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鲽鱼类饲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鲆鲽鱼类饲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鲆鲽鱼类饲料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山东鱼类产业发展分析及展望020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鱼类产业创新团队 《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2016-2020)? 一、产业发展状况 (一)国内外产业基本情况 鱼类养殖业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满足城乡市场水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增强人民身体素质等方面起到重点作用。 20 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鱼类产量显著增长,同时获取方式以养殖为主导,捕捞比重持续下降,养殖品种结构基本稳定,优势品种发展迅速,另外养殖地区差异性明显,养殖产量增长主要在亚洲。养殖模式多元化,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我国鱼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0%以上。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由1978年的465万吨,增加到2015年的6699.65万吨(其中鱼类产量2845.77万吨),增长14.4倍。养殖产量由1978 年占总量26%,提高到目前的77%。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从 4.8kg提高到48.74kg,超过世界人均水平。 (二)我省鱼类产业现状 1.产量、产值增长情况 “十二五”期间,我省水产品总产量、渔业总产值、渔业增加值、出口创汇等主要统计指标位居全国首位。据《山东省渔业年鉴》统计:水产品总产量由2010年的783.8万

吨,增长至2014年的903.7万吨,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由12.70 %上升至16.0 %。淡水养殖产量自2010年的124.4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146.4吨,其中鱼类养殖产量由2010年的114.84万吨,增长至2014年的137.60万吨。海水鱼类产量达到16.08万吨。渔民人均收入由2010年的10416元增长至2014年的16012元。对促进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丰富人民“菜篮子”起到重大作用。主要淡水鱼类产量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2010年、2014年山东省主要淡水鱼类养殖产量对比 种类2010年产量 (万吨) 产量占比 (% 2014年产 量 (万吨) 产量占比 (% 增、减 (%) 鲤鱼29.3825.5835.1625.5519.67 草鱼\ 20.0517.4625.0518.2024.94 鲢鱼20.1217.5224.1917.5820.23 鳙鱼12.4010.8015.1811.0322.42 鲫鱼12.1210.5514.4010.4718.81 泥鳅0.780.680.890.6512.36 鲶鱼 3.24 2.82 3.07 2.23-5.24 黄颡0.210.180.260.1923.81 鳟鱼0.190.170.360.2689.47 乌鳢9.598.3511.338.2318.14 罗非鱼 1.19 1.04 1.260.92 5.99 鲟鱼0.570.50 1.20 0.87107.02 2.产业规模与养殖模式 我省的淡水养殖面积28.7万公顷,其中池塘养殖15.17 万公顷。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养殖、湖库养殖、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工厂化养殖、河沟、稻田等。淡水养殖品种主要以大宗淡水鱼品种为主,青、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发展油茶产业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和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油茶资源分布、种质资源、经营模式、加工利用、经济效益等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指导我国油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油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有2000多年的栽培和利用历史,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油茶产业是个古老而新兴的产业,一直处于起伏不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价值得到了重新认识,带来了油茶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2006年,国家林业局专文下发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鼓励扶持发展油茶产业。2009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后,油茶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1油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后,通过科技进步和大力发展生产力, 中国已在很大程

度上实现并保障了粮食安全,但反差很大的是,食用油供需矛盾突出,始终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植物油进口国, 每年需从国外进口占国内总需求60%多的食用油以弥补缺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粮油供求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人口越来越多,城镇人口快速增加,直接推动了粮油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耕地越来越少,到2007年底已降为1.2亿hm2,遏制耕地减少趋势的压力十分巨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由过去主要吃粮向吃更多的肉蛋奶、由吃普通油向吃高档油的方向转变;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比较效益不断降低,提高农民发展粮油生产的积极性面临新的困难。从国际上看,随着石油价格的变动和粮食需求的增长,粮食危机的困局在持续演化,粮食安全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这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维护粮食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 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许多食用油品不同程度地受到市场冲击,但茶油产业却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中国耕地资源刚性短缺,扩大草本油料植物种植必然会与粮争地,进而危及我国粮食安全。发展木本粮油则不存在这个问题,不仅不占用耕地,还可以腾出更多的耕地资源来种植其他农作物,从而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同时, 发展油茶生产,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分流农村剩余劳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油茶产业现状

