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

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
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岗位作业指导书

1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数控立铣加工中心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操作、安全、维护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本作业指导书的组成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介绍及性能说明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的工艺控制要求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的操作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的维护保养

数控立铣岗位的安全、环保

数控立铣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4介绍及性能说明

4.1 概述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MC,Machine Center)是一种备有刀库并能通过程序或手动控制自动刀具交换装置(ATC,Autmatic Tools Changer)自动更换刀具对工件进行多工序加工的数控机床,是模具加工行业不可缺少的加工设备,除能够完成普通铣床的工作外,还能够用于加工各种曲面、槽型,特别是我们电极和冲头加工的关键设备。其在加工过程中能够由程序或手动控制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工件在一次装夹中,可以连续进行钻孔、扩孔、铰孔、镗孔、攻螺纹以及铣削等多工步的加工,工序高度集中,经过一次装夹后,能够编程自动换刀,一次进行多个工步,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主要应用于结构复杂的单件或小批量的产品加工上。

4.2主要技术性能

5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的工艺控制要求

5.1 检查待加工工件的形状和尺寸,判断待加工工件是否合格及确定加工余量。

5.2根据工件余量和工艺要求合理选取加工工艺路径及加工参数。

5.3 根据工件结构形状和工艺合理选取工件的装夹和工艺基准,一般选取大而平的面为基准面。

5.4 根据工件尺寸、形状和材质,合理选择装夹方式(用虎钳或专用夹具装夹)。

5.5将工件固定后,找正工件,检查是否牢固。

5.6根据编程工艺和程序,确定加工坐标系。

5.7 根据加工材质,确定刀具大小和刀具加工参数。

5.8 合理安排加工顺序,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5.9清洗、涂防锈油、送检。

6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的操作

6.1 开车前准备

6.1.1必须按规定穿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防护眼镜,长发者还必须戴好工作帽。严禁酒后操作机床。

6.1.2用手正反转动主轴,检查主轴是否有卡阻现象。

6.1.3 检查待装的刀具是否平衡。

6.1.4对压缩空气进行排放水尘。

6.1.5接通压缩空气,检查管路是否漏气,压力是否正常(压缩空气操作压力6bar,导轨光栅尺清洗压力0.8-1.5bar。

6.1.6合上总电源,启动系统,看自检是否通过,分析机床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先消除报警,处理信息,再进行下一步工作。

6.1.7对机床进行回零点操作。

6.1.8检查润滑冷却泵工作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1.9上列项目检查完毕后,中速转动主轴5分钟,看主轴运转是否正常。

6.1.10 打开刀库门,装入待用的刀具,卸掉多余的刀具。每次装卸刀具都应在刀具管理系统中进行记录,在插入或卸走刀库中的刀具时,应检查现在的刀库状况,插入时手不要靠近插口凸边,最后关闭好刀库门。

6.1.8 尽量不用手工装刀,如用手工装刀,必须进行手工卸刀,以免碰坏刀库和主轴。

6.1.9 自动换刀,尽量使用低的移动速度。

6.1.10检查润滑冷却液的质量和容量,如不够或质量达不到要求,须从新调配润滑冷却液,冷却液易燃液体(油)含量不超过15%。冷却水温度不超过15-25℃。

6.1.11检查排屑器是否工作正常。

6.2 开车运转

6.2.1操作者必须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单独设备操作。

6.2.2操作者严格遵守设备管理制度,严格超负荷使用设备。

6.2.3装夹好工件,在未装夹紧工件和刀具前,严禁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以免发生设备和安全事故。

6.2.4 加工时,应关好加工安全门。

6.2.5对刀时,当刀具或主轴头靠近工件或夹具时,应降低运行速度,以防刀具或主轴与工件或夹具发生碰撞,操作者应该随时注意,更不能人走机开。

6.2.6操作者离开机床时,必须停止主电机的运转和工作台的运行。

6.2.7不能将于加工无关的工件和夹具放在工作台上,以免发生意外碰撞事故。

6.2.8在接触工作台上任何工件和夹具时,以及人身体的某部位须靠近时,应关掉主轴旋转和工作台

移动。

6.2.9切削时应注意刀尖旋转半径,避免刀具撞上工件、夹具、或进刀量过大给你造成意外伤害。

6.2.10加工时,不能以过进给量或过速度切削,以免发生设备和人身事故。

6.2.11在加工过程中,决不能打开刀库门。

6.2.12装卸工件时,应戴好防护手套,以防工件化伤手,但绝不能戴手套靠近转动的主轴。

◆注意加工区与刀库之间不能有任何障碍物,以免发生碰撞。

◆危险主轴运转时,不能打开防护门和刀库门。主轴没停稳不能装卸、测量工件。禁止工件、刀

具未装夹紧就启动主轴。

6.3紧急停车

遇到以下情况应当紧急停车:

6.3.1加工中控制系统失灵。

6.3.2主轴闷车。

6.3.3工件、刀具松动。

6.3.4进给量过大。

6.3.5其它意外事件。

6.4 正常停车

6.4.1关闭全部操作指令,先关操作系统,再切断总电源(如果机床连续工作或停机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维护系统的稳定性,一般不对机床进行关机操作)。

