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一、文本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主要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安排三组相关诗歌与这首词的不同词句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写词的背景及苏轼的经历,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认识这首词的内涵及其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苏词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这首词的主题及精神。

2、结合背景材料,了解这首词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苏轼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我们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应当已经对苏轼这位大文人有了一定了解,在这里,我引用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其名著《美的历程》中对他的评价:“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请大家注意,不是“之一”,而是“最”,这个评价言过其实

吗?

生:没有

师:的确,人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李白、杜甫。但李泽厚先生又接着指出:“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

杜要逊色一筹,……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算多。”这个评价同样也是恰当的,苏轼的词现存三百首左右,这个数量与李杜是无法相比的。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文学成就不如上述几位,但人们对他的喜爱又超过了李杜,可见他的身上必定有独特的魅力。那么,苏轼这种魅力何在?我们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来感受。

2、初读,正音。(学生朗读序并词,老师归纳出读错的词)

师:从词的平仄来说,此处当读“高处不胜(shēng)寒”,平声,意思是“禁不住”。

3、细读,探情。

(1)比较阅读1:

“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这首词可谓千古写中秋的名篇,此后再写中秋,光芒皆被其掩盖。诗的前两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大家知道这两句词化自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在宋人的诗词中很常见,他们称为“偷胎换骨”“点铁成金”。不过,是否点出“金”,还要看个人。苏轼的化用就非常高明,这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可知道李白诗句就少多了。这是因为他并非机械地照抄,而是进行了加工。比较一下两组诗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苏轼在词中突出了一个形象,一个动作。

什么形象?在开头就出现了。

生:明月。

师:“青天”“明月”,表现了什么样的环境?

再提示一下:李白的诗也是化自一首唐诗中的名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的问题就化自“江畔何年初见月”这一句。“孤月轮”并非说月亮孤独,而是指此刻天空似乎只剩下一轮明月,浮云、星星都消失了。为什么?

生:因为月光太亮了。

师:“江天一色”,什么颜色?

生:银白色。

师:这两句诗在苏轼的词中就化成了一个形象,什么形象?

生:明月。

师:在《湖心亭看雪》中,张岱同样也塑造了一个全白的世界,如何写的?

生:“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师:作者如何描写西湖?

生:“湖上影子了,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师:原本不大的西湖,此时成了什么样子?

生:一个广阔的世界。

师:在这首词中,苏轼也许也身处一个小小的院落,但他以“明月”“青天”印照,同样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生:广阔。

师:在如此广阔的世界中,个人自然就显得如何?

生:渺小

师:苏轼在诗中还突出了一个动作?

生:把酒。

师:与李白诗句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己朗诵两句诗,先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再读“把酒问青天”“我今停杯一问之”,注意突出诗句中的动作)师:区别在哪里?

生:气势上有差异,苏轼的诗明显更加豪迈奔放。

师:作为渺小的个人,向如此广阔的世界发出疑问,去探寻宇宙最根本的隐秘,大家从中读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生:探索精神

(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注重突出词语,把握好快慢节奏)

(2)描绘天上的世界

师:既然青天可以相邀共饮,那么必然也有一个世界。在他的笔下,这个世界什么样?请大家自己小声读读下面的诗句,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这个世界。(学生自读诗句)提示一下:这个世界与人间一

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何处看出?

生:“今夕是何年?”

师:今夕不是“丙辰”年吗?

生:天上的时间与人间不一样。

师:非常好,可见天上的世界也不同于人间。这个世界什么样?

生:美仑美奂。

师:从何处看出?

生:“琼楼玉宇”

师:很好,还有呢?

提示一下:如此美好的世界,苏轼“归去”了吗?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高处不胜寒”

师:可见这个世界不仅美丽,还有什么特点?

生:寒冷

师:苏轼在这里化用了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明皇所见的月亮是“玉城嵯峨,如万顷琉璃之田”。“嵯峨”,高大,“万顷琉璃”,何等的眩目多彩,但苏轼却在这里加上了“寒冷”的情感。中秋正值盛夏,为何诗人会感到寒冷?

生:这是他的心情的表现。

师:他为何会感到寒冷?

生:孤独。

师:对,词的序言中有“兼怀子由”一句,中秋原本应当是团聚的时刻,但他却与他的弟弟分离了。自然感到孤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谁在“起舞弄清影”?

