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兴趣班教案

科学兴趣班教案
科学兴趣班教案

2007至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曾

2007至2008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进度表

1、手压式风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2. 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手压式风车。它简单易做,可当作风车玩,装上水又可当作

水车玩。制作一个玩玩也十分开心。

3. 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手压式风车。

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一个带盖的饮料瓶、废易拉罐、铝片、细铁丝、吸管

教学过程:

导入

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手压式风车。它简单易做,可当作风车玩,装上水又可当作水车玩。制作一个玩玩也十分开心。

二、新授

1.参照图示,找一个带盖的饮料瓶,取下瓶盖,在瓶盖半径的1/2处钻一个小孔,在孔中塞进一段长50mm的饮料吸管。

2.用废易拉罐,剪一只40×18(mm)的长方形铅片,将一段长22mm的吸管放在铝片中间,用胶带粘牢做轴套,再将铝片弯成s形。

3.用一段长140mm的细铁丝穿进吸管做转轴,再将露出轴套两侧的铁丝折成直角,成为“u”形支架。将插吸管的瓶盖盖在饮料瓶上,再将风车放在其上,使支架的两条腿跨在瓶盖上,吸管口要对着风车叶片的凹面,它们之间距离要适当。然后将支架的两条腿,手压式风车就完成了。

4.调整吸管的高度,使风车转动不受阻为宜。

作业:

制作手压式风车

2、迎接蚕宝宝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经历对蚕卵、蚕宝宝的观察和描述过程。

2、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活动场地、各种卵卡片、观察工具: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1、活动准备

(2)全班交流观察调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实地活动

(1)分小组进行活动,小组长作好观察记录

(2)师,各小组稍加一些方法指导

(3)回班进行交流观察发现

3、写观察日记。

课件展示网上别的学校同学观察蚕的一生优秀的观察日记。

提出提纲。

学习撰写观察日记。

3、可爱的蚕宝宝

教学目标:

1、经历对蚕身体变化的比较和测量的过程。

2、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蚕、盛放蚕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纸和笔等。

2、供蚕吃的食物。

学生主要学习活动(自主、合作、探究)设计

教学过程:

观察蚕宝宝换外衣:

1、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现蚕宝宝蜕皮的、说说观察到的蚕宝宝蜕皮的过程、蜕皮前后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蜕皮要多少时间、蜕了几次皮?

2、记录蚕的这些变化情况。

3、讨论: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将要蜕皮的蚕宝宝是怎样的?蚕宝宝慢慢长大了,谁来给它换新衣服?

4、制作泡沫盆景

教学目标:

2. 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教具学具准备:

取泡沫塑料一块、钙塑板一块、红色和棕色植绒纸各一小块、塑料盘一只,黄、绿、黑丙烯颜料少许。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废弃的泡沫塑料,经过设计和加工,可以制作成饶有情趣的仿山水盆景。

二、新授

1.根据你的创意和构思,将泡沫塑料用手和小刀刻挖成大、中、小山体各一块,再将山体底部用美工刀削平。

2.在山体上用丙烯颜料涂上颜色,趁颜料未干时再点上层层黑色,使其与山体颜色自然融合产生一种犹如绿色植被的感觉。

3.用美工刀将钙塑板切成长条,顶部削成斜面如屋顶状。再将长条按需要切成长短不一的小块,制成5—6个房体,再用颜料画出门窗。

4.剪一块比屋顶面积略大些的红色的植绒纸,对折后粘贴在屋顶上作房顶。

5.用美工刀切一小块钙塑板,削成5—6艘船体,画出船舱,用大头针作成桅杆。

6.将棕色植绒纸剪成陆地和岛屿。

7.将制成的各部件根据构想在塑料盘内进行布置,待布局满意后再用白胶进行固定。

板书:

仿山水盆景

作业:

每组同学制作一盆仿山水盆景

5、制作旋转喷水瓶

教学目标:

1、制作旋转喷水瓶

2、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制作旋转喷水瓶

教具学具准备:

空塑料瓶、竹管、尼龙绳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旋转喷水瓶。

(一)导入

直接引入主题

师:今天我们来制作旋转喷水瓶。

(二)探索

1.先准备一个装饮料的空塑料瓶和一根直径20mm、长250mm的竹管,饮料瓶最好用容量较大的,这样盛水多些。

竹管最好选两头有竹节的,制作时先在竹管两端中间按图一锯二道锯缝,再用刀削去上面半截(用刀操作要注意安全!)。

2.然后在竹管两端靠竹节的地方反方向稍偏上方各钻一个5mm的小孔,如果竹管两头没有竹节就做两只橡胶或软木塞封口。

3.旋下盖,在瓶盖上钻一个直径2mm的孔,穿过一段500mm长的尼龙绳,下面缠一根直径4-5(mm)、长15mm的竹签

4.在饮料瓶下端两侧对应位置分别钻一个直径20mm的圆孔,按图三将竹管穿入两个孔中露出的两端长度要相等,再浇上石蜡堵住接口,不让它漏水。

5.先用两根粗竹签插在竹管的小孔里,在瓶内灌满水,旋紧瓶盖并把尼龙绳挂在横杆上,拔掉小孔里的竹签,水从相反方向的小洞喷出,推动水瓶旋转(图四)。如果只喷水而不旋转,说明水瓶较重、水流太小,这时只要把喷水洞钻大些就可以了。

板书:

制作旋转喷水瓶

作业:

6、多功能太阳能观察卡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探讨多功能太阳能观察卡,

2、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探讨多功能太阳能观察卡,

教具学具准备:

卡纸、量角器、瞄准筒、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引入

多功能太阳观察卡由太阳观察卡、太阳高度观测器、瞄准筒、气温计组合而成。主要用于观察太阳大黑子、日食过程。日食时的气温变化,还可用来观测太阳高度变化。

二、新授

(一)导入

直接引入主题

(二)探索

1.裁好面积80×120(mm)的卡纸,在卡纸中心挖一个?20mm的孔,在圆孔中重叠固定两张银色涤纶纸(涤纶纸不能有针孔),然后将两张卡纸重叠粘牢,做成太阳观察卡。

