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实施指南

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实施指南
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实施指南

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实施指南

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江苏省政府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江苏建造2025行动纲要》等文件要求,开展江苏省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建设,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促进施工现场安全智慧管理,制定本实施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江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安全监督机构、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企业组织开展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工作。

《江苏省建设工程智慧安监技术标准》公告后,以该标准为准。

二、实施内容

开展智慧工地建设的项目,围绕施工现场的人、机、环等要素,以设备自动采集、数据自动传输和后台集成分析等方式,实施如下内容:

以上实施内容,依托江苏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的智慧安监平台(以下简称省智慧安监平台),在企业库、项目库、安全管理人员库的基础上,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设备、安全状态、施工环境等现场安全因素综合在一个大数据平台,实现现场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与分析,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三、内容分级标准

根据各施工企业信息化能力的不同及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智慧工地(安全部分)分成二级(级别和省标化星级工地等次挂钩)。

注:?表示必选项,*表示可选项,数据集成平台可免费选用“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共享版。

四、实施内容技术要求

1、现场安全隐患排查

1.1 功能要求

1)安管人员对项目现场的安全施工进行检查,记录的检查内容应符合《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用语标准及数据交换标准》(DGJ32/TJ218-2017)要求。

2)检查单可分成检查记录单、隐患整改单、停工整改单等三种。

检查记录单:指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检查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安全隐患中危害较小且整改时间较短的问题记录。

隐患整改单:指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检查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安全隐患中危害较小且整改时间较长的问题记录,且对隐患整改完成时间进行限定。

停工整改单:指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安全检查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安全隐患的问题记录,且对停工部位进行说明和隐患整改完成时间进行限定。

3)所生成的检查单应符合《江苏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用手册》要求,生成有二维码标识的检查单,通过扫码可读取检查单的内容及整改信息。

4)隐患单中需整改的内容,应上传整改前、整改后的对比照片。

5)现场所有工人可通过手机端对现场隐患进行抓拍,保存至系统中,且应记录和跟踪该隐患处理过程。

6)施工现场在不同区域设置巡检点,安管人员移动巡检中应到达巡检点并上传巡检内容。

1.2设备要求

建议手机屏幕大小不低于5寸,拍照分辨率不低于500万像素。

1.3数据格式要求

1)检查单应包括项目名称、检查单编号、检查人姓名及身份证号(可多人)、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单类型等。

2)检查内容中有多条检查记录时,每一条检查记录包括检查记录所属的类别编码(以(DGJ32/TJ218-2017)标准为准,检查用语,对应的照片,整改负责人。

3)逐条记录整改完成情况,其应包括整改完成时间,整改审批人、审批时间,整改后照片。所有隐患整改完成,该检查单方可设置为整改完成。

4)隐患随手拍应保存照片、时间、位置。

5)巡检点应记录施工区域(或坐标)、楼栋号、楼层号。

6)巡检内容应记录巡检人信息、巡检时间、巡检点、巡检照片、巡检内容。

1.4智慧安监平台对接要求

1)上传至智慧安监平台的检查单内容包括:检查单编号、检查时间、检查单类型(检查记录单、隐患整改单、停工整改单),整改预计时间(限整改单)。

2)当平台需要浏览检查内容时,可根据上传的检查单编号直接访问《检查单内容看板》。

3)当隐患类检查单整改完成后,应向平台主动推送:检查单编号、整改完成时间、整改完成审核人。

4)当隐患随手拍产生记录时,应上传随手拍记录编号、拍摄时间、照片。

5)当平台需要浏览随手拍内容时,根据上传来的随手拍记录编号可访问《随手

拍内容看板》。

6)当产生巡检记录时,应上传巡检记录编号、巡检时间、巡检人姓名。

7)当平台需要浏览巡检记录时,可根据上传来的巡检记录编号直接访问《移动巡检内容看板》。

1.5数据看板要求

1)检查单内容看板

通过检查单编号浏览整改情况内容,包括整改前后的照片、存在问题、检查人、时间、整改情况等。

2)隐患随手拍看板

根据随手拍记录编号浏览内容,包括照片、拍照人等。

3)移动巡检内容看板

通过巡检记录编号可浏览该巡检记录信息,包括巡检人、巡检路线、巡检内容、时间、照片等。

2、人员安全动态管理

2.1功能要求

1)总承包单位应对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资质信息等进行管理。

2)对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管人员的资格信息进行管理。

3)对项目经理、安管人员的在岗情况进行管理。

4)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管理。

5)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登记、考勤管理。

6)对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并记录人员工种、进出时间等数据,在进出口屏幕上显示在场人员信息。

7)对施工现场人员场内位置进行记录及跟踪。

8)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交底、良好行为、不良行为进行记录。

9)对施工现场危险区域进行分级管理,非授权人员接近危险区域自动报警。

2.2设备标准

1)所采用的智能安全帽对人员进行场内定位,其定位芯片可植入到帽体中,也可固定在安全帽上,有一定的防水抗摔能力,且不影响安全帽的正常防护功能。

2)定位芯片满足防水防尘要求,符合施工现场实际工作环境。

3)智能安全帽可以稳定收发数据,辐射符合GB18871-2002安全标准。

4)定位芯片至少每5分钟,需向后台发送人员定位信息。

5)进出口的人员信息显示设备可以为LED或LCD,显示行数不少于4行;LCD 尺寸不小于40寸,亮度不少于800流明。

6)显示屏主体和外壳保持良好接地,接地电阻小于3欧姆。

7)显示屏内部温度控制在-10℃~40℃之间,寿命超过4万小时。

8)危险区域可设置具有无线功能的感应设备,当未经许可人员接近2米以内时,应产生报警信息。

9)人员信息采集应采用公安部认证的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进行读取。

2.3数据标准

1)企业信息以其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唯一识别码;人员以身份证号为唯一识别码。

2)以总承包为主,对参建方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各参与方的信息应包括企业信用代码、参建类型(参见附录中的数据字典)、进场时间、退场时间、负责人身份证号及手机号。

3)工人人员信息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单位的信用代码。(人员工种可参考附录中的数据字典)

