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现状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现状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现状

中国电视文艺节目现状

篇一: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视文艺专题节目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文艺在多样化的道路上继续深化发展,运行机制更趋多元,在个性化、娱乐化、时尚化成为主要创作潮流的同时,贴近社会发展现实、反映人民生活主体地位、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的作品不断问世。在电视剧创作领域,现实题材剧数量持续攀升,继20XX年60%的比例之后,20XX年现实题材剧数量进一步攀升至388部10394集,占到该年度电视剧年生产总量的70%以上。这些剧作或以琐事中的脉脉温情为主导,或以平凡年代中的真诚成长为主题,或以喜见乐闻的乡间趣事为内容,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关切、体察和对平凡人生的默默礼敬。以《士兵突击》、《戈壁母亲》、《金婚》、《闯关东》、《恰同学少年》、《喜耕田的故事》等剧作为代表,中国电视剧在秉承三贴近创作原则、弘扬时代主旋律精神的指导方针下,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讲究时代传播艺术的特色渐次加强。在多维探索、深入挖掘中,以人性与情感的真实为基础来架构故事,以形象和题材的丰满来表达思想,将平民故事、时代图景和家国情感融合对接。这种创作思路上的改变和表现理念上的成熟,不但彰显着中国电视艺术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也表明着中国电视文艺节目在表情达意功能上对传统宣教观窠臼的时代性突破与创新。

作为中国电视文艺节目中占据最大比重的电视剧创作,所显示出来的宣传理念的进步,以及在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秩序中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再次表明了电视文艺节目在创作中直面现实、关注现实的重要性。在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宣传中,回避矛盾刻意拔高或贬低某种理念的做法,已经远远不再能适应今天电视受众的审美需要和接受心理。在受众文化层次和鉴别心理都不断提高的新情势下,只有不断提高节目本身的艺术水平,持续强化作品的精品意识,才能最终留住受众,才能最终达到价值普及和文化聚合的传播功能。新世纪之初的《抉择》、《省委书记》、《至高利益》、《民工》、《大法官》、《任长霞》等电视剧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就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对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做了不回避、不隐讳地真实展现和深刻剖析,也恰恰由于这个原因,它们也同时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充分理解和丰厚的收视回报。这些作品让观众明白物欲横流、投诉无门、腐败丑恶的现象并不是当今社会生活的主流,而只是时代洪流中局促逼仄的一角,对善良、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张扬,任何时候都不会因为它们的阻遏而停止。在这样的作品中,真诚的正视、勇敢地面对不但不会带来人们信心的失落,反而会起到纠偏立正、凝聚人心的文化价值观建构功能。这也是中国电视文艺创作者和管理者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过程中,所长期积累并形成的宝贵经验之一:凡是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优秀电视文艺作品,无不在蕴涵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气质的同时,饱含着生活的真诚情感和直面现实的道德勇气。这既是电视文艺作品“移情塑性”本质力量的展示,也是树立、

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文化体现。

近年来,中国电视文艺专题片在现阶段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频道专业化

跨入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领域呈现供需两旺的发展态势,电视文艺的生产和需求在客观上要求做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加之有线电视的广泛普及,电视频道的增容和扩张也随之而来。以中央台为例,目前它有12个频道,涉及到文艺内容的就有四个:3套(综艺频道)、6套(电影频道)、8套(影视剧频道)、11套(戏曲频道)。在收视率和广告经营方面,较早成立的6套、3套、8套三个专业化频道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益,在受众中的影响力也日渐增强。受众若想了解娱乐动态,听歌、看相声小品,或者看一部经典大片,一部感人的电视连续剧,他们会不假思索地按动手中的摇控器,锁定相关的频道。这或许就是专业化频道带来百姓最直观、最实在的好处。

(二)栏目品牌化

目前中国电视业已经进入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栏目是专业化频道的支柱。优质的品牌会带给栏目优异的效益。据调查,从20XX年初到5月份,全国53个电视台,有60%有创建品牌的计划,有的已经开始打造品牌,同时中央台的品牌效应调查显示,20XX年,共312个栏目,知名品牌占10%左右,但是央视当年50亿的广告收入,90%左右是依靠它们。在央视综艺频道,《同一首歌》、《周末喜相逢》、《艺术人生》牢牢占据着收视排行榜的前三名。成为央视综艺节目的品牌栏目。

(三)节目赛事化

综艺节目晚会化的趋势早已有之。在春节晚会的影响下,央视每年还推出春节歌舞晚会、春节戏曲晚会。另外有影响的还有文化部春节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军民迎新春文艺晚会等在春节期间亮相。但近几年,电视综艺节目却更多地呈现出赛事化的特征。每周一期固定栏目《挑战主持人》不再多说,单从20XX年举办的赛事来说,就有青年歌手大奖赛、模特大赛、电视舞蹈大赛、戏曲大赛、全国相声大赛等。此外,以赛事颁奖形式出现的也不少:ccTV—mTV音乐盛典、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鹰电视节等。

各种电视赛事通常采用在全国选拔参赛者,考试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两项,进入决赛后进行现场直播,评委现场打分亮分,外加场外观众提问、评委做答等环节组成。这种紧张激烈、悬念迭生、精彩纷呈、真实性极强的大奖赛在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丰富我们日常电视荧屏的同时,也在更大范围内普及了文艺知识,提高了更多观众的欣赏水平。

(四)竞争白热化

在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公司对黑龙江省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中,投入资金不菲的省台文艺频道一直落在市台娱乐频道的后面,原因之一就是在外购节目方面,市台占据了上风。娱乐频道原外购节目主要来源于目前在国内娱乐界最具影响力的北京光线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是北京光线打败了省文艺频道。

