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2020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2020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2020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目录

1. 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6)

1.1供应链金融概述 (6)

1.1.1供应链金融内涵和特点 (6)

1.1.2供应链金融功能 (7)

1.1.3供应链金融主要参与者 (7)

1.2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 (8)

1.2.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8)

1.2.2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9)

1.2.3存货融资模式 (9)

1.3供应链金融行业痛点 (10)

1.3.1信用难以传递,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10)

1.3.2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难度大 (10)

1.3.3供应链平台数据的有效性问题 (11)

1.3.4供应链系统中心化架构,存在安全隐患 (11)

1.3.5多方系统对接,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12)

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综述 (12)

2.1区块链技术概述 (12)

2.1.1区块链简介 (12)

2.1.2区块链技术原理 (15)

2.2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 (17)

2.2.1区块链构建“技术信任” (17)

2.2.2区块链解决票据难以分割流转问题 (18)

2.2.3区块链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效率 (19)

2.2.4区块链降低供应链金融信息系统扩建成本及复杂度 (20)

2.2.5区块链增强供应链金融平台安全性 (20)

2.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 (21)

2.3.1发展现状 (21)

2.3.2体系架构 (21)

2.3.3业务场景 (25)

2.3.3.1合同签约 (25)

2.3.3.2债权确权 (26)

2.3.3.3企业融资 (27)

2.3.3.4债权转让 (28)

2.3.3.5资金清收 (29)

2.3.3.6 ABS融资 (30)

2.3.4技术实现 (31)

2.3.4.1加密与隐私 (31)

2.3.4.2权限控制 (34)

2.3.4.3数据上链 (37)

2.3.4.4区块结构与存储 (38)

3.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企业案例 (41)

3.1 整体架构 (42)

3.2 基本功能 (44)

3.3 功能亮点 (48)

3.3.1 高扩展性 (48)

3.3.2 高易用性 (48)

3.3.3 高安全性 (49)

4.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发展前景与趋势 (49)

4.1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的示范作用有助于区块链技术在更广泛的场景落地 (49)

4.2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爆发式增长 (51)

4.3供应链金融场景下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融合发展成为趋势 (52)

4.4智能合约技术将深入应用于供应链金融场景中 (53)

5. 总结 (53)

1. 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1.1供应链金融概述

1.1.1供应链金融内涵和特点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是基于供应链上企业真实的交易背景以及自偿性的收入,建立基于资金流转、业务信息等闭合化的交易结构,通过应收账款债权转让/质押、货权质押、保兑仓等封闭资金流或控制货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根据国际商会(ICC)的定义,供应链金融利用融资和风险缓释的措施和技术,对供应链流程和交易中营运资本的管理和流动性投资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与传统金融产品相比,供应链金融具有鲜明的特点:(1)自偿性贸易融资

自偿性贸易融资根据核心企业真实贸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户资信实力,以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提供银行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以借款人销售收入或贸易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直接还款来源。

(2)操作的封闭性

金融机构对发放融资到收回融资的全程进行控制,既包括对资金流的控制,也包括对货权的控制,通过ERP系统的对接还可实现对关键信息流的控制。典型的产品如动产质押授信业务,银行将企业所拥有的货权进行质押,授信资金专项用于采购原材料,企业以分次追加保证金的方式分批赎出货物,随之进行销售。

(3)授信机制由“N”到“1”

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授信主体包括供应链上的每一家企业,即是对N个企业的授信。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金融机构可只对核心企业授信,由核心企业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购销情况、履约情况等进行授信额度分配,金融机构在已分配额度内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2017年全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约14.42万亿元,且供应链金融在新兴经济体的年增长率超过25%,受监管政策影响,互联网金融C端业务受到冲击,B端金融业务有望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0年规模或将超过27万亿。

1.1.2供应链金融功能

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围绕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融资诉求,通过供应链系统信息、资源等有效传递,实现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共同发展,持续经营。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意义在于针对中小供应商授信额度不高、融资规模较小的特点,利用信用替代机制,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信用替代中小供应商信用,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资金融通的需求。

1.1.3供应链金融主要参与者

供应链金融主要参与方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客户:

核心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业务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对应付账款确权、提供回购、调剂销售等增信措施,助力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

融资企业。包括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

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券商、保险公司、保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主要提供融资、信用保险、ABS等专业服务。

供应链服务机构。包括物流企业、物流园、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等。

1.2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

1.2.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供应商履行完商务合同、已开立发票,但尚未收到货款,通过保理或应收账款质押等形式进行融资。

(1)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指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授信额度内,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短期借款的融资方式。

(2)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在实际的运用中,保理业务有多种不同的操作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明保理和暗保理;正向保理和反向保理等。保理是一种债权的转让行为,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应收账款质押是一种物权转让行为,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2.2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预付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核心企业的下游经销商融资,包括先款(票)后货、保兑仓等多种业务模式:

(1)先款(票)后货模式。银行给经销商融资,预付采购款给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发货给银行指定的仓储监管企业,货入库后立即设定质押监管,作为银行授信的担保,仓储监管企业根据银行的出库指令逐步放货给经销商。

(2)保兑仓模式。保兑仓模式下核心企业不再发货给银行指定的仓储监管企业,而是本身承担了监管职能,根据银行的出库指令逐步放货给经销商,同时核心企业向银行提供回购、调剂销售等增信措施。

1.2.3存货融资模式

存货类融资主要分为现货质押融资和仓单质押融资两大类。现货质押可分为静态质押和动态质押,仓单质押分为标准仓单质押和非标准仓单质押。

(1)静态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其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动产为质押,银行委托第三方仓储监管企业对其提供的质押商品实行监管,经销商必须打款赎货,不允许以货易货。

(2)动态质押融资是对静态质押融资的延伸,指企业以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动产为质押,银行委托第三方仓储监管企业对其提供的质押商品实行监管,银行对质押商品价值设定最低限额,允许对

限额以上的商品出库,允许以货易货。

(3)标准仓单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自有或第三人合法拥有的标准仓单为质押的融资业务。标准仓单是指符合交易所统一要求的、由指定交割仓库在完成入库品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用于提取商品的、并经交易所注册生效的标准化提货凭证。

(4)普通仓单质押融资是指企业提供由仓库或其他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的非交易所交割用仓单作为质押物,并对仓单作出质背书,由银行提供融资的一种产品。

1.3供应链金融行业痛点

1.3.1信用难以传递,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作用是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服务上下游中小企业。在多级供应商模式中,一级供应商之后的其他供应商难以获得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导致此类中小企业仅靠自身的信用难以融资。为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基于核心企业付款承诺的应收账款凭证多层流转模式开始出现,但金融机构对供应链金融平台上核心企业应付账款确权信息、应收账款凭证流转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不能充分信任,导致供应链上持有应收账款凭证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1.3.2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难度大