3.在观察孔的背后面粘贴用牙膏盒做的瞄准筒,正面固定一只气温计。

观察时用右手握着太阳观察卡瞄准太阳,见到阳光落在孔中央时手静止不动,然后用左手轻轻捏住绳子贴着量角器的位置,绳子所指的角度就是高度。

板书:

多功能太阳能观察卡的制作

作业:

写科技小论文

7、“肥皂动力”小船的制作

教学目标:

1.探究“肥皂动力”小船的制作

2.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肥皂动力”小船的制作

教具学具准备:

泡沫塑料1块,7×5×5(mm)肥皂头1块。

教学过程:

一、演示“肥皂动力”小船的运行,使学生有感性认识。

二、新授

(一)导入新课

(二)组织教学

1.切割1块100×30×7(mm)的泡沫塑料,按图一所示制成船体。

2.割50×15×5(mm),30×10×5(mm)的泡沫塑料各1块,按图二做成船舱。

3.用双面胶把船舱按图三粘在船体甲板上,再插上一根大头针做的桅杆。

4.在船尾凹陷缺口处嵌上一块7×5×5(mm)的肥皂头。

三、竞赛

1.把做好的船放在简易水池里(在地上用木块和砖块架上一个长方形木框,铺上塑料薄膜注入清水,就成了一个简易水池),让小船自动前进。

2.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相同的材料,比一比,看谁做的小船航行速度快,航线直。

四、探究

1.小船为什么能前进呢?通过收集有关资料把秘密揭开。

2.你还能不能利用这个科学道理设计出其它的科学游戏吗,请来信告诉我们!

板书:

探究小船为什么能前进呢?

作业:

8、废磁带盒的再利用

教学目标:

2.探究废磁带盒的再利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废磁带盒的再利用的制作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废磁带盒

教学过程:

一、介绍磁带盒,猜想废磁带盒的作用。

二、探讨废磁带盒的再利用的制作方法

人们在洗衣服时,总感到装在肥皂盒里的肥皂因盒内空间太小,手指插不进而不容易取出来。我设计的肥皂盒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象录音磁带盒一样,只要能放进肥皂就行了。

制作方法:

取废铝板(或有机玻璃)一块,按图示尺寸制作。磁带盒式肥皂盒使用方便,式样新颖,实用性强,我想,人们一定会喜欢它。

三、小结规律,拓展延伸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学生质疑

板书:

废磁带盒的再利用

作业设计:

每位同学把自己设计的废磁带盒的再利用作品再加以改善。

9、制作核桃壳小乌龟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核桃壳小乌龟。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制作核桃壳小乌龟。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剪刀、挂历纸、胶水、彩色笔、核桃等。

教学过程:

一、制作材料和工具

剪刀、挂历纸、胶水、彩色笔、核桃等。

二、制作方法

1、将核桃从中间小心劈开,分为两半,取完整无损的一半(图一)。

2、取旧挂历纸(或其它厚白纸)按图二剪乌龟的头、脚、尾巴及身体,身体的大小以刚好放入核桃壳为宜。

3、按虚线将头对折后用胶水贴牢(如图三)。

4、将核桃壳粘在身体上,再在头部画上眼睛,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小乌龟就做好了。

三、展示

请完成同学上台展示

四、理论练习

完成书课题目。

五、反思小结,巩固提高

小结收获

注意问题

板书:

制作核桃壳小乌龟

作业:

10、种植、培养花,学习撰写观察日记、论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镊子、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对各种常见植物的种子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体会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

2、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的多种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述自己的想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养成认真倾听别人意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好习惯。在研究与交流过程中,简单归纳概括常见种子的构造特征,初步学习制定观察方案。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各种常见植物的种子进行细致、对比观察。

归纳概括常见种子的构造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

1.每人准备一个镊子、一个放大镜,每小组准备小刀一把、记录单两张,浸泡好的植物种子,白纸、凤仙花种子若干。

2.收集常见的植物种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准备一些由种子繁殖的或已经长大的常见植物让学生欣赏。

2.提问:你有什么感想,关于这些植物,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

3.过渡:要了解有关植物的知识,了解这些问,老师建议大家先从了解植物的种子开始,好吗?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各种种子的外形特征。

2.提问:仔细观察你搜集到的植物种子,它们是什么样的?

3.学生观察、汇报、交流。

4.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5.谈话:同学们已经观察了种子的外形,想不想了解一下它们的内部有什么秘密呢?

提问:(1)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清楚细致地看到它们里面的秘密呢?

(2)你是怎么想出这种方法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7.各小组现场浸泡种子(老师提供凤仙花种子,学生也可自选自己感兴趣的种子)。要使学生知道浸泡种子需要一些时间。

提问:如果有已经泡好的种子,你准备去怎样观察呢?

提供多种浸泡过的种子,由学生自选观察对象,自选所需要的工具。

要求:(1)观察时看看每粒种子有几部分?

(2)把观察到的种子的各个部分都整齐地摆放到白纸上。

8.学生分组活动。

发给各小组记录单,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告诉学生,他们所看到的是种子的种皮、子叶、胚芽、胚乳等。

9.推测种子的生长变化情况。

1) 提问:大家了解了种子的构造,你门认为它能发芽长成植物与它的结构有没有关系?种子种到土里会怎样长?把你的想法写在记录单2上。

2) 学生猜测。收集大家的意见并保存。

3)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

4) 提问:播种需要些什么材料呢?

