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_软件工程_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华科_软件工程_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华科_软件工程_学生成绩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院系___计算科学与技术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2015年11月20

目录

摘要 (Ⅰ)

1问题定义及可行性分析 (1)

1.1系统的问题定义 (1)

1.2系统环境 (2)

1.3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2)

2需求分析 (4)

3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7)

4测试报告 (11)

5项目管理 (14)

5体会与建议 (17)

参考文献 (1)

1 问题定义及可行性分析

1.1系统的问题定义

通过设计一个有效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减少投资和在填写,登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查询效率和更新效率,并且是成绩管理变得系统化和自动化。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班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由于传统学生成绩管理模式仍停留在复杂的人工操作上,重复工作较多,工作量大,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课程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学生成绩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方面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它提高了信息的开放性,大大地改善了学生、教师对其最新信息查询的准确性。

本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模块是为了实现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化和学生成绩管理的科学管理而设计的,通过本系统,可以有效的管理学生成绩信息,能针对不同的用户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其中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信息并且具有信息的增加,查询,修改等功能,而且能快速统计学生成绩的相关数据。

手工学生成绩管理是一种原始的工作方法,由于手工操作出现错误的概率比较大,其工作量大,工作程序复杂,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人员的增加,科目的增多以及调整的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人工来处理学生的成绩不但显得力不从心,而且极容易出错。

手工条件下,学生的成绩分为以下一些工作:(1)建立学生相关档案,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和所学课程的信息。(2)根据学生基本信息中的班级和学号及课程,统计并编写出每一个课程的学生。(3)根据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和课程成绩创建原始的学生课程成绩档案。 (4)根据学生的加权分数,统计学生的排名信息并编写统计档案。

能针对不同的用户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功能:

1.管理员能够方便的对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汇总.统计等操作。

2.课程教师可以在所教课程内对学生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汇总.

统计等操作。

3.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对信息进行访问,即时查询相关信息。

1.2系统环境

本系统是基于64位windows10专业版,硬件基于cpu i5-3230m,内存 4GB,硬盘 750GB,显卡nvdia 720M。程序将基于python3.5,数据库基于MySQL5.6,运用python完成整体开发,数据及数据结构基于数据库语言sql进行开发。1.3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要有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相应软硬件支持,经济支持,人才要求等。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科学,用当前最好的管理解释和方法,经济的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能够有效的维护它。他从六十年代末开始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各种新技术方法、工具和管理各方面,是一个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规范的知识体系,严格遵循软件工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开发成功的几率,显著减少软件开发维护的问题,为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提供指导。

数据库技术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加入。数据库的诞生和发展给计算机信息管理带来了一场巨大的革命。随着应用的扩展与深入,数据库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数据库的研究领域也已经大大地拓广和深化了。数据库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领域。现在的数据库技术既能进行数据的集中和共享,又能有效的保持数据的独立性和抽象性,非常适合进行数据的管理。而且随着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出现,是数据库的设计更加人性化,能更好的符合用户的要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了基础。

本系统的构建运用python,Python是纯粹的自由软件,源代码和解释器CPython遵循 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协议。Python语法简洁清晰,具有丰富和强大的库。它常被昵称为胶水语言,能够把用其他语言制作的各种模块(尤其是C/C++)很轻松地联结在一起。常见的一种应用情形是,使用Python 快速生成程序的原型(有时甚至是程序的最终界面),然后对其中有特别要求的部分,用更合适的语言改写,需要注意的是在您使用扩展类库时可能需要考虑平

台问题,某些可能不提供跨平台的实现。所以由python构建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能有高效的处理效率,而且小巧易行,开发容易。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人员要求:系统分析人员,开发人员,数据库管理人员,系统测试人员。采用python实现,依靠强大的数据库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其他语言相结合,两个月内开发出系统。现在有很多专门的机构用来培养计算机人才,各大高校也设置了很多的相应课程,现在的社会优秀的IT人才层出不穷,为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2.需求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基本信息、成绩信息和学校的课程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实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收集和修改。具体包括学生成绩录入、修改、增加、删除、查询。成绩录入需要分班级、分年级以及某个时间考试的各门功课的成绩。修改要与成绩录入相对应。增加、删除是对基本表的操作。查询条件设置应该齐全,可以班级查询,年级查询,也可以姓名查询,学号查询等等。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区分查询的用户,教师可以查询其所任课程的所有信息,包括课程的学生相关信息,可以对课程内学生的成绩信息进行修改,添加,录入,可以查询课程能学生成绩排名。学生用户可以查询本人的所有信息,可以查询其所学课程的成绩。管理员用户拥有修改,添加,录入所有学生基本信息,可以查询任何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以根据课程或班级查询学生信息和排名,可以修改,添加,录入所有课程信息,但不能对学生的成绩信息进行修改。

