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曾经在我身边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正在念六年级的李同学,在学校老师、家长眼中都是一个绝对的好学生:他是班干部,学习成绩每次在年级组都排前五名;他又很听话,遵守学校纪律。但直到有一天,家长无意中看了一眼正在上网的小李,发现他竟然是在“认真”地看色情网站,而根本不是先前自己说的查资料!李同学的母亲自己对这样的乖孩子、好学生,很是惊讶。他的母亲向我哭诉:“平时好好的,孩子这是怎么了?”是啊!学校里的好学生为何一到校外,就变成了网络上的“瘾君子”和“破坏神”了呢?有关专家曾进行分析:互联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黄毒侵害、上网成瘾、陷入虚幻。网络的特殊性还使得一部分青少年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正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

经笔者寻找资料以及和同行们探讨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青少年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其二,当今社会的家长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青少年便用上网来打发时间。由于我们的传统教育又往往回避正面的性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在网上很容易接触色情内容后,本来就早熟的他们便找到了猎奇和宣泄的场所。

其三,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范。我国的立法相对滞后,在规范互联网这一新鲜事物上显得尤其突出。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世界潮流不能与他们擦肩而过,不能因为不让未成年人到网吧去,就一刀切地让孩子们离开网络。为此,我们一方面要从正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一方面又要把互联网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反思与建议

1社会方面

政府应该重视青少年的网络道德问题。有关部门应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

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教育

2012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江南实验学校 2012.03

2013年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我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工作实际,特制定《南坑学校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惠州市惠阳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远离网吧,从我做起”的通知,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促进学生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构建文明、健康、和谐校园。 二、活动安排 1、加强教师网络道德教育宣传,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统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我校每个教师办公室都配备有电脑。目前,我校教师90%以上都会上网,其中不少人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将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三——六年级选拔出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使他们了解网络安全知识。 4、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三、活动实施 (一)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工作:

网络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学习目标: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分析网络生活中具体道德要求的必要性,并且确实加强自身在网络生活中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危害性。 课时安排、教学方法: 本小结共安排15分钟。采用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课程,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内容发生全方位的剧变。导致这一剧变的决定性因素莫过于互联网。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们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的2012年1月《第29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已突破5亿,达到5.13亿,而且以学生为主。在课余时间大家都会进行信息采集、网上聊天、网络游戏、BBS论坛、网上交友等。 但网络世界的空间相对隐蔽,监督力量相对较弱。这也使网络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我们惊叹它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时,阴暗丑恶的网络犯罪也浮出了水面。 让我们通过诺顿网络安全报告来看一看网络的罪恶的一面。 诺顿网络安全报告:网络犯罪致中国年损失2890亿元 据赛门铁克诺顿公司2012年9月11日发布的诺顿安全报告推测,从去年7月至今年7月,网络犯罪致使全球个人用户蒙受的直接损失高达1100亿美元。同期,中国估计有超过2.57亿网民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直接经济损失达人民币2890亿元。 报告显示,84%的中国网民曾遭受过网络犯罪侵害。报告调查的一年时间内,被网络犯罪侵害的网民比例高达72%(即每天有超过70万名中国网民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每分钟有489名受害者),平均每位网络犯罪受害者蒙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人民币1126元。 眼下,网络色情信息泛滥正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软件、游戏、影视作品、音乐、书籍和论文等知识产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电子商务活动中的欺诈与失信现象不断升级;传播计算机病毒和黑客对网络的破坏日益严重等。这些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个别大学生因此而误入歧途。因此,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这就提出来了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这一课题,而网络生活的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复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但在网络上还存在不少虚假、低级庸俗甚至色情、反动信息等,我们要提高鉴别的能力,做到不涉足不良网站,不浏览不良内容。我们使用网络的目的,在于借助于这个知识平台,扩大自己的视野,获取更多的知识,当然,也可以交更多的朋友。但是,我们在参与网络生活之前,一定要有一种健康的心态:不骗人,不猎奇,不涉足色情网站。过渡语:在网络使用中,争议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人肉搜索。 知识拓展:怎样看待人肉搜索? 近年来,“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人肉搜索引擎其实就是在一个社区里面提出一个问题,由人工参与解答(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而非搜索引擎通过机器自动算法获得结

