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第二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第二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第二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性的多元文化研究在护理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多元文化护理学。这些理论及学说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健康、疾病、治疗、护理、保健等方面的认识和需求。学习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护士全而评估护理对象的宗教、种族、性别、职业、经济、社会地位等文化背景因素,从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护理需求。

一、理论发展背景

莱宁格(Madeleine Leininger)是美国著名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了自己的跨文化护理研究。当时她在“儿童指导之家”工作,与那里的儿童及其双亲接触,观察并了解到儿童中反复出现的行为差异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上述经历及其后的系统性研究,使她成为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专业护士及理论学家;

经过莱宁格的努力,美国人类学学会于1968年批准成立了护理人类学分会。1974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跨文化护理协会。此后,美国护士协会相继召开了多次跨文化护理与护理关怀.专题研讨会,为人类护理关怀的发展及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莱宁格通过演讲、撰书、咨询、教学等方式,使全球护理界广泛认识并开始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和人类护理关怀理论。她相继编辑出版了多部专著,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护理与人类学:两个交织的世界》、《跨文化护理:概念,理论和实践》、《照顾:人类的基本需要》、《关怀:护理与健康的本质》、《文化照顾的多样性与普遍性》。上述贡献使莱宁格得到了国际护理界及相关领域同行的广泛认可。

二、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概念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重点是文化,中心是跨文化护理与人类护理关怀。她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关怀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是护士为服务对象提供合乎其文化背景的护理基础。她围绕“文化”和护理关怀提出了以下概念:

(一)有关文化及文化关怀的概念

1.文化(Culture)指不同个体,群体或机构通过学习、共享和传播等方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行为标准、个体特征和实践活动的总称,它以一定的方式传承,用来指导人的思维方式、生活决策和行为活动。

2.文化关怀(cuhural caring)是指为了满足自己或他人现有的或潜在的完好健康,应对伤残、死亡或其他状况的需要,用一些符合文化、被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信念和定势的表达方式,为自己和他人提供的综合性、符合相应文化背景的帮助、支持和促进性的行为。

3.文化关怀的多样性(diversity in cultural Caring)是指文化内部或不同文化之间、某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个4本之间在关怀的信念、含义、模式、价值观、特征表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从而衍生不同的关怀意义、价值、形态和标志。

4.文化关怀的共性(univeroity in cultural caring)指人类在关怀的意义、定势、价值、标

志及关怀方式等方面的共性,常从人们对待健康、环境、生活方式或面对死亡的文化中衍生而来。

(二)关怀的基本概念

关怀(caring)关怀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人的一种天性,它是人类文明社会形成、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及必需条件。关怀的内容包括生物、文化、心理、社会等方面。文化概念赋予了对关怀最广泛意义的认知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关怀体验,其表达程序、结构形式和模式与其他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就会形成这种文化所特有的一种关怀模式。关怀分为一般关怀及专业关怀。

1.一般关怀(common caring)是指该文化所特有的传统、固有的文化关怀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而得到。

2.专业关怀(Professional caring)是通过大学、学院或临床机构传授和规范学习获得的专业的关怀知识和实践技能。护理关怀与其他职业关怀不同。护理关怀是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目的,并从整体观念出发,为服务对象提供符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

(三)跨文化护理

跨文化护理(transcultural nursing)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服务对象的心理,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康复。跨文化护理根据服务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信仰、道德、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向服务对象提供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和全方位的有效的护理。

三、跨文化护理模式

莱宁格指出以文化为基础的护理关怀是有效地促进和维持健康,从疾病和残疾中康复的关键因素。所有的文化关怀既包含专业关怀护理,又包含一般保健服务。护理作为一个跨文化关怀专业,能够为不同文化的个体或群体提供护理关怀。

莱宁格认为人类无法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相分离,并应用了微观、中观及宏观法探讨和研究关怀的本质、意义和属性。微观法指在小范围内研究特定文化中的个体;中观法介于微观和宏观之间,对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一些复杂因素集中进行探讨;宏观法研究各种不同文化间的文化跨越现象。并将跨文化护理模式形象描述为“日出模式”( sunrise model)(见图10-2)。

该模式上半部分描述了文化照顾、文化和社会结构与世界观的构成,这些因素通过语言和环境影响人们的关怀与健康。下半部是影响一般关怀和护理专业关怀的组成因素,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护理关怀作为亚层次,通过文化关怀保存和维持、文化关怀调适或协调以及文化关怀重建不种关怀行为,充当了一般关怀和护理专业关怀间连接的桥梁。护理关怀通过了解服务对象文化背景和健康状况,做出护理关怀决策,进行文化关怀保存,或者进行文化关怀调整或重建,达到为服务对象提供与文化一致的护理关怀的目的。莱宁格的‘日出模式”,包含以下4个层次:

1.世界观和文化和社会结构层属于超系统。此系统用以指导护士评价和收集影响服务对象关怀表达方式和关怀实践的因素,包括所处文化、服务对象的世界观、文化和社会结构要素及其环境背景和种族史等。

