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162学时。54学时×3学期。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

开课学期:第2、3、4学期学分:9学分课程层次:公共基础课修读类型:公共必修课

考核方式:笔试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必修课程。

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日语应用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日语打下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日语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单词约1200--1500个;掌握基础语法知识;听懂简单的语句;说简单的语句;阅读句子结构不太复杂的一般性文章;写出句子结构简单的短文;借助工具书翻笔译句子结构不太复杂的一般性文章。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内容学时第1課発音あ行—な行清音 6学时第2課発音は行—わ行清音撥音 6学时第3課発音濁音半濁音促音 6学时第4課発音長音拗音6学时第5課これは何ですか 6学时第6課ここは僕のうちだ 6学时第7課日本と日本人 6学时第8課自己紹介 6学时第9課日本の季節 6学时第10課中国と日本 6学时第11課鈴木さんの仕事と生活 6学时第12課田舎 6学时第13課夏休み 6学时第14課いろいろな学生 6学时第15課漢字 6学时第16課映画を見る 6学时第17課在宅勤務カラオケ教室 6学时第18

課声の表情みかん 6学时第19課交通信号日記 6学时第20課ありがとう道を尋ねる 6学时

第21課私の留学生活一つにへやが三つになる 6学时第22課訪問田中さんとその秘書 6学时第23課招待されて困ることお祭り 6学时第24課友だちへの手紙日記 6学时第25課日本語のあいさちつの言葉 6学时第26課今のわたし電車に乗る 6学时复习总结 6学时

四、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大学日语简明教程》(王诗荣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6月出版)

2、《标准日语语法》(第二版)(顾明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出版)

五、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让学生努力打好语言基础,处理好听、说、读、写、译的关系。

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的特点是:教学时数少,教学任务重。这就决定了第二外语日语的教学不能采取听说领先,读写译跟上或听说读写译同时并举的方法来进行,而应采取效率更高的方法,重视词汇和语法的共核教学,注重句型替换、阅读理解和日汉语互译。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侧重阅读和笔译技能的训练。要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外预习、复习、归纳、练习等的自学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及时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突出重点、难点,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1、语音阶段:重点放在假名的发音、认读和记忆上。

2、单词教学:要求学生预习、复习,教师带读单词并进行适当的说明。

3、语法教学:突出重点的同时注意语法的系统性,通过练习适当加以补充。

4、课文教学:密切结合单词、语法,充分兼顾听、说、读、译的训练。

5、练习教学:注重句型替换、阅读理解和日汉语互译。六、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本课程闭卷笔试。成绩为百分制,平时成绩(小测、作业、学习态度等)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为3:7。

七.本大纲编写根据

1.《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大学日语(第二外语)教学大纲修订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4月出版

2、《大学日语教学大纲》(第二版):大学日语教学大纲修订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4月出版

剑桥国际商务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剑桥国际商务英语学分/学时:

课程层次: 专业课修读类型: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笔试口试听力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教学目标:

随着中国入世,国际经贸交往不断扩大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外语专业教学中对增加经贸,金融等方面知识的要求非常迫切。二十一世纪的外语复合型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

作为英语专业本科商务英语方向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涉外商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有关商务活动的实用材料,学生应熟悉并掌握主要的商务语言和用法,并注重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处理商务及外事的能力,独立提出建议和讨论问题的能力等的培养。

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要通过阅读,听,写,讨论,解决问题和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达到基本的运用英语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语言的应用能力.

听力方面

能听懂正常语速的日常生活和商务活动的谈话,类型涉及电话,采访,讨论,演讲,会议发言等。要求学生能正确辨认听觉信息,并做出适当判断,并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所听内容的深层含义,把握说话者的态度和意图。

阅读方面

能看懂图表,正确理解商务专业词汇,能读懂英美报刊杂志上中等难度的商务英语文章,了解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把握其内涵,获取准确信息。

写作方面

能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根据所给背景语言材料,图表及表格等直观资料,写出符合国际商务惯例,格式规范的商务报告,备忘录,商务信函,建议书和E-mail等,要求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得体。

口语方面

能够运用正确的英语讨论各种商务和日常生活的话题,进行电话交谈,能够作简

单的会议发言和商务报告。要求内容切题,有一定专业词汇量,语音语调正确,语流连贯顺畅,表达基本得体。

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

"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以商务主题为核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贸易,生产,金融,保险,公关,商业文化,外事,企业管理,营销,环保等诸多领域。本课程以英语为授课语言,通过学习有关商务活动的真实语言材料,学生应熟悉并掌握当代商务理念和国际商务惯例,提高基本商业,文化素

