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

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
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

统计方法

一、统计和数据

(一)统计的含义

掌握统计学的含义。了解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数据类型

了解变量和数据的含义。掌握数据类型。

(三)数据来源与搜集数据的方法

熟悉数据来源—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及它们的来源。

了解搜集数据的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条件。

熟悉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二、数据描述

(一)用图表展示数据

掌握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掌握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正确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能够应用EXCEL软件编制表格和绘制图形。

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制作统计表的基本要求。

(二)水平的测量

了解算术平均数的含义,熟悉算术平均数的性质,掌握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了解几何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掌握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熟悉中位数、众数与四分位数的含义,

掌握中位数、众数与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三)离散程度的测量

熟悉测量离散程度的目的,掌握离散程度的含义。

熟悉标准差的含义以及实际中的应用,掌握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方法,理解他们的特点和应用。

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

三、参数估计

(一)抽样分布

熟悉总体、样本、样本量的含义。

理解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含义及在推断中的作用。了解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二)参数估计

熟悉参数估计的概念;熟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

熟悉参数区间估计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一个总体的均值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掌握一个总体的比例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

(三)样本量的确定

掌握估计总体均值和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熟悉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四、假设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了解假设和假设检验的含义。能根据实际问题合理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熟悉单侧和双侧假设检验的概念。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了解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理解显著性水平的含义。熟悉临界值和拒绝域。

(二)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掌握在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条件下,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方法。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三)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掌握总体比例假设的检验方法。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总体比例的检验。

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熟悉相关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相关关系的种类。

能够绘制和解读散点图。熟悉相关系数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

了解相关系数的检验。

(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熟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内容。

理解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回归系数的含义。

掌握判定系数和估计标准误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能应用EXCEL软件根据实际数据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能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点预测。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了解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含义;

能应用EXCEL软件根据实际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能够对多元线性回归进行检验和评价。

六、时间数列分析

(一)时间数列的增长率分析

了解时间数列增长率分析的含义;

掌握时间数列的增长率分析方法。

(二)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分析

了解时间数列的组成要素。了解长期趋势测定方法的不同特点和应用场合。能应用EXCEL软件根据实际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进行趋势分析。

能应用EXCEL软件根据实际数据利用趋势方程法进行趋势分析和预测。

(二)时间数列的季节变动分析

熟悉测定季节性因素的方法。

七、统计指数

(一)统计指数基本含义

熟悉统计指数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统计指数的种类。

(二)综合指数

掌握综合指数的编制原理,掌握拉氏指数和派氏指数计算方法。

(三)几种常用的重要指数

熟悉我国目前常用的几种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股票价格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的含义,了解这三种指数的编制原理。

统计实务

一、统计调查设计与管理

(一)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掌握总量指标的主要类型及其功能;掌握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和统计指数等的功能、计算方法和应用原则;熟悉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统一性、专题性和层次性;了解调查指标和派生指标、基本指标和专题指标、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之间的理论联系和逻辑关系。

(二)统计调查方法与调查方法体系

1、普查

掌握普查的功能、特点和组织方式,普查指标和普查表的设计原则,普查周期、普查时期和普查时点。

2、抽样调查

掌握总体和样本、抽样框与抽样单位,总体分布、样本分布与抽样分布,调查误差与抽样误差,精确性和可靠性,抽样效率与设计效果。

熟悉几种常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特点和适用范围,样本量的确定,目标量估计公式、误差估计公式及计算。

3、其他非全面调查

了解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方法和功能,主要环节和主要特点。

4、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了解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总体目标,各种调查方法的有效性和相对局限性,以及相互联系和结合运用。

5、现场调查

掌握现场调查的几种主要方法:访问调查、座谈调查、记账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信函调查等;熟悉有关现场调查的主要技巧;掌握判断原始数据真伪的分析方法;掌握现场调查中出现突发情况的处理方法。

(三)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了解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条件;设置调查指标;

确定调查总体和总体单位;设计调查方法;设计调查表和调查问卷;选择先

查调查方法;起草调查方案和相关说明。

(四)统计调查制度

1、了解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类别、制定机关、主要内容、统计方位、统计对象、调查方法、调查频率、统计表式和组织方式等。

2、了解部门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及其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之间的关系。

3、了解地方统计调查制度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及其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部门统计调查制度之间的关系。

(五)统计调查管理

1、了解政府统计调查的管理规章,民间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的法律规定。

2、了解政府统计调查和涉外统计调查的管理机构

3、了解新建统计调查项目应遵循的原则

4、了解统计调查表的法定标识

(六)统计资料管理

1、了解统计资料管理的主体及其法定权限。统计资料管理的主要内容。

2、了解统计资料质量管理制度

3、了解统计资料的公布制度

4、了解统计资料保管保密制度

二、统计法和统计管理体制

(一)统计法

1、统计法基础知识

了解法的概念、特点、作用,熟悉统计法的概念、特点、作用。

2、统计立法基本情况

熟悉统计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统计法律规范的立法机关、程序,掌握各类统计法律规范的效力。

3、统计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统计法的基本原则:统计法的独立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原则,保密原则,维护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保障统计信息社会共享原则。

4、统计执法检查制度

了解统计执法检查机构的职责以及统计执法检查员的条件,掌握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执法检查员的职权,掌握统计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熟悉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程序。

5、统计行政许可制度

了解设定和实施统计行政许可的基本原则,掌握统计行政许可事项及许可程序。

6、统计行政处罚制度

了解统计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掌握适用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种类,掌握各类统计行政处罚措施。

7、统计行政处分制度

了解统计行政处分实施机关,熟悉适用行政处分的违法行为种类,掌握各类统计行政处分措施。

8、统计法关于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

了解统计法上有关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法律规定。

9、统计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

了解统计行政复议机构,掌握统计行政复议的范围,熟悉有关复议的管辖和复议程序。

熟悉统计行政诉讼的起诉,受案范围,了解统计行政应诉。

(二)统计管理体制

1、统计管理体制概述

了解统计管理体制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了解现行统计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熟悉政府综合统计机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熟悉政府综合统计机构和部门统计机构关系。

3、统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

掌握政府综合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熟悉部门统计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4、统计人员管理

