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极地地区学案(带答案)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学案(带答案)
初一地理极地地区学案(带答案)

课题第十章极地地区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月日(星期)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了解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会用地图、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两极地区的环境特点。

重点教学重点南极地区的位置、气候、自然环境等。

突破措施1.用南极地区的地图,说明南极地区的位置。

2.利用图片等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教学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

2.读图理解区分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突破措施1.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用经纬网辨别方向和周围的环境

2.利用两极地区气温图,区分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要素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

情景导引自主预习:1.为什么南极地区被称作“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

代表动物是什么?

2.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时间?

3. 从北极地区的气温、降水、风速方面,还有代表动物,描述北极

地区的自然环境。

活动自评:

独立完成☆

充分准备☆

思维对话问题一为什么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冷呢?

问题二:南极洲降水少,为什么会形成巨厚的冰层?

问题三:为什么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队都在11月前后出发,考察站的建

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而北极科学考察队在7月出发呢?

活动:阅读教材

全对为☆☆发现错

误及时订正为☆

知识

建构

极地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综合) ※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1.读右图,判断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②地跨热带、温带、寒带;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 ④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地理事物没有分布在亚洲的是 3.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 .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C .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D .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A .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 B .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 .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 .位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 5.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形成和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A .资源丰富 B .海运便利 C .地广人稀 D .环境优美 6.关于东南亚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B .中南半岛山环水绕,地势南高北低 C .马来群岛火山地震频繁 D .地处亚洲与非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7.印度水旱灾害频繁,是受哪种季风影响 A .东南季风 B .西南季风 C .东北季风 D .西北季风 8.关于印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 B .水旱灾害频繁 C .称为“世界办公室” D .首都班加罗尔 9.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这形象地称为 A .“世界加油站” B.“世界工厂” C.“原材料仓库” D.“世界办公室” 10.东南亚的交通位置十分重要,主要咽喉要道是图中的( )海峡 A . B . C . D . 11.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从乌拉尔山脉向西,气候大陆性增加 B .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C .领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D .平原地区的农业均很发达 12.以下关于中东地区描述错误的是 16.有关欧洲西部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潮湿闷热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以时间为主线学习和理解三种人地关系思想的内涵、产生条件和后果。 二、学习内容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即自然环境决定论) 1.产生背景: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类对的依赖性很大,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2.核心思想: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并由此决定的发展,人类只能被动地环境。 3.产生结果:束缚了人类的主观。 4.理论评价:过分夸大了对人类的影响。 (二)人类中心论 1.产生背景:伴随着和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否定和批判,人地观走向“”。 2.核心思想:把地理环境看做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盲目追求自然。 3.产生结果:导致了人地关系。 4.理论评价:过分夸大了人的性,是对人地关系的一种极端认识。 (三)人地伙伴论 1.产生前提:20世纪60年代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和问题,人类开始反思并逐步构建了人与地理环境的新型关系。 2.核心思想:人类具有自然、自然的能力,地理环境对人类也具有力,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的伙伴关系。 3.产生结果: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和的发展。

4.理论评价:该理论倡导人类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 三、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和人地伙伴论在诞生时间上呈逐次递进的关系B.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广泛流行,导致了对地理环境的大肆破坏 C.人类中心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对工业影响较小 D.人地伙伴论诞生后,地理环境不断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已不存在环境问题 2.人地关系思想先后经历了 ①地理环境决定论②人定胜天论③人类中心论④人地伙伴论 ⑤“天人合一”论 A.①②⑤ B.①③④⑤C.①③④D.③④⑤ 3.下列认识符合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地理环境 B.人类为了自身需求,可以征服和改造自然 C.人类与地理环境可以和谐共处 D.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4.下列关于人类中心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中心论从自然规律出发,追求征服自然 B.人类中心论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C.人类中心论承认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D.人类中心论承认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5.下列有关人地伙伴论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社会鼎盛时期 B.是一种能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论 C.倡导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切忌试图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D.核心思想是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力 我国古代道教就有“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天地合一”思想。据此回答6~7题。 6.“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 A.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无关论思想 D.人地伙伴论思想 7.下列符合该思想的做法是 A.跨流域调水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毁林开荒 D.在耕地中大量使用化肥 8.下列人类活动与人类中心论的人地关系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三峡工程 B.西气东输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推荐的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2019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代号填在后面答题格正确位置。) 1.在欧洲分布最广泛而在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 C.地中海气候 D.高山气候 2.亚洲河流分布特征是: A.河流短促 B.河网密布 C.呈放射状 D.内流河为主 3.世界最高和最低处都在亚洲,最低处在: A.里海湖面 B.咸海湖面 C.死海湖面 D.青海湖面 4.世界第一长河是: A.长江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刚果河 5.混血人种比重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读非洲气候分布示意图完成6-9小题: 6.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A.半环状分布 B.辐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对称分布 7.图中A岛屿的名称是:

