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层级一学业达标练

1.区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性质的是( )

A.布朗运动B.能透过滤纸

C.电泳D.丁达尔效应

解析:选D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一定是胶体。

2.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Ca(OH)

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2

解析:选B 苏打水是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牛奶、豆浆都是胶体,故A错误;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泥水是浊液,血液为胶体,故B正确;白糖水是蔗糖水溶液,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茶水也是溶液,故C错误;Ca(OH)

悬浊液为浊液,澄清石灰水为溶液,石灰浆为浊液,

2

故D错误。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

3

D.Fe(OH)

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3

解析:选C 胶体的本质特征为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性质特征为丁达尔

胶体效应(即用光照射,在胶体中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故A、B均正确,C不正确;Fe(OH)

3

中的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达到净水的目的,故D正确。

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管道里安装的静电除尘装置,它利用了胶体的电泳原理

解析:选D 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其依据是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故A错误;

分散系是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故分散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B错误;丁达尔效应利用的是光的散射原理,可以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故C错误;一般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可以在电场中向着某一极移动(即电泳原理),可以用于工厂除尘,故D正确。

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解析:选D 胶体粒子带电荷,胶体不带电,A错误;若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不带电(如酒精溶液)或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不带电(如淀粉胶体),则通电时,分散质粒子不发生移动,B错误;溶液中和胶体中的粒子运动都是无规律的,C错误;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不具有,D正确。

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解析:选C 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 nm,小于100 nm,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直径小于1 nm,溶液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其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而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

3

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

(2)光束通过Fe(OH)

3

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Fe(OH)

3

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

(4)鉴别Fe(OH)

3

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_______。

解析:(1)因Fe(OH)

3

胶粒带有正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阴极区移动,而使该区颜色加深,这种现象称为电泳。(2)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光亮的通路,称为丁达尔效应。(3)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胶体会发生聚沉。(4)鉴别胶体和溶液利用丁达尔效应。

答案:(1)E (2)F (3)B (4)F

8.Fe

2O

3

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

2O

3

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

3

溶液,继续

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

3

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

3

溶液,振荡摇匀后,将

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

3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解析:(1)Fe

2O

3

固体(红棕色)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

反应生成铁盐和水,化学方程式为Fe

2O

3

+6HCl===2FeCl

3

+3H

2

O。(2)氯化铁和NaOH发生复分

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NaCl,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NaOH===Fe(OH)

3

+3NaCl。(3)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

3

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4)甲烧杯中液体为溶液、乙烧杯中液体为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乙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案:(1)纯净物Fe

2O

3

+ 6HCl===2FeCl

3

+ 3H

2

O (2)FeCl

3

+3NaOH===Fe(OH)

3

↓+

3NaCl (3)红褐(4)乙

层级二应试提能练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直径大小决定的

②胶体与溶液的分离可用渗析的方法

③胶体都是均匀、透明的液体

④将饱和FeCl

3

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即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⑤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⑥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⑥

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

解析:选 B 根据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气溶胶(如雾、云)、液溶胶和固溶胶(如有色玻璃),③错误;胶体具有介稳性,若不提供聚沉条件,不会产生沉淀,⑤错误。

10.下列关于氢氧化铁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钠溶液用丁达尔效应

B.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溶液现象是先沉淀后沉淀消失

C.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铁离子用渗析的方法

D.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用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制取

解析:选D 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A正确;向Fe(OH)

3胶体中加入H

2

SO

4

时,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而产生沉淀,后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消失,B正确;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Fe3+可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C正确;制备Fe(OH)

3

胶体应将饱

和FeCl

3滴入沸水中,若将FeCl

3

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得到的是Fe(OH)

3

沉淀,D错误。

1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

4和Fe

2

(SO

4

)

3

的溶液混合,再滴入

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 nm 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

B.用光束照射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

2O 3

D.该分散系为胶体,胶粒直径即Fe(OH)

3

分子直径

解析:选B 根据题意,磁流体分散系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 nm之间,属于胶体的范畴,所以不是悬浊液,故A错误;该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所以当一束强光

照射此磁流体时会出现明亮的通路,故B正确;磁流体是黑色的,而Fe

2O

3

是红棕色的,故所

得分散系中分散质不是Fe

2O

3

,故C错误;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Fe(OH)

3

胶体为红褐色,并

且Fe(OH)

3胶粒是很多Fe(OH)