质,具有较强的商务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不懈的创新意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商业文化,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语言能力训练也是商务英语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由英国Summertown出版社授权经济科学出版社在境内独家出版,Lan Wood主编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初级)第二版。

参考书目:本教材的同步训练练习。

高级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高级英语学分/学时:

课程层次: 专业核心课修读类型:专业必修课考核方式:笔试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教学目标:

高级英语属于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课程。它是基础阶段的综合英语课程在高层次上的延续。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法律、宗教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每课后都配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问题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教学基本要求:

1( 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学会查找有关参考书,会自己动手写注释、做笔记。

2( 培养分析、欣赏写作技巧的能力。

3( 掌握基本的英语修辞手段的使用技巧。

4( 准确掌握课文内容,学会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并能将其应用于写作。

5( 培养语篇分析能力,学会词语释义,即用英语解释英语短语或句型

转换。

6( 逐步培养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敏感性。

7( 学习、巩固构词法、区分同义词的差别,更好地掌握词义。

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因学员是函授性质,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中短期面授辅导为辅的教学性质,在面授期间,抽取教材典型性课文数篇讲解训练,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方向和思路。平均每个单元约需10课时。其中背景知识介绍、相关文化知识介绍及文章结构概述约需1学时,课文讲解约需6学时,课后练习约需3学时。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课前对每个单元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作必要的了解,预习课文;练习用英语对词语、句子进行释义;认识和辨别课文中出现的各种修辞手法;了解英语中各种文体的作用和特点;在老师指导下分析、欣赏文章的写作技巧、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学会查找参考书,并自己动手写注释、做笔记等。

每篇课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I . Addition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I . Introduction to the Passage

III . Effective Writing Skills

IV . Rhetorical Devices

V . Special Difficulties

VI . Questions

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选用教材:由张汉熙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外研社,2003年。(教材)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第二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自考大纲-00840--第二外语(日语)

高纲1581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0840 第二外语(日语) 南京师范大学编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Ⅰ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培养自考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目标 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在课程结束时,使学生能够: 1.掌握基本语音语调。 2.掌握日语的基础语法知识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初级的阅读、会话、翻译。 三、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二外课程,学生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无先修课程,亦无相关课程,是一门相对独立的新语种的学习。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语音 语音包括日语假名的发音和语句朗读。假名主要包括五十音图的清音、浊音、长音、促音、拗音,语句朗读时要求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 领会掌握2000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其中熟练掌握1500词。主要包含日语假名和日语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各类词汇(如

体言、用言、助词、助动词、接续词、副词等)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3.语法 语法主要包括教材《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所出现的各语法点、句型、惯用型、用言的活用变化规则等。 具体范围如下: (1)单词的标记,日语单词的标记有三种形式:假名、日语汉字和汉字加假名。 (2)十个实词,其中尤其是体言(名词、代词、数词)和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体言的特点是本身没有词尾,所以进入句中起什么作用,主要靠后续的虚词。实词后添加不同的虚词,就起着不同的作用。用言都有词尾,要记住用言的各种词尾变化形式。 (3)两个虚词:助词和助动词。虚词总是附在实词后,起语法作用。掌握助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掌握助动词时,需注意:①语法意义和作用。②接体言还是接用言,如接用言,还需注意接什么样的词尾变化形式。③本身的形态变化。 (4)日语句子的种类和句子的成分 日语句子从结构上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一个句子里,主语和谓语的关系仅成立一次者叫单句。单句中的成份重点是谓语。按谓语的结构,单句可分为动词句、形容词句、形容动词句和名词句。一个句子里,

(完整版)《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资料

《高级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D20662B0 课程属性:必修 学时:146学时学分:7 先修课程:中级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概况、日语实用语法 考核方式:考试 使用教材: 陆静华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六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季林根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主要参考书: 陆静华、陈小芬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六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八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季林根、皮细庚主编,《日语综合教程第七、八册课文翻译与练习答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 周炎辉主编,《日语语法词法·句法》,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高级日语是一门综合技能的课程,它涉及日语的听、说、写、读、译等多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更进一步熟练掌握日语知识;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文化理解能力,熟练地掌握日语语法体系,使学生达到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交流协会设立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2级水平。 本课程是“中级日语”课程的继续,教学重点从一、二年级的讲解词汇、语法、句型逐渐过渡到分析文章、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从而掌握地道的日语。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教师不仅要分析文章、

