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研究与二次开发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研究与二次开发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研究与二次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研究与二次开发

姓名:姜丽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安连祥

2010-1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摘要

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组态软件作为自动化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组态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现场过程数据,管理和显示工业生产流程的专用软件,它是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延伸。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生产系统的控制要求也更加多样化,组态软件应运而生并且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而被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所采用。

美国Wonderware公司是世界上最早推出人机界面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商。该公司的组态软件Intouch是最早进驻中国市场的监控软件之一,二十几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用户一致的好评。鉴于此,本文以天津皆诚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1150mm可逆轧机项目为依托,研究组态软件Intouch在该项目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为了弥补该组态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以Intouch为二次开发平台,利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6.0,基于组件技术实现对其功能的扩展。

本文论述了1150mm可逆轧机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了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结构,针对各个环节的控制要求设计了监控界面,并且结合Access数据库和Intouch自带的脚本语言设计了中英文切换功能,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存储和产量统计查询,编写了相应的脚本应用程序。在通讯方面,通过配置I/O Server服务器实现了与PLC的实时通讯,配置ODBC数据源管理器实现了对Access数据库的访问。同时,以组态软件Intouch为二次开发平台,基于COM组件技术,利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6.0开发了具有统计查询功能和计算功能的ActiveX控件,并嵌入Intouch中,弥补了其在应用中的不足。

实践证明,所设计的监控系统能够在线监控现场生产过程,实时的与PLC和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设计开发的ActiveX控件能够在Intouch中正常运行,实现与PLC的通讯,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组态软件,Intouch,监控系统,脚本语言,ActiveX

i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ii THE STUDY AND RE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ONTROL CONFIGUARTION SOFTWARE(INTOUCH)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more and more people attach importance to

industrial control configuartion software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automation software.Configuartion software is a kind of special software that is used to collect the on-site data and display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it is the expans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ervice in industrial field.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the demand of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is more diversified.Configuartion software reversal of past behaviour,gradually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software and adopted by the designer.

Wonderware is a developer that design the human interface automation software and configuartion software.In the earlier time,Intouch is geted to be known as monitoring software by china and acquired by the users and applicated widely.Because of this,on the basis of Tianjin 1150mm reversing rolling mill,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Intouch in this project.In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insufficiency of it,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use Intouch as a design platform, make use of the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 and COM module to redevelop.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flows and the whole system design of the1150mm reversing rolling mill.Analyze the whole layout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design the monitoring picture,use access database and language of Intouch to design the function of English–Chinese shift,store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nd inquiry statistics.Introduce how to communicate between Intouch and PLC by using I/O Server,how to carry out data exchange between Intouch and database.At the same time,use Intouch as a design platform,on the basis of COM module, develop the ActiveX module by using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and import it into Intouch,compensate for the insufficient on applica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monitoring system can guar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n-line, exchange data with PLC and other application software.ActiveX module can work well in Intouch and communicate with PLC,the result is satisfactory.

KeyWords:Configuartion Software,Intouch,Monitoring System,QuickScript,ActiveX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绪论

§1-1概述

组态软件是目前工业应用中比较重要的一类自动化软件,它的产生是20世纪80年代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组态软件是对原有自动控制软件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后,推出的一类具有拓展性和适用性的自动化软件。它的出现是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延伸,结合了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双重优点,能够提供给用户直观的视觉效果和灵活的组态特性。组态软件与PLC 共同作为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客户提供合理有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1]。

§1-2组态软件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数字化集成度越来越高,控制方式也由模拟电路向全数字电路的方向转变。现代化的企业网络管理是通过以太网整合在一起的工业化网络系统,整个系统只有相互配合才能

保证一个信息网络的高效运行。

图1.1控制系统三层架构

Fig 1.1Structure of control system

1-2-1组态软件的应用现状

组态软件产生于80年代初,并在80年代末期进入我国。目前,组态软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经颇为广泛。工程设计人员摒弃了传统的软件设计理念,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组态的设计思想来对监控系统进行设计。这种所谓的组态,实际上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硬件开发模式,设计者不需要对软件开

发语言多么精通,利用组态软件提供的组件就可以构建一个生产系统模型。

这样的设计模式省去了大量的编程工作,而且系统维护起来也更加的便捷。近年来组态软件在组态功能方面都具有相似的性能,如图形界面设计,脚本语言二次开发应用程序,报警检测系统,安全管理等,运行平台也都是基于32位的Windows 平台,浏览窗口的结构普遍都采用了类似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结构[2]。

1-2-2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信息化的水平日渐提升,人们也逐步意识到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进而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数据库技术作为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2

计算机技术中数据处理的重要基础逐渐的发展壮大成为一门管理数据仓库的技术。数据库技术在其产生并逐步发展的这50多年里,从开始的只是简单的做数据存储到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数据管理,本身的功能和职责也在不断的完善。对于数据的处理也从简单的表格过渡到了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应用领域也推广到了情报检索,专家管理系统,智能控制系统,CAI 等方面[3]。

数据库技术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怎样科学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如何方便的查询和及时获取数据信息,它作为数据管理的主要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11]。数据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大量的数据需要在一个数据库中保存下来,以便供外部使用。数据处理是对这些数据的一个记录整合的过程,根据某些特定的条件将数据进行分类组合,保留具有信息价值的一些数据。数据库则是将记录之后的数据整体保存起来的仓库,数据库包括大量的数据表,每个数据表都由不同的字段和记录构成。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通常就是对数据表的查询和处理[4]。

1-2-3组态软件的网络化通讯

(1)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推广,工业现场逐渐形成了一个工业以太网的网络结构,通过以太网实现现场各个控制层面的连接,快速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以太网应用中的非确定性问题,网络通讯速率的提高使得网络负荷减轻,网络传输延时问题得到解决。交换机的出现将网络分成了多个网络段,缓解了冲突,有利于数据的存储和转发。光纤通讯的发展大大延长了以太网电信号的传输距离,扩大了其覆盖的范围。光纤通信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无中继、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收发器利用了光纤这一高速传播介质很好的解决了以太网在传输方面的问题。它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两个网络间顺畅传输,同时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00公里[5]

。图1.2以太网光纤通讯

Fig 1.2Communication of ethernet and fiber

(2)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数据库连接)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结构中有关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微软最早引进的数据库接口技术。它提供了一种执行规范和访问数据库的标准,设计了针对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取操作的标准的应用程序访问接口(API)。目前支持ODBC 技术的数据库有十多种,诸如Oracle,Access,X-Base 等。基于ODBC 技术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是不依赖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而且不会直接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操作,所有的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的操作都是通过其数据库管理系统的ODBC 驱动程序来实现的。这样的访问模式使设计者可以用统一的方式来对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有的数据库进行操作,给设计带来了很多方便。ODBC技术能够使用户的应用程序独立于数据库,在一个良好的用户应用程序开发界面下进行设计,使用ODBC技术可以实现多个数据库之间的通,以及数据库和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6]。

