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

【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
【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

房屋建筑学

第十一章建筑变形缝目录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的类型▼

二、变形缝特性和关系▼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和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抗震缝▼

第三节变形缝构造

一、墙体变形缝▼

二、楼地层变形缝▼

三、屋面变形缝▼

四、基础变形缝▼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及类型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补规则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建筑变形缝类型:按变形缝的功能作用可分为三种:

–伸缩缝:防止构件因温度变化(或称热涨冷缩)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温度伸缩缝,或叫温度缝,或叫伸缩缝。

–沉降缝: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沉降缝。

–防震缝:防止因地震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防震缝。

二、变形缝的特性和关系

特性:

?伸缩缝:因建筑过长,不能释放温度引力而设置,基础因埋在地下受气温变化影响小而不需设缝。

?沉降缝:因地基和基础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设置,基础必须设缝,满足建筑独立沉降的要求。

?抗震缝:为避免或减少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不规则开裂而设置,地震力的作用以水平晃动为主,地基稳定性较好的基础可不设缝。

三缝设置原则:

?应统筹考虑,合并设置,缝宽取大的;

?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时,基础应按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设缝断开;

?在抗震设防地区,变形缝均按抗震缝要求(主要是缝宽)设置;在软土地基上,抗震缝应从基础开始设置。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1. 保证缝隙的有效宽度和缝两边构件的独立活动性。

2. 防止风和雨水、垃圾进入室内和缝隙内。

3. 一定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

4. 安全、美观。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及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伸缩缝的间距】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第6.3.1条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的正常使用条件下,由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的墙体竖向裂缝,应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设在因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伸缩缝的间距可按表6.3.1采用。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表6.3.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 10-89):

第6.1.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可按表6.1.1的规定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表6.1.1

注:①如有充分依据或可靠措施,表中数值可予以增减;

②当屋面板上部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选用;对排架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室内栏的数值适当减少;

③排架结构的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低于8m时,宜适当减少伸缩缝间距;

④外墙装配内墙现浇的剪力墙结构,其伸缩缝最大间距宜按现浇式一栏的数值选用。滑模施工的剪力墙结构,宜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现浇墙体在施工中应采取措施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

⑤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结构,可按照使用经验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

⑥伸缩缝间距尚应考虑施工条件的影响,必要时(如材料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宜适当减小伸缩缝间距。

构造要求:在同一部位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墙体、楼板、屋顶全部构件断开;缝宽20~30mm;保证缝两边构件水平方向自由伸缩。

伸缩缝的间距影响因素:

?结构的整体性,整体性越好,间距越小。

?结构的遮蔽性,遮蔽性越差,间距越小。

?建筑的气候环境和使用中的温度状况,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或经常处于高温作用下的建筑,间距应减小。

?建筑的层高和高度,层高低、建筑总高度低的建筑,间距应减小。

二、沉降缝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是否应设沉降缝:

a. 当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相差较大;

b.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或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相差高度大于6米(两层以上);

c. 建筑物建造时间不同;

d. 建筑物结构体系不同;

e.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相差较大时;

f.软土地基上建筑物体形复杂、占地面积过大;

三、防震缝

抗震缝设置考虑的因素:

a. 建筑物高度或荷载相差较大

b. 建筑物的刚度差别较大;(主要指纵横向尺寸相差过大)

c.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不同;

d. 是否是抗震设防区,是几度设防区。

抗震缝构造要求:

?满足缝两边建筑能独立晃动,且晃动时不会碰撞、挤压。

?一般基础不需设抗震缝,但在软土地基上,应从基础开始设缝。

?缝宽:砖混结构大于50mm;钢筋混凝土结构大于70mm。

抗震缝宽度与建筑物高度(约1/100~1/200H)、地震设计烈度有关。当建筑高度在15m 以下可为70mm,15m以上则:

6度地区,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

7度地区,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

8度地区,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

9度地区,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

第三节变形缝构造

一、墙体变形缝

墙体伸缩缝可做成平缝、错缝和企口缝,沉降缝和抗震缝一般只能是平缝。

二、楼地层变形缝

?楼地层包括楼面、地面和顶棚。

?设置部位和要求:与墙体相同。

?构造要求:防潮防水、行走舒适、美观。

?楼地层变形缝中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除宽度要求不同外,构造基本相同。

实例

三、屋面变形缝

?屋面变形缝的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也构造基本相同。

?屋面变形缝构造主要应解决防水问题,即做好屋面泛水。

?屋面变形缝构造主要有两种类型:等高屋面变形缝构造和高低屋面变形缝构造。

高低屋面变形缝

四、基础变形缝

?三种变形缝中,沉降缝和软土地基上的抗震缝要求基础设缝断开。

?构造要求:于上部建筑变形缝在同一竖向位置;缝宽大于等于上部变形缝的宽度;缝内不应填有砂浆、碎砖石或其它硬杂物;一般不需做盖缝处理。

?伸缩缝处的结构布置和基础处理:

?基础变形缝处结构布置和构造:

(a)偏心基础

(b)基础悬挑

(c)基础交叉布置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建筑变形缝?它有哪些类型?各起什么作用?P24

2.伸缩缝的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满足怎样的要求?P25

3.沉降缝的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满足怎样的要求?P25

4.抗震缝的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满足怎样的要求?P26

5.应如何处理建筑的三大变形缝的关系?

6.比较墙体伸缩缝和沉降缝,能正确选用和绘制墙体变形缝构造详图吗?

7.楼地层变形缝包括哪些内容?能正确绘制其构造详图吗?P72~73

8.屋面变形缝主要有哪两种类型?能正确绘制其构造详图吗?P123~124/P127

9.怎样的变形缝要求基础设缝?基础变形缝常见有哪些处理方式?P193

变形缝建筑构造

变形缝建筑构造 一、变形缝的分类及其设置条件 (一)、沉降缝: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采取的措施,设置的变形缝,即沉降缝。沉降缝应从基础断开。建筑物的下列部位,宜设置沉降缝: 1.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摘自《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 4-1-20】(二)、伸缩缝:对于砌体结构乃是由于温差和砌体干缩引起砌体竖向裂缝而采取措施设置的变形缝。对于混凝土结构乃是由于温差引起的而采取措施设置的变形缝。砌体结构的伸缩缝设置于墙体中,基础和地梁可不设伸缩缝(即不断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独立基础的排架,框架结构设置伸缩缝时,其双柱基础可不断开。对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差引起的而采取措施设置伸缩缝,实际设计时,考虑地下室,基础可不断开。伸缩缝设置的具体条件: A、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注: 1 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房屋取表中数值;对石砌体、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和混凝土砌块房屋取表数值乘以0.8的系数。当有实践经验并采取有效措施时,可不遵守本表规定; 2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上挂瓦的屋盖应按钢筋混凝土屋盖采用; 3 按本表设置的墙体伸缩缝,一般不能同时防止由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局部裂缝; 4 层高大于5m的烧结普通砖、多孔砖、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单层房屋,其伸缩缝间距可按表中数值乘以1.3; 5 温差较大且变化频繁地区和严寒地区不采暖的房屋及构筑物墙体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表中数值予以适当减小; 6 墙体的伸缩缝应与结构的其他变形缝相重合,在进行立面处理时,必须保证缝隙的伸缩作用。【摘自《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2-1-18】 B、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建筑构造课件】变形缝

房屋建筑学 第十一章建筑变形缝目录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的类型▼ 二、变形缝特性和关系▼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和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抗震缝▼ 第三节变形缝构造 一、墙体变形缝▼ 二、楼地层变形缝▼ 三、屋面变形缝▼ 四、基础变形缝▼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概述 一、变形缝及类型 ?变形缝: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结构内部产生附加变形和应力,导致补规则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 ?建筑变形缝类型:按变形缝的功能作用可分为三种: –伸缩缝:防止构件因温度变化(或称热涨冷缩)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温度伸缩缝,或叫温度缝,或叫伸缩缝。 –沉降缝:防止因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沉降缝。 –防震缝:防止因地震产生裂缝和破坏的变形缝为防震缝。 二、变形缝的特性和关系 特性: ?伸缩缝:因建筑过长,不能释放温度引力而设置,基础因埋在地下受气温变化影响小而不需设缝。 ?沉降缝:因地基和基础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设置,基础必须设缝,满足建筑独立沉降的要求。 ?抗震缝:为避免或减少地震时可能发生的不规则开裂而设置,地震力的作用以水平晃动为主,地基稳定性较好的基础可不设缝。 三缝设置原则: ?应统筹考虑,合并设置,缝宽取大的; ?沉降缝与伸缩缝合并设置时,基础应按沉降缝要求,从基础到屋顶设缝断开; ?在抗震设防地区,变形缝均按抗震缝要求(主要是缝宽)设置;在软土地基上,抗震缝应从基础开始设置。 三、变形缝构造原则 1. 保证缝隙的有效宽度和缝两边构件的独立活动性。 2. 防止风和雨水、垃圾进入室内和缝隙内。 3. 一定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性能。 4. 安全、美观。 第二节变形缝设置及构造要求 一、伸缩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