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航海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

论航海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

作者:郭滨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0期

摘要:航海英语是从事国际航海运输业务所涉及并使用的语言,目前我国船员的英语应用能力距离国际公约要求尚存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航海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整体比较薄弱。通过对航海英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调整师资结构,选用或编写适用的教材,修正教学目标等三点建议。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教学水平现状分析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80-01

1 引言

随着加入WTO,中国日益深入国际社会,逐渐成为海员劳务输出的主要国家。海运业作为一项国际性活动,要求从业的国际海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早在1995年,国际海事组织就在SCW78/95公约修正案特别强调了“多国混合船员之间的交流”。2010年6月21日至25日,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国际海事组织缔约国外交大会上,审议通过了STCW78/10公约修正案。新公约对船员的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沟通的主要形式,而航海英语是从事国际航海运输业务所涉及并使用的专业语言。我国航海英语的教学水平整体上是比较薄弱的,因而直接导致我国海员英语应用能力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海员英语应用能力这样一个不争事实。

2 航海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2.1 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

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整体文化素质较本科生差,尤其是英语。另外,航海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农村英语教学相对城市而言较为薄弱,学生们在中学期间大都没有受到过良好的语言训练。

2.2 师资结构不合理,缺乏高水平的航海英语教师

目前我国航海专业英语师资主要来自于外语学院和师范学院的英语专业教师。他们英语基础好,但对航海专业所知甚少。而航海英语作为一门专业课,内容繁杂,涉及到航海学等众多专业课程。但是由于这些教师其自身专业知识匮乏,很难把知识给学生们讲懂、讲透。

2.3 所用教材不适用,与适任证书考试脱节

目前多数院校所用教材虽名为“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用书”,可内容与适任考试内容有很大差距。即使学生把该教材完全掌握,但如果不做题库,仍旧无法通过适任考试。反之,如果学生不学习该教材,只是做了题库上的习题,即使仅仅是死背答案而并不理解,也能通过考试。在这种情况下,教材成了鱼,而题库反而成了熊掌。在时间并不充裕的情况下,有些老师不再坚持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课本上,而是放任学生专攻题库。

2.4 教学目标片面,教学模式不当,教学方法单一

适任证书考试对航海专业师生来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指挥棒。许多航海院校过分强调

考证通过率。教师只顾片面的灌输知识,一味强调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

培养。有些教师为了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而照本宣科,学生习惯了这种“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情绪懈怠,缺乏课堂激情。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自己看题库,“两耳不闻课堂事,一心只读题库书。”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没有达标。即使通过了适任考试,也不能真正适任船上工作。

3 关于航海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航运市场的新形势和国际公约的最新要求,并针对航海英语教学现状,本人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3.1 合理调整师资结构,打造过硬的教学团队

(1)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

多渠道提高现有教师的教学水平。积极创造航海英语教师的进修和培训机会。如条件允许,安排无海上资历的教师上船实践。加强航海英语教师与其他航海专业教师之间的合作互补和交流。

(2)从航运企业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高级船员任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企业招聘来的双师素质的教师可以弥补航海英语教学在航海专业知识和航海实践中的不足,在航海英语教学中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

3.2 选用或编写适用的教材

有些院校对教材的选用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把权威院校使用的教材直接搬来使用。例如,许多高职院校在使用大连海事大学使用的教材。其实适合本科学生的教材未必适用于高职的学生,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教材。

目前我国航海类专业的教材较为匮乏。如果找不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教材,可以组织专业课教师自行编写校内教材。不论是选用还是自编的教材,都应既符合教学要求,又满足适任证书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