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氓》

《诗经.卫风.氓》
《诗经.卫风.氓》

《诗经.卫风.氓》

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

《卫风氓》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

《卫风

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三、诵读诗歌,然后根据课后的注释来翻译课文。

诵读时要注意,《诗经》是典型的四言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明显,如“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注意一些重点字词的注音和解释。

四、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请一位同学说说故事情节。

全诗分六章,第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下面是全诗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板书]

(情节)恋爱婚变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诗句)秋以为期无与士耽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热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刚烈

诵读全诗,要安排好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反映情节发展的节奏,表现女主人公感情的基调。

五、鉴赏要点

1、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我”纯真、热情。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对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凶暴起来。在恋爱、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还认识到了有恋爱婚姻

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的经历中等到了教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特点。

2、《诗经》开创比、兴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又桑叶鲜嫩,不要贪吃桑葚。这与后面六句劝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形成对照,诗意是相连的。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叶由嫩绿变为枯黄,这与士“信誓旦旦”变为“士贰其行”相对照,含有隐喻。

第三四章起兴的诗句,用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六、背诵本诗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诗经·卫风·氓》原文翻译及知识点总结 篇一:诗经两首知识点归纳 《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 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6 .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8岁亦莫止。(莫,通“暮”。)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花盛开的样子。华,通“花”。) 10.岂不日戒,N狁孔棘。(棘,通“急”)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①古义:直送到。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 (三)一词多义 1.言: ①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②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 2.以:

①把,介词。如:秋以为期。②而,连词。如:以望复关。 3.作: ①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②开始。如:天下之难比作于易。③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④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⑤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4.曰: ①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②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③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止: ①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②脚,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 ③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④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⑤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 6.载: ①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②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 ③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 ④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 ⑤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

《氓》的优质教案.doc

《氓》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诗中的难字难音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3.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氓》中的难字字音3.识记文中的通假字4.《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三、教学设想首先,解决诗中的难字难音,再次理清诗的叙事情节,并对诗进行全面理解,让同学们掌握字音,掌握这首叙事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四、教具设备:录音机五、课时安排:2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出不同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中的一首爱情诗《静女》,通过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僻远的城角幽会时欢乐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这节课呢,我们将继续学习《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大家请翻开课本91页。(同时板书课题)(二)介绍课题现在请xxx同学来读一下课题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读对了字音,méng, 及时表扬,大家齐读。(反问同学:为什么不是读máng呢,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它不是读máng吗?),第二种情况,读错,及时纠正。这里我想特别明确地提出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氓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今义:流氓,音máng上节课我们在介绍《诗经》的时候就说到,《诗经》按其内容分,可以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15国风,是诗经中的精华,今天我们讲的《氓》这首诗则是15国风中的卫风,大家请看注释①现在,大家先认真听录音一遍,注意诗的节奏和难字难音(三)难字难

音匪:fēi 汤:shāng 愆:qiān 徂:cú将:qiāng 裳:cháng 载:zài 靡:mǐ 于:xū 隰:xí 说:tuō 角:jiǎo (四)情节和主题1.情节34 2019-05-09 一、教学目标要求 1.掌握诗中的难字难音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和写作特点3.理清诗歌的情节和主题。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氓》 中的难字字音3.识记文中的通假字4.《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 叙事情节是个重点。三、教学设想首先,解决诗中的难字难音,再次理清 诗的叙事情节,并对诗进行全面理解,让同学们掌握字音,掌握这首叙事 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四、教具设备:录音机五、课时安排:2六、教学 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爱情是一个永恒 的话题,有人的地方就会书写出不同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 中的一首爱情诗《静女》,通过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僻远的城角幽会时欢乐 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健康的爱情。这节课呢,我们将继 续学习《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大家请翻开课本91页。(同时板书课 题)(二)介绍课题现在请xxx同学来读一下课题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 一种情况是读对了字音,méng, 及时表扬,大家齐读。(反问同学:为什 么不是读máng呢,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它不是读máng吗?),第二种 情况,读错,及时纠正。这里我想特别明确地提出氓是一个古今异义词氓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今

