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第 32卷第 3期 2008年 6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Jou rnal of W uhan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T ran spo rtati on Science &Engineering

V o l . 32 N o. 3June 2008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 :2008201224

邹志云 :男 , 40岁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邹志云 1, 2 蒋忠海 3 胡程 2 2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学院 1 (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528000

摘要 :, 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 从出行次数、出行 4个方面进行分析 . 通过对城市进行分类 , 找出不同类型城市的居 , . 对居民出行次数 , 按照人口规模分类 , 建立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模型 , 通过建摸的方式找出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居民出行次数规律 . 关键词 :回归模型 ; 人均出行次数 ; 出行目的 ; 出行方式结构 ; 出行耗时中图法分类号 :U 491. 2+5

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 居民出

行特征分析越来越得到重视 . 居民出行是指居民为完成某一目的 , 使用某一种交通方式 , 耗用一定时间 , 从出发地经某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位移过程 . 居民出行调查是指对居民一天内详细出行情况的调查 [1]. 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和推理 , 按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指标分类 , 分析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出行规律及变化特征 [2].

1人均出行次数

全部居民的出行次数之和为出行总量 . 出行总量是城市交通系统应该具备的承受能力限度的基本量度指标 , 其与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为人均出行次数 . 一般来说 , 出行次数的多少与出行目的、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家庭经济状况、交通设施、通讯设施、城市环境质量等因素有关 . 为准确地掌握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 , 自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 我国许多城市开展了居民出行调查工作 . 表 1、表 2列出了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次数及相关指标数据 .

大多数城市的居民人均出行次数在

3次

(人? d 以下 , 少数城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超过 3次 (人? d , 如珠海、石家庄、徐州等城市 .

1. 1城市规模与人均出行次数

根据统计城市 (以当年数据为准的规模 , 将

其分为 2大类 , 如表 3所列 . 第 I 类分为 2小类 , 其中人口超过 500万的城市 , 包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深圳、佛山、长春 , 这类城市人口多 , 城市规模很大 , 居民出行距离远 , 相应的出行次数减少 , 这些城市的平均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 2. 129

次 (人? d ; 人口在 100万 ~500万的城市 , 包括南宁、苏州、贵阳、乌鲁木齐、福州、合肥、邯郸、汕头、常德、无锡 , 这类城市的规模较大 , 但比500万以上人口城市要小 , 居民出行次数要多 , 这些城市

的平均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 2. 560次 (人? d ; 第 II 类是人口在 100万以下的城市 , 包括丹东、瑞安、珠海、黄石、福清、安陆 , 这类城市规模较小 , 城市范围小 , 居民的出行距离不远 , 居民出行次数要多一些 , 这些城市的平均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为

2. 780次

(人? d . 由此可以看出 , 一般情况下 , 居民人均出行次数随城市规模的增大而减少 .

1. 2同城居民人均出行次数

表 1中 , 通过前后 2个调查年份的数据的对比 , 发现居民平均出行有下降的趋势 , 说明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和中心城区与外围城市各用地组团的联系加强 , 城市出行逐步体现出大型城市的出

表 1国内部分城市统计资料 (人口大于 100万的城市

序号城市市辖区人口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 G 万元

家庭人均可支

配收入 I 万元

居民人均出行次数

( -1

统计年份

1上海 13. 13003. 07301. 09301. 95001999 2广州 7. 20004. 18801. 55201. 86002003 3杭州 6. 22002. 23400. 96702. 07002000 4南京 5. 45001. 85500. 82302.

44002000 5深圳 4. 05003. 93402. 02401. 59001999 6佛山 3. 44204. 04401. 48202. 45002003 7长春 3. 10001. 86300. 7912. 2003 8南宁 2. 94501. 10900. 7912001 9苏州2. 07202. 66900. 02000 10贵阳 1. 91101. . 49002001 11乌鲁木齐 1. 50. 12. 59002000 121. 0. 79402. 72002000 1. 3400. 88970. 52942. 84002000 141. 30000. 70000. 53602. 70002001 15常德 1. 13000. 81100. 79002. 27002001 16无锡 1. 09602. 22100. 69402. 58001997表 2国内部分城市统计资料 (人口小于 100万的城市

序号城市市辖区人口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万元

家庭人均可支

配收入万元

居民人均出行次数

-1

统计年份

1丹东 0. 7600. 7180. 4492. 2502000 2瑞安 0. 7171. 5001. 2303. 3202003 3珠海 0. 6943. 7921. 3633. 0401998 4黄石 0. 6401. 4660. 6612. 4502000 5福清 0. 2002. 0001. 0002. 6002003 6安陆 0. 1430. 5010. 5522. 5902002数据来源 :各城市的统计年鉴和政府网站

表 3不同规模城市人均出行次数

城市分类 I II 城市规模万人 >500100~500<100人均出行次数

-1

2. 1292. 5602. 780行特征 , 出行距离增加 , 出行次数减少 .