1-2-4组态软件的功能扩展

组态软件这几年在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组态软件的开发商们一方面不断的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也在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对其产品实现快速的升级换代。组态软件本身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用户和开发商都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向组态软件注入新的功能。以现有成形软件为平台进行开发的方式称为二次开发。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有很多,组件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软件重组的新技术,它是在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继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之后又一个新的软件开发标准,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Intouch的脚本语言类似于通用编程语言,它能够指示应用程序按照某种逻辑执行相关的任务。使用脚本语言二次开发应用程序能够丰富画面的控制功能。QuickScript就是Intouch自带的脚本语言,Intouch的脚本系统提供更多内置的脚本函数,并且分成七种类型,通过设置不同的条件来执行动作。

组态软件本身支持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组件的运行,对于嵌入ActiveX 控件通过修改属性,调用方法可以实现与组态软件的内部对接。COM组件技术将组件封装起来,对外只提供一个可以访问的接口,用户在使用组件的时候只要知道如何调用即可。如果需要完善组件功能,只需要修改内部程序而不需要修改接口,访问方法也不会改变。这样既简化了软件开发的流程,缩短了软件的升级开发周期,也做到了对软件方法的保密性。利用组件技术不管是进行二次开发还是以后对软件进行版本的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7]。

1-2-5组态软件的发展方向

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停滞不前的,产品需求的变化,相关行业技术的进步促使组态软件向更高层次迈进。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当前的形式可以总结出未来组态软件的发展趋势:

(1)向管理方向发展

早期的组态软件主要还是用于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和显示,更多的用于实现人机界面的功能,用户能够实时的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更多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统计,以便更有效的通过数据分析对生产过程及时的做出调整,从而使用户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2]。

(2)数据采集的方式

组态软件通过驱动程序辅助来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一般驱动程序是由软件的开发商提供的,用户编写的难度较大。OPC基金会提出一种OPC标准,目的就是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数据采集和交换,这种无缝连接形式不需要关注内部实现。

(3)强大的编程功能

组态软件可以通过使用软件本身提供的控件,图形工具等自行组态一个系统工程。但是为了增加其应用中的灵活性,开发商同时给组态软件提供了编程语言。这些语言相对逻辑性都比较简单,如何改进软件语言的复杂性,以便实现更多复杂的逻辑功能是组态软件研究的趋势。

(4)组态软件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组态软件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现代化网络管理的目的。现场的数据通过通讯传送到各个控制层面,更有效的用于决策和管理。可扩展性是为了保证系统原有性能不发生改变而向系统增加新功能,第三

3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方软件开发商,组态软件开发商和用户都可以自行根据需要来实现软件的二次开发。

(5)组态软件控制功能的完善

作为自动化软件的一份子,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还是略逊一筹。相对于其他软件,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很不完善。用户目前对该类软件的要求已经不局限于组态生产系统,而是更多的会考虑一些实质性的应用功能,如是否可以提供先进的过程控制功能,软件PLC功能等。这些都有待于组态软件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对软件的功能做进一步的升级。

市场的发展决定产品的未来,组态软件必定会在市场的引导下更加完善。在强大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中不断扩充自己的控制功能,支持COM标准软件开发技术升级换代软件,支持更多的标准来实现通讯和数据交换[9]。

§1-3组态软件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组态软件研究的意义

对轧钢监控系统的设计历来是自动化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用户近年来对监控系统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监控系统作为自动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也面临着挑战。利用组态软件设计HMI(人机接口,Human Machine Interface)监控系统时,一方面要能够对现场的信号进行采集,及时的显示给操作人员;另一方面,根据系统内置的脚本语言编写脚本应用程序,以便能够更好的配合PLC实现控制功能。

本课题以天津皆诚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1150mm六辊可逆轧机项目为依托,选用美国Wonderware 公司的组态软件Intouch作为监控系统的设计软件。在以往轧机项目的监控系统中,只是在工控机上显示一些过程数据,设备的状态以及简单的动画效果,这样对于组态软件这样的功能强大的自动化软件来说就显得大材小用[10,11,12]。本课题从深入的角度考虑,尽可能的挖掘组态软件的应用功能,一方面改进了画面设计的功能和画面布局,目的是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来使用监控系统;另一方面与数据库系统结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将生产与统计管理结合在一起。在通讯方面,本项目采用的是工业以太网结合光纤传输的通讯模式,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多模或者单模的光纤上传输,突破了电缆传输距离短的限制,使得以太网在保证高带宽传输的前提下,利用光纤介质实现远距离传输,并且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通讯的稳定性。同时,在对组态软件进行研究的同时,考虑到其本身的功能还是有很多不足,采用向Intouch嵌入ActiveX控件的方法来扩展其功能,弥补了组态软件在应用中的不足。

1-3-2组态软件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根据1150mm可逆轧机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用户提供的机列图,分析并设计了监控系统各个环节的监控界面。对系统的工艺流程,安全管理,报警记录,辅助设备的监控都做了相应的设计。结合Access数据库和脚本语言构建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存储和产量统计报表的查询,编辑和打印的功能。同时,针对组态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提出基于COM组件技术实现对组态软件的功能扩展,设计了统计查询模块和卷径计算模块。这样的设计方法大大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并且所设计的控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13,14,15]。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论述了该套可逆轧机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整体的系统设计。

(2)分析了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布局,针对各个环节的控制要求设计了监控画面,并且结合Access数据库系统和Intouch自带的脚本语言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和查询以及4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英文切换系统,自行编写了相应的脚本应用程序。

(3)介绍了Intouch和PLC如何利用第三方I/O Server服务器实现通讯的方法,如何通过ODBC 技术实现组态软件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4)以组态软件Intouch为二次开发平台,基于COM组件技术,利用可视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6.0开发了具有统计查询功能和计算功能的ActiveX控件,并嵌入到Intouch中,弥补了其在应用中的不足。

(5)分析了所设计的监控系统实际的运行效果,验证了所设计的组件性能。

§1-4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组态软件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工业以太网结合光纤通讯技术在工厂网络化管理中的应用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据此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结合天津皆诚1150mm可逆轧机项目的要求,提出了课题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5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6

第二章1150mm可逆轧机系统的工艺流程及整体设计

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生产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性能完善,精度高的

带钢产品,用户采用了六辊可逆轧机代替普通的四辊可逆轧机来进行生产。自动化系统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西门子公司的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S7-400系列产品进行设计,结合现场总线技术、工业以太网和光纤通讯技术设计监控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共同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实时监控以及数据的存储和调用。

§2-11150mm可逆轧机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参数

2-1-11150mm可逆轧机系统的工艺流程

可逆轧机的轧制过程是指通过主轧机和左右卷取机以及开卷机的相互配合,辅以液压系统的压下控制,使板带材在轧制平台上进行多道次的压下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厚度和质量的带钢产品的过程[16,17]。六辊可逆轧机主要用于生产0.15mm至0.3mm厚的带钢产品,轧机设备生产的产品板型效果良好。六辊轧机中间辊可以轴向移动,这样的设计消除了四辊轧机在工作辊和支撑辊之间对板形有害的接触区。中间辊移动量和弯辊力的完美配合,可以实现轧机的横向刚度无限大,轧辊辊型不受轧制力变化的影响,从而可以保证带材有良好的板形。工作辊采用平辊,降低了磨辊工序加工时的难度,对磨床的设备要求也相应降低。这些改动都对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有积极的作用。六辊可逆轧机目前可以轧制高精度的薄带钢,并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品率,六辊可逆轧机的整体系统

