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机及服务器结构

客户机及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
Client/Server结构(简称C/S模式)的出现把数据从封闭的文件服务器中解放出来,使用户得到了更多的数据信息服务、更易使用的界面和更便宜的计算能力MIPsa C/S模式是一种将事务处理分开进行的网络系统,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PC,「作站或小型机,并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 Sybase, Informix或SQL Servero客户端采用PC机,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在C/S模式卜,通常将数据库的增、删、改、查及计算等处理放在服务器上进行,而将数据的显示和界面放在客户端。其好处是减轻了主机系统的压力,充分利用客户端PC机的处理能力,加强了应用程序的功能。

c/s模式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代c/s系统是基于两层结构的:第一层是客户端软件,由应用程序和相应的数据库连接程序组成,企业的业务过程都在程序中表现;第止层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根据客户端软件的请求进行数据库操作,然后将结果传送给客户端软件。两层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客户机端,客户端软件不但要完成用户界面和数据显示的_!:作,还要完成对商业和应用逻辑的处理工作。这种两层结构的c/s系统对于开发和管理企业应用程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总的来说,两层结构的c/s }具仅能在各白的客户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之间使用,分割了界面和数据,使得客户机要管理复杂的软件,导致“肥胖‘客户机的产生。两层C/s系统不能进行有效的扩展,使这些系统不能支持大量用户的访问和高容量事务处理的应用。

第二代C/S系统是多层C/S系统。这种系统结构从客户机上取消了商业和应用逻辑,将它们移到中间层,即应用服务器上。客户机上只需安装具有用户界面和简单的数据处理功能的应用程序,它负责处理与用户的交互和与应用服务器的交互。应用服务器负责处理商业和应用逻辑,具体地说就是接受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请求,然后根据商业和应用逻辑将这个请求转化为数据库请求后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并将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结果传送给客户端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软件根据应用服务器发送的请求进行数据库操作,并将操作的结果传送给应用服务器。 三层C/S结构的特点是用户界面与商业和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所有用户都可以共享商业和应用逻辑。系统必须提供用户界面与商业和应用逻辑之间的连接,它们之间的通信协议是由系统自行定义的。这个协议必须定义正确的语法、语义和同步规则,保证传送数据的止确并且能够从错误中恢复过来。
商业和应用逻辑被所有用户共享是两层C/S结构和三层C/S结构之间最大的区别

。中间层即应用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必须为处理系统的具体应用而提供事务处理、安全控制以及为满足不同数量客户机请求而进行性能调整的能力。应用服务器软件可以根据处理的逻辑的不同被划分成不同的模块,如财务应用服务器、生产应用服务器等,从而是客户端应用程序在需要某种应用的服务时只与应用服务器上处理这个应用逻辑的模块通信,并且一个模块能够同时响应多个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请求。
使用三层C/S结构比两层C/S结构的优点在于:

I)整个系统被分成不同的逻辑块,层次非常清晰,一层的改动不会影响其他层次;
2)能够使“肥胖“的客户机变得较”瘦“一些;
3)开发和管理工作向服务器端转移,使得分布的数据处理成为可能;
4)管理和维护变得相对简单。
然而,无论是两层还是三层,C/S结构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就像一块硬币有两个面一样,C/S原来的优点现在却成了它的缺点。C/S将应用程序从主机系统中解放出来,由PC处理一部分功能,但是随着业务计算的复杂化,C/S结构的弱点逐渐显示出来:
第一,C/S结构的计算能力过于分散,网络中服务器和客户机的数目正发生”细胞“分裂,使得系统的管理费用以儿何级数的方式增长;
第三,C/S结构中数据库信息的使用,一般也只限于局域网的范围内,无法利用Internet的网络资源:
第三,在C/S结构中,无论多小的企业都必须安装自己的服务器,而服务器和服务器软件的管理和维护都是非常复杂的[作,需要专门人员负责,小企业往往无力购买高性能的服务器和聘用专门人员。因此,C/S结构不利于小企业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