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优化(08.27)

凸优化(08.27)
凸优化(08.27)

凸优化总结

1基本概念

1.1) 凸集合:n

S R ?是凸集,如果其满足:x; y S + = 1 x + y S λμλμ∈?∈

几何解释:x; y S ∈,则线段[x,y]上的任何点都S ∈

1.2) 仿

n

S

R

?是仿射集,如果其满足:x; y S , R ,+ = 1 x + y S λμλμλμ∈∈?∈

几何解释:x; y S ∈,则穿过x, y 的直线上的任何点都S ∈

1.3) 子空间:n

S R ?是子空间,如果其满足:x; y S , R , x + y S λμλμ∈∈?∈ 几何解释:x; y S ∈,则穿过x, y ,0的平面上的任何点都S ∈

1.4) 凸锥:n S R ?是凸锥,如果其满足:x; y S ,0 x + y S λμλμ∈≥?∈ 几何解释:x; y S ∈,则x, y 之间的扇形面的任何点都S ?

集合C 是凸锥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集合C 中的元素的非负线性组合仍在C 中,作为一般化结

果,其中非负线性组合的数目可以推广到无穷

1.5) 超平面:满足{

}

T

x a x = b (a 0)≠的仿射集,如果b=0则变为子空间

1.6) 半空间:满足{

}

T

x a x b (a 0)≤≠的凸集,如果b=0则变为凸锥

1.7) 椭球体:{

}

T -1

c c =x (x-x )A (x-x ) 1 ξ≤T n c A = A 0; x R ∈ 球心 1.8) 范数:f :R n —R 是一种范数,如果对所有的n

x; y R , t R ∈∈满足

1. f(x) 0; f(x) = 0 x = 0

2. f(tx) = tf(x)

3. f(x + y) f(x) + f(y)

≥?≤

范数分类

● 1范数

2

x

=

● 2范数 1i x

x x =∑

● 3无穷范数 max i i x

x ∞

=

1.9) 有效域:集合(){()}dom f x X f x =∈<∞

1.10) 水平集:{()}{()}x X f x and x X f x αα∈<∈≤,其中α为一标量

1.11) 上镜图:函数:(,f x ∈-∞∞的上镜图由下面的集合给定

{}()(,),,()epi f x w x X w R f x w =∈∈<给出的1n R +给出的子集。

1.12) 多面体:有限数目半空间集合的交集{

}{

}

T

i i x a x b ,1,...=x Ax b P i k =≤= 1.13) 共轭函数:f :R n —R 上的共轭函数定义为:*()sup (())T x domf

f y y x f x ∈=-,*

f 是凸

函数即使f 不是

1.14) Jensen 不等式: f :R n —R 上的凸函数

● 两点12112211221,0()()()i f x x f x f x θθθθθθθ+=≥?+≤+ ● 多点

11,0()()i

i i i i i

i i f x f x θ

θθθ=≥?≤∑∑∑

● 连续()0,()1(())()()p x p x dx f xp x dx f x p x dx ≥=?≤

???

● 一般情况 ()()f Ex Ef x ≤

1.15) 凸函数:设C 是n R 上的凸子集,如果

((1))()(1)(),,f ax a y af x a f y x y C +-≤+-?∈

则函数:f C R -称为凸函数

凸函数一阶可微定义

如果f 一阶可微,则f 是凸函数等价于对于所有的0,()x x dom f ∈,

000()()()()f x f x f x x x ≥+?-

凸函数二阶可微定义

如果f 二阶可微,则f 是凸函数等价于()x dom f ∈, 2

()0f x ?

常见的凸,凹函数

● 线性函数和仿射函数都是凸函数

● 二次函数()2T

T

f x x Px q x r =++是凸函数等价于0P ● 任意求范数操作是凸函数 ● x α在R++是凸的1, 0αα≥≤; 凹的01α≤≤

x log 在R++是凹的,x x log 在R+是凸的

exp()ax 是凸的

● |x|, max(0, x), max(0,?x) 是凸的 ●

2

-t e dt x

log -∞

?是凹的

2规划问题分类

2.1)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

目标函数和等式限制函数都是仿射函数的规划

Minimize T

c x +

d Subject to Gx h

Ax = b

目标函数中d 可以消除,不会改变其凸性。线性规划的几何解释是仿射集形成的多面体上求解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应用中存在等效问题转化,不等式限制变等式限制,等式限制中的变量求出其反函数表达式来消除等式限制,以及找到一些松弛变量,例如如果存在最优解x ,必然相应的-f(x)小于0。

例子:切比雪夫多面体求解中心

注:多项式max f i (x)

Minimize T

T

c x +

d x + f ;

Subject to Gx h

Ax = b

其中T

T

0f (x) =c x + d e x + f ; {

}

T

0domf = x e x + f > 0,目标函数为准凸函数,故该规划为准凸优化问题。一般来说,通过构造新变量,将准凸优化问题转化为新变量的凸问题来解决,利用原变量和新变量的关系求出。这种方法比较常用,实现凸优化问题的等效变化,可以使得问题得以简化,例如将目标函数设为新变量进行优化,求解新变量的反函数实现原优化问题解

2.3) 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 (QP) 目标函数是二次函数,限制条件是仿射函数

Minimize T

T

(1/2)x Px + q x + r Subject to Gx h

Ax = b

其中P 是半正定矩阵,上式中的不等式限制 Gx h 也可以是二次函数限制

T T i i i (1/2)x P x + q x+ r 0; i = 1,...,m ,此时优化问题转化为二次约束二次规划

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 (QCQP)问题。此外,线性规划可以视为二

次规划的特殊情况(P=0)。二次规划问题首先是解决约束P 是半正定的,则问题马上可以得以解决。否则,问题的求解形式变得比较困难,即使任意一个i P 不是半征定的。QCQP 问题当i=1时,不用考虑凸和非凸问题,可以求解。对于i=2的情况,如果有一个i P 不是半征定,可以通过SDP 问题,进行求解(Luo on research )。i 其他情况,如果有一个i P 不是半征定,NP-hard 问题,难以解决。想办法求最有近似解。

几何解释

例子:带限制下的最小误差问题:2

T

T

T

T

2Ax -b = x A Ax -2b Ax + b b ,还有两个多面体之间的距离问题,此外,可以考虑二次规划和信道估计误差相结合,限制条件是误码率小于限定值或者容量大于限定值,限制条件可以增加不断细化问题。

2.4) 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 (SOCP)

二阶锥规划是特殊的二次规划形式

Minimize

T f x

Subject to T

i i i i A x + b c x + d ,; i = 1,...,m ≤

Fx = g

其中Ax + b cx + d ≤,为二阶锥限制,如果c=0 则转化为二次限制二次规划问题QCQP 问

题,如果A=0,则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LP 。可见SOCP 问题要比LP 以及QCQP 要更具有普遍性。

例子:鲁棒线性规划可视为二次锥规划

Minimize T

c x

Subject to T

i prob(a x bi)>,1,...,i m η≤=?

