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余脉龙岗山南麓的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村,成立于20**年,合作社带领成员发展天麻、林下人参、贝母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品牌、加工为后盾六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种植收益。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560户,合作社在本县共发展林下参1万多亩,天麻8万多平方米,五味子70余亩;先后在柳河、珲春、集安、抚松、白山建立5个林下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吉林、通化、辽源、延吉、铁岭、锦州等21个县市区,带动农户种植林下药材面积15300余亩,会员户均增收10万余元。20**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示范社。

一、科技领航、市场牵引,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内驱动力

领先的天麻繁育栽培技术是合作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合作社掌握长白山乌杆天麻育种栽培核心技术,创办者周长霞是东北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第一人,驯化培育出品质优、产量好、抗逆性强的长白山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乌美”,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吉林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乌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术,产量比原来无性繁殖翻一翻。周长霞成为东北天麻育种、栽培领域的无冕之王,受邀参与编写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与人合著的《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

为吉林农大代培2名研究生,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民实用型专家,并授予农民科学家称号。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发菌室和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年可生产菌种20万袋,为会员统一提供天麻种子,并直接配送到户,有效保证了品种的纯正,为天麻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合作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五年来,在县内外共举办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对签约成员,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全部技术环节,有效提高了社员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

成熟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在多年的滚动发展过程中,周长霞时刻关注天麻市场动向,多方奔走拓展天麻销售空间,在广东、广西等多个药材专业市场设有销售网点,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供不应求,每年都有经销商到产地坐等购货,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市场出口,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合作社年产鲜麻50余吨,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

二、统分结合、互惠共赢,聚沙成塔不断扩大基地规模

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依靠合作协议,形成松紧适度、统分结合、互利共赢的的合作关系。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社成员负责基地建设和生产管理,在产中环节实行分散管理。这种以合同为保障的合作关系,符合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特点。

以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使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障。合作社一方履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义务,使合作社成员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和技术风险,实现稳赚不赔。合作社以市价提供种栽,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证稳定的种苗收益和稳固和生产基地。以略高于市场价保底回收产品,使农户无市场风险,有效保证了农户的利益。

以合同方式联结双方利益关系,实现责权与利相辅相承。通过合同约束双方履行义务,合作社有偿提供种栽,保底回收产品,使合作社成员付出一定的生产成本,同时靠向合作社出售产品获得收益,使生产管理水平和收益挂钩,付出和收益成正比,对合作社成员有了利益上的约束,增强了农户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履责意识,有利于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模式,使基地建设更加灵活。这种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分散生产管理的合作方式,更好地适应了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使农户可以合理利用房前屋后、农田林地、闲置棚舍等,只要气候、光照条件合适,适当客土改土,都可以发展天麻栽培,门坎较低,适合千家万户农民发展。

三、打造品牌、精深加工,确保合作社做大做强

以品牌为依托,提升市场知名度,提高品牌效益。20**年,合作社将自己培育的“长白山乌杆天麻”注册了“喜霞”牌商标,产品成功通过国家有机认证,每市斤鲜麻比南方品种高出20元,凸显出品牌效应。为提高商品价值,合作社实行统一菌种、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标准、

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等“八统一”模式,变散装为精装,打造自己的商品品牌,有效提升了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有效保障了会员种植林下药材的经济效益,扩大了市场空间,降低了市场风险。

以精深加工为抓手,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了使合作社能给成员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几年来,合作社努力探索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多次到南方考察学习,确定走精深加工之路,并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了天麻密饯、天麻酒、天麻饮品等保健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大农民非农就业规模。目前,天麻酒、天麻密饯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下步,合作社将围绕资源优势,加大推广力度,做大基地规模;进一步优化服务,完善与成员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农民群众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加大市场开拓和产品精深加工力度,打创著名品牌,不断做精、做强,带动更多农民兄弟姐妹走上致富路。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贵州药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贵州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1.5发展模式 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

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 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 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 1.7建设条件 1、场地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内容 (一)种植区域布局工程 根据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园区实际,将园区按照设计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具体划分为六大种植片区: 1、主打品种培育区:以展示筛选培育的主打品种黑枸杞、黄枸杞、甘草、银柴胡、小茴香、板蓝根、香草籽、黄芪、黄芩、大黄、地黄、秦艽、柴胡、红花培育为主,进行种植方式、管理等对比试验,编写形成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4、引进品种试验区:以引进外省区药用植物适应性试验为主, 如西洋参、新疆红花、四川贝母、浙江菊花、云南三七、安徽山药等; 5、林药间作示范区:在乔木树下及四周间作药材,探索、推广 林药间作的最佳品种,以宁夏优势品种牛蒡子、柴胡、板蓝根、防风、款冬花、月见草、菟丝子等为主; 6、药用花卉展示区:重点展示既有景观效应又有药用功效的花卉,品种以芍药、牡丹、百合、剑兰、菊花、玫瑰花、薰衣草、山 茶等为主。 (二)园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在保留园区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以六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为界,用2米宽的小道隔开,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所有道路两旁依据地 形路况栽植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药用花卉,形成花环和花带。栽 培的品种以板蓝根、荷兰菊、牡丹花、玫瑰花、金鸡菊、石竹、百合、地被菊、马兰花、剑兰等为主。同时,在园区主干道可以铺设