浅谈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全面发展

浅谈青少年德育教育与全面发展 一、中学德育教育的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变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但我国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这代表着我国仍需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促成发展。社会的发 展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智慧和实践,而当代青少年在学校参与 学习,并不直接作为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力量,但是未来他们 一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将社会主义事业发扬光大的主要 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反映出我们国家 的风貌,决定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由于青少年在中学阶段 个体身心仍处于成长发展中,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1-16 岁的青少年思维已经具备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即已经可以进 行抽象思维,将多变量因素融入到复杂任务或问题中去思考。这个 阶段可以有效的培养和发展科学思考能力,并将这种缜密的科学思 考方法应用到认知事物上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成为社 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用人才。因此就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面的 共同引导。现代网络十分发达,信息传播速度快、分布广,“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被人们广泛关注。如果一个青少年善意的行为出 现在网络上成为热点,则被争相传唱,夸赞连连,联系是普遍的, 该青少年所处的城市、学校、家庭、父母都会被赞誉一番,这就是 正面效应,也可以理解为正能量;如果一个青少年做出有违背道德、法律的事被网络公布出来,相应的城市、学校、家庭、父母都会遭 致谩骂,这就是反面效应,即负能量。对于当事青少年来说,会承 担相应道德或法律责任,影响一生,而对其他仍处于身心发展的青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888999

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像任何新技术的出现一样,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青少年的边缘性特征极为明显,很容易受其中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文化的特殊性对青少年的道德成长环境构成挑战。网络的开放性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青少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的泛滥,是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环境因素;其隐蔽性、无约束性和虚拟性,则可能导致青少年道德失范,引发人格分裂。而传统道德规范已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中学生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规范行为,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培养尤为关键 中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根源。青少年时期既是人生最重要的发展期,也是人生一个最为脆弱和危险的时期。现代中学生的生理成熟过早与心理成熟滞后、生理心理需求与现实、生理心理发展及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从而使中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导致中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网络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自由地带”,由于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更促使他们远离现实社会,寻求压力的摆脱而逃进虚拟的网络社会。 道德文化植入者的“不在场”。个体道德的形成要经历一个从无律到他律再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正处于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发展阶段,他律的道德规范与自律的道德原则,都是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尤其是学校德育传输给中学生的核心的道德内容。这对于促进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发展也同样适用。 然而,作为“道德文化植入者”的家庭、学校与社会面对网络文化冲击,却显得过于无力。由于多数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大部分家庭没有承担起对青少年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在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的学校,其传统的德育则显得滞后与低效;面对网络,社会价值取向过于单一。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但它更是网络经济时代,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深刻变革。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问题,更不能容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日渐引发青少年道德缺失的问题。调查发现,有18.8%的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有61.8%的学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论坛中曾遇到过其他网友使用脏话或带有人身攻击的语言。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动机的调查显示,6.6%的学生出于“好玩、表现个性”,21.3%的学生是因为“不痛快的时候发泄一下”,22.3%的学生是“别人对我用时我才用”,5.2%的学生是“大家都用我也用”。此外,有6.3%的学生偷看过别人的电子邮件,6.9%的学生私自用过别人的账号上网。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有10.6%的学生认为“网上和现实中都可以使用”。有35.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复制、抄袭文章是不道德的行为,有16.1%的学生不认为在网上私自使用别人的账号是不道德的。调查显示,45.6%的中学生希望自己在网上成为“和现实中不一样的人”,其理由从高到低分别是“放松自己,新鲜、自由、轻松、刺激,有意思、不受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2) 二、青少年在网络中存在的问题 (3) 三、对青少年网络教育的建议 (4) 四、加强青少年教育的自身引导 (8) 五、结语 (9)