转化为SOCP 问题

Minimize T

c x

Subject to

1/2T 1i i a x +()

b ; i = 1,...., m i

x η-Φ≤∑

大部分鲁棒线性规划问题可视为二次锥规划问题来处理,例如,误差的方差小于特定的概率,最小表面问题,连续积分离散化求和。

2.5)

几何规划geomet-ric program (GP).

单项式函数:12n 12n f(x) = cx x x α

α

α

,在此情况下,

y1yn 11n f(e e )=y ++y n log ααβ+ 仿射函数,故凸

束函数:12k

K

k

1

2n k=1

f(x) =

c x x x k

nk α

αα∑

K

y1

yn

11n k=1

f(e e )=exp(y ++y )k nk k log log ααβ+∑

几何规划的表示形式:

Minimize 0f (x)

Subject to i f (x) 1; i = 1, ...,m ≤

i h (x) = 1; i = 1,..., p

其中i f (x)是束函数,i h (x) 是单项式。一般多个单项式限制以及目标函数单项式并非凸函数,优化问题原来形式并非凸优化,但需要对目标函数以及限制条件进行转换,可以通过求对数运算将其转化为凸函数的形式log ,exp()i i i i y x x y ==:

Minimize log y1n

0f (e ey )

S.t. log y1

yn

i f (e e ) 0; i = 1m ≤ Log y1

yn

i h (e e ) = 0; i = 1 p

GP 问题:FDM 系统功率分配问题(Luo- chapter5- ppt )

2.6) 半正定规划semideinfite program (SDP)

Minimize T

c x

Subject to 11n n x F + + x F + G 0

Ax = b

其中1n F ,F , G k S ∈,p n

A R

?∈,如果1n F ,F , G 是对角矩阵,则该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

1标准形式SDP :具有线性等式约束以及限制变量具有非负定性对于n

X S ∈

Minimize tr(CX)

subject to i i tr(A X) = b ; i = 1,, p

X 0

其中1p A ,A , C n

S ∈

2不等式SDP

Minimize T

c x

subject to 11n n x A + + x A B;

其中1n A ,A , B ,n k S c R ∈∈, n

x R ∈

例如:最小化最大特征值问题,对于T

011m m i i A(x) = A + x A ++ x A , A = A ,

x max minimize (A(x))λ是SDP 问题:

Minimize t Subject to A(x) -tI 0

2.7) 鲁棒优化Robust Optimization 一般的优化问题形式:

Minimize 0f (x)

Subject to i f (x) 0; i = 1, ...,p ≤

实际中,由于误差或测试的影响:

Subject to i f (x,) 0; i = 1, ...,p,σσ≤∈?

2.8) SDP Relaxation 对于非凸问题

模型一般性: LP < QP < QCQP < SOCP < SDP. 求解效率: LP > QP > QCQP > SOCP > SDP.

3规划问题的例子

3.1)

多面体中心设计问题

在多面体{}

T

i i P = x a x b , i = 1,,m ≤ 内求解一最大的球,寻找球心称为切比雪夫中心设计问题。

球体T c x 在多面体P 内当且仅当{

}

T

T

i c i i sup a x + a u u b ; i = 1,m;r ≤≤ 从而这也就等价于

T i c i a x +r a bi; i = 1,m ≤

因此,寻找切比雪夫中心可以归结为LP 问题

T i c i r

a x +r a bi; i = 1,,m

Maximize Subject to ≤

3.2)

功率最优化问题

假定同一频率m 发射机,mn 接收机,发射机i 同时给n 个接收机(i;j) j=1n 传输功率。A ijk 代表发射机k 到接收机(i; j)路径增益,N ij 代表接收机的噪声功率。优化变量:发送功率p k , k = 1….m 。

对于接收机(i; j),期望信号功率:ij iji i S = A p 干扰及其噪声功率:ij ijk

k ij k i

I =A

p + N ≠∑

信噪比:ij ij S I

优化目标:寻找p k 使得最小ij SINR SINR 最大化

iji i

ij

ijk

k ij

k i

A p A

p + N Maximize min

≠∑

线性分式规划问题

功率分配转化为几何规划问题

信噪比(dB ): ij 10ij ij SINR = 10 log S I 平均信噪比:

iji i ij 10ij ij 10i,j i,j i,j ijk k ij

k i

A p 1010

SINR =log (S I ) =log nm nm A p + N ≠∑∏∏∑ 寻找p k 使得平均 (dB)最大化

ijk

k ij

k i

i,j

iji i

A

p + N A p Minimize ≠∑∏

目前更多的SDP 应用

● 结构优化(structural optimization): Ben-Tal, Nemirovsky, Kocvara, Bendsoe, ● 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 Vandenberghe, Stoica, Lorenz, Davidson,

Shaked, Nguyen, Luo, Sturm, Balakrishnan, Saadat, Fu, de Souza ● 电路设计(circuit design): El Gamal, Vandenberghe, Boyd, Yun,

代数几何学(algebraic geometry):Parrilo, Sturmfels, Lasserre, de Klerk, Pressman, Pasechnik

● 通信和信息理论(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heory): Rasmussen,

Rains, Abdi, Moulines,

● 量子论计算(quantum computing):Kitaev, Waltrous, Doherty, Parrilo,

Spedalieri, Rains,

●金融(finance): Iyengar, Goldfarb, . . .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Lanckriet, El Ghaoui,.

