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改造

细纱机改造
细纱机改造

V/F控制不是必选的,可以选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也可以选用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啊。

V/F控制的缺点,主要是由两个:第一,是开环控制方式;第二,是低频扭矩比较小,对于大惯量的负载,可能造成启动困难,甚至是启动不了。

现在风机水泵类负载,一般还是倾向于使用V/F变频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风机水泵类负载,对于变频器的要求是比较低:第一,风机水泵之类属于轻载,对低频扭矩不是很关心;第二,风机水泵的控制是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恒压、恒静压之类的控制,即使不用闭环控制,也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第三,相对于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来讲,V/F的变频器在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价格的快速上涨,纺织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需求日益加强。一些纺织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常问我们有没有简单易行的降耗方法?本期一线交流专栏,我们聚焦细纱工序,从细纱机吸棉风机、细纱机节能锭带、细纱机水冷电机等角度出发,介绍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北二棉责任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锦虹纺织有限公司等一线企业的成功经验。

细纱机主传动目前仍沿用三角带传动,传动效率仅为0.96。而改用高强度平皮带,传动效率可达0.98以上,节电2%以上,而且由於高强度平皮带厚薄均匀,噪声显着低於三角带传动。

以ABS塑料滚盘代替以镀锡薄钢板冲压而成的全属滚盘,重量节省达1/3以上,试验证明节电1%。如采用更轻的工程塑料,还可节电,但还需考虑其耐磨性、冲击韧性,以提高塑料滚盘的使用寿命。

一般纺织厂对锭带张力的大小不太重视,为防止锭子打滑,锭带张力设置往往偏大,其实这是不经济的做法。合理的锭带张力要根据卷装大小和所纺支数、锭速、锭子型式、锭盘直径、锭子油粘度等因素决定,选用合适的锭带张力,对降低能耗会起积极作用。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主要受细纱断头的约束,而细纱断头是细纱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也是细纱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到细纱的质量、产量及生产效率。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的提高受到纺纱气圈张力的牵制,气圈张力变化又受气圈角速度、卷绕半径、气圈高度等因素影响,细纱断头的主要原因就是气圈张力值瞬时超过纱线的抱合强力值造成的,减少断头率是提高细纱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目前国内使用的环锭细纱机大部分是恒锭速的,这类细纱机在纺纱时根据细纱的不同品种,事先通过选用不同直径的皮带盘来确定锭子的转速,不能在纺纱运转过程中实现对锭子转速的动态控制。锭子在恒速运转时,若选用锭速较高时,纱线所受张力大于其所能承受的张力时会产生很多的断头,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使消耗增大。若选用锭速较低时,虽然断头率较低,但产量又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只能选用一个折中的锭速作为“最佳工艺速度”,即在中纱时保证产量的同时又要兼顾到小纱和大纱时的断头率。即使选择了这样的“最佳工艺速度”,仍然存在着小纱、大纱时断头较多,中纱时又损失了产量。

细纱纺纱过程中,在纺纱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纱线在纺纱的不同阶段所受张力也不同,其中一落纱中小纱时张力最大,大纱次之,中纱最小。如果能够根据一落纱中各阶段的张力变化规律实现锭子转速的自动调整(变锭速),尽可能地保证纺纱各阶段的张力恒定,将一落纱过程中的张力曲线矫正为恒张力曲线,就可以同时做到小纱、大纱阶段基本无断头,中纱阶段又可以提高纺纱速度的目的,使产量、质量同步提高,这对实现优质高产,降低损耗和减轻挡车工劳动强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细纱纺纱时张力与锭子速度的关系,即当锭速增大时纺纱张力随着增大,且锭子速度越高,纺纱张力增加值就越大的变化规律,通过调整锭速来控制张力,就可以使纺纱过程的张力变化近似于恒定。即在小纱纱线张力大时使用较低的锭速;小纱上升时纱线张力渐小适时增快锭速;中纱纱线张力小时使用较高的锭速;大纱开始时纱线张力渐大减慢锭速;快到满管位置时又使用较低的锭速,同时在空筒管开车生头时纱线张力波动大,采用适宜接头的低速运行。这样就可以实现细纱机在纺纱运转过程中的变锭速控制,使纱线在各个阶段所受张力趋于恒定,从而降低断头率,提高细纱产量和质量。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就是将一落纱的时间总时长分为三个时段(小纱、中纱和大纱时段),就是将在原来的“最佳工艺锭速”下恒锭速纺纱时,从始纺开始到基本不出现断头的时间称为小纱时段(小纱时段一般占一落纱总时长的5%~15%);从中纱过后又出现断头到满管结束时称为大纱时段(大纱时段一般占一落纱总时长的5%~10%)。再根据纱线在纺纱各时段张力允许的速度下,设置小纱和大纱时的降速范围及中纱时的升速范围,将“最佳工艺锭速”作为调速控制器的设置锭速,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就可以实现纺纱过程的变锭速控制,也就是纺纱过程中的恒张力控制。

FA500-M1多功能控制器也允许使用一落纱缠绕的纱线总长度和小纱、大纱时段所占长度与一落纱总长度的比值替代三时段参数,称为三区段参数。

安装FA500-M1多功能控制器的细纱机,在小纱和大纱时可以降低5%~10%的速度(目的是降低断头率),在中纱时根据细纱机的车况提高5%~15%的速度(目的是在不断头的情况下提高产量),而中纱的长度约占一落纱总时长的8 0%,这样可使纺纱的整体速度提高了10%左右,细纱产量也就提高了10%左右。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变频器对主电机转速进行动态调整,可实现细纱机的软起动及无级变速,在提高成纱质量的同时,也延长了设备及电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电动机起动时对电网的冲击,提高了功率因数。系统还可以自动检测电机的空载参数和负载转矩变化,实时调整电机的空载电流和工作电压,提高了电机的运行效率,有效地解决了细纱机普遍存在的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节电率根据细纱机的车况和纺纱工况一般可在3%-10%之间。使用变频器还可以对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保护。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在启停细纱机和变锭速运行时,锭速的变化都是渐变的,彻底消除了电机启动时对细纱机传动、牵伸、缠绕等运动部件的机械冲击,延长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保全维修工时和停车时间,降低了细纱机的维护成本。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的安装接线简单,不对细纱机原来的控制电路做任何改动,保留并使用细纱机原有的全部功能。安装该多功能调速控制器后,打开控制器的控制开关,通过触摸屏可以很方便的输入变锭速控制需要的工艺参数,挡车工仍按以前的操作方法并使用原来的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控制器就可以按照变锭速的方法控制细纱机运转,实现恒张力控制;关闭该控制器的控制开关,细纱机仍使用原来的控制电路按恒锭速的方法控制细纱机运转。通过选择控制器的控制方式,也可使用控制器按恒锭速的方法控制细纱机运行。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控制细纱机变锭速运行时,停车关机或突然停电时工艺曲线依然保存在控制器中,并可自动记忆停车或停电时的工艺速度及运行时间等数据,在重新开机或恢复供电后,继续开车可软起动到达停车或停电时的工艺点,并继续完成余下的工艺曲线。改变纺纱品种时,只需通过触摸屏输入新的工艺参数并选择该工艺,即可改变纺纱工艺曲线。该控制器可以保存40个细纱机变锭速控制的工艺曲线,可随时选出使用。工艺输入和选用及工艺人员设定的与工艺有关的参数可以锁定,必须使用密码才能操作,有效地避免了意外改动而影响在纺纱的工艺参数和纺纱质量。系统还设有各班组、管理和全局等密码,便于生产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FA500-M1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通过触摸屏可以显示牵伸、喂入速度和锭子当前转速,当前所处的纺纱时段(小纱、中纱、大纱等)和纱管成型进度,当前使用的工艺编号和生产班组等信息。可以记录各班组的机台使用效率和班组当班的产量,累积各班组的开机时间、纺纱长度和重量。还对机台上的在纺纱单独计量长度和重量,可以实现不落纱交接班,提高了细纱机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以后工序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带来好处。

