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

浅谈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
浅谈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

浅谈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

质量与经济密不可分,质量管理学科的先驱美国休哈特从一开始就把他的专著取名为《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将质量与经济联系在一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菲根堡姆在他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特别提出重视质量的经济性。著名质量专家朱兰也强调要用财务管理理论来加强质量管理,把质量管理学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随着质量概念的不断演变,从符合性发展到追求顾客满意,质量的经济性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质量即“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它是组织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质量成本是为了确保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费用之和。

质量成本按照存在的形式分为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按照作用分为控制成本和控制失效成本;按照性质分为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活动成本;按照发生的环节分为直接质量成本和间接质量成本。克劳史比在他的《没有泪水的质量》一书中把质量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不符合成本和符合成本。

国家军用标准GJB/Z4-88《质量成本管理指南》规定质量成本项目分预防费用、鉴定费用、内部损失费用、外部损失费用四个部分。

预防费用是指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支付的费用,鉴定费用是指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内部损失费用是指产品交付前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损失的费用,外部损失费用是指产品交货后因不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导致索赔、修理、更换或信誉损失等所损失的费用。

从质量成本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一定水平的质量是建立在相应的质量成本基础之上的,单纯片面地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势必造成高成本、高消耗,给组织的经济效益带来影响。反之,盲目地强调经济效益,降低质量成本必将导致产品质量水平下降,最终影响组织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综合考虑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质量特性,才能有利于组织经营目标的实现。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确定质量成本的原则是在保证满足规定的产品质量水平的前提下,使组织获得最大的利润。质量成本、质量水平、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金额

质量成本与质量水平关系曲线

质量成本与效益关系曲线

质量成本(T)T1 T2 T3

亏损区盈利区亏损区

上图表明,随着质量成本的增加,产品的质量水平逐渐提高。这是因为随着预防费用、鉴定费用的增加,组织内部质量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质量改进、质量评审、检验与试验等与质量有关的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提高产品质量的手段进一步完善,使得产品的质量水平得到逐渐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质量成本的增加,开始时,由于产品的质量水平逐渐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也得到提高,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相应地组织的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但是,当质量成本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产品的成本也必将随着增加。如果产品的销售价格保持不变,那么产品的销售利润将会下降。如果提高产品的销售价格,那么产品对顾客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小,产品的销售额就会降低,必然导致组织经济效益的降低。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如果要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使产品的销售价格大于产品的总成本,只有把质量成本确定在T1 和T3范

围之内,组织才能获得盈利。同时在T1 和T3之间存在一个最佳质量成本T2。设价格与质量成本的函数为P(T),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函数为C(T),则利润函数P f可以表示为:

P f= P(T)- C(T)

利润函数对质量成本求导数得:

P,f= P,(T)- C,(T)

令其为零得:P,(T)= C,(T)

结果表明:当价格对质量成本的变化率与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的变化率相等时能获得最大利润。而此时,产品的质量最佳,组织获得的利润最大。

组织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确定了最佳质量成本T2,而最佳质量成本内部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各成本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预防费用、鉴定费用、内部损失费用、外部损失费用在质量成本中各应占有多大的比例才能使得质量成本结构最佳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从质量成本的构成分析看,增加预防费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减少内部损失费用和外部损失费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鉴定费用,反之将相反。但是预防费用并非越高越好,一般来说,当质量水

平达到一定程度,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或降低损失费用,组织将需支付高昂的预防费用,这样质量总成本反而会增加。因此要在质量总成本最佳的前提下确定一个合适的预防费用比例,使其在相应的质量成本水平下达到最佳值。

增加鉴定费用加强检验把关,可以降低内部损失费用和外部损失费用的发生。但是与预防费用一样,鉴定费用也在质量总成本中占一个“适当的比例”。内部损失费用与外部损失费用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质量,对降低质量总成本起负作用。组织应在有限的人、财、物条件下应尽量降低内部损失费用和外部损失费用。

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哈灵顿、桑德霍姆通过对质量成本内部构成比例大量的调查分析,得出结论如下表所示:

质量成本构成比例

总之,组织要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处理好质量成本与经济效益两者的关系,确定最佳质量成本。同时还要正确分配好质量成本内部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组织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时代,市场已进入了微利时代,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要控制成本,也就是必须要做好生产经营中的成本管理。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理念,成本管理不仅仅是单独的降低成本,而应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策略及企业外部环境来考虑。本文从我国的企业成本管理现状、企业成本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方面来做浅显论述。 [关键词] 成本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一个企业产品的成本高低,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而且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激烈。改进成本管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加强财务管理,运用现代的先进成本控制方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其中不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尤为重要。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成本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的现象,特别是在民营中小企业。表现在对成本管理的范围、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很多中小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停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强调生产过程中材料的耗费。以减少原料的消耗量来降低产品成本,忽视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环境成本等等。以此降低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效益的下降。 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较少从效益角度看成本的作用,降低成本的手段主要依靠节约的方式,没有认识到设计本身存在质量缺陷以及工艺过程不合理,设备、工艺陈旧落后等所带来的潜在成本的增长。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