A.格陵兰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火地岛 D.冰岛 8.图中B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山高原气候 9.图中C地影响气候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地势 C.海陆因素 D.人为因素 10.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11.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伏尔加河 B.多瑙河 C.莱茵河 D.泰晤士河 12.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欧洲移民 B.黑人奴隶 C.华侨和外籍华人 D.殖民统治者 13.10月1日这一天,南极洲: A.有极昼现象 B.有极夜现象 C.昼短夜长 D.昼夜平分 14.世界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5.南美洲主要的出口商品是: A.石油制品 B.粮食 C.钢铁 D.农矿产品 16.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临近非洲,所以多发展中国家 B.因资源开发过度,所以农业在经济中占比重大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2010年6月17日是第1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2009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思考并完成1~3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土地荒漠化的是( )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蚀B.水蚀 C.冰川侵蚀D.海蚀 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4~5题。 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湿地破坏 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 B.修建水电站 C.增加灌溉面积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6~8题。 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7.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兴建高档观景(观江)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D.兴建防洪设施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450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9~10题。 9.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②流域内降水丰沛③下游河谷较开阔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节。( ) A.夏秋B.秋冬 C.春夏D.冬春 11.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K12学习】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全)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节自然环境 地形和河流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亚洲的位置特点;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 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

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亚洲是世界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继续引导:其他的分区是不是都与中国接壤?分别位于中国的哪个方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2019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参考

2019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参考 一、我会选(每小题均只有一个准确答案;共15分) 1.世界上面积的湖泊是( ) A.里海 B.苏必利尔湖 C.青海湖 D.贝加尔湖 2.东亚、东南亚、南亚相同的区域地理特征有( ) A.都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 B.都是发展中国家 C.都是世界上小麦的主要产区 D.都属季风气候 3.读右面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该国经济的叙述,准确的是( )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工业水平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4.下列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尊称为“圣城”的是( ) A.麦加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德黑兰 5.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中,输出量的是( ) A.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路线 B.从中东到地中海沿岸的管道运输 C.经过红海、地中海的路线 D.绕道非洲好望角的路线 6.相关欧洲人爱吃牛羊肉的原因,按顺序排列准确的是( )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原为主的地形②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草场广布③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④畜牧业发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7.下面各组搭配准确的是( ) A.希腊──雅典──古斗兽场 B.荷兰──布鲁塞尔──风车、郁金香 C.奥地利──日内瓦──盛大音乐会 D.法国──巴黎──凯旋门、凡尔赛宫 8.生活在非洲热带草原的动物有( ) A.树懒、大食蚁兽 B.袋鼠、鸭嘴兽 C.斑马、长颈鹿 D.骆驼、黄羊 9.①土地荒漠化、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粮食短缺是下面“非洲某地环 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中未填写的内容,在图中自上而下应填写的内容,组合准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10.澳大利亚古老动物较多,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炎热干燥 B.位于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C.很早以前就与其他大陆隔绝,四周临海 D.自然条件复杂,进化比较缓慢 11.当前,澳大利亚最主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是( ) A.服务业 B.工矿业 C.冶金和机械制造业 D.农牧业 12.相关美国城市的叙述,准确的是( ) A.华盛顿是政治、经济中心 B.洛杉矶附近的“硅谷”是电子工业中心 C.纽约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D.芝加哥是华人、华侨的聚集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读“某大洲知识结构图”(图M-1),回答1~3题。 图M-1 1.“知识结构图”表示哪个大洲的自然环境()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南美洲2.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该大洲河流的流向大多() A.自南向北流 B.自东南向西北流 C.自东向西流 D.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3.该大洲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B.中部高,四周低 C.地势落差大D.面积最大的大洲 图M-2为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4~8题。 图M-2 4.三大半岛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A.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 B.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人口稠密,城市沿河分布

