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

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0引言

婚恋观是人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本文中它包括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关系到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健康,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婚姻幸福。健康的婚恋观会促进幸福美好婚姻生活的形成,而不健康的婚恋观却是导致婚姻不幸的重要原因。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多,了解他们的婚恋观现状,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并对大学生的成长采取适当教育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父亲在位”研究正在成为父子关系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把父亲在位定义为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即父亲对孩子的心理亲近和可触及。心理父亲在位也表示父亲总是在他人之前,总是触手可及,总是在场以及总是存在。父亲在位由四个维度组成:孩子内心的父亲感知、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孩子父亲在位的其他影响、与父亲相关的文化和宗教信念。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展。父亲在位研究让我们意识到’’父亲’’包含了比人们所看到的更丰富的内容,必须从系统的观念

去理解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父亲在位不只是父亲缺位的反面,也不仅指和孩子共同居住的父亲。正确的理解是从孩子的视角和主观体验去考察孩子的父亲在位和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内心的父亲感知、孩子与父亲的关系都是孩子父亲在位和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他人在父子关系上的影响以及有关父亲的信念等都有助于教养者对父亲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更深刻和全面地理解。

目前国内有关父亲在位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父亲在位与心理弹性的研究,父亲在位与性别角色的研究。本研究以家庭关系中的父子关系为视角,探讨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父子关系与大学生婚恋观有密切的关系,父子关系处理的恰当与否对孩子的婚恋观会引起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父亲在位理论对当前家庭教育和父子关系研究都有一定启示,通过研究父子关系与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关系,引起大众认识到父子关系会影响下一代的婚恋观,进而会影响其婚姻幸福指数,从而使父母重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养的方式,采取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帮助下一代形成正确的婚恋观,最终促进下一代婚姻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这对于改善家庭教育以及父亲教养,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婚恋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1 文献综述

大学生婚恋观

对婚恋的直接理解就是指婚姻与爱情。工具书对“观”的解释如下:一是“看”的意思,二是指“景象或样子”,三是“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从它的释义可以看出“观”既包括了人的认识活动,也是人认识活动的结果[1]。若仅从词意上,把两者合二为一,则可以把“婚恋观”简单理解为:对婚姻与恋爱的认识、看法。

关于婚恋观的概念,学术界迄今没有给出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在学术界只有一些相关概念的探讨。

学术界目前有主要以下几种观点:

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婚姻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恋爱观),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婚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刘亚丽认为“婚恋观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基础问题的看法,是人生观的重要构成因素和具体体现”[3]。

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4]。

它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贯穿于整个人类生活并支配着个人在爱情、婚姻等方面取向的内心尺度, 它主要体现在人们对待传统婚恋的态度和择偶标准上[5]。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和婚姻基本问题的看法,包括对恋爱目的、择偶条件、婚姻幸福的标准、性行为等的看法。[6]

徐明认为“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7]。

婚恋观是人们对恋爱、婚姻以及性的基本取向与看法。它回答了为什么恋爱、选择什么样的恋爱对象以及怎样追求爱情的问题[8]。

大学生婚恋观是大学生对恋爱、婚姻以及两性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根本看法[9]。

以上观点的表述基本反映了婚恋观的内容,虽然运用词汇不统一,但内涵基本一致.即:(1)婚恋观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婚恋观是一种基本的态度和主观的看法;(3) 包括恋爱观、择偶观、婚姻观、性观念四个基本部分;婚恋观是对待婚姻与恋爱的内在标准。

综上所述,本文将大学生婚恋观定义为:人们对恋爱、婚姻以及两性观念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具有主观多样性、客观时代性、可变性、相对稳定性等基本特征。

除了个体自身影响之外,大学生婚恋观不仅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风俗习

惯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所成长的家庭环境影响。

家庭作为一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对人生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也是伴随一生。当然,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一部分,家庭在大学生婚恋观的形成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家庭的角度入手,研究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婚恋观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成果

国外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的研究

国外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成果国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研究国外对婚姻、恋爱、性心理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从19世纪40年代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建立为起点,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一方面,恩格斯通过对摩尔根研究成果的再分析,提出了婚姻存在着与人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大体相适应的三种主要形式,即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分别对应蒙昧时代、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他认为,在婚姻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性爱和婚姻是很少统一在一起的,甚至在大多时候分离或出现对立"他更是一针见血地

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现代的性爱和一夫一妻制没有真正的实现统一原因[10-12]。

另一方面,有学者提出了不少关于大学生婚恋观方面的观点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恋爱观方面,国外大学生对大学期间恋爱呈现支持态度。Knox&Zusman研究表明恋爱在高校中是很普遍的,83%的从未结过婚的大学生报告说自己正在和一个约会对象恋爱。占据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认为爱情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走进婚姻殿堂的起点,是获得幸福家庭的基础,假如没有爱情,即使结了婚也要面临离婚[13]。

在婚姻观方面,国外大学生对于婚姻态度很积极。Paige DMartin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青人表示出了对不良婚姻的否定态度和把婚姻作为一生责任的观点。

[14]Salts、Connie J等人的研究还发现女生比男生对于婚姻具有更为积极的态度。[15]在婚前性行为方面,国外大学生性观念较为开放,对婚前性交无论从态度还是从行为上都更加开放[16]。Huang Karend对旅美大学生进行了一项关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调查,有多半的女生、少半的男生有过婚前性行为,多半以上的受访对象赞同出于爱情或定情的婚前性行为,且在容忍程度上无性别差。[17]Mayyekiso、To-koziteV 对南非大学生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赞成态度。[18]在Westera and Bennett的一项研究中发现高校中88%的男生和84%的女生表示出了对婚前性行为的支持。[19]Murphy& Boggess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也许是因为HIV 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美国的年轻人较之以前少有婚前性行为。[20]但大学生中间赞成婚前性行为的人仍然很多,而且男生的性观念较女生更为开放。

在性伴侣的选择上,RachelSaul La-cey、Alan Reifman [21]等人研究发现持有不同性态度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性态度开放的人,在选择性伴侣时更注重对方的外貌品质,而性态度较为传统的人,在选择性伴侣时更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

国内关于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研究

国内关于大学生婚恋观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情况才有所好转,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与婚恋相关的研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内对婚恋观结构的研究。由于国内对婚恋观的概念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根据自己的研究的和侧重点,研究者对婚恋观的结构进行了较为多样和深入的研究,把婚恋观划分为三维结构、四维结构、五维结构、六维结构、七维结构和八维结构。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马建青[22]等(1999)将婚恋观划分为恋爱目的、择偶标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性道德观四个方面,苏红[23] (2006)将婚恋观划分为恋爱机、婚姻倾向、婚姻自主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婚姻价值观、性爱抉择观七个方面。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学者们对婚恋观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2005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个规定撤销“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24]的条例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开始转向大学生的婚恋问题。

