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民间传说,中国的国花是牡丹,其实并不是,中国的国花现在并没有确定,这是怎么一回事?

评选条件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候选有哪些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

讨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牡丹总领群芳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

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虽然呼声很高,但牡丹并未被确立为中国的国花!

1994年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出现众多的国花候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一串红、芙蓉花。但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

205年9月20日大部分代表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推崇“一国一花”,又一次出现分歧。

曾经“梅花与牡丹”都各自夺冠过,却为何“牡丹唯独国花”才可?

名花欣赏之中国四大名花

名花欣赏之中国四大名花 收藏转载到QQ空间转播到腾讯微博 专题简介 四大名花是指河南洛阳的牡丹、福建漳州的水仙、浙江杭州的菊花和云南昆明的山茶。它们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牡丹——花中之王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白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为落叶亚灌木,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 牡丹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将牡丹的根加工制成“丹皮”,是名贵的中草药。其性微寒,味辛,无毒,入心、肝、肾三经,有散瘀血、清血、和血、止痛、通经之作用,还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之功效,久服可益身延寿。养血和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气血活肺,容颜红润,改善月经失调,痛经,止虚汗,盗汗。

牡丹团花,寓意“富贵团圆”;牡丹连根整枝花,寓意“富贵根基”;牡丹串枝(或缠枝),寓意“富贵万年”;牡丹满开,寓意“富贵全盛”;单独一朵大牡丹花,寓意“富贵一品”。牡丹被誉为中国国花。 喜欢牡丹的人以宽大的心胸和献身的爱情与人交往。 牡丹:圆满、浓情、富贵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二:水仙——凌波仙子 中文别名:凌波仙子、金盏银台、落神香妃、玉玲珑、金银台、姚女花、女史花、天葱、雅蒜,中国水仙、天蒜、俪兰、女星、雪中花等。除了常见的白色水仙外,还有一个黄色的品种叫喇叭水仙。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 石蒜科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的鳞茎肥大似洋葱,卵形至广卵状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叶狭长带状,二列状着生。花葶中空,扁筒状,通常每球有花葶数支,多者可达10余支,每葶数支,至10余朵,组成伞房花序。雄蕊呈椭圆形,花粉为黄色。雌蕊近似三角形,乳白色,中部发绿。因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水中,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水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温暖、湿润地区,福建漳州、厦门及上海崇明岛最为有名。水仙是草本花卉,又名金银台、玉玲珑、雅蒜等,原产于中国浙江福建一带,现已遍及全国和世界各地。水仙花朵秀丽,叶片青翠,花香扑鼻,清秀典雅,已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冬季室内和花园里陈设的花卉之一。 水仙花花香无毒。但水仙花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可作医药用,人误食后会引起呕吐、肠炎。所以水仙花不能随便内服。 有轻微的毒气,尤其是开花后可导致人轻微的头晕感,花开后不要放在卧室里,花粉对人身体不好。 中国水仙:多情、想你、思念、纯洁的人生,或是纯洁的爱情

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王莹《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中国的咏花诗词从《诗经》初见端倪,《楚辞》初步建立了“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内涵。唐宋诗词上承诗骚与魏晋风流,将“咏花”诗词的书写推向极致。花风即唐宋风,唐人尚牡丹,宋人崇梅花,两代国花由牡丹到梅花之更替,代表着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之转换,折射着潜在的文化裂变与重新整合,展示了中国文化精神整体的辩证统一构成的新境界。 牡丹花大色艳,层层叠叠,具有雍容华贵的丰腴之美,传达出磅礴的春天气势,因而具有成为盛世精神的最好象征和载体的潜质。牡丹作为唐代备受推崇的“国花”,适逢其会地呈现出雄视百代的气势与襟怀,折射出大唐帝国的王者之风。说牡丹,便是说唐人的大气与雍容。唐代文人热烈的吟咏诞生了不少流光溢彩的传世佳作,将牡丹作为“国花”的王者之美烘托得淋漓尽致。人咏花,花映人,彼此间彰显着雍容华贵、灿烂绚丽和大气磅礴,共构着自信开阔、昂扬奋进、雍容大度的时代风神。 然而,由唐入宋,时运推移,文化国情发生巨大转变。理学大兴使得宋代文学精神趋向理性化和细密化,推崇气节、品格。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新气象,使梅花的审美特征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凸显,价值持续提高。在宋代士大夫优裕、悠闲、雅致的生活氛围中,微小的梅花逐渐由自然存在走上了人们审美观赏的至位,最终被推为“群芳之首”,并打破了牡丹宠冠天下的局面,成为新一代“国花”。 由“尚牡丹”到“尚梅”,乃是社会习尚和文人心态的变化而引发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可以说,梅花的种种特质与当时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相契合,迎合了两宋之交的文人追求风骨气节的心理需求。梅花之成为国花,是历代文人在千年间层累所致,尤其在艰难时世中愈品愈深的结果。 林逋在咏梅文学史上的意义是划时代的。当他一旦把自己清旷、高洁、淡远的情怀投入梅花意象的时候,梅花意象就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格意