句子结构,还要介绍大量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避免“中国式日语”的出现,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使用日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高级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较高的听、说、写、读、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日语交流信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作风,正确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社会文化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 1.读一般性日语文章,能理解作品的主要内涵和意境;能较好地归纳、概括其主要内容;能独立分析文章的思想观点、文章结构、语言技巧及问题修饰。 2.对于相当日语能力测试一级水平的文章,借助工具书、参考注释能读懂大意。 3.能用日语写出格式标准、语言基本正确、内容明了的书信、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能写内容充实,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说明文、议论文和论文。 4.能翻译用现代日语撰写的各种文章、书籍。 5.能用日语较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与日本人自由交谈。 三、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学时共分配在三个学期完成,即大学3年级上、下两学期,大学4年级上学期。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具体日语水平,各学期的具体学时也不同。三年级上学期72学时,三年级下学期54学时,四年级上学期20学时。

日语二外教学大纲

二外日语教学大纲 一、前言 21 世纪是全球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相当的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生存能力。我系培养的是英语专业人才。学生不仅要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学好第二外语,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获取科技含量高的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本大纲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第二外语《大学日语》课程编写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形式具体制定《大学日语》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对学生学习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是为潍坊科技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第二外语,是必修课之一。为期两个学期,每学期计划授课16周,每周4 课时。所用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日本语初级上》。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英语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以读、写、译为主,听、说为辅的基础性语言课程。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他们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本课程教学应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交流信息能力,使学生能应试由日本“独立行政法人国际交流基金”和“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日语能力N5考核,并能达到英语专业二外日语考研的能力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日语教学为基础阶段,以接近国际日本语能力N5为教学的基本 要求。 (一)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1、初步掌握读音规则,朗读学过的单词、句子、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 3、较为全面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梗概,并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4、具备初步从口头、笔头两个方面对所学内容灵活应用的能力。 5、自觉培养查找相关资料,并写注释、做笔记的能力。 6、能较为准确地翻译课文及相当难度的文章。

浅谈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导入

浅谈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导入 发表时间:2009-08-11T10:32:22.01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杨宇(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师范学院欧亚语系,黑龙江牡丹江 1 [导读]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因此学习一种外语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因此学习一种外语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是进行日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并对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原则进行了初浅的探讨。 关键词:日语教学;日本文化导入;文化背景;差异 在整个人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构建了不同国家的语言体系并造成不同语言习惯,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必然在其语言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原始人与现代人、西方人与东方人都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是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尤其近些年来,“文化差异”、“文化摩擦”、“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异文化交流”等等词语频频出现使我们外语教学者深深的感受到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如果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并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产生“会说不会用”的现象,最终使交际失败。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外并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外语语言知识外,隐含在该国语言中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也不容忽视,文化知识的导入直接影响语言教学的深入发展。作为日语教师就对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导入日本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如何导入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初浅分析和探讨。 1 文化导入必要性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长期以来,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滋养了日本文化,加之由于日本的语言文字形成较晚,其大规模发展几乎是与中国儒教文化的传入同时进行的。所以,日本语言结构中大量溶入了中国文化。因此有人说:“日语很容易学,一看日语里的汉字就能大体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不尽然。尽管日语受汉语的影响很大,连日语里的假名的来源也都是模仿中国汉字的偏旁冠盖或利用草书创造而成的,日语里的汉字也是由汉语传入的,但经过长期的演变过程,日语变成了完全不同于汉语的一门独立的语言。因为中日两国文化的差异,日语中与汉语相同字体的词并不可能指同一事物。例如:“娘”这个词,在汉语中是“母亲、妈妈”的意思,而在日语中则是“女儿、闺女、女孩子”之意,意思截然不同。再如:“学生”一词,汉语里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可称之为“学生”,而日语中则特指“大学生”。再比如:中国人在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到哪儿去?”“你吃了吗?”其实并不想知道对方到底要去什么地方和是否吃了饭,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而日本人见面时多为“你好!今天天气真好啊!”“今天真热啊!”“今天真冷啊!”“连日阴雨,真叫人烦闷”!“最近总下雨啊!”等等,多数是说些有关天气状况或赞赏美好环境之类的言辞。这是因为岛国日本四面临海,地域狭小,自北向南绵延几千里,四季分明,山川多姿,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的美学心理,培养出了一种世界上诸多民族中所罕见的细致而敏锐的自然观察力和季节感。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的与日本人初次交往的中国人就会说出令日本人啼笑皆非的“你吃饭了吗?”或日本人不愿意被人问及的诸如“你去哪了?”这类的寒暄话来。另外,中国人在吃饭时,并非很注重吃饭这一过程的开始和结束的言语行为。有客人在家里吃饭,也是由主人招呼客人开始吃,而在日本的餐桌上,作为客人先要说“いただきます!(不客气了,开始吃了。)”,吃饱后还要说“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吃好了,多谢款待!)”之类的话,否则会被视为有失礼貌。在礼节、习惯等方面,中日也有很大差异,日本人没有互相敬烟的习惯。拜访日本人的家庭,要事先约好。进入日本人的住宅时必须脱鞋。在日本访问时,窥视主人家的厨房是不礼貌的行为。日本没有请同事到家与全家人交往的习惯等等。因此,如果我们不了解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反过来说,越深刻地了解所学语言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 2 如何进行文化导入首先,课前文化背景渗入: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完整的把握,对单词、语法的讲解准备还远远不够。对课文内容所涉及的日本文化要掌握。并在正式进入课程前适当的进行介绍。例如在讲解主人招呼客人进门时的请进时要用的是“お上がりください”。尽管“上がる”是“上”的意思,但译成“请上”就不地道了。如果课前把日本的房屋结构及和中国的不同讲解清楚,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其次,课堂上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在日语课中导入文化内容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日本语、日本文化、日本人,即掌握日本文化的“精神”。要达到此目的,则应注意讲清语言的文化背景,并通过与中国文化的对比明确日本文化及日语的特点。对因文化能力不足而造成语言上的错误,光简单单地进行判错、改错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造成错误的原因。模仿是外语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特别在语音、句型等教学上更是如此。但是,如果一旦涉及文化的东西时就不能单纯靠模仿,因为有时模仿反倒会造成错误。所以,文化内容的教授不光要解决“知其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应解决“知所以然”的问题。最后,就应该是课后文化对比巩固: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开设“日本文化”介绍,有的方失的进行系列性的讲座。可给学生提供生动的文化背景的学习空间,以便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度。例如可根据教授内容放映日本影视作品、电视剧等。并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如果出现打电话及到别人家拜访的场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并纠正避免因文化不同导致两个国家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出现的语言错误。例如给日本老师打电话想早上去拜访这一场景,如果老师回答说:“さあ、ちよつと……”,那么学生就会继续问晚上怎样,结果老师的回答还是一样。其实这里所说的“さあ、ちよつと……”根本不是“有一点点事”,而是一种拒绝方式,因为学生没明白真正的意思,以至造成了交际的失误。像这样的课后巩固日本文化背景知识,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文化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纲