生:苏轼。

师:“何似”,应当解释为“怎么像”更符合原意。这句诗的意思当为“怎么像在人间呢”?此刻,他又在想象什么?

生:自己仿佛又来到了天上。

师:我们发现,此处苏轼忽而向往天宫,但却又担心“高处不胜寒”,身处人间,却又想象已经来到了天上,他此刻处于什么之中?

生:矛盾。

师:他的内心什么样?

生:纠结

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需要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补充材料:本词作于作者知密州之时,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京城政争的漩涡。当时他以激烈的言辞攻击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变法派的猛烈攻击,被迫离开京城。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际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苏轼在政治斗争中处于下风,被迫与兄弟分散,并且他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如何。因此内心处于纠结之中。

请大家朗读这一部分,读出苏轼的想象,内心的纠结。节奏可以放慢一些,突出几个词语,哪几个?

生:“归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3)比较阅读2: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接下来作者开始描绘月亮了,请大家朗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初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参评课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湛江市第二中学陈鹏 一、课前热身 1、情景创设,自然导入 师: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很多人都期待这个团圆日子的来临,可是,你们想一下,假如你是名外出辛苦打拼的农民工,你是一名异地苦读寒窗的学子,或者你是驻守边疆的战士,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望着这圆圆明月,你会有怎样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千年时空,看看北宋大词人苏轼在中秋之夜,万家团圆之时,面对一轮圆月,生发出了怎样的情思。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走进他的《水调歌头》。 2、检查预习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想你们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所以把你们分为红、蓝、绿三大组,每大组各由四个小组组成,每个小组都配了块白板和笔,这节课设计了几场比赛,每个小组的努力都会为你们的大组加分的,我想看看这节课结束后,哪个组是冠军组,有奖励的!同学们,加油了! 师:首先,我们来热身一下。关于这首词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了,现在是验收成果的时候了。我们第一轮比赛是进行抢答,小组合作,把答案写在白板上,哪组写好并且最快举起来的,只要答案正确即可加分。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屏显)

(学生投入紧张的比赛中,教师屏显出答案,宣布比赛结果,蓝组得2分) 二、初读作品,了解词意 师:我们知道,诗歌赏析重在读,朗读是赏析诗词的基础,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唐宋之词是配当时的乐曲而唱的歌词,在我们朗读之前先欣赏一下古人是怎么吟咏这首词的吧! (听古人读,学生觉得很好奇。) 师:有意思吧?我看同学们听的时候都在偷笑,其实,古人的吟咏我们很难学习,但是请你们留意一下,古人在吟咏时的语速是怎么样的?(生:比较慢)对了,而且很有韵味。老师只想你们了解一下节奏感而已。下面再听一听我们现在的人是如何配乐朗诵诗词的,这次老师有要求了,同学们跟着轻声读,在课文里标注出停顿和重轻语气。这对后面的比赛会有帮助的。 (听配乐男声朗读,学生认真跟着轻声读,并且在课文上做标记。)师:读得好不好?(学生自发掌声给予肯定)下面请就同学们听音乐一起来朗读这首词,看能不能也读出这种感觉来,注意刚才你们标好停顿和轻重语气的地方。 (听音乐师生朗读) 师:其实在刚才的热身赛中,我们就了解到这首词是一首在中秋之夜思念亲人的词。在你们的预习中也应该了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屏显“写作背景”),是词人政治上很失意,自求外放,再加上与弟弟有七年没见了,所以整首词朗读的时候语速就应该慢一些,深沉一点,读出点思念的感情来。 背景介绍: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熙宁四年,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处处遭受排挤和打击,政治上很不得志,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熙宁七年奉调密州,而此时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 师:好,那下面我们就进行第二轮比赛PK了,分小组比赛朗读。(屏显“比

