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白中英 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科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白中英  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科学出版社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四版(白中英  主编 )课后习题答案  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1.模拟计算机的特点是数值由连续量来表示,运算过程也是连续的。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按位运算,并且不连续地跳动计算。模拟计算机用电压表示数据,采用电压组合和测量值的计算方式,盘上连线的控制方式,而数字计算机用数字0和1表示数据,采用数字计数的计算方式,程序控制的控制方式。数字计算机与模拟计算机相比,精度高,数据存储量大,逻辑判断能力强。

2.数字计算机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3.科学计算、自动控制、测量和测试、信息处理、教育和卫生、家用电器、人工智能。4.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5.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6.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7.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而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

8.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存,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内存和外存共同用来保存二进制数据。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用来控制计算机及进行算术逻辑运算。适配器是外围设备与主机联系的桥梁,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换器,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行协调地工作。

9.计算机的系统软件包括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系统程序用来简化程序设计,简化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发挥和扩大计算机的功能用用途;应用程序是用户利用计算机来解决某些问题而编制的程序。

10.在早期的计算机中,人们是直接用机器语言来编写程序的,这种程序称为手编程序或目的程序;后来,为了编写程序方便和提高使用效率,人们使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程序,称为汇编程序;为了进一步实现程序自动化和便于程序交流,使不熟悉具体计算机的人也能很方便地使用计算机,人们又创造了算法语言,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源程序通过编译系统产生编译程序,也可通过解释系统进行解释执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又创造出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情报检索及各种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要求大量处理某些数据,建立和检索大量的表格,于是产生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11.从第一至五级分别为微程序设计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采用这种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对了解计算机如何组成提供了一种好的结构和体制。而且用这种分级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对保证产生一个良好的系统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12.因为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是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13.(略)

第二章

1.(1)6435

-

100011.043.06435)8(-=-=- 11000110]6435

[=-原 10111010]6435

[=-补 10111001]6435

[=-反 00111010]6435

[=-移 (2)001011100.0134.0128

23

)8(==

00010111]12823

[

=原 00010111]12823

[=补 00010111]12823

[=反 10010111]128

23

[=移 (3)-127

-127 = -7F = -1111111 [-127]原 = 11111111 [-127]补 = 10000001 [-127]反 = 10000000 [-127]移 = 00000001 (4)[-1]原 = 1000 0000 [-1]补 = 1000 0000 [-1]反 = 1111 1111 [-1]移 = 0000 0000 (5)-1 = -00000001 [-1]原 = 1000 0001 [-1]补 = 1111 1111 [-1]反 = 1111 1110

[-1]移 = 0111 1111

2.[x]补 = a 0. a 1a 2…a 6 解法一、

(1) 若a 0 = 0, 则x > 0, 也满足x > -0.5

此时a 1→a 6可任意

(2) 若a 0 = 1, 则x <= 0, 要满足x > -0.5, 需a 1 = 1

即a 0 = 1, a 1 = 1, a 2→a 6有一个不为0

解法二、

-0.5 = -0.1(2) = -0.100000 = 1, 100000

(1) 若x >= 0, 则a0 = 0, a 1→a 6任意即可

[x]补 = x = a 0. a 1a 2…a 6

(2) 若x < 0, 则x > -0.5

只需-x < 0.5, -x > 0

[x]补 = -x, [0.5]补 = 01000000 即[-x]补 < 01000000

010000001**6210<+?a a a a 00111111**6210

6210>?a a a a 即a 0a 1 = 11, a 2→a 6不全为0或至少有一个为1(但不是“其余取0”)

3.字长32位浮点数,阶码10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2位,用补码表示,基为2

(1) 最大的数的二进制表示

E = 111111111

Ms = 0, M = 11…1(全1)

表示为: 11…1 011…1 10个 21个

即:)21(2211

2

9

---?

(2) 最小的二进制数

E = 111111111

Ms = 1, M = 00…0(全0)(注意:用10….0来表示尾数-1) 表示为: 11…1 100…0 10个 21个

即:)1(21

29

-?-

(3) 规格化范围

正最大 E = 11…1, M = 11…1, Ms = 0 10个 21个

即:)21(222119

---?

正最小 E = 00…0, M = 100…0, Ms = 0 10个 20个

即:1

29

22--?