通过这个鲜活的事例,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电视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

化,另一方面,通过北京光线等民营资金介入中国电视文艺界,也让我们看到了竞争带来的活力。这种竞争也必将带来一种体制上的创新。

总体来说,只有牢牢把握观众的审美取向,结合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时认真严谨地制作节目,才能赢得受众的肯定与关注

篇二: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摘要

本文首先就电视综艺节目作了理论概述,介绍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定义,

回顾了我国电视综艺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电视综艺节目当前的状况,认为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当前有四个特点:娱乐节目份额逐年上升,节目创新步伐加快,节目的生产制作逐渐向大媒体平台集中,以及娱乐节目产业化运营。指出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将继续走平民化路线,持续本土化与分众化传播,以及节目泛娱乐化等。

关键字:综艺节目,竞争,创新,媒体

目录

摘要 (i)

第一章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概述 (3)

1.1

1.2

2.1

2.2

2.3

2.4

3.1

3.2

3.3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定义 (3)

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阶段...............................................................3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份额逐年上升...................................................6节目创新步伐加快...........................................................................6娱乐节目生产制作逐渐向大媒体平台集中...................................6娱乐节目产业化运营.......................................................................7综艺节目将继续走平民化路线.......................................................8坚持本土化与分众化的传播...........................................................8综艺节目泛娱乐化...........................................................................9第二章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现状.......................................................................6第三章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前景.. (8)

总结.................................................................................................................. .. (9)

参考文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节目1 开场短片《春晚是什么》 节目2 开场歌曲《想你的365天》,李玟沙宝亮张靓颖林志炫节目3 舞蹈《欢歌》,韦晴晴萨其拉马小明玉米提次仁央宗节目4 歌曲《群发的我不回》,郝云 节目5 小品《扰民了你》,蔡明华少大鹏岳云鹏穆雪峰 节目6 舞蹈《万马奔腾》,黎星孙科朱晗曾明等 节目7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王铮亮 节目8 歌曲《我的要求不算高》,黄渤 节目9 小品《扶不扶》,沈腾马丽杜晓宇 节目10 歌曲《倍儿爽》,大张伟 节目11 创意武术《剑心书韵》,成龙王巍堡等 节目12 歌曲《最好的夜晚》,梁家辉陈慧琳 节目13 腹语《空空拜年》,刘成 节目14 歌曲《张灯结彩》,阿宝王二妮 节目15 歌舞《英雄组歌》 节目16 歌曲《光荣与梦想》,总政歌舞团 节目17 创意舞蹈《符号中国》,匈牙利Attraction舞团节目18 歌曲《玫瑰人生》,苏菲-玛索刘欢 节目19 相声《说你什么好》,曹云金刘云天 节目20 舞蹈《小马欢腾》,麒麟BABY 俞杰婷连浩琛等节目21 京剧《同光十三绝》,李胜素王艳迟小秋等 节目22 小品《我就这么个人》,冯巩曹随峰蒋诗萌 节目23 歌曲《情非得已》,庾澄庆李敏镐

节目24 创意形体秀《魔幻三兄弟》,何子君王元虎李依洋 节目25 魔术《团圆饭》,YIF 节目26 歌曲《答案》,杨坤郭采洁 节目27 小品《人到礼到》,郭冬临牛莉邵峰 节目28 杂技《梦蝶》,张婉李童 节目29 歌曲《老阿姨》,韩磊 节目30 舞蹈《百花争妍》,李倩林晨 节目31 创意器乐《野蜂飞舞》,郎朗魔杰二人组雪儿 节目32 歌曲《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节目33 歌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农民歌手王向荣杜明明节目34 歌曲《套马杆》,乌兰图雅乌日娜 节目35 歌曲《卷珠帘》,霍尊 节目36 歌曲《站在高岗上》,汪小敏 节目37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华晨宇 节目38 歌曲《康定情歌》,肖懿航 节目39 歌曲《青春舞曲》,李琦 节目40 歌曲《天耀中华》,姚贝娜 节目41 曲韵串串烧《年味儿》,张国立逗笑逗乐杨蔓等 节目42 歌曲《难忘今宵》,李谷一蒋大为蔡国庆关牧村等

全国各省电视台及央视列表

全国各省电视台及央视列 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央电视台全部上星播出共15套境外卫星节目1、综合频道(高标清同播)2、财经频道3、综艺频道4、中文国际频道(亚洲版、欧洲版、美洲版)5、体育频道6、电影频道7、军事农业频道8、电视剧频道9、纪录频道(国内版、国际版)10、科教频道11、戏曲频道12、社会与法频道13、新闻频道14、少儿频道15、音乐频道16、英语新闻频道 17、法语国际频道 18、西班牙语国际频道 19、阿拉伯语国际频道 20、俄语国际频道 21、高清综合频道 22、中视购物频道仅限境外落地的频道:1、娱乐频道2、戏曲频道3、中国电影频道(长城平台版、香港版)4、各国际频道1、安徽电视台2套卫星节目1、卫星频道2、经济生活频道3、影视频道4、综艺频道5、科教频道6、公共频道仅限境外落地的频道:1、国际频道; 2、北京电视台3套卫星节目1、综合卫视频道(高标清同播)2、文艺频道(高标清同播) 3、科教频道 4、影视频道 5、财经频道 6、体育频道 7、生活频道 8、青少频道 9、公共新闻频道10、卡酷动画卫视频道11、纪实高清频道仅限境外落地的频道:1、北京电视台 3、福建电视台加厦门共4套卫星节目1、综合频道2、东南卫视频道3、公共频道 4、新闻频道 5、电视剧频道 6、都市时尚频道 7、经济生活频道 8、体育频道 9、少儿频道10、福建海峡电视台仅限境外落地的频道:1、海峡电视台(原东南国际频道)2、厦门卫视频道(原海峡卫视) 4、甘肃电视台1套卫星节目1、新闻综合卫视频道2、经济频道3、公共频道4、都市频道 5、文化影视频道 6、少儿频道