4)特种作业人员除人员基本信息外,需有特殊工种信息、身份信息、证书有效期等。(参见附录中的数据字典)

5)进入项目和离开项目记录,应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单位代码、进入或离开项目时间等。

6)人员进出现场记录,应包括人员身份证号、进入或离开现场时间(精确到秒)。

7)人员定位的信息,可以为项目上的相对位置,也可以为经纬度信息。相对位置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单体名称,所在楼层或区域,经纬度应采用GCJ-02坐标。

8)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区域进行管理,应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危险区域在施工现场的相对位置、类型。类型包括:斜坡施工区、高支模施工区、配电区、人员密集区、危险品区、地下施工区、相对封闭区、电焊作业区、特殊作业区、高处临边洞口区、其它。当人员接近危险区域时,应记录发生区域、发生的时间等。

9)工人的不良行为记录应包括身份证号、所属单位代码、事件类型(参见数据字典)、事件级别(轻度、一般、严重)、发生时间、事件描述、处理结果。

10)工人的良好记录应包括身份证号、所属单位代码、良好行为内容、发生时间、奖励级别(国家级、省部级、市级、区级、企业级、项目级)、奖励内容。

11)班组管理应有班组成员信息。班组信息至少包括班组名称、所属单位代码、班组长身份证号及手机号、负责人身份证号及手机号。

12)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应包括培训名称、培训类型(参见数据字典)、培训内容简述、参培人员身份证列表。

2.4智慧安监平台对接数据标准

1)新增参建单位时,上传基本信息,包括:企业信用代码、参建类型(参见附录中的数据字典)、进场时间、参建方负责人身份证号及手机号。

2)施工项目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入/离开项目时,上传该人员进入/离开项目时间,应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工种、所属单位代码、进入/离开项目时间。

3)当项目经理、执行经理、安全人员等管理人员进出施工现场时,应上传其进出时间,应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姓名、身份证号、进入/离开施工现场时间。

4)每隔一个小时,上传在场人数,应包括:在场人员记录编号、时间(年月日时分)、在场人数。

5)当需要查看在场人员详细信息时,可通过在场人员记录编号跳转至《在场人员看板》。

6)当需要查看当前在场人员定位情况,可通过监督备案号,跳转至该项目的《人员定位看板》。

7)当有人员在现场存在不良行为、奖惩信息时,上传该信息,应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身份证号,不良行为内容/良好行为内容,发生时间。

2.5数据看板要求

人员信息看板有以下四项内容:

1)人员基本信息。至少应包括项目参建单位列表、人员工种、工龄、来源分析。

2)人员现场信息。包括人员总数、当前施工现场人员数、分工种人数等。

3)人员定位信息。基于施工现场平面图、立体图或BIM模型的人员位置信息,各区域的人员数、危险区域接近预警历史数据。

4)人员考勤信息。进出场人员姓名、照片、角色、工种、班组、劳务公司及进出场时长。

3、扬尘管控视频监控

3.1功能要求

1)对工地环境进行自动监测、实时显示、同步传输PM2.5、PM10数值。

2)显示当天扬尘数据(主要为PM2.5、PM10)的曲线展示。

3)支持远端PM10的阈值,阈值包括预警值和超标值。

4)当PM10到达设定的预警值时,应记录预警信息。

5)当PM10超过设定的超标值时,应启动降尘设备;支持远程启动降尘设备。

6)当降尘设备启动和关闭时,应记录启动关闭信息。

7)施工现场应针对大门口、冲洗设施、主要作业面等部位进行实时监控。

8)远程读取、传输和显示施工现场的监控摄像头数据。

3.2设备标准

1)扬尘监测设备中的颗粒物监测设备应具有环境保护产品认证证书和计量认证证书;或颗粒物监测设备必须具有环保部门指定的检测单位证书或出具的产品使用报告;或第三方合法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

2)扬尘监测设备,支持无线传输;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平台,应符合环保部《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212-2017)要求。

3)扬尘设备点位安装要求:

a)占地面积在20000m2及以上,50000m2以下的建筑工地,应至少设置1个扬尘监测设备;50000 m2及以上的建筑工地,应至少设置2个扬尘监测设备;设置1个扬尘监测设备的,应设置在工地主要车辆进出入口;设置2个扬尘监测设备的,其中1个应设置在施工车辆的主出入口,其余应设置于施工区域围栏安全范围内,可直接监控工地现场主要施工活动的区域。

b)采样口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m~20 m范围内;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监测点位周围半径300m~500m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在25m以上,无法满足3m~20 m的高度要求设置时,其采样口高度可以在20m~30m范围内选取。

4)扬尘监测设备应包括PM2.5、PM10监测,且各参数应满足如下要求:

5)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应符合公安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6。

6)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应符合最低720p@60fps输出;支持红外阵列,照射距离不低于120m;支持H.265压缩算法;支持多码流,每路码流可独立配置分辨率及帧率;不低于20倍光学变倍的能力。

7)现场监控视频数据保留时间不少于1个月。

8)降尘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雾炮机、塔吊喷淋、围挡喷淋。

9)降尘设备应包括降尘装置控制器和电磁阀,以实现自动降尘功能。

3.3数据标准

1)现场安装的扬尘监测设备应记录其所安装位置的经纬度(GCJ-02坐标);或设备所在工地的相对位置。

2)扬尘监测设备的PM10监测数据分为两种,分别为PM10实时监测数据、PM10阶段监测数据;PM10实时监测数据为当前时刻的监测数据或最近1分钟的监测数据均值;PM10阶段监测数据为15分钟内的监测数据均值。

3)PM10的预警值为100μg/m3,PM10实时监测数据达到预警限值时,记录预警时间和监测数据,并发送预警信号。PM10超标值为150μg/ m3,PM10实时监测数据达到超标限值且最近国控点PM10小于150时,记录超标时间和监测数据,并启动降尘设备。

4)记录的PM10阶段监测数据,应包括监测时间、PM10数据。

5)日监测数据为每天从0点到24点的阶段监测数据的均值。

6)当显示每天监测数据曲线时,相邻两个点的间隔时间最多60分钟。

7)远程监控视频支持HLS(HTTP Live Streaming)视频浏览。

3.4智慧安监平台对接数据标准

1)新增扬尘监测设备时,应上传扬尘设备的基本信息,应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设备编号、IP地址、端口号,安装的坐标位置。