2.文化关怀与健康层提供解释个人、家庭、群体、社区或机构的健康、疾病及死亡的社会文化结构、文化关怀表达方式等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说明与文化有关的关怀和健康的特定意义及表达方式。

3.健康系统层包括一般关怀、专业关怀及护理在内的各种健康系统,着重于阐述一般关怀系统、护理专业关怀系统的特征及方式。

4.护理照顾决策和行为层包括维持、调整、重建文化护理关怀。护理关怀以最大限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提供与文化一致的有利于完好健康、面对病残或死亡的护理关怀,这种关怀适合该文化环境。

四、对护理学基本概念的认识

莱宁格在其理论中明确给出了健康的定义,而没有直接给出人、环境和护理其他三个护理学基本概念的含义。从理论框架的内涵和外延中,可以间接得出莱宁格对这三个概念的认识。

1.人是护理的对象,能通过对他人关照和帮助,关注他人的需要、健康和生存的特定对象,表现出人类关怀的普遍性,人同时也能接受他人的关怀、照顾和帮助。人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时空中,提供一般关怀的方式因文化背景而异。

2.健康指个体或群体按特定文化方式进行日常活动、并处于动态稳定的一种状态。健康既是各文化中共同的状态,又必须在每个文化中形成、论释、评价和实践,最终能反映该文化的信念、价值观和实践方式。

3.环境环境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世界观、文化社会结构和文化状况背景都属于环境。文化与环境密切相关,在一定意义上文化背景就是环境。

4.护理是一门需要培训,以人道主义为宗旨,研究人类关怀现象和活动的专业或学科.其目的是以具有文化意义的有效方式,帮助、支持或促使个体或群体维持或保持完好健康状态,或帮助个体应对伤残或死亡。

五、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护理程序

莱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日出模式与护理程序基本一致,两者都描述解决问题的程序,服务对象也都是护理关怀的接受者,只是日出模式强调要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并具备有关文化的知识。

在临床实践方面,可根据莱宁格的“日出模式”的相关联系来执行护理程序。从评估开始,收集与文化有关的资料.了解服务对象有关文化的差异或共性,并据此选择性进行文化关怀定性,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保留,从而为服务对象提供有效的、保进性的相关文化护理照顾。此方法是相对简单易行的,对护理实践也能起到改善和指导作用。

1.评估在“日出模式”中,在护理服务对象前,护士要了解与服务对象有关的文化方面的知识。

评估分两步进行:首先评估“日出模式”的最外层,评估和收集关于服务对象所处的文化的社会结构和世界观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包括环境背景、宗教精神、亲缘社会关系、政治法律制度、经济、教育、科技、文化价值观、哲学、历史和语言等因素。然后将这些资料应用于对象的具体情境,并且评估服务对象的普通照顾、专业照顾及护理照顾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

2.护理诊断通过评估鉴别和明确跨文化护理中的共性及差异,做出护理诊断。虽然同一类型疾病的服务对象在病理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但由于其民族传统、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文化修养等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面对疾病的自我认识、对症状的陈述和体征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应根据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动态的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并密切注意服务对象对健康的表达和陈述的方式。

3.护理计划和实施在护理关怀决策和措施层进行计划和实施,除对共性问题进行护理关怀外,应考虑用其文化上能接受的方式进行护理。护理措施包括文化照顾保存或维持、文化照顾调适及文化照顾重建。对于和健康状况不相冲突,甚至有利的文化成分应鼓励和监督服务对象继续保持;对于部分与现有健康不协调的文化成分,取其有利方面而调整不协调部分,使其适应健康的需要;对于与现有健康相冲突的文化成分,要从健康角度出发,改变其文化习惯,建立新的、有利于健康的、有效的、促进的文化生活。

4.评价对护理关怀进行系统性评价,以明确何种关怀行为符合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提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疾病恢复和心理健康的行为模式。

跨文化护理理论要求护士不但要具有对服务对象护理的专业知识基础,更要评估不同文化背景下服务对象的文化背景、社会结构、世界观等影响因素,再分析对比文化的相同性和差异性,提出相应的护理程序与方法,通过文化关怀保持、文化关怀调适和文化关怀重建三方面的护理措施来解决护理问题,提供相应的文化关怀,将各种文化因素渗透到护理过程中,体现护理的全面性、层次性及全程性。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护理学导论 一、单选题: 1.在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在哪一年开始恢复恢复高等护理教育? () A.1978 年 B.1980年 C.1983年 D.1985年 E. 1992年 2.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普查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 临床期预防 3.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4.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E. 人类需要基本层次论 5.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6.下列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 A.每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B.一周后病人自理能力增强 C.出院前教会病人注射胰岛毒 D.住院期间病人无褥疮发生 E.疾病痊愈出院 7.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医生开医嘱给病人实行安乐死,护士应该() A.执行医嘱 B.拒绝执行医嘱 C.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执行医嘱 D.在有关上级行政部门批准下执行医嘱 E.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 8.如果护生脱离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发生问题,负法律责任者应该是:() A.学校 B.护生 C.老师 D.护士 E.医院 9.下列哪项不是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 ) A.有自主性 B.创造性思维 C.理性的 D.博采众长 E.继承传统 10.有一女心肌梗死患者, 病情危重, 非常焦虑。护士安慰患者说:“没关系,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护士采用了哪种错误的沟通技巧?() A.治疗性沟通 B.改变话题 C.主观判断 D.虚假的安慰 E.匆忙下结论 11.属于独立性护理功能的是 ( ) A.康复训练 B.给药 C.病情观察 D.使用呼吸机 E.治疗 12.根据弗洛伊德下列哪项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 ) A.意识 B.潜意识 C.前意识 D.本我 E.自我

