陈化?

答:初生成的沉淀颗粒有大有小,而大颗粒的溶解度比小颗粒小,经陈化之后,小的沉淀颗粒的溶解,大的沉淀颗粒长的更大;另外还可以使亚稳态晶型沉淀变成稳态晶型沉淀,使不完整的晶体沉淀变成完整的晶体沉淀,因而减少杂质含量,便于过滤和洗涤,所以要进行陈化过程。

当有后沉淀现象发生时,陈化反应增加杂质的含量;对于高价氢氧化物陈化时会失去水份而聚集的十分紧密,不易洗涤除去所吸附的杂质。所以在上述情况下,沉淀完毕应立即过滤,不需要进行陈化。

23.均匀沉淀法有何优点?

答:均匀沉淀法使沉淀剂从溶液中缓慢地、均匀地产生出来,避免了沉淀剂局部过浓的现象,因而过饱和不致超过临界过饱和比太多,产生的晶核较少,易于过滤和洗涤。

24.有机沉淀剂较无机沉淀剂有何优点?有机沉淀剂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有机沉淀剂有以下优点:(1)选择性高(2)沉淀的溶解度小,有利于被测组分的沉淀完全;(3)沉淀吸附杂质少;(4)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则同样量的被测物质可以得到质量更多的沉淀,减少称量误差。

有机沉淀剂必须具备的条件:能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必须具有酸性基团如:-COOH、-SO3H等,还必须具备含有配位原子的碱性基团如-NH2、>C=O等.生成缔合物的沉淀剂必须在溶液中能够电离出大体积的离子,这种离子与被测离子带有异性电荷,而结合成缔合物沉淀。

25.有机沉淀剂一般有哪些类型?反应机理如何?

答:有机沉淀剂分为螯合物和缔合物两种类型。

生成螯合物的沉淀剂的酸性基团上的H+被被测金属离子置换而形成盐,沉淀剂的碱性基团中的配合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键,因而形成螯合物沉淀。

生成缔合物的沉淀剂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离子,这种离子与被测离子结合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缔合物沉淀。

26.称取纯BaCl2·2H2O试样0.3675g,溶于水后,加入稀H2SO4将Ba2+沉淀为BaSO4,如果加入过量50﹪的沉淀剂,问需要0.50 mol/L的H2SO4溶液若干毫升?

解:设等量沉淀BaCl2需要0.50 mol/L的H2SO4溶液V0 mL

BaCl2?2H2O+H2SO4==BaSO4↓+2HCl+2H2O

1 1

0.3675/244.3 0.50V0

解之,V0=3.0 mL

过量50%沉淀剂时,需H2SO4之体积为V mL

V=V0(1+50%)=3.0×(1+50%)=4.5mL

27.计算BaSO4的溶解度。(1)在纯水中;(2)考虑同离子效应,在0.10mol/LBaCl2溶液中;(3)考虑盐效应,在0.10mol/LNaCl溶液中;(4)考虑酸效应,在2.0mol/LHCl溶液中(5)考虑络合效应,在pH=0.010mol/LEDTA溶液中.

解:(1)设BaSO4在纯水中之溶解度为S1

则[Ba 2+]=[ SO 42-]= S 1

K sp =[Ba 2+][ SO 42-]= S 12

所以S 1=10101.1-?=sp k

=1.05×10-5mol/L

(2)设BaSO 4在0.10mol/LBaCl 2溶液中之溶解度为S 2.

则[ SO 42-]= S 2 [Ba 2+]=0.10+S 2

因为S 2<<0.10

所以[Ba 2+]=0.10

K sp =[Ba 2+][ SO 42-]=0.10S 2

S 2=K sp /0.10=(1.1×10-10)/0.10

=1.1×10-9mol/L

(3)设BaSO 4在0.10mol/L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为S 3

首先计算溶液中的离子I 。

I=0.52i i Z C ∑

=0.5(0.10×12+0.10×12)=0.10

由教材附录中查得当I=0.1时活度系数分别为

38.02=+

Ba γ -

24SO γ=0.355 则 S 3=-

+242SO Ba sp

K γγ(实际附录中的为) =355

.038.0101.110

??- =2.86×10-5mol/L

(4)设BaSO 4在 2.0mol/LHCl 溶液中之溶解度为S 4。由教材附录中查的H 2SO 4的Ka 2=1.0×10-2.