5) 谈话:各小组商量下节课需要带来什么材料。

板书:

种植、培养花,学习撰写观察日记、论文

作业:

同学们,继续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撰写观察日记

11、制作圆柱形日晷

教学目标:

1.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

3.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三只易拉罐、

用几只易拉罐做一只圆柱形日晷造型别致,也很有研究价值,不妨一试。

制作时取三只易拉罐。第一只剖开后取铝皮,剪出一只尾巴较长的小乌龟造型,尾巴最好卷成细管、略加弯曲,小乌龟身上的立体轮廓可用笔杆摩擦后得到(图三),第二只罐剪去底部,并在罐壁纵向开一条狭缝。第三只罐要选用深色的,罐底靠下边沿部分划分成六等分,在等分线下端用针尖刺刻上代表月份的数字。

装配时,把小乌龟四足摊成水平状态,用小号自攻螺钉把四足紧固在第二只罐的顶部,尾巴要正对狭缝,并且伸出一段。然后把这只开缝罐套在第三只易拉罐外面。

标时间刻度时,内罐先不动,只转动外罐,使狭缝对准所标定的月份数字上。再内、外罐一起转动,使小乌龟尾巴的影子完全投射在狭缝内,影子垂直向下,不整不扭(立体几何上称投影),用针尖刻记痕,记录时序及影子的最低位置。完整的投影刻度线如图二所示。

这具日晷的科学价值在于:

1.用圆弧面代替平面作日晷刻度表面。

2.用日影的高低来测定时间,改变了用日影角度来测定时间的老办法。

3.更便于做成城市雕塑,国内有十二生肖铜柱日晷群,每个日晷代表每年一个月,很受群众好评。板书:

制作圆柱形日晷

作业:

12、制叶脉标本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到不少植物的叶、叶脉由坚韧的纤维素构成,在碱液中不易煮烂,而叶脉四周的叶肉在碱液中容易煮烂。

观察叶子的叶脉。

制得精美的叶脉书签,清晰地观察到玉兰叶的叶脉。

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制得精美的叶脉书签,清晰地观察到玉兰叶的叶脉。

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氢氧化钠、无水碳酸钠、3%双氧水、天平、水、玻棒、镊子、小试管刷、毛质柔软的旧牙刷、各种染料、大烧杯、大玻璃缸、三脚架、酒精灯、火柴、石棉网

广玉兰叶(学校花匠修剪时不要的玉兰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展示漂亮的叶脉书签

师:看了这些叶脉书签,你们有何感受呢?

师:那你们想不想做一片精美的叶脉书签?

二、新授

(一)叶脉的前期处理。

(1)老师往大烧杯里加入400mL水,再加入约14g氢氧化钠、10g无水碳酸钠,把烧杯搁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煮沸溶液。

(2)老师取20片坚韧的树叶放入上述腐蚀液中连续煮沸10分钟,这过程中要常用玻棒轻轻翻动。当叶肉煮烂后,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

(二)学生实践、加工。

(1)当叶片上残留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把叶片平铺在平台上(或平铺在手心上),学生用小试管刷或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刷掉叶片两面已烂的叶肉,一边刷一边常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在洗刷时必须极仔细小心,切忌急于求成,否则叶脉易刷坏。

(2)刷净的叶脉片,漂洗后放在玻璃片上晾干。当晾到半干半湿状时涂上所需的各种染料,然后夹在书页中等它自然晾干、压平。

(3)干燥后在叶脉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各种图片,过塑。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绸带,便制得一片叶脉清晰、色质艳丽、美观实用的书签。

四、学生上台汇报,教师小结。

板书:

制作精美的叶脉书签

作业:

设计个性化的叶脉书签

13、豆子画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各种豆类粘贴成各种动物。

2、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

3、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粘贴基本方法:黑豆、绿豆等豆子粘贴的技能

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剪刀、裁刀、乳白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豆子画也称豆浮雕,豆粘画,源于民间用五谷做画的习俗,在民间基础上,依据豆子的本色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豆子五谷的内外壳、形状、豆茎、豆杆、纹路、天然颜色等(甚至利用

捧五颜六色的豆子把对理想与生活的热爱变成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品。

二、新授

豆子画也称豆浮雕,豆粘画,源于民间用五谷做画的习俗,在民间基础上,依据豆子的本色创新,充分利用各种豆子五谷的内外壳、形状、豆茎、豆杆、纹路、天然颜色等(甚至利用虫子咬过的痕迹)经过防腐处理、粘贴做画。画面小巧精美、朴实雅致。民间艺术家们用一捧捧五颜六色的豆子把对理想与生活的热爱变成了一幅幅美妙的艺术品。

先在草稿纸上设计初稿,选好大小、宽窄、颜色合适的豆子,再直接粘贴在硬卡纸上,这样豆塑画做好后,画面就更加干净、整洁;再有把原来的先绘画后粘贴改成了先粘贴后绘画,这样画起来更方便,神态也更加丰富,既节约了制作时间,而且不容易污染画面;另外,粘贴用的胶也从原来的AB胶换成了乳胶,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使用上的麻烦,造价还可以低一点。五、学生汇报,欣赏作品,比一比谁的小风扇最凉爽。

板书设计:

制作豆子画

作业:

14、制作新型小风扇

教学目标:

1.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能够更好

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

3.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发现、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发扬小组合作的精神。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一个马达,两条小电线,一块比较硬的纸片、一节小电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夏天天气那么热,你们想不想要做一个随身携带的小风扇?

二、新授

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鼓励同学们要把老师要求准备的几种材料全部都得用上,组合成一条路线。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制定计划,碰碰壁,自己试试怎么把准备好

三、开始制作小风扇。

(引)我们的准备基本上完成了,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了。但是我有一个小问题,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

教师评价。

学生动手制作,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

四、要求学生在小风扇能动的基础上,把小风扇包装精美。

五、学生汇报,欣赏作品,比一比谁的小风扇最凉爽。

板书设计:

制作小风扇

作业:

15、小制作:废钥匙改制穿针器

教学目标:

1. 探究废钥匙改制穿针器的制作

2. 引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探究废钥匙改制穿针器的制作

教具学具准备:

废旧钥匙一把,细、粗钢钻各一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眼花的老人来说,穿针引线是件困难的事,你是否愿意为他们做件好事呢?其实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二、猜想。

思考能否用材料废旧钥匙一把,细、粗钢钻各一只解决老人穿针引线的困难。

三、自由探究

四、制作

用细钢钻在钥匙头上端“V”形槽内,垂直钻一个小孔,反面孔口用稍粗钻头加工成喇叭形(如图)。

五、使用

六、小结规律,拓展延伸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学生质疑

板书:

16、制作自动浇水花盆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自动浇水花盆,巩固和运用在科学课中学到的科学知识

2、通过制作自动浇水花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在制作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制作自动浇水花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激发学生在艺术中享受科学带来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200×300(mm)的废弃圆柱型塑料管一段,?40×50(mm)的小塑料管8根,输液皮管9根,输液开关一个,?30×350(mm)的塑料管子,250×250(mm)的正方形瓷砖一块,硅胶,锯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如今人们普遍喜爱种养花卉,但往往不能按时浇水。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设计制作了这个自动浇水花盆。