2019年中国演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演艺行业基本概况分析:定义、地位、产业链 演艺产业是以演艺产品的创作、生产、表演、销售、消费及经纪代理、艺术表演场所等配套服务机构共同构成的产业体系。演艺产品具体形态包括音乐、歌舞、戏剧、戏曲、芭蕾、曲艺、杂技等各类型演出。 演艺产业是基础性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发展文艺演出院线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而“十二五”期间,《国家“十二五”规划》仍继续将演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民众的文化娱乐支出比重不断增加,文化消费时间逐渐增多,对文化产品的选择性日益增强,逐渐向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转移,而观看娱乐性强、影响力大的演出节目成为民众最为普遍的文化消遣方式之一。 演艺产业链各环节包括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演出中介机构和演出票务。演艺产业是文化产业体系中的核心产业之一,是一个创意密集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也是一项能耗低、可持续发展性强的低碳产业,具有极大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2018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突破500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46.59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经济规模434.32亿元,上升 2.83%,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161.72亿元,比2014年上升9.03%。2016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69.22亿元,相较于2015年上升5.07%。截止至2017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为489.5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469.22亿元,增长了4.32%。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突破500亿元,达到515亿元左右,预测2019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达538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92%,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将达到652亿元。 2014-2023年我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发展历程 一、我国电视的诞生 电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美国于1920年首先研试电视机,1936年英国开始在伦敦建立第一座电视台。1940年美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并于1941年播放了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彩色电视机则于1954年问世。1953年2月,日本NHK电视台首播,同年8月NTV商业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亚洲第一个商业电视台。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试播成为中国大陆电视的诞生日,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 二、我国电视的发展探索阶段 20世纪50年代国际电视业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电视业的发展。 1958年4月上海市政府下达研制任务,上海广播器材厂不分昼夜进行研制,并于同年7月24日完成,收到"中心发射台"发射的多种几何图形组成的表格。测定表明,其质量和稳定度超过了当时中国市场上的日本"通用牌"和前苏联的"红宝石牌"电视。现在,"中国第一代电视机"已经入藏历史博物馆,这就是上海牌101 型43 厘

米(17寸)电子管。 1958年,被命名为“红光”牌35SX的我国第一只35厘米黑白显象管在成都诞生。 起步阶段 中央电视台于1972年5月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则于同年10月播出彩色电视节目。 数字化阶段 在我国国庆50周年的日子里,数字电视试播成功。之后,深圳、常州等地也进行了小规模数字电视试播。作为与北京、深圳同步试验发展数字电视的上海,则在2000年开通了数字电视,其中增补27频道的一路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频率:379MHZ、符号率:6835 、调制方式:16QAM );并实验其他频道的数字电视节目的传输。 2001年的APEC期间,上海主要宾馆开通数字电视节目。 2002年元月,上海开通数字有线电视节目频道,此时上海电视台的数字化程度已达45%,并计划两年内完成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两年后实现无磁带化硬盘播出。

CCTV1---CCTV5全天候的电视节目表

CCTV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1(综合频道) (高清、标清同时播出) 4:31 今日说法4:59 新闻联播 5:29 人与自然6:00 朝闻天下 8:35 生活早参考9:07 天天饮食 9:26 第一“精选剧场”:新洛神(26~28) 12:00新闻30分12:35 今日说法 13:13 第一“情感剧场”:爱在何方(30~33)16:41 第一动画乐园19:00新闻联播19:38 焦点访谈 20:05 特约剧场:父母爱情(35、36) 22:00 晚间新闻 22:40 吉尼斯中国之夜 23:40 魅力纪录00:40 专题节目 02:01 动物世界03:41 魅力纪录 ●中央电视台—2(财经频道) 4:01 剧场:乡村爱情故事(25~27) 6:22 周末特供7:00 第一时间 9:00 交易时间 10:05 消费主张11:10 周末特供 12:30 博乐先生微逗秀 13:21 交易时间 14:33 为网络正能量点赞 15:43 经济半小时 16:19 味觉大战17:21 一槌定音 18:21 超级减肥王 19:21 生财有道19:54 消费主张 20:30经济信息联播 21:56央视财经评论 22:30 环球财经连线 01:51 剧场:乡村爱情故事(28~30) ●中央电视台—3(综艺频道) 8:12 中国好歌曲 10:30 非常6+112:00 文化正午 12:30 开门大吉 14:00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1~3) 15:24 艺术人生16:21 天天把歌唱 17:18 文化大百科17:28 动物传奇 18:00 综艺喜乐汇19:30 向幸福出发 21:00 综艺盛典22:30 舞蹈世界 23:32 综艺喜乐汇01:22 向幸福出发 02:39 生活就是舞台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及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 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现状与走向事业属性与产业属性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一个兼行政、事业和产业为一体的混合体,既不是行政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事业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新闻媒体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自由地出入市场,不能自定方针,而必须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企业管理意味着经济上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这种模糊的体制长期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通过改革建立一个新的体制,促进广播电视生产力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一、我国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体制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体制都是由其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就决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共产党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的舆论工具。因此,广播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阵地,它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又是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这也同时决定了宣传和引导舆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首要任务。经济上由政府全额拨款,以政治宣传为中心任务,发展规模、办台宗旨都是由上级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决定。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完全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片面强调广播电视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属性,忽视了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消费品的商品属性。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具体体现: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二、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政府应转变其管理广播电视的职能和角色。实现两个转变:1、由传统型行政管理体制向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2、由过渡型行政管理体制向成熟型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设想:党委、政府经营综合频道,对分众化频道实行商业经营。综合频道保证了对主流思想方向的把握,商业分众化频道保证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并有利于频道专业化的形成,又能对综合频道形成竞争而促进其不断发展。而广告上也可以根据产品的特征和频道受众的特征选择投放点,从而促进电视业的良性循环。所有的改革措施都不能违背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性质,即坚持社会主义路线不变,坚持党管媒体不变,坚持喉舌功能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的国家产业政策,在完善的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才能实施对广播电视业变革的宏观调控和有效主导,我国的广播电视产业也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产业化的现状与困境关于“产业化” 一、关于“产业化”的概念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解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可以不只是从事单一经济类型活动,可能从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从事多产业经营(跨行业经营)。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