则[Ba 2+]=S 4

[SO 42-]+[HSO 4-]= S 4

HSO 4-H ++SO 42-

]

[]][[4242--+=HSO SO H K a ∴ 2244]][[][a K SO H HSO -+-= 代入上式

43422

42224

100.50.2100.1100.1][][S S S K H K SO a a ??=?+??=?+=---+-

K sp =[Ba 2+][SO 42-]

= S 4×5.0×10-3 S 4

所以S 4=3100.5-?sp

K

= 310

10

0.5101.1--??=1.5×10-4mol/L (5)已知K BaY =107.86 )(4BaSO sp K =10-9.96

pH=8.0时 27.2)(10=H Y α

溶液中的平衡关系为

BaSO 4=Ba 2++SO 42-

||

HY = Y + H

||

BaY

考虑酸效应和络合效应后,BaSO 4的溶解度为

S=[Ba 2+]=[SO 42-]

[Ba 2+][SO 42-]=BaY BaSO sp BaSO sp K K α?=)('

)(44 [Y]=27.427.2)(/1010

01.0][-==H Y a Y αBa(Y)=1+K BaY [Y]=1+107.86×10-4.27=103.59 S =418.359.396.9106.6101010---?==?mol/L

28.计算在pH=2.00时的CaF 2溶解度。

解:设CaF 2的溶解度为S,由于CaF 2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CaF 2=Ca 2++2F -

F - + H +=HF

因为[Ca 2+]=S

[F -]=C F -δF -=2S δF -

[Ca 2+]×[F -]2=K SP =4S 3×δ 2 F -

查表得K SP =2.7×10-11 Ka=7.2×10-4

δF -=Ka /[H +]+Ka

=7.2×10-4/10-2+7.2×10-4 =0.067

3321132

101.1067

.04107.24?=??==--F sp

K S δ mol/L 29.Ag 2CrO 4沉淀在(1)0.0010 AgNO 3 mol/L 溶液中,(2)0.0010 mol/LK 2CrO 4溶液中,溶解度何者为大?

解:在0.0010 mol/LAgNO 3溶液中,[CrO 42-]=S 1 ,[Ag +]=2S 1+0.0010,因为2S 1<<0.0010,

所以 S 1=K SP /[Ag +]2=2.0×10-12/0.0012=2.0×10-6mol/L

0.0010 mol/L K 2CrO 4溶液中,[Ag +] =2S 2,, [CrO 42-]=S 2+0.0010,因为S 2<<0.0010,

所以 S 2=][CrO K -24)

CrO SP(Ag 42=4

001.0100.212

??-=2.2?10-5 mol/L

后者溶解度大。

30.若[NH 3]+[NH 4+]=0.10mol/L ,pH=9.26,计算AgCl 沉淀此时的溶解度.

解:已知K sp (AgCl)=10-9.75

)(4+NH a K =10-9.26 32

.3110=β23.7210=β

由于受到络合效应的影响 ,平衡后AgCl 的溶解度为

S=[Cl -]=[Ag′] [Ag′][Cl -]= [Ag +][Cl -])(3NH Ag α=S= K sp(AgCl)·)(3NH Ag α

因为 3NH c =[NH 4+]+[NH 3]

所以 [NH 3]= 3NH c K a /([H +]+Ka)=(0.1×10-9.26)/ (10-9.26+10-9.26)=10-1.3

)(3

NH Ag α=1+ 23231][][NH NH ββ+ =1+103.32×10-1.3+107.23×10-2.6

=104.63

所以 S=63.475.9)()(10103?=?-NH Ag AgCl sp K α

=10-2.56=2.8×10-3mol/L

31.当pH=4.00,溶液中过量的草酸为0.10mol/L ,未与Pb 2+络合的EDTA 的总浓度为0.010 mol/L,计算PbC 2O 4此时的溶解度。已知PbC 2O 4的K sp =10-

9.70。 解:pH=4.0时,2

11221][][242Ka Ka H Ka H Ka Ka O C ?++?=++-δ =5

242245

2104.6109.510109.5]10[104.6109.5-------???+??+??? =0.39

][242-

O C =C 42CO H ?-242O C δ=0.1?0.39 =0.039(mol/L ) 而K SP =[Pb 2+]][242-O C = ()?