6.4.2 清扫设备及工作场地,并清理废铁屑,废铁屑不能随意乱倒,应倒入指定的废铁池进行回收利用。

6.4.3工具、附件等擦干净放置整齐。

6.4.4关断压缩空气。

◆注意清扫设备时,绝不能用压缩空气吹或用带腐蚀性的化学剂清洗机床。

不能将废切削液直接排入水沟或下水道,以免污染环境,必须按污水处理标准进行处理。

6.5 设备加工操作记录

6.5.1 记录机床的运行加工状态(包括设备的运转情况,故障出现的现象,故障号,故障分析及故障处理结果)。

6.5.2记录出现的加工废、次品,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6.5.3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对没有做记录的操作工,按有关规定进行考核。

9 数控立铣加工中心的维护保养

9.1各润滑部位必须定期加入规定的润滑油(脂),加入润滑油(脂)必须清洁。

9.2压缩空气必须清洁,无水尘,工作气压不低于6bar,导轨光栅尺清洗气压不高于1.5bar,每天对压缩空气进行水尘排放。

9.3主轴运转时,润滑冷却系统是否工作正常。

9.4主轴启动前,必须检查刀具的平衡性,以防止主轴高速运转时发生振动。

9.5严禁过进给量、过加工切削速度切削加工。

9.6机床加工零件时,严禁主轴、刀具与工件、夹具进行碰撞。

9.7应定期检查更换润滑冷却切削液,一般运行1000小时为一个更换周期。

9.8 每天清洗工作台上的污物和冷却液,严禁在工作台上敲打和摆放工量器具和其它与加工无关的物品。

9.9每周清洗x轴平直导轨,不能脚踏导轨上或弄脏导轨面。

9.10装卸工件或操作者离开时,必须停止主轴和工作台的运动。

9.11机床停机后重新启动,其间隔不得小于60秒,以免损坏电路元件。

9.12加工时,必须考虑工夹具、工件和刀具的互相干涉性,以免发生碰撞。

9.13润滑“五定”表:

10 数控立铣岗位的安全、环保

10.1 加工时必须戴好防尘口鼻罩。

10.3 必须检查工件装夹牢固后才能进行加工。

10.4 加工液必须倒入指定的沉淀池中进行沉淀,不能随意乱倒,以免影响环境。

10.5 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工件松动,应紧急停车。

10.6 加工中,严禁触摸工件,主轴。

10.7 防止油液流到地面,如流到地面应及时处理,清理的抹布等清理物品应放入专用的废品桶中进行处理。

11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出现不能解决的故障找维修专业人员解决。

s700k施工作业指导书

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有限公司兰武二线项目部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号:LW-ZYZDS-03版本号:第1版 S700K电动转辙机安装调试 作业指导书 编制:张磊 审核:曹英德 批准:万靖 2004-04-20 编制2004-05-08 实施中铁十一局集团电务有限公司兰武二线项目部

1. 概述 S700K 型电动转辙机可用来操纵各种类型和规格的的道岔。它可以安装在道岔的左侧或右侧,停电时可以手摇操作转辙机。在道岔中取得了广泛的运用。 2. 基本规定 在进行S700K 提速道岔的安装调试时,所依据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严格按如下安装图进行: 1、60kg/m 钢轨12号Ⅱ型单开道岔外锁闭装臵安装图 图号:S9911; 2、60kg/m 钢轨12号Ⅱ型单开道岔转换设备(S700K )安装图 图号:S9912; 3、60kg/m 钢轨12号单开道岔外锁闭装臵安装图 图号:S9823: 4、60kg/m 钢轨12号单开道岔转换设备(S700K )安装图 图号:S9824; 5、设计院所出提速道岔电路图。 3. S700K 型电动转辙机构成简述(如下图)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检测杆 , 2.导向套筒 , 3导向法兰,4遮断开关, 5地脚孔, 6开关锁 , 7锁闭块, 8接地螺栓,9速动开关组10电缆密封装臵, 11指示标, 12底壳, 13动作杆罩简, 14止挡片, 15保持器, 16插座, 17滚珠丝杠 18电机 19犀擦联结器,20摇把齿轮, 2l 连杆, 22动作杆 S700K 转辙机的主要组成及作用 1、底壳 提供所有其它零部件的安装基础 2、电动机 提供动力 3、带摩擦联结器 变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过载保护滚珠丝杠 4、保持联结器 建立滚珠丝杠与动作杆间的连动关系 5、锁闭块及锁舌 转换接点开关.锁闭转辙机 6、接点组 转换接点 7、动作杆 传递转换力_到岔尖或心轨上 8、检测杆 检测道岔 9、遮断开关 安全接点, 2

地铁轨道射频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四十八、地铁轨道射频电缆敷设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铁通信工程射频电缆敷设施工。 2、施工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 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敷设前应核对无线射频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 2)无线射频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产生扭绞、打背扣等现象,不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敷设无线射频电缆前,电缆两端应贴上标识。 4)无法避免跟电力缆交越时要有防护措施。

