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doc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doc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习教案.doc

2020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与社会复

习教案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

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

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

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

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

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

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

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

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

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

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

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2020-01-27

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一、关注考点(1)文化与社会①文化的内涵与形式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考点解读考点一文化的内涵1.文化的含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2)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考点二文化的形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2.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考点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1)经济是基

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表现在:从国内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文化;从国际看,文化关系到国家安全,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考点四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我国应对文化竞争与挑战的态度与对策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9月3日,为期5天的第1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闭幕。本届图博会3456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部编版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部编版九年级xx与 法治下册《走向未来》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走向未来》教案 第2课时走向未来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面向未来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面对挑战与问题增添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能力目标 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畅想未来、规划人生,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 知识目标 了解畅想未来的目的和要求,知道面向未来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明确踏上新征程的机遇和挑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畅想未来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难点:踏上新征程。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歌曲:《xx岁月》

想一想:你对未来有什么畅想?(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提示:我们要抓紧大好时机,以“千里长驱无反顾”的精神,去开拓美好的未来!我坚信我们的未来是有成就的未来,是有辉煌业绩的未来!让我们插上知识的翅膀,向着理想飞翔。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畅想未来 (一)畅想未来的目的 1.材料展示:你还记得10岁那年的梦想吗?这些梦想,如今实现了多少?1940年的一个下雨天,一个15岁的男孩在厨房里写下了一生中要完成的127条目标,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这个男孩就是被称为“当代印第安纳?琼斯”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戈达德把这127条包罗万象的目标称为自己的“生命清单”。“一切都从写下目标的那刻开始。”戈达德说,“如果你真知道你一生想要什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帮助你实现梦想的机会会自己跑来。” 2.教师提问: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3.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4.师生总结: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二)畅想未来的要求 1.阅读教材第87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怀揣梦想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境与行动走向未来?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七年级政治: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教学方案)

( 政治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七年级政治:第二课扬起自信 的风帆(教学方案) Studying politics can enable us to understand society earlier and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七年级政治: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教 学方案)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第一课时) 我能行 一、学习目标 1、肯定自我,体验自信的感受,懂得自信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坚信自己一定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区别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懂得什么叫自信以及自信的表现。 二、学习重点 对自信含义的理解。 三、课前准备 1.挑选自己认为最自信人物的图片事迹等资料。

2.模仿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的言行。 四、自主学习 1、写一写:“我能行” 说一说:感触最深的“我能行” 试一试 1、唱一首自己喜欢的歌 2、把许多“我能行”的经历归纳起来,就是在思想上“我能行”,行为上“我能行”,情感上“我能行”。这种“我能行”的态度,就是。 3、完成课本p20的表格内容 3、青蛙的故事 一群动物举行比“大”竞赛。老牛走上擂台,台下一片呼声:“大!”大象登台表演,台下又一片欢呼:“大!” 青蛙看在眼里,很不服气,跳上一块巨石,鼓起肚皮,神采飞扬地高喊:“我大吗?”“不大!”传来一片嘲讽之声。青蛙继续鼓肚皮,嘭的一声,肚皮破了。 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我了解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形成于农耕经济基础之上,并具备多种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特质。随着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愈演愈烈,现代人更需要从传统中汲取智慧,获得启迪。我们有必要将目光投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重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定位,对传统社会进行研究,并认真思考其与当代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社会文化特质当代社会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科组:冯小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课型:授新课授课人:沈镇涛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听录音谈感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老师对大自然的进一步的描述,让学生谈感受。 目的: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从而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作小结。 活动的目的: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丰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案 《我知我家》教案 沙河市蝉房中学 刘聚书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关系、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三个类型; 了解自己在家庭中位置。 2、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3、情感目标:理解家的含义;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不会因父母地位甚至父母缺陷而改变。初步形成为家庭作贡献、为父母分忧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和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认识家庭关系的情形。 2、难点: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亲子之情以及继承与发扬良好的家风和传统。 教学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一)情景预设 板书课题:我知我家 引言:(学生阅读教材P3页第一段后,教师引入本课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要了解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长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我知我家》,那么,你知道家是什么吗?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我们首先来阅读P4两幅图片及文字说明。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页图: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 图一:有房子——————没有家:家不只是房子 图二:没房子——————有家了:加中有亲人、亲情 至于地域、住所、人群集合体、好朋友、吃饭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能是家庭的一 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那么什么是家、家庭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教学活动过程 一、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活动一: (1)想一想、写一写: 我们每个同学想一想在自己家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后写出一句话“家是————”来表达你对家的理解。 (2)读一读、比一比:我们再来看看书本上写的“家是什么”(指导学生讨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4-3-6社会生活与文化