42o Pbc sp K α()Y Pb ()Y Pb α=1 + K PbY [Y]

而[Y] = [Y ‘]/α()H Y =0.01/108.44 = 10-10.44

αPb(Y) = 1 + 1018.04-10.44 = 107.6

S = [Pb 2+] = ()42O PbC sp K αpb(Y)/[C 2O 42-]

= 10-9.70+7.6/0.039

=0.20 (mol/L)

32.考虑CO 32-的水解作用,计算CaCO 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和溶液的pH 。

提示;因K sp 很小。且K a2<

CaCO 3+H 2O=Ca 2++HCO 3-+OH -

K h =[ Ca 2+][ HCO 3-][ OH -] (1)

HCO 3-=H + + CO 32-

([H +][ CO 32-])/[ HCO 3-]=Ka 2 (2)

将(2)式代入(1)式:K h =([ Ca 2+][ CO 32-][ OH -][H +])/ Ka 2

因为K sp =[ Ca 2+][ CO 32-] K W=[H +][ OH -] 所以K h =(K sp K W )/ Ka 2

[Ca 2+][ HCO 3-][ OH -]=(K sp K W )/ Ka 2

由CaCO 3的水解反应可知

[OH -]=[Ca 2+]=[ HCO 3-]

所以[OH -]=32a w

sp K K K ?=31114910

6.510109.2---???=8.0×10-5mol/L [H +]= K W /[OH -]=10-14/(8.0×10-5)=1.25×10-10mol/L

pH=9.90

设CaCO 3的溶解度为S 。则[Ca 2+]=S [CO 32-]=-23

CO δS 31.010

6.5102.410102.4)10(106.5102.4][][11790.97290.911721122123=???+??+???=++?=-------++-a a a a a CO

K K H K H K K δ K sp=[Ca 2+][ CO 32-]=S×-23CO δS S=31

.0109.2923--?=CO sp

K δ =9.7×10-5 mol/L

33.计算下列各组的换算因数。

称量形式 测定组分

(1) Mg 2P 2O 7 P 2O 5,MgSO 4·7H 2O

(2) Fe 2O 3 (NH 4)2Fe(SO 4)2·6H 2O

(3) BaSO 4 SO 3,S

(1)6378.055.22294.1417225

2==O P Mg O P M M 215.255

.22249.24622722247=?=?O P Mg O H MgSO M M (2)

912.469.15917.3922232224246)()(=?=?O Fe O H SO Fe NH M M (3)3431.037

.23307.8043

==BaSO SO M M 1374.037.233066.324==BaSO S M M 34.讨论下述各情况对BaSO 4沉淀法测定结果影响(A.偏高;B.偏低;C.无影响):

(1)测S 时有Na 2SO 4共沉淀; (2)测Ba 时有Na 2SO 4共沉淀;

(3)测S 时有H 2SO 4共沉淀; (4)测Ba 时有H 2SO 4共沉淀。

解:(1)B (2)A (3)B (4)C

35.称取过磷酸钙肥料试样0.4891g ,经处理后得到0.1136gMg 2P 2O 7,试计算试样中P 2O 5和P 的质量分数

解: 6378.055

.22294.1417225

2==O P Mg O P M M P 2O 5%=%82.14%1004891

.06378.01136.0=?? P 的化学因数等于:

2783.055

.22297.3022722=?=O P Mg P M M P%=

%464.6%1004891.02783.01136.0=?? 36.今有纯CaO 和BaO 的混合物2.212g ,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其质量为5.023g ,计原混合物中CaO 和BaO 的质量分数。

解:设CaO 的质量为x g ,则BaO 的质量为:2.212-x g

023.5)212.2(3

.1534.23308.562.136=-+x x 解得x=1.828g

CaO%=%100212

.2828.1? =82.64% BaO%=

%100212.2828.1212.2?- =17.36%

37.黄铁矿中硫的质量分数约为36%,用重量法测定硫,欲得0.50g 左右的BaSO 4沉淀,问应称取质量为若干克?

解:设应称取试样的质量为W g ,则

%36%10050.04

=??W M M BaSO S

%36%1004.23306

.3250.0=??W

解得 W=0.19 g

38.测定硅酸盐中SiO 2的质量,称取试样0.5000g ,得到不纯的SiO 20.2835g 。将不纯的SiO 2用HF 和H 2SO 4处理,使SiO 2以SiF 4的形式逸出,残渣经灼烧后为0.0015g ,计算试样中023.5)212.2(44=-+x M M x M M BaO BaSO CaO CaSO

SiO 2的质量分数。若不用HF 及H 2SO 4处理,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多大?