负最大 E = 00…0, M = 011…1, Ms = 1 10个 20个

(最接近0的负数)即:)22(221129

---+?-

负最小 E = 11…1, M = 00…0, Ms =1 10个 21个

即:5111

2

92)1(2-=-?-

规格化所表示的范围用集合表示为: [1

29

22

--? , )21(222119

---?] [5111292)1(2-=-?-,)22(221129

---+?-] (4) 最接近于0的正规格化数、负规格化数(由上题可得出)

正规格化数 E = 00…0, M = 100…0, Ms = 0 10个 20个

1

29

22--? 负规格化数 E = 00…0, M = 011…1, Ms = 1

10个 20个

)22(221

129

---+?-

4

(1) 1211011.0011011.064

27

-?== 阶补码: 1 11

尾数补码: 0 1101 1000 机器数: 1110 1101 1000

(2) 12110110.0011011.064

27

-?-=-=- 阶补码: 1 11

尾数补码: 1 0010 1000

机器数: 1110 0010 1000

5.(1)

x+y = 0.11110

无溢出

x+y = 0.00110

无溢出

(3)x = -0.10110

x+y = -0.10111

无溢出

6.(1)x = 0.11011

溢出

(2)x = 0.10111

x-y = -0.00100

无溢出

(3)x = 0.11011

溢出

7.(1)原码阵列

x = 0.11011, y = -0.11111

符号位: x0⊕y0 = 0⊕1 = 1

原原

[x*y]原= 1,11 0100 0101

直接补码阵列

[x*y]补= 1,00101,11011(直接补码阵列不要求)

带求补器的补码阵列

[x]补= 0 11011, [y]补= 1 00001

乘积符号位单独运算0⊕1=1

尾数部分算前求补输出│X│=11011,│y│=11111

X×Y=-0.1101000101

(2) 原码阵列

x = -0.11111, y = -0.11011

符号位: x0⊕y0 = 1⊕1 = 0

[x]补 = 11111, [y]补 = 11011

[x*y]补 = 0,11010,00101

直接补码阵列

[x]补= (1)00001, [y]补= (1)00101

[x*y]补= 0,11010,00101(直接补码阵列不要求)

带求补器的补码阵列

[x]补= 1 00001, [y]补= 1 00101

乘积符号位单独运算1⊕1=0

尾数部分算前求补输出│X│=11111,│y│=11011

X×Y=0.1101000101

8.(1) 符号位Sf = 0⊕1 = 1

去掉符号位后:[y’]补 = 00.11111 [-y’]补 = 11.00001

[x’]补 = 00.11000

5

-

=

-

=余数

.0-

*

11000

00111

.0

,

2

y

(2) 符号位Sf = 1⊕0 = 1

去掉符号位后:[y’]补 = 00.11001 [-y’]补 = 11.00111

[x’]补 = 00.01011

52*10111.0,01110.0--=-=余数y

x

9.(1) x = 2-011*0.100101, y = 2-010*(-0.011110) [x]浮 = 11101,0.100101 [y]浮 = 11110,-0.011110 Ex-Ey = 11101+00010=11111

浮 规格化处理: 1.010010 阶码 11100

-4-4 规格化处理: 0.110000 阶码

11110

x-y=2-2*0.110001

(2) x = 2-101*(-0.010110), y = 2-100*0.010110 [x]浮= 11011,-0.010110 [y]浮= 11100,0.010110

Ex-Ey = 11011+00100 = 11111

规格化处理:

0.101100 阶码 11010 -6规格化处理: 1.011111 阶码 11100 x-y=-0.100001*2-4

10.(1) Ex = 0011, Mx = 0.110100

Ey = 0100, My = 0.100100

规格化: 26*0.111011

(2) Ex = 1110, Mx = 0.011010

Ey = 0011, My = 0.111100 Ez = Ex-Ey = 1110+1101 = 1011 [Mx]补 = 00.011010

商 = 0.110110*2-6, 余数=0.101100*2-6 11.

4位加法器如上图,

1

111)()(----⊕+=++=++=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C B A B A C B A B A C B C A B A C

(1)串行进位方式

C 1 = G 1+P 1C 0 其中:G 1 = A 1B 1 P1 = A 1⊕B 1(A 1+B 1也对) C 2 = G 2+P 2C 1 G 2 = A 2B 2 P 2 = A 2⊕B 2 C 3 = G 3+P 3C 2 G 3 = A 3B 3 P 3 = A 3⊕B 3

C4 = G4+P4C3 G4 = A4B4 P4 = A4⊕B4

(2)并行进位方式

C1 = G1+P1C0

C2 = G2+P2G1+P2P1C0

C3 = G3+P3G2+P3P2G1+P3P2P1C0

C4 = G4+P4G3+P4P3G2+P4P3P2G1+P4P3P2P1C0

12.(1)组成最低四位的74181进位输出为:

C4 = C n+4 = G+PC n = G+PC0,C0为向第0位进位

其中,G = y3+y2x3+y1x2x3+y0x1x2x3,P = x0x1x2x3,所以

C5 = y4+x4C4

C6 = y5+x5C5 = y5+x5y4+x5x4C4

(2)设标准门延迟时间为T,“与或非”门延迟时间为1.5T,则进位信号C0,由最低位传

送至C6需经一个反相器、两级“与或非”门,故产生C0的最长延迟时间为T+2*1.5T = 4T

(3)最长求和时间应从施加操作数到ALU算起:第一片74181有3级“与或非”门(产

生控制参数x0, y0, C n+4),第二、三片74181共2级反相器和2级“与或非”门(进位链),第四片74181求和逻辑(1级与或非门和1级半加器,设其延迟时间为3T),故总的加法时间为:

t0 = 3*1.5T+2T+2*1.5T+1.5T+3T = 14T

13.串行状态下:

C1 = G1+P1C O

C2 = G2+P2C1

C3 = G3+P3C2

C4 = G4+P4C3

并行状态下:

C1 = G1+P1C0

C2 = G2+P2C1 = G2+P2G1+P2P1C0

C3 = G3+P3C2 = G3+P3G2+P3P2G1+P3P2P1C0

C4 = G4+P4C3 = G4+P4P3C2+P4P3P2C1+P4P3P2P1C0

14.设余三码编码的两个运算数为X i和Y i,第一次用二进制加法求和运算的和数为S i’,进位为C i+1’,校正后所得的余三码和数为S i,进位为C i+1,则有:

X i = X i3X i2X i1X i0

Y i = Y i3Y i2Y i1Y i0

S i’ = S i3’S i2’S i1’S i0’

i3i3

i2i2i1i1i0i0

15.

第三章

1. (1)字节M 48

32

*

2

20

= (2)

片84*28

*51232

*1024==K K (3)1位地址作芯片选择

2. (1)个模块64264*264

*2620

26== (2)1616

*2*264

*2810

20= 每个模块要16个DRAM 芯片 (3)64*16 = 1024块

由高位地址选模块

3. (1)根据题意,存储总容量为64KB ,故地址总线需16位。现使用16K*8位DRAM 芯片,

共需16片。芯片本身地址线占14位,所以采用位并联与地址串联相结合的方法来组成整个存储器,其组成逻辑图如图所示,其中使用一片2:4译码器。

(2)根据已知条件,CPU 在1us 内至少访存一次,而整个存储器的平均读/写周期为0.5us ,如果采用集中刷新,有64us 的死时间,肯定不行 如果采用分散刷新,则每1us 只能访存一次,也不行 所以采用异步式刷新方式。

假定16K*1位的DRAM 芯片用128*128矩阵存储元构成,刷新时只对128行进行异步方式刷新,则刷新间隔为2ms/128 = 15.6us ,可取刷新信号周期15us 。 刷新一遍所用时间=15us ×128=1.92ms

4. (1)

片328

*12832

*1024 K K

(2)

(3)如果选择一个行地址进行刷新,刷新地址为A 0-A 8,因此这一行上的2048个存储元同

时进行刷新,即在8ms 内进行512个周期。刷新方式可采用:在8ms 中进行512次刷新操作的集中刷新方式,或按8ms/512 = 15.5us 刷新一次的异步刷新方式。 5. 所设计的存储器单元数为1M ,字长为32,故地址长度为20位(A19~A0),所用芯片存储单元数为256K ,字长为16位,故占用的地址长度为18位(A17~A0)。由此可用位并联方式与地址串联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组成组成整个存储器,共8片RAM 芯片,并使用一片2:4译码器。其存储器结构如图所示。

D 0~D 7

13~A 0

6.(1)系统16位数据,所以数据寄存器16位

(2)系统地址128K =217,所以地址寄存器17位 (3) 共需要8片 (4) 组成框图如下

7.(1)组内地址用A 12~A 0

(2)小组译码器使用3:8译码器

(3)RAM 1~RAM 5各用两片

8K*8的芯片位并联连接

0000H 6000H 8000H A000H

4000H

1315

8.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m = 8个字的信息总量都是:

q = 64位*8 = 512位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连续读出8个字所需的时间分别是:

t 1 = mT = 8*100ns = 8*10-7s

ns ns ns ns m T t 7210*5.445050*7100)1(-==+=-+=τ

顺序存储器和交叉存储器的带宽分别是:

]/[1064)10*8(512/7711s t q W 位?=÷==- ]/[108.113)10*5.4(512/7722s t q W 位?=÷==-

9.cache 的命中率

968.080

24202420

=+=+=

m c c N N N H

640

240===

c m T T r cache/主存系统效率e 为

%2.86%100*968

.0*)61(61

%100*)1(1=-+=-+=

H r r e

平均访问时间T a 为 ns ns

ns

e T T c a 4.46862.040===

10. h*t c +(1-h)*t m = t a %75.93200

40200

50=--=--=

m c m a t t t t h

11.虚拟地址为30位,物理地址为22位。 页表长度:

K KB

GB

25641 12.虚拟存储器借助于磁盘等辅助存储器来扩大主存容量,使之为更大或更多的程序所使用。在此例中,若用户不具有虚存,则无法正常运行程序,而具有了虚存,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13.设取指周期为T ,总线传送周期为τ,指令执行时间为t 0 (1)t = (T+5τ+6t 0)*80 = 80T+400τ+480 t 0 (2) t = (T+7τ+8t 0)*60 = 60T+420τ+480 t 0 故不相等。

15.D 16.C

第四章

1.不合理。指令最好半字长或单字长,设16位比较合适。

2.