供应链金融整合了商流、物流与资金流等数据信息,金融机构通过对供应链上的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分析商业逻辑,制定

风险控制模型,为供应链客户核定合理的授信额度。虽然供应链金融是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但为了核实贸易背景的真实性,金融机构仍会投入大力的人力、物力,多维度验证上述信息的真伪,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效率。如果能够实现供应链历史数据全程可视、并且不可篡改,将大幅降低金融机构的尽调成本,提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整体效率。

1.3.3供应链平台数据的有效性问题

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依托互联网技术,为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以及金融机构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一旦出现交易纠纷,需要进行责任划分。因此,需要确保原始交易记录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保证原始交易数据未被篡改。平台为提高数据的权威性,通常需要借助公证处这类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见证,但这种模式必然会增加交易成本、影响效率,可操作性不强。实践中,需要一种安全、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多方存储解决方案,确保各方都完整保存了数据信息,同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1.3.4供应链系统中心化架构,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多数供应链金融平台采用中心化C/S或B/S架构,供应链金融平台的系统应用、交易数据、账户数据采用中心化存储,由企业独立维护。中心化存储模式有较大的数据安全隐患,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或被攻击造成整个平台瘫痪的风险,影响系统服务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而分布式存储的优势在于每一方都保存了完整的交易信息,不依赖某一个“中心”机构保存信息,相对更加安全、不容易篡改,而且信息的查询和交易理论上都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

1.3.5多方系统对接,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供应链金融的开展主要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需要技术手段把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整合,实践中多采用系统直联的方式,实现数据交互,涉及到核心企业ERP、银行供应链前置系统、供应商ERP、供应链服务平台等。由于各参与方之间非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系统直联需要各参与方进行系统改造,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实践中,也有部分核心企业出于系统安全的考虑,不愿开放ERP 系统,无法共享数据。在系统直联的方式外,亟待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实现更经济、更高效地共享数据。

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综述

2.1区块链技术概述

2.1.1区块链简介

区块链不是一项新技术,而是一项技术创新组合,其关键技术包括P2P动态组网、基于密码学的共享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连接数据存储区块从而形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

账本(分布式数据库)。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尽管不同报告中对区块链的介绍措辞都不相同,目前得到广泛共识的4个技术特点分别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信任、可靠数据库及集体维护。

(1)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区块链由众多节点组成一个端到端的网络,不存在中心化的设备和管理机构,任意节点停止工作都不会影响系统整体的运作。

(2)去中心化信任(Trustless):区块链中节点之间通过数字签名技术(公私钥)进行验证,通过联盟链构建跨企业的信任机制。采用密码学哈希算法确保信息不可篡改,采用抗抵赖、抗攻击的共识算法保证区块链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节点之间相互无法欺骗。

(3)可靠数据库(Reliable Database):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拥有最新的完整或部分数据库备份,单个甚至多个节点对数据库的修改无法影响其他节点的备份数据,除非能控制整个区块链的网络共识机制,但这几乎不可能发生。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都存储在区块中并通过密码学方法与相邻两个区块串联,在确保不可篡改的同时实现追溯功能。

(4)集体维护:区块链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维护权限的节点共同

管理的,系统中各个节点按不同角色分工参与系统的共识、交易及验证等工作。

按参与方分类,区块链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从链与链的关系来分,可以又分为主链和侧链。

(1)公有链:公有链的特点是无官方组织及管理机构,无中心化服务器,参与的节点按照系统规格自由接入网路、不受控制,节点间基于共识机制正常运转。在公有链中的共识机制一般采用工作量证明(PoW)或权益证明(PoS),用户凭借在网络中消耗或拥有资源的占比来争夺区块的记账权。公有链较适合于虚拟货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B2C、C2C或C2B的应用场景。

(2)联盟链:联盟链是一种需要注册许可的区块链,仅限于联盟中具有权限的成员参与账本的读写,网络中节点的角色及功能划分需预先设定,且网络中的共识、运维和接入均由预先设定的节点控制。联盟链多采用PBFT(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t)、RAFT、PoA 等共识算法。一般来说,联盟链适合于跨机构的交易、结算、协同办公及存证等B2B场景。

(3)私有链:私有链建立在某个组织内部,节点间的运行规则根据内部要求进行严格设定。私有链的应用场景一般是企业内部的应用,如数据库管理、审计等;私有链的价值主要是提供安全、可追溯、不可篡改、自动执行的存储和运算平台,能够实现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连续性和真实性存储。

供应链金融具有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共享数据的特点,并且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多为跨企业、跨系统的协同运转机制,所以大多采用联盟链技术结构搭建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网络,实现自主可控、安全隐私、便捷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2.1.2区块链技术原理

区块链是多种技术的创新性融合,主要包括了计算机数据结构、现代密码学、点对点通讯技术等。

(1)区块与链式结构:区块是记录交易的基本单元,区块链将已完成的交易打包成区块并与主链连接形成链式结构,所有参与计算的节点都拥有完整或部分区块链账本。区块由区块头和区块体组成,区块头封装了当前的版本号、前一区块地址、时间戳、随机数、当前区块的目标哈希值、Merkle数的根值等信息。区块体只负责记录固定时间或固定交易数量的交易信息,主要包括交易数量和交易详情。

(2)哈希函数与Merkle树:哈希函数可将任意长度的数据经由Hash算法(单项哈希函数)转换为一组固定长度的代码,哈希函数具有易验证,难破解等优势,主流的哈希算法包括MD5、SHA-256、SHA-384及SHA-512等。Merkle树是一种哈希值二叉树,可以快速校验大规模数据的完整性。在区块链网络中,Merkle树被用来归纳一个区块中的所有交易信息,最终生成根哈希值,区块中任何一笔交易信息的改变都会造成Merkle树根哈希改变。

(3)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是一种密钥的保密方法,泛指公钥和私钥,其功能概括为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私钥签名、公钥验签。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做非对称加密算法。

(4)P2P网络:P2P网络又称对等网络,是没有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与具有中心化服务器的星型或环型网络系统不同,对等网络的每个用户既是一个节点,也有服务器的功能,P2P网络具有去中心化与鲁棒性等特点。

(5)共识机制:共识即具有权限的节点之间对区块中存储的内容信息达成的一致性和有效性协议,共识机制具有一定的容错、防止篡改和抵赖的能力。目前主流共识机制有PoW、PoS、PoA、DPoS和PBFT等。