下一步研究

1,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建模,建模非凸,如何凸优化松弛,怎么松弛才能得到较好近似解

2,找出一些优化问题例子,比如波束形成中的加权因子,功率分配,预编码设计,多用户调度等问题,该问题需要涉及搜索最优变量,如何分析

3,思考一些特定的场合中的优化问题,逼近问题,近似问题能否转化到凸优化上来4,SeDuMi软件的应用

优化课堂时间管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行为及学业成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能提供最适合学生的教学,使学生在最短时间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成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本文结合目前课堂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了一些课堂时间管理策略。 一、课堂时间管理的有关研究 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就提出了课堂中教学时间的问题,认为时间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变量。卡罗尔认为就某一特定学习任务而言,学生学习程度是学生所用时间与所需时间之间的比例函数。所用时间是指学生定向于学习任务并积极专注于学习的时间,由所许可时间与毅力两个因素构成;所需时间取决于学生能力倾向、理解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三个因素。能力倾向指在最优教学条件下掌握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 布卢姆继承了卡罗尔的这一思想,提出了掌握学习模式,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程度,一方面可依照学习者不同需要提供相应足够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减少学习者所需的学习时间。而所需时间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学生情感准备状态和教学质量等三个变量。认知准备状态是指学生掌握已学过的、完成新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技能的程度;情感准备状态指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动机激发

程度;教学质量指教学适合学生的程度。 此后,哈尼施费格和威利尝试性的提出了教学对学生学业成就影响以时间为中介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积极的学习时间的概念,即积极学习时间是专注时间与分配时间的比值。伯利纳等人提出了学术学习时间的概念。所谓学术学习时间是指学生专注于适合自己水平的教学活动并达到较高掌握程度所用的时间。 二、目前课堂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前述研究表明,课堂中的时间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业成就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程度,换言之,取决于教师课堂时间管理水平的高低,根据笔者的调查和观察,目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时间管理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取决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应处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课堂上依然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没有以学生为本,分配给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少,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①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过多,而自己独立学习、探究、思考的时间太少。②课堂作秀,活动安排过多,一节课中有观察、演示,有看录像、做实验,有个人自学,有集体讨论。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教学方法多样,但每个教学环节都是

第2周——课堂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课堂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一些调查和观察,目前一些教师在课堂时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课堂上依然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而没有以学生为本,分配给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少,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 1、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学生接受学习的时间过多,而自己独立学习、探究、思考的时间太少。 2、课堂作秀,活动安排过多,一节课中有观察、演示,有看录像、做实验,有个人自学,有集体讨论。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教学方法多样,但每个教学环节都是匆忙而过,流于形式,致使学生专注学习时间减少,对教学的重要内容无暇深入理解,教学效率低下。 3、滥用、误用多媒体技术及直观教具,教师为了体现教学的直观性和生活性,课堂上重复罗列直观教具——挂图板绘、实物标本、立体模型,一会儿欣赏图片,一会儿播放卡通,一会儿进生活乐园,课堂被过多的无用信

息充斥,干扰了教学,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模糊了教学重点,也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不能把握最佳教学时域 1.教师未能很好地分析理解教材和确定主次、把握宗旨,结果偏离教学目标,一节课的最佳时域过去了还没有进入或搞清重点内容。 2.教学设计不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导言设计过长或上课后长时间的组织教学,挤占了一节课最佳的学习时域。 3.教学思想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情感,不能专注学习,浪费了精力和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三、课堂准备不足,无谓事件消耗过多,学生学术学习时间相对缩短 1.教师对课标、教材研修不够,教学抓不住重点,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或教学设计不合理,环节松散,转换不流畅,空耗时间多。 2.没有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或教师课堂强化水平不高,不能充分调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组织教学费时多。

时间管理方案

时间管理团辅方案 1、目标 ?了解时间的特质,时间与学习、与生命的关系 ?检视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 ?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2、团体对象:希望提高效率、有效利用时间的同学。 3、团体规范 ?成员必须参加团体所有活动。 ?成员必须保持对其他成员的信任,大胆发表个人意见,真诚开放自我。 ?团体活动时,严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成员在活动中的所言所行绝对保密;在活动外,不做任何有损团体成员利益的事。 ?他人讲述时,用心倾听,活动中严禁吸烟、吃零食以及从事其他与活动无关的事。 4、活动内容与方式 (一)导入活动 (1)扮时钟 ?三人一组,每人手持一根长短不同的棒,主持人说出不同时间,三人配合表示出来。

(2)时间传递(10分钟左右,猜词附后) ?成员进行分组排成纵队,每组派一名代表,主持人告诉每位代表一个关于时间的词,代 表们把词用身体语言传递给各组成员,由最后一位成员把词写出来,看哪个组速度最快最准。 (二)时间管理自测(5分钟左右) 时间是重要资源,大部分同学都抱怨不够用,抱怨有做不完的功课,这就突显了同学们在“管理时间”能力存在欠缺。 自我检视——你的时间管理是否有不妥之处? 1)你是否想在一节课完成几个学科的作业,边听课边做其他科作业?但似乎无法完成? 2)你是否因顾虑其他的杂事而无法集中精力来做目前该做的事? 3)如果你的学习计划被一些突发事件打断,你是否觉得可原谅而不必找时间补? 4)你是否经常一天下来,觉得很累,却又好像没学到什么? 5)你是否觉得老是没有什么时间做运动? 6)你是否觉得总没时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杂事,哪怕是摆弄一下喜欢的小玩意也没空? 以上问题只要有两个回答“是”,那你的时间管理就有欠缺之处。 分析:难道你的时间真的这么短缺?其实它是世界上最充分而又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都拥有也只能拥有24小时的一天。 多年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的一小时中能被真正利用的可能只有几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而已。那么,是谁偷走了我们本应拥有的时间呢? (三)时间哪里去了?(15分钟左右) (1)活动目的 ?了解平时的时间管理状况 (2)活动道具 ?每人一张大小相同的纸条

MATLAB基于NCD优化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

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NCD优化的非线性优化 PID控制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目录 基于NCD优化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 (4) 摘要 (4) 第一章绪论 (6)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6) 1.2 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6) 第二章MA TLAB概述 (7) 2.1 MA TLAB简介 (7) 2.2 MA TLAB工作环境 (7) 2.3 MA TLAB操作界面简介 (8) 2.4 MA TLAB 语言 (8) 2.5 SIMULINK仿真集成环境简介 (8) 2.5.1 SIMILINK模块库介绍 (9) 第三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及优化原理 (13) 第四章非线性控制系统的优化 (14) 4.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 (14) 4.1.1 MATLAB/SIMULINK模型的建立 (14) 4.1.2 系统参数设定 (14) 4.2 非线性系统参数优化 (16) 4.2.1 Signal Constraint阶跃响应特性参数设定 (16) 4.2.2 设置优化参数 (17) 4.2.3 设置不确定参数范围 (18) 4.2.4 控制参数优化计算 (18)