我国青少年网络教育问题分析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教育和管理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我国国情,网络飞速发展,同时在制度上的不健全,带来了许多新的隐患,迫切需要我们去管理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青少年成长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负面影响网络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1世纪,网络实实在在的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浏览新闻/冲浪/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更是人们一上网就能做到的事情。青少年全体作为网络使用者中的大多数,网络虽然带给了人们许多的便利,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免不了负面影响,对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很容易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中迷失自我,小则荒废学业,大则祸害社会。并且现今网络是最流行的社会元素,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消极影响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新的温床。而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都尚未发育成熟,并且青少年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特别强,因此弄明白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遏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对培育新时代的青少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问题的诱因及青少年生活现状 (一)、青少年网络问题的诱因。网络问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其实根源在父母;与其说孩子有心理问题,不与说父母的教育有问题。因为孩子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太多的指责,因为需要出口,所以孩子会选择一个虚拟的网络,让他倾吐内心的情感,因为在网络中,没有人指责他,也没有人对他做出评判,所以对孩子来说,网络是一种心理需求。如果我们切断这种心理需求,孩子又会做出其他的叛逆行为,如赌博、偷窃、打架等,这些在上个世纪没有网络时期那些年轻叛逆者的行为。所以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定了孩子是不是迷恋网络。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1995年所提出,网络问题是一种精神错乱,他比照在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对病态 赌博的定义来比照,定立了有关病态上网的理论,但它不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IAD认为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须研究。 (二)青少年生活方式现状。根据2009年“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未成年人的生活方式在各个方面(包括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人际关系、应对方式、生活满意度)都达到了比较健康的水平,并且其表现出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均衡。在未成年人的业余活动中,做作业、复习预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南安市诗溪小学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4007799.html, 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贺荟文闫凯 来源:《管理观察》2013年第13期 【摘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教育的重点与归宿。而当代大学生中则普遍存在着诚信的缺失与道德观的偏颇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媒体的引导,学校的教育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高校道德教育的视角,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与正确性;以树立当代大学生仁、义、礼、智、信的正确道德观为目的,探索为什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怎样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孔老夫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做人的根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切志向能力的培养都要从道德诚信的行为开始。而大学生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因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更是至关重要。 1.大学生道德水平的现状分析 就诚信缺失的现象而言,2002年美国有60多个校园5万名大学生参加了美国学术中心(CAI)的调查,70%的学生承认有欺骗行为,而根据本课题组的调查,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9.66%;美国近1/4的学生过去在考试中有严重的考试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61.13%;美国一半学生在书面作业中有一次或超过一次的严重作弊行为;中国大学生的此项数据为36.96%。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大学生诚信自律缺失的内因外,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媒体的引导、学校的教育都是诱因。 2.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时代特征主要包括:信息大爆炸、经济全球化、传统文化影响、高校教育大众化。 2.1信息大爆炸 当今时代信息量不断增加,以几何级别的增长。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比人类理解的速度要快,并以海浪式四面八方涌入人们的生活。而大学生,正值道德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极易获取吸收外来信息。伴随着这样的现状,各种主流、非主流价值观纷至沓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的取舍,与此同时,若没有学校的正确引导,一部分学生可能因其猎奇心理走向歧途。

当前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分析

当前中学生的德育现状分析- -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当然,也应该是全社会最为关注的还很不成熟的群体。在新世纪之初的全球化教育改革中,学生的问题应该是摆在重要的位置上的。 当然,一个国家的学生问题也与一个国家的教育问题一样,在大的方面会受到历史、文化、民族、环境、传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来自全球经济、政治、科技、艺术和网络文化等的影响。国外一些学者曾经作过统计调查,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而从那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影响顺序则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从这一方面的变化我们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但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对其特点和问题的认识也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转变。否则,我们所进行的教育就会变成迷失主体的教育,而迷失主体的教育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现实,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影响中国学生问题的因素将更加复杂,学生的特点将有所变化。

1.中国学生固有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首先,和世界许多国家的学生问题相比,中国学生的固有问题首先是独生子女的问题。在" 4, 2、1"(即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母;孩子)的家庭结构中很难摆脱过分娇惯、过分看管和呵护、期望值过高、教育不一致等不良心态及错误教育方式的影响。由此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许多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过大、独立性较差、营养过盛性不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偏差、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意志品质薄弱、不易合群、不会关心他人和公益事业,甚至在性格上存在许多被扭曲的现象。尽管与以往多子女家庭的学生相比,独生子女有学习生活条件优越、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支持等不少外在的有利条件,但相对应的传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意识难以将这些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并引导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致使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学生缺少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和对社会及他人的服务意识,在未来的生存、发展和竞争中,若长此以往后果令人堪忧。 其次,在传统形式的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子女是家长理想实现的寄托等思想一直是困扰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而如何科学地、民主地、适宜地、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教育孩子,对大多数家长来说,在知识、方法等方面都是极为欠缺的。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溺爱、棍棒教育、攀比追风、重养不重教等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而根本不去过问其所作所为是否真正为子女理解或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其结果使得不少学生性格孤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浅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论文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向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档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上网”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人到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对中学生当前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置于一个毫不设防的虚拟世界,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来。而对不可阻挡的中学生上网热潮,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成为当前我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互联网对中学生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人网