中国大陆地区演出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大陆地区演出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大陆演出市场概况 (一)政策环境逐渐宽松,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中共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为中国文化事业、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视野,提供了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政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演出市场管理工作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新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大大降低了演出市场门槛,放宽了市场准入,简化了审批手续,为演出经营主体营造了宽松和规范的演出环境。演出主体日趋多元,民间演出团体迅速发展,特色表演更加活跃,新兴市场潜力巨大,2007年底国家大剧院的落成和开幕,是我国文化事业走向繁荣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极大地促进了演出市场的发展。 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从年初的冰雪灾害到“5·12”大地震,从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可谓峥嵘岁月稠。四川5.12大地震后,全国人民同心抗灾,除了部分抗灾义演活动外,营业性演出活动一度大大减少。在全国人民迎奥运期间,国家举办了大量演出活动,包括从国外邀请大批顶级艺术院团来京演出,从全国各地广泛征集大批精品剧目赴京调演等,几乎每两天就有一个高水平艺术团体在北京登台,演出市场一度极为火爆。但除了这两个特殊时期外,从整体发展趋势看,2008年演出市场延续了2007年的平稳态势,逐步走向成熟。 以北京为例,北京演出市场观众人数近年来大幅上升,而平

均票价逐年降低。2005年各类演出平均票价在300元左右,2006年为275元,降低9%。2007年各类演出平均票价为264元,比2006年同期降低了4%。2008年各类演出平均票价在210元左右,降低20%,平均上座率已达到70%。政府倡导增加低票价演出场次,是票价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比如“戏剧演出季”、“相约北京联欢活动”、“东城周末相声专场”、“北京戏校学生专场”等,都向观众提供了大量的低价票。票价降低,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走进剧场、音乐厅,欣赏国内外名家名团丰富多彩的演出。来自演出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北京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13232场,观众808.9万人次,总收入6.27亿元,与2007年相比,演出场次基本持平,观众人次略有增长,而演出收入却得到了大幅增加,增幅达到了50%。 (二)演出主体稳步发展,演出市场逐渐成熟 2007年,演出经纪机构继续2006年的增长势头,绝对数有所增加,虽然从业人员呈下降趋势,但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迅速,特别是利润额增长幅度惊人。两项经营指标增长额度超过机构数的增长额度,显示出演出经纪机构质量提高,经营效果显著。 表1:全国演出经纪机构2006年至2007年经济指标比较 2006年 2007年比去年同期增减 机构数(个) 926 1024 10.5% 从业人员(人) 11497 8708 -24.2% 利润总额(万元)485 3828 689%

你不得不知道的中国电视机历史

你不得不知道的中国电视机历史 从中国第一台电视机诞生以来,我国的电视机发展从未停止过脚步,至今为止,国产电视机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从以前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使用的奢侈品大件,到如今家家必备的大众小件;从以前的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到如今高智能的激光影视机,无一不证明了我国电视机行业的发展。 电视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美国于1920年首先研试电视机,1936年英国开始在伦敦建立第一座电视台。1940年美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视,并于1941年播放了第一条商业电视广告。彩色电视机则于1954年问世。 1958年,中国的天津无线电厂试制小组参照苏联旗帜牌14英寸电子管电视机,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为了纪念这台电视机的诞生,它被命名为“北京”,现摆在天津通信广播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我国第一台电视机出 而就在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同样在天津国营无线电厂诞生,从此拉开了中国彩电生产的序幕。之后涌现出熊猫、金星、牡丹、飞跃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1980年10月22日,中国第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在天津无线电厂建成,并举行试生产开工仪式。这条彩电生产线是从日本胜利公司引进,并参照中国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这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大批量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开始。 1985年~1993年,我国电视机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