中国,伊拉克,土耳其的国花是什么

亚洲 中国国花--牡丹(未定) 朝鲜国花--朝鲜杜鹃(金达来) 韩国国花--木槿 日本国花--樱花、菊花 老挝国花--鸡蛋花 缅甸国花--龙船花 泰国国花--素馨、睡莲 马来西亚国花--扶桑 印度尼西亚国花--毛茉莉 新加坡国花--万带兰 菲律宾国花--毛茉莉 印度国花--荷花、菩提树 尼泊尔国花--杜鹃花 不丹国花--蓝花绿绒蒿 孟加拉国花--睡莲 斯里兰卡国花--睡莲 阿富汁国花--郁金香 巴基斯坦国花--素馨 伊朗国花--大马士革月季 伊拉克国花--月季(红)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花--孔雀、百日草也门国花--咖啡 叙利亚国花--月季 黎巴嫩国花--雪松 以色列国国花--银莲花、油橄榄 土耳其国花--郁金香欧洲 挪威国花--欧石楠 瑞典国花--欧洲白蜡 芬兰国花--铃兰 丹麦国花--木春菊 俄罗斯国花--向日葵 波兰国花--三色堇 捷克斯洛伐克国花--椴树 德国国花--矢车菊 南斯拉夫国花--洋李、铃兰 匈牙利国花--天竺葵 罗马尼亚国花--狗蔷薇 保加利亚国花--玫瑰、突厥蔷薇 英国国花--狗蔷薇 爱尔兰国花--白车轴草 法国国花--鸢尾 荷兰国花--郁金香 比利时国花--虞美人、杜鹃花

卢森堡国花--月季 摩纳哥国花--石竹 西班牙国花--香石竹 葡萄牙国花--雁来红、薰衣草瑞士国花--火绒草 奥地利国花--火绒草 意大利国花--雏菊、月季 圣马利诺国花--仙客来 马耳他国花--矢车菊 希腊国花--油橄榄、老鼠 北美洲 加拿大国花--糖槭 美国国花--月季 墨西哥国花--大丽花、仙人掌危地马拉国花--爪哇木棉 萨尔瓦多国花--丝兰 洪都拉斯国花--香石竹 尼加拉瓜国花--百合(姜黄色)哥斯达黎加国花--卡特兰 古巴国花--姜花、百合 牙买加国花--愈疮木 海地国花--刺葵 多米尼加共和国国花--桃花心木 南美洲 哥伦比亚国花--卡特兰、咖啡厄瓜多尔国花--白兰花 秘鲁国花--金鸡纳树、向日葵玻利维亚国花--向日葵 巴西国花--卡特兰 智利国花--野百合 阿根延国花--刺桐 乌拉圭国花--商陆、山楂 大洋洲 澳大利亚国花--金合欢、桉树新西兰国花--桫椤、四翅槐 斐济国花--扶桑 非洲 埃及国花--睡莲 利比亚国花--石榴

我心目中的国花(荷花)