(6)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组情景应对型的程序化规则和逻辑,是通过部署在区块链虚拟机上的去中心化、可信共享的脚本实现的。智能合约封装了预定义的若干状态机及转换规则、触发合约执行的情景、特定情景下的应对行动等。

(7)隐私智能合约:隐私智能合约能够确保联盟链上交易的各方只能看到权限范围内的数据,并确保完整的交易数据并没有被窜改。与传统智能合约相比,隐私智能合约要严格设计权限划分,借助数字证书识别请求者身份并识别该身份下的权限,从而达到限制请求者行为的目的。

2.2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

2.2.1区块链构建“技术信任”

传统供应链金融企业融资依靠的是核心企业的控货能力和销售调控能力,银行只信任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导致供应链上中小微供应商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其根本问题是银行与中小微供应商无法建立信任体系。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出现,能够对接银行、保理公司、核心企业、中小微供应商等企业,利用平台的公信力和业务能力为中小微企业信任背书,其实质仍是为供应链金融上下游企业建立信任体系,即对供应链金融公司、平台及其相关背书企业的信任。但这种信任是脆弱的、没有技术支持的信任。随着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对接企业不断增多,平台业务量和交易金额不断上升,这种基于企业或平台的信任体系极易崩塌瓦解。

区块链技术采用多方维护共同写入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将供应链上的合同、单据、发票等多种信息分享给具有权限企业,利用P2P网络将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等连在一起,解决了供应链金融信息无法传递、数据无法存证鉴权问题。密码学技术的引入使得每个参与者都具有各自的身份证书,区块链账本中的内容可追溯但不可篡改,任何有权限的参与者对账本的操作都会记录在案。共识机制能够确保链上共同协作的节点达成安全、有效、民主的一致性认识,从而代替或升级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并通过区块链建立基于技术的多方的信任供应链体系。

2.2.2区块链解决票据难以分割流转问题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快速灵活的贷款服务,中小微企业之所以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原因在于上游供应商及核心企业之间的合同及债权难以拆分,供应商没有得到应收账款凭据且自身又缺少可用于抵押融资的资产,导致来自核心企业的信任无法沿供应链链条传递到末端,而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受政策限制及风险控制等因素影响,对供应链金融中小微企业贷款也存谨慎态度,经常以较高的利率和复杂的审核机制来降低信贷风险。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依靠自身有限的公信力实现债权拆分,为供应商提供融资凭据,但随着供应链条的延伸,这种信任度将加速下滑。由其对于中心化的信息平台,还存在数据篡改、数据泄露等问题,难以自证清白,更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

区块链的引入能够完全解决现有债权凭据拆分问题,且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任可以延供应链条做无衰减的传播。首先,区块链采用P2P网络结构,任何有权限的节点企业均可以获得与其相关的完整账本信息,实现多方参与,共同管理,避免传统中心化系统数据篡改、数据泄露等问题。其次,核心企业产生的债权凭据可以在区块链上按不同的应收账款额度灵活拆分,任何拆分行为都会通过有效的共识全网广播后记录在链上且不可篡改,银行可以完全信任链上业务数据。最后,区块链具有严格的身份认证体系和权限隐私体系,链上所有节点和用户均具有相对应的身份标识,不可抵赖不可篡改,核心企业及其供应商不必担心其商业数据在链上被公开,区块链将限制账本访问

权限并维护交易人的隐私,即在链上,某节点只能看到与其业务相关的业务信息及其他节点允许其看的信息。

2.2.3区块链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效率

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大部分涉及多方协同处理,如合同签订、数据审批、融资申请、企业担保等业务,线下审核机制严格、流程复杂,由于必须由信任机构完成相应的认证和账务处理,资金通常至少要耗费数周时间才能到账,且手续费用昂贵。即使是采用供应链金融平台,也多需要线上申请、线下审批,数据跑在人后面,大大降低了业务处理效率。

可以将联盟链看做是“跨企业的业务协同办公系统”,区块链共识机制会将上链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同步,且确保链上内容不可篡改、可追溯,在办理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的时候可以灵活快速的获取账本中相关的证据,避免了传统业务流程线上申请、线下审批的繁琐流程,可以以较高的效率处理业务。此外,利用区块链特有的智能合约功能,银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可以在满足融资要求的前提下做到实时放款,例如,在一个融资流程中,从申请融资到资料审核,如果完全满足智能合约的约束条件,即刻触发智能合约的放款命令,这一过程中减少了办理者的信息审核、身份核验和放款流程的办理时间,大大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

2.2.4区块链降低供应链金融信息系统扩建成本及复杂度

传统的中心化供应链金融信息系统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与银行、保理公司、核心企业、券商等企业进行业务对接,一方面能够扩大系统业务范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系统的公信力。但在这一对接过程较为复杂,由其针对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数据对接更为困难,且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较高,大部分为重复工作。区块链采用P2P 网络结构,系统的对接只需将该企业以节点的形式纳入区块链网络中,如需要还可为其开发上层去中心化应用程序。区块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结合能够有效降低与第三方系统交互复杂度,提供多种数据共享模式,规范数据共享接口,节约现有平台业务扩展成本,为数据真实性提供保障。

2.2.5区块链增强供应链金融平台安全性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平台是由企业独立维护,采用中心化C/S或B/S架构,供应链金融数据中心化存储,带来了较大的数据安全隐患。采用的区块链技术后,具有权限的链上节点均按照一定规则参与维护各自账本数据,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可以确保单一节点数据丢失或被攻击所造成的平台瘫痪和经济损失,若某个节点出现宕机状况,数据不会轻易丢失。此外,区块链数据存储的特点能确保账本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结合完整的时间戳机制也能够确保数据的连续性,这对于后续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拓展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

2.3.1发展现状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基于区块链账本记录的可追溯和无法篡改性,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背景及贸易信息,有利于提高供应链金融行为的安全审计和行业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能够为企业进行增信,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当前,通过行业企业与区块链技术服务企业的合作,一批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相继启动或上线,成为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6月,华夏银行“链通雄安-区块链-供应链”首笔放款成功落地。“链通雄安”以雄安集团信用为基础,以银企直联方式接入雄安集团区块链项目管理平台系统,利用区块链平台数据溯源、行为规范、资金管理等功能,为建设雄安的分包商解决工人工资发放、原材料采购等资金问题。

2.3.2体系架构

区块链去中心化网络结构,开放化、透明化、可视化应用模式可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诸多痛点,助力供应链金融打破瓶颈、创新发展。具体列举一下几点结合方向。