系统的各个用户的与数据的关系为一对多,详细E-R关系见图2-5。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的基本结构为:根据用户的种类和其对学生管理系统的请求,查询学生信息库,根据返回的信息对用户输出结果,数据流图见2-1,根据用户种类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结构分别为:学生查询、教师管理和管理员管理,其中学生查询的结构,见图2-2,为根据学生用户的登录和学生查询信息的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和学生成绩信息数据,然后系统处理查询后的数据,并将其返回给学生用户;而教师用户管理的结构,见图2-2,为根据教师用户的登录和课程查询信息,查询教师课程信息数据,或者学生成绩信息数据,系统可根据课程数据信息查询返回查询学生相关的数据,将学生数据处理并返回教师用户,也可直接查询学生成绩信息数据并返回教师用户;管理员用户管理的结构,见图2-2,为根据管理员登录信息和管理员处理信息,或者以课程信息对课程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或者以学生信息对学生基本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或者以学生成绩信息对学生成绩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最后将相关信息返回管理员用户。

对于学生基本信息的存放数据,以图2-3的数据字典表示其中保存的数据:学生姓名、学生编号、学生性别、学生年龄;对于学生成绩信息的存放数据,以图2-4的数据字典保存,其中的数据为:学生姓名、学生编号、学生所修课程、学生所修课程成绩、学生所修课程学分、学生的总学分、学生加权成绩;对于课

程信息的存放数据,以图2-5的数据字典表示:任课教师姓名、课程名、课程学分、修课学生姓名、修课学生编号、修课学生成绩。

图2-1系统0级数据流图

图2-2 系统1级详细数据流图

图2-3学生基本信息字典

图2-4学生成绩信息字典

图2-5教师课程信息字典

图2-6系统E-R图

3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系统的数据主要为字符串数据,而且对于不同数据在同一数据信息结构中存在对应的关系,如:每一个学生编号唯一对应一位学生及其相关信息,学生编号也唯一对应学生的成绩等。所以,可以用键值对来保存数据,而python自有的数据结构-----字典,字典的键可以是数字,字符串或者元组,而键可以是字符串,数字,元组,列表或者字典,而唯一的键对应唯一的值,所以利用字典建立学生基本信息数据结构、学生成绩信息数据结构、课程信息数据结构。

对于学生基本信息数据结构的字典命名为stubifo可以表述为:以每一学生的学生编号构建构建一个键,对应一个值为以该学号为学生的学生个人信息的字典,该字典有5各键值对:键为学生姓名name对应值为该学生姓名信息,键为学生性别sex对应值为该学生性别信息,键为学生班级class对应值为该学生班级信息,键为学生年龄old对应值为该学生年龄信息,键snumber为该学生登录的密码信息。

对于学生成绩信息数据结构的字典命名为stugifo可以表述为:以每一学生的学生编号构建一个键,对应一个值为以该学号为学生的学生成绩信息的字典,该字典有3个键值对,该字典中键为total_credit对应值为该学生总学分信息,键weighted_score加权成绩对应值为该学生加权成绩信息,键course课程成绩对应值为该学生所修所有课程和其成绩一一对应的字典,该值字典中该学生每一所修课程名为一个键对应一个字典,该字典有2个键一个为greed课程成绩的键对应值为学生该课程的成绩信息,另一个为credit课程学分的键对应值为该课程的学分信息。

对于课程信息数据结构的字典命名为tchcifo可以表述为:以每一教师的教师编号为一个健,对应一个值为以该教师课程信息数据的字典,该字典有2个键值对,一个健为name教师姓名对应值为该教师姓名信息,另一个健为course教师任课课程对应值为教师所任课程信息的字典,该值字典以每一教师所任课程名为键对应一个所修学生信息的字典,该值字典以每一所修该课程学生的编号为键对应值为该学生该课程的成绩信息,该值字典存在键为course_credit课程学分的健对应值为该课程学分信息。

由上述数据结构的分析可知,学生编号以8位字符串组成其中第一位为U,其它位为数字字符串,学生姓名以任意位字符串表示,学生性别以数字表示0代表男性,1代表女性,学生班级为任意字符串,学生年龄为任意二位数字,学生登录的密码为任意位数字字符串,学生总学分为数字,学生加权成绩为数字,课程成绩为数字,课程学分为数字,教师编号以8位字符串组成其中第一位为T,其它位为数字字符串,教师姓名为任意字符串,教师任课课程名为任意字符串,系统的基本模块分为用户登录模块,学生查询模块,教师课程管理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见图3-1。

用户登录模块,由用户选择用户登录模式,再通过用户登录确认用户,根据用户类型和登录类型产生用户功能选择界面。

学生查询模块,根据学生用户登录和选择的查询方式和内容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或者学生成绩信息,并通过界面返回查询信息与学生用户并等待事件。

教师查询模块,根据教师用户登录选择的查询方式或者管理方式对教师课程信息进行查询,并通过界面返回查询信息与教师用户并等待事件。见图3-2。

管理员管理模块,根据管理员用户登录选择对学生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教师课程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学生成绩信息的添加、删除和修改,并通过界面返回查询信息与教师用户并等待事件。见图3-3。

系统的用户登录模块流程图见图3-4。

系统各个基本功能模块大致流程为:先根据用户类型和选择的功能,获取用户的处理条件输入,判断输入合法后,然后用输入的相关关键字查询需要处理的字典信息,如查询失败,再换用其他输入关键字遍历查询该字典信息,然后根据查找结果和功能选择,对字典中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信息保存。然后根据用户选择进行下一步工作