3

分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分子,故D错误。

12.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解析:选B 烟尘是气溶胶,其中的胶粒带电,在直流电作用下可产生电泳现象,使烟尘沉降而除去;蛋白质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在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发生胶体的聚沉,然后氢氧化铁与酸反应而溶解;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是乳浊液,不是胶体。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有氯化钠溶液、水等

B.将1 L 2 mol/L的FeCl

3

溶液制成胶体后,其中含有氢氧化铁胶粒数为2N A C.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与胶体性质有关

D.将饱和FeCl

3溶液加热至沸腾,制得Fe(OH)

3

胶体

解析:选C A项,水不是分散系,错误;B项,Fe(OH)

3胶粒是Fe(OH)

3

分子的集合体,

Fe(OH)

3

胶粒的个数少于2N A,错误;C项,河流中含有泥沙胶粒,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

等电解质,二者相遇可发生胶体聚沉,形成三角洲,正确;D项,将饱和FeCl

3

溶液滴入沸水

中制得Fe(OH)

3

胶体,错误。

14.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

3

胶体内,开始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 mol·L-1 NaOH溶液

B.2 mol·L-1 H

2SO

4

溶液

C.2 mol·L-1 MgSO

4

溶液

D.FeCl

3

溶液

解析:选B 在Fe(OH)

3

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现象即出现沉淀。四个选项都是电

解质溶液,所以都会有沉淀生成。只有B中的H

2SO

4

会继续与Fe(OH)

3

沉淀反应,生成Fe

2

(SO

4

)

3

而溶解。

15.将少量饱和FeCl

3

溶液分别滴加到下列物质中,得到三种分散系甲、乙、丙。

(1)将丙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丙中是否成功制备出胶体?

(3)向经过检验后的丙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和乙中相同的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发生变化得到和甲相同的溶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因此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

功;Fe(OH)

3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生成红褐色Fe(OH)

3

沉淀;继续滴加盐酸,Fe(OH)

3

与盐酸反应,红褐色Fe(OH)

3

沉淀溶解。

答案:(1)FeCl

3+3H

2

O=====

Fe(OH)

3

(胶体)+3HCl

(2)利用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从侧面观察是否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

(3)①Fe(OH)

3

胶体遇电解质聚沉

②Fe(OH)

3+3HCl===FeCl

3

+3H

2

O

16.实验证明,聚沉能力主要取决于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聚沉能力越大。

(1)向Fe(OH)

3

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能力最强的为________(填序号)。

①NaCl②FeCl

3③K

2

SO

4

④Na

3

PO

4

(2)为了把黏土溶胶(黏土胶体粒子带负电荷)变成较洁净的水,加入下列电解质时,________(填序号)效果最明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aCl

2B.Al

2

(SO

4

)

3

C.KCl D.CuSO

4

解析:(1)Fe(OH)

3胶粒带正电,阴离子可中和其电性使其聚沉,Cl-、SO2-

4

、PO3-

4

中,PO3-

4

所带电荷最多,其聚沉能力最强。

(2)加入带正电荷最多的阳离子,可使黏土溶胶聚沉效果最明显。

答案:(1)④(2)B Al3+所带正电荷数最高,使黏土溶胶聚沉效果最好

分散系及其分类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知道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知道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胶体的重要性质,了解胶体的一些用途,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 2.能力目标: 通过各小组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及其筛选信息,收集、整理知识地能力。 通过学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推理、探索、归纳、实验探究的能力,严肃、认真、求实的实验态度、善于置疑的学习品质。 3.情感目标: 通过胶体性质的知识与我们周围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增强求知欲。 二、教学方式 1.实验探究:设计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胶体、浊液的对比探究实验,以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来展开知识地学习与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辅助:主要是丁达尔现象的FLASH,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丁达尔现象,把抽象的微观世界变成生动形象的动画,增强知识的直观性。 3.资料搜索:知识再现于生活,查找有关胶体运用的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利用所学知识,揭开自然界和周围生活中某些现象神秘的面纱,突出知识的价值。并学会利用各种资源(网络、书籍)等方法自学。 三、教学构思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中除了讲述课本的内容之外,也先把分散质的概念提出来。 [老师提出问题]我们尝试了从各种角度去考虑如何把纯净物进行分类,那我们想想用合适的分类方法来认识混合物。 [学生讨论]从状态分类,从用途分类等等,但是不能清晰的说明分散系的含义