(1)区块链能够解决供应链金融多方信任关系问题。加密机制(公私钥对)的引入实现了对节点的身份验证问题,哈希函数的引入保证区块内数据不被篡改。区块交易内容的存储要求严格的时间戳及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谈起区块链,自然而然会联想起各种“币”,就我个人浅见,币,仅仅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而已,不是全部。区块链也并非能上升到能改造、重构互联网,甚至到神话和哲学的程度,但是,区块链的很多特性,确实有用,而且能解决传统技术框架下难点和痛点。 在正常的业务中,无论是手工线下作业,还是传统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可能都很难解决一个问题:单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的难题!我们以自己粗浅理解和肤浅实践,谈谈如何用区块链进行防篡改。 举个例子: 我们假设3个角色:供应商(融资方)、保理商、资方。场景是:供应商需要通过保理融资,保理商提供保理融资服务,但保理商缺资金,需要引入提供资金的资方,比如银行或其它另外一家财大气粗的保理商。

1、线下的过程: 按照常规的做法,保理商去供应商进行尽调、收集各项资料,并提供给资方,交由资方进行审核,最终无论是采用双保理还是再保理,完成了融资动作。但此时,问题就来了,即使假设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情况下,资方会相信保理商提供的资料是真实的、没被保理商篡改过? 那么,最终在资料被证伪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保理商说,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本来就是假的,而供应商说,我给你的是真的,你给换了、改了...。所以,谨慎一些的,或者说绝大部分的资方都会自己再直接去收集资料,一遍一遍地摩擦供应商。 2、无区块链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的过程: 供应商在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提交资料,无论是经由保理方审核通过后对接给资方,还是采用直接给资方,看起来没有问题,是吧?但是,平台可信吗?会不会存在一种可能,某一个组织(比如平台运营方)、某一个个人(比如黑客)通过后门或通过获取超级权限的方式,直接进入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篡改?

区块链安全白皮书

区块链安全 白. .? ? ; ...、.. . ? .;.?. 心.-.:,.,.-:..... -.:' : ·-·-···.;. .,七亡之...占.:才.心?\·:,-.:"-、.......灼,让? ,:, 宁立'·?.. .. .;,:: 心...? ? ·: ?..::. ::.;. 心.畸? ??I 心农?.生,i,.,:_ .. :.,-:...? .·, : 一... . ??? ? 又..,., ??? -· ?''\?'-? ? ?? , I 人?...?:. ?? ?? -·,... . .'.. ?\ ......、·、..?-:.. .. ? ?? ? ? ·: 刀.; ·, :, ·"'?.. .: .? ·: 心·乓·.i'. . . ? I 、.? ? :.: l .: ,.: ? ?:, : 气'l .1?::"i ?:,、!,,:,? . ? ? ·? .-.. . . . ? .. ·-... :: .:,;, .. ,-1? ? .. ...户:·: .. ·: ?:. ......... ;. :::-·... ·; .-, :,:i?, . :'*._ :-_:i. 衄心.-?...:, ::·?) ... 娑. .... -:., 刁牛...... .,内...... J ? :?, ??? ? : .?. -?···i.'-1,., 心...':?,-.,\ . . ....... ? ,. ? 六:, ?. 俨..,,..,.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七...?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飞........ ··: 飞r,心 ·... ? 譬:'···: ... . . .. ... . ..气...... .. . . , ... .. . .;·... ·? .... .,·. . . .. . . 皮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 ----? 一,一_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与供应链金融区块链应用1场景描述 供应链管理涉及商品供应、生产计划、仓储物流、商品需求和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目标在于寻求提高用户服务水平与降低总交易成本两者间的平衡,实现物流信息可追踪,商品信息可溯源,交易信息可回溯。供应链金融指处于产业链核心地位的企业,依托高信用优势广开门路获得廉价资金,向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新利润增长点,构建更紧密的产业链生态系统。 供应链管理及供应链金融的痛点主要有:一是供应链管理的跨度大,一个商品供应链可覆盖数百个环节,跨越数十个地理区域,致使对商品的跟踪和记录难度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二是供应链缺乏透明度。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商品生产、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确认其购买商品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三是对供应链出现的非法活动进行调查和问责难。供应链包含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众多参与者,企业在面临商品召回或用户投诉时难以确定责任主体和原因。四是供应链融资效率低下。供应链金融链条长、涉及的企业众多,数据分散,信息透明度低,难以建立中小企业征信所需的高效完善的动态数据管理模型,制约了融资时效性。五是供应链金融难以高效发挥其信贷作用。目前缺乏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

险防范措施,难以根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内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及其引发的信贷风险。六是供应链金融生态圈的协同发展受制约。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占据资金绝对控制权的模式下,资金流生态呈现出中心化、缺乏细化金融支持,缺乏对部分物流环节金融创新潜力挖掘能力,未能有效整合银行资金优势协同发展。 2解决方案 1.基于主权区块链技术,建立企业供应链的区块链总账服务平台企业采用自建、合作建立、加入区块链联盟等多种方式,在主权区块链服务群上建立企业供应链的区块链总账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具有供应链商品身份认证服务、价值认证服务、电子合约服务及数据服务开放能力输出等功能。通过区块链彼此相互连接的“绳”为其他区块链提供服务,织成一个“绳网”,实现对供应链管理平台上各种身份的交易信用区块链数据保存、共享和认证,并将上述数据提交到主权区块链服务群,应用“绳网”理论,实现与物流区块链、金融区块链、个人和企业征信区块链等相关业务区块链数据共享、共识、共治的目标。平台还可将各区块链数据进行清洗、转化和脱敏,形成块数据,对块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基于主权区块链技术,建立行业区块链商品认证中心。行业领军企业凭借其市场资源优势,形成行业区块链信用数据,向其供应链环节中的厂家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 用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在创世区块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话:“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正处于对银行业进行第二轮救助的边缘)。基于区块链的时间戳服务和存在证明,第一个区块链产生的时间和当时正发生的事件被永久性的保留了下来。这些充满未来感和技术色彩的事物看似离我们很遥远,而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二十年后我们的生活或许可以这样描述:数字货币成为主流货币,我们可以像收发邮件一样方便快捷地随时随地向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人进行资产转移和交易。 一. 区块链:带来颠覆性改变的创新技术 1. 何为区块链?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共享账簿技术,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其通过数字加密技术和一致性共识算法解决了在多个互不信任的主体之间进行可靠价值记录和转移的问题,并且保证了记录于区块链上的数据具有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特性,从而使无需中介参与的数字资产交易成为可能。 2. 区块链核心技术 区块链主要解决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针对此问题区块链提出四个技术创新: ●分布式账本。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在区块链中,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本数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金丘科技: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区块链四大特征 区块链作为改进生产关系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但也并不代表它可以适用于任何一个商业场景。事实上,区块链适合解决博弈多方的互信问题,实现良好的多方协作和激励不相容问题,所以在这类商业场景中进行区块链的改造和升级才有极大的价值。而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的天然应用场景。 金丘区块链自2015年开始进行海星链区块链平台的开发,立志成为区块链与实体经济的连接器。目前,海星区块链平台通过了工信部的系统功能测试,平台也在通用积分、供应链金融、小贷征信、联合借贷、分布式能源多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已经有了非常可靠成熟的商业合作案例,其中就包括订单融资和商业汇票:

订单融资 订单融资的办理流程如下: 1.卖方与买方通过海星链平台签署智能购销合约; 2.卖方持智能购销合约通过海星链平台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3.银行通过海星链平台确认合约、订单的真实有效性,确定卖方的授信额度后,卖方在银行开立销售结算专用账户; 4.银行通过节点API接入海星链,卖方与银行签署智能订单融资合约; 5.银行向卖方发放贷款,卖方须按智能合约约定用途分步支用贷款、完成订单交货义务; 6.买方逐步支付货款,银行在专用账户扣还贷款。

海星链区块链平台订单融资流程 商业汇票 传统的商业汇票、银行汇票使用的范围非常有限,流转效率也非常低下。而区块链的技术能够很好契合这类应用场景。基于海星链区块链平台,采用智能合约实现票据签发、背书、(转)贴现、质押、保证、到期处理等业务功能。同时通过智能合约模版化,支持业务场景定制,如商票保贴、回购式贴现、有条件质押。合约到期后能够实现自动执行,如质押到期,回购到期,票据到期托收等。 搭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绝非易事 区块链提供的是一个平台化的组织架构,如何让交易中的多方积极参与进来,其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在各方商业利益本身存在不均衡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经济模型的设计,让各方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进来实现多方合作共赢。同时,多方参与的平台化在其他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的实施其实也一直存在困难和瓶颈,比如数据隐私无法得到保护,话语权被大企业垄断等等。这说明了搭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平台绝非易事,海星区块链则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优客工场发布首个共享办公行业区块链白皮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7303242.html, 优客工场发布首个共享办公行业区块链白皮书 作者:张容 来源:《计算机与网络》2018年第14期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2018年以来区块链实际应用加速落地,与产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2018年7月6日,由优客工场区块链研究院和ASTAR区块链实验室联合研究的《共享办公行业区块链白皮书》正式发布。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共享办公领域首次发布专业的区块链技术应用白皮书,旨在以区块链为核心技术,解决共享办公行业入驻企业扩展、信息安全、信息联通、用户共享及社群自驱自治等问题,为共享办公行业+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及落地场景。 深耕共享办公行业,以行业升级为己任 优客工场成立于2015年初,至今已经在全球35个城市布局了160个共享办公空间并陆续并购了数家区域行业代表性共享办公品牌。作为国内这一领域唯一的独角兽企业,优客工场一直致力于不断发现并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引领行业正向健康发展。在共享办公领域,一直存在有企业服务落地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数据孤岛、中心化数据库不安全、社群生态活跃不高、企业服务附加值低等问题。优客工场秉着自主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尝试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打通信息孤岛,非对称加密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共识机制解决企业扩展问题,通证经济解决社群自驱问题。 “共享办公空间是先进产业创新集群的微缩版,是新经济社群组织的发源地,是产业互联网应用的试验田。区块链的重要应用方向在于促进协作,基于‘區块链+共享空间’的模式,未 来有望打造新形态创业创新协作体系,打破物理空间边界限制,加快多元化协作关系的创设与扩展。”某官方机构金融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2+3+3”层结构,加速渗透共享办公行业 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负责人杨东说:“在数字经济时代,共享办公应用的技术特色与生态建设势必激起更多行业乃至全社会效率的提升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正因如此,优客工场启用“2+3+3”结构,旨在基于共享办公结合区块链模式模块,缔造科技创新。“2+3+3”即“2层构架+3产品+3维度”。“两层构架”是底层Ucommune Chain提供区块 链基础服务,2上层Ucommune Application Adaptors对内进行封装,对外进行建模适配,提供应用场景接口,降低应用对接的复杂度。

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完整解决方案

区块链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完整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运用主要以许可链(私有链或联盟链)的形式,重点在于信息的难篡改、一定程度的透明化,以及信用的可分割、易流转,但核心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不会改变。 龙头企业、大平台以及掌握核心数据的物流公司、技术服务公司都很有动力构建自己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未来1-2年内运作模式会更加成熟,并形成多个供应链联盟。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将会对行业内的格局带来影响,同行业的巨头企业将会在这个环节展开竞争,能够更好的实现资金流转的平台能和上下游的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商业合作。 供应链本身有一定的行业隔离属性,不同行业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之间直接竞争较小,但资金端本身没有行业限制,因此在资产信用评级、企业信用评级以及风控方面的能力将会成为未来扩大资金来源的核心竞争力。 区块链打通多方协作,势必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对底层资产的穿透式监管,也有助于提高资产评级,促进供应链金融ABS产品的发行。 区块链助力供应链金融升级 供应链金融是典型的多主体参与、信息不对称、信用机制不完善、信用标的非标准的场景,与区块链技术有天然的契合性。 ▌1.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信用是金融的核心,多参与主体间信用的高效传递是供应链金融的关键要点。实体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其关键突破点在于打通信用流转,以更好的盘活资产。 ▌2.多主体合作 供应链金融围绕核心企业覆盖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需要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等资金端的支持,以及物流、仓储等企业的参与,还有企业信息技术服务、金融科技服务等。多主体参与的环境中,协同合作的基础是信任与利益分配。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为各参与方提供了平等协作的平台,降低机构间信用协作风险和成本。链上信息的可追踪与不可篡改,多个机构之间数据实时同步,可实时对账。 ▌3.多层级信用传递 供应链中往往有多层供应、销售关系,但在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的信用往往只能覆盖到直接与其有贸易往来的一级供应商和一级经销商,无法传递到更需要金融服务的上下游两端的中小企业。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摘要: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稳定安全和防篡改的特点,随着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与应用,区块链将与金融、医疗、物流等传统行业结合。这将会颠覆部分行业中现有的运作模式,重构一张价值传递的网络。在供应链金融领域进行了区块链应用的探索,构建了一个基于联盟型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将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系统结合,为供应链上的各方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方式,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大数据 1 引言 2008年,中本聪首次提出区块链的概念,他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构建比特币基本数据结构以及将数据加密并且安全传输的基础技术,实现了记录比特币交易的去中心化数据库。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集体维护、高度透明、去信任、匿名等特征,在比特币体系中得到了创新性应用,也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全球很多国家已将区块链技术提到战略高度。我国也在“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多次提及区块链技术,凸显了国家对战略性前沿技术的关注和重视程度。桑坦德银行认为,到2020年如果全世界的银行都使用区块链技术,每年约省下200亿美元的成本。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预测,到2027年世界GDP的10%将被存储在区块链网络上。 比特币也是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首个应用,区块链作为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稳定安全、不可篡改等特点,