1. 3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模型

对国内部分城市的居民人均出行次数、人口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表 2 等进行统计分析 , 建立了居民人均出行次数 T [次 (人? d ]与该城市的人口总数 P (百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 (万元、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I (万元的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三元指数回归模型 [3]. 由于不同规模的城市影响系数不一样 , 按城市的人口规模进行分类 , 对于人口超过 100万的城市和人口少于 100万的城市分别建模 .

1. 3. 1人口超过 100万城市的回归模型及检验 1 线性回归模型

T =3. 076-0. 046P +0. 128G -0. 860I R 2=0. 740(1 2 指数回归模型

T =3. 259×0. 981P ×1. 060G ×0. 667I R 2=0. 750

(2 3 模型检验将表 1中城市的人口总数 P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I 分别代入式 (1 和 (2 , 得各城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的模型模拟值如图 1所示

.

图 1人口超过 100万的部分城市的

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模型值

注 :线性回归模型与指数回归模型基本重合

1. 3. 2人口少于 100万城市的回归模型及检验 1 线性回归模型T =1. 705+0. 134P -0. 240G +1. 520I R 2=0. 848(3 ? 5 5

5

?

第 3期邹志云 , 等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2 指数回归模型

T =1. 889×1. 023P

×0. 923G

×1. 716I

R 2

=0. 837

(4

3 模型检验将表 2中城市的人口总数 P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I 分别代入式 (3 和式 (4 , 得各城市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的模型模拟值如图 2所示

.

图万的部分城市的

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模型值

注 :线性回归模型与指数回归模型基本重合

由以上 2类城市的人均居民出行次数模型可以看出 , 人口规模越大 , 居民出行次数越少 , 主要是因为城市规模越大 , 居民出行距离越长 , 相应的出行次数要减少 . 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家庭可支配收入在这 2类城市中的影响程度不同 .

2出行目的

出行目的一般可分为上班、上学、购物、文化娱乐、回家、其他 , 出行目的与居民的年龄、职业相关 , 不同的年龄和职业的居民对某种出行需求的强度是不同的 . 图 3为不同城市规模城市各种出行目的比例构成图

.

图 3不同城市规模城市各种出行目的比例构成图

由图 3可见 , 除回家外 , 上班占的比例最大 ,

一般在 20%以上 , 这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共同特征 , 而对于上海、杭州、珠海、广州等发达的特大城市来说 , 外出购物的比例比上学的比例要大 , 这是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家庭可支配收入高 , 居民的收入高 , 因此购物的比例较大 . 对于南宁、贵阳、徐州、福清等城市来说 , 上学的比例要

大一些 .

3出行方式结构

出行方式结构 , 一般指城市居民日常出行采用各种交通工具的人数比例集合 , 是反映城市交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 居民出行方式一般可分为公交、自行

车、步行、出租车、单位 . . 出行方式、城市形 , 与城市规模的相关性不是很明显 [4].

在统计的城市中 , 步行出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比例占最大 , 二者之和超过 50%, 步行的比例要大些 , 这是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一般特性 , 也符合居民出行的一般规律 .

在统计的城市中 , 公交出行可按比例分 3类 , 第一类出行比例在 20%以上 , 包括贵阳、黄石、长春、杭州、南京等城市 . 南京、杭州人口超过 500万 , 平均出行距离较长 , 促使较多的居民选择公交方式 , 而黄石的人口不过百万 , 公交出行比例却超过 20%, 贵州、长春一个在南方 , 一个在北方 , 公交出行比例也较高 , 这反映了我国城市公交系统可能吸引的客源水平 . 第二类出行比例在 10%~20%之间 , 包括上海、广州、常德、深圳等城市 . 除

常德外 , 其他 3个城市的人口都在 500万以上 , 这些城市的公交系统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相对较好 , 而出行比例反而不高 , 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 , 单位车和私家车的增加 , 有相当部分转移到这类出行方式上 . 第三类出行比例低于 10%, 包括南宁、石家庄、苏州、徐州、福州、邯郸、无锡、珠海、福清等城市 . 反映了这些城市长期以来不重视公交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 使公交服务处于严重萎缩的境地 . 总的来说 , 我国城市公交出行比例不高 , 与城市客运交通需求不相适应 , 同时也与我国公交发展战略不一致 .

可以看出 , 南宁、珠海、无锡、福清、深圳、广州的摩托车出行比例很高 , 在 10%以上 , 而南宁的摩托车出行比例高达 30%以上 .

4出行耗时

出行耗时随居民的年龄、职业以及出行方式、

?

655?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年第 32卷

出行目的而不同 , 出行耗时是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布局和交通环境所决定的 . 交通方式的自身特性 , 如直达性、灵活性、速度及路径等 , 直接决定了出行耗时大小 . 由于居民的出行都是带着一定目的的出行 , 所以出行目的不同 , 出行耗时也随着不同 . 从统计的数据来看 , 城市规模的大小与居民出行耗时的多少有一定的相关性 , 城市规模越大 , 分目的 (出行方式的居民出行耗时越小 . 如图 4和图 5所示 , 图 4为分目的的居民出行耗时分析图 , 图 5

为分出行方式的居民出行耗时分析图 .