络空间,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成熟性,使得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 学生容易催患“网络综合症” 心理医生认为,“网络综合症”实际上是一种“瘾症”。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疾病,一旦成瘾,后果十分严重。现在已有不少中学生由于过分借助互联网寻求生活变化的补 偿和平衡而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为错位。 网络信息使用的自由化特性,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是一个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正处于发育期的中学生来说,实不足以抵御。据调查,在接触过网络上色情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此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有些中学生认为“在网上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他会努力地学习;同时,一个正在丰富自己知识的人,他的道德修养也会在逐渐地提高。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中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就很难使之成为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元朝的学者吴澄说:“学必以德性为本。”清末的康有为也提出“以德育为先”的口号。我赞成前人的观点和主张。在工作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与学生的自我约束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记的《中国青年报》上的一篇题目为《一个母亲的抗争》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从小崇拜爸爸妈妈。一上学就开始崇拜老师,不再崇拜家长。原因一个是老师知识多了,更重要的是,孩子从人格上不再崇拜父母,因为父母说话总不算数,或者家长自己说的,却经常做不到。”这一段话说得是比较中肯的。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那么我本人在工作中首先就早来晚走,经常深入班级。有的学生自习时坐不住凳子,我就在这个时间到教室里备课、刻题,这样做既保持了自习纪律,又为那些坐不住凳子的学生作了“示范”。应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老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把情感教育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作为教师,有时当我们真心诚意地把你的爱心奉献给有些学生时,你并不一定使他们马上克服缺点、改正毛玻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我对那些平时比较散漫、不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投入很多精力。比如他们犯错误时我不止几次地耐心给他们讲道理;有的学生生病时我从家里给他们拿药、买营养品;有的学生家庭困难,我毫不吝惜地资助他们生活费,可是,在他们身上有时仍然出现问题。我深刻反省,最后发现自己只做了一半工作,还有一半没有做到,那就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就有“慈”是母亲,“严”是父亲的解释。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则应该既要当好母亲,又要做好父亲,也就是对学生既要慈爱,又要严管。正如小树的成长,既需要浇灌,也需要修剪。实际上,慈爱是爱,严管又何尝不是爱呢?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我们教师都应该是君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前提下,对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总是让他们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配以灵活的措施。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感到他们是生活在充满温暖而又有秩序的集体中。 三、把理想教育与刻苦学习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且引导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对“理想”这个诱人的字眼儿,谈起来容易,让学生们实现起来就困难了。因为在现实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充满着各种阻碍,学生们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所以作为教师,既要用理想激发学生们去刻苦学习,又要帮助他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容易波动,情绪不够稳定,遇到困难犹豫徘徊,这些虽然属于正常现象,但却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那么教师就要经常给他们讲述学习的目的,激发他们拼搏进取,让他们清楚刻苦学习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经常利用小班会时间或者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学习方法,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网络道德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导言: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规的认知、网络诚信的态度和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三个纬度是衡量其网络道德的重要指标。通过自编问卷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性别差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网络德育系统,社会、家庭、学校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他律水平和自律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保障。 (一)调查数据分析 对网络诚信的态度决定着其网络行为的真伪性。对网络信息完全信任的27位被调查对象中没有一人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的行为,而18位经常有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的学生中却有11位对网络信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网络诚信的态度与其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这一结果验证了对网络诚信的态度是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网络行为、网络攻击性行为以及不文明言语的使用。1.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与性别、年级、网龄、上网地点有显著性相关,尤其是与性别的相关最为显著。男生中有浏览和发布黄信息行为的比率高达62.8%,是女生比率(28.8%)的两倍多;低年级学生的比例明显高于高年级;网龄较短的网络行为

发生率明显地低于网龄较长的。2.网络攻击行为:在505位有效被试中,有39.4%的人表示偶尔会遭到他人的网络攻击,而9.7%的人则经常会有此遭遇。3.网络不文明言语使用现状调查显示:在遭遇他人网上无理谩骂或诋毁时,18.8%的大学生表示会以礼待人,47.5%的大学生对此视若无睹,不予理睬,而33.7%的大学生则会以牙还牙,也会用不文明的语言驳斥对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已刻不容缓。可喜的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1.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中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是有必要的,其中59.2%的人倾向于以偶尔的讲座形式教育为主,9.3%的人认为讲座频率应该提高到每周一次,而12.7%的人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的网络道德教育课程。 (二)成因分析 1.大学生的特殊心理转型是根源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智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网络上快速、丰富的各种信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而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且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同时,在独立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大学生在应付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就业的压力的同时,他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2012-2013学年度 松石小学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管,学校内计算机要安装绿色上网过滤软件,利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不良信息,确保建设绿色校园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