单操作数指令为:28-m-n 条 3.(1)RR 型指令 (2)寄存器寻址

(3)单字长二地址指令

(4)操作码字段OP 可以指定26=64种操作

4.(1)双字长二地址指令,用于访问存储器。操作码字段可指定64种操作。 (2)RS 型指令,一个操作数在通用寄存器(共16个),另一个操作数在主存中。

(3)有效地址可通过变址寻址求得,即有效地址等于变址寄存器(共16个)内容加上位移

量。

5.(1)双操作数指令 (2)23=8种寻址方式 (3)24=16种操作

6.(1)直接寻址方式 (2)相对寻址方式 (3)变址寻址方式 (4)基址寻址方式

(5)间接寻址方式 (6)变址间接寻址方式

7.40条指令需占6位,26=64,剩余24条可作为扩充 4种寻址方式需占2位 剩余8位作为地址

X = 00 直接寻址方式 E = D X = 01 立即寻址方式

X = 10 变址寻址方式 E = (R )+D X = 11 相对寻址方式 E = (PC )+D

2位 X = 00 页面寻址方式

E = PC H -D X = 01 立即寻址方式

X = 10 直接寻址方式 E = D (2)PC 高8位形成主存256个页面,每页

K M

4256

1 个单元 (3)寻址模式X = 11尚未使用,故可增加一种寻址方式。由于CPU 中给定的寄存器中尚可使用PC ,故可增加相对寻址方式,其有效地址E = PC+D ,如不用相对寻址,还可使用间接寻址,此时有效地址E = (D )。当位移量变成23位时,寻址模式变成3位,可有更多的寻址方式。

9. 16个通用寄存器占4位,64种操作占6位,剩下22位用于存储器地址,

采用R 为基址寄存器寻址,地址=(R )+D 当基址最大,D 也是最大的时候,寻址能力最大 而寄存器是32位的,

故最大存储空间是232+222 = 4GB +4MB 。 10、11、12、13、 14.C

15.(1)寄存器 (2)寄存器间接 (3)立即 (4)直接

(5)相对、基值、变址

第五章

1. IR、AR、DR、AC

,(R2

3. LDA (R3), R0

4.

5.节拍脉冲T 1,T 2,T 3的宽度实际上等于时钟脉冲的周期或是它的倍数。此处T 1 = T 2 = 200ns, T 3 = 400ns ,所以主脉冲源的频率应为MHz T

f 51

==

。 为了消除节拍脉冲上的毛刺,环形脉冲发生器采用移位寄存器形式。图中画出了题目要求的逻辑电路图与时序信号关系图。根据时序信号关系,T 1,T 2,T 3三个节拍脉冲的逻辑表达式如下:

211*C C T = 22C T

= 13T T =

T 1用与门实现,T 2和T 3则用C 2的Q 端和C 1的Q 端加非门实现,其目的在于保持信号输出时延时间的一致性并与环形脉冲发生器隔离。

T 3 T 2 T 1

1 2 3 4 5 6

φ

C 4C 1C 2C 3T 1T 2

T 3

6. 字节9648

32

*

)13*80(=+ 7. M = G

S3 = H+D+F

S2 = A+B+H+D+E+F+G S1 = A+B+F+G

C = H+D+Ey+Fy+G φ 8. 经分析,(d, i, j )和(e, f, h )可分别组成两个小组或两个字段,然后进行译码,可得六个微命令信号,剩下的a, b, c, g 四个微命令信号可进行直接控制,其整个控制字段组成如下:

a b c g 01d 10 i 10 f

11 j 11 h

9. P1 = 1,按IR6、IR5转移 P2 = 1,按进位C 转移

10. (1)将C ,D 两个暂存器直接接到ALU 的A ,B 两个输入端上。与此同时,除C ,D 外,

其余7个寄存器都双向接到单总线上。

(完整版)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 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 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它可消除哪几项误差? 答: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仪器误差对观测的影响,还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对观测的影响。 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人大第四版

