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如何欣赏西方古典音乐

【等待戈多!】两位老师,我是个古典音乐的初学者,那么我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呢?是先欣赏还是先了解?
【特邀嘉宾:余志刚】欣赏可能是感性上的认识,了解可能是理性更多一些,二者应该是同步的,不是先后的问题。可以先选一些入门的曲目,比如说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比较好理解,像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等等。然后再去听那些比较复杂的乐曲,像巴罗克时期或者现代的音乐。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两位嘉宾,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欣赏古典音乐的?
【特邀嘉宾:周耀群】当然,现在最多的是通过唱片来欣赏音乐。因为,最简便有效,但是真正的、高质量的聆听还要去音乐厅。
【特邀嘉宾:余志刚】我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来欣赏古典音乐的。第一,买唱片;第二,听音乐会;第三,听广播、看电视或者网上收听,像听BBC的古典音乐台。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网友们,你们一般通过什么渠道欣赏古典音乐呢?
【晓阳32】除了电视机,就是电视机。因为我们青年人很少喜欢古典音乐。
【高粱49】买盒带,听录音,再从网上找相关的文字介绍,加深理解,不知这方法行不?
【红色琥珀】磁带,VCD,芭蕾。
【复庄】只能是CD啊,而且很多是廉价的盗版货。我最大的心愿是到上海大剧院听一场国际顶级乐团演出的交响音乐会!
【阿瓦古丽】我们可以一起去!我也有这样的愿望,结伴而行?关注一下这方面的演出信息?
【复庄】你从西部到上海,加上票价,更是天价了!!可以关注“一票通”网站。
【yq117】刚才讲了,门票那么昂贵,把好多的大众都拒之音乐圣殿的门外了,这是个社会现象,看电视、听光盘,和到音乐听现场的感受当然有很大的区别了!但广大的观众喜欢,也只能看电视和听广播了。电视广播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主要是通过放光碟、看电视播放、电脑播放,但我觉得还是用音响播放的效果更好,音质纯正,立体声的效果比较强烈,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孟明燕】CD!听CD好比吃罐头,听现场的音乐会好比吃大餐。吃了很久的罐头了,好希望吃一次大餐哦!

【阿瓦古丽】余老师,您好。古典音乐能给音乐爱好者什么样的视听修养呢?最直接的内心感染是什么?
【特邀嘉宾:余志刚】听古典音乐的一个首要目的也仍然是娱乐,和听流行音乐是一样的。然后你还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激励和精神上的超越,这些都是从聆听古典音乐可以得到的修养。很多古典音乐是纯音乐

,比较抽象,你可以明确感觉到它打动你的内心,但是具体是什么你又说不清。这也正是古典音乐的魅力所在,也可能就是古典音乐能够带给你最直接的内心感受。

【复庄】请教专家:马勒、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在全部古典音乐交响乐中,是否是属于最艰涩、难懂的?
【特邀嘉宾:余志刚】马勒和布鲁克纳的交响乐属于晚期浪漫派的作品,处于19世纪末,结构都比较庞大,内容也非常丰富。马勒曾经说过,一个交响曲应该是一个世界,他想在交响乐中包容非常多的东西。因此,常常给人冗长和难懂的印象,但实际上如果你读一些他们的传记,了解一些他们创作交响乐的时代背景,就会感到他们的音乐并不是最艰涩难懂的,耐心的听下去,就会有收获。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很多乐友是这样接近古典音乐的,这条基本路线大致就是:港台流行-欧美流行-通俗摇滚-概念摇滚或称艺术摇滚-古典音乐。这是否是认识古典音乐的一个普遍规律?
【特邀嘉宾:周耀群】的确是一个逐渐接近古典音乐的过程,开始从港台的流行音乐,这就是属于中国的音乐比较容易理解。到欧美的流行,和这种摇滚,音乐的旋律和它的合声、配器都有艺术性,因为在欧美很早古典音乐就与流行音乐相互融合,在这一基础上再来欣赏古典音乐,也许就是水到渠成的。
【特邀嘉宾:余志刚】大部分人首先接触流行音乐,然后再接触古典音乐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特别是现在学习钢琴等西洋乐器的大批青少年,往往是首先接触古典音乐的。他们对各种音乐都有不同的选择,形成不同的听者群。