二、现环锭细纱机特点及控制电路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主要受细纱断头的约束,而细纱断头又是细纱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也是细纱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到细纱的质量、产量及生产效率。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的提高受到纺纱气圈的牵制,气圈张力变化又受气圈角度速度、卷绕半径、气圈高度等因素影响,细纱断头的

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气圈张力值瞬时超过纱线的抱合强力值造成的,减少断头率是提高细纱质量和产量主要的关键。

原有的细纱机控制电路多采用双速电机,启动和接生头时采用低速,纺纱时采用高速,在意落纱的纺纱过程中不能改变纺纱速度,因此只能选用一个折中的锭速作为工艺速度,即在中时时保证产量同时又要兼顾大小纱时的断头率,所以仍然存在着小纱、大纱时断头较多的问题,着纱时又损失了较多的产量。在启动时因为速度变化大对机台产生冲击,即降低了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又影响了细纱机纺高支纱能力。

三、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细纱纺纱过程中,在纺纱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纱线在纺纱的不同阶段所受张力也不同,其中一落纱中小纱时张力最大、大纱次之、中纱最小。我们根据这一特点通过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能够根据一落实中各个阶段的张力变化规律实现锭子速度的自动调整(变锭速),尽可能地保证纺纱各阶段的张力恒定,将一落纱过程中的张力曲线矫正为恒张力曲线,就可以同时做到小纱、大纱阶段基本无断头,中纱阶段又可以提高纺纱速度的目的,使产量、质量同步提高,这对实现优质高产,降低损耗和减少挡车工劳动强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根据细纱纺纱时张力与锭速的关系,即当锭速增大时纺纱张力随着增大,且锭子速度越高,纺纱张力增加值就越大的变化规律,通过调整锭速来控制张力,就可以使纺纱过程的张力近似于恒定。即在小纱时线张力的适用较低的锭速;小纱上升时纱线张力渐小时适用增快锭速;中纱时线张力小使用较高的锭速;大纱开始时纱线线张力逐渐变大减慢锭速;快到满管位置时有使用较低的锭速,同时在空筒管开车接生头时纱线张力波动大,采用适宜接生头的最佳低速运行。这样通过控制器的系统程序,完成整个纺纱过程中平滑的无缓冲的变锭速控制,使各个阶段所受张力趋于恒定,从而阶段断头率、达到节能提高细纱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四、产品功能及特点;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可以使原细纱机功能和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达或超越最国内新型细纱机,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恒张力状态,大幅度提高纱支的质量,从而提高产成品的价格,提高企业效益。

★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功能,利用控制器的触摸屏可以方便的输入输入纺织工艺等参数,并可以储存40组纺纱工艺。可以通过触摸屏观察细纱机主轴、罗拉、实际运转功率、工艺曲线、锭子的实际转速和线速度等参数。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后,可实现细纱机的软启动及软停车,减少了棉纱的张力冲击,降低了细纱机断头率,提高了细纱机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落花回纺,全过程保持纱线的张力恒定,减少毛羽的产生。给企业带来效益。

★独有的断点自动接续功能,就是中途停车之后再起车(如意外停电),程序会按照停车时的工艺时段的时间点或长度点经软启后接续运行,并且可以在运行中调整工艺,无须停车重新启动机器和等到下一落纱,调整完成后可立即执行新工艺。可以大量减少原材料的无谓消耗,尤其是在工艺调整改工艺阶段和空气的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机台比较难纺的时候。

★所有的控制全部是程序自动运算完成,无需外接传感器。本程序完全由我公司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工艺需求研发新的功能。现有的功能特点中就有不少是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的。

★应用得当可大量减少人工的使用。

★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速度控制性能,可以按一落纱的时长(m in)或长度(m)分别计量,分段控制锭子转速计平滑变速,提高了原细纱机的纺纱速度,使产量提高5%--15%左右。

★PLC直接驱动变频器,减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投资和降低了故障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后,可以提高原细纱机纺高支纱的能力,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储备和发展空间。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后彻底消除了细纱机启动时的电流冲击,提高了电动机的效率及功率因数,有效减少电机的空载损耗。根据不同机台的工况和纺织工艺的不同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采用先进的电动机动态转矩及能耗运算方法,具有独特的电动机运行状态检测和节电控制功能,根据机台状况节电率可在3%--1 0%左右。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后,消除了启动时对细纱机的机械冲击,降低了细纱机故障率,减少机械零部件的损耗,维护工作量减小,机台工作效率提高。并可适当延长大修、中修的保全期限。

★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具备完备的班产数据管理功能,可实现不落纱交接班,提高了细纱机的运转效率。

★安装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后,可对所有安装后的细纱机实施网络管理,(接入现有局域网或独自组网,公司的高层、销售等部门可实时了解公司的生产数据)信息传递高效准确,资源共享,是传统并行信息系统无法达到的,且造价低性能稳定。提高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还具备真对细纱机保全、工艺、电气和管理人员的诸多实用的先进功能,而且界面人性化,操作简单,多级密码方便了非专业人员的操作和使用。

★设备高速运行时,素质低的挡车工接不上头,本产品设有接头程序,平稳过渡接头过程,而且此程序可用做更换钢丝圈程序使用,使钢丝圈在更佳的速度下磨合。

★有效的能效管理功能,有效的控制细纱机的功耗和运行,能在峰谷平综合电价的地区合理使用电能,就是低电价时高速运行,高电价时节能运行。所有的控制由程序自动完成。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简化了改纺的过程和改纺的精度及可操作性,原来改纺要换轮和皮带及牵伸,有四个变量,精度很难掌握,现在只用调一个变量或者两个变量,加上我们40条工艺储存,使改纺变得可精确操控而且简单易行。

★安装我们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是享受国家政策支持的,从节能、变频改造、利用峰谷平电价等各方面都有不同的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总之,安装我们的设备可以给企业带来多项综合的收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五、产品种类;

◆FA500-M1;附加在原细纱机控制系统中的控制装置,在不改变原机电路和操作方法及功能习惯的基础上实施改造,改造耗时30-60分钟。

◆FA500-M2;将原细纱机电控部分全部去除,保留原机主令和检测元件,将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重新安电控柜内实施改造,改造耗时60-180分钟

◆FA500-M3;针对部分较老的机型,原设备控制电路老化必须去除,原电控柜部分安装空间太小,利用特殊的设计将细纱机多功能控制器安装在柜门式的机箱内,替换原机控制门。

六、使用环境;