浅谈项目质量成本管理

浅谈项目质量成本管理的控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但对于质量和成本之间关系,始终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项目质量,害怕发生质量问题,而对项目成本关心不够,造成项目质量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增加了提高项目质量所付出的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往往在质量问题发生后,才想到需要质量改进,增加了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即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一个在建项目而言,质量成本管理直接影响项目的效益,需要在施工中运用质量经济学,通过项目质量成本与分析掌握质量改进的最佳时机,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质量成本支出的分类 质量成本支出可以分为三方面:预防性支出、评估性支出和补救性支出。 预防性支出:是企业的计划性支出,专门用来确保在项目交付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出现失误,即用于预防不合格品和质量问题(事件或事故)所需要的费用。包括教育与培训、持续的质量改进工作、质量管理人员投入、流程控制、市场调查、实地检测以及预防性维护等。 评估性支出:是指在交付和服务环节上对项目质量的符合性进行检查、监测或评估的支出。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工序检查、项目核验、质量和检验人员薪金、供货商评估与审核报告。 补救性支出:如果项目产品交付或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导致产品的维修与更换或重复服务,企业就需要支付补救性支出。补救性支出还可以细分为两类:内部补救支出与外部补救支出。内部补救支出是指项目在交验之前由于自身缺陷而造成的损失以及处理事故发生的费用总和。 二、分析影响质量成本的因素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使项目质量保持在业主满意的状态,同时企业又要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此要认真分析每个项目影响质量成本的因素,找出质量成本投入的最适宜点。但每个项目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的工作质量对质量成本的影响。 人的因素是造成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方面,指的是领导者的素质,作业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等。 1、项目经理的工作质量是影响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 1)项目经理如果对项目的内外部环境掌握分析不够,作出的决策就会出现偏差,从而就会给公司造成损失,增加质量成本。 2)项目经理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能在面对困难时及时作出适合的正确决策,贻误良机使项目难度增加,成本也会大幅度上升。

试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试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 试论质量与安全的关系_碧森尤信_建筑施工_建筑中文网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高危行业尤为突出,许多企业也都在查找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我以为,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高危行业尤为突出,许多企业也都在查找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许多安全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我以为,如果我们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与安全谁第一 从大量的安全事故本身原因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安全事故多发生在生产过程中,而且,许多安全问题的根源就是质量问题。 如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违反生产工艺规程、检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这就可能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员工对发生的质量问题处置不当,这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处置不当与违规操作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工作质量问题。 质量安全谁第一?实际上,质量和安全不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也

不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的概念,不存在“谁第一”的问题。 即使在自己的哲学范畴内,“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也是相对的。质量是与数量,具体地说是与产值、产量、进度等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质量和数量这对矛盾中,质量占着第一的地位。安全和生产是一对矛盾,也就是说,与生产相比较,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地位。 但质量与安全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喻彩虹桥事故,不就是典型的产品(材料)质量问题和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吗?又比喻某施工单位在胶济线因不按设计施工,挡墙施工质量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还比喻某施工单位在既有线改造施工中,因架设的接触网导线未达到标准高度,致使导致导线挂车影响行车问题,不正是因为作业人员工作质量问题而引发的行车安全事故?凡此种种,均是因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一再发生。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是安全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最重要的要求。这个问题不解决,安全问题就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操作者心情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的规范性,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正因如此,ISO9000标准才将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作为重要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在ISO9004∶2000标准中,明确规定管理者应当“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包括考虑“安全规则和指南”、“人类工效”、“热度、湿度、光线、空气流动”、“卫生、清洁度、噪声、振动和污染”等。其目的为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制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所谓的成本管理,指的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对于各项成本的核算、分析、决策以及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统称。在企业的成本管理中,一般包含成本的预测、决策、核算、控制、计划、分析与考核等多种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扩大规模,就必须密切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并结合自身的内部条件,通过创新等方式不断降低成本。论文就结合笔者多年来的研究,从分析我国企业成本目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如何完善企业成本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竞争也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形式。对于目前来说,企业如果想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增强竞争力,扩大规模,就必须提高自身所获得的利润。而利润的提高是以节约成本为前提的。这就使得成本管理成为企业的必修课。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对成本加以控制与管理,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目前企业成本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改正与完善。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与重要性分析 (一)借助成本管理,企业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所谓的生产费用,指的是企业在生产产品的活动中,产生的可以通过货币计量的原材料等的消耗。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因为生产材料的消耗的价值以及为了支付参与生产的人员的劳动报酬费用的总和。众所周知,生产费用并不是百分之百转化为产品价值。而通过企业销售,其获得的收入将会弥补生产产品的消耗成本。通过这样的方式,企业才能继续进行生产与销售活动,进而从中获取利润。所以说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那么企业才会获