了解统计人员的设置,掌握统计人员的职责和职权。

三、统计标准与分类

(一)全国行政区划代码

掌握行政区划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的管理权限及维护。

(二)国民经济行业和产业分类

掌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分类依据和基本单位;熟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构成和编码方法;掌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主要门类。掌握三次产业划分的基本范围及其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关系;熟悉我国三次产业分类标准的变化。了解高技术产业分类的依据和高技术产业的范围。了解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以及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

(三)调查单位分类

了解国民经济基本单位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掌握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掌握机构单位、基层单位的概念,以及与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分类的依据和区分的具体类别;熟悉统计上划分经济成分的规定和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

(四)其他标准与分类

了解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标准及其应用;了解不同经济成份的区分;了解国有经济控股的含义和统计意义,了解国有绝对控股和国有相对控股的含义;了解统计上划分大中小型企业的主要标志和划分;了解建设项目大中小型划分的原则。

四、国民经济核算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及其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意义;了解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历程。

2、掌握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3、掌握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包括经济领土、常住单位、生产范围、消费范围、资产范围、流量和存量、货物和服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价格。

4、掌握机构部门分类和产业部门分类的基本原理、分类的依据和区分的具体类别;掌握机构单位、基层单位的概念,以及与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概念之间的联系;掌握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的条件。

5、熟悉核算原则,包括记录时间和估价原则。

(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在国内生产总值表上的平衡关系。

2、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的联系和区别;熟悉国内生产总值不同计算方法中各项目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关指标的主要资料来源及其与各专业统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国内生产总值不变价核算的方法,包括价格缩减法、物量外推法和直接计算法。

4、掌握利用国内生产总值资料进行某个年份或某一时期经济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拉动点数的计算与分析方法;掌握产业结构计算与分析的方法;掌握最终消费率与资本形成率计算与分析的方法。

5、了解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进行国际比较的不同方法;了解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之间的区别和优缺点。

6、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投入产出核算

1、掌握投入产出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地位及其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关系

2、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设计原则、三个主要象限的内容和功能;掌握投入产出表基本平衡关系。

3、熟悉直接消耗系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熟悉完全消耗系数和列昂惕夫逆矩阵的含义;熟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4、了解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编制方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了解投入产出表的主要作用

(四)资金流量核算

1、掌握资金流量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掌握收入初次分配统计原理,包括收入初次分配的概念、初次分配中的流量、初次分配收入总量形成的计算关系;掌握收入再分配统计原理,包括收入再分配的概念、再分配中的主要收支流量、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和计算关系。熟悉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之间的关系;熟悉居民总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及其关系;熟悉资金流量表的平衡关系及应用资金流量表进行经济分析的思路。

3、了解资金流量表编制的基本方法和存在的主要主要问题

(五)国际收支核算

1、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结构和基本记账规则

2、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主要差额的计算关系;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净口与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口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在计算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应用;熟悉利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方法。

3、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六)资产负债核算

1、资产负债核算的对象

掌握经济资产的定义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范围

熟悉经济存量的概念及其与经济流量的关系

2、非金融资产核算

掌握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概念、主要类别及其总量的表现形式。

熟悉国民经济统计中对固定资产和存货进行估价的方法

了解其他非金融资产的内容组成

3、金融资产与负债核算

熟悉金融资产负债的不同类别和一国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内容;熟悉一个部门和一国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量指标。

了解金融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对应性。

4、国民资产负债表及应用分析

熟悉国民资产负债表的一般结构,表中平衡关系及资产负债差额、国民财产的计算关系;熟悉国民资产负债表应用分析的主要内容。

五、行业(专业)统计调查制度

(一)农业统计

掌握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统计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熟悉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中间投入和增加值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了解农产品产量抽样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二)工业统计

掌握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建筑业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熟悉工业、建筑业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等主要统计指标;熟悉工业、建筑业企业总产值、销售产值和增加值的计算方法;熟悉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三)运输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统计

掌握运输邮电业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熟悉公路、水上、铁路客货运输量统计的主要指标和计算方法;熟悉邮电业务量统计的主要内容;掌握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熟悉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范围和计算方法;掌握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库存指标的含义及其平衡关系;掌握商品购进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商品库存总额三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价格。

(四)城乡住户调查

掌握农村住户调查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掌握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指标的平衡关系,以及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入与支出指标的平衡关系;熟悉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纯收入指标的计算方法;了解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与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消费支出标的关系。

掌握城镇住户调查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掌握城镇住户现金收支统计的内容与平衡关系;熟悉城镇住户家庭总收入、可支配收入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城镇住户家庭消费支出统计及其主要类别;了解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与国民经济核算中居民消费支出标的关系。

了解城乡住户调查的抽样方法和数据采集方法;了解城乡住户调查样本的轮换。

(五)企业景气调查

熟悉企业景气调查,包括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调查目的、范围和内容;了解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分析应用;了解企业景气调查与常规企业统计的关系。

(六)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熟悉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统计的主要指标和主要分组;了解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新增固定资产的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固定资本形成额之间的关系;了解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投资统计的范围和方法。

(七)能源统计

掌握能源统计的概念、基本分类和作用;掌握能源生产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的概念和基本分类;熟悉综合能源平衡表的基本内容及其应用;了解单位GDP 能耗、能源生产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的概念、计算

方法及其应用。

(八)价格统计

掌握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要点及其应用;了解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和购进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要点及其应用。

熟悉商品贸易市场上不同种类商品价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了解国民经济综合物价指数的含义及其对反映通货膨胀的作用;了解运用价格指数测度通货膨胀的方法。

(九)财政金融统计

1、财政统计

掌握财政收入的概念及其内容组成;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及支出用途(由于从2007年起财政收支科目分类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对《统计工作实务》中的财政支出用途进行修订);掌握财政收支平衡统计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熟悉财政收支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指标

2、金融统计

掌握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其不同层次的统计口径

熟悉银行信贷统计中银行信贷资金来源、信贷资金运用去向及其平衡关系;熟悉货币净投放、净回笼的含义及在银行信贷资金平衡中的意义;熟悉反映货币流通状况的主要指标—货币流通量和货币流通速度。

了解金融市场统计的主要内容

(十)对外经济统计

1、对外经济活动与对外经济统计

了解对外经济活动的概念和不同类别的对外经济活动;了解对外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2、对外贸易统计

掌握反映海关货物进出口规模和平衡状况的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

熟悉货物进出口统计的不同分组;熟悉对上述指标和分组的统计分析应用。

了解对外贸易统计中两种记录制度及关于价格和货币折算方面的处理方式

3、利用外资及外债统计

掌握利用外资的概念及主要方式—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掌握反映利用外资规模的主要指标—利用外资项目数和利用外资总额。