输出功率;22KW(最大)

输出电流;45A (最大)

工作方式;连续

使用环境;温度0﹋50℃,湿度小于95%,无结露、无腐蚀气体场合

外形尺寸; 640mm*660mm*300mm(宽*高*厚)通用性

采用Z-5型节能锭带

每万锭每年可节约电费11万元

——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杨文英郭刚

——西北二棉责任有限公司刘爱玲

锭带是环锭纺细纱机加捻卷绕部分不可缺少的元件之一,锭带的接头方式和质量不仅影响其使用效果和寿命,而且对能耗影响也很大。

Z-5型节能锭带的骨架层采用的尼龙布具有柔软度好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接头裁口方式和热融黏结技术,可延长使用寿命,弹性体层采用聚氨酯材料,增大了摩擦力,降低了阻力,使传动效果更好。

我们对Z-5型节能锭带和传统橡胶锭带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机型为FA506S,每台420锭,管纱成形高度170毫米,锭盘直径24毫米,锭子速度16200转/分钟。两种锭带所纺管纱长度均设定为2700米。经过对比发现:传统锭带主电机每落纱耗电41.8千瓦·时,每台车每小时耗电11.9千瓦·时;Z-5节能锭带主电机每落纱耗电38.6千瓦·时,每台车每小时耗电11.03千瓦·时。Z-5锭带比传统锭带节能7.65%,每天每台车可节约电费13.1元。若每万锭按24台细纱机计算,每年运转时间按350天计算,每万锭每年可节约电费11万元。

水冷电机降低空调费用

回风风机装机功率降低近10%

——中原工学院周义德

——广西南宁锦虹纺织有限公司孔宪生

细纱车间装机容量大、散热量多,致使空调能耗较高。经过分析可以发现,机器的散热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设备运转产生的较为分散的摩擦热,二是电机散热。前者无法收集,而后者较为集中,如果能将这部分热量有效的进行局部排除而不是任其排入车间,是有效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源消耗、改善车间工作环境的新思路。

水冷电机的外壳由经过防锈处理的双层钢板焊接而成,在外壳夹层内,是不断循环的冷却水。电机工作时,循环冷却水把电机运转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可降低空调系统的冷负荷。电机外壳温度几乎等于冷却水温度。同样温差条件下,由于水的冷却能力是空气的50多倍,故只需较少的水就可以达到较好的冷却效果。

同时,使用这种电机后,车尾断头吸棉排风可直接和空调回风混合回用空调室,不需另设散热排风道和排热风机。这样,一方面可使空调回风系统进行简化,降低空调初投资,减少占地面积;另一方面可使空调回风风机装机功率降低近10%,达到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的目的。

细纱工序仅用电占总量2//3以上,典型能耗大户,也是成纱质量、生产水平、用工水平、能耗水平的最终体现。

牵伸部分

1、减少回转阻力方式节能

如采用轴承或张力辊解决下胶圈内层磨损体改部件,下圈使用寿命延长1倍左右,由于动摩擦因数较小,台式电耗可下降0.5 KW/H,按10万锭计,年节约近50万元左右。

2、减少工艺加压节能

细纱机

细纱机 细纱机的主要作用: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 细纱机的组成:各种细纱机基本上都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拈和卷绕机构、各传动装置组成。细纱机的主要部件毛条架、摇架、罗拉(三组)、纲领板、导纱钩、气圈环、锭子、负压装置和传动转动装置。摇架上有皮辊、皮夹和加压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罗拉传动、纲领板传动以及锭子传动。 牵伸机构的主要元件1、牵伸罗拉2、胶辊3、胶圈4、销子5、集合器6、隔距块牵伸机构的加压装置加压装置的类型有:1、重力加压2、磁性加压3、弹簧加压4、气动加压 细纱机的牵伸工艺配置1、自由区长度 a (1)定义:上销或下销前缘到前钳口的距离。(2)a对牵伸的影响:a小时,皮圈钳口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强,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a过小,牵伸力太大,易出硬头。(3)选择依据:纤维长度、整齐度;纺棉:a=11—14mm;棉型化纤:a=12-16mm;中长化纤:a=14-18mm。(4)调整方法:改变罗拉隔。2、皮圈钳口隔距 d (1)定义:在没有纱条通过时,皮圈钳口处上销与下销间的距离。(2)d对牵伸的影响:(3)d的确定:根据细纱特数的大小而定(见表1),一般为2.5-4.5mm。3、后区牵伸倍数(1)种类:有两类工艺路线可供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后区牵伸倍数较小,在1.02-1.5倍;它以可分为针织工艺路线(牵伸在1.02-1.2)和机织工艺路线(牵伸在1.2-1.5)。第二类工艺路线:后区牵伸倍数较大,在2-3倍。(2)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适用于一般情况。第二类工艺路线:适用于①粗纱的均匀度很好、②纤维整齐度好、③总牵伸倍数大、④细纱质量无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类型1、SKF牵伸2、V型牵伸3、R2P牵伸4、HP牵伸 细纱的加捻过程(一)加捻卷绕过程1、细纱的加捻2、细纱的卷绕(二)细纱捻系数与捻向的选择1、细纱捻系数的选择捻系数越大,细纱捻度越大,细纱强力越高,细纱断头越少,但手感发硬,细纱产量越低。细纱捻系数应根据产品用途及细纱的质量要求而定。经纱与纬纱:经纱因在织造过程中承受张力与摩擦,强力要求高,捻系数需大些;纬纱在织造过程中承受张力较小,过大的数易出现纬缩疵点,捻系数应小些。一般同特数相比经纱比纬纱高10-15%。针织用纱的捻系数低于机织用纱,一般与接近于纬纱的捻系数。因为一般针织物要柔软。细纱的越细时,则捻系数应偏小。因纱细时,纤维根数少,强力低。一般捻系数在330-400。2、细纱捻向的选择:一般选用Z捻,在化纤混纺时,为了使织获得不同的风格,常使用不同的捻向。 细纱机加捻卷绕元件 1、锭子(1)作用: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2)对锭子的要求:①振动要小,以适当高速;一般要求空锭振幅小于0.08mm。满纱振幅小于0.04mm。②动力消耗小,噪音要低。③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与保养。④使用寿命长。(3)锭子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锭杆:顶部与筒管相配合;下部与锭油杯相配合;中部安装锭盘。②锭盘:是锭子的传动件,由锭带传动。③锭脚:是锭子的支承。④锭钩:防止锭子上跳,拔管时不让锭杆拔出。 2、筒管(1)作用:卷绕纱线;通过纱线带动钢丝圈转动。(2)分类:按用途分:经纱和纬纱按材料分:木质管:造价高,结构不太均匀,