浅谈企业质量成本核算

浅谈企业质量成本核算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企业开展质量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对质量成本进行了分类,按其表现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详细地列出了质量成本核算的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及帐务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质量成本必要性分类核算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质量管理大师菲根鲍姆提出了质量成本根念,首先应用质量成本概念来分析质量的经济性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引进了质量成本管理,先后在一些行业的企业中开展了质量成本核算试点,并进行了总结与推广。 一、质量成本的含义 在1986年版的国家标准GB6583.1中,把质量成本定义为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上所需要的费用。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二、企业开质量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据美国公司的研究统计表明,质量成本大多都介于销售额的20%~30%之间,我国没有专门的可靠的统计数据,而质量专家认为最优的质量成本水平应在销售额的2%~4%之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在《质量控制手册》中把质量成本喻为“矿中黄金”,所谓“矿中黄金”意思是指若把质量故障造成的损失有效地控制起来,并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效益好比是开采出“一座金山”。由此可见,开展质量成本管理与核算的重要性。 (一)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的需求 首先,开展质量本核算,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有什么样的战略目标,就有相应的产品质量策略,不同的质量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成本,不同的质量成本就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其策略有:产品质量功能不变、降低成本;成本不变,提高产品质量功能;产品质量功能略有下降,但是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产品质量功能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略有上升;产品质量功能与产品成本同时上升,但更能满足顾客需要;产品质量功能与产品成本同时降低,但更能满足顾客需要[1]。 其次,开展质量成本核算,为企业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具体的参考数据。企业在开展质量决策、质量预算、质量投入、质量控制、质量分析、质量考核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都依赖质量成本核算的结果。一是质量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为质量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质量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为质量预算、质量控制、质量分析提供具体的对象和内容。三是质量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为质量考核提供量化指标。

质量经济性分析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对企业质量成本的管理,不断降低企业的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为评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各项质量成本的控制工作。 3.职责 3.1财务部负责归集、核算、汇总各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并编制《质量成本月报表》,每月 会同质量管理部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及时向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分析报告和相关资料。 3.2质量管理部每月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相关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负责对质量 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质量成本综合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成本改进措施,要求相关责任部门实施。 3.3其他相关部门每月根据要求提供本部门的质量成本数据,定期上报财务部。 4.工作流程 5.工作内容 5.1质量经济成本数据的收集 5.1.1各有关职能部门每月前5日内按《质量经济成本细目分工表》见附录B,填写《质量经 济成本统计表》向财务部报送上月质量经济成本统计。 5.1.2质量经济性按产品所花费的质量投入和质量损失成本划分,应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四大类24项,包括:

5.1.2.1预防成本,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预防故障的需要而投入的费用: 1)质量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包括质量保证部和其他职能部门兼职从事质量管理 工作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2)质量计划工作费,包括编制质量管理文件及制订质量计划所支付的办公费、文件资 料费、会议费和差旅费以及兼职质量管理工作人员的工时费。 3)质量评审和审核费,包括用于新产品投产前的质量评审及评价公司质量保证能力、 工序能力、产品质量水平所支付的资料费、差旅费、会议费、产品测试费和办公费, 以及参加上述活动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工时费(产品的设计评审、工艺评审及合同 评审费用不计入)。 4)质量情报费,包括收集、分析、研究、处理及保存质量情报所支付的资料费、差旅 费和信息设备的购置费。 5)质量改进措施费,包括经质量保证部部批准纳入质量经济性的、为保证产品质量采 取的质量改进措施所支付的材料费、资料费和属于成本开支范围的设备购置费。 6)质量教育与培训费,包括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所支付的资 料费、教员津贴、场地设施费、办公费和公司外学习费。 7)质量奖励费,指本公司用于质量奖励所支付的费用。 8)评价合格供应方单位费,包括为采购产品、外包产品而开展的调查、评价合格供方 质量保证能力等所支付的差旅费、文件资料费、信息费。 5.1.2.2鉴定成本,为评定产品是否达到质量要求而进行的试验、检验和检查所投入的费用: 1)检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指专职从事质量检验、试验工作人员的工资及提取的职工 福利费。 2)质量检验部门的办公费,指质量保证部为开展日常试验、检验工作而发生的办公费 用。 3)检验试验费,包括为保证产品质量,对进厂采购产品、外包产品、外购半成品和产 品出厂而进行的检验、试验所支付的一切费用。 4)检验设备维护校准费,包括对检验产品质量的检测设备、量具进行维护、计量、检 修所支付的材料费、维修费和校验费。 5)检验设备折旧费,按照规定对质量检测设备提取的折旧费(本公司为设备使用费)。 5.1.2.3内部损失成本,在生产过程中至产品交货前,因产品的局部或整体未能满足规定的