2015年牙鲆产业分析及价格走势预测

2015年牙鲆产业分析及价格走势预测 本文以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各综合试验站跟踪示范区县调查数据为基础,以产业经济岗位团队调研数据为补充,对2014年度牙鲆产业运行情况和2015年度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供有关各方参考。文中所指的主产区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福建等省市40多个区县。微观层面的数据来自对养殖者的跟踪调查。 2014年跟踪调查区域牙鲆养殖面积变动情况 我国牙鲆养殖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和山东省,辽宁省、福建省和天津市次之。河北省牙鲆养殖均为工厂化养殖,养殖面积主要分布在秦皇岛市的昌黎县,另外在唐山市的乐亭、滦南、丰南及曹妃甸区也有少量分布。山东省牙鲆养殖主要分布在烟台、威海和日照,其中威海地区以浅海网箱养殖为主,烟台和日照以工厂化养殖为主。辽宁省的牙鲆养殖主要分布在东港和大连,其中东港以池塘养殖为主,大连以工厂化养殖为主。福建省的牙鲆养殖主要分布在如东县,养殖模式为工厂化养殖及网箱养殖,连江县有少量的工厂化养殖面积。天津市的牙鲆养殖主要分布在汉沽区,均采用工厂化养殖模式。

2014年第四季度跟踪调查区域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分布情况 ?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变动情况 201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年内呈先增后减再增的变动趋势,但变动幅度比较缓和,均在10.0%以下。从长期发展情况看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增减各异。2014年第一季度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为25.3万平方米;第二季度养殖面积微幅增长4.7%;第三季度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较第二季度呈下降趋势,降幅为3.0%;第四季度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为27.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0%。 与2013年同比牙鲆工厂化养殖面积第一季度大幅增长32.5%,第二季度涨幅达 22.7%,第三季度微幅下降3.7%,第四季度与2013年同比基本持平。与2012 年同期相比,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第二季度增长27.4%,第三季度降幅为11.7%,第四季度增长30.7%。 ?牙鲆网箱养殖面积变动情况 跟踪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至第四季度,跟踪调查区域牙鲆的网箱养殖面积分别分布在山东省的荣成市和福建省的东山县。2014年第一季度仅东山县有 6.3万平方米的养殖面积;第二季度荣成和东山均有养殖,养殖面积分别为16.0

比较几种鱼类开口饲料

比较几种鱼类开口饲料 开口饲料 当自己饲养的鱼开始产仔,那种幸福感估计只有自己小孩儿出生才能媲美吧。而幸福后,就是责任感。如何饲养鱼仔?对于鱼仔仔而言,纯净的水质和适口的饵料是最关键的。结合经验人士的养鱼经验,给大家推荐几种饵料,并且做一下对比。最根本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饵料。 一、丰年虾 丰年虾市面是分为好几种,有冰冻丰年虾,脱壳丰年虾,丰年虾卵。 冰冻丰年虾其实是种很好的开口饲料,现在一般人还不用。最简单的方法是:将冰冻丰年虾放进缸中,碾碎,虾的碎片非常适合鱼仔。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浑水,喂完鱼后,再把水妖精打开就行了。水妖精是一种很好的过滤工具,尤其是对鱼仔而言。 脱壳丰年虾市面是有售,这是一种化学方式,强行脱壳的产物,对于消化系统不强的鱼而言,脱壳丰年虾最好不要用。 丰年虾卵,现在市面上分为两种,大卵型和小卵型。大卵型的丰年虾体积太大,一般鱼仔无法吞咽,比较适合的是口腔大的,吞噬猛的。比如虾虎,塘醴鱼仔。小卵型的是鱼友们的首选,也是一种广泛饲料,一般的迷鳃科,斗鱼,三湖类,慈鲷鱼仔都可以进食。 二、水蚤