以模块更新修改教师课程信息为例,其流程图见图3-5,其他信息的修改、添加、删除相似。

图 3-1系统的基本模块

图3-2教师查询模块

图3-3 管理员管理模块

图3-4用户登录模块流程图

图3-5修改教师课程信息模块流程图

4 测试报告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主要发现以下类型错误:(1)功能不对或遗漏,(2)接口错误,(3)数据结构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4)性能错误,(5)初始化盒终止错误。

在此次实验中我采用黑盒测试的方式,来实现对系统功能的测试,由于篇幅有限,我仅仅列举重要功能的测试截图。

根据等价划分方法,将该测试的几个模块单独测试,及运用集成测试的测试策略进行测试。

在用户登录模块的测试中①有效输入的等价类有:1.在学生登录模式下用户名为8位字符串组成其中第一位为U,其它位为数字字符串,密码为任意位字符串;在教师登录模式下用户名为8位字符串组成第一位为T,其它位为数字字符串,密码为任意位字符串;管理员用户登录模式下用户为任意字符串,密码为任意位字符串②有效输出为 1.如果输入的用户名在相关信息字典中为健且对应值字典中健snumber的值字符串与输入的密码字符串相等则登录界面销毁,进入用户功能界面2.否则登录界面弹出对话框,继续进入消息循环。③④⑤⑥所以根据如上叙述,设置如下测试数据:学生登录模式,用户名U222222,密码123456 学生用户查询模块的测试中,①有效输入的等价类有单击主菜单下拉菜单的查询功能按键②有效输出为:弹出选择功能信息的对应的消息界面。

教师课程查询管理模块的测试中①有效输入的等价类有:单击主菜单下拉菜单的查询与管理功能按键,②有效输出为:弹出选择功能信息的对应的消息界面。

管理员管理模块的测试中①有效输入的等价类有:单击主菜单下拉菜单的各数据的添加、修改、删除按键,②有效输出为:弹出选择功能信息的对应的消息界面。

主要对管理员管理模块学生数据添加模块进行测试,对于学生基本信息数据

的添加①有效输入的等价类有:学生编号为8位字符串组成其中第一位为U,其它位为数字字符串,密码为任意位字符串,其他为任意字符串,②有效输出为:显示添加成功对话框。

所以选择对用户登录模块进行测试,测试用例为:①选择学生用户登录,输入U2222222,密码输入123456,输入U78998789444,密码输入123456,②选择教师用户登录输入U2222222,密码输入123456,输入U78998789444,密码输入123456,测试预期为仅:学生用户登录,输入U2222222密码输入123456成功登入,其它失败。

测试结果见图4-1,4-2,4-3,4-4,可以看出只有4-1为系统进入功能界面,图4-2,4-3,4-4,弹出提示对话框,表示进入失败。

由测试结果和测试预期相符,表示该功能模块达到预期设计。

其他测试结果与预期一一相符。

图4-1 测试结果1

图4-2 测试结果2

图4-3 测试结果3

图4-4 测试结果4

5 项目管理

本程序采用功能点技术估算软件规模及工作量,根据系统的设计:输入的项数为26,其中简单级为5项,平均级为10项,复杂级为11项;输出项数为53,其中简单级为10,平均级为30,复杂级为13项;查询项数为49项,其中简单级为13项,平均级为21项,复杂级为15项;主文件项数为4项,其中简单级为2项,平均级为2项,复杂级为0项;外部接口数为4项简单级为4项,平均级为0项,复杂级为0项。根据功能点UFP计算公式,计算出本程序的UFP=669。

根据对系统技术因素的分析,数据通信F1=2,分布式数据处理F2=0,性能标准F3=3,高负荷的硬件F4=0,高处理率F5=2,联机数据输入F6=1,终端用户效率F7=4,联机更新F8=0,复杂的计算F9=1,可重用性F10=0,安装方便F11=3,操作方便F12=3,可移植性F13=5,可维护性F14=3。根据技术复杂因子TCF的计算公式估算系统的TCF为0.92。

所以系统的功能点数FP=669*0.92=615.48。

对于系统工作量的估算,运用静态单变量模型中的Kemerer模型计算,综合上述FP数据,

根据获得了的项目历史生产率数据,其中平均生产率为50FP/PM,平均生产工资为30元/ FP,平均工资成本为1000元/人。

所以工作量的估算为E=12.30PM,3人完成,工期为4.5个月,总成本的估算为21464.4元

项目人员分配为民主分权式。软件资源小粒度复用,开发环境为Python3.5.1,win10,联机环境。硬件资源为计算机2台。

项目任务有:算法设计1.5个月,原型开发以模块开发为主系统分为4个模块,系统测试1.5个月,文档写作0.5个月等。

系统gnatt图见图5-1

图5-1 系统gantt图

6体会与建议

软件工程的这次实验让我了解到一个完整的软件设计及实现流程,通过对学生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编写、测试、管理等过程,使我更加理解现代软件的生产流程,了解到对于一个软件从分析到最后完成出产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仅仅只有编写代码才是重要的,包括对代码的注释,和相关文档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甚至重要性和完成难度要比一个完整的代码编写还要高。

所以本次软件工程的实验对我写代码的风格、相关文档的分析工作,及软件测试能力有了很多的提高,对于相关的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对于软件工程的课程,我觉得对于我们开设还是时间上早了一些,第一没有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所以没有办法完成软件工程更为重要的面向对象设计,第二也没有学数据库技术,所以对于数据的处理也不是很复杂,其他还有就是没有团队合作,没有体现出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然后就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及建议了。