[老师提示]混合物可以理解为某些物质分散在某种物质当中 [学生阅读]了解什么是分散系——化学上把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什么是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什么是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 [老师提出问题]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法有9种,将全班同学分成九组,各组代表一种分散体系,完成三份任务: 第一:自己组代表的分散体系,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最少提出两例。如液-液:食盐水、酒等 第二:最少查找一篇关于胶体运用的资料,可以上网查找,也可以翻阅书籍或咨询专家 第三:各组分别带茶,可乐,豆浆,牛奶,蛋白粉溶液,蛋清,盐水,醋,白酒回校 1、九种分散体系——分类的思想 [老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布置了三个任务,首先我们来检验一下,看看哪个组完成了第一个任务 [学生讨论]各个组发言 (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某些组举了同一个例子,出现了争论,比如牛奶,有的认为是液—液,有的认为是固—液,另外有的组通过翻阅资料举出了很多例子,但是解释不清楚,比如珍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正反映了学生概念的不清晰,在后面的讲解当中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 [总结]哪些例子是正确的,究竟是什么分散在什么里面,完成以下表格。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高中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1.用聚光手电筒照射下列分散系,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胶体 B.蛋白质溶液 A.Fe(OH) 3 C.KOH溶液 D.淀粉溶液 【答案】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A不符合题意;B.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解析】A.Fe(OH) 3 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C.KOH溶液不属于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C符合题意;D.淀粉溶液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2.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酒精溶液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D.泥浆水 【答案】C 【解析】A项、酒精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B项、硫酸铜溶液是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B不符合题意;C项、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符合题意;D项、泥浆水是悬浊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D不符合题意。 3.某种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半透膜,也能透过滤纸,该分散系为()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答案】A 【解析】A.溶液分散质粒子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故A正确;B.胶体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C.悬浊液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C错误;D.乳浊液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故D错误。 4.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 胶体 A.稀豆浆B.石灰乳C.稀硫酸D.Fe(OH) 3 【答案】C 胶体属于胶体,由于【解析】稀豆浆属于胶体,石灰乳属于浊液,稀硫酸属于溶液,Fe(OH) 3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为浊液、胶体、溶液,因此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小的是稀硫酸,选项C合理。 5.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全国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课时跟踪检测:(八) 分散系及其分类

课时跟踪检测(八)分散系及其分类 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D.溶液 解析:选D 悬浊液和乳浊液属于不稳定分散系,胶体是较稳定分散系。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纳米级(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 B.胶体可通过过滤的方法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是胶粒带正电荷 D.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解析:选B 胶体微粒可透过滤纸,分离胶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CaCl2溶液B.CuSO4溶液 C.Fe(OH)3胶体D.稀H2SO4 解析:选C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Fe(OH)3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项正确。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荷 B.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C.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胶体的依据 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滤纸 解析:选D 电泳现象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而胶体属于分散系,呈电中性,A错;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B错;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利用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区分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实验方法,C错。 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OH)3胶体内,开始生成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该溶液是( ) A.2 mol·L-1 NaOH溶液 B.2 mol·L-1 H2SO4溶液 C.2 mol·L-1 MgSO4溶液 D.FeCl3溶液 解析:选B 在Fe(OH)3胶体中加入电解质会发生聚沉现象即出现沉淀。四个选项都是电解质溶液,所以都会有沉淀生成。只有B中的H2SO4会继续与Fe(OH)3反应,生成Fe2(SO4)

分散系及其分类高一化学练案

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案 使用日期:编号:02 一、单选题 1.小宋想用生活中常见物质做丁达尔现象的实验,下列液体中一定不会有现象的是( ) A.鸡蛋清B.稀米汤C.豆浆D.食醋 2.在沸水中滴入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欲除去胶体中的HCl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过滤B.蒸馏C.电泳D.渗析 3.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分类: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可以加以区分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D.如图所示是树林中的晨曙,该反应与丁达尔效应有关