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我校将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加强活动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注重实效,认真制定适合本校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织好网络道德教育活动。 2012.9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梨树县郭家店镇第四小学黄旭 小学正处于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必须认真抓好。在教育内容上应反对抽象空洞的说教,强调德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养成基本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伦理道德。下面,我想从以下几点浅谈我对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看法: 第一,家长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家长是青少年的启蒙教师,也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方式可以直接透视出青少年在未来成长道路上的成功与否,重视德育教育光喊口号不行,光靠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更是不行,家长应该积极行动,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从小事抓起,良好的思想品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应从平时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进行道德教育只让孩子背那些条条框框是不行的,只让孩子停留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表象认识上也不行。孩子从入学开始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家长和教师的教育使孩子能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是对、为什么是错,而且付诸以行动中才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对于现在的教师也还存有另外一种困惑,那就是小学生在学校上课期间在老师的教育下、在学校的监督下养成了较好的习惯,能够较好的按照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到了假期在家长们溺爱的强攻下逐渐迷失方向“重操旧业”,开学以后教师还得从头再来,如此周而复始的教育虽然

耗尽了教师的大量心血但收效甚微。 第二,学校教育应是教育的主导青少年的德育教育离不开诸多环境和因素,但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得:嫩枝易弯也易直。 因此思想基础打得好坏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至今后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知识注重学生“智”的发展而忽略了“德”的重要性,我们培养出来的将会是一批废品,而当今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学校只为应试,一天到晚有讲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只重知识,不重德育,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上了大学因心理不健康而走向犯罪的例子屡见不鲜。 此外,学校不能简单地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或差来界定学生的好与坏,在评价学生方面仍然要用辩证的方法来综合地衡定。把学习成绩作为一个参考,把智力、情感、态度以及目前提倡的自信、乐观、向上等诸方面因素考虑其中,形成一个综合界定的标准。素质教育提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学校要用赏识的态度来对待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精彩试题(100分)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 1、( 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而是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戾 D、网络暴力 2、(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6、(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7、( A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11、(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15、( A )就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习气,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习惯势力等形式制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社会文化 B、社会风气 C、社会关系 D、道德教育 20、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助于

(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21、网络安全是信息安全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涉及( ABCD )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A、计算机科学 B、网络技术 C、通信技术 D、密码技术 23、我国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条款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其主要表现为( ABCD )。 A、分类立法,尚未形成科学的体系 B、缺少必要的基本法 C、已有的立法中有诸多缺陷 D、网络立法较偏重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偏轻 25、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 ABCD )。 A、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26、网络低俗文化具有( ABC )等特点,这些都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34、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ABCD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7、网络具有(ABD )。 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礼仪和挫折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又迎来了一个和家长沟通的日子,和你们交流沟通使我更加坚定了我工作的信心,今天我就现在家长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讲授以下几个内容: 1、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2、家长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上,特别要注重3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一个孩子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才能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品德的发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成长中的孩子道路品质还没定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这个过程是由浅入深的。总体来说,小学生的种种道德上的表现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就决定了道德培养的长期性和及时性,它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求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培养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中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讲道理、举例子,以及自身经常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将道德观念在他们心中扎下根来,仅有言教还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通过父母的身教和结合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情境施教。孩子们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的,模仿是没有道德判断的,但通过模仿学到的不同行为方式,就是别人评价个体道德品质的依据。孩子们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对于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良好品德的培养。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的教育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就家庭而言,要着重抓好孩子文明礼仪和健康思想观念的教育,这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 要使孩子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一方面,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过程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让孩子有一本活的学习教材;另一方面,家长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文明举止,既显示出个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的教育水平。所以,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机会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电梯门口,看见先生给女士让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就是一种文明举止;饭店