刻有中华传统回药中药名称及古代诗人对中草药的名诗名句为内容的路石,烘托造景,提升档次。 (三)标牌规划 为提升档次,增加美感,达到坚固耐用目的,将原有药材标牌全部改换为水泥立柱,上面用大理石刻字加以说明,统一用黑底红字,整齐划一,丰富园区内容。6个分区大牌采用树桩或山石造型水泥碑牌,以不同造型加以区分。 (四)门景区规划 (五)展厅工程 1、一层为“宁夏同心县中药材展示大厅及中药材电商物流交易大厅”,面积500平方米,内设中药材品种展示区及药用植物活体标本,丰富展厅内容;制作仿古式展柜,配以立体镭射灯,提升展厅档次。 2、二层为园区管理办公区及科技研发中心500平米,配备相应的办公和值班设备,使园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4、四层为专家服务中心300平米。 三、完成时限 2017年上半年完成园区布局规划;在2017年10月前种植结束;适宜春季种植的中药材和药用花卉,要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种植任务;园区道路和花带建设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门景区基础设施、展示厅工程要在2018上半年完成。 四、项目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选用预旺小学10亩土地,建设办公场所和专家服务中心,中药材展厅,培训中心。 2、中药材科技园核心示范种植区及种子种苗繁育区用地流转预旺镇南塬村耕地500亩。 七星关区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中草药种植可行性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三、项目规划设计与主要建设规模内容 四、工程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五、组织项目区群众参与工程建设方式、方法 六、施工组织建设 七、效益分析及环境影响评价 八、附件:投资概算表,工程位置示意图

一、项目概况 我司种植项目地点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宋旗镇白果村, 位于安顺市北郊,面积2.7平方公里,总人口2117人,是汉苗混居的村寨,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地势属北亚热带季 风湿润型气候。极端最高温为34.3摄氏度,极端最低温为-7.6摄氏度,年平均气温在13.2摄氏度-15摄氏度之间。四季分明,全年日照数在968-1309毫米左右,雨量较为充沛,该区域农民以低效益农业种植为主,产能效益低下,制约 了区域经济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该项目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宋旗镇白果村,占地120亩。四个组地处丘岗地带,农民种粮产能低下,土地资源 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适宜的自然种植条件没有得到充分

利用,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了农民生产、生 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成为耕地保护的隐患,也成为群众 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此,我司项目负责人抢 抓机遇,调整种植结构,种植高效、特色农业。经我司专 业工作人员和高层以及当地村委会共同决定,种植香椿、 惚木(又名刺老包、树头菜等)、皂角刺、苦金盆等经济 价值高的药材及作物,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搞活经济 的工作思路。加快生态、环保、特色农业建设步伐。项目 建成后,能使耕地发挥最大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带动周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近几年来,世界范围内“回归自然”、“天然药物热”正在兴起。中药大多数来自天然植物,治疗作用经过长久 岁月的验证,没有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因而越来越受 到国际、医药界的重视。全世界中药市场正以每年10%的 速度增长,世界范围内研究、开发和利用中药的热潮,推

阜阳市颍州区济群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事迹简介

阜阳市颍州区济群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事迹简介 阜阳地处皖西北大平原,自古土地肥沃,物资丰饶,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 阜阳市颍州区济群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3月24日,注册资金2000万元,主营业务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颍州区三塔镇李小郢村、张湖村两村流转土地2600多亩,种植白术、白芍、半夏、益母草、蛇床子、桔梗、白芨、皂刺、何首乌、菊花等数十种中药材2000多亩;种植经济林木600多亩,另外带动洲孜村、周赵村、盛庄村、拐湾村等行政村贫困户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采取务工帮扶、订单种植等方式,形成“一对多”精准结对帮扶机制。2016年带动2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2017年合作社采用代资入股的方式,带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人均年收益4000元,为阜阳市颍州区脱贫攻坚贡献了一份力量,深得当地农民朋友们的厚爱。 我们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做了大量工作。 一、双管齐下,两条腿走路,脱贫致富奔小康 合作社流转土地,专业种植数十种适宜本地生长的中药材,并攻克了市场上濒临灭绝的白芨野生品种改为家种的技术难关,实验取得成功,且大面积推广下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优质高效扶贫。