浅析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

浅谈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关系 随着二十一世纪到来,经济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工程建设的高、大、难项目也逐渐增多。施工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的管理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课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搞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正因此,在诸多管理要素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是也就是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的相互关系。 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项目的建成,大部分工序主要靠工人操作去完成,其施工过程生产活动较之其他行业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手工作业多,体力消耗大,露天高处作业多,夏天热、冬天冷,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各工种同时上下交叉作业,多道工序纵横穿插,许多工序都要在临时搭设的台架上进行。这些特点都是造成建筑行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创造整洁卫生、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安全良好的工作条件,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施工进度计划。工程质量的目标实施,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企业兴衰、职工切身利益和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团结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全文明、工程质量、进度效益各项指标的完成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系统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到位,防护严密,生活环境舒适,职工在无后顾之忧的状态下,才能放开手脚,专心致志地干活。“质量在我手中,安全在我心中”的思想意识更能体现和发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计划目标,企业效益的实现。不可设想,一个杂乱无章、野蛮施工环境差劣的工地,怎能创造出优良工程?一个不顾职工安危、管理混乱的项目管理班子,怎能把握好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怎么能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承揽工程业务、立足生根? 实践证明了安全与质量、进度、效益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统一,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探讨、总结,我们充分认识到安全、质量、进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安全也是生产力。安全投入必然获得对称的安全产出,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安全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包括安全,企业的安全达不到指标,就不能很好地进入市场。多少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发生一次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多少年都无法挽回的。同样,如果为赶一、二天的进度,忽视相关的质量要求必然发生质量问题,而因为质量有问题,进行分析、试验,采取措施解决所花费的时间远比一、二天要多,不仅不能保证进度,反而延误了生产时间,生产进度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反之,如果产品质量没有问题,就能有效地保证效益。 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必须带动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关系的协调统一。只

浅谈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浅谈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这个概念,自古就有,有人说,安全是不存在能够导致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危险的状态;也有人讲,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就是没有危险的且尽善尽美。我觉得照这么讲,安全就是一种无实现化的安全,是一种绝对化的安全。其实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人们从事的某项活动或某系统,即某一客观事物,也就是广义的生产。安全就是伴随着生产的一种状态。 以采矿生产为例,煤矿各类事故和灾害的发生,给矿工及煤矿本身带来了无穷的苦难。所以,对于安全工作要作为“天”字号的大事来抓。煤矿作为高危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必然存在危险,不管存在的危险程度是大是小,还得不断地进行生产,我们总不能因为存在危险而停止生产。要生产必须要确保安全,如何处理好安全和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安全工作者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那么,安全与生产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从哲学的角度着手认为有以下几点: 1. 生产必须安全 生产必须安全是现代工业的客观需要。“安全第一”的思想是指当考

虑生产的时候,应该把安全作为一个前提条件考虑进去,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持续和安全的发展。 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不安全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生产。为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但是“安全第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保证生产。如果不生产,“安全第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产过程中,不应单纯地考虑安全和生产到底谁重要,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放在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上。总之一句话,既要首先保证安全,又要搞好生产。 人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人,就谈不上生产。为此,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危及人身安全的时候,不论生产任务有多重,都必须坚决地首先排除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身安全。作为安全工作者,每个人都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主动的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去解决生产中存在的每一个不安全因素,这样才能达到安全和生产的和谐统一。 2.安全促进生产 就是要使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以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以及各种危险的发生,从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浅谈质量成本

浅谈质量成本 为了实现最有效的改进努力,管理层应该确保其组织在经营原则中深深地理解质量、速度和成本并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互补的目标。良好的质量能导致生产率提高,质量成本下降并最终增加销售额、市场渗透和利润。 质量成本就是对那些特别联系到产品质量能否实现的成本的量度。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用于不符合预防要求投资:鉴别成本——评价产品是否符合要求:故障成本——因不能满足要求。质量成本代表了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最低成本之间的差值。 质量、进度和成本的相互关系,可能是失衡的,经常不知不觉失衡于质量的开支,真正的质量成本是隐藏在总成本中间,只有出现更大的失衡,并不断上升,真实的质量成本长大到能显著地影响公司的竞争地位时,这种失衡就可能很容易地引起注意。 所有的质量成本系统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质量改进工作,为降低经营成本创造机会。使用质量成本的战略相当简单:尝试向故障成本降为零发起直接进攻;着眼于正确的预防活动以带来质量改进;根据已取得的效果降低鉴别成本;持续的评价以获得进一步改进。真正的质量成本是能量度的,可以通过恰当的因果分析来降低。当故障通过评价行动或顾客抱怨而曝光,就可以对其进行研究以寻找根本原因。然后通过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在操作过程中故障发现的越晚,越接近成品或顾客使用的服务,将其更正的开支就越多。 总质量成本被用来表示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质量达到完美时的成本之间的差值,朱兰博士说:这个差值就是“矿石中的黄金”,等待着人们去提取。当你将故障成本降为零然后向鉴别成本水平挑战时,你将不仅实现了质量成本的管理,同时你也在开采黄金。 削减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质量改进,质量改进的关键因素是纠正措施。质量成本并不会自动减少,它们只是记分卡片,它们能告诉你现在处于什么位置以及在什么地方你的纠正措施投资能获得最大的回报。质量成本确定为纠正措施识别出了目标。一旦纠正措施的目标得到识别,必须按照合理的成本取舍基准来判断,谁也不想用5000元来解决500元的问题。有的问题是通常立即就能等到解决的,比如更换某个磨损的轴承,但有些不能明显的解答,比如设计或加工中潜