关于恋爱观,研究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对大学期间谈恋爱表示赞成,并认为恋爱是婚姻的起点和基础[25]。并且对多角恋持包容态度[26],表现出了一种现代与开放的观念。以前大学生对待恋爱问题是比较严肃的,在选择恋爱对象时也能够慎重,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也非常认真。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更加注重享受过程,而不太在乎结果。有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和婚姻是毫无关系的两件事,恋爱的对象并非一定就是结婚的对象。关于择偶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择偶方式已经是过去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全国性调查报告显示:在选择配偶的问题上,占据3/4 的青年人更愿意顺从自己的意愿而不再像以前那样服从父母的安排[27]。这表明,现代的年轻人婚恋自主意识更增强。

对恋爱动机的研究:恋爱动机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与目的是不清晰的,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学者郑长波和李晓毅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可分为物质满足型、精神满足型、生理满足型和心理满足型等几种类型。”[28]也有学者将恋爱动机分为:有基于传统观念,出于爱情而恋爱;也有基于现代观念,出于非爱情因素而恋爱的,这些因素包括:生理与心理需要、感情寄托、排遣寂寞、排除孤独、好奇、从众等, [29-30]基于这样的动机,大学生们往往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而不考虑恋爱的结果。西北民族大学温荣在《大学生婚恋观的现

状及特点分析—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的调查》一文中指出,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排在前五位的是:“找学习生活的伴侣、双方接触产生感情、寻求精神寄托、体验爱情的美好和满足心理需要。”[31]

婚姻价值观的研究:什么样的婚姻才有价值,是感情婚姻、是经济婚姻、是政治婚姻还是其他,有学者以相关的问题来进行调查。

在婚姻价值观方面,李宁宁在1996年发布的研究成果认为“人们认为有感情的婚姻才是有价值的,但是经济条件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32]。

在婚姻角色上,“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角色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同。研究表明,即使女生拥有比较高的学历,但仍然赞同传统观念,并且在夫妻收入、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大部分学生依然认为应该是“男高女低”[33]。

在婚姻忠诚观上,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大学生仍然遵循传统观念,即夫妻双方应该相互忠诚。另外,钱兰英发现,女生相比男生更为传统,比男生更希望对方忠诚[34]。

在性爱抉择观方面,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只要双方相爱就可以发生基于爱情的性行为,甚至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仅男女双方有意愿就可以发生性行为,无关乎爱情。叶丽红等人在2000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性交是为了发展爱情,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完全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同时,性爱发生的随意性也有所增加[35]。

婚恋观的影响因素

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影响婚恋观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层面:(1)世界各种文化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中西方的思想文化冲击。(2)社会层面,诸如其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国家政策、文化氛围和时代环境等;(3)家庭层面,比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背景、父母婚姻状况、父母学历等诸多因素。(4)个人层面,包括性别、年龄、身份、教育程度、专业、个性品质、信仰、所处地域等[36]。本文着重探讨家庭层面的因素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即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父亲在位

父亲在位理论研究进程

近年来,父亲在位(father presence)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父子关系研究中一个新的领域。Kramer等人在有关父子关系的前期研究基础上,从子女的视角和体验出发,从家庭系统论的角度考查父子关系,提出了父亲在位理论,将父亲在位定义为父亲对子女的心理亲近和可触及性。心理父亲在位也表示父亲总在他人之前,总是触手可及,总是在场以及总是存在的[37-38]。

由于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早期经验主义有关父子关系的研究主要定位于父亲缺位,很少涉及父亲在位,那时父亲在位仅指和孩子共同居住的父亲,或者是父亲缺位的反义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父子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父亲参与,研究成果也日渐丰富。

国外父子关系研究超过50年,已经在父亲缺位和父亲参与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果[39-41]。本世纪以来,父亲在位研究正在成为父子关系研究中一个崭新的视角。克兰珀(Krampe)和牛顿(Newton)等人在有关父子关系研究的前期工作基础上, 编制了父亲在位问卷FPQ,建构了父亲在位理论,提出了父亲在位理论的动力学模型,模型嵌套子女内心的父亲感知、子女和父亲的关系、他人对父亲在位的影响、以及子女成长背景中有关父亲的文化信念四个同心圆层次[42]。父亲在位是子女内心对父亲的感知和体验,是子女内在的心理状态,无论其家庭结构如何,所有子女都拥有父亲在位。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子女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发展结果。反之,如果父亲在位处于消极状态,将不利于子女健康的心理发展[37-38]。

父亲在位理论各维度研究

孩子内心的父亲

父亲在位理论将孩子的心理父亲在位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孩子内心的父亲、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其他人的重要影响、有关父亲的信念。父亲在位是孩子心理上的建构,起源于孩子先天对父亲的内心感知和需要[43]。心理学家保罗.费尔韦瑟(Paul Fairweather)的研究工作,他提出孩子内心的父亲包含三个基本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天生的、孩子内心对父亲的感知,或者叫做象征性的父亲,它可以通过遗传继承;第二个元素是孩子对父亲体验的内化,也包括对其他人关于父亲评价的内化;第三个元素是父亲形象,由前面两个元素交互作用而形成。这三个元素共同构成孩子内心的父亲以及心理父亲在位理论的核心维度[38]。在美国历史上,父亲的文化形象一直被描述为纪律规范者、家庭保护者、养家糊口的人、值得尊敬的人,最形象化的描述是养家糊口的人和“dad”,一个与孩子玩耍并喜爱孩子的父亲,一个在情感上孩子容易接近的父亲[44]。

孩子与父亲的关系

一个温暖的、慈爱的、感情亲密的父亲是孩子心理父亲在位发展的充分条件。主要有五个因素影响孩子与父亲的关系。首先是孩子对父亲的情感,其次是孩子对父亲参与的感知,第三是孩子与父亲之间直接的身体互动。另外,在克兰珀(Krampe)等人对FPQ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发现:父母关系的程度和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程度也是影响父子关系的因素[45]。