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步加入一种液体,首先使溶胶发生聚沉,继续加入又使沉淀消失,这种液体是()A.0.5 mol·L-1 HCl溶液B.0.5 mol·L-1 MgSO4 溶液 C.0.5 mol·L-1KCl溶液D.蒸馏水 5.土壤也是一种胶体,研究发现土壤中的胶体粒子主要带负电荷。化肥施入土壤中,往往先被土壤胶粒吸附固定下来,再被作物吸收。在水田里使用下列氮肥时,哪一种容易造成肥效降低() A.碳酸氢铵(NH4HCO3B.氯化铵(NH4Cl) C.硫酸铵〔(NH4)2SO4〕D.硝酸铵(NH4NO3) 6.我们常用“往伤口上撒盐”来比喻某些人乘人之危的行为,其实从化学的角度来说,“往伤口上撒盐”的做法并无不妥,甚至可以说并不是害人而是救人。那么,这种做法的化学原理是 A.胶体的电泳B.血液的氧化还原反应 C.血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D.胶体的聚沉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B.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C.雾是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8.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 9.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起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本节课第一课时已经以纯净物的分类为例,介绍了简单分类法,本课时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以混合物的分类为例继续深人学习分类的方法。引入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效应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区别,仍然体现的是分类的思想。 本节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并不做具体的展开。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 2..掌握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重点掌握丁达尔效应这个性质。 3.实验能力的培养。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实验、观察、对比等方法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的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散系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流程 由三位同学配制食盐、泥沙、植物油的溶液分析其共性从而进入今天的课题—分散系,根据分散系和分散剂的状态分为9种,列举相应实例。根据粒子大小分溶液、胶体、浊液,通过同学举例生活中的胶体,加深对胶体的认识。利用“科学探究”环节使同学更加深入体会胶体的性质与溶液、浊液有着本质的区别。探究2、3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能力。最后,总结本节所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探究法、集体讨论法、讲解讲演法、演示观察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同学主动积极参与进来,课堂也为满足学生,为学生设计了很多可以参与进来的环节,但可能时间会比较紧凑。所以上课时要注意把握教学时间。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篇一: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一堂实验课,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实验,每个结论的得出都来自学生亲手做的实验,而非课本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诱导式的教学。建构理论指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学记中如此说“道而弗索,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给以牵掣;激励学生而不是强制使之顺从;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结论。引导而不是牵掣,就能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矛盾;激励而不是强制,学生就能感到学习的快乐;启发而不是代替学生得出结论,就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之增长与重组”。胶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物质,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这个物质,以及把性质再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满足了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也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二教学背景分析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散系及其分类详细优秀教案

第二章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教学过程(PPT辅助教学) (一)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主要学习了哪几种分类方法呢 【生】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师】很好,我们重点学习了交叉分类法还有树状分类法。那我们在学习树状分类法时,我们是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大家回忆一下物质是怎样分的。我们把物质分为了纯净物还有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了单质还有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又进行了细分对吧。那在物质这颗大树中,纯净物这个树枝长得很茂密,而混合物就有点稀疏了。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混合物的知识点,分散系及其分类,让混合物这个枝杈也能很好的开枝散叶下去。 (二)新课教学 【师】那什么叫做分散系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5面,认真阅读最后一段,找出找出分散系的概念以及分散系的组成。 【板书】分散系及其分类 【师】有没有同学能告诉我分散系的概念及其组成好,请xx同学。【生】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它是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 【师】那分散质和分散剂又是怎样定义的

【生】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 【师】很好。(PPT 出概念) 【板书】1.分散系 【PPT 】CuSO 4溶液、泥水 【师】像CuSO 4溶液、泥水,都是分散系,那他们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分别是什么的CuSO 4溶液,我们是把CuSO 4固体分散在水中的,所以 在这个分散系中,CuSO 4固体是充当了分散质,而水是分散剂;那泥 水就是把泥沙分散在水中,所以泥沙充当了 【生】分散质。 【师】而水就是 【生}分散剂。 【师】很好。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还有很多,像空气,空 气的分散质就是氧气、二氧化碳、还有稀有气体,固体小颗粒等等, 而分散剂是氮气;还有酒精溶液,分散质是酒精,分散剂是水。可能 有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能反过来,氮气为分散质,而氧气这些为分 散剂;酒精为分散剂,而水为分散质,对吧。 【生】嗯。 【师】其实我们在分析分散系时,是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的。(PPT 出规则)量多的为分散剂,量少的为分散质;而当有水存在时,一般 水为分散剂。这是书本上没有的,同学们把规则做下笔记。 分散质 分散剂

高中化学 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如溶质、胶粒、固体悬浮物、油状小液滴)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空气、水、酒精、汽油等有机溶剂、泥土、玻璃等) (2)常见的三种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 二.胶体特征、分类、制备: 1.胶体本质特征和定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胶体中的分散质叫胶粒。1nm= 2. 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的直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是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 3.根据分散质的状态分类,胶体可以分成三类: (1)液溶胶: Fe(OH)3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Al(OH)3胶体、豆浆、牛奶、血液、墨汁、碳素墨水、胶水、肥皂水、氯化钠溶于乙醇、等。 (2)固溶胶:有色玻璃、玛瑙、水晶、泥土、灰尘、