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5.对甲半岛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资源B.森林资源 C.水能资源D.渔业资源 6.乙半岛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地形复杂 C.海啸频发D.季风活动 7.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丙半岛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的原因是() A.距离较近B.华人华侨多 C.旅游资源丰富 D.文化相近 8.图中传统民居反映①、②两地自然环境最显著的差异是() A.气温B.地形C.土壤D.降水位于乙半岛的印度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印度编程人员的工资只有发达国家的1/8到1/5,且房租、税费等成本也只有欧美的一半左右。 回答9题。 9.资料所描述的是印度发展该产业优势条件中的() A.信息技术发展早B.政策支持 C.劳动力成本较低D.英语普及 读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图M-3),回答10~12题。 图M-3 10.对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1.2 区域发展阶段

江苏省启东中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 湘教版必修Ⅲ第一章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班级学号姓名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 业产值比重等)。 2、结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发展历史”这一实例,比较说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区域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提高运用案例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区域的发展演化规律。 学习难点: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 二、浏览教材,自学填空 (一)区域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教材P8)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常用的指标有、、等。 2、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有什么规律?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且表现出 ……的总体发展趋势。 (二)区域发展阶段 3、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教材P8) (1)区域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型工业和型加工制造业为主体。 (2)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缺乏拥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中心城市,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分布。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规模甚小,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 (3)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4)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4、工业化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教材P9) (1)区域产业结构: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第产业在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业和 业大规模转移。 (2)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一系列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 基地。此时,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地高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 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 (3)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4)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5、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有哪些影响?(教材P11) (1)区域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向型和型全面升级。第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第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地超过第产业,科技、教育、金融、贸易、信息、旅游等部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2)区域空间结构: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逐步形成。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 (3)区域发展状态:整个区域处于状态。 (4)区域内部人地关系:。 补充拓展一: 区域的发展由初期开发到成长壮大,随着资源开发规模的扩大,城市和工业区不断地向外扩展,人地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相对协调走向日趋紧张,企业老化,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高,以及环境问题也接踵 1

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教案

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教案 第七章走进世界第一大洲 第一节自然概况(1) 学习目标: 1、掌握亚洲得地理位置及范围。 2、掌握亚洲得地形特点及河流分布特点。 学习过程及指导: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 今天得学习目标就是:(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为了让大家能够顺利得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瞧自学指导。 二、学习新课 1、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投影) 自学指导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本P2---4内容,思考下列问题。8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 (1)说出亚洲得海陆位置,完成P2学习行动第1题。 (2)说出亚洲得面积,范围及分区,完成P2学习行动第2题。 (3)亚洲得地形有何特点?完成P4学习行动第1---3题。 (4)亚洲得河流分布有何特点?完成P4学习行动第4、5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3、相互交流答案,教师引导。 (1)亚洲地域辽阔,东抵白令海峡,西达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搞加索山脉与土耳其海峡一线,南与大洋洲相邻,北部深入北极圈,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得洲。 过渡:与亚洲相邻得大洲:西南部就是非洲,东南部就是大洋洲,东北角与美洲相望,濒临得大洋:北部就是北冰洋,南部就是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临地中海与黑海。 (2)亚洲面积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全球陆地得3\10,亚洲共分为六个地区,即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与东南亚。我国位于东亚地区。 (3)在全球各大洲中,亚洲得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居世界第二,但亚洲得地势高低起伏最大,地形也最为复杂,高原与山地约占总面积得2/3、 (4)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内陆流域面积广大。都发源于亚洲中部,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得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得有黄河、长江;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得有印度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孟加拉湾注入印度洋。. 人教版初一地理下册教案 4、巩固记忆环节 8分钟 5、检测抽查记忆环节 5分钟 三、当堂作业 《基础训练》 第一节自然概况(2) 学习目标: 1、掌握亚洲得气候特征。