《诗经·卫风·氓》教案(用)

《诗经·卫风·氓》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经》基本常识,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实。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主人公复杂的心情和人物性格,了解叙事诗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赏析诗歌比兴和对比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 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诗中运用的比兴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永恒的感情世界里,爱情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如: ①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李白《长干行》 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⑤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裴多菲《自由与爱情》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作品简介 《诗经》后人为其中无处不在的质朴和真诚感动,评价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记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年的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相传《诗经》为孔子所编定而成。《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取其重,取可施于礼义……305篇,孔子皆歌弦之。”一般认为,现存的《诗经》基本上经孔子删汰选编而成的。 《诗经》的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国风”,民间歌谣。共15国风,160篇。 “雅”——“大雅”“小雅”,宫廷乐歌。共105篇。 “颂”——“周颂”“鲁颂”“商颂”,宗庙祭祀的乐歌。共40篇。 《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为“赋”“比”“兴”: “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直陈其事,铺陈,排比。 “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打比方,作比喻。 “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 以上六项被称之为“《诗经》六艺(六义)”。 三、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氓》教案

《诗经·卫风·氓》教案 制作:?? 课时:两个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这一板块。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与“氓”从相恋到结婚,再到婚变决裂的整个过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情感丰厚,采用“比兴”手法以物喻人,隐晦地表现女主人公隐藏的丰富情感;叙事清晰,采用“赋”的手法将自身与“氓”的婚姻发展描述得有条不紊;音节和美,“蚩蚩”、“汤汤”等重言的使用,丰富了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生分析 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诗经》中赋、比、兴的手法是如何运用于表达主人公情感上的。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诗经》中诗歌作品的形式特点以及常见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对男女青年的甜蜜以及婚姻生活的艰难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概括法、情感体验法、探究法等自主性学习方法。 三、目标阐明 (一)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诗经》中“风、雅、颂、赋、比、兴”的具体内容; 2.能解释《氓》中赋、比、兴手法的用法和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查阅工具书的方法; 2.能在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体会课文中女主人公对自身不幸婚姻的哀伤和决绝态度; 2.能激发对课文中女主人公不幸命运的理解和同情。 (四)教学重点 能解释《氓》中赋、比、兴手法的用法和效果。 (五)教学难点 能解释《氓》中赋、比、兴手法的用法和效果。 (六)教学方法 提问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多种符合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略 (这一步的设计意图是:活跃课堂气氛,酝酿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大意 老师领读,同学齐声朗读《氓》。朗读结束后,教师应让学生分组,将《氓》六段分给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组员合作逐字逐句翻译一段,并通过组长进行统一展示。教师按照段落的先后顺序,检查六个小组的翻译成果,并给出相应的点评。点评结束后,教师以PPT形式展示翻译自己的翻译,对学生翻译不到位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本过程预计耗时20分钟。

《诗经 卫风 氓》原文及翻译

《诗经卫风氓》原文及翻译《诗经·卫风·氓》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翻译 无知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此借口谈婚事。 送你渡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要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希望你不要生气,我们以秋天为期。 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 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桑树叶子未落时,挂满枝头绿萋萋。唉呀那些斑鸠呀,别把桑叶急着吃。 唉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太痴。男人要是迷恋你,要说放弃也容易。 女子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不好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又枯又黄任飘零。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挨饿受清贫。 淇水滔滔送我归,车帷溅湿水淋淋。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奸刁缺德行。 做人标准你全无,三心二意耍花招。 婚后三年为你妇,繁重家务不辞劳。早起晚睡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你的目的一达到,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都讥笑。 静下心来想一想,独自黯然把泪抛。 白头偕老当年誓,如今未老生怨愁。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聚,说笑之间情悠悠。当年山盟又海誓,哪料反目竟成仇。 不要再想背盟事,既已恩绝就算了。 [《诗经卫风氓》原文及翻译]