水蚤在市面上比较多见。尤其是到了夏季,鱼市门口经常会出现。水蚤属于过滤性觅食,食物在水蚤体内迅速排出,所以水蚤本身并没有太多营养。而且水蚤成体体积大,一般鱼仔一周后才能吞咽。现在给大家推荐一种水蚤的养殖方法。将换掉的,带有鱼便的脏水,放置太阳底下暴晒,一周后,将会晒成绿油油的绿水,将水蚤成体放进绿水中。隔天后,用不同目的网子,将水蚤幼体过滤。水蚤幼体以绿藻为食,营养也有了,非常适合鱼仔开口。 三、蛋黄水 很多老鱼友饲养金鱼,金鱼鱼仔的开口都选择蛋黄水。这种情况得意于水质的稳定,缸体比较大。尤其是大瓦缸。蛋黄是偏素食的,所以对习惯了肉食性开口的鱼类,蛋黄水并不适合,而且我们选择的繁殖缸较小,水质容易恶化,蛋黄是种可以利用,但是不被强烈推荐的开口饵料。在我的饲料经验中。蛋黄可以用来喂食底栖鱼仔,比如一些人工繁殖的小异型,直升机,胡子类。 四、微虫 微虫的培养方法,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微虫比较适合口腔较小的鱼类开口。微虫的优点是繁殖迅速,一劳永逸。缺点是:营养成分不够,而且培养皿的酸性味道比较不容易让人接受。 五、洄水 洄水其实是带有轮虫,草履虫,水蚤类,以及一些浮游生物水质的综称。捞取洄水,对如今科学养鱼的鱼友们仿佛已是过去时。闲情时间,可以选择在植物园,人工湖中捞取一番。洄水需要用不同目的网眼过滤分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轮虫,草履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剖析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滨城区立足市辖区优势,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以膨胀规模总量、提升能级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突出项目载体带动,大力培育产业集聚区,促进城区服务业实现园区化布局、集约化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积极加快全域城市化建设,服务业发展呈现了总量大、速度快、质量好的态势。当前,正是滨城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发展在规模、总量、质量上仍需进一步提升,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措施,完善发展规划,全力推进服务业优化升级。 一、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量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以来,全区服务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服务业总量不断膨胀, 2013年达到**亿元,是2009年的***倍;服务业对于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显著,服务业比重从2009年的**上升到2013年的***%,年均提升**个百分点;服务业促进消费的作用明显,2013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是2009年的1.96倍,服务业已成为我区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主导产业。 (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贡献稳步加大。服务业素质稳步提升,逐步成为全区财税增长的重要支撑。2013年,实现地方税收***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对地税增长的贡献率

**%,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作用突出。2009-201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增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而使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万人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旅游业、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服务业呈现出从传统向现代演变,从低端向高端挺进的良好态势。一是金融担保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金融体系,辖区内共有各类金融、保险机构56家,兴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良好,德州银行滨州分行试营业,全区引进市外股份制银行达到7家;众成担保、银泰小额贷款等担保、投资公司快速成长。二是物流业快速膨胀。陆港物流园区达成框架协议;外环线周围物流企业集聚,银河物流、宇航物流发展成行业龙头企业;侨昌农药物流、金龙水泥物流等专业物流运营良好;顺丰、韵达等快递公司发展迅速。三是文化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中海风景区已成为市民假日休闲的旅游乐园;休闲小街、禾家风尚、绿色生态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效应;杜受田故居、三河湖等旅游景区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社区服务业日臻完善。社区服务业网络逐步建全,“12343”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启动运营,逐步搭建起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项目配送体系。五是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崭露头角。滨州国际大厦、众城大厦企业集聚,国际金融中心、铂金时代加快建设。有“中国黄金首饰第一品牌”之称的老凤祥(山东)公司落户,成为我区引进的第一个中国五百强企业区域总部。 (四)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发展后劲持续增强。项目带动投资、投资拉动发展的良性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发展后劲进一步

2021年县林业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县地处湖北西部、长江西陵峡畔,随着三峡工程一期工程结束,首批机组发电,永久船闸通航,二期工程全面展开,实施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高效库区林业产业经济已成为全县林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为适应三峡工程带来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妥善安置库区移民,有效地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全县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紧紧抓住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西部开发两大历史机遇,以项目为依托,以工程为载体,开展了以林业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一是库区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以林业为主体的农林网络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地力减退、森林过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森林植被逐步恢复,林分质量不断提高,林业用地面积增大,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4%提高到44%,增长了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年输沙量减少75%,流域径流时间延长了7-1天,中强度水土流失由75%下降到3%,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受害率逐年降低。