我国跨文化护理的发展与思考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我国跨文化护理的发展与思考 作者:张媛媛, 姜安丽, Zhang Yuanyuan, Jiang Anli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200433 刊名: 护理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年,卷(期):2013,27(19) 参考文献(22条) 1.王艳玲对多元文化护理的认识[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11(10) 2.张洪君;王雯;苏春燕临床护士多元文化护理培训的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护理管理 2007(12) 3.梁娜;周艳;梁艳梅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08) 4.姜安丽护理理论 2009 5.周艳;钟玉杰;刘淑香中国多元文化护理10年回望[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5(11) 6.郑儒君;李俊英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11(9C) 7.胡忠华;朱丹试论护理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期刊论文]-护理学杂志 2005(21) 8.宋磊雁多元文化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10(06) 9.杨瑞多元文化护理在ICU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南方护理学报 2002(06) 10.吴慧勤多元文化护理在产房的应用 2005(22) 11.傅静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临床关怀实践的启示[期刊论文]-护士进修杂志 2006(10) 12.朴玉粉;吴金燕;王志稳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度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护理管理 2007(11) 13.杨丽黎;林爱娟;钱颖文化能力模式在护士文化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与康复 2011(08) 14.王水从CGFNS探索护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期刊论文]-中外医疗 2009(12) 15.穆传慧高职院校开设《多元文化与护理》的探讨[期刊论文]-全科护理 2011(6B) 16.谭道玉;李津;鞠梅行动学习法在《多元文化与护理》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护理管理杂志 2009(11) 17.胡军浅谈多元文化护理及"文化安全性"问题[期刊论文]-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12) 18.刘逸文;李继平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6(14) 19.黄雪薇;郭宝江;Phyllis Butow癌症与精神病人亲属心身状况及改善对策的跨文化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02) 20.霍苗护理人员文化照护能力测评工具的研制及现状调查与分析 2007 21.彭幼清;罗玲;李莲娜特需护士多元文化护理认知与其个性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期刊论文]-现代护理 2007(25) 22.崔金波;蒋晓莲国内跨文化护理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期刊论文]-护理研究 2011(2A)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816839600.html,/Periodical_sxhlzz201319062.aspx