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电气测试技术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刘恒学生学号50504 指导教师王洪辉实验地点逸夫楼6C801 实验成绩 二O—四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 A4 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 A4 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左右,页 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 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 4 号宋体);关 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 3-5 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 4 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XX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行) XXXXX小三号黑体XXXXX(段前、段后行) 1.1.1 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 7714-2005)》。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 一单臂电桥 (910 型 998B 型) 1.1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 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 传感元 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 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 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 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 R1、R2 R3 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 2迟;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 R R1=R2=R3=R4=R, R 仆 R 。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 F/V 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 2V 档,F/V 表打到2V 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 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 应变片为棕色衬 底箔式结 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 测 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 器的输 出端与F/V 表的输入插口 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 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 F/V 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 R1/R1、差动状态工作,则有

软件工程设计报告

燕山大学 专业综合训练设计报告 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级计算机科学*班 学生姓名冷* *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3/1/10

摘要 本次综合训练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在Windows 7平台上,以VisualStudio2010作为界面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工具,应用以C#为编程语言的https://www.360docs.net/doc/b210983668.html,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分析设计了C/S模式的“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系统数据库在服务器端运行,管理员可以通过客户端访问装在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并操作后台数据库。 本报告中首先说明了该系统的特点与业务需求,之后详细说明了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系统开发流程,重点介绍了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相关功能的具体实现。本系统采用网页—服务器—数据库三层架构模式,用户的查询操作和管理操作均在页面上完成,更新信息和请求信息从页面传到服务器上,再在服务器上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更新数据或查找数据。 本系统主要包含5个功能模块:用户登录模块,查看所有信息模块,管理教师信息模块,管理课程信息模块,精确查询模块。主要通过Web对信息进行管理和查询。该系统功能完善、用户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可进行简单的教学信息管理,实现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教学信息管理系统;C/S开发模式;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VisualStudio2010;SQL Server 2008;C#;https://www.360docs.net/doc/b210983668.html,

代码请参看本人文库下的文件

目录 摘要 (1) 第1章绪论 (3) 1.1 课题背景 (3) 1.2 课题意义 (3) 1.3 选题依据 (3) 第2章需求分析 (4) 2.1 问题定义 (4) 2.2 可行性分析 (4) 2.3 需求分析 (5) 2.4 建立模型 (7) 第3章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12) 3.1 基本设计理念和处理流程 (12) 3.2 数据库设计 (14) 3.3 用户界面设计 (16) 3.4 数据库配置 (21) 结论 (26) 参考文献 (27)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时段: 成绩: 工学院自动化系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MATLAB 仿真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桌面和命令窗口,初步了解SIMULINK 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通过观察典型环节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的动态特性,加深对各典型环节响应曲线的理解。 3.定性了解各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K R K R R R Z Z s G 200,1002)(211 212==-=-=- = 其对应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如图1-3所示。 三、实验内容 按下列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建立相应的SIMULINK 仿真模型,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① 比例环节1)(1=s G 和2)(1=s G ; ② 惯性环节11)(1+= s s G 和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s s G =)(1 ⑤ 比例+微分环节(PD )2)(1+=s s G 和1)(2+=s s G ⑥ 比例+积分环节(PI )s s G 11)(1+=和s s G 211)(2+=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图1-3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SIMULINK 图形

①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s G 和2)(1=s G ② 仿真模型及波形图11)(1+= s s G 和1 5.01)(2+=s s G 11)(1+= s s G 1 5.01 )(2+=s s G ③ 积分环节s s G 1)(1= ④ 微分环节

华科操作系统实验

华科操作系统实验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进程并发实验 1.1 实验概述 通过本次进程并发实验,让同学更加熟悉和理解Linux编程环境。 1.2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任务: 1.编写一个C程序,用read、write等系统调用实现文件拷贝功能。命令形式:copy <源文件名> <目标文件名> 2. 编写一个C程序,使用图形编程库 (QT/GTK)分窗口显示三个并发进程的运行(一个窗口实时显示当前系统时间,一个窗口循环显示0到9,一个窗口做1到1000的累加求和,刷新周期均为1秒)。 1.3 实验设计 任务1:实验1的第一个阶段需要实现一个简单的C语言程序,首先需要有一个复制的源文件,同时需要创建一个存放复制内容的复制文件,文件复制传输的中间站可以设置一个缓冲数组,此次试验设计了一个大小为10个字节的数组。打开复制源文件,返回一个INT标识,使用readbuf()函数,每次读取10个字节的内容,将内容存放到缓冲区数组,使用writebuf()函数将缓冲区的10个字节写到复制文件中,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将整个复制过程完成。 任务2:实验的第二个阶段是实现进程的同步,实现的工具是QT。主要实现3个进程的同步,3个进程分别为:实时显示系统时间、循环显示0-9、显示1-1000的累加和。以上程序的刷新时间设置为1秒钟。使用的是c++编程语言。为了实现3个进程。需要为这3个进程分别创建3个不同的类,这3个不用的类具有不同的成员函数,使用成员函数来实现进程的所代表的具体细节。为了实现进程的结果能实时更新,需要调用connect()函数,该函数的功能是每当其中的timer每次发生变化时,就回调用该类的成员函数,也就是进程的具体实现,从而实时显示进程的细节内容。而3个进程的实现是在Main中创建3个类,对应3个进程,调用类的一些函数实现进程并发。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第一次实验(一、三、五)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XXXXXX学号: XXXXXXXX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月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 用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 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上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1、R3,下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压缩,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2、R4。 图2-1 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图2-3 单臂电桥工作原理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 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 2、R 3、 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 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调节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0V。Rw4的位置确定后不能改动。关闭主控台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电阻(如R1)接入电桥与R5、R6、R7构成一个单 臂直流电桥,见图1-2,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直流电源±4V(从主控台接入),电桥输出接到差动放大器的输入端Ui,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调节Rw1,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4、在应变传感器托盘上放置一只砝码,调节Rw3,改变差动放大器的增益,使数显电 压表显示2mV,读取数显表数值,保持Rw3不变,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200g砝码加完,计下实验结果,填入下表1-1,关闭电源。 五、实验数据处理: 利用matlab拟合出的曲线如下: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系计算机系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动画方向)(2)班 学生姓名贾秋洪 学号 2358069 指导教师姜青山 年 6 月 18 日 1.课程题目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2.概述 2.1本课题的来源 A公司是一家以寿险营销为目的的寿险公司,公司员工众多业务流量大,为了方便管理,我制作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主要经