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2.1可逆轧机系统示意图

Fig2.1The diagram of reversing rolling mill

本套六辊可逆轧机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开卷机、左右卷取机、主轧机、测速辊、夹送矫直机、测厚仪、上卷小车、卸卷小车、换辊小车、助卷器、润滑站、AGC液压站等。

冷轧是热轧的后一道加工工序,热轧带钢需要经过酸洗后去除表面的锈层方能进入冷轧的轧制。天车工开启天车吊装带钢放置到开卷机操作侧的固定鞍座上,点动上卷小车,前进至固定鞍座的下方,点动上升让小车托起钢卷并通过调整使带钢的内孔和开卷机的轴心位置对正,接下来点动卷筒涨按钮使开卷机卷筒完全撑起钢卷,随后上卷小车退下。抬起伸缩导板与带钢头部对准,同时闭合开卷机的外部活动支撑,以设定好的点动速度完成穿带过程,使带材能沿着伸缩导板经过矫直机,前测速辊,主轧机,后测速辊,卷取机,钳口定位后固定在卷取机上,此时启动卷取机卷曲带材。穿带过程结束后,机组开始按设定斜率升速至轧制速度开始正常的轧制过程,当带材剩下3~4圈时,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机组按设定的斜率减速,保证带尾进入主轧机前机组停止轧制。下一道次和第一道次轧制流程相似,只是方向相反。可逆轧机的这种轧制方式最终都是在偶道次时结束轧制,并且不是连续的轧制,每个道次结束后操作工都需要手动控制一些操作。所以轧制速度慢,主要适用于小型的轧制线。

2-1-21150mm可逆轧机控制对象及设备参数

2-1-2-1主轧机(两台串联)

(1)电机:Z800-21600kW/660V/2588A N=440/1000rpm励磁:24A/315V

(2)电控装置及设备参数

全数字电控装置3600A/±660V

电枢模块SPDMY3K6RKF(3600A/±660V)备注

励磁模块SPAM035U1D(35A/315V)备注

通讯卡SPPB1/SWF备注

操作器SPDI1备注

断路器ME-4000A/660V备注

励磁进线电抗器L02-35备注

操作继电含各类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显示及指示备注

2-1-2-2左、右卷取机(两台串联)

(1)电机:Z560-3BP6180kW/660V/1011A N=400/1200rpm励磁:22.8A/315V

(2)电控装置及设备参数

全数字电控装置1500A/±660V

电枢模块SPDMY1K5RGF(1500A/±660V)备注

励磁模块SPAM035U1D(35A/315V)备注

通讯卡SPPB1/SWF备注

断路器ME-2500A/660V备注

进线电抗器BZ1.748.178(1250A)备注

励磁进线电抗器L02-35备注

操作继电含各类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显示及指示备注

2-1-2-3开卷机

(1)电机:Z450-3B300kW/660V/505A N=400/1200rpm励磁:23.8A/315V

(2)电控装置及设备参数

全数字电控装置850A/±660V

电枢模块SPDM850RKF-G(850A/±660V)备注

励磁模块SPAM035U1D(35A/315V)备注

通讯卡SPPB1/SWF备注

接触器CJ20-630备注

进线电抗器BZ1.748.143(630A)备注

励磁进线电抗器L02-35备注

操作继电含各类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显示及指示备注

2-1-2-4PLC及系统继电柜

(1)PLC柜

S7-400

CPU6ES7416-2XK04-OABO1

电源模块6ES7407-OKA01-OABO1

7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8数字量输入模块6ES7421-1BL01-OAAO2数字量输出模块6ES7422-1BL01-OAAO3高速计数模块6ES7450-1AP00-OABO4模拟量输入模块1模拟量输出模块1 DP网卡1以太网卡备注液压24V电源SIEMENS-40备注控制24V电源SIEMENS-20备注操作继电各类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显示及指示备注通讯电缆备注通讯插头备注

(2)继电柜

PLC控制(ET200)6ES7153-1AA03-OXBO1

数字量输入模块6ES7321-1BH02-OABO6

数字量输出模块6ES7322-1BH01-OABO2

AGC站控制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及指示备注

普液站控制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及指示备注

弯辊站控制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及指示备注

工艺润滑站控制空气开关、及指示备注

油气润滑站控制空气开关、及指示备注

稀油站控制空气开关、及指示备注2-1-2-5操作台箱

(1)轧制操作台

PLC控制(ET200)6ES7153-1AA03-OXBO1

数字量输入模块6ES7321-1BH02-OAAO3

数字量输出模块6ES7322-1BH01-OAAO1

工控机PⅣ-1G1

显示器19”液晶显示器1

组态软件Intouch备注

操作继电空气开关、接触器、继电器、按钮及指示备注(2)开卷机操作台

操作继电空气开关、接触器、按钮及指示备注(3)主机旁操作箱2台

PLC控制(ET200)6ES7153-1AA03-OXBO1

数字量输入模块6ES7321-1BH02-OAAO4

操作继电6ES7322-1BH01-OAAO备注(4)控制室计算机

工控机PⅣ-1G1

显示器:19”液晶显示器1

组态软件Intouch1

以太网交换机STAR-S1816+10/100Mbps1

以太网卡DFE-530TX10/100Mbps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2-21150mm 可逆轧机监控系统开发方案

2-2-1监控系统的组网结构

本项目采用组态灵活,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 来开发专门用于可逆冷轧机生产的监控系统,其体系结构是分布式的,整个系统分为现场设备级,控制级和监控级三层,层次结构清晰,任务分工明确,具有维护而和扩充方便,运行稳定可靠的特点。

控制层独立完成所有的控制任务,保护和检测等功能,是直接作用于现场设备的控制单元。在通讯上采用现场总线技术,采集现场设备信息,通过工业以太网传送给上位机实时监控,上位机完成数据的接收以及再处理任务[18,19,20]

图2.2光纤收发器应用示意图

Fig 2.2Fiber optic transceiver schematic diagram

现场局域网按照所执行的任务进行划分。主操作台和电控室的工控机通过以太网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输出接光纤转换器,在电控室的PLC 采用同样的结构来设计。电控室的操作员及其他网络上的工作站只能与主操作台的工控机进行数据通讯,不能直接控制现场轧制设备的运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系统能够安全运行。未来还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办公网进行连接实现办公网内的远程监视。2-2-2网络系统方案的详细配置

监控系统的网络主要分为两层网络,核心网络和边缘接入网络,采用的星型拓扑结构。核心网络位于中央主控室,负责与现场控制设备和网络内的其他工作站进行连接,对上还可以连接到办公网。边缘接入网是指接入中央主控制的其他网络接入点。根据对高速网络技术及局域网的应用需求,采用千兆及百兆位以太网技术作为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技术。

1、计算机中心。由于中央主控室的信息传输量大,并且要求能支持其他工作站的数据访问,所以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设备。交换机选型对网络的整体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选用机架式快速以太网交换机锐捷STAR-S1816+作为整个网络的核心交换机。该交换机传输速率为10/100Mbps,接口类型为10M/100M 自适应RJ-45,背板带宽3.2Gbps,16个接口,采用IEEE 802.3-2000以太网网