对父亲的情感,心理父亲在位最核心的测量指标是孩子对父亲的情感。孩子

对父亲的情感的核心要素是亲密,感情亲密或疏远预示着孩子未来的合作及人际

基础:信任、被接纳、顺利认可和受欢迎。儿子与父亲的亲密感情和父亲对儿子

感情的理解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在父亲对儿子的赏识、交流以及合理的严格

要求等方面,这种感情是嵌入式的,儿子的感情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父亲对他感知

的反应[46]。与此同时,若尔和密勒(Roll and Millen)研究发现,当男性大学生和父亲交流时,父亲对他们做出及时反应。事实上,所有的女孩,无论亲密或者疏远,都希望和父亲有更多的交流[47]。

对父亲参与的感知也反映了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和父亲之间的关系。克兰珀"把孩子对父亲参与的感知理解为两个基本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表达,即把父亲理解

为情感上易接近。第二个维度是工具,即把父亲描述为培养孩子成长的工具。其

他人对父亲在位的影响

其他家庭成员以及与孩子有关的人也会影响孩子心理父亲在位的发展。首先,父母亲与各自父亲的关系会影响孩子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同样,父亲“位置”上的人也倾向于以某种方式来影响孩子心理父亲在位的品质。

有关父亲的信念

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与父亲有关的文化和宗教信念也影响孩子父亲在位的品质。信念由社会及他人形成并传承,文化和宗教信念因此成为对孩子父亲在位的形成

和发展影响更弱的充分条件[37]。

父亲在位与大学生婚恋观

婚恋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婚恋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婚姻和恋爱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婚恋观形

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敢于追求理想爱情,恋爱观念开放,更注重精神生活。然而也有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不透彻,缺

乏健康婚恋观的指导,又受到一些错误的择偶标准、价值观念和恋爱方式的影响,在恋爱观的建构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扭曲和偏差,对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某些负

面影响,也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婚姻质量和社会安定。如果因为没有建立良好的婚

恋观而使大学生活受到重创,那是令人惋惜的。寇彧在2002年公布的研究成果显示:不同的家庭养育风格会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不同的交往方式,产生不同的情感

和观念[48]。这其中就包括对婚姻和恋爱等情感因素的看法。然而对于一个青年人

而言,他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们可以加强对大学

生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文明的婚恋观,为他们走上社会打下

良好的基础。

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它对个人成长有持久的影响,因此在家庭与婚恋观方面早已有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李祖娴等人认为,大学生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婚恋观有极为显着的差异,不同家庭结构的大学生婚恋观也存在显着差异,双亲家庭大学生的婚恋观在年级和恋爱次数上有差异。父母关系的亲密度对大学生婚恋观的情感表达和对婚姻的期待有预测作用,父母关系的矛盾性对其恋爱稳定性有预测作用[49]。

谈到家庭就有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父亲在位。父亲在位是子女内在的心理状态,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家庭结构,所有子女都可以拥有父亲在位,高品质的父亲在位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子女健康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发展结果,反之,如果父亲在位处于消极状态,将不利于子女健康的心理发展[38]。因此父亲在位的不同情况可能成为个体婚恋观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保护性因素或者危险性因素。

综观国内外父亲在位的研究,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的探讨两个方面,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特殊群体,较少涉及普通个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结果可能缺乏普遍意义。本研究从家庭关系出发,以父子关系为视角,探讨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这对于改善家庭教育以及父亲教养,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婚恋观和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目前国内外大学生婚恋观的概念缺乏深入的探讨。纵观现有研究,学者们对于婚恋观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概念。这样,就让许多人好像知道婚恋观是指什么,但又不能确定的指出它到底是什么。

(2)查阅文献,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大多是从社会学或教育学角度出发进行的状态性研究,而缺乏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过程性研究。因此使中国家庭不能更广泛地了解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3)21世纪父亲在位研究才成为国外父子关系研究中的一部分,国内的相关研究极少,因此查阅文献时能够找到的相关理论很少。

(4)在问卷发放与回收阶段,要注意到不能只局限于咸阳市,从而避免对最终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2 研究意义及研究假设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父亲在位研究是父子关系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父亲在位是指子女对父亲的感知和体验。家庭教育中的父亲在位会对大学生婚恋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从理论上看,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丰富和深化家庭教育中

父亲教育理论和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

现实意义。通过本研究明晰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父亲能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培养孩子,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研究假设

根据以往文献综述和本论文目的意义,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1.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婚恋观存在差异,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婚恋观也存在差异。 2. 父母关系,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与孩子正确婚恋观的树立有一定的正向相关。 3.父亲在位的情况对未来子女正确的婚恋观的确立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

研究对象

本研究根据方便取样原则选取咸阳和西安地区的大学学生为被试,共发放4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58份,有效回收率为%,被试分布情况见表3-1。

表3-1被试基本信息

研究工具

父亲在位问卷中文简式版(31题),

由Krampe 和Newton 编制,蒲少华修订,包含3个高阶维度:与父亲的关系(1-19

特征 人数

百分比(%)

性别 男

169

女 189

专业

文科 154 理科 艺术 125

79

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97

93

72

96

是否独生子女

106 251

家庭所在地 家庭类型

农村 城市 224 114 单亲 双亲 大家庭

27 265 66

题)、家庭代际关系(20-27题)、有关父亲的信念(28-31题);8个分量表:对父亲的感情(1、2、3、4题)、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5、6、7题)、父亲参与的感知(8、9、10、11题)、与父亲的身体互动(12、13、14、15题)、父母关系(16、17、18、19题)、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20、21、22、23题)、父亲与祖父的关系(24、25、26、27题)、父亲影响的概念(28、29、30、31题)。采用5点记分:1=“从不”、2=“很少”、3=“有时候”、4=“经常”、5=“总是”。其中20、22、23题为反向记分条目。得分越高,表示子女具有的父亲在位品质越高。本研究中,3个高阶维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蒲少华. 父亲在位问卷简式版的制定及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

大学生婚恋观问卷

由苏红编制,采用李克特式五点记分制,单选迫选形式,其中“完全不符合”记 1 分,“比较不符合”记 2 分,“不确定”记 3 分,“比较符合”记 4 分,“非常符合”记 5 分。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的七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之间,分半信度在~.8315之间,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共34个题,7个维度,性爱抉择观题号为7、10、20、21、23、24、33、34;婚姻角色观题号为4、12、18、25、31;婚姻自主观题号为3、9、17、30;婚姻态度题号为1、8、15、22、28;恋爱动机题号为13、14、26、27;婚姻忠诚度题号为5、6、11、19、32;婚姻价值观2、16、29。其中第1、2、13、14、17、22、26、27、29题反向计分。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测试过程