熟悉外债的概念和外债统计的主要总量指标

了解利用外资与外债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反映债务负担水平的相对指标

(十一)人口与就业统计

1、人口数量统计及分析

掌握人口数的概念及其所属的时间、空间标准和不同的人口范畴;掌握计算时点人口数和时期平均人口数的方法。

熟悉利用人口数计算人均总量指标的思路

2、人口构成统计及分析

掌握反映人口自然构成的常用指标—人口年龄构成、性比例;掌握反映人口社会构成的常用指标—人口文化教育构成及成人文盲率等;掌握反映人口经济构成的常用指标—人口城乡构成、不同收入水平的人口构成、人口密度。

3、人口变动统计及分析

掌握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统计指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熟悉反映人口机械变动的统计指标

了解反映人口总变动的指标

4、劳动力及就业统计

掌握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的概念及有关总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反映就业情况的指标—就业率、失业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了解进行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统计常用的分组

(十二)科技统计

掌握科技统计报表制度的调查范围、主要内容和调查方法。

熟悉科技活动、科技活动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专业技术人员、专利和发明的概念;了解研究与试验发展折合全时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重、科技成果及获奖数、高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

(十三)社会统计

掌握社会科技统计的概念、内容和作用;熟悉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统计的主要指标和计算方法。

(十四)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

1、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统计范围

熟悉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概念与统计范围

了解进行自然资源与环境统计的基本思路

2、自然资源统计

掌握反映土地资源总量、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情况的指标和分组—土地总面积、土地经济用途分组、垦殖率。

熟悉森林资源统计的指标—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熟悉反映矿产储量的统计指标—探明储量。

了解反映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利用量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3、环境与环境保护统计

熟悉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和组成类别

了解反映废弃物排放及处理状况的各项统计指标

六、统计整理与分析报告

(一)统计整理

掌握阅读统计表的基本技能;

掌握编制统计表的基本规则;

熟悉统计整理阶段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掌握手工、用计算机进行调查资料审核的基本方法;

掌握数据修正、插补技术;

掌握数据过录、分组、汇总(加总)等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掌握统计泄密控制的基本方法

(二)统计分析报告

掌握根据统计资料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形的技能

掌握统计报告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模式

掌握撰写统计报告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掌握统计定性和定量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会计基础知识

一、总论

(一)会计概述

熟悉会计的含义;熟悉会计的基本职能;熟悉会计的对象以及企业价值运动过程及内容。

了解会计的其他职能和会计目标;了解政府和非盈利组织会计的一般对象。

(二)会计的基本前提、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熟悉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掌握会计核算的基础即权责发生制;熟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了解会计确认的标准;了解会计计量的属性。

(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掌握各会计要素的概念、确认标准和主要内容;了解各项会计要素的特征;了解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和内容。熟悉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影响及其主要经济业务的类型。

(四)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熟悉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和方法的概念;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和会计报告;熟悉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表。熟悉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关系。

(五)会计法律规范

掌握会计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级次。

熟悉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了解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

熟悉《企业会计准则指南》所规定的主要会计科目。

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二)账户

掌握账户的概念和账户的分类;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熟悉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记账符号;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概念以及编制会计分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熟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

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了解双重性质账户结构的特点

(二)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的应用

掌握工业企业会计循环程序;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对工业企业各种经济业务会计信息处理的方法,包括:筹资业务、采购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熟悉各账户的具体结构(借方和贷方登记的内容,余额的借贷方向和反映的内容)。

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对账

(一)会计凭证

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其在会计处理中的意义;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

熟悉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区别。

了解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和审核内容;了解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填制要求、填制方法和审核内容。

(二)会计账簿

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熟悉账簿与账户的联系和区别;熟悉结账的内容。

了解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的程序和方法。

(三)对账

熟悉对账的内容;熟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与企业财产之间的关

系;掌握对账后差异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

了解对账的程序;了解会计凭证之间的核对方法;了解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之间的核对方法;了解会计账簿之间的核对方法;了解会计账簿与财务报表之间的核对方法;了解会计账簿与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之间的核对方法。

五、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一)财务报表的作用、种类与编制要求

掌握财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

熟悉财务报表的种类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与作用;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数据含义。

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三)利润表

掌握利润表的概念与作用;掌握利润表的结构与数据含义。

熟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四)现金流量表

掌握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与数据含义。

熟悉现金流量表数据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之间的关系

(五)财务报表分析

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现金流量和发展能力以及社会贡献能力的各项比率的计算方法)、趋势分析法(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因素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差额计算法)。

熟悉财务报表分析的程序

了解比较财务报表的内容;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经济学基础理论

一、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一)需求分析

掌握需求的含义;掌握需求法则的含义;掌握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掌握影响需求的因素。

熟悉恩格尔曲线的含义;熟悉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

了解需求法则的几种例外;了解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二)供给分析

掌握供给的含义;掌握供给法则的含义;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

熟悉供给量与供给的区别。

了解供给法则的几种例外;了解厂商供给曲线与行业供给曲线的关系。

(三)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商品市场的均衡

掌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含义。

熟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了解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方式、原因、方法和后果。

二、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一)一般均衡与帕累托最优状态

熟悉一般均衡的含义。

了解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含义和实现的条件。

(二)市场失灵

掌握市场失灵的含义;掌握市场失灵的几种主要表现。

熟悉外部性的含义和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熟悉垄断的含义和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了解公共物品的特征和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了解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后果和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

(三)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

了解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产权的含义和科斯定理;了解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微观经济政策;了解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微观经济政策;了解政府规范市场信息的微观经济政策和解决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的方法;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三、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

(一)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的均衡

掌握宏观经济流程;掌握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

熟悉储蓄投资差的经济内涵;熟悉私人投资的作用。

(二)经济活动水平的衡量和收入总量衡量

掌握GDP的含义和衡量方法;掌握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关系。

熟悉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区别;熟悉产出缺口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熟悉衡量经济活动水平的各项经济总量指标的含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了解以GDP为核心的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

四、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和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掌握总需求与总产出的含义;掌握均衡产出的含义;掌握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

熟悉存货变动机制;熟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熟悉投资乘数的原理;熟悉政府部门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

了解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各项基本公式的含义。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掌握货币的含义和层次;掌握货币需求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掌握货币供给的含义及其决定因素;掌握货币市场的均衡和利率决定的原理。