质量经济性分析

4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质量经济性是以货币形式反映的质量水平,它是一个市场经济下的质量概念,属质量经营的范畴。质量经济性分析和管理,是一个组织质量经营追求成功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一个组织质量管理有效性的重要标志。理解了质量对组织经营业绩的影响,掌握并成功实施和应用质量经济性思想和原理,可以提高组织满足要求的能力,促进组织的持续改进。 质量经济性及相关概念 一、质量经济性的含义 质量经济性是人们获得质量所耗费资源的价值量的度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耗费资源价值量小的,其经济性就好,反之就差。 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可以分为两种:狭义的质量经济性和广义的质量经济性,前者是指质量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源的价值量,主要是产品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及应该分摊的期间费用;后者是指用户获得质量所耗费的全部费用,包括质量在形成过程中资源耗费的价值量和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价值量。这样,我们可以用单位产品成本和分摊的期间费用之和,来反映组织某种产品的狭义的质量经济性,而用价值工程中的(单位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来反映广义的质量经济性。 质量对组织和顾客都有经济性问题。生产、销售或购买质量低劣的产品和服务,给组织和顾客都将带来损失,造成顾客抱怨,责任风险,以及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因此,组织提高质量经济性包括两个途径:一是增强顾客满意,二是降低经营所需资源的成本。 质量经济性如从利益和成本两个方面考虑,则:在利益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减少费用、改进适用性、提高满意度和忠诚度;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等待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在成本方面,对顾客而言,必须考虑安全性、购置费、运行费、保养费、停机损失和修理费以及可能的处置费用;对组织而言,必须考虑由识别顾客需要和设计中的缺陷,包括不满意的产品返工、返修、更换、重新加工、生产损失、担保和现场修理等发生的费用,以及承担产品责任和索赔风险等。这些都是围绕质量经济性的有关问题。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核心是综合考虑顾客满意和组织的过程成本、综合考虑顾客和组织的利益,从中寻找最佳结合点。

理顺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的关系

理顺安全质量进度与效 益的关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理顺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的关系在建设工程的管理中,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可以说是最为人们所关注的四个要素。如何摆正这四要素的位置,理清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管理中的关键性命题。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效益,而质量和进度是获得效益的直接保证;业主最关心质量,对于工程进度也有量化的要求;安全,则与现场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表面上看,不同的主体对于四个要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似乎质量、进度、效益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一些。但质量、进度、效益的趋向是可逆的--若质量、进度和效益没有控制好,可以通过返工整改、加班加点、索赔与补偿的方式加以弥补。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后果常常伴随施工人员的伤亡,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质量、进度、效益与安全发生冲突或不能均衡的时候,首先应该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这话听起来确实没错,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恐怕没有哪一个优质工程,其工地现场的安全工作做得很差,或工程进度很慢或成本奇高的;也没听说过哪一个现场安全防护搞得很糟的工地,其施工速度很快,工程质量创优,施工企业效益很好的;虽然有一些工程确实存在不顾质量与安全,盲目抢工赶进度的情

况,可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去进行处理,在原定的工程进度内,质量和效益都难以确保。 搞一项工程,在开工前就应该认真对质量、安全、进度做详细策划,制定周详的措施,然后严格执行。对工程质量严加控制,不只是减少返工消耗的时间和成本,而且减少后道工序施工成本,进度肯定会提高、成本也会降低。管理严格安全防护到位,施工人员才能更加专注于质量和进度,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客观上才有能力加大在质量与安全方面的投入,从而确保质量创优和生产安全。 显然,对施工企业来说,只要相关的企业负责人能够把企业利益和广大职工利益统一起来看待,并且全面思考工程中的问题,那么在保证质量、进度、效益的同时,安全是不难做到的。只要业主单位的具体管理部门能实事求是的对待工程实际情况,不盲目催促工期,在合理的施工进度安排下,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益都能保证。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这四者并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相互关联,是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在工程管理中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和谐统一的安排质量与进度,最终得到效益最大化的结果。