络标准,提供全双工的传输模式。

图2.3光纤收发器连接示意图

Fig 2.3Fiber optic transceiver connection schematic diagram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2、边缘接入节点交换机。电控室设备以及其他的工作站分别设置WS-C2960-24TT或WS-C2950-24交换机,每台交换机提供1个百兆端口,通过光线收发器分别上连中心交换机STAR-S1816+。

3、系统硬件配置。本项目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设备采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的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S7-400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的是模块化的设计模式,每个模块都具有不同的控制功能和控制性能,设计时可以灵活的自由选择。相对于中小型的PLC产品,S7-400系列PLC的运行速度相对较快,运行复杂的程序不会出现死机的情况[7]。1150mm可逆轧机轧机采用的CPU型号为CPU416-2DP,此型号的CPU具有较高的性能,运算速度快。PLC的硬件网络组态结构中,两条PROFIBUS-DP总线实现PLC与ET200从站和传动设备之间的通讯。电源选用的是PS407(10A),位置固定在1#插槽,CPU的位置固定在3#插槽。在进行硬件配置时,系统为每个传动和从站分配了固定的地址。

2-2-31150mm可逆轧机自动化系统的通讯方式

2-2-3-1Intouch和PLC之间的通讯

工控机安装了Intouch组态软件,通过第三方服务器I/O Server与PLC进行数据通讯。在监控系统中,数据都是通过网络从PLC中或者其他应用软件中读取或者发送到外部去的,所以通讯十分的关键。Wonderware开发了一些能够使组态软件与控制器或者其它现场设备通讯的第三方服务器,这些服务器性能优越,应用也极为广泛。本项目采用DA Server实现上位机组态软件Intouch和西门子PLC的通讯。它实际上DA Server是在IO Server的基础之上开发的新版本,具有更高的性能,它是构建在ArchestrA?技术之上的新一代的高性能的服务器。通过配置DA Server,在Intouch中给变量分配访问名就能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发送[21,22,23]。

2-2-3-2Intouch和Access数据库之间的通讯

目前对数据库的访问方法有很多,包括ADO、DAO、ODBC等,其中最为方便有效的就是微软的ODBC 技术。本项目从实际应用的可靠性和方便可行的角度考虑,采用的是基于ODBC技术来访问Access 数据库。ODBC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数据访问的接口,是连接Intoch和数据库的桥梁。通过配置系统的ODBC数据源管理器就能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

2-2-4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

目前,工业生产领域的监控系统大多数都采用组态软件来设计。本项目主要是针对1150mm可逆轧机系统的监控要求来做设计工作。对于需要做条件限制才能动作的情况要清楚的在画面中显示条件的状态,以提示操作人员是否可以动作。对报警系统的设计主要做好故障的分类显示,在故障出现时能及时的提示。液压站作为液压动作设备的动力源,必须能够安全的运行,画面要能实时的监控各个泵站的状态。上位机画面主要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和监控,对采集上来的信息进行规制和整理。同时通过网络将现场各个部门的分布式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结合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24,25,26]。HMI系统的功能介绍:

(1)数据的输入和轧制流程的管理。在任何一个生产过程中,工艺流程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工艺参数的管理通常都是采用专门的数据库来进行存储和调用。操作工通过观察现场生产情况,随时可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修改并存储。但是参数是不能随便修改的,所以需要对修改参数的人员进行权限方面的限制。

(2)实时监控任务。特别是对某些起车条件的限制。对于特定的动作,只有当条件满足了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否则将出现严重后果。这时候实时的采集机组的状态才能供给操作人员参考。

10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统计查询功能。对于一般的情况,厂方人员可以雇佣专门的质量监督人员来进行产量的统计和记录,但是这样自动化水平就相对弱些。如果能够结合数据库自动对产量和质量进行统计,就显得

更加的便捷,管理者只要在办公室就能查看现场生产情况和实时数据。统计查询的工作主要是统计

钢卷的型号规格,宽度,厚度,成品率等,用户通过统计可以更好的控制和改善产品质量。

(4)自诊断和报警功能。Intouch具有高效的报警机制。报警系统的准确性决定着操作人员能否准

确的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的处理,从而更快的恢复生产。报警主要是传动报警,故障报警,以及

其他可能出现的问题报警。查看报警记录可以统计问题多发点,及时补救。

§2-3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六辊可逆轧机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阐述了轧机系统的相关工艺流程,主要控制对象及其设备参数以及自动化系统PLC的网络配置结构。分析了系统中组态软件Intouch

与PLC,测厚仪,Access数据库之间通讯方式的不同,最后概括了自动化监控系统所要实现的任务和功能,给监控系统整体设计打下了基础。

11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12

第三章1150mm 可逆轧机监控系统的设计

为了满足该项目对监控系统的要求,结合最终的用户需求,保证HMI 与PLC 系统做到合理的配合,系统安全运行,操作人员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实时的运行状态,掌握每个环节的报警信息并且方便进行各种操作[27,28]

,画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图3.1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Fig3.1Structur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1)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对于安全性有一定的要求。由于现场的工作人员众多,必须对能够进入监控系统对参数进行修改的人员进行限制。通过设置用户和权限可以保证只有某些操作人员能够对参数进行修改。登陆模块

图3.2登陆模块功能

Fig3.2Function of land on module

(2)工艺流程的设计。根据用户提供的机列图分析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元素,通过图形将其整体呈现在主画面中。主画面是监控画面中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正常生产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实时的监视主画面中数据的变化以及轧机运行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图3.3轧制模块功能

Fig3.3Function of milling

(3)对工艺参数,状态变量,故障诊断信息的实时采集和显示。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随时需要针对来料的不同和运行状态的变化进行工艺参数的在线调整。对于某些重要的系统故障,如传动故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障,通讯故障也需要实时的监控。如果出现问题,要能够及时的显示在报警记录中,以便准确的找出故障原因及时处理。

(4)中英文切换。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项目合作日益密切。设计中英文切换功能

可以更好的实现国内外的项目合作与交流,所以此功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图3.4中英文切换功能

Fig3.4Func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i shift

(5)带钢产量统计查询。为了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结合数据库和脚本语言设计了带钢产量统计报表,这样就省去了人工抄表的繁琐。数据库能自动根据条件脚本实现对工艺参数的存储,方便用户查询,为下一步的工作和生产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图3.5统计查询功能

Fig3.5Function of statistic and search

§3-1基于WindowMaker 设计器的监控画面的设计

3-1-1监控系统登陆方式的设计

图3.6监控系统登陆画面

Fig 3.6Picture of land on

登陆界面是监控系统的直接入口,画面中包含了“用户登陆”,“进入系统”,“配置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14

用户”,“退出系统”四个按钮。用户名和访问权限用来显示登陆用户的基本信息,国旗实现显示切换功能。在用户没有登陆之前,只有“用户登陆”按钮是可以被点击的,登陆系统之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配置用户来完成“变更用户”,“修改密码”,“退出登陆”,“退出系统”,“关机”操作。见图3.6监控系统登录画面。配置用户可以向系统增加登陆用户的数量。此功能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限激活,系统管理员通过添加操作增加用户,并为该用户设计登陆密码,授予该用户在此监控系统中的访问权限。访问权限最高为9999,最低为0。同样,如果想删除已有的用户,只需选中用户名点击删除操作。如不做任何修改,点击关闭窗口即可。