(3)气溶胶:烟、云、雾 注意:1、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是习惯叫法,实际为胶体。 2、胶体的感性认识:液态胶体具有粘性;难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体系,就是胶体了。 4.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过程: 饱和的FeCl3溶液的颜色是黄褐色,Fe(OH)3胶体的颜色是红 褐色。 反应方程式: 【注意】(1)不能长时间加热是防止生成Fe(OH)3沉淀。 (2)用FeCl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不会产生胶体,是因为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铁太多,聚集成沉淀。 (3)制取氢氧化铁的胶体的水中不能含有其它电解质,因为胶体遇到电解质聚沉,形成沉淀。 5.胶体、溶液、浊液的比较 6.胶体的分离: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分散系及其分类》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一种混合物体系。因此,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新的切入点。教科书根据这一特点,结合分类方法介绍了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得出9种分散系,然后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引出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性质。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最后有意识地点明了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与纳米科技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对于胶体这部分内容,教科书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只是在科学视野栏目中作了简单的介绍,并不要求做具体的展开。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了解胶体概念与丁达尔效应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分类的方法。 2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的学习初步把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知道溶液和浊液属于混合物,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经过第一章的学习,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区别。 (2)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及其应用。 (3)实验能力的培养。学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并根据实验探究胶体的一些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自主学习分散系的概念。 (2)以探究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胶体的性质,并分析实验结论。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观察法、引导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分类统计》教学设计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教学设计 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曲泳玥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一)》第98、99页。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2. 使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 使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分类统计的多样性,并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四、教学准备

统计表,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刚结束的运动会吗?虽然我们班没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可是同学们为班级努力拼搏的画面却深深印在了老师的心中,了不起的孩子们。小动物听说我们召开了运动会,他们今天也要召开森林动物运动会。想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瞧,运动场上小动物们赛得可热闹了。 2、提问: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又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的。【设计意图:从动物运动会引入,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视觉冲击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动物运动会”场景,把数学知识与儿童喜欢的卡通形象相联系,为学生开展数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学习分类,建构模型 1、分类

师:瞧,大象伯伯来了,它说:“我想为每个运动员发一个号码牌,需要发多少个呢?”如果想帮大象伯伯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 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动物就行了。 师:怎么数? 生1:先数数跳高的有多少只?再数数跑步的有多少只?加在一起就行了。 师:不错的方法,你是按照它们运动的项目来分的。谁还有不一样的方法? 生2:还可以先数数兔子有多少只,小狗有多少只,小猴子有多少只,加在一起就行了。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你是按照什么来分的? 生2:我是按照小动物的种类来分的。 师:真有想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3:我是按照衣服颜色来分的,红色的在一起,绿色的在一起,蓝色的在一起。 …… 师:同学的想法可真不少,分的方法也不同。我们都先把这些小动物来分一分,(板书:分一分)分完以后再需要做什么呢?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散系练习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散系练习 一、选择题 1.英国《自然》杂志曾报告说,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n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级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 A.溶液B.悬浊液 C.乳浊液D.胶体 答案 D 解析A项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小于1 nm;B、C项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于100 nm;D 项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它和7 nm的纳米级镊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故选D项。 2.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粒子不能通过滤纸 C.胶体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答案 C 解析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胶体外观均一,属介稳体系。 3.下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的是( ) A.豆浆B.碳素墨水 C.蔗糖水D.淀粉溶液 答案 C 解析C项是溶液,其他三项是胶体。 4.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H 3B.(NH 4 ) 2 SO 4 C.Cl 2D.CH 3 COOH 答案 A 解析B项属于盐类,属于电解质;C项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属于酸类,属于电解质,故选A项。