社会生活与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以及节庆风俗等方面。通过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问题探究、讨论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沟通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感受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过程中,体会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领先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传统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盛极一时的宋词元曲 2.教学难点: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前面所学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对宋代(元代)的总体印象。”展示课题,直观浏览宋元生活场景图片;阅读教材P111,了解宋元社会生活概况,并概括出教材讲述了哪几方面的内容?(1、社会阶层2、日常生活3、节日活动4、都市娱乐。) (二)宋元社会生活。讨论探究案例: (三)故事A :南宋绍兴府有一个老员外庆祝六十寿辰,四个女婿都来贺寿。酒席宴上,四个女婿以桌上酒菜为题,劝说老员外去自己家里住。大女婿摇头晃脑地说:“壶之中有酒泱泱,碟中有菜乎香香;老泰山者,东床再生父母也……”二女婿说:“大壶里倒酒你喝酒,大碗里盛饭你吃饭,吃不饱你再吃我带来的大鸡蛋!”三女婿说:“白瓷碗里盛鱼虾,青瓷盘里装西瓜,装不下还有我烧的大青花。”四女婿说:“一壶老酒三贯三,满桌饭菜三两三,半斤八两一边多,大家吃酒我买单。”请从四位女婿的话中,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士、农、工、商中的哪一类。老员外会喜欢哪一个女婿,为什么呢? 故事B :老员外喜欢大女婿,二女婿不服气,说:“爹,吃完饭,先接你老到俺们城外赵家庄住几天,你老看俺乡村好,你老就住,你老看俺乡村不好,你老就走,咋样?”日月穿梭,光阴如箭,转眼到了年底:老员外和众人要向二女婿告辞,回家过年,二女婿死活不答应,非要大伙在赵家庄过年。大年初一早上,老员外和众人被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吵醒,起来一看,门外到处在放炮,二女婿正站在门口帖对联,边大声吟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边向爹拜年。故事反映了农村哪些风俗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文化与社会知识点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有什么特点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 ⒈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⑴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 区别:文化:与“自然”相对,重点强调“化”的过程。文明:与“野蛮”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文化-人:人是文化创造者、获得和享用者,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文化-社会: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对实践产生影响 ⒉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有什么特点)

⑴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 品。 ⑵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 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⑶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人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A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B文化素养的表现。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的。 ⑷文化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三)文化的力量 ⒈文化有哪些形式文化的实质是什么 ⑴(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艺术、科学等。(动态)活动: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⑵文化的实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⒉文化的作用是什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社会生活包括哪三个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P10 ⑴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政治,经济,文化) ⑵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经济、政治决 定一定的文化。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B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 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⒈为什么说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⑴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⑵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 质越来越重要。 ⑶文化产业、文化消费、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 出。 ⒉为什么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⑴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⑵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 容。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1.1文化与社会精品教案

2019-2020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1.1文化与社会精品教案 一、考点解读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2、文化的形式 3、文化的社会作用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5、文化与综合国力 6、聚焦文化竞争力 二、考点讲解 1、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讲解:它既不是指广义的文化,也不是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在实际运用中的多义性: ①“大文化”(广义):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与“文明”含义相近);②“中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精神文明”); ③“小文化”(狭义):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2)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物质活动、物质载体:书籍、艺术品、历史文物、人们的社会行为等)。注意: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 2、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社会作用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的实质) ②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③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意: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②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初中政治教案设计