潍坊一中学案学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题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复习题 编制:丁杰英审核:高二地理组日期:2013-12-23 一.单项选择 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 读我国新疆(土地总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3—4题: 3.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荒漠化一定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D.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4.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风力,其次是流水 B.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不明显 C.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D.只要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读图2,答5—6题: 图 5、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甲、乙、丙、丁四地段中,灌溉条件最好的地段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河流域形成高大密集的以

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7—9题: 7.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区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表现在:( ) ①光合作用强烈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雨林群落的生产力高 ④养分集中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8.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为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部分养分 ③雨林容易遭人类破坏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C.②④ 9.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已认识到热带雨林保护的意义,因此对热带雨林的破坏不应再负任何责任 B.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只对这一地区有利 C.亚马孙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不可调和 D.保护亚马孙雨林,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双选 下图1为某地区的平面图,图2为图1中河流R 的纵剖面图,表1为图1中P 地的月平均温度和月平均降水数据。据此回答1~5题。 1、根据表2的气候数据,判定P 地所在的地区属于:( ) A .亚热带 B .温带 C .季风气候 D .大陆性气候 2.河流R 的水源补给主要来源于:( ) A .夏季降水 B .春季降水 C .深层地下水 D .冰川融水 3.近年来,河流尾闾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尾闾湖基本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中上游地区工业生产发展 B .臭氧层空洞 C .中上游地区沙尘暴增加 D .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量增加 4.近年来,分布于冲积—洪积扇前缘的泉水大量消失,主要原因可能是:( ) 图1 图2 表1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最全全新精版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汇总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第一节位置和范围 1. 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半球位置);周边的海洋:东—太平洋、北—北冰洋、南—印度洋 2.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3. 大洲分界线(结合图):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 亚洲 6 个分区:看课本P3 图6.4 “亚洲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着重了解不同分区的一些主要国家。 地区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东帝汶、菲律宾 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西亚土耳其、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科威特等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第二节自然环境 1. 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⑴亚洲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丘陵为 主 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P7 图6.8 亚洲的地形要结合图重点记) 2. 气候特征: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各个气候的特点: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季和雨季 东岸 三种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季风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特点解析: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 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 原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

初一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一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亚洲第一长河是() A.长江B.黄河C.湄公河D.印度河 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 4.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B.印度 C.印度尼西亚D.巴基斯坦 5.下列国家中,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的是()A.印度B.巴基斯坦C.日本D.沙特阿拉伯 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B.泰国C.老挝D.柬埔寨 7.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泰国B.越南C.缅甸D.柬埔寨 8.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铁矿和石油B.石油和水资源 C.水资源和煤炭D.煤炭和天然气 9.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 A.红海和阿拉伯海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黑海D.阿拉伯海和黑海 10.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A.中东地区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D.北部非洲 11.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B.埃塞俄比亚

C.南非D.科特迪瓦 1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A.埃菲尔铁塔——法国B.凯旋门——英国 C.斗兽场——西班牙D.水城威尼斯——荷兰 13.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D.铁矿和煤炭资源 14.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15.关于日本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本州岛北部 B.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两端 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16.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丘陵面积广大B.丘陵、平原面积广大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1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 A.欧洲部分B.亚洲部分C.乌拉尔山区D.西西伯利亚平原 18.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莫斯科工业区B.圣彼得堡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9.澳大利亚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 A.大豆、小麦、羊毛B.羊毛、牛肉、小麦 C.棉花、小麦、牛肉D.大豆、小麦、牛肉 20.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A.铝土和金刚石B.煤炭和铁矿石 C.铁矿石和锰矿D.石油和天然气 二.填空题(共10分)