日语专业各学科教学大 纲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基础日语》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教学为两学年,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共四学期(合计528学时,36学分),是日语专业的基础阶段。是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实践能力强、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的一部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基础日语》为两学年,共四学期(即1、2年级)。由于日语专业的学生入校时是“零”起点,因此本阶段的教学既要保证学生掌握正确标准的日语发音、节奏规律和语调,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掌握日语基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以达到交际的目的。注意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巩固学生专业理论技巧,为《高级日语》(即3、4年级)打好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不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不罗列抽象概念,而是注重实际应用,精选基础性和趣味性较强、反映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观察、模仿、体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础日语》课程要求教师因地制宜,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打破以语法为核心的传统教材体系,注重在与

学生的互动中推进教学,力图集精读、泛读、听力、会话等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基础日语1、2: 1、广东方言与日语发音上的一些碰撞 2、日本的常用汉字与中文汉字的碰撞 3、日语的敬语 4、表示授受关系的动词 5、用言的活用形变化 6、被动句、使役句、使役被动句 7、语法(词法、句法) 基础日语3、4: 1、词汇的活用 2、句型的活用 3、语法(词法、句法) 4、课文的理解 教学大纲 基础日语(1)Fundamental Japanese Ⅰ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浅谈日语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4776922.html,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浅谈日语教学 作者:李易宣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20期 前言: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认知语言学开始在欧美等地区兴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知语言学主要强调认知和语言编码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我国,随着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日渐成熟,将其应用到了外语教学之中,为包括日语在内的外语教学提供基础,同时为传统日语教学中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机会。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通过认知理论与语言知识相结合,从而产生的一个跨学科理论。在认知语言学影响下,让人类语言沟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能力。认知语言学在理论上将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含义联系在一起,强调思维语言的内在关联,这使得认知语言学可在日语教学中进行巧妙应用,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语学习问题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在很多特定语言现象中,学生可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传统研究理论认为,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规律,而对一些繁杂的语言现象,一般无法用理论做出合理解释。而认知语言学刚好能加深人们对语言学习的思维深度,得出最令人信服的解释。当人们在日语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认知语言学知识,必定会让学生茅塞顿开,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二、认知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的全面结合 (一)在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 一般来说,人们对外来语言的学习,属于一种对新事物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习惯于利用自身所见所闻尝试对新事物进行理解。反过来,在日语教学中,会利用多义词的词义区对基本日语知识进行认识和学习。首先,利用脑海中已有的学习观念对日语词汇范畴进行确定,并对其难度等因素进行有效评估,再利用原有的词汇积累对词汇进行派生,以此实现对生词的理解,进一步分析出词汇含义背后所涉及到的语言学习途径。简单来说,当学生面对一个生僻的日语新词时,教师首先应对词语含义进行合理解释,尤其是要做好中心含义的介绍,此时,学生就会通过生活和学习中常见事物对词语进行理解;其次,教师要确定对词义的扩张方向,通过认知概念和各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将所学词语内涵进行引申,进而让学生学会该词语具体应用方法。例如,在讲解餐桌一词中,教师可以先将桌子(テーブル)一词引入,随后将其内在含义进行扩展,可向上引申为厨房家具,向下引申为吃饭。 (二)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1学期16周完成语音入门和初级日语17课。主要内容包括:

第2学期16周完成初级日语11课和中级日语7课。主要内容包括: 第3学期16周完成中级日语14课。主要内容包括:

第4学期16周完成高级日语15课。主要内容包括: 高年级(5、6、7学期)每周6节

七、作业设计 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 4、作业内容包括:

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 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 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 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 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 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 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九、学术(质量)标准 语言知识的质量标准包括读音规则,表记规则,常用汉字1945字,基本词类,简单句的种类,时、体、态等语法范畴,复合句的种类、日语主要助词和助动词及其用法,敬语的用法。掌握其内容的85%以上者为“优”,70-84%者为“良”,60-69%者为“及格”。 言语技能的质量标准是: 听力

2017-2018-2-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2017-2018-2-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 适用阶段:高职阶段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为英语专业所有大二学生开设的一门二外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共同活动,逐步掌握日语知识和技能,提升外语学习兴趣,初步学会运用日语进行交际。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贯彻了“学用结合,以练为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授课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日语零基础的学生,从日语的入门“假名的认读和书写”开始,然后开始学习日语的四种句型,在学习了四种句型的基础上对日语相关的句型和文法进一步讲解,在此期间学习相关的日语词汇。根据实际需要,在强调学生日语基础知识与语法的掌握的同时,更进一步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培养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爱。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排序思路。同时将日语基础知识学习和听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能力(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一定量的日语词汇和短语,掌握日语动词的的变化和用法,进行一定的日语寒暄,使学生能进行日常较简单的问候交际,能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日本文化,扩展视野,丰富外语学习的内容,有意识的进行对比和自觉学习,学生能基于本课程学习的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提升英语专业学生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认知等综合竞争力,做好职业岗位(如:外文导游、商务交际、少儿教学等)各项相关工作。 (二)知识目标

阶段2 中 期 阶 段 第 6-10 周 依托课文学习 日语称谓代词、 数字、时间、岁 数、金额、兴趣 爱好等表达方 式。能听懂并进 行简单的日语 会话,能用日语 自我介绍,表达 自己简单的思 想和看法等。 1.日语敬语知识 2.日语中的基本助词、数词、 指示代词和疑问词 3.形式体言的用法,表示意志、 打算的句型以及表示邀请、建 议的表达方法等 10 6 4 阶段3 后 期 阶 段 第 11-17 周 依托课文 熟练掌握部分 与所学专业相 关的基本日语 文法及单词; 相关的日语会 话,背诵并学以 致用。能阅读难 度较小的日语 文章;能跟日本 人进行简单日 常会话交流。 1.与本专业相关的日语词汇 2.日常惯用表达 3.与本专业相关的服务用语 4.与本专业相关的日语情景应 答 1 4 6 8 教学项目工作任务知识要求技能要求教学 时数 五十音图认读 1.日语发音 2.日语的文字与书写方法 3.日语变音、声调与语调 能正确默写背诵识 读日语平片假名;掌握 日语发音规律。 10 书写 音变、音调 日常用语人物称谓 1.日语敬语知识 2.日语中的基本助词、数词、指示 代词和疑问词 3.形式体言的用法,表示意志、打 算的句型以及表示邀请、建议的表 达方法等学习日语称谓代词、数 字、时间、岁数、金额、 兴趣爱好等表达方式。 能听懂并进行简单的 日语会话,能用日语自 10 数字类兴趣爱好