二、新授。

制作材料:

?200×300(mm)的废弃圆柱型塑料管一段,?40×50(mm)的小塑料管8根,输液皮管9根,输液开关一个,?30×350(mm)的塑料管子,250×250(mm)的正方形瓷砖一块,硅胶,锯末。

1、制作方法:

1.用硅胶将瓷砖与废弃的圆柱形大塑料管粘接牢固。

2.在大塑料管上距离底部80mm及160mm处分别均等地挖与小圆柱直径相等的孔8个,在孔内用硅胶胶接8个小塑料管。

3.将接有输液器皮管的小塑料管从大塑料管中央直插入其底部,与底部吻合粘接,要求使输液的皮管和8个小圆柱都连通,由输液器的开关来控制水量的大小。

4.在大塑料管和8个小塑料管中分别装入锯末(取代土壤),由于锯末吸水力强、保水性能好,在花盆中可自然吸水、滋润花草,而且锯末重量轻、通气透水性好,有利于好气微生物的活动,为花草的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又不污染环境。

2、使用方法:

自动浇水种植盆做好后,大、小圆管内分别种上垂吊观叶植物,按照自己出远门或外出旅游时间长短,在滴水管连接的储水罐中装入足够的水,并调整好滴水开关的出水大小,即使你外出很长一段时期也能使花草及时有效地得到充分的水分。这种投资少、制作简单、省工少时、使用方便的自动浇水种植盆很适合养花者使用。

板书:

制作自动浇水花盆

作业:

科学兴趣班教案

2007至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 学 兴 趣 班 教 案 任课教师:曾

1、手压式风车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

2.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手压式风车。它简单易做,可当作风车玩,装上水又可当作 水车玩。制作一个玩玩也十分开心。 3.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手压式风车。 让学生在科学活动中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 一个带盖的饮料瓶、废易拉罐、铝片、细铁丝、吸管 教学过程: 导入 利用废弃的材料制作一个玩具——手压式风车。它简单易做,可当作风车玩,装上水又可当作水车玩。制作一个玩玩也十分开心。 二、新授 1.参照图示,找一个带盖的饮料瓶,取下瓶盖,在瓶盖半径的1/2处钻一个小孔,在孔中塞进一段长50mm的饮料吸管。 2.用废易拉罐,剪一只40×18(mm)的长方形铅片,将一段长22mm的吸管放在铝片中间,用胶带粘牢做轴套,再将铝片弯成s形。 3.用一段长140mm的细铁丝穿进吸管做转轴,再将露出轴套两侧的铁丝折成直角,成为“u”形支架。将插吸管的瓶盖盖在饮料瓶上,再将风车放在其上,使支架的两条腿跨在瓶盖上,吸管口要对着风车叶片的凹面,它们之间距离要适当。然后将支架的两条腿,手压式风车就完成了。 4.调整吸管的高度,使风车转动不受阻为宜。 作业: 制作手压式风车 2、迎接蚕宝宝的诞生 教学目标: 1、经历对蚕卵、蚕宝宝的观察和描述过程。 2、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难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亲身感受,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活动场地、各种卵卡片、观察工具:放大镜等 教学过程: 1、活动准备 (1)师课前找养蚕的视频。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教案.doc

舞蹈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一、教学设计理念: 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使儿童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觉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班级学生的音乐素质。 第一课素质训练 课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1、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2、初学舞蹈的学生对舞蹈的接触情况不同在理解与接受能力方面也不一样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3、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之间的距离。教学重难点: 素质训练可分为腰和腿的“软”“开”两个部分。 教学过程: 舞蹈是用人的肢体语言表达的要使学生尽快达到肢体所需要的素质条件应从“软”开始。软度训练中可分为肩、胸、腰、腿、胯几个部分分别加强训练。 l、压肩胛带是训练肩和胸的软开度。在训练过程中可用趴把杆前压肩胛带也可以两人一组互相后拉肩胛带。 2、腰是身体运动的轴心。腰的软度训练是为了增强腰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训练中我们可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已排版)

一听话的气球 教学课题: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目的:1、通过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运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 冲力的方向,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2、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参与生活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玩气球、给小车安装反冲力的活动,了解反冲力的作用和反冲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1、理解气球推动小车的原因; 2、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 教学准备:1、四人小组,棉线、气球、小车、橡皮筋、吸管、回形针。 2、教师准备,有关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玩气球,感受反冲力 1、师:你们都玩过气球有哪些玩法呢?请大家一起玩玩。 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有的学生很容易就把气球吹起来了,有的学生脸都吹红了,气球还是吹不大,有的学生把气球拉了拉再吹。) 2、师:气球吹足气,把手放开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气球是怎样运动的? 师:我们又没给气球任何动力,气球是靠什么飞起来的呢

师:课件演示,更形象、直观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反冲。 师:刚才我们玩的气球都是没有向一个方向运动的,可以让 气球沿着一个方向运动吗? 3、学生讨论、交流并用教师给出的材料(一根棉线,回形针, 气球)验证一下,气球能否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用箭头的形式记录在实 验记录上。 二、用气球推动小车 1、师:吹足了气的气球放开手后能运动,那它能否推动小车运动呢? 2、师:把气球绑住小车,就是把小车固定在小车上,应如何固定,要注意什么?要解决什么?(生讨论,教师出示课件) 3、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动手实验,教师巡视: 有的小组把气球吹好了才绑在小车上,结果小车并没有运动起来;有的小组气球吹得很大,小车还没有动起来,气就跑掉了;有的小组的小车一直在打转,不会向前;有的小组的小车动起来了,而且能够向前运动…… 4、师: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请每个小组准备汇报,小车运动的方向与气体冲出的方向有无不同? 5、师:(小结)我们的实验时要注意吸管的绑法,气球要吹大一点,气球吹好以后,要把吸管口按住,防止漏气,把小车放平,才把手放开,小车就会行驶的又快又稳。像气球这样推动小车的力叫做反冲力。小车是靠气球里空气的反冲力运动的。(出示课件)