用户登录:动作脚本DIM LogonResult AS INTEGER;

LogonResult=PostLogonDialog();

进入系统:显示标题,菜单,主界面。失效性验证,$AccessLevel<9000(打开)。

退出系统:WWControl("InTouch -WindowViewer","close");

配置用户:设置用户,$ConfigureUsers,失效性验证,$AccessLevel ==9999(关闭)。

变更用户:DIM LogonResult AS INTEGER;

LogonResult =PostLogonDialog();

修改密码:$ChangePassword。

退出登录:DIM a AS DISCRETE ;

a =Logoff();

关机:StartApp "C:\WINNT\system32\Shutdown.exe -t";

WWControl("InTouch -WindowViewer","close");

3-1-2系统主监控界面的设计

用户成功登陆系统后进入轧制状态的主监控画面中,见图3.7

所示。

图3.7主监控画面的设计

Fig 3.7Design of the main monitoring picture

主监控画面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①轧制流程—以图形的方式形象的显示整个轧制工艺生产线的构成,动态的显示卷径的实际变化情

况以及轧制工艺进展程度。

②数据显示—包括开卷机,卷取机,主轧机的电流,张力,弯辊力以及实际辊缝,轧制力,压力差,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左右实际厚度等数据。

③轧制状态—通过颜色区分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绿色为正常工作,红色为停止工作或故障。④功能按键—画面底部是菜单栏,点击可实现画面之间的切换,便于查看其他工作状态。3-1-3

液压站界面的设计

本系统中的液压站主要有AGC 液压站,普通液压站,弯辊液压站,工艺润滑站,油气润滑站等。分别针对不同的工艺要求给液压系统提供动力。AGC 液压站的控制分为远程控制和本地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在液压控制箱上可以对两种控制状态进行选择。当选择本地控制时,AGC 液压站的启动和停止操作是需要在液压操作箱上来完成的;如果操作工选择了远程控制,就意味着可以在主控室或者电控室的HMI 工控机上点击启动和停止按钮来实现远程控制。当“远程控制”指示灯亮时,操作工可通过HMI 画面启动循环泵、1号泵或2号泵,被启动的泵的颜色变为绿色,需要停止时只需点击相应泵的停止按钮,液压站温度低时可以启动加热器来升温。

图3.8AGC 液压站画面设计

Fig 3.8Design of the AGC hydraulic station

3-1-4报警记录界面的设计

报警记录主要是为了在故障出现的时候及时的找出故障点的位置而设计的。内存报警记录会实时记录故障情况,一旦故障恢复或者用户确认故障之后就会清空界面。历史报警记录会记录所有的报警信息,不会自动清除,用户可以到历史报警记录中查询之前的故障情况。这样对于故障多发点就可以提前进行预防了[29,30,31]。

§3-2基于脚本语言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

3-2-1Access 数据库简介

Access 数据库是一种关系型的数据库,可以包含一个或者多个数据表。表又由二维的行和列组成,每一行称为一个记录,每一列称为一个字段,每一个字段名称即为一个属性,字段不能重复在表中出现。Access 数据库以文件的形式保存,文件的扩展名是MDB [11]。它的优点是软件体积小,便于携带,即可以跟随你的程序进行转移,而不用重新进行修改。由于属于小型数据库,所以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它的存储容量有限,运行速度没有大型数据库快,数据量越大,运行速度受到的影响也越大

[11]。总的来说,适合小企业或个人程序,以及不需要做大量数据

处理的场合。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16

表3.1数据库基本操作

Table3.1Basic operation of database

操作类型基本格式

查询记录select字段名from表名where条件

删除记录delete from表名where条件

添加记录insert into表名(字段1,字段2,字段3)values(字段1的值,字段2的值,字段3的值)

修改记录update表名set欲修改的字段名

1=该字段的新值,欲修改的字段名2=该字段的新值where条件

在使用数据库之前必须明确数据库要实现哪些功能。为了满足可逆轧机监控系统工艺过程数据

的存储要求,提高自动化水平,采用数据库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记录数据的方法来存储数据,利用脚本语言构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参数的自动存储功能。同时,考虑到国内外的项目合作越来越密切,为了便于双方技术的交流和沟通,基于数据库设计了中英文切换功能。

3-2-2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原理

Access数据库是微软Office2003自带的软件包,系统提供了3种建立数据表的方法。使用设计器创建表,使用向导创建表,通过输入数据创建表。向导提供给用户可能会用到的字段属性,用户通过选择属性即可组成想要的表格,缺点是如果系统没有提供给用户想要的表字段属性就会给设计过程带来麻烦。所以最好是用户手动的建立表,在这里我们使用设计器创建表。表有设计窗口和数据表窗口两种形式,设计窗口用来设计表中的字段和结构,数据表窗口用来显示表中的数据。设计表时需要在设计窗口中进行操作。

3-2-3工艺参数存储及统计查询系统的设计

(1)数据库表结构的设计

数据库中有三个数据表,他们分别为SD、SOS和TS,每个表中字段的含义如下表所示,需要存储的参数是根据工艺要求设定的。

表3.2统计数据库表结构

Table3.2Structure of statistic database

SD数据表SOS数据表TS数据表c1:钢卷代码c2:重量c3:轧制日期date:记录日期day:记录日期c4:带钢长度c5:钢种号c6:卷径s1:班组号c1:系统天数c7:开始时间c8:结束时间c9:道次号s2:宽度c2:开机时间c10:入口厚度c11:出口厚度c12:最高轧制速度s3:系统天数c3:停机时间c13:平均辊缝c14:轧制压力c15:入口张力s4:成品规格c4:换辊时间c16:出口张力c17:轧制时间c18:分卷号s5:成品重量

c19:宽度c20:辊缝差c21:压力差

c22:工作辊弯辊力c23:中间辊弯辊力c24:成材率

c25:缺陷位置c26:班组号

(2)轧制工艺参数存储流程图

工艺参数的存储是基于脚本执行的。分别通过设定SQLCMD1ING,SQLCMD2ING,SQLCMD3ING 条件为真时完成参数的存储。对数据库操作时,需要设定SQLBUSY=1,这样避免同时对数据库