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20)

基于NCD优化的非线性优化PID控制 摘要 PID控制是工业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广的策略之一。因此PID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控制效果的好坏。目前PID参数的优化方法很多,如间接寻优法、专家整定法、单纯形法等。虽然,这些方法都具有良好的寻优特性,但却存在着一些弊端。(1)中仅仅将单纯形法应用于系统,仍然存在局部最小问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化解,造成寻优失败。(2)而且当系统的非线性较强时,传统的基于线性化模型的线性系统设计方法难以获得好的控制效果。为了设计与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提出了利用MATLAB优化控制工具箱与优化函数相结合对非线性系统PID控制器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同时建立了基于MA TLAB/SIMULINK的非线性系统仿真图。通过MATLAB/SIMULINK非线性模块Signal Constraint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可使系统的性能有所提高。关键词:非线性控制系统MATLAB/SIMULINK Signal Constraint模块PID 非线性模块

浅谈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王惠珍

浅谈如何优化课堂时间管理? 王惠珍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沃尔福克指出要达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需要把课堂管理的目标分解为:1、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2、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3、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可见,时间管理对优化课堂是最重要的。 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时间,与学生的成绩呈明显的正相关。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用于学习的时间。 一、课堂规则和程序的建立。没有规矩,课堂就无从谈起。因此,课堂管理首先应该从规则和程序的设计开始,这一工作应在学年开始之前进行。教师要在一学年开始的几周在全班內建立所设计的规则和程序系统。在开学初的几星期可以遵循下列程序:1、开学第一天或第一次班会专门用一些时间讨论规则。2、和完成其他学习任务一样,系统地教授课堂程序和规则。3、教学生所需的程序,帮助他们处理具体的课堂常规。4、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使学生在开学的头几天获得高度的成功感。5、至少在开始几天,开展那些只需要全班注意或只需要简单程序的活动。6、不要认为学生经过一次尝试后就知道如何执行某一程序,换句话说,对某些事只作一次解释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理解你想让他们做什么。 二、教师采取参与式的领导风格。采取参与式领导风格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创造比较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气氛,鼓励自由发表意见,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能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三、创设积极型课堂气氛。积极型课堂气氛的基本特征:学生精神饱满,课堂记录良好,学生注意力集中,师生关系和谐,教师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里呈现出热烈、活跃而又恬静、严肃的景象。因此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教师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再次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最后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课堂管理不是用来维持课堂秩序、驯服学生的,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相信做到以上几点可以事半功倍。

时间管理团辅方案

时间管理团辅方案 1、目标 , 了解时间的特质,时间与学习、与生命的关系 , 检视个人的时间管理状况 , 学习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2、团体对象:希望提高效率、有效利用时间的同学。 3、团体规范 , 成员必须参加团体所有活动。 , 成员必须保持对其他成员的信任,大胆发表个人意见,真诚开放自我。 , 团体活动时,严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 成员在活动中的所言所行绝对保密;在活动外,不做任何有损团体成员利益的事。 , 他人讲述时,用心倾听,活动中严禁吸烟、吃零食以及从事其他与活动无关的事。 4、活动内容与方式 名称目标内容时间备注 1、破冰彼此快速熟悉 1( 扮时钟 20分钟左右 3根长短不一的 2( 时间传递木棒,打印纸 2、时间管理现状了解自身时间1( 自测 20分钟左右每人一张大小 分布 2( 时间到哪里相同的纸条、彩 去了, 笔 3、如何规划时间学习科学的管1( 生命线 45分钟左右每人一只笔、一 理时间 2( 时间管理方张A4纸 法介绍

4、时间饼图规划最近一周1(时间管理饼15分钟左右每人一只笔、一 的工作、学习图张A4纸 (一) 导入活动 (1) 扮时钟 , 三人一组,每人手持一根长短不同的棒,主持人说出不同时间,三人配合表示出来。 1 / 7 (2) 时间传递(10分钟左右,猜词附后) , 成员进行分组排成纵队,每组派一名代表,主持人告诉每位代表一个关于时间的词,代 语言传递给各组成员,由最后一位成员把词写出来,看哪个组速度最快表们把词用身体 最准。 (二) 时间管理自测(5分钟左右) 时间是重要资源,大部分同学都抱怨不够用,抱怨有做不完的功课,这就突显了同学们在“管理时间”能力存在欠缺。 自我检视——你的时间管理是否有不妥之处, 1) 你是否想在一节课完成几个学科的作业,边听课边做其他科作业,但似乎无法完成, 2) 你是否因顾虑其他的杂事而无法集中精力来做目前该做的事, 3) 如果你的学习计划被一些突发事件打断,你是否觉得可原谅而不必找时间补, 4) 你是否经常一天下来,觉得很累,却又好像没学到什么, 5) 你是否觉得老是没有什么时间做运动, 6) 你是否觉得总没时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杂事,哪怕是摆弄一下喜欢的小玩意也没空,

优化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一种很特别的技巧,在学校中没有人教你,但实际你必须要学习这门技巧。否则,不管你有多么聪明,你还是不能整理好你掌握的信息,不管你工作多有经验,你还是会在工作中拖延时间。每个人每周都有168个小时,谁都不例外。但有的人却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这是为什么呢? 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掌握了时间管理的秘诀。有效的时间管理不仅能让你完成任务,而且能让你更加从容,更有时间为每件任务找到最简单最聪明的解决方案。 ■ 时间都去哪儿了? 在西方很多大企业,人们都会用下面的3D原则来处理堆在桌子上的文件,具体做法如下: 干掉它(Do it), 放弃它(Drop it), 或者交给别人(Delegate it)。 1、交给别人 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授权,但事实上,把部分工作交给别人可以解放你自己,这样你可以抽出时间去做别的更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在家里,如果有人喜欢洗碗,有人喜欢扫地,你就完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来安排工作,没必要事必躬亲。 在工作中也是一样。当然,工作中的授权要相对复杂一些。但一旦学会在工作中授权,你就会发现它的好处。 想想看,每天占用你时间最多的工作是什么,每天你感觉最无聊的任务是什么,你可以把那些既占用时间又无聊的任务交给新手。 要想学会授权,你需要事先做好规划,需要给新手们足够的时间去学习、犯错、改正,所以一定要提前做好授权或培训计划。 2、明确截止日期 截止日期能让我们更集中精力,让我们有所行动,保持专注。 但如果时间太紧,过度的压力和焦虑就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有时甚至会让人手足无措,止步不前。 我的建议是,不要把截止日期妖魔化,把它看成一件好事。