青少年如何培养和修养道德

青少年如何培 养和修养道德 不要把修养道德看得很神秘,也不要把它看得程式化。因为道德的修养、品质的建立,以及人格的确立和能量的获得,都在我们的心中和身中,要靠我们一点一滴去积累,要有这个信心,要相信道德能够重塑我们的人生,能够再造我们的人生,要相信道德能够给我们人生带来亮丽的前程。 “信”非常重要。有了坚信的基础,我们就从点滴做起,从所在家庭的日常表现做起;从孝敬父母、友爱姐妹兄弟这个密切关系做起;从关爱身边所有同学这些方面做起。比如,对同学的帮助做到了没有?是用真正的爱心去帮助别人?还是为了贪图自己的虚名,贪图对方的回报和表扬? 要隔绝所有索取回报的所谓“道德修养”,那不叫道德修养!要像天和地一样,像太阳和月亮一样,把光明和热量无私地赐予身边所有的人,那才是真正的修养道德! 就从我们一点一滴的言行当中去注意积累,古代先哲说“滴水穿石”,我们就要有这种精神去积聚、积累。把正确的信念在大脑当中确立起来,在心中确立起来,不被别人各种各样的邪见和错误的认识所左右,自己要立定正觉。自己一定要从道德观念上,建立自己的道德人生观。从祖先们承传下来的传统道德观,到现在的道德观,完成一个完美的连接,在这个方面建立自己的道德观基础,在这个土壤上培养自己。 爱众生,怎样去爱?去爱周围所有的人,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父

母,爱自己的兄弟,爱自己 的姊妹,去关心他们,花一点时间,去关爱身边的一切事物。不要自私自利地把自己圈在一个非常狭小的圈子里,圈在一个自私自利的小范围里,那样会活得很累。 中国现在有些百万富翁、亿万富翁,他们活得很累。为什么呢?私心私欲太重,只知道发财,发了那么多财又用不了。其实,睡不过三尺,吃不过两碗,再吃多了高血压会出来,天天还要防着肝硬化、胃病、血压高、头晕等疾病。钱包背在身上,放着不保险,雇一个保镖跟着,又怕打劫,晚上也睡不安稳。就没有想到,可以把这个钱撒向社会,多做点好事,藏掖得那么紧,活得累死了。 国外有很多人对金钱都比较豁达。包括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兹,他就很豁达,既能够赚钱,也能够舍钱,每年都拿出收入的40%舍向社会,他就活得轻松,活得潇洒。金钱也会继续不断地进来,又能不断地出去回报社会。 这种爱心,无论大小,都要注重去培养,我们才能确立起道德观念。如果不主动地去培养和实践,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么永远也难以在自己心灵当中迸发出道德的光明。礼德的光明,就不会呈现,我们也就难以准确看到自己人生道路该如何去走,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有了道德观以后,人生该如何去做,常常是坦坦荡荡,没有任何不敢的。因为心灵开阔,就容易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和顺利的人生!

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

青白石中学网络道德教育实施方案为积极创建网络平安,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网络文明教育,保证网络安全,杜绝网络中的不文明行为,杜绝学生沉迷网络,促使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青白石中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网络文明教育的意义: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有效地拓展了人们学习空间,为青少年学生自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尤其是社会经营性网吧的负面影响,又给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造成了严重危害。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网吧,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就成了中小学教育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文明校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措施。 网络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校高度重视网络文明教育,把它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形成齐抓共管网络文明教育的工作机制;使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诚信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坚持文明上网,自觉远离社会经营性网吧。 二、网络文明教育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和严格管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坚持“趋利避害、疏堵结合、重在引导”的原则,把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经营性网吧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和学校信息技术教

育课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尤其是综合表现评价的重要指标,作为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的重要依据。通过网络文明教育和规范管理,促进我校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二)结合实际,坚持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网络文明教育活动。学校在本学期安排适当时间,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互联网管理条例》和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利用黑板报、校园网等,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演讲、专家讲座、“远离网吧”宣誓等形式,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网络道德、法制观念。将网络文明教育列入本学期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假期,对学生文明上网、远离网吧等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学生签订《学生安全文明上网倡议书》,强化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文明意识和诚信自律意识。 (三)加强网络德育研究,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网络文明教育机制。在严格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德育专栏,充实德育内容,大力推进思想道德教育和网络工作。学校对经常进出网吧、行为偏常的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力量,努力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把网络文明教育纳入家校联系的重要内容,引导家长关注孩子上网问题,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四)重视和抓好网络文明教育总结和提高工作。对网络文明教育工作,通过总结,认真研究和反思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的作用,树立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