FA507A细纱机控制线路的改造

FA507A细纱机控制线路的改造实践 本公司使用的40台FA507A细纱机(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3月设计生产),是1995年10月投产使用的,在生产过程中,曾多次发生下列故障: 一、JBK-350控制变压器烧毁。 经观察和分析,造成JBK-350控制变压器烧毁的原因主要在H1指示灯电源控制线上无设计保险,而H1指示灯在灯泡发生烧毁,一旦取下灯泡无及时补上的情况下,指示灯底座内的舌簧容易弹起造成24伏电源长时间短路,烧毁了控制变压器。另外,灯泡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因舌簧较长易造成火、零线的短路,烧毁了控制变压器。 改进方法:在线路X1:52处加装2安培的瓷保险,杜绝了此故障的发生,经多年试用,效果良好。 二、牵引电磁铁断电后衔铁不能自动复位。 经观察和测试分析,造成此故障的原因主要为: 1、电磁铁衔铁(型号:MQ1-5101,额定吸力:15牛顿,额定行程:20毫米,吸引线圈电压:交流220伏)表面渗入机油,造成上下衔铁吸合时的自然粘合现象。 2、在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称A1)输出继电器处于常开状况下,电磁铁线圈(以下称Y1)内仍存有剩磁,衔铁不易凭借自身重力自然复位。 3、机械调节不灵,造成衔铁卡死。

改进方法: 1、针对电磁铁衔铁表面渗入机油现象,采用控制油泵加油次数和加油量,尽可能避免机油渗入电磁铁衔铁表面。 2、在YI断电的情况下(AI的29输出继电器常开状况下),因控制线路设计原因,控制变压器的交流220伏电压的一端仍流经电磁铁线圈内,造成其线圈内的电源分离不彻底,线圈内仍有一定量的剩磁存在,衔铁不易复位。为了消除此现象,我公司采用改进线路的方法,在AI的29处和线路X1:39之间,加装一中间继电器(以下称ZJ1),由原来AI的输出继电器直接控制电磁铁线圈Y1,改为控制ZJ1线圈的电源通断,而由ZJ1常开触电控制Y1的电源通断(如下图),彻底将Y1在断电情况下与电源分离。通过以上改进,解决了电磁铁在断电情况下仍有剩磁的状况,从而,做到了FA507A 细纱机电磁铁使用正常。 3、机械调节不灵,造成衔铁卡死现象,本公司通过加大机械调节力度和检查考核力度,避免此现象的发生。 经过近八年的实践运行证明效果明显,既减少了设备故障,又保证了40台细纱机三自动的正常运行。 沙涯富宏纺织有限公司 2008年8月15日

【CN110045673A】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16269.6 (22)申请日 2019.03.21 (71)申请人 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地址 276800 山东省日照市海曲东路36号 (72)发明人 张守辉 窦艳军 周玉全 孙明泉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218 代理人 卜令涛 田慧 (51)Int.Cl. G05B 19/05(2006.01) (54)发明名称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57)摘要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涉及环锭纺气动摇架气囊压力调整技术领域,特别是属于一种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安装在气动摇架上的握持管内的气囊管,所述的握持管上开设有与内部气囊管相连通的连接孔,细纱机上的气囊管之间通过气管互连,外部气源与手动减压阀的入口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手动减压阀的出口端与调节阀的入口端相连接,调节阀的出口端与三通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的三通的一出口端与气囊管相连接,三通的另一出口端与泄压阀相连接,此外,本发明还能在细纱机压力出现超压或者欠压的异常情况下,实时监测并做报警及设备急停处理,在实现智能控压的基础上,还具有提高纱线质量以及保障细纱机设备作业 保障的积极效果。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110045673 A 2019.07.23 C N 110045673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045673 A 1.一种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气动摇架(6)上的握持管(5)内的气囊管,所述的握持管上开设有与内部气囊管相连通的连接孔,细纱机上的气囊管之间通过气管(2)互连,外部气源与手动减压阀(1)的入口端连接,其特征在于,手动减压阀的出口端与调节阀(8)的入口端相连接,调节阀的出口端与三通(12)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的三通的一出口端与气囊管相连接,三通的另一出口端与泄压阀(11)相连接,其中,细纱机末端的气囊管还连接有压力变送器(3),所述的压力变送器、泄压阀以及调节阀分别接入设置在细纱机机身外部的控制箱内,并与控制箱内部的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微处理器还与设置在控制箱外部的触摸屏、报警灯连接;控制箱内包括PLC微处理器、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电源模块、中间继电器,所述的压力变送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控制系统中的模拟量输入模块,调节阀通过信号线连接模拟量输出模块,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中间继电器的线圈端子,所述的中间继电器线圈端子的三个作用触点分别串联至泄压阀、报警灯、细纱机急停开关的电源回路中,其中,初始状态下的泄压阀、调节阀保持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上述调节阀以及泄压阀分别通过调节阀固定板(9)、泄压阀固定板(10)配合螺栓,固定至细纱机车尾端;手动减压阀通过螺钉、支架固定在细纱机车尾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微处理器与触摸屏通信包括串口通信或网络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本系统初始状态下检测气囊管内压力值是否为零; b.PLC控制系统根据气囊管内的压力值,基于PID控制算法进行PID调节; c.细纱机作业过程中实时检测气囊管内气体值,PLC控制系统根据当前压力与设定值的差值进行调节阀开度的调节,打开调节阀进气,直至PLC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与所检测到的当下气囊管内压力值相等时,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步骤a中,当检测到气囊内压力大于零时,PLC控制系统启动,并控制调节阀关闭、泄压阀打开,系统做泄压处理,经10s-3s后关闭泄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在步骤b中,PLC控制系统控制调节阀的开度,调节阀打开气体通过调节阀进入气囊管内,随着压力的增大,PLC控制系统开始控制调节阀开度逐渐缩小,当PLC控制系统的设定值与所检测到的当下气囊管内压力值相等时,调节阀处于关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细纱机智能调压控制系统的调节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当气囊管压力大于或小于设定值压力时,PLC通过控制中间继电器的开断,控制报警灯的开关以及细纱机急停开关的动作。 2

细纱工艺设计(改)

CD 18.2 tex 细纱工艺设计 设计步骤 ◆分析细沙机技术性能 ◆配置细沙机主要工艺参数 1.分析细纱机技术性能 本组选择的细纱机的型号是FA506,其主要技术特征见表格。 试纺纤维长度(mm)65mm以 下棉、化 纤及混 纺 锭距(mm)70 每台锭数 (锭) 384-516 牵伸形式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倍)10-50 罗拉直径(mm)25 每节罗拉锭数6 罗拉加压方式 弹簧摇架加压,气压摇 架加压 最大罗拉中心距(m m)前- 后 143 纲领直径(mm)35,38,42,45 前- 中 43 升降动程(mm)155,180,205 锭子型号JWD32 锭速(r/min)12000-18000 满纱最小 气圈高度 (mm) 85 锭带张力盘单、双张力盘 捻向Z,Z或S 粗纱卷装尺寸 (mm)直径*长 度 152*406 粗纱架单层六 列吊锭 自动机构 PLC控制,中途关机适 位制动,中途落纱纲领 板自动下降适位制动, 满管纲领板自动下降适 位制动,开机低速生头, 开机前纲领板自动复

位,落纱前自动接通落纱电源,工艺参数显示 新技术 可配变 频调速, 可配竹 节纱装 置,可配 包芯纱 装置 主要制造厂 中国纺织集团经纬股份 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2.配置细纱技术工艺参数 (1)总牵伸与牵伸分配 纺18.2tex纱,考虑总牵伸在35倍左右;加工针织用纱,后区牵伸一般为1.04~1.30倍,通常情况下偏小为宜,本设计取1.1倍。(2)罗拉中心距 采用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握持距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以纤维品质长度而定,一般用经验公式计算。 前区中心距45 依据上销长度33mm,浮游区长度12mm,前区中心距=上销长 后区中心距58 后区中心距:机织用纱 44-58mm,针织用纱48-60mm (3)罗拉加压 皮辊加压选择137N/双锭×98N/双锭×122N/双锭。 (4)皮圈钳口隔距 隔距块厚度选择2.5mm .(5)锭速选择