?拿出一张纸,写下截止日期,把任务分解成小块,按顺序列出你需要完成的一件件事情,给每件事情分配足够的时间。如果出于某种原因,你在完成某件事情时不太顺利,时间上有些滞后,不要着急,写出原因,然后继续努力追赶进度,或者你也可以重新修改时间表,感觉自己重新开始。 要想做成某件事,最好的状态是你能稍微提前完成它,并有一点时间可以检查一遍,做些最后的修改,而非总是挤在最后一刻完成。 3、时间窃贼 我们在工作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打扰。通常来说,别人的两种做法很容易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丢掉大把时间: ● 提出不合时宜的请求。 要想避免被这种请求占用太多时间,你一定要学会礼貌而坚定地拒绝对方,尤其是当对方请你做一些你并不擅长的事情时; ● 让你久等。 通常来说,如果有人跟你约定时间,结果平白无故地让你等了超过15分钟,你应该立刻离开(当然,也不能所有问题一刀切,在使用这条规则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另外,在等待对方时,你也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打打电话,发发信或者处理邮件,读读书等。办公室是最容易浪费时间的地方。臭名昭著的“茶水间谈话”就发生在这里,虽然有些茶水间谈话确实能解决问题,甚至能激发灵感,但大部分时候,同事之间无聊的闲谈只会让你白白浪费时间。 下面是一些可以让你更加高效利用时间的建议: ● 如果会议日程很短(记住,开会之前一定要列出会议日程),不妨让所有参会人员站着开会; ● 有些会议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举行,比如说电话会议或网络会议; ● 换个角度坐,尽量不要跟所有路过你身边的人都做目光接触; ● 邮件一定要简短、清晰,尽量不要随便开些不清不楚的玩笑。按主题保存邮件,这样找起来会更方便。 ● 站着接电话。这样不仅会让你听起来更自信,而且站着接电话的效率也会更高。 4、合理规划 大多数任务都可以被分解为几个子任务,要想成功实现目标,你必须学会将任务分解,并有条不紊地完成各个子任务。 “进攻”计划无论是在计划一场跨国并购还是规划一日三餐,你都必须将任务分解,计划各个子任务的先后顺序。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工作行动的误区 进行时间管理需要一定的执行力,但是,执行力虽然很重要,工作和行动中只靠执行力还远远不够。工作和行动如果陷入了误区,执行力只能起到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的作用。 1.缺乏战略的战术行动 企业往往精于战术的使用而忽视战略的规划。战术的使用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导,这些战术就不会有连续性,就难以凝聚最大的力量,产生最大的效益。 2.缺乏规划的工作行动 即使是战术的行动,有的企业也没有具体的规划,或者是搞激情工作,或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3.缺乏目标的盲目行动 工作没有目标,盲目地工作,或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即使有目标也是为了目标而工作,不以追求实际的效益为目的。连为什么做这件事都不明确。 4.过于正式的会议行动 我国的企业开会都有专门的会议室,会议室里桌椅板凳,茶壶茶碗,一应俱全。开会的时候,有早到有晚到,喝茶聊天好不热闹。会一开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小事半个小时,大事两三个小时。开会的时间长效率低。 【案例】 有一家跨国公司的车间很大,车间的会议室都很小。它在车间的里面,是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面既没桌子也没凳子。 当有人申请用这个会议室的时候,人马上到了。一共七八个人,围了一个圈,除了会议主持人的手不背,其他人的手都背在后面。会议主持人问原材料主管有什么问题,原材料主管马上把手放在前面说原材料中有一项需要添加,昨天已经申请,现在还没有落实。说完又把手背到了身后。会议主持人听的时候把手背起来,回答别人问话的时候又把手放到了前面。接着会议主持人以同样的方式又问了技术主管、质量检测员遇到的问题并予以了回答。不到15分钟,他们就把会开完了。 案例分析:企业会议的目的是解决生产销售方面存在的问题,会议的形式越简单越能提高企业的效率。拖沓冗长的会议不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还会浪费很多工作时间。 5.缺乏沟通的传达行动 我国的企业习惯于用文件传达计划、通知等,这种方式是单向的行为,不能和接受计划或者通知的对象进行沟通。计划或者通知等文件对执行者的意见建议不能及时反馈,更得不到认真的对待,这就会影响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企业的效益必然会受到影响。 【自检6-1】 为什么工作中会出现事与愿违欲速不达的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6-1 工作计划的流程

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

基于M/M/S排队论的病床安排模型 (获2009年大学生数学建模赛全国二等奖)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雷蕾 信息科学与计算学院黄缨宁 信息科学与计算学院丁炜杰 指导老师:王其如教授 摘要 就医排队是一种我们非常熟悉的现象。在眼科医院的病床安排中,主要从医院高效工作和患者满意度两方面来考虑安排方法。本文通过确定两方面的权重,确立评价标准。 针对问题二,本文确定了从医院和患者两方面综合考虑的目标函数,医院各种诊疗规则的限制下进行线性规划,使得目标函数值(背离度)最小,得到问题二的解决方案。用问题一的标准评价,确实优于医院的FCFS模型。 问题三中对每一类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做统计,由计算机按照概率给出术后恢复的时间,运用第二问模型的选择方式,对近一段时间内的出入院人数作出合理预测,并根据M的排序确定患者入院的时间区间。 对于问题四,先确立白内障双眼手术的方案(调查支持可以任意不同两天手术),按照问题二的算法,先算出周二四做白内障手术的最小M值及入院前等待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用计算机模拟出在手术时间可调整情况下M可能的最小值,得到周三五为最佳手术时间。尤其术前人均等待时间的优化减少使医院病床的有效使用率增加。模型改进率达到18.11%。 问题五要求确定病床固定分配使人均等待时间最短。病床的分配使整个排队系统变成了五个M/M/N模型,N为各类病床的数量。根据排队论中M/M/1模型的条件演化得到服务强度小于1及病床数固定不变。采取整数规划,在此限制条件下使得平均等待时间最小。从而算出各类病床的分配比例。 关键词:M/M/S模型泊松(Poisson)分布非线性规划优化模型病人满意度病床有效利用率