图 4分目的的居民出行耗时分析图

图 5分出行方式的居民出行耗时分析图

由上图可知 , 广州、长春、南宁、苏州、徐州、福

州等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 , 居民在公交出行上的耗时都在 35m in 以上 , 一方面说明城市规模越大 , 居民在公交出行的耗时就越多 , 而长春、南宁的公交出行耗时却比苏州、徐州要少 , 则从另一方面说明居民在公交出行上的耗时与该城市的公交运营质量密切相关 . 居民在自行车和步行出行上的耗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 , 除了常德市的居民的自行车出行上耗时在 40以上外 , 其他 20m in . , 自行车和 , 因此 .

此外 , 以上班为目的的居民出行耗时比其他出行目的下的出行耗时要多 , 以上学为目的的居民出行耗时最少 , 其他出行目的的居民出行耗时差别不大 , 这是由于上班的出行距离较远 , 上学的距离较近决定的 .

参考文献

[1]王炜 , 徐吉谦 , 杨涛 , 等 .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及其

应用 [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 1998.

[2]邓毛颖 , 谢理 . 广州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发

展的对策 [J ]. 城市规划 , 2000, 24(11 :45249.

[3]吕晓夫 , 杨亚东 . 回归分析方法在船舶交通事故预测

中的应用 [J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6, 30(3 :5462548.

[4]潘艳荣 , 邓卫 . 不同交通方式服务可靠度与客流量

间的灵敏度分析 [J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7,

31(5 :7682771.

A nalysis on R esiden t T ri p Characteristics

in Part of Ch inese C ities

Zou Zh iyun

1, 2

J i ang Zhongha i 3 Hu Chen 2 M e i Yanan

2

(S chool of T raf f ic and T ransp orta tion , B eij ing J iaotong U n iversity , B eij ing 100044 1

(S chool of T raf f ic S ci . &E ng . , H U S T , W uhan 430074 2

(F oshan U n iversity , F ushan 528000 3

Abstract

A cco rding to su rveying data of residen t tri p s in part of Ch inese cities ,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um ber of tri p s , tri p pu rpo se , tri p structu re and tri p ti m e are analyzed . C ities are divided in to several types , and differences in residen t tri p characteristics are draw n , the reason of w h ich is also given . In p articu lar , acco rding to popu lati on scale , average num ber of residen t tri p m odel fo r differen t cities is bu ilt . In additi on , the residen t tri p ru les are draw n by m odeling . Key words :tri p p u rpo se ; structu re of tri p m ode ; tri p ti m e

?

755?第 3期

邹志云 , 等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交通出行方式统计

表一:部分特大城市平均出行时耗(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大多 采用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2005年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2018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式占2.5%。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 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2010年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表三:北京2005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北京市2000年和2005年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情况:从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的出行调 查可以发现,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自行车、步行、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式分担率之和分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对比2000年和2005年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05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中位 居第一;非机动化方式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2003年为26.85%。 表四:2000与2005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关于全国城市等级的划分 城市等级划分 一级城市北京、天津、沈阳、青岛、南京、上海、杭州、武汉、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郑州、福州 二级城市石家庄、长春、呼和浩特、太原、合肥、无锡、苏州、宁波、厦门、南昌、长沙、珠海、海口、南宁、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济南、大连、哈尔滨 三级城市河北省:保定秦皇岛唐山邯郸邢台沧州承德廊坊衡水张家口 山西省:大同阳泉长治临汾晋中运城晋城忻州朔州吕梁 蒙古省:呼伦贝尔包头赤峰乌海通辽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 辽宁省:盘锦鞍山抚顺本溪铁岭锦州丹东辽阳葫芦岛阜新朝阳营口 吉林省:吉林通化白城四平辽源松原白山 黑龙江:伊春牡丹江大庆鸡西鹤岗绥化市双鸭山七台河佳木斯黑河齐齐哈尔 江苏省:常州扬州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镇江南通泰州 浙江省:绍兴温州湖州嘉兴台州金华舟山衢州丽水 安徽省:芜湖亳州马鞍山池州淮南淮北蚌埠巢湖安庆宿州宣城滁州黄山六安阜阳铜陵 福建省:泉州漳州南平三明龙岩莆田宁德 江西省:赣州景德镇九江萍乡新余抚州宜春上饶鹰潭吉安 山东省:潍坊淄博威海枣庄泰安临沂东营济宁烟台菏泽日照德州聊城滨州莱芜 河南省:洛阳焦作商丘信阳新乡安阳开封漯河南阳鹤壁平顶山濮阳许昌周口三门峡驻马店湖北省:荆门咸宁襄樊荆州黄石宜昌随州鄂州孝感黄冈十堰 湖南省:郴州娄底衡阳株洲湘潭岳阳常德邵阳益阳永州张家界怀化 广东省:江门佛山汕头湛江韶关中山茂名肇庆阳江惠州潮州揭阳清远河源东莞汕尾云浮广西省:贺州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玉林钦州百色防城港贵港河池崇左来宾 海南省:三亚 四川省:乐山雅安广安南充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广元达州资阳绵阳眉山巴中攀枝花遂宁德阳贵州省:安顺遵义六盘水 云南省:玉溪大理曲靖昭通保山丽江临沧 陕西省:咸阳榆林宝鸡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延安 甘肃省:白银武威金昌平凉张掖嘉峪关酒泉庆阳定西陇南天水 宁夏省:固原青铜峡石嘴山中卫 新疆:克拉玛依 四级城市河北省:辛集涿州高碑店任丘定州南宫晋州迁安霸州黄骅遵化沙河三河藁城武安河间鹿泉安国深州冀州新乐泊头 山西省:孝义古交侯马高平霍州介休河津永济汾阳原平潞城 内蒙古:乌兰浩特锡林浩特牙克石额尔古纳霍林郭勒二连浩特扎兰屯丰镇阿尔山临河根河满洲里辽宁省:大石桥海城北票盖州凤城庄河凌源开原瓦房店普兰店新民兴城东港北宁凌海灯塔调兵山 吉林省:双辽集安延吉公主岭九台桦甸榆树蛟河磐石大安德惠洮南龙井珲春梅河口舒兰和龙临江图们敦化 黑龙江省:富锦铁力绥芬河海林北安阿城尚志五常安达双城海伦虎林密山宁安讷河穆棱同江肇东五大连池 江苏省:东台江阴常熟通州海门邳州溧阳泰兴如皋昆山宜兴兴化张家港启东江都丹阳吴江靖江扬中大丰新沂仪征太仓姜堰高邮金坛句容 浙江省:温岭永康瑞安余姚慈溪义乌临海上虞诸暨海宁桐乡兰溪乐清龙泉建德富阳平湖东阳嵊州奉化临安江山 安徽省:明光天长宁国界首桐城