细纱机驱动器调试步骤

伺服驱动器型号:CDE34.010,C2.0,PC1 同步电机型号:LSC-130-4-30-560/R 第一章建立通讯 CDE的参数采用Driver manager 软件设置,设置前需要RS232通信电缆在驱动器CDE X4口和PC机RS232口之间建立连接。 Drive manager打开后,会自动连接。若连接不上,在菜单栏选择communication,然后再选择Bus configuration,出现新的设置框,选中正确的电脑串口号,点击OK确定。操作见下图。 通讯建立后,出现如下主操作界面,附图如下。

其中A区显示设定值和当前值;B区显示驱动器状态;C区显示内置PLC程序运行状态;D区显示IO分配和状态。 在菜单栏选择用户密码,出现如下画面: 选择第6项Develop engineer)(6),输入密码(768),确认退出。

第二章参数的上传和下载 驱动器参数可以上载保存到PC机,或从PC机参数文件直接下载到驱动器。下图是drive manager 的工具栏,其中A是上载按钮,B是下载按钮(请注意上载和下载路径及文件命名不能有中文出现!)。 1.上载 点击上图A按钮,出现新的对话框,选好目标文件夹,写入文件名,点击保存。操作如下图。 点击保存后,出现新的对话框,按下图设置,点击OK确定,开始上载驱动器参数 到电脑文件。

失后,上载完毕。 2.下载 点击B按钮,出现新的对话框,选好参数文件所在文件夹,选择文件(*.00d),点击 打开。操作如下图。

到驱动器。 会自动保存。

第三章基本参数设置 此章内容一般不需要调整,在下载参数文件后,此章涉及参数已经固定下来。这里只

PLC在细纱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引言 FA502型细纱机是一种在我国棉纺行业广泛使用的机型。随着棉纺行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对棉纱质量要求的提高,FA502型细纱机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对FA502 (FA502型细纱机如图1所示)型细纱机进行改造势在必行。 我们根据细纱纺织工艺,应用PLC技术,对FA502细纱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使老设备增添新动力,使之在优质高效和环保的前提下达到FA506型细纱机的生产水平。 图 1 FA502型细纱机

第一章细纱机的介绍及其电气控制 系统的改造方案 1.1 细纱机的介绍 一、国内细纱机的发展 1950年以来,中国生产的纺织机器,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几次革新,国内细纱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代细纱机:1291、1292、1293。1954年,大批量生产,1291、1301型,E=14~20。60年代起对1291型改进,重力加压改为前、中罗拉杠杆加压,大铁辊改磁性辊,分离式弹性支承高速锭子、高速钢领钢丝圈,E=20~40。 2.第二代细纱机:A512、A513。65年,A512型,408锭/台,70mm锭距,三罗拉长短皮圈牵伸、弹簧摆动销、YJ-00摇架,E=10~50。70年代大批量生产A512型,还有出口。1974年,A513型:96~480锭/台,改进,喂入、牵伸、卷绕、成形、传动、吸棉、墙板、龙筋,有A、B、C、D、E、F、G、H、M和MA(纺中长纤维)、W、S(超大牵伸)、SA等系列。 3.第三代细纱机:FA502—FA508。80年代,FA502、FA503采用YJ1系列摇架,可调前罗拉中心距,可纺棉和中长。 二、细纱机的作用 细纱是纺织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是将粗纱经过进一步的拉长抽细到一定程度,加捻卷绕成一定卷装,并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细纱,以供制线,织造使用,其具体作用是: 1.牵伸将粗纱抽长拉细成所需细度的须条。 2.加捻将须条加捻成有一定捻度的细纱。 3.卷绕成形将细纱绕成一定卷装,供存储、运输和进一步加工之用。

FA506型细纱机

FA506型细纱机上配套使用了AJQ-1型精纺机吹吸清洁器。该吹吸风清洁器是循环往复式工作,用车头、车尾上面的行程开关6CK、7CK控制清洁器的停开,用时间继电器3SJ控制其间歇时间,用10J、12J、13J三只继电器控制清洁器在落纱前停在车头的位置,吹吸风清洁器对减轻运转工人劳动强度、保持机台清洁、稳定产品质量起到了良好效果。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故障隐患:(1)时间继电器3SJ时间调整过短时,容易使清洁器间歇时间过短而自动恢复运行,造成清洁器滤棉网上的废棉不易被吸尽,从而造成管道堵塞,使清洁器的风量减小,增大了吹吸电机的负荷;(2)行走和吹吸电机在设计时功率过小,因长时间往复运行,容易过负荷烧坏;(3)原控制电路使用的是中间继电器,这种继电器价格比较便宜,但密封性不好,用在主回路时易使触点内附飞花而使电机缺相运行、烧坏电机,用在控制电路时易使清洁器在工作时经常因接触不良而出现故障,同时,在分断电流时因孤光易引燃飞花而产生电气火警;(4)其配套使用的行走和吹吸电机均是铝合金外壳,虽然重量轻,但不易保养,损坏后不易修复,使维修保养不能得到保证。 以上种种原因使我公司104台吹吸风清洁器在使用几年后全部停用,造成设备大量闲置和浪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使用效果和整体结构的前提下,对原吹吸风装置的控制电路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有:(1)改原循环往复式工作为单程工作,在控制线路中保留3SJ时间继电器,使吹

吸风清洁器运行到车头时能自动延时回到起始位置车尾处,省略10J、12J、13J三只中间继电器,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故障率,并节约改造成本(见图1);(2)改造后的清洁器由挡车工在巡回过程中根据需要手动控制开关,可以避开落纱时间;(3)增加了清洁器在车尾处的停止时间,有利于废棉被彻底吸净,避免外吸管堵塞,彻底消除因管道堵塞负荷过重烧坏电机的缺陷和吹吸风量小的不足;(4)把控制行走和吹吸的中间继电器改为密封性好,故障损坏率少的CJX2型交流接触器,可以避免因缺相而烧坏的情况,同时减少电气火灾隐患。 改造后的吹吸风清洁器最大限度地使用了原设备的配置,减少了浪费,又节约了改造费用,每台改造仅需材料费200元左右。 改造后清洁器风量、风压稳定,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和停台率,降低了配件的损耗,并且降低了整机能耗。先期改造的26台吹吸风清洁器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效果良好。

棉纺工艺流程

棉纺工艺流程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开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2.主要机械的名称(1)混棉机械 (1)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