氓教案设计

《卫风·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 2、学习《卫风·氓》,深刻体会比兴艺术手法的妙处。 过程与方法: 1、分析鉴赏《卫风·氓》中的人物形象。 2、探讨并体悟诗歌中“淇水”这一意象的妙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爱情悲剧与男女主人公性格及社会的关系,正确评价爱情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鉴赏《卫风·氓》中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难点 熟悉并掌握《卫风·氓》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妙处。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资源 多媒体、有关《诗经》的资料、音频文件等。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课文 《诗经》是东方美学的一条大河,她穿越浩浩时空流淌至今。处于这条大河下游的我们,接受她的哺育,感受她的芬芳,实在是幸运之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叙事诗《氓》中,去寻找她的美,发现她的美,更有价值的是去鉴赏她的美。 二、解题 关于《诗经》:(出示投影) (1)、地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六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作品305篇,又名“诗三百”。 (2)、分类: 按音乐内容分: A、风:国风,共160多篇,多是民间歌谣,富思想意义、艺术价值。真实反映了当时时代风貌和人民生活。“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真切地表达广大人民,自己的感受,爱憎和愿望。开创了现实主义传统。因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口头相传,作者已无所考。惟有《鄘风·载驰》为许穆夫子所作,她可说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女诗人。 B、雅:宫廷乐曲, 大雅:用于诸侯相会。 小雅:用于贵族宴享。 (另有观点:按产生先后:旧为大雅,新为小雅)

(完整版)《氓》教学设计

诗经《卫风·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诗经>两首》是高中必修二诗歌单元的第一课,《氓》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首次接触的《诗经》篇目,这是有其道理的:《诗经》是我们诗歌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源头学习最早期的诗歌,有利于从源头上把握住诗歌总体发展的脉络,从而学习诗歌能够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这样为以后的诗歌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能帮助学生弄清诗歌发展的线索以及诗歌的变化形式而且课文中所选取的《卫风氓》是国风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能够体现《诗经》中诗歌的显著特点,是《诗经》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同时选自于《国风》,诗歌中也反映了广阔的时代背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能力目标 3.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4.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情感目标 5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民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积极的爱情观。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品位诗歌的语言,体会比兴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 分析《氓》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诗为《诗经》中为数不多的叙事诗,不仅具有《诗经》韵律和谐的特点,更有着完整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所以本课抓住该诗的这两个特点,把感性地诵读和理性地品评人物形象(女主人公)作为教学的重点,形成鉴赏梯度,帮助学生总结叙事诗的鉴赏方法。本课字词的注释较为详尽,因此将重点字词的讲解贯穿在鉴赏之中。比兴手法在本课中也只是顺带提及,不做拓展,留作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讨。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升入高中以来的首次接触《诗经》,但是,在初中时学生有《关雎》的学习经历,对于《诗经》有一定的认识另外,本文的题材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爱情,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因此,解决完诗歌的词语之后学习起来应该比较顺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优秀的诗人如群星灿烂,众多体裁、风格、流派则如众芳斗艳,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了解和继承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诗歌知识 1、诗歌起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和生活,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