关于水果的兴趣班教案

关于水果的兴趣班教案(fruit)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apple,pear,banana,orange,peach五个单词,并能在创设的情境中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句型Do you like apple?Yes,I do/No,i don’t来回答自己的喜恶,并能够运用句型在交流当中去询问别人。 教学重点: 单词apple,pear,banana,orange,peach 的准确发音 教学难点: 元音字母的区别,(an/a )apple 教学用具: ppt 水果卡片 教学步骤: step1:warm up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I’m your new teacher,you can call me Miss Zeng.nice to meet you here.before the class,I want all of you to introduce yourself.OK?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的老师,你可以叫我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在这里见到你们,那么,在上课之前,首先,我们大家来一下自我介绍,好不好。那么,我们先从这边这位可爱的同学开始.........(介绍完毕之后)before the class,we are going to listen a music,do you like listen music?上课之前,我们来听一首音乐,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好,那下面我们先来听一下音乐,要认真听哦,

等一下我会提问你们的哦。(播放音乐) step 2.呈现新课 T:after listen to the music,what do you learn.刚刚我们听了这首音乐,好听吗?......好,那你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学到了什么?有没有那些你们学过的单词呢?让学生来回答,可以适当地提示apple,学过了没有?apple,(苹果)你们喜欢吃苹果吗?好,那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画,(播放PPT)里的第一张水果的图画,so many fruit,right?是不是很多水果啊?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啊?先问学生,回答之后,你们猜下我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引出第一个单词,apple.(苹果)来,跟我读一次,带读三次,让学生分组读,检查读音,呈现下一个单词,采用同方法。教完banana后,玩游戏 step 3.游戏与巩固环节 游戏:抢读单词 教师先把所学的三个单词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之间进行抢读,看下谁读得又快又准,第二,增加难度,把单词去掉,贴上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来读单词并拼出来,看谁反应最快记得最好。 教学最后三个单词,方法同上。 step 4.单词巩固 先让孩子读单词,教师听孩子读,纠正读音,适当地问孩子:Do you like apple?yes,i do/no,i don’t.引导孩子读句子,同学之间进行适当的对话,最后叫同学上来表演。 课堂结束

魔术兴趣班教案

魔术兴趣班:小小魔术师 老师:梁穗健 第一节课:见证奇迹的时刻 一.课堂内容: 包括 1.老师学生的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2.老师的魔术表演(互动表演), 3.简易的魔术教学1~2个, 4.学生的堂上练习时间。 二.时间的安排:(总时间:60min) 1. 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 5min 2. 老师的魔术表演:10~15min 3. 简易的魔术表演和教学1~2个:30~40min 4. 学生的堂上练习时间:5~10min 三:课堂内容安排的目的和希望达到的效果: 1. 自我介绍和互相认识:消除大家的陌生感,互相之前开始成为朋友 2. 老师的魔术表演:展现魔术的神奇魅力,增加学生的兴趣,树立老师的威信 3. 简易的魔术教学1~2个:让学生们初步接触魔术的奥秘,学习魔术 4. 学生的堂上练习时间:有不懂得地方可以及时问,同学间互相交流 四:注意事项: 1.选择教授的魔术应符合7~10岁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尽量地选择操作简单,效果神 奇的魔术 2.每节课应让学生有自己的表演机会,与同学们的交流与互动时间 3.注意与小朋友相处融洽,关系友好 4.小朋友是最难控制的观众,表演魔术不幸失手时要保持镇定,灵活处理 5.针对对象是小朋友:流程一定要简单,最好用日常点的道具,气球,杯子,小玩具 之类,出的效果要重,比如说颜色,出现消失,小孩的逻辑并没有那么严密,所以表达一定要清楚,不然真的你变完人家都不知道你在干嘛 6.当小朋友受到外界干扰而分心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办法专心在你的表演上,所以.消

除外界的干扰是魔术师的工作之一。 五: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好台词,表演的节目和道具。 2.学生:相关道具

音乐兴趣班教案9

音乐兴趣班教案 活动时间:第九周 地点:五楼多媒体室 指导老师:苏建花 学生人数:20人 活动内容: 一、听和声大调 1、教师在琴上弹和声大调音阶学生先听,师示范唱 2、听一遍后教师弹音准学生跟唱(要求学生听准确音高去唱注意唱准确降vi级音) 3、抽查学生唱的音准能力 4、师总结 二、声乐训练5 3│1-│5 3│1-:‖ poi mi mi mi ma m a ma 训练目的:通过激活的练习,使横膈膜一直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感受到横膈膜在歌唱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训练要求:1、用轻声或中等音量练习2、注意嘴和下巴等部位没有多余的和不自然的动作3、唱跳音时要把喉咙完全打开的依靠横膈膜的支持把声音弹跳进头腔内的共鸣焦点4、起音干净、声音要富有弹性,给人以清

脆、轻松的感觉5、嘴巴竖起 教法:1、讲目的要求2、教师示范3、学生练习4、把练习掌握得较正确的同学出来示范 54|3 2|1-:‖ ma a a a a 练习目的:锻炼横膈膜对歌唱的支持力量,同时为打开喉咙和声音进入头腔奠定牢靠的基础 练习要求:1、练习要长、慢、连2、注意口型的保持和内口的张开3、声音要长而稳定 教法:同上 1 2 |3 4| 5 4| 3 2| | 1 3| 5 1| 5 3 | 1 3|5 1 mi ma a a a 5 3 |1 -:‖ 训练目的:练习口型、位置的统一、内口的张力、加强横膈膜的支持力量的训练 练习要求:1、放松舌头、竖张嘴2、准备好,想好音高声音不能到处撞,一就到位3、唱跳音时,方法同上教法:同上 二、观看VCD<<金铁霖声乐教学》片断:宋祖英、戴玉强、陈利利……的练声与歌唱使学生感受歌唱的美。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实验中心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活动日期及地点 20**年6月10日到6月16日;实验中心 三、活动对象学生人数 市一中的全体学生 四、活动内容 1.科学实验 教师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选取几个学生感兴趣的实验,由学生自行分组,自行挑选兴趣的实验。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对参赛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指导每组学生动手做实验,亲历实验过程,探究最佳实验方法。对自己的实验进行练习解说,以迎接6月16日的比赛。 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 学生自行组合,运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廉价物制作自己喜欢的活动用具或者教具或者生活用品,于20**年6月5日前将制作的作品交到实验中心,并做好相关登记,告知学生提前准备作品的解说词,于6月16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览、解说。比赛。