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上至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下至三塔镇政府、镇农业综合服务站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扶,不仅奖补资金到位及时,在基地建设,技术实验、示范、培训、水利、道路建设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社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合作社良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依托科技,高效种植 合作社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现代化农机30多台(套),新建药材保鲜冷库2万多平方米。同时和北京、合肥的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长期进行技术指导和帮扶,尤其在科学种植方面“产、学、研”相结合,为合作社良性循环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四、甘为龙骑兵,脱贫致富快 合作社母公司安徽省万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中药饮片加工、销售及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建有年产3万吨中药饮片GMP联动生产线。合作社种植的所有中药材自种自收,与农民朋友合作种植的中药材,全部由安徽省万生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完全解除农民朋友后顾之忧。同时部分贫困户被安排在合作社上班,按月领取工资,额外增加一份收入。 为进一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脱贫,合作社在三塔镇投资1000万元新建一个占地面积30亩的现代化中药材趁鲜加工工厂,预计2018年底建成投产。 2018年合作社以中药材种植基地为平台,结合周边美丽乡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招商推介书 项目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电子邮箱: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1. 项目简介 (1) 2. 项目背景 (2) 2.1行业现状 (2) 2.2产业政策 (2) 2.3必要性和重要性 (4) 3. 项目优势 (5) 4. 市场前景 (7) 5. 建设内容 (8) 6. 财务分析 (9) 6.1 经济效益分析 (10) 6.2 财务评价 (12) 6.2.1 盈利能力评价 (12) 6.2.2 清偿能力评价 (13) 6.2.3 风险评价 (13) 7. 投资环境 (14) 7.1 区位 (14) 7.2 交通 (14) 7.3 气候 (14) 7.4 生产要素 (15) 7.5 息烽县概况 (15) 7.6 政务环境 (16) 8. 风险评估 (17) 9. 总论 (18) 10. 附表 (18)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1.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息烽县中草材种植基地项目 行业类别:新医药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选址:息烽县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 项目占地:3万亩 投资总额:21603.83万元 合作方式:独资 息烽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 本项目将依托息烽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在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等地建设3万亩中草药基地,为息烽县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原材料资源。 拟对中草药行业种植企业及相关实力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2. 项目背景 2.1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年产值平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5.5%,在所有行业中增长迅速。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贵州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面积及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达到458.84万亩,跃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和产值同步提升,产量达165.05万吨,实现产值161.67亿元。贵州中药材基地建设不仅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渐转向生活质量的经营。绿色无公害药材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利用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的辨证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因此,中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2.2产业政策 在促进贵州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医药等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相关的支持政策。

中药材种植及其加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河南圣光集团 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二○○八年五月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二、项目区药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已查明的中药材资源共计2196种,常年收购野生、家生品种达340多种。已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河南省道地药材GAP试验示范品种的有6个,目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河南圣光集团是平顶山地区大型医药支柱型企业,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旗下企业主要有平定山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舞钢市三恩药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医疗用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年生产、经营规模达30亿元。圣光集团致力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更快、良性地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规范化,逐步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群。促进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药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药业科技进步,提高药业科技含量,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圣光集团决定发展、实施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中药材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已鉴定的有5000多种,其中较常用的有500多种,需求量较大,主要依靠栽培的有250多种。目前我国发展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4.2万公顷,中药材收购量约30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随着药品生产规范化的发展,对中药材

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现代农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园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现代农业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建设 二、项目单位概况: 万全县位于八滩盆地西南部,二龙山脉北段南麓,东经104o26'36″-105o10'17″,北纬30o31'57″-31o17'05″,东邻三台,南连大英、乐至,西靠金堂、广汉,北接旌阳、罗江和绵阳。全县东西宽约50公里,南北长约140公里,幅员面积2063平方公里。罗(江)桂(花)公路纵贯南北,成(都)德(阳)南(部)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成(都)达(川)铁路,成(都)南(充)高速公路横穿中江南面乡镇,乡镇公路四通八达,其中大部分乡镇已建成二级水泥路。万全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绝大部份为丘陵,一般海拔500-600m。县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6.7℃、总降雨量880毫米、多年平均日照1310小时。境内有凯江、郪江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40%以上耕地由都江堰人民渠引水灌溉。 万全县中药材种植传统悠久,长达200余年,人工栽种药材品种20余个,尤以丹参、白芍闻名遐尔。县内宜种药