初中政治教案设计 政治《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地位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重点探讨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轨迹,学生在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础上, 学会对自己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只有具有强烈的责 任意识,才能自觉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未来,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因 此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社会需要互助,需要关爱。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关爱社会的实践能力。自主反思责任,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验承担责任的快乐,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人生追求。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维护国家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自觉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自觉性。因为学生虽然对“责任”有所耳闻,但对责任心、责任感还没有明确认识。部分学生故意逃避责任。表现之一是自我中心意识过重,社会责任意识淡化。凡事以我为中心,遇事讲索取,讲实际,服务奉献意识不足。只顾个人利益,不 他人利益。二是公德纪律意识淡化,角色责任意识弱化。一些学生 厌学,逃课,作弊,说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破坏公物,迷恋

网吧等,屡教不改。三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有些学生对集 体活动、公益活动不感兴趣,有利的就上,无利的就让。认为理想 是远的,信念是空的,金钱是实的。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不是从 自身找原因,而是抱怨同学、老师、家长和社会,认为父母不关心,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因此,对学生加强责任意识教育尤为重要。 二.教学方法 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能力方面采用了以下方法: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与老师点拨引导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老师要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 探究学习。 具体做法是:通过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师生谈话法、小组讨论法等,对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 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感悟得出,用自己的话概括小结, 避免老师说教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启发学生学会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激发和培养学 生的责任感,增强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深圳歌手丛飞救助失学的事迹家喻户晓,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此材料新颖典型。我用大屏幕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丛飞为什 么会感动中国?通过此材料和问题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让学生通过参 与探究,对承担社会的责任形成初步认识。 2.新课教学 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教材讲了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即:维护祖国尊严,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和自觉参加公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每个人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3、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4、我承担我无悔: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它们承担责任。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5、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6、关爱集体的表现:(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7、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2)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8、许下诺言,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信守承诺,会为自己赢得信任。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9、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错了,就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10、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望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 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所谓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4、我国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国家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其制定依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

关于九年级年级政治课第二课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教案

关于九年级年级政治课第二课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 关于初三年级政治课第二课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 侯各庄中学赵海涛 面对中考的开卷考试,在本课的教学中有成功有不足, 现加以总结反思。 本课我主要采用研讨课的形式。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根据我校学生的 现状,我把本课教学流程设计分成三部分: (一)教师设置情境、分组投递材料; (二)师生共同参与、多方寻求答案; (三)学生交流感受、回归教材总结。 在教学流程的实际操作中,发现有以下的优点, (1)学生参与的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3)回归教材后,学生对教材中的重要观点或理论的理

解度明显加深。 在教学流程的实施过程中,同时发现有以下的不足:(1)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把握不足,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课本要求的范围。导致“卡壳”。 (2)教师在教学流程地实施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对相关的有用的问题不能及时地抓住,并成为教材内容 的突破点。也就是说,教育机智尚有待积累与提高。(3)教师要加强学生收集课外信息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整改措施: 面对中考的改革,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更丰富、学生的思 维更活跃,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共识,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我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实践,受到了一定的效果,但 也暴露出一些自己的不足,如知识面不够宽,应对突发 事件的能力需要加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决心积极 参加进修,不断学习,努力拓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同 时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充分备课,上课,以更加饱 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侯各庄中学 赵海涛 2004年10月13日星期三

文化与生活 教案

前言 【教学目标】 1、明确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2、了解阅读《文化生活》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二《政治生活》涉及经济、政治两大领域,必修三《文化生活》则涉及文化领域。 〈讲授新课〉 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读书讲“校园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穿衣讲“服饰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出门讲“旅游文化”……时时在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然而“熟知非真知”,我们的生活虽与文化联系非常紧密,却很少有人认真思考,深入研究过文化,什么是文化?文化发展经历怎样的过程?怎样看待中华文化的精髓?怎样进行文化建设?这是《文化生活》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经济生活的主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建设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当然也包括文化建设。 1、文化的重要性 (1)对个人 (2)对民族和国家 2、学习《文化生活》的意义 (1)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创新的意义。 (2)感悟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 (3)知道中特文化是凝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4)学会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5)认识到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阅读教材的方法 (1)分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 (2)正文、辅助文的要求不同。