部编版初中语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一、文本分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诗中,交织着各种矛盾的心态,表现了正处于外放的苏轼内心的纠结与不安。但最终,诗人豁达的胸怀化解了矛盾,让自己的内心时刻有明月相伴,无论身处何处,都能带来一片明净。这是苏轼作品最大的特色,同样也是他的作品最大的价值所在。 学习本诗,最大的难点不在于诗本身。恰恰是因为学生对这首词太熟悉,心中早已形成了固有的认识,很难启发他们的思考。我主要采取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安排三组相关诗歌与这首词的不同词句比较,通过比较启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写词的背景及苏轼的经历,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认识这首词的内涵及其所表现的人生态度,从而认识苏词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体会这首词的主题及精神。 2、结合背景材料,了解这首词蕴含的复杂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苏轼作为一位著名的文人,我们在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时应当已经对苏轼这位大文人有了一定了解,在这里,我引用当代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其名著《美的历程》中对他的评价:“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请大家注意,不是“之一”,而是“最”,这个评价言过其实

吗? 生:没有 师:的确,人们对他的喜爱甚至超过了李白、杜甫。但李泽厚先生又接着指出:“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不算多。”这个评价同样也是恰当的,苏轼的词现存三百首左右,这个数量与李杜是无法相比的。这里似乎有一个矛盾,既然文学成就不如上述几位,但人们对他的喜爱又超过了李杜,可见他的身上必定有独特的魅力。那么,苏轼这种魅力何在?我们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来感受。 2、初读,正音。(学生朗读序并词,老师归纳出读错的词) 师:从词的平仄来说,此处当读“高处不胜(shēng)寒”,平声,意思是“禁不住”。 3、细读,探情。 (1)比较阅读1: “明月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师:这首词可谓千古写中秋的名篇,此后再写中秋,光芒皆被其掩盖。诗的前两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可大家知道这两句词化自李白《把酒问月》一诗中的前两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在宋人的诗词中很常见,他们称为“偷胎换骨”“点铁成金”。不过,是否点出“金”,还要看个人。苏轼的化用就非常高明,这两句可谓家喻户晓,可知道李白诗句就少多了。这是因为他并非机械地照抄,而是进行了加工。比较一下两组诗句,看看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下:苏轼在词中突出了一个形象,一个动作。 什么形象?在开头就出现了。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3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案_6

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赏析《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文本。全词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情怀和深邃的哲理意味。诗词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诗词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此过程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因此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读懂古诗文,品位这个诗文的优美意境和深邃哲理,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 课标分析 依据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使学生对中国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意象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符号,是诗人情感意绪的载体。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明确意象与意境的区别。合理对诗词意象进行分类。意象是诗人创作的神来之笔,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意象特征。教师要适当地传授这个艺术鉴赏的能力,为学生将来鉴赏和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对九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的语言难度不大,教学时不必在字词释义上花费太多时间。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学习积累,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不高,感知能力较弱。所以要巧妙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使常规的古诗教学化枯燥为生动形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并注意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面对的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他们平时阅读的习惯不佳,阅读的数量,语言、

知识的积累都比较缺乏。学生中绝大部分平时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对于诗词等文学类的阅读就更加少的可怜。此外,基于十多岁的初中生来说,平时生活积累、人生体验也较贫乏。而对于古词这种对语言感悟,对人生体验要求较高的文体来说,学生的阅读品味更是一个难点。 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以及“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情感。 能力目标:1、反复朗诵,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验。 2、通过联想和想象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的情怀,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2、训练学生合理、大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 教学难点:把握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说起月亮,我们几乎很少会有人说不喜欢,尤其是多情的文人墨客,曾经有人说,如果你拿起中国古人的一本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会掉下许多个“月”字来。于是乎,破弄影是月,芦笙筱夜是月,千里婵娟亦是月。中国诗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可以让我们的诗人将自己的清怀寄托在浪漫的月亮上。现在就让我们伴随着这一轮明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赏析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那么什么是意象呢?古诗词中月亮又有哪几种常见的意象,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个微课,进行初步的了解。 活动2【活动】观看微课了解意象 活动3【活动】初读,吟诵月中语 观看完微课,大家对于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回忆一下我们刚刚学过哪一首跟月亮有关的诗歌呢?----苏轼的《水调歌头》,那下面我们就通过这首词一起来赏析诗歌中的月亮意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育背景: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选的课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咏中秋最著名的作品。苏轼通过行云流水般的语言营造了天上人间的清冷意境,写出了心中的徘徊矛盾,而最终以乐观旷达情绪作结。全词蕴涵深邃的哲理趣味。是第一次学习苏轼的作品。学生喜欢苏轼,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一首抒写壮志难酬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向来脍炙人口。学生喜欢苏轼,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使他们对于词的意境、内涵、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如何鉴赏难于把握。因此,我把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脉搏,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再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所以在在教学中,我以诵读为线,紧密联系理解和感悟两个板块:先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再在理解的基础上读顺,最后在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情感基调的基础上读出情和美来,学生、老师和词人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本课教学做到“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就蕴含此过程之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形象具体的感官体验,通过投影仪、音乐的运用,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法学法分析:

新课标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以引起他们的切身感受,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中整体把握作品,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目的。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作者情感。 3、揣摩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进,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层次: 一、朗读词文,整体感知; 二、赏析字词,理解词义; 三、把握脉搏,读懂词情; 四、加深体悟,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积累了哪些写月亮的诗词?作者借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思乡怀念亲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第一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堂实录、反思及评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师:中秋时节,一家人围桌而坐,伴着窗外秋虫吟唱,慢品说笑,在微醺的醉意中看一轮明月升上天宇,这萦绕着秋的味道的中秋,成为人们舌尖上、心底里最醇厚的中秋味道。 苏轼也于一年中秋,欢饮达旦,让我们一起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去思考欢饮还有怎样的深意? 一、探求新知 1.整体感知――初读初感 师:请同学们自由、出声地朗读这首词。思考这首词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并且用一两个形容词来形容一下你的感受。 生:老师,我觉得应该有悲哀。 师:词的小序中,有一个表现心情的词,你注意到了吗? 生:欢。 师:这样一首千古流传下来的会让很多词黯然失色的的名词,苏轼怎么会把这个“欢”字用错呢?这节课中我们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这种淡淡的伤感和隐隐的欢愉为什么能够融合在一起? (1)知人论世解“伤” 师:我们来看词的上阕,老师读给大家听,同学们看老师读得是否准确。(幻灯片:我欲乘风飞去……) 生:老师有一个字读得不准。你把“归”读成了“飞”。 师:同学们觉得我这样改好不好?(无人回答。) 师:我可不可以说说我的理由?我觉得,苏轼肯定没去过“天上”,怎么能说是“归”呢。而且对于高高的天宇来说,飞多有诗意呀?

生:老师,我觉得不对。苏轼写作本词的时候应该有悲伤的心情,所以不应该是快乐、自由地飞。 师:那你从哪个字看出了悲伤? 生:恐。 师:是什么让苏轼感到害怕? 生:天上宫阙。 师:有一个词语特别能诠释他“恐”后的感受,是哪个词? 生:寒。 师:请看这则资料。思考“寒”,它其实暗指什么?(补充资料: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挤,自请外调,在密州时做官时写作本诗。) 生:寒就是他在政治中被排挤后产生的一种孤独的感受,是一种政治中的失意。 师:分析得很深入啊。失意、不被接纳的现实会带给我们由内而外的寂寞、孤独的感觉。那苏轼到底想不想回去? 生:想。 师:哪个字能看出想回去? 生:欲。 师:这个“欲”字能看出想回去,他想回到哪去呢? 生:朝廷。 师:苏轼,他曾参加制科考试入仕做官。他这么辛苦地去入朝做官,目的就是要在皇上身边,以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去报效国家。他怎么不想回去呢?他很想回去,但还伴随着恐与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复杂心情呢? 生:矛盾。 师:矛盾的。请同学们用你富有感情的朗读将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呢。那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种矛盾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首先得缓慢。要读出“悲伤”。 师:悲伤的时候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 生:低沉语调。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相关经历,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2. 披文入情:反复诵读,勾画并理解关键词,分层次提炼作者情感; 3. 缘文探理:联系生活,学习苏轼用精神的豁达化解悲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分层次提炼作者的情感,探究其用精神的豁达化解悲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拎词法”:反复诵读,勾画并理解关键词,分层次提炼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诗人导入 打开中国文学史,每一页都有仰望月亮的目光。其中写中秋的古典诗词,可谓“俯首即拾”,如李白、杜甫、张若虚、王建等都给我们留下传诵千古的名篇。今天,我们学习苏轼所写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探究他在这首词中的情感变化。 二、预热初读 读诗的关键在于诵读,今天咱们用不同的读诗方法来学这首诗。 初级挑战:读清层次;中级挑战:读懂感情;高级挑战:读出自我。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诗,并以填空的形式给整首词划分层次:上片望月——下片 明确:上片望月——下片抒怀 三、解读上片 诗人举头望月,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读出层次 1 .请大家自由朗读上片,根据情感的变化将它划分为三个层次。 (PPT)温馨提示: ①标点符号有时也是作者情感的凝聚点。 ②勾画和理解渗透情感的关键词,有助于快速捕捉文中情感。(“拎词法”) 2. 将下列三个层次的语句,分别与对应的情感连线。