5) 无线射频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本缆外径的 6) 布放电缆严禁猛拉硬拽。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工艺流程图 如右侧 4.2 施工方法 1)在施工现场平整的地方架好电缆盘(电缆盘底部距地 10cm ),保证电 缆从上部出线。 2)在电缆径路上每隔 20m 安排 1 人用手往前传递电缆 (在特殊地段安排专 人防护射频电缆以免在敷设过程中损伤电缆),直到电缆敷设完毕。 3)将电缆在地槽、爬架、桥架内绑扎固定,电缆两端临时固定在桥架或机 房内。 4)无线射频电缆敷设完成后进行电气性能测试(绝缘、环阻),测完后无 线射频电缆端头做好防水防潮处理,做好标识。 5、 施工要求 完成施工定测,工班组织完成施工复测。 完成安全、技术交底。 6、 劳动组织 技术员1名、技工2名,普工15名。 7、 材料要求 无线射频电缆、绑扎带、标签纸、记号笔、记录本、透明胶带、绝缘胶带。 8、 设备机具配置 万用表1块、对讲机4台、口哨 4个、梯子4架、放线架1副、钢棒1根、 头灯绑扎、固定 1 T 检验

墩身预埋件作业指导书

石济铁路客运专线 施工过程控制标准化管理手册 编号:2014-06-15-01 墩身预埋件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一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4年06月15日发布2014年06月16日实施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济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1

墩身预埋件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石济铁路客运专线六标段项目经理部一份部平禹特大桥改DK352+672.3~改DK364+723.73里程段和走行线大桥ZK0+227~ZK+370.95桥梁工程墩身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现场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满足架子队管理要求,材料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技术要求 3.1预埋件的品种、规格、间距、接头及焊接等均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严格做好原材料焊接检验。 3.2预埋钢筋的加工以及现场绑扎焊接符合规范要求,尺寸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3预埋件安装预埋位置正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4垫石施工支座螺栓预留孔标高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在墩身钢筋绑扎的过程中安装预埋件。预埋件包括预埋接地钢筋、沉降观测标、测温线、检查梯、吊篮、垫石钢筋、电缆上下桥槽道、集中排水设施预埋。

D08盲道砖粘贴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地铁工程车站装修装饰全工程盲道砖粘贴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铁工程公共区及过道盲道砖施工。 2.作业准备 2.1 技术准备 2.1.1 认真审阅施工图,对地坪标高、地面盲道、栏杆走向是否合理或有交叉干扰;计算工程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砂浆配合比。 2.1.2 熟悉施工现场,实测地坪结构标高、楼梯及电扶梯洞口尺寸、结构墙、柱与轴线的关系等,并与设计图认真比对,发现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及时澄清。 2.1.3 熟悉花岗石地坪施工的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 2.1.4 对工人技术交底。 2.1.5 深化设计,在花岗石地面排版图上绘制盲道走向图,提出材料采购和加工计划。 2.2 材料准备 盲道砖、水泥、砂、棉纱等 2.3 机具、工具准备 2.3.1 机具:切割机、角磨机。 2.3.2 工具:手推车、平铲、筛子、灰桶、水管、水桶、大塑料盆、铁抹子、橡皮锤等 2.3.3 计量检测用具:水准仪、经纬仪、水平尺、钢尺、靠尺、方尺、塞尺、线坠等。 2.3.4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护目镜、口罩、手套等。 2.4 作业条件 地面管线安装完成,地面大面积石材施工完成,相关影响后续施工的隐蔽验收手续已办理。 3.施工工艺 3.1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线→基层处理→扫水泥浆→铺干硬性水泥砂浆→铺贴盲道花岗石块→养护→勾缝或擦缝 3.2 施工工艺 3.2.1 测量放线根据图纸在地面上弹出盲道位置和走向边线,若盲道在已贴花岗石位置,需在花岗石上贴纸胶带,将墨线弹在纸胶带上。 3.2.2 拆除地面花岗石及基层处理先用切割机沿花岗石地面上的墨线切割,注意切割深度不宜太深,避免伤及地面管线,然后将侵占盲道的花岗石及砂浆基层凿除。再将其他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出落地水泥砂浆,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 3.2.3 扫水泥浆先将砼楼地面上洒水充分湿润,再撒干水泥,用扫帚均匀涂刷,随刷随做面层,但一次涂刷面积不宜过大。也可采用在楼地面均匀涂刷水灰比为0.4~0.5的素水泥浆。 3.2.4 铺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盲道的位置上铺1:3 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团不松散为宜),用铁抹子刮平,砂浆面高度小于花岗石厚度3~5mm。 3.2.5 铺贴盲道花岗石块将盲道花岗石块平放在已铺好的干硬性水泥砂浆上,用

新2017版客运值班员作业指导书(地铁)

客运值班员岗位作业指导书 运营一公司 站务部门

文件修改控制 1 所属科段(部门)介绍 1.1站务段部门职能: 站务段负责车站站务管理,全面落实公司下达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任务,运营服务和安全指标,确保站务工作的正常运作。 1.2站务段组织机构介绍 2岗位介绍 2.1岗位简介 本岗位隶属于运营一公司站务部门下属各车站客运值班员以上管理层级进行管理,主要负责的工作是车站票务管理工作,负责岗位内票务设备、票务工器具管理工作,负责票务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负责车站票款、设备与相关部门的衔接上交等工作。运营一公司站务段共有客运值班员60人,每站设4位客运值班员,每站共分成4个车站执勤班组,每班一名客运值班员,采用“四班两运转”即白、夜、休、休的倒班方式。 2.2岗位说明