浅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浅论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家的积累,而且同企业自身和职工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当中,改进成本管理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一、成本效益理念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这就是成本论成本的狭隘观念。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产品实行统收入。因此,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收购统销,企业的产出等于企业的 益,企业必然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产品成本上,而陷入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为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确信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因为,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获得经济效益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始终是现代企业管理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企业管理的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也就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

安全生产与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安全生产与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安全和生产与公共效益和产品质量的关系 安全是自有人类以来永恒的主题,它比文字创作中的爱情与死亡的主题更长远,人们对它的需要更迫切。从需要层次来说,人的第一需要是生理的,即:吃、喝、空气,第二需要就是安全。安全的需求伴随人的一生,从呱呱落地直到死亡,安全问题一直陪伴着每个人,安全和生产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安全与生产也决定生存和发展,安全是生存的需要,生产是发展的手段。每个人需要安全,每个企业需要安全,国家需要安全,全世界整个人类呼唤安全,但反过来问一下,安全是什么?迄

今为止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是那么形象、完备和科学,我们企业应把安全生产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不断的研究,不断解决存在问题,不断充实新的内容。下面说一下什么是安全: 一、什么是安全? 安全的含义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完整,在梵语中是没有受伤和完整的意思,在中国语言中就字面而言,安则无危,即无危为安,指没有危险,安适、稳定,则可视为无危,即安。全,无损为全,即完整、完满、无残缺等,即无损则全。请大家记住:无危为安、无损为全。 从安全的科学层面区剖析,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胁迫、不出事故、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或死亡,造成设备停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 安全是指在外界条件能使处于健康舒适和高效率活动状况人员的客观保障条件。

安全是一种心里状态,即认为指某一子系统或全系统保持完整的一种状态。 安全是一种理念,即人与物将不会受到伤害或损失的状态,或是一种满足一定安全技术指标的物态。 二、什么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即人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就是在企业内部正常的工作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通过采取一切措施,包括: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检查:排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就是隐患,通过正确的加工工作方法、手段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方法及劳动保护的总合,使劳动在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安全生产是一种企业文化,安全生产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保证,是企业生产、生活、生存

质量经济性分析

质量经济性分析综述 范艳清 鲍永忠 周传珍 李跃生 一、质量经济性发展 早在1951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在其著作《质量控制手册》中提出了质量经济性的概念,将发生在不良品上的质量成本比喻为“矿中黄金”,明显的废品比喻为“水面冰山”。六十年代,费根堡姆在通用电气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并在其著作《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到质量成本是质量体系的经济基础,提出了人们熟知的质量成本分类方法,并将质量成本的范围扩大到整个产品的寿命周期。 1961年美国质协成立了质量成本委员会。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该委员会相继出版了关于质量经济性的书籍、论文集以及相应的管理指南。近年来,美国质量管理协会将质量经济研究列为其会议的主要议题。这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质量经济的研究工作。 日本翻译出版费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的同时,也随之引入了质量经济性相关概念,进而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质量管理专家田口玄一创立了“田口方法”,使产品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工序质量控制比较直接地与经济效益相联系。 苏联从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十分重视从经济的角度研究产品质量问题,先后出版了不少专著、论文和论文集,从产品的经济范畴论述了质量等理论问题,对于系统研究产品质量经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和启发意义。 近年来,国外又有不少学者对质量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隐性成本说、ABC成本法、基于最大利润的优化质量成本、价格——质量关系等理论。 二、 国外质量经济性分析应用情况 1963年12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MIL-Q-9858A《质量大纲要求》军用标准,将“质量成本”作为对许多政府承包商和分包商的一个要求。这个文件有助于对

浅议安全、 质量、 进度之间的关系(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议安全、质量、进度之间的 关系(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浅议安全、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新版) 在施工一线,施工组在接受施工任务的同时,必先搞好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组往往会有要想工作搞得快,干得好,就得有充足的时间,一心一意去干手上工作。今天一会喊清扫这,一会叫打扫哪,一会检烟头,一会堆码材料,一会布安全网,一会搭设操作架,感觉一天都没干正事的想法!这时,忍不住,不禁要问,到底安全、质量、进度谁最重要,谁在过程中可让路,我们能不能在过程中牺牲一样,去突击另一样。比如牺牲进度、质量而要安全;牺牲安全而要进度、质量。笔者就安全与质量、进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施工中如何调节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浅显的论述! 一、安全第一 某煤矿因未作好相关的安全实施,发生瓦斯爆炸,伤员工34人,死9人,花了进两年的时间开采煤洞,弹指间,投入上千万元购买的设备葬身埋土不说,白白搭进了几个无辜的性命;某桥梁公司,