过员工基本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删除以及员工考勤等方面来对员工综合考评。以便对员工发放工资进行合理分配。这样能提高领导的人事管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经过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人事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而且适合一般人群使用。 企业人事管理是相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集人员、考勤、工资、员工培训、系统功能等于一体的大型管理系统,为公司在人事管理等方面提供极大的方便。本软件是以中小型企业为背景而设计开发的,界面美观、使用方便。本系统主要以人员管理、考勤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工资核算等,是企业人事管理必不可缺的好帮手。 2.2本课题目的、实现功能与预期成果 2.2.1目的 当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可是,对于A公司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 2.2.2实现功能 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

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2.2.3预期成果 所做出的人事管理系统能让A公司管理层在操作简单的前提下并有效的提高对该公司的人事管理,并经过该系统提高员工的能力。尽量使本系统做到是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简单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3.系统分析 3.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3.2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A公司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项目:典型环节的时域相应 实验地点:自动控制实验室 实验日期:2017 年 3 月22 日 指导教师:乔学工 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时域特性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TDN-ACC+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理想阶跃相应曲线和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比差异,分析原因。 3.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或TD-ACS)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下面列出各典型环节的方框图、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阶跃响应,实验前应熟悉了解。 1.比例环节 (P)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K S Ui S Uo =) () ( (3)阶跃响应:) 0()(≥=t K t U O 其中 01/R R K =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对照曲线: ① 取R0 = 200K ;R1 = 100K 。 ② 取R0 = 200K ;R1 = 200K 。

2.积分环节 (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TS S Ui S Uo 1 )()(= (3)阶跃响应: ) 0(1)(≥= t t T t Uo 其中 C R T 0= (4)模拟电路图 (5) 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 取R0 = 200K ;C = 1uF 。 ② 取R0 = 200K ;C = 2uF 。

1 Uo 0t Ui(t) Uo(t)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 0.4s 1 Uo 0t Ui(t) Uo(t) 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0.4s 10V 无穷 3.比例积分环节 (PI) (1)方框图: (2)传递函数: (3)阶跃响应: (4)模拟电路图: (5)理想与实际阶跃响应曲线对照: ①取 R0 = R1 = 200K;C = 1uF。 理想阶跃响应曲线实测阶跃响应曲线 ②取 R0=R1=200K;C=2uF。 K 1 + U i(S)+ U o(S) + Uo 10V U o(t) 2 U i(t ) 0 0 .2s t Uo 无穷 U o(t) 2 U i(t ) 0 0 .2s t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华中科技大学 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院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报告时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课程设计环境搭建 (3) 3.内容一:熟悉和理解Linux编程环境 3.1 内容要求 (5) 3.2 设计过程及实现 (5) 4.内容二:掌握添加系统调用的方法 4.1 内容要求 (9) 4.2 设计过程及实现 (9) 5.内容三:掌握添加设备驱动程序的方法 5.1 内容要求 (17) 5.2 设计过程及实现 (17) 6.内容四:理解和分析/proc文件 6.1 内容要求 (22) 6.2 设计过程及实现 (22)

1 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2)了解Linux系统内核代码结构; (3)掌握实例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2 课程设计环境搭建 (1)windows 7上,利用虚拟机软件VMware软件搭建的linux平台:◎Ubuntu 11.10 (安装包:ubuntu-11.10-desktop-i386) ◎内核:linux-headers-3.0.0-12-generic (2)更改root登录: 在现阶段Ubuntu的系统中,是不允许直接以root身份登录系统的,但是在做课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使用root权限来进行命令的操作。如果以普通用户登录ubuntu,会连编辑一个文件都非常周折。为此,我找到了一种修改系统文件,以达到直接使用root身份登录的方法: ◎开始的时候,只能以普通用户登录,用Ctrl+Alt+T打开终端: 初始化/修改root密码 sudo passwd root 用vi编辑器修改这个文件: sudo vi /etc/lightdm/lightdm.conf 在文件最后加入这么一行代码: greeter-show-manual-login=true 然后保存退出,sudo reboot 重启系统。之后就可以输入root用户登录。(3)在添加系统调用中用到的其他内核包: ◎下载和当前实验环境最为接近的系统版本(这点很重要) 使用apt-get install linux-source-3.0.0 命令, ◎下载结果是linux-source-3.0.0.tar.bz2 ◎解压命令:tar –xjvf linux-source-3.0.0.tar.bz2 –C /usr/src ◎解压后,在/usr/src目录下得到内核文件夹linux-source-3.0.0

化工产品分析检测技术实验报告_图文.