长春市居民出行特征调查

《南关区居民出行特征调查及出行预测》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随着长春市城市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长春市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民的出行也方便了许多。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轿车、摩托车、助力车进入各家各户,这无形中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些许压力。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道路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解长春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也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在工程研究中进行观察、认识、思考、分析的综合能力,在老师的安排与领导下,我们组对长春市南关区居民出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任务 (一)通过得到的数据分析居民出行特征 (二)在此基础上进行2015年、2020年长春市南关区居民出行需求预测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在长春市南关区以及朝阳区桂林路一带的居民。(学生、工人、服务人员、职员、公务员、教师、退休人员以及个体) 调查对象一共分为七个年龄段: 6-14 和15-19这两个年龄段一般以学生为主,出行的目的一般为上学。 20-29、30-39、40、49年龄段的人一般是上班族,出行目的一般以上班 为主;50-59、60岁以上的居民大多是退休在家,出行一般都是休闲娱 乐,购物。 (二)调查方法:现场实地问卷调查,为了确保问卷答案的真实性,准确性,调查员在调查时都是在被调查者旁边做指导,并与其交流,得到其家人 以及朋友每天的出行资料,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与人力,于此同时我们 还大量观察并且收集有关数据。 四、实施过程及结果 (一)制表以及划分交通小区 此次调查我们将南关区划分为六个交通小区以及朝阳区的一个交通小区,具体划分情况见附表1。 (二)调查内容 为了确保我们此次调查的准确性以及广泛性,我们分别对教师、学生、工人、服务人员、公务员以及一些从商人员进行了调查。并且此次调查内容我们主要侧重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出行方式、到达地点、到达时间、出行费用几个方面。并且附带调查了出行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以便于我们分析整理数据。具体请见附表2。 (三)组内分工

城市居民及流动人口出行特征分析

第二章城市居民及流动人口出行调查与特征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引言 掌握城市居民及流动人口的个体出行特征,了解城市交通主体——人的出行活动规律,不仅是城市交通规划的研究基础,同时它为交通规划和交通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配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进行,掌握蚌埠市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出行的最新动态,在蚌埠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于2002年6月12日(星期二)在蚌埠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共采集了有效居民样本21692人,总抽样率为4%。 为了处理大批量的数据,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处理程序,获得了大量的有价值的资料,为今后蚌埠市的客运交通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一) 居民出行调查的组织形式 1、组织形式 蚌埠市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在蚌埠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蚌埠市规划局、蚌埠市规划设计院、各区政府以及各区管委会和街道办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采取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居委会—居民的分层组织形式,于2002年6月12日进行了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结合蚌埠市行政区划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有利于家庭访问调查的形式,保证调查工作的质量。 2、工作计划 本次调查根据调查规模的大小、内容的繁简、数据处理手段及调查队伍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在计划内,对调查的范围和规模、内容和深度、方法和步骤、人员组织、时间进度、费用开支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根据蚌埠市的规模、性质、布局和城市交通的现状,全部工作分为准备、调查、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成果报告五个阶段进行,调查工作程序框图如图1-2-1所示。