二是林业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生态环境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全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以立体产业为导向的新型林业经济结构完全取代了以林业为导向的传统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业化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全县经济中最活跃的板块,由此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蓬勃兴起。**的自然风光,**的漂流探险,**的滑雪滑草都是以森林资源为载体,以秀水青山为切入点而发展起来的。 三是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用库区气候垂直分布的特点,变平面生产模式为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按照“山下粮菜,山上银行”的思路,具体建设模式为山顶戴帽—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建水保生态林,把住水土流失源头;山腰种果—小于25度的山腰地带修建水土保持工程和等腰梯田,在梯上建设以柑桔、板栗为主的林果业高效经济林,为农民开拓致富项目;山下粮菜—即在河谷冲积地带改造低产田,沟、渠、林、路网络配套建设,发展粮油、蔬菜等多经作物。 四、移民安置容量发生了重大变化。近几年,我们紧紧抓住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这一历史性机遇,以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为龙头,以经济林为载体,应用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进行开发移民,拓展了库区移民的生存空间和就业门路,增加了安置容量,解决了库区农民的生存状况,基本实现了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发展目标。

海水鱼类饲料配方的营养与特性

海水鱼类人工配合饲料的营养与特性 1.钙 一般在淡水鱼的预混料中钙的含量较多,因为淡水中溶解的钙少,而海水中溶解的钙则趋于饱和,所以海水鱼中钙的补充就少。事实上,如果过多的钙进人鱼体,超过肾功能的负荷,就会抑制生长,所以在借用淡水鱼预混料配方时,要根据养殖海水盐度的高低作适当的调整,高盐度应少添加,低盐度应多添加,但不管水质如何变化,钙对鱼类生长发育是必不可少的。 2.磷 磷在水中基本上是一种限制因子。水环境中能提供的量有限,所以大部分需要从饵料中获得。分析结果证明,海水鱼组织中的磷含量比一般陆生动物和淡水鱼类要高得多,这种生理生化上的差异,一定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显然在海水色的预混料中应多添加磷,但是过多的磷又会影响钙的吸收,所以对某一个养殖品种的钙磷需求和钙磷比一直是引起关注的。另外,磷在不同品种的海水鱼中代谢吸收也不同,如大洋性鱼类狮鱼、鲸鱼等,代谢的速度比一般底栖鱼类蝶、纣、石斑鱼要快得多,因此在配制牙解和石斑鱼的预混料时,与大洋性鱼类相比,磷含量就要减少,否则就会影响鱼的生长。 3.铁 从海水鱼生态环境来看,海水中铁的含量不多,因为偏碱性。至于淡水中铁的含量有多有少,则需看具体水质。因此,一般淡水鱼的铁元素补充多少,影响不大,但是海水鱼的需要量应该满足,当然不同种的鱼需求量也不同,过量添加除成本提高外,也会造成代谢及消化吸收上的障碍,从生理上看,大洋性海水鱼的肌红素含量需求较大,比底栖性鱼类要高得多,每一个肌红素中都含有一个铁原子,因此在矿物质中铁的添加量要高,如果使用这样的配方来饲养沿岸性鱼类就应降低铁的添加量。 其它许多种元素,如铜、锌、铝、镁、钾、钠、碘、硒等,都各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添加量适宜就会促进生长,反之就会抑制生长,这些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 五、从生理生态及加工过程中对维生素的需求 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不同于氨基酸、糖类和脂肪,维生素需要量甚微。动物从外界(经常是饵料)摄人维生素以维持正常生长、繁殖和健康。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八种水溶性维生素需求量相对较少,其主要作为辅酶,被叫做B族维生素。另外三种水溶性维生素即胆碱、肌醇和维生素C,其需要量较大,虽不作辅助酶,但具其它功能。维生素儿 D、E和K是脂溶性维生素,其作用与酶无关,但有些情况下如维生素K具有辅酶

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录 一、绪论 (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二)相关概念 (1) 1.家族企业的概念 (1) 2.家族企业的特点 (2) 二、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 1.家族企业的优势 (3) 2.家族企业的劣势 (4)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分析 (4) 1.家族制管理模式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4) 2.家族制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4) 3.家族制管理模式当前管理问题突出。 (4) (三)国外家族企业发展与我国的对比分析 (5) 1.中美家族式企业对比 (5) 2.中外家族式企业差距的根源 (5) 三、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一)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5) 1.资金筹集机制过于封闭和狭窄 (6) 2.企业产权封闭不易于社会化 (6) 3.管理方式排外面临瓶颈制约 (6) 4.组织结构名不符实不利于企业规运行 (7) 5.代际传承机制建立不可疏忽 (7) 6.思想观念严重滞后 (7)