其在构筑可信任系统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金融业、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资产交易、产权保护等多个领域。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中国作为世界最主要的大宗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全球大宗商品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全球经济进入下调周期,违约、骗贷事件频出,大宗商品的信用危机也逐渐显现。因质押物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重复质押、空单质押等风险事件的发生,严重挫伤了融资各方的相互信任,诚信经营难保障,仓储监管成难点;金融秩序被扰乱,银行贷款坏账数量上升,金融机构趋向于减少贷款、加速收贷;同时,大宗货物流通困难,贸易商资金链条紧张、贷款更难,经营发展陷入困境。 区块链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货物在仓储、物流、监管环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区块链数字资产进行融资,既为企业提供了便捷有效的融资途径,也为仓储企业拓展了业务范围。区块链供应链数字资产体系的构建能进一步促进大宗商品交易及融资信用体系的重塑,促进行业的规范性发展。 本文使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一个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方便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管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提高供应链金融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安全性,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金融风险等级,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总体效率,降低供应链总体成本,为供应链相关各方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2 区块链技术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随着供应链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越来越广受国 内外学者关注。在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当下,中国经济展现出结构性分化的趋势,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供给体制,激发微观实 体经济,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在供给侧改革中,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优化意义 重大。自供应链金融发展以来,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现有的文 献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的研究多侧重于供应链本身、内容较为单一,运用互联网 技术对于供应链金融风控的优化仍有待研究。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其具有的 安全、方便的特点,使其迅速成为解决供应链金融问题的一种可能手段。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优化 引言: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早已不是什么新兴概念,自2005年以来,其研究热度持续升温,2015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尽管已有许多学者对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了风险 评估与模式优化,仍然无法弥补模式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缺陷。但近年来区块链技 术的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可选路径,利用区块链技术,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与流程监控等问题将得到解决,通过技术创新,将促进 供应链金融效率的提高与系统风险的降低。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处于技术探索与完 善阶段,其算法与共识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于供应链金融领域引入区 块链技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其概念理论体系与背后的机制原理,探讨其结合可 能性。 1区块链技术的构成和功能 1.1区块链及其构成区块链 在短短1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其功能已不仅局限于发展初始阶段的可编程货币,而是逐渐丰富,囊括了可编程的智能合约和基础设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信、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提出的区块链标准1.0版中,将区块链定义为“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无法篡改、无法抵赖的技术体系”。区块链系统的通用模型由区块、账户、共识、智能合约4个主要部分构成。每隔一段时间,区块链将链上各参与主体产生的数 据打包为一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通过非对称密钥将参与者身份生成“账户”,用于记录当前的信息,各参与主 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且无法单方面篡改。任何信息的修改只有经过约定比例 的主体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这些 规则通过算法在多节点之间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区块链上的编码定义参与者 之间的承诺,并自动执行,这部分被称为“智能合约”。 1.2区块链的功能 1.2.1区块链技术构建新型系统信任模式 区块链采用信息技术,构建了参与者之间相互信任的新规则,提供了基于信 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信任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信任模式多种多样。卢曼(N.Luhmann)的社会系统理论将信任区别为人际信任与系统信任两大模式:人际信任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系统信任则体现人对群体、对机构组织或 对制度的信任。区块链提供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系统信任不必依赖机构或中介,这 种信任既不同于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又不同于任何一种原有的系统信任。区块 链提供的交易信任由机器和算法确定,通过构建一个依赖于机器和算法信任的交

【精品报告】工行-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

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 白皮书 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 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 2020年4月

编写组单位: 牵头单位:中国工商银行 参与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纸贵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井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编写组成员: 马雁、何宝宏、李六旬、陈满才、魏凯、苏恒、侯志荣、秦国、赵开山、马国祥、和涛、冯博、刘朝伟、史大鹏、彭顺求、黄剑、王舒榕、刘彦平、卫晓欣、林国斌、肖凯、郑三宝、马丽忠、马啸等

前言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将区块链技术确定为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为进一步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与发展,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协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牵头组织调研全球金融领域区块链发展现状,梳理金融行业区块链应用场景与案例,分析区块链的基因特性、应用价值以及其在金融领域的挑战与展望,编制了本白皮书,希望可以为银行同业以及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本白皮书主要聚焦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领域。第一章阐述了区块链的定义、应用模式及发展现状等情况。第二章重点解析了金融领域的现状痛点以及区块链对金融领域的应用价值。第三章详细梳理了区块链金融领域典型应用场景,通过解析业务痛点、提出解决方案及分享优秀应用案例供银行同业及相关机构参考。第四章研究提出区块链面临的挑战,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展望。

目录 一、区块链技术发展概述 (1) (一)区块链基本情况 (1) (二)区块链的“基因特性” (3) (三)区块链与数字货币的关系 (4) (四)区块链技术发展趋势 (5) 1.底层平台路线多样 (5) 2.开源项目蓬勃发展 (6) 3.技术标准逐步建立 (7) 4.联盟组织合作竞争 (8) 5.各国加紧政策布局 (9) 二、金融+区块链融合创新 (12) (一)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价值体现 (12) (二)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概况 (14) 1.全球区块链金融领域应用概况 (14) 2.我国区块链金融领域应用概况 (16) 三、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19) (一)供应链金融:信息共享服务普惠 (21) (二)贸易融资:融资高效风控强化 (26) (三)资金管理:数据公开流转清晰 (31) (四)支付清算:业务处理效率提升 (35) (五)数字资产:安全可信有序流通 (37) (六)延伸领域:合作生态初具雏形 (40) 四、区块链金融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 (43)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分析 核心要点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发展迅猛,产融结合,突出供应链整体经营成本降低,已是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争相创新的新领域。但目前国内的供应链金融尚处于早期阶段,虽然有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涌现和应用,离成熟相距甚远,供应链金融还无法脱离信用,优质的核心企业信用又无法向供应链上下游传导,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旧存在。 信用的核心是对过去的事实可证,对未来的事情可期,区块链技术就是承载信用的最佳工具,其随着比特币的问世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尝试对供应链金融的概况和发展现状进行概括,分析供应链金融的痛点及区块链的解决方案,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探索,最后在指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问题的基础上,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供应链金融概况与发展现状 1.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与内涵 (1)背景企业微观上,尽管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不断深入,但在落地操作上,国内企业对供应链的经营重点在于实现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商流的有效整合,这也是供应链发展必须要跨越的障碍。 产业宏观上,产融结合已经是全球先进供应链体系和制度所倡导的模式。一方面,国际贸易的全球化趋势要求金融市场以供应链

