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


此为道家漏体补亏传统秘法。一般人到中年,精气大半泄漏,甚至造成肾亏,体质下降,以致修炼中元气不足,难以达到功法要求的效果。为此,道家运用“敲竹唤龟”之法,作为练功辅助,可以较快补回体漏所造成的损失,恢复并增强肾功能,达到采药结丹的要求。所谓“竹”,即指督脉脊柱,如竹节一般连接;而“龟”,即指男性生殖器官。故曰“敲竹唤龟”。

其法如下:

1、采用盘坐式,手结子午连环诀印,具体参照“通用形法”。

2、如一转心法起式,两眼平视前方,再把目光慢慢收回。然后二目轻闭,上注天目,似有朗月生辉。用意不用力、似观非观片刻。

3、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山根经泥丸沿髓腔缓缓而下从夹脊进入下窍气穴,意念神光一路照亮,要注意“神光”来自于“意念”,意念与吸气要同步,至下窍气穴稍停动一下,意注气穴;接着呼气,随意念缓缓上升至“上窍”心位,即心窝内部,丹经名为“绛宫”,静静意守涵养。

4、至绛宫部位微微发热(如不发热,可行“龙虎交会”之法,以尽快激活气机),心意平静、无杂念时,将神意引至虚空太极,即眼前天人合一后的混沌状态,静守,乃至虚空产生发白或光亮之象。

5、以意领气,用心意将神光随吸气从两眼之间的“山根”经泥丸沿脊柱髓腔缓缓而下,直到对应于“黄堂”的脊椎部位(夹脊双关)。黄堂即后心部位,守住其后面的如竹节一般的脊椎间,即夹脊关,俗称“竹关”。静静守住,心无杂念,直至此处发热,甚至会有轻微灼痛之感。
具有气功基础者,很快会产生发热气感。毫无气功基础且亏损严重者,此步练习少则一周,多则两周时间,即可产生气感。

6、当竹关处有热感产生后,以意领气,顺脊柱往下到腰部(命门穴),再静守此处。

7、待命门发热产生气感后,再以意领气,分领两股气到命门两侧的肾脏处,亦静守。

8、如感两肾区发热,腰两侧有跳动感时,再以意念领气返回命门沿腰椎下行,经尾闾、谷道到海底会阴处,然后静守此处。
慢慢地,会阴会产生跳动感,任其自然,只管静静守在会阴处。

9、当感到海底会阴与命前脐后气穴之间,有一股热气升上去,再降下来循环往复时,须注意此时不再似以前“以意领气”,而是“意随气行”,即将意念跟着气的上下而上下,气不动则意不动,气动则意念随之。

10、如此修持,大约半月左右,整个腹部发热,气感强烈。而外肾则会勃然而起,就是久已肾亏或阳痿之人,亦会阴茎勃起,性欲亦会旺盛起来,但要注意不可再使之泄漏,尤其是有志于丹道修持者。


11、当阴茎勃起(包括睡觉醒来),为“龟”已唤起,可行伏虎之法,即将意念引至绛宫(虎入龙宫),可使勃起缩回。继续修炼,使之心肾坎离自然相交。四十五天左右,性欲逐渐消退,水源洁净而无欲,真阳启动,即可按四转之法行聚火开关的活正子时采药之功。

收功(方法同前)。

注:所谓“敲竹唤龟”,实际就是炼己筑基的简易之法,从开始的修心、翕聚、蛰藏,与金丹三转综合混炼有异曲同工之妙。独到之处,是特意加了会阴之阴跷意守,这是道家实践的宝贵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