熟悉货币需求函数;熟悉货币需求曲线;熟悉均衡利率的变动规律。

了解了解流动性陷阱的含义;了解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函数。

(三)利率、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关系

掌握利率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变动的关系

熟悉投资函数的原理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涵;掌握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熟悉经济政策目标选择的依据

了解奥肯定律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二)财政政策

掌握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和类型

熟悉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的适用条件;熟悉财政政策中内在稳定器及其作用的机理。

(三)货币政策

掌握货币政策的工具和类型

熟悉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的适用条件;熟悉货币政策中内在稳定器及其作用的机理。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效应

熟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的四种基本方式及其适用条件

六、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掌握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

熟悉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的关系;熟悉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了解购买力平价的含义;了解利率和汇率制度与汇率变动的关系。

(二)引入对外贸易后的宏观经济运行

熟悉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和出口贸易的因素

了解净出口函数;了解开放经济中的均衡产出公式和乘数公式。

(三)资本流动与国际收支平衡

熟悉国际资本流动和利率水平的关系及净资本流出函数;熟悉国际收支平衡函数;熟悉官方储备资产的作用。

了解适度储备资产的界定标准;了解官方储备资产与汇率制度的关系。

(四)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政策的传导:溢出效应与回振效应

了解溢出效应和回振效应的含义和形成机理。

七、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掌握通货膨胀的含义;掌握衡量通货膨胀的价格指数的含义。

熟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了解经济学对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划分依据;了解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熟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熟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熟悉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三)反通货膨胀的政策

熟悉用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内涵和后果

了解用收入政策反通货膨胀的几种方法

八、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源泉

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熟悉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了解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二)经济增长模型

熟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以及这一模型的缺陷;熟悉索洛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

了解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的含义;了解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

(三)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

掌握科教兴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

熟悉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的主要内容;熟悉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含义;熟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必要性和途径。

(四)短期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掌握经济波动的含义;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及其类型;掌握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和阶段特征。

熟悉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

了解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了解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政府统计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即成立统计处。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着手创建全国统一的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恢复的3年里,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业普查,摸清了解放初期全国工矿企业的基本情况;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进行了工农业总产值和劳动就业两项调查;在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开始建立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为国民经济恢复和编制“一五”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1953年1月,政务院决定加强各级政府及各业务部门的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并统一制定全国性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方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迅速建立了统计机构,逐步建立健全主要专业统计制度。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其他多项普查;1953年首次发布统计公报。统计工作与计划工作密切配合,按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收集统计资料,开展统计分析,为国家编制和检查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跃进”开始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作风被践踏,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在“左”倾错误思想和“全民办统计”、“统计大跃进”的口号指导下,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原则遭到破坏,中央及地方统计机构和人员被精简,一些重要统计数字严重不实,统计工作受到重大挫折。在此期间,一些统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对浮夸风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抵制。 1961年初,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4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简称“四四决定”);1963年3月,国务院颁发《统计工作试行条例》。“四四决定”和《条例》的贯彻实施,使统计工作获得很大发展。在此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核实了“大跃进”期间主要统计数字,为中央进行经济调整提供了决策依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经济调整进程;加强综合平衡分析研究,为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提供参考;大力精简统计报表,加强统计调查管理;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领导,全国县以上统计机构全部单设。

国家行业分类

中国行业新分类编辑 《财富中国》根据发达国家的行业界定与行业演变规则,对中国的行业进行新分类: 机构组织 政府机构,各国驻华行政机构,贸易公司,经济组织,协会,其他机构 农林牧渔 农业:粮食,豆类,蔬菜及制品,水果及制品,坚果,杂果,干果,咖啡,可可及制品,棉类,麻类,含油子仁,果仁,籽,食用菌,烟草,花木,竹木,藤苇,干草,木炭,植物提取物,动物提取物,动植物油,动植物种苗,家禽,牲畜,养殖动物,蚕茧,蚕丝,羽毛,羽绒,羊绒,生皮,毛皮,动物毛鬃,肠衣,禽蛋,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农药,园艺用具,农用品,农用机械,林业设备及用具,畜牧养殖业设备及用具,渔业设备及用具,粮油加工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屠宰及肉类初加工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机械,其他 医药卫生 保健用品,减肥增重产品,个人保养,药材,中药饮片,康复产品,制药设备,医疗器械制造设备,计生用品,其他 建筑建材 房地产,市政工程:市政道路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自来水输水工程,集中供暖、供热、供气工程,文教、卫生、体育、音乐等公益设施建设,纪念性建筑设施建设,各类建筑工程,木材板材,石材石料,水泥及制品,石灰,石膏,混凝土及制品,建筑玻璃,陶瓷,搪瓷及制品,塑料建材,金属建材,防水,防潮材料,耐火,防火材料,隔热,吸声材料,绝缘材料,特种建材,施工材料,砖,瓦及砌块,墙体材料,天花板,地板,门窗,壁纸,锁具,建筑装饰五金,管件管材,厨房设施,卫浴设施,涂料,胶粘剂,作业保护,活动房,堆垛搬运机械,建筑及相关设备,陶瓷,木工机械设备,搪瓷生产加工机械,工程承包,建筑装潢设计,其他 冶金矿产 金属矿产,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合金,有色金属合金制品,稀土及稀土制品,黑色金属及制品,铁合金及制品,钢铁及制品,铸锻件,金属丝网,

2018统计考试试题

2018浙江省统计法治知识测试 一、单选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 (1分) A. 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B. 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及时性 C. 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 D. 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 正确答案: A 2. 某企业统计人员因计量单位看错,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差错,其行为属于() (1分) A. 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行为。 B. 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C. 提供不完整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D. 统计误差 正确答案: B 3. 国务院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 (1分) A. 已批准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B. 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C. 已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D. 国家有关规定和已批准或者备案的统计调查制度公布 正确答案: D 4. 统计上严重失信企业公示期限为() (1分) A. 6个月 B. 3年 C. 1年 D. 5年 正确答案: C 5. 根据《刑法》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情节严重的,可以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分) A. 1 B. 2 C. 3 D. 5 正确答案:C' 6.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1分) A. 可以 B. 无需 C. 不得 D. 应当 正确答案: D 7. 在统计执法检查中,下列不属于被检查单位统计违法行为的是()。 (1分) A. 拒绝检查人员使用该单位的打印机 B. 拒绝检查人员进入财务系统查看 C. 拒绝提供检查所需的发票原件 D. 隐匿出入库单 正确答案: A 8. 涉外调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1分) A. 1年 B. 3年 C. 5年 D. 10年 正确答案: B 9. 下列属于实施统计执法检查主体的是()。 (1分) A. 县统计局法规处 B.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 浙江省统计局统计执法监督局 D.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法制机构 正确答案: B 10. 根据《浙江省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行政执法机关适用()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应当在互联网上主动公开行政处罚信息结果。 (1分) A. 简易 B. 一般 C. 所有 D. 集体谈论 正确答案: B 11. 《统计法》颁布纪念日是每年的() (1分) A. 12月4日 B. 12月8日 C. 9月20日 D. 11月20日 正确答案: B 12. 《统计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 (1分) A. 审核、交换、档案、保存 B. 审查、交接、保存、归档 C. 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D. 审查、签署、