1985年,中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663万台,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电视机生产大国。但由于我国电视机市场受结构、价格、消费能力等条件的限制,电视机普及率还很低,城乡每百户拥有电视机量分别只有17.2台和0.8台。 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已达1934万台,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国。从1953年3月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电视机到电视机产量世界第一,中国人仅用了29年便实现了这一伟大壮举。 1993年,TCL在上半年就开始推出“TCL王牌”大屏幕彩电,29英寸彩电的市场价格再6000元左右,到年底已经售出10多万台。 1996年3月,长虹向全国发布了第一次大规模降价的宣言——降低彩电价格8%至18%,两个月后,康佳随后跟进,打响了彩电业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价格战。当年4月,长虹的销售额跃居市场第一,国产品牌通过价格战将国外品牌大量的市场份额夺在了受众。这场降价战后来也导致整个中国彩电业的大洗牌,几十家彩电生产商从此退出。 1999年,消费级等离子彩电出现在国内商场。当时40英寸等离子彩电的价格再十几万元。 2001年,中国彩电业大面积亏损,康佳、厦华、高路华亏损,长虹每股赢利只有一分钱,这种局面知道2002年才通过技术才得以扭转。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摘要:这几年来,中国的电影文化业正在改进和提高,电影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方面,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另一方面,它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阐述,分析现今中国电影的优势和危机,然后据此引出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正文: 一.中国电影的现状简介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走得颇为艰辛,但毕竟还是很有价值的。从1905年中国电影的诞生,到第一代电影人的长成;从第二代的东方美学电影,到第三代电影人对民族电影的艰苦探索;从“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笼罩下的第四代电影人,到横空出世雄心勃勃地扛起家国重担的第五代,再到如今关注个体自我的第六代电影人,他们所做出的努力都经过了时间与人们挑剔的评价,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这几年,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到,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电影到了解中国电影,再到关注中国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电影。这些明显而迅速的变化,说明了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从近期几部电影的高票房也可看出电影市场的火热,从创下最高票房纪录12.6亿的《泰囧》到同样突破12亿票房的《西游降魔》,再到这两天票房持续增长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让人不禁惊呼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迅速。来自中国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今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超过81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无疑给业界打了一剂强心针,现在国产电影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大量资本正往里涌。 (二)现今中国电影的危机 首先是电影题材缺乏创意,喜欢翻拍和跟风。近年来,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掀起了一场翻拍狂潮。这其中就形成出了“翻拍成败两重天”的局面。比如成功翻拍的《画皮》,其取材于《聊斋志异》,多次被搬上大屏幕,有分悦版的、温情恐怖版的,题材虽好但是看多了不免感到乏味。除此之外,中国电影还喜欢跟风拍摄,有一个题材的电影大热之后便一窝蜂的出现好多质量上良莠不齐的相同题材的电影,比如去年的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引发观影热潮后,今年电影市场上便出现许多类似的爱情题材的小清新的电影,就像最近上映的《分手合约》便是其中之一。 其次是中国电影畸形的商业化。人们说中国电影的现状是商业片庸俗化,艺术片低调话。现今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 导演都开始拍摄商业大片,植入的广告日益泛滥,这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反感。2002年创下205亿票房的《英雄》拉开了当下国产大片营销产业的序幕。为了争取高票房,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用明星来造势,用宏大的场景来吸引观众,而忽略了电影的本身。除了各种叫座不叫好的商业大片之外,影片中越来越多的广告植入也让人诟病。实际上和好莱坞的广告产业相比,中国电影的植入广告无论是数量还是市场份额,都是小巫见大巫。但即使这种“小巫”,观众认为中国电影过度商业化,拼命追求经济效益,置观众于不顾的感受,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但实际上这种混乱无序的状态恰好说明,中国电影看上去很商业化,其实离真正成熟的商业化还差得很远。 最后便是中国的电影渐渐的脱离了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中国电影的一个趋势,就是西化严重,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电影是一门离不开科技更新的艺术,对于西方发达的科技,我们应该借鉴。可是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引用的是他们的科技,借鉴的是他们的技术和方法,我们的电影故事还应该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中国大地上的故事,需要中国电影人们用影像抒写的还很多,又何必非得要中国人穿上西方人的外套像个小丑似的扮演他们的悲欢离合呢?中国电影更多面向的是中国观众,所以应该选择中国人的审美、娱乐取向,而不是一味讨好西

2017春晚节目单曝光

2017春晚节目单曝光 2016年即将过去,距离2017年鸡年春节也越来越近了,春节一到,除了每年大家期待的压岁钱和好吃的美食之外,央视春晚也令网友十分关注。那么今年央视春晚节目单上都有哪些节目呢?2017春晚主持人又会是谁呢?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为央视春晚,或直接称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在每年除夕之夜为了庆祝新年,而开办的。从1983年开办至今,是中国规模最大,最受关注,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综艺性晚会。 据悉,2017年春节为1月28日,鸡年央视春晚的导演为央视资深总导演杨东升。杨东升曾担任2000年国庆专题晚会《可爱的中国》总导演、《2003年春节歌舞晚会盛世中华》总导演、第五、第七、第八届中韩歌会总导演、2006、2007大地飞歌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开幕晚会总导演、91、98、05、0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总导演;2009年《祖国万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总导演、2011年《放歌90年庆祝建党90周年十集大型文艺专题片》总导演。2012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总导演。多次担任国际国内重大节日庆典晚会总导演。有如此资深的导演坐镇春晚,令网友对鸡年的春晚也颇为期待! 在2016年猴年央视春晚当中,导演吕逸涛大胆采用了644 的新型模式,周涛、朱军、董卿、撒贝宁、李思思和尼格买提坐镇央视主会场,泉州、广州、西安、呼伦贝尔4个分会场则采取央视主持人搭档当地主持人的方式。不过,据春晚节目组爆料今年主持人将大换血,将引入几位主持新人。 据悉,金牌主持人周涛确定已经离开央视,正式调入北京演艺集团,担任首席演出官;央视主持人李思思在微博上承认已怀二胎,将放下工作,暂停脚步。去年春晚三位女主持人,李思思、周涛、董卿,前两位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主持春晚,只剩下董卿一人。据悉,剩下两名女主持人人选将选拔新人,朱迅、张蕾等央视著名主持人可能接棒。 除了主持人名单之外,2017年鸡年春晚节目单也是网友特别关注的问题。据此前曝光的小品演员方面,春晚老炮有冯巩团队、蔡明团队、苗阜团队、曹云金团队、岳云鹏团队、开心麻花团队、贾玲团队、嘻哈包袱铺团队、北京大逗相声团队、天津小剧场相声团队等参与。 娱乐圈青春偶像tfboys与鹿晗加盟央视春晚,两组偶像将以歌舞形式加盟,将分别演唱歌曲。据春晚知情人士透露:导演组因为两组偶像日常积极阳光的正面形象而入围,TFBOYS 组合曾在猴年春晚大展长腿,鹿晗曾参与羊年春晚彩排。