解.%1005000

.00015.02835.0%2?-=SiO =56.40% 若不用HF 处理,所得结果为:

%1005000

.02835.0%2?=SiO =56.70% 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53.0%10040

.5640.5670.56=?- 39.灼烧过的BaSO 4沉淀为0.5013g ,其中有少量BaS ,用H 2SO 4润湿,过量的H 2SO 4蒸气除去。再灼烧后称得沉淀的质量为0.5021,求BaSO 4中BaS 的质量分数。

解 :设的质量为x g ,则

x x M M B a S

B a S O -=-5013.05021.04 x x -=-5013.04

.1694.2335021.0 解得x=2.1×10-3 g BaS%=%1005013

.0101.23

??- =0.42%

40.设有可溶性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的混合物1.200 g ,加入AgNO 3沉淀剂使沉淀为卤化物后,其质量为0.4500 g,卤化物经加热并通入氯气使AgBr ?AgBr 等转化为AgCl 后,混合物的质量为0.3300 g ,若用同样质量的试样加入氯化亚钯处理,其中只有碘化物转化为PdI 2沉淀,它的质量为0.0900g 。问原混合物氯、溴、碘的质量分数各为若干?

解;碘的质量=0.09002

2PdI I M M ? =0.09002

.3609.1262?? =0.0634g

设试样中Cl 的质量为x g ,Br 的质量为y g ,根据题意可得下式:

4500.00634.0=?++I AgI Br AgBr Cl

AgCl

M M y M M x M M (1) 3300.00634.0=?++I AgCl Br AgCl Cl AgCl

M M y M M x M M (2)

代入各物质的摩尔质量

4500.00634.09

.1268.23490.798.18745.353.143=?++y x 3300.00634.09

.1263.14390.793.14345.353.143=?++y x

4.042x+2.350y+0.1173=0.4500 (3) 4.042x+1.793y+0.0716=0.3300 (4)

(3)-(4)

0.557y=0.0743

y=0.1334g

将值代入(3)式,解得

x=0.00475g

则 0.396%100%200

.1004575.0Cl%=?=

11.12%100%200

.11334.0B r %=?= 5.28%100%200.10634.0I%=?=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42-转变成Cr2O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转化成AgSCN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3)无影响。因AgBr的溶解度小于AgSCN,则不会发生沉淀的转化作用。

第九、十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答案

第九章沉淀滴定法练习题参考答案 1.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 B) (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 (C) 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2. 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 D) (A) FeCl3(B) BaCl2 (C) NaCl+Na2S (D) NaCl+Na2SO4 3.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5.(√)佛尔哈德法是以NH4SCN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6.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 应在(酸性)(酸性,中性), 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9.(√)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10. 卤化银对卤化物和各种吸附指示剂的吸附能力如下: 二甲基二碘荧光

重量分析、沉淀滴定

F. 重量分析、沉淀滴定 一、选择题( 共20题40分) 1. 2 分(3016) 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D)1mol/L NH3·H2O 2. 2 分(1025) 移取饱和Ca(OH)2溶液50.00mL,用0.05000mol/L HCl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 耗去20.00mL,由此得Ca(OH)2沉淀的K sp为-----------------------------------------------------------( ) (A) 1.6×10-5(B) 8.0×10-6 (C) 2.0×10-6(D) 4.0×10-6 3. 2 分(1026) 微溶化合物A2B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2B3==2A + 3B。今已测得B的浓度为3.0×10-3mol/L,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 sp是---------------------------------------------------( ) (A) 1.1×10-13(B) 2.4×10-13 (C) 1.0×10-14(C) 2.6×10-11 4. 2 分(1048)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 ) (A) 冷水(B) 热的电解质稀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D) 有机溶剂 5. 2 分(1049)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6. 2 分(3017) 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沉淀完全,应采取的沉淀条件是------------------------------( ) (A)加入浓HCl (B)加入饱和的NaCl (C)加入适当过量的稀HCl (D)在冷却条件下加入NH4Cl+NH3 7. 2 分(3033) 含有Ca2+、Zn2+、Fe2+混合离子的弱酸性试液,若以Fe(OH)3形式分离Fe3+, 应选择的试剂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 4 ,其沉淀形式和称 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 4PO 4 ·6H 2 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 是Mg 2P 2 O 7 。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 4 , 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 2O 4 、Ca 3 (PO 4 ) 2 ] 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重量分析及沉淀滴定