4.仪器的改装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创新,自由发挥,每月每人制作一幅手抄报。 四完成措施 1.资料收集。学生按一定数量比例自发结成小组,并分组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 调查研究。学生根据个人或小组集体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确定的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考察),获取调查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如实记载调查中所获得的基本信息,同时要从各种调研结果、信息资料中归纳出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或观点,并反思是否获得足以支持研究结论的证据,是否还存在其他解释可能。 3.成果展示 .学生将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得到的初步制作成果在实验室内充交流,并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方案。学生再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 4. 科技小制做, 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运用生活中一些废弃物,廉价物制作自己喜欢的活动用具或者教具或者生活用品,每人每月一件。 5. 科学幻想手抄报:根据学习科学课本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创新,自由发挥,每月每人制作一幅手抄报。 四评价 1. 每次上课前让学生签名,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 举行科学创新作品制作和实验技能展示,表彰优秀的学生。

少年宫书法兴趣班教学案

流渡中学少年宫书法兴趣班辅导教案 严庄坤 第一课时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

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第二课时 课题:书写练习1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 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3、书写教学“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杏:上大下小,上面要写得大,大在哪里?(大在撇捺)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象燕子张开的翅膀;下面的“口”要写得小,左右两竖要内斜,稍扁;“木”的竖写在竖中线上。 花:也是上下结构,草字头两竖要内斜;下面单人旁起笔对准上面的左竖,竖弯钩起笔对准上面的右竖;竖弯钩要舒展,(用红笔描竖弯钩,并在旁边书写一个大的竖弯钩)要求弯处圆转,不能僵硬(书写僵硬的竖弯钩,并在旁边打×)。 春:上部三横都是短横,收笔处不要顿;撇画最长,捺画从哪里起笔?从第三横下面起笔,不能碰到撇;下面“日”的两竖要竖直,不能斜。 雨:旁边两竖要内斜,上横短,中竖写在竖中线上;从下面看,哪一笔最低?钩最低,中竖最短;四个点都是斜点。

科技兴趣小组教案

科技兴趣小组教

案 查汗淖尔学校 訾刚 课题:静电的作用 第一周时间:2014.2.26 任课教师:訾刚

1.1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 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1)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1.2胡椒粉与盐巴的分离 思考:不小心将厨房的佐料:胡椒粉与盐巴混在了一起,用什么方法将他们分离开呢? 材料:胡椒粉、盐巴、塑料汤勺、小盘子 操作:1)将盐巴与胡椒粉相混在一起。 2)用筷子搅拌均匀。 3)塑料汤勺在衣服上摩擦后放在盐巴与胡椒粉的上方。 4)胡椒粉先粘附在汤勺上。 5)将塑料汤勺稍微向下移动一下。

6)盐巴后粘附在汤勺上。 讲解:胡椒粉比盐巴早被静电吸附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重量比盐巴轻。创造:你能用这种方法将其他混合的原料分离吗? 1.3带电的气球 思考: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 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材料: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操作: 1)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2)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3)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4)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 5)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讲解: 1)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 2)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创造: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2021(下)科技兴趣班教学计划

2021(下)科技兴趣班教学计划 2021(下)科技兴趣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 目标: 科技班的学生来自高年级,所以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已经非常浓厚了,教师只要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通过趣味实验的学习,去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实验中与同学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具体方法: 1.通过趣味实验班的学习使学生增加对科学课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对科学实验感兴趣。 2.使学生通过做实验、动手、室外采集、面授观摩等形式,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 3.注重使学生把所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与人协作完成科学实验的能力。 5.做到学生打基础培养兴趣,培养巩固、拔高,提升这些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培训方式: 1.教师面授示范指导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3.师生互动 4.室外采集 5.实验观摩 四、教学进度:(每周四) 第一周 教学内容: 1.种植大蒜和黄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能力。从种子萌发时,通过栽培植物来探究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做植物的向光性实验。 教学目标: 通过种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做折纸和小船等活动的探究实验。 第二周 教学内容: 1.制作测太阳高度仪。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到制作中找到乐趣的同时探索发现更新的知识。 第三周 教学内容: 1.收集生活中发现的污染环境的资料,讨论并展出,制作展览板。 教学目标: 深入了解热与冷,并让同学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周 教学内容:

篮球兴趣班教案

灌篮高手篮球兴趣班教案 第三周:认识篮球熟悉球性 1、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篮球的起源和发展。 2、球性练习: 手指来回拨球 1分钟×3组 双手抱球顺时针(逆时针)绕颈 20圈×3组 双手拿球绕腰转圈 20圈×3组 双手拿球绕膝盖转圈 20圈×3组3、素质练习:折返跑,分2组,六年级第一组在底线一字排开准备,先跑到中线折返到起点,然后迅速启动到对面底线然后折返回来起点。五年级第二组,方法一样,听老师哨音完成练习。 第四周:熟悉球性 1、第一周我们初步练习了3种拿球绕颈、腰、膝盖的球性练 习,相信很多同学并没有掌握这几项技术动作,不是很熟 练,部分同学甚至不能单独完成以上练习。 2、今天我们在这3项基本球性练习上在加上难度,学习新的 一种新的绕球练习:绕“8”字练习。 3、首先继续练习3种球性,比比哪位同学完成的最快,而且 动作最漂亮。 双手抱球顺时针(逆时针)绕颈 20圈×3组 双手拿球绕腰转圈 20圈×3组 双手拿球绕膝盖转圈 20圈×3组 4、绕“8”字练习,老师首先示范动作,讲解球的经过路线 以及做练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绕“8”字练习从前往后绕×3组5、素质练习:折返跑,分2组,六年级第一组在底线一字排 开准备,先跑到中线折返到起点,然后迅速启动到对面底线然后折返回来起点。五年级第二组,方法一样,听老师哨音完成练习。 第六周: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 1、前面两周我们学习了几种最基本的球性练习,今天我们初 步学习原地单手运球的基本技术。 2、老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发力顺序,控制好手型是关键。 3、老师示范原地运球技术动作,两腿成弓步形式,右手运球 时左腿在前,控制好球的落点,在左脚旁边。 原地单手右手运球 100次×1组 休息2分钟 原地单手左右运球 100次×1组 原地单手右手运球 100次×1组4、行进间右手运球:老师讲解行进间运球的主要关键点,控 制好球,不要运的过高或者过低,以腰部高度适宜。5、素质练习:折返跑,分2组,六年级第一组在底线一字排 开准备,先跑到中线折返到起点,然后迅速启动到对面底线然后折返回来起点。五年级第二组,方法一样,听老师哨音完成练习。