7.企业家素质低下不利于企业壮大 (7) 8.企业文化缺失使企业发展没有文化支撑 (7) 9.法律意识淡薄 (8) 10.外部社会环境问题 (8)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9) 1.文化传统---影响家族企业的深层次原因 (9) 2.遗产税开征将带来家族企业传承的新问题 (9) 3.法规不完善导致职业经理人选择的高成本 (9) 四、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9) (一)建立现代企业的规管理体系 (9) (二)建立现代企业的战略规划系统 (9) (三)建立有效的集体决策模型系统 (9) (四)建立完全的现代企业制度 (9) (五)维持模式 (10) 五、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论文 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

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华老字号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挑战。本文首先对中华老字号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提出老字号在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中华老字号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品牌、营销 一、引言: 中国商品有品牌的历史并不短暂,据学术界认可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的“白兔”针品牌。明清以后,中国随着市场的资本主义萌芽,一批批商品品牌诞生,几乎遍及各个商品门类和商品领域。经过历史的积淀,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同仁堂”、“雷允上”药号,“周虎臣”毛笔,“曹素功”墨锭等等,都仍是当代人耳熟能详的知名老字号品牌。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品牌进入国内市场和国产新品牌的诞生,给消费者带来了许多新产品、新观念、更多的选择机会,也给中华老字号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经营的困境。据统计,在1993 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1600 多家中华老字号中,现在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 左右。 二、中华老字号发展现状 2006年, 我国商务部在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 试行) 中, 给中华老字号下了一个科学而完整的定义: 中华老字号是“历史悠久, 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取得社会广泛认同, 形成良好信誉的品牌。” 2006年,龙抄手、赖汤圆、东来顺、荣宝斋等434字号,被商务部初步确认为“中华老字号”。此次获牌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涉及食品及加工、餐饮、住宿、医药、服务业、工艺美术、纺织、印刷等行业, 覆盖了全国27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这434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 北京67 家, 上海52 家, 天津30家, 哈尔滨8 家,武汉4 家等。2010年,商务部又对第二批中华老字号的名录进行公示。覆盖了全国28省,共345家,其中北京12家,天津15家,上海47家,辽宁15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发展对策

果树产业现状及“十四五” 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果树产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年产值约1万亿元,从业人口1亿人左右,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果品占有量达195kg。目前,我国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当前,我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居前6位的树种分别是柑橘、苹果、梨、桃、葡萄和香蕉,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植业中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仅次于粮食、蔬菜,排在第3位。果业在保障食物安全、生态安全、人民健康、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产业现状 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据国家农业统计发布数据,2019年园林水果(不包括西瓜、甜瓜、草莓等瓜果类,核桃、板栗、榛等干果类)面积1227.67万hm2,年产量为1.90亿t,分别比2015年增长9.5%、17.5%。其中柑橘种植面积为261.73万hm2、产量为4584.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7.4%、26.7%;苹果种植面积为197.81万hm2、产量为4242.54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0.2%,产量比2015年增长9.1%;梨种植面积为94.07万hm2、产量为1731.35万t,分别比2015年下降3.4%、4.8%;葡萄种植面积为72.62万hm2、产量为 1419.54万t,分别比2015年增长1.4%、7.8%;香蕉种植面积为33.03万hm2、产量为

1165.57万t,种植面积比2015年下降7.1%,产量比2015年增长9.7%。 主要果树产业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 2002年及2008年国家实施苹果、柑橘和梨等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以来,主要果树优势生产区域基本形成,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如苹果产业布局主要为环渤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两大优势区,两大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26.9%、57.2%,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36.0%、53.0%,生产集中度在85%以上;西南冷凉高地和新疆2个特色产区2018年苹果种植面积分别占我国苹果总面积的5.9%、3.4%,产量分别占我国苹果总产量的4.1%、4.2%。葡萄优势区域发展布局进一步显现,主要为西北及黄土高原传统优势葡萄产区、华北及环渤海湾传统优势葡萄产区、秦岭和淮河以南亚热带设施及避雨葡萄产区、云南高原及川西优质特色葡萄产区、东北冷凉山葡萄特色产区、湖南怀化刺葡萄特色产区、华南一年多收避雨栽培产区等。 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专项的长期稳定支持下,我国主要果树新品种的引进与选育推广工作成效显著,果树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适宜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品种结构明显改善。据统计,2017年5月1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仅苹果、柑橘、香蕉、梨、葡萄、桃6种果树列入第一批目录)正式实施以来,共有300多个果树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登记。 目前,苹果重点发展的优良品种有华硕、优系嘎拉、红露、红将