(完整word版)日语专业教学大纲高年级阶段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 一、总纲 (一)大纲宗旨 本大纲旨在规定日语专业本科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评价以及有关教学的几个问题,为制定高年级阶段的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测试评估提供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三、四年级)。大纲只对专业课提出要求。 (三)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对文科院校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的要求,对高年级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提出基本要求,各院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执行。其中主干课、必修课的设置应争取统一。教学质量应符合大纲要求,即继续锤炼语言基本功,提高日语实践能力,充实文化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为完成这一任务,应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稳步的改革。要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毕业时应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还要具备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毕业生走出校门后,应能很快地适应除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以外的各种口译、笔译及与日本研究相关的科研与教学工作。 (四)教学安排与教学内容 高年级教学分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即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每个学期平均周数为18周。其中第八学期即毕业前的半学年中,各院校安排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大纲是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的延伸,与基础阶段教学大纲相衔接。在进一步练好听、说、读、写、译几方面基本功的同时,应注意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高年级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一)日语综合技能;(二)日语语言学:(三)日本文学;(四)日本社会文化。 二、课程 由于各院校的特点不同,开设课程的门类不同,课程名称及开设的时间、周学时数也不同。根据日语专业的基本特点,课程可分为主干课、必修课和选修课几种。对此,本大纲不进行具体划定,而是从内容上列出四个方面必须开设的课程,每个方面的具体课型及教学时数可

第二外语(一)日语

《第二外语(一)》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4131600 课程名称:第二外语(日语)(一) 英文名称:2nd Foreign Language(Ⅰ)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16 实验学时:16 学分:2 适用对象: 英语专业本科商务方向、本科翻译方向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课,为必修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日语基础知识,包括发音、基本语法与句型、简单的会话及写作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零起点二外学习,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正确掌握日语的发音,包括清音、浊音、拗音、长音、促音、拨音等。 2.能默写并熟练掌握日文假名。 3.掌握日语的基本句型。 4.初步掌握日语的名词、动词、副词及助词等的用法。 5.初步具备阅读简易日文文章的能力。 6.初步具备运用简易日语进行会话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发音部分 ○1掌握清音的发音要领,熟记五十音图。 ○2掌握浊音、拗音的发音要领。 ○3掌握长音、促音、拨音的发音要领。 2.学习日语常用寒暄语及名词谓语句。 ○1掌握日语常用寒暄语。 ○2掌握名词谓语句的用法。包括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以及时态等。 ○3掌握基本代词的使用方法。

3.学习动词的基本用法。 ○1掌握存在和所属的表达方式。 ○2掌握基本动词句型。包括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以及时态等。 四、实践环节 无 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 为达到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课外习题(包括自测题)不应少于120题。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也可使用多媒体教室等加强教学效果。 八、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平时成绩占401%,卷面成绩占60%。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教材:《快乐日本语》,李红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

浅谈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与其他国家经济、文化等众多方面的交流也逐渐的加强,掌握第二外语已经成为现阶段人才的必备素质。日语是第二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日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教学成效并不理想,需要及时的找寻有效的策略,提升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促进日语教学发展,为社会输出更多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本文就是对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 标签:提高;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 日语是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每一年接受日语学习的人员众多。日本是我国的相邻国家,在经济、文化方面有着较为密切的来往。虽然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人员众多,但是对于日语的掌握情况较差,主要就是因为教学质量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相关教育人员必须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保障第二外语日语教学质量。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 目前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1.1 学员学习时间有限,教学成效较差 学员对于第二外语日语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使学员在日语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所提升。但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学习到的内容较少,并且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差。很多学员并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过后不愿意再消耗时间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理解和记忆,对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学习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长时间作用下,学员会渐渐失去日语学习的信心,学习过程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认为日语学习的难度性较高。这对于教学进度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教学成效较差。 1.2 学员对于日语学习兴趣减弱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提升教学成效的有效工具。兴趣可以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得学员可以积极注重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日语学习初期,学员都会具有浓厚的兴趣,以及高涨的学习热情。但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课堂上有的学员在说话聊天、有的在玩弄手机,还有的学员趴在桌子上睡觉,他们已经不具备起初那种学习的热情。因为,学习难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学习的期望值受到影响,学生对日语学习兴趣也逐渐的减弱。 1.3 教育模式过于落后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给予一定的尊重,死板的进行日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b04776922.html,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1232学时,分基础阶段(1、2年级)和高级阶段(3、4年级)开设,周学时为14/12学时(基础阶段)和6学时(高级阶段)。 三、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知识和技能合为一体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占整个专业必修课的64.4%。通过本课程学生掌握日语语音、语法、词汇基本知识及跨文化知识,获取听、说、读、写、译言语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查阅资料、分析阅读材料的能力。 五、课程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讲授语音、语法(句型)、词汇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习8000个左右的词汇(基础阶段5000左右,高级阶段3000个左右)和400-600个左右的句型。通过言语技能的训练,学生掌握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具体要求见学术质量标准。 六、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 第