为中心提供更为灵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的融资模式;另一方面,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亟待供应链金融的支持;相应地,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金融创新来创造新的业务生长点和利润来源。 在企业微观和产业宏观的共同作用下,供应链金融成为了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理论创新的新方向,近年来也发展迅猛。 (2)定义 国内关于供应链金融定义的普遍观点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第三方监管等专业手段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集物流运作、商业运作和金融管理为一体的管理行为和过程,它将贸易中的买方、卖方、第三方物流以及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实现了用供应链物流盘活资金,同时用资金拉动供应链物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如何更有效地嵌入供应链网络,与供应链经营企业相结合,实现有效的供应链资金运行,同时又能合理地控制风险,成为供应链金融的关键问题。 (3)特点

2020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2020年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白皮书

目录 1. 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 (6) 1.1供应链金融概述 (6) 1.1.1供应链金融内涵和特点 (6) 1.1.2供应链金融功能 (7) 1.1.3供应链金融主要参与者 (7) 1.2供应链金融主要模式 (8) 1.2.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8) 1.2.2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9) 1.2.3存货融资模式 (9) 1.3供应链金融行业痛点 (10) 1.3.1信用难以传递,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10) 1.3.2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核难度大 (10) 1.3.3供应链平台数据的有效性问题 (11) 1.3.4供应链系统中心化架构,存在安全隐患 (11) 1.3.5多方系统对接,费时费力,效率较低 (12) 2.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综述 (12) 2.1区块链技术概述 (12) 2.1.1区块链简介 (12) 2.1.2区块链技术原理 (15) 2.2区块链解决供应链金融痛点 (17) 2.2.1区块链构建“技术信任” (17)

2.2.2区块链解决票据难以分割流转问题 (18) 2.2.3区块链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效率 (19) 2.2.4区块链降低供应链金融信息系统扩建成本及复杂度 (20) 2.2.5区块链增强供应链金融平台安全性 (20) 2.3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应用模式 (21) 2.3.1发展现状 (21) 2.3.2体系架构 (21) 2.3.3业务场景 (25) 2.3.3.1合同签约 (25) 2.3.3.2债权确权 (26) 2.3.3.3企业融资 (27) 2.3.3.4债权转让 (28) 2.3.3.5资金清收 (29) 2.3.3.6 ABS融资 (30) 2.3.4技术实现 (31) 2.3.4.1加密与隐私 (31) 2.3.4.2权限控制 (34) 2.3.4.3数据上链 (37) 2.3.4.4区块结构与存储 (38) 3. 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企业案例 (41) 3.1 整体架构 (42) 3.2 基本功能 (44)

华为区块链白皮书

i 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区块链成为近两年热点话题,因其通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可有效解决传统交易模式中数据在系统内流转过程中的造假行为,从而构建可信交易环境,打造可信社会。近年来各国政府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标准、开源组织和产业联盟等在纷纷投入区块链产业的拉通和应用。随着区块链的产业价值的逐渐确定,区块链迅速地成为一场全球参与竞逐的“军备”大赛,中国也开始从国家层面设计区块链的发展道路(发改委委托信通院组织国内主要区块链公司进行区块链的顶层设计的研讨,工信部的信软司也在积极确定区块链的顶层设计机构)。2018年,区块链及相关行业加速发展,中国将领跑全球进入“区块链可信数字经济社会”,我们正面临区块链重大的产业机遇。 区块链的应用已由开始的金融延伸到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据存证及交易等多个领域,将为云计算、大数据、承载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其构建的可信机制,将改变当前社会商业模式,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 编委会成员 顾问:张文林、龚体、肖然、廖振钦、万汉阳、楚庆、张辉、潘秋菱、祁峰、伊志权、ZHU PEIYING、刘培、王伟、王小渭、LIAO HENG 研究撰写:张小军、曹朝、胡瑞丰、刘再耀、张亮亮、周瑛达、郭兴民、吴义镇、杜伟、甘嘉栋、WU SHUANG、姜耀国、William Michael Genovese、朱朝晖 排版设计:杨少青 审稿:潘秋菱、张小军、胡瑞丰、刘再耀、周瑛达

目录 前言 (ii) 1 区块链的兴起 (1) 1.1 区块链的起源 (1) 1.2 区块链的发展路径 (2) 1.3 当前区块链认识上的两大误区 (3) 2 区块链核心技术及原理机制 (5) 2.1 区块链的概念和特征 (5) 2.2 区块链的核心技术 (6) 2.2.1 分布式账本 (6) 2.2.2 共识机制 (7) 2.2.3 智能合约 (8) 2.2.4 密码学 (11) 2.3 华为在区块链发展中进行的技术创新 (12) 2.3.1 共识算法创新 (12) 2.3.2 安全隐私保护 (13) 2.3.3 离链通道 (14) 3 区块链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 (16) 3.1 区块链相关产业政策现状 (16) 3.2 区块链在开源领域的发展现状 (17) 3.3 区块链在标准领域的发展现状 (18) 3.4 区块链产业联盟发展现状 (19) 4 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2) 4.1 数据交易:实现数据交易的过程透明、可审计,重塑社会公信力 (23) 4.2 身份认证:验证身份的合法性,加速数字化社会发展 (24) 4.3 新能源:打造清洁能源交易信任基石 (25) 4.4 车联网:用区块链实现信息准确共享,构建新经济模式 (27) 4.5 供应链溯源:树立公信力,构建真实交易 (28) 4.6 运营商云网协同:解决运营商网络碎片化,构建新商业模式 (29) 4.7 供应链金融:有效减少金融风险,拓展金融业务发展 (30)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探索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盛瀚北京银行 摘要:通过区块链数据防篡改、信息公开透明、消息溯源等安全特性有效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问题,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优化供给侧”、“去库存”等痛点,利用技术手段保障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稳定和资金流动的高效。 关键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1.引言 供应链金融业务是银行业务中最复杂业务之一,在业务流程处理上涉及多个业务角色,同时这些角色之间的资金往来也很复杂。各层级企业间通过在金融方面的合作,实现利益共存,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在快速成长,2005年规模在3万亿,而到了2016年整体规模已发展到12.6万亿,增长了4.2倍。按照普华永道最新测算,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整体规模将持续增长,2017至2020年这四年的增速将保持在4.5%至5%左右。根据预测结果,至2020年我国整体市场规模将会达到约15万亿。