第三章节:数据的图表展示 (1) 第四章节: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5) 第六章节: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 (26) 第七章节:参数估计....................................................... (28) 第八章节:假设检验........................................................ (38) 第九章节:列联分析........................................................ (41) 第十章节:方差分析........................................................ (43) 3.1 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个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E.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E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要求: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顺序数据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接收频率 E16 D17 C32 B21 A14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用数据分析——直方图制作: (4)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逆序排序后,制作累计频数分布表: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电工电子学课后习题答案 (1)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2) 练习与思考 (2) 习题 (4) 第二章正弦交流电 (14) 课后习题 (14)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29) 第四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41) 第五章基本放大电路 (43) 第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46) 第七章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54) 第八章Multisim简介及其应用 (65) 第九章波形的产生与变换 (65) 第十章数据采集系统 (67) 第十一章直流稳压电源 (69) 第十二章变压器与电动机 (71) 第十三章电气控制技术 (77) 第十四章电力电子技术 (80)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练习与思考 1.4.2(b) a 1.4.2(c) a b 1.4.3(a) b 55215 5 ab ab U V R =+?= =Ω 1.4.3 (b) a b 66642 6 ab ab U V R =+?= =Ω 1.4.3 (c)

a b R 10651040 5 ab ab U U V R =+=?+= =Ω 1.4.3 (d) a b 12 4 s s u u I= I= 9 12 :230 36 ab s ab ab KVL u u u V R I+- I= =- 6 ? =+1=3Ω 3+6 1.4.4 (2) R

2424 34311515155b b b b V V R R V V R R --I = I =-+I = I = 1234 1243:b b b b b KCL V V V V R R R R V I =I +I +I +515-6- 5- = + + 求方程中2121+9+9 ==50k 100k 9 :=150k 100k b b b b b b b V V V V R R V V KCL V V 6-6-I = I = 6-+ =b :650KI+100KI 9=0 1 100KI=15 I=A 10k 1 =650k =1V 10k KVL V -+--? 习题 1.1 (a ) 5427x A I =+-= (b ) 10.40.70.3x A I =-=- 20.30.20.20.1x A I =-++= (C) 40.230 x ?I = =0.1A 60 30.20.10.3x A I =+= 2x 10?0.3+0.2?30 I = =0.6A 1.5 10.30.60.9x A I =+= 1.2 30.010.30.31A I =+= 4 9.610.319.3A I =-=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2)

简答题 1、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图、用图、放样(放图)。 2、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答:坐标轴互换;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答: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不能,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带来很大麻烦。 4、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答:条件:1)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要是一个规则的数学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这是因为:1)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为了尽 可能地方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 5、水准仪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3)当仪器整平后,十字丝必须满足水平的条件

6、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 方? 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进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7、为什么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答:尽可能地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 &转点在测量中起何用?转点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宽容许发生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 答:起传递高程的作用。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转递高程的作用。选择转点首先应考虑其要与前、后两点通视并且与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一般应选在质地比较坚硬的地面上。 9、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面? 答:一样。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夹角才是所测得的水平角。 10、什么叫竖直角?在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指标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而竖直角观测中,指标是不动的,竖直度盘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

最新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Alan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

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 该点的相对高程。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 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北,东 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经度,纬 度 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A,B两点之间的 高差记为。高差, h AB 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km。椭球体,6371 8.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所夹的角。首子午面,二面 9.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与所组成的角度。球面法线, 赤道平面 10.测量工作的程序是、。先控制后 碎部,步步检核 11.测量学的任务是、和监测。测绘,测设 12.某点的经纬度为123°28', 45°12',该点在高斯6°投影带的带号为, 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51,123° 1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向移动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2.某行业管理局所属40个企业2002年的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 1521241291161001039295127104 10511911411587103118142135125 117108105110107137120136117108 9788123115119138112146113126 (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计算出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 (2)如果按规定:销售收入在125万元以上为先进企业,115万~125万元为良好企业,105万~115万元为一般企业,105万元以下为落后企业,按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进行分组。 解:(1)要求对销售收入的数据进行分组, 全部数据中,最大的为152,最小的为87,知数据全距为152-87=65; 为便于计算和分析,确定将数据分为6组,各组组距为10,组限以整10划分; 为使数据的分布满足穷尽和互斥的要求,注意到,按上面的分组方式,最小值87可能落在最小组之下,最大值152可能落在最大组之上,将最小组和最大组设计成开口形式; 按照“上限不在组内”的原则,用划记法统计各组内数据的个数——企业数,也可以用Excel 进行排序统计(见Excel练习题2.2),将结果填入表内,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表中的左两列;将各组企业数除以企业总数40,得到各组频率,填入表中第三列; 在向上的数轴中标出频数的分布,由下至上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上累积及频率的向上累积,由上至下逐组计算企业数的向下累积及频率的向下累积。 整理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 40个企业按产品销售收入分组表 (2)按题目要求分组并进行统计,得到分组表如下: 某管理局下属40个企分组表 按销售收入分组(万元)企业数(个)频率(%) 先进企业良好企业一般企业落后企业11 11 9 9 27.5 27.5 22.5 22.5 合计40100.0