材土地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宜种地20万亩。中江是“全国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示范基地县”,“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八滩)丹参规范化种植中江科技示范区”、八滩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丹参基地”。 三、项目拟建地点 石泉、集凤、合兴、古店、兴隆、辑庆、南山、南华、等10余个乡镇。 四、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2009年全县中药材播种面积6.8532万亩,药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1-10月完成3.12亿元,实现利税0.31亿元,药业规模企业总产值达6.0亿元,实现利税0.4亿元。 1、建设规范化种植核心示范区 按照国家医药管理局GAP认证要求,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区200亩,根据生产情况、技术要求,分期分批对示范村社进行集中培训、做现场、分发书面技术资料等,使生产技术统一,药材质量稳定可靠。 2、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在产业发展核心区建设有与生产规模配套的良种繁育基地100亩,满足基地生产需要。 3、建立生产基地 按照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建立1000亩的生产基地,做到路网、田网、水网、电网配套,建成后基地灌溉保证率达75%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绿色防控面积50%以上。

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篇

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两 篇 篇一: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概述(企业简介、项目背景、建设地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一、公司简介 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XX年,注册资本726万元。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综合型生态企业。公司目前总的生产面积是9200平方米,主导产品:生物中药养生系列产品,佛茶系列产品。公司下辖3个分厂,3个专业合作社。 20XX年、20XX年分别被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XX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九华佛茶入选中国国际佛茶研究会重点推荐产品, 20XX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世界茶文化保护协会,茶文化遗产保护品种。

20XX年公司被选定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20XX年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 20XX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黄精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XX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20XX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第四批创新试点企业。 公司与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作协议和技术合同,聘任了一批权威教授、专家参与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实战能力强。五年来先后取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七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型专利,十二项外观发明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高新技术产品,构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生物中药、佛茶、黄精一流的研发能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赵国利

中草药种植意义 趋势 效益

中草药种植的意义:(一)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草药栽培历史悠久,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疗效可靠,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随处可用。除防病治病外,还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二)有益于发展经济。种植中草药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医疗保健需要,而且因药材经济价值高,发展药材生产还为发展山区经济,开展多种经营,扶贫致富,改变山区面貌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制药企业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当今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中草药没有化学药物那种明显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比较安全。 中草药种植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中医事业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发展,中医已逐渐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中医的发展必将给中药的生产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近些年,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中药材的价格稳中有升,粮、药比价日趋明显,抓住机遇,开发利用山地面积,营造稳定中药材基地,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解决农村种什么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大,作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天然药物引起了

市场的高度关注。被学者喻为中国市场最后一块利润蛋糕的中草药市场,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市场商机。 中草药种植的经济效益 (1)、黄芩每小亩需种子3斤,每斤50元,种子款150元,每小亩需化肥20斤,约合人民币50元,田间管理需每亩需要人工车工款及病虫害防治需100元,收获时人工车工款300元;共计每亩投入600元。每垧地投入9000元。3年生黄芩每小亩可产干货600斤,每斤卖10元,即每亩收入6000元,每垧地9万元,总收入扣除成本净收益每亩为5400元,每垧地净收益为8.1万元。是种植其他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 (2)、3年生桔梗每小亩产干货400斤×25元=1万元,(湿货每亩能产2000斤×5元=1万元),即每垧地收入为15万元。种子每亩2.5斤×60元=150元,化肥每亩100元、田间管理车工人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每亩需200元,喷灌每亩需100元,收获时人工车工每亩需450元,总投入每亩需1000元,即每垧投入需要1.5万元。总收入扣除成本净收益每亩为9000元,即每垧地收益为13.5万元。桔梗不仅可以药用,而且可以食用,每年都有南韩客商大量收购。 (3)、当年板兰根每小亩产800斤×2.5=2000元,即每垧地收入3万元。需种子每亩6斤×20元=120元,每亩需化肥50斤×2