图1-2-1 蚌埠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程序框图 (二)调查范围和交通小区 本次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查范围为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规划区。规划过程中,将规划区域划分为91个城市内部交通小区及4个对外交通小区,对应将规划区内现状用地划分为65个城市内部交通小区及4个对外交通小区。 (三)城市居民出行调查内容 城市居民出行调查,一般包括个人特性、家庭特征、职业特征、出行次数、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点、到达地点、出行方式、出行目的等情况。将上述内容编成人口出行调查表。 1、调查表的设计 蚌埠市居民出行调查表的设计内容按计算机输入规格要求,全部内容由汉字加编码绘制成一张表格,目的是为了提高统计分析的速度、精度和效率。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表单独设计,由于调查内容的不同,在宾馆、饭店的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表与在汽车站、火车站的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表分别设计。 (1) 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表 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表包括个人情况、出行情况、填表选项、填表说明四部分。个人

交通出行方式统计

表一:部分特大城市平均出行时耗(摘自:1980年代 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大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20xx年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2018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 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式占2.5%。截至20xx 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20xx年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 表三:北京20xx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20xx年和20xx年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情况:从20xx年和20xx年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现,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自

行车、步行、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式分担率之和分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对比20xx年和20xx年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xx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式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20xx年为26.85%。 表四:2000与20xx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表五: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出行方式统计 而在一般的现代化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较高,一般在20%左右,如杭州市20xx年占到25.2%,武汉市20xx年占到21.7%,北京市20xx 年则达到了27%。 (佛山顺德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及交通对策研究) 图一:20xx年成都市客运交通出行方式分布

城市结构与出行特征文献汇编

汇编目录 第一编 1.Ewing,R.,and Cervero,R.(2010).Travel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76(3),265-294. 2.Ewing,R.,and Cervero,R.(2001).Travel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a synthesi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Journal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1780(1),87-114. 3.Cervero,R.,and Kockelman,K.(1997).Travel demand and the3Ds:density,diversity, and design.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2(3), 199-219. 4.Cervero,R.,and Duncan,M.(2006).'Which Reduces Vehicle Travel More: Jobs-Housing Balance or Retail-Housing Mixi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72(4),475-490. 5.Cervero,R.,and Wu,K.L.(1998).Sub-centring and commuting:evidence from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1980-90.Urban studies,35(7),1059-1076. 6.Krizek,K.J.(2003).Residential relocation and changes in urban travel:does neighborhood-scale urban form matte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69(3),265-281. 7.Handy,S.L.,Boarnet,M.G.,Ewing,R.,and Killingsworth,R.E.(2002).How the built environment affects physical activity:views from urban planning.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3(2),64-73. 8.Handy,S.,Cao,X.,and Mokhtarian,P.(2005).Correlation or causality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travel behavior?Evidence from Northern Californi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10(6),427-444. 9.Handy,S.L.,and Clifton,K.J.(2001).Local shopping as a strategy for reducing automobile travel.Transportation,28(4),317-346. 10.Zhang,L.,Hong,J.H.,Nasri,A.,and Shen,Q.(2012).How built environment affects travel behavior: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land use and vehicle miles traveled in US cities.Journal of Transport and Land Use,5(3),40-52. 11.Saelens,B.E.,Sallis,J.F.,and Frank,L.D.(2003).Environmental correlates of walking and cycling:findings from the transportation,urban design,and planning literatures. 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5(2),80-91.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 告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 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 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 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 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

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篇一: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北京市曾于1986、XX年进行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一轮全市性调查。 调查共包括八个专项,12个分项。其中规模最大的居民出行调查一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人口超过30万。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 一、居民出行调查 1、调查背景 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大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以居民出行调

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于XX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 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工作,满足了大量的实际需求。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大力建设智能交通应用系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某一分析方面或者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角度,都无法代替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步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行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自XX年至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至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XX年的132万辆发展至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与XX年相比较,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市交通问题也日趋突出,要解决好北京市目前的交通问题,陈旧的数据已不敷使用,迫切需要组织第三次居民

组团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组团式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李 娟1石建军1吴子啸2 1.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37 摘 要:随着全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布局由单中心集聚逐渐向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从而居民出行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通过应用纵向和横向对比研究方法来更准确把握组团城市居民出行特性的发展变化趋势。首先对国内石家庄市在2000和2007年不同时期的居民出行特征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次又对石家庄和广州两个组团城市居民出行特征作横向比较分析,从而看出组团式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指标随着城市规模、布局的变化而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相应的结论有助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设计和研究,并且对同类城市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组团城市;出行特征;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747(2007)04-0070-06 Analysis on the Change Tendency of Group City’s Resident Trip Characteristics LI Juan1 SHI Jian-jun1 WU Zi-xiao2 1.Key La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22,China 2.China Academy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ing, Beijing 100037,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national urbanization rate, the layout of cities’ space gradually developed from a single center’s to a multi-central group’s, thus the resident trip characteristics also have corresponding change. Having compared the resident trip characteristics of Shijiazhuang city at different period in 2000 and 2007, and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Shijiazhuang and Guangzhou cities in the same years, a conclusion was got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ies’ scale, the Characteristic indicators of 收稿日期:2007-10-31. 作者介绍:李 娟(1982-),女,山西长治人,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交通信息与行为控制方向的研究。