由主试在被试的学校中,通过纸笔方式进行团体测试,所有被试匿名,按照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具体施测过程为:首先向被试说明问卷的内容、研究目的、填写方式,等被试问卷完成后,再当场收回。问卷回收后将有效问卷编码输入电脑进行登记。

数据处理

运用SPSS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大学生婚恋观研究分析

婚恋观各因子平均值的比较结果如(表4-1),各因子平均值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婚姻价值观<恋爱动机<婚姻自主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婚姻态度<性爱抉择观。

表4-1大学生婚恋观诸因子水平比较

M SD

性爱抉择观

婚姻角色观

婚姻自主观

婚姻态度

恋爱动机

婚姻忠诚观

婚姻价值观

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以大学生性别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各因子做独立样本的t检验(表4-2)。我们可以看出婚姻价值观在性别上差异显着,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p=<。婚恋观的其它因子在性别上差异不显着,婚恋观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着。

表4-2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

男(n=169)女(n=189)

M SD M SD T

性爱抉择

婚姻角色

婚姻自主

婚姻态度4.24

恋爱动机

婚姻忠诚

注:*表示p<.05,**表示p<.01,***表示p<.001(下同)

以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各因子做独立样本t 检验。从表4-3可以看出,婚姻观各因子及婚恋观总分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着(p>)。

表4-3大学生婚恋观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独生子女(n=106) 非独生子女(n=251)

M SD M SD T

性爱抉择

婚姻角色

婚姻自主

婚姻态度

恋爱动机

婚姻忠诚

婚姻价值

婚姻观总

学生婚恋观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以大学生生源地为自变量,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各因子做独立样本t检验。从表4-4可以看出,婚姻观各因子及婚恋观总分在生源地上差异不显着(p>).

表4-4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

婚姻角色

婚姻自主

婚姻态度

恋爱动机

婚姻忠诚

婚姻价值

婚姻观总

以大学生三种家庭类型为自变量,大学生婚恋观诸因子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4-5可看出, 不同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差异显着,大学生婚恋观总分及婚恋观其它因子在家庭类型上差异不显着。

表4-5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差异比较

家庭类

N M SD F P

性爱抉择观单亲27 .36 .697 双亲265

大家庭66

婚姻角色观单亲27 .077 双亲265

大家庭66

婚姻自主观单亲27 .72 .490 双亲265

大家庭66

恋爱动机单亲27 .042 双亲265

大家庭66

婚姻忠诚单亲27 .71 .495 双亲265

大家庭66

婚姻价值观单亲27 .08 .922 双亲265

大家庭66

婚姻态度单亲27 .72 .486 双亲265

大家庭66

婚恋观总分单亲27 .35 .702 双亲265

大家庭66

表4-6大学生婚恋观在家庭类型上的多重比较

因变量(I) 家庭

类型(J) 家庭

类型

均值差

(I-J)

标准误显着性95% 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性爱抉择观双亲

单亲.16 .897

大家庭.71 .83 .396 单亲

双亲.897

大家庭.55 .691

大家庭

双亲.83 .396 .93

单亲.691

婚姻角色观双亲

单亲.72 .880

大家庭.49 .024

单亲

双亲.11 .72 .880

大家庭.81 .219 .60 大家庭

双亲.49 .024 .15

单亲.10 .81 .219

婚姻自主观双亲

单亲.43 .770 .72

大家庭.29 .236 .23 单亲

双亲.13 .43 .770 .97

大家庭.49 .648 .74 大家庭

双亲.35 .29 .236 .93

单亲.22 .49 .648

恋爱动机双亲

单亲.59 .167 .34

大家庭.76 .40 .057

单亲

双亲.81 .59 .167

大家庭.67 .018 .27

大家庭

双亲.40 .057 .02

单亲.66 .018

婚姻忠诚双亲

单亲.67 .897

大家庭.46 .396 .36

单亲

双亲.05 .67 .940

大家庭.76 .237 大家庭

双亲.54 .46 .940

单亲.49 .76 .519

婚姻价值观双亲

单亲.49 .237 .95

大家庭.33 .519 .52 单亲

双亲.02 .49 .971 .98

大家庭.55 .688 .97 大家庭

双亲.13 .33 .971 .79

单亲.12 .55 .834

婚姻态度双亲

单亲.21 .77 .688

大家庭.53 .834 .44 单亲

双亲.77 .785

大家庭.88 .262 .92 大家庭

双亲.59 .53 .785

单亲.80 .88 .359

婚恋观总分双亲

单亲.262

大家庭.359 单亲

双亲.75 .742

大家庭.417 大家庭

双亲.742

单亲.51 .843

*. 均值差的显着性水平为。

由表(4-6)的事后多重比较得知,家庭类型与大学生婚恋观各因子之间的差异中单亲与大家庭类型的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方面差异显着,大家庭与双亲类型的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差异显着。

本研究以大学生三种专业类型为自变量,大学生婚恋观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从表(4-7)可看出,大学生婚恋观各因子中只有婚姻角色观、恋爱动机在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显着,大学生婚恋观总分在专业类型上差异不显着。