鱼类饲料中适宜蛋白质能量比研究的进展

鱼类饲料中适宜蛋白质能量比研究的进展 摘要: 能量是鱼类饲料组成定量的基础指标之一,但与畜禽不同,鱼类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较高[1],在饲料中往往被优先考虑。已有研究证实,碳水化合物与脂肪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2]。但是,配合饲料中过多的非蛋白能源物质会影响鱼类的摄食和生长,造成体脂肪含量过高,商品性能降低,限制动物对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3],因此,在配合饲料的研发过程中,蛋白能量比(P/E)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参数,适宜的饲料P/E(简称蛋能比)对于促进鱼类的生长、提高产品品质、节约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蛋白能量比;饲料;鱼类 1蛋白质能量比的定义 起初对蛋白质营养水平有几种表示方法,即:蛋白质水平、蛋白质浓度、营养比,后来人们提出的“能量蛋白比(E/P)”也应作为蛋白质营养水平衡量方法之一,简称“能蛋比”。能量蛋白比=代谢能或净能(kJ/g)/粗蛋白质(%),E/P越小蛋白质营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E/P数值大小与其所表示的蛋白质营养水平高低相反,不太习惯,为此,有人建议用“P/E”表示,即:蛋白质营养水平=粗蛋白质(g/kg)/代谢能(或其他形态能)(MJ/kg)。P/E是表达动物日(饲)粮或配合饲料中蛋白指标同能量指标间的比例关系,即饲料中单位能值所对应的粗蛋白数,通常所说的配合饲料和饲粮的蛋白水平,是指其粗蛋白的含量百分数,是等量纲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而P/E则因二指标形式不同带来参数意义上的差别和取值大小的变化,但却能更进一步表示饲粮或配合饲料的蛋白营养内涵[4]。 2最适蛋白能量比的研究方法 在探寻鱼类饲料最适P/E时,通过投喂不同蛋白质、能量组合的浓度梯度饲料,使受试对象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结果,其中生长最快、耗料最低组所摄食的饲料蛋白质、能量含量被认为最佳需要量,二者的比值即为该动物饲料的最佳P/E。在鱼类饲料的适宜P/E的研究中,用于估计最佳P/E时通常使用方差分析或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方法。方差分析中,经多重比较后,最佳生长表现组饲料的P/E 即为该饲养对象所需的适宜P/E。当剂量-反应之间的真实关系未知时,多项式