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47347

[1]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2]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其他采矿业 [3]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1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及纸制品业 [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 制 [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 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 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制品业 [30]塑料制品业 [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 [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工业 [34]金属制品业 [35]通用设备制造业 [36]专用设备制造业 [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 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 用机械制造业 [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 收加工业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 供应业 [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 应业 [45]煤气生产和供应业 [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建筑业 [47]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8]建筑安装业 [49]建筑装饰业 [50]其他建筑业 [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51]铁路运输业 [52]道路运输业 [53]城市公共交通业 [54]水上运输业 [55]航空运输业 [56]管道运输业 [5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 务业 [58]仓储业 [59]邮政业 [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 软件业 [6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 务业 [61]计算机服务业 [62]软件业 [8]批发和零售业 [63]批发业 [65]零售业 [9]住宿和餐饮业 [66]住宿业 [67]餐饮业 [10]金融业 [68]银行业 [69]证券业 [70]保险业 [71]其他金融活动 [11]房地产业 [72]房地产业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租赁业 [74]商务服务业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 地质勘查业 [75]研究与试验发展 [76]专业技术服务业 [77]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地质勘查业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业 [79]水利管理业 [80]环境管理业 [81]公共设施管理业 [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居民服务业 [83]其他服务业 [16]教育 [84]教育 [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 福利业 [85]卫生 [86]社会保障业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国家统计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8-30 【生效日期】2006-08-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统计局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为使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客观、公正地择优确定项目,促进全国统计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要以统计改革和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发展和全面繁荣统计科学。 第三条第三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分类:经济统计、数理统计、社会和科技统计、统计教育和培训、人口环境生态统计、医疗卫生统计、国际比较、精算保险统计、证券分析、信息管理、统计其它项目(含社会、经济、科技领域的实证分析研究等)。 第二章申报 第四条第四条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全国,凡符合申报条件和规定的个人或单位,均可申请。 第五条第五条项目选题可参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课题指南确定,也可自拟。 第六条第六条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应符合以下条件和规定: 1. 主持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否则,应有两名同专业的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推荐。 2. 申请人同期一般只能申请一个项目。 3. 承担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但尚未完成者,不得申请新的项目。

第七条第七条项目申请时间一般为每年下半年,根据当年度工作情况确定申报受理时间。 第八条第八条申请人的选题和课题设计论证必须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具有较为充分的 科学性和可行性。课题设计论证的文字应简明扼要。 第九条第九条申请人所在单位领导和管理部门须对申报工作进行认真的组织和指导,把 握好选题、课题设计和课题组的组织,提高申报质量,并对申请书所有栏目填写的内容进行 认真审核。要签署明确意见,加盖公章,承担信誉保证。 第三章审批 第十条第十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申报课题的初审工作。对于 初审合格的项目,由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领导小组进行终审。在综合考虑课题设计 论证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意义、课题组力量以及经费配套保障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民主协商, 严格掌握标准,本着公正和择优立项的原则,从候选课题中评选出拟立项项目。同等条件下 拟立项项目适当向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倾斜。立项课题分类为重点(资助经费)项目与一般(自筹经费)项目。重点项目原则上应有前期研究成果。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对拟立项课题进行汇总分析、评估后,由国家统计局下达正式立项通知。 重点项目由国家统计局予以一定经费资助,项目承担单位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经费 (项目承担单位出具相关证明)。一般项目经费由申报者自筹。项目负责人按要求办理有关 立项手续。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于重点课题要进行重点检查,以确保课题的顺利完成。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项目完成时限由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立项通知 书起算,两年内有效。可提前结项,超出管理时限不予结项。重点项目承担者无正当理由未 能在管理时限内完成科研任务,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将追回科研经费,并 予以通报。 第五章结项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为评估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和意义,研究成果定稿后应进 行鉴定。重点项目由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项目领导小组负责聘请专家进行通信鉴定;一般项目 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选择具有同专业高级职称的专家三至五人进行鉴定。由专家填写鉴定意 见表,由鉴定组长综合专家意见提出鉴定结论并签字。

2018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

版本号:000 申请书填写步骤: 1. 项目基本信息、申请人基本信息、项目组成员信息、项目经费概算通过下面相应按钮填报、修改。 a) 项目基本信息:b) 申请人基本信息:c) 项目组成员信息:d) 项目经费概算:2. 表2,表3,表5至表7直接在表格中填写 (注:请严格遵循给定格式填报内容,不得删减或改动)。3. 点击“检查填报内容并保护文档”按钮,以检查填报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对本申请书进行保护。为了防止申请书被他人篡改,可以在保护过程中设置密码,但请牢记以便在修改申请书时使用。检查完成后,才可以在申报网站上传申请书,否则不能上传。 4. 打印、上传申请书(注:请确保打印的纸质申请书版本号与申报系统中上传的电子版申请书版本号保持一致)。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000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办公室制 2018年1月修订

填表说明 一、请认真、如实、逐项填写申请书中各项内容。 二、封面右上角的“申请编号”申请人不用填写,其他有关栏 目由申请人用中文填写。 三、本《申请书》请用A4纸型打印,于左侧装订。纸介质(须 加盖公章)和电子版材料各报送1份。 四、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办公室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月坛南街75号,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转收。 邮政编码:100826 联系电话:(010)68783951、68783979

表1:基本信息

表2:项目论证

表3:预期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目标 表4:经费概算 注:1. 申请重大或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填写此表; 2. 经费开支科目按照《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的通知 国统字…2012?63号 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文化产业统计工作,规范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口径、范围,我局在与中共中央宣传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修订完成《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国家统计局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