工程测量学课后答案

工程测量学课后部分答案 卷子结构: 名词解释5题、填空10题、(选择10题)、简答2题、 计算4题(第二章1题、第三章2题、第四章1题,共35′)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水准面?它有什么特性?(P3) 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特性: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2、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中的作用是什么?(P3) 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作用:外业测量的基准面。 3、什么叫高程、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P7) 高程、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绝对高程,简称高程。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 4、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独立坐标系?(P6)测量学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哪些不同?(P7) 当测量范围较小时,可以不考虑地球表面的曲率点测量的影响,把该测区的地表一小块球面当做平面看待,建立该地区的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3点不同:○1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为x轴,竖轴为y轴,测量中横轴为y轴,竖轴为x 轴。○2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学中坐标系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3测量坐标系的坐标轴一般具有方向性:其纵轴沿南北方向(中央子午线方向)、横轴沿东西方向(赤道方向);数学坐标系对坐标轴方向没有特定要求。 5、设我国某处点A的横坐标Y=19689513.12m,问该点位于第几度带?A点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还是西侧,距离中央子午线多远(即坐标值)? A点的横坐标为Y=19689513.12m,由于A点在我国,且整数有8位,所以其坐标是按6度带投影计算而得;横坐标的前两位就是其带号,所以A点位于第19带。由横坐标公式Y=N*1000000+500000+Y’(N为带号),所以Y’=189513.12m,其值为正,所以在中央子午线东侧,距中央子午线为189513.12m。 6、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和距离各有什么影响?(P8-P9两表,理解意思记住结论) a.对距离的影响 ∵D = R θ;· D′= R tanθ ∴△D = D′- D = R ( tanθ - θ )= D3 / 3R2 ∴△ D / D = ( D / R )2 / 3 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对距离的影响影响较小,通常在半径10km测量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 b.对高程的影响 ∵( R + △ h )2= R2+ D′2

《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和短半径 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 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19、经纬仪的安置主要包括对中和敕平两方面。 20、三角高程测量中所讲的“两差”改正指球差和气差两项改正。 21、通常把外界环境、测量仪器和观测者的技术水平三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 22、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23、系统误差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很大。

统计学第四版答案(贾俊平)

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 指出下面的变量类型。(1)年龄。(2)性别。(3)汽车产量。 (4)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5)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详细答案:(1)数值变量。(2)分类变量。(3)数值变量。(4)顺序变量。(5)分类变量。 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10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人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用信用卡。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样本是什么样本量是多少(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3)“消费支付方式”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样本是“所抽取的1000名IT从业者”,样本量是1000。(2)数值变量。 (3)分类变量。 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 (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变量详细答案: (1)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2)分类变量。 某大学的商学院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分别在会计专业抽取50人、市场营销专业抽取30、企业管理20人进行调查。 (1)这种抽样方式是分层抽样、系统抽样还是整群抽样(2)样本量是多少详细答案:(1)分层抽样。(2)100。 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

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得到第一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为分钟,标准差为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分钟)如下: (1)计算第二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2)比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 (3)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排队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详细答案: (1)(岁);(岁)。 (2);。第一中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 (3)选方法二,因为平均等待时间短,且离散程度小。 在某地区随机抽取120家企业,按利润额进行分组后结果如下:按利润额分组(万元)企业数(个) 300以下19 300~40030 400~50042 500~60018 600以上11 合计120 计算120家企业利润额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注:第一组和最后一组的组距按相邻组计算)。 详细答案: =(万元);(万元)。

测量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习题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 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306579.210m+500000m)=.790。 ?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习题2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就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测点编号点 号 后 尺 下 丝前 尺 下 丝 方向 及 尺号 水准尺中丝读数 K+ 黑 减 红 高差 中数 备 注上 丝 上 丝 后视距前视距黑 (m) 红 (m) 视距差 d ∑d 1 BM1 ZD1 1、5710、793后51、3846、171 K5= 4、787 K6= 4、687 1、1970、417前60、551 5、239 后—前 2 ZD1 2、1212、196后61、9346、621 1、7471、821前52、0086、796 后—前