诗经卫风氓论文

论《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房小栋 (旬邑中学,陕西旬邑711300) 摘要:《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在诗篇中,她的形象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人生境况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象特征。本文就主要论述了她在恋爱、婚姻、弃妇这三个人生阶段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性格形象特征。 关键词:诗经·卫风·氓女主人公形象特征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极为出色的篇章之一。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具有诗的特征。而且犹如一篇小说一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情状。更出色的是它塑造了一个形象丰满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为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画廊里增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同时,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一种迥乎不同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大致来讲,是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一、恋爱中的单纯痴情 也许没有经过社会风浪的淘洗,也许没有见过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也许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时期犹如大多数少女一般,显得单纯而痴情。“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那个男子一开始便表现的极为虚伪做作。他装着笑脸,以交易为借口,别有用心地骗取了女子纯真的爱情。可惜,这个温婉美丽的少女太过单纯,看不透他的本质。男子软硬兼施,偶尔也发发脾气,轻而易举地使女子很快便允诺了他的求婚。很快,这位女主人公便陷入了爱情的泥淖不能自拔。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的他们也像世间绝大多数痴情男女一样玩耍说笑、海誓山盟,品尝尽恋爱的甜蜜与浪漫。他们偶尔也有小小的分别,这时女主人公就坐卧不宁、如痴如狂。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强烈表现出对恋人的“不见则忧,既见则喜”的痴情。连她自己在后来的回忆中,也认为自己曾经太过痴情,她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她总结了恋爱时期自己乃至绝大多数女子的沉迷与痴情。 总之,恋爱中的女主人公还是单纯的、痴情的、浪漫的、理想的。她没有对男子做进一步的了解与考察,亦没有对生活做长远的规划与打算,她毫无心机,毫无思量,只是沉溺于当前的甜蜜与温柔之中,追求着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结果埋下了必然使人悲痛伤心的种子。 二、婚后的勤苦忠贞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在经过一番甜蜜的浪漫与彻骨的思念之后,他们终于品尝了婚姻的圣果。作为一个传统的普通下层劳动妇女,《氓》中的女主人公勤劳刻苦、忠于婚姻。“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年来她起早贪黑,日日为家务而辛苦劳作,而且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的贫穷困苦的生活之中,她仍然恪守妇道,忠于丈夫。但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丈夫竟然是在妻子没有任何差错的情况下,最先背弃妻子,背弃婚姻。这个无耻的男子行为卑鄙、前后毫不一致,爱情又没有定准,总是三心二意。而且“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当心愿满足后,便开始以暴力虐待妻子了。“痴心女子负心汉”,我们可以想到这位勤苦忠贞的女子在当时所受的精神与身体的折磨与伤痛了。命运之苦,竟然连她的兄弟们也不了解,反而都讥笑她,真是雪上加霜啊!

《氓》教案(详案)

课题:《氓》 教学目标: 1 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 整体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脉络。 3、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的性格特点。 4、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并进行诗歌鉴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并进行诗歌鉴赏。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点拨。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从《诗经》中的《关雎》到汉乐府的《上邪》,再到白居易的《长恨歌》,爱情历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诗经》中的《氓》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整体了解一下《诗经》是怎样一部作品。 二、简介《诗经》,学生结合注释以及教师的介绍回答,完成学案,稍后展示学习成果。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是儒家的经典之一。《诗经》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2、“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和赋、比、兴。《诗经》形式上的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唱《诗经》民 歌一般由若干章组成,每章之间常常只更换一两个字,例如《蒹葭》。 3、《诗经》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歌。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教师: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对《诗经》非常推崇,他是这样评价《诗经》的。 4、孔子对《诗经》的认识 (1)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不邪。” (2)孔子:“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群(合群),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教师小结:既然《诗经》有这么多的作用,那么我们就看看《氓》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三、走进文本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学生结合课文注释正音。 氓:méng 蚩:chī匪:fēi 愆:qiān将:qiāng 垝:guǐ垣:yuán 载:zài筮:shì于:xū 说:tuō徂:cú汤:shāng渐:jiān 裳:cháng靡:mǐ夙:sù咥:xì隰:xí泮:pàn 2、学生自由朗读。首先读准字音,其次注意节奏,再次结合注释,初步感知。

《诗经·国风·卫风·氓》译文及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氓》译文及赏析 导读:氓(《诗经·国风·卫风·氓》)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诗经·氓》赏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个人老实忠厚,拿布来换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

商量婚事的。送你渡过淇水,直送到顿丘。不是我故意拖延时间,而是你没有好媒人啊。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登上那倒塌的墙,遥望那来的人。没看见那来的人,眼泪簌簌地掉下来。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新鲜润泽。唉,斑鸠啊,不要贪吃桑葚!唉,姑娘呀,不要沉溺于男子的爱情中。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姑娘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自从我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多年来做你的妻子,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每天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你的心愿满足后,就凶恶起来。兄弟不了解我的处境,都讥笑我啊。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原想同你白头到老,但(现在)白头到老的心愿让我怨恨。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少年时一起愉快地玩耍,尽情地说笑。誓言是真挚诚恳的,没想到你会变心。你违背誓言,不念旧情,那就算了吧! 注释