2)新增远程视频监控设备时,应上传该监控设备的基本信息,应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设备编号,安装的坐标位置,视频跳转URL等。

3)每隔一个小时,上传扬尘监测阶段数据,应包括PM2.5、PM10、噪音。

4)每日凌晨1点,上传日监测数据,包括项目监督备案号、扬尘设备编号、日期、日监测数据(应包括PM2.5、PM10、噪音)。

5)平台可根据监督备案号跳转至扬尘监测系统,根据扬尘监测设备编号,查看《扬尘数据看板》,该看板应包括指定日期的监测数据变化曲线、当月的日监测数据变化曲线、当前正在监测的各项监测要素的数值、当天超标次数、当月超标次数。

6)平台可根据监督备案号跳转至视频监控系统,可查看《视频监控看板》,该看板应看到监控探头数据(可列表,也可示意图显示)、同屏显示多路视频,并可根据设备号查看单路视频。

3.5 数据看板要求

1)扬尘数据看板应包括:PM2.5、PM10、噪声的实时监测数据;当日的监测数据曲线;近三个月的扬尘超标预警历史数据。

2)远程视频监控看板应包括:实时监控,可多路显示,可单路放大显示;结合施工图或BIM模型,显示远程视频监控安装点位的信息。

4、高处作业防护预警

4.1 功能要求

1)当已安装的防护栏杆发生移动(缺失)时,后台应有预警信息。

2)当有工人接近缺失或移动的防护栏杆时,应向后台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声光等方式进行当场提醒。

4.2设备标准

1)工具化定型防护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2)工具化定型防护预警模块,需内置电源进行独立供电,且工作电压不高于12V,且与栏杆之间有绝缘保护。

3)当工具化定型防护发生移动时,防护预警模块应向后台预警,非场内施工人员接近时,报警装置及时提醒。

4)报警装置、传输和显示设备需满足温度范围在-40℃~60℃下正常工作要求。

4.3数据标准

1)采用含预警模块的防护栏,应记录预警模块的安装位置,位置可以是经纬度、或楼层或文字描述。

2)防护栏缺失时,应记录缺失的位置、缺失时间。

3)缺失的防护栏安装到位后,应记录恢复状态,包括恢复的位置、恢复的时间

4)当有非授权人员接近不安全的防护栏杆时,应记录预警信息,包括位置、发生时间、人员身份证号等。

4.4数据看板要求

通过项目备案号可浏览《临边防护看板》,应包括:防护栏杆当前工作状态(可结合施工平面图或BIM模型);若当前无任何缺失状态,工作状态为正常(可用绿色进行标识);若有缺失,则该部位的防护栏杆状态为不安全状态(可用红色进行标识),可浏览人员接近缺失或移动后的预警次数及预警历史数据。

5、设备监测

设备监测主要包括塔吊、施工升降机和卸料平台等三种设备。

5.1 功能要求

1)对塔吊、施工升降机的操作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应向后台传输操作人员信息。

2)对非授权人员操作塔吊或施工升降机,需向后台发送预警信息。

3)对塔吊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4)对多个塔吊,采用防碰撞技术,并可显示防碰撞实时状态。

5)当塔吊或施工升降机的运行状态出现预警、报警时,应实时传输数据。

6)对卸料平台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超载时应声光报警,并实时传输数据。

5.2设备标准

1)塔吊安装安全监控系统时,不得损伤塔吊受力结构,不得改变塔吊原有安全装置及电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产品的电子元器件应符合相对应的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规定要求。金属材料等应选用具有保证产品使用时的足够强度和耐久性的材质。

3)超载保护装置的设置符合GB 12602规定要求。

4)产品各部件的结构应紧凑,符合GB16895.21中规定的安全防护和电击防护要求。

5)产品在下列工作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200C~+600C;

b)相对湿度:≤90%(+200C);

c)海拔高度:≤2000m;

d)电源电压:95 V AC ~264 V AC;

e)电源频率:50Hz ~60Hz;

6)对于塔吊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时,其参数应包括重量、幅度、力矩、高度、回转、风速等。

7)对于塔吊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时,所产生的报警信号,应包括超载(超力矩)报警、群塔作业报警、超风速报警、非正常离线报警(塔机监控系统离线时塔机在作业)、高度、幅度、回转限位报警。

5.4 数据标准

1)塔吊、施工升降机、卸料平台,应有设备编号、安装位置(可文字描述)2)特种操作人员信息识别后,应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特种人员类别、设备编号、识别时间、识别结果。

3)报警信息应包括设备产权号、操作人员、时间、报警级别、报警类别、预警内容;预警级别为一般预警、严重警告、紧急。

4)设备的各项监测数据,由各设备厂家平台确定,但应支持传输至后台且支持图形化方式展示。

5.5智慧安监平台对接数据标准

1)当新增大型机械设备时,应上传大型机械设备信息,包括:监督备案号、产权编号、安装单位名称、安装单位代码、安装时间、检测单位、检测合格日期、编号及证书照片、使用登记办理日期、编号及证书照片。

2)当拆除大型机械设备时,应上传拆除信息、包括:监督备案号、产权编号、拆除单位名称、拆除单位代码、拆除时间。

3)当新增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信息时,应上传该人员信息,包括:监督备案号、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特种作业类型、资质照片、资质有效期等。

5.6数据看板要求

1)大型机械设备信息看板

通过项目备案号和产权编号,可浏览《大型机械设备信息看板》,应包括:大型机械设备基本信息、安装位置、绑定的操作人员信息;当前运行状态示意图;预警报警信息历史数据;运行数据分析等。

2)卸料平台监测看板

通过项目备案号和卸料平台编号,可浏览《卸料平台监测看板》,应包括:当前监测数据、历史监测曲线、预警报警历史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

6、深基坑及高支模监测

6.1 功能标准

1)基坑工程监测的对象包括:支护结构、地下水状况、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周边建筑物、周边管线及设施、周边地表位移。

2)深基坑监测项目包括:

3)深基坑测量频率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置,观测时间为地下工程结束,或者由设计方确定。