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细纱机改造

V/F控制不是必选的,可以选用矢量控制变频器,也可以选用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啊。 V/F控制的缺点,主要是由两个:第一,是开环控制方式;第二,是低频扭矩比较小,对于大惯量的负载,可能造成启动困难,甚至是启动不了。 现在风机水泵类负载,一般还是倾向于使用V/F变频器,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风机水泵类负载,对于变频器的要求是比较低:第一,风机水泵之类属于轻载,对低频扭矩不是很关心;第二,风机水泵的控制是比较简单,无非就是恒压、恒静压之类的控制,即使不用闭环控制,也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第三,相对于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器来讲,V/F的变频器在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 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要素价格的快速上涨,纺织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需求日益加强。一些纺织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常问我们有没有简单易行的降耗方法?本期一线交流专栏,我们聚焦细纱工序,从细纱机吸棉风机、细纱机节能锭带、细纱机水冷电机等角度出发,介绍山东聊城华润纺织有限公司、陕西风轮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西北二棉责任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锦虹纺织有限公司等一线企业的成功经验。 细纱机主传动目前仍沿用三角带传动,传动效率仅为0.96。而改用高强度平皮带,传动效率可达0.98以上,节电2%以上,而且由於高强度平皮带厚薄均匀,噪声显着低於三角带传动。 以ABS塑料滚盘代替以镀锡薄钢板冲压而成的全属滚盘,重量节省达1/3以上,试验证明节电1%。如采用更轻的工程塑料,还可节电,但还需考虑其耐磨性、冲击韧性,以提高塑料滚盘的使用寿命。 一般纺织厂对锭带张力的大小不太重视,为防止锭子打滑,锭带张力设置往往偏大,其实这是不经济的做法。合理的锭带张力要根据卷装大小和所纺支数、锭速、锭子型式、锭盘直径、锭子油粘度等因素决定,选用合适的锭带张力,对降低能耗会起积极作用。 现有的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主要受细纱断头的约束,而细纱断头是细纱生产中的主要危害,也是细纱生产实现优质、高产、低耗的主要障碍,直接影响到细纱的质量、产量及生产效率。环锭细纱机纺纱速度的提高受到纺纱气圈张力的牵制,气圈张力变化又受气圈角速度、卷绕半径、气圈高度等因素影响,细纱断头的主要原因就是气圈张力值瞬时超过纱线的抱合强力值造成的,减少断头率是提高细纱质量和产量的关键。

细纱工艺

细纱工艺 一、细纱工序的任务 1.牵伸: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加捻: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3.卷绕: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 二、细纱工艺设计概要 在确定细纱工艺时,应考虑以下一些方面。 (1)细纱机在向大牵伸方间发展。为了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可采用不同的牵伸机构.改善在牵伸过程中对须条的控制,合理确定牵伸工艺,获得理想的效果。在加压形式上,目前大多采用弹簧摇架加压和气动加压。在加大细纱机的牵伸倍数、缩短前纺工序和减少并合数的同时,必须注意改进喂入半制品的质量。 (2)细纱捻度直接影响成纱的强力、捻缩、伸长、光泽和毛羽、手感,而且捻度对细纱机的产量和用电等经济指标的关系很大,因此,必须全面考虑,合理选择捻系数。 (3)在加强机械保全保养工作的基础上,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车速,选择合适的钢领、钢丝圈、筒管直径和长度等。 (4)加大细纱管纱卷装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确定管纱卷装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增加卷绕密度,但必须使络筒时发生的脱圈现象减少到最低限度,否则会降低劳动生产率。 三、细纱牵伸工艺 (一)细纱总牵伸倍数 在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细纱机的牵伸倍数,在经济上获得较大的效益。目前细纱机的牵伸倍数一般在30—50倍。总牵伸倍数的能力首先决定于细纱机的机械工艺性能,但总牵伸倍数也因其他因素而变化。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粗时,总牵伸能力较低;当所纺棉纱线密度较细时,总牵伸能力较高;在纺精梳棉纱时,由于粗纱均匀、结构较好、纤维伸直度好、所含短绒率也较低,牵伸倍数一般可高于同线密度非精梳棉纱;纱织物和线织物用纱的牵伸倍数也可有所不同,这是因为单纱经并线加捻后,可弥补若干条干和单强方面的缺陷,但也必须根据产品质量要求而定。总牵伸倍数过高,产品质量将恶化,棉纱条干不匀率和单强不匀率高,细纱机的断头率也增高。但总牵伸倍数过小,对产品质量未必有利,反而增加前纺的负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二)前区的牵伸工艺 国内细纱牵伸装置的前区都采用双胶圈牵伸,其工艺配置、牵伸能力与纺出细纱的质量关系密切,现将各影响的因素分述如下: 1.浮游区长度:纺制精梳棉纱或涤棉混纺纱时,由于纤维长度长,纤维整齐度好,短纤维少,浮游区长度过小会引起牵伸力剧增,带来前钳口难以满足的过高要求,反而造成不良后果。缩小浮游区长度的措施,可以采用双短胶圈,减小销子前缘的曲率半径,选用较小的钳口隔距和较薄较软的胶圈等。弹簧摆动销的浮游区长度一般可收小到12mm左右。

细纱三自动调整方法和改造

各位朋友.在我们细纱的应用中经常有人提到关于落纱时尾纱过长或者是落纱后断头 过多的问题.今天我就以经纬FA506的细纱机为例简要做一个说明: 一般我们在使用细纱机时在车尾电气控制面板将三自动的工作方式设置为机械落纱. 由于出厂年代的不同相对应的PLC代码也有所差异.所以具体在XX项目下修改我就不多说了.只要是采取的定长落纱就需要应用到三自动.按照该设备的出厂设置一般为定长落纱,也就是机械方式落纱;首先要知道行程开关和3只接近开关的作用. 行程开关从里面开始:始纺位置.满纱位置纲领板下降到位停止位置 接近开关:第一个撞块的对应接近开关:停车 第二个撞块的对应接近开关:下纲领板 第三个撞块的对应接近开关:主轴制动 满纱信号发出----------发出停主机信号(停车)----------自由惯性----------滑到第二个接近开关---------下纲领板----------纲领板到位-------行程开关纲领板到位停止.-------------落纱后手动复位到始纺位置准备进入下个纺纱 经常会有人提到落纱断头是什么原因呢?当满纱信号后首先主机会停,此时主轴并不停车靠自由惯性下纲领板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使主轴过早停止肯定会造成断头的.解决的办法调整停车和下纲领板的机械撞块的间隙.也就是缩小角度.如果是主轴的轴承有损坏的首先要 排除.因为更换品种造成的车速变低而引起的主轴惯性边变小可以采用这种办法. 落纱后尾纱过长:一个是没有制动.再就是有制动但是没有发挥作用.有时候会因为某种原因使制动线圈损坏.一般也不可能马上就停下来修理\更换,但是要符合我们的需求怎么办?将下纲领板和停主机的撞块角度调大些,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防止出现上面所 说的情况我们可以在每次落纱前小角度的进行调整.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就解决了没有刹车 做造成的尾纱缠绕过多的问题. 调细纱三自动应注意哪些问题? 1、开车准备 按下低压断路开关,关闭车头箱门开关使I1指示灯亮。调整钢领板复位信号,下钢领板停信号使I7、I8指示灯处于亮的状态。 2、开车 按一下风机启动输入点I2指示灯闪亮一次,Q1。Q2输出指示灯亮,风机及钢领板电机运行,钢领板上升。待钢领板复位行程开关断开,I7指示灯灭,Q2指示灯灭,纲领板电机上升接触器断开。按下低速按钮,输入点I3指示灯闪一次,Q5输出指示灯亮,主轴电机低速接触器吸合,主轴电机低速运转,按一下高速启动,输入点I4指示灯闪一次,Q5输出指示灯熄灭,主轴电机低速接触器断开,Q6输出指示灯亮,主轴电机高速接触器吸合,主轴电机高速运转。 当主轴电机低速运转后若整机处于自动状态,则会自行按照设定延时时间后转为高速运转,至此开车过程结束。