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等级划分表

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等级划分表 (中国一线城市、中国二线城市、中国三线城市) (中国第四线城市、中国第五线城市) 2014年最新中国城市等级划分表 2014年中国城市排名 一线城市(五个)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二线城市(31个) 二线发达城市(8个): 杭州;南京;济南;重庆;青岛;大连;宁波;厦门; 二线中等发达城市(23个): 成都;武汉;哈尔滨;沈阳;西安;长春;长沙;福州;郑州;石家庄;苏州;佛山;东莞;无锡;烟台;太原;合肥; ◆南昌;南宁;昆明;温州;淄博;唐山(二线中等发达城市但经济水平较弱) 三线城市(61个) 乌鲁木齐;贵阳;海口;兰州;银川;西宁;呼和浩特;洛阳;邯郸;泉州;包头; 南通;大庆;徐州潍坊;常州;鄂尔多斯;绍兴;济宁;盐城;临沂;东营;扬州;台州;嘉兴;沧州;榆林;泰州;镇江;昆山;江阴;张家港;义乌;金华;保定;吉林;鞍山;泰安;宜昌;襄阳;中山;惠州;南阳;威海;德州;岳阳;聊城; 常德;漳州;滨州;茂名;淮安;江门;芜湖;湛江;廊坊;菏泽;柳州;宝鸡; 珠海;绵阳 四线城市(92个) 株洲;枣庄;许昌;通辽;湖州;新乡;咸阳;松原;连云港;安阳;周口;焦作; 赤峰;邢台;安庆;日照;遵义;三明;呼伦贝尔;长治;湘潭;德阳;南充;乐山;达州;盘锦;延安;上饶;锦州;宜春;宜宾;张家口;马鞍山;吕梁;抚顺;临汾;渭南;开封;莆田;荆州;黄冈;四平;承德;齐齐哈尔;三门峡;秦皇岛;本溪;玉林;孝感;牡丹江;荆门;宁德;运城;绥化;永州;怀化;黄石;泸州;清远;邵阳;衡水;益阳;丹东;铁岭;晋城;朔州;吉安;娄底;玉溪;辽阳;南平;濮阳;晋中;资阳;都江堰;攀枝花;衢州;内江;滁州;阜阳;十堰;大同;朝阳 六安;宿州;通化;蚌埠;韶关;丽水;自贡;阳江;毕节 五线城市 拉萨;克拉玛依;库尔勒;昌吉;哈密;伊宁;喀什;阿克苏;石河子;晋江;增城;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第 32卷第 3期 2008年 6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Jou rnal of W uhan U n iversity of T echno logy (T ran spo rtati on Science &Engineering V o l . 32 N o. 3June 2008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收稿日期 :2008201224 邹志云 :男 , 40岁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主要研究领域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邹志云 1, 2 蒋忠海 3 胡程 2 2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学院 1 (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 (3 528000 摘要 :, 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 从出行次数、出行 4个方面进行分析 . 通过对城市进行分类 , 找出不同类型城市的居 , . 对居民出行次数 , 按照人口规模分类 , 建立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模型 , 通过建摸的方式找出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居民出行次数规律 . 关键词 :回归模型 ; 人均出行次数 ; 出行目的 ; 出行方式结构 ; 出行耗时中图法分类号 :U 491. 2+5 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 , 居民出 行特征分析越来越得到重视 . 居民出行是指居民为完成某一目的 , 使用某一种交通方式 , 耗用一定时间 , 从出发地经某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位移过程 . 居民出行调查是指对居民一天内详细出行情况的调查 [1]. 本文通过对国内部分城市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和推理 , 按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指标分类 , 分析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出行规律及变化特征 [2].

城市居民出行需求预测

扬州市居民出行需求预测 3.1 预测思路 扬州市交通需求预测采用了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的传统方法,即四阶段法,通过“四阶段”模式,从全方式出行产生预测着手,至出行分布预测,再至出行的交通方式(通过我们组调查得到的扬州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采用类比法及优势出行距离,进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协调发展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整个交通系统的内部平衡以及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具体进行预测工作时,在保证大前提即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准确性及可靠性的条件下,对具体方法作了一定的调整,旨在突出客运需求预测的特点。 3.2 交通分区 3.2.1交通分区的原则 1、交通区的划分应根据城市规划区域的用地规模、人口规模、土地利用性质和规划布局特点来确定; 2、一般以行政分区、人工构筑物及自然疆界(如河流、铁路、森林公园、山脊等)作为交通区界; 3、尽可能以主干道作为各区的中轴线,要求区界与主干道宜有相等的距离; 4、小区不宜横穿两条公共交通主干道; 3.2.2交通分区 现状居民出行调查时,根据行政区划范围为依据,将城区分17个内部交通中区,并按道路走向、中区的位置、包含的人口数,将17个交通中区细分为27个交通小区。如表3-1、图3-1所示。 现状交通分区编码表表3-1