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 一、选择 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 3AsO 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 2O 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D ) (A) M r (As 2O 3)/M r (AgCl) (B) 2M r (As 2O 3)/3M r (AgCl) (C) 3M r (AgCl)/M r (As 2O 3) (D) M r (As 2O 3)/6M r (AgCl) 2. 用挥发法测定某试样的吸湿水时,结果偏高,可能是由于---------------------------------( C ) (A) 加热的温度过低 (B) 加热时间不足 (C) 试样加热后没有冷到室温就称量 (D) 加热后的称量时间过长 3. 在一定酸度和一定浓度C 2O 42-存在下, CaC 2O 4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C ) (A) s = ) O C (- 242sp c K (B) s = sp K (C) s = ) O C () O C (-242-242sp c x K (D) s = ) O C (/- 242sp x K 4. 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A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5. 有一黄铁矿试样,分解处理试样后,溶液中主要含有Fe 3+ 和SO 42- ,如果采用沉淀为Fe(OH)3和BaSO 4的重量法分别测定铁和硫的含量,通常都是先沉淀分离Fe(OH)3后再沉淀BaSO 4 。 在 弱酸 性 溶液 中 沉淀 Fe(OH)3 应 选 的试 剂 是 -------------------------------------------------( C ) (A)NaOH (B)浓NH 3·H 2O (C)NH 4Cl+NH 3 (D)稀NH 3·H 2O 6. 用重量法以AgCl 形式测定Cl -是在120℃干燥称重的,这时应当采用的洗涤液是--( D ) (A) 稀NH 4NO 3溶液 (B) 稀HCl 溶液 (C) 纯水 (D) 稀HNO 3溶液 7.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D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8.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C ) A r (Ca) A r (Ca)

第七章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

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习题答案(p145) 3. 说明以下测定中,分析结果偏高还是偏低,还是没有影响?为什么? (1)在pH4或pH11时,以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 -。 (2)采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 -或Br -,未加硝基苯。 (3)吸附指示剂法测定Cl -,选曙红为指示剂。 (4)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 、Na 2SO 4混合溶液中的NaCl 。 解:(1)结果偏高。因为pH=4时,CrO 42-与H +结合成HCrO 4-,使[CrO 42-]降低,Ag 2CrO 4砖红色沉淀出现过迟;pH=11时,Ag +将形成Ag 2O 沉淀,消耗过多AgNO 3标准液,使终点延迟。 (2)采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Cl -,未加硝基苯,结果偏低。因为AgSCN 的溶解度小于AgCl 的溶解度,未加硝基苯,已形成的AgCl 沉淀部分会转化成AgSCN 沉淀,无疑多消耗了NH 4SCN 标准溶液。采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Br -,未加硝基苯,对结果无影响。不存在沉淀转化问题。 (3)结果偏低。因卤化银胶体颗粒对曙红的吸附力大于Cl -,使终点提前。 (4)结果偏高。因Ag +会与SO 42-形成溶解度较小的Ag 2SO 4沉淀,消耗过多AgNO 3标准液,使终点延迟。 12. 解:在NaCl 标定AgNO 3的返滴定中: SCN NH SCN NH AgNO AgNO NaCl NaCl V C V C M m 4433 -= 即20.300.3049 .581173 .0 43?-?=SCN NH AgNO C C (1) 而 SCN NH SCN NH AgNO AgNO V C V C 4433''= (2) 00 .2100 .20'' 343 34?= = ∴AgNO SCN NH AgNO AgNO SCN NH C V V C C 代入(1)中 解得:L mol C AgNO /07440.03= 结果代入(2)得:L mol C SCN NH /07086.04=

沉淀滴定重量法题目F

沉淀滴定、重量法题目F 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 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C) 0.1%(D) 0.03%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1006 1007 1009 将0.5080g黄铁矿(FeS2)试样分解以后,经处理得到1.561g BaSO4。若溶液中的铁沉淀为Fe(OH)3,则灼烧可得Fe2O3_____________ g 。[M r(BaSO4) = 233.4 , M r(Fe2O3) = 159.69 ]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习题电子教案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其中1~12题为单选,13~20题为多选) 1.用重量法测定As 2O 3 的含量时,将As 2 O 3 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3 4 AsO-, 并沉淀为Ag 3AsO 4 ,随后在HNO 3 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 其换算因数为() A. As 2O 3 /6AgCl; B. 2As 2 O 3 /3AgCl; C. As 2O 3 /AgCl; D.3AgCl/ 6As 2 O 3 2.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4.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5.在法扬司法测Cl-,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6.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 7.用BaSO 4 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 CO 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A. SO 4 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8.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9.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填空题)