作文兴趣班教案

第一讲:人物动作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动作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3、能够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 培养动作细节描写的基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动作细节描写的作用 1、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 2、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3、表现人物情绪和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 二、什么叫动作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细小的动作的描写。 描写人物行动时,不仅要写出他在做什么,更要写出他在怎样做,特别是他“怎样做”时常常被人忽略的细枝末节,即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动作”,以此来凸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习惯的,等等,这就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小结: 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 四、练习: 写一个片断,要有多处动作细节描写。 要求:①要写出人物个性特征。 ②适当运用修辞。 ③要表露思想感情。 ④要准确使用动词。 注意:写好后,将动作描写的词语圈出来。

第二讲:学习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 学习目的: 在于借助、依托语言这个载体,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刻画和描写,目的是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深入其心、身临其境、如睹其物,让读者透过语言信息获得真、善、美的人文精神的陶冶。 学习重难点: 1、分段 2、提示语 学习过程: 一、思考:1、语言描写有那些作用呢? 2、有那些要求呢 (1)要求个性鲜明,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经历、性格 (2)常同神态、动作描写结合使用 二、练兵场 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对话描写的写作训练。 (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特征,力求避免冗长的叙述) 1、老师和自己谈心 2、家长的告诫 3、课间交流 4、班会上的发言 5、班门被踢坏了,老师追查时和同学们的对话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14章节

九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共 14章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接龙中学初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电流指示器(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流的效应; 2、指导学生制作电流指示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知道电流指示器的使用方法。: 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a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小组合作意识。 b知道电流指示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材料和工具:指南针,小纸盒,漆包线,电池,小刀,透明胶带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课题 二、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电流是看不见的,我们怎么知道电流的大小?三、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电流指示器。 四、教学过程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电流指示器的制作方法。 1)用漆包线在小纸盒上紧密地练上40圈做成线圈,两端各留下200毫米并用胶带固定2)用小刀刮出线圈上的漆,接入电路中 3)将指南针放入小纸盒饭内,将线圈两端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接上 2、小组合作,制作电流指示器。教师在教室内巡视。 3、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同学展,演示。(详见教材P1) 电流指示器实验记录 4、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哪个小组的制作比较成功。 5、小结 小组内交流讨论,本节课的得失,然后派代表到讲台上分享,总结。 6、教师点评,打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小组合作的情况,予以点评,打分。 五、课后拓展 1、当线圈内有电流通过时,指南针会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想一想,能把这个电流指示器改装成一只电流表吗? 四、教学后记 本课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制作电流指示器的方法。并且能了解电流指示器的工作原理。注重小组的合作,充分发挥课堂点评的作用。 用番茄做的有趣实验(第2课时) 夏天,餐桌上的番茄很受大家的欢迎。很多人喜欢喝番茄的汁,酸酸甜甜的,很合胃口。 你知道吗,利用番茄汁的酸性,我们可以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 一、活动准备: 材料和工具:白纸一张,毛笔一支,番茄三个,铜片、锌片(或铁片)、导线、灵敏电流计。蓝色石蕊试纸烧杯试管 二、活动过程 1.白纸现字实验 白纸一张,毛笔一支,番茄一个 方法:(1)把番茄切开,取出适量汁来。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技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

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少儿美术兴趣班教案

少儿美术兴趣班教案 篇一:少儿美术教案 篇二:兴趣班美术教学内容 教学类型教学内容 油画棒画《荷塘》《小刺猬》《创意蛋糕》水彩画《小蝌蚪》《蜗牛》《花衣服》 手工粘贴《螃蟹》《美丽的纸盘鱼》 线描画《花蝴蝶》《向日葵》 棉签画《漂亮的花瓶》《柳树》印画《长颈鹿》《好吃的葡萄》 剪纸《绣球》 泥塑造型 篇三:少儿美术培训班教师上课步骤 创意美术课程授课步骤 1、课程导入(借用故事,音乐儿歌,提问,图片教具,或者多媒 体等配合肢体语言或者声音) 1 目标:吸引孩子兴趣,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使学员在绘画前有一种强烈的绘画欲望。 教师要求:运用肢体语言,或者夸张的语言配合教具的使用。教师要求活泼开朗,技能调动孩子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控制好课堂纪律。 2、范画展示与讲解(分析归纳与引导) 目标:给孩子最初的绘画印象,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孩子绘画前的自信,提高学员作画欲望。

要求:能细致讲解画面内容,并对复杂的画面有详细的分析,提问学员对画面做到合理补充,并鼓励学员大胆设想,也可引导学员,使学员对画面在脑海中的完整性有初步的目标。尽量做到引导,鼓励和启发。 3、演示步骤(步骤正确,构图合理,难点转化,补充完整整个铅 笔稿) 目标:提高孩子绘画能力,突破画面重点难点,启发学员把画面补充完整。 要求:按步骤在黑板演示,(转载于:https://www.360docs.net/doc/ab16251854.html, 书业网:少儿美术兴趣班教案)对于重点难点着重分析演示(可以用比较,假设,想像等方法帮学员突破),对于需要学生发挥的部分需要教师用引导,提问,引用的方法帮助学员完善画面。 2 在这过程中,鼓励和引导尤为重要。 3、描线(按铅笔步骤,提高孩子绘画印象从而提高绘画能力) 目标:按步骤描边,合理使用粗细描线笔,尽量控制好速度和线条的严谨性。 要求:在过程中,不断的帮学员回忆步骤,强调按步骤描边,沿线描边。对没有做到的学员进行有效沟通,使其能按要求描边。 4、擦铅(擦掉没有描好的铅笔痕迹和修改过的铅笔痕迹,保证画 面的干净整洁,为着色步骤做好准备) 目标:做到画面干净整洁不留痕迹,做到不擦烂画纸边缘,不擦皱画纸,不擦掉描边线。 要求:鼓励学员自己动手完成,对于学员能力达不到的地方,帮助其完成,并教学员方法,鼓励以后独自完成。 5、着色(不出线,不留白。学员和班级不同要求可适当提高或者 放宽)