传统供应链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整个供应链金融体系中,远离核心企业的N级供应商和N级经销商的融资困难;二是在复杂的商业模式造成各成员角色相互间回款困难;三是票据造假、多重质押等风险,未建立各环节信息传递、共享机制。 区块链的技术安全功能包括:数据操纵安全性,信息披露透明度,消息可追溯性等。这些安全功能点恰好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供应链融资中长期存在的不可控问题,并利用自身技术特性提升融资便利且降低融资成本。 第一,确保贸易背景真实性。核心企业对供应商、经销商、物流公司以及金融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均可通过区块链技术 形成并共享各自在该供应链各环节中的各种交易——每个交易 形成网络节点,节点信息在全网进行认定,物流信息通过GIS定位展现,资金信息通过回款信息的更新及时通知收款方与金融机构,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信息及时准确更新给交易双方以及金融机构,仓储监管信息通过数字化信息及时提供给企业以及提供质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18, 8(1), 78-88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8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a17303242.html,/journal/csa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a17303242.html,/10.12677/csa.2018.81011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Blockchain in Supply Chain Finance Yuxiang Huang1, Zhihong Liang2*, Yuehua Wang3, Gehao Lu1 1School of Software,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2School of Big Data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3E-Visible,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an. 4th, 2018; accepted: Jan. 23rd, 2018; published: Jan. 30th, 2018 Abstract Blockchain is a decentralized and trusted distributed book processing technology, originated from Bitcoin. Its industry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potentially disruptive technology that will reshape industry standards, change society and life, and will have a revolutionary impact on supply chain finance. On the basis of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the concept, key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 prin-ciple of Blockch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in points i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urrent supply chain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s in supply chain finance such as the difficult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limited usage sce-narios of commercial bills and bank drafts, and funds risk control issues of supply-chain core en-terprise.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e-visible” platform is presented. Keywords Blockchain, Distributed Ledger, Bitcoin, Supply Chain Finance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黄宇翔1,梁志宏2*,王跃华3,陆歌皓1 1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昆明 2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3易见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8年1月4日;录用日期:2018年1月23日;发布日期:2018年1月30日 *通讯作者。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系统

基于票据AI的供应链网络图谱构建平台 系统架构: 应用层:锦素供应链金融架构 中间层:Hyperledger(超级账本)+阿里区块链BAAS 云层:阿里云 备注:参考资料:阿里云区块链BAAS 阿里云要打造什么样的区块链? “听说阿里云也搞区块链啦!” “阿里云也发币么?” “不是不是,阿里云是要帮助企业构建更安全稳定的区块链环境,简化部署运维及开发流程,实现业务快速上链。” 提起区块链就联想到各种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只是区块链经济生态和模型中的一部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不一定非要有币。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易立表示,阿里云认为区块链技术会成为未来商业信用的基础设施,它是用技术的方式来重构,来提升商业效率,所以区块链技术对商业有巨大的价值。 阿里云进入区块链领域定位是什么? 阿里云本身做的是云计算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要进入区块链领域呢? 易立解释道,云计算和大数据都是生产力,区块链会成为生产关系。阿里云相信,把云计算和区块链结合在一起,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整体的商业的效率,会有一些新的商业创新出来。

阿里云正积极参与到区块链的创新过程中,其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信用的基础设施。易立表示,希望简化大家在做业务创新(使用区块链技术)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底层构架的复杂性,让大家更加关注企业的业务价值。 阿里云牵手Hyperledger(超级账本)共促区块链生态发展 Hyperledger是一个旨在推动区块链跨行业应用的开源项目,由Linux基金会在2015年12月主导发起该项目,成员包括金融、银行、物联网、供应链、制造和科技行业的企业。据了解,Hyperledger目前有大约10个代码库,其中两个已达到生产级可用状态,有八个正在不断孵化成熟中。有不少开发人员都在从事区块链项目,因为他们的企业想要使用区块链技术,或利用该技术启动一个试点项目。 Hyperledger执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对区块链行业有很深刻的洞察,他表示,区块链发展有两条并行的轨道,一条是包括数字货币在内的一些公链技术,另外一条是企业的区块链。公链技术就像过山车,非常跌宕起伏,发展得很剧烈;在企业区块链这个轨道,它则是持续平稳的发展。这些年,人们对区块链(尤其是公链)的狂热,让大家更加关注区块链,也推了了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步伐。像是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等,同时也让Hyperledger能够做更多的跨链的融合。 左二:Hyperledger执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 右二: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易立 关于双方的合作,易立表示,“Hyperledger非常关注企业场景和生态的建设,这也是Hyperledger这个开源社区组织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而这点恰恰也是阿里云最为看重的。

刘文思: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刘文思: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11月28日,由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主办,中国信息协会、数据观、大数据文摘等协办的网络分享会——“区块链100分”成功举行,本期分享会的主题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 区块链项目Seele首席架构师兼研发负责人、北京易链天下CEO刘文思结合工作中相关项目实施的经验总结,向大家分享了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 以下是分享全文内容(略有删减)。 简要回顾一下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几个定义: 1. 一种金融服务,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为供应链各环节的企业提供商业贸易资金服务,同时也为供应链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 2. 银行从整个产业链角度出发,开展综合授信,把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交易中构成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设定融资方案,将资金有效注入到供应链上的相关企业,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3. 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场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 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参与者 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核心企业、供应商、经销商、物流商在内的资金需求端;包括商业银行、保理公司在内的资金供给端;包括征信机构、增信机构在内的金融服务商;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企业在内的基础服务商。贸易数据流、支付数据流、物流等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大量数据在各个供应链金融体系参与者之间存储、流转和共享。 供应链金融体系的主体是核心企业和银行,但实际受益者和需求者往往是大量的围绕着核心企业的中小微企业。通常来说,核心企业信用评级比较高,获得资金的渠道也比较多样,但围绕其存在的许多上下游和周边生态的中小微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获取资金的渠道比较少,并且成本比较高,同时由于核心企业账期的问题,给这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会造成压力,这也会影响到核心企业生产的安全。 中小微企业本身规模小,在银行缺乏信用数据,或者达不到银行的融资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