我心目中的国花(荷花) 摘要:到底哪种花是最符合我们要求的中国国花,目前一直处于争论中。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有了取舍。从分布要广泛、花卉要漂亮、文化底蕴要深厚、经济价值要高四个角度可以在分析后总结出我们需要的答案。 主题词:中国国花象征荷花牡丹 正文: 引言: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自己国家的国花。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却依旧还没有决定自己的国花。而到底选择哪种花作为国花也一直处在各种争论中。 一、国花的意义。 对于国花这个词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书籍上有不同的记载。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国花:国花是指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表征的花,国花同样是一个国家领土完整、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象征民族团结的精神,高尚精华的人格美德。但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很多国家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并具有一定的涵义,这种花被称为“国花”。[1] 二、中国的国花。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多个国家设立了自己国家的国花。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却一直还没有确立它自己的国花。从而造成了中国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还没有确立国花的大国。虽然在近几年,确立国花的案例多次在重要的会议上被提出,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一)中国国花暂时空缺的原因。 全世界约有花卉3万种,而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2万种。因此,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特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但是根据中国历来的文化根源和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却一直没有确立自己的国花。全国人大认为各方分歧太大而没有作出决议,最后不了了之。 评选国花可以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我们宁可慎重从事,也不能草率决定,否则这一定会造成千古遗憾。 因为有很多国家已经确立了他们的国花。分析他们的选拔经验,我们不难发现:那些领土幅员不大、历史短浅、文化单一、民族结构不复杂的国家,很容易评选出自己的国花,如澳大利亚选择金合欢作为国花、荷兰选择郁金香作为国花、法国选择香根鸢尾花作为国花、德国选择矢车菊作为国花、泰国选择睡莲作为国花……因为他们国家的人不多,在意见上很容易达成统一,同是也容易照顾得周全,因此容易找出一个大伙儿都接受认可的花。 所以我想从国花确立的要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国花暂时空缺有以下几个原因:

四季代表性花卉

四季代表性花卉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四季代表性花卉应该是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 1月:腊梅.水仙.兜兰.迎春.天竺.银柳.马蹄莲.晚菊.唐菖蒲.康乃馨 2月:春兰.瑞香.蟹爪兰.仙人指.茶花.兔子花.梅花.瓜叶菊.报春花 3月:白玉兰.贴梗海棠.连翘 4月:君子兰.含笑.牡丹.晚茶花.春杜鹃.桃花.樱花.垂丝海棠.郁金香.橘子.代代.葡萄 5月:月季.玫瑰.木香.春夏鹃.紫藤.琼花.锦带花.八仙花.金雀花.芍药.令箭荷花.百枝莲.入蜡红.四季海棠.吊钟海棠.鸢尾.矮牵牛.太阳花 6月:米兰.茉莉.白兰花.栀子花.广玉兰.珠兰.金橘.小叶女贞.扶桑.石榴.夹竹桃.木槿.圣柳.美人蕉.大丽花.蜀葵.半支莲.六月雪.凤仙花.牵牛花.各种仙人球 7月:荷花.睡莲.紫薇.凌霄.昙花.金丝桃.丝兰.九里香.变叶木.花叶芋.冷水花.花叶常春藤 8月:三角花.玉簪.石蒜.葱兰 9月:桂花.一串红.早菊.雁来红.美人蕉.建兰 10月:木芙蓉.蜀葵.大丽花 11月:秋菊.红枫.天竺.乌桕.黄栌.银杏.三角枫.柿子.香樟.地锦 12月:茶梅.早茶花.腊梅.象牙红.火棘.虎刺.冬珊瑚等 春: 春天开的花很多: 报春(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和西藏南部,陕西、湖北、贵州次之,其余各省(区)甚少)瑞香(原产我国,江南各省均有分布) 山茶(花中妃子主要产地:云南、浙江中国茶花之乡—-浙江婺城) 白玉兰(白玉兰产于中国中部山野中,现国内外庭园常见栽培。)紫玉兰(原产我国中部,现全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琼花(原产中国,发现于浙江天目山地区。扬州琼花天下无双)君子兰(原产地,处于亚热带非洲南部的山地森林地带)海棠(原产巴西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林下) 牡丹(花中之王主要产地:洛阳、菏泽中国牡丹之乡--河南洛阳) 芍药(产地-安徽)丁香(哈尔滨的市花) 杜鹃(花中西施主要产地:云南、西藏杜鹃中国杜鹃之乡——浙江宁波) 樱花(产地分布: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和日本。华北各地均有栽培。)含笑(原产地在广东和福建一带) 玫瑰(原产地是我国和朝鲜中国玫瑰之乡——山东平阴)紫荆(香港市花分布于我国香港地区,广东、广西等地。在华南地区常见。) 棣棠(产于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四川、云南、广东等省。分布于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中、华南各地) 连翘(韩国首都首尔市花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江西、湖北、四川及云南等省区)