地理必修三导学案(全书)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1课时区域的含义及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主预习】 【学习目标】 1、解区域的概念和含义,举例说出区域具有的一般性特征。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结合图文材料,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基础填空】 1、区域概念: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区域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其内部的特定性质。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且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自学测评】 1、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位于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③都位于第三阶梯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课堂探究】 探究一:区域的概念和特点 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 1、甘肃省降水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特点?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甘肃省内分为几个干湿区?

2、同一干湿区内部和不同干湿区之间降水有什么特点?干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还是过渡的? 3、从干湿区的划分,归纳区域的内涵和特征。 【目标练习】 读“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及其表格中的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显示的降水关系,判断A 、B 、C 三处的天然植被应依次为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__ ,这种分布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_______ _。 (3)该省区有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_______ _。该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4)该省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初一下册地理知识 点总结大全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 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 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 海、大高加索山脉、黑 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 洲隔海相望。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 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 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 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

(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 峡,B 波斯湾,C 红海,D地中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 阿拉伯半岛 F 印度半岛 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 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候复杂多 样,②季风气候显着,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其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由于这种风的强弱不定,常形成旱涝灾害。 9.从课本P7图看,①亚洲一共有 9 种气候类型,所以具有气候复杂多样 的特点;②其中有 3 种属于季风气候,所以具有季风气候显着的特点;③分布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10.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东部;此线以南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热带雨林气候在亚洲的主要分布区是马来群岛。 11.亚洲只缺少两种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018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2018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卷 【本节导读】考试答题步骤:通览全卷,沉着应试;慎密审题,扣题作答;先易后难,从容解答。下面是为您整理的2018初一地理下册期末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 1.读西半球图,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B.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D.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完成2~4题。 2.我们亚洲常常是“寒暑并存,干湿同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造成这种气候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A.亚洲大部分处在高纬度地区 B.亚洲处在东半球 C.亚洲纬度跨度大,东西距离长 D.亚洲四面濒临海洋 3.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判断,南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4.亚洲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北部B.亚洲的中部 C.亚洲的西部D.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5.2012年“核安全峰会”于3月26日~27日在韩国首尔举行,来自5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出席了峰会。到目前为止,拥有核武器研制技术的国家分别有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和朝鲜。其中,位于东亚的国家有A.俄罗斯、中国B.印度、巴基斯坦 C.中国、朝鲜D.中国、朝鲜、以色列 读图完成6~7题。 6.B处的传统聚落是 A.帐篷B.高脚屋C.窑洞D.碉楼 7.一艘货轮在D地的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A.小麦 B.石油 C.大米 D.煤 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9.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②地形平坦③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 A.①②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10.东南亚地处两大洲、两大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右图中,“东方十字路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11.印度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绿色革命”,旨在解决 A.粮食问题 B.森林问题 C.沙漠问题 D.环境问题 12.下列在中东地区难以见到的景象是 A.沙漠广布,石油井架林立B.夜晚床铺安排在屋顶上 C.悬挂美国、日本国旗的油轮进出港口D.众多佛教徒在佛堂诵经

高中地理必修三全本学案

地理学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学案导学 1、区域的主要特征 ①区域的概念(a)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②区域的基本特征(b)基本特征: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⑵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⑶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的空间结构 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a)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 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c)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3、区域产业结构 ①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a)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②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a)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①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不高,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区域空间结构简单,区内经济差异小,中心城市缺乏,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5、工业化的阶段 工业化的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6、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政区划分以及地形河流概况。 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如学会读图描述大洲 的地理位置特点;学会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出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地图和资料,让学生尝试从不同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启发 学生发散思维。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育目标:通过对亚洲自然风貌的学习以及用歌曲强化氛围,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于我们生活的大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对亚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引入]: 问题抢答: 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 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 ——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课题) [新课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 [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 [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 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 [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