表4-7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上的方差比较

专业N M SD F P

性爱抉择观文科154 .196 理科125

艺术79

婚姻角色观文科154 .014 理科125

艺术79

婚姻自主观文科154 .107 理科125

艺术79

恋爱动机文科154 .029 理科125

艺术79

婚姻忠诚文科154 .167 .847 理科125

艺术79

婚姻价值观文科154 .310 理科125

艺术79

婚姻态度文科154 .57 .566 理科125

艺术79

婚恋观总分文科154 .131 .877 理科125

艺术79

多重比较

LSD

因变量(I) 专业(J) 专业均值差

(I-J) 标准误显着性95% 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性爱抉择观文科

理科.14743 .72479 .839

艺体.83316 .084

理科

文科.72479 .839

艺体.86531 .135

艺体

文科.83316 .084 .1937

理科.86531 .135 .4044

婚姻角色观文科

理科.27330 .42516 .521

艺体*.48873 .018

理科

文科.42516 .521 .5628

艺体*.50759 .005

艺体

文科*.48873 .018 .2046

理科*.50759 .005 .4408

婚姻自主观文科

理科.54021*.25555 .035 .0376

艺体.20360 .29376 .489 .7813 理科

文科*.25555 .035

艺体.30509 .271 .2634 艺体

文科.29376 .489 .3741

理科.33661 .30509 .271 .9366

恋爱动机文科

理科.27782 .34914 .427 .9645

艺体*.40134 .008 .2786

理科文科.34914 .427 .4088

艺体.79008 .41683 .059

艺体文科*.40134 .008

理科.41683 .059 .0297

婚姻忠诚文科

理科.13164 .40166 .743 .9216

艺体.46172 .757 .7654 理科

文科.40166 .743 .6583

艺体.47954 .568 .6688 艺体

文科.14269 .46172 .757

理科.27433 .47954 .568

婚姻价值观文科

理科.29106 .165 .1677

艺体.33458 .256 .2777 理科

文科.40473 .29106 .165 .9771

艺体.02441 .34749 .944 .7078 艺体

文科.38032 .33458 .256

理科.34749 .944 .6590

婚姻态度文科

理科.46134 .290 .4187

艺体.53032 .594 .7600 理科

文科.48857 .46134 .290

艺体.20557 .55078 .709

艺体

文科.28300 .53032 .594

理科.55078 .709 .8776

婚恋观总分文科

理科.47709 .725

艺体.74453 .633 理科

文科.725

艺体.26744 .869 艺体

文科.633

理科.869

*. 均值差的显着性水平为。

表4-8大学生婚恋观在专业类型上的多重比较

(I) 专业(J) 专业均值差 (I-J) 标准误显着性

LSD 文科

理科.47709 .725

艺体.74453 .633 理科

文科.725

艺体.26744 .869 艺体

文科.633

理科.869

Tamhane 文科理科.47709 .981

艺体

.74453

.939 理科

文科 .981 艺体 .26744

.997 艺体

文科 .939 理科

.997

由表4-8事后多重比较得知,专业类型与大学生婚恋观的差异仍然不显着。

图一大学生婚恋观在不同专业上的均值图

由图一可知自变量专业与婚恋观的整体情况:大学生婚恋观的分由文科---理科---艺术依次递减,说明整体大学生中艺术生较文科生的思想开放,不太传统。

大学生父亲在位研究分析

根据比较均值结果(表4-9),各因子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为:母亲对父子的支持<与父亲的身体互动<父亲参与的感知<父亲影响的概念<父亲与祖父的关系<父母关系<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对父亲的感情。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父亲在位水平不均衡,母亲对父子的支持、与父亲的身体互动、父亲参与的感知得分较其它三个低,表明大学生在这三个因子上具有的父亲在位品质低,这三个因子属于父亲在位高阶维度的:与父亲关系,从而得知该维度上得分低者与父亲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太好。

表4-9大学生父亲在位诸因子水平比较

在校大学生年级为自变量,大学

M

SD

对父亲的感情

母亲对父子关系的支持 父亲参与的感知 与父亲的身体互动 父母关系

母亲和外祖父的关系 父亲与祖父的关系 父亲影响的概念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本科生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姓名: 胡洲锋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42班 学号: 2224220 指导教师: 秦淳霞职称: 讲师 2007年6月30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胡洲锋 指导教师秦淳霞 摘要:旅游消费行为是旅游的各项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在旅 游细分市场中,大学生旅游是整个旅游市场中一个独立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旅游消费行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旅游消费的经济来源~大 学生旅游动机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的各种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增进大学生 旅游消费的几项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消费消费行为 A review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Student major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Hu Zhoufeng Tutor Qin Chunxia Abstract :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ivity in any other tourism activities ,is also an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in the domain of tourism research. The travel marke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and independent market, which has very big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Thus, it’s necessary to do the researc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behavio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economic sourc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the causation of bringing unive rsity students’ tour motivation ; the influenc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and proposing some activ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in further step.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tourism consumption; consumption behavior

调查报告——关于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 ----关于我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电气101班 某某

我校大学生爱情观调查报告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到“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随”。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爱情是大学生生活美丽的一幕,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思维,行为成长的阶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此次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在分层的基础上对各年级进行抽样调查。●调查项目: 恋爱的原因和目的、对恋爱的态度 ●问卷情况: 共200份,收回195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5%,(废卷原因:问卷未填完、未收回)其中大二学生占总数的65.2% ,大三、四学生占总数的 34.8% 。 ●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顺利的度过大学时期,取得爱情与事业的“双丰收”。

调查结果: 1、70%的大一学生表示支持大学生谈恋爱,仅有1人表示反对,对于恋爱动机大多数学生表示没想过.关于寻找恋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为寂寞和空虚,并非为了寻找下半生伴侣。 2、对待失恋的问题上,40%的男生选择了感到悲痛欲绝,而同样选择这个答案的女生只有20%,同时50%的男生或女生都表示会再找一个.

3、对于恋爱对学习的影响,80%的学生觉得视情况而定,10%的学生认为有影响,有2%左右的学生觉得为了爱情不在乎。 4、对同居的态度,不赞成的有25.1%,其他人则持不反对态度。 5、在对恋爱对象的要求上,大多数男生比较重视恋人的外貌,而女生则要求男生内外兼修,恋人品行成为主要依据,家庭经济背景也很重视。这也说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着较大差异。

[恋爱观,调查研究,大学生]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摘要: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立足问卷调查,以大学生恋爱观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大学生恋爱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恋爱观,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恋爱观不一样。恋爱观就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大学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恋爱更加合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及引导在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用自编的《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如何看待恋爱、对待恋爱的态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力图通过该问卷比较客观、全面、科学地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状况。 2. 研究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周围初中和高中同学朋友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39份,有效率为97.5%。 3. 调查时间为2015年2月。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四个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恋爱观,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扩展,社会阅历的增加,大学生的恋爱观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现实。大一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开始觉得原来爱情也有苦涩的味道,但还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进入大三后,大三学生的恋爱观比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学生更加理性的对待恋爱,恋爱观趋向成熟。 三、大学生恋爱观及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 性爱的好奇心理。由生理发育成熟导致的性冲动与性亲近要求的产生而形成。 2. 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与高校聚集着才华、风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围直接相