【红色琥珀】如果不了解西方的文化,那古典音乐我们会理解吗?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吧?接触不到如何欣赏?
【伊俄卡斯达】哈哈,曾经很多人说听过《黑色星期五》以后会自杀,我听了,但没有,也许这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背景不同吧?
【红色琥珀】你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
【孟明燕】俄狄普斯王,斯芬克斯之谜,伊俄卡斯达。哈哈。
【阿瓦古丽】因此你要自己去接近呀?途径很多,先接近,带着探秘和好奇的心,才能获得感受。
【红色琥珀】谢谢,不过好象有点不现实,因为现在快餐文化越来越受欢迎了。
【阿瓦古丽】那是因为你的内心静不下来,你的内心更迎合快节奏的流行文化。欣赏古典音乐还需要一份平和超然的心境。
【特邀嘉宾:余志刚】西方的古典音乐当然属于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了解的较多,有助于理解古典音乐,多听古典音乐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东西方

文化也有相通之处,音乐也是这样。每部作品的确有它自己的灵魂,希望你能够感受到这种灵魂。
【特邀嘉宾:周耀群】如果不了解音乐产生的文化背景,尽管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欣赏古典音乐,但是确实不能完全透彻地理解它所传达的信息。古典音乐由于有相当长的作为独立艺术的发展过程,它有一种自身美的轨迹,不了解文化背景也不是完全不能够欣赏这样一种艺术的美,但是了解文化背景之后能更透彻、鲜活的理解它,在文化的上下文当中理解它。

【节日庆典!】从“三高”来京演出的商业炒做中,高额的票价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这种商业化运作是否使得古典音乐远离了大众呢?音乐频道能否缩小这种距离呢?
【阿瓦古丽】更多的公益性,也将更多优秀的音乐元素带到观众中来,建立获知和欣赏的渠道,也体现着中国电视媒体日趋人文和专业!
【特邀嘉宾:周耀群】是的,“三高”在京的音乐会确实有很隆重的商业气息,这对于我们国家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不太吻合。当然,央视音乐频道完全是相反的,从它的形式来说,它能很便捷地把音乐带到你的跟前。
【特邀嘉宾:余志刚】现场音乐会特别是名家的音乐会,票价较高,的确限制了更广大的听众对这些音乐的接触。电视台转播的音乐会,会得到最广大的观众群体,这正是电视的优势所在,可以大大的缩小听众与高雅音乐的距离。

【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一起来】欣赏音乐需要一定的意境,而这意境最主要的我认为就是周围环境,请问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周围的环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特邀嘉宾:余志刚】周围的环境并不是最重要的,而音乐本身是最重要的。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本身的意境上,就会忽视周围的环境。当然,周围环境不能太嘈杂。
【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一起来】我想在音响的选择上也应该有非常讲究的,与流行音乐相比较,是不是要求更高。

【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请嘉宾给我们介绍几首能缓解心理压力的曲子吧。
【阿瓦古丽】《月光小夜曲》,呵呵。
【特邀嘉宾:余志刚】建议你可以听点宗教音乐,比如说格里高利圣咏,或者是巴洛克时期的一些器乐曲,或者是肖邦的夜曲,都是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的比较好的曲子。
【晓阳32】还有吗?这几个尤其是宗教的我特不喜欢。
【阿瓦古丽】格里高利?!老师我太爱你了,我一直在听这张碟,圣乐,是我老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yq117】《少女的祈祷》里面好象有教堂里的钟声,既清醇又深厚悠远,听起来有

一种清新的感觉,你可以听一听。

【复庄】请教专家: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钢琴演奏的,与大键琴演奏的,除了不同乐器带来的不同音效外,在表现音乐的内涵方面,不同乐器有不同的诠释吗?
【特邀嘉宾:周耀群】提的问题挺好,欣赏音乐比较细心。确实,巴赫的时代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在羽管键琴上面奏的,如果要想比较贴切的再现音乐原来的风貌,最好是在原来的乐器上演奏。但是,我想如果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只要了解这样的乐器的历史背景,也不会影响音乐的内涵。