2.2.1 岗位任职条件中的内容要求: 2.2.1.1 18周岁以上;高中以上学历; 2.2.1.2 具备不少于1年的站务客值管理等相关工作经历。 2.2.1.3 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理论知识培训和不少于12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公司及段内的理论知识考试和岗位技能考试;在经验丰富的值班站长指导和监督下进行操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2.2.1.4掌握车站的客运组织工作,掌握车站的票务管理工作,能够熟练填写日报单;掌握车站客运设备设施的管理工作;掌握专用电话和无线对讲等设备的使用;具有良好的汉字读写能力,并能熟练应用普通话交流。 2.2.1.5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史或癫痫史。无色盲、色弱,听力正常。 2.2.2基本资格要求 2.2.2.1教育背景:具有大学专科毕业(或同等学历)及以上文化程度。 2.2.2.2知识技能:具有车站值班员应知应会相关技能知识。 2.2.2.3工作经验:具有2年及以上站务工作经验。 2.2.2.4敬业意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开拓创新、团结协作。 2.2.3上岗资格要求 2.2. 3.1取得车站客运值班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2.2. 3.2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2.3 岗位工作职责 2.3.1 执行分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票务纪律。 2.3.2 在值班站长的领导下,主管车站票务工作。 2.3.3 服从值班站长指挥,严格执行值班站长的命令开展票务工作。 2.3.4 严格执行票务运作程序,熟悉票务设备的性能,掌握操作方法。 2.3.5 保管车站各类车票、票务设备、备用金认真登记记录。 2.3.6为站务员配票、配备用金、配发票以及结帐工作,车站内的零钞兑换,做好票务数据和票款的统计与分析及上报工作。 2.3.7 负责车站票务设备、票务钥匙的安全,掌握各种票务工器具的操作,正确填写各种相关报表。 2.3.8 负责对站务员售票台帐及作业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2.3.9 完成上级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工作。 2.4 岗位安全职责 2.4.1 在值班站长的领导下,负责票务工作的安全工作。 2.4.2 负责监控票务室安全和更换全部TVM 钱箱以及现金清点工作。 2.4.3 负责车站票款的送行工作。

基础槽钢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质量,预防污染,保障安全,遵守法规,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绩效,为社会提供时代的绿色精品工程。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供电设备系统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 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部 2010年05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适用范围 (1) 三、施工流程图 (1)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1) 1、施工准备 (1) 2、确定安装方式 (3) 3、基础槽钢制作 (3) 4、定位、测量 (3) 5、基础槽钢安装 (4) 6、接地支线制作 (5) 7、基础槽钢刷漆 (5) 8、配合土建地坪施工 (5) 五、安装注意事项 (6)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各变电所一次施工图。 2、变电所设备安装施工图。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5、新编电气装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供电设备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7、施工场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适用范围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各设备基础槽钢安装使用。 三、施工流程图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 (1)现场布置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各预留孔洞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2)技术准备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3)人员组织准备

(4)工机具准备 (

2、确定安装方式 施工前应首先确认土建预留的孔洞和预埋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确认各设备的基础槽钢固定方式,即直接焊接在结构层预埋件或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变电所房建的结构层上。如下图所示为六种不同的固定方式,每种设备的固定方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如图所示利用膨胀螺栓与地面结构层连接时,螺杆与螺帽应点焊;设备基础槽钢安装原则为:若站台结构层或站厅结构层同一平面的变电所其设备基础槽钢采用10#立式安装方式,其它车站变电所及外挂所的设备基础槽钢采用10#槽钢卧式安装。 3、基础槽钢制作 为保证基础槽钢的安装精度,在安装前先根据图纸尺寸对槽钢进行下料,并将槽钢抛正、抛直;对于控制屏、35kV开关柜(ABB)、等部分设备的基础槽钢在材料采购时已要求厂家将其焊接成一个整体框架或局部焊接,安装时只需将成型的框架搬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即可;对个别变电所如华新街、狮子坪降压所预埋件需根据加工图现场焊接为整体框架。对这部分预埋件制作中应特别注意,必须保证预埋件槽钢的平直度全长误差不大于3mm(35kV开关柜基础要求全长误差不大于2mm),焊接必须牢固,并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铁路信号专业技术管理理论题库

信号专业技术管理理论题库 一、填空题: 1、技术交底应采用书面形式,主持人、交底人和接受人都应签字确认。 2、信号设备的金属外缘距接触网带电部分距离应大于 2m 。 3、距接触网带电部分小于 5m 的信号设备,其金属外壳应接至安全地线或扼流变中间连接板处。 4、技术交底前,要作充分的准备(熟悉设计图纸、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技术安全标准),拟定交底提纲,向接受交底的人员分发书面资料,仔细核对交底内容范围,所有的技术交底须执行技术复核制。 5、中铁四局《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由总则、技术责任制、工作标准、检查考核和附则五部分组成。 6、进站、出站、进路信号机及线路所通过信号机,因受地形、地物影响,达不到规定的显示距离时,应装设复示信号机。 7、信号设备不应与电力,房屋建筑合用接地体,其接地体间距离不应小于 20m 。 8、自动闭塞的分类一般是根据运营上和技术上的特征来进行的 9、信号设备的各种电路必须符合故障—安全原则,各种监测、遥信、报警电路均必须构成独立电路系统,不准借用信号联锁条件。 10、电气化区段信号设备的地线有防雷地线、安全地线和屏蔽地线。 11、一送多受轨道电路最多不应超过 3 个接收端。 12、交流电力牵引区段的吸上线,装在设有轨道电路的区段上时,相邻两吸上线的装设间距不得小于 2 个闭塞分区。 13、地铁信号设备的接地宜接入综合接地系统,也可采用分设接地方式。 14、地铁进、出段信号机、调车信号机以显示禁止信号为定位。 15、在地铁信号中,信号机一般设置在列车运行方向的右侧。车站应设置发车指示器或发车计时装置。 16、在改变运行方向电路中,的作用是记录发车按钮继电器的动作,从而改