中国插花的历史介绍

中国插花的历史介绍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大约在5000多年以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就把美丽的花卉纹饰烧制在陶器上。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花卉纹饰不仅可以从陶器上看到,在青铜器上也可以看到。到了西周至春秋中期有了文字记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即芍药)。”这是描写男女青年为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临别时折下芍药花枝相赠的诗句。他们折下的花枝就是今天所说的切花。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战国时期楚国的三阊大夫屈原所作《离骚》中有“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说明当时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以花传情,以花、朋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花卉进入文化领域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 秦汉时期,文化艺术有了极大发展,插花艺术也不例外,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骂,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以花献佛,祈求医病,:霍然痊愈。这是史书中关于用容器描花水养的文字记载。当时佛前供花以荷花与柳枝为主要花材,表现善男信女对佛的崇拜与虔诚,不讲究插花艺术造型。公:元6世纪北周时的观音像(现存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手持一瓶花,枝叶与容器比例协调,这也是有关插花艺术的最早标本。《南齐书》载:“沙门于殿户前诵经,世祖为:感,梦见优昙钵华,……宣旨使御府以铜为华,插御床四角。”以铜为花,富丽堂皇,永不凋谢。这是我国人造花出现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定为“花朝”,即百花生日,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牡丹在唐代处于国花的地位,每当牡丹花期,人们争相赏花、买花。宫廷中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如罗虬的《花九锡》中说:“重顶帏(障风)、金错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九锡”就是九个程序。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在此时期,人造花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束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组合,制作精细,花色艳丽,仿真程度很高。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艺术风格也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不仅是瓷或铜的瓶、盘,而且扩展到竹筒、漆器,还有吊挂和壁挂。总之,追求自然情趣,朴实简洁,清新活泼,随意洒脱。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国花意象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国花意象 意象概述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 中国古典诗词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诗(词)人往往寄情于物、托物言情,创造出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诗词境界。当客观外物打上了诗人主观思想情感的烙印后,就不再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的事物,而是投射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意象。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意”是诗人的思想情感,“象”是客观物象,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词独特的含蓄蕴藉之美和意象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朱光潜认为:“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把握了古典诗词的意象也就把握了诗词的灵魂。但是意象不等同于客观外物,在古典诗词中,最普通的小草、古树、大雁、杜鹃都有着“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如何才能由“象”得“意”,品味到诗词意象之美呢?这就需要我们开启想象之门,找到“物”与“心”,“意”与“象”的关系,在想象的世界里画出诗词意象,构筑出诗词所描写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品味到诗词意

象之美。在由“象”到“意”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一、与诗人的心灵展开对话,感悟诗词意象的情感意蕴 二、发掘传统文化底蕴,感悟诗词意象的文化意蕴 三、把握诗词意境的整体基调,感悟意象的审美意蕴 十大传统名花与中国古典诗词意象,尤其是唐诗宋词种的意象,可以说是其一大主流。这些花,在诗词中所代表的含义,和中国传统的象征精神相结合,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璀璨篇章。 这些花,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蕴藉,或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或是寄托文人的千丝万缕的情怀。翻开唐诗宋词画卷,与花有关的诗词名句可谓是信手拈来。 十大传统名花 1987年5月6日,历时10个月的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评选活动在上海揭晓,傲霜斗雪的梅花荣居万花之首。这次评选活动,共收到14.9万多张选票,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由114名花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最后裁定,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荷花、桂花、水仙花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这一顺序是依据得分高低而排列的。 走进唐诗宋词的花花世界,看尽百般红紫斗芳菲。 中国的咏花诗始于《诗经》,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楚辞》已有了把花作为人格象征的意象,屈原以香草美人象征高尚纯洁的人格。唐宋诗词则将花的意象推向了极致。唐人喜牡丹,而宋人则崇尚