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FA506细纱机的生产工艺实践 杨蓓红(南通第三棉纺织厂) 我厂于2000年12月购买山西经纬纺织机械厂的FA506型细纱机22台,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熟悉了该机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和其配套状况。FA506型细纱机纺纱适应性广,工艺部件设计合理,设备性能可靠,成纱质量稳定,特别是在降低成纱条干CV%值方面显得尤为突出。 一、FA506型细纱机的特点 FAS06型细纱机全机齿轮统一采用两个模数的钢齿轮,齿轮传动精度高,有利提高纺纱质量、齿轮、凸轮等运动表面采用自动滴油装置,运转时无需人工加油,减少保全保养工作,导纱板升降采用位叉延时结构,导纱板动程大,大纱时最小气圈高度增加,减少大纱时断头,牵伸装置采用弹簧摇架加压,滚针罗拉轴承,罗拉连接采用了精度配合,上罗拉采用双列滚珠轴承,前、后罗拉采用等分、斜齿结构,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二、FA506型纺纱工艺探讨 了解该机型特点以后,工艺上进行了一些参数选择试验,为了摸清FA506型细纱机的最佳工艺,我们在C14.5tex品种上采用L4(23)三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及其它品种上不同的有关工艺试验。细纱主要工艺配置情况见表1 L4(23) 三、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C14.5tex试验结果

从上表的试验结果来看,方案2工艺较全面反映FA506型细纱机成纱质量水平,为了更进一步地进行工艺试验,提高成纱的内在质量,我们在提高半制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在细纱机上挖潜力,在原方案2的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进行细纱改变后区牵伸试验,由原来的1.20倍调整到1.10倍,生产稳定正常,成纱质量又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条干水平达到了97乌斯特公报的25%水平。目前已大面积采用此工艺。在后区工艺改变使质量改观后,我们又在细纱皮辊上做文章,目前,细纱皮辊来提高细纱的条干水平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采用如车马塘的NFR-888和进口皮辊ArmstrongJ-63进行同锭对比试验,条干CV%从17.0l%改进至16.28%,该品种目前稳定在97乌斯特公报5%~25%水平。进口皮辊因价格昂贵,购买数量不多。我们主要采用国产的W888皮辊,从使用情况可以认为,质量稳定,信誉较好。最近,我们还在半制品质量上进行一些工艺试验,如提高粗纱捻系数,减少意外牵伸,充分发挥FA506型牵伸,加压机构的作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纺纱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从原料的性能和设备的状态以及其它有关因素、各机配件的多重考虑,才能选择较为完整、合理的工艺参数上车。目前,我们在进一步探讨各种品种的不同工艺,为提高我厂的成纱质量水平和充分挖掘FA506型细纱机的纺纱特点而努力。

纺纱工艺流程设备介绍

纺纱工艺流程设备介绍 一、纺织的定义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二、工艺流程及设备 纺纱按天然纤维分为棉纺、麻纺、绢纺、和毛纺,工艺流程和设备不尽相同。下面我们主要说说棉纺工艺流程及用到的设备。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 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1、清棉工序: 开棉机:将紧压原棉松解成小的棉块或棉束,以方便混合、除杂。 清棉机: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清棉机(亦称清弹机、开棉机、开清棉机等)是由分梳器和刺辊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机械离心力来排除锦花中的杂质并将皮棉疏松,滚压成片,便于使用。 混棉机: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合。 成卷机:支撑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梳棉工序: 梳棉机(图1):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图1) 3、精梳工序: 精梳机: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并条工序: 并条机: (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4)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 5、粗纱工序:

细纱机A513型电气控制系统改造 盘龙

细纱机A513型电气控制系统改造盘龙 发表时间:2017-11-29T09:35:15.4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作者:盘龙 [导读] 摘要:为了改善和提高A513型细纱机纺纱工艺要求、实现钢领板三自动落纱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减少落纱过程中行程开关、电磁铁等元件的损坏,寻求新的变频器调节频率控制电机速度来取代传统的风机直接启动方式(南宁锦虹棉纺织有责任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为了改善和提高A513型细纱机纺纱工艺要求、实现钢领板三自动落纱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减少落纱过程中行程开关、电磁铁等元件的损坏,寻求新的变频器调节频率控制电机速度来取代传统的风机直接启动方式,满足细纱车间纺纱品种多样化的工艺要求,为这一课题而采用施耐德变频器自动调节控制负压风机在线实时控制和传动,同时为解决细纱A513型三自动落纱过程安全可靠性,加装传感器和微型继电器等元件,改造原电气控制线路,完成了整个落纱的自动化,避免人工手动落纱繁琐步骤,以确保了A513型细纱机运行的稳定、落纱的安全可靠。 关键词:变频器;传感器;三自动;负压调节;落纱 1 导言 A513型细纱机在全国纺织企业中仍占一定比例,设备虽有一定年份,但其机械刚性完好,材质过硬,价格低廉;随着国内纺织技术市场发展和纺织品种多样化,单一的品种质量难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为此,必需对该机型进行改造,开发生产适应市场对路的新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我公司为了赢得产品在市场上的主导权,积极寻求各式各样的小品种试纺,其中紧密纺品种最受当下市场青睐。因此必需再原有基础上加装负压紧密纺装置,加改电气控制线路,同时为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彻底地解决三自动落纱过程存在一系列诸多问题,必须改造原有的三自动电气控制系统,以满足细纱生产的要求。 2改造前A513型细纱机存在的问题 (1)纺纱品种单一,难以适应市场上的需求,电气设备急需改造,以满足纺纱品种多样化。长期以来,国内A513型设备传动结构简单,所纺纱线单一,难以适应当下市场需求,针对于纺织行业新常态下,要寻求到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思路,必需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加于改造。在A513型细纱机上加装负压紧密纺,满足赛络纺工艺的要求,也可加装竹节装置,做多样化竹节工艺纱线,甚至可改造加装缎彩纱驱动伺服装置,满足不同色纱的需求。 (2)三自动落纱失灵,无法落纱,落纱后纱尾过长,甚至烧坏电器元件。原A315型细纱机是常规继电器控制线路,延续至今未做大的改动,机台故障率较高,电气维修花费时间长,机械调节也难于把握准确性,电气控制线路较复杂,落纱过程中都是有触点接触,开关稍有接触不良或被氧化,都导致落纱过程无法进行下去,各撞块对各行程开关的相对位置,必须校装正确,生产过程经常出现满纱时“三自动”行程开关和电磁阀动作失灵,造成不能正常落纱,甚至电磁铁长时间通电发热烧坏,给正常生产带来影响 3电气控制改造设计 3.1满足纺纱工艺多样化,负压紧密纺变频器装置的设计 为了节省成本,保留部分原常规继电器控制,充分利用原有的中间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相关触点,改进控制线路,同时加装1台4KW 施耐德变频器拖动紧密纺风机,1个传感器采集风压大小反馈信号给变频器实时PID调节,2个接触器用来接通清花电机和刮花电机主回电路,而1个时间继电器和1个计数器则控制清刮花动作时间和次数,1个直流微型继电器与变频器的控制端子回路形成原控制线路的回路保护和变频器报警保护。其电气控制原理图,如下图(1) A513型电气控制原理图图(1) 该部分电气控制原理如下:变频器、电机等电器元件正常时接通电源后,直流微型继电器触点接通原A513型控制回路,启动准备就绪。当按下原启动按钮,原来风机接触器得电,原风机启动运行,同时启动信号给到施耐德变频器,把变频器相关参数设置好后,随即拖动紧密纺风机启动运行。根据负压风道传感器采集模拟信号,对比变频器参数设定数值后,在线实时PID控制变频器频率大小,进而控制负压数值,以满足纺纱的工艺要求;根据现场需要,调节设置好清刮花电机的工作时间,以求节能效果。 3.2三自动落纱部分电气改造设计 在A513型细纱机原有机构,保留蜗轮轴上左凸轮行程开关1CK1、1CK2、1CK3,去掉在成型右凸轮轴上装有行程开关2CK1、2CK2、2CK3,3DT限位电磁铁,见图(2);而撑爪电磁铁1DT早已经不用,2DT制动电磁铁保留但可以不用。加改用3个交流传感器代替原先3个凸轮行程开关,由3个交流微型继电器和改进原控制线路,得以控制实现三自动落纱整个自动过程