地铁通信工程漏缆接续作业指导书

地铁通信工程漏缆接续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铁通信工程漏缆接续施工。 2、施工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紧固牢靠,确保连接器内没有灰尘和残渣,消除由工艺引起的互调失真。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准备工作 在接续前,使电缆端面与电缆轴线垂直,然后用蘸有工业酒精的棉纱,对漏缆的相应部位进行清洁处理。 4.2接续步骤

剥去漏泄同轴电缆的外护套、外导体、绝缘套管和绝缘螺旋体,露出内导体铜管10毫米(电缆切口必须是没有糟口的位置,以保证无线信号传输的质量)。卸开连接器插座,按照尾螺母、垫圈、密封圈、垫圈、密封圈、垫圈、扁螺母和压环的顺序套在电线上。在此注意零件的顺序和扁螺母与压环的方向。采用滚压法安装内导体芯子时注意在液压过程中,多滚压,少进刀。安装外导体接触套,在剥开电缆护套及外导体时,注意保护好外导体,不可弄断或损伤。装上带孔绝缘子时注意清洁。旋进带插孔的内导体,安装压环和尾螺母。注意务必旋紧。安装好外壳组件,注意螺旋器件必须旋紧,整个结构必须密封。在连接器上缠绕粘胶带,外层加缠电工胶带。注意均匀与美观。连接器装配后接头外部进行固定可靠的防护。 4.3漏缆区间与射频跳线连接 连接器连接同上。在完成连接器连接后,用匹配的射频电缆进行跳线连接。 5、5.施工要求 完成施工定测,工班组织完成施工复测。 完成安全、技术交底。 6、劳动组织 技工1名,普工1人,防护人员2人 7、材料要求

【免费下载】CNC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码SH–https://www.360docs.net/doc/b28356748.html,C-007 版本编码A 生效日期2005-05-01 CNC 加工中心作业指导书本 页 码 第1页 共5页一. 名称:CNC 加工中心 二. 目的:使操作员明确操作步骤 三. 范围:适用于模具部CNC 加工中心 四. 操作方法 1. 开机前,首先检查润滑油是否适量,机床状态是否正常,然后开启机床电源(开启机床电源时将旋扭由“Off”位置扳向“Reset”位置,再扳向“ON ”位置),再开启控制面板电源开关。 2. 开机后,首先作机床原点回归和刀库回零。原点回归前先检查清楚刀具相对工件位置是否安全,再确定如何原点回归(机床可作分轴按先后顺序回归零位)选Zero Return →按Cycle Start 键(机床原点回归);选Arc Manual 位→按Magazing ZERO Return (刀库回零)。 3. 每件加工件要预先检查加工程序是否齐备,所用刀具是否齐全﹑完好,根据编程员的要求准备 好工件及夹具,明确装夹方法(工作底面要用油石磨平) 4. 装卸工件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工件在工作台面上摩擦移动,禁止多任务件的一棱角作支撑 点在机床工作台面上拖动工件(这样会严重擦伤机床工作台面,影响机床台面的平面度);禁止在机床工作台面上放置套筒﹑ 螺丝扳手﹑ 螺丝﹑ 胶锤﹑ 油石﹑ 锉刀等工具,以防撞伤机床工作台面。 5. 安装工件时,如需使用码铁,则应在与机床工作台面之间垫上一定厚度的铜板(约5mm)在码 铁与工作之间垫上薄铜片,以防止机床工作台面和工件表面产生压痕,使用码铁时要注意码铁及固定螺丝要尽可能低,且码铁应摆放在工件加工范围的一定区域以外,以避免码铁对刀头及刀具夹头﹐撞击而造成损毁。 6. 校正工件:对加工余量较多的铜公坯料及 哥件坯料,可以用划针或锣刀粗略找工件坐标(X , Y 坐标)﹔对于以工件外形为参考基准要求精确定位的工件(包括翻锣以前的CNC 工件)则应用 Um 表找正工件坐标,使用Um 表前要检查表针是否灵活,是否会偏斜,表面是否有撞损的痕迹,如有损毁应实时申报。工件较正的内容:有基准平面的工件,应校正基准平面至水平 (或垂直);工件四边分中(或分单边)之后,还至少要复核一次,确保校数正确。 7. 设定工件坐标系: CNC 内定有六个工件坐标系可供设定(其代码:G54 G55 G56 G57 G58 G59),每个工件坐标系可用于1件工件的加工。设定工件坐标系的方法与步骤: 1)通过步骤六校正工件后,按程序列表中的指示,将主轴中心移至工件上某指定点﹔ 2)将此时的机械坐标系的X ﹑Y 轴坐标值分别抄到某个暂时空缺的工件坐标系上(如G54),机械坐目标Z 坐标值是与刀长有关的,所以有暂不抄录。 X=0.000 3)如果程序列表上定明:G00 Y=0 .000则表明上述所抄录的机械坐标点在XY 平面内; 与程 Z=xx. xx 式的绝对坐标(ABS)原点重合,不需再作移位。 X=20 000 如果程序列表上写明:G00 Y= -30 .000则表明程序的绝对坐标原点在上述抄录的机械坐标 点 Z=xx.xx X 轴正方向20 000mm, Y 轴负方向30.000mm 处。、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电务段S700K提速道岔巡检作业指导书