中国国花溯源 花卉学课程论文

中国国花溯源 扈耕田 摘要:中国正式有国花,始于晚清。然而“国花”的名称却至迟在明代中期已经出现。考察明清时期国花名称的出现、指属及演进,探寻其间所隐寓的民间心理,对我们理解民族心态、民族习俗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花溯源牡丹 国花往往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民族心态的典型体现。中国最早在何时出现国花这一名称,最早的国花是指什么,她又是因何而被称为国花,这无疑是关涉中华民族心态、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问题。1904年(一说1903年)清王朝曾敕立牡丹为国花,并在北京颐和园为牡丹建立国花台,慈禧亲命刻“国花台”三字于石上。当代学者大都以为此乃中国有国花的起始。如果从现代意义的国花概念来看,这自然是正确的。然而,如果认真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在文献记载中,中国早已有国花之名,而且可以确指的仅有牡丹。也就是说,牡丹被称为国花,在钦定之前有着一个长期被民间认可的过程。惜时至今日,这一问题尚未得到系统的梳理,故不揣浅陋,特加考索,并乞教于方家。 一、国花之称的文献考察 (一)明代中期“国花”一词最早出现系指牡丹 根据笔者的考索,在明代之前古籍中虽有“南国花”、“故国花”等记载,但“国花”并非一个独立的词。至明代“国花”作为一个词始最早出现。现存最早的记载为李梦阳《牡丹盛开群友来看》一诗: 吾家何处牡丹园,扬子岗西古宋原。忽有芳菲妍岸阁,岂期车马驻江村。怜香120

实怕青萝掩,在野虚愁蔓草繁。碧草春风筵席罢,何人道有国花存。1 李梦阳(1473—1530),字献吉,号空同。原籍庆阳(今属甘肃),童年时徙居于河南开封,为明代前七子领袖。诗中所云“古宋原”即指开封一带。据其卒年可知,牡丹最迟在嘉靖九年(1530)已经有了国花之称。 明代中期另有一处将牡丹称为国花的记载。邵经济《柳亭赏牡丹和弘兄韵》有云: 红芳独抱春心老,绿醑旋添夜色妍。自信国花来绝代,漫凭池草得新联。香窥蜂蝶偏多恨,笑隔云沙亦可仙。胜赏百年拚共醉,繁华那更胜今年。2 邵经济(1493—1558),字仲才,号泉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该诗虽写作年代尚无法认定,但自不晚于作者的卒年。 除此之外,明代中期黄省曾的《江南曲》三十首之二十七亦出现了国花一词:“九逵担杂英,朱门竞相买。国花委青郊,零落无人采。”3 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山人,明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惜其诗中之国花所指,今已无法考实。 (二)晚明牡丹称为国花者渐众且出现国花台建筑 至晚明,文献中将牡丹称之为国花者渐众。刘侗《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有北京极乐寺因广种牡丹而修建国花堂的记载,国花堂遂成为考察国花起源的一条重要线索。《帝京景物略》一书刊刻于崇祯八年(1635),故周士琦先生曾据此认定国花堂的建立应在1635年之前。4然国花堂建立的具体时间,周先生却没能予以详考。其实袁中道《珂雪斋集》对此有明确记载: 极乐寺左有国花堂。前堂以牡丹得名。记癸卯夏,一中贵造此堂既成,招石洋与余饮。伶人演《白兔记》。座中中贵五六人皆哭欲绝,遂不成欢而 别。5 这里明确提到了国花堂建立的时间为“癸卯夏”。袁中道(1570—1623),字小修,湖北公安人,为著名的公安派三袁之一。据其生卒年,则其所云癸卯夏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这比周士琦先生提出的1635年之说早32年。 121

我心目中的国花(荷花)