预设:学生不难判断“神往”“担心”,但对“自得”的把握不准。 明确:上片情感变化为“神往——担心——自得”。(板书) 3. 男女生合作朗读上片,再次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 读清层次 女:水调歌头。 男: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女: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男:我欲乘风归去, 女: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男:起舞弄清影, 合:何似在人间。 (二)读懂情感 1 .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哪些关键词传达给我们的呢?我们需要将模糊的感觉落脚到具体 文本。 教师示范:我从(小序)字词“欢”和“怀”二字,读出苏轼饮酒之乐和思亲之情。这是显性的关键词,而读诗也难在从跳跃的语言中发现作者的隐性情感。 2. 学生思考、发言:“我从字词,读出苏轼之情。” 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预设:我从字词“几时”“问”“何年”,读出苏轼对月亮的神往之情。 明确:大醉的苏轼开始想象“天上宫阙”的情景,越想越投入,以致于飘飘欲仙想要“乘 风归去”。从屈原的《天问》开始,中国历代文学有不少“问月”的诗句。浪漫诗人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就停杯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 (PPT)“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一一李白《把酒问月》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预设:我从字词“恐”“寒”,读出苏轼“奔月”的担心之情。 明确:月宫是寒冷难耐的(《明皇杂录》明皇游月宫寒冷难耐,服了两粒仙丹才好)。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3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案_13

2019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参赛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课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课班级: 单位地址: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2、理解课文,理解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朗读词的方法,通过朗读《水调歌头》,理解抒写的情境,理解该词主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学会赏析词的重点句子的能力。 (德育目标: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人生哲理。 (难点: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新课 通过猜作者和交代写作背景导入新课,通过老师编写的“生于北宋间,家乡在眉山。此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此家竟占三。诗词与散文,苏黄辛欧阳。文学书画家,造诣堪称高。缘政见不同,贬

谪至密州。江城子记梦,无处话凄凉。熙宁九年间,明月几时有。”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字号、朝代、出生低、文学地位等等,了解写作背景,顺利导入新课。 二、预习汇报 通过预习《水调歌头》你都知道了什么?(温馨提示:词前小序、文题解读、文学常识(作者)、写作背景、字音字词等) 三、指导朗读 一)、先听读范文,通过听读和视觉感受,理解文章大意。 1、提要求: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要读准字音,读清句逗,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 2、学生朗读。 二)、根据词义指导学生学会朗读。 1)、开篇问月,宜用升调来读,读出对月亮的向往。“我欲”句宜用升调读出期盼,“又恐”句宜用降调读出惊恐、孤独,“起舞”两句感情已升华,应读得缓慢一些,读出知足常乐的感情。 2)、“转朱阁”三句属于过渡句,应读得轻缓;“不应有恨”两句应读得急促写,读出反诘的语气;“人有悲欢离合”三句要读得缓慢一些,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最后两句诗蕴含着词人的美好祝愿,要读得慷慨高昂些。 三)、配音乐让学生朗读。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精选10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词中的字词。 能力目标: 1、能当堂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2、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德育目标: 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 (2)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三、课型: 新授 四、教法: 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五、教具: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

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诵读欣赏 1、放录音泛读,学生在听的同时画出停顿,揣摩语气、语调。 2、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词,进一步了解全词的内容。 3、找同学泛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并画出词中的生字词。 4、全班齐读,记忆好的同学可以背诵。 (三)文章分析、理解 今天我们的学习采取一种新的方式,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 开展阅读对话。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1、与文本对话 (1)学生对照课下注释解释全词,理解全词大意(小组讨论)。 重点几句话的理解: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其他同学还有疑难句子请提出来,大家讨论。 (2)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望月-思归 (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阕:责月-怀人。 (抒情) (3)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 2、与作者对话 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