4)基坑工程监测必须确定监测报警值,监测报警值应满足基坑工程设计、地下结构设计以及周边环境中被保护对象的控制要求。基坑报警值应由基坑工程设计方确定。

5)高支模监测内容应包括架体基础变形、立杆垂直度、水平挠度、立杆轴力等。其布设点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个支撑结构应设置基准点;

b)监测点应设在角部和四边的中部位置;

c)宜在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受力大的力杆布置测点;

d)宜在单元框架或单元桁架的角部立杆布置测点;

e)每200平米布设监测点8处,每处包括荷载、位移、倾斜三种测量值。位移的布设点体现挠度变化。

6)浇筑期间高支模监测频率不低于每秒1次,数据实时上传。初凝期间监测频率可以减少为5分钟一次,整体观测周期不低于5天。

7)高支模监测报警值应采用监测项目的累积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进行控制。

8)高支模监测报警值:参照下表或由专项设计方提供。

6.2设备标准

1)传感器应满足量程、测量精度、分辨率、灵敏度、动态频响特性、长期稳定性、耐久性、环境适应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2)传感器安装前应进行必要的标定、校准或自校。

3)位移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分为非接触和接触式的。非接触的位移传感器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

a) 激光位移传感器

量程:0~50m

精度:±1mm

分辨率:0.1mm

供电:电池供电

通讯距离:1km

b)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综合误差:优于0.5%FS

量程:根据需求选取,

输出信号:振弦或数字信号

4)应变传感器

测量范围±1500με

分辨率:1 με

工作温度:-20~80℃

5)轴力(反力)传感器

灵敏度(%FS):≤0.08

非线性度(%FS):直线:≤1;多项式:≤0.1

综合误差(%FS):≤2.0

6)倾角传感器

a) 高精度倾角计的技术参数

量程:-15~15°

灵敏度:0.001°

测量轴:2轴

b) 低精度倾角计技术参数

量程:±90°

灵敏度:0.01°

测量轴:3轴

倾角计供电方式:电池

通讯方式:无线

7)应采用电池供电,电池应有反接、过热、过放保护的功能。

8)外壳结构应该防护等级应在IP67以上,并具有适合现场安装的结构形式。

9)应经过校准、标定或自校,且校准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应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使用。

10)基坑监测仪器包括基站、采集设备和传感器。采集设备采用无线通讯,电池供电,采集设备要采用低功耗设计,数据采集设备均具备设定加报阈值,发送加报数据的能力,并具有远程唤醒的功能。基站应具有正常通讯信道和应急信道,可以和其他低频监测项目共用。无线通讯的设备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信号接收能力,信号接收强度优于-120dBm。

6.3数据标准

1)应记录深基坑及高支模监测设备安装记录,包括安装部位、安装时间、拆卸时间、传感器编号、监测对象。

2)应保存深基坑及高支模的预警报警信息,包括传感器编号、预警报警时间、预警报警内容。

3)监测参数数据格式及保存由各设备厂家确定。

【备注:数据看板为智慧安监平台跳转到项目集成平台上的各单项数据展示页面】

附录、数据字典1、工种

2、安全教育与培训类型

3、工人不良行为类别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

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范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区域: 华北区域 公司:XXX 公司,项目名称分期: XXXX(1 标,2 标) 1,车行大门:4 个,主大门1,附大门2 ,大门3,大门4 2,人行通道:4 个,位置:大门1, 、大门2 旁各两个。3,人通道闸机:4 通道, 位置:大门1、大门2 人行通道。 4,闸机类型:无。 5,塔吊数量:12 台 6,塔吊已装摄像头:0 台,(后期总包打算安装)。 7,硬盘录像机:无,是外围墙监控,总包方的 位置:主大门。 8,光纤宽带:原有光纤,100M; 接入地点: 售楼处,门卫室没有网络 二、塔吊监控 1)监控室在售楼处(项目部), 新安装12 台塔吊摄像头(现11 台塔吊,后期计划增1 台塔吊)传输方式:无线网桥。

硬盘录像机: 需新装售楼处。 施工方案:塔吊摄像头使用无线网桥。 (塔吊)摄像头网线连接网桥 1 client 端(发射端)

门卫室) NVR-交换机- 网线连接网桥 2 Access Point 端( 接收端 ) 塔吊视频监控布置方案 序 传输 电源 位置 安装位置 监控范围 备注 号 方式 供应 1 项目 1#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2 项目 2#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3 项目 3#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4 项目 4#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5 项目 5#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6 项目 6#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7 项目 7#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8 项目 8#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9 项目 9#塔吊 塔吊 施工主体 无线 满足 新安装

智慧工地系统建设方案570

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扩建工程LJ1标段 创建“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第一章建设思路 1、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建设工地面积大、人员多、设备物资分散、管理作业流程琐碎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管控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等难题,成为项目建设管理方的必然选择。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通过数据采集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的实时定位,有效获取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轨迹信息等,及时发现遗漏异常行为,实现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的整合,实现项目资源信息与基础空间数据的结合,构造一个信息共享、集成的、综合的工地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工程建设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现场的施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隐患,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现象,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 2、建设需求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工地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围绕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的管理,构建一个实时高效的远程智能监管平台,有效的将人员监控、位置定位、工作考勤、应急预案、物资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现场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为管理层进行人员调度、设备和物资监管以及项目整体进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模板

. XXXXX工程项目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重庆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XXXX年XXXX月XXXX 安装单位:重庆思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范文. . 1 智慧工地简介 1.1 简介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

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中人与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1.2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及目标 1.2.1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 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1.2.2 智慧工地建设目标(2.0) 1、门禁刷卡“智慧应用”。具备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2、扬尘监控“智慧应用”。具备扬尘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3、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具备远程视频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 范文. . 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4、施工升降机智能识别“智慧应用”。具备施工升降机驾驶员身份识别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设备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5、危大工程管理“智慧应用”。应用危大工程管理子系统,并有效开展项目危大工程动态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1.4 智慧工地建设相关政策 1、“智慧工地”1.0、2.0建设标准纳入建设项目办理质量、安全报建及施工许可现场勘验内容,并作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督内容。 2、智慧工地2.0建设标准为建设项目评先的内容条件。凡是申报市区两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扬尘示范工地的项目,必须首先符合“智慧工地”2.0建设标准,方可具备评选资格。 3、为积极培育辖区工程项目先行先试,打造两江新区“智慧工地”示范工程,对于达到“智慧工地”2.0或“智慧工地”3.0建设标准的工程项目,将给予企业项目资本金、预售金首付款降低监管比例及企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减免的鼓励优惠政策。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石凯