科技航模兴趣班教学计划(洪曼如)

2011~2012学年下学期科技模型3班教学计划 洪曼如2012年2月15 日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的科学教学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和科学探索精神,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本学期将通过兴趣班的实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我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总目标: 帮助、指导学生在“兴趣班”中学习“科技模型”新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实践的乐趣,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在自信中进取,使学生对各种海陆空模型产生浓厚的兴趣,获取一些拼装和维修“海陆空”模型的基础知识和掌握应有的基础技能,并从实践的过程中学会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以及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 三、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期海陆空模型3班共有学生22人,其中一年级4人,五年级18人,一年级从年龄特点上稍微偏小一点,虽然接触过一个学期的“航模”兴趣班,知道基本的纪律和课堂上应该注意的问题。但由于年龄较小,室外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学习纪律,而且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弱,一些基本的组装方法或者操作技巧掌握起来比较慢,所以在训练的时候老师需要个别单独辅导。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个学期的基础之后来训练就比较顺利,但因为大部分的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因此整个班的水平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在技术水平上面还需要总体加强。又因为本学期东莞市有“科技航海航模”的科技比赛,所以任务艰巨,需要端正

兴趣班教案

酷爱英语学校2010暑期兴趣班参考教案 Unit1 Numbers Tools:许多动物的小图片贴于白板(猴子至少5个),骰子,名字卡片,魔法棒,单词卡片1-10,手掌,2个不同颜色的球,一张世界地图。 Game rule:三颗星即可扔骰子得到相应分数。 Before class:给学生名字卡片并做交流 Section1. 10’ Greetings: W-S: remember English names each other.(老师魔法棒指到谁,谁做自我介绍)5’Warm up: 1)stand up, sit down 2)Hello, your name, please? 20’ Numbers: 1—10 1.3’ 1,2,3 Pre: count students &cards Pra:W: 老师学生一起依顺序数数123 G:老师说1,刚被数到1的同学站起来说1,以此类推(回答最快最准确的同学可加分) S:重点纠正3 th的发音 Pro:学生依次说123123123 2.3’ 4,5 Pre:老师数手指12345并出示卡片 Pra:W:老师展示手心手背,学生分别读4或5 G:老师展示手掌给AB组,学生根据出示的手心手背选择读4或5 S:重点纠正5 v的发音 Pro:老师出示手心手背给生选择读4或5并加分 3.4’ 6,7 Pre:数所得星星的数量并出示卡片 Pra: W-G:stronger man请各组一名学生在固定圈内进行推手掌的游戏,最先被推出圈外的一方失利,另一组得分。其它生一直保持说6,7为其加油 Pre:老师迅速给一个生展示卡片,生进行认读 4.5’ 8,9,10 Pre:数男生女生并出示卡片 Pra:W:认读卡片 G:wood man注意9 n的纠音 Pro: Ask name.学生认读老师出示的卡片。 5’Big game:1)白板跟读(顺序打乱)2)hug game 3)Hammer touch(老师敲到白板上的单词生回答最快最准者得分,注意锤子敲在单词下方以免将单词擦掉) 5’ song: part4.chant. 1.老师一边说一边示范动作 2.翻开书W-G-S一句一句跟读 3.两组进行比赛说的最整齐的组可直接得到一个小动物。 Have a rest: Game: hug game Section2. 15’ sentence: How many monkeys are there? There are five. Pre:老师通过描述各组得到的猴子数量后将其蒙着,请同学来猜到底有多少只。 Pra: A:guessing game:老师针对不同动物进行提问,学生来猜,注意神秘性

科技兴趣小组活动教案1

---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其他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体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

----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其他目标: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推荐资料: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 )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和教案

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和 教案(总1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016年-2017年小学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计 划 一、活动目标 1.为了使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受到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我校特开展科学兴趣小组活动。通过活动,能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努力建构良好的教材结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推进,让学生越学越能体会到科学的博大精深,逐步挖掘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2.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对戏中学习科学。 3.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活动日期及地点 每周一下午活动课 , 科学实验室。 三、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发展,丰富青少年课余实践活动等精神;在本学年中,我校科学知识及实验操作兴趣小组活动制定以内容:①科学知识②实验操作等活动。 四、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前活动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采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做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过程当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生实验胆大心细,在活动中满足孩子童真的天性和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五、评价 1.每次上课前进行签到,下课后,将自觉打扫卫生的学生名字 记录下来,在学期中、结束时,对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表扬 (发喜报或笔记本)。

幼儿舞蹈兴趣班教案一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舞蹈兴趣班教案一 一、教学目标 通过基本功练习让幼儿对舞蹈有基本认识,并学习简单的走步以及训练幼儿对音乐的反应从而使他们对舞蹈产生一定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学习正确的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能自由地、愉快地随老师学习舞蹈;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 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反复一次 基本功教学 1、头部练习:向前低头,向后仰头,向左右歪头,绕头练习。注意立腰,两肩下垂,脚尖绷直。 2、肩部练习:双手扶肩,双肩通过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绕肩。注意脖子往上立,挑腰。 3、胸部练习:上身向前含胸低头,阔胸双肩向后夹起,仰头。注意两肩后夹,两腿夹紧绷直。 4、含胸屈腿:上身含胸的同时,双腿吸起。注意含胸时,不要松散。 5、压胯练习:双手扶膝,双腿吸起来,并拢双腿膝盖向旁打开,向旁压。 注意膝盖用力下压,腰立直。 6、勾绷脚练习:脚上向上勾起,脚跟用力向前蹬。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往上长。 7、绕脚练习:脚经过勾脚,向外打开绷脚,然后绷脚,打开,绷脚,再绷脚。 注意腿直、立腰、脖子向上长。 8、振臂练习:双臂上举的同时向后振,然后放下双臂下垂。注意立腰、收腹 视频教学 1、走步练习 2、音乐反应 三、总结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及多个小律动、歌表演、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 表演。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