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临终关怀实践的指导

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临终关怀实践的指导 跨文化护理理论是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该理论得到 了全世界护理工作者的普遍认同,西方国家已广泛的应用于护理实践。本文将介绍跨文化护 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模式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的内涵,根据跨文化护理理论指导临终关怀,将 多元文化因素融入到临终关怀实践中以及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以提高临终关怀服务质量, 减少临终患者的痛苦和尊重其生命价值,维护其个人尊严,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得到最好的 生命质量。 1 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模式 跨文化护理理论认为在护理实践中,要注意了解服务对象的文化模式、对健康的观念、生活 习惯及传统的治疗疾病方法等,提供既适合共性又能满足个体需要的护理服务,以最大限度 满足服务对象需要,为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与文化一致的护理。以照顾、 文化、文化照顾、文化准则、文化照顾的不同性、文化照顾的相同性、民族自豪感、文化照 顾保存或维持、文化照顾调适、文化照顾重建等概念构成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概念,是组 成“朝阳模式”的基本要素,又称“日出护理模式”。跨文化护理理论的核心部分“朝阳模式”理 论包括4个层次:最高一层是社会结构、世界观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教育、经济、政治与法律、文化社会准则与生活方式、亲缘与社会、宗教与哲学、技术等;第二层是提供服务的对象,如:个人、家庭、人群和社会文化结构等;第三层包括民俗、专业及护理在内的各种健 康体系;第四层则是文化照顾所采取的措施,其护理措施包括文化照顾保存、文化照顾调适 及文化照顾重建三种形式,与文化一致的护理照顾主要在第四层得到实施。 2 临终关怀的内涵与服务实质 临终是生命过程即将终结阶段。临终者指诊断明确,治疗无望,估计生命期仅10个月左右 的患者。临终关怀是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支持与照护,使临终 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往人生的最后旅程。临终关怀的重点不再是延 长生命,而是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控制症状为主,护理照料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典型 的临终关怀服务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宗教人士、志愿者、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 成跨学科的专业队伍提供。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容易学科学的发展,临终关怀学越来越得 到社会的重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临终关怀为临终患者提供了一 个符合人性的、科学的护理,使其能无痛苦、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又能为临终患者家属提供包括居丧期在内的生理、心里关怀的立体化社会服务。 3 临终关怀中的多元文化 3.1 临终关怀服务环境中文化的多层次性在我国临终关怀的服务形式有三种类型:(1)独立型:这种独立型除有独立建筑设施外,还有独立的组织结构。如上海南汇护理医院、北京松 堂临终关怀医院、浙江杭州临终关怀医院等;(2)院内型:是医院的一个病区,病房与医 院融为一体;(3)院内独立型;虽同医院在一个区域内,但建筑设施独立,并具备社区支 持组织与条件,如上海闸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医院。无论哪种形式,临终关怀的环境都是文 化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共存,包括了:(1)病人及其家庭带来的文化;(2)临终患者自己创 造的文化,如在临终关怀院中同一病室的病友;(3)医护人员自己的文化;(4)医疗机构 自己的文化;(5)医学文化,如中国的医学除西医和传统的中医外,还有藏族、蒙古族、 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医学。这种文化多层次性要求从事临床关怀的专业人员要充分意 识到各种文化差异,要有文化的敏锐性和理论知识,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文化一致的照顾。 3.2 临终关怀服务对象文化的多样性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具有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特征也各不相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对 外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的人口流动有8000万人之多。这些流动着的人口带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护理学导论 一、单选题 1.在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在哪一年开始恢复恢复高等护理教育? (C) A.1978年 B.1980年 C.1983年 D.1985年 E. 1992年 2. 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普查属于: ( B ) A.一级预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D.四级预防 E. 临床期预防 3.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A)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E 自我实现的需要 4.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D)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学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E. 人类需要基本层次论 5.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D)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三级预防 E. 四级预防 6. 下列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D ) A. 每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B.一周后病人自理能力增强 C.出院前教会病人注射胰岛毒 D.住院期间病人无褥疮发生 E.疾病痊愈出院 7.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医生开医嘱给病人实行安乐死,护士应该(B ) A.执行医嘱 B.拒绝执行医嘱 C.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执行医嘱 D.在有关上级行政部门批准下执行医嘱 E.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