A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测 回 数 盘 位 目 标 水平度盘 读数 ° ′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 ″ 一测回值 ° ′ ″ 平均值 ° ′ ″ O 1 左 A0 12 00 B91 45 00右 A180 11 30 B271 45 00 2 左 A90 11 48 B181 44 54右 A270 12 12 B 1 45 12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14、228m,Y M=77、564m,X A=47、337m,Y A=73、556m,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商务统计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288 Chapter 8: Confidence Interval Estimation CHAPTER 8 8.1 X ±Z ?σ n = 85±1.96? 864 83.04 ≤μ≤ 86.96 8.2 X ±Z ? σ n = 125±2.58?24 36 114.68 ≤μ≤ 135.32 8.3 If all possible samples of the same size n are taken, 95% of them include the true population average monthly sales of the product within the interval developed. Thus you are 95 percent confident that this sample is one that does correctly estimate the true average amount. 8.4 Since the results of only one sample are used to indicate whether something has gone wrong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anufacturer can never know with 100% certainty that the specific interval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 includes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In order to have 100% confidence, the entire population (sample size N ) would have to be selected. 8.5 To the extent that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sample means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it is true that approximately 95% of all possible sample means taken from samples of that same size will fall within 1.96 times the standard error away from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But the population mean is not known with certainty. Since the manufacturer estimated the mean would fall between 10.99408 and 11.00192 inches based on a single sample, it is not necessarily true that 95% of all sample means will fall within those same bounds. 8.6 Approximately 5% of the intervals will not include the true population. Since the true population mean is not known, we do not know for certain whether it is contained in the interval (between 10.99408 and 11.00192 inches) that we have developed. 8.7 (a) X ±Z ?σ n =0.995±2.58? 0.02 50 0.9877≤μ≤1.0023 (b) Since the value of 1.0 is included in the interval,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ean is different from 1.0 gallon. (c) No. Since σ is known and n = 50, from the Central Limit Theorem, we may assume that the sampling distribution of X is approximately normal. (d) The reduced confidence level narrows the width of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X ±Z ? σ n =0.995±1.96? 0.02 50 0.9895≤μ≤1.0005 (b) Since the value of 1.0 is still included in the interval, there is no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mean is different from 1.0 gallon.

最新电工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6章 暂态电路习题 6.1.2 电路如图6.02所示。求在开关S 闭合瞬间(t=0+)各元件中的电流及其两端电压;当电路到达稳态时又各等于多少?设在t=0-时,电路中的储能元件均为储能。 解:t=0+时:此时等效电路如图解6.10所示。 ()()()()()()()()()()()()()()V 200 0000A 1000A 18 210 000000 0012121121212121R 2R R L L R C C 21R R c c L L ==?=======+=+= =====++++++++++++++u R i u u u i i i R R U i i u u i i 当电路达到稳定(t=∞):此时等效电路如图解6.11所示。 ()()()()()()()()A 18 210 21L R L R L L C C 22112121=+=+= ∞=∞=∞=∞=∞=∞=∞=∞R R U i i i i u u i i 注意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和+∞022R R i i ()()()()8V 2R C R C 2221=?∞=∞=∞=∞R i u u u 注意 ()()()2V 0122R R R =∞∞+u u u 方向相反。与 6.2.7电路如图6.10所示,换路钱已处于稳态,试求换路后(t ≥0)的u C 。 解: 换路前(t=0-)时 ()V 101020101033=???=--C u 图6.10 习题6.2.7的图 F 图解6.11

换路后 ()()V 1000C ==-+C u u 到达稳定(t =∞)时 ()V 510102020 101010 10133 C -=-??++?=∞-u 时间常数 ()s 1.010101020 101020101063=???++?+=-τ 于是 ()()()[]()[]V 155******** .0C C C C t t t e e e u u u u -- -++-=--+-=∞-+∞=τ 6.5.2电路如图6.16所示,在换路前已处于稳态。当将开关从1的位置合到2的位置后,试求i L 和i ,并作出它们的变化曲线。 解:当开关S 处于1位置时的稳态值为 ()A 2.10A 2.11 22 A 8.1121213 L L -=-=+=-=+?+ -= -i i i i 所以 开关S 合到2时,()()()+-+-==02A .100L L L i i i ,将当作恒流源代替电感L ,并与2Ω电阻组成电流源,再将其变成-2.4V ,2Ω的电压源,其参考方向为下“+”上“-”。由此可求得i (0+)为 ()()()()()()()()[][]()()()[][] 所示。 的变化曲线如图解和结果到达稳态时 当时间常数17.6A 4.22.12.12.12.10A 6.18.18.12.08.10A 2.18.13 2 1228.11 21213 18.13 213 12121V 2.0214.230L 8.18 .1L L L L 8.18 .1L i i e e e i i i i e e e i i i i i i s i t s L i t t t t t t ---+-- -++-=--+=∞-+∞=-=-+=∞-+∞==?=∞?+=∞=+?+ +=∞∞==+ =+?+==+-+= τ τ τ 图解 6.17