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石凯 发表时间:2019-03-29T11:08:48.2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石凯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智能化已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其中也包括人们日益关注的建筑领域。信息化技术、移动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给智能工地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进行智慧工地建设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实现,对于社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强度大、复杂性高、周期性长等特点,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忽视了施工环境管理、采用廉价劳动力,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危险源,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应对当前建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总结,有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对策,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1概述 在我国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都是比较混乱,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体系。施工方对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施工人员一般都是雇佣的民工,民工有的都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其没有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高处低处交叉作业、人与施工机械频繁接触等特点。这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完善施工现场,这是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现在我国对建筑行业出台一系列安全的法规,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建筑行业死亡率。现在建筑施工方逐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如何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安全生产是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符合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需求。 2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政府监管不力 虽有国家及地方性安全法律法规,但政府监管不力,导致事故频发我国部分地方的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国家加强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长期存在贯彻不彻底,监管不力的现象。对应依法纳入监管的项目未进行有效监管,甚至一些地方上出现以权谋私、钱权交易、互相包庇的现象。执法不力,履职不当,人为监管“盲区”较多。给部分存在侥幸心理的生产经营单位企图规避政府监管提供了可乘之机,形成宏观角度上“管理上的缺陷”,导致较多事故隐患未得到查处并解决,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2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 我国建筑行业比较混乱,尤其最近些年建筑行业效益可观,很多企业都转型到建筑行业,在建筑行业存在一定转包现象,这都给建筑行业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关于建筑施工的安全法规文件很少,并且安全法规不完善,技术标准不健全,这都是阻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因素。需要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有明确的标准,注重安全施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生产起到基本保障作用。 2.3建筑工地安全投入低 我国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必要的安全设备没有到位,施工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安全设施种类不齐全、数量较少,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员很少进行安全事故应对措施的知识培训,这些都会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地现场的一些能够解决的如停电、停水等突发状况都可能因为安全设施不到位而造成事故。一些建筑企业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大幅度降低在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建筑工程的设施成本降低,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同时却使得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建筑企业应该意识到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节约安全管理设施上的成本是不值当的,因为一旦由于安全设施的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并带来更严重的财产经济损失。对于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就是为了避免安全事故带来的重要经济损失,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3打造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举措 3.1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1施工进度管理 通过BIM技术,可以模拟施工,优化施工方案,将施工现场情况或者施工进度等虚拟化、可视化,在模型上展示出来。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中,很难发现潜在的施工缺陷和冲突。大部分都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发现问题,由此造成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时有发生。而BIM技术可以利用各专业之间的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前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制订更加科学的技术方案。这就方便我们在工期开始之前就能够对大致的施工有所了解,在施工过程中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做什么事情都能够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能较好控制施工进度。 3.1.2成本造价管理 当前,BIM 技术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有效共享和积累工程造价的相关信息数据。这是因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都是共用一个 BIM 模型的,从而使得全部的信息数据都能够在该模型上得以充分的体现,不仅能够保证所有数据的完整性,而且还更加方便积累和存储;二是能够有效实现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过程。在以往,我们通过采用线条式的构件进行造价信息的管理,而在 BIM 技术下能够实现三维、仿真、实时交互的立体图形来体现,并有机融合了抽象的信息数字与立体图形,继而能够有效反映出建设项目不同空间部位以及施工时间节点所对应的各个造价信息。总之,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充分地体现了该种技术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值得在同类的工程造价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3.2构建企业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多数大型施工企业已引入自动化办公系统(如OA、新中大、广联达、金蝶等),通过利用计算机和自动化办公系统建立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安全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将安全管理各要素如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危险源辨识管理、安全检查与整

客户版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台方案1.0

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平台 设 计 方 案 广联达筑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一、项目背景 (3) 二、实施意义 (3) 三、产品达到的效果 (4) 第二章产品介绍 (5) 一、系统概况 (5) 二、塔吊全过程安全监督管理子系统 (6) 2.1系统组成: (6) 2.2 系统功能: (7) 2.3平台功能: (9) 三、塔吊可视化智能引导系统 (9) 3.1系统组成: (9) 3.2 系统功能: (9) 四、施工升降机全过程安全监督子系统 (12) 4.1系统组成: (12) 4.2 系统功能: (13) 4.3平台功能: (13) 第三章合作节拍 (14) 第四章预计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系统概述 一、项目背景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设备已经成为建筑工地必不可少的大型施工机械,但同时塔吊及施工电梯的安全的事故也屡屡发生。由于塔吊、施工升降机事故的不断发生,起重设备的安全越来得到重视,全国各地已相继下发关于塔式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施工现场塔吊和施工电梯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和操作控制平台为基础的各种监控系统已成为当今重大生产设备或过程控制设备进行监督管理的必备手段。 二、实施意义 技术创新,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在保证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使用方面,起重机械自身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机械能够排除其本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则安全性能必然会大大改善。现有的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大多是机械式的,易拆除、易损坏的。通过目前传感器及黑匣子,可使使用单位无论是现场管理人员还是公司管理层,都可实时监控塔吊、施工电梯的运行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加大管理力度、预防事故发生的依据,进而监督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隐患。

(完整版)智慧工地建设方案(1)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目录 1概述 (1) 2系统简介 (1) 2.1总体架构 (1) 2.2部署架构 (2) 2.3配套设施 (3) 3系统功能 (3) 3.1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 (3) 3.2智慧工地APP (4) 3.3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 (5)