8.如果护生脱离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发生问题,负法律责任者应该是:(B) A.学校 B.护生 C.老师 D.护士 E.医院 9. 下列哪项不是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E) A. 有自主性 B.创造性思维 C.理性的 D. 博采众长 E.继承传统 10. 有一女心肌梗死患者, 病情危重, 非常焦虑。护士安慰患者说:“没关系,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护士采用了哪种错误的沟通技巧?(D) A.治疗性沟通 B.改变话题 C.主观判断 D.虚假的安慰 E.匆忙下结论 11.属于独立性护理功能的是( C ) A.康复训练B.给药C.病情观察D.使用呼吸机E.治 疗 12.根据弗洛伊德下列哪项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 B ) A.意识B.潜意识C.前意识 D.本我E.自我 13.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7~11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C ) A.感觉运动期B.前运思期C.具体运思期 D.形式运思期E.逻辑思维期 14.在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性的自理需要:( D ) A.食物的需要B.排泄的需要C.独处与社交的平衡 D.患病时的自理需要E.睡眠的需要 15. 推行下列哪项措施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 A ) A.初级卫生保健 B. 健康促进 C. 健康教育 D.疾病预防 E. 健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护理学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文化大革命后,我国在哪一年开始恢复高等护理教育[ ] 年年年年年 2.对中老年妇女进行宫颈癌的普查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临床期预防 3.病人在手术前要了解手术的有关注意事项,属于[ ]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自尊的需要 D.刺激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4.瑞士杰出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 ] A.性心理发展学说 B.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C.道德发展理论 D.智力发展学说 E.人类需要基本层次论 5.中风后的早期康复指导属于[ ]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临床前期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6.下列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每2小时测量血压一次 B.一周后病人自理能力增强 C.出院前教会病人注射胰岛毒 D.住院期间病人无褥疮发生 E.疾病痊愈出院 7.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如医生开医嘱给病人实行安乐死,护士应该[ ] A.执行医嘱 B.拒绝执行医嘱 C.在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执行医嘱 D.在有关上级行政部门批准下执行医嘱 E.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 8.如果护生脱离监督指导擅自行事发生问题,负法律责任者应该是[ ] A.学校 B.护生 C.老师 D.护士 E.医院 9.下列哪项不是评判性思维的特点[ ] A.有自主性 B.创造性思维 C.理性的 D.博采众长 E.继承传统 10.有一女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非常焦虑。护士安慰患者说:“没关系,您很快就会好起来 的”。护士采用了哪种错误的沟通技巧[ ] A.治疗性沟通 B.改变话题 C.主观判断 D.虚假的安慰 E.匆忙下结论 11.属于独立性护理功能的是[ ] A.康复训练 B.给药 C.病情观察 D.使用呼吸机 E.治疗 12.根据弗洛伊德下列哪项心理活动是一切意识活动的基础[ ] A.意识 B.潜意识 C.前意识 D.本我 E.自我 13.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7~11 岁的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 ] A.感觉运动期 B.前运思期 C.具体运思期 D.形式运思期 E.逻辑思维期 14.在Orem的自我护理理论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遍性的自理需要[ ] A.食物的需要 B.排泄的需要 C.独处与社交的平衡 D.患病时的自理需要 E.睡眠的需要 15.推行下列哪项措施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这一目标的基本策略[ ] A.初级卫生保健 B.健康促进 C.健康教育 D.疾病预防 E.健康保护 16.对于医疗病历的书写,因抢救急危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 多少时间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小时小时小时小时小时 17.合作性问题有其固定的陈述方式,其简写为[ ] :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儿科护理中的运用 现今,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人文化、人性服务的今天,在医疗卫生行业打出“人情牌”,将是人文关怀细化的具体体现。人,尤其在患病、脆弱、伤痛的时刻,更需要额外的关怀。近几年我们以人文关怀为切人点,以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为指导,对儿科住院病人及家属实施心理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文涉及655例患儿.年龄14岁以下,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女比例为1.2:1。病种涉及小儿肺炎、肠炎、菌痢、缺铁性贫血、佝偻病、癫痫、支气管哮喘、病毒性心肌炎等。 2 心理评估 2.1 患儿心理状况患儿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躯体不适,进入陌生环境后打乱了他们原来的生活规律,再加上对“打针”等一些治疗活动的惧怕而产生恐惧、孤独、自责、自怜、叛逆等心理,并由此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而采取异常行动,出现对抗、逃跑、拒绝、沉默等行为。 2.2 护理对策患儿具有思维比较单纯,注意力容易转移,受暗示性强等特点。患儿人院以后,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足够的时间,以“阿姨”的身份主动接近他们,关心他们的冷暖。尽可能让病房保持宽敞、明亮、整洁,在墙壁上贴一些儿童感兴趣的图画。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另外还可以采取逗一逗婴幼儿和儿童讲有趣故事的方法,来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并因势利导地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对病情允许的孩子,护士可以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对需要显示活动的患儿,护士可以教给他们做手工;对病情危重、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患儿,要安置在比较安静的房间.用肯定的形体语言给予积极暗示。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如在需要穿刺治疗中,应用套管针就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心理伤害。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就可以使护士尽快成为他们支持系统中的一员,及时发现患儿的需要,以便提供整体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2.3 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因独生子女及对医学的不了解,患儿家属常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由于受文化观念的影响.患儿亲属对护理人员持有双重态度,既想依赖,又不信赖的复杂心理。患儿亲属一方面表现为对护士的时间经验要求过高,依赖性很强,渴望护士帮助自己解除患儿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不听从护士的意见和安排。因此,护士欲想成为他们的“自己人”、需要付出更多的爱心。 患儿住院期间,患儿亲属有获得有关疾病信息知识的需求,护士可根据患儿亲属的文化背景如: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向其讲明患儿的病情、产生疾病的原因、正在采取的治疗方案等等,积极为其提供一些有关疾病的信息。帮助他们辨别哪些躯体症状应予重视,哪些感觉不必要过分担忧。对患儿亲属的反复提问,要给予耐心、倾听、解释。在满足他们生活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要知道,医护人员诚恳、真挚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对患儿及其家属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第二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第二节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性的多元文化研究在护理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多元文化护理学。这些理论及学说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健康、疾病、治疗、护理、保健等方面的认识和需求。学习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护士全而评估护理对象的宗教、种族、性别、职业、经济、社会地位等文化背景因素,从全方位多角度满足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及社会文化护理需求。 一、理论发展背景 莱宁格(Madeleine Leininger)是美国著名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了自己的跨文化护理研究。当时她在“儿童指导之家”工作,与那里的儿童及其双亲接触,观察并了解到儿童中反复出现的行为差异由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上述经历及其后的系统性研究,使她成为获得人类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专业护士及理论学家; 经过莱宁格的努力,美国人类学学会于1968年批准成立了护理人类学分会。1974年美国成立了国家跨文化护理协会。此后,美国护士协会相继召开了多次跨文化护理与护理关怀.专题研讨会,为人类护理关怀的发展及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莱宁格通过演讲、撰书、咨询、教学等方式,使全球护理界广泛认识并开始应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和人类护理关怀理论。她相继编辑出版了多部专著,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护理与人类学:两个交织的世界》、《跨文化护理:概念,理论和实践》、《照顾:人类的基本需要》、《关怀:护理与健康的本质》、《文化照顾的多样性与普遍性》。上述贡献使莱宁格得到了国际护理界及相关领域同行的广泛认可。 二、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主要概念 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重点是文化,中心是跨文化护理与人类护理关怀。她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中心思想,关怀是护理活动的原动力,是护士为服务对象提供合乎其文化背景的护理基础。她围绕“文化”和护理关怀提出了以下概念: (一)有关文化及文化关怀的概念 1.文化(Culture)指不同个体,群体或机构通过学习、共享和传播等方式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信仰、行为标准、个体特征和实践活动的总称,它以一定的方式传承,用来指导人的思维方式、生活决策和行为活动。 2.文化关怀(cuhural caring)是指为了满足自己或他人现有的或潜在的完好健康,应对伤残、死亡或其他状况的需要,用一些符合文化、被接受和认可的价值观、信念和定势的表达方式,为自己和他人提供的综合性、符合相应文化背景的帮助、支持和促进性的行为。 3.文化关怀的多样性(diversity in cultural Caring)是指文化内部或不同文化之间、某群体内部或群体之间、个4本之间在关怀的信念、含义、模式、价值观、特征表现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从而衍生不同的关怀意义、价值、形态和标志。 4.文化关怀的共性(univeroity in cultural caring)指人类在关怀的意义、定势、价值、标