药材种植规划完整版

药材种植规划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后坪乡药材种植初稿 一、基本情况 ,为贵州省铜仁市下辖的一个乡,位于县西北角(1914至1941年为后坪古县衙所在地),是沿河最边远的乡,距县城178千米。北部与彭水自治县交界,西部与务川自治县接壤,东部与相连,南部与毗邻。地处东经108度03分49秒约108度10分36秒,北纬28度53分58秒约29度05分23秒,南北长21。25千米,东西宽千米,国土面积平方千米。后坪乡农业基础良好,现代农业发展成绩显着。 地势地貌: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397米,西南部大车厂、困龙山低中山山原地貌、中部低山槽坝地貌和北部小鱼溪河低山沟垅地貌,以溶蚀地貌为主,岩溶区面积平方千米,非岩溶区面积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158592亩。有耕地52805亩,其中田2468亩;林地61788亩;草地15673亩;水域924亩。土壤以黄壤为主。 气候资源: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3-15摄氏度,1月日均温摄氏度,极端最低温—摄氏度,7月日均温摄氏度,极高气温摄氏度,无霜期244-273天。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降水量1200豪米。 在东西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大,阴天多,日照时数少,无霜期长和春早夏长,秋季气温下降快,冬短而少雨干燥,适宜多种中药材种植,特别是草本药材。我县在兄弟的乡镇在药材种植方面已经形成产业链,为响应中央政府的好招努力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我镇可结合现有条件情况下学习引进种植技术。本县周边乡镇不乏药材种植大户,收入相当可观。我乡镇在脱贫致富中虽取得较好的成绩就相比兄弟乡镇来讲还有提高的空间,现药材市场利润空间较大,药材种植也可做为我镇推广种植项目。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大数据兴业、惠民、优政,通过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导,坚持科技兴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和标准作业程序提高质量效益,大力增加投入,积极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建设,努力实现农民增收、财税增长的目标;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转化升级,争创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规模扩张,促进我镇医药事业在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我镇建成绿色中药强镇。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整体布局,配套产业。 2.坚持企业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企业自主性实现发展目标。 3.坚持自主创新,打造品牌,开拓进取,发挥优势,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走大集团、集约化经营之路。 4.坚持产业化经营,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订单”的模式,对中药材生产种植进行产业化运作。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章程 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 合作社设立登记提交文件目录 经办人签名: 年月日 合作社设立登记申请书 合作社设立大会纪要 通知时间:2014年 04 月 15日,电话通知全体成员。开会时间:2014年 04 月 16日开会地点:召集人:参加会议人员: 会议内容: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 04 月 16 日由同志主持召开了设立大会,大会通过如下事项: 一、全体成员一致通过了合作社章程。 二、选举三位同志为合作社理事会理事;同志为理事长、法定代表人;为副理事长。 三、选举为监事会成员;为监事长。 四、研究讨论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事宜,并决定由同志办理专业合作社设立登记事宜。 参加会议人员签名: 中药材种植 本社依法为成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中药材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主要业务范围如下: ㈠组织采购,供应成员所需的生产资料。 ㈡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中药材产品。 ㈢开展成员所需的农业机械、运输、贮藏、加工、包装等服务。 ㈣引进中药材种植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 ㈤申报和承办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攻关项目。

第五条:本社对由成员出资、国家财政直接补助、他人捐赠以及合法取得的其它资产所形成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并以上述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 第六条:本社为每个成员设立个人帐户,主要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以及该成员与本社的业务交易额。 本社成员以其个人帐户所记载的出资额为限对本社承担责任。 本社及全体成员应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章成员 第七条: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从事中药材种植每年供贸交易额达到10000元以上的中药 材种植户,能够利用并接受本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本章程,履行本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可申请成为本社成员,本社成员中,农民成员至少占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本社吸纳与中药材种植产业相关的企业作为团体成员。 第八条:凡符合前条规定,向本社理事会提交书面入社申请,经理事会审核并讨论通过者,即成为本社成员。 第九条:本社成员的权利。 ㈠参加成员大会,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㈡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经 营设施; ㈢按照本章程规定分享本社盈余; ㈣查阅本社章程、成员名册、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帐簿; ㈤对本社的工作提出质询、批评和建议; ㈥提议召开临时成员大会; ㈦自由提出退社声明,依照本章程规定退出本社。㈧根据市场情况,提议理事会适当调 整药材收购价格,并就此举行听证会。 第十条:本社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代表各享有一票基本表决权。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 中药材生产研究是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中药材的生产、采收、饮片加工的规范标准,对于保证中药材产品以至中成药产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首先必须从中药材的质量抓起。建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规范,并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体系,逐步发展为传统药物研究和开发的国际标准,从而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项目应在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研究工作,制订每种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 ),建立和完善药材生产的质量标准体系,生产出高质量的中药材,推进我国中药的现代化研究与发展。为指导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的实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我中心根据专题合同要求,经征求专家意见制订项目实施指导原则及验收标准,供专题承担者参照实施。 一、项目研究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即将发布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 ,)为基本原则,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 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2.突出药材质量第一的原则,研究工作的最终目的是 生产出质量稳定的中药材,因此整个研究过程必须坚持质量优先。 3.科学、真实的原则,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的基础上,确保所有结论、数据、规程、标准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4.鼓励新技术的应用。 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的主要内容 中药材GAP 内容包括中药材的产前(产地环境生态;对大气、水质、土壤环境生态因子的要求;种质和繁殖材料:正确鉴定物种,种质资源的优质化)、产中(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要点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产后(采收与产地加工,确定适宜采收期及产地加工技术,包装、储藏、质量管理等)的系统原理。 根据目前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栽培特点,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研究的应注重以下主要内容: 1.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及种子种苗的标准化 (1)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优良品种的选育和繁育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稳定或提高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单有新品种的选育,而无大量高质量的良种种子供推广应用,新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发挥应有的作用。良种繁育是品种选育工作的继