S700K提速道岔巡检作业指导书电务段 1 巡检准备 1.1 预测预判。通过信号集中监测、缺口监测等手段,对被巡检道岔进行调阅分析(图一),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巡修要求。Array 图一 1.2 派班会。明确巡检作业负责人、室内外防护员、相关作业人、作业时间、地点、巡检要求和安全预判及安全讲话。 1.3工具及仪表准备。联络工具、夜间照明灯、手锤、扳手、克丝钳、尖嘴钳、长嘴钳、螺丝刀、刮刀、密贴检查片、道岔钥匙、开箱钥匙、安全木、防护员防护用具等,高铁巡检还需塞尺。 1.4材料准备。机油、棉纱、1.0和1.6mm防松铁丝、各种规格开口销等。 2 道岔巡检作业流程 做到一看、二扳、三验。 2.1 一看:看七项内容 确认道岔一致性后。看:一转辙机是否方正;二各类杆件是否平直、

与工务枕木平行;三各类螺丝紧固、防松扎线、开口销齐全;四各类箱盒、无损伤裂纹、引线无脱落;五打开防尘罩,看各种标识;六外部是否有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因素(如石碴、辊轮、工务防跳器、顶铁是否脱落、融雪装置、废弃物等);七是转辙机、密检器内部部件及缺口分机工作正常。 图二 2.2 二扳:观察扳动过程 安装方正,无 老伤裂纹,螺 栓紧固,防松转辙机动作杆与锁闭杆、连接 杆在一条直线螺栓紧固、开口 销作用良好。

打开转辙机、密检器防尘罩,观察道岔扳动过程中三项内容:一是解锁、转换和锁闭过程是否动作顺畅;二是检查有否杆件别卡和销孔旷量过大和密检器动作异常现象;三是检查道岔宏观密贴良好、缺口外标识良好;四是工务状态检查:尖轨、基本轨状态;防跳器、辊轮;滑床板;顶铁;基本轨工务轨距铁;尖轨根部轨距铁等检查。 2.3 三验: ⒈对各杆件、活动部位和滑床板等清扫、检查老伤裂纹并进行注油,清除周围杂物。 ⒉按要求对转辙机、密检器、箱盒加锁进行检查,开口销、防松扎线不缺少。 ⒊做好道岔相关参数的记录并纳入一岔一档管理。 ⒋清点工具、材料等,做到现场工完料清。 ⒌对巡检发现的结合部问题,联系工务部门进行整修。

地铁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编号:хххх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хххх年хх月хх日发布хххх年хх月хх日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明挖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在地下空间分段施工,作业条件差,施工工序多,工序转换频繁,需开展严格流水作业,主体结构施工是车站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的关键,施工过程严格控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满足要求。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采取明挖顺作法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2.作业准备 2.1.施工技术部负责技术方案制定,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监督检查和指导,工程试验,施工 测量、检测及监测等工作。 2.2.安全质量部负责施工过程安全与质量检查及监督等管理工作。 2.3.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设备供应和进场检查、验收;负责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等管 理工作。 2.4.主体结构作业队负责实施。 3.技术要求 3.1.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及第三方监测单位复核。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 测量、放样及验收。 3.2.对围护结构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包括凿毛找平等,使防水卷材铺贴面达到防水板铺设 要求。 3.3.作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并对侧墙、立柱、顶(楼)板模型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审 批准后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进料。 3.4.提前进行防水材料、钢筋等物资的进料及检验工作。 3.5.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工班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6.根据施工进度适时安排劳动力、机械设备以及物资材料进场。 3.7.做好应急等物资准备工作。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车站主体施工流程详见《车站施工流程图》。 施工围挡 施工准备 管线调查、迁改及保护底板、侧墙防水层,底板钢筋砼施工拆除第三道钢管撑

预留孔洞、预埋件作业指导书(20201124133441).docx

××××××××××工程 编号: XXXX 预留孔洞、预埋件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年 XX月 XX日发布XXXX年 XX月 XX日实施

一、编制依据 .............................................. 二、编制目的与适用范围 .................................... 三、施工准备 .............................................. 技术准备 .................................................. 现场准备 .................................................. 四、技术要求与质量标准 ....................................预留孔洞技术要求与质量标准 ................................预埋件技术要求与质量标准 .................................. 五、施工工艺流程 .......................................... 预埋件施工工艺流程: ...................................... 预留孔洞施工工艺流程 ......................................六、施工质量控制 .......................................... 预留孔洞质量控制 .......................................... 预埋铁件质量控制 .......................................... 混凝土施工及保养 .......................................... 七、人员组织 .............................................. 八、设备机具配置 .......................................... 九、成品保护措施 .......................................... 十、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信号设备单项试验作业指导书

新建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四电集成信号施工作业指导书 设备单项试验 单位: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咸城际铁路四电集成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批准: 监理: 2011年月日发布 2011年月日实施