多元文化和护理

名词解释 1.文化招护差异性: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对帮助、支持或促进性行为等有关的照 护表达方面,在照护的意义、模式、准则、生活方式或象征意义方面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 2.专业照护系统:是指由专业机、经过正规培训的专业人员所提供的有关健康、疾病和专 业照护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实践。 3.民间照护系统:是指帮助、支持和促进有明显或预期需要的个体或群体改善生存方式, 提高健康水平或应对残疾和死亡所采取的一系列传统的、地方性的、民间的知识、技能、和实践。 4.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是一个人 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 5.宗教:指人对祖先、神灵的崇拜和献祭中的态度、行为。 第一章概述 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成果,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生活方式及物质对象 文化的特性包括创造性、象征性、共享性、渗透性、复合性及多样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的体系结构、文化的空间结构、文化的地位 1.文化的体系结构:文化特质、文化集从、文化模式 2.文化的空间结构:文化区、文化区域、文化圈、边际文化 3.文化的地位:主流文化、支流文化 文化类型 1.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思想文化:智能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知识等;规范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教育、法律、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思想意识等。 2.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机器、工具、书籍、衣服等被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则是人类 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文化适应的形式有哪些(选择题) 传播、接触、冲突、撞击、采借、移植、整合调适或融合 第二节、多元文化与护理 护理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 1.以疾病为中心(1860年至20世纪40年代)

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评价与应用

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的评价与应用 郭琳华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摘要]目的:按照不同文化准则、健康与疾病特点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护理保健服务。方法:应用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评估病人所处文化的社会结构和世界观的信息知识,采用护理照顾的决策和行动,以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需求。结果: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病人提供共性的、差异的有效护理照顾。结论: Leininger理论的应用,指导了护理实践,减轻了病人因不适应医院文化特点而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关键词]跨文化理论;评价;应用;护理照顾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4-0951(2004)03-0204-03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eininger T ransculture Nursing T heory GUO Lin-hua (Dep ar tment of Neurology,T he Central Hosp ital of Er dos City,Erdos01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provide effective nursing and health-care services for people based on v arious cu-l ture criteri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ealth and diseases.Method:Applying Leininger transculture nursing theory to evaluate patients.culture social structure and informations of w orld view,adopting nursing action to satisfy their demands.Result:The effective nursing w ere provided commonly and specially based on their culture back-grounds.Conclusion:T he application of Leininger theory guides nursing practice and mitigates culture stroke for less adapting to hospit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Transculture theory;Evaluation;Application;Nursing 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作为护理学的一个分支,着重对比研究和分析与护理、健康与疾病、照顾与实践、信仰与准则有关的各种文化,并根据不同文化准则、健康,与疾病特点为人们提供有意义和有效的护理照顾[1]。跨文化理论的建立是基于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不仅对他所经历、感知到的护理照顾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并能将这些经验和感知与他们总的健康信仰和实际联系起来。跨文化护理的实质就是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比较和分析,着重研究其传统照顾,健康与疾病、信仰与价值观[2]。其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共性的、差异的护理。 1该理论的主要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论的主要论点及框架结构 Leininger的跨文化护理理论重点放在/文化0上,围绕/文化0和护理照顾提出了不少新的概念。主要有:文化照顾、文化照顾差异、文化照顾共性、世界观、社会结构以及民间健康系统和专业健康系统、文化照顾保存、文化照顾调整、文化照顾再定型等。Leininger还认为,所有的文化既有专业的,又有民间的保健服务。护理作为一跨文化照顾专业,为各种不同文化的人或人群提供健康照顾,可以去帮助特殊文化的对象保护或维护他们的健康,从疾病中恢复;或者去帮助特殊文化的对象适应一个有益的或满意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帮助对象把他的生活方式改变为新的、不同的型态[3]。因此各概念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相影响的,构成了理论的完整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Leininger指出以文化为基础的护理照顾是有效地促进和维持健康,从疾病和残疾中康复的关键因素。过去护士在给不同文化的人提供照顾时,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赋予价值和实践。要使护理对世界上各种人有效合理和切合实际,就必须具有跨文化照顾的知识和技能。Leining er设计了一个跨文化模式的框架,并将其形象地描述为朝阳模式来描述她的理论,以及各概念之间是如何联系的。此模式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研究和理解此理论的组成部分在一种文化中是如何影响个体、家庭和群体的健康状况和对他们所提供的照顾的。包括4个层次,