中国演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演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007年 全国现有各类文艺表演团体近万家,全年演出42万场,观众4.7亿人次。2002年,北京各类文艺演出1.7万余场,观众约1300万人次,总收入3.85亿元;日均上演40余台剧(节)目,每天约35600人次观看。创演出场次、观众人次最高纪录。 近几年,中国演出市场持续升温,红红火火,特别是去年文化部修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后,演出市场的喜人形势更加引起各方关注。 中国演出市场持续红火,究其原因,是因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带动了整个演出市场的活跃繁荣。这一态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特别是中央直属表演团体,在强化精品意识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创作、上演了一系列精品力作,如中央芭蕾舞团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东方歌舞团的《蔚蓝色的浪漫》、中国歌舞团的《秘境之旅》、北京人艺的话剧《万家灯火》……。《蔚蓝色的浪漫》已创2000多万元的市场业绩,场均收入20多万元;《万家灯火》票房迄今达500多万元。一改主旋律作品以往只得奖、无市场的状况,从而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旋律与市场结合的新路。二是表演艺术剧(节)目立足观众,立足市场,质量提高明显,表演形式多样:严肃音乐、经典芭蕾、娱乐小品、广场演出、民俗表演、农村小戏……可谓大型演艺场所好戏连台;歌舞娱乐场所十分活跃,为不同的观众群提供了观赏的多样性选择,满足了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求。三是涉外演出大大丰富了国内舞台,并形成品牌化趋势。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北京国际音乐节,“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等,吸引世界知名文艺表演团体参与,逐步赢得相当的国际知名度。另外,其他高水平的演出亦此起彼伏,如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美国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的演出,甚至吸引了许多外地观众专程赴京观看。 但随着演出市场的日益活跃,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一些演出单位和个人“一切向钱看”,迎合少数人的低级趣味,致使色情淫秽表演在农村集镇、歌舞娱乐场所时有出现;有的演员瞒天过海,偷税漏税,假唱、假冒他人名义演出,欺骗观众;少数演出公司违法经营,擅自倒卖演出项目;或由于演出合同不完备,导致演出活动中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还有打着“人体彩绘”旗号,进行所谓“行为艺术”表演,哗众取宠,招徕观众……。这些已产生不良社会影响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中文化艺术表演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所出现的问题,也只有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加以解决。坚持走精品化、品牌化、市场化的道路,才能促进演出市场的持续繁荣。 首先,应采取多种形式吸收社会资本和社会优秀人才进入演出剧(节)目的创作和演出营销领域。去年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健全演出市场自身的发展,文化部修改了《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大幅度调整了演出市场准入政策,取消了演出单位主体资格的所有制限制,全面对内资开放,凡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投资兴办演出单位,举办演出活动。此后,政府将继续推动这项制度的完善,通过进一步修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国家规定。 演出产品的营销始终是表演艺术进入市场的薄弱环节,国有文艺表演团体的许多优秀剧(节)目,因营销不力而陷入“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的怪圈。去年的政策调整,确定了演出经营、经纪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规范了演出经营活动,使许多地下经纪人浮出水面。今后,要积极发展演出中介组织,鼓励文艺表演团体和演出公司结合,拓展艺术产品的传播渠道,促进艺术产品在流通领域实现其价值,并努力遵循“多出进好”原则,积极引进国外优秀文化产品,引进能够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风格流派的最高水平的文艺节目。目前,外国在华的歌舞娱乐场所和宾馆饭店中表演的多为俄罗斯等独

我国广播电视发展历程

.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程 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舆论工具,是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传播工具,也是党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主要渠道之一。广播电视事业几十年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其历程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创始阶段:(1940年—上个世纪70年代末) 广播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增长的对信息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最早利用无线电波传送和接收声音的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加拿大出生的费森登和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美国杰出发明家德福雷斯特,1906年圣诞节前夕费森登主持播出了世界上第一次语言广播。1920年,威斯汀纽豪斯公司在匹兹堡建立的KDKA电台正式广播。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试播。当时它是新华社的口语广播组织,故称新华广播电台。1943年被迫停止播音,到1945年,经多方努力才恢复播音,1947年改名“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于1948年迁到平山县继续播音。1949年,北平解放后,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3月25日随党中央迁到北平改名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改名为新华广播电台,12月5日改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1958年5月1日,我国大陆上建立的第一座电视台——电视台,试验播出黑白电视节目,9月2日正式开播,10月1日电视台建成,1978年,电视台改名中央电视台。 从1940年新华广播电台诞生,1958年第一座电视台诞生,建国后我国有计划地在中央及各省创建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挫折。这一阶段广播电视事业主要体现党和政府宣传喉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上个世纪80年代) 虽然50年代中国电视事业便已起步,但很长的时间里,它距离大多数中国人还是很遥远。直到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审判林彪、“四人帮”集团的实况,中国百姓在感受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政治春风的同时,才不知不觉迈入了名副其实的“电视时代”。 改革开放提供的有利契机,使得80年代成为电视业发展和繁荣的黄金时代。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了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于同年10月得到党中央的批准。这一方针极推动了中国广播电. .