5.对电解质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B.凡在水中能生成离子而能导电的物质 C.氧化钠溶于水生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尽管氧化钠是化合物,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并非氧化钠本身电离,因而氧化钠是非电解质 D.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电离出阳离子和阴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未说明该物质是化合物还是单质,故A项错误;未说明在水中生成的离子是否为化合物本身产生的,所以不能作为判断电解质的依据,故B项错误;氧化钠属于金属氧化物,本身就是由离子构成的,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故C项错误。 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 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 3 、硫酸溶液 答案 C 解析A项两者都是盐,均是电解质;B项,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硫酸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7.在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 A.NaOH B.C 2H 5 OH C.H 2SO 4 D.KNO 3 答案 C 解析NaOH、KNO 3都是电解质,在固态时不导电,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够导电;H 2 SO 4 本身不含离子,在固态或熔化状态下(即液态)都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够电离成自由移动的 离子,即只有在溶于水后才能导电;C 2H 5 OH是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电离。 8.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有色玻璃B.食盐水 C.石灰乳D.碘酒 答案 A 解析A项中是某些金属氧化物分散在玻璃中形成的胶体;B项与D项是溶液;而C项则

分散系及其分类(学练结合)

板书: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分散系: 定义: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系。溶液→溶质 + 溶剂 分散系→分散质 + 分散剂 (被分散的物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二、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质分散剂 气气 液液 固固共有9种组合 三、胶体 定义:1~100nm之间 性质:1、丁达尔效应 2、介稳性 3、布朗运动 4、电泳 5、凝聚 分散系(分散剂为液体或水时)颗粒大小稳定性能否透过滤 纸 是否有丁达 尔效应 实例 溶液<1nm 均一稳定能没有盐水、糖水浊液>100nm 不均一不 稳定 不能没有泥水、油水 胶体1nm~~100nm 较稳定(介 稳)能有Fe(OH)3胶体、牛 奶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时间教师活动和教学内容学生活动0’30”【知识回顾】:同学们下午好,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简单 分类法及其应用,那么下面,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内 容: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其中纯净物中包含了单质和化合

3’00”3’30” 6’00”物,单质又有哪些呢?对,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那化合物 呢?又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氧化物和酸、碱、 盐。混合物有哪些呢?空气、合金、煤和石油。 【新课导入】:上一节可我们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分类法,我们已经 将化学物质分为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我们已经对纯净物进行了 再分,但我们却没有对混合物再分。那么这节课,我们来根据一 定的标准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板书】:分散系及其分类 【新课导入】:同学们现在讲台上有两个装有蒸馏水的烧杯,往这 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和泥浆,搅拌,请同学们对比观察,可 以看到什么现象呢? 【课堂推进】:那么现在大家回忆一下,初中时我们学过的溶液的 概念。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什么叫做溶液。 【讲述】:对,很好,溶液就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 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那么现在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两个 烧杯中,是溶液吗? 【讲述】:很好,只有加了NaCl一杯是溶液。那么那杯泥水算是 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进入今天的学习。大家请把书翻 到第22页,先快速浏览一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一、分散系: 1、定义: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 形成的体系。 【进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分散系。首先,我们来看 一下分散系的定义,大家有没有什么发现?是不是有种很熟悉的 感觉。和溶液的定义很相似,对不对?我们知道,溶液中一定含 有溶质和溶剂。那么分散系呢也含有被分散的物质分散质和起分 散作用的分散剂。 【板书】: 溶液→溶质 + 溶剂 分散系→分散质 + 分散剂 (被分散的物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举例说明】:例如我们常见的空气、雾、烟、汽水、酒精的水溶 液、合金等,是不是一种分散系呢?其中的分散质是什么呢?分 散剂又是什么呢?其中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是什么状态?给大家一 分钟讨论一下。 同学认真 听,回忆 上节课内 容。 大家认真 观察 同学举手 回答问题 学生认真 看书 同学认真 听讲 大家认真 讨论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分类同步练习