我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我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不同的人对“跨文化交际”有着不同的理解,胡文仲先生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吴为善和严慧仙先生则将其定义为: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进行的口语交际。几位先生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由于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单纯就“跨文化交际能否实现”这个问题而言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跨文化交际”,而具体到实际交流中,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不能实现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做。 在跨文化交际中,主要研究的课题不外乎文化、交际、文化和交际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容易产生问题的领域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等,这些课题始终围绕的还是“文化”和“交际”两方面的内容,那我们不妨就从这两个方面来理解跨文化交际。 一、从文化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宗教、价值观念、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社会所处于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都会影响跨文化交际。世界上大多数社会的群体或社团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及和之相适应的交际文化,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这些文化会因为具体场景、场合不同而表现出种种差异,其次不同的文化必然会导致不同的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生活形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交际方面必然会形成文化的碰撞,如果交际双方不能理解对方的文化,就会产生和交际预期的反差,结果当然不会令人满意。 我们在和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中国学生A:Are you busy recently Fran? 留学生B:Yes,very,I've been working on my lecture that will be given this Friday. 中国学生A:…… 这是个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失败例本,主要症结在于交际双方并不完全了解对方的思维习惯,正如沃尔夫森(Wolfson)所说,“语言学习者可能用自己母语的语言规则去理解所听到的外语”。A采取了中国人惯常的“试探性”思维习惯,迂回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整体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整体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摘要】:M.Leininger.RN.PHD.是美国护理协会的会员,是跨文化护理理 论的奠基者,她首先注意到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对护理学的作用,并首次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的概念引用到护理学中。在20世60年代她提出 了跨文化护理的概念,认为跨文化护理是对与护理和健康一疾病照顾的实践、信 念及价值有关的文化比较性的研究和分析,其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为不同文 化的人民提供有意义的和有效的保健服务。 【关键词】:跨文化护理理论护理实践人类学社会学护理学 The culture of care in the theory of practice in nursing 【Abstract】M . leininger . rn . phd . nursing memb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ulture of care of the founders theory, first she noticed that anthropology,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in nursing school, and the first time, sociology,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to nursing the concept of the world. at the enormous ~ g60 she made a culture of care, that the culture of care and disease and health care of practice and faith and value of the culture. 【Key words】:cross-cultural nursing theory and chinese nursing today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practice anthropology sociology nursing Leininger认为:护理的本质是文化关怀,关怀是护理的基本思想,是护理活动 的原动力,护理关怀是以病人的健康为目的,并从整体观念出发,为病人提供符 合个人独特需要的护理关怀。跨文化护理根据病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

跨文化护理

我国现阶段跨文化护理的发展现状 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深入、各民族的相互交流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开展跨文化护理。树立文化意识、了解文化差异、掌握文化特色是护理人员所必备的能力与素质。 关键词:跨文化护理;护理理论; 1、跨文化护理 1.1文化照护的概念 1871人类学家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和文明乃是包括知识、宗教、艺术、道德、习俗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1] 1.2跨文化护理的概念 著名护理学家Leininger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跨文化护理,又称多元文化护理。“文化照顾”是其理论的主要思想,即针对每位患者自身的文化特点,采取符合相应文化习俗传统的护理措施。[2] 跨文化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其生活方式、道德信仰、价值取向,向病人提供多层次、多系统、高水平、全方位有效的护理,使其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愉快地接受治疗和护理。[3]跨文化护理的实质就是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比较和分析,着重研究其传统照顾,健康与疾病、信仰与价值观。其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提供共性的、差异的护理。 2、实施跨文化护理必要性 2.1 各个国家、民族文化间存在差异 世界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在文化历史、习俗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文化休克”现象广泛存在,给人们的日常交际带来不便,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趋明显。 2.2 各国护理文化存在差异 各国护理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群体,由于各自文化中的语言符号、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针对文化差异引起个体差异性制定符合个体化的整体护理计划,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 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存在差异,护理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行为必然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姚婷[4] 在她的研究中提出,中美两国护理文化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维护患者隐私、称呼系统等方面; 我国护理文化注重观察、礼貌待人、内敛含蓄、团结和睦、珍惜团队协作和强调集体利益等特征。 2.3 护理对象的多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大中型城市的开放性加大,外籍人员来华的数量越来越多,护理工作的对象将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群;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国内流动人口数大幅度提高,据统计,流动人口数达8 000万人之多,这些流动着的人口,带着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打破了传统城市原有的比较单一的文化习俗;另外,持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用各自的教义诠释着生命、健康与疾病的意义,同时在生活习俗上也有各自比较鲜明的特色。 3.跨文化护理理念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3.1 跨文化护理理论研究