1 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业务管理需求,搭建项目施工现场物联网的整体应用,实现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并接入一个监控中心——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施工管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现场劳务、设备、材料、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功能全面 多大业务系统涉及劳务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监管、进场材料控制、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涵盖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环节。 ?技术先进 采用无线传感、模式识别、智能感知、异构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管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用性强 适应工地实际应用环境,针对工地防护要求等级高、网络环境差、布线难度大、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作业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级宽温型设备,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供电,保证了在工地作业的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集成度高 各类现场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实现了施工现场综合信息的集中掌控。 2 系统简介 2.1 总体架构

施工现场物联网应用方案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如图 2.1所示。 风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温度数据倾角传感器扬尘检测仪塔吊监控地面接收机 塔吊黑匣子(驾驶室)手持机 温度传感器数据接收机轴力计位移传感图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部署架构 建筑工地采用了作业区终端+本地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的三级应用模式。系统依托于工地有线/无线局域网,无线/有线传感网、数据接收设备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各部门人员通过统一的系统门户登录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部署示意图如下所示: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智慧工地分析报告 报告人:王益恩 一、智慧工地概念 智慧工地管理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WCDMA/FDD-LTE移动通信技术,为政府主管部门和建筑公司提供工地现场实时监控、现场监理人员的考勤管理、吊机和桩机工况管理、安全台账管理等手段。 “智慧工地”总体策略是以行业应用推介为基础,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撬动建筑工地从业人员转网,拉动手机用户发展。 二、目标客户市场分析 1.政府各级住建监管部门

主要需求为:(1)建筑质量安全监管;(2)施工现场安全监管;(3)文明环保施工监管。 拓展模式:围绕政府对建筑工地建筑质量、安全施工、文明环保施工等方面需求,分级对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推介“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取得政府支持,为联通发展务工人员市场取得支持。 2.政府各级劳动执法监察部门 主要需求为: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农民工讨薪纠纷。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农民工维权服务管理系统方案,从源头上有效解决农民工讨薪难问题,进而促使农民工使用联通手机卡,实现考勤管理等功能,以此来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3.房地产开发商 主要需求为:以信息化手段提升房地产差异化竞争价值。 拓展模式:通过推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让购房客户在售楼样板间里和手机APP 上实时看到楼盘施工进展情况来增强其销售卖点,通过与开发商合作帮助我们在其工地上发展农民工手机用户。 4. 建筑施工企业 主要需求为:企业方面实名制管理和人员考勤、 拓展模式:一方面可通过推介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考勤管理等方案提升其施工管理水平,一方面可通过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WIFI 和专属务工亲情卡套餐满足农民工通信需求,从而拉动劳动建筑工地农民工的手机用户发展。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分上社区坟上安置区建设项 目一标段(东区)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坟上社区坟上安置区建设项目东区,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光明路以北、学院路以东,同兴街以南、明辉路以西,1#、2#楼建筑高度分别为51.0m,3#、4#楼建筑高度分别为53.9m,5#楼建筑高度为23.4m。1#、2#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7层;3#、4#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8层;5#楼地下2层,地上5层。地下一层、二层为车库,总建筑面积约64326 .4m2。 本工程1#-4#楼为现浇剪力墙结构,基础为CFG桩+筏板基础,筏板厚度900mm;5#楼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承台+筏板,承台间筏板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采用防水砼,车库顶板与主楼交接有覆土的主楼部位砼抗渗等级为P6。基础筏板、地下室挡土外墙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P8。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主要从以下行业规范、标准出发 2.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2.3《视频安防监控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2.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2.5《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集团公司第二版) 三、智慧工地布置计划 3.1 实名制考勤门禁系统 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本系统由门禁设备、控制电脑等组成,可实现对工人的出勤管理及上下班信息采集,并与遍布全厂的视频摄像头监控系统相结合能有效的掌控施工现场实施情况。详见图3.1

智慧工地实施计划方案

.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区域: 华北区域 公司:XXX公司,项目名称分期: XXXX(1标,2标) 1,车行大门: 4个,主大门1,附大门2,大门3,大门4 2,人行通道: 4个,位置:大门1,、大门2旁各两个。 3,人通道闸机:4 通道, 位置:大门1、大门2人行通道。 4,闸机类型:无。 5,塔吊数量:12 台 6,塔吊已装摄像头:0台,(后期总包打算安装)。 7,硬盘录像机:无,是外围墙监控,总包方的 位置:主大门。 8,光纤宽带:原有光纤,100M; 接入地点:售楼处,门卫室没有网络。 二、塔吊监控 1)监控室在售楼处(项目部), 新安装12台塔吊摄像头(现11台塔吊,后期计划增1台塔吊)。 传输方式:无线网桥。 硬盘录像机: 需新装售楼处。

施工方案:塔吊摄像头使用无线网桥。 (塔吊)摄像头网线连接网桥1 client端(发射端) (门卫室)NVR-交换机-网线连接网桥2 Access Point端(接收端) . 范文. .

. 范文. . 三、人脸识别 主大门1:人行通道:安装2个人行通道闸, 安装4台人脸识主机联动闸机开门使用。 安装方式: 闸机上开孔安装。 传输方式:网线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 2台进口方向识别,2台出口识别, 每台闸机开孔尺寸建议:50mm<=直径<52mm ; 孔中心距闸机前边缘15cm-16cm。各台主机网线走线到大门交换机。 附大门2:人行通道: 安装2个人行通道闸, 安装4台人脸识主机联

动闸机开门使用。 安装方式: 闸机上开孔安装。 传输方式:无线网桥连接到门卫室交接机 施工方案: 2台进口方向识别,2台出口识别, 每台闸机开孔尺寸建议:50mm<=直径<52mm ; 孔中心距闸机前边缘15cm-16cm。各台主机通过交换机无线网桥走线到大门交换机。 . 范文. .