政治教案-初三政治第二课教案

政治教案-初三政治第二课教案 第二课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一、教学要求: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包括辛亥革命在内一次又一次探索最终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选择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3、“三个代表”的含义。4、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6、“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及用辩证方法看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中国不具备走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2、中国人民走上由新民主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

择。3、“三个代表”的含义。4、社会主义本质。5、“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图示法。 四、教学时数:6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的:通过三大历史事实的学习,让学生懂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重点: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教学方法:讲授法、例证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社会,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君主专政,却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这是为什么?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又是为什么?要了解这些内容,我们就必须要学习第二课的有关内容,通过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白

政治第二课堂教案

第二课堂教学计划 ——让政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一、活动意义: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第二课堂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常规的课堂学习之余,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在拓展性、实践性、探究性的亲身经历中,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动手动脑的检验之中,更甚者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及手脑并用的实践能力。此次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政治(参政议政)与生活的融合其实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学习的时政辩论式活动,巩固小组内的单位团结,从而活跃学习氛围,增长整个班集体的学习兴趣及团结意识,促进建设和谐型、竞争型、互助型的班级氛围。 二、活动的目的及要求 1、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和提高学生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进的精神,增强他们 的团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并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实施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为班级创建良好的思想政治学习氛围,活跃班集体的学习气氛; 4、为创建学习型、竞争型的班级提供更多、更灵活的渠道及方式借鉴。 三、活动时间:待定(初步定为班主任实习的第三周) 四、活动课时:60分钟(占用两个班会课课时,进行完活动之后,剩下时间组 织学生进行自习) 五、活动地点:待定(最好是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课室) 六、活动对象及人数:高一**班全体学生计**人 七、活动对象分析 1、由于此次第二课堂教学对象为西江中学高一的新生,刚刚经历中考的 他们,在初中所接受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与将要进行的高中思想品质 课程学习具有质的区别及跨越,考虑到他们有可能对高中的政治课难 以适应,特地开展这样的时政结合的第二课堂活动形式,为更好地适

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的概念 ◇理解: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 (1)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 (4)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用 (5)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参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2)感受文化的力量,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文化内涵的理解 2.文化对人的素质形成的作用

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序: 1.文科学习的基本要求 (1)上课听的同时必须要参与活动,文科的学习在理解,只有参与才能体会,特别是文化生活的学习,尤其如此。我期末在评价各位的成绩时会加入课堂参与分(10分)。 (2)多积累一些社会关注与我们生活相联系的新闻,特别是对所有公民都有启发意义或是教育意义的现象,请准备一本本子记录,并留有适当的空间作分析记录,要求一个星期记录2个事例。 (3)知识的记忆是基本条件。政治课的学习必须注意平时加强对课本知识的记忆,这是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4)练习是必须的,基本要求是同步完成《学习与评价》,并自己准备一本同步的框题练习册,保证足够的练习量。 2.《文化生活》教材的体系结构 《文化生活》的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先进文化”,分别对应了课程标准的四个主题,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发展”、“怎么看:民族精神”、“怎么办: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来展开。四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成了《文化生活》教材的有机整体。 一、情境导入 学生活动:视频播放“福娃”动画片。你知道“福娃”的设计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特色? 鱼(贝贝)、熊猫(晶晶)、奥运圣火(欢欢)、藏羚羊(迎迎)、京燕(妮妮)以拟人化的形象出现,被昵称为“五福娃”。五个“福娃”中,头顶波涛文样的鱼娃“贝贝”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因为水在中国传统中象征着积聚”,传递的祝福是盛世繁荣;熊猫“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火娃“欢欢”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藏羚羊“迎迎”是中国青藏高原特有的保护动物,它身手