跨文化护理对护士的要求

跨文化护理对护士的要求 一、当今世界格局 现代社会持续发展,随着通信和交通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增多了,人们可以自由的去往世界上的任何 一个地方。正因此,人类间的文化碰撞日益频繁。特别是中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与政治的不断进步,使中国与世界的接触 日益增多。而作为中国的名片—护士,在国际救援活动中的一 举一动都关系到中国的形象。 二、中国国际救援的意义 ①行使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责任 ②与别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③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及人道主义精神 三、跨文化护理的概念 跨文化护理,也称为多元文化护理,是指护士按照不同护理对象的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提供共性的和差异的护理,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雷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对健康的作用,强调要因人施护。 四、跨文化护理该注意的问题 因为国际救援护士所接触的病人可能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以每个病人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可能不相同。例如来自不同宗教国家的人所忌讳的东西不同,所以护士在护理这些病人的时候应该考虑

到病人所来自的地区,尊重他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尽量避免触碰他们所忌讳的东西从而留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 涉外护理的工作与目标: ①配合国际救援队救助伤者 ②防止灾区的疫情蔓延 ③充当国家形象大使,形使人道主义救援目标 五、跨文化护理对护士提出的要求 现代护士不仅要有医学护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多元化护理观念出发,护士应 了解与研究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健康观、疾病观及护理保 健手段;增加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融入文化护理。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 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均存在认识上 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 等,另外不同民族。区域独有的饮食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 因此,要对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护理,就必须了解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文化和习俗,针对需要,以人文、历史、地理等知 识来缩短医患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采取与患者文化背景一致的护患沟通:因为不同文化经历者对沟通交流的期待和方式不同,而有效的护患沟通需要双方 向的想法与感觉,所以护理人员应掌握和理解患者及其家庭的 文化背景、语言、互动方式、对角色及关系的期待、对健康和

护理学导论大题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健康问题 2.患病:指病人本人或他人对其疾病的主观感受,常常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的不适、 厌恶、不愉快或难受的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 3.WHO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初级卫生保健: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基本的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 促进和康复服务 简答题 1.简述患病后病人的主要心理反应: ①焦虑及恐惧②依赖性增强③自尊心增强④猜疑心加重 ⑤主观感觉异常⑥情绪易激动⑦孤独感⑧习惯性心理 ⑨害羞和罪恶感⑩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 2.简述影响个人对待疾病的因素: ①疾病的严重程度②年龄及性别③感情和精神因素④疾病本身的特点 ⑤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⑥社会心理因素⑦过去的患病经验⑧社会经济状况 ⑨病人的社交团体⑩医疗设备情况 3.简述在医疗护理服务中预防疾病的措施: 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的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和各种伤残的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恢复健康的目的 4.简述常见的病人角色适应不良: ①角色行为冲突②角色行为强化③角色行为缺如④角色行为异常 ⑤角色行为消退 第三章 人的基本需要 名词解释 1.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

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人的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3.生理性需要:指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关的所有需要,如空气、食物、水排泄、活 动、休息的需要。 4.知识(智能)性需要:指人体在认知和思考方面的需要,如学习、推理、判断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 简答题 1.简述需要学说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意义 ①识别个体未满足的需要②领悟和理解个体的行为和情感③预测个体即将出现 或为表达出的需要④识别个体需要的轻重缓急⑤不同层次需要的同时满足 2.如何满足住院病人自尊的需要? ①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尊重的称呼 ②重视和听取病人意见 ③尊重其个人习惯和宗教信仰 ④协助病人尽可能达到自理 3.简述满足住院病人安全需要的护理措施 a)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防止发生意外 b)进行入院介绍,提供恰当的疾病及其诊疗信息 c)耐心解答病人的各种问题和疑虑 d)保证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 4.多维分类法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种? 精神性、社会性、情绪性、智能性、生理性 5.简述一般住院病人的生理需要 氧气、水分、营养、排泄、温度、休息和睡眠、避免疼痛 6.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分哪几个层次?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7.影响基本需要满足的因素有哪些? 生理因素、情绪因素、个性特点、知识方面的因素、信仰与价值观、环境因素、社会文化背景 论述题 1.试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理论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①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 ②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 ③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④各需要层次满足的顺序并非固定不变,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非在较低层次的需要完全 得到满足后才出现,一般表现为前后层次需要之间略有重叠 ⑤层次越高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差异越大 ⑥有些高层次的需要虽然并非生命所需,但它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 2.试述需要理论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的目的及意义 简答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