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 一、目的和作用 (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建立科学可行的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制定本分类。 (二)本分类为界定我国文化及相关单位的生产活动提供依据,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提供统一的定义和范围。 二、定义和范围 (一)定义 本分类规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 (二)范围 根据以上定义,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 1.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 2.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必需的辅助生产活动; 3.作为文化产品实物载体或制作(使用、传播、展示)工具的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4.为实现文化产品生产所需专用设备的生产活动(包括制造和销售)。

三、分类原则 (一)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 本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根据文化及相关单位生产活动的特点,将行业分类中相关的类别重新组合,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派生分类。 (二)兼顾部门管理需要和可操作性 根据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本分类在考虑文化生产活动特点的同时,兼顾政府部门管理的需要;立足于现行的统计制度和方法,充分考虑分类的可操作性。 (三)与国际分类标准相衔接 本分类借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统计框架—2009》的分类方法,在定义和覆盖范围上可与其衔接。 四、分类方法 本分类依据上述分类原则,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 第一层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用“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表示; 第二层根据管理需要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分为10个大类,用“一”、“二”……“十”表示; 第三层依照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分为50个中类,在每个大类下分别用“(一)”、“(二)”、“(三)”……表示; 第四层共有120个小类,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直接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相对应行业小类的名称和代码表示。对于含有部分文化生产活动的小类,在其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用办法(试行)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用办法(试行) 【法规类别】统计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国家统计局 【实施日期】2007.10.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聘用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广泛吸收各方面有志于统计科研的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统计改革与实践,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决定以兼职的形式聘用研究人员,被聘用者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第二条特聘研究员的工作职责 一、承担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的课题研究、开发等工作。 二、参与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组织的有关统计科学研讨活动,并负有提供咨询和研究指导的责任。 三、负责收集、整理和提供相关业务部门的科研信息和工作动态。

第三条特聘研究员基本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严谨求实的学风,熟悉本专业方向的科研动态,并对科研工作有较为浓厚的兴趣。 二、在统计学或相关专业方向上具备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2004年以来每年均以主要成员身份参加重大科研项目(省部级及以上立项课题)。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以上。 三、应有统计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5年以上统计专业工作经历,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对于确有研究专长者,可适当放宽对专业技术职称的要求。 第四条特聘研究员任期 特聘研究员一经聘用,任期三年。 第五条特聘研究员聘用程序 特聘研究员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兼职科研人员,采用个人自愿报名与其所在单位推荐相结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的办法产生。报送资料须经所在单位审查。 第六条本办法解释权属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第七条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件

国家统计局最权威统计指标解释

国家统计局最权威的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1957年以前的农业总产值中包括了厩肥和农民自给性手工业(如农民自制衣服、鞋、袜,自己从事粮食初步加工等)。1958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林业中增加了村及村以下竹木采伐产值;牧业中取消了厩肥产值;副业中取消了农民自给性手工业产值,增加了村及村以下办的工业产值;渔业中增加了海洋捕捞水产品产值。1980年及以后的农业总产值,在副业中增加了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商品部分的产值。从1984年起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划归工业。从1993年起取消副业,将野生动物的捕猎划入牧业、野生植物采集和农民家庭兼营商品性工业划归农业。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经济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办的农场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豆类。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以前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城市郊区作为蔬菜的薯类(如马铃薯等)按鲜品计算,并且不作粮食统计。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油料产量指全部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包括花生、油菜籽、芝麻、向日葵籽、胡麻籽(亚麻籽)和其他油料。不包括大豆、木本油料和野生油料。花生以带壳干花生计算。 水产品产量指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和天然生长的水产品的捕捞量。包括海水的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以及内陆水域的鱼类、虾蟹类和贝类,不包括淡水生植物。 猪、牛、羊肉产量指当年出栏并已屠宰、除去头蹄下水后带骨肉(即胴体重)的重量。 期初(末)畜禽存栏头(只)数指报告期初(末)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国营农场、农民个人、机关、团体、学校、工矿企业、部队等单位以及城镇居民饲养的大牲畜、猪、羊、家禽等畜禽的存栏数。 耕地面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三年的耕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还包括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树、茶树、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面积。不包括属于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或人工草地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凡是实际种植有农作物的面积,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有效灌溉面积指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用化肥施用量指本年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化肥数量,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化肥施用量要

国家统计局网站所公布的20个行业分类标准.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4754 —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大类码中类码小类码行业名称 17 纺织业 171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1711 棉纺纱加工 1712 棉织造加工 1713 棉印染精加工 172 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1721 毛条和毛纱线加工 1722 毛织造加工 1723 毛染整精加工 173 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1731 麻纤维纺前加工和纺纱 1732 麻织造加工 1733 麻染整精加工 174 丝绢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1741 缫丝加工 1742 绢纺和丝织加工 1743 丝印染精加工 175 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 1751 化纤织造加工 1752 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 176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及其制品制造 1761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织造 1762 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印染精加工 1763 针织或钩针编织品制造 177 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1771 床上用品制造 1772 毛巾类制品制造

1773 窗帘、布艺类产品制造 1779 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178 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 1781 非织造布制造 1782 绳、索、缆的制造 1783 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 1784 篷、帆布制造 1789 其他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18 纺织服装、服饰业 181 1810 机织服装制造 182 1820 针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 183 1830 服饰制造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81 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2811 化纤浆粕制造 2812 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282 合成纤维制造 2821 锦纶纤维制造 2822 涤纶纤维制造 2823 腈纶纤维制造 2824 维纶纤维制造 2825 丙纶纤维制造 2826 氨纶纤维制造 2829 其他合成纤维制造 35 专用设备制造业 3551 纺织专用设备制造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及参考答案20162017-国家统计局