第14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语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诗词积累,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初步读懂诗词。对诗词的理解已具备了一定能力,已基本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也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赏析能力,但部分同学对学习诗词的兴趣不浓,理解、赏析、迁移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选自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古代诗文,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本课的重点是训练学生诵读诗词的能力以及大胆联想和想象的能力,体会诗词蕴含的哲理和作者真挚的情感,培养学生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品味形象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以及想象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豁达、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人生中的不如意。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以及想象与联想相结合的写法。 五、方法与策略 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赏析法、展示法 策略:本节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品读中培养语感,在讨论中训练思维,赏析中提高审美,并在课后的作业中得到拓展。【资料链接】多媒体显示 1.有关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阅读 13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案_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苏轼的相关情况; 2、了解本词的创作背景; 3、了解词牌的相关知识; 4、领悟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5、学习苏轼旷达的胸襟,领悟他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6、记住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词作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2、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设想 (一)教学流程:按照“读——品——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1.采用多层次诵读法,以读为主要手段,读前做好指导与要求: 一读识字通词,正确停顿断句;二读体味句子;三读感受意境,晓悟作者心声,与作者产生共鸣。 2.提供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相关资料,经过学生讨论、释疑等自主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浅层意义,并挖掘其深层内涵。 3.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开拓视野,深化理解。

4.提供例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写作赏析文章,从根本上把握诗词语言的合蓄凝练性与跳跃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感悟作品的境界。 (二)媒体设计:ppt课件。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教学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春江花月夜》,意境很美。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对家人思念的宋词,苏轼的《水调歌头》。板书课题、作者。 (说明: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营造一个相对熟悉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调动相关的信息储备,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回顾词的知识和走进苏轼 “词”在古代是一种配合乐曲用来歌唱的诗体,产生于隋唐,宋朝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因为一首词中句式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辛弃疾有词集就叫《稼轩长短句》。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是我国古代词的两大流派。婉约词派产生较早,代表人物有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等。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词作题材广泛,表现方法以铺叙、直抒为主,风格大气、恢宏,辛弃疾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词都是可以唱出来的,豪放词派与婉约词派有什么区别呢?古人总结说,如果是苏轼豪放的词,那么必须要一个北方的山东大汉敲大鼓,然后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如果是柳永婉约的词,就只需要一个小姑娘拿一个快板就可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都有词牌,词牌规定着词的句数、字数及音律。(展示课件“词牌”。) (说明:温故,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本文的学习提供相关的知识基础。)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检查预习,让学生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老师提供相关补充(展示课件“作者”及“背景”)。明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王丽君)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王丽君 学习目标: 1.读懂作者,理解词意。 2.读通课文,领悟情理。 自学指导: 1.读课文:初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5分钟) 2.知内容:再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词意,理解主题。(10分钟) 3.品悟情理:三读课文,通过重点词句感悟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及词人豪放旷达的情怀。(1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我们刚刚放假归来,度过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中秋之夜,吃月饼,赏月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有关和诗句或典故。 (生思考,回答。) (幻灯片展示,积累诗句。) 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一篇关于月亮的文章。(出示课题) 那么关于作者苏轼,你了解多少?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调查,“苏轼知多少?” (生回忆,回答。) (幻灯片,作者简介。) 关于词,你了解多少?(联系旧知:《浣溪沙》)

(幻灯片) 古代文人对月亮有情有独钟。有人说,随便拿出一本书,就能抖落下来很多月亮,要是做成月饼都可以开店了。然而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苏轼词被清代胡仔评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美在何处,为何会成为经典。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读课文: 1.字正腔圆地读。(读准字音) 辰(chén)阙(què),琼(qióng)不胜绮婵(chán )娟(juān) 2.有板有眼地读。(读出停顿和节奏) (出示生字词,抄写。) 知内容: 1. 参照注释,自主疏通全文。并记录不理解的词句。 (上阕重点字词:把酒、何年、不胜、清影、何似。下阕重点字词:绮户、无眠、向、但愿) 2. 小组交流问题 (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 (提出问题的小组加两分,解决问题的小组双倍加分。) 3. 全班交流、解决问题,学生自主整理。 4. 总结归纳主题。(讨论,填空) 本词上阕(月下饮酒),下阕(对月怀人),寓情于景,情景交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课教案_1