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第一章建设思路 第一节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建设工地面积大、人员多、设备物资分散、管理作业流程琐碎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管控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等难题,成为项目建设管理方的必然选择。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通过RFID数据采集技术、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的实时定位,有效获取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轨迹信息等,及时发现遗漏异常行为,实现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的整合,实现项目资源信息与基础空间数据的结合,构造一个信息共享、集成的、综合的工地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工程建设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现场的施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隐患,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现象,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 第二节 2、建设需求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工地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围绕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的管理,构建一个实时高效的远程智能监管平台,有效的将人员监控、位置定位、工作考勤、应急预案、物资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现场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为管理层进行人员调度、设备和物资监管以及项目整体进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一、2.1现场监测监控管理 ?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智慧工地建设组织规划(材料模板)

XXXXX工程项目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重庆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XXXX年XXXX月XXXX日 安装单位:重庆思尔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 智慧工地简介 1.1 简介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三维设计平台对工程项目进行精确设计和施工模拟,围绕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提供过程趋势预测及专家预案,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中人与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1.2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及目标 1.2.1 智慧工地建设要求 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1.2.2 智慧工地建设目标(2.0) 1、门禁刷卡“智慧应用”。具备门禁刷卡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人员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2、扬尘监控“智慧应用”。具备扬尘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3、远程视频监控“智慧应用”。具备远程视频监控智能设备,并有效应用于项目施工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实时与市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区建

建设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智慧工地深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类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工地施工的危险程度。打造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理念,有助于提高工地施工效率。本文通过对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建设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智慧工地;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工地施工现场,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的必然。建设智慧工地,有利于增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保证施工的效率,减少由于安全问题引发的经济损失。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工地中出现的隐患,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1人员管理 智慧工地理念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安全,保证工地建筑的质量。由于工地施工人员的入职门槛较低,缺少正确的操作技能,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完全不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极大影响了工地的施工安全。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首先,采用智慧工地管理方法,对施工人员采取实名制施工登记,根据工作人员的性别、年龄、资历、技能等,进行普查,形成施工人员信息库,为工地寻找适宜的工人提供帮助。其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减少无关人员随意进出施工现场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人脸识别、

指纹识别、IC卡等方式进行人员出入,坚持严进严出,维护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安全。最后,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服饰进行检查,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正确穿戴防护服,佩戴品质合格的安全帽,通过外在防护,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增强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性。 2操作管理 传统工地施工时,对施工人员的经验并未出现严格的要求,导致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极易造成操作事故。采用智慧工地理念,对工作人员进行云培训,既能对施工人员水平进行测试,又能保证施工人员在进行测试时测验安全,同时能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智慧展厅进行VR操作实验馆,组织施工人员分别进行培训,施工人员通过智慧展厅模拟操作机器技巧,在进行操作时会出现各类突发事件,如,高空坠落、设备倾斜等,使施工人员感受违规操作造成的事故,可以有效增强施工人员应对事故反应能力,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VR操作实验馆还应提供系统化的机器操作方法,保证施工能够系统化的进行学习,增加操作人员的规范性,另外,通过此类方式,有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学习,避免实操过程中出现失误,造成安全事故,影响工作人员安全。 3绿色施工 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类污染,包括噪声污染、粉尘污染、废水污染、废渣污染等,给周围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教学内容

“智慧工地”建设工 作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 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李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提升

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求是,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范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范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重庆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

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中的优势分析

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项目中的优势分析 摘要:文章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难点,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重点阐述智慧工地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应用情况,因此,我们应立足建筑工程管理实际,认真探讨安全管理的意义以及安全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的短板和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安全管理能够成为建筑工程的主要管理内容,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智慧工地;安全管理;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具有明显的生产规模大宗性与生产场所固定性的特点,且大部分工作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施工阶段的现场管理受自然环境、工人素质、社会环境的影响,管理难度大,安全管理更是行业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流程纷繁复杂,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如何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更是施工企业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智慧工地的出现,可以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1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一套使人员、设备、材料等管理工作互联互通、相互协调、智能管控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程施工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

理,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充分体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目前智慧工地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正在快速发展。智慧工地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变[1]。 2项目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工人安全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效果差 由于行业的特点,建筑施工现场工人的流动性很大,有的企业和项目部大量招收农民工,然而往往农民工对施工安全知识比较缺乏,即使采取了三级安全教育措施,可是教育内容过于陈旧、简单,缺乏针对性,对工人的安全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 2.2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问题突出,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对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容易出现管理漏洞,使整个安全管理在实效性和针对性方面较为缺乏,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如何解决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使整个安全管理工作在落实当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制度依托,能够在管理针对性和管理有效性方面得以提升,为安全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并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做好安全管理机制的建立,对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分上社区坟上安置区建设项目一标 段(东区)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坟上社区坟上安置区建设项目东区,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光明路以北、学院路以东,同兴街以南、明辉路以西,1#、2#楼建筑高度分别为51.0m,3#、4#楼建筑高度分别为53.9m,5#楼建筑高度为23.4m。1#、2#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7层;3#、4#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8层;5#楼地下2层,地上5层。地下一层、二层为车库,总建筑面积约64326 .4m2。 本工程1#-4#楼为现浇剪力墙结构,基础为CFG桩+筏板基础,筏板厚度900mm;5#楼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承台+筏板,承台间筏板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采用防水砼,车库顶板与主楼交接有覆土的主楼部位砼抗渗等级为P6。基础筏板、地下室挡土外墙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P8。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主要从以下行业规范、标准出发 2.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2.3《视频安防监控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2.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2.5《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集团公司第二版) 三、智慧工地布置计划 3.1 实名制考勤门禁系统 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本系统由门禁设备、控制电脑等组成,可实现对工人的出勤管理及上下班信息采集,并与遍布全厂的视频摄像头监控系统相结合能有效的掌控施工现场实施情况。详见图3.1 图3.1 3.2 扬尘控制喷淋系统 施工现场在大门口安装远程扬尘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安装在工地主出入口和扬尘重点监控区,并与车辆冲洗、塔吊喷淋、围挡喷淋,形成监控降尘一体化,施工场区配备洒水车用于场区移动降尘、道路冲洗作业。见图3.2。 图3.2 3.3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本工程使用BIM技术并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可视化、虚拟化的协同管理。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在本工程的应用 深化设计:基于施工BIM模型结合施工操作规范与施工工艺,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等专业的综合碰撞检查,解决各专业碰撞问题,完成施工优化设计,完善施工模型,提升施工各专业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校核性。 场布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对施工各阶段的场地地形、既有设施、周边环境、施工区域、临时道路及设施、加工区域、材料堆场、临水临电、施工机械、安全文明施工设施等进行规划布置和分析优化,以实现场地布置科学合理。 施组管理:基于施工BIM模型,结合施工工序、工艺等要求,进行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方案审核的准确性,实现施