前言 仪器分析是一种科学实验的手段,利用它可以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仪器分析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教学,包括严格的基本操作训练,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处理,谱图解析,实验结果的表述及问题分析,掌握仪器的原理、结构、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操作技能,了解各种仪器分析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科学作风和独立从事科学实践能力。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仪器分析的方法。其中,我们重点学习了离子色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并进行了实验操作,下面介绍一下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离子色谱法测浓度。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光谱仪器的产生原子吸收光谱作为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是从1955年开始的。这一年澳大利亚的瓦尔什(A.Walsh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 Hilger, Varian Techtron及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吸收光谱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电热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产生1959年,苏联里沃夫发表了电热原子化技术的第一篇论文。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绝对灵敏度可达到10-10g,使原子吸收光谱法向前发展了一步。原子吸收分析仪器的发展随着原子吸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而其它科学技术进步,为原子吸收仪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近年来,使用连续光源和中阶梯光栅,结合使用光导摄象管、二极管阵列多元素分析检测器,设计出了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为解决多元素同时测定开辟了新的前景。微机控制的原子吸收光谱系统简化了仪器结构,提高了仪器的自动化程度,改善了测定准确度,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软件工程——网上购物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2012 -- 2013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网上购物系统 院系: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班级:软件1002班 组号: 组长:艾君伟 组员:肖成、汪豪、崧榕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小组成绩: 日期:2013 年 7月 12日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软件工程的方法和技术,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如下: 1.学习和实践在分析和设计计算机应用系统所需要的知识,包括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编 码和测试方面的知识; 2.熟悉自动化的软件开发工具Rational Rose,并将其运用于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3.进一步加强和提高软件工程文档的编写能力; 4.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主要容 1.运用面向对象技术、UML进行网上购物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2.使用Rational Rose作为需求分析与设计的建模工具,进行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 3.利用对象模型自动生成数据模型,自动建立数据库; 4.使用J2EE、HTML、CSS、Javascript语言对购物模块进行界面层的设计并给出实现; 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三、任务分配

四、进度计划 序号设计容名称完成时间备注 1 分组及确定题目1个工作日 2 初步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建模, 确定实 2个工作日 现平台,并搭建环境 3 详细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建模2个工作日进行中期检查 4 关键模块的实现与测试3个工作日 5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1个工作日 6 验收检查及评定成绩1个工作日 五、设计成果要求 1.建立系统分析与设计模型; 2.初步建立系统原型,实现关键的功能; 3.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六、考核方式 1.系统演示及讲解 占50%。 2.设计报告 占50%。 指导教师: 日期:2013年 6 月 28 日

自动控制原理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 MATLAB 及仿真实验(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MATLAB 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包括典型响应、判断系统稳定性和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预习要点 1、 系统的典型响应有哪些? 2、 如何判断系统稳定性? 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有哪些? 三、实验方法 (一) 四种典型响应 1、 阶跃响应: 阶跃响应常用格式: 1、)(sys step ;其中sys 可以为连续系统,也可为离散系统。 2、),(Tn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0---Tn 。 3、),(T sys step ;表示时间范围向量T 指定。 4、),(T sys step Y =;可详细了解某段时间的输入、输出情况。 2、 脉冲响应: 脉冲函数在数学上的精确定义:0 ,0)(1)(0 ?==?∞ t x f dx x f 其拉氏变换为:) ()()()(1)(s G s f s G s Y s f === 所以脉冲响应即为传函的反拉氏变换。 脉冲响应函数常用格式: ① )(sys impulse ; ② ); ,();,(T sys impulse Tn sys impulse ③ ),(T sys impulse Y = (二) 分析系统稳定性 有以下三种方法: 1、 利用pzmap 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 2、 利用tf2zp 求出系统零极点; 3、 利用roots 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极点 (三) 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Matlab 提供了求取连续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impulse 、零输入响应函数initial 以及任意输入下的仿真函数lsim.