中国现代电影发展现状

现代电影的发展 ——电影基础设施支持增长前景乐观: 现阶段,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增长为未来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这些因素都将激发中国电影业的潜在市场。同时,中国居民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会使人们加大在旅游文化,电影和游戏方面的支出。中国居民在文化和娱乐服务的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由2005年的5.0%增加至2009年的8.9%。 ——现代化电影院数量的增加: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电影播放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使得城市中央商务区出现了众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这些也都建了许多多剧场影剧院。为了提高观众的体验效果,这些新建的电影院一般都配备了现代化的视听放映设施。根据艺恩咨询,中国多剧场影剧院数目已由2005年的838家增加至2013年的3,000家。电影院和银幕的数目也分别由2005年的1,243和2,668增加至2014年的将近20,000。 ——有利的监管环境: 中国政府一直都支持电影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制定的政策使得中国整个电影产业价值链上的参与者获益。这些政策包括私人资本投资,电影院数字化,金融机构参与电影融资及电影的出口等。而对电影产业实施的税收减免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电影公司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及进口税方面的负担。此外,政府还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来保护版权内容,其中就包括在

网络内容共享方面的政策。除了这些政策,政府也在实现电影产业逐步开放方面一直作不懈努力。从2000年初的私人电影公司放行授权政策到增加电影出口配额,在过去20几年中,中国政府不断简化电影审查程序,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影制作包含所有在电影制作有关的活动,如电影素材选取,电影融资,制作团队和演员选取,拍摄,后期制作及获取监管部门的批准。 近几年,中国国内电影制作板块变得尤为活跃。根据资料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电影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4.9%。2012年国产产量总量达到最高745部,2013年共产出近638部电影。进入门槛低和从非电影公司和金融机构获取的融资不断增加使得电影制作市场出现高度分散,现在全国范围类总共拥有约300个电影制片厂。 总的来说,一部成功的电影包含以下关键因素: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和演员,电影剧情的市场化,获得一家有实力的电影发行公司的支持。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巨星频频亮相国际市场,电影制作成本,特别是演员成本,未来将不断出现攀升。 近年来,电影制片人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得电影融资,其中包括电影制片厂,电影业之外的投资者,电视台,海外预售发行权,电影植入广告和政府支持等。此外,凭借票房和版权以及个人信誉担保,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也参与电影融资领域。一些电影制片厂也能够通过向公共和私人发行股票来融资。 通过建立中外电影制片商的合作不仅给了外国电影制片商更好地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机会,同时也使得外国电影不受进口配合的限制可以在中国放映。《十月围城》就是通过香港电影制片商和中国内陆投资者合作创造出的佳作。 ——电影发行 电影发行对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发行商通过在各大院线安排电影的放映和媒体宣传来创造公共利益。电影发行商主要负责制作

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影视部

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影视部 篇一:影视剧行业分析报告 一、电视剧行业基本情况.................................................................................................................. .. (2) 二、电视剧行业特点.................................................................................................................. (4) 三、电视剧上下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5) (一)上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5) (二)下游行业情况及其影响 (5) 四、影响电视剧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6) (一)有利因素.................................................................................................................. (6) (二)不利因

素.................................................................................................................. . (11) 五、行业的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12) 六、精品电视剧.................................................................................................................. . (12) 七、新媒体的崛起对影视剧产业的影响 (16) 一、电视剧行业基本情况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诞生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国内电视剧行业开始尝试制播分离,引入竞争机制,特别是20XX年电视剧市场对民营资本放开后,电视剧行业得以迅速发展和不断繁荣。经过多年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我国电视剧行业已进入了品质竞争和品牌主导时期。 电视剧行业是具有原创性的、具备高度文化含量和知识经济特征的一种行业,其核心在于创意开发。电视剧的生产是将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商品的过程。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主管部门在电视剧产业管理上采取了“管放兼有”的政策。特别是20XX年以“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制度替代“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以来,生产调节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中国电视剧市场开始通过以竞争形式来实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浅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 摘要:电影产业化的观念和制度并没有真正确立、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市场潜力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严重失衡,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日益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关键词:中国电影电影产业好莱坞电影发展现状 第一、电影产业体制的改革阵痛。中国电影的"体制改革"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的,电影业在市场压力下逐渐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一过渡首先是制片方式的转变。电影制作机构的增扩,电影出品权的逐渐放开,部分地分散了电影生产的垄断性,为电影作为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了可能性。因而,10多年来,不仅国家或者电影企业投资生产影片,而且还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国营和民营、电影企业与非电影企业、大陆与港台、中国与外国联合拍摄的影片,各种社会资金注入电影企业,使国产影片的投资规模年增长幅度从90年代以来达到了10%以上,国产电影在引进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这些资金所代表的运作机制、文化观念、以及市场竞争意识,这为提高电影的创作、制作水平和艺术、技术质量提供了经济前提。其次是发行方式的转变。90年代初期,一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购统销、垄断经营的电影发行体制解体,多种机制、多种形式的发行放映模式并存,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制作、发行、放映业的积极性;扩大引进发行外国电影特别是从1994年开始引进世界"流行"影片,在刺激电影市场的同时也影响到本土电影的制作策略和影片风格。 (一)近年来电影体制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现象是发行业和制片业的相互渗透和参与趋势仍在增加,许多地区和机构已经建立或者正在酝酿建立制作、发行甚至放映