(完整版)诗经氓优质课教案

诗经·氓教案 学习目标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诗经》的文学价值 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总结诗歌的主题 理解本诗中比、兴的手法应用 探究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完善自己的人格 学习重点 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总结诗歌的主题 理解本诗中比、兴的手法应用 教学方法 诵读发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方红笺承载了薛涛无尽的爱恋;一枝青梅了易安懵懂的初春;漫天飞花飘零了黛玉满腹的爱恨;无际的沙漠抚慰了三毛不羁的灵魂;而滔滔的淇水见证了女子艰辛的情路。淇水与女子的生活和命运始终相随,我们就随着缓缓的淇水去见证一下女子的喜怒与哀乐。 二、常识积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内容上:风-民间歌谣 雅-宫廷乐曲歌词 颂-宗庙祭祀的乐歌 表现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陈述铺叙)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譬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开头) 三、整体把握——把书读薄 《诗经》被誉为现实主义的渊源,其中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卫风·氓》里面又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1.主人公是谁?以第几人称来讲述故事的? 女子第一人称 2.讲述了一个什么样故事? 女主人公回忆了与氓从相恋结婚到婚后被弃再到决然分手的故事。 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请找出依据 淇水旁

第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第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第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讲解其中字词,推测事情变化) 4.请仔细品味这些地方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还有哪些段落也是在表现同样的内容? 第一、二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恋爱的甜蜜 第三、四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婚变的沉痛 第五、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分手的决绝 四、细嚼慢咽——把书读厚 一写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恋爱的甜蜜 1.根据诗中的描写,想象一写此时的淇水是什么样的? 淇水:平静安详波澜不惊 2.如果淇水是有生命的他会看到什么样的两个人?请找出描写人物的地方。 直接描写——动作:送、涉、将、乘、望、泣、笑 ——温婉、多情、天真、善良 直接描写——蚩蚩、即、卜筮 间接描写——无怒 ——憨厚、老实、认真、暴躁易怒 (他们在这里盟誓,在这里分别,淇水是那么的静缓、安详,一如一位慈祥的月老分享着女子的幸福甜蜜。) 3.“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即直接抒写或铺叙,直陈其事 再写淇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婚变的沉痛 1.再次写到淇水,淇水是什么样子?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汤汤:水势浩大,波涛汹涌,动荡不安 情海波澜命运动荡心潮澎湃愤愤难平 2.淇水浩荡,女子的内心愤愤难平,从哪里可以看出女子内心情感的剧烈变化? 于嗟女兮,无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愤然直抒惨痛教训,语调激切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诚恳审视自身不足,内心愤然 3.女子最想说的莫过于刚才讲过的那些教训和被弃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桑树呢?在诗经里有没有写植物的地方?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

《卫风·氓(诗经)》情景默写及答案

《诗经·氓》情景默写 1.《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推迟婚期的原因是“,。” 2.《诗经·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之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3.《诗经·氓》中形象地写出女主人公对恋人朝思暮想、翘首以待的句子是“,。” 4.《诗经·氓》中描写女主人公在热中见到心上人时的高兴心理的诗句是“,。” 5.《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6.《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 7.《诗经·氓》中说“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真正用意是“,。” 8.《诗经·氓》中以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 9.《诗经·氓》中多处运用比兴的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与“,。”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表现出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 10.《诗经·氓》中,以易触发女主人公回忆起相恋场景的情景来抒写其哀情的句子是“,。” 11.《诗经·氓》一诗中,写女子没有什么过错,而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致的