设备单项试验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主控项目 1.设备单项检验 1)电源设备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交流输入、输出相序应一致,直流输出极性正确。 2 在规定的输入范围内,各供电模块工作正常,输出电压范围、负载能力、温升范围等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 两路输入电源的转换时间不应大于0.15s。 4 电源过压、欠压、过载、短路、接地、断相、错相等保护可靠,报警正确。 5 对地绝缘电阻、对地漏泄电流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6 智能电源监测功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技术标准检验。 2)不间断电源(UPS)设备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输出电源极性正确。 2 UPS在外部电源停电时能自动切换,转换时间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3 UPS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 UPS故障后应能旁路UPS电源直接供电。 5 UPS指示灯显示正确。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或相关技术标准检验。 3)车站联锁设备模拟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并按附录B中表 B.0.1 填写“车站联锁试验记录表”: 1 主机和备机转换试验正常。 2 驱动、采集信息正确。 3 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接口等相关模拟条件应与室外设备布置相对应。 4 根据模拟条件检查进路的排列、取消、解锁等联锁关系应符合联锁图表的要求。 5 具备自诊断、现场操作与信号设备动作记忆、查询、再现、打印等功能。 6 联锁模拟检验除符合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按联锁图表办理进路、模拟条件试验检查。 4)地面固定信号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并按附录B中表B.0.2填写“信号机试验记录表”: 1 灯光位置排列、颜色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显示距离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3 主、副丝端电压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4 主、副灯丝转换及报警良好。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试验检查。

地铁通信工程漏缆卡具安装作业指导书

地铁通信工程漏缆卡具安装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地铁通信工程漏缆卡具安装施工。 2、施工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在工程项目地就近租用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1)漏缆卡具安装高度按照设计要求。 2)漏缆卡具安装牢固可靠。 3)漏缆卡具注意卡环受力方向。 4)在特殊凹段面(6m以内)架设钢绞线承挂漏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划线定位 打孔、安装胀栓 检验 安装卡具

如右图。 4.2施工方法 4.2.1划线定位 1)根据轨面线用标线仪在距离轨面线漏缆卡具卡环中心(设计漏缆安装高度)的地方打出一条直线,每隔100m做一个基准点、每隔10m标记一个点。 2)用墨斗每隔10m一档依次弹出一条直线。 3)用自制标准尺按漏缆卡具间距要求依次标记胀栓点。 4.2.2打孔安装胀栓 1)用电锤在做好的胀栓标记点垂直于隧道壁打跟胀栓匹配的孔,当打孔时碰到钢筋后孔位沿水平方向平移正负10cm,孔位应避开伸缩缝、连接缝。 2)将胀栓敲打入孔中,保证胀栓端面与隧道壁持平。 4.2.3安装卡具 用专用工具将卡具螺丝跟胀栓紧固;卡具安装后应调整卡环受力方向。 5、5.施工要求 完成施工定测,工班组织完成施工复测。 完成安全、技术交底。 6、劳动组织 技工1名、普工5名。 7、材料要求

信号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项目及编号

信号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项目及其编号 1.道岔转换设备作业指导书 DWBZ/XZ.1 1.1 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 DWBZ/XZ.1.1 1.1.1 ZD6、ZD7系列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1 1.1.2 ZYJ7系列钩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2 1.1.3 ZYJ7系列BGW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3 1.1.4 ZY(J)4系列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4 1.1.5 S700K系列BGW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5 1.1.6 S700K系列钩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6 1.1.7 道岔握柄(带电锁器)及其导管装置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DWBZ/XZ.1.1.7 1.2 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 DWBZ/XZ.1.2 1.2.1 ZD6、ZD7系列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1 1.2.2 ZYJ7系列钩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2 1.2.3 ZYJ7系列BGW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3 1.2.4 ZY(J)4系列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4 1.2.5 S700K系列BGW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5 1.2.6 S700K系列钩型外锁道岔转换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6 1.2.7道岔握柄(带电锁器)及其导管装置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1.2.7 1.3 道岔转换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 DWBZ/XZ.1.3 1.3.1 ZD6、ZD7系列道岔转换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1.3.1 1.3.2 ZYJ7 系列道岔转换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1.3.2 1.3.3 ZY(J)4系列道岔转换设备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1.3.3 1.3.4 S700K系列道岔转换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1.3.4 1.3.5 岔握柄(带电锁器)及其导管装置作业指导书DWBZ/XZ.1.3.5 2.轨道电路设备作业指导书 DWBZ/XZ.2 2.1 轨道电路设备日常巡视作业指导书 DWBZ/XZ.2.1 2.2 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 DWBZ/XZ.2.2 2.2.1 25Hz相敏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1 2.2.2交流480型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2 2.2.3脉冲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3 2.2.4 ZPW-2000移频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4 2.2.5 UM71移频无绝缘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5 2.2.6 18信息有绝缘移频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6 2.2.7 4信息移频轨道电路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DWBZ/XZ.2.2.7 2.2.8 ZPW-2000接近电码化叠加计轴设备集中检修作业指导书 DWBZ/XZ.2.2.8 2.3 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 DWBZ/XZ.2.3 2.3.1 25HZ相敏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2.3.1 2.3.2 交流480型轨道电路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2.3.2 2.3.3 3V化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 DWBZ/XZ.2.3.3 2.3.4 高压脉冲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2.3.4 2.3.5 多特征脉冲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2.3.5 2.3.6 UI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处理作业指导书DWBZ/XZ.2.3.6