中药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暨中药材种植项目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中药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暨中药材种植项目基地建设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驻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步伐,促进我社健康稳步发展,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区概况:##县巡检镇地处华山之阳,位于秦岭东南麓,北依莽莽秦岭与潼关、华阴相邻,南邻洛水接石坡、石门、寺耳等地,东距##县城45公里,北距潼关县城42公里,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林地33.6万亩。全镇下辖15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3404户,农业人口12803人。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海拔在800至12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1.5℃,年降水量754.8㎜,降霜初霜日从9月30日到11月6日,终霜日是3月7日到5月15日。一般霜期170天,实际降霜55天。降霜期多在10月到翌年4月。无霜期19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清水秀,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为三类水体,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项目区距的国家级AAA景区“巡检老君山风景旅游区”“##县禹坪川秦岭原乡风景区”4公里,生态环境优势明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依托巡检镇高山河村2组、驾鹿村3、8、9、10、11、12、13组黑彰村1、3、4、5组等三村12个组丰富的土地资源开展中药材、花椒等农产品种植、

加工、销售,带动周边村、组发展高效农业。 二、项目发展规划: ##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由陕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巡检镇高山河村、驾鹿村、黑彰村等639户群众组建,于2017 年注册登记。合作社采取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模式,由陕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出资,群众以土地入股,群众除在合作社务工取得工资性收益外,还可以按照入股的土地取得固定收益。 项目涉及驾鹿村和黑彰村12个村民小组。示范区通过流转土地2100余亩,引进国内领先的北五味子、花椒、连翘、榛子、紫玉土豆等优良中药材品种,建设##北部山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500余万元,栽植北五味子400余亩、花椒800余亩、榛子50亩,种植紫玉土豆50亩,利用荒山荒地栽植连翘300亩。整修机耕道路7.5公里、打深水井4眼、修建多功能高位水池4个、铺设微喷滴灌管道7.5公里,建成园区内完善的水、电、路综合配套系统,惠及周边群众,实现共同增收,脱贫脱困。 合作社将依托中药材种植项目,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探索旅游、观光、采摘、加工等多种经营模式,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通过3-5年的着力打造,到2020年前后实现核心示范基地1500亩,带动周边发展中药材3000亩

中药材种植基地几大要点

品种选择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效益和生存,因而基地栽培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基地的各种环境条件,以种植基地为标准,选择品种类型。要将传统研究方法逐步向成分(组分)定量化、质量可控化,将后者作为选择优良品种的标准。遵循“有成分论而不唯成分论”的原则进行品种选育。并且将品种的选育与培育贯穿于基地建设的始终。 在种植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高的效益产出需要优良的中药材品种。基地建设要实行由科研基地到选育、培育基地到示范种植基地再到推广种植基地的逐步扩大种植的过程,并且将优良种植品种的选育贯穿于各种植过程之中。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建设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盲目的推广种植由于所选品种不好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资金浪费,从而在降低效益的同时降低公司、科研单位的信誉,使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失去良好的外部环境。药材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种植加工过程中的机械作用、药材本身的生物学性状和遗传学特性等诸多原因会造成很多新的种下变异,这些变异长期得不到选择和筛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就会积累下来。这些新的变异往往使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或其有效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在推广种植之前,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对所选药材品种或类型从药