现代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掌握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内容 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构成直流电桥,利用应变式传感器实现重量的测量。 三、实验所用仪表及设备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每只约20g)、数显表、±15V电源数、±4V电源、数字万用表。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板上。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板左上方的R1、R 2、R 3、R4标志端。加热丝也接于模板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约为50Ω左右。 图1-1 应变片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实验模板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 (1)接入模板电源±15V,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实验模板增益调节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到大致中间位置;(2)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V o1输出端与数显电压表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板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完毕后关闭主控台电源。 3、参考图1-2接入传感器,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它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在模块内已连接好),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主控台到应变式传感器模块上的±5V、±15V电压值是否稳定?若电压波动值大于10mV,应反复拔插相应的电源连接线,直至电压稳定,不再波动为止,然后粗调节Rw1,再细调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在传感器托盘上放置1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显示值,依次增加砝码并读取相应的数显表数值,记下实验结果填入表1-1。

北航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完整版)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一、二阶系统的电子模拟及时域响应的动态测试 二、实验目的 1、了解一、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在电子模拟机上建立典型环节系统模型的方法 3、学习阶跃响应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建立一阶系统的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在不同时间常数T时的响应曲线,测定过渡过程时间T s 2、建立二阶系统电子模型,观测并记录不同阻尼比的响应曲线,并测定超调量及过渡过程时间T s 四、实验原理及实验数据 一阶系统 系统传递函数: 由电路图可得,取则K=1,T分别取:0.25, 0.5, 1 T 0.25 0.50 1.00 R2 0.25MΩ0.5M Ω1MΩ C 1μ1μ1μ T S 实测0.7930 1.5160 3.1050 T S 理论0.7473 1.4962 2.9927 阶跃响应曲线图1.1 图1.2 图1.3 误差计算与分析 (1)当T=0.25时,误差==6.12%; (2)当T=0.5时,误差==1.32%; (3)当T=1时,误差==3.58% 误差分析:由于T决定响应参数,而,在实验中R、C的取值上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另外,导线的连接上也存在一些误差以及干扰,使实验结果与理论值之间存在一定误差。但是本实验误差在较小范围内,响应曲线也反映了预期要求,所以本实验基本得到了预期结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结果可看出,一阶系统阶跃响应是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特征有T确定,T越小,过度过程进行得越快,系统的快速性越好。 二阶系统 图1.1 图1.2 图1.3

系统传递函数: 令 二阶系统模拟线路 0.25 0.50 1.00 R4 210.5 C2 111 实测45.8% 16.9% 0.6% 理论44.5% 16.3% 0% T S实测13.9860 5.4895 4.8480 T S理论14.0065 5.3066 4.8243 阶跃响应曲线图2.1 图2.2 图2.3 注:T s理论根据matlab命令[os,ts,tr]=stepspecs(time,output,output(end),5)得出,否则误差较大。 误差计算及分析 1)当ξ=0.2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 2)当ξ=0.5时,超调量的相对误差==3.7%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 4)当ξ=1时,超调量的绝对误差= 调节时间的相对误差==3.46% 误差分析:由于本试验中,用的参量比较多,有R1,R2,R3,R4;C1,C2;在它们的取值的实际调节中不免出现一些误差,误差再累加,导致最终结果出现了比较大的误差,另外,此实验用的导线要多一点,干扰和导线的传到误差也给实验结果造成了一定误差。但是在观察响应曲线方面,这些误差并不影响,这些曲线仍旧体现了它们本身应具有的特点,通过比较它们完全能够了解阶跃响应及其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之间的关系,不影响预期的效果。 实验结果说明 由本实验可以看出,当ωn一定时,超调量随着ξ的增加而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时没有了超调;而调节时间随ξ的增大,先减小,直到ξ达到某个值后又增大了。 经理论计算可知,当ξ=0.707时,调节时间最短,而此时的超调量也小于5%,此时的ξ为最佳阻尼比。此实验的ξ分布在0.707两侧,体现了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随ξ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2.2 图2.1 图2.3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一般检查实验报告 篇一: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检测技术实验》 实验名称:院(系):姓名:实验室:同组人员:评定成绩: 实验报告 第一次实验(一、三、五)自动化专业:自动化xxxxxx 学号:xxxxxxxx实验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审阅教师: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实验仪器:应变传感器实验模块、托盘、砝码、数显电压表、±15V、±4V电源、万 用表、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 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ΔR/R=Kε,

式中ΔR/R为电阻丝电阻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ε=Δl/l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组件,如图1-1所示,四个金属箔应变片分别贴在弹性体的上下两侧,弹性体受到压力发生形变,上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拉伸,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1、R3,下面的应变片随弹性体形变被压缩,对应为模块面板上的R2、R4。 图2-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图2-2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接线示意图 图2-3单臂电桥工作原理 通过这些应变片转换被测部位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如图1-2所示R5、R6、R7为固定电阻,与应变片一起构成一个单臂电桥,其输出电压e为电桥电源电压,式1-1表明单臂电桥输出为非线性,非线性误差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图1-1应变传感器上的各应变片已分别接到应变传感器模块左上方的R1、R 2、R 3、 R4上,可用万用表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 2、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入 端ui短接,输出端uo2接数显电压表(选择2V档),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样式 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校教材订购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课程:软件工程 院(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软件测试 班级:软测143 学生姓名:冯岩 学号:20141113088 指导教师:王宜贵 完成日期: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6) 1. 系统概述 (39) 1.1业务流程描述 (39) 1.2 业务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2.系统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用例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类图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系统顺序图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系统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数据库物理模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系统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学校教材订购系统界面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销售系统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输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采购系统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输出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总结 .. (43) 参考文献 (45)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46)

华科_计算机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系统基础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年月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实验1: (1) 实验2: (7) 实验3: (24) 实验总结 (34)