组态软件的发展历史

1.3组态软件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1.3.1组态软件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组态英文是“Configuration”,是用“应用软件”中提供的工具、方法、完成工程中某一具体任务的过程。组态软件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是面向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e Acquisition,SCADA)的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能以灵活多样的组态方式(而不是编程方式)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界面和简捷的使用方法,其预设置的各种软件模块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和完成监控层的各项功能,并能同时支持各种硬件厂家的计算机和I/O产品,与高可靠的工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结合,可向控制层和管理层提供软、硬件的全部接口,进行系统集成。 在“组态”概念出现之前,是通过编写程序(如使用BASIC、C、FORTRAN 等)来实现某一任务的,编写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容易犯错误,不能保证工期。组态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组态”的概念是伴随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的应用产生的,如DCS组态,PLC 梯形图组态。在其他行业也有组态的概念,如AutoCAD,Photoshop,办公软件(powerpoint)都存在相似的操作,即用软件提供的工具来形成自己的作品,并以数据文件保存作品,而不是执行程序。组态形成的数据只有其制造工具或其他专用工具才一能识别。由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和技术的逐渐成熟,如何利用PC进行工业监控,成为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市场的发展使很多DSC和PLC 厂家主动公开通信协议,向“PC”监控完全开放,这不仅降低了监控成本,也使市场空间得以扩大,智能仪器、嵌入式系统和现场总线的出现,更使组态软件成为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灵魂。 1.3.2组态软件的功能特点 (l)功能多样。组态软件提供工业标准数学模型库和控制功能库,组态模式灵活,能满足用户所需的测控要求。对测控信息的历史记录进行存储、显示、计算、分析、打印,界面操作灵活方便,具有双重安全体系,数据处理安全可靠。 (2)丰富的画面显示组态功能。提供给用户丰富方便的常用编辑工具和作图工具,提供工业设备图符、仪表图符,还提供趋势图、历史曲线、组数据分析图等:提供十分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包括Windows风格的窗口、弹出菜单、按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及应用

实验一组态软件的应用特点及项目的创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CC的特点。 2、熟悉和掌握项目管理器的结构。 3、掌握项目项目创建的步骤。 二、组态软件的介绍 WinCC是进行廉价和快速组态的HMI系统,从其他方面看,它是可以无限延伸的系统平台。WinCC的模块性和灵活性为规划和执行自动化任务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从组态的角度上来看,在WinCC中有三种解决方案:①使用标准WinCC资源的组态;②利用WinCC通过DDE、OLE、ODBC和ActiveX使用现有的Windows应用程序;③开发嵌入WinCC 中的用户自己的应用程序(用Visual C++或Visual Basic 语言)。 WinCC是基于Microsoft的32位操作系统(Windows NT4.0,Windows 2000和Windows 2000 XP)。该操作系统是PC平台上的标准操作系统。 WinCC为过程数据的可视化、报表、采集和归档以及为用户自由定义的应用程序的协调集成提供了系统模块。此外,用户还可以合并自己的模块。 WinCC的特点如下: 1.WinCC的开放性 WinCC对用户所添加的任何形式的扩充是绝对开放的。该绝对开放性是通过WinCC的模块结构及其强大的编程接口来获得。 2.将应用软件集成到WinCC中 WinCC提供了一些方法将其他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块统一地集成到用于过程控制的用户界面中。OLE应用程序窗口和OLE自定义控件(32位OCX 对象)或ActiveX控件可以集成到WinCC应用软件中,就好像是真正的WinCC对象一样。 3.WinCC中的数据管理 WinCC中的默认数据库Sybase SQL Anywhere从属于WinCC,该数据库用于存储(事务处理保护)所有面向列表的组态数据(例如变量列表和消息文本),以及当前过程数据(例如消息、测量值和用户数据记录)。该数据库具有服务器的功能,WinCC 可以通过ODBC或作为客户通过开放型编程接口(C-API)来访问数据库,也可以将同样的权限授予其他程序。因此,不管应用程序是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还是在联网的工作站上运行,Windows中的应用程序均可访问WinCC数据库的数据资源,在数据库查询语言SQL和相关连接的工具(例如ODBC驱动程序)的帮助下,其他客户端程序(例如UNIX数据库,Oracle、Informix、Ingres等)也可以访问WinCC数据库的数据资源。 4.在项目开始之前规定组态分类在项目开始之前,组态规定分为:WinCC项目的名称,变量的名称,WinCC画面的名称,创建脚本和动作的规则,组态规则(共同标准、库函数、按组工作),归档项目和方法。 运行项目的规定:这些规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用领域(例如冶金、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等)。规定有:用户界面(画面安排、字体和字体大小、运行语言、对象显示等);控制概念(画面体系、控制原理、用户权限、有效键操作等);用于消息、限制值、状态、文本等的颜色;通信模式(连接类型、更新的周期和类型等);数量表(报警、归档值、趋势、客户端程序等的数目);消息和归档的方法。 三、项目管理器 1.启动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大纲

《工业组态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编号:40022570 英文名称:Industry Configuration Software 适用专业:工业电气自动化…… 责任教学单位:电子工程系自动化教研室 总学时:48 学分:3 考核形式:考查 课程类别:专业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 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监控组态软件地位、作用、产生与发展趋势。以我国优秀的组态软件“组态王”作为具体示例,系统地讲述组态软件的系统结构、原理、功能及技术指标。着重就自动化工程中普遍遇到的要求,介绍如何利用监控组态软件的标准功能模块进行定制实现,满足工程上的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与具体要求: 1.了解常用的工业组态软件及发展趋势 2.掌握组态王工程管理器的应用 3.掌握组态王工程浏览器的基本功能 4,掌握生产现场静态画面的制作 5.掌握建立动态数据库 6.掌握数据库变量与现场画面的动画连接7.掌握建立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 8.掌握建立实时数据报表和历史数据报表9.掌握建立实时数据曲线和历史数据曲线10.熟悉各种内部控件与外部控件的使用,11.掌握使用ODBC建立与外部数据库的连接12.掌握使用DDE通信建立与Excel的连接13.掌握使用OPC通信建立与外部设备的连接14.熟悉报警窗口制作使用, 15.掌握组态王的网络控制功能 16.了解系统安全性维护与安全措施。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之一,这门课程基础是:计算机控制技术、过程控制仪表、可编程控制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SQLSEVER 数据库应用技术。 实践教学内容和要求 实验一生产现场的静态画面制作 实验目的: 1学习工具箱几何工具的使用 2学习工具箱内部控件的使用 3学习工具箱通用控件的使用 4 组态王图库的使用 实验内容和要求: 建立一个化工配方车间,用两种化学原料配比制作出成品,要求使用图库中的容器、管道和阀门,使用工具箱中的文本输入工具制作标题和各个器件的注释。 使用的设备和仪器: 586或兼容机一台 实验二建立数据词典 实验目的: 1熟悉变量定义三个属性页中的参数含义 2 掌握组态王变量的数据类型 3 掌握各物理量的定标方法

MCGS工控组态软件使用说明书

MCGS工控组态软件使用说明书 一、概述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业自动化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组建优质高效的监控系统,并且通过采用远程监控及诊断、双机热备等先进技术,使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在这方面,MCGS工控组态软件将为您提供强有力的软件支持。 MCGS工控组态软件是一套32位工控组态软件,可稳定运行于Windows95/98/NT操作系统,集动画显示、流程控制、数据采集、设备控制与输出、网络数据传输、双机热备、工程报表、数据与曲线等诸多强大功能于一身,并支持国内外众多数据采集与输出设备。 二、软件组成 (一)按使用环境分,MCGS组态软件由“MCGS组态环境”和“MCGS运行环境”两个系统组成。两部分互相独立,又紧密相关,分述如下: 1.MCGS组态环境: 该环境是生成用户应用系统的工作环境,用户在MCGS组态环境中完成动画设计、设备连接、编写控制流程、编制工程打印报表等全部组态工作后,生成扩展名为.mcg的工程文件,又称为组态结果数据库,其与MCGS 运行环境一起,构成了用户应用系统,统称为“工程”。 2.MCGS运行环境: 该环境是用户应用系统的运行环境,在运行环境中完成对工程的控制工作。 (二)按组成要素分,MCGS工程由主控窗口、设备窗口、用户窗口、实时数据库和运行策略五部分构成: 1.主控窗口: 是工程的主窗口或主框架。在主控窗口中可以放置一个设备窗口和多个用户窗口,负责调度和管理这些窗口的打开或关闭。主要的组态操作包括:定义工程的名称,编制工程菜单,设计封面图形,确定自动启动的窗口,设定动画刷新周期,指定数据库存盘文件名称及存盘时间等。 2.设备窗口: 是连接和驱动外部设备的工作环境。在本窗口内配置数据采集与控制输出设备,注册设备驱动程序,定义连接与驱动设备用的数据变量。 3.用户窗口: 本窗口主要用于设置工程中人机交互的界面,诸如:生成各种动画显示画面、报警输出、