测量学课后答案

第五章 2.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中误差衡量测量的精度?在什么情况下则 用相对误差 答:当要求能较好地反映出较大真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是用中误差。在评定测距的精度时,通常是采用相对误差。 4.什么是中误差?为什么中误差能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答:中误差是指各个真误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中误差可以评定精度是因为中误差的大小跟精度成反比。 6.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按h=Dtanx计算高差,已知x=20°, Mx=+-1′,D=250m,Md=+-0.13m,求高差中误差? 答:h=Dtanx,Mh=+-((tanx*Md)^2+(Dsec^x*Mx/p)^2)=+-0.0729m 8.用水准仪测量A,B两点高差9次,得下列结果(以“m”为单位):1.253, 1.250, 1.248, 1.252, 1.249, 1.247, 1.250, 1.249, 1.251,s试求A,B两点高差的最值或是值及其中误差? 序号hAB(m)v(cm)vv(cm2)中误差 1 1.253 -3 9 算术平均 值: 2 1.250 -1 1 3 1.248 2 4

4 1.252 -2 4 x=1.250m 观测值中误差: M=±3.75cm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M=±1.25cm 5 1.249 1 1 6 1.24 7 3 9 7 1.250 0 0 8 1.24 9 1 1 9 1.251 -1 1 []0=v []30=vv 10.试述权利的含义?为什么不等精度观测需要权来衡量? 答:权的含义:权衡观测值可靠度大小的数值。不等精度观测需用权来衡量是因为不等精度观测个观测结果的中误差不同,使各个测量结果具有不同的可靠性。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习题及其参考答案(第1~11章共79题)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 =-306579.210m ,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 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 ,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 ,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 , 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 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 的磁方位角为为 63°45′,试求直线AB 的坐标方位角=AB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 轴是南北方向,X 轴朝北,Y 轴是东西方向,Y 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 轴,赤道投影为Y 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11732060L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 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 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 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 8./ AB 3059?=α

统计学贾俊平_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2

3.3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 单位:万元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37 49 39 42 32 36 35 要求: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并绘制直方图。 1、确定组数: ()l g 40l g () 1.60206 111 6.32l g (2)l g 20.30103 n K =+ =+=+=,取k=6 2、确定组距: 组距=( 最大值 - 最小值)÷ 组数=(49-25)÷6=4,取5 3、分组频数表 销售收入(万元) 频数 频率%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 25 1 2.5 1 2.5 26 - 30 5 12.5 6 15.0 31 - 35 6 15.0 12 30.0 36 - 40 14 35.0 26 65.0 41 - 45 10 25.0 36 90.0 46+ 4 10.0 40 100.0 总和 40 100.0 频数 246810121416<= 25 26 - 30 31 - 35 36 - 40 41 - 45 46+ 销售收入 频数 频数 3.9.下面是某考试管理中心对2002年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12000名学生的年龄分组数据: 年龄 18~19 21~21 22~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59 % 1.9 34.7 34.1 17.2 6.4 2.7 1.8 1.2 (1) 对这个年龄分布作直方图; (2) 从直方图分析成人自学考试人员年龄分布的特点。 解:(1)制作直方图:将上表复制到Excel 表中,点击:图表向导→柱形图→选择子图表类型→完成。即得到如下的直方图:(见Excel 练习题2.6)

测量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习题1 1.什么叫大地水准面?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什么叫绝对高程、相对高程及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4.什么叫高斯投影?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怎样建立的?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306579.210m,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L。 6.什么叫直线定线?标准方向有几种?什么是坐标方位角? 7.某宾馆首层室内地面±0.000的绝对高程为45.300m,室外地面设计高程为-l.500m,女儿墙设计高程为+88.200m,问室外地面和女儿墙的绝对高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地面上A点的磁偏角为-3°10′,子午线收敛角为+1°05′,由罗盘仪测得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为63°45′,试求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 α? 并绘出关系略图。 AB 答案: 1.通过平均海水面的一个水准面,称大地水准面,它的特点是水准面上任意一点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是一个重力曲面,其作用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2.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设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假想将一个横椭圆柱体套在椭球外,使横椭圆柱的轴心通过椭球中心,并与椭球面上某投影带的中央子午 线相切,将中央子午线附近(即东西边缘子午线范围)椭球面上的点投影到横椭圆柱面上,然后顺着过南北极母线将椭圆柱面展开为平面,这个平面称为高斯投影平面。所以该投影是正形投影。在高斯投影平面上,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构成分带的独立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Y=20000000+(-306579.210m+500000m)=20193420.790。 3 =117 20 6 L - ? = ? ? 6.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关系(用方位角描述)称为直线定向。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X轴)方向。由坐标纵轴方向(X轴)的北端,顺时针量至直线的角度,称为直线坐标方位角7.室内地面绝对高程为:43.80m.女儿墙绝对高程为:133.5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