因赶着提前工程移交,冒险将支撑桥梁的临时加固提前拆除,结果桥踏,人死,其结局之惨,让人不堪入目。我们身处施工条件复杂,交叉作业多,高空作业多的施工环境里,能放下安全,只追求施工进度或是质量吗?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瞬间完成的。但它留下的毁灭性打击,确是重大而悲惨的!实践证明,谁忽视安全,谁将为此而付出惨重的代价!在施工中,安全是第一位的! 二、安全是质量、进度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电建施工,从以前的小机组5万千瓦(及以下机组)到中小型机组5~20万,再到现在30万、60万、90万大中型机组。施工区域也由原来的几米、十几米到现在的80米、90米、100米、240米(烟囱标高)的高空。施工作业位置的提高,意味着高空作业危险系数的增大!据统计,高空作业每增加10米,危险系数就在原来作业的基础上增加1.5倍,相应安全实施的投入也跟着增加。现在的作业环境中,没有安全实施,就没法进行施工作业,如高空安装,必先搭设操作架;爬高空得先有,防止高空坠落的速差器;施焊的焊工,必须有防护面罩才能工作等等!没有安全,就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近几年,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成本管理观念落后。目前,在成本管理的现实操作中,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很多企业仍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产品生产过程,把降低成本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管理上,却忽略了企业项目开发、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第二,成本管理主体观念有误。长期以来,我们把成本管理当成少数高级管理人员的专利。大家都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生产部门或经营管理部门的事,从而导致广大职工对成本意识的淡漠。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看法 1.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条件1.1企业必须在现有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大开创新之路,把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有效的运用在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之中,远比只从内部挖潜节约更占优势。因此,在转变思路力求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新的科学技术研究,并把科技成果尽快的向生产力转化,也是强化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一条创新之路。 1.2传统企业成本的管理,主要强调的是节约、节省,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这是保守经营的具体表现,不利于市场竞争,也不会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应关注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放眼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和所实现的经济效益,才能取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严格区分可控成本费用与不必控制的成本费用,应不应该投入主要看“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努力提高成本率是成本控制的关键。https://www.360docs.net/doc/b35845581.html,成本率是一项比值关系,是效益与其相关成本之间的比值。其公式为:成本效率=效益/成本。虽然某些费用的发生会使企业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就长远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却会因此而逐步增加和提高。 2.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制度2.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内部相关部门的岗位分工、职责、权限,确保办理成本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与产量之间的 关系 ——张崇庆 一个企业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取决于管理者对市场的产品定位。 现如今我们在很多的企业会听到很多这样的话,先把货发了,客户急需要这个产品,还有就就是为了达到每日所定的产量与效率可能就会忽略了质量的重要。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产量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可还就是有些人说先把产品做出来,有问题需要返工我们就返工。但这返工的费用就是高昂的,大家有没有算过。生产过程中,追求产量,质量就不行;质量抓得严,产量又上不去。 那么我们就来谈谈质量与产量之间关系。 什么就是产量? 产量一般就是指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它就是用来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指标。企业的生产效率包括两个方面:即有效益的生产效率与无效益的生产效率,有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就是生产的质量,无效益的生产效率体现的就是生产的浪费。