两句是“,。” 12.《诗经·氓》中写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不专一的两句是“,。”13.《诗经·氓》中“,。”两句,写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后,多年来一直早起晚睡,忙碌操劳。 14.《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的家人不理解、讥讽女主人公的两句是“,。”15.《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心里委屈,兄弟却不理解,甚至嘲笑她,孤独无奈的她只能是“,。” 16.《诗经·氓》中,用“,。”两句表达了女子不愿再与丈夫一起到老的怨愤。 17.《诗经·氓》中“,。”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18.《诗经·氓》中,用“,。”两句来反衬氓的不可捉摸。 19.《诗经·氓》中写女子回忆少年时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20.《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两句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1.《诗经·氓》中以“,。”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22.《诗经·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诗经卫风氓教案

《诗经·卫风·氓》 授课课题:卫风·氓授课人: 教学手段:板书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诗中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思想感情; 2.掌握赋、比、兴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 律。 2、梳理《氓》的叙事情节; 3、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学会比较分析,掌握诗中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1、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 2、诵读课文,把握节奏,初知文意。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就拿诗歌来说,就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同学们,你们知道哪能一部诗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 明确:《诗经》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学过其中的诗,你们还记得吗?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相信大家对这句诗并不陌生。这句诗是出自《诗经》中的《关雎》。这首诗堪称是我国爱情诗之祖。爱情

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爱情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有关爱情的诗歌——《卫风·氓》。(板书:《卫风·氓》) 1. 回顾《诗经》 (1)《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①“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②“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③“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2. 简介《卫风·氓》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这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观照当今,仍有启迪。 (二)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朗读《卫风·氓》,接着让学生齐读全诗,并正音。 重点字词: ①:氓(méng)蚩(chī)淇(qí)愆(qiān)将(qiāng) ②:垝(guǐ)筮(shì)咎(jiù)嗟(jiē) ③:葚(shèn)说(tuō)耽(dān)于(xū)鸠:(jiū) ④:矣(yǐ)陨(yǔn) 徂(cú)汤(shāng)渐(jiān)贰(èr) 罔(wǎng)

诗经-卫风-氓的翻译

在遥远的先秦时期,某个景色秀丽的乡村里,有一个名叫女主的年轻姑娘,在河边洗衣服。这时,邻村的一个小伙子来了,他叫氓,手上抱着一匹布,想来女主家换丝线。女主答应了一声,就进屋准备拿丝线。一进屋,氓却说自己不是来换丝线的,他其实是以这个名义偷偷从邻村跑出来谈婚事的。女主拒绝了他的求婚,但是却亲自把他送到了淇水的西边,到了顿丘县还在谈情说爱。原来啊,这个名叫女主的人不是想要延误结婚的大好时光,只是按照礼法,需要一个媒人才能成婚。不过氓却不生气,因为女主答应他,秋天,即使突破那些世俗的观念,女主也会与氓在一起。 秋天早早的到来了,女主走上那堵破土墙,朝着复关凝望,“或许氓不会来了呢。”女主心想。复关之外的远方,没有氓的身影,悲伤充斥着她的内心,泪流满面。突然,复关之中窜出了一个英俊的少年,他叫氓,今年几岁我也不知道。他来了,我们的女主高兴无比,和他又说又笑,喜气洋洋。氓带着女主去算卦,卦象吉祥,适宜结婚。心里是多么的欢乐舒畅,氓带着他的马车,装载着他的礼金,将女主娶进门。 在桑树树叶还未落下时,树叶挂在树枝上,绿油油的,多么漂亮啊。年轻的斑鸠呦,也不要急着把桑叶吃。就像年轻的姑娘们,也不要对男人太痴迷了。即使一个男人十分的爱你,他要把你抛弃的话,也是十分容易的。女人却多像拿树上的斑鸠啊,急着尝试爱情甜蜜的果实,心太急。女人迷恋上了男人后,被抛弃的话,想要解脱是十分困难的。 在桑树树叶掉落后,又枯又黄,随风飘落。就像女主嫁到氓家后,三年来挨饿贫苦。回想当年,淇水涛涛,马车载着女主行驶在淇水之边,出嫁时的情景是多么美好啊,如今却那么凄苦。女主尽了妻子的职责,但是氓却奸诈刁钻,德行全无,毫无做人标准,在外面到处沾花惹草。 婚后的几年来,女主做着繁重的家务,并非一朝一夕起早贪黑,也从没嫌过辛苦,可是当氓在他的目的一旦达到后,却逐渐对女主凶残暴戾,女主的几个兄弟都不知道她的处境,天天对她讥讽嘲笑。每次她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总是独自黯然哭泣。 女主和氓曾发誓要白头偕老,但是如今还未老就已经哀怨愁苦了。淇水涛涛,可是终究是有彼岸的,沼泽即使再宽大,却终究是有尽头的。可是,女主的悲伤却何时有个尽头。回