重量分析法(填空题) 1.重量分析法主要分为沉淀法、气化法(挥发法)、电解法。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选效应。 3.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小、无影响):(1)同离子效应减小沉淀的溶解度;(2)盐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3)配位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4.沉淀按形状不同可分为晶形沉淀和不定形沉淀。 5.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吸附杂质愈少。 6.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应选用快速滤纸过滤;粗晶形沉淀应选用中速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过滤。 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16.质量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微克、吨。 17.重复性是同一载荷下多次称量结果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18.偏载误差是同一载荷下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均应符合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19.检定分度数是 最大秤量 与 检定分度数 之比,公式为 e Max n 。 20.将3.125按修约规则保留二位小数是 3.12 。 21.电子天平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为 -10℃~40℃ 。 22.电子天平在超过 +9e 时,天平应无数字显示,或显示过载溢出符号。 23.电子天平的电压在 187V 和 242V 范围内应能保持其计量性能 。 24.利用重量分析法测P 2O 5时,使试样中P 转化为MgNH 4PO 4沉淀,再灼烧为Mg 2P 2O 7形式称重, 其换算因数为 M P2O5/M Mg2P2O7 。 25.用草酸盐沉淀分离Ca 2+和Mg 2+时,CaC 2O 4沉淀不能陈化,原因是Mg 2+在CaC 2O 4沉淀表面后沉 淀。 26.AgCl 在0.01mol /L HCl 溶液中溶液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是 同离子效应起主要作用。若Cl -浓度增大到0.5 mol /L ,则AgCl 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这就是 配位 效应起主要作用。 27.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 共沉淀 和 后沉淀 。在晶形沉淀的沉淀过程中,若加入沉淀剂过快,除了造成沉淀剂局部过浓影响晶形外,还会发生 吸留 现象,使分析结果 偏高 。 28.均相沉淀法是利用在溶液中 发生化学反应 而产生沉淀剂,是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而均匀的析出,这种方法避免了 局部过浓 现象,从而获得大颗粒的纯净晶形沉淀。 29.无定型沉淀完成后一般需加入大量热水稀释,其主要作用是 洗去吸附在表面的杂质 。 30.每次倾入漏斗中的待过滤溶液不能超过漏斗中滤纸高度的 2/3 。 31.洗涤沉淀时应遵循 少量多次 的原则,才能更快的将沉淀洗净。 32.电解分析法按其电解方式的不同分为 控制电流电解法 和 控制电位电解法 。 33.重量分析法中,一帮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减小 。 34.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 。 35.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 。 36.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 愈小 。 37.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 小 。 38.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 愈大 。 39.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 愈小 。

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

1. 对于BaSO4沉淀生成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沉淀应在热的稀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 C.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2. 以下对佛尔哈德沉淀滴定法描述错误的是( A ) A.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测定 B. 可以测定Cl-、Br-、I-、SCN-、Ag+ C. 选择性较莫尔法好 D. 铁铵矾作指示剂 3. 下列要求中不属于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的是(A ) A. 表面积要大 B. 相对摩尔质量要大 C. 要稳定 D.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4. 对于Fe2O3·nH2O沉淀的生成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A.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热的稀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5. 以下对莫尔沉淀滴定法描述正确的是( A ) A. 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测定 B. 可以适用于NaCl滴定Ag+ C. 选择性较佛尔哈德法好

D. 铁铵矾作指示剂 6. 若BaCl2 中含有NaCl,CaCl2、KCl杂质,用H2SO4沉淀Ba2+生成的BaSO4沉淀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B ) A. Na+ B. Ca2+ C. K+ D. H+ 7.标定AgNO3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D ) A.CaCO3 B. 无水Na2CO3 C. Na2C2O4 D.NaCl 8. 沉淀的类型与定向速度有关,定向速度大小,主要相关因素是( D ) A. 离子大小; B. 物质的极性; C. 过饱和度; D.相对过饱和度 9.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D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10.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D ) A. AgCl沉淀不完全 B. 形成Ag2O的沉淀 C. AgCl吸附Cl- D. Ag2CrO4沉淀不易生成 11.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C ) (A) 浓、冷、慢、搅、陈 (B) 稀、热、快、搅、陈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6学时 教学目标或要求: 掌握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理解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了解沉淀形成一般过程. 掌握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理解共沉淀,后沉淀,了解有机沉淀的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第6章重量分析法 概述 一,重量法的分类和特点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1. 对沉淀形要求, 2. 对称量形的要求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盐效应,2. 同离子效应,3. 酸效应,4. 络合效应,5. 其他影响因素 沉淀的类型与形成过程 一,沉淀的类型 二,沉淀形成一般过程 三,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 1. 沉淀物质的本性, 2. 过饱和程度, 3. 临界比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共沉淀 1. 表面吸附, 2. 吸留与包夹, 3. 生成混晶或固溶体 二,后沉淀(继沉淀) 三,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沉淀条件的选择 沉淀条件的选择和沉淀后的处理:1. 晶形沉淀,2. 无定形沉淀,3. 均匀沉淀法 称量形的获得――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有机沉淀的应用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概述 重量分析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进行测定的,测定时通常先用适当的方法使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称重,由称得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一,重量法的分类和特点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法分为挥发法,电解法和沉淀法三类,其中以沉淀法最为重要.