国内一流的King SCADA 工控组态软件(可当测试)

国内一流的Kingscada3.1 工控组态软件: ?适用于所有工业领域,支持中、英、日等多种语言。 ?用户组和用户由服务器的性能决定,无上限限制 ?最多支持32000*32000象素的图形显示,包括平移、缩放等,可实现无失真无级缩放 ?历史数据吞吐量最快2万/秒 ?图形设计器支持模型技术及逼真的图库,完全可以在线改变组态数据 ?一个服务器最多为128个与之相连的客户机提供过程数据、归档数据、消息、画面和报表 ?最多可部署128个服务器,客户机只需最小的授权 ?可并行运行两个相连的服务器,当两个服务器中的一个出现故障时,第二个服务器承担整个系统的控制任务 ?使用Web服务器软件,能通过互联网、内部网或局域网远程监测和监控自动化系统,并最多可联接128个客户机同时进行远程操作和监视 Kingscada3.1 组态工业控制软件的特色: (1).Kingscada3.1 拥有集成的开发环境 ◆最大程度的便利了工程项目管理 ◆IDE platform同时可开发多个工程,并进行资源共享 (2).功能模块化,独立的数据采集 ◆在线/离线编辑 ◆提供与最流行的硬件通讯的驱动程序 ◆高效采集 ◆可靠性性能监视 (3).可视化图形开发环境 ◆便利的开发工具 ◆面向对象的开发模式 ◆丰富的图素对象 ◆各种配置面板

(4).创新提出模型概念 ◆构建模型,无限复用 ◆传播特性,提高开发效率 ◆统一标准,积累企业财富 (5).故障诊断,展现数据状态于图形 ◆诊断故障类型包括: ●配置错误(Configuration) ●通讯错误(Communication) ●坏数据(BadData)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研究与二次开发

河北工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研究与二次开发 姓名:姜丽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安连祥 2010-12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的研究与二次开发 摘要 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组态软件作为自动化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发展壮大,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组态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现场过程数据,管理和显示工业生产流程的专用软件,它是计算机技术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延伸。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生产系统的控制要求也更加多样化,组态软件应运而生并且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工业控制软件而被广大工程设计人员所采用。 美国Wonderware公司是世界上最早推出人机界面自动化软件的开发商。该公司的组态软件Intouch是最早进驻中国市场的监控软件之一,二十几年来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用户一致的好评。鉴于此,本文以天津皆诚冷轧薄板有限公司的1150mm可逆轧机项目为依托,研究组态软件Intouch在该项目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同时,为了弥补该组态软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以Intouch为二次开发平台,利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6.0,基于组件技术实现对其功能的扩展。 本文论述了1150mm可逆轧机控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分析了监控系统的整体设计结构,针对各个环节的控制要求设计了监控界面,并且结合Access数据库和Intouch自带的脚本语言设计了中英文切换功能,实现了对工艺参数的存储和产量统计查询,编写了相应的脚本应用程序。在通讯方面,通过配置I/O Server服务器实现了与PLC的实时通讯,配置ODBC数据源管理器实现了对Access数据库的访问。同时,以组态软件Intouch为二次开发平台,基于COM组件技术,利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VB6.0开发了具有统计查询功能和计算功能的ActiveX控件,并嵌入Intouch中,弥补了其在应用中的不足。 实践证明,所设计的监控系统能够在线监控现场生产过程,实时的与PLC和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设计开发的ActiveX控件能够在Intouch中正常运行,实现与PLC的通讯,应用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组态软件,Intouch,监控系统,脚本语言,ActiveX i

工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

工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 本文介绍了工控组态软件的基本组成和特点,并结合一个工程实际详细阐述了如 何利用组态软件构建一个监控系统。 1、引言 组态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Configuration,“组态软件”作为一个专业术语,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组态软件的内涵上说组态软件是指在软 件领域内,操作人员根据应用对象及控制任务的要求,配置(包括对象的定义、 制作和编辑,对象状态特征属性参数的设定等)用户应用软件的过程,也就是把 组态软件视为“应用程序生成器”。从应用角度讲组态软件是完成系统硬件与软 件沟通、建立现场与监控层沟通的人机界面的软件平台,它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 限于工业自动化领域。而工业控制领域是组态软件应用的重要阵地,伴随着集散 型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的出现组态软件已引入工业控 制系统。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存在着两大类可变因素:一是操作人员需求的变 化;二是被控对象状态的变化及被控对象所用硬件的变化。而组态软件正是在保 持软件平台执行代码不变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软件配置信息(包括图形文件、硬件 配置文件、实时数据库等),适应两大不同系统对两大因素的要求,构建新的监 控系统的平台软件。以这种方式构建系统既提高了系统的成套速度,又保证了系 统软件的成熟性和可靠性,使用起来方便灵活,而且便于修改和维护。 图1

2、工控组态软件的组成及特点 2.1 工控组态软件的组成 无论是美国Wonderware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工控组态软件Intouch还是现在的各类组态软件,从总体结构上看一般都是由系统开发环境(或称组态环境)与系统运行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系统开发环境是自动化工程设计师为实施其控制方案,在组态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应用程序的系统生成工作所必须依赖的工作环境,通过建立一系列用户数据文件,生成最终的图形目标应用系统,供系统运行环境运行时使用。系统运行环境是将目标应用程序装入计算机内存并投入实时运行时使用的,是直接针对现场操作使用的。系统开发环境和系统运行环境之间的联系纽带是实时数据库,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2.2 Rsview32组态软件的特点 Rockwell RSView32工控组态软件是美国Rockwell公司生产的标准PC平台上的一种组态软件,它是以MFC(微软基础类库)、COM(组件对象模型)技术为基础的运行于Microsoft Windows9X/Windows NT环境下的HMI(人机接口)软件包。它的主要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组态软件完善,功能多样