我心目中的国花(荷花) 摘要: 到底哪种花是最符合我们要求的中国国花,目前一直处于争论中。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已经有了取舍。从分布要广泛、花卉要漂亮、文化底蕴要深厚、经济价值要高四个角度可以在分析后总结出我们需要的答案。 主题词: xx 国花象征荷花xx 正文: 引言: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 多个国家设立了自己国家的国花。 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却依旧还没有决定自己的国花。而到底选择哪种花作为国花也一直处在各种争论中。 一、国花的意义。 对于国花这个词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书籍上有不同的记载。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国花: 国花是指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表征的花,国花同样是一个国家领土完整、悠久的历史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象征民族团结的精神,高尚精华的人格美德。但为各国人民高度重视,反映了对祖国的热爱和浓郁的民族感情,并可增强民族凝聚力。很多国家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他们国家的象征,并具有一定的涵义,这种花被称为“国花”。[1] 二、中国的国花。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 多个国家设立了自己国家的国花。 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却一直还没有确立它自己的国花。从而造成了中国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还没有确立国花的大国。虽然在近几年,确立国花的案例多次在重要的会议上被提出,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一)XX国花暂时空缺的原因。

全世界约有花卉 3 万种,而原产于我国的花卉就有1—2万种。 因此,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特此赞誉“没有中国的花卉,便不成花园”。但是根据中国历来的文化根源和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却一直没有确立自己的国 花。全国人大认为各方分歧太大而没有作出决议,最后不了了之。 评选国花可以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我们宁可慎重从事,也不能草率决定,否则 这一定会造成千古遗憾。 因为有很多国家已经确立了他们的国花。分析他们的选拔经验,我们不难发现: 那些领土幅员不大、历史短浅、文化单一、民族结构不复杂的国家,很容易评选出 自己的国花,如澳大利亚选择金合欢作为国花、荷兰选择郁金香作为国花、法国选择香根鸢尾花作为国花、德国选择矢车菊作为国花、泰国选择睡莲作为国花??…因为他们国家的人不多,在意见上很容易达成统一,同是也容易照顾得周全,因此容易找出一个大伙儿都接受认可的花。 所以我想从国花确立的要求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的国花暂时空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国花分布要广泛。 中国的地域辽阔,经纬度跨越极大。诚然,中国的花文化的积淀异常深厚、历史悠久,但是要找出一种能够分布广泛的花朵实在有一定的难度。 地域的过于辽阔,尤其是经纬度的跨度实在太大。从植物的生长环境的角度就可以 明确地否决这一个影响因素。毕竟,中国有那么多的花,但是能找到的可以在大范围、大面积种植的花实在不多。而且即使有的,也不具备代表性。 2. 国花的外观要漂亮 国花,顾名思义就是代表一个国家的花朵。所以国花的外观要漂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选择因素。 可以说,在这个条件下,多数的花都达到了这项要求。 3. 国花要有深刻文化内涵。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文化命脉源远流长,文化正处在一个繁荣澎湃的时期,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 民间传说,中国的国花是牡丹,其实并不是,中国的国花现在并没有确定,这是怎么一回事? 评选条件 根据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议案,批转农业部办理,责成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评选国花活动。成立了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专家小组讨论,确定了我国国花评选条件为: 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影响,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花姿、花色等特性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性格特征。 用途广泛,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较高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 候选有哪些 自中国花协有组织有领导地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以来,《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著名人士及广大群众对推选国花展开了热烈讨论的消息。据《中国花卉报》刊载,已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桅子花、珙桐(鸽子树)、一串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经过近十个月

讨论,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牡丹总领群芳 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 (牡丹)的有l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 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如此,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国花与四季名花形成众星捧月的态势,岂不更能反映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清廉坚贞、高尚的精神。 虽然呼声很高,但牡丹并未被确立为中国的国花! 1994年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出现众多的国花候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山茶花、荷花、桂花、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栀子花、一串红、芙蓉花。但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 205年9月20日大部分代表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推崇“一国一花”,又一次出现分歧。 曾经“梅花与牡丹”都各自夺冠过,却为何“牡丹唯独国花”才可?