大学生爱情观的文献综述

大学生爱情观及相关教育的文献综述 摘要:上大学以后,往往没有中学时候里家长、老师、学校的约束,也伴随这身心发展与成熟,以及需要的改变,大部分大学生开始产生对爱的需要。爱情自古以来都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在各个领域都有对爱情的描述、说明。在心理学中也不乏这样的理论。这些爱情理论各有千秋,同时,在现代很多学者对大学生的爱情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多个角度解读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以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大学生在恋爱观上的不正确的方面,多方面探索如何进行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理性对待爱情。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心理健康教育 1 引言 爱情(lov:between man and woman)是一个亘古弥新的话题,各个领域对爱情的不断探索与说明,将爱情的纷繁多彩呈现给我们。爱情的定义为“两个人之间相爱的感情、情谊;也指爱的感情。”中国古代有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爱情故事传说;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山有棱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等描写恋爱或是暗恋等的诗词佳句。在西方,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维纳斯和阿都奈斯、有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等的爱情故事。不同年龄段的人爱情观有不同的特点,在心理学范围内很多人也关注到了大学生在恋爱上的不同认识。因此,本文将梳理“在心理学上不同关注点下大学生爱情观”,并找出未来对大学生爱情观研究的方向。 2 关于爱情心理学的总体论述 爱情态度理论由Rubin(1970)提出,他开始将爱情定义成对某一特定的他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之后,使得爱情得以并入人际吸引之社会心理学主流内,并能使用一般测量方法研究爱情。他假设爱情是可以被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他从文艺著作、普通常识及人际吸引之文献资料中,寻找拟定叙述感情的题目,经过项目分析、信度、效度考验而建立爱情量表(love scale)和喜欢量表(liking scale),他发现爱情与喜欢有质的差别,而其爱情量表中包含三种成份∶亲和和依赖需求、欲帮助对方的倾向、排他性与独占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 湛吾委行管2班9 之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容进行

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省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范本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编号:FS-DY-20413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我们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为全校范围内的大学生,调查不分年级,调查方法为随机调查,调查全程历时一个星期,受调查对象共计八十五人,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纸质问卷调查,另外一部分受调查对象接受的是电子稿问卷调查。 针对调查所整理的数据,我做了如下的分析: 有约87%的受调查者对恋爱的理解是“是为了选择终生伴侣,是婚姻的前奏,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而认为恋爱是“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没有过多考虑将来”和“是为将来的事业做跳板”以及“不必考虑太多,跟着感觉走就行”的比例极少。大学生目前的恋爱状况为“正在恋爱”与“曾经有过恋爱”的比例分别为“43%”与“32%”,而另一部分的受调查者的恋爱状况出于“观望”和“不准备恋爱”。在“是否喜欢并愿意与异性交往”这个问题上,分别有“63%”和“32”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

喜欢并愿意”和“愿意正常交往”而另外三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厌恶与异性交往”、“害羞,不太愿意”、“不喜欢也不愿意”所占的比例很少。 大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难免会有好感的人遇到,在受调查者中,有“33%”的人会大胆主动追求,“10%”的人会有所暗示,而“25”的人则觉得不好意思,静观而已,其他人则会更可能会在追求我的人中考虑或者是不大看好感情。在现在这么开放的时代,我们的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也许比以前更加大胆了,这也就有了“67%”有过主动(直接或间接方式)向异性提出建立恋爱关系的经历的这种景象,而另外33%为什么不主动追求,也许由他们自己的原因。大学中的恋爱,现在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一种大学经历“67”的受调查者认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一段真挚的感情,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宝贵经历,“21”的人抱着顺其自然,不能强求的态度,另外极少数的人将恋爱当作游戏或者目前对恋爱没概念。有人说,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而事实情况却是“33%”的人以前谈过,现在单身,另外“33”的人从未谈恋爱,若出现理想之中的恋人,会主动谈一场,剩下三分之一的人以学业事业为重,大学期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表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表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 页数:1/1 题目数:19 大家帮忙填写下这个调查问卷吧,小生感激不尽~~ 1.您的性别* 2.您所在院系.专业* 3.您所在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4.有人说大学恋爱是必修课,你怎么想的?* A.恋爱-必修 B.遇到合适的应该谈 C.好好学习,不打算谈 5.恋爱中的花费是否应该主要由男方承担?*

A.应该 B.不应该-应该AA(各付各的) C.不应该-谁有钱谁付费 6.您觉得每个月花在恋爱上的花费大概为多少?* A.生活费的60%以上 B.20及60%之间 C.不超过 20% 7.您觉得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是什么?* A.耐不住寂寞,想找人陪 B.因为周围的人都谈恋爱所以觉得自己也应该谈 C.为了寻找未来结婚伴侣 D.学会如何谈恋爱--增加经验值 8.总体来看,大学生恋爱的利弊?*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9.您觉得大学生谈恋爱可以持续到何时?* A.毕业就会分开 B.只要两个人有信心,就能走到最后 C.因两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条件而定 10.你选择你的伴侣时会考虑他(她)的家庭么?* A.应该适当考虑 B.不考虑,对方用心就行 C.因其他条件而定 11.您的家长赞成您的恋爱吗?* A.赞成 B.不赞成 C.他们不管 12.您觉得恋爱会给家庭带来负担吗?* A.会增加经济负担 B.在自己的生活费中合理的支出,就不会有负担 C.有其他方面的负担

13.恋爱和性的关系?* A.合适的话可以有性的参与 B.大学期间,不应和对方有性的接触 C.性可以促进爱的感觉,所以应该有 14.你觉得大学期间何时开始恋爱比较合适?(假设合适的人随时可以出现)*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15.您初恋的年龄?*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还没有初恋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1

精品文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系别:人力资源管理系 班级: 09409012 姓名: 学号: 22 指导教师:谢瑞红

内容摘要 摘要: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然而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其恋爱观和恋爱行为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事业和前途,影响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传统的大学生恋爱观不断受到着各种因素的冲击,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对大学生恋爱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的校园已不在是五六十年代的校园。大学生恋爱已经是普遍的现象,出入的双双对对、亲亲我我也不会被认为不正常的行为,虽然爱情可以让人陶醉,让人更好的工作、生活,但在另一方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也会给恋爱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应如何对待爱情、追求爱情,这将是每个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因此,我自己设计了一个《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对本校政法系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发现问题、寻找原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二)(二)调查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针对沈阳工程学院的学生,通过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等抽样方法,随机发放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占100%。我将这50份问卷全部运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一些相应建议,供同学们参考。我采用的是结构型问卷,调查范围涉及了整个学院的学生。 (三)(三)文献综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社会上鱼龙混杂的性文化泛滥,传统的爱情观、两性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高等学校作为一个小社会,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当代的大学校园里,可以说“谈恋爱”已被视为一道风景线,男女同学手拉手的背影在校园里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里没谈过恋爱,十分可惜”,“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这种不正确的恋爱观,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调查 湛吾委行管2班201207064099 之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1999 ~2011年发表在经管类核心期刊上的大学生消费研究文献,将大学生消费调查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领域:“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