2016年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节目单

2016年央视元旦晚会、春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节目单 启航2016央视百年跨年直播活动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时间的朋友》舞蹈:三亚市歌舞剧院等;2、歌曲《幸福》演唱:张也;3、舞蹈《向右看》表演:三亚市歌舞剧院等;4、歌曲《假如今天你还在》演唱:王庆爽;5、歌曲《把心交给你》演唱:吕薇莫华伦;6、歌曲《光荣与梦想》演唱:北京青年爱乐合唱团;7、歌曲《等你长大》演唱:月亮姐姐刘禹鑫等;8、歌曲《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演唱:董浩小鹿金龟子;9、歌曲《蓝精灵》演唱:红果果绿泡泡毛毛虫;10、歌曲《大风车》演唱:月亮姐姐董浩小鹿金龟子红果果绿泡泡毛毛虫等;11、舞蹈《冰雪奇缘》表演:楚俏组合;12、歌曲《离不开你》演唱:黄绮珊;13、歌曲《今生有你最珍贵》演唱:火风霍尊;14、歌曲《红梅赞》演唱:王欢王雅洁等;15、歌曲《时间都去哪了》演唱:美声四季;16、歌曲《春天的芭蕾》演唱:于红芝钟丽燕;17、舞蹈《鹤拳》表演:酷夕阳街舞团;18、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演唱:杨洪基;19、歌曲《你是我的眼》演唱:平安;20、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演唱:洪欣张丹峰;21、歌曲《稳稳的幸福》演唱:胡可沙溢;22、歌曲《孝和中国》演唱:任静付笛生付豪;23、歌曲《拜访》演唱:杭盖乐队;24、歌曲《美丽的中国梦》演唱:王丽张英席;25、舞蹈《鹤魂》表演:中央芭蕾舞团。(《启航2016》20151231 盛典1/2)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1、歌曲《红高粱组曲》演唱:王二妮;2、歌曲《我相信》演唱:王梓旭;3、歌曲《梦中的妈妈》演唱:云飞;4、歌曲《饮酒歌》演唱:刘大成;5、《在希望的田野上》演奏:吴牧野;6、《call me baby》演唱:EXO;7、《万泉河水清又清》表演:国家大剧院八重奏;8、《最美中国红》领舞:郭爽;9、《叮咯咙咚迎新年》演出:梅葆玖安七炫(韩);10、《叮咯咙咚呛》演唱:余少群刘雨欣董艺等;11、《雪恋》演唱:陈思思;12、《红旗飘飘》演唱:刘媛媛李安格;13、《盛开》演唱:玖月奇迹;14、《真心英雄》演唱:唐国强张国强于小彤;15、《打起手鼓唱起歌》演唱:玉米提;16、《走天涯》演唱:降央卓玛;17、《雪白的鸽子》演唱:马小明;18、《站在草原望北京》演唱:乌兰图雅;19、《桔梗谣》演唱:卞英花;20、《中俄映像》演唱:维塔斯李玉刚;21、《你被写在我的歌里》演唱:迪丽热巴张彬彬;22、《乡愁》演唱:雷佳;23、《天耀中华》演唱:徐千雅;24、《夜之乐章》剧院魅影选段演唱:Brad Little;25、《共筑中国梦》演唱:黄英廖昌永。(《启航2016》20151231 盛典2/2)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

中央一台本周节目单

中央一台本周节目单2012年5月28日星期一 00:12 动物世界:(2012-126) 00:48 正大综艺(2012-32) 01:51 电视剧: 团团爱(13) 02:37 精彩一刻:(2011-95) 02:51 人与自然: 探秘自然(2012-141) 03:18 精彩一刻:(2012-20) 03:29 谢天谢地,你来啦:(2012-9) 04:39 天天饮食(2012-149) 04:59 新闻联播 05:29 人与自然: 探秘自然(2012-142) 06:00 朝闻天下 08:35 电视剧: 敌后便衣队传奇(19) 09:26 电视剧: 敌后便衣队传奇(20) 10:17 电视剧: 敌后便衣队传奇(21) 11:08 电视剧: 敌后便衣队传奇(22) 12:00 新闻30分 12:35 今日说法: 以案说法(2012-149) 13:13 电视剧: 满秋(5) 14:03 电视剧: 满秋(6) 14:53 电视剧: 满秋(7) 15:45 电视剧: 满秋(8) 16:38 第一动画乐园:(2012-232) 17:13 第一动画乐园:(2012-158) 18:04 第一动画乐园:(2012-189) 19:00 新闻联播 19:38 焦点访谈: 用事实说话 19:55 身边的感动(517) 20:00 电视剧: 前情提要《生死依托》(30) 20:05 电视剧: 生死依托(30) 20:57 电视剧: 前情提要《生死依托》(31) 21:02 电视剧: 生死依托(31) 22:00 晚间新闻 22:40 魅力纪录:(2012-32) 23:36 寻宝:(2012-26) 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 00:34 中华民族(2012-7) 00:54 人口: 汇聚家庭的力量(2012-17) 01:19 我们: 有一套 02:11 电视剧: 团团爱(14) 02:59 电视剧: 团团爱(15) 03:45 精彩一刻:(2012-51) 03:49 魅力纪录:(201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