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 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分,每小题1分。) 1.学校医务室对全校教师的血压进行了调查,该血压数据属于()。 A.定性数据B.定量数据 C.分类变量D.实验数据 2.下列不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分层抽样B.整群抽样 C.系统抽样D.街头拦访 3.局领导欲了解本单位退休职工医药费支出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第1 页(共18页)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 第 2 页 (共18页) 4.课题组于2015年底在辖区内抽样调查了1000家小微企业的经营情况。下列最适合用来描述小微企业利润数据特征的图形是( )。 A .直方图 B .条形图 C .饼图 D .散点图 5.某商品销售量的算术平均数为257,方差为647,则该商品销售量的离散系数为( )。 A .25739.72%647= B .647 2.52257 = C 10.10= D .9.90%257= 6.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总体参数是一个( )。 A. 统计量 B. 随机变量 C. 未知的量 D. 已知的量 7.采用不重置抽样的方法,从全校1000名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调查其平均生活费用支出情况。根据以往调查可知总体方差σ2为100,则样本均值的方差为( )。 A.n σ = B.2100100n σ= C.1000100110001N n n N σ --?=-- D.21001000100110010001N n n N σ--?=?-- 8.为了估计某大学学生的平均身高,已求得其95%的置信区间为(159 cm ,173 c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估计值为166 cm B. 点估计值为159 cm C. 点估计值为173 cm D. 点估计值为160 cm 9.“有效性”是统计学家评价估计量的一个标准,它是指( )。

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https://www.360docs.net/doc/ab3535835.html,/tjsj/ndsj/ 2010/indexch.htm 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具体包括: (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工业统计调查单位为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本年鉴中涉及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即原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后均改造为国营工业,1992年改为国

有工业,这部分工业的资料不单独分列时,均包括在国有企业内。国有控股企业是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该分组反映了国有经济控股情况。 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包括城乡所有使用集体投资举办的企业,以及部分个人通过集资自愿放弃所有权并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指以合作制为基础,由企业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的社会资产投资组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共同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组织。 联营企业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法人或事业单位法人,按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共同投资组成的经济组织。联营企业包括: 国有联营企业指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间的联营; 集体联营企业指集体企业与集体企业间的联营; 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指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间的联营。 有限责任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经济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其全部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筹集

浙江省2019年统计继续教育答案

浙江省2019年统计继续教育答案 一.单选题 1.《新统计法》对如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作了哪些要求()(3分) A.加强统计科学研究 B.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C.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 D.以上全部 正确答案:D 2.本次《统计法》修正,明确了本法的使用范围主要是()(3分) A.所有统计 B.所有统计 C.涉外统计

D.政府统计 正确答案:D 3.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其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其审批机构是()(3分) A.国务院 B.国家统计局 C.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D.政府有关部门 正确答案:B 4.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对个体工商户的统计违法行为实施罚款处罚的最高额度是()(3分) A.1万元

B.1千元 C.5万元 D.20万元 正确答案:A 5.关于统计和统计法的表述正确的是()(3分) A.统计是对数量特征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活动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自1983年12月8日开始施行 C.统计法是对一切统计活动进行约束活动 D.统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 6.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等管理制度(3分)

A.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审核、签署、整理、归档 B.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审核、签署、整理、归档 C.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D.原始记录和统计资料,审核、签署、交接、归档 正确答案:D 7.国家统计标准()(3分) A.由国家统计局制定 B.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C.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D.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正确答案:D 8.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为基础,以()为主体,综合运用()、()

关于能源统计的问答(针对2018国家统计局)

1 问:能源消费总量如何统计?在哪发布? 答:能源消费总量是指一定地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一次能源通过加工转换产生的洗煤、焦炭、煤气、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和同时产生的其他产品;其他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其中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是指人们通过一定技术手段获得的,并作为商品能源使用的部分。 能源消费总量是通过能源综合平衡统计核算,即编制能源平衡表的方法取得。在核算过程中,一次能源、二次能源消费不能重复计算。能源消费总量分为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能源损失量三部分。计算公式: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能源损失量 在全国及各地区按年度编制能源平衡表后,于次年末发布在《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 2 问:怎样查找能源统计指标数据? 答: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能源统计相关数据,一是月度指标数据,可查看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的工业生产和能源生产新闻稿(具体日期参考当年的《国家统计局主要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国家统计数据库和《中国景气月报》等;二是年度指标数据,可查看国家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普查年鉴》等。 3 问:如何获取环境统计数据? 答:获取渠道包括:《中国统计年鉴》中“资源环境”章节;《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国家数据库”;国家统计局网站“专题数据”中“环境统计数据”。 4 问:分行业能源使用如何定义? 答:某一行业的能源消费统计口径指该行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以建筑业为例,建造房屋时起重机使用的电、挖掘机消耗的柴油等,属于建筑业能源消费。而建筑工地上使用的混凝土及金属材料等,它们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费不应计入建筑业,应归于混凝土及金属材料所属的工业部门。 5 问:煤炭可供量的统计口径是什么?

2009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2009年度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 2009LZ001 多层次抽样调查中样本追加的应用及方法研究 艾小青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9LZ002 我国迁移人口的数据采集、质量评价与控制 白先春 南京财经大学 2009LZ003 地区统计数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整合视角 蔡光辉 浙江工商大学 2009LZ004 基于属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及其应用 陈黎明 湖南大学统计学院 2009LZ005 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及调查方式转变研究 董顺荣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2009LZ006 一种新的判别分析方法的探索 杜子芳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2009LZ007 上海市“碳排”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研究 葛守中 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 2009LZ00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耿晔强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09LZ009 B-F 问题与数据质量、小康社会评价研究 龚敏庆 贵州大学数学系 2009LZ010 统计过程控制图的设计理论及其应用 郭宝才 浙江工商大学 2009LZ011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TQM)理论的国家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侯 瑜 东北财经大学 2009LZ012 实施基层统计单位一套表研究 胡品生 四川省统计局 2009LZ013 基于旅游卫星帐户的旅游统计分类与统计指标的国际通行规则研究 黎 洁 西安交通大学 2009LZ014 我国金融资金流量矩阵表的编制与分析 李宝瑜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009LZ015 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贡献的统计研究 李春平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009LZ016 基于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李慧云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2009LZ017 中国发达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 萍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09LZ018 官方统计成本研究 李 萍 西安财经学院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 2009LD001 建立和完善我国经常性抽样调查体系研究 陈光慧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 系 2009LD002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及评价方法研究 郭洪波 河北省统计局 2009LD003 行政记录在人口与就业统计中的应用 胡桂华 广西财经学院 2009LD004 我国所有制经济统计问题研究 李 强 国家统计局 2009LD005 现行季度GDP 测算方法的合理性及改进方案研究 ——基于地区统计数据的实证检验 周国富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 2009LD006 地区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朱 胜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统计方法-国家统计局