七、作业设计

1、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和巩固在课堂所学的内容,并在新的语境中能创造性地应用。 2、原则上每天都留作业,作业的形式包括口头的和笔头的。 3、作业的批改可以是第二天的复习巩固环节,也可以是另找时间全批或部分分批 4、作业内容包括: 1)有关日语汉字的预复习作业; 2)有关语音、语法、词汇的预复习作业; 3)有关听、说、读、写的预复习作业。 注:各学期具体作业内容请参照综合日语课教学进度表。 5、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讲评。 八、教学策略 在“语言、功能、文化”三位一体的强化实践课教学模式原则下, 1、处理好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技能训练,在整个日语教学过程中应占三分之二(基础阶段实践课教师在每一大节(90分钟)中学生的训练量应达到100次左右,其中机械训练占一半); 2、既要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读、写的基本功训练,达到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 3、导入文化因素,在文化环境中学习语言; 4、加强人文修养教育,培养学生吸纳能力、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等价值观。 九、学术(质量)标准 语言知识的质量标准包括读音规则,表记规则,常用汉字1945字,基本词类,简单句的种类,时、体、态等语法范畴,复合句的种类、日语主要助词和助动词及其用法,敬语的用法。掌握其内容的85%以上者为“优”,70-84%者为“良”,60-69%者为“及格”。 言语技能的质量标准是: 听力 1年级:能辨别各音节,能听懂课堂用语和一般日语讲解;能听懂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同的听力材料及录音材料;能听懂学校日常生活题材的一般性谈话,准确率>80%;听两遍能听懂200~220字/分,生词<10%,无新语法现象的听力材料,理解准确度>75%。 2年级:能听懂与所学课文难度相同的听力材料及录音材料;能听懂日本人正常语速做的一般性讲演或报告,理解准确度>65%;听一遍能听懂240~260字/分,生词<10%的原版听力材料,理解准确度>75%;能听懂我国对日广播的新闻及文化节目,理解准确度>75%。 高年级:能听懂日本教师讲课;能听懂NHK新闻节目的基本内容;能听懂日本人商务活动中的日语;能听懂用日语进行的调研报告。听一遍能听懂240—260字/分、生词不超过10%的原版听力材料,理解准确度在85%以上;能听懂我国对日广播的新闻及文化节目,理解准确度在80%以上。 口语 1年级:能较流利地进行课堂会话、回答问题及简单生活对话;能就课文内容或听力材料进行回答、复述;能连续发言1~2分钟,语速>120~140。 2年级:能就课文内容或听力材料进行回答、讨论;能同日本人进行一般性交际和事务性交谈;略经准备能连续发言2~3分钟,语速>120~140>,能较好地表达思想。 高年级:能用日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与日本人交谈;经过准备能即席发言或发表学术见解以及能用日语进行辩论或讨论。 写作 1年级:念三遍,能听写与课文程度相同的、语速100~120/字分的短文,准确率>5%;课

《二外日语》教学大纲

《二外日语》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审核:编写日期:2016年07月 1 课程基本信息 2 课程教学目标、基本要求与课程定位 2.1课程教学目标 二外日语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近年来,日语在我国,尤其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日语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也日益凸显出来。培养具有一定日语交际能力的人才也成为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教授本课程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音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使其了解日本概况,为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了解二外日语的基本知识,初步了解日语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用法;在学习由发音到最基本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讲授的基础上,增加稍深稍难的基础知识,扩大词汇量,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的各方面知识,对日本能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增强学好日语的信心。 2.3 课程定位 二外日语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主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必要的日语语言知识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是从事翻译、教学、外贸、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

语人才的需要。学好本课程,学生能用日语进行一般性交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朗读学过的课文及同等程度的文章;不但能够用日语写简短的文章、书信等,而且也能借助工具书翻译一般性的短文和资料及胜任一般生活的口译工作。 3 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第三学期 3.1 日语语音(1)(8学时) 了解:日语假名五十音图的来源及构成 理解:日语假名五十音图的运用规则 运用:日语假名五十音图的读音及书写形式。 语音及语法特点,掌握判断句、叙述句及描写句的基本句式。 3.2日语语音(2)(8学时) 了解:日语语音的发音特点。日语的罗马字。 理解:日语语音——浊音、半浊音、长音、拨音、促音、拗音的发音规则。 运用:浊音、半浊音、长音、拨音、促音、拗音的读音及书写形式。 3.3判断句和存在句(8学时) 了解:判断句和存在句的语法结构。 理解:判断助动词,存在动词的使用方法。 运用:判断句、存在句的基本句式。 3.4 叙述句(8学时) 了解:动词的三种分类形式;自动词、他动词的用法。 理解:动词词尾变化的不同形式及语法意义。 运用:叙述句的基本句式。 3.5 描写句(8学时)