什么就是质量? 质量就是指在商品经济范畴,企业依据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制造、检测、计量、运输、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全程的必要的信息披露。在质量的范畴内,每个企业对企业的产品、过程、体系都可以提出要求。产品、过程、体系都具有固有特性,所以,质量不仅指产品的质量,也指过程与体系的质量。产品质量除了含有实物产品之外,还含有无形产品质量,即服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也就是质量。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莫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一批钢材。有A、B 两家公司报价。A公司的钢材尺寸就是国标+0、2,价格低廉,B公司的钢材尺寸就是国际+0、3,价格相对较高。于就是莫公司出于经济考虑购买了A公司的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A公司的钢材经常会损坏模具。莫公司在生产期间更换了几次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担耽了交货时间。于就是她们投诉了A公司,转而从B公司采购钢材。而B公司的钢材在使用过程中非常的顺利。而A公司收到投诉也很委屈:我们的产品比国标还要高+0,2,为什么说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呢?其实这里面就提到了质量的另一个层次:质量就就是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能让顾客使用并能让顾客创造出她的最大价值,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对象顾客的要求。 在企业里,产量与质量相辅相成,两者一方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又相互制约,互相牵制,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如何更好地把握服务、质量及效益之间的关系 摘要:企业的发展进入一定阶段后应突出服务、塑造品牌,而后求得效益。服务、质量和效益其实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技术服务型企业应把建立顾客满意服务体系和服务价值观塑造作为已任,应该以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为目标,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 关键词:服务质量效益技术服务型企业 引言:认证技术企业如何把握服务、质量及效益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首先应因根据企事业单位所处的发展时期、或成长战略而异。在单位的创业初期会更多的偏向于效益;中后期则会更多地偏向于服务。从经营学的发展过程来看,无论从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的成果主义,还有伏特的流水线生产,法约尔的经营管理过程论都能看出,企业初期是偏向于效益的。随着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偏向于服务。这里,姑且把服务理解成狭义的,如服务质量、服务技能等。一个企业的服务质量不跟上的话,会成为其他竞争对手获利竞争优势的一个突破口。常说的服务差别化也是4个常见差别化战略之一。(产品差别化,价格差别化,服务差别化,品牌差别化)。所以很多企业会将利润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再投资,也就是这个道理。市场、消费者是进步的,所以企业也不能停止进步。 要效益,还是要服务质量?我的观点是先要服务,后要效益,服务在效益前面,最后才能两个都得到。首先,我们从事的认证是技术型服务行业。服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自身努力,用心的劳动,获得客户对你的认可。也就是说,我们是通过服务,让客户从心底里认可你。这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换过程,用真心和热情,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以服务带动效益,以服务提高效益,用效益促进服务,达到两者的统一,方能使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接受方均产生共鸣共振,构建和谐社会及和谐认证环境。 1 建立服务型认证公司,让顾客满意服务体系 服务型企业是为人们提供服务为主导价值或因素的企业,服务型企业无形的因素居主导,非服务型企业则由有形的因素居主导。因此我们的服务要始终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己任,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认真踏实地做好服务工作。应当认识到,

浅谈产品质量和企业营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市场营销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 信管082班 学号:084631223 姓名:谢雷雷

浅谈产品质量和企业营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摘要】企业的市场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而企业形象的竞争,又主要是质量形象的竞争。质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精神。本文结合企业产品质量分析了产品质量和企业营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企业产品质量营业能力产品质量管理 产品质量是由各种要素所组成的,这些要素亦被称为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特性,其总和便构成了产品质量的内涵。 一、产品质量的特点 产品质量要求反映了产品的特性和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顾客和其他质量要求往往随时间而变化,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质量要求可以转化成具有具体指标的特征和特性,通常包括使用性能、安全、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经济性和环境等几个方面。 1.产品的使用性能是指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的或者规定用途的能力。任何产品都具有其特定的使用目的或者用途。 2.产品的安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储运、销售等过程中,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免受能力。3.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程度和能力。一般可用功能效率、平均寿命、失效率、平均故障时间、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等参量进行评定。 4.产品的可维修性是指产品在发生故障以后,能迅速维修恢复其功能的能力。通常采用平均修复时间等参量表示。 5.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等各方面所付出或所消耗成本的程度。同时,亦包含其可获得经济利益的程度,即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能力。 二、企业形象 企业的市场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形象的竞争。而企业形象的竞争,又主要是质量形象的竞争。质量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精神。企业形象包括产品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和员工形象四个方面,它们都同企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产品形象。产品是企业形象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企业是通过产品来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的。我们通过引进丹麦的先进设备和工艺制作的系列企口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通常称作"丹麦管")的产品形象、质量形象来建立鲜明的企业形象。用户购物,认货不认人,但到了一定程度,用户又注重认人,而这个人就是企业。用户从认货不认人发展到认货先认人,其纽带就是质量。企业注重创名牌,有了名牌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能求得企业的发展壮大。名牌的基础就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是领先一步的设计理念。我们的产品是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优势产品"丹麦管"的制作销售,在市府实事工程、市政重点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赢得用户好评、社会认可,从而为企业的其他混凝土预制构件争取了订单、打开了销路、扩大了市场份额。由此可见,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形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顾客的心里,名牌的同义词就是过硬的质量。 (二)经营形象。一个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是不是将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这本身就是一个质量问题。我们在制订企业质量方针时,发动全体员工,上下反复酝酿,最后确定了"根根精细、节节品高,方方圆满、顾客至上"的十六字企业方针,寓意着我们制作每根板梁、方桩产品都要精工细作;每节排水管都是高品质的;每一方混凝土的质量、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要力争圆满无缺;"方圆"标志是公司信誉的标尺,员工奋斗的结晶,为顾客服务尽善尽美。我们牢牢树立了以争取市场为目标的"用户第一"的思想,并予以贯彻,从而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比如我们附近的一个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因连日大雨,开挖的沟槽发生塌方,急需一批排水管铺设,而原定的管材一时无法运到。情急之下,他们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情向我们求救。我们与该施工单位没有供货关系,但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坐视不救,马上联系车辆,及进提供他们所需规格和数量的排水管,使该施工单位十分感动,从此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一个受人信任的企业,一个为用户着想的企业,就容易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