2.1.2分散系及其分类 1.(2010年东北师大附中期末考试)2009年10月24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扬州境内高邮段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是由于大雾引起的汽车追尾。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 A.乳浊液B.溶液 C.胶体D.悬浊液 【答案】C 2.下列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豆浆 C.白糖水D.肉汤 【答案】C 【解析】熟记常见的几种胶体,牛奶和肉汤属于乳浊液,白糖水属于溶液。 3.下列实验或现象中,可证明胶体粒子带电荷的是 () A.电泳B.丁达尔效应 C.布朗运动D.渗析 【答案】A 【解析】能够证明胶粒带电荷的只有电泳。 4.下列实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生成Fe(OH)3胶体 B.用分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醋酸 C.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和溶液 D.电解水得到H2和O2 【答案】BC 【解析】分馏属于物理过程,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现象。 5.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食盐水溶液、牛奶、豆浆 B.肥皂水、泥水、江河水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答案】A 【解析】牛奶是乳浊液,豆浆是胶体。 6.下列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鸡蛋清溶液②淀粉溶液③硫酸钠溶液 ④Fe(OH)3胶体⑤Fe(OH)3悬浊液 A.①③B.②③⑤ C.③④⑤D.③⑤ 【答案】D 【解析】只有胶体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7.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A.分散质粒子直径都在1nm~100 nm之间 B.都能通过半透膜 C.都能通过滤纸 D.都呈红褐色 【答案】C 【解析】本题要对比溶液与胶体,其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A、B错。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而氢氧化铁胶体呈红褐色,故D也错。溶液和胶体都属于比较稳定的分散系,都是透明的,C正确。 8.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丁达尔效应 B.可以通过滤纸 C.布朗运动 D.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 【答案】D 【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本质的区别在于:粒子直径的不同。 9.一般情况下,胶体粒子不易聚集,表现较稳定,主要是因为 () A.胶体有丁达尔效应B.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粒很小,不受重力作用D.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它们互相排斥 【答案】D 【解析】A、B的说法正确,但不是其稳定存在的原因。 10.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色玻璃是固溶胶 B.雾、云、烟都是气溶胶 C.用滤纸能把胶体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分离 D.胶粒大小在1nm~100 nm之间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教案

【导入新知】你知道这美丽的景象是如何产生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分散系及其分类这节内容来一起来探究这美丽景象背后所蕴藏的化学知识!【师】在学习新课之前问一下,大家还记得溶液的定义吗? ?【过渡】把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那我们说,溶液它是分散系的一种,那什么是分散系? ?请大家阅读P25—P26有关内容,并思考: 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组成: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大家把概念画起来 【分析】我们说溶液是属于分散系中的一种,那对比一下,溶液中是溶质分散于溶剂中,那么对应于分散系的概念,溶质在分散系则相当于分散质、溶剂则相当于分散剂,而溶液也可称为分散系 【师】由此可见,分散系至少要由两种不同的物质组成。因此分散系是混合物现在大家可能对分散系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那我们来做一些练习。 【练习】 下面同学们来分析一下这几种分散系中分散质是什么,处于什么状态,分散剂是什么?处于什么状态?这几种分散系分别是糖水、泥水、雾、盐酸。 【分析】糖水中分散质是糖、固态,分散剂是水、液态;泥水分散质是泥沙、固态,分散剂是水、液态;雾分散质是小水滴、液态,分散剂是空气、气态;盐酸分散质是HCl气体、气态,分散剂为水、液态。 【师】从这道练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散质有三种存在状态,而分散剂也是一样的,因为物质的存在状态有三种(气、液、固),那如果将不同状态的分散质、分散剂组合起来,会有几种组合方式? 有几种? 【生】有9种组合方式, 【师】这是从分散质、分散剂存在状态来将分散系分类的方法。现在大家看一

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Word版

2.1.3分散系及其分类(基础课) 一、学习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分散系,并根据所学分类将其进行分类。(2)认识胶体及其本质特征,并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常见的胶体。(3)引导学生根据丁达尔效应鉴别区分胶体与溶液 二、学习内容:分散系及其分类、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问题导学: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1、2独立完成;3、4小组合作;用时10分钟) 1、概念:。 2、被分散的物质称为,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为,例如:糖水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硫酸钠溶液的分散质为,分散剂为。 3、按,分散系共有种组合方式。 4、请将下列分散系按上面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分散系 物质举例 (请选择正确的连线) 分散质 分散剂 气 + 气 硫酸铜溶液

液 + 气有色玻璃固 + 气烟 气 + 液雾 液 + 液泡沫塑料固 + 液空气 气 + 固汽水 液 + 固牛奶 固 + 固珍珠

5、实验探究:将氯化铁饱和溶液分别滴加到冷水、沸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的三种混合物有什么相同点? 将氯化铁溶液滴加到 冷水中 沸水中 氢氧化钠溶液中 现象 相同点 6、实验探究:分别过滤氢氧化铁胶体和氢氧化铁悬浊液。 过滤后的现象 氢氧化铁胶体 氢氧化铁悬浊液