64 6401,6402,6403,6404,6405,6406,6407,6408,6409,6410,6411 图3-1交通小区划分图 3.2居民出行生成预测 居民出行产生预测的目的是建立中区居民出行发生量和吸引量与小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特征等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推算规划年各交通中区的居民出行发生量、吸引量。出行生成预测包括出行发生预测与出行吸引预测。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需求产生的根源。一般

全国城市土地等级划分表

全国城市土地等级划分表,看看大家都在哪个级别<18554>字节 中新网1月8日电国土资源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调整部分地区土地等别”通知称,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部按照《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GB18507-2001)对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状况、基准地价水平等因素进行了综合评定,依据评定结果调整了部分地区的土地等别。调整后全国各县、市(区)的土地等别详见附件,此次调整中土地等别发生变化的以黑体标注。 通知还指出,2009年1月1日起,《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按调整后的土地等别执行。 附件:土地等别 一等: 上海:长宁区虹口区黄浦区静安区卢湾区普陀区徐汇区杨浦区闸北区 二等: 北京:朝阳区崇文区东城区丰台区海淀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宣武区 上海:浦东新区 三等: 广东:广州市(白云区海珠区荔湾区萝岗区天河区越秀区) 深圳市(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 四等: 天津: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南开区 河北:石家庄市(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

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沙河口区西岗区中山区) 沈阳市(大东区东陵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铁西区于洪区) 江苏:常州市(天宁区钟楼区) 南京市(白下区鼓楼区建邺区秦淮区下关区玄武区雨花台区) 苏州市(沧浪区虎丘区金阊区平江区) 无锡市(北塘区滨湖区崇安区南长区) 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拱墅区江干区上城区西湖区下城区) 宁波市(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 福建:福州市(仓山区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 厦门市(海沧区湖里区思明区集美区) 山东:济南市(市中区历下区槐荫区天桥区) 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崂山区李沧区) 湖北:武汉市(汉阳区洪山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青山区武昌区) 湖南:长沙市(芙蓉区开福区天心区雨花区岳麓区) 广东:汕头市(金平区龙湖区) 珠海市(金湾区香洲区) 深圳市宝安区 重庆:江北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沙坪坝区渝中区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锦江区金牛区青羊区武侯区) 五等: 北京:通州区 天津:塘沽区 河北:唐山市(路北区路南区) 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杏花岭区迎泽区)

慢行交通出行时耗特征分析

低碳世界L O W C A R B O N W O R L D LOW CARBON WORLD 2014/6 慢行交通出行时耗特征分析 梅伟1,孙海浩2 (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广州市510060;2.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201804)【摘 要】相对于飞速发展的机动车交通,慢行交通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选取居民出行调查中的出行时耗作为定量分析指标,在掌握其 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长沙、绵阳、怀化三个城市案例,对慢行交通出行时耗的区域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总结。【关键词】慢行交通;出行特征;出行时耗【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2066(2014)12-0284-02 1引言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指出,慢行交通规划应确定城市不同地域步行、自行车交通的功能定位,提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总体布局原则。国内部分城市的慢行交通规划对区域的划分做了一些尝试,如上海市提出了将三类慢行核心区(风景名胜中心和中心商业商务区、学校、大型居住社区)打造为城市的魅力区。“不同区域的慢行交通应该差别化对待”这个观点已经逐渐获得认同,然而区域的划分缺乏定量的依据,描述不同区域慢行交通特征的指标和方法缺乏更为深入的研究。 慢行交通出行的基本特点之一是距离较短且有回程,在城市居民选择出行方式时,出行时耗的影响往往比出行距离更大,而且时耗数据可以直接从调查中得到,因此将其作为分析指标更能准确揭示居民慢行出行的特征。研究中将以小区为起点的慢行出行定义为该小区的慢行出行。城市不同区域的用地布局、慢行设施环境都会影响到慢行出行的可达性和时耗,分析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 2出行时耗基本特征 2.1不同交通方式出行时耗对比 从各交通方式出行时长分布图中可以发现,相对于其他机动方式,慢行交通出行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30min ,大于 25min 的慢行出行比例迅速下降。 2.2不同城市慢行出行时耗对比 长沙、绵阳和怀化同属于中西部城市,都处于快速机动化发展阶段,而其城市规模、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三个城市慢行出行特征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见表1)。 分析各城市的慢行出行时耗,发现其分布较为接近,可以 基本认为慢行出行时耗与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步行平均出行时耗在17~20min 之间,大多数步行出行(80%以上)不超过30min ,非机动车平均出行时耗在21~24min 之间,大多数非机动车出行(80%以上)不超过35min 。 3出行时耗区域分布特征 3.1步行出行时耗 长沙市步行出行时耗较长的区域(深灰色,时耗大于 25min ;浅灰色,时耗大于20min )主要表现为景区(岳麓山风 景区)、滨江区域(湘江两岸)和部分城市外围区域。 绵阳市步行出行时耗最长的区域(深灰色,时耗大于 25min )主要表现为景区(富乐山风景区、南山公园)、滨江区域 (滨江公园)和部分城市外围区域。 怀化市步行出行时耗最长的区域(深灰色,时耗大于 25min )主要表现为景区公园(香洲广场)、商业中心(湖天 区商 图1不同出行方式时长分布 表1长沙、绵阳、怀化城市概况 城市城市概况 地理区位建成区面积(km 2 )城区人口(万人)人均GDP (元) 年份 长沙中部249.336356620 2009绵阳西南103160176302010怀化 中部 52 52 12400 2010 表2各城市慢行平均出行时耗步行平均时耗(min ) 非机动车平均时耗(min ) 长沙1723绵阳1721怀化20 24 图2各城市步行出行时耗累积频率图 图3各城市非机动车出行时耗累积频率图 交通环保 284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 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 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 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 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