《水调歌头苏轼》一人一课教案 【教材分析】 《水调歌头》是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最为著名的一首中秋词。 宋代评论家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写道“中秋词,至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明代戏曲家卓人月在其《词统》中也写道“‘明月几时有’一词,画家大斧皴,书家劈窠体也”。政治生活的失意,与弟弟子由七年不见的伤感,使得苏轼心情抑郁寡欢。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这首词上阕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于天上仙境的的奇想。作者把“人间”与“天上”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并且毫不含糊地回答“何似在人间”,充分表达出作者留恋人世,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进一步,结合背景理解,其中的“天上宫阙、琼楼玉宇”有暗指“朝廷”之意;“人间”有在地方(密州)之意,所以,上阕反映出的是作者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情,以及到最后的释怀心绪。下阕写望月怀人,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最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我安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诗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和阔大。 《水调歌头》文辞空灵优美,适合朗诵。教学中,力求通过诵读,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剖析其旨意,进而达到把握其情感的目的。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将“结合自己的体验探讨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拟定为本节课核心问题中的学科问题。 【学生分析】 从显性知识的拥有情况来看,八年级学生对词不算陌生,对于诗词的积累有一定基础,七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已接触过晏殊的《浣溪沙》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八年级上册的课外古诗词背诵也已读过苏轼的《浣溪沙》。所以,对于“词”这种文体和“苏轼”其人,学生有一定的了解。 从缄默知识的具备情况来看,他们很喜欢读诗词,但由于年龄及生活积累的局限,使得他们对词的情感难于把握。学生在思维层次不太高的探究活动中,能基于文本提供的文字依据,得出探究结论,初步具有文本分析的能力;但对于“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这样必须透过文字深入本质才能感悟出的作品蕴含的极具温度的东西,探究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给学生形象具体的感官体验,通过PPT、音乐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为了学生能在品读挖掘的探究活动中,获得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提升其分析感悟古文文本的语文能力,积淀古汉语素养,将学生活动确定为“诵读《水调歌头》,结合自己的体验......”,活动方式为合作探究与全班交流分享相结合。 【教学设想】 通过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本课适宜于以诵读理解课文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来探讨词人的情感为核心的诗词鉴赏课的形式来实施教学。 剖析课文内容,如果按传统教学逐字逐句讲解的方式,未免太生硬和枯燥,再加之本词的内容并不难以理解,所以,采用抓关键字词、关键句、质疑的方式来把握词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导学案_1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品味描写月光的语句,牢记并运用哲理名句,理解感悟诗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感情,背诵默写这首诗。 2、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3、自主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练结合。 【教学重点】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难点】 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教学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歌唱《明月几时有》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导入新课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其作用是规定一首词每句的字数、平仄等。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目的。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子由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心情抑郁惆怅。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诗文有《东坡文集》等。 四、诵读词作,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学生代表反复朗读后,各组代表进行比拼,老师点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千古相思中秋绝唱 ——品苏词《水调歌头》中的起承转合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本词内容,并能理解其内涵; 2、体会作者的情感转折,并能熟读成诵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前循环播放《花好月圆夜》) 刚才这首音乐好听吗?有没有同学知道是什么?它的名字叫做《花好月圆夜》。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众多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流传千古的佳句,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豪放;既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又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那么又逢月圆夜,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宋代胡仔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 2、作者及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宋仁宗朝进士,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起伏不断。谥文忠。苏轼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畅达,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立意新颖,机趣横溢,开一代之大观。词一扫绮靡旧习,雄健遒劲,又以诗入词,开拓词境,开豪放派新风。