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法习题

重量分析与沉淀滴定法习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共3题5分) 1. 1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D) ───── M r(CaO ) A r(Ca ) 2. 2 分(105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是由于--------------------------------(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3. 2 分(3016) 下列试剂能使BaSO4沉淀的溶解度增加的是-----------------------------------------------( ) (A)浓HCl (B)1mol/L NaOH (C)1mol/L Na2SO4(D)1mol/L NH3·H2O 二、填空题( 共3题12分) 4. 5 分(1027) K sp与它们的溶解度(s)的关系式: 5. 5 分(3055) 以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滴定剂是_ AgNO3_______,指示剂是___ K2CrO4____,应控制的pH 范围是___6.5~10.5____,若有NH4存在,应控制的pH范围是___ 6.5~7.2 _____。 6. 2 分(1061) 无定形沉淀在沉淀完毕之后要加水稀释,其作用是__使大部分吸附于沉淀表面的杂质解吸,转移至溶液中。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答案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CNS 标准液滴定Ag +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 A ) A. 酸性 B. 弱酸性 C. 中性 D. 弱碱性 2. 莫尔法测定Cl -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 在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D ) A. AgCl 沉淀不完全 B. AgCl 沉淀易胶溶 C. AgCl 沉淀吸附Cl -增强 D. Ag 2CrO 4沉淀不易形成 3. 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D ) A. 表面积要大 B. 颗粒要粗大 C. 耐高温 D. 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4 . 佛尔哈德法测定 Cl 时,溶液应为(A ) A. 酸性 B. 弱酸性 C. 中性 D. 碱性 5. 可用于测定水硬度的方法有( A ) A.EDTA 法 B.K 2Cr 2O 7 C.碘量法 D. 酸碱滴定法 6. 下列条件中( C )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沉淀作用宜在较稀溶液中进行 B 应在不断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 沉淀作用宜在冷溶液中进行 D. 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 测定 SCN - 含量时,选用(B )指示剂 A. K 2Cr 2O 7 B. NH 4 Fe(SO 4 ) 2 ·12H 2O C K 2 CrO 4. D. NH 4SCN 8. 重量法测定铝时,将铝沉淀为氢氧化铝,经高温灼烧得Al 2O 3称其重量, 则铝的换算因数为( B ) A. 23Al Al O M M B. 23Al Al O 2M M C. 2 3 Al O Al M 2M D. 3Al Al(OH)M M 9. 重量法测定镁时, 将镁沉淀为MgNH 4PO 4·6H 2O 经高温灼烧得Mg 2P 2O 7称其重量, 则镁的换算因数为( C ) A. 227 Mg Mg P O M M B. 227 Mg P O Mg M M C. 227 Mg Mg P O 2M M D. 442Mg MgNH PO 6H O M M 10. 用 SO 4 2- 沉淀 Ba 2+ 时,加入过量的 SO 4 2- 可使 Ba 2+ 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 ( B ) A. 络合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盐效应 D. 酸效应 11. 测定 Ag + 含量时,选用(A )标准溶液作滴定剂 A. NH 4 SCN B. AgNO 3 C. NaCl D. Na 2 SO 4 12. 用 BaSO 4 重量法测定 Ba 2+ 的含量,较好的介质是( C ) A. 稀 HNO 3 B. 稀 HCl C. 稀 H 2 SO 4 D. 稀 HAc 13. 在沉淀的生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u 聚集>u 定向,则得到晶形沉淀 B. 重结晶可以减小混晶引入的杂质 C. u 聚集<u 定向,则得到晶形沉淀 D. 陈化可以减小混晶引入的杂质 14. 佛尔哈德法测Ag +,所用滴定标准溶液、pH 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B ) A. NH 4SCN ,碱性,K 2CrO 4 B. NH 4SCN ,酸性,NH 4Fe(SO 4)2 C. AgNO 3,酸性,NH 4Fe(SO 4)2 D. AgNO 3,酸性,K 2Cr 2O 7 E .NH 4SCN ,碱性,NH 4Fe(SO 4)2 15. 下列何种效应可使沉淀溶解度降低?( A ) A. 同离子效应 B. 盐效应 C. 酸效应 D. 配合效应 16.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 3AsO 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 2O 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D ) A. Mr(As 2O 3)/ Mr (AgCl) B. 2 Mr (As 2O 3)/3 Mr (AgCl) C. 3 Mr (AgCl)/ Mr(As 2O 3) D. Mr (As 2O 3) /6 Mr (AgCl) 17. BaSO 4沉淀在0.1mol·L -1 K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B ) A. 酸效应 B. 盐效应 C. 配位效应. D. 形成过饱和溶液 18.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 -,既没有将AgCl 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又没有加有机溶剂,则测定结果( B )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选择题)