实验1:数据表示 1.1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更好地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中整数和浮点数的二进制编码表示。 实验目标:加深对数据二进制编码表示的了解。 实验要求:使用有限类型和数量的运算操作实现一组给定功能的函数。 实验语言:c。 实验环境:linux 1.2 实验内容 需要完成bits.c中下列函数功能,具体分为三大类:位操作、补码运算和浮点数操作。 1)位操作 表1列出了bits.c中一组操作和测试位组的函数。其中,“级别”栏指出各函数的难度等级(对应于该函数的实验分值),“功能”栏给出函数应实现的输出(即功能),“约束条件”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必须满足的编码规则(具体请查看bits.c中相应函数注释),“最多操作符数量”指出你的函数实现中允许使用的操作符的最大数量。 你也可参考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来了解所需实现的功能,但是注意这些测试函数并不满足目标函数必须遵循的编码约束条件,只能用做关于目标函数正确行为的参考。 表1 位操作题目列表

2)补码运算 表2列出了bits.c中一组使用整数的补码表示的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 表2 补码运算题目列表 3)浮点数操作 表3列出了bits.c中一组浮点数二进制表示的操作函数。可参考bits.c中注释说明和tests.c中对应的测试函数了解其更多具体信息。注意float_abs的输入参数和返回结果(以及float_f2i函数的输入参数)均为unsigned int类型,但应作为单精度浮点数解释其32 bit二进制表示对应的值。 表3 浮点数操作题目列表

传感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 院系: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机械楼5楼同组人员: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传感器第一次实验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及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 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反映被测部位受力状态的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单臂电桥输出电压 1/4o U EK ε=,其中K 为应变灵敏系数,/L L ε=?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 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 1. 根据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2. 放大器输出调零。 3. 电桥调零。 4. 应变片单臂电桥实验。

由matlab 拟合结果得到,其相关系数为0.9998,拟合度很好,说明输出电压与应变计上的质量是线性关系,且实验结果比较准确。 系统灵敏度S = ΔU ΔW =0.0535V/Kg (即直线斜率),非线性误差= Δm yFS = 0.08 10.7 ×100%= 0.75% 五、思考题 单臂电桥工作时,作为桥臂电阻的应变片应选用:(1)正(受拉)应变片;(2)负(受压)应变片;(3)正、负应变片均可以。 答:(1)负(受压)应变片;因为应变片受压,所以应该选则(2)负(受压)应变片。 实验三 金属箔式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优点 二、基本原理 全桥测量电路中,将受力方向相同的两应变片接入电桥对边,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邻边。当应变片初始阻值R1=R2=R3=R4、其变化值1234R R R R ?=?=?=?时,其桥路输出电压 3o U EK ε=。其输出灵敏度比半桥又提高了一倍,非线性误差和温度误差都得到了改善。 三、实验器材 主机箱、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万用表、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 1.根据接线示意图安装接线。 050 100150200 x y

华中科技大学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最小应用系统,初步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过程,积累实际开发经验,为进一步的提高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实验一 1.建立数据库”选课信息” 2.在数据库中建立以下三张表 学生表(学号,姓名,性别,院系) 课程表(课程号,课程名,考试方式) 选课表(选课号,学号,课程号,成绩) 3.在JManager中直接插入、修改、删除记录 4.对所建立的三张表定义完整性约束及外键约束 5.采用 insert语句插入新记录 6.采用update语句修改元组信息 7.采用delete语句删除记录 实验二 1.采用sql语句完成对单表的简单查询 2.采用sql语句完成对单表的组合查询,适当引入集函数 3.采用sql语句完成对两表的简单联合查询 4.采用sql语句完成对三表的简单联合查询 5.定义视图并执行简单的查询操作 三. 实验过程 首先创建一个新数据库命名为CW,创建一个新用户,并且将CW的权限赋予给新用 户user1 CREATE DATABASE cw DATAFILE 'cw.dbf' SIZE 128; CREATE LOGIN USER1 IDENTIFIED BY USER11; CREATE USER user1 AT cw; ALTER USER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0983668.html,er1 RELATED BY user1; GRANT RESOURCE TO user1 AT cw; 实验一 创建用户表STU,其中约束条件:学号SNO为主码,性别SEX默认为男 CREATE TABLE STU ( SNO VARCHAR(10) NOT NULL PRIMARY KEY, SEX VARCHAR(2) NOT NULL DEFAULT '男', DEP VARCHAR(20) NOT NULL, NAME VARCHAR(10) )

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报告

《软件工程》程序设计报告 餐馆点菜系统 班级: 08软件 指导老师: 开发成员: 2011年3月3日

目录 第一章可行性研究(张飞)----------------------------------------------3 1.引言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4.所建议的系统 5.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6.投资及效益分析 第二章项目开发计划(张飞)----------------------------7 1.引言 2.项目概述 3.实施计划 4.支持条件 5.专题计划要点 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赵杰)------------------------------------11 1. 引言 2. 任务概述 3. 需求规定 4. 运行环境规定 第四章项目详细分析说明书(朱陈立)---------------------------------13 1. 引言 2. 程序系统的结构 3. 程序设计说明 第五章软件测试(朱陈立)----------------------------------------------17 1. 软件测试概念 2. 软件测试目的 3. 软件测试原则 4. 软件测试方法分类 5. 软件测试步骤 第六章用户手册(赵杰)-------------------------------------------------19 1. 引言 2. 用途 3. 运行环境 4. 使用过程 第七章总结------------------------------------------------------------------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