凸优化理论与应用-暑期学习总结

“凸优化理论与应用”暑期学校学习总结 一、专家介绍 Stephen Boyd:斯坦福大学教授,曾多次来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讲课全部是英文,很开朗。 段广仁: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曾于外国留学,讲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和Stephen Boyd教授交流时全部是英语。 谭峰:段广仁的学生,曾去Stephen Boyd教授那里做一年博后,然后回国,现在就职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讲师。所以此次由她给大家做辅导。 二、课程安排 7.13上午8:15-9:15 开幕。段广仁老师对于本次暑期学校开展、Stephen Boyd、 谭峰以及幕后的工作人员做了简单的介绍,谈了课程的变 动的原因以及可能给我们加课等事宜。 9:30-11:00讲座1(Lecture 1) Stephen Boyd 教授。 7.14上午8:15-9:15 谭峰博士对于前一天Stephen Boyd 教授讲的知识的一个 回顾。 9:30-11:00讲座2(Lecture 2) Stephen Boyd 教授。 下午14:00-15:00讲座3(Lecture 3)Stephen Boyd 教授。 7.15上午8:15-9:15 谭峰博士。 9:30-11:00讲座4(Lecture 4) Stephen Boyd 教授。 7.16上午8:15-9:15 谭峰博士。 9:15-9:30 所有人一起拍一张照片。 9:30-11:00讲座5(Lecture 5) Stephen Boyd 教授。 三、主要知识 1.凸优化相应理论. 本部分一共有8章,老师只用了两节课共3个小时就讲完了。这部分的内容虽然我很认真的听了,也只能知道一点概况,说实话想学明白还需要以后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 1.1 绪论 此部分介绍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凸优化问题,最小二乘,线性规划,凸优化问题等。 1.2. 凸集 在此部分介绍了凸集里包含的集合的形式,如仿射集、凸集、凸锥、超平面

浅谈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我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育方针实施,教学目的实现,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成果的体现,无不通过课堂教学这一重要场所来实施。作为教学工作主导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成功与否关系整个教学成功的关键,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已是一个长久课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一、创造良好授课环境是提高课堂效率前提。 1、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我曾新接全校“闻名” 后进班的课,下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讲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乱七八糟散落着粉笔头。我用目光巡视了一周后,迅速收拾好桌上的粉笔,然后转身面对黑板轻轻吹去桌上的粉笔灰。片刻的哑雀无声后,教室响起了一片掌声,所有同学的掌声给我的开场白一个最好的诠释。我充分利用“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把微笑与赏识带进课堂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任的教学氛围,良好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不光表现在课内,更表现在课余,把他们当朋友,我总是让他们畅所欲言。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强大推动力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2、灵活处理课堂上的“插曲”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教学效果核心。艺术处理课堂违纪事件采取尊重、理解、关怀、鼓励和信任态度帮助学生明变是非,使之正确控制主动调节自己行为,将注意力引向教师讲授内容。当课堂上出现了“小插曲”时要有教育机智灵活处理。 一次我在板完书转身时一个纸飞机正好落在放在讲桌上,全班一片寂静的目光集中在张浩同学身上。我微笑着拿起飞机说叠的真巧,下课后能否再送我一架,当时我还自编了一个台词“飞机上还有一段话老师我怎

样才能成长为一名飞行员?”夸这位同学的理想很好,但光有理想是不行的必须从现在努力学习锐意进取长大后你可能成为一个优秀飞行员。 全班一片掌声张浩同学紧张的脸上露出了会意的笑容。“小插曲的佐料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师生在欢乐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课后张浩同学主动承认了错误-------使学生始终保持心旷神怡的心境和浓厚兴趣,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境,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3、我利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一个夸奖学生的理由。赏识教育就是利用了肯定与激励来促进学生求知欲望提高的。玩是孩子的天性:首先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游戏时间,适当减轻学习压力,对于做事拖拉的学生用前后两次作业的效率比较,给学生改正缺点的信心,没有哪个同学主观上喜欢成绩差,就像运动员身处赛场怎不渴望成绩优秀?处处要求第一不仅不切实际,且代价太高,结果不一定理想。应对学生有信心真心相信他是一个健康聪明向上的好学生,同时对学生的弱点正面引导、鼓励,他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4、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下功夫,一个在老师面前向缺乏自信的孩子面对外部世界不可能有充分的自信。老师是学生面对的最大的外部环境,老师皱皱眉头,责备一句,老师可能以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在学生心里可能是世界上对他最严厉的批评,同样一个微笑,老师的一句由衷的赞美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激发他极大的创造热情和向上的积极性。 二、我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我在日常工作中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实施参与性教学。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行重要的,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

凸优化——无约束问题的梯度方法

第三周读书笔记 1. 牛顿法 Pure Newton's Method 在上一章中具体讨论了梯度方法,该类方法只应用了一阶最优条件的信息,即梯度。此外,在讨论标度梯度法时还简单地讨论到Newton方法,该类方法进一步地应用到二阶最优条件地信息,即Hessian矩阵。该章重点介绍牛顿法,与梯度方法利用梯度进行新点迭代的方法不同,牛顿法的点更新方法如下:若假设函数在处的Hessian矩阵是正定矩阵,即。那上面的最小化问题有唯一的稳定点,也是全局最小点: 其中,向量也被称作牛顿方向,利用以上更新公式进行迭代的方法也被称作纯粹牛顿方法。算法流程图如下: 牛顿法要求在每次更新处的Hessian矩阵为正定矩阵。或者我们可以放宽一点条件——即在定义域内的任意点处的Hessian矩阵均为正定,这说明了存在一个唯一的最优解。但是,这并不能保证算法的收敛性。 事实上,牛顿法在某些假设下具备很好的收敛性能(称局部二次收敛)——令在上二阶连续可导,假设: 存在,对任意有 存在,对任意,有 令是牛顿方法得到的序列,是在上唯一最小值。那么对任意,以下不等式成立: 此外,如果,那么