重量分析法(选择题) 1、一台电子天平的最大秤量为200g,实际分度值d=0.1mg,检定分度值e=10d,请问这台天平的检定分度数位( B )。 A、2×106 B、2×105 C、2×104 D、1×105 3、电子天平在检定前应准备( BACD )。(多选并排序) A、预热 B、调水平 C、校准 D、预加载 4、电子天平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 A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重复性测试次数不小于( C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6、下列各条件中哪个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下列哪条不是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D)。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的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夜,是沉淀陈化。 E、在沉淀析出后,宜加入大量热水进行稀释。 8、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C、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9、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是( C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10、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 A、混晶共沉淀 B、包夹共沉淀 C、表面吸附共沉淀 D、固体萃取共沉淀 11、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D). A、沉淀越易于过滤洗涤 B、沉淀越纯净 C、沉淀的溶解度越减小 D、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12、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H+和OH-等离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4 学时) 【本章重点】: 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机卤化物,有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C) A. 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3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4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5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A. H+ B. K+ C. Na+ D. Ca2+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B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陈化。 6 均匀沉淀法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2+ 和H2C2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颗粒的CaC2O4沉淀,其原因是随加热反应逐渐进行,NH3浓度均匀增加,[C2O42-]随之增大,过饱和度小,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4 学时) 【本章重点】: 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与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机卤化物,有机卤化物与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C) A、表面吸附 B、吸留与包藏 C、混晶 D、后沉淀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就是(B) A、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3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冷水 B、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沉淀剂稀溶液 D、有机溶剂 4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就是(D) A、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5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的离子就是(D) A、H+ B、K+ C、Na+ D、Ca2+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沉淀纯净 C、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就是( B ) A、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就是①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就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就是①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就是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陈化。 6 均匀沉淀法就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就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2+ 与H2C2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颗粒的CaC2O4沉淀,其原因就是随加热反应逐渐进行,NH3浓度均匀增加,[C2O42-]随之增大,过饱与度小,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就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就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3简要说明下列溶液中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1)Ag2CrO4在0、0100 mol ? L-1 AgNO3溶液中; (2)AgBr在2、00 mol ? L-1 NH3溶液中; (3)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 答:(1) 同离子效应使Ag2CrO4得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 配位效应使AgBr溶解。 (3) 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溶解度明显降低。

第五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第五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 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 3+将共沉淀。设Fe 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 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 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 (B) 1% (C) 0.1% (D) 0.03% 2. Ag 2S 的K sp =2.0×10-48,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 (A) s = 3 sp K (B) s = 3 sp 4/K (C) s = 3 2-α?s sp K (D) s = 3 sp 42/K s -?α 3. 重量法测定铁时,过滤Fe(OH)3沉淀应选用----------------------------------------( ) (A) 快速定量滤纸 (B) 中速定量滤纸 (C) 慢速定量滤纸 (D) 玻璃砂芯坩埚 4.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5. 微溶化合物A 2B 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 2B 3==2A + 3B 。今已测得B 的浓度为3.0×10-3mol/L ,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 sp 是----------------------------------------------( ) (A) 1.1×10-13 (B) 2.4×10-13 (C) 1.0×10-14 (C) 2.6×10-11 6. 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7. 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 ) (A) Na + (B) K + (C) Ca 2+ (D) H + 8. 今在铵盐存在下,利用氨水作为沉淀剂沉淀Fe 3+,若铵盐浓度固定,增大氨的浓度, Fe(OH)3沉淀对Ca 2+、Mg 2+、Zn 2+、Ni 2+等四种离子的吸附量将是-----------------------------------( ) (A) 四种离子都增加 (B) 四种离子都减少 (C) Ca 2+、Mg 2+增加而Zn 2+、Ni 2+减少 (D) Zn 2+、Ni 2+增加而Ca 2+、Mg 2+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