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在初中高中的学海里苦苦奋斗了几个春秋的学子们,终于满怀憧憬跨进了大学的殿堂,成为天之骄子,社会的宠儿。然而,随之而来的寂寞却常常让他们手足无措;于是,在这象牙塔里便多了许多浪漫的故事,那便是大学生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谁人不曾为之留连,人间处处留下了爱情的吟咏和感叹。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对美好的爱情正是充满了幻想与希望。每个人的心中都自己的一把尺子,衡量恋爱与生活的关系,那便是恋爱观。 恋爱观正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在正常不过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婚姻也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的恋爱更加合情合理“合法”了。本次实践调查是通过调查问卷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此引导在校大学生能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能正确的人生观面对恋爱与生活。

在调查中同学们各自发表了对大学恋爱的看法:58%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中,而有29%的同学目前尚未谈过恋爱,可仍畅想能在大学有恋爱的经历,只有13%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总结出来大致可以把大学生分为三种态度,即恋爱渴望者、恋爱随缘者以及恋爱规避者三种。 一,恋爱“渴望者” 首先,上大学以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环境,不可避免地要找新的朋友,倾听自己的心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大部分同学则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容易得多,当两个 人交往加深时,由朋友到暧昧再到特殊的关系,就这样,一个人的开心成了两份,痛苦减了一半,一个人的信念两个人共同坚守,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恋爱与虚荣心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谈恋爱、交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魅力的表现,反之则是无能、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果一个寝室的大部分人都已经谈恋爱了,那么被剩下的就很没面子,被称作“剩男”“剩女”,即使没有恋爱的打算,也被这残酷的现实刺激了一下,不免产生了想恋爱的心理。甚至有时看到两

在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在校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 在当今社会,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在校大学生恋爱观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为大家提供两篇范文,供参考。 范文1.

调查时间:20**年4月15日至20**年5月15日 调查对象:XXX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恋爱观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6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同时发起网络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和网络日志形式发出,作为纸质问卷的补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恋爱观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接受调查的学生年龄在18~23岁,其中男生31人占53、4%,女生27人占46、6%,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近67%大学生有过恋爱经历或正在恋爱,且男生恋爱比率较女生高,同时大学生恋爱在大一、大二、大三年级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看法 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有积极、消极两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而持积极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好。显而易见,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

大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社会学分析文献综述样本及填报提示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大学生群体奢侈品消费社会学分析 -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注:院、系:填哲学与政法学院xx系; 专业参考: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社会学/法学(纪检监察方向),选其一填写; 指导教师:只填姓名; 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选其一填写; 学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选其一填写 2016年11月1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对奢侈品的消费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不小的风潮。这既是受益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如今的大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触到奢侈品,也与奢侈品生产者利用学生群体从众、攀比,父母供养生活费,生存压力小的特征开发大学生奢侈品市场有关。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营销和思想品德教育两方面,社会学中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研究文献并不是十分充足。对大学生但是目前对大学生奢侈品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思想教育领域和市场营销领域。本文中将以云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例,从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消费奢侈品的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为分析云南省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现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 什么是奢侈品呢?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维尔纳·桑巴特(1913)在其传世经典之作《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奢侈品是实现关好生活的一种手段”。Scitovsky(1992)认为,必需品满足生理上的需求,而奢侈品是必须品以外的物品的总称[7]。Berry(1994)在《奢侈品的概念-概念及历史探究》对奢侈品做了如下定义:“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被替代的物品,特别精美并具备一定品质,可以满足某种普遍存在的需求”。Kapferer(1997)则认为“奢侈品代表的是美好的事物,是应用于功能性产品的艺术。”奢侈品是人们很渴望得到的物品,能给人们带来愉悦感,但是必需品则只是消除了人们在生活中所带来的不愉悦感。 一、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概况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Veblen(1899)最先提出了奢侈品购买动机的研究方向,其中主要提出了炫耀性购买动机。之后的西方学者都对此做出了相应的论证和补充,但主要都研究西方消费者的奢侈品购买动机。而后 Leibenstein(1950)提出了从众、独特与炫耀性三种动机。从众性是为了获得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认同,以获得群体中的社会价值;独特性是为了感觉与他人不同,以获得独一无二的价值;炫耀性是为了炫耀其财富与社会地位,以获得虚荣的价值,以上三点表明了奢侈品动机的社会性导向。 Vigneron Franck 和 Lester W.Johnson(1999)采用与自我取向相关的概念——自我知觉(self-conscious)对消费者进行心理细分,提出了西方消费者奢侈品牌购买动机的概念性框架。该框架将消费者分为两类:公众性自我知觉者(Public Self-Conscious)和个我性自我知觉者(Private Self-Conscious)。与此对应,参照群体的影响也分为两类:人际影响和个我影响,前者影响消费者的 3 种奢侈品购买动机:炫耀、领先、从众;后者影响 2 种购买动机:享乐、追求精致。其它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也基本验证了这一西方消费者奢侈品购买动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XXXXX学院XXX专业 调查报告 题目: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班级:XXX 姓名:XXXXX 指导教师:XXXX职称:XXXX 完成日期: 201X 年 XX 月 XX 日

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摘要: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对随机选取的大学75名大学生调查,并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了解大学生恋爱观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形成原因,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正确看待大学恋爱这种现象,并能对恋爱有自己的独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调查 一、引言: 爱情,多么美好的尤物。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人间处处皆留下了无尽的吟咏和感叹。毫无疑问,爱情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生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我们大学生更当如此。而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不同的大学生对恋爱的看法也不一样。本文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出发,以大学生的恋爱观为主题,用网上问卷的方式获取了大学生恋爱的特点,探究大学生恋爱的心理和行为。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的恋爱观,以及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恋爱带来的问题,促使他们冷静、客观的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科学合理的恋爱观。 二、调查背景: 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爱情都有着美好的憧憬,不管因为憧憬还是缘分,大学校园里成双成队的背影已十分普遍。但由于大学生自身经历并不丰富,思想并不成熟,对责任、陪伴的理解并不深刻,导致大学生恋爱观点不够成熟,有些人沉溺于恋爱的甜蜜,缺乏长远的责任感,有些人把恋爱当成一种游戏,态度敷衍随意,一部分学生举止随性,不注意场合,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 三、调查方法: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报告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报告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 作业题目: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苏文亮老师 2016年6月11日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3) 1.1研究背景 (3) 1.2研究意义 (3) 2 研究综述 (4) 2.1国外研究概况 (4) 2.2国内研究概况 (4) 2.3研究反思 (6) 3 研究目的 (7) 3.1研究目的 (7) 3.2研究假设 (7) 4 研究方法 (7) 4.1被试 (7) 4.2数据分析 ............ (8) 5分析与讨论 (11) 5.1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学生对恋爱持赞成态度 (14) 5.2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但基本务实 (15) 5.3大学生择偶时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整体上比较理智 (15) 6总结与建议 (12) 6.1总结 (12) 6.2树立合理恋爱观的措施 (12) 附录: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 (13)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摘要:大学生(18—25岁)作为青年人,生理、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对于爱情的渴望也逐渐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耳目,对于他们恋爱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本文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恋爱观,提高大学生爱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建立美丽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论文先以文献法收集研究人员关于恋爱观定义、恋爱现状、恋爱动机以及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资料,又以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性观念上的事实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学生对恋爱持赞成态度;大学生恋爱动机以情感性为主,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择偶观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更注重对方相貌,女生更在意对方的品质;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男女生对性的态度有显著差异。了解大学生恋爱观之后,分析恋爱观形成因素,最后提出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研究方法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 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 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 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