证明如下: 事实上,对于某些不满足上述条件(正定、李普希兹连续)的优化问题,牛顿方法也能表现出收敛性。但是,总的来说,当缺少这些严格假设时收敛性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即使在Hessian矩阵正定也无法保障牛顿法的收敛性问题下,进一步地提出一种步长解决方案,即阻尼牛顿法。 阻尼牛顿法 在纯粹牛顿法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迭代更新时,重新加入步长选择机制,如利用回溯法进行步长选择的阻尼牛顿法,算法流程如下:

cholesky分解 这一小节是针对前部分的补充知识——在利用牛顿法解决相关优化问题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判断Hessian矩阵是否正定,以及求解线性系统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cholesky分解来解决。 给定一个的正定矩阵,cholesky分解的形式为,其中是一个的下三角矩阵且其对角元素为正数。一般利用cholesky分解去解决线性系统分为以下两步: 1. 找到的解 2. 找到的解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递推公式计算cholesky因子。如下:

课堂时间管理

高效的课堂时间管理对保障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及促使教学的顺畅进行都极为重要,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都享有足够的“用功时间”。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时间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管理的若干策略:以质代量地分配教学时间;保障并适度增加“用功时间”;实现教学时间无谓消耗最小化;高效利用既定教学时间。 [关键词] 初中;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用功时间 课堂时间管理是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之一,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成效的必然要求,其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每个学生都享有足够的“用功时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本文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针对其中存在的课堂时间管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什么是课堂时间管理 顾名思义,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包括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利用等,其本质是教师对教学时间的管理。早在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就提出了课堂中教学时间的问题,并把时间作为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变量,[1] 而对教学时间进行科学的探究则起始于卡罗尔(J.B.Carrol),他在1963年发表的《学校学习的一种模式》成为研究教学时间的里程碑式著作,该文中,他提出了完整的教学时间模型框架,也奠定了其后40多年的有关教学时间研究的基调。[1] 课堂时间管理的提出,是要解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即如何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促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卡罗尔认为,就某一特定学习任务而言,学生的学习程度是其实际用于学习任务的“实用时间”与掌握该任务规定内容的“所需时间”之比的函数。“实用时间”取决于分配给学习任务的时间与学生乐意学习的时间,“所需时间”取决于能力倾向、理解教学能力以及教学质量。[2] 因此,在既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受到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影响,也受到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影响。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们都十分重视学生专注于学习并努力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的时间,认为这是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认知建构的重要时间段,布卢姆称之为“用功时间”,卡罗尔称之为“学科学习时间”。课堂教学时间管理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学生“用功时间”的把握和利用,也就是说,教师怎样依据学生的个人能力倾向,结合教学内容,将学习任务的重点和难点置于学生的“用功时间”,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功效,而仅仅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量是无法真正提高其学习效率的,恰恰相反,这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疲倦,注意力分散,兴趣下降等,从而降低其学习成效。当然,课堂教学时间并非也不可能都是学生的“用功时间”,还包括组织教学时间、常规教学事务安排时间以及课堂秩序维持时间等。所以,课堂时间管理应该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所有时间,而不仅仅是学生的“用功时间”。 由上所述,课堂时间管理的要旨有三:一是教师要具备教学时间管理理念,合理分配既定教学时间,充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用功时间”;二是教师要熟知学生的个人能力倾向,做到因材施教,减少在同步教学中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无谓时间消耗,如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同样的教学时间,个人能力强的学生会感到时间多余,而个人能力弱的学生则感到时间不足;三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延长学生乐于学习的时间。 二、初中课堂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

优化课堂时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是积极寻求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率,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为此,我们要加强课堂时间管理,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展开有效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效课堂时间管理有效教学目标 所谓“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其本质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包括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利用等。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既要为课堂教学提供时间保障,也要为其它课堂管理活动提供所需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科学支配、高效利用恒定的45分钟时间呢?笔者试结合教学实践对其做一些探讨和分析。 一、制定有效教学目标,保障课堂时间效度 为使45分钟课堂效益最大化,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且目标要准确明晰、有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保证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1.目标要准确明晰。教师制定目标要从宏观整体上学习理解课程标准的意图;从微观具体上深入钻研教材,充分领会总体目标是如何在教材中逐一体现的,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出准确明晰的目标体系。 如《江南的冬景》,笔者进行了如下思考: (1)从《课程标准》上看,“阅读文学类文本,应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形象、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基于此,学习本文应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感受形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加强审美体验,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从单元教学目标上看,本专题的文章主要体现对自然纯美的注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把握文本审美意韵,进而激发学生亲近自然、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意趣。 (3)从作者的创作风格上看,郁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因此,要引导学生体会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基于此,确立了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体会郁达夫散文风格,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体会对比的表达效果及明白晓畅、简洁明丽的语言特色。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眷恋之情;欣赏大自然的美,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 此目标准确明晰,具有可操作性,容易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使课堂45分钟有了努力的方向,从而达到以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 2.目标要层次分明。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应使其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还要考虑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等的差异,绝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为此,在设计《蜀道难》教学目标时,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我确定如下分层目标: 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又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恰如其分的发展,减少在同步教学中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造成的无谓时间消耗。 二、利用最佳教学时间,确保学生“用功时间” 国内有研究表明,课堂45分钟,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起始时区5分钟)―波峰(兴奋时区15分钟)―波谷(调试时区5分钟)―波峰(回归时区15分钟)―波谷(终极时区5分钟)的起伏发展规律,教学中可根据这一规律,在不同时段根据教学目标安排不同教学内容,以确保学生在不同时段完成不同教学任务。如在教授《一滴眼

优化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优化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一、盘点我们的财富 1、人平均寿命80岁时间: 29200天(700800小时) 2、一天的时间进账: 1440分钟(86400秒) 3、算一算还有多少时间财富: 做一个寿命演示,以30岁为例还有多少工作时间: 80-30-20=30(年) 30×251=7530(天工作) 30×251×8=60240(小时工作)6.9(年) 4、算一算工作成本: 以部门主管收入为例: 年工作成本10万元, 每小时工作成本100000/2008=49.8≈50(元), 每天工作成本=400(元) 二、什么是时间管理 是指如何减少时间浪费用最短的时间或在预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好。它是指面对时间而进行的自我管理,你必须抛弃陋习,引进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包括要订目标、妥善计划、分配时间、权衡轻重、自我约束、持之以恒才可能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都不能管理。 三、工作时间的三种状态 1、集中精力工作时间(23%以下) 心无杂念,不受干扰,进入忘我境界,工作起来很愉快,工作效率高; 2、无意义浪费时间(75%以上)