初中政治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政治教案 课题: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课型:授新课授课人:刘翠平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三课《珍爱生命》的第一框。本框题主要内容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和“生命需要相互关爱”两部分。这些内容既是本单元的逻辑起点,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人是世界存在发展最为关键核心的部分,要教会我们的学生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想法很重要,要有这么意识和责任心。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避免不该有的冲动,合理保护自己在当今这个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状态下,这时候的学生显得比较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探究欲望,但是同时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各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的危险很多,所以在教学中更要重视对于学生自身安全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懂得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能力目标:掌握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初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生命,培养生 态伦理意识。 品德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体验生命的可贵之处是重点。 (2)引导学生懂得生命需要相互关爱的重要性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听录音谈感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通过老师对大自然的进一步的描述,让学生谈感受。 目的:让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从而引出《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板书) (二).新课过程: 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动植物实体向大家展示,并介绍它们的成长历程特性,展示生命的价值。从而点出"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板书)(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适当的补充或让知道的同学作补充,并对说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给予鼓励)。最后由我作小结。 活动的目的:通过课堂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受到触动,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与丰富,初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之情2)我把事先准备的两幅图展示:一幅是各种生命自由生活、充满活力的图片;另一幅是没有生命、干涸贫瘠的土地。提问:你们喜欢那幅图?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活动的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感受到生命给世界带来的活力与美好,并点明主题:生命如此精彩,生命值得我们尊重和关爱。(板书)2.生命需要相互关爱(板书) (1)抢答活动:看谁知道得最多: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珍惜动植、物?(如渡渡鸟、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课必考知识点梳理.docx

最新整理九年级初三政治教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 课必考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课必考知识点梳理 第二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推动和平与发展 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2.人们为谋求和平采取的措施 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 派驻维和部队; 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等。 3.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1)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2)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如: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 4.恐怖主义的危害 (1)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2)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 (3)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 (4)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5)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5.如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1)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2)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青少年应怎样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6.消除贫困的原因 (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消除贫困的意义)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 (3)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7.面对贫困问题,世界各国应该怎么做? (1)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2)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 (3)积极行动,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谋求互利共赢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1)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2)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应持的正确态度)

初三政治教学案参考

初三政治教学案参考 初三政治教学案参考 初二政治教学案1 年9月10日制作 1、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 2、认识生活中保持乐观心态的积极意义,掌握培养乐观心态的基本方法 在废墟下唱歌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感悟中的内容,你“悟”到了 2、保持乐观心态的意义是什么? 四、课堂讲解学生预习情况 五、老师课堂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都是:怎样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保持乐观的心态? 1、学会选择心态:我们不能改变环境,有时也没有必要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心态。学生体会“在废墟下唱歌”。 3、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打倒自己的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心态。要善于在每一次的挫折中发现比挫折更有价值的一面,找到有利的条件。引导学生阅读、体会教材P19鲁宾孙的故事。

4、适当运动,保持健康 5、宽容别人,关爱别人:(1)缺乏爱心,事事苛求他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会导致人际关系恶化;(2)要宽容,学会站在别 人的立场想问题,换位思考。理解P20荀子的名言 六、总结回顾、保持知识的完整(学生认真背诵P20最后一段) 七、巩固提高(师生共进步) 小本练习P9(1)(5)(10)(11)(12)(13)(14)(19)(22) 八、教学后反思: 初二政治教学案2 姓名班级 课题:积极的生活态度-----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年9月10日制作 一、学习本课你应该: 1、体会目标对人生的积极意义,学会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2、懂得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为此,既要坚持坚定的信念,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行动计划的道理。 P21本课开始的小字内容 学生探究: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三、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当天预习第天上交) 1、你知道目标对人生的意义吗? 2、教材中“伟人”确立的目标是什么?(两个就可以)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