中国国花_历史选择与现实借鉴_

导读:该文从我国国花历史的梳理考述入手,对国花评选中呼声最高的牡丹、梅花两花作为国花的文化渊源、历史轨迹,中国国花:历史选择与现实借鉴,历史上却有一些传统说法和既定事实,三、牡丹、梅花双峰并峙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民国间对牡丹、梅花前后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两花象征意义的两极互补,两花并尊是我国国花的最佳选择,四、牡丹、梅花作为我国国花的历史值得全面尊重,牡丹、梅花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花,加之 编者按:国花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与国旗、国歌、国徽同属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重要象征,备受世界各国人民重视和喜爱。我国迄今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国花,国人每多引以为憾,成了一个长期困挠的文化问题。如今倡导文化复兴,加快“文化强国”建设,给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机遇。程杰教授以文史学者长期关注这一问题,该文从我国国花历史的梳理考述入手,对国花评选中呼声最高的牡丹、梅花两花作为国花的文化渊源、历史轨迹 彰明事实,进而即史究理,以故鉴今,对我国国花评选的理念和措施提供了许多勾沉辨误, 明辟而切实的建议,值得我们重视。 中国国花:历史选择与现实借鉴 程 提杰要我国迄今没有法定意义上的国花,历史上却有一些传统说法和既定事实。唐宋以来,牡丹、梅花雄视群芳,深受人们推崇。明清时北京地区有些牡丹景点以“国花” 。“五四”命名,民国初年人们多视牡丹为国花新文化运动后,人们对牡丹的国花之称出 意在富贵荣华等多感不满,而主张选用富含精神品格象征意义的菊、梅等。于帝制时代、 北伐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内政、教育等部门拟议梅花为国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通令全国以梅花为各种徽饰,客观上承认了梅花的国花地位,社会各界更是热情响应,造成梅花为国花的既定事实。深入审视上述国花有关历 有这样几点经验和启迪值得注意:一、国花是重要的国家象征资源和民族文化符号,广史, ,大民众对此有着普遍的文化期待和知识需求,必须引起重视。二、国花是“国家大事”以 国家层面的政治决议、法律法令最为权威,是解决国花问题最理想的方式。三、牡丹、梅花双峰并峙的地位是历史地形成的,民国间对牡丹、梅花前后不同的选择充分体现了两花象征意义的两极互补,两花并尊是我国国花的最佳选择。四、牡丹、梅花作为我国国花的历史值得全面尊重,牡丹、梅花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共同的国花,两花并尊是中华文化兼融并蓄、国家和平统一的美好象征。 关键词国花牡丹梅花 DOI:10.15990/https://www.360docs.net/doc/b21640442.html,11-3306/g2.2016.02.001 TheNationalFlowerofChina:HistoricalOptions andContemporyConsiderations ChengJie Abstract:Therehasbeennoofficially-recognizednationalflowersofarinChinaexceptcertaintraditionalversionsorestablishedfacts.Thepeonyandtheplumblossomhavebeen heldinhighesteemsincetheTangandSongDynasties.IntheearlyyearsoftheRepublicofChina,thepeonywasregardedasthenationalflowerasthetermwasusedtonamesomescenicareasfeaturingpeoniesinBeijingduringtheMingandQingDynasties.ButitwasabandonedaftertheNewCultureMovementduetoitsfeud alisticoriginandtheimplicationforofficialsuccess.Peoplechosethechrysanthemumandtheplumblossomassubstitutesoutoftheirsymbolismfornoblespirits.AftertheNorthernExpedition,theplumblossomwasproposedtobethenationalflowerbysomeDepartmentsoftheNanjingNationalistGovernmentsuchastheInteriorandtheEducation,whichproducedcertainsocialimpactatthattime.InFebruary,1929,theGovernment?sannouncementtoapplytheplum blossomonofficialbadgesandornamentsamountedtoanofficialrecognitionitsstatusasthenationalflower,andtheenthusiasmfromallcirclesturneditintoanestablishedfact.Thehistoryofthenationalflowercanofferusthefollowinginspirations.Firstly,greatimportanceshouldbeattachedtotheselectionofthenationalflowersinceitiscloselyrelatedtonationalimageandisaculturalsymboloftheChinesepeople.Secondly,asamatterofthestatelevel,thenationalflowershouldideallybedecidedonthestatelevelintheformofpoliticaldecision,lawsordecreesinordertopronounceitsauthority.Thirdly,