材品质、产量、生长周期、储藏与加工成本、抗逆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基地环境条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系统,对各种性状指标进行量化和聚类分析,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储运及加工成本低、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或类型,进行选育、培育基地种植。一方面利用种子繁殖,通过对后代性状分离状况的统计来判断种子的纯合度,并经多次试验种植,选择优质纯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的方法,迅速对所选优质种苗进行工业化快繁增殖,进行示范基地的种植,以此缩短研发周期,迅速取得效益。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种植成本,选用其中一种进行推广种植。种植方式和方法选择为了达到药材的质量控制要求,中药材的种植必须符合GAP的要求。首先,种植要符合标准操作规程(SOP),其次优良品种的选出及符合SOP操作规程的种植并不等于种植基地效益的最大产出。在种植基地的建设中,要引入现代混合农业、立体农业的理念。要根据药材的特点,开展野生培育、间作套种、引种栽培等栽培方法的研究,逐步打破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和观念,开辟新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力发展一地多栽、一地多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不同营养需求层位、优势互补的多种药材套种栽培,避免品种单一化引起的品系退化或药性丧失,使土地产出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在多品种同地栽培时,充分融入中医药配伍理论研究,搞清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植物代谢对土壤微环境及微气候的影响,适时调整种植策略。在种植基地品种栽培过程中,要顾及重要理论中“整体观念”“辩证思想”理念和“阴阳互补”观点,从中医学的

最新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天品堂发展中药材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担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三、项目概述(企业简介、项目背景、建设地点、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主要经济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 一、公司简介 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726万元。公司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产学研究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综合型生态企业。公司目前总的生产面积是9200平方米,主导产品:生物中药养生系列产品,佛茶系列产品。公司下辖3个分厂,3个专业合作社。 2008年、2010年分别被被评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九华佛茶入选中国国际佛茶研究会重点推荐产品, 2008年至今连续四年“天品堂”世界茶文化保护协会,茶文化遗产保护品种。

2009年公司被选定为安徽省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2010年被授予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 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黄精活性物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0年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安徽省九华天然产物工程研究院。 2011年经省科技厅认定为第四批创新试点企业。 公司与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作协议和技术合同,聘任了一批权威教授、专家参与研究,技术力量雄厚,实战能力强。五年来先后取得2项省级科技成果: 七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型专利,十二项外观发明专利,三项省级科技成果,一项高新技术产品,构建了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市场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创造了生物中药、佛茶、黄精一流的研发能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安徽天品堂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中草药种植意义、趋势、效益

中草药种植的意义: (一)满足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中草药栽培历史悠久,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疗效可靠,扎根于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随处可用。除防病治病外,还有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二)有益于发展经济。种植中草药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医疗保健需要,而且因药材经济价值高,发展药材生产还为发展山区经济,开展多种经营,扶贫致富,改变山区面貌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制药企业保证了原料的供应。当今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中草药没有化学药物那种明显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比较安全。 中草药种植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中医事业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发展,中医已逐渐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中医的发展必将给中药的生产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近些年,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中药材的价格稳中有升,粮、药比价日趋明显,抓住机遇,开发利用山地面积,营造稳定中药材基地,对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

济结构的调整,解决农村种什么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市场对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大,作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天然药物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被学者喻为中国市场最后一块利润蛋糕的中草药市场,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市场商机。 中草药种植的经济效益 (1)、黄芩每小亩需种子3斤,每斤50元,种子款150元,每小亩需化肥20斤,约合人民币50元,田间管理需每亩需要人工车工款及病虫害防治需100元,收获时人工车工款300元;共计每亩投入600元。每垧地投入9000元。3年生黄芩每小亩可产干货600斤,每斤卖10元,即每亩收入6000元,每垧地9万元,总收入扣除成本净收益每亩为5400元,每垧地净收益为8.1万元。是种植其他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 (2)、3年生桔梗每小亩产干货400斤×25元=1万元,(湿货每亩能产2000斤×5元=1万元),即每垧地收入为15万元。种子每亩2.5斤×60元=150元,化肥每亩100元、田间管理车工人工及病虫害防治等每亩需200元,喷灌每亩需100元,收获时人工车工每亩需450元,总投入每亩需1000元,即每垧投入需要1.5万元。总收入扣除成本净收益每亩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典型材料 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脉的余脉龙岗山南麓的辉南县样子哨镇大椅山村,成立于20**年,合作社带领成员发展天麻、林下人参、贝母等林下中药材种植,形成以技术、市场为先导、以基地、农户为依托,以品牌、加工为后盾六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广大农户从中获得了良好的种植收益。目前合作社发展成员560户,合作社在本县共发展林下参 1万多亩,天麻8万多平方米,五味子70余亩;先后在柳河、珲春、集安、抚松、白山建立5个林下中药材基地,辐射带动吉林、通化、辽源、延吉、铁岭、锦州等21个县市区,带动农户种植林下药材面积15300余亩,会员户均增收10万余元。20**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示范社。 一、科技领航、市场牵引,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内驱动力 领先的天麻繁育栽培技术是合作社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合作社掌握长白山乌杆天麻育种栽培核心技术,创办者周长霞是东北掌握天麻有性繁殖技术的第一人,驯化培育出品质优、产量好、抗逆性强的长白山乌杆天麻品种,命名“乌美”,通过了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是吉林省目前唯一审定通过的天麻品种。乌美天麻配合有性繁殖技术,产量比原来无性繁殖翻一翻。周长霞成为东北天麻育种、栽培领域的无冕之王,受邀参与编写吉林省无公害农产品天麻地方标准,与人合著的《天麻栽培200问》科普读物被列为新农村建设系列丛书,为吉林农大代培2名研究生,被评为吉林省首批农民实