诗经 氓 教案

诗经氓(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经》的一般体例与手法。 2. 分析人物形象及悲剧产生的原因。 3. 感悟《氓》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2、理解诗歌的现实意义。 【课型】探究课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天我们要讲的主题是爱情。说到恒久流传的爱情,我们可能会想到罗密欧与朱丽叶,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文化中,最富代表性的应当还是星空中的鹊桥,它源自承诺与坚守,讲究细水长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天让我们走近遥远的卫国,去聆听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才子佳人,他们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再普通不过的一对青年男女。让我们一同走进《诗经氓》。 二、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初步感知 1.学生齐读,把握全诗节奏(二、二节拍)。 2.教师范读,初步体悟感情。 三、掀起你的盖头来——整体把握 1. 问:本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爱情故事? 明确:以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一段从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自己决定一刀两断的全过程。 2.《诗经》中的本篇选自卫风,而《诗经》的风雅颂都属于乐歌,请同学们试着用一首歌的歌名来分别概括本诗的六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3.问:这个爱情故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明确:恋爱——婚后——决绝 四、莫为浮云遮望眼——文本探究

通文意,请学生圈点并提出文中经过思考后仍不明白的句子,可以是内容或手法方面的问题。 1. 【重点点拨】 对“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解读。 女主人公静思回忆这段婚姻和恋爱时,在归家途中看到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想到了吃桑葚的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进而想到了女子沉溺于爱情的情况,实际上桑叶柔嫩时也代表了女子年轻貌美的时期。 熹将这句称为“比而兴”,比和兴是两种表现手法,比就是比喻、比拟,使诗歌更有感染力。兴是借自然事物先起个头,然后以联想引出诗人要描写的对象和情感。有时候比兴连用,带着发端和比喻双重作用,表示寄托之意。比兴手法可以增添诗意。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通过桑叶枯黄来比喻婚后的不幸福,也可理解为女子的年长色衰,从而引出下文对婚后痛苦生活的描写。 几句去掉并不影响文章大意的理解,那么意图何在?它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就像是我们写记叙文一样,中间也会插入一些抒情议论的语言来增强文采,不会显得枯燥无味。 2. 【探讨】这段本应美好的婚姻最后为何会失败? 确:主要责任在氓,他犯下了三个过错:“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可总结为“移情别恋”、“蛮横粗暴”、“背信弃义”。 主人公的遭遇令人同情,任劳任怨的品质值得敬佩,但在这段失败的婚姻中,她也应该承担一些责任。“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表现出她对婚姻的迫切渴望,“靡室劳矣”、“靡有朝矣”写出了她披星戴月,不顾一切的付出,“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固然有洒脱,但亦过于武断。可总结为“轻许终身”、“过度纵容”和“冲动决绝”。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氓》教案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氓》教案 导读:【教学目的】 1、学习《氓》作为叙事诗的特点和对比手法的使用,体会诗歌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2、背诵课文,熟练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 【教学重点】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 纪春秋中期的5XX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

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 《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三、播放录音,同学梳理字词 四、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从表达方式上看,是一首什么词?