浅谈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智慧工地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1-11T10:43:07.1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3期作者:宇文迪[导读] 智慧工地就是智慧地球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展现,是一项最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理念。宇文迪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上海市 200120) 【摘要】智慧工地就是智慧地球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展现,是一项最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理念。智慧工地就是依靠信息化手段支持,经由三维设计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确设计以及施工模拟,紧紧围绕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管理、智能生产以及互联协同的施工项目信息生态圈,在虚拟环境下将这些数据信息与物联网获得的工程信息联系起来展开数据挖掘,得到具有实际价值的专家预案与趋势预测分析,方便对工程施工达成可视化管理的效果,实现工程的生态建造与绿色建造的工程目标。 【关键词】智慧工地监管系统 BIM技术 VR虚拟现实技术 近年来,危害现场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构建安全生产施工现场成了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点。伴随国内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镇化的持续深入使得国内各个地方的建筑施工规模持续扩大,各种建筑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问题频繁出现,噪声扰民以及工地扬尘等得到社会普遍关注。怎样强化建筑施工管理,推动施工绿色化、文明化、安全化目标的达成,是各级监管部门亟待处理的难题。 传统施工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难题:1、工地人员流动力大,劳务实名制制度一直难以实施;2、工地人员与环境都相对复杂,表现出施工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以及现场信息反馈困难等特征;3、整个施工过程极其复杂,安全隐患较多,项目前期策划难免有考虑不足之处。建筑工程往往存在工作量沉重、工期漫长以及投资规模庞大等特征,施工期间的微小细节都会对项目整体的质量带来重要的影响。 智慧工地就是智慧地球在工程领域的重要展现,是一项最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工程理念。智慧工地就是依靠信息化手段支持,经由三维设计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精确设计以及施工模拟,紧紧围绕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构建科学管理、智能生产以及互联协同的施工项目信息生态圈,在虚拟环境下将这些数据信息与物联网获得的工程信息联系起来展开数据挖掘,得到具有实际价值的专家预案与趋势预测分析,方便对工程施工达成可视化管理的效果,实现工程的生态建造与绿色建造的工程目标。 智慧工地能够将虚拟现实以及传感技术等诸多高新科技投入到人员装备、机械设施以及场地进出等物件内,使其能够达成互联的状态,得到“物联网”,将其与“互联网”实现整合控制的情况下,就能够更好地将现场施工与人员管理联系起来,各项工程管理目标就能够更加顺利地达成。智慧工地的侧重点就是能够依靠智慧方案优化人机的互动联系,获得更好的交互性、响应速度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也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智慧的力量会对城市的发展与品质带来重要的影响作用,智慧城市很大程度上对将来城市的发展情况以及地位状态起到决定影响作用。城市化发展的最高级状态就是智慧城市,其凭借自身强大互联互动效果以及物理与网络整合等推动城市创新发展,让城市管理更为精细化,城市环境更为文明化,城市经济迈向发展的新阶段。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同时也是安全事故频现的高危行业。怎样强化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避免违规、违法现象的出现,获得更好的施工质量是政府以及业界积极关注的内容。值此行业背景的影响下,技术力量的持续发展,让智能管理、信息化手段以及移动技术等更多地运用的建筑行业,智慧工地也得以顺势而起,蓬勃发展。 智慧工地的发展与建设能够推动绿色建造目标的顺利达成,推动信息技术迈向发展的新高度,意义深远。本文针对智慧工地如何解决传统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三个难题做以简要说明。 首先针对工地人员流动力大,劳务实名制制度一直难以实施的问题,智慧工地的劳务管理功能将大数据完美的融合,让工地现场的劳务人员实名制得以实施。再例如,工地现场的安全不可能天天在现场盯着,你一样可以通过智慧工地的视频监控功能,远程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程进度,足不出户,一部手机轻松解决。 建筑工地的人员与环境都相对复杂,表现出施工点分散、管理难度大以及现场信息反馈困难等特征。监管部门难以经由单一的人员巡查的方式就全面高效地实现工地管理工作,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系统,实现对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已成为监管部门的必要选择。 通过智慧工地解决方案,可以加强工地人员管理,把握详细的工人考勤信息、各工人上岗情况、安全监管等效果,对于企业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传统施工期间,当出现事故影响的时候很难明确事故期间的建设情况,也无法顺利地总结经验教训。而经由安全集成方案实现的项目施工管理更具现代化与系统化效果,能够更加清晰地把握事故原因构成,方便企业更好地完成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基于BIM得到的建筑信息模型,能够帮助实现可视化技术的建设工作,为发展信息化打下良好根基,帮助企业落实管理决策高效化以及标准化的发展目标,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期间需要应对的各种安全隐患与风险危机。接下来,针对BIM相关的安全施工情况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 BIM技术能够帮助实现电脑内的仿真模拟,整个分析期间不会对施工资源带来损耗影响,人员能够按照可视化结果更好地明细施工环节与结果情况,减少施工期间需要遇到的安全风险,提升人员对施工安全的过程控制水平,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更有保障。基于BIM的技术在安全生产施工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 作业前,根据方案,先进行详细的施工现场查勘;2、通过BIM的3D模拟平台虚拟工程安全施工;3、对于BIM技术的建模进行全过程的模拟;4、对于BIM技术的建模进行全过程的模拟;5、BIM还可以提供可视化的施工空间。 总之,对于BIM在建筑业安全中的应用趋势,从建筑业的实践中,许多施工单位还未清楚的认识到BIM对于提高建筑安全状况的直接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施工企业开始渐渐深刻认识到BIM带给建筑安全方面的间接影响,明确BIM技术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把握返工率,施工质量方面更有保障,避免各类事故风险的存在,缩减施工成本投资,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目标,并且进一步做到在施工过中通过模型信息管理,将各建设阶段的流程得以控制。同时,经由运用信息模型的方式,构建预防机制,更加清晰明确地分析生产环节内与规章、标准的相符程度,保障人、材、环境都能够处在良性互动的状态,推动企业规范化建设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