统计方法 一、统计和数据 (一)统计的含义 掌握统计学的含义。了解统计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数据类型 了解变量和数据的含义。掌握数据类型。 (三)数据来源与搜集数据的方法 熟悉数据来源—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及它们的来源。 了解搜集数据的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特点与应用条件。 熟悉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 二、数据描述 (一)用图表展示数据 掌握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 掌握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的图示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正确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能够应用EXCEL软件编制表格和绘制图形。 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和制作统计表的基本要求。 (二)水平的测量 了解算术平均数的含义,熟悉算术平均数的性质,掌握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了解几何平均数的应用条件,掌握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熟悉中位数、众数与四分位数的含义, 掌握中位数、众数与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不同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三)离散程度的测量 熟悉测量离散程度的目的,掌握离散程度的含义。 熟悉标准差的含义以及实际中的应用,掌握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方法,理解他们的特点和应用。 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极差、四分位差、标准差、方差的计算。 三、参数估计

(一)抽样分布 熟悉总体、样本、样本量的含义。 理解样本均值抽样分布的含义及在推断中的作用。了解中心极限定理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二)参数估计 熟悉参数估计的概念;熟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含义。 熟悉参数区间估计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一个总体的均值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掌握一个总体的比例置信区间的估计方法。 (三)样本量的确定 掌握估计总体均值和估计总体比例时样本量的计算方法。 熟悉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四、假设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了解假设和假设检验的含义。能根据实际问题合理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熟悉单侧和双侧假设检验的概念。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了解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理解显著性水平的含义。熟悉临界值和拒绝域。 (二)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掌握在总体方差已知或未知条件下,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方法。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三)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 掌握总体比例假设的检验方法。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总体比例的检验。 五、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一)相关分析 熟悉相关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相关关系的种类。 能够绘制和解读散点图。熟悉相关系数的含义和特点;掌握相关系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 了解相关系数的检验。 (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熟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概念。了解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内容。 理解最小二乘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回归系数的含义。

国家统计局统计年报-19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一九七八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结果的公报 1979年6月27日 一九七八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的总任务,揭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基本建设、国内外贸易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五千六百八十九亿八千万元,完成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一点九,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三。国民收入在一九七七年增长百分之八的基础上,一九七八年又增长了百分之十二。 国民经济主要部门计划执行情况如下: 一、工业 一九七八年,工业总产值为四千二百三十一亿元,超过年计划的百分之一点六,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五。在八十种主要产品产量中,钢材、生铁、钢、原煤、原油、发电量、木材、水泥、硫酸、汽车、棉纱、纸、糖等六十八种超额完成了计划,货车、渔轮、电视机等十二种没有完成计划。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情况如下: 一九七八年产量一九七七年产量一九七八年比 一九七七年增长% 钢材 2,208 万吨 1,633 万吨 35.2 生铁 3,479 万吨 2,505 万吨 38.9 钢 3,178 万吨 2,374 万吨 33.9 原煤 6.18 亿吨 5.5 亿吨 12.4 原油 10,405 万吨 9,364 万吨 11.1 发电量 2,565.5 亿度 2,234 亿度 14.8 木材 5,160 万立米 4,967 万立米 3.9 水泥 6,524 万吨 5,565 万吨 17.2 硫酸 661 万吨 537.5 万吨 23.0 纯碱 132.9 万吨 107.7 万吨 23.4 烧碱 164 万吨 138.6 万吨 18.3 化肥 869.3 万吨 723.8 万吨 20.1 (按有效成份计算) 农药 53.3 万吨 45.7 万吨 16.6 乙烯 38.03 万吨 30.27 万吨 25.6 塑料 67.9 万吨 52.4 万吨 29.6 化学药品 4.04 万吨 3.52 万吨 14.8 发电设备 483.8 万千瓦 318.1 万千瓦 52.1 机床 18.3 万台 19.9 万台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

[1]农、林、牧、渔业[01]农业[02]林业[03]畜牧业[04]渔业[05]农、林、牧、渔服务业 [2][2][2][2]采矿业采矿业采矿业采矿业[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0]非金属矿采选业[11]其他采矿业[3][3][3][3]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制造业[13]农副食品加工业[14]食品制造业[15]饮料制造业[16]烟草制品业[17]纺织业[18]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9]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1]家具制造业[22]造纸及纸制品业[23]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4]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7]医药制造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29]橡胶制品业[30]塑料制品业[3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金属制品业[35]通用设备制造业[36]专用设备制造业[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1]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2]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43]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4][4][4][4]电力电力电力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煤气及水的生产和煤气及水的生产和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供应业供应业供应业[4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5]煤气生产和供应业[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5][5][5]建筑业建筑业建筑业建筑业[47]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48]建筑安装业[49]建筑装饰业[50]其他建筑业[6][6][6][6]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仓储及邮政业仓储及邮政业仓储及邮政业[51]铁路运输业[52]道路运输业[53]城市公共交通业[54]水上运输业[55]航空运输业[56]管道运输业[57]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58]仓储业[59]邮政业[7][7][7][7]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计算机服务和计算机服务和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软件业软件业软件业[6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61]计算机服务业[62]软件业[8][8][8][8]批发和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批发和零售业[63]批发业[65]零售业[9][9][9][9]住宿和餐饮业住宿和餐饮业住宿和餐饮业住宿和餐饮业[66]住宿业[67]餐饮业[10][10][10][10]金融业金融业金融业金融业[68]银行业[69]证券业[70]保险业[71]其他金融活动[11][11][11][11]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房地产业[72]房地产业[12][12][12][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3]租赁业[74]商务服务业[13][13][13][13]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和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地质勘查业地质勘查业地质勘查业[75]研究与试验发展[76]专业技术服务业[77]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78]地质勘查业[14][14][14][14]水利水利水利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环境和公共设施环境和公共设施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管理业管理业管理业[79]水利管理业[80]环境管理业[81]公共设施管理业[15][15][15][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2]居民服务业[83]其他服务业[16][16][16][16]教育教育教育教育[84]教育[17][17][17][17]卫生卫生卫生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社会保障和社会社会保障和社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福利业福利业福利业[85]卫生[86]社会保障业[87]社会福利业[18][18][18][18]文化文化文化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体育和娱乐业体育和娱乐业体育和娱乐业[88]新闻出版业[89]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90]文化艺术业[91]体育[92]娱乐业[19][19][19][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93]中国共产党机关[94]国家机构[95]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96]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97]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0]国际组织[98]国际组织[99]使领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