地铁安全作业指导书

地铁安全作业指导书 Written by Peter at 2021 in January

地铁安全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 武广客运专线5标段北乡特大桥位于广东省乐昌市北乡镇,距乐昌市约8Km,北接大瑶山3#隧道出口,南接东塘隧道,中心里程 DK1934+979.17,桥跨布置为1×24+123×32m简支箱梁,24米桥跨布置在武汉台处,桥全长4063.36米。 我项目队负责北乡特大桥的基础、墩台等下部结构的施工。全桥共计125个墩、台,30#墩、47#墩、63#墩、66#墩、67#墩、73#墩、78#墩、79#墩、80#墩、81#墩、82#墩、83#墩、84#墩、87#墩、88#墩、118#墩共计16个墩采用明挖扩大基础,其余墩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根据地质情况分为1.0米、1.25米。最长桩长为20#墩,桩长62米;墩身除57#墩采用圆柱形墩身外,其余墩均采用矩形空心墩,最高墩30#墩,墩高12.5米;桥台采用矩形空心台。 2、明挖扩大基础施工安全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北乡特大桥承台及明挖扩大基础施工采用明挖法。 2.1、选择合适的基坑坑壁的坡度 基坑坑壁的坡度是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请根据地质情况、设计图纸并结合《明挖扩大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承台施工作业指导书》参考下列坑壁坡度表选用适当的坡度开挖施工。

坑壁土 坑壁坡度 基坑顶缘无载重基坑顶缘有载重基坑顶缘有动载砂类土 1:1 1:1.25 1:1.5 碎石类土 1:0.75 1:1 1:1.25 粘砂土 1:0.67 1:0.75 1:1 砂粘土 1:0.33

1:0.5 1:0.75 粘土带有石块 1:0.25 1:0.33 1:0.67 未风化页岩 1:0 1:0.1 1:0.25 岩石 1:0 1:0 1:0 2.2、必须从速从快施工 为使明挖基坑暴露时间不超过边坡的自然稳定时间,必须从速从快施工。基坑开挖后应探明基坑中心与四周向下5米的范围内是否有溶洞,若没有,基坑一旦成形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应当即报检灌注混凝土,第一层混凝土满灌。如果因天气或人员不足等因素,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就应把坑壁坡放缓,以保持坑壁的稳定和施工的安全。 2.3、加强对坑壁坡顶的检查

CNC加工中心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CNC加工中心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1.维护保养相关责任人 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维护及基本保养; 设备维修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及必要的维护; 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对整个车间各操作员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监督。 2.数控设备使用之基本要求 数控设备要求要避免潮湿、粉尘过多和有腐蚀气体的场所; 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和其它热辐射,精密数控设备要远离振动大的设备,如冲床、锻压设备等; 设备的运行温度要控制在15度至35度之间。精密加工温度要控制在20度左右,严格控制温度波动; 为避免电源波动幅度大(大于正负10%和可能的瞬间干扰信号等影响,数控设备一般采用专线供电(如从低压配电室分一路单独供数控机床使用),增设稳压装置等,都可减少供电质量的影响和电气干扰。 3.日常加工精度维持 开机后,必须先预热10分钟左右,然后再加工;长期不用的机器应延长预热的时间;检查油路是否畅通; 关机前将工作台、鞍座置于机器中央位置(移动三轴行程至各轴行程中间位置); 机床保持干燥清洁 4.每日维护保养 每日对机床灰尘铁屑进行清扫清洁:包括机床控制面板、主轴锥孔、刀具车、刀头及锥柄、刀库刀臂及刀仓、转塔;XY轴钣金护罩、机床内柔性软管、坦克链装置、切屑槽等;检查润滑油液面高度,保证机床润滑; 检查冷却液箱内冷却液是否足够,不够及时添加; 检查空气压力是否正常;

检查主轴内锥孔空气吹气是否正常,用干净棉布擦拭主轴内锥孔,并喷上轻质油;清洁刀库刀臂和刀具,尤其是刀爪; 检查全部信号灯,异警警示灯是否正常; 检查油压单元管是否有渗漏现象; 机床每日工作完成后进行清洁清扫工作; 维持机器四周环境整洁。 5.每周保养 清洗热交换器的空气滤网,冷却泵、润滑油泵滤网; 检查刀具拉栓是否松动,刀把是否清洁; 检查三轴机械原点是否偏移; 检查刀库换刀臂动作或刀库刀盘回转是否顺畅; 如有油冷机检查油冷机油,如低于刻度线请及时加注油冷油; 清洁压缩气体中的杂质和水份,检查油雾分离器中的油量,检查各路电磁阀的工作是否正常,检查气动系统中的密封性,因为气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换刀及润滑系统; 防止灰尘污物进入数控装置内部。在机加车间的空气中一般都会有油雾、灰尘甚至金属粉末,一旦它们落在数控系统内的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上,容易引起元器间绝缘电阻下降,甚至导致元器件及电路板损坏。 6.每月保养 检测轴轨道润滑情况,轨道面必须保证润滑良好; 检查、清洁极限开关以及碰块; 检查打刀缸油杯油是否足够,不足及时添加; 检查机器上的指示牌与警告铭牌是否清晰,存在。 7.半年保养 拆开轴防屑护罩,清洁轴油管接头,滚珠导螺杆,三轴限位开关,并检测是否正常。检查各轴硬轨刮刷片效果是否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