《第二外语(日语)1》教学大纲

《第二外语(日语)1》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等 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论文;成绩评定:期末成绩占90%、平时成绩占10%) 总学时数:48 总学分: 3 适用专业: 审定单位: 二、课程性质与地位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学生的第二外语必修课程。本课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日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日语应用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好日语打下较好的基础。另外,通过对于第二外语的学习,也能够让学生从宏观上理解英语和日语这两种不同语系语言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总体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日语正确的语音、语调,掌握单词约1200~1500个;掌握基础语法知识;听懂简单的语句;说简单的语句;阅读句子结构不太复杂的一般性文章;写出句子结构简单的短文;;借助工具书翻译句子结构不太复杂的一般性文章。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以讲授法为主,综合运用讨论法、演示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等。 五、教学安排 入门单元(主要围绕章节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等)

掌握日语平假名、片假名的发音和书写,日语的长音,日语的声调特点等。 2、教学重点 平假名、促音、拗音、拨音的教学。 3、教学难点 な行和ら行的发音区别,日语的音调。 4、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 (1)五十音图的发音和书写(4学时) (2)促音、拗音、拨音、长音(1学时) (3)片假名(1学时) (4)日语的声调(2学时) 第一課李さんは中国人です(主要围绕章节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等) 1、教学目标 掌握判断句型结构、用法、特点及时态变化。 2、教学重点 日语的判断句型 3、教学难点 日语单词的读法 4、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 (1)新单词讲解(1学时) (2)语法解释:判断句、疑问句、助词の的用法。(2学时) (3)基本课文与应用课文的理解(1学时) (4)练习讲解(1学时) 第二課これは本です(主要围绕章节表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内容等)

综合日语第四册第课教案

湖南农业大学2015届毕业生 教学实习教案 班级:日语一班 学号: 201141326115 姓名:阳秀君 指导老师:何蓓

课程名称:综合日语第四册 教学内容:第11课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的:使同学们能清楚地了解课文中对话内容,熟练地就课文内容进行对话。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新单词的读音,意义及用法,六个重点句型以及日语语体简体的区别。 具体内容: 第一课时 1,简单朗读单词(重点注意学生的发音与语调) 重点讲解明ける滑る 2,讲解课本5页词汇 ①―まみれ(补充类似) ②ハデ(派手)简单解释年轻人特有的标记用法 ③顔文字补充表情符号 3,讲解书本5-6页句型。 ①Vる |たそばから<先后>补充:类似 ②Nときたら<话题> 4,语气助词ね和よ的语调对比 5,じゃない的用法及其语调 第二课时

1,让学生自主阅读18页的读解,然后完成练习A 2,详解课文中出现的新动词单词 済む絶える埋まる求める固まる取り組む 躊躇う 3,讲解20到22的语法 ①~反面<相反的两面> ②めぐって/めぐる<中心点> ③としたら<假定条件> ④かとおもたっら<出乎意料> ⑤がたい<难以实现> ⑥~ない限り<唯一条件> 教学难点:类似语法的辨析 参考书:《新日本语考试文法》 《日语句型字典》 《综合日语》 作业与参考题: 教学后记:授课声音洪亮,课堂气氛较活跃,师生互动多,但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多,上课速度过快,对语法、词汇、。并且,因为是第一次上台授课,有点紧张。课堂上还有生造例句的错误,板书排版欠妥。需有条理的进行讲课,并且掌握一定的讲课节奏能够很好的带

高校中二外日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日语教学论文

摘要:目前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效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与人才市场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不符合社会对“双语”乃至“多语”型人才的需求。研究当下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提出在教学中加强情感交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充分利用优势,克服汉、英双重干扰等改进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措施。 Status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Teach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REN Yang (Taizhou Teachers College, Taizhou 225300 ,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 of current teach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can not meet theneeds of the munity, has not a benign interaction with the talent market, falls short of the needs of the munity to the“bilingual”and even “multi-language”talent. Studies the present teach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puts forwar ds the improvingapproaches e.g., strengthens emotional exchanges, establishes harmonio u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aysattention to the importing the culture a nd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makes full use of advantages and overes the doubleinterf erenc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 teach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foreign language; status quo; improving approaches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外语人才的需要也逐渐由一门外语向“双语”乃至“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