用型专家,并授予农民科学家称号。合作社拥有现代化的发菌室和菌种厂,占地面积3000多平米,年可生产菌种20万袋,为会员统一提供天麻种子,并直接配送到户,有效保证了品种的纯正,为天麻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合作社大力开展科技培训。五年来,在县内外共举办林下中药材种植培训班30余期,培训农民9000余人次。对签约成员,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全部技术环节,有效提高了社员的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 成熟稳定的销售渠道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在多年的滚动发展过程中,周长霞时刻关注天麻市场动向,多方奔走拓展天麻销售空间,在广东、广西等多个药材专业市场设有销售网点,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形成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产品供不应求,每年都有经销商到产地坐等购货,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市场出口,为合作社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合作社年产鲜麻50余吨,产值达到1000余万元。 二、统分结合、互惠共赢,聚沙成塔不断扩大基地规模 合作社与成员之间依靠合作协议,形成松紧适度、统分结合、互利共赢的的合作关系。合作社负责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合作社成员负责基地建设和生产管理,在产中环节实行分散管理。这种以合同为保障的合作关系,符合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特点。 以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责权,使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障。合作社一方履行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义务,使合作社成员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规避市场和技术风险,实现稳赚不赔。合作社以市价提供种栽,提供技术指导,保证稳定的种苗收益和稳固和生产基地。以略高

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住址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充分发挥甲、乙双方各自优势,。经双方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部分甲乙双方合作关系: 1、甲乙双方合作的基础: 1.1 甲方寻求建立稳定的中药材种植供应源; 1.2 乙方希望在中药材行情变动较大的市场情况下,能建立较为稳定的价格及销售渠道; 2、甲乙双方合作方式: 2.1 乙方将拥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以土地使用权证或承包经营合同为 准),种植甲方所需的中药材; 2.2 甲方同意以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收购乙方种植的中药材; 3 、甲方对乙方种植中药材有优先购买权,除下列情况外,乙方不得将种植的中药材擅自卖给其他单位/个人; 3.4.1 甲方购买价明显低于市场价的; 3.4.2 甲方拖欠乙方货款的; 3.4.3 甲方拒绝收购乙方种植的的中药材的: 第二部分合作相关内容的确定 4、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5、乙方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为:乙方所在地的现有品种。 6、甲方收购乙方种植中药材的最低保护价为。 6.1该保护价为甲方收购乙方种植中药材的最低收购价。

6.2甲乙双方同意,当中药材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保护价时,甲方以市场价格收购乙方种 植的中药材; 6.3最低保护价按上年度该中药材最低市场价确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7、甲方不得拒绝收购乙方种植的中药材,但有下列情况之一除外: 7.1 乙方在销售中药材中参杂、使假的; 7.2乙方销售的中药材存在霉烂、变质或其他不符合人体食用标准的情况的: 7.3 乙方不适当的使用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质,造成中药材残留物超标的: 7.4 乙方违反采摘/收获期要求,提前或推后采摘/收获,造成中药材药性不达标的; 7.5乙方未按中药材加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药材成品不合格的: 7.6乙方销售的中药材不符合〈〈药典要求》的: 8、对上述不合格中药材不予收购的: 8.1属7.4及7.5条所列的情况的,应由甲方在收购中药材后3日内出具相关检验证书, 乙方对检验证书不服的,有权要求到有检验资质的机构申请重新检验;如重新检验后认定为中药材合格,检验费用由甲方承担,反之由乙方承担。 8.2属7.4及7.5所列情况之外的,甲方应在收购/验收现场当场指出中药材不合格并 说明拒绝收购的理由,乙方对甲方理由不服的,有权向采购部申请重新认定或由甲方检验机构检验,也可申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检验费用按8.1条款处理。 第三部分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9、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9.1 甲方的权利 9.1.1 甲方对乙方种植的中药材有优先购买权; 9.1.2 甲方对乙方种植中药材有种植品种建议权、种植过程监督权、农药/化肥使 用监督权、采摘/收获时间的建议权、加工方式的建议权等。 9.2 甲方的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