近代中医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近代中医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首先论述了中医的现状即--中医药是我国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中医药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然后论述了近代中医在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遇到了许多的艰辛:有些人说中医是伪科学,因为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原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越来越多的西方医药和“科学”的医疗方式融入内地,而且效果甚佳,这使得传统的传统的中医药成为了“伪科学”。这样重存废之争愈演愈烈;有些人说“中医根本无法和西医相提并论”;又有些人说“中医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弃之可惜”;还有些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西医副作用大,不到关键时刻不使用,平时就吃中药吧”。最后就近代中医发展所有的危机,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近代中医;现状;对策 有人很好的归纳了中医的现状:“舍弃有损失,继承有困难,保存有理由,发展有动力。”中医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有很多的潜力血药我们去开发和研究。它同任何一门科学一样,也必须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发展、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 1现状 1.1中医自我实现的科学危机《荀子·劝学》讲过蒙鸠小鸟造窝的错误:蒙鸠用自己的羽毛编造鸟窝,还用毛发将它捆绑在芦苇茎秆上。可是,风一吹,苇杆就被折断,鸟蛋、鸟崽就被摔破摔死。鸟窝并非不完美,而是捆绑在不坚固的苇杆上才使它这样。不幸的是,中医正在重复蒙鸠鸟的错误。 我国的中医药资源极其的丰富,具体表现有:⑴庞大的中医药劳动群体;⑵卓越的中医药科学技术成就;⑶中医药原材料种类多,数量大;⑷中医药生产资料已经形成国家规模;⑸国内外中医药消费市场巨大;⑹大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宪法保证中医药的发展,我国发展中医药经济的条件十分成熟。但是,近代以来,现代医药风靡世界和中国,在现代医药经济暴风中,中医丢失了国家医药主体地位,丢失了国际中药市场,中国甚至演变成中药净进口国家。近代中医陷入了科学危机之中。 1.2 中医发展缓慢中医理论是以“辩证论治”为核心,从古典医学中抽象出来的“辩证论治”认识对对象是疾病的“证候”。这套理论既忽略了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忽略了“未病”人体的医药需求,也忽略了中医“非辩证诊疗技术”。随着人类预防医学、免疫医学、手术和专方等非辩证诊疗技术的进步,“辩证论治”模式把中医导入越来越狭小的医学范畴。总之,中医发展缓慢既有内在因素:理论本身的欠缺及封闭、理论对科学技术的不兼容、理论难以通过实验方法得到提高、理论与临床不能形成好的机制、理论缺乏分化和综合的不断循环;也有外在因素:传统文化的制约、教育和社会因素。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c10344277.html, 中国三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崔秀明黄璐琦郭兰萍刘大会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04期 [摘要] 三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我国近年发展十分迅速的中药大品种之一,在我国中药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该文总结了我国近年来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主要经验,找出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七产业发展的目标及对策措施,为我国三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三七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中医药行业中有重要影响,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人参的中药材大品种,也是复方丹参滴丸、云南白药、血塞通、片仔癀等我国中成药大品种的主要原料。三七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后遗症、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中[1-3]。三七皂苷是三七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也是目前研究较为系统的化学物质。迄今为止,已从三七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70余种单体皂苷成分[4], 现阶段我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400多个,批准文号3 200个,涉及的生产厂家1 300家,年需要三七800万kg[5]。三七还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药用植物,按现在的市场销售价格计算,每公顷产值可达150万元左右。由于政府重视,科技支撑力不断提升,知名度提高,三七产业近几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本文根据三七主产区的调查资料,总结了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现状、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及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1 三七产业发展现状 1.1 三七种植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评价三七是我国特有种,因其对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有特殊要求,分布范围仅集中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 200 ~2 200 m,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传统上以云南文山、广西靖西等地为主要种植地区。由于价格不断上涨,社会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近几年三七的种植区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云南产区已由文山扩展到云南红河、玉溪、曲靖、昆明、大理等其他地区;贵州、四川、广东等地也开始栽培。在云南产区,三七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4 300 hm2发展到2013年的20 000 hm2;产量从2003年的378万kg增加到2012年的700万kg,三七产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70余亿元,加工业产值近30亿元[6]。 三七种植历史已有400余年。1949年以前,云南三七种植面积仅有几百亩,广西有少量 种植。建国后,地方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三七生产,三七种植得到发展,但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从1951年至2013年的62年间,三七产业种植经历了3次大起大落的曲折。1951年到1974年出现第一高种植高峰,当时全国三七种植面积5 333 hm2(其中云南2 933 hm2;广西2 400 hm2);产量为108万kg(云南66.4万kg,广西41.6万kg)云南产区三七产值为6 400 万元,当时的社会需求量为50万kg;之后三七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到1983年,云南文山

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景区发展现状及对 策研究

毕业论文 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毕业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 学位级别: 班级: 学号: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答辩小组: 答辩组长

景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 山东XX景区是以农业为特色的旅游园区,是国家4A级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本文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法,对景区的运营情况、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开发建设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员工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改进基础设施,解决旅游交通专线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接待能力;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丰富旅游资源;加强区域间合作,增强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着力打造品牌,树立品牌形象;运用高科技展示农业新成果。 关键词:景区优势问题对策 山东xx景区位于泰山脚下,西接黄河,东望渤海,南靠孔子故里曲阜,北依省会泉城济南,处于国家级黄金旅游线路,是集娱乐、观光、采摘、餐饮、展销五个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农业旅游文化项目,也是中国泰山国际兰花节会展中心。被山东省旅游局命名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从中国期刊网所查资料得出,虽然关于中国农业旅游景区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的资料较多,可是针对景区的研究较少,甚至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笔者希望经过自己的调研分析,能为景区解决现存问题