【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一起来】咱是个音乐爱好者,主要喜欢的民族音乐,现在也想听听西方的一些音乐,但我不知道怎么去欣赏,请专家教我两招吧。
【特邀嘉宾:周耀群】实际上,你有欣赏民族音乐的功底,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希望你在欣赏古典音乐之前做一些准备。例如,找一些音乐欣赏书籍,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作品开始入手,因为这个时期的音乐有比较明确的内容,比较容易理解。然后,再去欣赏其他时期。
【老朋友新朋友大家一起来】但是想欣赏、明白这段时间的音乐,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了解、熟悉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等等,是这样吗?除了找一些音乐欣赏书籍,还要看哪些书籍,给我推荐两本吧。
【特邀嘉宾:周耀群】给你推荐一本马克利斯著的《西方音乐欣赏》,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刘可希译。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今晚看到了很多《电视批判》的新老网友,非常高兴,请问你们喜欢古典音乐吗?或者你们喜欢哪些古典音乐作品呢?
【开往春天的地铁82(挂の居所)】其实大家熟悉的sarahbrightman和enya都算是古典吧,另外晓不晓得bjork哦?
【特邀嘉宾:余志刚】我提倡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融合,学古典音乐的人要学一点流行音乐,学流行音乐的人也应该学一点古典音乐。中国有这样的成功例子,比如说刘欢。从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到最近的《摇摆巴赫》都体现了人们在这方面的努力。
【高粱49】因为对西方的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缺少了解,所以今晚来这学习,是补课吧。
【yq117】我和你是一样的,但我基本是能听的进去!我听的较多的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施特劳斯的,有时休息的时候听的比较有兴趣。
【等待戈多!】我想大家听过很多古典音乐的经典作品,只不过可能没有意识到,比如一些歌剧的唱段,如《茶花女》的祝酒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的许多圆舞曲等。
【孟明燕】歌剧算是古典音乐吧?那喜欢的可

就多了。喜欢《TOSCA》,《波西米亚人》,还有《魔笛》。还喜欢《闲聊波尔卡》!


在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初期,我一度把重点放在了对曲式的把握上。但很快我就发现,熟悉了曲式的有关知识之后,我确实在欣赏音乐时更容易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但我们却实在不应该在听音乐时仅仅把重点放在曲式上——仅听出乐章的曲式结构而心灵未受到应有的震撼和洗礼,是买椟还珠。你虽然可以很“专业”地告诉别人“这是回旋曲式、那是奏鸣曲式”,但与此同时,你放弃了音乐中最精华的部分。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各种曲式只不过是作曲家们在探索如何用音乐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过程中而总结出来的一些结构方面的手段和方法而已。我们了解一些最常见的曲式,如三部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奏鸣曲式等,并且各个作曲家还会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由这些基本曲式派生出或自己创造不少新的曲式。开始欣赏一首作品时,我们应集中精力去细细品味乐曲中的各个主题,先体会其情感,同时也可以对其旋律走向、和弦配置、织体、配器等略加分析,让这些主题一下子就植入你的心灵之中,使自己受到强烈的共鸣。等这些主题在乐曲中再现或变奏、发展时,你便会一下子就认出它们,并体会出作曲家在这里的用意——这才是正确的欣赏音乐的方式:不去着意分析曲式,但作品结构和作曲家表达的情感却都已了然于胸。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在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1、初听时,总喜欢乐曲中气势壮大的部分。此时,我们对管弦乐合奏,对铜号齐鸣、鼓儿乱敲的部分最易注意,并激动不已,觉得这才是乐曲的精华,而对乐器较少、音量较轻的部分常不加注意。2、听了一段时间古典音乐了,也听过了不少曲子,已经不仅仅对大音量的部分着迷了。也常会发现,一首乐曲的不同部分都会有很吸引人的地方。这时我们对一些较特殊的配器、较新颖的节奏以及较煽情的旋律特别心仪,常指着一部乐曲的某些部分说“这里真好听啊”,然后反复倒带、快进,反复听它,并沾沾自喜,却不知道自己已忽略了乐曲的整体美。3、学了一点曲式学的知识,才知道古典音乐有这么多奇妙的结构,以前乱听八听简直是盲人摸象。于是对自己的这点知识充满信心,听音乐时只注意那些主题是如何呈示、如何变化、如何再现的,或许已能较精到地分析不少音乐作品的结构了,但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并不比前一个阶段长进多少。4、正如我在前面所讲,有一定资历的赏乐者,已经明白了音乐的精华在于主题的表现及其变化发

展的方式等,努力把握主题在不同状态下的情感色彩的变化,既从局部更从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的美。5、了解了不少的作曲知识后,甚至能指出一些作曲家的不足之处了,这个阶段已经离作曲家不远了。


以上就是我自己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点心得,仅代表个人意见,望大家多多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