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 在大人的印记中, 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 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 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 ▲第2页共18页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中国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10月23日,由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委员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暨2010年《中小城市绿皮书》发布会”在长沙县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报告(2010):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之路》。绿皮书显示,我国中小城市数目已达2160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 绿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城市飞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频繁,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之间的界限模糊化,城市人口规模迅速膨胀,许多县级城市(包括县级建制市和规模较大的县的中心城镇)的市区常住人口已经达到或超过20万、50万的临界值。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为此,绿皮书依据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 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100万的为中等城市,100万~300万的为大城市,300万~1000万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 按照全新标准统计,绿皮书指出,截至2009年底,中国有建制市655个,其中地级以上287个,县级建制市368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市辖区常住人口均超过百万;省会城市中,除银川、拉萨外,其他城市市辖区人口也超过百万(也就是说,省会城市中只有银川、拉萨属于中小城市);地级城市的情况则较为复杂,东部地区的地级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大多超过百万,以山东省为例,15个地级城市中,只有滨州、德州、威海、东营等四个城市城区人口低于百万。与此相对应,中西部地区的多数地级城市市区人口均未超过百万。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数量以及市辖区常住人口低于百万的地级以上城市数量,在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162个城市属于中小城市,占比56%。 在368个县级建制市中,除了昆山等极个别发达城市的市区人口接近或略超过百万之外,多数建制市市区人口在数万至数十万之间,都归属为中小城市。此外,全国有50个地级区划、1580个县级行政区划(1463个县、117个自治旗县)并非建制市,但这些地区(州、盟)、县(自治旗县、旗)的中心城镇,也已经聚集了相当规模的人口,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建制市的市区较为接近,中心城镇居民享受着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也归属于中小城市。 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城市数量已达2160个,其中地级建制市162个,非建制市的地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50个,县级建制市368个,非建制市的县级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1580个。 一级城市:人口在500万以上或经济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省会城市或大城市。 二级城市:人口在300万以上或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或一般省会城市。

交通出行分析

1.5出行时间分布 济南城市居民出行中非弹性出行占到很大的比例,城市交通的特征主要以非弹性出行的特征为主,因此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时间分布曲线基本一致,高峰的分布与上、下班时间吻合。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时间分布见图5。 图5 不同出行方式的出行时间分布 Fig.5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ways 2济南市城市交通发展对策和保障措施 通过对济南市居民出行调查的分析,得出居民出行特征变化规律,并据此发现济南市的交通系统存在以下几方面需要改善: 2.1城市交通与用地布局协调发展 近几年,济南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用地基于原有的布局结构迅速外延,城市功能高度聚集,城市展呈现组团间逐渐靠拢、连片的趋势。旧城区基本是在老城基础上,向外围蔓延集中成片发展,因受南北自然条件的限制,

城市用地仍延续东西向伸展的发展趋势,为“单中心,集中连片”的布局结构形式。土地利用布局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至关重要,济南市需构建生态型、多组团、多核心的网络化城市,在城市布局规划时必须重视居住与就业岗位、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的平衡布局,在新兴城区增加就业岗位,以减少长距离出行,避免干线上的“潮汐”状况,减少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压力。 2.2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居民出行的绝对量将会不断增加,为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应制定长期稳定的交通策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难题、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的重要举措。目前济南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明显偏低,要贯彻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需要在规划建设、经营体制改革、提供多层次服务及新技术应用、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出台一系列规划优先、土地配置优先、路权使用优先、政策扶持优先等具体措施,形成一个“以规划为龙头、以系统建设为核心、以体制改革为保障、以财政投入为支点”的覆盖全面、保障有力的政策及措施保障体系,从理念、立法、政策、技术等层面保障公交优先发展,发展快捷、准时、舒适的公交系统以引导市民在出行时优先选择公共交通。 2.3促进自行车、步行交通与公共交通结合 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在安全保障方面是弱势群体,应予以必要的关注和保护。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相互转换和衔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济南市自行车出行比例连续数年大幅度降低,城市交通向私人机动化方向转化趋势明显。自行车、步行交通不消耗能源,是“零排放”的国际公认的绿色出行方式,因此,应该受到保护和重视。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需要同时解决首末端交通(最先1公里和最后1公里)问题。这就需要从城市实际出发,想办法与步行、自行车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利用“步行+公交”和“自行车+公交”这样的模式,对于像济南这样的北方原城市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它能够有效地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使公交也能提供近似门到门服务,有效增强与小汽车的竞争力,提高公共交通使用效率和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