提供一些理论依据,让景区更好地融入泰安旅游业,造就泰安文化强市,推动泰安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展。 一、景区的发展现状 xx景区成立于4月1日,是以兰花为主题的特色农业旅游景区。有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的会展大厅,占地110亩的精品园和占地40亩的盆景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和2.1万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各一个,当前引进蝴蝶兰幼苗达到200万盆,是亚洲最大的蝴蝶兰研发、组培、生产基地。 景区主要景点有梦幻花都、热带风情、宝岛兰苑、未来田园、天合乐园、动感地带、千年紫薇、水上乐园。其中,梦幻花都以花为主题,以泰安地域文化为背景,集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室内主题乐园,由绚丽空间、花样童年、幽兰奇域三部分组成。热带风情由国内著名造园大师精心设计,投资7000万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集餐饮、娱乐、园林艺术、兰艺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馆内有象征和谐团圆的主题雕塑区,热带雨林、沙漠风情景色展示区,以及异国风情的南亚小镇和高山族民族特色风情包房等特色展示区。未来田园是由中国农科院设计的国内最高水平的无土栽培蔬菜高新技术园区,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有“江北南国、五彩瓜棚、四季绿洲、芳菲乐苑”四个景点,独具风格、特色鲜明。以无土化、立体化、园林化、异型化等手段,集中展示了当代中国农业技术的最高发展水平。天合乐园总面积160亩,是集观赏、休闲、娱乐、摄影于一体的婚纱摄影主题公园。

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马铃薯是乌兰察布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乌兰察布市市委、政府顺应自然和经济规律,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把马铃薯作为全市农村牧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来培育,使我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由1995年150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0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由1995年的10%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总产量40多亿公斤,占全市粮食总产的60%左右。马铃薯生产年可实现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到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已成为乌兰察布市的一项主导产业,是我市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情况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 在“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原则指导下,我市马铃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目前稳定在400万亩。我市马铃薯主栽品种目前主要有紫花白、克新一号、大西洋、夏波蒂、费乌瑞它、底西芮等优良品种,马铃薯良种普及率显著提高。从区域布局上看,马铃薯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后山的四子王旗、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商都县、化德县,这五个旗县约占全市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60%。马铃薯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集约化格局,如四子王旗乌兰花、东八号、大黑河,察右中旗铁沙盖、义发泉、土城子,察右后旗红格尔图、乌兰哈达、白音察干,商都县西井子、大拉子等马铃薯产业带和产业区。 2、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种薯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5处(市种子公司、市农科所、福瑞特薯业公司、察右后旗种子公司、兴和县扶贫办),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网室1250亩,原种田1.5万亩,具备了年生产脱毒瓶苗1000多万株,扦插苗1000多万株,脱毒小薯1500多万粒,原原种189万公斤,原种225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建设一级种薯田15万亩,二级种薯田60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达到马铃薯田每四年更换一次良种。 3、马铃薯加工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伸延了产业链条 为了进一步伸延马铃薯产业链条,提升加工转化能力,全市各地通过各种形式兴建马铃薯加工企业,近几年全市先后引进建设了察右前旗富广、集宁奈伦、兴和飞马、卓资龙的、商都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十多家,其中富广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全粉生产企业,奈伦是国内最大的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再加上遍布全市城乡的粉皮、粉条、粗淀粉加工点1.2万多个,全市年加工转化鲜薯可达10亿公斤。生产的马铃薯全粉、膨化食品、薯条、精淀粉、变性淀粉、脱水性膳食纤维等加工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加工转化能力,为促进马铃薯的转化增值、增加当地财政收入、解决闲散劳动力就业、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马铃薯加工专用薯基地建设发展迅速,原料供应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为解决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问题,各旗县市区想方设法建设加工专用薯基地。重点是依托龙头企业,配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原料保障率。先后引进推广了一系列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如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为了进一步调整我市马铃薯品种结构,扩大优质专用薯种植面积,提升我市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水平,特别是2006年市政府拿出2260万元,集中力量建成面积为500亩的指针式喷灌圈95套,面积为200亩的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0套。加上原有的,使指针式喷灌圈达到107套,移动式、卷盘式喷灌圈14套,建成了设施配套的加工专用薯基地5万多亩,进一步提高了全市马铃薯专业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