什么是细纱机

细纱机 提问添加摘要 目录[隐藏] 1 细纱机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细纱机-细纱机 细纱机-正文 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见彩图)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细纱机的生产单元是锭子,常以每千锭小时的产量(公斤)来衡量细纱机的生产水平。纺纱厂生产规模是以拥有细纱机的锭子总数来表示的。每只锭子上所纺的纱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断头,常以千锭小时发生的断头数表示断头率。断头率的高低影响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细纱质量和车间含尘量。细纱机是纺纱生产中耗能最多的机器。细纱机生产过程中纺满一个卷装(管纱)便要停止生产,待落下管纱换上空管后方能继续纺纱。因此卷装的大小影响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还影响能耗。锭速、卷装、断头率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是细纱机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需要从社会、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较为恰当的数值。 各种细纱机基本上都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拈和卷绕机构组成。喂入机构的作用是将粗纱或条子抽引出来并喂给牵伸机构。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经加拈成细纱后卷绕在纱管上。大多数细纱机的牵伸、加拈和卷绕作用是连续进行的,按所用的加拈和卷绕机构的不同,分别称为环锭细纱机、离心锭细纱机、翼锭细纱机、帽锭细纱机和走锭细纱机。帽

锭细纱机和走锭细纱机现已很少应用。 从手工纺纱向机器纺纱发展开始于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后,1769年出现了利用水力拖动的翼锭细纱机,1779年S.克朗普顿根据手工纺车原理发明了走锭细纱机,这是早期的两种细纱机。1825年R.罗伯茨又将走锭细纱机改进为自动作用的走锭细纱机,这种型式的机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828年出现了帽锭细纱机。同年,J.索普创造了环锭细纱机,当时钢丝圈是由纺纱工用手工弯制而成的。1830年以后,才开始正式制造钢丝圈。环锭细纱机可连续作用,而且纺纱速度较高,因而逐渐被广泛采用,代替了绝大部分走锭细纱机,成为现代应用最多的一种。环锭细纱机由锭子、钢领和钢丝圈等组成加拈、卷绕机构的细纱机。一般为双面多锭结构,每台细纱机的锭数为300~500锭,也有800~1000锭的长车。环锭细纱机有各种型式和规格,以适应棉、毛、麻、绢和化学纤维等的纯纺和混纺,纺制不同号数或支数的细纱。棉纺环锭细纱机的工作过程(图1)是:粗纱从由支承器承托的粗纱管上退绕出来,经过导纱杆和横动导纱器喂入牵伸装置进行牵伸。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通过导纱钩、钢丝圈经加拈后纺成细纱,卷绕到紧套在锭子上的筒管上。锭子转动时,钢丝圈被纱条带动沿着钢领内侧圆弧面(俗称跑道)旋转。钢丝圈每转一转,就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一个拈回。同时,由于钢丝圈和钢领的摩擦阻力,使钢丝圈的转速滞后于锭子转速,遂产生卷绕。钢领板受成形机构的控制按一定规律上下运动,将须条绕成一定形状的管纱。 牵伸机构细纱机牵伸机构由几对牵伸罗拉组成,一般为皮圈式牵伸,可以有下长上短皮圈式、双短皮圈式等,每对罗拉的下罗拉为钢制沟槽罗拉,沿细纱机全长配置,装在罗拉座的轴承座内。中、后罗拉轴承座可沿罗拉座滑槽移动,以调节前、中和中、后下罗拉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称为罗拉隔距,是细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可根据纤维长度和加压等条件调节。每对罗拉间常设置皮圈、皮圈销和皮圈架等附加零件,在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组成的须条施加适当压力,产生附加摩擦力场以控制纤维的运动。图1为常用的三罗拉下长上短皮圈式牵伸机构,由三对罗拉组成,长皮圈套在中下罗拉上并有张力架使其保持紧张。短皮圈套在中上罗拉上。下皮圈销为曲面长销,上皮圈销为弹簧摆动销,上下皮圈销之间的空隙称为拑口隔距,是细纱机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可根据纺纱号数或支数、罗拉加压等条件加以选择。前、后上罗拉均为皮辊。这种机构的总牵伸倍数在50倍左右,适纺棉或50毫米以下的棉型化学纤维。如果采用中间开周向凹槽的中上罗拉,使中皮圈罗拉只起控制而不起握持纤维的作用,纤维便在中罗拉拑口下滑溜,实际上三对罗拉仅构成一个牵伸区,这种牵伸称为滑溜牵伸,可适纺90毫米以下的中长化学纤维。罗拉加压值也是细纱机主要工艺参数之一。现代牵伸机构常采用弹簧或气体静压摇架加压。加压时,把手柄揿下,借助于锁紧机构的作用,实现对罗拉加压;卸压时,把手柄抬起,使整只摇架连同皮辊、上皮圈和上皮圈销一起掀起。目前尚在应用的加压机构有利用上罗拉自重加压、重锤直接加压或通过杠杆进行加压等类型。采用重加压、小隔距、紧拑口,可提高牵伸倍数,改善成纱条干的均匀度。 有的牵伸机构在前区还装有集合器。作用是收缩须条宽度,防止纤维散失,有利于减少飞花和毛羽,提高成纱的强力,但使用不当会增加纱疵,影响成纱条干。牵伸机构还附有清洁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大全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棉纺织生产工艺流程 一、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1)开棉: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主要机械的名称(1)混棉机械: 自动抓包机,由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4)打手机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 (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 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三、条卷工序 主要任务: 1.并合和牵伸:一般采用21根予并进行并合、牵伸,提高小卷中纤维的伸直平等程度。 2.成卷:制成规定长度和重量的小卷,要求边缘平整,退解时层次清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