中国国花牡丹

中国国花 -- 牡丹 牡丹 英文名:Paeonia stuffuticosa 芍药科。灌木,分枝短而粗。叶两回三出复叶,顶生小叶宽卵形;侧生小叶狭卵形,近无柄,无毛。花单生枝顶,花瓣. 常重瓣,顶端呈不规则波形。雄蕊多数。分布: 原产我国,栽培甚广。 用途:根皮药用,镇痉药,治中风,腰痛。 生境与繁殖:肥沃沙质壤土,喜冷凉,干燥、排水、日照需良好。每年九月嫁接。二年生芍药实生苗作砧木。 牡丹花语: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牡丹的国色天香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颂赞不己。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到了唐宋,牡丹的栽培技术己有很大的发展。在唐朝,牡丹更是艳压群芳,被誉为“花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这里的长安花,就是牡丹。明朝迁都北京,在极乐寺内遍植牡丹。清朝时有一位亲王到极乐寺观赏牡丹,题匾曰:“国花寺”,可见远在清朝,牡丹就己戴上国花的桂冠。

中国四季名花 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腊梅(冬)确定为四季名花,如此,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四季分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既与与我们的国体相适应,又可以与我们的五星红旗相对应,体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史 春:兰花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盖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 兰的叶终年常绿,它多而不乱,仰俯自如,姿态端秀、别具神韵。中国自古以来对兰花就有看叶胜看花之说。它的花素而不艳,亭亭玉立。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夏:荷花 别名: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花、水华、芙蓉、玉环等。 科名:睡莲科 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秋:菊花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 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粹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冬:腊梅 腊梅虽名“梅”,但它却不是梅,只是花形似梅,农历腊月开放,故名腊梅。 蜡梅,别名蜡木、黄梅。蜡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高可达4-5米。常丛生。叶对生,近革质,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冬末先叶开花,花单生于一年生枝条叶腋,有短柄及杯状花托,花被多片呈螺旋状排列,黄色,带蜡质,花期12-1月,有浓芳香。瘦果多数,6-7月成熟。腊梅在农历腊月开放,比梅花要早约一到两个月

世界各国的国花

世界各国的国花: 亚洲: 中国--牡丹 中国台湾--梅花 香港特别行政区--紫荆花 澳门特别行政区--莲花 朝鲜--迎红杜鹃(金达莱) 日本--樱花 韩国--木槿 老挝--鸡蛋花 缅甸--龙船花 泰国--素馨、睡莲 马来西亚--扶桑 印度尼西亚--毛茉莉 新加坡--万带兰 菲律宾--毛茉莉 印度--荷花、菩提树 尼泊尔--杜鹃花 不丹--蓝花绿绒蒿 孟加拉--睡莲 斯里兰卡--睡莲 阿富汗--郁金香 巴基斯坦--素馨 伊朗--大马士革月季 伊拉克--月季(红) 阿拉伯联合酋长--孔雀、百日草 也门--咖啡 叙利亚--月季 黎巴嫩--雪松 以色列国--银莲花、油橄榄 土耳其--郁金香 挪威国花--欧石楠 瑞典国花--欧洲白蜡 芬兰国花--铃兰 丹麦国花--木春菊 俄罗斯国花--向日葵 波兰国花--三色堇

捷克斯洛伐克国花--椴树 德国国花--矢车菊 南斯拉夫国花--洋李、铃兰 匈牙利国花--天竺葵 罗马尼亚国花--狗蔷薇 保加利亚国花--玫瑰、突厥蔷薇 英国国花--狗蔷薇 爱尔兰国花--白车轴草 法国国花--鸢尾 荷兰国花--郁金香 比利时国花--虞美人、杜鹃花 卢森堡国花--月季 摩纳哥国花--石竹 西班牙国花--香石竹 葡萄牙国花--雁来红、薰衣草 瑞士国花--火绒草 奥地利国花--火绒草 意大利国花--雏菊、月季 圣马利诺国花--仙客来 马耳他国花--矢车菊 希腊国花--油橄榄、老鼠 欧洲: 挪威--欧石楠 瑞典--欧洲白蜡 芬兰--铃兰 丹麦--冬青 冰岛--三色堇 俄罗斯--向日葵 波兰--三色堇 捷克--椴树 斯洛伐克--石竹、玫瑰 德国--矢车菊 塞尔维亚--桃花 克罗地亚--天竺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