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背景介绍 a思乡:苏轼原是四川眉山人,此时被贬官至山东密州,远离家乡,相隔千里之遥,自然少不了对家乡家人的思念。 b思人: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兄弟情深,苏辙在山东为官,苏轼为了能离弟弟近些,所以上书皇帝要求从杭州调任至密州,可即便相隔不远,但兄弟俩依然不能常相见,所以孤独之余东坡不免伤感嗟叹。 c仕途坎坷:苏轼由于朝庭党争,被排挤出中央政府,几经坎坷,仕途并不得意,在这中秋月夜,怎不勾起他的哀伤、思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29)(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教学目标: 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提示: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领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从写月或月光的诗句入手,进入新课。 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才华横溢,散文、诗、词、书、画等都有很高成就。他的词一洗柔弱宛转之风,扩大了词的题材,新人耳目,又不拘格律的束缚,在词的发展史上创立了豪放一派,有《苏东坡集》传世。但苏轼在仕途上却几经浮沉,不能得志,多次被贬。然而此人生性豁达、乐观,不论处于何种逆境总能以积极的态度勉励自己,只这一点便足以令人敬服。 2、写作背景 元丰三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水调歌头》是作者任密州知州时写的。这时,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开朝廷,来到“寂寞山城”密州,已经整整5年了。政治失意,妻子亡故,弟弟远他乡,词人心中十分苦闷,于是借询天问月排遣愁绪。 3、掌握字音: 宫阙()琼楼()绮户() 婵娟()不胜寒( )丙辰() 4、了解词义 把:朱阁:不胜寒:绮户: 无眠:何似:婵娟: 三、朗读指导 1、录音范读 2、学生一齐朗读这首词。 四、把握词义 生说-------展示 端起酒杯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多好的日子啊。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宫殿的清寒。那么,就让我在人间的月光下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录 文本类型:主题型文本 课堂特色:诵读词矛盾法 【导读语】本课由“飞花令”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然后以“问”切入,让学生找出作者问了哪些问题,进而探讨问的内容,由此感悟到作者的孤寂之情,紧接着又抓住“舞”字,来探究作者的内心情感,在翩翩起舞之中作者那种失意矛盾之情跃然纸上,最后用一个“愿”字引领作者的思想境界。“问月”“舞月”“愿月”,苏轼对月三问,自问自答,月亮虽美,却过于清寒,还不如人间(何似在人间):人月无常,自古皆然,这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人们唯有适应,唯有兄弟友爱来补偿,唯愿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永远存在。 第一部分导入学习“月”的飞花令 师:我们玩个带“月”的诗词飞花令,好吧? 生:好。 师:待月荷锄归。 生:月下飞天镜。 生:月是故乡明。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生: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生: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这个是古文啦! 生:明月别枝惊鹊。 师:这么多带月的诗句,月亮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对象。今天我们就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第二部分青天有月一问之 师:大家课下已经背诵这首词了,下面我们体悟这首词的内容。我们先译读词的内容。 【投影展示】 这首词作于丙辰年(1076)中秋节。这时,苏轼近40 岁,因为在变法上与当朝宰相王安石发生分歧,政治上不得意,便自己申请下调地方,开始在杭州做官。后来为了能够和在济南做官的苏辙离得近一点,便主动向朝廷申请到贫穷的山东密州做官。虽然地理上的距离缩短了,可由于种种原因,与胞弟苏辙(子由)已有七年未见。这年中秋,词人对月畅饮,乘兴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师:上片写什么内容? 生:问天上是什么年代,想回去,又担心冷,于是在月下起舞。 师:问青天,这是一个奇特的想法! 生:问天,抒发奇想。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水调歌头丶明月几时有》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水调歌头丶明 月几时有》教案及知识点 1.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三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慨,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词中情景交融的特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味法、创设情境法、竞赛法、合作探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月夜图片,创设情境 古往今来,月光始终是文人画士青睐的对象。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请同学们回忆你知道的古诗文,你想起了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呢?

生举例后师带读这些诗句。 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诗人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宋代的文学大家苏轼对月亮也是情有独钟。 回忆苏轼另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带入对新课的学习。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苏轼的豁达乐观的情怀。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900年前丙辰中秋的夜晚,再一次走近苏轼,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板书课题、作者。) (二).初步感知 1.指导生明白“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词牌名”。一首词可以没有题目,但必须要有词牌名。 2.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足可看出这首词在文学的影响之大。 3.指导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山东密州任太守,政治上不得意,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冲突。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的山东济南,已有七年没有相见。又加上丧妻别子,心情压抑,形单影只。中秋望月,难免抑郁感伤。 (三).出示课文的生字,扫清阅读障碍 (四).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死后谥“文忠公”。豪放派词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