浅谈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浅谈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摘要:组态的概念是伴随着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 的出现才开始被广大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由于每一套DCS 都是比较通用的控制系统, 可以应用到很多的领域中, 为了使用户在不需要编代码程序的情况下便可生成适合自己需求的应用系统, 每个DCS厂商在DCS中都预装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而其中的应用软件, 实际上就是组态软件, 但一直没有人给出明确的定义, 只是将使用这种应用软件设计生成目标应用系统的过程称为组态(Config) 或做组态。 关键词:组态软件工业控制应用 一、组态简介 组态的概念最早来自英文Configuration,含义是使用软件工具对计算机及软件的各种资源进行配置, 达到让计算机或软件按照预先设置自动执行特定任务、满足使用者要求的目的。监控组态软件是面向监控与数据采集(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Acquisition简称SCADA) 的软件平台工具, 具有丰富的设置项目, 使用方式灵活, 功能强大。监控组态软件最早出现时,HMI(HumanMachine Interface)或MMI(Man Machine Interface)是其主要内涵, 即主要解决人机图形界面问题。随着它的快速发展, 实时数据库、实时控制、SCADA、通讯及联网、开放数据接口、对I/ O 设备的广泛支持已经成为它的主要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 监控组态软件将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 监控组态软件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起来的。60年代虽然计算机开始涉足工业过程控制,但由于计算机技术人员缺乏工厂仪表和工业过程的知识,导致计算机工业过程系统在各行业的推广速度比较缓慢。70年代初期,微处理器的出现,促进了计算机控制走向成熟。首先,微处理器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的硬件成本,缩小了计算机体积,很多从事控制仪表和原来一直就从事工业控制计算机的公司先后推出了新型控制系统。这一历史时期较有代表性的就是1975年美国Honeywell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DCSTDC- 2000。随后的20 年间, DCS及其计算机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时的DCS 已具有较丰富的软件,包括计算机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组态软件、控制软件、操作站软件、其它辅助软件( 如通讯软件)等。这一阶段虽然DCS技术、市场发展迅速,但软件仍是专用和封闭的。除了在功能上不断加强外,软件成本一直居高

组态软件技术及应用

1.1 工控组态软件 1.1.1 工控组态软件简介 1.1.2 数据采集的方式 1.1.3 脚本的功能 1.1.4 组态软件的开放性 1.1.5 组态环境的可扩展性 1.1.6 对Internet的支持程度 1.1.7 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 1.2 MCGS组态软件概述 1.2.1 MCGS通用组态软件的特点 1.2.2 MCGS组态软件构成 1.2.3 通用版MCGS组态软件的安装 1.3 基于MCGS的某大型仪器自动老化台测试系统 1.3.1 系统工艺流程和控制要求 1.3.2 基于MCGS设计的测试系统的功能及效果 习题1 第2章实时数据库 2.1 创建实时数据库 2.1.1 数据对象的分类 2.1.2 数据对象的建立 2.1.3 组对象的建立 2.1.4 内部数据对象的调用 2.1.5 供暖锅炉系统实时数据库的创建 2.2 数据对象存盘属性设置 2.2.1 数据对象存盘属性 2.2.2 数据对象定时存盘 2.2.3 数据对象按变化量存盘 2.2.4 数据对象存盘函数的调用 2.2.5 供暖锅炉系统数据对象存盘属性设置 2.3 数据对象报警属性设置 2.3.1 数据对象报警属性 2.3.2 数据对象报警值存盘 2.3.3 数据对象报警值修改 2.3.4 数据对象报警值应答 2.3.5 供暖锅炉系统数据对象报警属性的设置 2.4 数据对象的浏览、查询和修改 2.4.1 数据对象的浏览 2.4.2 数据对象的查询 2.4.3 数据对象的替换 习题2

3.1 用户窗口 3.1.1 用户窗口的分类、属性与方法 3.1.2 建立标准用户窗口 3.1.3 标准用户窗口属性设置 3.1.4 子窗口 3.1.5 模态窗口 3.1.6 用户窗口设计举例 3.2 创建图形对象 3.2.1 图形构件的建立 3.2.2 标签构件的属性及其动画连接形式 3.2.3 标准按钮的属性及应用 3.2.4 输入框的属性及在数据显示、设定中的应用 3.2.5 流动块构件属性及在流体动画中的应用 3.2.6 自由表格和历史表格的使用方法 3.2.7 报警显示构件的使用 3.2.8 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的使用方法 3.2.9 仪表盘元件的调入及使用方法 3.2.10 其他图形构件简介 3.3 多个图形对象的排列方法 3.3.1 多个图形对象的组合、分解 3.3.2 多个图形对象的对齐和旋转方法 3.3.3 多个图形对象的叠加用法 3.3.4 图形构件的锁定、固化和激活方法 习题3 第4章运行策略组态 4.1 脚本程序 4.1.1 脚本程序语言概述 4.1.2 PID算法 4.1.3 用脚本语言实现顺序控制 4.2 运行策略 4.2.1 运行策略的分类与建立 4.2.2 用启动策略实现系统初始化 4.2.3 用循环策略中实现设备的定时运行 4.2.4 用报警策略实现报警数据存盘 4.2.5 用用户策略实现存盘数据浏览 4.2.6 用退出策略实现数据对象初始值的设定 4.2.7 其他策略简介 4.3 内部函数简介 习题4 第5章设备窗口组态

组态型工控机(工业电脑)、上位机组态软件

组态型工控机(嵌入式工业电脑)、上位机组态软件 ——“高性价比”、“高清”、“高品质”、“高速”、“超低功耗”、“大分辨率”

组态型工控机(嵌入式工业电脑)-驱动液晶显示器或者电视机、触摸屏! 人机界面组态软件制作好操作与监控画面,下载到控制板,通过串口与用户单片机或PLC 进行通信,完成在显示器或者电视机上绘图与监控数据的所有操作。 1、可以输出640X480,800X600,1024X768,1280X1024,1366X768,1440X900等分辨率。 2、支持各种单片机、多种PLC通信,支持USB鼠标、USB键盘、SD卡小硬盘,它就是 一台电脑主机,一台工控机(组态型工控机)。 3、全数字化设计,无操作系统,省去操作系统崩溃的担忧,开机无需等待,通电即进入操 作界面,显示稳定可靠,抗强电磁干扰,超低功耗,高性价比,刷新速度快,支持大分辨率显示器。 4、使用组态软件开发监控操作画面,完善的控件设计,可以让开发者做到"所见即所得"、 "0"代码快速生成超炫图形界面设计,如"制作PPT"一样简单、容易、快速!大大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更可以满足客户在人机界面的个性化需求! 有了VGA控制板/组态型工控机,您只需一个普通51单片机就可以作出丰富的人机界面,真正实现了用单片机“小牛推大车”。单片机或PLC就可以驱动8寸至52寸等大尺寸高档液晶显示器或者电视机。 上位机组态软件HMIMaker---专为组态型工控机(工业电脑)开发的的界面编辑设计软件!具有绘图、按钮、位开关、字符控件、数据监控、实时曲线、动态图片、用户与密码设 置等功能,完善的界面设计控件。通讯协议为自定义协议,使用简单,灵活,方便。只需用单机机或PLC通过串口简单发送指令,您的显示部分就一切轻松搞定! "所见即所得"、"0"代码!快速生成超炫图形界面设计,如"制作PPT"一样容易、快速!支持离线和在 线模拟,快速验证您的设计效果,方便设计和调试,大大减轻软件开发人员在人机界面开发的负担和提高开发效率,专心于专业产品的开发,避免重复性劳动。为您大大地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