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 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 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 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约为四百元,但最高月消费额已达到 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九十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六倍多。

关于大学生恋爱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恋爱状况和恋爱观,帮组同学更好的了解恋爱的本质,我们特地设计了这份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 大一,大二,大三年级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 1.讨论,选定课题(2012年10月份) 2.设计问卷并发放(2012年11月份) 3.统计问卷并撰写报告(2012年12月份) 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各年级大学生的恋爱现状,恋爱态度,恋爱对象的选择及恋爱对自身的影响,恋爱与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调查步骤: 1.小组讨论,讨论选取哪个课题,理由和可行性,并选定此题。 2.通过书籍,网络,杂志查阅课题资料。 3.发现,提出,讨论存在的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 4.发放问卷并收回统计。 5.筛选有效问卷,并统计结果,组员讨论。 6.细化,编写报告。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打印100份,收回91份。其中男生47份,女生44份。分别占总数的51.6%和48.4%。基本保证各年级都有人参加了此次调查,所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性。 恋爱现状 目前在大学生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如果你在大学里没有谈过恋爱,那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大学生积极投身于恋爱的大潮中去,但也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认为大学里仍然应该以学业为重。 调查中发现,在我们的问卷中“你正在恋爱吗”这一问题“是”的占40.7% ,“否”的占59.3%,“是”的人中,大一占27.0% ,大二占37.8% ,大三占35.2% 。因此,对于大学生恋爱现状,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1.普及化,大众化。在当今高校,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通的现象了。在校 园里看到大学生成双成对,旁若无人地卿卿我我已不再是稀罕事,有人形容这是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这是一股"恋爱风",不管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大学生谈恋爱是毋庸置疑的。 2.低龄化。大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级学生,是所谓"学业、爱 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有些人的观点是“进校后的首要任务是抓紧时间谈恋爱,否则优秀的则被他人抢先一步,就轮不到我了。他们有的刚进大学校门就走进了恋爱圈。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很多大一同学已经步入了爱河。他们或是高中就谈了恋爱,或是刚进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报告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作业题目: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苏文亮老师 2016年6月11日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3) 1.1研究背景 (3) 1.2研究意义 (3) 2 研究综述 (4) 2.1国外研究概况 (4) 2.2国内研究概况 (4) 2.3研究反思 (6) 3 研究目的 (7) 3.1研究目的 (7) 3.2研究假设 (7) 4 研究方法 (7) 4.1被试 (7) 4.2数据分析 ...................................................... (8) 5分析与讨论 (11) 5.1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学生对恋爱持赞成态度 (11) 5.2大学生恋爱动机多元,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但基本务实 (11) 5.3大学生择偶时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整体上比较理智 (12) 6总结与建议 (12) 6.1总结 (12) 6.2树立合理恋爱观的措施 (12) 附录: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问卷 (13)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摘要:大学生(18—25岁)作为青年人,生理、心理发展趋于成熟,对于爱情的渴望也逐渐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冲击着大学生的耳目,对于他们恋爱观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本文研究目的:了解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恋爱观,提高大学生爱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建立美丽校园、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论文先以文献法收集研究人员关于恋爱观定义、恋爱现状、恋爱动机以及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等资料,又以问卷调查法调查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性观念上的事实数据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恋爱具有普遍性,并且大部分学生对恋爱持赞成态度;大学生恋爱动机以情感性为主,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大学生择偶观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更注重对方相貌,女生更在意对方的品质;大学生性观念比较开放,男女生对性的态度有显著差异。了解大学生恋爱观之后,分析恋爱观形成因素,最后提出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恋爱观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观;研究方法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

当代大学生消费调查文献综述摘要:当代大学生消费是我国青年问题研究的热点之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巨大变迁和经济高速发展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其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的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顺应国家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经济转型战略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消费情况文献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状况及研究方法 经过笔者统计,在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63%。其中,一手实证数据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51% ; 二手实证数据占全部研究文献的9% ; 非数据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的3% 。非实证研究的论文占全部研究文献37%。 通过实证研究采取选取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并且辅以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或文献研究作为实证研究的补充,也可参考一些权威机构公布的数据或其他论文的调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对大学生消费观、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进行一般性研究的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9.0%,主要涉及对全国或部分地区大学生消费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问题误区等方面的研究。关于大学生消费领域的研究文献占全部研究文献数量的40.1%。以上文献基本是将大学生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此外,还有6. 8%是专门

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群体展开研究的,以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3%,以贫困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1%,以90 后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的有2%。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初步统计,我们对“大学生消费特点”、“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大学生不同消费领域”和“大学生群体消费”这四大研究领域的文献做进一步的归纳和梳理。 二、研究的主要方向及结论 A.大学生消费特点分析 纵观知网的论文数据库,大多的知名论文在大学生消费这个方面都会涉及到消费特点分析,笔者对其中5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与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消费总体水平也在上升。父母“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助长了大学生的消费能力。 2010 年,禹小英对湖南省长沙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通过对回收的504 份有效调查问卷分析得出结论: 2010 年与2006 年相比,大学生月平均消费支出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以相对中等的501 ~1000 元这一区间最为普遍,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 2004 年,由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承担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约为四百元,但最高月消费额已达到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九十元,前者是后者的十六倍多。 笔者调查得出,现在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内容不再是购买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电脑消费、手机消费、情感消费、旅游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