结论与解释 7、实验探究:将装有淀粉与氯化钠溶液的半透膜置于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约2-3分钟,取烧杯中的溶液1-2毫升于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硝酸银和碘水;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滴加碘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与解释 从烧杯中取1-2毫升液体分别置于两支试管中 向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少量碘水 从半透膜中取少量液体,并滴加少量碘水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分散系及其分类练习 1.区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特征性质的是( ) A.布朗运动B.能透过滤纸 C.电泳D.丁达尔效应 2.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苏打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水 D.Ca(OH) 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2 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0-9~10-7 m之间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 3 D.Fe(OH) 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3 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管道里安装的静电除尘装置,它利用了胶体的电泳原理 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 6.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直径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横线上; A.过滤B.聚沉C.凝胶D.布朗运动E.电泳 F.丁达尔效应 (1)Fe(OH) 3 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________。 (2)光束通过Fe(OH) 3 胶体,可看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Fe(OH) 3 胶体中加入硅酸胶体(胶体粒子带负电),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______。 (4)鉴别Fe(OH) 3 胶体和盐酸的方法是________。 8.Fe 2O 3 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 2O 3 固体(红棕色)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 3 溶液,继续 煮沸至出现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 3 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 3 溶液,振荡摇匀后,将 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 3 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层级二应试提能练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湖北省宜昌市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1.3分散系及其分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三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2) 学习目标 1?了解胶体的主要性质,学会用丁达尔现象区分溶液和胶体。 2 ?知道比较稳定的原因,并了解能使胶体聚沉的方法。 新知预习 知识点四:Fe(0H)3胶体的制备 向25m ______ 中逐滴加入1-2mL 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 _________ 色,停止加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五:胶体的性质 1、物理性质 ①力学性质:布朗运动 ②光学性质: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形成了一条光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 ,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 与______________ 。 ③电学性质:电泳现象 2、化学性质:介稳定性 [思考与交流] ①胶体为什么比较稳定?如何使胶体聚沉?

知识点六:胶体的应用

①农业生产:(土壤)②医疗卫生:(透析)③日常生活:(豆腐) ④自然地理:(三角洲)⑤工业生产:(除尘)⑥科学技术:(纳米) 课堂小结 1、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的胶体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3、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达标 ()1、将饱和FeCb溶液分别滴入下述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A.冷水B .沸水C . NaOH浓溶液 D . NaCI浓溶液 ()2、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A.观察外观 B .丁达尔效应 C .布朗运动D.加热()3、氢氧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 .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有电荷 D .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 ()4、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沙洲 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科学视野 在胶体溶液里,胶粒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使该胶体微粒保持悬浮状态,并不容易沉降,这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必修一】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2.1.2分散系相关概念

【必修一】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2.1.2分散系相关概念 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 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 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 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

(2019秋?商丘期末)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现象的是() A.氯化铁溶液 B.食盐溶于水 C.雾 D.碘的酒精溶液 【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专题】

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 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只要判断出分散系是胶体即可。 【解答】 氯化铁溶液、食盐溶液、碘的酒精溶液属于溶液,无丁达尔效应;雾中分散质大小:1nm~100nm,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故选:C。 【习题五】 2019?黄冈模拟)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体系的稳定性,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B.一种分散系的分散质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但只能是纯净物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它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火力发电厂的烟气管道里安装的静电除尘装置,它利用了胶体的电泳原理 【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分散系的分类【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 A、依据分散系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分类; B、分散系是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 C、丁达尔效应是光的散射; D、胶体中的胶粒带电. 【解答】 A、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的依据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大小进行分类,故A错误; B、分散系是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几种物质中得到的体系,故分散质可以是纯净物,也可以是混合物,故B错误; C、丁达尔效应是光的散射,可以用于区分溶液和胶体,故C错误; D、胶体中的胶粒带电,故可以在电场中向着某一极移动,可以用于工厂除尘,故D正确。故选:D。

高中化学必修一《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新版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 一、课标要求 1.化学1的主题1“认识化学科学”。 内容标准第4点: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第2点: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教材分析 教材将胶体的制备和丁达尔效应放在物质的分类中介绍,安排在“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之后进行,其功能和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学习本课题内容时,首先要突出分类方法,要充分认识本课题是在学习了纯净物的分类之后,学习混合物的分类方法。 从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来看,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同时由于胶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本课题的学习,不仅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也能起到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活实际、高科技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对胶体性质的介绍,教科书虽然只介绍了丁达尔效应,但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介稳性和胶体的聚沉在“科学视野”栏目中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对胶体的性质进行必要的介绍。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初中已经学习了溶液、浊液的基础知识,但还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 2.学生通过本节教材第一课时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3.经过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的学习,学生们不仅体会到科学探究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4.本班学生化学基础比较好,学习化学的兴趣浓厚,自学能力比较强,喜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