诗经卫风氓剧本

高二(6)班《诗经·卫风·氓》剧本 导演:金瑶 编剧:郭洪妗 演员表: 氓——蔡浩楠 姌——王雨欣 长嫂——张雯怡 姌的哥哥——陈恺然 歳羽——奚欣阳 第一幕 解说词:【欢欣的歌声从远方一阵阵传来,只见一名女子在河边浣纱。突然,一不明物体(雁)从空中坠落下来,打破了这幅画面。】 氓(上场)(满脸歉意,拾起被射中的大雁)这是我的猎物,不知姑娘可曾惊着?有无大碍?姌:无事。(俯身)公子,就此别过。(走三步,转身,对氓微微一笑,离开) (氓深深凝望着姌的背影,目送姌远去) 第二幕 解说词:【自两人初见后,互相暗生情愫,曾私下幽会多次。某日氓劳作后回到家】 长嫂:(上场)氓,累坏了吧,我给你倒杯水喝。 氓:嫂嫂,不必忙活了,你也辛苦了。只是(语气稍微顿了顿),我今天邂逅了一个很心仪的女孩儿。我也已经成年了,所以,所以,我想去提亲,不知嫂嫂意下如何? 长嫂:好,只要你看中就好。稍等(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匹布交给氓),这是近日刚织好的布,花纹、质地都还不错,你明早拿去提亲吧。 第三幕 【解说词:氓来到姌的家中】 (氓在门前稍稍整顿下仪容,然后郑重地敲门,开门的是姌的兄长覃。姌在窗外偷看。)氓:(恭敬地作揖)兄台,我倾慕您的妹妹,特来提亲。准备得有些仓促,请您不要见怪,还希望您可以同意这门婚事。 覃:(蔑视地看了看氓)小子,我的妹妹岂是你能肖想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做你的春秋大梦。(怒气冲冲地关上了门,瞪了瞪在窗边偷看的姌) 氓:(被拒在门外,很是恼怒。不由得握紧了拳,阴险一笑)等着,我一定会将姌娶进家门的。哼! 第三幕 姌:(生气)哥哥,我喜欢他,为何要对他这般污辱?你这是在破坏我的幸福!(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覃:你说什么我都不会同意你嫁给那个小子的。我这是在为你的幸福着想,我怎么会害你呢?(语气有些语重心长) 姌:……(退后)哥哥,我和他是真心相爱的,请成全我们吧! 覃:不可能!你在家好好待着,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婚事,你嫁过去之后一定会幸福的!姌:哥哥!你怎么会如此对我……(生气离开)(覃也生气下场) 第四幕 场外话:【夜幕降临】 【氓偷偷来到姌的家门外,悄然潜入姌的院子】 【姌站在窗边,眼袋红肿,眼角含着泪,看着空中飞过的雁】 (氓来到窗边)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氓》教学案例

天涯何处无芳草 ----《卫风·氓》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太白县太白中学刘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诗经》基础知识的检测,让学生掌握基本文学常识。 2、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3、拓展探究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从课内到课外、从故事到现实 延伸、拓展。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会,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主人公形象,认识其情感变化和婚姻悲剧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其婚姻悲剧的原因,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自信、自强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男女主人公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方法】学法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分组讨论探究合作交流展示 教法点拨梳理归纳 【教学过程】 导入:无论古今,爱情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同学们看多了现代“快餐式”的爱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卫风·氓》领略古人的爱情观。(板书题目) 一、预习检测: 检测题1、简要介绍《诗经》(括号部分设空,幻灯片展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被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六艺内容上是:(风雅颂),手法是:(赋比兴)形式以(四言诗)为主。《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师强调:《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浪漫主义源头是下一课即将学习的《离骚。》 检测题2、概括每节诗的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师生互动,共同评价修正,幻灯片展示) 诗歌内容:1、男子求婚女子许婚;2、男女恋人相思,结婚;3、劝诫女子不要沉溺爱情;4、控诉男子不要移情别恋;5、女子婚后生活痛苦;6、女子决绝离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