思想安定不下来,烦躁不安。打开浏览器漫无目地乱逛,不停地用QQ或手机聊天发短信息,在办公室与同事聊天侃大山,无法集中精力按计划投入工作,工作效率低; 3、真正的休息(2%以下) 工作时间90分钟后应休息片刻,打个小盹,闭目养神,到室外散步。 四、时间"四象限法则" 重要性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 处理方法:有计划去做 饱和后果:忙碌但不是盲目 原则:集中精力处理,做好计 划,先紧后松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 处理方法:立即去做 饱和后果:压力无限增大危机 原则:越少越好,许多是在第二象限没有做好转到了第一象限 第四象限:不重要且不紧急 处理方法:尽量别做 饱和后果:浪费生命 原则:可以当作调节身心,但不能沉溺于此象限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 处理方法:可交给别人去做 饱和后果:忙碌且盲目 原则:放权交给别人去做 紧迫性 五、时间窃贼使你陷入"时间黑洞" 时间黑洞:它会永无止境地吞噬你的宝贵时间,使你投入的时间多而产出少,甚至根本不产生任何价值。时间黑洞是由时间块聚集而成的,有点像滚雪球,一点一点的雪聚集起来就形成了大雪球。如:超市时间黑洞、电视时间黑洞、网络时间黑洞、八卦时间黑洞等等。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提要:有效的课堂管理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既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时间保障,也能为其它的课堂管理活动提供其所需的时间,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教学时间管理 所谓“课堂时间管理”,就是对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管理,其本质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包括时间的分配、时间的利用等。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既要为课堂教学提供时间保障,也要为其它课堂管理活动提供所需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目的。那么,教师如何科学支配、高效利用恒定的40分钟时间呢? 一、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性学习时间相结合 传统课堂教学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比率,综合达成各项课堂学习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按照递进嵌套的层级关系把课堂教学时间区分为分配时间、教学时间、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等不同类型,后一变量较之前一变量其时间范围逐渐由宽变窄,其与学习结果间的关系也

愈加密切。这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大量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而是要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和知识有效性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 同时,由于实用时间、学术学习时间与课堂教学模式结构、教学目标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同样的实用时间和学术学习时间既可用于较低认知水平的“题海战术”,也可用于较高认知水平的学习。 因而,还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注意科学分配以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的实用和学术学习时间。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培育新人的各项任务。 提高时间观和效率观是教师重视课题时间管理的思想基础,有效的课堂时间管理所获得的时间是教师进行其他管理及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平台,有了这个资源平台,教师才有可能实现高效的教学活动,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则能够在一定的课堂学习时间里通过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凸优化和机器学习

(1) 如果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线段任在中,那么集合被称为凸集。即对任意和满足的都有 (2) 函数是凸函数,则是凸集,且对于任意在任 下有

的问题,其中为凸函数。也就是说,凸优化问题是指需要最小化的函数(代价函数)是凸函数,而且定义域为凸集的问题。 3.凸优化问题的一般求解方法 有些凸优化问题比较简单,是可以直接求解的,譬如二次规划,这里不做说明。求解凸优化问题,就要利用该问题的“凸”性——只要我一直朝着代价函数减小的方向去,那么我一定不会走错!这就是下降方法的基本思想。 《convex optimization》这本书中,将凸优化问题分为无约束优化、等式约束优化和不等式约束优化分别介绍了其算法,然其本质并无区别。下降方法即产生一优化点列其中 并且。此处表示迭代的步长(比例因子),表示的是搜索方向(搜索步径)。下降方法指只要不是最优点,成立。以下内容均来自Stephen Boyd 的《convex optimization》及其中文译本。 搜索步径 一旦确定了搜索方向,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求解得到搜索步径,当求解该问题成本较低时,可以采用该方法。该方法称为精确直线搜索。 然而实践中一般采用非精确直线搜索方法,譬如回溯直线搜索。算法如下图:

下降方向 在各个领域都广为应用的LMS算法也称为随机梯度算法(LMS算法和这里算法的区别和联系应该会另写一篇)。用负梯度作为下降的方向是一种和自然的选择,此外还有Newton方法。而最速下降方法是定义出的在某一特定范数下的方法。梯度下降和Netwon方法分别是二次范数和Hessian 范数下的最速下降方法。算法的收敛性和Hessian矩阵有关,此处不详细说明。 等式约束 对于标准的凸优化问题,等式约束是仿射的,这也就意味着该优化问题的定义域是一个向量子空间。一个自然的想法是在这个空间内进行下降,这种想法被证明是可行的。根据初始迭代点的兴致,可以分为两类。 (1)初始点可行:在可行域内迭代 (2)初始点不可行:迭代过程中逐步靠近可行域 不等式约束 如果我们不能解决一个问题,那么就消除这个问题。 采用示性函数可以将不等式约束隐含在代价函数中,这里带来的问题是——代价函数非凸。障碍方法被引入以解决这个问题。(内点法)这样,不等式约束就变成了等式约束或是无约束的情况了。 如果,我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搜索方向?

课堂时间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要转变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发展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就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美国学者汉耐尔对中学物理课的课堂师生互动时间做过相关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他认为为了使课堂提问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将1/4的教学时间用于课堂提问。[1]也就是说,在45分钟的课堂中至少有11分钟的时间应该作为师生互动时间,这里的互动包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以及教师的反馈。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郭道胜和袁致伟通过黄金分割规律来研究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结果表明:课堂教学黄金分割时间为27∶18或28∶17,即教师讲解不超过半个小时,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时间为18或17分钟。[2] 通过以上两个试验,我们可以从中获取这样的信息: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即教师需注意制度化学习时间与自主学习时间的比例分配。但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仍固守于传统狭隘的课堂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以固定的时间单位组织教学的制度化体系,因而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着教师支配一切的单向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目前,仍有不少学校热衷于进行“全天候”的上课、补课,学生课外作业负担繁重,从而使制度化教学时间不断膨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过分缩减,其结果必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损害。有些教师虽能意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价值,在教学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但却把学生的“自流”当作“自主”,对学生的学习不作指导、不提要求,更没有及时检查和反馈,很少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调控学习和提高时间管理能力,这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变革单一的“制度化”课堂教学时间结构,把制度化学习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结合起来,加强学生自我调控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质量,从而使有限的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育人功能。 3.课堂教学时间的流失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他们所持的时间观念直接影响着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关学者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总教学时间× 100%,这个公式告诉我们,有效教学时间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反之,教学效率就越低。增加有效教学时间需要强化教学时间意识,杜绝教学时间的流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